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启发教育论文

2024-09-24

入党启发教育论文(精选4篇)

入党启发教育论文 篇1

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要结合学科教育开展科研活动,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问题进行思考。因为,语文的开放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特点,即内容丰富,知识丰富。这对小学生而言有利而无害,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上仍较为薄弱,很难从语文知识中挖掘出更深更广的知识和内涵,这就需要教师的启发教育了。

故事引入,思想启发

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的组织。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较为单纯,对世界怀有美丽的幻想,对生活充满奇妙的憧憬,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局限于事物的表面,对事物的看法是单面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判断,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以故事为导入,进行思想教育和启发,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在故事情境中接受新的知识和观点。而对教师而言,与其循循善诱,不如以故事导入,“无声胜有声”,在故事教学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这方面小学语文教材也重视了故事的引入,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等,都是通过富有哲学意味的故事寓意来启发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这一点,积极地导入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蒙。如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想的教育,教师可以导入《毛毛虫效应》这个小故事:

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而无法破除尾随习惯而转向去觅食。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明白一个人独立思维的重要性,可以了解一个人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就必须要打破盲目从众的心理,走出自己的道路。

创新思想,收获新知

小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的知识,对新鲜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明白这一点,注意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上,融入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开阔视野。就如在上面的小故事《毛毛虫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在故事的讲述上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首先把故事的前半部分讲给学生们听,通过“你们猜猜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为问题导入,让学生们发散思维,进行自由的想象,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结果写出来。可以以文字的方式补充故事,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想象力。

在这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觉得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也可能会觉得毛毛虫在绕圈的过程中,其他的毛毛虫把旁边的食物都吃完了。无论学生有什么样的想象,教师都应该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有自我表达的平台。而在学生们都完任务后,教师再把故事的结局说出来:毛毛虫只是原地绕圈,最后饿死。当然,教师的关键任务是要让学生明白: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

其实,教师的教学核心思想,就是要启发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如果有一个毛毛虫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而转向去觅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但是,从创造性教学的思路看,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对故事结局进行想象的过程,因为这样没有固定结局的故事形式,更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更能在思想上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想。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考察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背景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入党启发教育论文 篇2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首先,我们需要对“引导式”教育和“启发式”教育这一对概念作出简要的概括。所谓“引导式”教育,意指在课堂中,教师占据课程的主导地位,依照教科书进行分段教学,并对学生的疑问加以答疑解惑。而“启发式”教育,则意指教师侧重于和学生共同对问题加以剖析,并鼓励学生进行驳斥和商讨。前者重视结果,而后者重视过程。

不难看出,“引导式”教育仍是目前国内主要采取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较好地掌控课堂,能够较好地把握教学节奏。在“应试教育”作为主流的今天,“引导式”教育有利于学生在考场中更好发挥,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教师在经验的累积之上,依靠对教案的熟悉,工作效率也会逐步提高。

虽然在“引导式”教育模式中,教师也会运用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方法进行教育,然而,问题在于教师仍旧处于所传授的知识的主导地位,其交流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进入教师的思维轨道,并逐渐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然而,“启发式”教育不同于上述的“引导式”教育。在“启发式”教育模式中,教师本人并不担任“知识的传导者”这一职能。教师所传授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而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笔者看来,“启发式”教育比“引导式”教育更为重要。

二、“启发式”教育的启示

“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从结构上完善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正确认识。在人类历史中,知识的体系不断发生发展和变化。众所周知,牛顿更新了旧式经院体系中的力学观念,而四百年后,爱因斯坦又再一次对牛顿的体系加以质疑。哥白尼体系天体学将旧式的托勒密体系彻底颠覆,而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马克思也正是在不盲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前提下,才建立了资本的权力理论,而叔本华也正是在怀疑的精神下,才对康德哲学作出了跨时代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怀疑”比“认同”更为重要。只有拥有了怀疑的精神,才有可能对人类的知识体系作出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整个人类知识的发展史,正是一部怀疑史。

我们对于世界的知识远未完善,即使是讲堂上的教师,在无垠的知识面前也只是一个小学生,谁都不具备对真理完全的阐释权力。由此可见,如何将“思考精神”和“怀疑精神”传达给学生,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而言更为重要。

“引导式”教育的弊端在于,在“课堂知识”和“学生的个人掌握”两者之间,前者拥有绝对的规训价值,从而导致了学生“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结果。学生缺乏个人的思考能力,尽管掌握了大量的知识素材,但是对知识的驾驭能力并不强。从而造成了“甲传授给乙,乙传授给丙”这样的知识平行传递,却对知识本身没有任何提高和进步。其最现实的弊端,就在于学生深陷于死记硬背的泥潭,缺乏创新能力。从而导致应试能力强,但是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薄弱,直接影响到社会进步和发展。

但是,当教师并不把自己当成知识的所有者,而是尝试和学生一同去探寻答案时,学生所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是从思维上认识到深入思考的重要性。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通过自身思考所得,不但具备个人在思维上的快乐,并且拥有对知识的完整理解。这种理解是全面性的,其中即使包含错误,也将在个人的不断思考中获得修正,最终形成更为准确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也不再是一个答案、一个公式、一个历史事件,而是这个答案的解答过程、这个公式的引导过程、这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其中既包含着理性的事物,也暗藏着谬误。只有在“启发式”教育的过程中,思考内部的谬误才可能被发觉,被呈现,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能够得以激活。

在“启发式”教育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不是单纯的解题思路或考试方法,同时所获得的是对于事物的普遍思考方法。文科和理科有着不同的知识维度,但是从思考过程而言是一致的。事实上,“启发式”教育所模拟的正是人类探寻知识的过程。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告诉我们,知识是发展的途径和道路,并非最终的目的。在传统的“引导式”教育中,知识被视为最终目的,仿佛获得了知识就是一个终结,导致学生的心灵遭到束缚,创造力受到严重的限制。

三、“启发式”教育注重心智发展

在诸多中国和外国的传统典籍中,都拥有着详细的“笺注”传统。一部卓越的经典著作,往往拥有不止一家的注解。就拿我国的儒家传统为例,汉朝、晋朝、宋朝、清朝以及现代,各个时代对于儒家的著作的解读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而即使在同一时代,也有着诸多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尽管在传统的政治压力下,会出现某一种学说成为“官方钦定”的学说,然而对于学术本身而言,诸多见解并无高下之分。一名优秀的学生,应当博览百家,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记得最卓越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曾将自己的修史方法归纳成这样几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学习了各种知识之后,不拘泥于一家一说,在进行思考之后,构建出自己的“一家之言”。这正是古人的学习方法,是传统的精华。中国的现代学术大师,往往注重的是不盲从某一种学说,通过自身的理性思考,最终得出科学的判断。可见今人、古人学习和教育的方法殊途同归,造就了无数伟大的人物。

笔者在自己的课堂里,也经常会和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索和讨论,也常会获得一些让自己有所助益的观点。譬如谈到小说《红楼梦》时,学生表示,虽然在课本和相关参考书中将其描述得十分伟大,然而自己却毫无读下去的兴趣。若是传统的“引导式”教育,也许教师应该告诉学生:《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或者引用一些著名的评论话语来加以解释,然而这样做的话,学生仍旧无法真正了解《红楼梦》。之所以会有学生大胆提出对经典名著的质疑,是由于时代的变化使学生对于经典文学的认识也有了变化。如今的学生,是拥有手机和网络的学生,他们的认知和过去人们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今天又何必向学生灌输“《红楼梦》是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一观念?当学生真正拥有了人生阅历,自然能够感受到《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教师只需对学生提出相应阅读建议,而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作出真正的个人选择。让他来选,而非代替他选,代替他做出判断。传统的观念在现代社会里面对挑战,而这一挑战也正能使“启发式”教育获得用武之地。

“启发式”教育重在启发,而这一启发,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启发,也是对教师的启发;不仅仅是知识的启发,更是对心智的启发。“启发”的最终目的,便是激发起人的理性,使人拒绝盲从,拒绝盲信,用自己的智慧来看待世界。从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开始直到今天,教育始终将理性置于核心位置。对理性的崇尚是人类教育的出发点,而这同时也正是人类教育的最终指归所在。

从“引导式”教育到“启发式”教育,在笔者看来是一场必须的变革。两种教育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弊端,若以面对考试而论,“引导式”为上;若以塑造人格而论,则“启发式”为佳。社会的完善,必然会将教育重心从考试转向人格的全面塑造,故“启发式”教育也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模式。同时,“启发式”教育更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作为知识面前的学生之一位置,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个人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回顾古代书院,启发当今师范教育 篇3

一书院教育的优秀特质

1. 自由自主, 以人为本

一个书院的建立与兴起大多因为名师的带动, 学生多是慕名师而聚集起来一边读书一边研究, 可以说是“为学术而学术”。而古代官学则是带有阶级性、功利性, 书院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士人求学的愿望。朱熹在告诫自己的学生时说:“书用你自去读, 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的人, 做得个证明的人, 有疑难处, 同商量而已。”并且书院学徒可以自由抉择, 来去自由。

2. 开放辩论, 求同存异

朱熹和陆九渊“鹅湖之会”学术辩论, 虽然表明二人在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和矛盾, 但二人在整个学术生涯中仍然相互学习、共同探讨, 针锋相对后又各自检讨。古代书院除了聚徒讲学, 还有讲会, 有学术辩论和课堂讲学或二者结合。

3. 问难答疑, 启发教学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也说:“每休沐辄一至, 诸生质疑问难, 诲诱不倦。退则相与徜徉泉石间, 竟日乃返。”问难答疑, 重视启发式教学是私人讲学和书院讲学必备的特色。

4. 重视环境, 人境互动

古代书院大都建于环境清幽、依山傍水之地, 如白鹿洞书院建在江西庐山南一角, 石鼓书院建于葱郁的石鼓山林等。书院的选址很重视环境的陶冶, 认为可以戒骄戒躁、陶冶情操、开阔胸怀、潜心研读。

5. 师生和谐, 教学相长

书院中师生互敬互爱、地位平等, 对教师的尊敬、对学生的关爱是一种社会道德的体现, 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留给后人的一个优良传统。关于岳麓书院有这样一段记载:“为学当尊敬先生, 若讲说皆需诚心听受, 如有未明, 从容再问, 无妄行辩难, 为师应当尽心教训, 勿致怠惰。”教师与学生都应互相尊敬、互相理解, 共筑和谐环境, 探讨学术, 共同进步。

以上只是列举了古代书院的一些优秀特质, 中华文化的精髓挖掘起来是无限的。但书院为何会在清末衰亡呢?除了元朝书院官学化倾向的影响, 还有鸦片战争的爆发、八国联军侵华等因素。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进程中, 为使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开始逐渐大量引进他国的教育模式, 一些传统中的光芒被我们忽略, 开始照搬照抄。

二教育改革的思考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 教育不是一块白板, 不是直接照搬照抄, 教育是有生命的, 有自己的成长经历。而他国教育也必然有他国的成长基因和根基, 有些东西就只适合他国。回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也有辉煌的历程, 春秋战国各家学术争鸣, 唐朝的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各国遣使前来朝拜、学习。

在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进程中, 教育模式的引进以及改革创新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勃然出现并实践。国际化的并轨引进了很多教育的新思想, 教育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科技的兴盛、国力的强大, 不可否认我国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不管是看我们自己, 还是看其他国家, 仔细回顾走过的历程, 我们失去了什么, 又得到了什么。我们被他国的先进所吸引, 我们要学习, 要改革, 要自强。同时, 我们更应该站在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平台上, 考虑自己的民族文化性格, 积极传承传统教育中先进的理念。

三古代书院对师范教育的启示

历史不能遗忘, 应回顾思考, 汲取教训。就像苦难带给国人的记忆一样, 转化为动力, 积极进取。教育也应该一样, 教育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更应该从中挖掘宝贵的遗产, 指导现在, 发展未来。

1. 对师范学校的启示

师范学校是培养师范生的一个重要的大环境, 学校里的一草一木都揭示着校园的文化。

第一, 师范学校的选址要重视陶冶心性。古代书院重视环境对一个人心性的陶冶与发展, 因此多选择山清水秀、环境清幽之地作为书院的基地。学习是要心外无物, 静心研习, 方有所获。现今城市的喧嚣, 各种低俗事件的频发等, 无疑会扰乱学习者的心性。现今大多数师范学校或者大学所建新校区都倾向于选择郊区, 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思路。

第二, 师范学校的教学规划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如今所看到的师范或大学教育大多是单一的班级授课, 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 即使是有一些社团活动也是零零散散, 不成规模。师范生的根基在陪其成长为一名专业教师的学校上, 因此学校应该做足师范生的职前教育, 打好根基。在教学规划上, 借鉴古代书院的教学规划, 为师范生提供独立学习的空间、建立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平台, 教学和培育并进。

第三, 师范学校的学生培养走向专业化。教育改革跟进时代的脚步, 开放的教师资格考核, 引起大众对教师专业性提出了质疑, 同时也挑战着师范生的职业生涯。到底教师需不需要专业性的培养?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 因为教育的对象, 还有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 必须体现其专业性。教育需要不断发现、不断研究、不断进步、不断实践。

第四, 师范学校营造“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文化教育氛围。良好的人文氛围也是师范生培养的一个熏陶过程,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陶冶、去激发、影响每一个师范生的一言一行一思, 让这种言行思变成一种校园文化, 成为自然习惯。在此当中注意运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挖掘其内在的价值, 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师范生教育上。

国学的兴起表明国民已开始重视古代文化及其复兴。虽然有些国学带有一些商业性的目的, 但是总的趋势是好的,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更应该担起优秀文化传承的重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避免盲目。另外, 也需要在国学复兴的过程中注意与国外一些先进的理念相结合, 做到互补。

2. 对师范学校教师的启发

第一, 明确定位, 做好指导工作。教师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者, 因此教师需要为自己的角色做一个明确的定位。教育工作是一个高尚富有爱的工作, 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

第二, 重视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教育的改革过程中, 文化科学知识的多样以及大量的引进, 班级授课制得到认可, “满堂灌”问题出现了。孔子曾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针对“满堂灌”, 教育增加了谈话法、问答法等方式, 但认为多问多答就是启发式教学, 这是误解了启发式教学。只有形式的谈话法并没有改变“满堂灌”, 因为谈话问答的范围及发起者是教师预先划定的, 学生未通过认真考虑的问答是无效的。因此, 加强对古代教育的理解, 汲取精华对我们教育的改革改进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 教学方式多样。教学不能局限在教室、课本、语言等常规范围内, 教育的改革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 合理引用信息技术, 敢于发掘创新。可以在室外教学或实地参观教学, 或者采取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 或在社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体会, 活跃学生学习的氛围。

第四, 虽不叩必鸣, 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墨子极重视教师的主动性, 认为学生即使不来, 教师也应主动上门施教。教师应该主动去引导学生, 这是一种敬业和爱的表现。学生也会跟着教师积极学习, 以教师为榜样。

第五, 教学并进。孔子要求教学相长,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先攻, 如是而已”。师不分年龄大小, 学术第一, 教师也可以向学问高于自己的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学习, 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启发教师, 师生共同进步。

3. 对师范生的启发

第一, 尊师重道。中国是礼仪之邦, 在教育上提倡师道尊严。古语有云:“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谭嗣同说:“为学莫重于尊师。”元朝关汉卿说:“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在古代, 教师是极受人们尊重的, 这也表明人们对知识的向往。这个传统在当今商业性的社会里已日益淡化, 我们应该继承传统美德, 尊敬教师, 尊敬文化知识。

第二, 自主研习。知识是无限地在增长、引进, 人们对知识的向往也日益强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面对知识海洋, 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完全掌握, 这就需要学习古代的“自学研习”和现今的“终身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教师的灌输, 教师的职责不是把所有知识教给学生, 教师的职责是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第三, 榜样精神。“其身正, 不令其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师范生应该培养严于律己以树立好榜样的意识。一个教师代表的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个团体的形象。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小学数学启发式教育策略分析 篇4

一、启发式教育策略的重要性分析

启发式教育策略自古以来就备受国内外教育大家的青睐,早在春秋战国时,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的理念,在《论语》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及,则不复也”的千古名句,启发式教育理念发展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都普遍适用。在小学数学中使用启发式教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该种教育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手段。启发式教育策略不仅能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有助于帮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拓宽学习数学的思路,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处于指导地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小学生通过教师的适当指点,能够逐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样的探索启发式的学习一旦成功,就会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之更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小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不需要教师被动地灌输和讲解,教师只要从旁辅助,适当点拨即可。科学高效的启发式教育策略能够让学生发现知识、寻找规律、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注重运用启发式教育策略,诱导学生高效学习。

二、启发式教育策略的主要方法分析

1.针对性教学。

针对性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别化教学,不能“一刀切”。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水平不一,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差异化较大,为保证全体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理想,教师首先要了解班级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在保证整体教学水平的前提下,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合理高效的完成数学学习。对于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能迅速理解和掌握,对于逻辑能力欠缺的同学,在学习新知识时较慢,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多进行思考,为他们设置启发性较强的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地逐步讲解,尤其是在数学基础知识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顾及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能力,在鼓励中启发,在启发中进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心。

2.情感式教学。

情感式教学是启发式教育策略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启发式教育策略得以实施的必要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语言、动作以及行为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温馨、和谐的师生情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外部教学艺术,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除此之外,学生之间也可通过平行的生生关系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这有助于建立同学间的情感,培养互动合作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划分小组的形式,使学生成为一个团体,团体之间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比赛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团队荣誉。总之,情感式教学可以推动、强化学生的认知,教师要注重教学艺术,通过情感教学,督促学生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理念的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启发式教育策略的运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共享交流,创建民主高效的课堂。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大力提倡,小学数学教学逐渐注重启发式的教育策略。启发式教育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而且有助于营造和谐、活跃、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锻炼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启发式教育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有所帮助。

上一篇:因果报应观下一篇:计算机机房设备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