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森林保险(共12篇)
政策性森林保险 篇1
森林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但森林又易于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仅火灾一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从2003年到2008年我国共发生67 045次森林火灾, 受灾森林面积达1 311 088公顷, 造成经济损失102 627万元。仅2008年, 全国森林火灾受灾52 539hm2, 森林病害116.8万hm2;森林虫害843.2万hm2;森林鼠害181.8万hm2;该年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的森林面积达186万hm2。森林一旦遇到灾害, 造成的损失巨大, 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补偿, 势必影响林业的发展。森林保险可减少灾害事故导致的损失后果, 保障林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这不仅使生产者获利, 而且对消费者也有利。因此, 展开对森林保险的探讨有重要的意义。
一、森林保险的特性
我国森林保险起步较晚, 发展缓慢。据统计, 截止2008年, 从全国范围来看, 森林保险承保率仍仅占森林总面积的4%。这个比例是比较低的。对于森林保险的发展,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我国森林保险的特性,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森林保险具有如下特性:
1. 森林保险“消费”具有正外部性, 导致森林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其表现在于利益外溢, 即作为投保人的林农投保后, 森林保险所提供的一部分利益由投保林主直接享有, 如保证林主生产生活和收入稳定, 但另一部分利益则由林主以外的全体社会成员享有, 如森林保险使林主生产的风险成本降低, 生产规模扩大, 林产品价格低廉。农民进行森林保险“消费”, 利益外溢使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效益, 从而导致正外部性产生。
2. 森林保险具有共变风险, 风险较大, 导致保险公司经营的积极性不高。
森林保险面临其他险种所鲜有的风险——共变风险, 即遇到规模较大的自然灾害时, 所有投保林主在同一时间遭受损失。因此, 森林保险承保的风险发生概率高, 而且损失集中, 覆盖面大, 赔付率远高于一般财产保险。目前, 我国森林火灾保险平均赔付率为70.3%, 而一般财产保险是30%~35%, 因此, 一般保险公司对森林保险的积极性较低。
3. 保险公司经营森林保险成本高。
我国林农居住分散, 生产经营小型化、分散化, 使森林保险展业、承保、定损、理赔的难度、强度较大,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比较突出, 致使森林保险的经营成本和监督管理成本都比较高。
4. 我国大部分林农或林场的收入偏低、保险意识薄弱。
他们觉得保险增加了其经济负担, 不愿保险。而保险从业人员少, 没有合适的林业保险机构, 且保险险种单一, 造成林业保险承保率低。
二、政府补贴的方式
由于森林保险具有上述的特性, 使森林保险具有高赔付率和高经营成本的特点, 导致森林保险经营亏损严重。而外部性的存在导致森林保险资源配置的效率受到损失, 市场机制在配置森林保险资源的过程中存在失灵。因此, 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可能实现森林保险的有效供求的。从国内外的发展实践来看, 大多数国家都积极介入森林保险的发展。如在美国, 农林作物保险的保费, 50%以上都是由政府承担的;而在日本, 政府对不同的品种有不等保费补贴的补贴, 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我国政府于2009年下发文件, 将林业保险纳入国家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范围。
政府补贴森林保险只是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再分配。这种合理分配资源的结果是消费者获得更多消费者剩余。这又要求政府作为社会权利的代表, 通过征税或其他的方式从消费者那里得到合理补偿, 用来为林农补贴保险。林农通过参与森林保险使种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保险公司通过经营森林保险获得了政府的补贴剩余。最终政府在这种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补贴有以下4种方式进行:
1. 直接补贴保费。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 政府可以将原来用于保证林业生产的专项资金作为保费缴纳给保险公司。尤其在迫切希望推广林业保险的地区, 可以直接替农民缴纳全额保险费, 从而实现强制保险。
2. 补贴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
政府对保险公司经营中产生的费用予以一定比例的报销, 也可以直接对保险公司林业险的所有损失兜底。
3. 税收减免。
与补贴相比, 税收减免更便于操作, 直接免除保险公司与森林保险相关的所有税务, 如果有必要的话, 可以对经营森林保险的公司给予总体性的税收优惠, 比如一次性免除一定额度的所得税, 营业税等等。
4. 再保险支持。
政府既可以直接提供再保险, 也可以为寻找再保险提供便利。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全国性再保险公司负责提供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森林保险是具有公益性质的险种, 整个社会和国家都是保险受益人, 但森林保险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因此, 建立和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有利于林业生态的发展和保护, 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 政府对各地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同时, 应根据各地发展状况采用多样化的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补贴形式。HK
政策性森林保险 篇2
(草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扎实推进森林综合保险工作,根据相关保险方案、保费补贴、操作细则等规定,结合森林综合保险标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森林综合保险项目相关工作适用本规程。
第二章
保险条件
第三条 保险人在收取保险费的同时,应履行相关保险责任和服务义务。
1、保险标的:凡生长和管理正常的商品林和公益林。
2、保险金额:以亩为单位,每亩保险金额按保险林木再植及管护至郁闭成林的平均成本确定。
总保险金额等于投保林地面积乘以每亩保险金额。
3、保险费率。
4、保险期限:一年。
5、保险责任:在保险期间内,由于条款中载明的保险责任造成保险林木死亡或推定死亡的。
在保险期间内,为了防止和减少保险责任直接对保险标的的危害,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施救措施而导致的保险标的死亡或推定死亡的,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第三章 理赔工作要求和流程
第四条 理赔工作原则:理赔工作坚持主动、迅速、科学、合理的工作原则,做到“定损到户、理赔到户”,严格按照保险条款履行赔偿责任,诚实守信,实事求是,操作便捷,及时主动的提供优质、高效、快速的理赔服务。
第五条 出险报案
保险人应公布统一的报案电话,全年365天24小时接受报案;在接到客户出险报案后,通过保单号码或被保险人(分户)名称等信息查询出保单信息,询问并记录出险原因、出险时间、出险地点、出险经过、报损数量(亩)、报损金额、报案人姓名、身份、联系电话等报案信息,在业务系统中生成报案记录和报案服务单,同时告知被保险人保护好现场、并及时通知或调度查勘管理岗安排现场查勘。
第六条 查勘定损
查勘人员应第一时间对保险信息进行审核,包括保单信息、出险日期是否在保险期间、出险原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是否已交费等等,确认后应携带必备的查勘工具赴出险位臵进行现场查勘。
由于保险人保险责任损失认定的专业技术和力量不足,保险人可以委托国家相关技术部门为森林保险事故发生后查勘受灾面积和确定损失程度的技术参考部门,保险人协助被保险人做好收集事故现场的影像资料及有关实物证据等工作。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对保险责任、查勘技术、损失面积、损失程度和估损金额有异议无法达成一致的,双方可协商共同委托第三方公估机构予以认定,公估费用由保险人支付。
保险标的在保险期间内发生灾害事故,一时难以确定是否死亡的,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协商设立观察期,观察期的时间由承保公司与林业等技术部门协商确定,但最长不超过8个月。观察期结束后进行二次查勘,以观察期后的定损结论为依据计算赔偿。
第七条 收集单证
被保险人索赔需提交完整的索赔单证,保险人应一次性告知被保险人所需单证项目,并要求被保险人在告知单签字确认,所需单证包括:
(一)保险单正本、投保清单、保险凭证;
(二)出险通知书和损失清单;
(三)其它相关技术资料;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其他证明和资料;
(五)保险标的遭受损失后,法律、行政法规对受损的保险标的的处理有规定的,还应提供受损保险标的已依法处理的证据或证明材料。索赔单证中,森林火灾索赔应提供政府相关部门开具的火灾证明,森林有害生物造成的灾害索赔应提供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部门开具的灾害证明,其他自然灾害索赔应提供当地气象部门开具的灾害证明。
第八条 单证审核
赔案资料由保险人收集、审核。在被保险人按照约定的索赔清单提交索赔资料5个工作日内,保险人还需被保险人提供相关证明资料的,须向被保险人提出补充资料清单。超过期限视为索赔资料齐全,保险人不得以索赔单证不全为由拒赔或延长理赔期限。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保险人应在接到被保险人赔偿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向其发出《拒赔通知书》。
第九条 预付赔款
发生重大保险事故后(定损金额超过100万元),经查勘属于保险责任的,但暂无法确定树木死亡比例的,由被保险人书面申请,经政府林业部门确认后,保险人根据估计保险损失金额的50%预付赔款。
第十条 赔款支付
案件核赔通过后,保险公司应及时进行赔款支付相关工作。在取得被保险人签字确认后,涉及多个农户损失的,应在取得经被保险人签字认可的分户理算清单后,在10 日内支付赔款,确保赔款及时、足额支付到户。如由他人代签,应告知被保险人本人,注明“×××(代)”,不得模仿他人签字。杜绝通过虚假赔案退回代缴保费或返还财政保费补贴资金,杜绝任何形式的截留、挪用农业保险赔款的行为。
第十一条 保险公司确保理赔结果公开,赔款及时、足额支付。对于理赔支付结果,应该在被保险人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所属林业局、保险标的、投保数量、损失数量、损失程度和赔款金额以及保险公司联系电话等信息,公示期不少于 7日。赔款公示后,如有被保险人反馈不同意见,保险公司应积极进行核实,并将核实的结果告知被保险人;经核查情况属实的,应对理算结果进行相应调整。公示现场进行拍照或录像。
第十二条 理赔回访。省级公司客服部门在支付赔款后一个月内,应对一定比例的被保险人(原则上不低于获得保险赔款被保险人的 3%)集中进行回访。
(一)回访内容。受访人姓名、受访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联系电话号码、被保险人今年是否得到森林保险的理赔款了、被保险人今年的赔款总额是多少、理赔是否公示、理赔款确认表是否签字确认、被保险人是否提供卡折信息等内容。
(二)对一些特殊情况以及大户应该现场回访,对一些林户代表以及基层林业组织反应的情况及时处理。对于回访中,客户反应的问题应分类处理,给予详细解答;对于客户反应的问题属实的,应给予解决处理;对于存在虚假理赔、骗取理赔款、截留挪用的,要追回理赔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省级公司根据回访电话接通率、农户知情率、赔款准确度、农户满意率等指标作为评价、考核各地市级公司的依据。
第十三条 归档
案件结束后,保险人要及时做好案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装订成册,妥善保管,包括投保资料、承保资料、理赔资料等相关材料以备审核和查阅。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四条 省级公司按照以上规程开展森林综合保险业务。
政策性农业保险 篇3
[关键词] 政策性 农业保险
一、特大冰雪灾害凸显出农业保险亟待完善
(一)雨雪冰冻受害对我国农业造成巨大冲击
民政部统计数字显示,雪灾波及21个省(区、市、兵团),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绝收2530万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全国1581万头(只)以上畜禽因灾死亡,其中生猪死亡87.4万头,牛死亡 8.5万头。恶劣天气使近3亿亩森林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73亿元,三峡等退耕还林区柑橘四分之三都受灾害。仅湖南一地就有受灾林农近千万人。特别是茶叶、油菜、蔬菜、柑橘和小麦等作物受冻程度比较严重,大量果树及夏季蔬菜秧苗被冻死冻伤,许多大棚倒塌,灾区恢复生产困难重重。
(二)现行农业保险只救助了损失的千分之一
据估计,农业经济损失达250-500亿元,然而在这场灾害中获得的农业保险理赔额仅为4014万元;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渔业,仅水产养殖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8亿元,但难觅相应的保险踪迹。农业保险理赔额仅占农业损失额的千分之一,占社会总的因灾保险赔付额不足4%。农业保险无处可投、保险公司无钱可赚、农业灾区无法获赔的问题在这次灾害面前暴露无遗。
(三)灾区重建不应全部依赖政府救灾资金
中央财政已拨付27亿元支付灾区重建,同时各地捐赠约12亿元,但也仅占整个灾害损失的3%左右,其中林业恢复重建资金约7亿元,但整个林业直接经济损失达573亿元。如果农业保险能够达到50%-70%的覆盖范围,农民就可以通过保险理赔,获得充足的灾后发展基金,大大减轻重建负担。
二、商业保险无法有效应对农业风险转移问题
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2月12日,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46.5亿元,而保险业理赔仅为10.4亿元,不及损失的1%,而农业理赔占保险已赔付总额不足4%,对损失巨大的农业来说这无异于杯水车薪。
(一)法律政策的缺失,农业保险难副其实
尽管我国保险法对农业保险有原则性的规定,但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至今我国仍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由于法律的缺失,导致农业保险制度运行很不规范,比如在这次冰雪灾害中,湖南省有1300万亩油菜绝收,而农民得不到保险赔偿,原因就是没有这个保险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缺失,导致道德风险给农业保险机构造成很大损失,监督控制成本居高不下。
(二)保不起、赔不起,农业保险处于两难境地
我国的农业保险,90%还是按商业制度运行,农民自己保自己。一方面农业风险性大,受灾面广,且保费难以厘定,损失不易评估,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以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保费或减少农业保险种类。同时若按纯市场化原则厘定费率,大多数农民根本无法承担;若按农民能接受的价格提供保险,由于缺乏分保机制,风险过于集中至保险公司,因而保险公司会选择退出。
同时,我国保险经营技术有限,农业保险发展时间短暂,农民保险意识有待加强,以及政府财政支持缺乏等原因也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证明,纯商业保险并非农业保险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快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三、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作为责任主体,通过立法,设立专项农业风险基金和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当农业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意外损失时,给与农民一定经济补偿从而有效支持农业发展的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全体农民,具有法律强制性、对象特殊性、政策优惠性等特点。
(一)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积极应对极端气候灾害的需要
中国农科院在发布的2007年重大农业自然灾害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农业生产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与自身的脆弱性不断增加,极端旱灾、冻雪、霜冻、冷害、寒害、高温热害、大风、冰雹、超强台风等灾害性极端事件的不确定性增加,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稳定发展。”。2008年的大雪并非个案,可以预见,全球变暖将引发更多的极端气候。因此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雪灾之后亡羊补牢、防患未然的迫切需要。
(二)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构建农村社保体系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的情况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200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而雪灾使每个农民平均遭受直接经济损失在100元以上,更关键的是大量茶、橘、稻、麦、蔬菜、家禽家畜的死亡使农民失去了当年甚至今后3-5年的经济来源。广大农牧民因灾致贫、因灾反贫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农民稳定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三)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险的外部性要求
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一方面建立农业保险既是帮助农民抵御风险、稳定增收的需要,另一方面建立农业保险度维护国家粮食供应的安全稳定,维护粮食消费者的利益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当前面对全球性的粮食危机,维护我国农业安全稳定更为重要。鉴于农业保险的外部性,单一的商业保险会由于市场失灵而无法有效运行,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
四、关于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考
农业风险兼具个人风险与社会风险的属性,当风险来临时,不仅个人会蒙受巨大损失,同时国家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会陷入困境。农业是国家发展的经济基础,鉴于农业生产面临着密集的风险,单靠个人或保险公司均无力有效抵御风险。所以面对农业保险,政府介入是必然选择。
(一)基本原则
政策性农业保险应着眼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以自然灾害损失补偿为主,由国家、地方、承办机构和农民共担风险,其中国家占主导地位。
(二)加快农业保险立法
加快农业保险立法,一方面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农业保险条例》的研究制订,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现行《保险法》中断与发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具体规定。
强化对农业保险的法律政策保障,应根据我国保险法、农业法,结合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制定农业保险的具体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应凸显政府的政策扶持性、公益性原则,按照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实施,例如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实行强制保险,同时对各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如东北的大豆、新疆的棉花、山东的花生等也可实施强制保险,其他种类保险,实行自愿投保,政府同样给予支持。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立模式。
政府主办,政策性保险公司具体开展农业保险业。同时,国家鼓励农业保险合作社和其它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社和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共同作为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同时政府还可以委把保险公司代理农业保险具体业务,每年将保险费扣除运营成本和理赔节余后,全部留作地方农业保险的风险基金。
(四)国家应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农业保险
1、农业保险补贴
国外保险发达国家中,大多对农业保险实施补贴,美国补贴为30%,日本补贴60%左右,例如日本对义务加入制范围内的渔船保险费,补贴最高额度为30%,其他渔船和养殖保险也由政府予以适当补贴。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5.13万亿元,2008年安排“三农”支出5625亿元,同比增加1307亿元。中央财政有能力对参保农户给予补贴支持。
2、通过农业再保险支持农业保险
美国的巨灾再保险是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美国联邦政府同保险公司签订巨灾超额再保险合同,规定巨灾后再保险每次损失超过250亿美元的部分由政府承担,但不能超过500亿美元。除此部分则由保险业承担,这种模式明确了政府在面对自然灾害面前不可推却的责任,同时也使得政府不至于陷入“无限责任”,并且保险业也能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积极运行。
3 将农业保险资金纳入政府预算
将农业保险资金纳入政府预算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顶的资金来源。在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地区如北京、海南、广东、福建上东等地都将数目不小的支持农业保险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海南把橡胶、香蕉的台风风险纳入农业保险的试点范围,广东、福建、浙江则把小型渔船保险和渔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类如财政补贴范围。
4其他实施措施
包括建立巨灾风险基金统一赔付制度,或按一定比例补贴农业保费,或直接给某些特定类型的生产者投保。
参考文献:
[1] 李朝锋,当保险遇上雪灾, 2008年2月28日《法制日报》
[2] 徐伟,国家应吹响农业保险法的“集结号”2008年3月5日《法制日报》
[3] 康松,李娟,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现阶段农业发展之路,商业研究,2008/2
政策性森林保险 篇4
按照林权性质不同, 该险种的保费构成和补贴比例也有较大差异, 具体如下。
商品林:中央财政补贴30%, 省财政补贴25%, 市县财政补贴20%, 林农25%。
公益林:中央财政补贴50%, 省财政补贴25%, 市县财政补贴20%, 林农5%。
[参见《财政部关于2010年度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财金[2010]49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林业厅等部门辽宁省森林保险工作方案的通知 (辽政办发[2010]36号) ]
辽宁省森林综合保险条款的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间内, 由于下列原因直接造成保险林木流失、掩埋、主干折断、倒伏、死亡或者推定死亡, 且损失程度在10%以上的, 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1. 火灾;
2.暴雨、暴风、台风;
3.洪水、泥石流;
4.冰雹;
5.霜冻、暴雪、雨 (雪) 凇;
6.旱灾。
辽宁省森林综合保险条款的责任免除
1.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 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1) 投保人及其家庭成员、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雇用人员的故意行为、管理不善;
(2) 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
(3) 战争、敌对行动、军事行动、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恐怖活动。
2.下列损失、费用, 保险人也不负责赔偿:
(1) 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下的保险林木由于暴雨、洪水造成的损失;
(2) 四旁树的损失;
(3) 按照本保险合同中载明的免赔率计算的免赔额;
(4) 其他不属于本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费用。
辽宁省森林综合保险条款的保险金额、费率与免赔率
1.保险林木的每亩保险金额参照保险林木损失后的再植成本, 包括挖树根、清池、挖坑、移栽、树苗、施肥到树木成活所需的一次性总费用, 每亩保险金额为400元。
保险金额=每亩保险金额×保险面积
保险面积以保险单载明为准。
2. 每次事故绝对免赔率为10%。
3.年保险费率为4‰。
辽宁省森林综合保险条款的投保注意事项
1.被保险人应当遵守国家以及地方有关林业管理的规定, 搞好林业管理, 建立、健全和执行林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接受林业部门和保险人的防灾检查及合理建议, 切实做好安全防灾防损工作, 维护保险林木的安全。
保险人可以对被保险人遵守前款约定的情况进行检查, 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书面建议, 投保人、被保险人应该认真付诸实施。
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林木安全应尽责任的, 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解除保险合同。
2.保险林木转让的, 被保险人或者受让人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
因保险林木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 保险人自收到前款规定的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 可以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
被保险人、受让人未履行本条规定的通知义务, 因转让导致保险林木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保险事故的, 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3. 在保险期间内, 保险林木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 被保险人应及时通知保险人, 保险人可以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
被保险人未履行前款规定的通知义务, 因保险林木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导致保险事故发生的, 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4. 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 被保险人应该:
(1) 尽力采取必要、合理的措施, 防止或减少损失, 否则, 对因此扩大的损失, 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2) 及时通知保险人, 并书面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损失情况;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未及时通知, 致使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难以确定的, 保险人对无法确定的部分, 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保险人通过其他途径已经及时知道或者应当及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的除外;
(3) 保护事故现场, 允许并且协助保险人进行事故调查。
辽宁省森林综合保险条款的理赔注意事项
1.保险事故发生时, 被保险人对保险林木不具有保险利益的, 不得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
2.保险林木遭受损失后, 如果有残余价值, 应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折归被保险人的, 由双方协商确定其价值, 并在保险赔款中扣除。发生保险事故时, 保险单载明的保险面积小于其可保面积时, 可以区分保险面积与非保险面积的, 保险人以保险单载明的保险面积为赔偿计算标准;无法区分保险面积与非保险面积的, 保险人按保险单载明的保险面积与可保面积的比例计算赔偿。
保险单载明的保险面积大于其可保面积时, 保险人以可保面积为赔偿计算标准。
本条所指可保面积指符合第二条规定的保险林木实际种植面积。
3.发生保险事故时, 若保险林木每亩保险金额低于或等于出险时的实际价值, 则以每亩保险金额为赔偿计算标准;若保险林木每亩保险金额高于出险时的实际价值, 则以出险时的实际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
4. 保险林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后, 难以确定损失的, 可设立观察期, 以观察期后的定损结论为依据计算赔偿。未发生保险事故, 被保险人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 向保险人提出赔偿请求的, 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并不退还保险费。
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 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不承担赔偿责任, 不退还保险费。
森林康养相关政策 篇5
日前,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主题论坛上,发布了20家森林康养基地为第二批“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遵义市共3个基地成功入选,凤冈林仙康森林康养基地、桐梓枕泉翠谷森林康养基地、赤水天岛湖森林康养基地榜上有名。
据了解,森林康养试点基地的规划应满足陆地森林覆盖率在65%以上,具备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每立方厘米大于1500个,空气细菌含量平均值每立方厘米小于500个等要素的优质森林资源,并且周边生态环境良好,至少包括地文、水文、生物、天象、人文五类森林风景资源中的三类资源等。此批试点运行1年后,贵州省林业厅将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点基地进行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将授予“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称号。
凤冈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720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青水碧、天蓝地绿,空气中负氧离子达3—5万个/立方米,境内植被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8%以上,中国茶海之心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田坝景区植被覆盖度达90%以上,凤冈被誉为“生命的起源、心灵的故乡、养生的天堂”。凤冈林仙康森林康养基地位于田坝景区,四面“茶海”簇拥,金桂飘香,景色宜人,是康体养老、避暑休闲的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冉昱晟)
贵州公布20家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7月7日下午,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系列活动之一,《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主题论坛举行。论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贵州省政府牵头主办,贵州省林业厅参与承办。论坛以“科学利用资源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集结社会各界资源,引入绿色资本、分享绿色产业发展经济和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林业智慧。
论坛上发布了《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贵阳共识、公布了贵州第二批20家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贵州省林业厅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也在论坛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贵州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达成合作。
着力提高绿色优质林产品生产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认为,林产业是最有特色的绿色产业,“因为林产业本身就是搞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的,本身就在创造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它又是产业,这两方面属性结合最紧密的唯有林业。”
“乡村最突出的优势是生态,最适合发展的产业是林业。全国林业主要产业带动5200多万人就业,山区贫困人口纯收入的20%左右来自林业,林业产业已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亮出了“家底”。
“贵州省92.5%的国土区域属山地丘陵地带,独特的地质地貌特点加上温热的气候条件赋予贵州丰厚的林业资源。在广阔的丛林世界中,越来越多珍稀动物的生活痕迹被发现,这充分证明了贵州生态系统修复进入了加速阶段。”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黎平说。
“我在东部发达地区调研中发现,农村曾经绿意盎然。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村里的很多树木被砍伐了,乡村绿色资源大量消失。未来我们的乡村应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如何以绿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进而成为我不断思考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孔祥智用亲身经历揭示生态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迫切性。
与会专家代表普遍认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林业现代化,重在兴林富民,关键在产业发展。
“陕西省曾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灾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陆续建立起27个优质苹果基地县,使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陕西省苹果种植总面积达1100万亩,总产量1100万吨,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封加平用陕西苹果种植这一具体实例佐证了林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指出,发展乡村绿色产业离不开“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着力增加绿色资源,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要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竹藤花卉、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着力提高绿色优质林产品生产能力。据悉,以上试点基地名单发布届满一年,贵州省林业厅将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点基地进行考核,达到建设标准的将授予“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称号。
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贵阳共识发布
论坛上发布了《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贵阳共识。其中提到,林业是规模宏大的绿色经济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突出地位。发展林业产业,务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像对待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高生态承载能力,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像养育子女一样培育森林资源,着力增加绿色资源,厚植自然资源优势,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产。推行多目标经营,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在资源增长、功能增强、生态改善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林产品供给和林业经营者的收益,守住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既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森林培育的重要动力。提升资源培育能力,扩大资源利用空间,是实现更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优木材培育和加工等传统产业、做大非木林产品培育加工等特色产业、做强林业新能源、新材料、新服务等新兴产业,形成更加高效的林业产业体系。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加强公共财政支持,完善金融支持制度,促进社会资本向乡村聚集、向林业转移,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提升林业发展能力。倡导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建立更加公平、更加便利、更可持续的国际林产品和森林服务贸易制度,深化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国际合作,扩大利益交汇点,培育利益增长点,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共同发展。
四川在线雅安频道讯(记者 张超)12月17日,记者从省林业厅获悉,根据《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评定办法(试行)》要求,确定了全省84家森林康养基地为第三批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有效期为2017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
在这份榜单中,雅安共有雨城周公山森林康养基地、雨城羊子岭森林康养基地、芦山罗纯岗森林康养基地、石棉王岗坪森林康养基地、雨城周公山森林之家森林康养基地、天全二郎山森林康养基地、宝兴蜂桶寨森林康养基地、荥经龙苍沟森林康养基地等8家森林康养基地上榜。
森林康养基地,即森林覆盖率较高、森林健康、生态环境优良,具有维持自身生态平衡,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和专业服务人员,探索和提供森林康养产品与服务,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评定的森林康养综合服务经营主体。据了解,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的评定,对其环境、交通、资源等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每年推荐和评定一次,有效期三年,有效期届满后按相关规定进行运行监测评价。同时,对森林康养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监测与评价,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做到有进有出、优保劣汰。每两年进行一次运行监测评价,第一次运行监测评价在基地被评定为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后的第二年进行。
12月10日,首届中国森林康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论坛暨第二届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促进会年会在浙江衢州举办,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封加平出席论坛开幕式。
我省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增至5家
发布时间: 2018-01-08 07:18:42
来源: 陕西日报
2017年11月,记者从省林业厅获悉,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森林康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论坛上,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公布了第三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遴选结果,陕西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劳山国家森林公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3家单位上榜。截至目前,我省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已增至5家。据了解,第三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共有23个省(区、市)的170家单位申报,最终有98个单位入选。此次我省入选的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秦岭南麓腹地,有着丰富的针叶林、阔叶林和草地,森林覆盖率达到92%。基地建有长短不一的森林步道(松针路、鹅卵石路、树桩路、砂石路等),适合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劳山国家森林公园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已建成6.6公里林下休闲漫步生态康养实木步道、百亩人工林娱乐游玩欢乐景区等。目前公园已成为集森林康养、森林体验、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记者:王永锋 通讯员:丁卉)
第二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名单
在国家林业局大力支持下,2016年12月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下发了《关于开展申报第二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的通知》(中产联[2016]79号)文件,并收到了来自22个省(区、市)234家单位的申报资料。经过主管部门推荐、现场考察、专家评审、公示公告等程序,确定了北京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森林资源质量本底好,交通方便、食宿接待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经营能力和康养条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的99个单位作为第二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现公布如下:
申报单位基地名称申报单位基地名称申报单位基地名称
北京市房山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 鄂尔多斯市紫辰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鄂尔多斯市隆胜野生动物园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生态公园森林康养基地
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森林康养基地
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管理委员会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森林康养基地内蒙古梅力更旅游投资股份公司梅力更自然生态风景区森林康养基地内蒙古毕拉河达尔滨国家森林公园达尔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大连金普新区大黑山风景区管理中心大黑山风景区森林康养基地国有阜新蒙古自治县大板林场海棠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露水河长白山狩猎场露水河长白山狩猎场森林康养基地吉林市松花湖实验林场松花湖实验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吉林省白河林业局白河林业局森林康养基地吉林省八家子林业局仙峰湖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基地国营梨树县四台子林场四台子林场森林康养基地敦化市林业局大沟林场大沟林场森林康养基地江苏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安吉县人民政府安吉县森林康养示范区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灵峰旅游度假区森林康养基地安吉县山川乡人民政府山川乡森林康养基地安吉县天荒坪镇人民政府天荒坪镇森林康养基地磐安县花溪风景旅游有限公司花溪景区森林康养基地 衢州水月湾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
衢州市衢江区外湾休闲山庄
水月湾景区森林康养基地衢州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药王山景区森林康养基地浙江富春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公司 浙江善得富春江山居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浙江富春山健康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富春山健康城森林康养基地浙江永嘉文化书院有限公司永嘉书院森林康养基地安徽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将乐县人民政府将乐县森林康养示范区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基地江西虔心小镇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虔心小镇森林康养基地全南厚朴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全南大岳笔架山森林康养基地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中郝峪村森林康养基地青州仰天山森林旅游有限公司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三门峡甘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甘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洛阳白云山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白云山景区森林康养基地河南黛眉山原始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景区森林康养基地济源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王屋山风景区森林康养基地郑州市竹林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河南长寿山景区森林康养基地驻马店金顶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金顶山景区森林康养基地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森林康养基地华中绿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华中绿谷森林康养基地 鹤峰县巨融林业有限公司
湖北福汉绿色建筑有限公司
九连山林场森林康养基地湖北省大冶市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龙凤山乡村旅游体验乐园森林康养基地 赤壁市国营陆水林场、湖北赤壁陆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陆水林场森林康养基地 湖北京穗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孝昌京穗森林康养基地恩施州掠燕文化体育有限公司咸丰县坪坝营森林康养基地湖南华冠银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衡南中国银杏文化健康产业园森林康养基地湖南津市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森林康养基地湖南省慈利县江垭森林公园管理处江垭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湖南平江福寿山森林公园福寿山国有林场康养基地石门县人民政府石门县森林康养示范区 炎陵县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
湖南神农洞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常德市鼎城区花岩溪林场花岩溪林场森林康养基地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溆浦穿岩山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
山背花瑶梯田景区高函康养基地
湖南华夏平安康体疗养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衡山萱洲华夏湘江森林康养基地汉寿鹿溪省级森林公园管理局鹿溪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湖南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孜润(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阳春孜润中医药森林康养基地 贺州市西溪森林温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滑水冲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西溪森林温泉康养森林基地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基地广西君武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君武森林景区森林康养基地万宁润达实业有限公司吉森北纬18度温泉山庄森林康养基地三亚亚龙湾云天热带森林公园有限公司亚龙湾热带森林旅游区森林康养基地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三亚山水风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山水风情森林康养基地 重庆中瑞鑫安实业有限公司
重庆绿色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客得乐玉峰山生态园森林康养基地重庆彭水九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摩围山风景区森林康养基地重庆古樵旅游文化有限公司重报怡家人森林康养基地 宝兴县林缘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夹金山林业局
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四川白马王朗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白马王朗森林康养基地四川能投福宝族游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宝景区森林康养基地宣汉县森林公园管理处宣汉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绵阳七曲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梓潼七曲山森林康养基地四川中天地木业有限公司 罗纯岗景区森林康养基地
毛岗子森林康养基地
乐山中天地林业产业有限公司大风顶森林康养基地凉山中天地林产工业有限公司美姑洛木干森林康养基地绵阳市药王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药王谷旅游景区森林康养基地南江县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四川省唱歌石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唱歌乡森林康养基地攀枝花市欧方营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欧方营地森林康养基地 四川德胜集团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峨眉山阳光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村森林康养基地贵州赤水恒信置业有限公司恒信·森林21度国际养生度假区森林康养基地大方县油杉河旅游区投资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大方县油杉河旅游区森林康养基地独山县国有林场独山县国有林场森林康养基地 贵州新中成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新中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桐梓分公司
枕泉翠谷森林康养基地 贵州红梦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清河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椿悦·南江”旅游疗养中心森林康养基地贵州贞丰奇峰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双乳峰景区森林康养基地剑河县仰阿莎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剑河国际森林温泉康养基地云南天宁矿业有限公司天宁矿业森林康养基地云南永仁县林业局万马林场万马林场森林康养基地云南版纳雨林百果庄园有限公司 西南林业大学景洪市大黑山林场(嘎洒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 云南金曦老年俱乐部有限公司
云南康颐健康养生管理有限公司
卧云山景区森林康养基地普洱三国庄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普洱三国庄园森林康养基地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百草园森林庄园康养基地陕西省宁东林业局旬阳坝森林体验区森林康养基地陕西黑河国家森林公园黑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乌鲁木齐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山森林康养基地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康养基地长白山森工集团黄泥河林业有限公司老白山森林康养基地长白山森工集团珲春林业有限公司大荒沟森林康养基地
首届中国森林康养与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年会顺利召开
好消息,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发布了2017年“中产联(2017)33 号”《关于开展申报第三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的通知》文件,于2017 年 11 月 21 日至 11 月 27 日公示公告了“2017中国最佳森林康养目的地”的名单,河南伏羲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获得这一荣誉,为推进河南森林康养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起航助推。
“首届中国森林康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论坛暨第二届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促进会”会议于2017年12月10日在浙江省衢州市召开,此次全国共有24个省市自治区的170家单位进行了申报,经过主管部门推荐、现场考察、专家评审等程序,全国有99个单位被遴选为第三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此次遴选的第三批森林康养基地,基本符合森林资源质量本底好,生态环境优良、交通方便、食宿接待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经营能力和康养条件。国家 林业局总工程师封加平、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陈圣林与浙江省市相关单位一些领导为获奖单位颁奖。
森林康养作为一个新业态,是我国大健康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创意,也是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主要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融入旅游、休闲、医疗、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理念,形成一个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相生的商业综合体。
伏羲山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西北部伏羲山区,由河南伏羲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开发建设了红石林景区、三泉湖景区、伏羲大峡谷景区、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和兰草湾景区,是一个集森林氧吧、伏羲文化、峡谷飞瀑、石林奇观、红色教育的综合性景区。景区内自然风光秀丽,生物群落多样,原始生态环境保持完好,植物种类达800多种,森林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年平均气温13.9℃,是中原地区难得的避暑佳境和森林康养胜地,有“天然氧吧”之称。景区内物产丰富,盛产密杏、金银花、中药材等,其中金银花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明确记载,1980年全国医药总局在北京召开的评比会上,新密市金银花被评为全国同类之冠,因而有“密县二花甲天下,特级银花第一家”美誉,是国家医药总局明确的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
羲山旅游区群峰巍峨、绵延起伏、怪石密布;峡谷内 飞瀑高悬,烟云浩渺、溪流潺潺;山间花香鸟语,古树茂盛,荫天蔽日,尽显绿色风貌。
木屋被群山环绕,伏羲湖碧波荡漾,漫步山中感受那峰峦隐现、云雾飘渺、林幽鸟啼、亭榭映辉、水光潋滟的美景,令人真切地体验到一种回归自然、心旷神怡的感觉。
一直以来,伏羲山旅游区十分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项目建设,充分挖掘伏羲文化、丹霞碧水、森林养生等品牌内涵,着力打造“中原养生地、最美伏羲山”。此次“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花落伏羲山旅游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积极研究林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等,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河南森林康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评选活动由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组织开展,旨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是国家林业局下发出台的《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的建设目标。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已先后推出两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第一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是根据申报单位的区位代表性、自然条件优越性、设施条件完备性、建设推广积极性,现场考察和组织专家评审等流程,并通过打分和最后投票表决评选的。本次评选中,包括四川洪雅林场(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玉屏山景区等来自全国各地的36家申报单位成为了“第一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目前,洪雅县森林覆盖率超过70%,年均气温16.9℃,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今年6月5日,洪雅县作为全国19个、四川省唯一一个绿色发展工作突出单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奖表彰暨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上,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荣誉称号。
洪雅县委书记阳运良表示,洪雅将进一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加强旅游三产培育与规范管理,着手创新与完善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全力实施“四心工程”,建设“一地三区”,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政策性保险护航服务贸易出海 篇6
据了解,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是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以提供收汇保障、风险管理和融资支持为方式,支持本国企业开展出口贸易、海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等经济活动的重要金融工具,由以政府为背景的政策性出口信用机构提供。记者从中国信保了解到,作为我国政策性出口信用机构,该公司为深入贯彻落实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扶持服务贸易发展,扩大服务进出口”的要求,正在有针对性地创新产品服务模式,积极探索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服务贸易“走出去”的路径。此次成功为福建版贸的版权交易业务保驾护航,正是该公司落实国家支持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一次有益尝试,这也是该公司今年首次为无实际海关数据申报的服务贸易项目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积极承保,增强服务贸易企业出口竞争力
不久前,厦门一家物流企业与中国信保续签了服务贸易的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这已是该公司连续第三年在中国信保投保。两年间,该公司利用中国信保的海外买家资信调查服务,新增了30多家海外合作货物代理;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实现的新增业务收入共计300多万美元;尽管遭遇了一个巴西货物代理拖欠服务费1.5万美元,但得到了中国信保1.2万美元的赔付,实际损失较小。在扩大业务的同时,该公司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大幅降低了海外客户的考察成本和追账成本,减少了坏账,增加了利润,最终提高了业务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中国信保接到的服务贸易保险需求也随之增多。截至目前,中国信保在支持服务贸易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物流运输、软件出口、国际货运代理、修船业务、文化产业出口、ATA单证册、海外租赁等服务贸易的承保,均形成了一定规模。2009年至今,中国信保对上述服务贸易的承保规模达20多亿美元。
大胆创新,为服务贸易出口企业量体裁衣
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但服务出口占对外贸易出口的比重刚刚突破10%,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服务贸易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在品牌、专利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总体来讲,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服务贸易出口企业的支持主要表现在风险防范、市场开拓、融资支持和损失补偿等方面。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唯一的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是公司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必须倾力而为。由于服务贸易覆盖的行业领域广泛,企业的发展模式和交易特点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承保方案。
如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中国信保采取“出口信用保险+担保”的联动模式,承保了华谊兄弟公司的电影《夜宴》,帮助其解决在影片拍摄和海外发行方面遇到的出口风险防范和融资问题,提供融资担保服务1.15亿元。为了方便文化企业参加境外博览会、国际会议等活动,为文化产业暂准商品通关提供便利,中国信保与中国贸促会合作推出了ATA单证册信用保险业务,截至目前,承保规模近3亿美元。
贴近市场,助推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在积极承保运输、文化、广播影视等有中国特色服务出口发展的同时,中国信保根据国家,积极研究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咨询等服务贸易的风险特点,不断加大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配套的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如中国信保承保了天津某公司承揽的海上油田钻井服务,根据保单条款,中国信保对由于服务接受方破产或无力偿付债务、拖欠及所在国政治风险所引起的直接损失承担保险责任。
据了解,对于飞机维修、货运代理服务、芯片封装测试、海上油田服务、燃料油销售、船舶修理等服务贸易业务,出口企业可以通过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解决海外客户分期付款的拖欠风险,并凭借保单获得银行融资,缓解流动资金不足的压力。青岛某船舶企业在与德国船东修船业务的商务谈判过程中,就遇到对方提出修船款分期支付的情况。在中国信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该船厂随即答应了船东的分期付款要求,也因此赢得了该订单。利用这种合作模式,该船厂自2013年10月以来成功获得了7艘船舶的修理服务订单,保持了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除一般性服务贸易外,中国信保针对我国劳务输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研发了“对外劳务合作经营公司海外风险保险”“外派劳务人员海外风险保险”“外派劳务人员履约保险”“外派劳务人员履约保函等系列产品;为支持企业开展船舶、集装箱等行业的海外租赁业务,推出了海外租赁保险产品,对境外或港澳台地区的承租人违约行为或前述国家(或地区)政治风险对出租人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障。
多策并举,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险服务
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2014年将重点加大对文化艺术产品及服务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服务外包、信息技术服务、海洋航空运输服务、运输和货运代理服务等六大服务贸易领域的承保力度,深度支持我国服务产品的国际化发展和竞争,并推出了以下具体支持举措。
一是在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出口方面,积极探索贸易融资模式,以出运前附加险和保单融资为依托,开展与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收益权质押贷款相对接的金融服务;鼓励企业优化支付方式,采取延期付款、保底分成或分成等方式结算,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是在对外承包工程领域和劳务合作领域,将推广“量单融资”承保模式,支持企业带资竞争,为业主及承包商提供融资支持;通过非融资性担保、内保外贷模式,进一步提升保单的融资功能。
三是重点支持通信、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医疗和生物医药等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服务外包,鼓励企业采取里程碑式、延期付款等结算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四是积极支持以软件出口为主要形式的信息技术服务贸易,帮助企业获得融资支持,以满足日常经营需要。
五是积极支持运输服务企业“走出去”,支持并推动海洋、航空物流、维修、培训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
政策性森林保险 篇7
一、湖北省在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中出台的一些具体规定
1. 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扶持林业生产发展为目标, 以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促进林农增收为重点, 以提高林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灾后恢复生产的能力为出发点, 培育林业保险市场, 建立林业风险保障机制,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2.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即在基层政府同意和林农自愿投保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森林保险。二是坚持“两低一保”的原则, 即低保额、低保费、保成本。三是坚持协同推进的原则, 即主管部门和承保单位共同做好各环节工作。四是坚持“三个兼顾”的原则。即兼顾林农与林企投保缴费能力, 兼顾财政补贴能力, 兼顾保险公司风险承受能力。
3. 保险内容。
一是保险标的。指经过确权后, 生长正常, 管理有序的公益林和商品林。二是保险对象。指林权所有者。三是保险期限。确定为一年。四是保险责任。包括林木火灾保险和综合保险。五是保险金额。商品林和公益林每亩都暂定为500元。六是保险费率。综合险费率为3‰, 火灾险费率为2‰。七是免赔处理。每次事故损失按实际损失的10%免赔。
4. 补贴比例。
公益林财政补贴标准为100%, 其中中央财政50%, 省财政40%, 县财政10%。商品林财政补贴比例为60%, 其中中央财政30%, 省财政25%, 县财政5%, 其余由投保人负担。林地分散于全省各地的林业企业, 由其自主在林地所在地向当地承办公司投保。林业企业购置的林地不在省地域范围内的, 不得享受省保费补贴政策。
5. 操作方式。
一是分步推进, 逐步试点。即由试点县 (市) 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推动保险业务开展。2013年确定的试点区域为14个县 (市) 。二是分级负责, 差异承保。公益林实行综合保险, 商品林可以在火灾险与综合险中任选一种。三是明确职责, 互相监督。财政、林业和承保公司要明确职责, 互相配合和监督, 共同推进。
二、通山县林业局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的具体作法
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工作机构。
一是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为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县政府成立了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以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二是成立工作机构。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 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三是成立基层实施机构。各乡镇和林场相应地成立领导和办事机构, 制订实施办法, 明确了责任人和分管人员。
2. 制定实施方案, 规范操作程序。
根据省林业厅、财政厅和保监局联合下发的《湖北省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实施方案》 (鄂林改[2013]1号) 文件精神, 结合通山县工作实际, 制订下发了《通山县2013年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实施方案》 (通政办发[2013]3号) 。从而, 进一步明确了开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规定了投保内容和收费标准, 规范了操作程序。
3. 召开动员大会, 明确工作职责。
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后, 通山县政府于2013年1月22日召开了试点工作专题会议。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对开展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会后, 各部门和各乡镇迅速召开了动员会议, 传达和学习全县试点工作会议精神, 并层层签订了工作责任状, 明确各自工作职责, 以确保试点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
4. 加强政策宣传, 提高参保意识。
为加强政策宣传, 县林业局和人保财险通山支公司印发了20 000份《致林农朋友的一封信》, 并张贴到各乡镇、村、组农户的家门口;同时, 在通山电视台、通山政务网和通山周刊等主流媒体对政策性森林保险进行广泛的宣传。在路边、乡村张贴宣传标语, 刷写宣传广告, 及时普及政策性森林保险知识, 做到家喻户晓, 从而增强了广大林农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
5. 办好保险试点, 积累工作经险。
由于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在通山刚开始实施, 没有现成的工作经验可供借鉴, 2013年年初, 通山县选择北山林场和燕厦乡作为试点单位, 实行先行先试。经过近15天的工作, 顺利完成了北山林场和燕厦乡18个村的森林保险工作, 为试点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随后, 根据试点工作经验, 在全县全面实施。目前, 已完成全县所有公益林的投保, 而商品林的投保正在逐步推进。
三、存在问题
1. 商品林投保难度大, 林农保险意识有待提高。
根据《湖北省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实施方案》的规定, 各级财政全额负担对公益林投保的保费。因此, 公益林的投保较易推行, 林农也很感激政府。而商品林具有公益林同样的生态功能, 但财政却只负担保费的60%, 投保人要负担40%。虽说投保人每亩只负担0.6元, 但却加大了商品林的投保难度。一是收费难度大。目前, 国家已取消了农业税, 对农民的补贴多。而办理商品林保险, 却要到千家万户去收钱, 林农难以接受。这就增加了保费收取的难度。二是林农投保和风险意识不高。有些林农认为, 火灾和雪灾等损失, 个人根本无法控制, 投不投保无所谓。三是对政策信心不足。有些林农对国家政策持怀疑态度, 对森林保险缺乏信心, 形成小户和散户负担不起, 而林业大户又在观望的局面。有些林农宁愿守着自己手中的“余钱”, 也不愿将钱投到为商品林买保险上。林农的顾虑是, 自己的钱拿去买保险后, 一旦发生了损失, 保险真的能赔偿吗?如得不到赔偿, 自己的钱不就“打水漂”了。
2. 乡镇中心工作较多, 基层承办机构力量单薄。
基层乡镇中心工作多, 而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 又主要依靠基层乡镇去推动和实施。在护林防火、计划生育和信访维稳等工作的关键阶段, 乡、村两级难以专抓森林保险。另外, 基层承保机构力量单薄。一是人员配备少。每个乡镇只有一个业务员, 有的业务员还要负责两个乡镇, 难以完成大规模的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二是力不从心。基层业务员年龄偏大, 既要从事政策性水稻、母猪、奶牛和森林保险, 又要从事其他商业性保险, 显然力不从心。三是办公条件差。多数乡镇保险承办机构没有固定的标准化办公业务用房, 只能租房或借房。只配备有一般的电脑, 没有配备复印机, 无法复印林权证和其他材料。因此, 难以适应开展大规模的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的需要。四是乡镇“三农保险服务部”目前还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 无法开展正常的保险业务。从而, 使得本来在乡镇保险承办机构能单独完成的业务, 非得要到县保险公司才能办理, 延长了业务办理时间。
3. 保险经费拨付滞后, 影响投保工作正常开展。
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 要等保险业务办理完毕, 汇总上报后, 才能将工作经费拨付到位, 而保险工作却要在第一季度完成, 使得工作经费到位严重滞后, 影响了投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 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一是县级林业部门财力有限。要完成森林保险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保险理赔等工作,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这些工作经费县财政又没有列入预算。二是基层乡镇林业工作站无法承担此项费用。要完成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 基层乡镇林业工作站要配合保险部门, 及时做好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勘界、投保面积的统计核实、保单发放、定损和接待检查等相关工作, 也需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基层林业工作站属于事业单位, 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大的费用。三是基层乡镇可用财力“捉襟见肘”。要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 基层乡镇也需投入一定的工作经费, 这使得工作经费本来就相当紧张的基层乡镇, 更加难以应付了。
4. 投保程序过于复杂, 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强度。
一是对投保的林种 (保险标的) 界定不清。根据省实施方案的规定, 保险标的是经过县林业主管部门确权, 生长正常, 管理有序的公益林和商品林。但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林业辅助生产用地也划入了商品林的范围, 而投保和理赔标准又没有明确规定, 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二是少数林地的林权证未发放到位。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的来说是成功的, 但由于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 技术力量不足, 工作量太大, 造成有些林地的林权证, 特别是有林权纠纷的林地, 林权证难以及时发放到位, 这无疑增加了投保工作的难度。三是“两证”收取难。由于很多林农, 特别是很多年轻的林农, 随身携带身份证外出务工。而办理政策性森林保险又要求林权证和身份证“两证”齐全和相符, 否则无法出保单, 这增加了投保工作的难度。四是基层乡镇与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根据省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 开展森林保险工作, 要坚持协同推进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 基层乡镇、林业部门和保险部门的职责难以划分清楚。
四、几点建议
1. 尽快落实正常的工作经费。
建议省林业厅按照省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 与省各承办保险公司商定保险工作经费的返回标准, 尽快将工作经费拨付到位, 为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2. 提高商品林财政补贴比例。
建议国家提高商品林投保的补贴标准, 将商品林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到90%或100%, 减轻投保人经济负担, 提高林农投保的积极性。
3. 及时地总结试点工作经验。
建议省有关部门总结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县 (市) 取得的工作经验, 及时出台全省性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 为今后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操作依据。同时, 承保机构要加强对森林投保档案的管理, 为今后理赔和投保工作提供依据。
4. 界定商品林投保理赔标准。
因竹林、成熟林、中幼林、残次林等不同商品林的价值不同, 林农对这些商品林的投保积极性也大不相同, 理赔的标准也有差异。因此, 建议国家明确商品林各林种的投保和理赔标准, 进一步明确财政、林业和保险部门的工作职责。同时, 对发生损失的投保人, 要及时进行理赔, 以提高林农对承保机构的信任度, 提高林农的参保意识。
5. 简化办理保险的操作程序。
政策性森林保险 篇8
森林巨灾一旦发生是毁灭性的,2008年的南方地区森林遭受严重的低温冻雨雪灾害,造成了573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近年来,森林保险以及森林巨灾风险分散逐步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保监会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示“探索建立森林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各参与森林保险的经办机构,要对森林保险实行一定比例的超陪再保,建立超陪保障机制,提高森林保险抗风险能力。”
森林巨灾风险分散是森林保险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步骤。但现目前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中的森林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提及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只是落在表面性的政策目标之上,而没有解决以及分散森林巨灾风险的具体手段。相比国际上完善成熟的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在此成为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又一大缺陷。
2 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途径
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主要原因是政府有能力为该机制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与保障,包括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和法律法规的构建。我国地域辽阔,森林资源分布与地方经济实力并不能完全匹配。因此需要在中央政府在初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和缓解森林巨灾产生的损失,从而实现引导建立全国森林保险市场机制,提供资金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达到维护林业保值、稳定增值以及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持续发展。
2.1 政府支持组织森林巨灾再保险
再保险:保险人以原来的保险合同为基础,再签订分保合同,将保险人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再次保险的行为,再保险是国际采用最为广泛的巨灾风险分散手段。
我国目前尚处于森林保险发展的初步阶段,离建立起一个具备国际化、技术化的综合性商业再保险公司还有很远的距离。承保机构的承保能力,以及承保机构地区分布差距很大,单独依靠商业机构是无法构建出全国性的相互分保体系。因此,就我国现状来看唯一的解决途径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全国性专营再保险公司,或者是政府直接出资提供再保险。中再集团是我国现目前拥有的专业性的再保险公司,可以依托中再集团,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全国专营再保险公司。
从森林保险市场化需求看,不能一直停留在政府主导的全国专营再保险公司的模式,初期先由政府主导,随着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和成熟,政府可以逐渐减弱主导力度,最终达到政府引导、监管为主,实现市场化。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1步:农业保险公司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各地方可以先向国内的再保险公司购买农业巨灾保险,如果灾害高发地区,赔偿比率较高(通常情况下,如果超过60%)可以考虑由外国再保险公司参与到巨灾再保险当中,如果赔偿金额超过再保险公司赔偿额度,由地方和中央政府建立的专项资金直接兜底。
第2步:再保险发展到一定程度与规模之后,政府逐渐退出巨灾保险的直接分保,其职能转变为以监督和管理为主,但应该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税收和补贴政策。政府退出后,专营的再保险公司进行逐步改制,变为商业化运作模式。
第3步:构建出由内部再保险、专营再保险公司、巨灾风险基金组成的三级保障体系,使我国的整个再保险机构具备规模化、市场化。
2.2 政府引导建立巨灾基金
因巨灾保险因风险具有集中性和损失巨大性。全球灾害多发的地区和国家都采用由政府介入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模式。巨灾风险基金一般是由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国家财政提供相应的财政资助,商业保险公司广泛参与,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协同政府、资本市场等多方主体参与融资、管理与损失共担的一种专项基金。我国现目前情况,可以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建立不同层次森林巨灾风险基金。国家级森林巨灾风险基金由中央财政拨付资金,地方各级的由中央政府和地方资金共同支持,各项资金可以考虑从税收、年度预算资金中按一定比例计划支付。
2.2.1 融资来源
财政税收:以中央财政拨款为主,以及省、地市3级财政按比例适当出资,每年的预算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资金,如果当年没有重大灾害的发生,则滚存入巨灾保险基金;在此条件下国家可对这类公司免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并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最终的目的是让保费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转移支付:从国家用于森林防灾、减灾和就灾的专项资金中支取一部分。对巨灾风险基金实行专业管理。
保费收入:政府应该选择专业的保险公司委托办理业务。对于我国的林业大省,林农中强制征收保费,分层次收取保费或者与其他财产险种捆绑。
保险市场融资:规定经营森林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从年度保费盈余中按比例提取一部分,逐年存入风险基金,允许企业所得税前依据实际金额扣除准备金。
资本市场融资:利用巨灾风险基金的盈余,巨灾基金分保的收益、基金投资运作收益以及巨灾基金委发起人到资本市场融资等。借鉴国内国际社保基金的操作模式,投资到国债,金融企业债券以及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资产,严格控制投资比例,对资金回收期限做好充分的设计。
2.2.2 组织模式
结合国际的经验设立专业的巨灾保险基金核心机构是各国巨灾基金运用的关键,可以在中央政府的统一下组建由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气象局、保监会、中国再保险公司等联合组成的林业巨灾基金管理委员会,设定为国家林业局下设的单独机构。对森林巨灾基金的建立和总体运作负责、对巨灾风险再保险人和托管人等基金参与主体的选择和监督。充分发挥国家林业局在森林灾害信息管理分析的优势,借鉴中国再保险公司的丰富经验,以及最大限度的获得政府税收、财政的支持。
2.2.3 主要操作模式
投保人向国家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政策性森林保险,保险公司扣除自身运营费用以后,将巨灾部分100%分保给国家森林巨灾基金,基金自留一部分风险后,根据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有率情况,分保给原保险公司一部分份额,其余份额在保险、再保险市场继续按比例分保;对于有再保险超额部分,可以将其在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分散,如果风险金额高于以上几部分总额,则由巨灾基金承担,如果超过整体巨灾基金的承担范围,则由中央财政兜底。
巨灾基金主要承担2部分,原保险人将巨灾保费收入缴存入巨灾基金之后,巨灾风险基金风险自留的部分;当巨灾损失超出保险公司的承担范围,再吸收一部分风险。
中央建立的巨灾风险准备金严格执行针对商业保险公司进行专项使用、补充亏损、盈余滚存的运作模式;巨灾基金按照丰年、平年的不同计提保费收入。
并且各个保险公司都应该按照基金制定的政策性费率,从该基金中购买政策性超赔再保险,一旦发生巨灾导致保险公司发生约定的亏损,则启动森林巨灾基金予以解决。
2.3 中央政府引导下建立巨灾证券化
巨灾证券化是指运用各种创新金融工具及其变换、组合来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处理巨灾风险,一直是多元化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认知和接受程度来看,巨灾风险证券化从债券化业务着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债券业务具有收益较其他产品相对稳定的特点,满足我国居民风险偏好程度较低,追求稳定情况;巨灾债券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可以控制(如只承担利息损失,而不危机到本金);债券化产品的设计要求较高,基本可以避免高投机的产品出现,在开发巨灾证券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设计开放水平,推动巨灾风险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
结合我国现状,森林巨灾债券发行途径有可以分为:国内发行,由上文提到的中央政府领导的森林巨灾基金委员会,通过国家财政部发行巨灾债券,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专业机构,建立关于森林巨灾损失的数据库解决巨灾参数估计、债券费率拟定等一系列专业性,数据需求较大的问题;中央政府财政部完全可以利用成熟国债发行的手段用于发行森林巨灾债券由中央财政兜底,使森林巨灾债券具有国家信用,降低信用风险,从而吸引资本市场上更多的投资者。最后森林巨灾基金为森林巨灾债券赔付兜底,进一步增加债券的保障,以及保证资金充分流动;国际发行,已有先例:2015年中再保险集团中再产险发行的巨灾债券Panda Re在境外获成功配售。该债券成为国际债券市场上第一只由中国保险机构发行的巨灾债券,也是中国的巨灾风险首次在国际资本市场得以分散。(2015年07月14日,财新网fi nance.caixin.com)国内部分有赔付能力的大型保险公司,或者中再集团及中再产险将其承担的部分森林巨灾风险以再保险的分转方式将其所承保的风险分保给国际spv公司,由国际性的SPV公司发行债券进行融资,融资获得的本金将为其承担的风险提供全额保障。
2.4 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
2.4.1 税收政策
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受限,政策优惠往往成为政府支持林业保险的重要手段,同时促进保险公司参与到政策性林业保险巨灾风险的机制完善中,加快其市场化的进程。例如,免征经营政策性森林保险的保险公司的营业税,所得税,和相关税费的减免;部分地区尝试“以险养险”的方式,经营相关的财产险(如房屋险、机动车险等)以及短期健康险寿险等业务从事混业经营,联合银行在信贷融资上优惠,如融资担保实行优惠利率是目前最常见和有效的方式,这样可以减轻保险公司经营森林保险的资金压力。此外,在公众对生态环境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的条件下,公众也承担森林巨灾风险防范的责任,可以合理采用税收杠杆向社会公众征收生态环境保护税、使用税等方式加以解决。
2.4.2 法律体系的完善
森林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点,建立巨灾保险体系首要任务是加快立法,可以促使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各种职能的相互协调,以及法律法规上的保护和支持。
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把森林保险巨灾风险分散作为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的一部分。在立法中应对森林保险再保险的性质、运作模式;合同的订立、履行、终止及森林再保险补贴与基金建立和监管等一系列问题作出规范,保证森林保险体系的顺利建立和森林保险业务的稳健、高校、持续运作,保护林农的合法利益,保证政府的宏观目标的实现。
在立法目标上,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进最为基本的林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原则上,强调由政府引导与扶持的同时推进市场化运作;在内容上,利益诱导、财政的承受能力和各个部门之间的组织分工,规范森林巨灾风险性质,以及巨灾基金和巨灾债券以及相关保险公司的监管机制,规范运作主体、受益主体和参与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避免政策性保险中政府作为主体支持的随意性,和森林巨灾风险分散的责任模糊地带。
参考文献
[1]付磊.论森林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建立[N].中国保险报,2009-09-15.
[2]高涛.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3]邓国取.中国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4]冯锐.关于建立我国海洋巨灾基金的构想[D].中国海洋大学,2009.
[5]韩茜.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的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12.
[6]张长达,高岚.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制度探讨——基于福建、江西、湖南森林保险工作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1(5).
[7]高岚.完善我国森林性保险政策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8]王珺,冷慧卿.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六省试点调研报告[J].保险研究,2011(2).
政策性森林保险 篇9
政策性保险是政府为了某种政策上的目的, 运用商业保险的原理并给于扶持政策而开办的保险。政策性保险一般具有非盈利性、政府提供补贴与免税以及立法保护等特征。政策性保险包括社会政策保险和经济政策保险2大类型。森林保险属于经济政策保险类型中的农业保险, 有利于保护森林产业, 有利于林农发展林业生产和提高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成为一种重要的保险机制。
2 广东政策性森林保险的现行政策和实施方案
2012年3月广东省林业厅下发的《广东省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省政府决定在韶关、河源、梅州、湛江、肇庆、清远等6个地级市和部分省属林场先行开展为期1a的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的出台意味着广东政策性森林保险已经从理论层面正式进入实操阶段。
《方案》明确保险标的为生长和管理正常且权属清晰的生态公益林、商品林;保险责任为森林综合保险, 即在保险期内, 因火灾、暴雨、暴风、洪水、泥石流、旱灾、冰雹、霜冻、台风、暴雪、雨 (雪) 凇、林业有害生物等造成被保险林木损毁, 包括流失、掩埋、主干折断、倒伏、死亡或推断死亡等表现在内的直接经济损失, 由承保机构按照本方案及相关保险协议的规定进行赔偿。全省森林综合保险费率为4%。其中生态公益林的补贴比例为100%, 商品林的补贴比例为70%。
3 广东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可行性
3.1 从民众的角度上看
民众对于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具有较强的支持力度, 因为政府补贴的财政来源于广大纳税人, 政府把所得税收用在跟广大纳税人直接相关的森林保险的活动上就相当于让纳税人为自己所获得的来自于森林产品的正外部性而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2 从林农的角度上看
广大林农作为森林保险的主体之一, 在森林保险的实施过程中一直都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 影响林农对待森林保险态度的关键因素是森林保险的实施是否能够给林农带来利益的增加。也就是说, 只要能够满足林农的利益上的需求, 作为政策性森林保险供给主体的林农势必对于其实施会有较为积极的反馈作用。
3.3 从政府的角度上看
广东省政府对于政策性森林保险所持有的态度直接决定着政策性森林保险在广东是否能够有效地开展。事实上广东省政府一直是非常关心和支持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的, 适时出台《方案》, 在韶关、河源、梅州、湛江、肇庆、清远等6个地级市和部分省属林场先行开展为期1a的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
4 广东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存在的问题
广东乃至全国对于森林保险在制度上均处于探索阶段, 森林保险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出台的相关法规也较为单一和笼统, 运行机制和实施机制都相对不成熟, 特别是森林产权的界定问题。广东森林保险的理赔效率较低, 手续繁琐, 使得有效理赔率相对较低。开设森林保险的保险公司赔偿能力偏低, 存在理赔的经营风险, 影响到保险公司开设该险种的积极性。
另外, 由于森林保险对于广大林农而言尚属新鲜事物, 不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和观望心态, 他们普遍对森林保险不了解, 一定程度上也对保险公司不信任。林农普遍缺乏参保意识, 加上林农和保险公司之间信息传递不对称, 导致林农参保率偏低。
5 完善广东政策性森林保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广东森林保险的政策法规建设
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制度建设, 这是确保广东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广东乃至全国对于森林保险在制度上均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但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 切忌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 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
5.2 加强广东林业和保险业的自身建设
广东省林业和保险业本身的自我完善对于森林保险政策性法规的有效实施尤为重要。只有广东林业和保险业自身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情况, 才能有效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虽然林权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但关于森林产权的界定情况目前还存在着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广东保险业的发展情况来看, 对于理赔效率的保证仍然是今后需要攻克的难关。
5.3 加强广东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外部保障措施建设
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可能遇到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是, 如何保障该制度的有效实施。换一个角度上说, 森林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甚大, 有可能出现风险时, 保险公司并未具备足够的赔偿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 有必要对保险公司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界定, 这可以实现分散风险的效果, 同时也保证了保险公司对待风险在处理态度上的积极性, 从另一个层面上看, 这也会激发更多的保险公司投入到森林保险这个行列中来。
5.4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广东林农的参保意识
广东林业行政部门应该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地加强对森林保险的宣传, 使得更多的林农认识到森林保险对自己扩大森林产品生产是大有裨益的, 从而提高林农的参保意识, 激发他们参保的积极性。同时, 对于林农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明确体现出来, 确保林农不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参与森林保险的投保工作而损害他们的利益, 避免打击林农参保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爱珺.农业保险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 2006 (4) :16-17.
[2]苏志坚.林改后推进森林保险初探[J].林业勘察设计, 2008, (2) :34-36.
[3]吴国培, 朱敢.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可持续性[J].中国金融.2009 (22) :68-69.
政策性森林保险 篇10
从国际经验来看, 建立和发展森林保险市场, 必须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森林保险属于农业保险的范畴, 其经营目标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宗旨。森林的独特属性要求实施森林保险必须强化政府的引导力, 即需要坚持政策性定位。目前, 代表森林保险的供给与需求双方的林农和保险公司由于利益分配问题难以有效协调, 导致商业性森林保险难以全面、有效实施, 即市场的主导能力在此范围内发生“失灵”的现象[1]。究其原因, 可能在于森林产品所具有的独特属性决定。从风险层面考虑, 一方面由于风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大的样本来估计潜在的风险量, 这使得依据大数定律而实施的保险制度难以在森林保险方面获得实质性的进展;从现实层面考虑, 传统的价值观念制约着林农对于森林保险的“兴趣”, 森林产品所包含的强大“价值”也使得很多商业性保险公司望而却步。在这样的背景下, 由政府出面干预并解决森林保险的实施问题是较为务实的一种选择。
森林保险具有公共品属性, 确切地说, 森林保险属于准公共品。由于其准公共品特性的存在, 使得森林产品的外部性 (通常为正的外部性) 问题难以通过市场来解决, 这也要求政府对森林产品保险市场的介入。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其具有独特的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和延续的根本, 具有其他任何行业、任何产品所不可替代的性质[2]。
综上, 森林保险难以由市场机制来引导其资源配置, 或者说通过市场的力量难以实现森林保险的有效供给, 必须引入政府的力量来干预、扶持并引导森林保险向着更加合理更加具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2 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效率与补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实施效率问题与补贴制度问题是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过程中两个最为重要并且相关性最大的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两个问题关系着政策性森林保险能否有效地实施。一方面, 森林保险的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其运行的效率;另一方面, 要处理森林保险的外部性问题, 必须引入补贴制度, 通过一定的补贴方式, 可以实现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有效供给。文章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政策性森林保险进行阐述。
2.1 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实施效率分析
外部经济性是指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给周围环境或者个人、企业以外的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与此相对应, 如果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给周围环境或者个人、企业以外的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则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无论是外部经济性或者外部不经济性都没有办法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此情况下, 必须引入政府的力量进行干预, 以期森林保险在有效率的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由于森林具有生态效用, 其外部性表现为外部经济性, 实施森林保险必须正确解决由于外部经济性而引致的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3]。如图1所示, 在没有森林保险的情况下, 林产品的供给曲线为S0, 需求曲线为D, 引入森林保险之后, 林产品的供给曲线变为S1, 需求曲线依旧为D。在无森林保险的状态下, 消费者剩余为ΔP1AP0所代表的面积表示, 生产者剩余为ΔP0AO所代表的面积表示;在有保险的状态下, 消费者剩余为ΔP1BP2的面积表示, 消费者剩余增加了P0ABP2的面积, 生产者剩余为ΔP2BO的面积表示, 其增量的变动情况取决于森林保险的参与程度以及需求弹性的大小, 因此生产者剩余呈现出不确定性的变化。总体而言, 引入森林保险, 社会福利总和增加的量可由ΔABO的面积来表示。从中可以看出, 森林保险的参与程度越大, 社会福利的增加额度越大, 但这些福利主要由消费者获取, 随着森林保险参与程度的进一步扩大, 生产者 (林农) 所能够获得的福利必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表现为随着供给曲线S1的向下移动, ΔP2BO的面积逐渐减小。因此, 为了保证林产品生产者———林农的利益不会因为森林保险的引入而遭受损失, 政府必须出面对森林保险的市场供给情况进行干预———采取补贴措施, 以激励林农对林产品进行供给, 并保证林产品按有效率的方式供给。
2.2 森林保险的补贴问题分析
如上所述, 森林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 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 因此必须引入政府的力量对其进行干预, 而对于森林保险的补贴是解决森林保险正外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图2中, 在不存在森林保险的情况下, 林产品的供给曲线由S0表示, 需求曲线由D表示, 消费者剩余由ΔEAP3的面积表示, 生产者剩余由ΔP3AO的面积表示;在存在森林保险且无补贴的情况下, 林产品的供给曲线由S0向下移动到S1表示, 需求曲线由D表示, 消费者剩余由ΔEDP1的面积表示, 消费者剩余的增量为P3ADP1的面积表示, 生产者剩余由ΔP1DO的面积表示, 此时的生产者剩余达到最大化 (这可由相应的数学理论证明, 此处略去) , 这表明在不存在补贴的情况下, 通过购买森林保险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都有改善, 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引入补贴的必要的;在存在森林保险且有补贴的情况下, 林产品的供给曲线由S1向下移动到S2表示, 需求曲线由D表示, 消费者剩余由ΔEGP2的面积表示, 消费者剩余的增量为P1DGP2的面积表示, 生产者剩余由ΔP2GO的面积表示, 此时的生产者剩余小于最大化情况下的生产者剩余, 亦即生产者剩余的增量为负, 为了保证此过程中森林保险的有效实施必须引入补贴机制[4]。
在图2中, P0FGP2的面积表示增加补贴的数量, 此过程中所增加的社会福利数量由ΔODG的面积表示, 显然社会福利的增量远远小于所投入补贴的数量 (可以证明社会福利的增量小于所投入补贴数量的50%) , 即总福利水平是下降的。但由于补贴系政府行为, 其体现的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 因此该补贴方式仍旧可以进行, 并且可以同时实现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改进直到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达到最大化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均衡点为止。
综上, 引入补贴制度可促使森林保险实现均衡状态, 保证森林保险在协调森林资源配置方面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时林产品的供给情况体现着社会福利最大化水平。
3 福建省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政策性森林保险在实施效率与补贴制度两方面的论证, 在此基础上探讨政策性森林保险在福建省的实用性问题, 文章将从必要性与可行性两个层面进行阐述。
3.1 福建省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必要性分析
森林保险是深化林权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 其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现代林业的发展进程。考虑福建省林业现状, 确实有必要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 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分析。
3.1.1 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取向
实施森林保险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由于森林具有强大的正外部性, 对森林保险采取补贴形式的政策性森林保险能够在更加广泛的程度上增加消费者剩余水平即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 这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取向, 必然会获得较为广泛与扎实的群众基础[5]。有了强有力的民众基础, 政策性森林保险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实施。
3.1.2 符合福建省社会发展的实际
福建省属于丘陵地貌, 全省超过70%的面积为山地或丘陵所覆盖。这种地理条件一方面制约了福建省经济的飞速发展, 另一方面也使得福建省的绿化率常年位居全国首位。福建省在林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全国具有表率作用, 对于森林保险的开展和实施福建省也同样应该肩负着全国模范作用, 通过合理、有效地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进而对其他地区森林保险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3.1.3 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当前, 低碳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在环境方面所关注的焦点, 积极贯彻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 最为直接的作用是对于低碳问题的解决能够提供更为直接、有力的支持[6]。一方面, 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的开展必然会使得林产品的供给量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对于吸收大气中的CO2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的实施, 体现了国家对于弱势产业的支持, 这依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3.2 福建省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综上, 福建省迫切需要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 那么其当前是否具备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条件呢?文章将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证。
3.2.1 从民众的角度上看
福建省民众对于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具有较强的支持力度, 这为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前提。由于民众的支持, 应对政策性森林保险所需要支付的代价———政府的补贴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政府补贴的财政来源来自于广大纳税人, 政府纳税所得用在与纳税人直接相关的森林保险的活动上就相当于让纳税人为自己所获得的来自于森林产品的正外部性而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2.2 从林农的角度上看
作为保险主体的林农在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实施过程中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林农对于森林保险所持有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森林保险是否能够得以有效实施[7]。而影响林农对待森林保险态度的关键因素在于森林保险的实施是否能够给林农带来利益。因此, 一旦林农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 对于福建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有效实施会有积极的反馈作用[8]。同时, 林农对于森林保险的态度问题集中在政府对于森林保险所采取的措施层面。
3.2.3 从政府的角度上看
一直以来, 福建省政府都非常关心和支持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 如2006年8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 决定在南平、三明、龙岩这三个设区市开展政策性森林火灾保险试点, 以及2008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再次将森林火灾保险列入为民办实事工作加以推进, 并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森林火灾保险全省统保。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福建省政府对于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尤其是火灾保险的决心。
综上, 通过对民众、林农以及政府这三个主体在对待政策性森林保险态度上的分析可知, 福建省有能力打好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这场攻坚战, 并取得胜利。
4 构建福建省政策性森林保险体系的具体思路
在上述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 接下来将对保险活动的具体实施方式拟定思路, 以期为福建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有效贯彻、实施提供参考。
4.1 加强福建省森林保险的政策法规建设
制度建设是开展福建省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福建省对于森林保险在制度上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至关重要, 可以借鉴日本、德国、加拿大、挪威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 在制度移植过程中涉及适应性的问题, 发达林业国家在森林保险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福建省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提供参考, 同时务必保持谨慎的态度,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4.2 加强福建省林业和保险业的自身建设
森林保险政策性法规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林业和保险业的自身建设。只有当林业和保险业自身发展相对成熟时, 才可考虑对福建省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当前福建省林业发展进程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森林产权的界定。虽然福建省林权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 关于森林产权的界定目前还存在着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福建省保险业的发展情况来看, 对于理赔效率的保证是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顺利开展所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
4.3 加强福建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外部保障措施建设
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活动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制度的有效贯彻。森林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甚大, 出现可能的风险时, 保险公司未必具备足够的赔偿能力, 如何处理这种问题呢?首先, 有必要对保险公司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界定, 这有利于分散风险, 同时也保证了保险公司处理现实问题的有效性。从另一个层面上看, 这也会激发更多的保险公司加入到福建省政策性森林保险队伍中。
4.4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福建省林农的参保意识
由于小农意识或者侥幸心理的存在, 林农对于政策性森林保险不免会有排斥心理。归根到底这种排斥心理在于对政策性森林保险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 应该通过多渠道加强对森林保险的宣传, 使林农树立正确的保险意识并进而积极加入投保队伍中。同时, 对于林农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给予明确告知, 确保林农不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而参与森林保险的投保活动并进而损害林农的利益、打击其参保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希熙, 刘颖.森林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经济学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 2008 (5) :440-443.
[2]王华丽, 陈建成.政府支持与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 2009 (10) :105-108.
[3]陈荆, 潘焕学, 宋晓梅.政策性森林保险市场性质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359-362.
[4]李彧挥, 颜哲, 韩爱桂.成本收益视角下政策性森林保险供需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林业经济, 2012 (8) :90-94.
[5]王珺, 张蕾, 冷慧卿.关于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建议[J].林业经济, 2009 (4) :28-29.
[6]石焱, 夏自谦, 田芸.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分析[J].林业经济, 2008 (12) :69-73.
[7]金满涛.林农行为视角下政策性森林保险的经济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0 (2) :36-39.
明光市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篇11
迅速完成小麦保险理赔工作。4月份以来,由于受到厄尔尼诺超强现象影响,明光市各地连续出现阴雨天气,造成小麦等农作物田间湿度大,赤霉病危害较重,小麦等农作物普遍受灾严重。为保证受灾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及时拿到保险理赔款,提高农业灾后恢复生产能力和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积极性,市国元保险公司明光支公司迅速行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勘察,真实准确统计灾情,迅速支付理赔,启动理赔绿色通道,对参保受灾大户进行预赔付,帮助农户度过难关,确保农业生产持续进行。
积极开展秋季农作物承保工作。市国元保险公司明光支公司提前谋划今年秋季承保工作,制定承保计划,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积极沟通,做到愿保尽保,确保秋季承保工作有序开展。
认真做好数据库更新完善。进一步完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逐户认真核对原有数据库资料,及时更新原有数据,补充缺损资料,保证数据库的真实、完整、准确,为社情民意调查提供真实有效的基础资料。
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提高参保农户的满意度和知晓度,确保今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取得好成绩,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稳压器”、“减震器”作用,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安徽省明光市财政局朱献忠供稿)
责任编辑:欣文
森林综合保险的探索与思考 篇12
一、将乐县森林综合保险基本情况
(一) 主要内容
①保险标的为全县范围内的商品林、生态公益林以及未成林造林地上的树木; ②被保险人为林木所有者; ③保险期限一年; ④保险责任是在保险期间内, 由于发生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暴雨、暴风、洪水、滑坡、泥石流、冰雹、霜冻、台风、暴雪、雨凇、干旱, 导致森林受害, 保险公司按照规定的赔偿标准负责赔偿; ⑤保险金额每亩500元; ⑥保险费率2‰, 即每亩保险费1元。
(二) 工作成效
截至目前, 全县森林综合保险参保面积270.13万元, 其中:商品林194.49万亩, 生态公益林75.64万亩, 保险金额135 065万元, 保险费收入270.13万元。生态公益林全部参保, 商品林参保率达99.02%。森林综合保险的全面开展, 为我县林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改变了林农在自然灾害面前束手无策的现状, 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可以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二、将乐县森林综合保险的主要做法
1.广泛宣传。
将乐县依托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森林综合保险相关政策, 在将乐电视台政务公开栏目连续宣传了一个多月。基层林业工作人员深入乡村和林业企业, 广泛宣传和普及森林综合保险知识, 张贴宣传单500余张。切实做到森林综合保险政策家喻户晓, 不断增强林业企业和广大林农的风险防范意识,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加森林综合保险。
2.加强领导。
为做好森林综合保险工作, 有效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县林业局成立了森林综合保险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协调森林综合保险工作, 及时掌握森林综合保险开展情况。成员由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组成, 同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 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确保森林综合保险工作有序推进。
3.政策扶持。
实行森林综合保险财政补贴政策, 有效减轻了林权所有者的保费负担。①商品林综合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对于投保面积在1万亩以下 (含1万亩) 的商品林, 中央财政补贴30%, 省级财政补贴30%, 县级财政补贴15%, 林权所有者承担25%;对于投保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商品林, 中央财政补贴30%, 省级财政补贴30%, 林权所有者承担40%。②生态林综合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中央财政补贴50%, 省级财政补贴25%, 县级财政补贴15%, 林权所有者承担10%。
4.密切配合。
县林业、财政、人保财险公司各司其职, 加强配合、分工协作,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互通信息, 建立行之有效的推动机制。①县人保财险公司发挥保险承办主体的作用。一是切实加强森林综合保险的宣传推介, 不断提高参保面。主动联系林业企业及农户, 强化各项基础工作, 建立被保险人的明细档案, 保险凭证、保险理赔落实到户。二是认真做好商品林综合保险工作, 不断扩大森林综合保险的承保面积, 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三是及时做好理赔服务。及时公布95518报案专线, 告知受灾户申请理赔的程序和要求。接到报案后, 及时做好查勘定损工作, 确保赔款及时支付。②县林业局发挥专业技术优势, 做好协调配合和技术服务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组织体系和专业技术优势作用, 配合做好查勘定损工作。二是发挥贴近林业生产经营者的优势, 积极配合县人保财险支公司做好森林综合保险的宣传和推介工作, 组织引导林农、林业企业等相关生产经营者参加森林综合保险。三是督促受灾户及时造林更新, 恢复森林植被。③县财政局发挥资金和政策优势做好工作。一是做好森林综合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与监督工作, 落实好县级财政补贴资金, 及时足额拨付给县人保财险支公司。二是对参加森林综合保险的林业生产经营者, 在贷款贴息、资金补助等其他强农惠农上给予优先支持。三是配合县人保财险支公司做好保险补助资金申请材料的审核工作。
5.规范操作。
将乐县森林综合保险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施, 具体流程为林业企业 (林农) 提出参保申请→签订保险协议→填写保险单→缴纳保费→保险合同生效→林木受损时申请理赔→保险公司查勘定损理赔→支付理赔款。林业部门对参保的森林实行跟踪管理, 发现林木受损应配合受灾户, 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 保险公司应在规定的时限内, 做好查勘理赔工作, 确保林农利益不受损失。
三、开展森林综合保险存在的问题
1.林农参保意识不强。
从目前森林综合保险开展情况看, 林业企业对森林综合保险的认识比较到位, 具有风险防范意识, 都能够积极参加森林综合保险, 但林农的参保积极性普遍不高, 参保意识不强, 一些林农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森林保险并不重要, 假如不出险保险费就白交了;有的还担心保险公司让人投保时很积极, 投保后就会置之不理;有的选择不参保, 可是一旦发生森林灾害, 造成的损失无法得到弥补, 将追悔莫及。
2.保险公司专业人员缺乏。
森林灾害的界定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而保险公司缺乏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需要依托林业部门的技术力量, 一旦出险, 保险公司需要林业部门的配合, 进行查勘定损,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理赔的时效。
3.县级财政补贴难以落实。
目前, 森林综合保险对于1万亩以下面积的要求县级财政按15%予以补贴, 但是大多数县级财政比较困难, 支付补贴压力较大, 往往将负担转嫁到林业部门身上, 安排育林基金开支, 县级财政补贴难以得到落实。
4.保费标准仍然偏高。
虽然目前保险费已降到每亩1元, 且林农个人仅承担每亩0.25元/亩, 但由于林农收入水平普遍不高, 特别是林业生产经营周期较长, 若多年连续投保, 对林农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显然保费标准还是偏高。
5.保险金额明显偏低。
据了解, 目前每亩造林抚育成本已将近1 000元, 而近成熟的商品林平均每亩价值已达4 000元左右, 森林综合保险金额为每亩500元, 明显偏低, 若发生森林灾害, 理赔款还不够用于灾后恢复造林。
四、加强森林综合保险工作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林农参保意识。
通过广泛宣传森林综合保险的意义和作用, 提高林农参保积极性, 帮助他们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解决后顾之忧, 营造开展森林综合保险的良好氛围, 逐步扩大森林参保面, 实现林农和保险公司互惠双赢。
2.加大政府投入, 切实减轻保费负担。
由于森林生长周期较长, 林农每年投保开支不小, 负担较重, 建议政府加大投入, 继续增加保费补贴比例, 使林农承担的保费比例再降低些, 有利于森林综合保险业务持续开展, 促进森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提高保险金额, 衔接林权抵押贷款。
目前, 森林综合保险金额为每亩500元, 显然有些偏低, 出险后获得的赔款还不足以支付造林成本。有些商业银行在发放林权抵押贷款时, 要求贷款户对抵押林木进行保险, 若参加森林综合保险, 则保险金额低于抵押林木评估价值, 政策性保险金额不符合银行要求, 银行往往要求其参加商业保险。若适当提高森林综合保险金额, 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同时满足林权抵押贷款的要求, 实现森林综合保险业务健康发展。
4.加强团队建设, 提升查勘理赔能力。
【政策性森林保险】推荐阅读:
政策性保险10-14
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06-07
养殖业政策性保险现状11-01
政策性农业保险承诺书07-11
保险行业政策10-07
政策性农业保险总结材料 (500字)10-15
我国为什么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08-17
养老保险政策05-19
货币保险政策管理07-29
区域农业保险政策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