课程的综合性

2024-06-23

课程的综合性(精选12篇)

课程的综合性 篇1

普通音乐教育与特殊化的音乐教育和而不同,且缺一不可:每个目标是为了不同的结果,普通教育强调“音乐爱好者”最广泛的培育;特殊课程重在强调艺术“业余者”的培育, 同时伴随着少部分“专家”与“音乐爱好者”的培养。笔者认为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中的钢琴课程类似于美国普通音乐教育中的“音乐表演课程”(选修课)。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演奏选修课程是包含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而我国则主要由社会音乐教育承担,然而两者之间的教育目标应当是一致的,因此,雷默的特殊音乐教育计划对于我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教学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普通音乐教育必须是广博的与包含性的

雷默主张一个有效能的普通音乐课程需要包含一个文化中的不同音乐角色。

(一)“音乐素养的角色”(包括演奏者、即兴者、作曲者、 改编音乐者);

(二)“聆听者的角色”(包括理论家、评论家、“理解音乐、其他艺术即艺术以外的学科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教育理论家”以及“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的民族音乐学习者及社会学者”);

(三)“音乐教育者的角色”(包括音乐教师、教育家、 哲学家、历史学家、研究者、行政官员),学生在文化中需要积极参与去扮演前面两种角色,重要的是音乐教师要认识到:这三大类角色都应相互支持,对任何年级的学生,不能将任意角色置于主导地位,要去平均分配到每一个角色,并和其他角色合作以发挥每个角色的功能。

笔者认为社会音乐教育也属于普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意即以钢琴这种乐器来进行音乐基础教育的课程。它承担培养国民音乐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因此,不应以培养钢琴家角色为唯一目的,而应尽可能兼顾其它角色。 我们应当超越演奏范围,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质,发展学生多方面参与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与理解音乐的能力, 也就是说,使学生在音乐生活与消费中成为一个积极、聪明的参与者,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好地享受音乐的乐趣。

二、特殊化的音乐课程也需要“综合性”

雷默主张特殊音乐教育计划1中的教育目标是与普通音乐教育目标一致的教育。“特殊的音乐教育计划”也就是美国学校音乐教育选修课程中的“音乐表演课”。他倡导一种“综合的音乐表演课”,提出音乐表演课程“需要向通识音乐课那样综合,但不是向通识音乐课必须做的那样地平等地平衡内容领域(角色),而是要在专业化的学习机会中表现出标准的广度。”2特殊音乐教育计划主要在于培养大多数的“业余者”、一些“音乐爱好者”,少部分才在培育“专家”, 特殊音乐教育计划以“演奏”课程为主,相对于普通音乐课程,它重视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雷默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发展出多元的“音乐智能理论”(图1),这些智能是作曲、演奏、即兴、聆赏音乐、音乐理论、音乐学、 音乐教学,雷默认为重要的是有技巧地聆赏是特殊音乐教育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所有智能的基础。特殊化的音乐课程意味着超越普通音乐课程的经验,但也是需要“综合性” 的,知识有不同的意义,也就是说在广度的基础上强调深度。 特殊音乐课的学生是想要通过演奏课(或其他表演课程)以一个集中的方式体验音乐,他们中的有一些人可能在离开学校后会持续他们身为“业余者”的身份,一些人可能会被吸引去当一位“专业演奏家”,大部分人在毕业后倾向不会继续参与,他们会变成“音乐爱好者”。

笔者认为我国社会音乐钢琴教学更多的是单一性地强调钢琴弹奏技能的深入,而在作曲、即兴、聆赏、音乐理论、 音乐学、音乐教学等综合性方面少有顾及,在专业化的学习中缺乏音乐学习领域的广度。因此,我们应当拓展钢琴课的更多内涵。

三、特殊音乐教育课表演方式应是“即兴的表达”

雷默认为特殊音乐课程中以创造艺术——技能认知“为主”,例如钢琴演奏课程、合唱等都需要学生有创意的技巧, 特殊课程中对创造艺术有贡献的是学习“技能认知”。它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增加对创作理解的成长,帮助发展创意的能力,并且是以发展创作能力为目的。他认为“真正的”表演方式应该是“即兴的表达”,而不单纯是传统的依赖乐谱的“照谱演奏”,而且把对音乐的鉴赏和文化理解放到了音乐教育中重要的地位,体现了一种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观。雷默认为纯粹演唱演奏为主的音乐教育是狭隘的,他认为,对普通音乐教育来说,若要做出对音乐文化基本而最重要的贡献, 必须超越演奏范围,我们必须采用演唱、演奏、即兴表演、 作曲和乐谱作为服务和重要补充功能来平衡音乐欣赏与评价、 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3。

笔者认为雷默强调即兴的表达对钢琴教学有重要意义, 通常钢琴演奏都是依赖于现成的作曲家的乐谱严格地照谱演奏,如果脱离作曲家的乐谱便无法表演。而钢琴即兴演奏需要演奏者有更多音乐理论、音乐分析、音乐创造能力,演奏者能脱离乐谱进行自己的即兴创造,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音乐智能,是我国钢琴教学应当大力提倡和培养的能力,它超越了对照谱识字这种传统的依赖关系,为我们的学生体验音乐开辟了一条更具创造性的道路。

四、结语

对于钢琴基础教学而言,这一理念的实施对于打破钢琴基础课程以“演奏曲目”和“知识技能”为中心的“工艺型” 教学模式,深化钢琴音乐基础教育改革,提高钢琴基础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我国的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应该以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课程理论为基础,建构一种“综合性钢琴课程”,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钢琴课程教学的文化意蕴缺失问题,成为真正的“人文教育”,只有这样,钢琴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钢琴教学的目标与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摘要: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认为普通音乐教育是广博的与包含性的;特殊化的音乐课程需要“综合性”;特殊音乐教育课表演方式应是“即兴的表达”。本文通过对雷默“综合性”音乐课程观的分析得到对我国钢琴课程教学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雷默,“综合性”音乐课程观,钢琴课程,启示

课程的综合性 篇2

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做法

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为了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一文指出:语文教学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一切课程资源、一切活动形式都能为我所用,将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形成一个整体,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自然、社会广阔的天地里,引导学生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享受成功的快乐。为此,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主阵地外,应进行大力度的改革,积极开展语文活动,这样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强化课外阅读,让学生主动汲取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九年课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纸。”学生读课外书,与一般成人的喜好不同,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想法或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这个阶段

是想象力发展的顶峰时期,他们开始能够分辨现实和幻想的差异,并且对于是非善恶有自己粗浅的观念。此时学生的求知欲非常旺盛,对于课本以外的读物很感兴趣。若有充足的读物供他们阅读,将能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广泛,他们开始关心国际上的问题,对神秘、玄奥、超自然的内容也更感兴趣。因此,也就越发喜爱读课外书。

为了让学生爱读书,在读书中主动探求知识,形成自我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班上开展了 “六个一”活动:

1、设立一个语文学习园地。采用“园地交流法”,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

2、每个学生每星期读一本好书。

3、每个学生有一本读书笔记。记读书笔记时,主要要求学生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摘记法”:对优美词句应摘记在本子上,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归类法”:对摘记的优美词句,记录时写人、写活动与场面、写景、状物,名言警句等归类。和“交流法”:同学间定期交换读书笔记,把每个同学的读书笔记作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

4、每个学生每天记住一个成语。

5、每个学生每天有一节课左右的课外阅读时间。

6、每节课开始上课时,请一位同学汇报读书心得或知识积累情况。对学生积累的语言,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可以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可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积累语言的乐趣。

结合学校实际,提出“确定一个目标,发挥两处作用,培养三种能力”的措施,努力把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措施一:营造一种学习语文的气氛:大力宣传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创设一个

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读书读报的习惯,培养学生自觉说普通话的习惯。培养学生自觉而又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

措施二:发挥两处作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让学生“博览群书”;充分发挥《桃李园》杂志的作用,让学生“勤于动笔”。

措施三:培养三种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工整写好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流利而有感情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流畅地背诵优美的诗歌和散文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设立了“阅读汇报课”。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体会。“阅读汇报课”不仅有利于巩固、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益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欣赏”、“得失寸心知”的效果。在汇报课上,学生以口头谈收获、体会为主,也允许采用其他形式,使之乐于参与,增强效果。这样,不仅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学生爱学习、乐收集,而且学生语文的表达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借鉴优秀栏目,开展课堂活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课堂上,可借鉴中央电视台的一些品牌栏目,把它移植到语文课堂上来。

1、“课本剧场”。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担任课文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在表演课本剧之前,让学生自己动手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改编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课本剧场”也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培养了小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

2、“焦点访谈”。校园做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存在焦点、热点问题,而这些正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个基本途径。因此,我们就借鉴“焦点访谈”的形式,让学生担当小记者,用心观察、体验社会、校园的方方面面,在相互访谈中增长知识才干,锻炼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焦点访谈”需要有采、编、谈、写等各种综合素质,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学生正是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培养了自信心、锻炼了能力。

3、“谈天说地”。“谈天说地”属于一个聊天和新闻发布性质的活动。每天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所思所见。学生想谈什么就谈什么,但要有一个中心,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

开展这些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锻炼,特别是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这单靠语文课文的教学,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活动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因此现代语文教育观提倡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注重健全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网络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网络资源与语文教学整合实验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网络资源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学校校园网的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创造了优异条件。网络资源以播音员朗读范文的动人声音,不但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更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如果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情境,科学地组织学生的活动,确立科学、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进行资料查询,协作交流,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在课堂汇报过程中,完成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多向交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学习,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例如教学《观潮》一课,我布置的周末作业是到网上查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这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令我惊讶的是:在第二天上课时,绝大部分学生把钱塘江大潮发生的时间,产生的原因,潮来潮去的样子弄得清清楚楚。上课伊始,同学们都争着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发言十分踊跃。这篇课文我只是带着学生感情朗读后,就没有再进行其它的讲述,学生就掌握得相当好。这让我惊喜不已。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学生主动收集、主动理解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后来我教学《白杨》一课,也让学生收集有关戈壁滩的资料;教学《鸟的天堂》又让学生查“大榕树”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这样,学生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一上网查的就是有关课文将要学习的内容,有的还把这些内容收集整理后复印给班上的同学们。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这样,学生不仅知识面大大开阔了,而且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

当然,引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还要注意适合有一定年龄层次的孩子。《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就写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有“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是第三阶段以上才要求具备的能力。如果让低年级的孩子去做,就达不到效果。

拓宽学习领域,展开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同时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为此,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补充和延伸,已显得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比如,在我们学校有着丰富的家长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就力图通过与家长的广泛联系,通过组织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孩子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逐步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学期,我设计了以“了解父辈创业艰辛,从小锤炼坚强意志”为主题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承受挫折能力又较弱的特点,通过让孩子们了解父辈创业的艰辛历程,学习父辈为了实现人生理想不折不挠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激励孩子们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勇于进取、不断创新。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社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采访、记录、写作,大大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写作素材。同学们一到参观场地,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认真听负责人介绍工厂的情况,询问各种有关问题,记参观笔记。参观是短暂的,但收获是沉甸甸的。回校时,同学们的心中多了一份感受,一份体验。一位同学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们脚下的鞋要经过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呢?”另一同学这样写到:“会兴鞋厂一千多员工,人人都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如果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怎么适应社会呢„„”。“„„在参观会兴鞋厂时,董事长陈叔叔告诉我们一件他终生难忘的事:小时候,他帮人家放鸭子,有一天碰上涨潮,河里水很大,可是有几只调皮的小鸭子游到对岸去了。叔叔一急,就一下子跳下水。可是他个子小,又不会游泳,一下子被河水卷了进去。幸好当时有几个大人路过那里,把他救了上来。为了几只小鸭子,陈叔叔差点就没了一条宝贵的生命„„”。“叔叔还说,在他十六、七岁时,他去了江苏两个月,赚了三百块钱,当时不想也知他会兴奋成什么样。在叔叔不断努力下,由每个月赚几百块到赚到几千块,几万块,真是不简单!现在,他的公司越来越大,于是叔叔想做出口生意,但苦于不懂英语,就放弃了。听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叔叔说了这么多,是为了让我们懂得珍惜时光。虽然叔叔说的不是什么大道理,但他的话包含着教育下一代的哲理。想到这些,我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上一定要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才能对得起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写下了这样的话:“今天虽然比在学校学习还要辛苦,但苦中有乐,收获实在是太大了”。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其间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开展实践活动,能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深入生活,利用分布于每个角落的语文资源学习语文。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积极探究中学习,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学习。而要学好语文,光靠一本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充分发现、充分挖掘、充分利用好各种课外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由探究,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语文。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综合性与实践性水乳交融。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要改变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弊端,就必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参考资料:

1、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2、瞿葆奎等(1991):《教育学文集--教师》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李伟等(1996):《心理学百科全书》 浙江教育出版社

课程的综合性 篇3

一、利用教材资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途径的拓宽指引方向

语文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很强的典范性,它是开展综合性学习最为便利的凭借,也为综合性学习的选题指引了方向。一方面,可根据教材中的文本的内容、特点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七年级上册中选编了许多文质兼美的写景的文章,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李汉荣的《山中访友》等堪为其中的典范之作。教这类课文时,便可以为学生创设以欣赏美为目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如“美在我心中”、“说不尽的美”等,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目光投向它们共同的内质美,由此触引到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探究的对象。这对学生的语文的基本理解能力、基本素养提出了要求,也是对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的挑战。但也正因为有这种要求和挑战的存在,才使我们的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欣赏美的能力的提高,欣赏美的品位的提升有了现实的可能。另一方面,可根据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所带出的问题组织综合性学习。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对教材的学习的深入,学生可能会产生有疑惑、有争议的话题。如果教师能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把问题转化为探究的课题,让学生在自主自由合作的氛围中学会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话,这无疑既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为学生的各种能力的锻炼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中的《喂?出来》时,随着对课文的故事情节的理解把握,许多学生都产生了困惑:文章最后为什么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喂?出来”?在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学生达成了共识:声音的出现是对人类伤害践踏了周围环境却视而不见的警告。这又回归到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古老而重大的课题上。由此,便引导学生围绕此课题进行查找资料,进行调查,提出建议,写公益广告,写给人类的一封信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其收集、整理、加工资料的能力,其表达、写作、动手的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和发展。此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喜欢的课文延伸开去,到课外去找有关资料或同一作家或同一类别的文章来阅读,并引导学生通过制作课外阅读卡进行交流分享的形式也可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途径,并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带来的精神上的盛宴。

二、挖掘家庭资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的实现提供契机

作为学生的最纤细的最敏感的最重要的精神脐带的家庭生活若能直接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发生密切的联系,会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化和生活学习化的话,则更能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到学生的家庭背景,甚至是学生家庭生活的某一领域和感情世界的纤敏之处,为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提供极好的契机。而成功的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也就意味对学生的发展的促进,对学生的发展的需要的满足,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七年级上册中的“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中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两项主题活动,如果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家庭生活的内层和文化背景等,那么它们对学生的心灵世界的触动、激活,对学生的生活体验的丰富、深刻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家庭生活资源可从某些角度展现、折射出学生家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巨大反差,甚至触及学生家庭生活中的隐痛。面对这些差异,教师如能以善待之心和体察之智去关爱、保护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并由“我爱我家”的对于家庭的认同感、幸福感引发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并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那么这对学生的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健全应该是意义重大。综合性学习的价值也就在新的生成中逐渐完满。

三、挖掘地域资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广阔的载体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定西虽然没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但也有自己的历史沉淀和地域特点,通过设计用询问、查找资料等方法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开展向好朋友介绍景点,为景点设计名片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语文资源,有意识的时时、处处学习语文。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本土资源对语文学习与学生自身的作用,并据此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对家乡本土人文的热爱之情和保持对本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的持久的敏感。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开辟了语文学习的一片蓝天。它让我们看见了语文原本应该有的生动鲜活灵气。而充分利用教材、家庭和地域等教育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使其不断获取源头活水的重要途径。因此,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培养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的眼力,培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引领学生步入综合性学习的园地,才能真正迎来语文学习的收获的季节!

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分析与实施策略 篇4

走进艺术课程,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个以信息化时代为背景、立足于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深入改革与长远发展、适应未来社会高素质公民培养需要的新型课程,以它独具特色的课程性质、课程价值、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五彩缤纷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教育天地。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验稿”中,突出强调了“综合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实施建议。因此,新课程培训中频繁提及的是“综合”,大家议论最多的也是“综合”,在课程具体实施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还是“综合”。可见,深入领会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实施策略,对于落实“实验稿”和推进中小学综合艺术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一、如何理解综合艺术教育

“实验稿”明确指出: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由此看出,艺术课程的综合性趋势不只是改变一种课程组织形式,而是从本质上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是我国中小学实施综合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它不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怎样理解综合艺术教育呢?简单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综合艺术教育既注重学生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等知识、能力的学习与掌握,又注重学生对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人格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从生态式教育的角度看,综合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出色的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关键在于保持艺术教育与其它方面教育的均衡发展,保持艺术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生态平衡”。

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看,综合艺术教育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这种教育下造就的人,其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应当始终处于一种自由、和谐和整体发展的状态。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综合艺术教育是首先注重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应给人一种不断地发展自我、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素质与能力。

综上所述,所谓综合艺术教育,就是既要让学生掌握、运用艺术语言与能力,用于人际交往、社会交流、美化生活、美化自然、“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让学生乐于和善于在艺术世界中徜徉,陶冶性情、美化自我、“修身养性”、“改造主观世界”。只有这样的艺术教育,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激发情趣与创造,培养潜质与品性,发展人的综合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使艺术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个体与群体自由自在的生命运动过程。艺术课程的综合性性质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综合艺术教育的宗旨。

二、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分析

关于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很多专家、学者都做过系统的论述,广大中小学艺术教研人员和艺术教师也都做过深入的研讨,为全国艺术课程的实验与实施做了很好的引领。其中,杨丽梅教授在《我所理解的综合艺术教育》一文中就做过精辟的论述: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它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上”的总目标上,体现在实施目标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这些方面的关联,体现在实现目标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的各学习领域之间和非艺术领域之间的联系,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综合的教学形式的运用。由此可见,所谓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就是把艺术教育中的整体、整合意识与互通、互补原则有机结合并自觉运用到教育过程中。据此,我们可以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综合看到“综合性”之一斑。

(一)从教学目标看综合

“实验稿”明确规定: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这就从教学总目标的综合上,规定了课程的整体方向——其出发点与最终归宿都是指向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这里所说的艺术能力,我理解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艺术知识技能”,而是来自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是综合运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并与人文素养融为一体,化为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特殊表达时的产物。在艺术课程实施中,艺术能力往往通过“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的艺术学习与实践来获得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非艺术学科连通的能力,以及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的融合能力。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及其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其核心主要是在人的言行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它经常表现出一种自觉的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和对人无限关爱的思想倾向。它主要包括具有交流的情结和能力、具有“承继”和“超越”的情结和能力、具有“批评”的情结和能力、具有“创新”的情结和能力等。

培养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既是艺术课程的目标要求,也是综合艺术教育的集中体现,二者是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艺术能力中往往体现出鲜明的人文色彩,人文素养的形成往往又需要一定的艺术能力。当艺术的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结合时,知识技能就会升华为艺术能力;而人文素养融进艺术能力时,也会变得更加丰富与深刻。总之,这二者的整合发展,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生发出一种涵盖二者又超越二者的高级素质。

为了保证艺术课程总目标的落实,“实验稿”还把总目标分解为四个目标领域——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进而从教学分目标的综合上规定了课程的具体方向。这四个目标领域的设定,有助于学生对艺术教育内容作整体的、全面的、综合的把握,并以此为依托对不同学年段提出了相应的达标内容与要求,为在教学中把整体、整合意识与互通、互补原则有机结合,实现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课程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教学内容看综合

艺术课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强调不同艺术门类的沟通与融合,既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又可使他们的生命活动得到满足。

从艺术门类上进行了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四大艺术学科实现了沟通与融合。从艺术内容上进行了综合: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作等四个方面实现了互通与互补。从艺术领域上进行了综合: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等四个目标领域建立了“四大关联”。

(三)从教学资源看综合

充分利用鲜活的生活经验和不同文化资源,延伸了艺术课堂。

艺术学科教材是一个立体文化网络,可大大促进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并使他们从艺术发展的历史中吸取营养;教材设计与教学实践自觉地把整体、整合意思与互通、互补原则有机结合,为师生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参与创新、创造和创生留有广阔空间;注重贴近学生生活,联系个人成长环境——日常生活、情感体验、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从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的实际出发,使艺术学习变得丰富多彩、鲜活充实,获得持久的动力,进而发展艺术能力,提高人文素养;艺术教育的课程、师资、场所与器材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拓展到社区和家庭,这些艺术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元化、多层面、多方式地开发和利用,为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资源空间。

(四)从教学模式看综合

“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明确告诉我们: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一科切入,兼及数科”,另一种是“多科综合”。单科切入、单科教学的模式,只能实现某一学科的教学目标。而艺术课程所提倡的两种教学模式,可以实现艺术课程的教学总目标。

“一科切入、兼及数科”教学模式,是在教学中,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中的某一门作为学科主题的主要教学内容,同时,适当兼容其它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的内容,达到综合艺术教学的目的;“多科综合”教学模式,是在教学中围绕同一人文主题或共通的艺术要素,实现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不分主次的融合,落实“四大目标领域”,使学生形成综合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

实践证明,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是使学生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的,并在这个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四大目标。它充分体现了教师根据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需要,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特征,为实现综合艺术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五)从教学评价看综合

艺术课程的评价把关注每个学生人文素养与艺术能力的统一,培养学生具有终生热爱艺术的品质,作为艺术教育的最高尺度。因此,艺术课程的评价要突出关注三个层面:

1. 关注全面落实艺术课程目标的评价。

艺术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课程总目标落实的评价,还要关注对课程分目标落实的评价,进而引导学生既要重视对艺术“双基”的学习与掌握,更要重视通过艺术的学习,在文化修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上获得发展,并在学习中把二者有机融合。教师要在“实验稿”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学年段四个目标领域的具体要求,制定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并设计评价工具,开展科学、实际、有效的评价活动。

2. 关注对艺术课程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艺术学习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对于每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学生来说,他主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探究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的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因此,必须使评价与教学活动、评价与学习活动、评价与艺术活动融为一体。通过评价,让学生乐于和善于感知与体验艺术、乐于和善于创造与表现艺术、乐于和善于反思与评价艺术、乐于和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等领域加以贯通,并创造出科学、实际、有效的学习方法,为终生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3. 关注评价方式的把握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综合艺术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决定了课程评价务必改变以往只注重量性评价和教师对学生单一性评价的模式,取而代之的应是走出一条坚持质性评价、扩展评价主体、实行方法综合的评价新路,把自评、他评、互评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学生、教师、学校、课程体系的评价综合起来,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共同积极参与的综合评价活动。

三、艺术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

艺术课程的有效实施,既要遵循教学规律、艺术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要坚持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价值和落实“实验稿”教学建议各项要求,同时,还应在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框架内加以考虑。

(一)实施两种教学模式,突出四大教学特点

每位艺术教师,都可以采取“一科切入,兼及数科”和“多科综合”的教学模式,从自己熟悉的学科或人文领域进入综合艺术教育教学,在多种融合中获得整体的艺术认识能力和驾驭综合艺术教学的实际能力,并注重突出以下四大特点。

1. 以“单元”设计教学。

每学期包含若干有一定联系的教学单元,每一单元中包含多个互相联系的突出人文主题的课题。教学中以单元课题为线索,搞好教学的“谋篇布局”。

2. 以“主题”构架教学。

人文主题是明线,学科主题是隐线,二者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3. 以“综合”展开教学。

融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为一体,整体整合,互通互补。

4. 以“研修”促进教学。

依托“三三制”研训模式开展校本研修,其基本结构是:研修活动之“三”(课前、课中、课后)+研修形式之“三”(研课、观课、议课)+研修内容之“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三制”的基本流程是:(1)准备阶段:课前——研课一—完成教学设计;(2)实施阶段:课中——观课——完成教学实施;(3)总结阶段:课后——议课—完成教学评价。(具体如图所示)

通过这样切实可行的研修活动,开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和课例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行动研究,群策群力,互为依托,促进教师个体和群体的成长与发展,为实施综合艺术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师资保证。

(二)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营造学生主体性课堂

综合艺术课程的终极目标是首先立足于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关注全体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与全面提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营造以学生再创造为中心的开放性教学过程,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运用情境式、对话式、体验式、探究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构建具有“四性”特点的综合艺术课堂。

1.学生学习地位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并明确“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学习得怎么样”等,实现“我做我学习的主人”。

2.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动起来、兴奋起来、思维活跃起来,以身心积极、愉悦的状态投入到“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的艺术学习之中,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引导学生投入进来,深入下去;互动起来,合作下去;拓展开来,创造下去。使其体验到探疑、析疑、解疑和创造的乐趣。

4.学生学习结果的综合性——引导学生感受到艺术与生命同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密不可分,感悟到生活中离不开艺术,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有艺术相伴。进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三位一体”,实施整体优化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由此可知,艺术课程的实施不是孤立的,它是艺术教育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含课程资源)的整体框架内架设“三位一体”和“整体优化”的“立交桥”,进而为实施综合艺术教育提供科学的“营养配餐”。

1. 优化艺术“学科课程”。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有效实施艺术课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以下“八大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优化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与交融,营造民主和谐、师生互动、探究创新、情感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各类艺术的综合和联系的活动中汲取营养,形成能力,提升素养。

优化教学目标。

把“促进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目标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在“四大目标领域”—“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等方面给学生提供综合的“营养配餐”,为其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优化教学管理。

建立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机制,实行对备课、导课、说课、上课、评课的有效调控和指导,特别是通过开展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三制”校本研训和区域研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模式。

坚持学科性质,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开展“好课”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在落实“实验稿”建议的“一科切入,兼及数科”和“多科融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构建具有教师教学风格特点的科学、真实、有效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规律、学科逻辑及学生的现有水平,流程要顺理成章、疏密有度、严谨流畅,富有科学性、艺术性、真实性和实效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人公地位,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变“捆梆式”为“开放式”,变“放风筝”为“放鸽子”,变“教师成功”为“学生、教师一齐成功”。真正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让教学成为双重生命的运动过程,以此促进学生自主、生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优化教学手段。

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应用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等,提倡“常规”与“现代”有机结合并各展其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要有机整合,注意处理好手段与目标、形式与内容、预设与生成、过程与结果、个性与整体的关系,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过程、效果的统一。

优化教学评价。

建立并不断完善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机制,形成科学化、人文化、综合化、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使其有益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依据教学目标,做到在艺术知识与技能上要学会学懂;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上要会学会用;在对待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的联系与贯通及人文素养的整合上要乐学乐用、善学善用、活学活用。

优化教学效果。

克服形式主义,讲求教学实效,真正把“全面发展原则”与“个性差异原则”在“四大目标领域”中找到落脚点,确保全体学生——上要“吃得饱”,中要“吃得好”,下要“吃得了”。

2. 强化艺术“活动课程”。

综合艺术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精神丰富、道德高尚、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完成好这一任务,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强化学科“活动课程”。一般而言,城乡中小学要加强学校艺术组、队建设,全面普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书法等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并把它作为必修课落实到城乡每所学校及其每个班级。

通过定期举办艺术节、书画展、文艺汇演和“三队”(合唱队、舞蹈队、乐队)“两组”(绘画小组、书法小组)比赛等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艺术学习与实践和展示与交流的天地。为保证活动质量,不仅要建立健全活动制度,制定活动规划,落实活动组织、场所、器材及指导教师,还要注意克服形式主义,加强检查指导与评估验收,更要树立艺术教育内容、形式、成果的“三品”意识——品牌特色、品质一流、品位高雅,进而不断提高活动水平,使其真正发挥育人建校的功能与作用。

3. 开发艺术“环境课程”(含课程资源)。

要把优化育人艺术环境作为隐型课程加以开发,进而营造良好的综合艺术教育氛围,这不仅是树立现代化学校外部形象的需要,而且也是打造校园文化、实现综合艺术教育整体优化的重要途径、内容和保证。

我们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中欣喜地看到:校园中的绿化、净化、美化及园林化主题小景,是优化育人环境的形象与依托;楼道内、教室里布置的中外名人画像和人文主体名言警句在无声地激励着学生立志、奋斗和成才;定期举办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和赏识自己才华的园地;文化橱窗里展出的“艺术万花筒”、“学生小报”、“活动剪影”、“小小艺术家”等高雅、活泼的栏目,如多彩的画卷,彰显出环境课程的特色;醒目的校训、别致的浮雕、庄严的国旗、国徽和国歌、具有鲜明个性化、艺术化的班徽与班歌、校园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氛围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都无不体现出校园环境艺术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深刻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篇5

1.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如水土、气候、植被,以及综合环境。这些因素都与学生进行的关于自然问题的探究有关,诸如水资源状况的调查研究、水土保持研究、垃圾问题等,都因地不同,城乡中学在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探究方面,具体选题就有明显的差异。

2.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社区文化生活、政府与社会机构等等。因而,不同地方的学校可结合地方差异及其社会因素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社会问题探究、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

3.地方或社区社会活动,如宣传、服务、文体等方面的活动等。

4.社区和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学校传统。我国拥有漫长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多民族、多种民族文化是我国宝贵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体验,使学生获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

5.图书馆、博物馆、革命圣地、历史遗迹、政府与社会机构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学校可就地方浓厚的文化遗产资源展开系列的调查和考察研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还可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化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6.城镇初中应开设劳动场所,建立劳动教室、劳动基地、劳动工厂等,还可利用社区教育网络和相应的条件,建立稳定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

课程的综合性 篇6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它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课程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深切体验,从生活和所处的周围社会中获得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知识、经验和技能,具有初步的自我服务、社会服务能力和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提高和发展。

将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进行有机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科学和社会,从而更清楚地了解科学知识。甚至可服务社会,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例如四年级科学《天气》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先让学生了解人们通常从运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这四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再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通过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天气,并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以及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还汇报自己的发现和收获。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充分了解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及人为活动对天气的影响,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融合,形成了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完美的整合。

二、学习方式的整合

在科学课程中,提倡的是探究性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显然,让学生亲历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学会探究问题的策略,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科学课一般以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探究学习的前提,以提出(发现)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以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合作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整个探究活动中还渗透着观察法、实验法和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并伴随着参观、调查、访问、宣传等一些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倡导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的理念。在内容组织或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个主题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设计活动、实验活动,从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达到各领域之间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活动方式有:实地考察、实验观察、参观考察、主题活动、收集资料、制定考察表、设计开题报告、分工合作、调查访问、采访、递交调查表、写反思、写总结、写信、写倡议书、设计制作、表现创作、辩论、答疑、宣传等。根据综合实践活动依据其活动主题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

显而易见,科学课程不仅为综合实践课程提供了更多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为科学课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将科学课中的研究方法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学习方式进行整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上五年级《光》这一单元,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知道了光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光和热的关系,再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评价、改进学生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太阳能热水器涉及到很多科学原理,所以首先要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观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和原理,接着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最后通过展示、实践、评价、交流来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让学生树立了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概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成长。

三、教学方式的整合

在科学课程中,主要提倡学生应在探究中学习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科学探究过程分六步进行教学:

(一)提出问题。在提出本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时,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各小组自主选择不同的问题,分别研究;二是由全班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相同的

问题,共同探究。

(二)猜想假设。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从其形成来看,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猜想环节,二是假设环节。

(三)制定方案。本步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是确定探究的问题;第二是选择探究的材料和用具;第三是拟定实施的方法或步骤。

(四)实施探究。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实施探究,可分为四步:一是数据及信息的收集;搜集信息包括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二是数据的整理,对以上信息进行整理;三是与假设的对比;四是得出结论。

(五)展示交流与评价。此过程可分二步进行:第一是组内展示与交流评价;第二是全班交流评价。

(六)拓展创新。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结合研究的主题,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发明、创造活动,关注与本课研究主题相关的社会问题等,有机地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进行密切融合。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而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分“四段五步”进行的组织教学。“四段”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研究的四个阶段:课题确定阶段、行动指导阶段、汇报交流阶段、总结反思阶段;每个阶段的指导又分为“五个步骤”,统称为“四段五步”教学方式。

(一)课题确定阶段:创设情境——指导选题——确立小组——论证方案——总结评价。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 指导学生选题;2. 确立活动小组;3. 制订活动方案。

(二)行动指导阶段:方案预设——合作探究——问题反思——矫正指引——研究实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落实方案,帮助学生克服研究中的困难,引导学生在研究中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向。

(三) 汇报交流阶段:汇报交流——小组介绍——成果展示——互动评价——总结延伸。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 帮助学生整理研究成果并拟定介绍提纲;2. 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成果展示形式;3. 组织学生现场展示、交流研究成果;4. 引导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问题性评价。

(四)总结反思阶段:畅谈感受——活动总结——疏导反思——汇报交流——经验生成。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 引导学生对小课题研究进行评价;2. 帮助学生进行经验总结式反思;3. 生成新的课题并制订方案。

可见科学课的教学方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具有相似性,在教学过程中,将两门课的教学方式有机地整合,相互补充,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更加爱学、乐学。

例如在六年级科学课《水的调查与研究》一课中,要让学生调查社区的居民、学校、公共场所用水情况,并去大自然中了解水污染的情况。先让学生从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和进行浪费水的现象开始,再深入社区、街道、单位、居民家中、公共场所进行宣传节约用水。同时结合广州河涌治理的方案及效果,让学生进行河涌的水质检测实验,调查河涌周边的规划、绿化、设施配套等,并提出河涌污染的防治与整顿的意见以及进行防止水污染的宣传活动。在指导学生调查、科学探究、实践、汇报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准备充分,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增加了他们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课程的综合性 篇7

孔子曰“不学礼, 无以立。”又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安。”可见, 礼仪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要成人、成才, 必须先从学礼开始。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 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将针对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寻找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有效途径。

一、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中国综合性大学, 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侧重于大学生理论培养、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而对于大学生礼仪方面的培养, 却不够重视。因此, 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普及率偏低。这导致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礼仪知识的匮乏, 普遍缺乏礼仪培养, 在待人处事方面缺乏必要训练, 严重偏离了综合性大学的培养人才的方向。根据对大学生求职、社交等调研结果, 笔者深深感受到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更加认识到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中国礼仪教育也处于转型过渡阶段, 传统的礼仪教育体系已不起作用, 新的礼仪教育体系尚在萌芽阶段, 社会大量存在着彻底抛弃中华传统礼仪, 以及全盘接受西方礼仪教育的声音。这集中体现在中国综合性大学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而忽视人的素养、礼仪素质教育。目前,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 进行礼仪素质教育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礼仪文化沉淀, 礼仪传承有深厚的思想基础。然而, 由于近现代政治的需要和历次围剿封建制度运动的冲击, 中国传统礼仪被简单等同于封建礼教, 并加以全盘否定, 这使得礼仪在个人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被大大降低, 礼仪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也日渐被人忽视。而当代由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功利化思潮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 “金钱至上”、“唯成绩论”和“无用礼仪”等观念进一步弱化了礼仪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因此, 礼仪并未成为综合性大学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实践手段。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 需要宣传和推广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需要改变礼仪素质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较低的不利局面, 提高公众以及教育者对礼仪素质教育的认同感。

三、综合性大学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的对策探讨

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综合性大学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建设。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是构建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由上述内容可知, 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面临着的困难和挑战。因此, 需要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 根据其实际情况, 采取措施解决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促进礼仪素质教育的发展, 构建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为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提供坚实的课程保障。

借鉴当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成果及教育经验, 笔者认为, 在综合性大学建设规范、科学的礼仪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大学生礼仪课程, 应遵循以下对策:

1.综合性大学行政、决策部门高度重视礼仪素质教育工作是关键。综合性大学行政、决策部门, 特别学校一把手是全校的最高决策者, 是学校礼仪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 只有他们高度重视, 通力合作, 学校礼仪素质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开设礼仪课程才能实现。因此, 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途径, 让综合性大学行政、决策部门真正意识到大学生对个人形象的维护将直接有助于学校形象的维护, 正确认识到礼仪素质教育课程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的地位, 从而促使综合性大学专门开设礼仪素质课程, 通过课堂系统地教会学生各种礼仪知识, 让他们懂得该如何塑造良好的礼仪形象。

2.建立高效的“礼仪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委员会”, 加强对礼仪素质教育课程的规划和管理。委员会可由综合性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各院系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 专门负责研究和制订服务综合性大学各院系的礼仪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实施方案以及有关礼仪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重大问题。通过这一组织机构的建立, 加强对礼仪素质教育课程的规划、组织和管理, 确保礼仪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以丰富综合性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3.明确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高校应积极发挥礼仪修养教育的德育作用, 开设礼仪课程主要目标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 使大学生“知”礼、“学”礼、“守”礼、“用”礼。具体来说, 礼仪教学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 培养学生宽容、谦和、真诚的待人态度, 培养学生“上善若水”的做人品行, 培养学生大方得体、不卑不亢、谈吐文雅的行为举止, 提升个人修养素质, 最终使大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摘要:礼仪修养不仅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他们社会交往、商务活动和其他各项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针对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的不良现象, 提出了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培养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讨论了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并且对综合性大学发挥自身优势, 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礼仪素质教育,礼仪课程

参考文献

[1]何秋叶.大学生沟通与礼仪[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钟万林.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决策管理.

[3]李青.现代礼仪——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18-20.

[4]薛琼.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思考[J].2006, 4 (12) .

课程的综合性 篇8

一、教师的知识问题

“要给学生一滴水, 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新课程就单个学科而言, 内容包罗万象, 而学科间综合, 更是林林总总, 所以, 要解决学科内的综合已是困难重重, 要做到学科间综合更是步履维艰。因此, 要真正使学科间综合见功见效, 就必须解决教师知识上的问题。需解决以下问题:

(一) 加强新课改培训

近年来, 课改意识强的省份已走在全国新课改的前列。这样,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的方式, 通过培训, 让老师以“走出去, 引进来”的方式, 直接借鉴他们新课改的研究成果, 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 加以整合, 从而形成符合自己校情的并富有自己特色的课改体系, 这样, 既可缩短新课改研究探索的周期, 又可节省教学资源, 从而真正为学科间的综合提供师资方面的保证。

(二) 加强业务进修

新课改培训只能从宏观上解决新课改的大体操作问题, 要真正使新课改达到一定的目的, 还必须在微观落笔, 即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教师可通过网络和新课改相关的资料来学习, 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 研究方法, 从而使业务进修为新课改的顺利运行提供知识上的保证。

(三) 加强集体研究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我们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也没有必要畏首畏尾。但必须加大研究的力度, 加大备课组研究的水平, 集体备教材, 备学生, 备方法, 结晶集体成果, 融会大家智慧, 让大家在集体研究的平台上共享成果, 共荣共赢。

二、学生的习惯问题

新课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程为载体, 以教学活动为途径, 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的, 从而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学生的习惯问题。因此, 在解决学生的习惯问题需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一)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过去的教学, 学生是在老师的讲授中被动接受的, 是教学内容的复制和粘贴师, 而新课改要求学生主宰课堂,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自己主动地获取探究成果, 从而提高自身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二) 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合作学习虽然倡导已多年, 但学生在学习中还是单打独斗, 没有合作的意识, 更没有合作的习惯。而新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在互动交流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体会和感悟合作学习的氛围, 获取合作交流的成果。

(三) 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习惯

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 尤其是高二分科后, 学生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定位在高考上, 整天埋头于高考科目的学习, 对非高考的会考科目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老师上面讲, 数量不少的学生还在看自己的高考的资料。如果涉及综合性的问题和知识, 就茫然不知所措。于是, 就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老师, 埋怨老师没有讲到位, 或者根本没有讲。至于国家大事更是不闻不问, 导致应对综合问题的能力极差。所以, 为了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就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 拓展学习空间, 提高综合能力。

(四) 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为了不使高考学生整天埋在题海中, 做着一些复制、粘贴的无效工作, 扮演着知识搬运工的工作, 遇到问题不是等着老师来讲, 就是找参考书照猫画虎地套, 没有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 要架起学生创新的桥梁, 让学生会学知识, 会运用知识,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创新的空间, 享受到创新的快乐。

(五) 培养学生注重学科间学习的习惯

“守好自己的门, 更要多走访邻居家的门。”现在的社会是综合的社会。要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份额, 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不仅自己所学的在行, 而且不是自己所学的也要懂。反映在学习上就是不仅学好自己现有的功课, 还要有意识地把学习的触角伸到其他学科, 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 不时地接受新的思想, 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硬件问题

一所名校的“名”, 在于一流的学生, 一流的师资, 当然还要有一定的教学设施作支撑和保障。所以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也就成为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 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

新课程的每一个模块都包含着很大的信息, 这些信息就需要学生自己在图书馆和阅览室去查阅, 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 就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当然也就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 一定规模的实验室

新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出结论, 这就需要一定规模的实验室作支撑。

(三) 一定数量的老师

过去的教学一个老师可以兼好多课,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 有必修课和选修课, 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老师, 一方面老师难于应对超负荷的工作量, 一方面新课程对老师的要求本身就比较高, 老师的教学水平就制约了老师不能兼太多的课, 甚至不能兼课。

(四) 一定数量的电教设备

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好多年, 有许多可借鉴的成功作法和优秀成果, 所以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电教设备, 可以直接把现成的东西呈现给学生, 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压力, 也充分地利用了教学资源, 同时, 使学生的学习更直观, 更易于接受。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辩证关系 篇9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史乃至整个历史的一次伟大进步, 而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 相对独立设置的各门课程的出现和成熟又是课程近代化的一个标志。分科课程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分科课程注重学科的分门别类, 强调知识发展的纵向逻辑结构, 忽视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交叉渗透, 这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只注重与本学科有关的部分, 而忽视那些用来解决综合问题的交叉性知识。而对学生来讲, 就认为不同学科之间有严格的界限。由此看出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点在教与学中都被忽略, 老师和学生的知识面都受到传统分科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还有, 当今与未来世界都面临越来越多错综复杂的问题, 而趋于僵化的现有学科体系又难以纳入人类研究的最新成果, 与更新课程的需要之间也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 人们纷纷献计献策, 向综合课程探求出路, 试图走出分科课程的困境。

而综合课程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早期时候的课程就是以综合为特征。只是综合程度比较低, 仅仅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个模糊、朦胧、不精确的认识, 例如中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与日俱增。人类的文化知识也初步显现出综合化趋势, 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因此, 对学校中的课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课程理论也开始走出“泰勒原理”框架的束缚, 从多维视角来审视课程, 积极倡导对课程领域进行“概念重建”。“‘概念重建主义者’对分科课程的深层反思和批判为综合课程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这是继杜威之后, 综合课程理论的又一次历史性进步, 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综合课程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那两者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二、两者不是对立关系

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 知识的迅速膨胀以及更新速度的加快, 使得分科课程明显感觉力不从心, 愈发显现出弊端和局限。因此就有人认为综合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类型, 是作为分科课程的对立面出现的, 因而极力推崇综合课程。其实分科与综合的关系在课程发展过程中都是由来已久的, 古代或者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合为特征, 但“古代的综合是低水平的, 是人类认识初级阶段的表现, 是以人类对于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模糊、朦胧、不精确认识为基础的, 并不是一种自觉的选择”。到了近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探究视野的开阔, 分科课程开始占据主流地位。但这种人为地划分学科门类的方法, 割裂了客观世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性, 开始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而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拓宽和人类研究自然的行为手段与方式的不断更新, 又使得综合课程的出现成为必然。但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彻底抛弃分科课程, 而是作为分科课程的一种改进形态而出现在学校课程当中。两者的演变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两者的联系是绝对的, 而独立只是相对的, 分科是综合的基础, 没有深入的分化就没有较高层次的综合。因此, 综合课程并不否认分科的设置, 而是在学科之间试图建立联系, 使学科之间的界限富有“弹性”。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讲, 现行的学科课程已包含有综合课程的特征。提到中学物理课程我们都把它当作是一门课程, 但实际上里面已经包含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原子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有中学的数学课程也不再分代数和几何, 而作为一门课程来教授。因而它们都已包含综合的思想在里面。但由于受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历来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本位, 因此徒有综合的形式, 而起不到培养综合能力的教育功效。这实际上是停留在学科水平上的一种综合课程, 它强调的还是学科内部知识的重组和改造, 而且由于自身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不变的体系而独立于其他的学科, 其实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也与我们现在所强调的综合课程有很大不同。

三、两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出现并不是简单地由客观世界本身具有的特点决定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人的认识发展阶段决定的。因而在教学中, 两者以不同的认识水平为基础, 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有两种方式: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 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重视事物自身的特点, 了解事物的个性和特殊规律。在客观世界中, 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本来都是相互联结的, 人类为了认识的方便, 先把需要研究的事物孤立起来再讨论。然而, 这样做并不是分析的最终目的, 而只是一种手段, 是为了更好地深入细节, 从而为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而积累资料。“综合, 就是在思想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 追求事物的共性与普遍规律。比如在自然界中各种金属都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同时又有着深刻的统一性。当我们单独研究各种金属时, 暂时把他们隔离开来。当把握了金属各自的特性之后, 再用综合的方法, 把这些联系恢复起来。这时金属之间的辩证发展图景就展现给了我们。分析由于着眼于局部的研究, 容易使人片面地看待问题。而综合能克服分析的不足, 展示出事物的整体特性。因此, 这两种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所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少任何一种都将造成人类认识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因此, 对于两种课程形态, 不能简单地评判谁好谁坏。在人类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社会背景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他们都各有其优越性, 分科课程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 而综合课程更强调发展学生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分科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独立性, 而综合课程更强调知识的丰富性、联系性;分科课程注重学生的认知功能, 而综合课程更注重教育的心理、社会和整体功能。因此, 两者在功能上市互补的, 分科的彻底取消与不加节制的综合都是有害与不恰当的。

结构型的综合课程注重知识结构的重组, 虽然试图打破学科界限, 但对分科持一种尊重态度。而功能型的综合课程则完全打破分科结构, 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从而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整合、智力与情感的整合, 以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生活体验。因此, 功能型的综合课程才是综合课程发展的综合趋势。

现在世界各国都把培养通用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 因而结构型的综合课程必须向功能型的综合课程转变, 与分科课程结合在一起培养知识全面、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从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课程的综合性 篇10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教师定位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教师要对综合性学习中师生的角色作正确的定位, 学生是“领衔的主演”, 教师是“场外的编导”, 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教师的教学不再是统一的“灌输”, 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体验, 承认学生在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上的自主性, 进行个别化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就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 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教师低控制度”的教学活动, 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把教学的重心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方法、思路的引导和情感、态度的养成上, 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观察、判断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上, 在技术、资料以及信心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只有同时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活动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的效应, 师生也才会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最佳的互动。

二、注重多渠道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1. 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综合性学习。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 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的特点, 这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架, 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得以沟通和整合。教师可大胆采用“唱、画、演、写、赛、做、辩”等形式, 让课堂教学渗透着综合性, 使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整合在一起, 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例如, 在教《春》这课时, 教师可带领学生先去春游, 让学生去仔细观察, 用耳、鼻、手去感受春天。回校后再让学生各抒己见, 口述自己所感受到的春天。最后再让学生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颂春”等内容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题, 写几段文字, 或分类收集诗句, 编制一期以“春意盎然”为主题的黑板报或手抄报。这样的综合性实践就很富有启发性、归纳性和综合性, 既能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愿望与兴趣, 又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2. 要在课外阅读中拓宽综合治理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 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扩大视野, 拓展知识面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的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五花八门, 知识的综合性很强, 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最佳“练兵场”。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 教师可建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资料、利用网络途径, 共同商讨, 设法解决。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定期结合课外阅读展示其阅读成果, 经常开展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演讲、写读书卡、做摘抄等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定期编写手抄报, 小组合作, 各成员根据兴趣爱好分工协调, 分专人负责文字、美工、排版、撰稿、收集资料, 这些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体现。

3. 要生活实践中发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不能仅限于对于书本上间接经验的学习, 而应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学习, 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善于从课本中挖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因素, 突破教学空间, 拓宽教学范围, 设计出新颖高效的综合性语文学习课,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实践活动。如开展“黄河, 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前, 可指导学生先去收集一些有关森林、沙漠、黄河的资料, 收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收集与黄河有关的常用谚语、成语并写出意义和相关故事, 调查黄河的缺水断流、水污染以及造成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破坏等事实, 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召开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 组织学生围绕现状进行讨论, 设计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等。活动结束后, 再要求学生出好一份《保护母亲河》的手抄报。这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动手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而且还加强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形式多样地呈现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搜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 发现并解决问题, 所以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往往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在每次综合性学习结束后, 绝不能将学习的成果束之高阁。每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 将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互相分享, 在交流的过程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呈现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展示的形式可以是一块展板、一份小报、一篇调查报告, 也可以是一场主题演讲、一次辩论会、一场演出, 甚至还可以是一卷录音带、一张相片、一幅图画……只要能够呈现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形式, 都可灵活把握, 不必拘泥于单一、固定的形式。如开展“文学作品与战争”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时, 学生就可根据他的个人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参加, 或介绍有关战争的著名文学作品, 或朗诵有关描写战争的诗词, 或以著名战役、战争英雄、战争武器为话题作演讲, 或编排有关战争的话剧等等。不拘一格, 百花齐放, 既联系了课内和课外, 又融合了语文和生活, 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很好地统一在一起。

四、多元化的综合性学习评价标准

1. 注重过程评价。

综合性学习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 强调的是过程, 并非仅仅是结果。所以评价时应着重于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 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关注交流与合作, 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因此, 可采用形成性评价 (即档案评价) 的方式。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前要求学生备好一只袋子, 将每次活动的计划、提纲、笔记、体会、资料等都收入其中。完成后首先在合作小组内交流, 然后再交给老师查阅。只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进行合作、探究活动的, 都可记满分。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施展自己的才能, 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 勇于创新的氛围。

2. 注重自主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 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而且把它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因为每一次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 评价对象也是学生,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 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在学生自我评价基础上还应对同学进行评价, 评出每次学习活动的优秀者, 优秀者比例要设定为10%~15%。教师把每次活动的优秀者名单都及时通报给全班同学, 把他们的成果展示出来。这样做, 不仅可以鼓励那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佼佼者,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班级同学间竞相向上的学习精神。

3. 注重开放性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教师可在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采用多种方法和不同角度进行评价, 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乃至家长评价相结合, 并尽可能地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 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 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 力求评价成为激发所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调动积极性的手段, 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

综合课程教师角色的定位 篇11

综合课程改革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随着初中综合课程在全国各地实验点的进行,综合课程的有效实施也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教师问题是制约综合课程改革的“瓶颈”因素。那么,教师在综合课程改革中应做些什么、到底如何去定位综合课程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的决策者角色

所谓课程决策(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development),是指在课程发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过程中对教育目的与手段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决定学生学习怎样的课程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标,怎样学习,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这些都是课程决策的过程。

综合课程存在多种设计模式,如相关的分科式设计、广延的分科式设计、合科式设计等。但无论何种形式的课程形态,只有吸纳教师建议的综合课程,才能更接近真实的“教学场景”,才能更具有现实操作的可能性。

首先,在课程综合化过程中,课程理论专家能够保证知识逻辑结构的严密与科学,能够体现社会的价值与需求,但是,理论专家不一定真正了解实践,这种在理论形态上合理的课程可能不为学生所认可。

其次,教师处于教学一线,真正了解学生。教师参与决策可以确保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过去的经验不被忽略,不被拒斥在课程设计的视野之外,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的和谐统一。同时,教师也只有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才能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体验到综合课程改革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综合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

然而,从课程改革实际进程的考察中可以看出,许多教师并没有参加课程决策的积极性,有些教师甚至对新课程改革有一些抵触情绪。这无疑是综合课程改革的一大障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澳大利亚等国家发生的校本课程发展运动之所以没有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缺乏课程决策意识。目前,如果不激发和提升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教师将很难成为综合课程的决策者,综合课程的理想也将难以实现。

教师的学习者角色

综合课程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完全不同于教师以往所教授的学科课程。因此,教师要成为综合课程的学习者。

首先,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如科学课程按国际通行的科学学的结构,把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作为三大学科领域,分别提出了各自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标准。同时,把科学探究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另外两个领域,构成科学课程内容的五大领域。传统师范教育体制培养的理科教师,其专业知识结构与科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理科教师必须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方能胜任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师可通过集中培训、合作学习、进修等多种方式来更新知识结构。其中,合作学习应成为在职教师更新知识结构的主要学习方式。学习小组可采用灵活的方式构建:如自愿组合、按需组合、新老教师搭配组合、根据共同研究的课题组合等等。另外,教师还应通过网络、电视、学术期刊等媒体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情况,以满足科学课程对教师知识的需求。

其次,教师要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综合科学课程倡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理解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在传统的分科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接受式学习,呈现给学生的也是不容怀疑的结论,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在综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成长,通过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使教与学的方式由单纯传授与接受确定性知识,向科学探究、重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

教师的研究者角色

长期以来,教师总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教书育人,一提到教育科研,就认为是专家、学者的事。实际上,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根本途径。教师成为研究者,也是创造性实施综合课程的基本保障。

首先,科学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是综合课程教师的特殊职责的需要,是教师成熟的标志。教师知识的建构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研究,如果一个教师不对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管其实际教龄有多长,也只能是“教书匠”。

其次,从课程的机械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共同创造者有赖于教育科研。“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中的重要观念。作为教育改革的举措之一,综合课程给了教师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这些自主权既为综合课程教师从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也使他们认识到研究、探讨新形势下的教学问题的必要性,认识到自身既是综合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要成為课程的研究者。

教师的再创造者角色

课程的成功综合,不仅体现在内容的综合上,也应体现在课程的教学之中。课程专家所开发的综合课程形态仅仅是一种理论范型,要想使它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统一起来,教师的转换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纵观我国多年来的综合课程实验,基本上是仅仅实现了内容上的统整,具体的教学行为并未真正做相应的变革。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改变教育理念,具备综合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综合课程设计的初衷。毫无疑问,学生是课程综合的主体,但他们是一个发展中的群体,他们的不成熟与偏激决定了在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教育观念,具备综合素质,通过对课程的再创造、再开发,方能实现内容与方法的综合,消除学生的认知分裂,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

其次,教师只有通过创设综合的教学情境,才能保障综合课程的实现与综合学习的开展。只有在综合的教学情境之中,综合课程与综合学习的目的才能实现。一般来说,综合的教学情境包括两个层面。其一,营造一个统整的知识图景。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加强学科与社会的沟通,实现学科与学习者的内在统一。其二,拥有一个弹性的教学时间与空间,保障综合课程与综合学习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即时性与灵活性。

课程的综合性 篇12

一、课程素材的地域化筛选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出发点, 强调语文课程内部的整合, 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强调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结合,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根据郑国民博士的说法, 我们不难发现, 课程内部的听说读写教材、学生生活等都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素材, 几乎无所不包, 无处不有, 于是, 这里就有一个优化筛选的问题。

地域指数, 我们主要看课程素材所链接的地理环境的原始度、自然风物的稀缺度、嬉乐活动的古老度、语言表达的区域度。我们根据上述“四度”的上限值来作为优选的标准。我们对本地区正在消逝的各种传统型的嬉乐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梳理, 并根据学生投入的兴趣度, 提取出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地域色彩明显的嬉乐活动菜单《田园嬉乐11趣》:

第一节田园之嬉乐

1. 饲养宠物, 生成养趣活动 (低)

2. 放牧丛林, 生成树趣活动 (低)

3. 全面体味, 生成豆趣活动 (中)

4. 走进苇海, 生成苇趣活动 (高)

第二节湖泊之嬉乐

5. 湖畔比赛, 生成漂趣活动 (低)

6. 应时而动, 生成捕趣活动 (中)

7. 渔舟竞飞, 生成划趣活动 (中)

8. 河行澡盆, 生成菱趣活动 (高)

第三节节日之嬉乐

9. 设置擂台, 生成斗趣活动 (低)

1 0. 拉兔儿灯, 生成灯趣活动 (中)

1 1. 飞动社火, 生成火趣活动 (高)

为了能搜集到更为丰富的地域型活动素材, 我们在校园网上建立了“江海嬉乐活动”专题。汇聚全校师生与社会热心人士的智慧、力量, 对江海嬉游25趣的课程素材进行长线的采集、上传和编制。地域综合活动素材库的建立, 大大提升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适切性、真实性指数, 推动了本土化知识的有效性学习。这一努力, 也使语文综合学习有了坚实的素材支撑。

二、自然资源的嬉乐化开发

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游戏、敏感、热情, 也需要好奇心。因此, 地域资源要真正成为儿童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现实资源就必须进行嬉乐化开发。也就是说, 教师要将静态的资源动态化, 设计出符合儿童天性的、与自然交互的嬉乐方式, 或者是以自然场景为中介的儿童之间的互动形式。比如, 在观察七星瓢虫的时候, 我们首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手臂当作虫子的跑道, 并尝试着抬高或降低“跑道”, 观察到虫子对人类的友善, 始终在自由自在地爬行。然后, 再采用接力的方式, 用手臂为虫子“搭桥”, 体会虫子在手臂上爬行所带来的痒痒的感觉, 体味虫子熟练地在“接力桥”上连续奔跑、展翅助跑的奇趣, 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感觉体验。如此, 我们就把昆虫这种远距景物资源演绎成一种体验虫趣的活动, 丰富了学生的观察体验。这种化静为动的策略, 使原本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增值, 为儿童的综合性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教材文本的改编化延伸

上一篇:巧用疑问生成课堂精彩下一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