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融资操作研究

2024-10-13

税务会计融资操作研究(精选8篇)

税务会计融资操作研究 篇1

供应链融资是商业银行为满足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而创新的金融业务, 他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供应链条上的各参与主体多方共赢, 有利于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以及银行的高效整合。同时, 这项金融业务不仅能有效的帮助破解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还能使整条供应链的资金配置达到均衡状态, 搭建供应链上企业群和银行之间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增强整体竞争力。然而在商业银行积极发展这项创新业务的时候, 对其存在的风险却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科学的管理, 一旦经济环境出现较大变动, 银行必将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因此, 很有必要认真研究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 分析供应链融资所存在的风险, 找到其主要风险。操作性风险识别的方法并给出管理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

供应链融资的操作风险分析

如何界定操作风险, 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学术界虽对此已有不少的探讨, 但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风险定义。目前, 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者失灵的内部控制、系统失灵、人为错误以及外部事件等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 所有与风险事件相联系的成本支出都包含在操作风险内。因此供应链融资的操作风险涵盖了有关融资审批、信用调查、出账和授信后管理与操作中的道德风险所造成的所有损失。

制度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制度不能真正落实、制度建设滞后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商业银行制度建设正逐渐完善, 应该说正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但其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设计存在问题, 导致许多制度不能真正落实到位而流于形式;这些原因最终导致制度的建设与业务的创新无法适应。

人员因素的影响包括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职权滥用、人员流失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等。应该说在整个操作风险控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作为操作风险防范主体的人,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整个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员工法律意识的增强, 员工因意外伤害而要求赔偿的事例以及银行和内部员工的劳资等法律纠纷不断涌现, 因此, 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操作风险的损失。

系统因素的影响包括有关的软硬件, 操作系统的网络等。目前, 网络化已在银行全面开展, 因此整个网络系统的评价和升级、网络系统的安全及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网络系统出现问题无法解决, 操作风险就应运而生。

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银行遭受的外部欺诈、黑客、抢劫、自然灾害、经济萧条、战争等不可抗拒因素。从目前来看, 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构成了操作风险的主要部分, 银行可以在实践中看到, 由于从70%所产生的总损失, 高频率和强度的损失损失的内部和外部欺诈帐户其他类型;从长远来看,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 电子银行的产生, 黑客攻击等其他技术性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会逐渐增多。

供应链融资的操作风险识别

应该说风险识别是整个操作风险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为此巴塞尔委员专门建立了分析操作风险的基本框架。通过具体分析以上导致操作风险的不同因素, 我们可以将操作风险总结为以下四类:流程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外部事件因素导致和系统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

在供应链融资的操作风险管理中, 银行可以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提供的操作风险分类框架, 建立切合供应链融资流程的操作风险目录。因为很多系统或流程上的漏洞经常在损失事件发生后才被注意到, 这导致有些操作风险识别非常困难, 所以很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操作风险目录。与此同时银行也要不断反省, 总结自身的失误, 经常更新操作风险目录, 这样可以使得操作风险识别逐渐趋向全面。

供应链融资的流程基本划分为以下一些环节:信用调查、产品设计、融资审批、出账和授信后管理、贷款回收等。在每个环节中, 银行损失可能有三方面:造成银行资产损失;银行失去潜在投资机会;银行声誉受损。银行可以从人员因素、流程因素、系统因素和外部事件等几个方面分析每个环节是否有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

供应链融资的操作风险评估

如何定量衡量操作风险, 这是一个难题,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风险目录和操作指引的方式对操作风险进行定性管理。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纳入最低资本监管要求后, 操作风险模型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目前, 操作风险精确度量实际上还存在相当的困难。

供应链融资中操作风险评估的主要意义在于将操作风险度量与操作风险管理有机结合。因此, 现阶段建立操作风险数据采集系统是操作风险评估的首要工作。银行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不同种类的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数据, 并以此为依据评估供应链各项业务中操作风险的损失率, 再根据得出的操作风险损失率, 结合银行制定的战略目标, 评估供应链融资各项业务的操作风险是否正常, 是否在银行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并以此作为决策参考。

供应链融资的操作风险控制

供应链融资中, 贷款审批等基本内控原则和其他商业银行一般贷款区别不大, 供应链融资在资产的审计和管理信贷中的主要特点表现在授信支持资产的审核与管理上, 一般贷款审批不能完全保证这个环节的人员风险。因此, 通过对供应链融资特点的分析, 商业银行可以成立一个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 经过客户经理和授信支持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对整个业务的双重核查, 达到对客户的双重验证, 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风险。针对一些银行的循环信贷产品, 如存货和应收账款池融资产品, 银行可以建立规范的审核制度, 按照授信合同规定的要求来定期检查该产品是否符合规范。

在供应链融资中, 员工素质的高低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很重要, 因此我们除了培养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意思和职业道德外, 还要注重对工作人员的能力培养。在整个信用评审过程中, 授信评审人员对企业间交易是否正常、是否真实的评价能力应重点培训, 同时培养员工对授信支持资产的真实性、有效性评价的能力, 以及对操作模式进行可行性评价的能力。可以通过设立信贷资产管理部门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从而降低防范存货监控和票据辨别等环节的操作风险损失。

因为供应链融资的特殊性, 供应链融资在贷前需要调查的信息很多且比一般企业授信复杂, 所以银行可以通过制定审查模板和相关准则、建立专业的调查小组, 并规定调查员必须按照模版要求的框架进行信息搜集, 这样就可以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避免了调查人员专业能力对其调查结果的影响。在供应链融资出账和贷后管理方面, 银行应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明确工作程序以及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使操作人员有章可循, 严格控制自由裁量权的操作风险。

作为一个新的金融创新业务, 供应链融资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完善;同时, 相关的法规和监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因此,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应建立定期检查各种产品、审核各类产品流程的缺陷的制度, 并进行相应改进的机制。

操作风险转移工具, 包括两种类型, 一种是进行风险保险, 二是开展操作环节外包业务。在国外, 许多操作风险可以通过保险转移的方法降低损失, 但国内却因种种原因而无法推广。然而, 在供应链物流管理方面的融资也就是供应链融资方面某些环节, 有些保险产品可以为此操作风险提供转移的渠道。例如, 一些保险公司已经探讨过有关监守自盗的有关险钟。此外, 国内供应链融资实践中, 许多银行积极通过与第三方物流的战略合作, 可以使物流业务的操作风险转移到物流或仓储公司中。

融资融券的操作及风险 篇2

如何操作融资融券业务?风险在哪?

中国证监会于10月5日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这个承载股民对政府救市期望的金融服务要与世人见面了。那什么是融资融券呢?普通投资者能否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能否把中国股票市场带出低谷?

买空卖空的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又一新产品,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融资是借钱买证券,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资买进证券,称为“买空”;融券是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券卖出,称为“卖空”。

据证监会披露,融资融券业务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进行。试点期间只允许证券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普通投资者还无法参与。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后,融资融券业务将会成为中国证券公司的常规业务。

融资,就是你把保证金抵押给券商,或抵押自己手头的股票借资金,比如有人用10万股的宝钢股票抵押,拆借120万的现金,用于买入其他股票,等买入的股票卖出后还上券商的贷款。

再比如融券,假如你有100万元,如果宝钢股价是8元,实际最多可以借股票10万股,而不是12.5万,借来的股票可以在市场上卖出,获得现金80万,一个月后宝钢跌到6元,这时候只要60万就可以买回10万股的宝钢了。这样一个月就可卖空股票获利,股票下跌也可以挣钱。但是如果宝钢股价不跌,一个月后涨到10元,而你又以8元的价格卖出借来的股票,这个时候券商就会不断催促你还股票,也就是平仓,如果你不主动买回10万股,券商就会用你的保证金100万买回10万的宝钢。这样你就拿不回来抵押在券商的100万,你以8元的价格卖出的股票获得现金80万,来回亏损20万元。

适时推出意在救市

不管人们如何评价融资融券对市场的作用,它已经出来了,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目前我们能做的是如何研判有了融资融券的股票市场的走向、融资融券的意义何在?

融资融券本来就是市场必备的一种交易制度,纵观世界,有的资本市场从一开始就有这个制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梅君对《小康•财智》记者说:“融资融券推出意义重大。从长远来讲,终结了中国十几年来单边市场的状况,以前,投资者只能在股票市场单边做多,现在改变了这一状况,投资者可以做空,可以活跃市场。”

出台融资融券业务是政府监管部门,为了救市采取的措施的一部分,起到发出一个强烈信号的作用,信号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能不能被市场认同,这和我们周边市场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可以肯定的是,融资融券的短期效果比较乐观,从短期来看,大家都认为市场已经跌得很厉害,出现投资价值了。不少投资者现在想抄底,但是已经没有钱了,对于这一部分人,就可以让证券公司做担保,借一部分钱出来,就是通过融资融券,再加入市场的搏击,给市场注入新的生命元素,对于市场是有好处的。

“证监会推出的利好救市措施,可以说是长短兼顾,有些会发挥长期的作用,有些会产生一些基本的作用,但是现在最关键的是周边的市场,目前看,投资者最担心的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因为如果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的话,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从国内来讲,对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也是一种担忧,影响股民投资信心。”梅君说。

融资融券适合谁?

目前,市场人士大多认为在融资融券试点期间,融资融券带来的利好效应将更多地表现在板块和个股上。那么究竟有哪些板块和个股会受益呢?目前来看券商板块无疑是受益最大的板块;而那些潜在的融资融券标的股,主要是一些大盘蓝筹股,也会从中获益。

融资融券的启动对券商股的利好最大。而且试点取得成效后,融资融券业务将会成为证券公司的常规业务,这将扩大券商的业务范围。梅君认为,对券商而言,传统的业务就是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现在增加了融资融券业务。券商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券商对于融资融券业务是两头收手续费的,而且融券者的保证金是没有利息的,但融资的钱肯定不会白给,至少投资者得付7%的年息。

按照相关规则,大盘蓝筹也值得关注,大盘蓝筹股可能会成为融资融券的标的股,如中石化,宝钢,鞍钢等。

梅君说:“中小投资者最好不要参与融资融券业务,因为风险很大。对于一般投资者,如果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话,放大投资者收益的同时,也会放大损失。本来你自己有一些钱在那里,但是现在相当于你要借钱去做股票,如果亏的话,就等于双倍的亏。打个比方,如果股市亏的话,本来你只亏1元钱,现在就亏2元钱。”

联合证券分析师宋曦提醒广大投资者:“相对来说,投资融资融券,风险的控制会更加严格,需要更强的投资技术,卖空的技术比买入需要更多的分析,需要更多的投资技巧。对投资者来说,这种双边的投资比以前单边的投资风险要大很多。一些大的投资者和一些机构比较适合投资融资融券,一些散户、小的投资者最好不要涉及这种投资。融资融券给很多投资者提供了机会,当然也带来了风险。如果控制不好的话,对市场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证监会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特别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同运作模式比较

融资融券交易作为一种信用交易,在全球主要形成三种运作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单轨制模式,以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双轨制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势,中国在制定有关融资融券法律规则,建立完善运作制度时同时参考借鉴这三种模式,取长补短,促进融资融券交易在中国的成熟发展。

通过分析比较这三种运作模式,可以发现,这三种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政府监管的方式和力度的差异,美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成熟发达,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因此整个交易过程以证券公司等经济主体为主,而日本、中国台湾的金融市场相对薄弱,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所以整个交易运作中具有半官方性质的证券金融公司起着主导作用。从对本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看,这三种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促进了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但是据统计,一般个人投资者占比越大,对证券市场的推动作用越强。从三种发展情况看,总体呈现出一种向市场化方向改进的趋势。

税务会计融资操作研究 篇3

一、 应收账款融资操作风险存在形式

供应链金融融资相比于传统的信贷融资,加入多个主体,不单单是一对一服务,其操作流程变得繁复,这对于银行而言无疑增加了其债权损失的风险,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层次都需要做出预先判断和分析, 减少金融机构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结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的分类, 从其来源着手分析,进行如下分类。

(一)内部欺诈

内部欺诈是指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法规的行为。根据数据显示,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主观人为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占比达到83.06%,而内部欺诈的比例高达50.49%,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不健全, 以致工作人员执行时不规范,甚至是违法违纪。在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方主体和多个部门,因而对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和人员的执行力以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外部欺诈

外部欺诈是指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的行为,主要分为担保欺诈和财务报表欺诈。

1.担保欺诈。 担保是为了保证债权人利益, 为了债务人按时归还债务而采取的措施。 应收账款融资中的担保欺诈则是指贷款企业为获得融资,更改或虚设应收账款数额。 常见的欺诈方式有:(1)提前开票。 若企业在短期内运货, 那么应收账款在下个账龄阶段都能被视为正常情况。 贷款企业为了增加信贷额度, 将未到期交货的发票混入, 提交银行作为融资担保。(2)虚假账期。 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对应收账款账期较长的单难以授信或不授信, 因此不少贷款企业将超额账龄予以修改, 就可以获得贷款或改善其可用信贷额度。 (3)挪用现金。 贷款企业收到债务企业偿还的应收账款后,不通知银行, 蓄意增加贷款的信贷额度或延长银行贷款周期。(4)欺诈性应收账款。 贷款企业虚构的应收账款来获得银行的贷款。

2.财务报表欺诈。 财务报表欺诈为了自身利益,谎报错报数据,虚增盈利。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中,企业的财务报表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系着信用额度以及贷款期限, 贷款企业为了通过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故意虚假陈述或者隐瞒相关报表内容来欺骗或误导银行, 企业进行诈骗的方式通常有提前确认或制造收入事项———虚增利润、少报费用递延到下期再确认。

( 三) 涉及执行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

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流程繁复是导致银行损失的一个主要因素, 内部流程风险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内部风险控制不当、信息传递不及时等。

二、 基于损失分布法的应收账款融资操作风险度量

(一)损失分步法框架

损失分步法是将每个风险单元发生损失的次数视为随机过程, 将每个风险单元损失发生后的损失程度视为一个随机事件, 用来估计每个风险单元进而整个金融机构因操作风险而导致的损失分布。 损失分布方法假设发生次数和严重程度是独立的, 损失事件相互独立且随机分布, 各损失事件的总损失值相互独立, 然后将频度分布和程度分布通过一定的方法集成起来得到一年的操作风险损失分布,从而计算操作风险的大小。

损失分布法是通过损失程度分布的卷积得到整体损失分布, 然后得到操作风险的大小。 可以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可以简述如下:(1)用样本估计一年内操作风险损失频率的分布;(2)用样本估计每次操作风险损失程度的分布;(3)从频率分布函数中抽取一年内损失次数的随机数“N”;(4)从损失程度分布函数中随机抽取出 “N” 个损失数据;(5) 将 “N” 个损失数据加总得到年度损失值;(6)将(3)—(5)步骤重复M次, 将计算得到的损失量连接成一条能够较好地描述潜在的损失事件的曲线, 从而得到了总损失的经验分布;(7)将M个操作风险损失模拟值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就可以计算置信水平为 φ 的Va R(φ 分位数)。

(二)损失数据的选取

1.数据时间的选取。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选取事件发生时间, 还是事件发现时间。 由于金融损失事件发生时间有时是横跨比较长的时间, 难以统计分析问题节点, 所以本文选取事件发现时间作为数据统计时间。

2.事件类别的选取。 根据分析的应收账款融资操作风险存在形式,在这里我们简要把事件类别分为: 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其他情况三种。

3.损失金额的选取。 由于我国现在没有数据库统计操作风险损失金额, 往往我们只能通过媒体的报道来获取,在本文中,我们以媒体公开的涉案金额来统计结果。

(三)损失频率的分布

考虑到某个时间区间内损失频率是离散的而非连续的, 应该选择离散统计分布拟合损失频率, 因为泊松分布能够很好地描述单位时间或者空间上操作风险发生的次数, 所以在本研究中采用泊松分布对操作风险发生的次数进行拟合, 其表达了固定时间段内操作风险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 对于某类损失事件,当损失频率为n时,概率密度函数:fn=λne-λ/n!

则预期损失频率E(n)=λ,方差D(n)=λ,由于泊松分布只有一个参数,既是分布的均值又是方差, 要得到损失发生频率的分布, 可以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 λ 进行参数估计。

(四)损失强度的分布

由于研究数据呈厚尾现象,在对操作风险损失强度分布的求解中,我们先模拟符合某项分布,求得结果后再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可以选择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伽马分布、韦伯分布四种分布, 因为其均有一个峰值的出现,而且峰值出现时因变量情况符合我国银行操作风险出现的特点。

三、操作风险损失分布的数据分析

(一)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以及管理现状,损失的内部数据难以获得,我们通过中国银监会的公开报道,以我国银行2011—2014年四年应收账款融资损失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研究,统计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从偏度和峰度值可以看出, 三类情况的偏度值、 峰度值均大于0。 偏度是描述总体分布形态对称的统计量, 等于0 时表明总体分布呈正态分布形态, 当其绝对值越大时表明整体偏离正态分布形态越大; 峰值是描述总体分布形态与正态分布形态相比较的陡平程度的统计量, 等于0 时表明总体分布与正态分布形态陡平程度相同, 当其绝对值越大时表明总体分布偏离正态分布形态陡平程度越大。

(二)损失事件的分布特征

根据统计的56 件损失事件的分类结果,内部欺诈29 件,占51.79%,其比例达到了总损失事件的一半以上;外部欺诈16 件,占28.57%。 但国外银行损失事件中,外部欺诈占很大比例,相反内部欺诈的比例不到5%,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健全, 让银行职员利用职务便利有缝可钻、 有机可乘,损害他人甚至是国家的利益。

56 件损失事件的涉案金额达213.56 亿元,内部欺诈的29 件事件涉案金额为78.39 亿元, 占四年来总损失金额的36.70%,而外部欺诈占的比例达到了61.25%,说明不同风险类型事件造成的威胁是不同的, 商业银行在设计防范措施时要合理应对。 外部欺诈是指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的行为, 包括担保欺诈和财务报表欺诈, 发生主要因为银行的违规执行、内外勾结有关,警惕我们注意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增强银行职工的个人素质。

,,,,,,,,

中国人民银行做了一次关于不良资产来源的调查, 发现损失风险的发生主要由金融部门、 金融外部环境产生, 其中金融外部环境可能占了主导因素, 这就需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需要银行把未来发展计划落实到现实的每个部分, 把宏观政策与微观个体发展挂钩,建设社会、政府、企业诚信文化, 进一步促进金融产业与供应链实体经济的合作共赢。

四、 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操作风险控制

(一)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

正如企业文化一样, 公司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本源,是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高业务人员对风险的意识,并让这种意识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和积极作用,保证企业的利益,也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共赢,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最终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我们要像发展企业文化一样,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文化的认识,保证企业和大众的利益。

(二)提高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人员专业素质

相比于传统信贷模式, 创新的应收账款融资加大了原有操作的复杂程度, 这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考验。据有关调查显示,内部欺诈是导致操作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 那么对症下药时需要业务人员了解欺诈弊端,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道德素质, 同时加强银行的监管机制,减少违规事件的发生。

(三)完善银行内部控制系统

针对应收账款融资面临的操作风险, 银行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氛围, 单独对各个部门设立预期目标,并实行进行专业化管理,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强化控制、合理评估、高效反应, 尽可能减少可预测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

(四)建立风险损失数据库

操作风险管理影响着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的进程, 要着手研究分析操作风险的种种方面, 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建立我国银行损失数据库, 一来可以减少后续相似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来等于是给融资企业、 供应链各个实体建立一个类似诚信档案的电子身份证。 不过这个数据库的实现需要有关部门的推进, 因为数据库需要各大银行的数据汇合成体系, 而银行要保证自身利益, 不希望公布损害利益的事件,或者是虚假上报,损失数据库的建立还需要协调。

摘要:与传统银行融资相比,应收账款融资能够满足中小型企业资金不足的同时,能有效利用应收账款占有流动资金的部分进行银行融资。供应链融资凭借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以及面向授信自偿性的结构化操作模式的设计,构筑了用于隔离中小型企业信用风险的“防火墙”,并由此带来大量的贷中贷后操作环节,操作的复杂程度明显高于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再加上中小型企业自身规模与资金限制,在流程控制与业务模式上与银行规定要求有所偏差,导致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增加。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的操作风险,帮助以后更好地研究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风险及其防范。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丰吉闯,李建平,高丽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选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8).

[2]姚艳.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金融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2015,(3).

农村合作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研究 篇4

农村合作银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农村信用社改造中,在合作制的基础上吸收了股份制运作机制的股份合作制金融机构,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商业化农村金融组织[1]。农村合作银行扎根于农村,农户的存款是其负债业务的主要来源,为了尽可能多地吸收农户存款,银行的网点设置非常分散,内部控制不能有效落实,潜在的柜台会计操作风险大。会计操作风险具有风险范围大、关键点繁多、风险防范控制难、风险管理成本大、风险连锁性反应特征明显等特征。

2 农村合作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分析

农村合作银行会计操作风险中业务账户结算风险和柜台现金风险是最为关键的风险控制点。在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上存在关键风险点管控不到位和风险检查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

业务账户结算风险。账户结算是农村合作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也是银行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点。主要包括:开户资料的调查风险。比如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要求,提供的材料是否完整、有效、真实合法,业务经办人是否按规定全面掌握客户的信息等[2];大额交易风险。银行主要吸收农户的闲散资金,有大额现金支取或者不合常规的异常支付,要引起重视。大额交易的签字审批制度不严格执行将为银行带来风险。大额交易的结算管理是农村合作银行在运营中容易发生金融犯罪的关键风险点,银行自身操作不合规极有可能加剧不法活动滋生。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大额交易管理不善,或内外串通欺诈从事金融犯罪活动;对账不及时所造成的风险。由于农村合作银行网点分散,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账不及时、对账单回收率偏低造成会计操作风险加大。

柜台现金管理风险。农村合作银行网点多,基本都实行柜员制,柜台员工操办现金业务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重要的风险点。第一,每日业务结束后未按银行规定监督柜员封包,未对该日结单情况,比如库存现金核对、现金的支付情况进行核查,最后导致银行面临的风险加大。第二,未按银行现金管理制度对现金进行实际查库,或者对现金单证查库不严谨,从而造成风险隐患。最后,收款业务未按规定的流程来办理。

此外,业务授权不规范,比如审贷分离制度落实不力,员工定期轮换未严格办理交接手续,对敏感重要岗位的员工考察不全面,都将造成农村合作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扩大。

关键风险点的管控工作。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产权制度以来,农村合作银行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它的会计制度不是十分完善,导致其会计业务操作不规范,内控管理不到位。此外,规则制度冗杂而且一时难以全部掌握。由于农村合作银行具有合作制的特性以及商业化运作的特点,其适用的规则制度比纯商业银行相对更复杂,员工不清楚哪些操作要求是必须到位的,员工无法准确把握会计操作关键风险点,从而使银行面临着风险。最后是未及时下发风险提示。市场在不断变化,金融形势在不断变化,关键风险点也会出现转移和换位,银行业务发展的同时,也会增加新的风险点,农村合作银行的风险管理应该是全面的、全程的。

风险检查。基本网点的会计操作风险是农村合作银行的重要风险管理点。由于农户是其主要负债对象,农村合作银行的网点分布较为分散,网点员工与当地农户一般都比较熟悉,这就有可能导致员工因为个人感情而简化手续或操作流程而产生风险。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对支行和网点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建设以及全面检查的同时,事后监督不可或缺,对柜台操作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识别、监测和控制会计操作风险。具体对员工的尽职情况、网点现金、账本对账、重要空白凭证等进行监督检查。

3 农村合作银行会计运营风险管理对策和建议

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农村合作银行的规模小,地理限制强,股份合作金融的体制,使其在会计操作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特点,如产品结构、业务流程比传统农村信用社更加复杂,操作风险管理难度大,业务的专业化与员工素质的差距,员工对会计规则制度的生疏使会计操作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优化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促进实现银行内部控制,提高业务操作效率,降低会计操作风险。

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农村合作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最直接的来源便是员工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如果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强,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这将大大地降低银行运营过程中的会计操作风险。通过强化培训,提高员工的素养,既可以减少因自身的知识水平不满足业务需求而造成风险损失,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掌握风险防范的方法和策略。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首先,加强内控建设,可以保证银行经营管理的合规合法性,确保银行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加强会计制度的全面贯彻落实,使银行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持会计资料的自身完整,从而降低会计操作风险。其次,内控可以从制度的层面上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使其自觉遵守各项业务规章制度,防止在业务操作上凭员工个人主观经验办事,促进银行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农村合作银行作为我国较年轻的农村金融机构, 具有合作制和商业化运作的特性。由于受网点分散、业务规章制度不健全和员工素质不高等方面的制约, 农村合作银行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会计操作风险十分突出。本文通过对农村合作银行会计操作风险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相关的风险防范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合作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自文娟.基于内部控制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 2009.

会计稳健性融资效应形成环境研究 篇5

Adam Smith指出, 交易是人类的天然倾向, 在交易过程中参与者之间同时存在着冲突与合作, 因此必须达成一种切实可行的协议以调和利益冲突, 即“从冲突中形成秩序”的思想, 这时契约作为交易参与者之间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便得以产生, 从而对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行规范, 为交易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契约的签订和履行变得日趋复杂, 交易参与各方在缔结契约时需要借助于各种契约条款以保护自身利益, 维护契约的公平和公正, 这些契约条款在很大程度上与财务信息相关。鉴于企业是“若干契约的结合”, 人们便提出对契约进行监督的要求, 无论是关于“财产权”的文献还是关于缔约的文献都表明, 会计在契约条款制定和监督其实施的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企业契约耦合体中能够对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对契约参与者的贡献 (提供的要素与劳务) 与应当获得的报酬进行界定、反映和控制, 减少参与各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对企业缔约机制的阻碍, 支持企业各项缔约活动的进行, 从而有助于契约公平的推行 (Watts和Zimmerman, 1986) 。“会计不是别的, 而是在发生收取、发送、购买和销售以及其他情况时, 对商业契约和其他契约等类似业务进行记录和描述, 以正确而又精巧的方式从而较快并较准确地得出最终成果”。因而成为契约签订与契约履行的重要工具之一, “被用来确保冲突的离心力不至于压倒合作的本能”。可见会计作为契约的推进机制, 在契约谈判、缔结、执行和监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财务信息在契约各方之间的传递, 能够反映出契约各方的权利、义务、收益和风险。

二、财务信息在契约中的作用及会计契约的内容

(一) 财务信息在契约中的作用

雷光勇 (2004) 将会计在契约机制中的作用概括为以下方面: (1) 贡献计量, 即对于参与者投入企业的资源进行计量; (2) 利益计量, 即对要素投入者 (如股东、债权人、高管人员) 因为投入要素应得的利益进行计量; (3) 履约信息的提供, 即将契约参与者是否履约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其他参与者; (4) 维护契约参与者市场地位的流动性, 即通过会计传递信息以便于参与者做出是否退出契约耦合体的决策; (5) 提供参与者进行谈判博弈的共同知识, 从而减少谈判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谈判成本。这五个方面息息相关, 贡献计量和利益计量反映了会计计量的对象, 而提供履约信息、维护契约参与者市场地位的流动性和提供谈判的共同知识则是从提供财务信息的最终目标即经济后果概括其功能, 财务信息正是因为满足了合理、准确地对参与者的投入和成果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的要求之后才能够实现投资者利益保护等目标。

(二) 会计契约的内容

会计在经济契约缔结和履行过程得以广泛应用, 很早以前就被用来监督和评价管理者经营业主财产的成效, 估计属于国王或地主的收益 (Watts和Zimmerman, 1983;Watts, 1998) 。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过程中, 人们需要通过缔结要素使用权契约 (如股权契约、债务契约、报酬契约、税收契约和社会责任契约等) 以实现资本交易和融通, 这些契约由于大量应用了会计信息、会计方法或者会计程序而被称为会计契约 (雷光勇, 2004) , 并成为会计稳健性在企业融资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经济契约对财务信息、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的使用最终集中于企业的经营成果, 即企业的剩余收益, 会计规则的制定和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到基于会计的经营成果的计量, 从而对契约参与各方剩余收益的分配和履约责任的界定产生影响。鉴于会计契约具有明显的经济后果性, 即财务信息的提供、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的选择将会影响到契约参与各方的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的界定, 因此会计契约中包括对契约参与方提供财务信息、选择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的各种要求和限制条件。Watts和Zimmerman (1986) 最早提出债务契约和报酬契约导致人们产生了在缔约过程中对稳健性财务信息的需求, Watts (2003) 结合当时的研究情况将稳健性的成因归纳为契约、诉讼、税收和监管, 但最为重要的仍为债务契约和报酬契约, 并且建议将稳健性的作用扩展到债务契约和报酬契约的范围之外, 指出稳健性的契约解释意味着稳健性能够提升采用盈余计量公司业绩和采用净资产计量公司清算价值的有效性, 只要计量对投资者有用并且影响到管理者的财富, 即使不存在正式的契约, 稳健性也有助于解决计量盈余和资产的问题。La Fond和Watts (2008) 进一步对稳健性财务信息发挥作用的途径进行了扩展, 指出管理者私有信息和不对称损失机制产生的代理成本不仅仅限于债务契约和报酬契约, 财务报表影响管理者的财富, 因此也会在其他方面影响其动机, 即使不存在正式的基于财务信息的契约, 公司股价、管理者保持职位的可能性、非正式报酬、股票期权价值和控制的资源都可能受到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与此同时, 政府负责制定的用于规范资本市场环境的法律或规则也大量使用了财务信息, 会计稳健性同样可以借助于财务信息作用于政府监管的实施。

三、会计计量与财务报告技术的局限性

(一) 经济活动不确定性普遍存在

经济契约对财务信息的依赖性一方面提升了契约运行效率, 另一方面, 也对作为确定契约参与方权利、责任和利益的财务信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现有会计计量与财务报告技术的局限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计契约的运行效率, 并成为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中, 要素使用者即融资方侵占要素提供者利益的重要渠道。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是影响会计计量和报告准确程度的客观环境约束, 正如Hendricksen在《会计理论》中指出, 可得数据的局限和环境特点限制了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没有什么现象比不确定性更加普遍, 该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进入经济学家的研究视野, 而在此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 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致力于在不存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解释经济现象, 但这种假设并不符合复杂的经济环境。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Knight最早将不确定因素引入经济学分析, 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 从理论条件下竞争与实际条件下竞争的不一致性出发, 即从对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分析入手, 引入不确定性概念揭示了利润的来源。Knight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了区分, 指出“风险是可以度量的, 因此不能为经济人提供获利机会, 而不确定性不可度量, 能够提供获利机会”。Knight还进一步将不确定性归为知识的不完全性, 认为不确定性是经济行为主体的内生的主观认识范畴, 通过引入不确定因素, 强调不确定性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从根本上否定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设, 使经济理论研究更为接近现实。半个世纪以来, 不确定性逐渐成为经济研究的基本假设。

(二) 经济活动不确定性下进行会计估计与判断

早在1922年, Paton就基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首次提出了“会计假设”的概念, 会计所处理的是与价值相关的经济数据, 而价值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 因此会计人员通常需要面对判断, 会计领域也充满了估计和判断, 由此提出会计是在若干假设基础之上运行的。正是因为经济环境中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会计中存在的大量估计和判断, 会计人员要借助于更多的统计、数学知识对存在不确定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处理。Hendricksen则具体将会计中的不确定性概括为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1) 对未来持续存在实体的各种分摊进行的假定和预期。考虑到信息使用者对于财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 产生了会计分期假设, 即人为地将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成相等的时间区间。正是在会计分期假设之下, 才出现了收入和费用确认的权责发生制, 产生了应计、递延和折旧、摊销等等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这些方法的采用是会计中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第一, 关于会计期间的估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会计分期的假设建立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之下,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环境下, 企业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 随时可能清算和终止, 日益猛烈的兼并浪潮也加剧了企业不能持续经营的可能性。第二, 关于特定会计期间的估计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在人为进行会计分期之后, 会计期末存在尚未完成或者未最终实现结果的交易, 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需要将特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相配比, 这时就需要采用会计方法进行估计和判断, 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减值等。从客观因素来看, 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导致合理的会计方法可能不止一种, 而各国的会计准则普遍给予会计人员一定的选择空间, 很难衡量会计人员最终的选择结果;从主观因素来看, 会计计量和报告技术的局限性也导致难以对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进行精确的计量。 (2) 对未来金额不确定的财产进行计量。Hendricksen指出, 财产的未来数额不确定并且需要估计, 会计计量常常被假定为这些财产的货币表现。由于估计数的可靠性在未来变动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难以准确衡量财产的货币量, 任何基于估计数的计量都只是尝试性的, 人们只是尽可能准确地追求估计和预测的准确。大部分存在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都是尚未完成的业务 (如或有事项等) 或者交易尚未发生的业务 (如签订的合约) , 经济业务的履行主要基于现在和将来而非过去。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例, 大多属于尚未履行或正在履行中的合约, 在合约签订之后, 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进行会计处理时,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 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更多的统计和数学知识来处理这类经济业务。在估计和判断的过程中, 财务信息的可验证性很难得到保证, 即便通过会计准则对会计估计的方法进行了统一规范, 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不同会计人员对未来数据的判断仍不可能完全一致, 如对未来现金流量和贴现率的估计。这种差异性一方面来自于会计人员的自身专业知识的差异, 另一方面则很可能来自于利用估计和判断实现特定目的的动机。随着金融技术的发展以及交易复杂程度的增加, 会计中需要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事项越来越多, 对会计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 公允价值运用加剧了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20世纪90年代开始, 在决策有用观的目标指引下, 准则制定机构对相关性和中立性的强调直接导致了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FASB在SFAS157中按照交易信息可获得性和可靠性程度的差异, 将公允价值的确定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输入参数为主体在计量日有能力进入活跃市场可观察到的, 容易随时取得的同质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不必调整) ;第二个层次的输入参数为主体可观察到的类似资产或者负债的市场报价、不活跃市场上类似资产的报价、不属于资产或负债可观察报价的参数、市场佐证的输入参数。这一层次输入参数都需要调整;第三个层次的输入参数是不可观察的输入参数 (最佳信息是主体拥有的数据) 必须调整。IAS39的三个层次则为:第一层次对在活跃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使用标价计量, 第二层次对没有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使用最近的市场交易价格计量, 第三层次对既没有活跃市场又没有最近交易的工具使用估值技术。可见公允价值的实质是以市场输出变量作为参数基础得到的估计价格, 其重要局限性在于必须通过参照市场估计价格才能得以确定, 特别是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往往需要借助现值估计或者模型估计等估值方法, 主观性较强, 并且由于资产负债表日会计主体并未进行实际交易, 因此第一层次的公允价值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是估计的结果。由此可见, 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会计计量技术有限的客观环境制约下, 公允价值的估计存在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其初衷是为了给投资者决策提供更为相关有用的信息, 但公允价值计量直接扩大了会计人员估计和判断的空间。公允价值的定义基于市场活跃并有秩序的假设基础之上, 这一假设基础一旦丧失 (如金融危机下的特殊市场环境) , 公允价值估值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正如郭道扬 (2006) 指出, 公允价值本身存在“公允价值获取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运用的可操作性, 以及如何使公允价值融入到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严密而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之中”等一系列问题。

四、人的自利性与机会主义倾向及信息的不对称性与契约的非完备性

(一) 人的自利性与机会主义倾向

Adam Smith在《国富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人类行为动机的自利原则, 并将其引入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之中, 他指出, “每个人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利己, 求得自己的利益, 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 个人利己主义利益追求是人类经济行为的经济动机。每个人都努力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高程度”……“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 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多大程度上促进这种利益”……“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和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他所盘算的也仅仅是他自己的利益”。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在于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自利性不仅能够解释个人的经济行为, 而且社会发展也根源于这种经济行为的推动。在Adam Smith利己主义教条的基础上, John Muller采用Senior的个人财富最大化公理抽象出了理性经济人假设中的自利性倾向, 理性行为也被相应赋予了自利性的内涵。在现代经济学家看来, 不论将人的自利性假设视为符合经济事实的假设还是“工具主义”的假设, 均与达尔文进化论、社会进化论以及当代社会生物学联系密切, 这一联系的核心体现在, 人类具有动物的求生本能, 并且人类的物质欲望远远超出了稀缺资源所能够满足的限度, 于是出现了类似于自然竞争的“物竞天择”的社会竞争规律, 可见人的自利性是生存竞争与社会进化的必然结果 (Becker, Alchian, Dawkins等) 。机会主义倾向源于人的自利性。新制度经济学家Williamson认为, 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往往会导致机会主义倾向的形成, 即经济人为了谋取更大的个人私利, 存在随机应变和投机取巧的行为倾向, 只要能够达到利己就不惜损害他人利益, 借助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动机强烈且复杂。有机会主义倾向的自利行为与一般自利行为的区别在于, 一般的自利行为服从并遵守信用约束, 而有机会主义倾向的自利行为则不受此类约束。Williamson (1985) 将机会主义行为定义为不完整地或者歪曲地披露信息, 尤其是指在信息传播方面进行蓄意地误导、曲解、模糊或其他混淆视听的行为。可见机会主义行为是采用狡诈或欺骗手段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 并且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人为因素, 这种行为倾向并非意味着所有人在所有时间都会以机会主义方式行事, 但总有一些人在面临谋取个人私利的机会时会采用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方式。由于很难确定哪些人在哪些特定时点会采用何种形式的机会主义行为, 因此人们宁愿假定机会主义行为将随时发生, 并在该假定下事先设定应对的措施。资本市场的参与各方同样是存在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个体,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参与资本市场运作的根本动因。契约各方个人效用函数的差异以及行为的外部性导致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个人采用欺诈、偷懒等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当财务报告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者和控股股东的个人福利时, 他们就会在机会主义动机的驱使下通过各种方式从外部投资者手中转移财富, 如Watts和Zimmerman (1986) 提出的实证会计理论三大假设表明, 企业为了配合侵害行为往往倾向于高估盈余, 而大量实证文献发现企业会通过会计方法的选择避免债务违约 (Press和Weintrop, 1990;De Angelo等, 1994;Sweeney, 1994;Beatty和Weber, 2003) 。这时技术上中立的会计准则在实务操作中就可能会出现有偏的结果, 而会计稳健性则有助于抑制企业高估盈余的倾向, 达到相对中立的经济后果。

(二) 信息的不对称性与契约的非完备性

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交易的参与方拥有其他参与方没有的信息, 结合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来看, 从投资者 (资金供给方) 的角度分析, 尽管人们在行为决策过程中总是试图“理性”以达到效用最大化, 但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等因素直接造成了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的限制, 并且交易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导致人们只能做到“有限的理性”, 正如Simon (1989) 指出的那样, “愿望是合理的, 但只能有限地实现”, 因此私人信息的存在从本质上讲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 获取信息的成本有可能超出收益, 或者即便信息供给方愿意主动披露信息, 但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往往是难以证实的。从企业管理者和控股股东 (资金需求方) 的角度来看, 在机会主义动机的驱使下, 会选择不对外披露信息或仅仅披露对自身有利的信息, 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以获取私利, 从而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这些因素都意味着信息不对称性的客观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导致契约不完备的重要原因之一。完备契约建立在信息充分、缔约对象可选、零交易成本和人的完全理性的假设基础之上, 如果缔约双方能能够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将要发生的重要事件, 并且将所有重要事件下涉及到缔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契约条款中注明, 同时能够严格在契约条款约束下履行契约, 在违反契约的情况发生时存在强有力的第三方强制履行契约, 则契约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完备契约。然而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以及交易成本限制等原因, 契约条款不可能是完备的, 现实中的契约难以准确界定未来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各种未来状态之下缔约方的利益, 在契约中难以将未来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全部写入条款之中, 并且也不能保证已有的契约条款能够在未来得到完全执行, 契约中往往成为存在“漏洞”的不完备契约。Coase (1937) 较早关注到契约的非完备性问题, 他指出, 预测的困难导致商品或劳务供给契约的期限越长, 买方就越不可能明确规定对方该做什么。此后, Williamson (1979) 、Klein (1980) 和Shavell (1980) 等经济学家也明确提出了契约的非完备性问题。Grossman和Hart (1986) 以及Hart和Moore (1990) 正式建立了不完备契约理论。契约非完备性的客观存在导致难以通过契约对所有的利益归属进行完善的界定, 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参与者就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将不确定性导致的利益盈余据为己有。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以上因素共同为企业内部人实施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动力和途径, 契约和规则对财务信息的依赖性和会计计量和报告技术的局限性使企业有机会和能力通过操纵财务信息影响契约各方的利益分配格局;人的自利性是企业的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产生机会主义倾向侵占他人利益的内在根源;而信息不对称性和契约非完备性则为企业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创造了外在条件。可见要从根本上抑制企业通过会计途径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方式有两个, 其一, 改变现行契约和规则对财务信息的依赖性, 以经济价值作为评价契约参与各方权利、责任和利益的根本途径;其二, 改进现有会计计量与报告技术, 如提高会计估计技术、更为及时地进行财务报告等。然而, 在有限理性的客观制约下, 完美的会计系统和契约制度只能够无限接近, 但无法真正实现, 或者说在现有会计计量与报告技术和契约制度还未达到足以抑制企业以会计为手段实现其机会主义动机的环境下, 当准则制定机构还难以找到一种更好的抑制代理人高估盈余倾向的会计技术和方法时, 必须在现有经济环境下结合现有的会计技术寻找一种较为现实的、能够限制企业实施机会主义行为, 并且其实施成本能够为交易各方接受的会计制度。

摘要:本文认为, 会计稳健性融资效应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经济环境, 如果不与特定的经济环境相结合, 会计稳健性将会通过更为及时地确认损失, 推迟确认收入, 最终导致净资产价值的低估。从技术上讲, 稳健性在会计系统中引入了偏向, 这也是稳健性批评者认为其不符合中立性要求的根本原因。然而, 完美的市场环境和会计系统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在这种特定经济环境下, 会计稳健性的经济效应才得以发挥。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融资效应,形成环境

参考文献

[1]索科洛夫著, 陈亚民等译:《会计发展史》, 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

[2]夏恩·桑德:《会计与控制理论》,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葛家澍:《会允价值的定义问题》, 《财会学习》2009年第1期。

税务会计融资操作研究 篇6

关键词:中小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一、会计操作风险产生的理论分析

(一) 信息不对称是会计操作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拥有不同的资料信息。基层业务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各项业务, 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信息掌握比较充分的一方, 以及银行内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 并且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激励不相容, 各自的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不一致。信息较充分代理人, 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优势及制度漏洞, 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也可以理解为信息经济学中所说的道德风险。银行员工的道德风险, 隐蔽性高, 危害性严重, 主要表现为欺诈和金融腐败行为, 从而导致会计操作风险的产生。

(二)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导致会计操作风险

现代经济学认为, 由于我们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及个人决策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差异, 个人的理性只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理性, 是一种有限理性, 行为主体很难做出最优的决策选择。

银行员工与银行之间就是个人有限理性与集体有限理性之间的关系。银行员工由于自身业务素养及知识能力的不同, 出于“经济人”的本性, 在面临风险与利益的时候, 往往选择规避个人风险, 实现个人价值, 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是个人理性的过程。银行则投入资源, 规避银行风险, 实现银行价值, 这就是集体理性的过程。在有限理性的决策下, 个人价值与银行价值可能会出现不一致, 甚至完全相反的情况, 这时候就会发生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从而导致操作风险的产生。

二、会计操作风险现状

(一) 内控体系不健全

基层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缺失。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的会计操作风险发生在基层。但是, 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基本设于总行或分行, 在基层没有相应的职能设置, 这就造成了基层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缺失。基层分支机构对总行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落实及监督管理等方面, 缺乏与总行风险管理信息的有效沟通与反馈, 从而为操作风险的出现提供了机会。

由于新业务的开展或系统升级等, 常存在制度与业务的脱节现象, 制度的变更滞后于业务的发展。同时, 各项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 规章制度数量庞大但分散于各类文件中, 缺少整合, 缺乏运作有效、信息对称的内部控制决策体系, 因而常出现内部管理部门间的衔接、协调不充分。

(二) 制度执行力度不足

制度的制定只是保证业务正常安全进行的第一步, 而关键在于制度的实施与执行。目前, 存在最为严重的问题不是无章可循, 而是有章不循。制度的执行成为一种形式, 没有发挥其真正的约束职能。比如, 特殊业务的授权职能, 授权柜员在没有认真地审核操作柜员的业务内容的情况下, 刷卡授权, 没有起到监督复核的职责, 授权制度的执行成为一种形式。

(三) 风险控制文化缺失

从全国发生的会计操作风险的各类案件来看, 大多数由于基层的违规操作造成的, 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部分管理者把风险控制, 单纯的理解为各类制度的制定, 认为行内有了各种制度就完成了风险控制。有不少单位存在“片面追求考核指标, 轻业务管理”的现象, 在不合规的“熟人文化”影响下, 甚至迁就大客户的要求, 在自认为无风险的情况下, 带头违规操作, 无视行内规章制度。这致使行内业务人员无风险控制意识, 普遍存在“以信任替代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现象。以上种种问题, 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银行风险控制文化的缺失。

(四) 员工培训不到位

在各种经营活动中, 人的因素永远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风险防控起着关键作用, 而人员的培训不足, 则导致业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业务素质欠缺, 从而无法辨别业务风险。对于中小银行来说, 未设置健全的培训机制, 对于新员工的入行培训流于形式, 多采用照本宣科的制度学习, 或简单的业务介绍。新员工的业务素质无法通过正规严格的培训得到提升。加之业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后续培训欠缺, 且无完备的培训材料, 不利于业务人员的自我学习。

三、构建操作风险防范机制

根据会计操作风险产生的理论分析, 结合会计操作风险目前的现状问题, 应找准风险防范根源, 通过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 完善制度管理及落实体制,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在不断提高人员素质的基础上, 加强系统建设, 构建前中后台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一) 完善分支行内部控制体系

1. 完善各项内控制度。

首先, 要根据实际的会计结算业务, 制定详尽、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根据业务和岗位的不同, 制定涵盖现行业务操作流程、风险点等的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手册。对分散的规章制度等进行整合, 建立包括业务流程、风险点提示及控制措施在内的体系文件, 形成动态的制度平台, 通过体系文件指导和控制会计业务的运行和操作。其次, 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控制的基础是信息, 信息需要通过反馈机制才能有效的传达。通过完善上下级的信息沟通机制, 能确保问题及时发现, 尽早暴露, 及时解决。另一方面, 通过信息沟通机制, 加强基层员工的交流与互动, 使每个员工能积极地参与到行内各项制度的建设中, 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对业务的理解掌握能力, 同时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2. 加强基层内控管理。

尤其要加强对基层分支机构“一把手”和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 落实责任问责制, 明确各级管理者及每位操作人员在防范操作风险中的权利与责任, 并进行责任公示。同时, 加大对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 不断完善责任认定规则, 明确处理程序中应贯彻的原则及责任认定部门的对接等。通过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的协调配合, 强化风险责任的追究机制, 坚决遏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 加强会计操作风险文化建设

加强风险控制文化教育, 构建以人为本的风险控制文化。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是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要加强员工风险控制的意识, 营造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加强对风险控制文化的认同感, 使单位员工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使风险防范意识打破部门的界限, 真正渗透到业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及操作习惯中去。培育行内的每个成员养成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的习惯, 共同营造安全、良好的团队氛围, 促进团队和平共处, 共同发展。同时, 积极开展案例警示教育, 利用发生在银行的一些典型风险案例及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点, 深入剖析, 总结经验, 增强员工的法制观念和培养员工的职业操守。

(三) 加强人员管理, 提高制度执行力度

1. 要加强员工准入管理, 控制会计操作风险源头。

在录用与配置上, 要保证会计结算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数量和素质, 特别要关注与其职业行为相关的素质, 既包括与操作风险控制要求一致的自律性、严谨性, 也包括与操作风险控制要求相悖的不良行为。在关注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要重点关注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素养, 不能只关注家庭背景、学历及其营销能力, 应在力求增加银行收益的前提下, 通过信息甄别, 降低逆向选择的风险。

2. 提高员工专业素养, 实现高效合规操作。

通过持续实施基于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员工培训, 增强员工职业素质, 全面提升履职能力, 以奠定操作风险治理的员工素质基础。要加强主管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 做到“了解你的员工”、“了解你员工的业务”, 真正履行管理职能, 切实起到风险防控的作用, 逐步引导员工高效合规操作。

3.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增加合规操作激励。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以自我约束为核心的考核考评办法, 引导分支机构正确处理提高经济效益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业务发展不能与风险控制发生利益冲突, 不能制定容易引发偏离既定经营目标或违规经营的激励机制, 不能以违规方式获取经济利益。要合理确定任务指标, 把风险及内控管理纳入考核体系, 切实加强和改善银行审慎经营和管理, 严防会计操作风险。

(四) 完善会计操作风险监控体系

借助信息科技平台, 建立、整合现有信息资源, 包括事中监督反映的信息、事后监督通报的信息、会计现场辅导反馈的信息、内部审计和稽核反映的信息等。根据业务特点及信息汇总, 划分风险等级, 完善风险控制标准, 为风险的识别和监控提供基础。事中监控、预警系统要紧跟业务发展, 根据不同业务性质、不同金额和交易界面, 设置不同的监测限额, 由系统实时监控操作风险。建立完善事后监督制度, 通过对原始凭证、账户资料及各类报表的检查分析, 对业务办理结果进行全面复核检查, 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的建议与措施, 以进一步防范风险。逐步建立事前能防范、事中有控制、事后有监督的会计操作风险监控体系, 实现前、中、后台三位一体, 相互制衡的监控机制, 有效防范会计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杨小丽.《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管理的几点建议——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10:111-112.

[2]阮明真.《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若干对策思考》[J].《新金融》, 2006, 1:61-62.

[3]彭莉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的操作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 2006, 24:89-91.

[4]李蕾.《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防范措施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359:88-89.

税务会计融资操作研究 篇7

表外融资几乎是随着租赁业务的出现而产生的, 通过经营租赁和应收债权出售等方式融通资金是长期以来企业普遍采用的表外融资方法。近几十年来, 在金融工具创新、新经济兴起、创造性会计出现的大背景下, 我国表外融资的方式得以不断翻新。尽管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其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 但表外融资层出不穷的花样令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难以应付。具体而言, 表外融资之所以能在我国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存在着必然, 原因如下:

(一) 现行会计准则对表外融资提供利用空间

现行会计准则指出, 资产和负债只有在已经发生的交易事项下才能确认, 未发生的交易事项原则上是不能确认为资产和负债的。从现有会计准则的规定中可以看出, 资产和负债并未对其现实的经济原则和意义赋予高度重视, 只是在法律条文中给出粗略的解释, 这使得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融资业务在实际经济交易中不能归纳为企业的一项债务。由此, 表外融资业务无法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得到体现。可见, 现行会计准则对表外融资提供了可利用空间。

(二) 当前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无法使一些融资工具在表内得到反映

传统意义上, 财务会计倾向于选择历史成本作为其计量的属性。但是, 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 历史成本计价显然会给财务核算带来一定的麻烦。从债务角度来考虑的话, 经营者唯有将部分债务转移到表外才能缓解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但是, 如果资产价值能够以现值计量, 表外融资的压力将会有较为明显的释放。与此同时, 对于创新型金融工具的计量和确认, 历史成本计价模式并未很好地提出解决办法, 以至于这部分金融工具仍然只能以表外形式存在。

二、表外融资事项会计政策的选择

表外融资事项由于本身业务性质的特殊性, 对财务会计工作者而言, 最大的难题就在于表外融资有关会计政策的选择。为了使研究对象更具有针对性, 笔者主要选择表外融资计量属性的选择以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就会计理论而言, 在表外融资的会计处理上, 有关计量对象和尺度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但是如何确定表外融资的计量属性则是留给当前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一个难题。

一直以来, 作为财务会计计量的基础, “历史成本”强调只要当相关交易确定下来, 资产和负债在入账以后不能轻易变动, 因此, 历史成本的确认就是过去经济交易所形成的一个成本价格, 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现有资产、负债的存量。但是, 对表外融资而言, 其交易由于涉及到不同利益相关者, 在合约履行过程中必然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履约周期。随着时间的延长, 其价值也会经历涨跌的变动。按照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原则, 会计界有必要对表外融资事项寻找更恰当的会计计量属性。

对表外融资的初始确认, 目前的做法时在交易开始、合约生效时按照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计入账面价值, 这一处理方法类似于前文所说的历史成本, 但是一个突出的矛盾是, 由于市场环境变动造成表外融资的各项权利义务均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损益应该如何处理。

目前会计界普遍认为, 对于短期的应收应付项目均可按照结算净值列报, 而对于长期应收应付项目则应按照当期现值予以列报。从决策有关观的角度来看, 相较于历史成本, 现值显然符合经济交易的实质。在处理表外融资合约时, 根据重要性原则以及成本效益原则, 按相关现值予以列报是可取的。

不过, 当交易合约的确认时点提前到合同签订时, 相关资产和负债的形成时间也会随之延长。此时, 如果忽略时间价值的话, 而单以现值计量, 则其处理方法的实际经济意义将会削减。不同的经济业务适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和计量程序, 对此, 笔者将就两种比较典型的表外融资合约计量属性进行讨论:

1.对于合约中明确规定了履约金额和内含报酬率的事项, 应采用传统现值法, 使用内含报酬率对未来的履约金额一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如租赁;当合约的履约金额在金额和时间或二者均不确定时, 则按各种情况下发生的概率计算其期望现金流量, 然后用相应的内含报酬率对期望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2.当表外融资合约延期履行或无法履行时, 如融资方为主要责任方, 应按合约约定的条款将预计支付的赔偿金额合理确认为损失, 调整相关资产、负债的金额。如融资方为主要受害方, 则在取得法定违约赔偿索取权时, 按赔偿金额与损失金额的差额确认为损益。

三、表外融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附追索权转让应收账款与产品筹资协议是我国企业表外融资常用的两种方法, 基于此, 笔者将对这两种表外融资方式进行具体的会计处理研究。

(一) 附追索权转让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

在笔者看来, 附追索权转让应收账款并不是真正将应收账款转让出去, 而只是一段时间内应收账款的抵押。因此, 附追索权应收账款的转让只能在资产负债表上继续确认资产, 而交易所得需要记录为负债。同时, 从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来看, 对附追索权转让应收账款的定义主要是围绕“风险和报酬分析”来进行。即报酬和奉献对等地实现转移才能将附追索权应收账款确认为销售行为, 否则只能确认为负债。若转让方对所转让的应收账款存在后续涉入, 则需要进一步对转让合约进行分析, 应收账款涉入部分应当继续确认资产, 对应地这部分资产也需要继续确认负债, 只有在应收账款没有任何后续涉入时方可确认为销售收入。

事实上, 在会计实务中, 一项资产的转让可能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约, 每一个合约都代表着新的金融工具。要对资产转让全面精确的反映, 则需要按照各项金融工具确认的条件和要求, 对初始计量和终止确认予以分别处理。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达不到这种要求状态, 在现有条件下, 只有按照经济交易的实质分情况对类似于附追索权转让应收账款的行为进行分项计量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

(二) 产品筹资协议的会计处理

产品筹资协议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就是一方将自由存货或者产品出售给另一方以获取融资, 同时交易双方约定资产出卖方可再回购存货或产品。通常意义上, 这类似于财务管理中售后租回的概念, 在资产转移过程中附回购协议。

一般而言, 我国会计准则对售后回购业务不视为销售行为, 不予以确认收入, 但是实际中, 一些特殊性质的产品筹资协议在满足相关条件的前提下, 准则允许可以确认收入。

1. 有买方选择权回购

有买方选择权, 是指买方购买商品后, 可以要求卖方在一定时间内按照某个价格将产品回购。而回购的价格可以固定, 也可以约定其他方式。若回购商品价格事先固定, 只要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并跌破回购价时, 买方就很有可能行使选择回购权, 要求卖方按照既定价格将商品回购, 因商品价格下降而造成的损失则由卖方承担;若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买方就会选择不行权, 自己持有该商品以获得升值收益。

这就说明, 若买方有选择权, 卖方只是暂时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报酬转移给了买方, 而相关风险是否一并转移则取决于买方行使选择权的可能。因此, 从收入确认的条件来看, 如果买方选择行权的可能性极小, 说明卖方售出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报酬与风险均转移给了买方, 符合收入确认的要求, 卖方在售出时即可确认收入, 反之, 卖方是不能确认为收入的。

但是, 从另一方面来看, 这种收入确定的方法和原则会给一些不当企业钻空子提供一些机会, 一些企业会随意使用产品筹资协议来人为调节利润。因此, 从出于反映客观真实财务状况的角度考虑, 笔者觉得在采取售后回租这种方式销售商品, 不能随意确认收入, 只有待回购期限满, 买方确定不行权时再进行收入确认的会计处理。

2. 有卖方选择权回购

与有买方选择权的情况刚好相反, 有卖方选择权回购, 只有在商品上涨时卖方才会选择行权, 此时, 卖方只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转移给了买方, 但主要报酬权还可能保留在自己手中。由于在这种情况下, 销售方在出售商品上只将风险转移给了买方, 但是主要报酬权还有所保留, 因此, 在售出商品时, 卖方也不应该确认收入。

参考文献

[1]宋华.基于信息披露视角的银行表外外汇融资业务探析.金融发展研究, 2011 (10) .

[2]周霞.论表外融资的审计风险及规避.财会通讯, 2011 (01) .

[3]刘励威, 王群.如何提高我国企业表外融资会计信息的质量.东方企业文化, 2011 (12) .

[4]赵慧芝.租赁准则“两租合一”的探析.国际商务财会, 2011 (07) .

[5]郑伟生.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2) .

税务会计融资操作研究 篇8

一、会计稳健性与融资约束概念的界定

1. 会计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界的一项重要原则。Basu (1997) 对会计稳健性的解释是:“对好消息的确认比坏消息的确认需要有更多的证据。”会计稳健性又分为非条件性稳健性和条件稳健性。

条件稳健性则是损失在初期预期时就被预见, 而收益则在要再确实出现时时才能够得出确定信息。也就是说处理“坏情况”比“好情况”可以更加及时。非条件稳健性是企业在负债及取得资产时的会计处理方式又称为事前稳健性。有的企业为了精准判断会运用非条件稳健性基于准则的范围一开始就确定由于风险带来的意外损失而采取的会计处理方式, 因而非条件稳健性没有给管理者更多自主判断的空间。

2. 融资约束

融资约束的定义分为广义与狭义, 广义的融资约束是基于企业内外部资本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投资资金限制。通常情况下,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成本及代理问题, 企业外部资本会高于内部资本, 因此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融资约束的影响。而狭义的融资约束则是由于内外部资本的巨大差异超越了企业的承受范围, 企业产生资金需求时不得不放弃外部融资。

二、融资约束的主要衡量指标

通常研究融资约束时, 先要解决融资约束的衡量指标, 不同的衡量指标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 通常在研究时会选择与本国资本市场背景相符的衡量指标, 就我国现有的参考文献资料来看, 融资约束的衡量指标有如下几种:

1. 股利支付率

企业内外部资本成本差异不大时, 企业大多会将内部留存的收益发放给股东, 相反资金有资金需求时会寻求外部资金, 因此企业有较高的股利支付率。然而市场中资本问题经常碰到, 当企业内部资本低于外部资本时, 企业就会先使用内部资本, 从而使企业的股利支付率比较低, 由此可见低股利支付率依托于企业内部的资本, 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然而现实中, 上市公司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 如股利政策、管理层决策偏好等, 即使是上市公司也可能出现连续无股利发放的状况, 因此用鼓励支付率衡量融资约束指标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2. 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长期债务能力的指标。企业利息保障倍数越大, 则说明企业在支付本金、利息的变故小, 债权人也更愿意把资金借助给此中类型的企业。如果用利息保障系数表示企业的流动性, 则利息保障系数就反映了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过实证的研究发现企业的融资成本与保障系数是负相关的, 用利息保障倍数作为融资约束成都的衡量标准, 则发现利息保障系数越低的企业, 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大。

三、融资约束的主要影响因素

1. 企业规模

小规模企业比大规模企业更难获取企业信息, 更容易扩大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本供给者的信息差异, 因此大规模企业在增加股票发行量、债券发行时的成本都低于小规模企业。由此可见企业的规模是企业融资约束水平的必然影响因素, 且Deverux和Schiantaxelli在1972年至1986年间按照资本存量的价值和员工数量的选择, 对英国702家的6546个样本观察、数据分析最终证实了企业规模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之后vogt对美国的企业也做了类似的研究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小规模企业的融资约束比大规模企业更加严重。

国内专家姜袖珍也通过2000年、2001年的数据窗口的截面数据分析企业投资决择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得出结论:所有企业投资都显著位正, 而且研究发现大规模的企业投资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小规模公司, 这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恰好相反, 他们通过分析认为大规模企业对投资敏感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而小规模企业对投资不敏感是基于成本原因, 而小规模企业仍对现金流量敏感。因此可以看出企业的融资约束与企业规模负相关, 越小规模的企业收到融资约束越大。

2. 股权结构

经研究发现使用投资-现金流的研究发现集团公司比非集团公司所受融资约束要小,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则是集团公司可以利用公司内部各企业的现金流。跨国企业、外资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国有企业收到政府财政的支持和国有金融行业的扶植, 这些企业的融资约束也远低于其他性质的企业。

在国内, 国有股权比例较低 (小于30%) 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小, 而国有股权比例较高 (大于50%) 的上市公司却受到了明显的融资约束, 一般而言国有股份比例越高,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越大。另外国有银行放贷款时, 会把公司性质和制度作为参考因素, 因此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支持得到长期债务 (此中差异在政府敢于薄弱及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有所缓解) 。

四、会计稳健性与融资的研究

由于企业本身的不确定因素, 以及债券双方各自利益的出发点, 为了保全各自的资本, 外部资本提供者在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时会对企业的稳健性产生更高的要求。研究到会计稳健性与融资的关系时, 大多会从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方面分析研究。

1. 会计稳健性与股权融资

会计稳健性可减小企业中无法规避的信息风险, 从而使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得到降低。从Francis, La Fond, Olsson和Schipper (2004) 对1975年至2001年的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可发现, 当使用会计稳健性代替会计盈余质量探究其与投资者回报之间的关系时, 会计稳健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很小。此次研究结果之所以呈现会计稳健性对债权资本成本影响小, 是因为他们选择的会计稳定的衡量指标不标准, 从而减少了会计稳健性对权益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用不同的计量方法组合起来衡量企业会计的稳健性, 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然而过你的研究因为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完备、时间较短, 研究结果并未出现会计稳健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显著影响。 (2008年李刚、王伟、王艳艳研究会计盈余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时选用了2001年到2003年间有连续10年上市纪录的公司作为样本, 采用basu模型衡量会计的稳健性, 未发现会计稳健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明显影响。)

2. 会计稳健性与债权融资

2011年基于市场衡量方法和权责发生制的衡量方法以两个六年窗口期的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 研究发现:企业债权人与股东面临越严重的股利分配, 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越高, 且企业会计稳健性水平与企业债务资本呈负相关。Wittenberg-Moerman曾使用二级交易市场的数据分析财务报告质量对贷款交易买卖差价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若及时确认损失, 会计稳健性会大幅降低贷款交易的买卖差价。

从理论上分析债务契约与债务资本的关系发现, 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取决于债权人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 且产权性质在利益关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会计稳健性可以减少公司与债权人信息不对等的状况, 这样企业就更可能得到债权人及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

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界的重要原则, 曾受到许多批评, 有人认为会计稳健性要求的偏差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不利于企业的融资企业不能一味的追求会计稳健性, 然而会计稳健性也有很多积极地作用。企业在保持一定的会计稳健性同时, 又不过度使用, 特别是遇到企业投资机会时。企业的外部借款能力取决于本身的经营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情况, 因此提高自身的经营业绩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陈文浩, 周雅君.竞争战略、资本结构与企业业绩[J].2011

[2]樊纲, 王小鲁, 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一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M], 2011.

上一篇:果桑品种下一篇:开放测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