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动画角色

2024-09-30

二维动画角色(精选11篇)

二维动画角色 篇1

一部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是整个动画核心形象。好的动画凭借奇特、夸张的角色造型设计以及机智的性格特征, 使其更具个性, 既符合艺术变形的规律又有别于其他形象, 简练而又独特, 容易观赏和记忆, 让观众产生共鸣, 过目不忘, 赢得了不同年龄阶层人们的喜爱。

一、从写实风格理解二维动画片的角色造型设计

写实风格的动画造型主要以人物和动物为出发点进行角色造型设计, 这一风格是对客观现实中的一切事物如实的描绘的造型样式, 依据自然形象的比例、形状、结构进行客观准确刻画。

(一) 二维动画片中人物的角色造型设计 . 写实风格是指以形态的基准、自然形象的比例设计的动画造型。美国早期出版的迪斯尼动画片《木偶奇遇记》中仙女角色造型就是用写实手法设计的动画, 角色的口型均以写实为依据。同时, 写实风格的动画片是近几年特别受到青少年喜爱的一种动画风格, 如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红猪》等。

在二维动画片中, 主要以人物为角色, 所以人物是角色造型的主体。以此比较, 人物造型其实是难度最大的, 第一是人物的表情变化复杂而微妙, 比例、形态、结构相似, 表情与结构稍不协调, 观众就会觉得别扭。而人的动态、结构是异常复杂的, 所以在二维动画角色中, 以人物quite设计, 不只要注意其年龄、外形、性别、服饰、相貌的特征, 还要对他的背景材料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才能生动、准确地塑造好的角色形象。

(二) 二维动画片中动物的角色造型设计。角色造型多采用人们常见和熟悉的动物。一个写实风格比较好的的动物角色造型, 首先要把握它们的外在形状和内在结构, 经过简化后的形象更能体现它的结构, 要注意的是, 动物在情感方面会与人不太一样, 如肢体语言动作, 这在动画片《狮子王》中都可以看到, 狮王、母狮和黑猩猩母亲对它们自己孩子的那份舔犊之情。同时, 动画的动物角色仍然以拟人化为着重点, 这样的事实观众并没有感觉不可理解, 反之, 这样的角色使观众更能融入这个情节之中, 比如鸟的翅膀又时会幻化为一双手, 有着喜怒表情的一条蛇等。

二、从漫画风格分析二维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

漫画风格中的造型设计是一种主流形式, 通过这种表现方式, 更能体现一部漫画的表现张弛度与想象力。从《猫和老鼠》中的米老鼠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他的造型跟现实中的老鼠和猴子形象相差很大, 但它能体现人们“心灵的意象”中的形象。

(一) 刻画夸张的表情。一个角色设计, 面与头部结构不同, 表情的刻画大多采用夸张的手法, 表情的设计主要参考人物的表情, 从情感上与观众达成共鸣。

一个好的动画角色, 面部表情是表达的角色最重要部位。其中眼神与嘴角的表情动作最为突出, 两者灵活配合运用, 才能传情达意。在说话时, 嘴形有5~6种交叉运用形式, 在现实中, 如眼、眉、鼻、嘴、甚至毛发的变化, 加上手势的辅助, 一增强它的视觉的感染力。达到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二) 角色的局部夸张。局部夸张是动画造型设计里最常用的技法, 创作动画作品时, 可把角色的局部结构放大、缩小, 或把局部结构之间的距离拉远或拉近, 甚至可以颠倒位置, 使它的外在特征更加明显, 更加引人注目, 从而彰显形态的本来个性。比如《千与千寻》中老婆婆角色夸张头部的大小和面部的皱纹;《阿童木》中夸张了博士角色的鼻子。

三、角色造型设计中的风格比较

从设计风格角度出发, 主要分为三大流派。第一是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设计分格, 它是主流中的主流;第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式动画形象, 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第三是以水墨为主中国动画, 被誉为“中国动画学派”动画风格。

美国角色设计主要讲究体块感, 肢体和表情的动作极其夸张, 注重整体效果, 富有弹性, 常以令人眼花缭乱和膛目结舌夸张程度出人意料, 是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日本的卡通形象设计带有浓郁、鲜明的本民特点与风格, 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特定模式, 造型甜美、清新细致、风格细腻洋溢着东方人文精神之美。

中国动画多采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戏曲和绘画的表现形式与手法, 以水墨为主的表现风格, 形成一种集中国绘画、戏剧、音乐与一体, 散发着浓郁的中国特色。

现如今, 人们把动画视为一种流行的精神文化, 在这世界中有许多角色造型设计给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轻松与快乐, 形成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 这也体现动画角色造型的最有价值和最重要的特征。对于一个好的动画造型设计, 就是要赋它独特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摘要:在动画片中, 角色造型设计是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确立一部影片的风格除了依照剧本外, 首先遇到的就是角色造型设计的问题, 因为角色造型决定了动画片最终的画面效果, 所以角色设计这个环节在整个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即使如何雄伟壮丽的剧情, 如果没有富有个性的、优秀的角色形象来衬托, 那么动画片会显得黯然失色。角色就像一个灵魂, 是不能或缺的。

关键词:二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造型设计

参考文献

[1]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浩跃.动画造型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3]彭玲.动画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中国动画角色形象研究 篇2

关键词:继承与创新;基本特征;局限性;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38-01

一、序论

中国早期动画受美国影响,50年代逐渐受到前苏联动画的影响,更加倾向于动画的教育功能。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国早期动画打开了民族风格之门。中国动画造型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57年创作的《骄傲的将军》是中国第一部成功地走上“中国民族道路”的佳作,可以算是“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8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外国动画片被引入国门。80年代中后期外国动画则以汹涌之势打开了国门,其新鲜刺激的风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8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大受欢迎,紧接着播出的《变形金刚》,更使中国儿童“走火入魔”。此后美、日动画片如潮水般涌入国门,《蓝精灵》、《花仙子》、《聪明的一休》等彻底征服了中国观众。80年代以后,我们也拍了一些优秀的系列片,如轰动一时的5集动画系列片《黑猫警长》,广受小观众欢迎的13集剪纸系列片《葫芦兄弟》及其续集《葫芦小金刚》,令人耳目一新的13集木偶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集数太少,生产周期太长,远远不能适应电视对动画的需求量。

二、继承、发展与创新性

继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1955年,继万氏兄弟之后,美影厂厂长特伟开始倡导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也正是这次民族风格的重新启动,使中国动画的独特风格日臻成熟,在世界上真正确立了“中国学派”的重要地位。事实上对“中国学派”形成过程影响最大的是相关艺术和戏曲。在两者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动画的审美特征:程式化和意象化。

发展创新:水墨动画和其他动画新片种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学派”的创新元素,尽管这种创新是有局限的,它的本质上是套用和借鉴,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创新。但是其中包含的中国因素,对“中国学派”的形成和认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品牌是产品被认知的标识,是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而生存的特征。民族品牌的确立的第一步是中国的动画艺术家对民族风格的觉知。中国动画民族品牌确立的第二步是动画艺术家们的不断创新。

(一)动画民族艺术探索日臻成熟 动画片的数量增多,动画片的题材和类型得到了拓展;动画片既注重形式的民族化,更注重内涵的民族化;中国动画与世界交流加强,民族性基础上开始追求国际性;艺术工作者的鼎力加盟,推动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成熟。(二)动画民族艺术探索出现的问题 民族文化内涵没有与时俱进;动画艺术探索的两极分化。(三)90年代初,动画人最迫切的任务简单降化为提高动画产量来满足国内观众的需求,因此动画系列片逐渐成为动画创作的主体,而艺术片短片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另一方面,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逐渐丧失,引领了国产动画几个时代的民族化大潮销声退去,曾经辉煌的“中国学派”分崩离析。

三、动画角色的基本特征

(一)简约性:动画中的造型一般都会将物体次要的、琐碎的部分尽量舍弃,以达到最大程度降低工作量和成本的目的。(二)艺术性:前辈们对动画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尝试,不仅儿童画、水墨画、装饰画可以做成动画造型,绘画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也不例外。(三)夸张性:对现实中的形体进行某一方面的夸大是几乎每一个动画造型中必有的特性。(四)动态性:动画之所以不同于绘画就在于它不是单帧静态图片而是要“动”的,因此不論是角色还是背景,除了设计出静态时的形状外,也要绘制出行为和动作中的外观,以及处于不同情境下的状态。

四、传统文化的优点和局限性

(一)优点: 开启了民族化风格,既要吸收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又要发挥想象创造力,要有装饰味,但又不同于一般人间的东西,造型要求简练中有变化,色彩要求统一中求丰富。奠定传统伦理模式的叙述基础,继承了“伦理层面的悲剧冲突”与“伦理化的主人公”之间延续中国传统的伦理模式,构筑起“中国学派”的一个鲜明而独特的美学特征。(二)局限:重说教、轻艺术;重美术形式、轻动画本性;戏剧冲突单一化。

五、中国动画角色造型的出路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模仿期是一个过渡的过程,但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所谓的“取其精华,去除糟粕”的“拿来主义”才是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国产动漫新作借鉴日式风格要掌握一个“度”,从《大闹天宫》、《黑猫警长》到《宝莲灯》,我国优秀的动画作品都具有原创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事实上,我国并不缺乏原创人才,动画产业系统需要能做到的正是去发掘和引导这些鲜活的原创力,去投入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培养和激励这些原创力量。然而,就当前情况来看,国产动画的各种资本链条更类似于试探、实验的性质,由于没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市场模式作为保证,大多数动画制作企业现阶段仍然是在艰难度日,动画作品的质量也没有显著提高,目标市场仍然是大多定位在低幼儿童市场,缺少适合老幼皆宜观赏的实力派作品。这直接导致国产动画片交易市场难以形成,收购价格被电视台极力压制,远远低于制作成本。然而如果不实施强硬的产权维护,则将会有数百亿的市场被侵权盗版行为吞噬。在吸收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基础之上的动画片,应是我们的一个出发点和突破点,建立起一个完善、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成为发展我国动漫产业的当务之急。

六、结束语

在动画片里,动画角色就像真实的演员一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它是决定动画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动画片中的艺术灵魂和核心。一个成功的动画形象不仅可以深入人心,而且可以发展为更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产业化品牌商品。在实际发展中需要立足市场,培养人才,正确定位,动画造型需要结合本国文化,走中国特色之路,学会经营和发展动画形象的相关衍生品,将中国动画形成完整产业链发展,让中国动画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二维动画角色 篇3

一、早期真人动画电影中动画角色的形态

真人动画合成电影几乎与动画电影在同一时期诞生。1900年, 美国动画之父布莱克顿创作了第一部真人动画电影《奇幻的图画》。这一时期的真人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多以黑白单线平涂为主, 角色形象大多取材于这一时期的西方主流漫画, 与当时二维动画非常接近。但是在剧情方面, 此类电影则大多喜欢表现动画师创造角色的过程, 并且让角色成为动画师的戏耍对象。在 《奇幻的图画》中, 动画师绘制了一个男人的脸, 并为他画了一顶帽子, 最后却将帽子据为己有, 使他露出愤怒的表情。而在 《逃出墨水池》中, 主角更是直接以小丑的形象出现。可以说, 早期的动画角色的表现手法和类型非常单一, 与片中真人角色处于一种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不平等关系。因此聂欣如认为, 早期真人动画影片中“杂耍的性质还非常突出, 因此有意混合两种不同造型材质的目的也很明确, 无非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1”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一批动画明星诞生了, 而动画明星出现在真人电影更是成为一种潮流。在《幻想曲》中, 米老鼠与指挥家握手;在《翠凤艳曲》中, 老鼠Jerry与歌舞片巨星吉恩·凯利共舞;在《三骑士》中, 唐老鸭与舞蹈演员共同起舞。其中最著名的还是1988年创作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这部片子中动画角色与真人角色的互动无论在剧情上还是表现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使动画角色真正来到了电影所塑造的现实世界。

除了动画明星与真人互动以外, 动画也经常作为叙事的辅助手段插入到真人电影中。定格动画与真人交互的影片也有所发展, 出现了《金刚》《失落的世界》等影片。

这些发展不仅应该归功于动画制作技术的进步, 还应该归功于动画制作者们创作观念的扩展。赛璐珞片、动画摄影机、动画转描等技术的发明固然扩展了动画的表现力, 但是创作者对待动画角色不再像对待一件物品, 而是让动画角色与真人演员平等地交流与互动, 才是动画角色类型扩展的主要原因。

但是由于当时的动画角色与现实环境大相径庭, 其依然摆脱不了作为喜剧角色或怪物角色的身份, 适合的电影类型也多为喜剧片或特效片。动画角色在真人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受到严重限制, 远远不如在纯动画中来的细腻。

二、当前真人动画电影中动画角色的形态

CG技术的应用揭开了真人动画电影中动画角色新变革的帷幕。当今大多数的真人动画电影, 其动画角色都是采用CG技术打造的, 由此可见CG技术对真人动画电影所带来的巨大影响。CG技术使真人动画电影中的动画角色呈现两个特点:角色的高度写实性;与电影特效的深度融合。

1.角色的高度写实性

真人电影中动画角色的高度写实性不仅体现在角色外观上, 也体现在角色身份上。

在20世纪90年代, CG制作技术出现之前, 动画角色与真实世界依然泾渭分明。观众在观看真人动画电影的时候, 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观看的是动画角色。CG技术的进步使动画角色在真人电影中呈现出一种超级真实的面貌。肌肉、毛发、次表面散射等CG技术的完善, 使CG动画角色几乎可以模拟任何真实质感。这使得当前真人电影中的CG动画角色演变为三种主要类型:卡通性格+卡通造型+真实质感;卡通性格+真实造型+真实质感;真实性格+真实造型+真实质感。

《加菲猫》《蓝精灵》等真人动画电影便延续了卡通明星来到现实世界的手法, 保留了原作角色的造型和性格, 但是增加了真实的质感, 这使得动画角色能够更好地与真实世界融合在一起。例如在《加菲猫》中, 加菲猫便顶着一副卡通角色的模样, 但是其真实的毛发效果使观众认可它是一只家养宠物, 而非来诞生于某人笔下或居住在某个动画城2。

1999年罗伯特·R·明可夫执导的《精灵鼠小弟》则比加菲猫更为写实。该片是卡通性格+真实造型+真实质感的代表作。其利用CG技术创造了栩栩如生的小白鼠斯图亚特, 它的外表与普通小白鼠没有太大区别, 却穿着人类的衣服, 吃着人类的食物, 与人类逗趣, 令人忍俊不禁。

今天, 真实性格+真实造型+真实质感的动画角色比上述两种类型更为常见。《指环王》《星球大战》《猩球崛起》《变形金刚》等无数电影中均包含这一类型的角色。它让动画角色和和真实世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角色的外表虽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中, 却像原本就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中一样, 营造了一种真假难分的幻觉。角色的性格也像人类一样复杂多变, 彻底摆脱了卡通化的性格。

2.与电影特效的融合

当今真人电影中的动画已经与电影特效难舍难分。在诞生之初, 真人电影中的动画与特效有着不同的源头:真人动画电影源于《奇幻的图画》;特效电影则源于《月球旅行记》。在CG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之前, 这两种艺术形式通过定格动画的方式产生交集。比如1933年拍摄的电影《金刚》中便采用定格动画来塑造金刚这一角色。到了今天, CG技术能够比定格动画更加真实、更加方便地创造奇幻角色, 这就使得CG角色在电影当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

CG技术的发明扩展了动画的表现形式——过去真人演员所不能演绎的角色, 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营造出了不可思议的视觉奇观。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动画性”是区分动画与真人电影的标准, 但是动画性实际上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感觉, 它 “并不存在一个恒定不变的规定性, 不存在一个具有普适效力的 ‘普遍规律’”3, 自然也难以成为令人信服的评判标准。另一方面, 就动画的一般概念而言, 它是一种使原本没有生命的形象获得生命与性格的手段4。采用这种手段制作而成的虚拟角色自然可以被称为动画角色。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便不断地将各个领域的艺术和技术整合在一起, 赋予它们新的涵义, 动画和特效也不例外。电影特效作为一种制造真实幻觉的艺术, 其概念已经与动画角色的高度写实性重叠。在这一分支中, 严格区分动画和特效已经不再有实际意义, 与电影特效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动画角色的发展方向之一。就像迪士尼为了适应《白雪公主》的严肃叙事而采用了写实的动画角色一样, 在真人电影中使用高度写实的动画角色更加符合复杂叙事的需要。高度写实的动画角色虽然看似在表面上丢弃了动画感, 但是因为叙事能力的增强, 在电影工业内部, 这种动画角色将以另一种方式蓬勃发展, 成为电影塑造“非人”角色的最重要的手段。

三、真人动画电影中动画角色的发展趋势

回顾动画角色造型在主流真人动画电影中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发现在真人电影这一范畴中, 角色的造型的真实度受限于质感的真实度;角色性格的复杂程度受限于角色质感和造型的真实度。因此真实质感的表现是角色类型多样化的关键。而真实性格+真实造型+真实质感的角色则是动画角色在质感表现方面取得突破之后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类型, 并非来源于特效。

在早期真人动画电影中, 动画角色受限于质感和造型, 不能很好的适应复杂叙事, 总体处于卡通性格+卡通造型+卡通质感的模式。CG技术的加入使得真实质感的表现成为可能, 大大地增加了动画角色的组合类型。其整体表现风格也从一开始的单线平涂的方式, 演变到现在二维、定格、写实等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 并且随着表现手法的丰富, 角色性格的表达也越来越趋向完整。

真人电影本身固有的真实质感使其趋向于选择真实的动画角色, 因此真实性格+真实造型+真实质感成为目前真人电影中动画角色的主要类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它三种类型在真人动画电影中所占的比例, 但是并不意味着真实的动画角色会完全取代其他类型的动画角色。例如2004年上映的《海绵宝宝历险记》就保留了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卡通外观。总体来说, 真人动画电影中动画角色类型还是呈现了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

动画角色在真人电影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为CG技术的拟真性越来越好, 制作难度越来越低, 在表现力和成本上都便于控制, 目前绝大多数电影中的“非人”角色都几乎采用CG技术来打造。电影作为一种制造幻象的艺术, 对表现超出日常生活的事物有一种强烈追求。在过去, 特殊的场景可以人工搭建, “非人”的角色因为需要表演, 却往往只能由真人扮演, 反而使其真实性大打折扣。现在有了CG技术, 许多过去难以拍成电影的故事都有了表现的平台。甚至用动画角色表现真实生物也将成为最佳选择。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便采用了CG技术制作了老虎这一角色, 从而使老虎能够适应各种场景, 表达更为丰富的情感。这样的优势使动画角色在真人电影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

四、结语

目前, 动画角色在真实质感表现方面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 真人电影中的动画角色的类型前所未有的丰富, 与真人电影的联系也前所未有的紧密。电影对制造幻象的追求、对制造“惊奇” 感觉的追求, 推动了动画角色造型的美学嬗变。纵观动画角色的发展历史, 技术变革其实只是动画角色发展的基础。它为动画角色在审美表达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进而改变了角色的情感表达方式, 从而使其能适应更多的叙事方式。在《阿凡达》之前, 其实已经有很多立体电影上映了, 但这些电影都未引起像《阿凡达》一样的轰动效应, 可见立体技术并不是《阿凡达》成功的唯一因素, 其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阿凡达》重新定义了动画角色与真人的关系。由此可见, 在角色造型表现已经不受技术限制的当下, 如何在美学、情感和叙事上更好地把握动画角色, 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注释

11.聂欣如.《阿凡达》是动画片吗?[J].当代电影, 2012, 06:145-147.

22 .在《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中, 动画角色居住在一座“动画城”里.

33 .孙振涛.动画性:一种历史建构[J].人文杂志, 2009, 06:99-106.

动画创作中角色形象的塑造论文 篇4

【摘 要】在一部动画片中,角色造型的设计与塑造是创作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如同影视片当中的演员一样重要,它担负着演绎故事、展示空间、形象表演、揭示主题等任务,具有独特的性格魅力的角色是构成动画片整体风格的重要元素,本文通过近九年的动画教学与创作总结出角色形象塑造的几个关键点,方便于以后的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角色形象塑造

无论是商业动画还是艺术类动画短片的创作,角色是影片中必不可少的视觉元素,它的出现对于整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创作中角色的塑造能更为有利的将剧本中故事内容更好的体现出来,由此可见角色的形象塑造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部成功的动画片想要打动观众不能单单依靠故事的情内容节,同时还需要要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形象。众所周知的《唐老鸭与米老鼠》这部经典的动画片及动画形象到如今也能深刻的印在每个人的印象里,原因就在于这部动画片剧本的选择出现的这两种角色形象,再加上角色的夸张表演等一系列的塑造,才使得这部动画片家喻户晓。其创作者就是运用了动画中的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角色的形象与性格,使之具有独特的行为、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从而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角色形象是一部动画作品的支柱,形象的塑造则直观地传递出整个动画片的情节、风格等,无论是在商业动画片还是艺术类短片创作中就尤其重要。

一、动画角色设计的概述

(一)动画角色设计的概念

动画角色设计是指在动画片中一切物的造型。众所周知,许多动画造型曾给我们带来不同寻常的轻松与快乐,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所不能代替的,也正是动画艺术形象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特征。而动画角色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赋予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角色设计的风格类型

动画角色设计的创作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进行素材搜集,提炼概括以及形象创造,最终确定故事需要的形象的过程。分为人物设计、动物设计、其它设计。动画片中的动物造型绝大多数属于浓郁的漫画风格类型的角色设计,都采用夸张与变形类的形象特征,动物形象的夸张是基于生活中的形象原型的,每个动物性格、外形和身份的不同在角色相貌和体态上也都有一定的体现。漫画式的夸张造型的设计方法是动画中角色设计中较为常用的角色设计方法,在很多有名的动画片中都能找到其中的影子。

二、动画创作中角色形象的塑造点

(一)色彩对角色的塑造

色彩在一部动画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视觉效果和提高观赏性的装饰,还为动画角色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塑造基础。众所周知,每种颜色都有它固定的属性,且一种色彩一般都具有“两面性”。比如说:红色。人们在看到红色时往往会感觉到热情、积极、活跃、热等感受,但同时人们也能看出红色的血腥、暴力、警告等感受,即为同一种色彩带给人们不通的感受。由此可见,色彩的情感特征能通过视觉刺激唤起观赏者的情感感受,这种情感感受则能直接的影响到观赏者对角色形象的认知。正是如此,我们就要利用色彩的情感特征,来强调和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以达到暗示观众对角色形成特定的.态度,使观众更快、更准确的掌握角色设计者想要塑造的角色形象特点。

比如说要设定活泼可爱的女性角色特点,那么角色的色彩可以以粉红色为主,运用粉红色的可爱、亲切、妙趣横生的色彩感情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随和善交、热情风趣的角色形象,而要设定一个爱幻想、有个性的男性角色时,则可以以蓝色、黄色搭配为主,运用蓝色神奇、深邃、理智和黄色阳光、亲切等色彩感情,塑造了一个梦想的、神奇的、异想天开的角色形象。

(二)动作对角色形象的塑造

动作是动画片中角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型的不同则决定了角色的动作的不同,角色的形象塑造中动作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动画片中的角色大多数是拟人化的,虽然它们形象各异,但是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人类的情感。因此,要以人体的基本结构、运动状态和规律为动作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角色的动作和表情设计都应模仿人类的表达模式,把人类的动作和表情特征渗入到动画角色中。我们在创作的时候,画面中不同的形象各具独特的性格特点、反差的表情,造成画面情节的冲突,令故事情节更加趣味、生动。

(三)表情对角色形象的塑造

表情的设计可以加强角色形象的塑造。在动画片中角色的表情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的喜、怒、哀、乐四种大的表情为基点。面部表情能够反映形象内心的情绪,要想通过面部表情的刻画把形象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来,就要仔细研究面部各个部位动作形态的变化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内心特征。通过刻画人角色的表情,使角色通过表情的展现了解内心的感受,表现地越生动越能打动观众。只有根据不同的角色形象、剧情的发展程度,再利用动画这一夸张的艺术特点,才能加强角色形象塑造的力度。

(四)角色性格的塑造

动画角色性格塑造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塑造过程。它不仅包含了角色的感情、意志、个性、能力与气质等心理特征,同时,角色的行为特征与外貌特征因素也是表现的重点。角色的个性特点在它们的表情和动作中也都有所传达。在制作角色动作过程中,尽可能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视频素材并反复表演模仿,尽可能的把角色的动作表情表现到位。

三、角色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观众对一个动画角色的价值判断不单纯停留在其外在的造型层面,还包括对角色性格内涵的认同。在动画创作环节中,角色的形象塑造则是整个影片的前提和基础,它们主导着整个动画片的情节、风格、趋势等。通过制作一部动画短片,我可以更好的掌握动画角色形象塑造关键点,要学会充分合理的运用,它不但提升自我的艺术修养能力,而且还为未来的艺术道路做铺垫。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角色造型及形象塑造是创作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各种角色必须根据剧本的要求进行造型设计,其手段是运用美术造型技法进行创造,是可以产生动作和表现生命的模型。角色形象的塑造则掌握以上的几种方法,我们就可以准确的表现出角色的特点,从而达到角色给人深刻印象的目的。除了需要制作者有很好的绘画造型、美术功底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只有在大家的制作的过程中互相配合,多沟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2]理查德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贾否。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冯文,孙立军。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探讨动画角色设计差异 篇5

二十世纪是动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动画制作的水平上,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手绘动画再到如今的电脑CG动画,动画艺术经历了一个大飞跃,而在动画艺术风格上也逐渐产生了差异,这差异主要是来自于地域性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随着动画制作手段的多样化,不同国家、地域受各自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趋势。

动画角色的作用

角色造型是动画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动画角色设计是将动画脚本中的角色从简单的文字描述转变成为可视的形象。动画艺术既有反映现实题材的,也有充满神奇想象的故事。因此,动画造型的样式与风格从现实到非现实会有巨大的跨度与多样的变化。成功的角色设计,会让动画变的生动,富有趣味。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片的关键。通俗的说就是动画作品中的“演员”。 动画中的角色与一般影视作品中的角色有较大的区别,他(它)可以是经过艺术创作者精心设计的人物或动物,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真实生命力的其他任何物象,比如一盏台灯、一颗树、抑或一整风、一块石头,还可以是艺术创作者想象出来的任何被赋予情感与思维的神灵鬼怪形象等。

动画角色形象是指动画角色在故事情节的衬托下其外在造型与内在情感和思想的综合表现体。动画角色形象包含角色外形与角色内涵两个层面,两个层面相互相成,和谐统一。

东西方动画角色设计的差异

在动画的发展中应运而生了很多有特色有性格有生命的动画角色。随着动画制作手段的多样化,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早期西方的动画角色设计是以卡通漫画风格为主的,对客观现实的自然形象进行一定程度夸张变形处理的造型表现手法,夸大某一特征,强调角色的某种性格,是一种幽默有趣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许多时候是被夸张变形的,这种夸张变形的手法,有时已经大大超出正常人的比例关系,如关节简化、比例失常等,但给人的感觉却是真实的、自然的。抓住角色的典型特征加以夸张变形,是塑造动画人物形象的有效方法。漫画化的造型风格对个体形象进行十足的夸张,以突出其外型特点。可以在其形象的细节上,通过发饰、五官、体型、服饰或配饰、道具和色彩等的设计中寻求变化,使其既能与其他角色形成鲜明对比,又能自然的融入整个群体之中。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中的米老鼠造型就是一种漫画化的角色造型,《怪物史莱克》中的史莱克造型,《猫和老鼠》中的汤姆和杰瑞等等,这些造型都是运用了漫画的夸张手法。

东方的动画中,多采用写实的表现形式。将人们眼睛能够直接看到和感觉到的一切物体进行如实表现的一种风格,是力图尊重自然和接近自然地描述。造型中的写实风格并非对现实、自然简单的真实模仿,是在与漫画化的造型相比之下更接近现实而已。写实风格的动画造型是以自然物象为基本参照对象的,其形态、运动规律都要力求接近自然状态。在制作技术的需要上,对形象做适度的归纳与简化。一般写实风格的动画角色造型十分强调光影的变化和块面的效果,减弱线的造型,突出视觉上的体积感与空间感、色块与明暗对比度的差别。造型既要准确反映角色特征,也要使人感觉是生活中的形象,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背景、职业、不同性格特征等等。写实的造型风格因其形态、设色都更接近自然状态,因此也就弱化了角色与观众的距离感,从而更易牵动人们的情感,营造一种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是这一风格的长处。如日本动画片《幽灵公主》、《阿基拉》;中国的《宝莲灯》等,写实动画风格的形象处理、比例关系等基本以自然中的形象为基准,既丰富了画面层次,又给视觉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在色彩设计中,开始大胆运用丰富、夸张的灰色调,这样能够更加真实、细腻的表现自然中的色彩,对其形象的细节刻画也更真实、自然,使其形象的性格更具典型化。

剧本与动画角色之间的关系

剧本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动画片的整体风格,只有剧本的故事内容与动画风格相统一才能更好的表达故事主题。举例说明,提到《兔八哥》让人立刻联想到的是“兔八哥”那滑稽搞笑的面部表情、夸张的动作以及忍俊不禁的故事情节。这些看上去很顺理成章的事,实际上反映的是故事题材与动画风格高度统一的成功。假如说把“兔八哥”的角色形象换成是一个写实的角色造型,虽然说剧情也能让你笑出来,可是这样的效果就大打折扣,肯定也不会象现在这样的印象深刻。又或是让“兔八哥”去出演一部题材严肃而现实的动画片,我想看到“兔八哥”形象出现的时候没有人会去怀疑这不是部搞笑题材的动画片,即便剧情残酷,人们也会认为是冷幽默,根本无法达到所要表达的故事主题。

既然如此,可以说明的是故事的题材与动画片的风格之间不但要有所统一有所制约,也同时有相互促进与升华的作用。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需要有与之匹配的动画角色风格。

例如:迪斯动画片《花木兰》。它虽是一部美国动画片,但是它的剧本取材于中国。因此,角色造型的服装、饰物、发型甚至言谈举止等都尽量向东方人的特征上去靠。剧本花木兰长长的秀发、魏晋南北朝以及唐代的人物装束、黄色的皮肤上挑的双眼、微翘的小指、最后穿回女装后含羞带怯的表情动作……都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味。

可是按美式动画惯例,制作者们为主角配备了多话、滑稽、多动的配角——龙,起调剂情节、幽默搞笑、在无人时与主角对话、揭示主角心理、代替旁白和引进神话因素等多重作用。虽然龙对于中国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但是这种西方式的处理已对整个动画片的风格产生了影响。再加上个人英雄主义的描述方式,到最后英雄拯救国家的结果,完全呈现出了美式动画风格。因此,《花木兰》是一部东西方文化结合后的产物,是一部批着东方外衣的西方动画影片。

结语

目前,东西方的动画角色设计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东西方文化、历史、风俗等等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不但促进了全球动画产业的交流、学习与合作,更是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东西方的角色设计风格差异也越来越不清晰了。

20世纪末,我国动画艺术工作者在创作动画作品时陷入模仿美国、日本动画风格的泥潭之中,国产原创动画作品既缺乏本民族文化特色又缺乏精湛的技术展现,这与我国老一辈艺术家创造的“中国动画学派”经典作品相比可谓相形见绌。动画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载体,它所想表达的是人们内心活动与客观世界的联系。而动画角色设计需要到传统文化里去体验、去尝试,不能一味的模仿。因为那是在抛弃自己本身的文化与传统,好比一个傀儡,即使模仿别人是那么的栩栩如生,可却是没有灵魂,没有生命,永远不能主宰自己的

命运。

我们艺术工作者应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对我国动画角色设计的宝贵价值与重要意义,更加注重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的借鉴,创作出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独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又符合当代时尚语境的动画角色,这对我国动画角色设计风格的确立与我国原创动画作品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维动画角色 篇6

动画是角色运动的投影, 是一种夸张变形的艺术, 有多样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表达内容。它是全球文化产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也是推动国家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朝阳文化产业。在今天, 动画已经慢慢壮大成为以影视动漫为领头, 带动音像、音像、服饰、玩具、电子游戏以及主题游乐场等娱乐产业和商业链条。虚拟动画角色是动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动画重要的的核心与灵魂。动画艺术是具有生命的艺术形式, 它让原本由点、线、面、色彩等构成的没有灵魂的虚构角色, 通过技术和艺术的加工, 展现给观众一个拥有夸张表情、个性鲜明、行动灵活、语言生动的真实的血肉之躯。简单的说, 虚拟动画角色就是动画作品中的演员, 它们在一个虚拟的作品里, 按照艺术结构的安排, 用设定的表演为观众诠释出一个虽然是虚构却具有真情实感并且能够撼动人心的世界。在动画作品里, 角色可以是植物、动物、人、汽车、花草或者蝙蝠等一切被设计师赋予了灵魂的事物, 都含在虚拟动画角色的领域内。可以说, 没有了角色, 就没有了动画产生的意义, 动画角色是动画作品的灵魂。

二、美学分析

虚拟动画角色是虚拟动画的灵魂与核心, 与真实人物演绎的角色不同, 它是通过对剧本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对再进行二次艺术创作、重新对生命进行赋予之后生成的综合活动产物。因此, 它也拥有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 属于虚拟动画自身的美学法则。

1) 技术与技术美紧密相连, 没有技术也就没有技术美。虚拟动画艺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它的审美价值多体现为技术美。虚拟动画角色中的技术美学是艺术作品和技术活动和所体现的审美价值。所以, 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是虚拟动画制作的重要前提和终极目标。

2) 虚拟动画角色的视觉美学, 虚拟动画角色审美上的视觉语言从属性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动”的内容, 这是指它作为一种“活动影像”, 能够表现在连续时空中的动作和状态。其中包括“动”的规律、“动”的技巧、性格、趣味等等, 需要通过时间的展示向观众传达角色要表现的情绪。另一部分是“画”, 这是指它的绘画性或人工制作, 区别于一般“实拍”的影视图像。此系统包括了形、色彩、构图、风格、材质等因素。在动画中, 各种视觉元素不是简单的堆积, 不是对一个特殊的摄影机角度、一个巧妙的移动镜头或者吊臂镜头本身的简单追求, 而应该是出于整体的视觉价值的考虑, 将“动”与“画”完美结合。

3) 虚拟动画角色的意境美学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 在于一种感觉, 由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营造和表达出来。动画创作者创造虚拟动画艺术, 就是以虚拟性的动态影像和夸张性的叙事场景将人们的心绪和意识带入一种奇特的审美情景之中, 产生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精神意象。它能够创造出人类的视觉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感受到的光影现象, 甚至拟造出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在这种与原有视觉景象和心理完形所形成的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中, 增强了动画受众的好奇心与欣赏欲望, 并使其审美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挥, 迅速地融入到动画影片的艺术氛围之中, 构成审美意境。动画, 可以使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中的人们在获得视觉冲击力的同时, 复苏人类的原始记忆, 重温童年时代的梦想与异念, 从而感受到无比强烈的精神震撼力。

三、审美研究的意义

虚拟动画, 以其特有的独立审美意味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的推广和普遍的发展, 取得辉煌的成就, 创作生产了很多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优秀作品。能够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同时又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并不是每一个虚拟动画角色都能达到, 它需要有创新的设计理念、高端的软件技术、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有效的商业策划。所以虚拟动画角色是一个研究艺术与技术最好的实验场, 在这里可以对其做最透彻的分析, 所以有对它的研究的必要性。总之, 对虚拟动画角色设计及审美的研究, 不仅能挖掘出动画艺术深层的表现潜力、提高品质、拓宽思路、对动画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同时对新兴艺术审美的表现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动画是夸张变形的艺术, 有着多样的表现手段和丰富的表现内容。角色是虚拟动画的中心, 是一部动画是否成功的关键, 并且体现着每部动画独特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虚拟动画,角色,审美研究,动漫产业

参考文献

[1]孙立军.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剖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4.

浅析动画角色设计 篇7

动画片是深受儿童和家长的艺术产品,可以说老少皆宜。我国观众大都记得《大闹天空》、《三个和尚》、《神笔马良》等深入人心的动画片,他们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动画片以及动画产业具有无国界语言障碍、消费群体广大、国际化强、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无高能耗、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因此经济学家把文化产业之一的动画产业划为“朝阳产业”,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开发潜力巨大的核心产业。

二、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确定了角色性格的基调

动画电影占领国际市场的关键不只是依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全球化的、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角色形象。好的形象才能够充分地展小角色的性格魅力,演绎出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好的角色形象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还可以成为商业运作的媒介和形象代言。

动画形象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视觉符号,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包括人格魅力和气质因素。因此,形象设计不能只注重形象的外形与轮廓,还应该考虑形象的身份与性格。

三、动画角色的标准造型设计挖掘并突出角色的性格

动画片的生产与制作具有分阶段、分群组作业的性质,高度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动画生产流程要求动画片。标准造型设计是动画角色表演时的标准样式,它保证了动画片视觉形象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其中包括确定各种比例关系和形体构造关系,以及角色的服饰和色彩设计等。有严格的计划和规范。动画角色的标准造型设计是集体创作过程中的参照依据,具有数据化和模式化的特点。没有标准造型设计就没有统一的动画形象,没有统一的动画形象就不能创造出完整的动画片。

动画角色的造型分为漫画风格类型的动画造型与写实风格类型的动画造型。

动画角色标准造型的色彩与其性格塑造也是息息相关的。根据色彩设计人员确定的色法和色彩指定,经过上色之后,角色的标准造型就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通常动画角色造型的色彩设计采用的颜色种类较少、配色简单。当某种颜色在设计与配色中占的比例较大时,动画角色就给人以该颜色为基调的色彩感觉。

四、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将角色的内在性格外化

动作设计是指对角色的运动状态进行设计,它包含角色的性格定位、动作特征定位等。角色的常规和特殊运动状态、常规和特殊表情动作以及性格动作是动作设计的主要内容。

动画片中的角色大多数是拟人化的,虽然它们形象各异,但是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人类的情感。因此,要以人体的基本结构、运动状态和规律为动作设计的基点。角色的动作和表情设计都应模仿人类的表达模式,把人类的动作和表情特征渗入到动画角色中。

角色动作的设计风格除了要考虑各个角色之间的差别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与整部片子的风格相一致。很多成功的动画片都运用动作语言符号化的表现方式,拓宽了角色动作的表现途径。

设计者仔细观察和揣摩,再经过大胆取舍,才能将生活中的常态动作提炼并创造出既能准确达意,又令人耳目一新的动作符号。这种强化了的动作符号能更贴切地反映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

摘要: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观众对一个动画角色的价值判断不单纯停留在其外在的造型层面,还包括对角色性格内涵的认同。伴随着动画的产业化,动画角色形象的价值逐渐被提升到商务运作高度。

关键词:艺术,商业,角色,性格,衍生产品,价值

参考文献

[1]尾泽直志.图说动画规律——给角色赋予生命力[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美国Quarto出版社编著;赵嫣等译.奇幻卡通创作技法——造型特效篇[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浅析动画片中角色运动与角色情感 篇8

关键词:角色动作,角色表演,姿势,性格

一、前言

动画片中角色肢体语言非常关键, 动画师的角色表演直接会影响动画中的角色运动以及角色行为。这些动作主要是通过动画师的直接表演体验后赋予动画片中各种各样的角色上的, 通过动画片中的角色运动可以很好的表现角色的性格以及处在某种情境中的角色在心态上的变化, 以推动角色沿着剧情发展。动画中角色这种运动行为带动整个故事的发展。而动画片中的角色运动往往是根据故事的主题来设定的, 让角色运动真实可信、 充满活力、富有美感与情感。

二、角色肢体语言与角色运动

(一) 肢体语言的表现

肢体动作是指角色在受到某种刺激产生情绪后, 对外形成的直接体现情绪的肢体语言。当我们在表现一个人对事物充满自信的时候, 我们就会把他刻画成抬头挺胸的模样, 在表达角色紧张不安或局促的时候, 我们可以通过刻画角色扭捏的双手来表现。总之, 肢体语言是角色情绪波动对外的直接反应, 它能够使观众直观的感受到角色情绪的发展。

姿势和动作是构成动作设计的重要部分。姿势是指人身体呈现的状态和形势。好的姿势有助于更好地动作表达。关键姿势使动画人物的表演更饱满、更真实, 它直接影响完成动作的情感与美感。

(二) 预备动作与缓冲动作的运用

动画片中必要的修饰动作能够使整个人物动作更加灵活、生动。预备动作应用于人物动作的开头, 缓冲动作应用于人物动作的结尾,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动作的开头设计了预备动作, 动作的结尾也就一定要设计缓冲动作, 两者缺一不可。

缓冲动作的补充能够使整部片子的节奏感更加明快。 缓冲动作应用于主体动作结束时, 它的普遍表现形式是随着主体动作的趋势继续延伸的动作。在人物动作设计中, 为了不给观众造成视觉乏味感, 再给人物整体动作的设计中加入必要的修饰动作能够使人物动作更有节奏感。可能会使观众看不到或注意不到其中的关键环节, 甚至于失去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 失去本来设计动作的作用。

三、角色表情与角色性格

(一) 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

动画片中角色运动表现分为两个方面:角色的面部表情状态以及角色肢体动作行为。首先, 面部表情直接表现出了角色情绪的变化, 观众能直接从角色的五官动作中体会出角色内在情绪的变化;其次, 角色的肢体动作可以直接反映出角色性格特点。面部表情是指通过面部肌肉和腺体的变化所表现出的情绪状态。但是在动画中的角色是以符号化的形象表现来区别于真人丰富的面部构造, 所以要运用夸张、卡通化的手法才能将角色的情绪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当我们想要传达给观众悲伤的情绪时, 可以通过对角色面部表情的刻化营造一种紧张的、严肃的氛围, 使观众直接感受角色情绪的变化。

(二) 角色动作对人物性格的传达

角色的动作直接体现出角色在短片中的性格。当动画师创造了角色, 并赋予它相应的生存背景与性格, 它便不再受创作者的主观所控制了, 而是按照它自身所属的性格属性, 动画角色在动画时空中自由地活动。如果我们设计的角色缺少对其心理因素的诠释, 那么它便是一个没有生命的身体, 不能完成动画师给它的任务, 其动作也不能体现出整部动画所要表达的主旨, 观众便不能理解与接受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 角色动作对故事情感的传达

角色动作的本身就具有时间性和连续性, 动画要表达的故事信息与情感的传达需要通过角色表现出的一系列动作和丰富的、有节奏的表情来体现。在特定的环境中角色的举手投足、面部的喜怒哀乐都能直接把要表达的故事情感传达给观众, 同时体现出角色的内在情感以及故事要表达的主题, 都能使观众直观的对故事产生联想, 对故事将要发生的事情能够更好地产生共鸣, 更利于故事情感的抒发。

四、角色运动表现风格

(一) 角色动作与节奏

动作的方向、幅度、速度同样会产生视觉上的节奏。 不同的动作节奏会流露出不同的情感, 匀速或有规律的重复运动是一种机械呆板的生命象征。制作动作时要充分了解每场戏的整体节奏与角色的个体动作节奏。

在动画中, 角色动作节奏的安排大多都是变形夸张过的, 但是这种变形和夸张不是没有目的的, 都是为了使人物或者主体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其个性动作特征。而对待他们的动作也要合乎他们的个性特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主要通过表情和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以及相互间的协调和组合来实现。

(二) 角色运动与影片风格

角色动作的设计, 除了要考虑角色间的差别, 更重要的是必须统一在全片的整体风格之中。因此, 对角色动作定位时, 要对全片风格作充分思考, 比如美术设计、 音乐、表演与节奏的风格等。角色的动作设计是完成角色性格塑造的重要部分, 既要使其个性突出, 又不能游离于整体的风格之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语言和动作两种方式来进行, 语言是一种声音符号, 而动作是一种表意符号, 并能超越语言功能, 跨越国家与民族的界限进行交流。动画艺术主要是以动作来传情达意的。 动作设计在动画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动作是塑造角色形象、体现角色性格的重要途径。

五、结束语

人物的动作设计在动画制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片中人物生动灵活的动作表演, 可以清晰地表达动画片的主旨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观影人, 引起共鸣。角色的运动是创作者赋予角色生命的象征, 它能使角色在动画中活起来。一部好的动画, 不仅包括好的剧本、好的角色造型, 还需要好的运动动作表演。动画片中角色运动通过动画师亲身体验表演来传达的, 不仅能生动体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而且还能直接地让观众体会到角色将要表达的故事情感, 真正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房晓溪.动画角色设计[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8.

[2]冯文, 孙立军.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7.

[3]郭竞雄.黑白漫画表现技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4]刘庆.手绘密码——全球48位华人设计师/艺术家的手绘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

[5]孙立军.现代动画设计[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5.

[6]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浅谈动画角色设计 篇9

动画片是深受广大人们欢迎的艺术产品, 可以说老少皆宜, 特别是儿童。而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拥有深入人心的动画片, 它们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迄今为止, 动画片已经成为了少年儿童心中不可缺少的艺术, 而片中的某些动画角色形象也深入人心, 不断影响着我们。

(一) 中国动画角色设计

中国有许多动画片都是观众们耳熟能详, 例如:《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神笔马良》、《哪吒闹海》等都是中国的经典动画片。中国动画角色形象有其自己的特点, 在人物的动画加工上小有成就。

中国动画在角色造型上, 浓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韵味。形象风格注重装饰, 中国动画无论是在人物设计上, 还是在情节上都结合了像戏剧、音乐之精华, 能让大多观众非常喜欢。中国动画友好度很浓, 坏人往往都能发展成好人, 这是中国动画的一个特点。以水墨为主的中国动画风格艺术, 形式多样的中国动画汲取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戏曲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手法, 集中国绘画、戏剧、音乐之精华, 散发着浓郁的中国特色, 角色设计装饰味比较浓。

(二) 日本动画角色设计

日本动画比较唯美, 比较生动!人物有个性, 新生代的人比较喜欢!而日本动画对于人物的线条流畅中带有毛笔的轮廓, 注重, 线条的勾勒和突出.日本动画角色形象设计很漂亮。日本对于人物的色彩的运用最好, 倾向柔和以及宁静的效果.多运用明亮的颜色。日本动画具有多样化的主题, 各种素材都有, 面向各个对象的都有.在日本, 有任何年龄的人都有适合的动画。日本动画是相对于所有年龄段。日本动画无论是在人物设计上, 还是情节上, 非常精细, 人物让人很喜欢, 很抢眼, 故事的内容绝对牵动人心, 刺激人的眼球。日本动画冒险故事令人佩服, 想象力非常强。日本动漫就把反面人物刻画的很好, 很强有力, 论机智, 论才能也是很大的。

(三) 美国动画角色设计

美国的动画片颇具特色, 尤其是迪斯尼动画。其特点包括:以剧情为主, 情节曲折, 人物性格鲜明, 动作表演生动夸张, 音乐优美动听, 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英雄人物是迪斯尼动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迪斯尼动画中的反派角色从视觉上想给观众一个心理的刺激, 反面角色的形象一般多用深暗的颜色, 如《狮子王》中, 都是雄狮, 木法沙毛色浅, 体格健壮, 脸型饱满, 而刀疤的毛色较深, 体态消瘦。在《白雪公主》中, 采用动画的方式演绎真人的造型, 将白雪公主整个人物严格的按照人体的结构绘制设计, 写实性很强。

另外, 就是滑稽搞笑的卡通配角。在不影响剧情的继续发展的前提下, 在影片中塑造一些老少皆宜, 滑稽逗乐的角色, 尤其是一些可爱精怪。像《狮子王》中有丁满和彭彭, 《花木兰》中有木须龙, 汉马和幸运蟋蟀。他们的形象总是被设计成非常可爱的卡通类型, 总是充满笑容亦或是精灵古怪。角色已经变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特色角色, 几乎每一部都有他们的身影, 给观众带来无穷的欢乐。

二、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确定角色性格魅力

动画角色的设计是要求创造全球化、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角色形象。好的形象才能够充分地展示角色的性格魅力, 演绎出动人的故事情节。好的角色形象设计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还可以成为媒介、广告和形象代言。

动画角色的设计是动画片创作的重要内容, 所以, 形象设计一定要深入挖掘角色的个性, 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动画角色的形象运用造型技法和手段创造出来的, 包括立体的木偶形象、平面的绘画形象和剪纸形象以及电脑生成的二维或三维的形象等。它们可以传达感情和意义, 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 具有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

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是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 进行素材搜集, 提炼、概括以及创造的过程。这其中还要对大量的形象素材进行分解、集中、对比与统一。

动画角色也是形态各异的, 有迟钝的、怪癖的、聪明机灵的、天真活泼的、浪漫风趣的等等。这些动画角色具有微妙或者明显的形态与情态差异。角色形象设计直接体现了动画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以及性格魅力, 也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特色。

动画角色形象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视觉符号, 它具有深刻的内涵, 包括人格魅力和气质因素。因此, 形象设计不能只注重形象的外形与轮廓, 还应该考虑角色的身份与性格。

三、角色设计在动画中的重要性

在角色设计中要注意角色气质、角色精神在造型设计的外部客观表现。美国动画《汤姆和杰瑞》中的猫和老鼠的角色造型, 其个性形态、体积对比的巨大反差所构成趣味性效果, 体现出角色组合关系的重要性。另外, 动画角色的服饰设计还要遵循动画设计的法则, 在形式简单、色彩鲜明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时尚流行元素。

确定好各个角色之间的比例关系也至关重要, 同时也为分镜头画面设计、设计稿等提供了合理想象。在设计表现时需要画好角色设计稿、结构分析图、转面图、角色动态、表情图、角色口型图、细节设计图和特殊情境设计图、人景关系图、色彩设定图等等。这为各个环节的密切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动画角色设计最终都是以造型来呈现的, 设计的角色必然要有灵魂与精神, 以及感染力。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动画角色形象, 对角色的设计要有特定的目标和要求, 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在角色造型的审美性上, 那么创造的只是形式上有审美价值的角色形象。

摘要:动画中的角色相当于片子中的演员, 动画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动画片的灵魂, 动画片中的各种角色形象一般是根据剧本的要求进行造型设计的, 动画设计师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性格是设计角色造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动画角色不仅拥有独特性格魅力, 同时也具有较为深远的艺术价值。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要把握住一个具有个性的人的内心的真髓, 抓住了这个真髓, 才能在具体的角色设计中, 把角色内在本质的趣味性较为深刻的刻画出来。角色形象、个性形态以及体积对比的反差构成有趣效果, 体现出角色的重要性。

关键词:动画角色设计,角色形象,性格魅力,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喜龙:卡通角色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 07.01。

[2]倪镔;常虹:动漫游戏角色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09.01。

二维动画角色 篇10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逐渐开始了对艺术的追求,而动画作为一种备受人们喜爱的艺术方式,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材质是动画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表达动画家的情感和动画风格,现今,随着动画材质的不断增多,也塑造出了多种多样的动画风格。本文就定格动画人物角色材质选择对动画风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定格动画;人物角色;材质;动画风格;影响

0 前言

材质在定格动画的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动画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风格的定格动画具有不同的材质,能够向观众出传达不同的情感,将语言、节奏等,通过动画的形式充分表达出来。深入认识动画角色材质的运用对动画风格的影响,对动画创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定格动画角色相关概述

定格动画就是以实物为拍摄对象,利用人们视觉的记忆性拍摄造成连续运动的幻想。[1]定格动画可以通过不同的材质展现创作者的情感和艺术涵养,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并且,定格动画属于影视范畴,一系列的影像通过人短暂的记忆能够形成一种画面感,使人在潜意识中形成不同的感知,体会到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定格动画中,角色是吸引观众兴趣、塑造成功动画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商业动画中,角色的寿命会比动画的寿命延长很多,甚至成为一种商标,转化成其他产品。例如,米老鼠、Hello Kitty、哆啦A梦等。定格动画属于实拍动画,人物角色都是由实物制作而成。因此,其角色塑造十分重要,尤其是材质的选用,不同的材质会制作出风格迥异的动画。

2 人物角色材质选择对动画风格的影响

2.1 材质的相关概述

动画艺术中的材质一词,是指动画创作过程中通过镜头语言所呈现出的材料质感。[2]现阶段的动画材质丰富多样,包括我们较为熟悉的油性、水性材料,还有皮、木、沙等自然材料。随着动画的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动画创作者对材质的运用也愈渐重视,同时也使动画作品的本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2 可组合变化的材质对动画风格的影响

剪纸是十分流行的中国民间艺术,利用镂空的平面作为人物角色的表现形式。在动画拍摄中,通过将不同纸片分别贴于玻璃前后而形成背景,再利用平面关节纸偶为角色,利用逐格拍摄的手法将分解动作拍摄下来,在放映时通过分解动作的连续放映,形成具有活动影像的动画。

剪纸动画的材质十分广泛,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纸片,如《猪八戒吃西瓜》,利用纸片作为角色的关节,通过纸片的使用,使整部动画蕴涵着浓厚的中国特色剪纸艺术的气息。再有就是利用杂志图片做成画面拼贴,如《弗兰克的电影》;还有利用赛璐璐片作为角色关节的动画,如《故事的故事》。

这种纸片角色的运动能够生动的将情感表现出来,突出主题特色,并且,不会刻意激化戏剧冲突,一般用于展示叙事型动画风格。

2.3 实物材质对动画风格的影响

实物材质动画主要包括偶动画和综合材料动画。在定格动画中,木偶动画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多种木偶都在身体里设计了精巧的关节,以满足定格动画中角色的需要。[3]木偶能够通过细致的木质肌理展现出生动流畅的动作,充分表达出完美的肢体语言,具有一定的表现性,多用于展示表现型动画风格。例如,捷克的经典动画《手》,通过木偶角色与真实的手的结合,将艺术家的压抑情感充分表现出来,人偶生动灵活的双眼、嘴巴以及肢体语言,将影片的气氛切实的呈献给了观众。

同时,人偶材质也能够用于表现寓意型风格的动画。例如,德国定格动画《平衡》,动画中利用五个悬浮在平板上的人,将动画中无声、无支点的争斗充分展现出来,简洁易懂,又具有深刻的含义,向人们静静的阐述着一个十分具有哲理性的深刻问题,在寂静、克制的环境中上演了一幕震撼人心的悲剧,于1990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综合材料动画之用的材料不受限制,可以通过组装和转换实现动画的制作,动画制作者必须要充分了解每一种材料的特性,保证材料的运用与情节相符,如果材料运用得当,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定格动画《意大利面》,将所有并不相关的物品都变成了美味的原料,融合成令人垂涎欲滴的意大利面,展现出独具特色的视觉魅力,具有强烈的表现性。

2.4 手绘材质对动画风格的影响

手绘材质动画主要包括油画、水墨、蜡笔画等,能够通过简单的线条和丰富的颜料呈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例如《大雨大雨一直下》,利用简单的蜡笔材质,将人们带领到了梦想的天堂。鲜艳明快的手绘材质充满童真,作者以青蛙为主题,希望能唤起各个年龄段观众的感动,为孩子带来快乐,并引起所有人对全世界生态的关注,具有十分重要的寓意。再如,《老人与海》,利用油画材质,刻画出了故事中深刻的情感和寓意,征服了几代热爱动画的人。手绘材质对于寓意型风格的动画具有很强的表现作用。

3 经典定格动画作品鉴赏

世界级的定格动画大师,通常能够将作品的材质和艺术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鳄鱼街》,通过残缺的人偶、偏冷的色调将视觉充分突出,利用动画中的不同物体展现出不同的寓意,释放人偶的奇异感,构建出个性突出的美学体系。

定格动画《糖果和谜语》,主要描述了一只能够自由变换的小怪物为了得到糖果而不断猜谜的过程,通过不断变化的线条和顏色,实现了空间和场景的复杂多变,展现出了极大的艺术性,为人们带来了愉悦和新奇的感受。

定格动画短片《MATRIOSKA》将俄罗斯套娃作为主要角色,虽然其中的情节并不丰富,但是通过简单的移动和排列变化,形成了一系列质朴,并具有情趣的情感动作,使俄罗斯套娃充分展现出了强烈的生命力,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官享受和艺术风格体验。

4 结论

定格动画的风格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动画材质的不同使动画风格也随之改变。定格动画风格主要分为叙事型、寓意型和表现型三种,不同的动画材质能够将不同的动画风格中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动画创作者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动画材质的特点,合理利用,展现出更多不同的动画风格。在我们的世界中,具有丰富的定格动画材质,包括自然材质、人工材质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新材质源源不断的出现,需要创作者进一步挖掘探索,促进定格动画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彬彬.论选定制作材料对定格动画的影响[J].才智,2015,2(14):361-362.

[2] 张晓叶.解析动画艺术中的材质语言[J].作家杂志,2012,11(11):228-229.

[3] 戴菁.论定格动画中的材质运用[J].新课程学习,2011,1(1):25-26.

关于动画角色设计的探讨 篇11

近几年我国的动画产业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与国外的动画水平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进行一场动画产业内的变革是实现我国的动画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 并将其余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受现代元素与传统民族特色的影响, 设计师们在进行角色设计时, 设计风格产生了很大的转变, 现代的动画角色与过去相比往往更具时代感和民族特色。动画角色的设计在动画故事发展的情节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也是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的重要线索, 兼具了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二、动画角色设计前期的策划

(一) 敲定动画角色的主题

现在动画的题材已经发展的相当丰富多彩了, 无论是远古时期的恐龙, 龙王, 神仙, 妖怪还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世界甚至是人类仍在探索中的外太空人物, 都可能被刻画成一个个鲜活的动画角色, 玲琅满目的形象均可以包络其中。尽管角色形象多种多样, 但是设计师们还是要不断地进行挖掘和创新, 设计出更多性格特征鲜明的动画形象, 只有充分的将动画角色的个性特征与外形特征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的被观众所接受并喜爱。设计师赋予角色什么样的情感, 角色就会呈现怎样的特点, 有丰富的感情投入才能创造出鲜活的角色形象。

(二) 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角色

动画角色的主题敲定以后, 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收集相关的资料, 充分了解与角色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将一个角色塑造好的基础。各种报道, 书刊, 网络信息将会发挥它们的巨大作用, 可以说资料收集的越多角色设计起来就越得心应手, 它们将会对后面的设计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动画角色构思的过程

(一) 确定角色所处的大背景

任何事物都不是单独的存在, 而是要与一定的时间空间相互依存, 动画角色设计也是如此, 每一个动画角色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存在的, 他们的形象要紧紧与主题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说的大背景一般包括真实的环境世界, 虚拟的历史时期, 幻想环境世界, 真实的历史时空和完全虚构的历史时空。

(二) 主题下角色的性格特征

角色的形象特征可以直观的给观众留下他是聪明机敏还是愚蠢笨拙的印象, 在角色的表情神态上, 体现出其或善良温柔或阴险狡诈。不同的性格特点即使出现在同一个角色的不同阶段上, 依然会给角色带来本质性的变化。一个满脸伤疤, 满脸横肉的角色形象是不可能与聪明伶俐善良可爱联系在一起的, 又比如一个满面笑容, 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是不可能与一个罪大恶极的坏人联系在一起的, 驴唇不对马嘴的角色是不成功的, 因此角色设计的过程中角色的个性特点绝对不能忽视。

(三) 建立主题下的形态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划分角色是生物还是非生物, 在进行粗略的划分之后, 就要根据角色的合成法来设计角色, 比如“牛头”“马面”之类, 都是人与兽相结合的产物, 这类角色根据故事背景和角色地位进行设计, 将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四、动画角色的设计阶段

(一) 角色姿态

设计的第一步, 就是给角色设计一个适合的姿态, 在初稿中, 基本上展示了正面, 侧面, 背面三个角度的笔直站立姿势, 而在直观的效果图中, 设计师往往会采用比较生动形象的姿态来进行角色的展示, 姿态的设计往往与角色的特征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角色的背部特征更能展示角色特征时, 也可以适当的选用背面姿态, 但是正脸或者是侧脸要展示给观众。

(二) 体型特征

通常我们所说的体态特征包括相貌, 体型, 衣着, 民族特色和区别于其他角色的显著特征等几个方面, 与此同时还要兼顾设计要求, 要与设计的主题相呼应。

(三) 神态刻画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角色内心特征的刻画, 这类刻画往往需要根据命题要求来进行, 刻画出来的效果要能体现出角色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然而这种刻画不仅要体现在姿态的选择上, 神态表情的作用更甚。

角色的立场也对角色神态的刻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正面角色往往是一脸正气, 表情严肃, 一丝不苟, 或者是笑容满面, 谈吐轻松, 又或者是和蔼可亲温柔亲切的, 相反, 反面角色一般面色暴戾, 凶狠残暴, 相比之下他们的表情更加丰富。还有一类角色他们头脑简单, 十分无能, 自卑是这类角色最典型的特征, 不过一些一无所能的角色往往具有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神态, 在故事中常常被教训。

五、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常规动作

以我们最常见的人物角色为例, 普通的行走动作称为常规动作, 正常的形状, 体量的正常移动都属这个范畴。

(二) 特殊的运动状态

特殊的运动状态一般是指角色被外力作用快速移动奔跑的过程, 这些动作没有固定的标准, 角色高速运动中的变形, 表情的瞬间夸张也属于这个范畴。

(三) 表情配合

为了加强角色的表情常常配合以动作, 这些动作与表情融为一体。观众常常需要根据角色的动作来感受角色想要表达的感情。

(四) 特殊的表情动作

为了表现一些极端的表情, 角色通常采用比较夸张的动作来强化, 以传输情感, 例如“大惊失色”“得意忘形”这里的失色与忘形就是指改变了常态的动作。充分调动角色的形象元素来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 以服务主旨为目的从而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程度。

(五) 动作性格化

动作性格化是每一个角色的生命, 性格化动作是性格外化的体现, 这种外化越明显越容易被观众感知。

结语

动画角色设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不仅要对主体合理划分, 还要结合自然资源, 现实生活和传统艺术, 与此同时还要与观众的偏好相结合, 拟人化和夸张化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法, 是丰富动画角色的手段。为了促进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 必须充分结合民族工艺传统, 值得注意的是, 在动画角色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角色的性格特征, 使其符合主题的需要。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动画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动画设计中角色的设计和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动画作品受欢迎的程度。近几年我国的动画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将历史观点, 美学因素, 故事教育性融合在一起, 本文对动画角色设计前的策划, 动画角色的特点以及动画角色的设计阶段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形态

参考文献

[1]杨莹莹.浅议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J].大众文艺, 2013 (02) 111-112.

[2]王楠.羌族文化视觉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4 (07) :85-87.

[3]耿诗南.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要素分析[J].艺术科技, 2014 (07) :48-50.

上一篇:文学风格下一篇:武警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