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课写生(通用5篇)
素描课写生 篇1
素描被看做是进入美术大门的必经之路, 因为这一训练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囊括了艺术的全部基础领域。正常的教学往往从几何石膏形体入手, 因为几何体是构成万物复杂形体的基本元素, 同时要求能够运用素描的手法准确地描绘对象。
在素描课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学生作业中描绘的对象准确和不准确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素描课教学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准确程度不断提高呢?
绘画语言中的“明与暗”、“长与短”、“大与小”、“虚与实”等, 这些常用的概念都是通过大致的比较得来的, 它们之间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 无法用精确的数据来划分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别。模糊概念是指没有明确外延的概念, 准与不准提出了写生作业中模糊性的问题。
正因为这样, 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更要因材施教, 因画而定, 针对不同程度学生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评分标准。写生作业的准确性标准是随着学生认识能力和技巧不断提高而提高的, 这也是写生作业准确性认识的特殊性。因此, 在素描课教学中要少一点模糊性, 多一点准确性, 从而使学生的准确程度得以提高。
首先是观察能力的提高, 其次是正确的方法。进行素描写生首先有一个如何正确认识对象的问题, 这就是观察方法的问题。观察能力属于感觉能力的范畴, 但是, 感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观察能力的制约。因此, 要想提高自己的感觉能力, 必须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在素描练习中, 应当始终把培养观察能力放在首位。
有意识地进行提高观察能力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素描写生练习中, 模特、石膏像或静物等是相对静止不动的, 这是培养观察能力的良好机会。在动笔作画之前, 应该用足够的时间观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不仅要定点观察, 而且应该移动自己的位置, 从各个角度全面地观察, 尽量使自己明确对象的整体及主要特征, 做到心中有数, “胸有成竹”。
要坚持多看、多分析、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不画则已, 画则求准。如果感觉画面有不合适的地方, 又不知错在何处, 或者不明确应该继续画些什么, 这时不可心浮气躁, 盲目地乱画乱改, 而应从整体到局部全面地对照、检查, 直到找出问题的所在再继续动笔画。在检查画面效果时, 应离位退后到一定距离或把画幅往远处移动到一定位置, 以便从大处着眼进行观察和比较。养成这一习惯是极为重要的, 它对于培养观察能力, 准确把握物像很有好处。
比较是素描写生正确有效的方法。写生过程中认识和标准的模糊性, 只能不断地、反复地进行比较, 找出问题, 改正错误, 不断完善, 耐心细致, 认真深入, 画面才会完美准确。绝对准确是不可能的, 这里所说的准确性是达到一个共识的准确程度。
观察与比较贯穿于作画的每一个步骤和始终。具体的比较方法有两种:一是明暗块面的几何形比较法;二是水平线、垂直线坐标比较法。块面几何形比较法是说观察对象的明暗部所呈现的类似平面几何形, 然后再和对象互相比较, 若相似则为正确。这种方法可把明暗块面比较得基本正确。
水平线、垂直线坐标比较法。素描写生首先是直线条约形, 从“大模样”入手, 其次是有意识地确定对象的主要结构骨点、高点 (端点) 的位置。为了找准这些关键的点, 在用直线约形的过程中, 应注意找直线的交叉点和转折点, 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这些点往往就是重要的骨点和端点的位置。除了把握主要骨点、端点相互距离的比例关系外, 特别要注意他们的垂直和水平关系。不妨把画面理解为由无数水平线和垂直线构成的坐标图纸, 任何一点都有自己特定的坐标方位, 并和它的点产生或垂直或水平的联系。所以, 在打轮廓时, 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不要仅和相近的各点比较, 而要把眼光放长远, 根据垂直线和水平线向上、向下、向右、向左地在整幅画内进行比较, 这样才能把这个点的位置定准, 主要端点、骨点找准之后, 再回过头寻找内外轮廓线, 把形象轮廓引向更深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准确程度。
综上所述, 素描写生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忠实地描绘对象, 并不是指简单机械地自然模仿, 而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塑造对象、科学的方法观察对象。没有经过素描训练的人观察物像时, 总是习惯于从细部去看, 看完一个局部再看另一个局部。这种观察反映到画面上, 就不能正确、完整地表现物像的整体形象。而有经验的画家观察对象, 总是从整体出发, 从大处着眼。整体地看对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调子关系, 而不是从细小的局部零碎地去看, 这样的观察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整体形象。要想提高学生素描写生作业的准确程度, 必须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 从整体出发, 联系与本质地观察, 不断地提高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位多产并保持作品高质量的作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 他出版了一大批广受赞誉的作品。对厄普代克来说, 现在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来实现他大满贯的梦想了。尽管今年已经75岁高龄,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他仍一直保持着上升势头。厄普代克作品涉及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或评论、剧本、回忆录、儿童书等, 创作的多样性令人咂舌。最能集中体现其文学思想和艺术成就的是他的“兔子四部曲” (《兔子, 快跑》, 《兔子归来》, 《兔子富了》, 《兔子安息》) , 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容量使它堪称研究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的“断代史”。
一、厄普代克短篇小说中外研究现状
厄普代克已经出版了五十多部作品, 中西方评论界对他的评论仍然层出不穷。厄普代克在长篇小说方面的天赋和才华为大多数人熟知;随着其作品的不断面世和广受好评、屡屡得奖, 国内外对他长篇的研究和探讨更是方兴未艾, 兔子四部曲是毫无疑问的热点。
然而和长篇相比, 对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研究存在量上明显不足, 质上明显不深入的缺陷。研究多出现在合集、书或者期刊中零散的文章, 数量很少, 只有罗伯特·M.吕舍尔所著的《约翰·厄普代克:短篇小说研究》大致可以被称为专著, 被称为“对厄普代克短篇小说最好的研究”和“第一本对短篇小说全面的探讨”。这本书第一部分用较长的篇幅依次介绍了厄普代克几部短篇小说集, 后两部分精选再版了评论家对厄普代克及其作品的采访和评论。吕舍尔对各个短篇集的详细分析非常合理到位。除此之外, 就是一些单独对某篇知名短篇小说的分析, 如他第一篇短篇《秘藏的王牌》, 最受欢迎的《A&P》, 公认为最成功的《鸽子的羽毛》等。
在中国,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研究更是进展缓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他的短篇小说就开始被译介到中国, 但20多年过去了, 至今为止对厄普代克短篇小说的研究却少之又少, 质量良莠不齐, 更不论综述其短篇小说集的特点或将某一时期短篇作为整体来研究了。根据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5个重点数据库的查询, 国内学术界只有一篇硕士论文研究了厄普代克的梅普尔系列短篇小说, 5篇文章探讨了《A&P》, 以及3篇关于《儿子》的评论。一言蔽之, 对厄普代克短篇的研究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二、厄普代克短篇小说研究的重要性
事实上, 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创作极为杰出, 展示了美国近五十年的社会风貌。厄普代克最初是以短篇小说家的身份走上文坛的。从50年代中期, 他就开始在《纽约人》等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当他认为自己在发掘题材和写作技巧训练等方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 才转向长篇小说的创作。半个多世纪来, 他陆续将这些短篇编汇成集, 出版了十几部短篇小说集, 总计约200多篇。其中有25篇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或欧·亨利小说奖。
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在选材上和风格上与长篇有一些共同点。他注重描写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 大部分作品平淡无奇, 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 也不刻意得出出人意料的结尾。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中依靠自己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反思, 从小得失中发掘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即在“寻常”中寻求“不寻常”。而他细腻的感情, 寓动于静、以小喻大的写作技巧, 诗画一般、富有寓意、节奏感强烈的语言, 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颇有独到之处。
“厄普代克本人也对其短篇小说表现出特别的喜好。他曾经说过, 如果不得不选出一本他的作品推荐给读者的话, 他会推荐《奥林格故事集》。在More Matter (1999) 的一篇中, 他把短篇小说描写成‘我文学生命的心脏’, 并进一步说‘比我的长篇小说更接近, 比我的诗歌更详尽, 这些每篇几千字的成就包含了我一生的重要事件、困境、灾难、欢乐。另外, 他们也使我能生存下去, 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要靠卖掉他们过生活。’”拉舍尔也评价说, 和长篇相比, 它的才华在短篇中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大批一流的短篇作品确定了厄普代克在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上永久的大师声誉。
素描课写生 篇2
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如何观察素描的静物或人物,如何临摹好一副作品,这些对于初学者很重要。下面博昱画室为初
学者介绍三种临摹观察方法:
1、整体基本观察法
刚接触一副素描的时候,不要让表面困惑住,要先从整体观察,逐步深入细分。当你观察素描对象的时候,不要单一的去看某一个体,看整体,然后概括,把基本的大部分概括出来以后,分解小部分,然后逐渐的缩小至单一物体,最后按照各个物体的特征去塑造,最后整体修改的时候再加以修改明暗关系。
2、两点一线观察法
这一点也是比较实用的一点,不管是临摹还是写生,都要注意物体之间的关系与协调,突出物体的重点、分清主次,对照的去查找每一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寻找彼此之间的对比点,两点一条线,用简约的线标示出物体的位置、大小,把它们连接起来,慢慢缩小观察对象,最后标示出物体的轮廓。
3、横竖对比观察法
横竖对比观察,可以说是最后修改或者说找物体之间点的准确位置的最佳方法。方法却很简单,就是在视觉中假设两条虚直线“水平线和垂直线”,可以是活动的,也可以用
手中的铅笔对比运用。用水平线在物体某个点上观察,沿着水平线观察,对比水平线上物体之间的点,然后估计各个点离开水平线的距离是多少,与自己的素描相互对比,然后准确的画出素描对比物体之间的准确位置。同样的技巧用到垂直线上,找出各个物体之间的点,并且能准确的画出。这种方法是修改、找点的快速有效的诀窍。
人物头像素描写生的要点研究 篇3
摘 要:人物头像素描写生是提高素描造型能力的重要训练课题,文章基于观察方法、形体结构和明暗调子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对于如何画好人物头像素描写生的明确观点和方法研究,为作画者特别是初学者掌握正确的认知方法和绘画技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照。
关键词:人物头像 素描写生 观察方法 形体结构 明暗调子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科目,而人物头像写生是素描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不仅作为高等美术院校的入学必考科目,更是许多专业画家进行艺术实践的基本形式,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要画好人物头像素描,作画者特别是初学者,应该通过什么样的训练方法,掌握哪些写生规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关于观察方法
作画者面对模特作画时,首要的步骤是“观察”,即解决如何“看”的问题。“观察”意味着在统一视域中,发现和辨别视觉对象的全部视觉秩序和特征,能否做好这一步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视域中的每一个视觉成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素,而是处在一个整体的相互关系当中,如果孤立地去看待它们,就会很难发现它们各自的固有特性及相互联系。①教育实践中常说“借艺术家的眼睛看世界”,即指作画者通过专项的培养和训练后,具备的“将事物放在整体联系中进行观察”的能力。
作画者在人物头像素描写生时,首先要着重观察模特头部的大的基本特征,包含形体、动势、比例、透视等各个元素,牢记人物所呈现出的最初的基本感觉。这个第一感觉能否把握住,对于后面画好头像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人物“生动与否”的关键。因为随着作画者对画面的不断深入刻画,其往往过分注重画面人物的局部塑造而忽视、减少对于人物形象整体感觉的把握,造成作品“形似而神不似”的后果。因此,作画者要明确对于画面人物任何一个局部的塑造,都应始终贯穿在整体观念的制约下进行,做到在整体观察中塑造局部,在局部塑造中进一步突出整体。
在“起形”阶段,作画者可以运用一些辅助线,如使用水平线和垂直线校正形体,通过画面元素的反复比较来获得相对准确的形,包括确定人物头像的比例、透视、大小宽窄等。画面中所有的横向的线,如两个眼睛间的连线、鼻底线、口缝线、两个耳朵间的连线及两肩的连线等,都可以使用水平线进行比较,以便于确定人物头像五官之间的大的透视走向及比例关系。而使用垂直线可以比较人物头像五官之间的纵向位置关系,如从内眼角引出一条垂线,观察它穿过脸的哪些部位,明确它和鼻子、嘴巴、下颌及脖子之间的联系。运用辅助线来校正形体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适用于人物头像素描中各类关系的比较。
对人物头像大的基本形的把握,钱绍武先生讲:“任何时候都不要光看一条线,而要看两条线”。其意思是不要单看一件事物的一边的轮廓线,并依此照抄。相反,要同时看到这事物两边的轮廓线,要对称地观察,力求对称地画边线,以养成完整地画形体的习惯。②据此论述,就人物头像素描写生来说,人物头像两边的轮廓线构成了整个头部的基本形状。作画者在刻画人物头部左边轮廓线的同时,也要注重协同观察右边轮廓线,使对于“基本形”问题的认识贯穿于写生的全过程并加以解决,达到整体观察、整体作画的效果。
素描写生训练可以用几何形的观念来概括认识形象,构思立体的物象和画面,以形体的空间位置来认识物象动态和画面深度,以形体的透视变化来明确空间体积。③基本形状可以概括一切形体要素,将一个相对复杂的形简约成为一个有特征的形状,这是观察、认识物象最主要的一步。具体到人物头像素描写生的过程来说,是将人物头部先归纳成为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几何状形象,再去比较、分析面部与五官及头发间的透视关系、动势关系以及包含着长短、宽窄、大小的比例关系等。
作画者如何强化对模特基本形体和特征的把握,最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方法是:面对模特,作画者不要着急进行写生,可以上、下、左、右打量模特,如同作文中的肖像描写一样,仔细观察模特是什么脸形、什么发型、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鼻子和嘴巴,尤其是什么样的形体动势和神情特征等,将这些画面造型元素在脑海里来回过滤并牢记。进入实际写生描绘的阶段后,作画者脑海中要时刻保持住对模特造型特征的记忆认识,据此深入并加以强化,人物的基本形体和形态特征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二、关于头部的形体结构
就内因决定外因这一哲学命题来说,结构是内因也是决定因素。作画者所看到的人物头部的外部形态都是由其内部的解剖结构决定的,是内部形体结构的外在反映。因而掌握必要的人体解剖结构知识,对于画好人物头像素描写生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短时间内想获得较大幅度提高的初学者来说,更应充分重视和强化学习。
何为结构呢?物体各部分之间穿插、榫合所形成的契合点为“结”,而每一部分的内部构造和组合、局部与体积之间联系成为一种架构的形式即“构”。④研究头部的形体结构,首先是找点,即结构点。“点”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肌肉的转折点,另一是骨点(如沈宗骞所说的“綮”者“中綮”,即抓住要点)。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则后者更为重要,因为骨点(如额结节、眉弓、鼻骨、颧弓、颧突、下颌骨等)对人物头像外形的造型影响很大,把握稍有偏差,所刻画形体就会显得松散变形,使人很容易发觉;反之,如果能够准确地把握骨点,画面塑造结构严谨,形体便宛如使用钢筋连接起来一般,是完整而拆不散的。
头部的形体结构是人物头像素描写生中最基本、最重要且又是初学者最不容易掌握的知识和技巧。正确表现头部形体结构的关键,在于结构点找的是否准确,而寻找和确定结构点的过程,也是不断调整头部形体比例关系、位置关系、结构关系的过程。
在点基本确定之后,作画者要用线条和较轻的调子连接各点,使人物头部的形体结构逐步明确起来。这里所讲的线条,不是按人物头部的外轮廓描摹下来的线,而是随着人物头部形体结构的体积变化来穿插的具有虚实变化的线,必须符合人物头部形体结构变化的规律。作画者还要认识到线是面与面的转折以及线与面的关系,即哪些地方的转折是需要很明确地转过去,而哪些地方又是需要很平缓的转折,在描绘时要区别对待,该用线时一定要大胆肯定,不该用线时一定要用面来逐渐过渡。
弄清人物头部形体结构,还包括对五官及头发的具体研究。
对于眼睛部分,作画者要明确上下眼皮的体积、厚度、转折、透视等。对于眼珠本身的结构,要弄清楚眼珠是由瞳孔和虹膜两部分组成,瞳孔最重而虹膜(即玻璃体)是透明的,之所以上眼皮显得重而下眼皮显得淡,是因为一个是处在背光部分而另一个处在受光部分。高光往往在瞳孔上,因为色调最重的部分周围一定有非常亮的东西。作画者还需要明白眼睛是球体,一半露在外边,一半镶嵌在眼眶里,在作画时应重点强调眼球本身和眼眶的关系。对于嘴的部分,作画者可以概括成一个圆柱体,上下嘴唇是有弧度和体积的,千万不要画成一个平面。对于鼻子部分,作画者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梯形,要弄清楚鼻骨的位置、鼻头的体积、鼻孔的形状,鼻翼的厚度以及两个鼻翼是由两个小立方体组成。对于耳朵部分,作画者要明确是由外耳轮、内耳轮、三角窝、耳屏、对耳屏、耳垂组成,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体积及结构特点,都要认真对待和仔细研究,该卡紧的地方一定要卡紧,千万不要含糊。对于头发部分,作画者要根据头部本身的形体结构特点和发型特征来描绘,要通过画头发使头部的体积感更加强烈。要找出头发本身的亮面、暗面、以及明暗交界线,前面的头发一定要画的具体细致一点,而后面的头发要画的概括些,即所谓的“远观其势,近观其质”。再有就是对于颈部的处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胸锁乳突肌的描绘,胸锁乳突肌的前端和锁骨相连,后端在耳朵后部,左右两条中间部分是喉结,这部分结构在脖子的造型上十分突出,作画者一定要予以重视。
在写生的过程中,作画者要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立体的头部形象,依据解剖知识来理解其内部骨骼和外部肌肉的相互关系,通过线条和色调来表达人物头像的体积和质感。
三、关于明暗调子
画好人物头像素描写生,除了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头部形体结构解剖知识之外,明暗调子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其作用不只为刻画表现空间中的人物头像,还可以依靠自身的丰富变化,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画面效果。
在具体上调子之前,作画者一定要明确人物头部大的明暗色调对比关系,即哪些地方最重、哪些地方次之、哪些地方又次之,由高光向浅灰、深灰、明暗交界线、反光等依次排序,做到心中有数。
明暗调子需要随着人物头部形体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具体步骤是先画暗部的地方,从明暗交界线开始画起,所有的暗部同时画,包括头发、面部、五官的暗部及颈部、肩部衣服的暗部,不要考虑太多的细微变化,先把大的明暗对比关系拉开,使人像具有了初步的立体感,为下面的深入刻画奠定好基础。同样,刻画亮部也是如此。大的明暗关系确立之后,还是从暗部开始,依照暗部明暗程度的不同,依次把头发、面部、五官及颈部、肩部的关系区别开来。明暗调子的画法要从画面整体出发,在上调子时,作画者特别要学会使用联系比较的观察方法来看待人物头部的明暗、虚实关系,不仅用暗部和暗部之间、亮部和亮部之间进行比较,亮部和暗部之间也要进行相互比较。这样不管深入到哪一步,画面大的关系始终正确。
在上明暗调子的过程中,作画者对明暗交界线的刻画应该是重中之重。由于明暗交界线正处于由亮部向着暗部过渡的地方,同时也是形体转折的地方,所以其明暗对比最强且形体变化最丰富。人物头部的形体结构及体积往往要通过它来体现,所以一定要着重刻画。有一点需要作画者特别注意,即明暗交界线往往随着人物头部形体结构的变化而产生微妙而丰富的虚实变化,是作品的耐看之处,也是精到之处。因此,对其处理绝不能简单化、概念化。
总之,观察方法、形体结构、明暗调子是人物头像素描写生的重要内容,是作画者一定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造型规律。作画者要注重发现、分析、解决、研究作画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总结形成更多系统化、理论化的绘画经验和技巧,并以此指导艺术实践活动,收获更多成功作品。
注释:
①宋思霖.浅谈素描的观察方法[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4,10:27.
②钱绍武.自己的话[EB/OL].http://art.china.cn/mjda/2009-06/15/content_2962336.htm.
③全香春.高校人像素描教学方法探究[J].大众文艺,2012,14:289.
④李冬梅.素描头像写生元素简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1,6:86.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
素描写生1 篇4
1、概括与取舍
对有利于表现形体结构,或有利于处理各种艺术关系部分,清晰的自然要取,不太清晰的也要通过取提炼出来,对表现形体结构不利,又无助于艺术处理的部分,无论清晰与否,则要毫不犹豫地舍弃。
2、对比夸张
对比是绘画艺术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它在人物动态速写中的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疏密对比:
疏密对比是指画面中人物的线、面组合排列的关系。它的运用首先与取舍密切相关,取则密,舍则疏,密则繁,疏则简。疏密来自取舍,对比则是取舍的依据。根据人物动态与服饰特征而定,在大的疏密关系制约之下,再注意到具体的疏密变化,古人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即是此意。
(2)虚实对比:
虚实既与疏密有关,也与轻重有关。疏密是线,面排列、并置之远近,虚实则是线、面之有无。古人曰:“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线面的组织安排,要看到空白处,亦即疏处,空白大小不一,疏密自然有变化。
轻重则是虚实的另一个对比概念,主要是指密处——亦即实处的具体变化。轻则虚,重则实,以轻托重,以虚衬实。可以表现形体结构的空间感。
(3)曲直对比:
一张画里面曲线多了容易感觉到软弱,直线多了则感觉呆板。直中有曲,曲中有直,线的运用自然就会有一种轻松感。曲直对比变化的同时也可以构成人物形体边缘上的起伏变化。起伏变化是曲直变化的衍生状态,形体外缘的凹凸、高低不同,可以使线条更具美感和表现力,也使人物动态更生动。
(4)黑白对比:
素描课写生 篇5
关键词:职业高中 素描静物写生 教学方法
职业高中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之一,其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对学生应用技能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素描静物写生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教学课程,对学生观察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文中笔者拟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尝试对职业高中的素描静物写生教学做浅层次的分析。
一、注重职高素描静物写生的理论性教学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从而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促使学生对静物的形体构造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授相关内容时应以启发引导式的教学为主,同时由于静物形体上的差异,教师还需向学生强调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以及其他透视方式的基本运用规律,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讲解,使学生对物体的构成有更加直观的把握,从而将静物刻画得更加逼真。
其次,线条是静物素描中的图像的基本构成元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线条组织方式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实物演示和归纳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强调实物在线条构造和连接方面的规律与自然感,从而使学生在素描过程中对静物做更加合理的刻画。
再次,受光线的影响,静物呈出来的明暗程度是不同的,且合理的明暗色调对比,可使得静物在画纸中更加具有立体感和质感。鉴于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和单元训练来使学生逐渐熟悉对光影和明暗色调的处理和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二、强化职高素描静物写生的技巧性教学
在实际的素描静物写生过程中,写生的角度、构图、观察以及写生的步骤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画作的美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加强对学生这三方面的教导。比如,有些初学者在静物素描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物体过大或过小的问题,使得整个画面变得很不协调。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阐明素描静物写生中,角度的选择的重要性,强调角度不同,物象特征的差异性,要求学生在素描过程中,以实际物象为基准,合理构图,在极大限度上展现静物的艺术美感。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多用手或眼睛去感受物体,从而加深物体结构在脑海中的印象。另外,我们都知道观察对静物素描写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对静物的观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描成果,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不少学生的观察往往局限于静物的某个部分,仅是将眼睛直观视角下的内容表现了出来,缺乏整体和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静物的质感、背景衬托、整体效果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强调事物整体的感观,引导学生树立“整体观念”。比如,描绘一处静景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对素描对象的观察,抓住画面的中心,以中心为原点散开,进行仔细的观察,包括画面中的物体、衬布、空白。又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还需要向学生强调画面内容的联系性和内在联系,如在一处静景中同时出现了水壶与水果,教师则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联想在水壶与水果一般会在怎样的情景下搭配出现最为合适,有的学生则会联想到日常生活中餐桌上水壶和水果的摆放。通过类似于此的有效联想,来增强学生构图的合理性,使学生在素描过程中更加顺畅。
三、严抓职高素描静物写生的实践性教学
如上文所言,素描静物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教学的课程,且在职业高中既定教学目标的影响下,要想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和升学中更具竞争实力,教师就务必加强对学生的训练。首先对学生进行单体静物的塑造训练,通过单体训练,培养学生对物体结构、光线明暗、空间、质感、色素和透视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进行单体训练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静物作为学生写生练习的对象,突出静物在种类、形体、质地以及色感上的特性,从而使学生的素描作品表现的更具针对性,更符合素描静物对象的物质特征。当学生的单体训练目标基本达到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组合静物的训练,从单体素描晋升至组合素描,提高对画面背景和环境气氛的表达要求。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教师应向学生强调组合对象的整体感,突出画面整体的表现与构图,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组合性整体静物的塑造能力。
总而言之,职业高中的学生在毕业后将面临颇为激励的就业竞争,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职业高中应当充分承担起其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的使命与职责,从理论基础、技能技巧以及实践应用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学生的素描静物写生水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素描写生对象有更加全面的感官认识,从而使自己的素描静物写生作品更具灵性,以此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春义.抓好素描教学 夯实学生美术基础[J].新课程:下旬,2011(7).
[2]徐燚.谈中学素描教学中观察方法的训练[J].新课程:下旬,2012(2).
[3]黄菊华.浅议中职素描教学中的“情”与“理”[J].中学教学参考,2012(36).
作者简介:
刘海涛(1978- ),女,河北,本科,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第一职业学校。
【素描课写生】推荐阅读:
素描写生教学反思01-15
素描教案静物写生08-17
素描静物写生教学方法08-27
浅析静物素描写生的要点12-23
素描教学中的静物写生06-28
素描静物写生步骤和注意事项10-24
风景写生课实习总结09-04
素描课教学总结08-03
《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说课设计12-28
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