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现状分析(共12篇)
融合现状分析 篇1
一、概要
2012年以来,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 纸质媒体无论在市场占有率还是在广告收入上, 都出现了下跌趋势。相关数据表明, 2014年报纸广告资源量下降了20.9%, 广告收入的降幅由上年的8.1%扩大到18.3%, 三年来报纸广告累计下降了29.6%。[1]而在报纸不景气的同时, 以互联网发展为基础的新兴媒体逐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5年2月3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一般认为, 当一种媒体使用比例达25%以上时, 该媒体就具有公共传播功能。这份数据体现出我国互联网产业的生机与活力, 也凸显出传统媒体必须借力互联网、走融合发展之路的迫切性。
二、媒介融合的概念及其范式
“媒介融合”是一个“舶来品”。20世纪70年代,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兴起, Convergence一词开始与大众传播联系起来。最早研究媒介融合的是麻省理工大学的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1978年, 他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对媒介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 “代表计算机技术、印刷业技术和广播电视电影的三个圆将会重叠在一起, 这种现象就是媒体融合。”[2]1983年, 美国传播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3]1994年, 《纽约时报》在报道《圣何塞水星报》和美国在线共同推出的电子服务《水星中心新闻》时, 用“Media Convergence”一词概括。经过学者的理性概括和大众媒体的传播, “媒介融合”这个概念开始在学界和业界开始得到普及和研究。整体上看, 学者们对媒介融合的定义有以下四个范式:
一是技术融合范式, 也就是从传播技术融合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例如, 前面提到的尼葛洛庞帝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汇集在一起。”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约翰·帕夫利克在《新媒体技术》一书中总结:“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的形式靠拢, 这个趋势是由计算机技术驱动的, 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融合的出现对现有媒体秩序上一个意义深远的挑战, 它为多媒体产品的发展铺就了发展道路。所谓多媒体, 是指文本、图片、视频、声音以及这些元素的链接和交互的混合体。”[4]美国学者约瑟夫·R·多米尼克认为的“媒体融合就是各种传播技术的融合。”[5]
二是产品和系统融合范式, 即从新闻产品和媒体系统之间融合的角度分析。英国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格汉姆·默多克从系统范式上认为传媒融合有三个方式:传媒文化形态的融合、传播系统的融合和传媒所有权的融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章于炎、乔治·肯尼迪和弗里兹·克里普认为, “媒介融合是大众传播业的一项正常的项目或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它整合或利用处于单一所有权或混合所有权之下的报社、广播等电子媒体, 以真假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 并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在此背景下, 重新包装的新闻产品将提供给受众更大量的信息, 从而领先对手, 保持竞争优势。”[6]也就是说,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 学者们对融合的认知已经由单纯的技术层面发展到产品和系统甚至所有权的融合层面了。
三是组织范式, 即从媒介的组织融合的视角分析各种融合之路。这是融合发展的必然之路, 如果媒介融合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单位内进行, 那么, 随着技术的发展, 其局限性必然会凸现出来, 进而影响融合的发展。因此, 在组织融合的过程中, 宏观层面上要求相关的制度和机构能够对传媒整合进行管理, 确保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此时, 对于媒体融合而言, 融合已经不仅仅是媒介组织的事情, 而是上升到规则和制度整合的层面。
四是业态融合范式, 即与大众传播相关的各种产业之间的融合, 如IT、电信和电子产业等, 也就是把这些行业统一到一种新的行业形态中, 从而形成大媒体业。美国学者雪莉·贝尔吉认为“融合就是由于技术的进步, 出版、传播、消费等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媒体融合就是不同媒介产业相互作用的过程。”[7]
三、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状态及其问题
最早进行媒介融合是美国的大型媒介集团。1997年, 甘尼特公司以17亿美元的价格并购多媒体数字娱乐公司。1999年, 《纽约时报》把所属的互联网站合并成“数字纽约时报”, 并在组织内部进行改革和融合。例如, 报纸的网站独立运营, 除了提供完整的印刷版之外, 还利用电子邮件、网页等进行多媒体报道。2005年, 《华尔街日报》改版, 报纸与网站紧密相关。例如, 报纸利用空白的版面, 标明网站中提供的新闻背景、音频和视频等。在网站上, 根据技术的发展新增内容, 如博客、论坛等。从效果上看, 美国这几家媒体融合之后, 确实有了一定的发展和盈利。
与美国相比, 我国媒体在融合之路上的起步时间并不落后。1997年, 《人民日报》就创办了电子版, 开始了报网融合的探索。2005年2月, 人民网正式成立;2012年4月27日, 人民网成功在A股上市, 表明其融合发展得到了市场认可。最新的一个成功案例, 则是创办于2014年7月的澎湃新闻客户端。脱胎于东方早报的“澎湃新闻”, 发挥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 将互联网技术与新闻价值成功嫁接, 聚焦热点焦点新闻, 生产和聚合主流受众需要的优质资讯与思想观点, 业已成为都市报转型的最成功范例。
虽然我国在媒介融合的时间点上并不比其他国家落后, 但是传统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在融合发展上取得成功者, 仍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报社虽然也办了网站, 创设了APP, 办了法人微博、微信, 但大部分这类“新媒体”处于“不能不办”、“办了也白办”的尴尬境地, 既缺少舆论影响力, 更没找到赢利模式。总结起来看, 其主要不足有以下表现:
一是简单植入互联网因素的粗浅融合观。未形成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融合观。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黎斌认为, 当前传统媒体“对建设自己的强大平台与渠道缺乏理解, 缺乏战略的眼光与布局, 或者对涉及根本的平台建设望而生畏, 敬而远之, 屡被人打劫却不敢跨界, 同时又急功近利, 在台网联动中只贪眼前小利, 为人做嫁衣, 那么要进入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行列一定无望。”[8]他甚至认为, 媒介融合时代, 新媒体平台的本质是用户关系平台而非播出渠道平台。但是, 我国在2006年以后所进行的各种媒体融合实践, 恰恰基本上是构建传播渠道而非用户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指出:“对于现阶段的媒介融合转型而言, 我认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媒介融合和媒介转型的发展逻辑都是错误的, 因为它是在传统媒介发展逻辑的基础上, 对于互联网因素的某种粗暴简单地植入, 时间已经并且将继续证明, 这样做是没有任何效果的。”[9]
二是架构上的简单拼装。省、地市级党报集团几乎都创办了形式多样的新媒体, 然而, 绝大多数的新旧媒体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几乎都处于闭合的循环系统中。要知道, 传统媒体都设立起法人微博、微信和客户端, 建起网站、手机报、电子阅报屏, 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全媒体集团”的建设而已。真正的“融合”, 是基于对“互联网思维”的深刻理解, 将互联网技术优势、传统媒体信息采集优势、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出的活力有机组合融通的过程, “融合”产生的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全新媒体, 而不是简单个数相加形成的“多张皮”。
三是操作上的本末倒置。对大数据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以及HTML5语言的应用强调过多, “渠道为王”和“关系为王”逐渐成为报业发展的关注点, 而过去提倡的“内容为王”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些内容生产者也认为, 只要采用最先进的传播技术, 对传统媒体已传播过的信息进行再包装, 就能够获得受众的认可。但是, 情况远非如此简单, 正如研究媒介融合的美国学者珍妮特·克罗茨基认为的:“融合新闻是一个尽其所能地运用所有的媒介, 来思考、产制和传送新闻的新方法, 以将其送达多元而日益分化的公众。也就是说, 多元化的媒介与技术手段, 都是向受众传送新闻服务的。新闻内容本身才是融合新闻的核心。”[10]没有更打动人的内容, 技术、渠道只能是不中用的“花架子”。
四、党报媒体融合的路径梳理
2014年8月18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 “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强化互联网思维,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11]《意见》为党报新媒体融合发展既指明了方法方式, 也提出了要求。
(一) 终端融合
党报拥有资金、人才、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优势资源, 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 在终端融合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根据如今的技术发展, 在终端融合的路径选择上, 内容兼容性和渠道对接的无限制性将是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容兼容性, 是指融合的终端能够兼容媒体传播的所有内容;渠道的无限制性, 则是指融合终端能够与其他渠道无障碍对接。对于报纸而言, 与移动终端融合将是未来报纸融合发展的关键 (具体见图1) 。
也就是说, 在党报的融合发展之路上, 一方面党报要应用最新的传播技术进行信息的传播, 与此同时, 党报更需要为移动终端提供服务, 这种服务就是针对用户需求的兼容各种设备的内容服务。
(二) 平台融合
首先, 根据党报的优势资源进行内容数据库的构建工作。对历史上积累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需要强调的是, 数字化并不是数据化。数字化就是将报纸内容以比特的形式储存在介质中, 未来可以通过数据库和数据挖掘工具对这些内容进行二次利用。其次, 建立用户数据库。受众数据库是党报的另一个优势资源。根据受众数据库, 就能够达到精准定位和分析, 从而为信息产品和其他各种商品的精准推送提供目标。最后, 建立本地服务的O2O业务。一般而言, 构建用户平台主要是依靠各种技术、内容和服务, 在技术比较成熟, 内容有所保障的情况下, 服务就成为平台构建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服务层面上, 有两个选择:其一是本地服务, 根据用户的定位系统提供服务。其二是泛化服务, 根据用户的兴趣点提供相关的服务。由于党报的局限性、固定化和权威性, 本文认为, 构建本地服务平台,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目前, 浙江日报已经探索出一条比较可行的业态融合之路。该报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构建枢纽型大媒体”理念, 其核心就是通过提供本地化服务与用户形成一定的黏性, 通过用户聚集形成平台, 利用数据库资源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除此之外, 浙江日报还与修正药业合作, 开展社区养老服务, 通过用户数据库, 对本地服务对象进行分析和挖掘, 为未来的电商业务打基础。其平台构建的模型 (见图2) :
(三) 观念融合
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新闻部主任马克·库珀认为, 对于媒介融合来说, 最难的不是技术层面的融合, 而是思想层面的转变。他认为用传统媒体运营思维进行媒介融合是行不通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强调,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强化互联网思维。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 (移动)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认为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 但你的思维上要逐渐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12]
根据党报的特点, 在观念上需要树立“数字优先”的理念, 即无论是记者还是媒体组织, 在编辑、整合和传播的过程中, 数字优先必须贯穿始终。尤其是在版权的利用上。过去由于传统媒体拥有绝对优势的版权资源, 所以, 他们并不希望新媒体转载和再次利用。但是, 由于终端的普及和传统媒体的衰落, 如果继续坚持版权, 就有可能使自己处于孤芳自赏的境地, 甚至失去赖以生存的资金。因此, 有必要转变观念, 拥抱新媒体, 在版权的利用上形成新的创新模式。据《纽约时报》报道, 未来, 《纽约时报》可能放松版权管理, 与FACEBOOK等新媒体合作, 在新媒体上直接提供新闻内容而不是链接, 同时在广告收入上与新媒体共同构建进行新的分享机制, 这就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小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 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定义, 这个定义具有相对性特征。自从新媒体诞生以来, 它在技术层面、产品层面、组织层面以及业态层面上得到不同的认识和阐释。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媒介融合的路径和选择。我国的不少媒体在媒介融合的观念和实际操作上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过度重视技术、产品的简单拼接以及思想观念未能及时更新等。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认为, 我国党报的融合路径首先要树立数字优先的融合观, 进一步做好终端融合, 同时构建起真心服务用户的新平台。
融合现状分析 篇2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知道教师:
2016年月日
摘 要
2015年,我国军民融合工作全面提速,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大步迈进。军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各项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军工科研院所深入改革,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良性发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模式构建,民参军渠道畅通等。预计2016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是国家及地方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类利好政策将会继续推出,军工行业改革将稳步开展,民技参军、民资参军、民智参军的深度将加大,军民融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目录
第1章 引言………………………………………………………………………………………………………………………….4 第2章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和环境分析……………………………………………………….5
2.1 军民融合工作继续扎实推进……………………………………………………………………………5
2.1.1 针对军民融合的专题调研工作延续开展。……………………………………..5 2.1.2借助各类公开性活动扎实推进具体工作的落实。………………………….5 2.1.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取得新突破。……………………………………………………5 2.2政策法规建设将不断完善 …………………………………………………………………………………6 2.3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趋于理性发展 ……………………………………………………………………6
2.3.1 民用核能……………………………………………………………………………………………………6 2.3.2 民用航天……………………………………………………………………………………………………6 2.3.3 民用航空……………………………………………………………………………………………………6 2.3.4 民用船舶……………………………………………………………………………………………………7 2.3.5 军工电子……………………………………………………………………………………………………7 2.3.6 民爆行业……………………………………………………………………………………………………7 2.4 军工行业改革将稳步开展………………………………………………………………………………….7 第3章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9
3.1关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问题……………………………………………………………………………….9 3.2关注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问题………………………………………………………………………9 3.3关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问题……………………………………………………………………………….9 3.4关注民参军体制机制等问题……………………………………………………………………………..10 第4章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11
4.1通过法治方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11 4.2稳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制……………………………………………………………………………..11 4.3促进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升级……………………………………………………………………………..11 4.4尽快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12 4.5继续推动民参军相关制度改革…………………………………………………………………………12
第1章 引言
2013年3月11日,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主席指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他还强调,“要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
围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统筹建设,习主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对党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为新形势下统筹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时代科技的制高点,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发展潮流,是军民深度融合的重点。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在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我们要抓紧转变国防科技成果消机保密理念,尽快转化为民用科技成果,使其在经济建设中迅速转化为国防综合实力。同时,要勇于打破利益藩蓠和垄断,我国目前有13万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只有500多家民营企业进入了军工行业,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都不输于传统军工企业,有的技术水平甚至还领先。如果不能出台相应的政策,从信息沟通、税收优惠、融资投资、风险补偿等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督,就很难使其融合、深入发展。
融合式发展不仅是要引导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建设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实现利益共享,追求双赢乃至多赢,这是军民融合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军地结合产业受到“热捧”。用军工行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政府转型,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共同选择。截至目前,在北京、陕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已有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专家认为,发展高技术的军工产业,通过航空、航天、船舶、核能和电子等产业的带动,逐步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提高信息化时代的国家核心竞争力,这是利国利军利民之举。
自2014开始年,军民融合工作全面开展,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军地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加快了融合步伐。展望2016年,军民融合各项利好政策将会进一步出台并落实,为推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协同创新等营造较好的发展环境,逐步形成全军全民大融合的发展态势。第2章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和环境分析
2.1 军民融合工作继续扎实推进
2014年,国家高层对军民融合保持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以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都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预计2015年,中央及各相关领导将继续关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并将其作为国家及地方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军民融合相关工作将扎实推进。2.1.1针对军民融合的专题调研工作延续开展。
2014年,围绕军民融合工作国家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密集的专题调研。7月2日至5日,马凯副总理先后到洛阳、武汉等地调研,考察军工及民口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6月29日至7月1日,许达哲副部长在黑龙江省开展调研;9月1日至5日,万钢部长等相关领导在湖北就“军民融合式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专题视察。所有调研的核心议题均指向军民融合。预计2015年,在调研基础上,相关部门将深入分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全面研究并落实军民融合的战略部署。
2.1.2借助各类公开性活动扎实推进具体工作的落实。
2014年,围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军地双方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各类活动。5月26日,总装备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了首届“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展览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160余家民营企业参展。10月16日,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举行,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分享并探讨了“军民融合”成功经验和发展新途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国性的军民融合相关论坛、学术交流、座谈会各类学术会议15余次。预计2015年,针对军民融合的相关活动将继续举行,切实推动具体工作的落实。
2.1.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取得新突破。
2014年,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运行良好,为社会各界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总装备部正在建设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站,计划做两套系统:对于涉密信息,将在涉密系统中通过分级分类进行定向发布;对于非涉密的采购需求、公开招标、军品配套要求等将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并提升平台互动功能,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预计2015年初,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站将进入运行阶段,与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顺畅的交互机制,共同助力军民融合。2.2政策法规建设将不断完善
2014年4月,为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针对军工开放、民参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军民结合产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提出了针对性意见,是对前期军民融合相关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利于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5月,针对民参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和国家保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八项主要措施,为优秀民企参军构建起协调顺畅、简明规范、高效有序、安全保密的准入管理制度打下良好基础。10月9日,国防科工局组织召开的座谈会,讨论《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建议(征求意见稿)》,并提出意见建议。预计2015年,在强军战略和深化改革的推动下,相关部门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针对军品采购定价制度、合同管理的相关细则以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有望年初出台。
2.3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趋于理性发展
国家和地方政府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速军工先进技术、产品向产业化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的军工大省以及民用高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军民结合产业尤其是具有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军工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家及地方一系列政策引导下,保持了稳速发展态势。
2.3.1 民用核能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用核能体系,相关技术不断提升。我国三代核电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电设备制造国产率得到提高,如中广核位於阳江的机组国产化率最高可达85%。预计2015年,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设备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开发海外市场力度将加大,国内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也将提速。
2.3.2民用航天
航天技术应用已辐射到新材料、新能源、精密制造等民用领域,民用航天产值已占到航天总产值半壁江山。其中,北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核心技术取得较大突破,部分芯片的主要指标已接近国际水平。北斗产业园也逐步覆盖全国各大区域,基本形成了基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运营服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预计2015年,航天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将持续加快,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卫星应用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的趋势凸显。
2.3.3民用航空
我国民航产业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继续 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4年,C919大飞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充分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国际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在通用航空领域,我国虽然尚处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较猛,全国已建成140多个通用航空产业园。预计2015年,国家将在航空动力、材料等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C919大型客机或将完成总装并首飞,通航产业规模将保持低速增长。
2.3.4民用船舶
2014年,船舶工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船舶出口额、主营业务收入整体上保持增长。尤其是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增长加快,接单占比保持全球第一,其中,上半年新签各类海洋工程装备81艘(座),占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32%,居全球第一。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迄今下潜最深、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海马号”通过了海上验收。预计2015年,船舶行业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以及船舶出口将延续增长态势。
2.3.5 军工电子
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居全球前列,但国防工业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如芯片等核心元器件距离国际领先水平差距依然非常大。在未来装备信息化趋势下,通信、探测识别、精确制导等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预计2015年,将持续加大军事信息化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军工服务器、电脑CPU等核心功能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2.3.6 民爆行业
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能源需求持续旺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的拉动下,2014年民爆行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上半年,行业累计实现经营总收入347.7亿元,同比增长2.3%。同时,产品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预计2015年,下游的基建行业将继续拉动民爆行业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也将加快,产业布局将日趋合理。
2.4 军工行业改革将稳步开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2014年也因此被称为深化改革元年。6月28日,首届中国军工产融年会举行,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科研院所、军工集团、民口配套企业、投资机构等200余家单位参加,探讨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更好地推动军工行业改革。7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制定印发了《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2015年工作要点》,大力推进“无禁区”改革。同时,军工行业中被认为科技实力最为雄厚、具有最优质的资产的科研院所改制试点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10月13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明确披露,旗下科研院所已经完成了“一所两制”改革,将成立四大科技产业控股公司作为平台公司,方便科研院所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预计2015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与军工行业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总体方案、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方案等将陆续出台,军工行业将迎来新的改革高潮。第3章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3.1关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问题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已是大势所趋,从目前正在论证实施的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情况看,还存在诸多难点。一是目标的清晰界定。正在论证实施的改革方案,主要参照地方事业单位改革模式,简单地对军工科研院所按照统一分类的原则和标准进行分类,院所的改革目标和规划尚未从根本上全面论证清楚并加以界定。二是院所的分类。军工科研院所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与调整,许多单位已与最初定位有了很大不同,综合型院所明显增多,职能任务可能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先期技术开发、演示验证、型号研制和试验鉴定、技术基础等一个或多个领域,很难按照统一分类的原则和标准将其简单地划分为公益一类、二类或企业。而且未来院所应划为哪一类,由国家还是院所自身来定也有待进一步科学论证。三是相关配套政策跟进。院所改制后科研任务管理如何调整,国防基础研究任务如何保证,军工技改资产如何管理,事业费取消或大幅度减少后如何扶持和激励人才,等等,都需要有一整套新的系统完善的配套政策。目前军工院所改革论证中大家观望多、取舍难。
3.2关注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问题
随着军民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军民结合产业覆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既包括传统的“四民”(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民用船舶),也包括利用国防科技优势发展的、与军工技术同源或工艺相近的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安防产品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不同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不能一概而论,部分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合理引导,致使产生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众多问题。如船舶工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就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表现在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矛盾加剧等;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尽管发展空间巨大,园区建设异军突起,但大多园区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地理位置分散,行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全国6%,且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式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地方政府及民间资本对通航领域的投资热情高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通用航空项目,通航产业园遍地开花,但是依然缺乏规划,同样出现了产品结构雷同、投资单
一、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低、产业集中度较低等问题,产业集群建设和市场发展环境都远未成熟。
3.3关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问题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高效的创新组织模式,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指出“要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主体、自主创新层次、军民通用标准 等的不协同,我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体系还未完全建立。首先,我国军民科研任务管理缺乏顶层统筹,尚未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领导体制。民口科研管理机构有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军口科研管理机构有总装备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发改委等。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在国家层面存在的多头分散、政出多门等现象,无法实现军、民科技创新活动的统筹协调。其次,军民分割、行业分割、自我封闭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组织壁垒,不利于政产学研协同攻关局面的建立。此外,国防重大科技难题的研发投入方面,由于受国防特殊性要求、知识产权制度等的影响,尚未建立起政府、军方、企业、社会资本协同投入的多元化国防科技投资模式;信息交互方面,具备较强专业水平、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服务平台相对较少,特别是体现军与民特质的要素融合平台更加缺乏,信息交流不畅通、不对称较为突出,相关主体对接不畅。多种因素交互,致使科研生产重复、浪费现象严重,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格局难以形成,影响了国防研发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创新效率。
3.4关注民参军体制机制等问题
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尽管取得了不小进展,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民参军过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上,准入程序严格,民企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所需资质的审查论证及管理涉及到政府和军方多个部门,虽然《关于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今年已出台,但是申请流程长、牵涉部门多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且在“四证”办好后,企业在后期维护上也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在机制上,面临信息不对称、交流机制不畅等问题,尤其是民企获取军方需求信息难度较大,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多数民企参与程度还不是太深,长期以来基本只能承担三级以外的配套任务,很难从军方或总承单位及时获取技术产品的需求信息,导致自身技术产品与军方需求不能很好的对接;在政策上,军民用标准、投融资、知识产权等政策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亟待更新完善。受上述多重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目前民参军的深度和广度尚显不够。
第4章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4.1通过法治方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明确讲到“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未来要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统一思想,科学把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切实形成合力。其次,相关机构协同,主动作为,建立健全法规制度。通过全面梳理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制约军民融合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问题,在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抓好军民融合相关法制建设,出台针对性地的意见和建议,如改进技术
保密制度、军民技术统一标准等,确保高层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4.2稳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制
在研究和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的过程中,可借鉴和学习美国和俄罗斯的成功经验,将基础性、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与企业分开,但始终要保证一支强大的国防科研“国家队”。首先国家需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型号研制等不同阶段科研特点,对军工科研院所进行科学分类和界定,然后明晰改革思路和方案。对于从事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军工科研院所,继续作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统归政府直接管理,并由国家建立稳定的科研支持机制,专门从事该类国防科研。而应用型的工程类、工艺类军工院所走市场道路,进行转企改制。其中,以先期技术开发、演示验证和型号研制为主的科研任务,统一划归为转制企业或军工企业进行管理;而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研任务,根据不同情况由国家相关单位和企业分别或共同管理,促进产研结合。在明晰思路的基础上,再选定部分针对性科研院所进行先行试点。
4.3促进重点军民结合产业升级
首先,国家需要加强全国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对重点发展产业进行全国一盘棋式的规划管理。然后,针对军民通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台规范管理的相关政策加以支持,引导并加速其成长和推广应用。此外,对于重点关注产业,未来还要围绕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夯实基础,着力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如船舶工业重在创新驱动,大力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航空工业重在加快培育和发展通用飞机、民用直升机、大型飞机等,解决动力、材料发展等滞后问题;航天工业重在推动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军民用卫星的统筹;核工业重在解决核动力关键软件自动化、后处理、核安全等瓶颈问题,大力发展民用核材料产业;军事电子工业重在突破芯片、关键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服务器等核心 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产化替代水平。
4.4尽快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
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首先必须结合实际,在国家层面强化统筹规划,在科技研发活动及生产制造活动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网络,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发展创新链路合理有序的全过程管理。其次,国家在政策上也要积极鼓励协同创新。如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强化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使得民口科研生产单位能“放心”参军、“全心”合作。再次,提高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借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科研模式,成立专门部门,全世界、全领域、全方位扫描高端技术和人才,建立森严的项目决策体制和宽容失败的管理理念。此外,协同创新过程中要高效利用好国防科研投入,提高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军用动力、先进制造工艺、计算机基础软件等技术瓶颈。
4.5继续推动民参军相关制度改革
融合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校企融合;现状
以职业为导向是目前高职专业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及相关专业成为热门行业,作为主要技术人员输出的高职院校承担了大部分的社会需求,但是普遍来讲社会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满意度还比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质量以适应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成为这一时期高职院校需要关注的焦点。
一、高职工程造价专业
(一)工程造价专业发展历程
在中国古代就有修建工程之前需要工匠根据工程量计算工作的天数和劳动力的先例,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雏形。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江西理工大学开设第一个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后,工程造价专业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截止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开设工程造價专业的高等职业学校已经超过50所,一般学制为3年,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应用型人才。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工程造价专业认识的不断提高,专业服务的对象从对简单家居建设扩展到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每一个工程从招投标开始就需要引进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并且控制管理将贯穿与整个项目的始终,对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减少投资预算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程造价专业求职现状
不论是业主还是施工单位都要进行与造价控制有关的工作,均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预算员,因此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很大,就业范围广,就业机会多。高职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主要流向了政府附属的事业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咨询管理单位、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等,他们属于工程建设的一线,承担着相当重要的工作。据统计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包括,招投标,施工图预算、结算的编制工作,工程项目管理或财务管理工作等。一直以来,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较高,总的来讲,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均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这一趋势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持续向好的倾向。建筑业作为目前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目前从事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员超过100万人,并且其中大部分从业人员来自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
二、校企融合“工作室制”概述
校企融合“工作室制”的内涵
校企融合的“工作室制”是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讲,“工作室制”是一种更高效的产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俗来讲,校企融合的“工作室制”就是将企业的工作室运行管理机制搬到校园中,建立以教室为主要阵地的工作室团队,以某个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和生产结合到一起,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积淀和实践运用能力。工作室的存在打破了教室同车间的界限,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根据课程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而不需要受制于场地的约束。尽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也存在产学结合,但是学校往往将这种模式作为提供学生生产实习机会的一个途径,过于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通用技能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片面强调专业对口,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道德素质、综合能力对学生长远人生的积极作用。同时,学校在寻找产学结合企业时跳不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圈子,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企业原来越少,不利于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校企融合“工作室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培养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传统模式下的校企结合已不满足这一要求,在这一背景之下,“工作室制”应运而生,通过对采用这一模式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调查,分析了得到了相关的应用现状。
(一)“工作室制”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不少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了“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在校园中建立了“校内工厂”,将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处在一种模拟实习的氛围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正常工作环境下的工程流程,并在解决具体项目的过程中逐渐明白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并加以弥补,总的来看,“工作室制”的建立明显的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但是通过对目前的现状分析,发现该制度的实施依然存在不小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制度建设目标不明确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工程造价专业开设“工作室制”的主要原因是跟风,进行单纯的形式上的创新,而忽视了该制度建设的根本,从而使该模式并没有发挥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功能,反而使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下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在提高学习技能方面起到的作用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工作室制”模式的建设没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导致管理上存在漏洞,教学形式的交接没有做到位,教师缺乏在这一模式下教学的经验,最终导致该模式的失败。
四、结束语
总的来讲,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建立不仅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需要,也是社会相关行业继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不仅是现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该模式将继续发挥更加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彩霞.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5:8-10.
[2]孙丽雅,马新燕,周正跃. 基于工作室平台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价值工程,2012,30:59-62.
三网融合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 篇4
在我国, 三网融合早己是一个广为传颂的业界术语, 并已被赋予了专有的解释。从1997年至今, 我国政府对三网融合的表述已经有6次, 具体时间如下: (1) 1999年82号文件:即关于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 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务, 但允许上海可以实践三网融合。 (2)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 (3)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 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构建下一代互联网, 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 促进互联百通和洛源共享。 (4) 2008年《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三网融合。 (5) 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 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6) 201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技术功能趋向于一致, 业务范围趋于相同, 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网之中, 相对于广电网和电信网, 互联网是一个“叠加寄生”网络, 既可以依靠电信网作为基础网络支持技术, 也可以以广电网作为基础支撑。因此, 关键是三网融合中的广电网和电信网的融合, 这2者都是基于互联网的融合, 最终会被广泛的网格和电信网络支持互联网的共同的基本。
1 三网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2010年初进入三网实质融合阶段, 经过近2年的实验工作, 三网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行政干预, 双向接入到墙的整体业务, 不良性的竞争, 共享难以实现和盈利模式的欠缺, 如何良性促进一体化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都从三m+完美融合的监管限制, 也由于信息产业的艺术发展状况的局限性。突出产业利益的市场监管模式所引起的主导权之争严重阻碍着我国三网融合的推进。三网融合可以视为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多行业、多监管部门等方面的问题, 给广电、电信带来变革的影响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1.1 电信网
至2012年, 我国移动电话用户为11.12亿户, 固定电话为2.78亿户, 有优质频谱资源紧缺, 双绞线接入带宽约为30MHz。基础业务为语音, 网络呈现高质量、高成本、高可靠性、复杂性局, 终端却是低智能, 有着严格和完善标准, 运营属于产权简单、丰富的大型电信级网络运营经验, 中等监管不掌握信息源。存在问题有业务增长较难, 双向线接入先天不足, 视频业务运营经验不足, 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1.2 广电网
2012年以来, 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达到2亿多, 数字化用户也突破1亿, 广电网使用的是优质的频谱资源, 同轴电缆接入带宽为1GHz, 提供广播电视基本服务, 但网络渲染的低质量, 低成本, 可靠性低, 低复杂度, 智能, 标准宽松。产权复杂, 丰富的网络广播的经验, 严格的监督和控制的垄断部分程序集成的信息来源的权利, 存在的问题是分散的网络, 经营粗放, 成本高的双向转换, 操作经验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的双向沟通的缺乏。
1.3 互联网
从2012来, 已发展到5亿多个用户, 频谱和网络接入带宽与数据传输和交换的业务基础不同, 低质量, 低成本的网络, 可靠性低, 中度复杂终端属于高智能的。有着较严格和完善标准。产权明晰、丰富的业务应用运营经验。其管理较松散, 有较为丰富的信息源, 有可管理的潜在力量, 属可控的, 可靠的, 可扩展的能力弱, 探索新的商业盈利模式的需要和其他的问题。
2 影响三网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1) 政策。所指的是部分地区政府权力时有干涉到三网融合促进发展其中, 致使三网融合涉及变更后的产业政策迟迟难以行政审批通过, 在一系列的政策的出台缺乏支持性能的真正的突破, 如“三网融合促进整体计划”和“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问题”受阻等。 (2) 资金。广播电视运营商, 电信运营商有自己的收益, 为三网融合的网络建设, 运营资金属于国家和政府的内生因素, 在这方面需要注入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 三网融合在融资、信用等, 这些资金来自外源性因素。 (3) 资源。广电和电信2个行业有不同的资源技术, 许可证, 基础设施, 内部市场和工业系统等各标准参差不一。 (4) 实施。越来越多的三网业务已制定和实施, 电信和广播电视部门得到三网融合的市场带来的经济扩张和利润的提高, 这些都是内生因素。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 是外源性因素。从发展的因素分析,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交织在一起, 共同推动三网融合的发展, 三网融合发展模式可以被看作是混合的外源和内源发展模式的过程, 其实施的决策需由政府和工业控制的提升。
3 推进三网融合的应对措施
(1) 积极发展整体规划和三网融合试点, 有序的三网合一面临的问题, 制定相应的对策, 完善政策、法律和法规, 对三网融合的具体进行先试先行的探讨。 (2) 加强与相关通信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 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领导作用, 以获得专项资金支持, 提高产业链的其他方面完善工作, 共同做大做强的三重网业务市场。 (3) 发行广播业的基础设施运营商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或批准试验。启动电信公司以促进和加强指导网络, 三网合一, 使融合后的价格进行良性管制。 (4) 在确保文化和信息安全, 基于市场机制, 引导企业进行集成和支持的非政治电信计划生产的参与作用。引导企业提升自身的发展, 加强行业指导。 (5) 企业要放宽资源共享, 加强各方资源整合, 力争提升自我增值能力;切实地进入友好合作洽谈, 以充分能动性地去发挥行业自身优点, 对企业整合市场培训和发展的重点。 (6) 加强自身建设, 开展NGB网络示范项目, 利用好宽带的方式进行端口的对接, 实现真正的高端数据网络传送, 可恰当结合网络电视互动或其他附带的可增值服务。在政策允许下, 进一步提高业务的服务范围和产品的包装, 提高了业务集成度。
4 结语
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 将有越来越多的行业资源和产业资源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 引入竞争机制, 合作是“集成”到一个新的产业链, 主体企业将优势资源为中心, 以保持行业的上游和下游的扩张, 从而引领三网合一的大势变化。同时, 创新产业形态, 如IPTV的形成, 移动电视、网络视频等新的产业链。三网融合产业重建导致当地市场需要, 调整政府指导和监督, 以确保其顺利发展, 而不降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瑞雄, 部顺宏.从SSK科学观的演进看STS的实践化转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 (6) :49-54.
融合现状分析 篇5
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信息融合方法研究现状
简介了信息融合的层级和实现过程,综述了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信息融合方法研究的现状.
作 者:李一波 张宗杰 蒋丽英 LI Yi-bo ZHANG Zong-jie JIANG Li-ying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自动化学院,沈阳,110136刊 名:航空发动机英文刊名:AEROENGINE年,卷(期):35(3)分类号:V2关键词:故障诊断 信息融合 航空发动机
辽宁文艺广播融合发展现状浅析 篇6
关键词:辽宁广播电视台 文艺节目中心 亮点
一、辽宁广播电视台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的重组融合背景
为贯彻中央和辽宁省关于做优做大辽宁文化传媒产业的要求,深化辽宁广播电视台体制改革,辽宁广播电视台合并广播文艺频率(以下简称文艺广播)和电视文艺频道(以下简称文艺电视)组建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以下简称文艺节目中心)。文艺节目中心将成为辽宁广播电视台深化体制改革、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这一整合将集中辽宁广播电视台内的广播电视文艺资源,充分挖掘其人力、物力等多方面潜力,全力调动台内一切可利用的广播电视文艺元素,让文艺广播和文艺电视资源产生“化学反应”,推动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事业的大发展。
广播电视合并重组后的广播电视文艺资源将如何整合、配置?文艺广播如何运用和调动电视文艺元素,使其成为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新的发展领域?这些课题构成了合并重组后的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管理团队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握广电整合的大背景。
在广电整合重组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文艺广播优势,要从广播行业的整体现状去分析。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广播行业的现状。
二、广播行业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电台近280座,广播电视台超过1900座,开办广播节目2420余套。自2002年至2010年底,专业化频率的增长达到了50%以上,广播人口覆盖达全国人口的94.48%,中国城乡居民拥有收音机达5亿台,全国广播听众已超过12亿人。
2006年广播广告收入为59.01亿。到2010年底,广播广告以及广播行业内的相关产业收入总和逼近百亿元大关,广播广告实现连续7年快速增长。2010年底广播广告增速不低于电视广告增长速度,广播广告更加注重品牌广告的投放,但医疗专题广告在部分电台中还占有一定比例。以下的图1、2、3分别为我国听众收听广播的主要目的、听众的收听工具、听众的收听场所等结构图。
图1 中国听众收听广播目的示意图
图2 中国听众的收听广播工具示意图
图3 中国听众收听广播场所分布图
对于辽宁文艺广播而言,有超过50%的听众,是在家中收听;近31%的听众,在车上收听;近20%的听众,在移动中收听。其中40%的听众每天收听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图4、5分别为辽宁文艺广播听众收听场所分布图和收听时长结构图。
图4 辽宁文艺广播听众收听场所分布图
图5 辽宁文艺广播听众收听时长结构图
三、广播电视文艺重组融合的亮点
随着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与文艺电视的深度融合,辽宁文艺广播归入文艺节目中心,文艺广播由原来的“单边作战”发展到了与文艺电视合作的“双边作战”,文艺广播和文艺电视以其各自优势和特长实现相互扶持、共同发展。辽宁文艺广播在优化资源配置、资源共享、重塑文艺广播品相等方面获益匪浅。同时,辽宁文艺广播也通过广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扩大了对辽宁电视文艺节目的宣传,从而增加文艺电视的受众群体,让文艺广播节目和文艺电视节目相得益彰。这一点在文艺广播对于电视栏目《明星转起来》《新笑林》的推动,以及辽视春晚倒计时和现场报道中体现得比较突出。
文艺节目中心追求的是实现文艺广播和文艺电视资源整合的利益最大化。对于文艺广播而言,在充分考虑自身的人力资源、节目资源和广告比例以及覆盖发射等诸多因素,不失掉自身多年形成的品相特色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调动电视文艺资源,使其对文艺广播进行补充和融合,借助文艺电视注重画面与声音有机编排的理念,强化文艺广播的娱乐特色,提升文艺广播的社会影响力。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组建以来在以下几方面呈现亮点:
1.娱乐节目的融合与资源共享
广播文艺将《明星转起来》《新笑林》《欢乐集结号》等电视栏目进行音频处理、重新编辑,制作成适合于在文艺广播中播出的节目,从而实现了电视娱乐节目的二度开发。同样,广播娱乐节目电视化的做法,也受到了听众和观众的欢迎和认同。
2.音乐节目的融合与资源共享
在这一点上,最突出的就是文艺广播和文艺电视在辽视春晚上的合作。文艺广播和文艺电视在辽视春晚上明星资源和音乐资源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共享。辽宁文艺广播在辽视春晚播出后,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在文艺广播的《中国歌曲音乐先锋榜》栏目中打榜播出,并通过全国卫星音乐协作网成员台在全国范围内推介展播,扩大了辽视春晚的影响力,借助于广播这一大众媒体的传播平台,辽视春晚进行了可持续性的宣传推广。
3.听友服务类节目的资源共享和融合
这一点,在辽宁文艺广播《听友俱乐部》栏目表现得非常明显。文艺广播和文艺电视深度整合后,双方的二次营销效应得以彰显。《听友俱乐部》主动伸出橄榄枝,为来辽视文艺频道录制节目的诸多名人录制了适合在广播中播出的节目,并为他们举办了见面会活动。知名人士于丹、蒋雯丽、孙淳的见面会反响都特别强烈。在见面会活动举办时,文艺广播又得到文艺电视的配合,利用电视资源丰富了文艺广播活动的外延。
4.品牌活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这一点在辽视春晚上表现也十分突出。整合后的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全员动员,共同投入到辽视春晚的节目制作中,辽宁文艺广播和文艺电视在人力资源、节目编排方面实现了“一盘棋”效应,辽视春晚有了两个造势和播出的平台。文艺广播的采编人员全程参与辽视春晚的策划和采访。
辽宁文艺广播将辽视春晚的歌曲在前期的春晚预告中播出,并随时穿插参加演出的明星电话连线,即时与听众互动。辽视春晚现场,辽宁文艺广播的主持人、记者兵分多路,穿梭于辽视春晚的演出现场,进行现场互动连线直播,第一时间让听众通过辽宁文艺广播听到了来自于辽视春晚最鲜活、最直接、最生动的报道,使辽视春晚得到电视画面外的广播同步播出,丰富了辽视春晚当晚播出的最新信息,让听众和观众立体化地享受到了来自于四面八方的辽视春晚动态信息,同时也丰富了辽宁广播文艺节目的内容。
四、辽宁文艺广播的未来
最后,笔者展望一下辽宁文艺广播的未来。辽宁文艺广播将充分利用现代视频直播手段延伸网络在线收听和直播,使其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延伸到一个网络播出平台,最大限度地扩大文艺广播和文艺电视的覆盖面和受众群体。辽宁文艺广播将充分挖掘和利用辽宁文艺电视元素,力争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播出平台上打造和拓展网络在线广播文艺视频播出平台,为辽宁文艺广播的品相提升,为辽宁文艺电视各类文艺活动的对外宣传拓展空间,营造文艺广播、文艺电视、网络在线收听收看三位一体的资源配置和节目共享空间。
融合现状分析 篇7
一、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
(一) 体育媒体资本融合
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最早开始于体育媒介资本融合。由于国家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 市场环境的宽松和国家传媒政策的松动使得电信、印刷、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等部分领域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开始有限进入。比如, 2001年年底, 全兴集团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达成协议, 双方共同出资, 由四川报业集团绝对控股, 创办了《21世纪体育》。更早时期, 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社与中国体育报业总社达成合作, 由桦榭·菲力柏契出资, 以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的名义, 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彩色综合性体育杂志——《搏》。
资本融合后, 首先给传媒单位带来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传媒单位可添买设备, 扩大生产, 实现资本增值。更重要的是, 外资的注入为传媒单位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 在弥补与外界技术差距的同时, 推动原有单位的经营管理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 从而提升原有单位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给整个行业带来压力, 加剧中国传媒市场的竞争。但是资本注入最直接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过多地追逐经济利益, 会忽略对人力资源的关注度, 造成媒体软实力下降。不同企业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双方文化冲突, 造成双方员工在心理和情感上的落差, 不利于企业发展, 严重者甚至造成人才流失。
(二) 体育媒体技术融合
现今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传播技术融合, 具体表现在传播手段融合和媒介形态的融合两方面。
1. 体育媒体传播手段的融合
传播手段融合是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就某一事件或于某个时段集中于同一个信息操作平台, 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 实现资源和功能共享。例如, 2007年3月30日, 中国第一大门户网站新浪网与国内顶级专业体育媒体《足球》报社正式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将在资源共享、市场推广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体育类媒体平台。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SMG) 旗下的五星体育传媒与风行网联合打造的基于PC、手机和PAD的多媒体平台, 将最新的体育资讯植入三屏并实现有效的联动传播, 为观众呈现各路奥运军团奋战奥运赛场的最新战况。风行网新增的体育栏目添加了小视频播放功能和自由拖动功能, 以便使用户在风行平台收看五星体育传媒报道的最新伦敦奥运等专辑视频时有更优质的体验。五星体育资深编辑团队制作的“新闻快递”“精彩看点”“深度观点”和“独家策划”等专辑, 将构建成一个竞技、娱乐、人文等多元的奥运内容矩阵, 在多屏互动中满足用户关注奥运健儿和体验伦敦文化风情的多元需求。实践证明, 三屏之间的互动能让用户随时随地接触到自己希望获取的与奥运会相关的各类信息, 而相应的奥运资讯内容也能更容易地找到自己的目标观众。除此之外, 伦敦奥运会期间, 中国网络电视台打造的“5+”这一号称“中国第一的体育新媒体平台”, 集合了中国第一的体育电视平台CCTV5的资源, 并独享全球80%以上黄金赛事的新媒体版权资源。为满足观众在不同环境下对看节目、看资讯的需求, 服务提供商国内云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阿里云计算为CNTV量身打造了5+多终端解决方案, 包含5+PC客户端、5+体育应用 (手机端) 及5+TV端等, 实现“一云多屏”的新媒体传播体系, 满足用户随时随处的观看与互动需求。
2. 体育媒介形态融合
媒介形态融合是在手段融合的基础上, 产生“质变”, 生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比如电子杂志、手机报、手机电视等。2012伦敦奥运会期间, 中国网络电视台在打造的“5+体育新媒体平台”的同时, 推出5+定制版手机, 其也成为“5+体育新媒体平台”“一云多屏”新媒体传播体系里重要的一个终端。5+手机是为广大体育爱好者定制的专属手机, 以手机应用的形式提供了体育视频直播与点播观赛、视频互动、赛事预约提醒、VIP高清体验、商城豪礼换购、特色红包购物等多种互联网服务。2009年正式开播的中国网络电视台体育频道, 因丰富的赛事资源及多元媒介平台也成为奥运立体化融合传播的最佳实践者。中国网络电视台体育频道发挥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双平台优势, 充分利用体育赛事独家版权和原创资源, 全程直播国内、国际重要赛事, 为广大网友呈现了海量的体育视频、赛事图文资讯、赛事数据服务、网络社区互动、移动终端交互等服务。
体育媒体技术融合实现了新闻资源的“一次开发、多次生成”, 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利用最大化。体育媒体技术融合还可以利用原媒体固有的品牌打开并且快速占有、扩大市场, 有助于品牌的延伸, 强化品牌效应。品牌的延伸又可以降低新媒体的市场导入费用。新媒介终端的形成, 在增强了用户的即时体验感的同时, 也提高了与用户的即时互动性。但是从传播手段融合上来说, 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新闻资源都可以共享, 一个新闻题材有可能只适用于一种媒介形态。体育新闻的“一次开发、多次生成”也受到体育记者技能的限制。毕竟可以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报道任务的超级记者非常罕见, 即使存在, 但由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观察角度的固定性, 往往也会造成新闻同质化问题。此外, 对技术的依赖、融合过程的复杂性、不同媒介分属不同管理部门等种种问题, 都可能影响体育媒体技术融合的脚步。
二、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特色
(一) 体育媒体媒介融合更加自由
制约新闻媒介融合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是政策规则。而相对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硬新闻, 体育新闻这一软新闻属性, 使得体育媒体的融合受政策、市场环境等的限制相对较低。2005年国家出台了文件《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 对非公有资本进入广电节目制作、技术开发、有线电视接入网建设和有线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规定》明确非公有资本可以投资的领域: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音乐、科技、体育、娱乐方面的节目制作。此项政策加快了体育媒体资本融合的步伐, 使得有实力的体育媒体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完成对其他体育媒介或体育媒介集团进行收购, 或者两个媒介组织之间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合并。
在国内传媒产业仍没有统一规划, 其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 竞争机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管理机构不统一等诸多限制下, 体育媒体可以在不抵触政策的前提下, 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内媒介融合进程尝试边缘式突破。
(二) 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可预见性
预见性是对事物发展的预判和前瞻。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可预见性是源于对体育赛事项目的驾轻就熟。新闻工作者对赛事和规则的了解, 使得在赛前就能预判有哪几种传播手段可以融合。举例子说, 伦敦奥运会期间, 上海五星体育传媒报道一场比赛, 赛事信息传到五星体育传媒操作平台, 五星风行奥运频道时效性最快, 它为观众提供第一次服务, 在五星风行奥运频道网页头条可能即时发布一条滚动新闻, 紧接着, 五星体育电视频道、五星广播和五星体育传媒合作的报纸《东方体育日报》、劲爆体育频道等根据自身媒体特色和其受众需求进行后续报道、详细报道、收费搜索等, 而一系列的过程, 对于五星体育的新闻工作者而言是可以预见的, 他们可提早准备。
(三) 体育媒体媒介融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体育媒体媒介融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是源于体育新闻报道以竞技运动报道为主的特性。竞技体育为体育媒体带来丰富的新闻源, 源头之一即是频繁的竞技体育赛事。在世界范围内, 竞技体育已形成不同类型的竞赛, 如综合性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际军事体育运动会等, 单向型竞赛, 如世界杯足球锦标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排球锦标赛等, 这些运动会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举办时间、制度和组织形式。竞技体育竞赛的悬念性、赛事运动的丰富性、运动项目的多样性, 使体育媒体有着绝不重复的报道内容, 为体育媒体媒介融合信息获取创造了平台, 每几年一次的赛事周期决定了体育媒体技术融合的周期性。
三、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限制因素
随着国内数字技术在内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 国外最新传播理论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体育媒体媒介融合取得不少成绩, 既体现在理论探讨上, 也体现在国内当前体育媒体发展实践上。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立法缺位
在我国, 《电信条例》和《广播电视条例》是传媒业的法律法规, 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作为媒介融合的具体化实践。国家在1999年为加强传统运营商涉及广电业务和广电系统介入电信语音业务的管理, 曾明文规定禁止两大行业相互渗透。2003年, 广电总局第15号令规定,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视听节目的网络业务实行许可管理, 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视听节目必须持有《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此文件的颁布拉开了广电淘金电信行业的序幕。2010年《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 “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 加快实现三网融合”。尽管我国立法一步步完善, 但是至今在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上还是与形式发展不相适应, 体育媒体同其他媒体一样存在此问题, 并没有享有独权。
(二) 政府职能不清晰
推动媒介融合的决定性力量应该是技术、传媒环境变革和受众, 政府的角色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服务的提供者, 然而在中国, 政府才是推动媒介融合的决定性力量。由此使得媒介融合日常业务和内容生产没有形成有机分工, 分业监管的体制没有改变, 部门利益与行业利益纠葛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管理层面不足限制了媒介融合的进程。
(三) 传统体育媒体整合能力不强
目前在国内, 传统媒体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 但内部管理滞后, 整合能力不强。尽管我国多数体育媒体都已经意识到了媒介融合的大势所趋, 但是至今为止,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哪一家体育传媒在切实推动媒介融合。比较进步的几个媒体也只是在不同媒介形态的聚合上有所发展, 资源共享、内容生产是重头戏, 媒介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更不用说媒介的组织结构融合等。
(四) 复合型人才匮乏
媒介融合所带来的生产方式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融合意识、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精通新闻业务及其相关知识的全能型记者编辑成为融合媒体的亟需。随着媒体的发展, 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但需要注意的是, 一则新闻的报道, 尤其是在媒介融合时代, 不是依赖一个人完成的, 它是一个分工与合作的过程, 一个记者的合作精神也极其重要, 记者更需要在报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四、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未来
(一) 多要素的融合
媒介融合并不是目前很多人认为的几种不同媒介形式的相加和聚合, 也绝不仅仅是新闻资源的共享, 实际情况的复杂程度远胜于此。媒介融合的全过程仅仅着眼于形式上技术层面的传播手段融合, 并不能反映媒介融合的本质特征。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未来一定是多要素的融合, 这些要素包括体育媒体间的所有权、信息采集、策略、结构、新闻表达等方面。
(二) 具备完整的体育信息产业链
未来对于同一个体育新闻题材应当是这样处理的:首先体育新闻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不同种类的体育媒介对内容进行加工, 初步实现体育快讯, 紧接着实现消息、新闻报道、深度报道、新闻评论、数据库查询等这样一系列体育新闻或体育信息资源, 然后通过不同应用终端, 实现大众消费。
在融合的背景下, 对同一体育新闻或资讯内容多次利用, 可进行最大限度的增值散发。根据不同媒介的特性, 通过相适应的平台和机器, 将同一媒介内容重新打包, 重新定制, 重新定位, 适合各种不同媒介使用, 能够达到多次利用、节省资源、创造利润的目的。
(三) 人文精神才是价值取向
业内和学界在提到媒介融合时, 较多强调的是传播技术的革命所带来的媒介变革, 以致对技术层面的注重超过对人文层面的注重。然而, 无论未来的媒介介质如何发展, “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不可忽略的, 任何新生事物的研究和发展满足受众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否则毫无意义。从新闻从业者专业性来说, 是人文精神让专业精神充分体现。具体来说,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做新闻, 不仅应当周到地考虑必须采用哪些与此相适应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 而且应当深入地探讨报道这一现象在人文底蕴方面有了哪些新的变化以及应当如何实事求是和恰到好处地表现这种变化。
摘要:随着媒介融合的进行, 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也处于现在进行时, 其表现形式主要集中于传播技术融合, 具体表现在传播手段融合和媒介形态的融合两方面。其利在于对体育信息内容和资源等方面的整合、共享, 对品牌价值和效用的延伸等;其弊在于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对技术的过度依赖, 从而造成融合速度缓慢等。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还受到立法缺位、政府职能和管理机构定性不明确、传统媒体内部管理落后、人才匮乏等因素的限制。未来体育媒体必将是包括体育媒体间的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方面的多要素融合, 能够形成体育信息完整的产业链, 并且着重凸显人文关怀。
关键词:体育媒体,媒介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燕.中国媒介融合的问题及未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 (8) :29.[1]李燕.中国媒介融合的问题及未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 (8) :29.
[2]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 2011 (11) :97.[2]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 2011 (11) :97.
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篇8
(一)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界定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指通过现有文化产品与运用了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产品的有机结合,是文化和科技一体化衍生创造的过程。文化与科技融合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产生、推广、消费普及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既包括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包括科技领域的文化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创造的最终价值,产生的一种新的产业,该产业是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础上打破原有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边界,将文化产业的“创意”和科技产业的“创新”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并与形成产业的其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再生性创造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是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以产业为载体融合发展的产物,兼具“文化”、“科技”和“产业”三方面特征。
(二)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划分
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根据产业中“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所含附加价值的高低以及相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分为三类。
1.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的新型文化产业,比如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网络文化产业: 网络文学、网络电视、网络音乐、网络戏剧等;日趋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出版物、数字电影、数字音乐、数字艺术(美术数字化)、数字图书馆、 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以及数字化的舞台设备与表演艺术。数字出版业是指传统的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运用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改变传统新闻出版的模式和方法,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
2.以科技产业为主,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科技产品的附加价值,发展科技文化产业,比如以科技为主注入文化信息的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产业、基于广播电视电影的新媒体。
3.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产生新型产业,比如融合更多科技元素的文化创意产业。
二、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现状
(一)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取得的成绩
1.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沈阳目前已形成多个初具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根据“东西南北”空间布局而形成的4个文化产业基地通过集聚形成了产业链:东部的棋盘山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南部的浑南动漫产业基地,西部的胡台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以及北部的沈北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和沈阳“123”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对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日益增强。
2.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培育了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沈阳在科技与文化融合方面,培育了影视传媒、创意设计、 广告会展、数字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有辽宁美术出版社、辽西古生物数字化全媒体传播,北方图书城、沈阳出版发行集团、辽宁北方出版物配送有限公司、辽海出版社成、春风文艺出版社等数字出版类重点项目; 立体影像、激光显示等文化技术装备;影院播放系统、专业摄像机等文化软件系统;数字电视(DTV)、智能电视、CMMB移动电视、数码相机等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这些产业或以科技产业为主,依托老工业基地装备研发和制造优势,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科技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格局; 或者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例如辽宁广播电视报社(城市生活信报社)、辽宁省广播电视音像出版社、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等,日益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尤其在编辑期刊报纸、图书出版、广告发行、网站设计等方面。
3.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沈阳市和平区被誉为国际级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各类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数字设计机构,沈阳文化产业集团,沈阳三鲁园古玩有限公司,沈阳工艺美术商厦,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沈阳演艺集团,沈阳电影公司,都集聚在此。其中,沈阳四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沈阳市浑南新区动漫产业基地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基地。和平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文化科技骨干企业113家,占基地企业总数71%。2011年实现产值150亿元,已经形成了数字出版、创意设计、广告传媒、文化旅游等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链条。
4.以科技产业为主,融入文化元素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包括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产业、基于广播电视电影的新媒体动。漫产业成为代表沈阳文化产业勃兴的新亮点,引起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沈阳市浑南新区被授予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和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通过技术、环境和融资平台的协同构建,使动漫企业实现了起点较高、快步发展的格局。
近几年,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一枝独秀,无论是总收入, 还是就业人口比重都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详见图1、表1)。
Á 资料来源:沈阳市统计年鉴
从产值构成上看,2013年沈阳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比重的前三名分别是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其他辅助服务和广告会展。其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行业连续十年在沈阳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比重中占据第一,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近几年异军突起,发展极为迅速。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产业己经成为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它不仅创造了最高的产值比重,而且是创造就业的重点行业。
5. 融合更多科技元素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平稳。代表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并融合更多科技元素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源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强调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并以创造力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创造社会财富,提供社会服务,是经济、文化、科技相互融合发展、具有辉煌发展前景的产业。2012年沈阳文化创意产业产值81.84亿元人民币,沈阳市文化创意产业城镇非私营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达16440人。
2012年,沈阳市被批准为国家科技和文化融合示范基地。沈阳四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基地,同时,被教育部认定为立体动画和多媒体研发与生产基地,研制出了世界首款4D立体真媒体电脑影机,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立体教学片库。和平区作为科技和文化融合示范基地所在区,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和科技相融合,大力培育和发展数字出版、4D立体影像、舞台演艺、广播媒体等科技文化融合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数字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鼓励新兴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相融合。
6.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包括网络文化产业、数字出版业、及数字化的舞台设备与表演艺术等。从目前沈阳市数字出版的发展态势来看,数字出版对传统的出版传媒产业的产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己成为沈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强劲的拉动力。 近几年,沈阳市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连年增长,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沈阳市数字出版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187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02亿元,年均增长25.5%,2013年,沈阳数字出版产值占全国数字出版总产值的16.2%,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资料来源:沈阳市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年鉴
(二)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存在的问题
1. 传统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与新兴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不平衡。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一方面,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而成新兴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比较迅速,网络、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产业占据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发展速度持续走高。另一方面,文化艺术等与传统文化产业相关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传统文化形态还未与科技进行融合,那些己经融合的,其融合程度不高,融合效果也不甚理想,没有很好的挖掘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目前,沈阳市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融合发展的文化科技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偏低,在文化产业结构方面,仍以传统结构为主,原创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不够,在设计、制作、传播等环节,没有高效、大幅度地应用高新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尚未形成。
2.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服务机构数量还不够多;公共技术服务、 投融资交易、知识产权、品牌培育、人才培训等科技文化融合服务机构不够健全;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积极性不够高,没有为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发布和产权交易提供便捷、高效的渠道;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沈阳文化产业投资仍然主要来源于政府,国有资本独大,利用外资和社会资本的比重则相对较小,民营资本又受到各种限制,严重影响了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3.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体系的文化意识不到位,文化体系对科技不强,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度较差。当前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技术创新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与国内外其他优异的产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有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技术的匮乏也导致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甚至阻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壮大。
4. 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链有待提升。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作为一新兴产业,想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获取持续发展,仅仅只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产业基地为各个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了有利的基础环境,但就沈阳市目前的情况而言,各个企业之间、相关产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组织机构的紧密结合度不够,还有一些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使产业链不够完善。
三、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带来的价值认知不够
出现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新型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普遍高于传统文化产业,具有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特点。相同的资本投入,动漫、网游、网络视听等新兴文化产业能产生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传统文化产业,人们往往受思维定式的影响, 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其保护起来,不受侵害,而忽视了与科技进行融合,运用科技的力量改革传统发展模式、拓展发展空间、 增添发展活力,这也是导致传统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与新兴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二)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沈阳市的文化产业在文化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广播电视部门、信息产业部门等多部门下实行垂直管理,相关部门之间权责交叉,管理混乱。这种管理体制就造成了在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部门比较重视文化,而科技部门则更注重科技,从而导致了文化与科技的割裂,这对于推动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此外,管理体系不顺畅带来的政策难以有效落实的问题也非常明显。沈阳市和各聚集区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科技企业的政策措施,但是由于文化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不明确,而且政策的落实又涉及到文化科技产业主管部门、税务局、财政局等众多单位和机构,容易导致税收优惠、扶持资金落实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难以有效的落实的不良局面。
(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对于文化科技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其生存发展的动力和生命线。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相关法规和规章的欠缺,有效制约和监督的缺失,对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如此种种致使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呈井喷式增长。此外,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沈阳市层面,针对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以及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法律和法规相对滞后、具体保护措施不能适应相关企业和个人在知识产权注册申报和取证举证等方面的特殊需求的问题。
(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人才严重缺乏
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产业,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对人才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创意人才多集中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创新空间有限;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目前素质普遍还比较低,难以满足职位的要求;目前沈阳乃至全国都缺少既懂文化科技,又懂经营管理,同时兼具国际视野的国际型人才。 缺乏具有国际经验的文化科技管理人才己成为阻碍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问题。
四、完善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问题的建议
(一)强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意识,规划发展文化科技融合产业
沈阳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需要科技做引擎,文化市场的进一步繁荣需要靠科技推动,需要文化与科技的紧密融合。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设计经济、科技、文化等产业,需要从全局的角度,长远的眼光去规划。沈阳应自觉树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意识,需要结合沈阳科技、文化产业的特点,科学定位,突出特色, 积极制定和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战略,明确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重点,并在组织上、制度上保证规划实施。
进一步加强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发挥高新技术在沈阳重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作用。聚焦创意园区建设、区域联动,以示范基地为引领,构筑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辐射高地。
(二)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适时出台完善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如出台完善与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合作交流政策;加大沈阳市政府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的资金投入和扶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融资体系鼓励吸引外资,形成洼地效应,发挥政府的资金引导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鼓励;提升和完善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市场交易的监管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稳定市场秩序,为产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尤其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市场和法制环境。
(三)吸引与培养人才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
以政府为主导,促进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开展文化科技创新重点应用课题研究,鼓励市场化程度高的文化科技企业、园区,联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加强提供与海外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机会,以培养出兼具沈阳特色和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设计、策划、制作、管理人才。
(四)创新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融合现状分析 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两化融合”, 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概念[1], 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振兴装备制造业,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泰州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 工业经济基础雄厚, 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万多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00多家, 形成以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但是, 泰州地区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 而且长期以来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在信息化方面有较大投入。
为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泰州市企业“两化融合”现状, 以便采取相关的政策和采取有利的措施推进“两化融合”进程, 2011年4月起, 泰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企业信息化处与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理信息学院合作对全市企业“两化融合”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评估[2]。
调研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法, 根据两化融合评价指标和方法[3], 科学设计调研问卷, 并选取典型企业发放问卷, 共回收问卷660份。调查范围覆盖泰州市所属各县级市 (区) 和高新开发区内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各种规模的企业, 调研内容主要针对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与基础建设、供应链信息化、产品及生产流程信息化和信息化应用效益等几个方面, 基本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全市信息化建设和“两化融合”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对分析全市企业“两化融合”发展趋势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近的其他地市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2 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结果清楚表明, 越来越多的泰州地区企业开始注重“两化融合”, 推进“两化融合”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并有不少企业达到了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多数企业基本完成了硬件和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多数企业普遍开始注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基本都应用了一种以上的信息化系统, 见图1。
(2) 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全市工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高效增长态势, 以医药、机电 (船舶) 、化工为代表的三大支柱产业迅猛发展, 以纺织服装、钢铁冶金、轻工建材、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四大传统产业持续发展, 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为标志的三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3) 信息技术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全市扎实开展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作, 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1) 很多企业对供应链信息化比较关注。超过50%的企业已建立或基本建立了供应链管理系统、独立或借助第三方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有42.7%的企业已建立或基本建立了企业间数据服务平台;有32.4%的企业已实现或基本实现了企业间产品设计和产品服务协同。 (2) 有13.3%的企业在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处于全省同行业先进地位, 其中有4.5%的企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3) 在产品信息化方面, 有41.2%的企业实现了产品数据管理, 其中有27.4%的企业已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
尽管如此, 泰州地区大多数企业在“两化融合”进程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两化融合”意识不强。通过调查表明, 大多数企业关注的还是企业的短期效益, 信息化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对“两化融合”缺乏足够的重视, 只有不到20%的企业制订了专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办法。
(2) 信息化投入普遍不足, 主要体现在:
(1) 企业从事信息化的员工较少, 多数企业不足员工总数的5%; (2) 企业研发中信息技术应用研发投入偏低, 一般总研发投入的不足15%; (3) 信息技术投入又以硬件投入为主, 用于信息化系统开发运行和信息设备运行维护的经费一般不足信息技术投入的15%。
(3) 很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多数企业仅在综合规划或其他规划中包含信息化发展规划方面的内容, 只有16.8%的企业制订了专门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而有35.9%的企业没有成文的信息化规划。
(4) 很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有不少企业虽然建成了各种信息化设施, 包括信息化系统、电子商务平台、产品数据管理等, 但是这些设施的利用效率不高, 整体应用落后于实际需求, 产生的效益和应用效果不显著, 信息技术的潜能尚需充分挖掘。主要体现在:
(1) 信息化系统集成应用度很低, 虽然基本上所有企业都应用了一种以上的信息系统, 但只有不到20%的企业实现了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 (2) 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效率并不高, 虽然半数以上的企业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 但已真正实现企业间电子商务的企业仅占11.5%。 (3) 已实现产品和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的企业相对较少, 仅为19.2%, 而且绝大多数企业也没有这方面的规划, 仅有28.6%的企业制订了年度计划。 (4) 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的效益普遍不显著。只有不到20%左右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后, 在产值、成本、排放、能耗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见图2。
(5) 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 泰州地区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与全国和省内先进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 不同县市 (区) 、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不平衡。
3 存在问题分析
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 究其原因,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政府对“两化融合”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够。虽然, 政府主管部门已经在大力宣传和引导“两化融合”, 但是所开展的活动以宣讲培训为主, 缺乏整体规划, 鼓励性政策力度不强, 也没有搭建有效的服务平台, 没有进行典型成功案例的整理和推广。
(2) 企业管理层对“两化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市企业大多数为传统企业, 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企业的生存问题不大, 企业管理层缺乏危机意识, 没有认识到“两化融合”对企业竞争力提升和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3) 企业缺乏足够的专业指导。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需要实施“两化融合”, 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指导, 在认识上有很多误区, 主要有:重信息化建设, 轻信息化管理应用;误认为信息化是一次性工程, 缺乏长远规划;信息化建设跟风现象严重。
(4) 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建立一支专业的信息化人才队伍。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 目前各类院校面向“两化融合”的专业很少, 既懂得信息技术又熟悉工业技术的人才较少;另一方面, 企业不注重内部员工的信息化培训和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5) 本地区“两化融合”的研发水平较低。目前, 泰州地区企业“两化融合”的研发力量有限, 而高校针对“两化融合”的研发普遍较少开展。这主要是因为: (1) 高校缺乏主动联系企业的意识, 高校对企业的需求不了解; (2) 企业对高校缺乏了解, 不熟悉各个高校在这一领域所拥有的技术力量和研发能力。
4 总结
通过此次调研可以发现, 泰州地区作为一个中等发达城市, 企业“两化融合”正在迅速推进,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认识的误区。因此, 需要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 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 共同解决“两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同时, 也需要政府与高校继续合作建立长效的企业“两化融合”调研机制, 定期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以便根据企业“两化融合”的动态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策略。
参考文献
[1]郑吉春.“融合”即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8 (6) :14.
[2]张建崇.云南省两化融合调研[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0 (11) :69.
融合现状分析 篇10
一、教师访谈
桓台县实验中学, 创办于1980年, 是“山东省首批初中教学示范学校”之一, “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近几年课程改革的要求, 学校教师积极探索适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 在音乐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 对初中音乐教学中乐舞融合教学的现状展开了访谈。
【访谈】地点:李老师办公室时间:12月5日
问:李老师 (中学中级教师) 您在音乐课中常用哪些教学方法?
答:以讲授法为主, 也尝试过学科综合教学, 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教学。
问:乐舞融合教学在音乐课中运用的多么?
答:有时会用, 因为有的课程内容民族性比较强, 如歌曲《康定情歌》印度歌舞音乐《蒙格尼》等等, 这些民族性强的歌曲本身就与它们自身的民族舞蹈相融合, 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将舞蹈欣赏或舞蹈动作融合进去。在唱歌的时候, 有的歌词对学生而言难理解或者难唱, 加上几个形象的舞蹈动作就能让他们印象深刻, 学的更快。
问:你是如何看待初中音乐课采用乐舞融合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呢?
答:我觉得有些单元章节的课程非常适合乐舞融合这种教学方法, 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问:你觉得在实施乐舞融合教学中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答:总的来讲, 教师没有恰当的角色定位以及教师运用乐舞融合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问:作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 你是如何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运用乐舞融合进行教学呢?
答:根据课程内容, 如学唱《爱我中华》, 先用舞蹈《爱我中华》导入, 学生都会对视频感兴趣, 然后介绍舞蹈里面不同民族的服饰、风俗等等, 很多都是大家熟悉的, 这样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再开始唱歌, 边唱边打节拍, 这样学生不会枯燥。这首歌对大多数学生都不陌生, 教唱不是很难, 只是有几句难唱, 我会在那里加入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的歌唱兴趣, 也能让他们更快的学会。
可以看出李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认为初中音乐课是适合用乐舞融合教学法的, 但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来简单并且得心应手, 所以实施乐舞融合教学的过程时断时续。
二、学生问卷
对桓台县实验中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问卷样本是这样的:分别从学校的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中抽取三个班, 每班40人, 共9个班, 共计调查360人。问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音乐课堂教学情况;乐舞融合教学认识情况;乐舞融合教学适用情况。笔者累计发放学生问卷360份, 其中有效问卷348份, 有效率为96.67%。
第二节当前初中音乐课实施乐舞融合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问卷统计
二、初中音乐课实施乐舞融合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教师访谈到学生问卷统计, 笔者对初中音乐课中乐舞融合教学的现状作如下分析。
1、教师过多参与, 讲课太传统
以前的学校教学设备匮乏, 音乐课上老师只是教些基本的乐理、放录音唱歌, 但是现在的教室多媒体、网络都很齐全, 仍然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会受学生的欢迎。问题1的统计数据显示:42.51% 的学生认为音乐课没意思, 教师讲课太传统, 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
2、乐舞融合教学的运用很少
问题3的统计数据显示:28% 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运用乐舞融合教学, 72% 的学生觉得教师偶尔运用。在教师访谈中, 李老师认为很多单元章节的内容能够并且适合采用乐舞融合教学, 但是统计数据显示教师运用的很少。当然教师在选择学科综合的时候会挑选自己熟悉并且
3、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
问题4的统计数据显示:35.06% 的学生不能接受乐舞融合教学, 认为教师在运用乐舞融合教学时没能站在学生理解的角度去设计, 或许是太难了或许是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不够紧密, 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在备课设计乐舞融合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4、乐舞融合教学的舞蹈多于音乐
问题5的统计数据显示:24.71% 的学生认为教师进行乐舞融合教学时舞蹈方面多于音乐方面, 课堂上欣赏或是互动的很热闹, 学生课堂上很开心, 但是重点内容反而没有掌握
第三节影响初中音乐课乐舞融合教学实施的原因
一、家长方面
很多家长过度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 认为音乐课是不考试的没有用的, 这种思想也是影响乐舞融合教学开展的原因之一。把家长当作教育的伙伴, 寻求家长的支持, 是初中音乐课乐舞融合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教师方面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得心应手, 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突出音乐特点, 关注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抱有抵触的心理, 不能真正落实学科综合的教学, 仍然把讲解基本乐理、听音乐唱歌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三、学生方面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现有基础、个性差异、活动能力、 心理素质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这些对乐舞融合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 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尽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度。
参考文献
[1]董玉秀.舞蹈教学与素质教育[J].山东教育, 2000, (Z4) .
融合现状分析 篇11
关键词:紫砂陶;紫砂艺术;中国画;传统文化;融合
1 紫砂陶的发展渊源
由于紫砂泥矿是与夹泥开采相关联的,这种出生形式注定了紫砂陶最早是以日用陶器皿形式出现,被陶艺匠人做成各式各样的容器,用来盛水、盛物的。所以早期的紫砂更偏向与它的实用性,而非艺术性,更无从谈起它的收藏价值。
据考古学者的推断,紫砂壶被有目的地使用应始于明朝中晚期,但大多数的记载和考古发现都是关注与其物的作者、器型、实用性,关于紫砂壶的发现,在1965年的金陵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发掘出了明代嘉靖年间的司礼太监吴经的墓葬,出土了一把紫砂提梁大壶。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一把紫砂壶。这把壶与明代嘉靖年间的画家王问《煮茶图》上放在竹炉上的提梁壶是一样的,是紫砂壶第一次是用作煮水或者熬茶的例证。明代的周高起撰《阳羡茗壶系》记录:“饮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闵豫瓷”。1987年7月,福建漳浦县盘陀乡通坑村明万历三十八年卢维桢墓出土的“时大彬制款鼎足盖圆壶”,是目前发现比较早的有名家铭款的紫砂制品。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镇蠡墅村羊角山发现了一处古窑址,南京博物院组织部分专家对此进行了发掘,并有宜兴陶瓷公司《陶瓷史》编写组编写并发表了一份《宜兴羊角山古窑址调查简报》。明代文人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称赞供春为开山祖师,并评价了供春对紫砂壶造型的贡献。郑秋枚的《砂壶全形拓本》中就刻有时大彬的菱花式壶,底铃长方印“大宾制”三字,书法古朴,在篆楷之间。正是时大彬开创了在壶上题铭落款的先河以及陶刻装饰的雏形。清代陈鸿寿的出现,是紫砂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清代学者像传》说他“爱阳羡之泥,创意造型范为茶具,艺林争宝之,得之一枚,珍逾拱壁,至今称为曼生壶。”《欧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卷四》中提到“瞿应绍……书画皆学恽南田,精篆隶。善制砂壶,多杨彭年造,壶柄印彭年图章。”中国画家直接在紫砂壶上作画镌刻,当以子冶为首创,紫砂壶艺术内涵得到更深广的提升。
2 紫砂艺术与中国画的历史融合
紫砂是宜兴古老陶器品种制作烧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他的起源和发展有较为深厚的文化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有着息息相关,与中国经久不衰的茶文化及饮茶的方式转变密切相关,同时与中国传统文人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综合的因素,又凭借着宜兴陶土资源中独特的紫砂泥的发现和利用,而被展现出不一样的光彩和传承。
由于紫砂工艺和其他门类的工艺美术相比较,存在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形式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形式,两者融为一体。它的形式的文化特征,不仅没有宗教题材与王权思想,更不同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在士大夫没有过多的关注紫砂工艺之前,它的造型、装饰全部都是匠人的个体审美和思想的体现,灵动、自由、无拘束。后来由于封建文人的诸多参与,尤其是自陈鸿寿开拓“曼声壶”之后,紫砂壶也只是反映文人墨客的情趣,集中体现传统的文化,而较少反映官方的意识形态。所以说紫砂壶是雅玩文化的载体,更多的是反映大众文化的需求和生活实用的类型,无不流露着庶民的意趣情怀。
紫砂在功能方面完全地展现了与经典文化的融合。紫砂器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明代的饮茶方式发生了变化,而紫砂壶作为最佳的饮茶工具,赫然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正是由于紫砂壶成为明代以后核心的品茶器物,其制作中的艺术思想改变对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紫砂壶的出现不仅对茶文化产生了根源的改变,同时也把中国的书画艺术带入了茶文化,使得书画、紫砂、茶艺三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中国的饮茶方式从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更使以后的文人墨客在品茗的同时,有着天马行空的创作思绪,感受着紫砂与茶相互交融后,带给人淡雅、安详、娴静的精神感受。与此同时也更激发了文人对于紫砂再创造的热情,将传统国画中的诗书画印巧妙地结合在器型优美的紫砂器物上面,从而把作为普通饮茶工具的紫砂壶发展到了文人墨客艺术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更是将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在了紫砂壶上面,产生了一个新的艺术——紫砂艺术。
3 紫砂艺术的现状
紫砂艺术的美学风格博大精深,其艺术形式所体现出的文化因素和价值运用方面展现出的人文情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造型意识和儒家、道家的思想,体现着“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这是我们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观在紫砂文化中的完美体现。由于传统的中国画在意境表达与寓意体现上有着不同的方式,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显得千篇一律,写意或是工笔,花鸟或是山水,青绿或是泼墨,总还是沿袭着古人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传统的中国绘画不断改良,使其有一个质的飞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方面有着不同的可能性,
在地域性的突破中,更应该与国际艺术接轨,符合时代的需要。而紫砂作为传统艺术的一个分支,还停留在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并没有真正的与时代融合。传统思想的束缚是导致紫砂艺术与现行的国际化艺术文化之间产生断层的直接诱因。
参考文献:
[1]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 徐秀棠.紫砂工艺[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3] 王宁.中国文化概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傅熹年.中国美术全集[M].文物出版社,1998.
[5] 奥玄宝.茗壶画录[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6] 杨志仲,顾洪英.浅谈紫砂壶的再创作——书画雕刻艺术[J].江苏陶瓷,2007,40(2):19.
[7] 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融合现状分析 篇12
一、高职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行业背景的现状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是整个行业中的一个个体,它的生存与发展是会受到行业相关背景的制约的,比如行业的形势,行业的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等都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而政府是行业发展的指挥者,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做好调研工作,将企业和市场双方的需求了解清楚,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学校、市场的联系;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参与机构评估、核发岗位证书、设立专项经费等方面的作用。提出要加强对管理机构人员进行培训的建议,发挥目前行业主管部门在职教工作中的作用,在部门三定方案中要明确具体的职能,要有专门机构、专门人员管理职教工作;加强对企业开展职教工作的监督检查,强调与一些刚性的指标挂钩;保障各项经费的落实。
(二)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
现行的法律对于行业组织的管理职能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它在高职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以住房和城乡建设为例,政府认为影响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的根本问题是管理体制的问题。关于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并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且机构每变革一次,对教育的职能就削弱一次,然而行业相关领导对该项职能的重要意义不是很重视。除此之外,行业特色逐渐弱化,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诸如农业类、航海类等类型的高校在招生和就业方面都处于萎缩状态。这些高职院校之间要么进行合并,要么直接升格。据了解,部分农业类高职院升格后,不再由农业部门管理,而是划归到教育部门,“去农化”倾向较为明显。就现状看来,农业部门的相关职能指导不十分明确,农业部门与教育部门的沟通不是很充分,导致这类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展不大,效果甚微。
二、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高职的现状分析
(一)校园文化未能体现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学科研究型人才,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我国,高职院校属于大学范畴,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注重人文、倡导自由的“大学精神”,另一方面要包含崇尚技能、扎根基层、注重实践、服务社会的“高职特质”。然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认清自己的定位,而是机械复制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很多高职院校照搬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追求塑造浓郁的学术气氛,追求塑造科研型人才,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认识不够,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意识不强。
(二)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意识进行文化融合
在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高职院校,打造技术应用型高职人才的大背景下,高职院逐渐意识到校企文化融合对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始有意识地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企业建立联系,尝试着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诸如,请企业人员来学校做讲座或者培训,安排学生提前去企业实习等等。在这种校企频繁合作的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持
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文化融合并没有完备的理论依据或准确的实践指导,只能根据经验进行尝试性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由于对校企文化融合并不重视,参与程度非常低,只是单纯地重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情况,各项考察指标并没有真正关注到校企合作的进展和成效,并没有体现出为搭建校企文化融合的平台而做出政策上或是经济上的扶持,这使文化融合缺乏强有力的推进力量。
三、高职院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企业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中功利化倾向明显
据调研结果显示,很多高职院校会较为频繁地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学校讲座或者进行培训指导,让学生提前了解某个行业对学生的要求,某个企业对技能的要求,个人应如何丰富自己才能在某个行业、某个企业获得成功,这些讲解对学生未来适应企业确有帮助,这是积极正面的一面。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讲座已经演变成了某些企业的宣讲会,一些知名度不高、社会声誉不太好的企业在演讲者嘴里通过“文化润色”成为学生心仪的对象或就业首选,很多学生到了企业后大失所望,这种巨大的反差使他们觉得受到了“文化忽悠”,从而对学校产生一种不信任感,一届一届相传,学生对于这种校企合作也会失去兴趣,不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也不利于企业选聘人才。一些高职院校建有“企业文化墙”,但多数由企业出资兴建,成为企业的宣传阵地,文化内容大同小异。
(二)企业对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校企双方已经产生文化融合的意识,但是其重视程度却并不同步。由于学校和企业的性质不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目的也并不完全一致,企业的文化融合积极性要远远低于高职院校。企业作为盈利性机构,以利益最大化作为一切行为的最终宗旨,而校企合作的文化融入并不能够立竿见影地对企业产生经济效益,因此,现阶段企业对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甚至连基础的物质层面都未达到,现有的合作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太大的实质性进展和成效。
(三)忽视了校企文化融合的特色建设
由于校企文化融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作为参考,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也是在摸索着前进,害怕尝试,害怕冒险,所以会存在着较大比例的雷同,相互模仿。校企合作的模式趋同化,真正结合企业与高职院校文化而进行的创新型融合方式非常少,大多都以表面化、形式化的融合代替真正的文化融合。流于形式、缺乏特色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是现阶段校企文化融合的通病。
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思考
(一)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应当凸显高职特色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其实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企业。每个企业在地域、行业、成立历史等方面都不尽相同,这就决定着各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特色也不尽相同。那么,企业在考虑校企合作的问题时,切不可盲目照搬他人的企业理念或者合作模式,应当与自身的企业特色紧密结合,突出自己的文化个性。简便地照搬其他企业,雷同化的“团结、求实、开拓、进取”等口号,模式化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振兴中华、互助合作”等标语是不可取的。高职院校也是一样,一般来说,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高职院校在选择校企合作模式的时候,应当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使校企文化融合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需要政策支持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是双赢的,对于企业来说,有利于企业提前定向培养人才,学生进入企业之前就能够对企业的价值观、经营模式等深入了解,减少学生适应企业的时间成本;对于学校来说,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充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校企合作的时间并不长,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所以需要政府在这个阶段给予支持与引导,在企业和学校之间进行沟通和了解,既要保障企业的利益,也要保证学校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企业与高职院的合作意识
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共同合作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目前,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预期还有一段距离。根本问题在于校企双方合作的意识还不足,尝试了一些模式,但是成效不佳。因此,要想提高校企文化融合的效果,亟待提高双方的合作意识,双方确定各自合作的目标以及需要遵守的相关规则,在合作的过程都应当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来执行,不可出现企业单纯宣传自己等不良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周凤华.发挥行业作用凸显职教特色:行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的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5):44-47,52.
[2]丁广明,孙峰平,徐燕.高等职业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现状及思考[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7):82-84.
[3]胡小勇,韩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基本情况调研与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8-22.
[4]邱永成.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26):8-10.
[5]李曾.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文化融合的现状[J].求知导刊,2015(17):45.
[6]李梦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研与实证分析: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66-69.
[7]宁勇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D].复旦大学,2008.
[8]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
【融合现状分析】推荐阅读:
国内三网融合现状08-27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论文11-11
三网融合的国内外现状11-30
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分析07-17
现状分析08-08
学生现状分析06-11
就业现状分析07-13
专业现状分析07-23
现状分析对策07-25
财务现状分析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