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管理(共12篇)
重大项目管理 篇1
一、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管理简介
“十五”期间实施的“云南省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1],由中国地震局和云南省政府共同投资,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成为云南省地震局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统称“十五”重点项目[2]。下设11个一级项目,47个二级项目及若干个三、四级等项目。根据国家规范的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在局党组统一领导下,构建起项目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实施及监督保障四大体系管理架构。见图1。
资料来源:云南省“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单位项目验收总报告,2008,2
二、组织协调理论综述
项目组织协调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软科学,项目组织协调管理有专门的理论体系。虽然项目管理引进国内已有几十年,但对于组织协调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传统的项目管理对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很少专门提出要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项目管理研究从早期的控制手段和工程技术方法逐步转向项目的协调管理。
组织协调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供求关系、协作配合关系和约束关系的协调。人际关系的协调包括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组织与关联单位的人际关系协调;组织关系协调包括项目经理部与其企业管理层及劳务作业层之间关系的协调;供求关系协调包括企业物资供应部门与项目经理部关系的协调、生产要素供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协作配合关系协调包括近外层单位的协作配合和内部各部门、上下级、管理层与作业层之间关系的协调;约束关系协调包括法律、法规的约束关系的协调和合同约束关系的协调。
三、组织协调应用分析
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建设规模大、专业性强、覆盖面广,需要调动云南省、州(市)、县三级地震部门的力量进行联动实施,同时也需要调动地震系统以外的设计单位、监理公司、建筑企业、供货商等社会力量参与实施,才能保证项目顺利组织实施。因此,处理和调整好众多复杂的人际、组织、供求、配合、约束等关系,成为项目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下面从内部项目关系人、近外层项目关系人、远外层项目关系人三个层次,具体分析组织协调在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中的运用实践。
(一)内部项目关系人的组织协调
所谓内部项目关系人,是指云南省地震局内部从事项目管理、实施、监督、咨询活动的项目的有关人员,即项目关系人。内部项目关系人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实现项目目标的核心力量,组织协调好内部关系至关重要。
管理部门由局领导、组织部门、主持部门组成,承担“十五”重点项目重大事项的决策、审批,项目管理制度的制定,计划任务的制定下达,实施方案的组织编制与审核,项目内部验收的组织等管理职责。实施部门由分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组成,负责项目计划的编制、实施,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项目报告的编写,验收准备,技术资料的归档等工作。监督部门是由省局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质量保障领导小组、监理组形成监督保障体系,行使监督部门职责,进行实时跟踪,负责在立项论证、工程实施、竣工结算时实行专项审计。业务咨询部门是“十五”重点项目协调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合同书的技术审查、年度报告、结题验收等的技术把关。
项目往往是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多种专业,需要各种专业人才、专业技术和专业物资。一般来说,项目实施机构不可能拥有所需的全部人才、技术和服务,也不可能亲自完成项目的所有任务,或多或少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和资源,即下文即将阐述的近外层项目关系人和远外层项目关系人。只有借助他们的力量,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近外层项目关系人的协调
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涉及大量的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技术协作等内容,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借助社会上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建筑企业、设备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来提供符合“十五”重大项目技术、质量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因而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产生了项目法人即云南省地震局与社会相关企业、单位相互协作的关系。这种采购、技术服务的协作关系通常都是以合同方式表现出来的。
这种和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有着直接合同关系的乙方协作单位,比如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筑公司、仪器供货商、科研院所等项目干系人,就称之为近外层项目关系人。近外层关系的协调成为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途径。
以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测震台和信息节点机房的建设为例,腾冲、洱源、楚雄、永胜、通海、丽江、个旧等数字测震台和信息节点机房建设就采用了近外层单位的协作配合。云南省地震局通过与州(市)地震机构协调,签订了合作协议,规定了明确的建设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省局负责提供标准化的施工设计方案,对各台点具体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州(市)局在标准化版本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制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经项目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州(市)局负责实施;州(市)局选择有资质的业务过硬的施工队伍,负责施工全过程,并派专人监督以保证质量;工程竣工后,项目组及组织部门、主持部门、监督部门组成的验收组对其进行验收,通过后任务即全部完成。
(三)远外层项目关系人的协调
远外层关系就是指与项目虽无直接合同关系,但却有着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等约束关系,比如与规划、土地、交通、公安等部门的关系。
以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的数字强震动台网建设为例,就采用了远外层单位的协作配合。由于强震动台网的建设是为了获取不同的建筑在强震来临时的震动记录,台站会选择建在市中心、城郊和乡村等不同地区,如在昆明架设的几十个烈度台分别散布在政府部门、学校、医院、公园、宾馆、居民小区、广场、公共道路、水库、乡村等地方,因此,需要与规划、土地、交通、公安、教育、卫生、园林、水利、村委会等进行协调。
又以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之一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项目为例,其分项目中的基础数据库建设专题项目,需要完成基础地理数据、地震行业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人口数据等9大类、42个子类的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的采集工作。云南省地震局管理部门积极协调,获得各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以政府发文的方式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并投入人力资源全面展开全省社会经济数据的采集工作,顺利实现该专题项目目标。
结合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管理实践,可以下图概括出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见图2。
(四)项目管理协调机制组织协调运行模式构建分析
项目管理协调机制是指项目内、外环境中各种相关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3]决策机制、合作机制、沟通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
下面将从决策层、执行层、协调层和技术支持平台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组织协调运行模式[4]。
1. 决策层
决策层是指管理目标与计划的制定者阶层,包括决策机制,着重制定项目目标和任务分解,处理项目内外部之间的有关事务。为组织实施好云南省防震减灾重大项目,云南省地震局专门成立项目组织机构,建章立制,构建了完善的重大项目管理体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很好的组织保障。该项目组织实施的最高决策层是局党组,决策层相互关系见图1。
2. 执行层
执行层是指直接调动和安排项目活动、组织落实项目计划的阶层。执行层是项目协调管理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复杂的部分,由项目协调管理委员会通过相应的机制去执行具体的协调管理活动,如各参与方的实施进度协调、材料设备供应协调、合同的具体实施协调等。采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可进行现场协调,也可采用会议协调;可由事务双方协调,也可通过第三方进行协调。云南省防震减灾重大项目以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为实施层,执行和承担各分项的实施工作。
3. 协调层
协调层是决策层和执行层实现的基础,对相继的和同时的互依活动进行调和,为项目协调管理提供各种数据和信息支持,完成相关信息和资源的集成与优化调度,更加利于各种协调管理机制的贯彻实施,同时也将协调管理机制产生的效用进行反馈,便于管理者判断机制是否适宜以及有无改进完善之处。云南省防震减灾重大项目的协调层是重点项目协调办公室,重点项目协调办公室汇集各方的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传达。
4. 技术支持平台
项目协调管理机制是基于并行工程环境的分布式协调管理模式,由各参与方按某种方式组成协调管理机构,通过计算机协同工作环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基本的协调管理功能。由于这些技术支持的保障,项目可实现各参与方之间、人员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协调管理方式。电话、传真、远程文件传输、网页浏览公告版、电子邮件、网络会议可分别实现这几种不同的功能,而且网络安全技术也为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安全项目的投资,防震减灾项目正从单纯的科学工程向大型化、综合化、复杂化的科学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项目管理将变得非常复杂,组织协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成败。探索更好、更符合防震减灾行业特点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为正在实施和准备实施的项目在管理上提供借鉴和帮助,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基于项目的独特性及复杂性,还无法更深入、全面的获取项目数据,本文仅构建项目组织协调管理理论框架。以项目管理的理论为指导,分析防震减灾项目管理中不同项目关系人的需求、期望和可能的影响程度,对不同项目关系人进行组织协调时应注意的事项、应该遵循的过程等进行研究分析,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组织协调在防震减灾重大项目管理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管理模式还在探索和研究中,需要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携起手来,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一个高效、有序、和谐的运作环境,为更加科学地进行防震减灾项目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项目组织协调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完成项目任务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十五”期间,国家对“云南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投资超过了亿元,投资规模的空前、多部门协作的加强、新技术研发的加快,对实施单位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组织协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成败。以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为例,对远外层项目关系人、近外层项目关系人与内部项项目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协调的运用作了分析研究,并对组织协调机制和运行模式构建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重大项目管理,组织协调,应用分析,云南,防震减灾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数字地震监测预报及震灾预防体系基础建设与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R].昆明:云南省地震局,2003.
[2]中国地震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初步设计[M].北京:中国地震局,2002.
[3]周宁峰.工程师应如何做好项目协调管理工作[J].建设监理,2002,(2):49-51.
[4]何永刚,罗生喜,傅纯.浅析建设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研究[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2-02-11.
重大项目管理 篇2
南宁矿业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一月五日
南宁矿业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按《南宁矿业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报告》,南宁矿业有限公司存在煤尘具有爆炸性,属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煤矿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经公司研究决定,特制订南宁矿业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一、总体工作要求: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促使对重大危险源细致、有效地排查,摸清重大危险源,采取措施积极主动治理,实现消除各类重大危险源在萌芽状态的目标,切实消除重大伤亡事故,夯实安全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特成立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刘新华
副组长:张焕新 闫立明
成 员: 韩延富 杨贵敏 单富平李友庆 徐克勇
三、岗位责任:
矿长:是本矿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矿井 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
1、负责组织建立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的责任制。
2、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3、负责保障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所需资金的有效投入。
4、负责监督、检查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措施的落实。及时消除重大危险源。
5、负责组织制定实施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如实报告重大 事故隐患。
矿总工程师:负责本矿重大危险源排查工作及安全隐患治理措施 的制订、监督管理工作。
副矿长:负责所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副总工程师: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和监 督措施的落实。
安全科:负责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全过程监督执行。通防科室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内的重大危险源排查工作,负责督促本专业范围内各区队重大危险源的排查、治理工作。
四、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
对煤矿企业影响其安全生产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煤尘自燃事故,下面对可能发生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可能发生自燃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采空区和废巷内留有大量浮煤或废坑木,遇老空封闭不严造成微量漏风引起自然火灾;
(二)、可能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
1、采掘工作面作业时未采取降尘措施、未开防尘喷雾,造成工作面煤尘积聚遇火时。
2、运输系统各转载点未采取降尘措施造成煤尘积聚遇火时。
3、井下各巷道未洒水防尘,造成煤尘积聚遇火时。
五、管理体系:重大危险源排查与治理实行闭合管理的体系(即:排查、治理、检查、验收)。每月由矿长组织相关各专业管理部室进行一次重大危险源排查;将排查结果在调度会通报,并组织基层区(队)认真组织学习。并在隐患公示栏公示。
六、责任追究:
1、矿长每月必须召开一次重大危险源排查会议,对排查出的重 大危险源排查必须分专业明确治理单位和责任人,限定治理期限。
2、因重大危险源汇报不及时、治理不及时、整改措施落实不及时造成的非人身事故的责任者,除事故分析的责任处罚外,同时按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3、因重大危险源汇报不及时、治理不及时、整改措施落实不及时造成的人身事故责任者,除事故分析的责任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4、各级现场检查人员、跟班安全员要认真落实重大危险源的整 改,对生产期间出现的隐患要先治理后施工,不排除不能生产。
5、重大危险源在治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明确项目负责人,在人员和物资的落实上要首先满足危险源治理的需要,保证工程按期完 成。
6、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做到项目、措施、资金、完成时间、责任人五落实。
时间管理技术的重大创新 篇3
良好的时间管理,同样应该具备CPMO体系的四化标准:
1.标准化
2.模块化
3.程序化
4.数量化
从标准化角度来说,目前的历法完全不符合要求,因此造成了管理时间区域的混乱,在工作管理中会导致很大的问题和负面影响。现在很多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都是直接采用周模式进行管理和控制。这种管理模式比较精确和紧密,但是不能满足按月计算的时间。而目前还有很多管理模式是采用的月度管理模式,例如考勤、薪酬、结算、销售和其他很多管理工作。目前全世界所通用的历法,其每个月天数不一样,且不是周的整倍数的情况使得月和周的匹配根本无法实现。这些问题造成了大量的计算和协调负担,导致了很多时间、资源和效益上的浪费。
以上的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一种标准化的周月匹配工作历法才可以解决。中项技体系从项目管理的四化标准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套新的工作历法,简称为CPMO工作历,可以达到周月匹配的标准化程度。
CPMO工作历的设计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每年的12个月制都清除掉,全部的日期都打散,保留周的计算方式,重新排序组合。在新的设计中,采用每月4周,每周7天的模式,这样得出每年是13个月零1天。在CPMO工作历中,每个月都是28天,都分為4周,完全达到了标准化、模块化、程序化和数量化的四化标准。
该工作历是在2008年提出构想,2009年形成初步设计,并且进行了小范围的试验,2010年推广到一些单位和项目进行实际试验。经过两年的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效果和成果总结如下:
1.规范了时间管理。每个月的时间都统一和标准化后,分割和统计变得非常简单,保证了时间管理的规范性,省掉了不同月份的天数不同、奇偶不同而导致的调整和补时。
2.简化了绩效考核。每个工作月都是28天,分为4周,工作日正好是20个,所以,每周的标准绩效就等同于25%,每个工作日的标准绩效就等于5%。直接使用单日绩效、成果绩效和累计绩效的套餐模式来核算个人工作绩效,非常简便和快速。简化了绩效考核的另一个明显的成果就是直接减少了大部分有关工作进度的劳动纠纷和矛盾。
3.保证了项目进度。清晰、整齐的时间标准使得项目的工作时间可以被很好、很直接地识别和控制,因此项目的进度可以被很好地保证。在很多项目上,甚至还加快了进度,节约了时间。
4.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工作历后,每个月的工作还是在每个月完成。原先31天的事情,也是在4周内完成。出乎实验人员意料的是,员工的意见并不是很大。所以,等于每年的工作都可以在12个月内完成,平均效率提高了8.3%。
5.提高了工作业绩。工作效率的提高,带来的不仅仅是团队和个人工作业绩的提高,还有业务和项目的成功率的提高。销售团队可以获得远超过8.3%的更多订单,科研团队可以实现数倍于8.3%的成果效益。
6.增加员工收入。员工的收入也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在提高效率、增加业绩的情况下,成本不变甚至减少,必然会导致效益增加。在复合制薪酬体系下,工资和补贴不变,而奖金和奖励大幅增加。
7.保证和增加了假期。由于工作效率提高,项目时间获得了保证,各项工作都可以及时完成,因此假期也就可以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在一些单位,不仅年假可以得到保证,而且每年的休假时间增加了5~10天。还有几个单位在试验中,直接将一个月的时间拿出来作为年假,提前达到了年度休假的福利保障。有些单位在试验中,连员工的生日、结婚纪念日、父母生日、六一儿童节、重阳节都作为假期提供给了员工,得到了员工的好评和感谢。
8.简化计算和统计。实行工作历后,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项目部、行政部和其他各个部门在处理内部工作的时候,都大大简化了有关时间的计算和统计。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半数以上的部门和工位在安排工作和协调进度的时候,都不用查看日历。日期除以7 的余数就是当周日序列数。
9.减少协调和会议时间。应用工作历的项目和工作,在协调工作时,关于时间的讨论和耗费都少一些,会议内容也少了很多。尤其明显的是,有一些小会议和内部碰头会,本来就是协调、讨论和确定时间进度的,在实行工作历后,很多这样的小会都直接消失了。
10.减少合同违约。项目时间得到了保证、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简化了计算和统计,最后的效果就是很多项目和业务的合同违约明显减少。除了时间违约的减少之外,还有一部分间接的质量违约减少,以及一部分的成本亏损的减少。
由于是一个新的历法,CPMO工作历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以下问题,主要是:
1.需要经常换算。就像夏令时一样,在使用CPMO工作历的时候,只要是涉及对外的事务,就必须立即进行换算和比对。这一点耗费了相当一部分时间。例如个人休假、与外单位的时间约定,都需要换算和比对。甚至有时候发生过内部的日期直接提供给外部,造成了误解和误会。另外,我国的黄金周、法定节假日的换算相对更为麻烦一些。
2.部分单位人员淘汰加快。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得偷懒和消极怠工的现象无法隐藏,因此,很多单位中的人员都因为无法适应,而被淘汰。客观上造成了中等、低等能力人员的紧缺和流失,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加重。
在这两年的CPMO工作历推广实验中,有两个机遇和优势是意外获得的:
1.2010年的1、2、3月的12周上班时间,非常巧合的与工作历的1、2、3月完全重合,因此,2010年的1、2、3月的实验基本没有换算的干扰问题。
2.2008年实行《劳动合同法》以后,考勤管理、薪酬管理、休假管理都更加严格和准确,因此这几类劳动管理的强化需求,正好顺带就带动了工作历的实验实施。
从两年的实验中看来,CPMO工作历并不是在所有单位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内部进程管理并不严格,主要依赖对外工作的单位来说更为明显。例如某餐厅,基本就没有什么正面效果,反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实验过程仅持续了两周就被开发单位主动停止。还有家电连锁的销售单位、生活服务提供商、旅游机构等,也不适合工作历的实验。但是在内部工作比例较多、工作技术水平较高、内部组织系统复杂和独立性较强的单位,CPMO工作历明显具有优势。在基本上所有的独立项目和内部项目中,CPMO工作历能够立即凸显出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价值,尤其是科研开发项目、建设项目、设计项目和生产制造项目中。
从总体上来说,CPMO工作历的价值是利远远大于弊。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访谈,开发单位还发现,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说,CPMO工作历还有可能在以下方面尝试和应用:
1.规范绩效核算。《劳动合同法》实施将近三年了,但是在具体的劳动管理的实施上没有取得太大进展。绩效核算的矛盾和冲突经常出现,而且其核算过程过于复杂和混乱。很多情况下,一方面根本无法保障弱势劳动人员的权益,另一方面又给遵纪守法的用人单位造成了大量的工作负担。CPMO工作历的核算办法极为简单,就算是不会写字的民工和农民,也能很快的理解和学会。一些小型、微型的用人单位用使用CPMO工作历进行考勤和绩效的统计和计算后,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和压力。因此,可以探讨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过程中,尝试引入CPMO工作历的标准化绩效核算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双方的负担和压力,同时也能减少劳动仲裁部门的工作负担,加快劳动仲裁和处理速度。
2.调整黄金周和年度休假。如果可以实现年度休假一个月,黄金周其实是不需要再设立的。根据CPMO的实验,这样的安排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既可以保证单位的工作进度,保证社会的GDP不会被减少,还可以保证个人的工作时间得到减少,休假时间增加到一个月。因此,也可以探讨,逐步实行CPMO工作历,以实现劳动者的月度年假福利,以替代统一的黄金周,避免蜂拥出动的劳民伤财的休假行为。
3.提高劳动者收入。CPMO工作历是13个月,所以,劳动者可以获得13个月的月薪,这样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尤其是中低层劳动者的收入,配合国家的收入分配改革。而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业绩得到了最少8%以上的大幅度的提高。在绝大部分单位中,劳动者的薪酬总比例最多也就是20%,全体员工的单月薪资占单位总收入的比例最大不会超过2%,一般都在0.1%~0.5%之间。因此,这样的模式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完全不给劳动双方添加任何负担。同时,国家的GDP、社保缴费都会得到增加。
综合来说,CPMO工作历是一个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程序化和数量化的四化标准来实现的时间管理系统,其功能和价值就在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可以促进和加快其他各方面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成果业绩的实现,可以真正实现“向管理要效益”。
重大项目管理 篇4
1 新形势下医院重大科研项目管理现况与存在问题
所谓重大科技项目是指在国家科学研究计划中意义重大、规模庞大、耗资巨大、内容涉及广、研究周期长的专项科学研究任务[1],主要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所医院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兴起,各级医院对科研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加大,科研项目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
1.1 项目数量快速增长与科研管理力量相对不足间的矛盾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对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以“十一五”为例,在国家统一规划下,科技部集中部署了以16个重大科技专项、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为代表的一批战略科技项目。大型综合性医院作为基础、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承担、参与了一大批重大科学研究,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呈现出三大显著变化。一是项目的投入向大型综合性医院倾斜。大型医院作为高技术医学人才汇集之地,具有雄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实力,随着转化医学的兴起,以临床医生为主体、旨在解决重大临床疾病基础与诊疗关键问题的临床应用型研究逐渐增多,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源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特殊优势,国家在重大项目的投向上正发生政策性改变。二是项目资助强度明显增加。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研项目的投入正发生重大变化,“十一五”期间国家医学类重大项目平均资助额度已升至1000~3000万元,人均年资助强度约20万/年,作为首席科学家可支配科研经费大幅增长。三是学科交叉的趋势更加明显。单一单位、独立学科申报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跨学科联合申报正成为主流。上述变化对大型综合性医院科研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此同时,由于受编制体制限制,各单位普遍存在科研管理队伍人员削减、结构老化等问题,科研管理力量的相对不足和人员管理素质的亟待提高与项目管理要求间形成了反差。
1.2 跨单位跨学科协作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间的矛盾
传统的医院科研管理模式多采取静态管理,即从外向内、由上至下的模式[2]。在组织体制上,按金字塔形的等级体制组织;在管理方法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层次分明,知识和信息逐层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知识和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信息从金字塔的底层向顶层流动,决策则从顶层向底层流动[3]。但是,这种管理体制对外界的变化反应不敏捷,不能适应外界迅速变化的需要,与现代医学项目管理的要求间存在较大矛盾。当前重大项目管理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在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重新整合和跨学科交叉,这就要求项目管理模式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实现科研管理部门与项目组、项目组内部之间信息交互的及时、顺畅。
1.3 传统科研平台管理模式与重大项目研究平台需求间的矛盾
现代医学研究离不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组织工程等前沿生物技术的支撑。重大项目作为探寻生命体发生发育机制以及重大疾病发病转归规律的高水平、高层次系统研究,对技术平台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因为各种原因,许多单位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仍然滞后,分散、割据式“小作坊”管理现象仍然普遍,资源配置失衡与技术落后等弊端与重大项目平台需求间矛盾日益突出[4]。各级项目组织部门对此也非常重视,在发布招标指南、项目评审立项过程中均做出明确要求,如何加强管理、整合资源,搭建开放共享的科研支撑平台已成为重大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重要的基础环节之一。
2 加强重大项目管理的对策及方法
2.1 强化环节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一般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主要侧重项目的组织申报,中期管理主要强调课题的具体组织实施、检查监督以及过程管理,而后期管理主要侧重项目的总结凝练[5]。而重大项目的管理关键在环节控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根本,针对项目研究的规律和特点把好“四关”:一是开题关,建立分级开题制度,首先开展项目层面开题论证,广泛邀请院内外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路线以及任务分工进行系统论证,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后,以此为基础开始课题层面论证,项目负责人负责逐一审核,确保质量;二是管理关,建立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强化项目统筹管理,实现管理前伸,从项目论证、实施之初,科研管理人员就全程参与,协助课题组间的沟通协调,同时在课题承担单位间建立稳固联系,确保单位间信息交互顺畅;三是督导关,根据项目实施的时间节点,严格年度检查、中期检查、课题会商制度,按照任务书合同要求,逐一检查落实,对于研究滞后的课题组,予以重点督导,确保研究任务顺利完成;四是经费关,建立经费使用首席负责制,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针对既往课题结题经费审计问题较多的情况,将经费审计纳入年度检查项目,及早发现、处理问题,确保研究经费使用规范有序。
2.2 整合平台资源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重大项目研究对平台支撑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实际上,各单位因为内部体制机制的问题,科研平台建设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打破陈规、实现资源整合是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平台整合应坚持“确保重点、兼顾一般、有序衔接、共用共享”的原则,在兼顾特色专科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通用性强、共性需求大的大中型设备和技术平台予以集中,组建统一规范的技术队伍,按技术领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单元,比如细胞培养平台、病理生理平台、蛋白质组学平台、免疫学平台等。同时,积极与其他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平台共享的方式解决一些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专用性强的高技术平台建设问题,对重大项目研究形成全面支撑。
2.3 推行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是确保科研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和树立良好学术风气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对团队、课题负责人、承担科室的绩效评价体系,要将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激励政策有机结合,本着有利于标志性成果产生、有利于重大科技项目顺利进行、有利于优秀科研团队快速产生的原则,综合运用政策引导、考核杠杆等综合手段,依据人员类别不同采取分类考核法,如对课题负责人采用项目成果总体考核法;对课题组成员采用阶段任务考核法;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室技术人员采用工作量合同考核法;对课题进展采用年度考核等。但同时作为科研管理部门,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完善的绩效考核政策不是科研管理部门一家所能完成,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关系到人员评功评奖、晋职晋级、科研经费管理、科研用房调整、研究生招生等科室和个人切身利益,必须各部门密切配合,医院整体协调,方能形成有效激励和约束,促进重大项目的稳步推行。
2.4 注重成果培育
科学研究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果转化。以往的科研管理往往局限于结题本身,忽略成果评价与成果转化环节,导致科研效益降低,课题成果与实际应用间出现脱节。如何引导和激励重大项目产出高水平的成果,唯有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能实现。科研项目管理是链条式管理,环环相扣,我们必须改变现有“重头轻尾”的现象,不断强化重大项目后期管理,加大课题成果提炼,构建结题项目预审制度,对相近、相关的项目成果进行整合,提高成果凝练与总结水平,促进重大成果的产生。同时,医院应高度重视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一方面及时将课题研究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方案纳入成果转化路径,实现课题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强化专利申请与管理,对课题成果形成全面保护,促进科学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摘要:随着国家对医学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大型综合医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床医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正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如何有效提升项目管理质量、提升研究效率、催生重大成果,已成为大型综合医院科研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通过对大型综合性医院重大科研项目管理现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制约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的瓶颈问题,初步探讨了加强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医学研究,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平.浅议高校组织策划重大项目[J].科技管理研究,2009(9):17-18.
[2]朱萍,姜润生,周梅.从项目管理的视角剖析医学科研项目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9(5):340.
[3]林玲,王学东,王忠,等.借鉴G管理模式加强科研管理创新促进医院科学研究机构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51(5):318-319.
[4]刘玉秀,王与荣,杨宝林,等.医院科技创新发展的科研平台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39-40.
重大风险控制管理方案 篇5
管理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高炉生产重大风险控制管理方案
一、项目名称:高炉事故控制
二、责任部门:公司、炼铁厂
三、现状分析:炼铁厂现有高炉5座,其中605m3×4座,1200m3一座。因高炉投产运行时间不同,高炉设备安全状况不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受高温、高压、液态熔融物等高炉作业环境及运行时不同炉况的影响,高炉安全性能下降,炉体、炉口设备可能会老化、破损,出现开裂、进水或煤气、铁水外泄等,如发现不及时或控制、处置不当,会引发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等高炉事故,给现场作业人员带来伤亡,造成设备破坏、财产损失。
四、项目负责人:
公
司: 炼铁厂:
五、控制措施
1、公司总调度室每半年组织设备管理人员对高炉状况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根据高炉本体安全性能和炉况情况,调整高炉运行技术参数和相关要求,适时编制高炉大修计划。
2、公司总调度室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每季度对高炉作业区域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是对炉体外观、安全设施、应急救援、高炉煤气管网、作业现场、管理及人员作业行为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和各类事故隐患,通过下达安全监察指令或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督促高炉责任单位采取预防或纠正措施,确保高炉运行安全。
3、炼铁厂设备科根据公司设备管理制度,每月对高炉炉体、主要设备、设施进行检查、检测,对高炉性能及运行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适时编制中修计划,明确维修、更换的项目、材料、资金等,并按规定程序报公司予以实施。
4、炼铁厂生产调度室组织专门人员每周定期对高炉作业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对各种隐患和人员违章行为及时处理。
5、炼铁车间每天按照公司、厂的相关规定,加强对高炉本体、炉顶、炉口、冷却水路、上料卷扬等重要部位、设备及现场作业进行安全巡查,针对高炉运行状况,及时调整高炉工艺技术参数,稳定高炉生产。
6、炼铁车间及所在工段、班组要建立高炉监护、巡检等管理制度和人员登炉记录,登炉检查人员必须2 人以上并携带煤气检测、报警设备,并按规定时间、线路和区域进入,以确保人员安全。
7、炉前工在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班组长为安全责任人和现场监护人。当高炉发生异常或突发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在炉长的指挥下,按照编制的高炉事故应急预案或处置措施进行。
8、处理高炉异常状况或抢修、交叉作业前,炼铁厂、炼铁车间及所在工段负责人和安全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危险预知和安全交底,明确事故防范重点和安全防护措施。
9、每年炼铁厂及车间对高炉作业人员举办两次操作技能和高炉应急处理安全培训,针对高炉事故举行一次事故应急演练活动,以提高作业人员安全作业和应急处理水平。
六、预计完成时间:本管理方案为日常运行控制管理,该方案贯穿于高炉生产过程,重点是对高炉运行中后期或高炉异常状况的监控、处置。
炼铁喷煤作业重大风险控制管理方案
一、项目名称:煤粉制备事故控制
二、责任部门:公司、炼铁厂
三、现状分析:炼铁厂现有2套喷煤生产系统,用于高炉喷吹冶炼。受煤粉物化特性、流速等因素影响,在煤粉制备、运输、喷吹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煤气燃烧、有害气体泄漏,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窒息事故,给作业人员健康安全和设备财产带来威胁。
四、项目负责人:
五、控制管理重点:控制系统温度、确保保护气体充足、可靠,加强人员操作规范和检修安全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违章作业行为。
六、控制措施:
1、公司总调度室要根据高炉生产和喷煤系统运行状况,适时调整氮气、氧气供应方案,确定炼铁喷煤系统氮气、氧气的使用量,以保证所需的氮气流量、压力满足煤粉制备安全需要。
2、公司总调度室按月定期对炼铁喷煤系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喷煤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煤气管线、联锁控制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及人员操作、安全教育、应急处置训练、检修安全措施等管理状况。
3、炼铁厂生产调度室、运行车间每天派出专人检查煤粉制备生产系统,重点控制磨机设备、喷吹罐、输送管线等进、出口温度,对设备异常,及时下达停产指令,检查、维护设备,清理设备、煤管的堵塞。
4、在使用易燃烟煤喷吹生产时,炼铁厂、运行车间要调整生产工艺参数,确保烟煤与无烟煤的混合均匀,并控制煤粉氧含量和喷吹速度;加强配煤工序管理,严格上煤作业程序,严禁原煤夹杂金属、易
燃物。
5、所在工段、班组每天派出专人对氮、氧气压力罐、管道、阀门进行检查,确保保护性气体可靠供给。
6、炼铁厂、运行车间要按照上级部门规定的检验周期,对特种设备及各类压力表、流量计等强检设备进行检测、检验,确保设备使用安全。
7、当发现喷煤系统出现异常或设备故障,当班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向工段、车间负责人报告。发现设备着火时,紧急停机,关闭进、出阀门,并按规定的应急程序处理,同时严格控制系统温度,向布袋、煤粉仓等事故设备充氮,加强保护。
8、当事故得到初步控制,作业人员需进入设备内部清理、修复时,必须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程序,加强现场监护和有害气体检测,等确认合格后,人员在使用防护设备情况下方可进入。
9、炼铁厂每年要对喷煤系统等危险岗位的班组长进行安全培训1次,重点是检修安全、应急处置、现场管理,厂部及车间每年要对岗位人员进行2次以上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安全操作技能、应急处置、事故急救及事故预案演练等。
10、炼铁厂、运行车间及所在工段每季度要对检测报警装置、安全防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按规定的周期将安全设备送交职能部门进行检测,以确保安全设备的可靠、有效。
六、预计完成时间:本管理方案为日常运行控制管理,该方案贯穿于煤粉制备、运输、喷吹等生产过程,重点是对喷煤系统重点设备和危险作业进行控制处理。
转炉生产重大风险控制管理方案
一、项目名称:转炉事故事故控制
二、责任部门:公司、炼钢厂
三、现状分析:炼钢厂现有转炉4座,具备年产钢400万吨规模。根据冶金生产特性,在炼钢过程中,受氧气、煤气、高温熔融物、灼热物体、高压等危险物质的影响,因设备缺陷、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会造成钢水喷溅、煤气泄漏、钢水包坠落倾翻等恶性事件,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灼烫等重大事故,给作业人员安全健康和设备财产带来威胁。
四、项目负责人:
公
司:
炼钢厂:
五、控制措施:
1、公司将炼钢转炉作业区列为一级危险作业区域重点监控管理,总调度室的职能科室每周定期派出专人依照安全检查表加强现场检查,重点对液体吊运起重设备、钢包,煤气管线、煤气检测报警仪、人员操作、转炉设备、安全设施等进行巡查,对发现事故隐患及违章行为,及时采取下达整改指令或现场处罚等手段,予以纠正或限期整改。
2、公司及炼钢厂设备科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吊运液体熔融物的起重设备使用冶金铸造起重机械,并实施重点管理。对液体吊运的起重机械重要部件(钢丝绳、制动器、安全附件、电气、吊具)每周派出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部件有缺陷应立即停用,予以更换。
3、炼钢设备科按炼钢重点设备管理制度,指定专人对转炉炉体、倾动、氧枪、汽包、煤气回收、起重设备等进行定检、点检,确保炼钢重要设备的可靠、安全。
4、炼钢厂生产调度室每天派出专人对转炉、液体吊运起重机、煤气设备、钢包吊耳、安全防护设备、人员作业等进行现场检查,填写相关记录。
5、炼钢厂在转炉、液体物体吊运、煤气区设置安全通,划定钢水包吊运行走线路,并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提示标识,制定管理制度,规定在炼钢吹炼、出钢、钢水吊运的特定时间段和危险区域、路段内,严禁人员穿行、停留。
6、转炉吹炼过程中,限制炉台作业区人员的进入,主控制室与炉口间加设钢质防护档板,炼钢工在站立转炉侧边安全区域进行监护、作业。
7、炼钢厂天车车间、转炉车间按照危险源分级管理的规定的周期、范围,每周定期对所辖的危险区域、重点设备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按职责权限、责任人员和限定时间进行整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8、炼钢厂每年对车间领导、专职安全员、工段班组长进行一次系统安全管理培训,所在车间每年二次对炼钢工、连铸工、起重工、煤气作业等危险岗位员工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应急处置、事故急救、自救互救等知识进行培训,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厂级事故应急演练,天车、转炉车间每年至少举行4次岗位事故应急演练。
9、对交叉作业、大型检修,作业前,由专职安全员对检修人员进行危险预知和安全措施交底教育,进入煤气设备、受限空间必须执行危险作业申报程序,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现场监护和作业环节中的安全确认。
10、进入煤气作业区巡检、检修,必须2人以上并携式便携式煤气检测仪器,加强现场监护和作业确认。
11、在炼钢工房内煤气作业地点配备固定式煤气检测、报警装置,炼钢厂生产调度室督促煤气使用车间对煤气检测报警设备按规定周期到职能部门进行检测、检验,确保安全设备的可靠、有效。
六、执行要求:本管理方案为日常运行过程控制管理,针对炼钢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和重大事故防范,重点是监督各级单位、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现有管理制度,防止人为错误作业和异常事件的处理。
煤气回收作业重大风险控制管理方案
一、项目名称:炼钢煤气事故的控制
二、责任部门:公司、炼钢厂
三、现状分析:炼钢厂现有4座转炉,为合理利用资源、做好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对炼钢转炉煤气进行回收利用。但在煤气回收处理过程中,因人员失误、违章作业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可能会造成设备、管阀煤气泄漏,引发煤气中毒、着火或爆炸,对人员安全、设备财产带来严重影响。
四、项目负责人:
公
司:
炼钢厂:
五、控制措施:
1、公司总调度室将炼钢煤气回收系统列为重点设备、危险作业项目加强监管,每月派出专人定期对煤气回收、2#风机、煤气管阀进行现场检查、检测,重点对风机、电仪控制、在线监测装置、煤气报警、设备管阀密封、人员作业、应急处置、事故急救等进行检测、检查。
2、炼钢厂设备科、生产调度室等部门每周派出专人定期对煤气回收重点设备、主要作业区域进行巡查,对设备运行状况、仪表、技术参数、人员操作、设备点检、维护保养等进行督查、检查。
3、炼钢厂运行车间每天对煤气回收系统进行现场巡查,听取当班作业人员生产及设备运行情况汇报,查阅相关技术数据、运行记录,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指定责任人、制定具体措施加以处理、整改。
4、当班作业负责人、操作工每天巡查设备,巡检、操作必须2 人以上持煤气检测、报警装置,重点检查设备运行、密闭状况,煤气设备、煤气切换、管阀开闭等必须执行1 人监护、1 人作业,加强作业程序和环节的确认。
5、进入煤气设备内部检修必须执行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许可制度,按照安全规定,进入人员必须使用个体安全防护装备。切断与危害源设备、管道的连接,有相关部门人员对设备内氧气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检验。
6、炼钢厂运行车间按规定的周期,将煤气回收系统的压力容器、安全阀、煤气检测、报警设备等强检设备送交有资质部门进行检测、检验,确保设备的灵敏和可靠。
7、炼钢厂、运行车间每年定期对煤气回收系统主要岗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安全意识、安全作业、操作技能、应急处置、自我保护、紧急避险等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和加强。
8、针对煤气回收作业特点和煤气中毒事故,炼钢厂、运行车间及所在工段每年至少举行防事故应急演练4次,增加岗位人员应急反应和事故处置水平。
六、控制完成时间:本管理方案为重大风险作业日常控制,贯穿于煤气回收生产的全过程。
煤气柜作业重大风险控制管理方案
一、项目名称:煤气柜作业重大事故控制
二、责任部门:公司、动力厂
三、现状分析:现有两套煤气柜系统,其中1×105m3高炉煤气柜和3×104m3转炉煤气柜各一套,该煤气柜日常运行管理属动力厂供气车间负责。经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煤气柜系统已被市安监部门认定为国家四级重大危险源,主要危险因素为煤气,可能造成的重大事故为煤气泄漏造成的中毒窒息以及引发的着火、爆炸。
该煤气柜位于生产区,周围与轧钢、炼钢、煤气发电锅炉、喷煤、变配电等生产系统相邻,在其安全卫生防护区内还分散有少量的居民住户(150米外)。
四、项目负责人:
公
司:
动力厂:
五、控制措施:
1、公司将煤气柜作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公司总调度室每周派出专人对煤气柜的运行、设备状况、危险监控、安全设施、人员作业等进行检查,并根据各自职责、权限对煤气柜实施重点管理。
2、动力厂调度室每天派出专人对煤气柜设备运行、煤气调配、操作规范、在线检测、煤气报警、煤气防护等进行专项巡查。
3、动力厂供气车间、所在工段每天有专人对煤气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违章行为,及时予以处理。
4、煤气柜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登柜、阀板开闭、巡检均2 人以上并携带便携式煤气检测报警装置进行。对进出作业区的非岗位人员进行登记管理,并对进行安全告知,检查并处置所携带的违禁物品(打火机、铁器、手机和火种)。
5、对煤气泄漏、进入柜体内检修、维护等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携带呼吸器等防护用具,经专业部门技术人员对作业空间进行检测、检验后,方可进入,并制定和遵循安全、消防、应急处理措施。进入危险区域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对各项操作程序进行安全确认。
6、公司、动力厂的设备管理部门应每年对煤气柜密封性、内外部防腐、压力表、数据检测显示控制装置进行专项检测、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及时处理。并根据煤气柜运行状况,编制大、中修计划,明确落实资金、材料、人员和时间,以提高煤气柜本质安全化程度。
7、加强煤气柜系统应急管理,动力厂、供气车间每月将煤气柜运行及安全监控情况向公司报告,安全环保处每月将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及应急管理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8、安全环保处按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为煤气柜配置足量的消防器材,每月对其消防设施的完好状况及人员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现场煤气检测、报警装置、安全防护设备进行专项检查,以确保满足安全要求。
9、动力厂加强现场管理,及时清除作业区周围杂物,保持通道的畅通安全。
10、按照济源市城中村改造等要求,公司配合市人民政府等上级有关部门限期将工业规划区和卫生防护区内的居民住户搬迁(计划2年内完成)。
11、动力厂及供气车间每年举行1 次厂级事故应急演练、4次以上岗位应急处置或车间级事故预案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车间级以上煤气安全知识培训。
发电锅炉作业重大风险控制管理方案
一、项目名称:发电锅炉重大事故控制
二、责任部门:公司、动力厂
三、现状分析:煤气发电系统现有三套煤气发电装置装置,其中2台65号电站锅炉,1台130吨电站锅炉,该系统运行管理属动力厂煤气发电车间负责。经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电站锅炉已被市安监部门认定为国家四级重大危险源,主要危险因素为煤气,在运行中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违章作业可能造成煤气泄漏造成的中毒以及锅炉超压爆炸等重大事故。
发电锅炉设备于生产区,周围与、炼钢、高炉煤气柜相邻,在周边150米外还分散有少量的居民住户。
四、项目负责人:
公
司:
动力厂:
五、控制措施:
1、公司将电站锅炉、煤气柜作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公司总调度室每周派出专人对煤气发电锅炉系统设备状况、运行、危险监控、安全设施、人员作业等进行检查,并根据各自职责、权限对煤气柜实施重点管理。
2、动力厂生产调度室每天派出专人对电站锅炉、煤气管网、煤气调配、操作规范、在线检测、煤气报警、煤气防护等进行专项巡查。
3、动力厂发电车间、所在工段每天有专人对电站锅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违章行为,及时予以处理。
4、当班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巡查、操作均2 人以上并携带便携式煤气检测报警装置进行。对进出作业区的非岗位人员进行登记管理,并对进行安全告知,检查并处置所携带的违禁物品(打火机、铁器、手机和火种)。
5、锅炉停炉前,对进入炉膛内检修、维护等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携带呼吸器等防护用具,加强通风,经专业部门技术人员对炉内空间进行检测、检验后,方可进入,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并严格执行所制定的安全、消防、应急处理措施,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
进入危险受限区域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对各项操作程序进行安全确认。
6、公司、动力厂的设备管理部门每年应根据发电生产设备运行情况,编制大、中修计划,明确落实资金、材料、人员和时间,以提高煤气柜本质安全化程度。
7、发电车间必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对压力表、容器及强检设备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测、检验,并根据检测、检验结果,对存在的隐患编制整改方案,按规定的时间、整改要求完成。
8、安全环保处按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为煤气发电系统消防设施、安全防护等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人员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满足安全要求。
9、动力厂加强现场管理,及时清除作业区周围杂物,保持车间通道及消防通道的畅通。
10、按照济源市城中村改造等要求,公司配合市人民政府等上级有关部门限期将工业规划区和卫生防护区内的居民住户搬迁(计划2年内完成)。
11、动力厂及发电车间每年举行1 次厂级事故应急演练、4次以上岗位应急处置或车间级事故预案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车间级以上煤气安全知识培训。
重大项目管理 篇6
近日,《新理财》记者就“事前”评审较以往有何不同,在项目支出中遇到哪些难题等问题,采访了投资评审中心的有关负责人。
财政的钱花在刀刃上
《新理财》: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下“事前”评审,较比以前的评审,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投资评审中心:“事前”评审,通常是指在财政资金预算下达前,财政部门对项目预算进行的评审。它主要依据国家现行的对项目投资的法律制度规定、工程建设管理有关规定、基建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工程定额及收费标准等,由财政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项目建设程序、项目的工程预算、投资预算、待摊投资预算和其他投资预算等进行检查和审核,其对于合理确定项目预算,控制项目各项支出,有效“节约”国家投资资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事前评审和以前评审最大的不同,在于两者的作用结果不同。对于项目管理而言,一个是要达到“事前防范”的目的,而另一个则属于“秋后算账”。
和“事前”相对,我们以前所开展多是“事后”评审,“事后”评审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
对项目单位而言,“事后”评审压力较小,其常常是“花财政的钱,办自己的事”,缺乏内在的投资控制和风险约束机制,而对财政部门,由于评审是“事后”才进行的,因而对项目实施中的资金支出常常是“被动买单”。
“事前”评审正好大大弥补了这个不足,它可以从源头上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总规模进行控制,使财政部门从“被动买单”转向对项目的“主动服务”。就是在项目开工以前、“钱花出去之前”实施财政评审,审核项目即将发生的支出合不合规、有没有漏洞,审核项目组织开工的程序是不是合理、项目工程采购价格是否适当,项目费用支出是否按规定等等。总之,就是尽可能促成项目每一项支出在实施前准确、可靠、细致,使国家财政的钱花在刀刃上,花的规范,花的合理。
《新理财》:要做好“事前”评审需要哪些方面的保障?要完善“事前”评审机制,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投资评审中心:从几年实践看,建立“事前”评审机制需要一个过程。有效实施“事前”评审需要各方面的保障。一些地方对“事前”评审中财政内部各单位的工作程序和职责也形成了比较固定且较为高效的模式,增强了“事前”评审工作的计划性,缩小了评审衔接缝隙,拉长了评审的准备时间,对于增强评审工作实效大为有力。再次,这些地方对“事前”评审结论的效力和应用都比较重视,使“事前”评审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今后,完善“事前”评审机制仍然有两点值得研究,一是介入的时点,要怎么样才适当、准确?既不能太早,在预算还没编好前就去评审,成了“审概算”,又不能太晚,项目开工一半才去审,失去了提前控制的意义,同时还要把握好评审时间,考虑效率与效果匹配的问题;二是评审结论怎么样应用好?就是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怎么样共同配合,既能发挥出项目主管部门作为项目计划、管理主体的积极主动性,又能满足国家财政在统一预算安排上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二者共同在“事前”把项目预算作“准”、做“细”、做“实”,使项目预算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
预算编制阶段即引入财政评审
《新理财》:从目前财政评审工作实践看,控制项目支出存在哪些难题?
投资评审中心:财政评审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财政投资项目。从多年评审工作实践看,控制项目支出的主要难题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从管理体制上看,我国财政投资项目的投资主体实际上不够清晰,项目的计划、管理主体是各部门,财政部门虽然对项目支出有监管权,但是更多的权限集中在项目主管部门,这使得财政部门控制项目支出并不容易。
从财政角度看,项目支出控制重点在预算。我们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已有10年的历史,但是从多年来进入部门预算的项目支出预算看,许多项目预算编制都不太完善,出于多争取资金或者“谋求立项”的目的,一些项目预算明显偏高或者明显不足,财政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多方面的深入细致的工作。
从信息均衡的角度考虑,项目资金使用方总是处于一种优势的地位,其比财政部门更加了解自身的实际需求、项目投资等具体情况,因此在预算评审中,在认定一些“该不该支出,要不要支出”的工作时,财政部门与项目主管部门博弈明显乏力,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要求、高标准支出的项目,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财政要做到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挤干项目预算申报水分是极为困难的。
我们现在努力推动评审,就是要尽力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努力树立服务意识、坚持评审质量为上、深入贯彻“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理念,客观评审项目资金支出的需求,真实反映项目预算申报中的问题,使财政预算管理部门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而实现科学决策,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从监管方法上看,现在财政对项目支出的监管并不轻松,一方面财政项目支出标准没有统一规范,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支出预算定额、定量的标准并不一样,各部门有自己的一贯做法,财政部门也没有统一的分类的项目预算支出标准,因而在评审项目支出的合理性、合规性的时候,经常面临各种质疑和争议。很多情况,不同项目支出之间缺乏比较,比如一个杯子到底是2块还是2块5,因为牌子不一样价格不同,是不是在不同的项目中都要用同一个2元的牌子?另外购买成本是不是也不一样,在办公室采购就2元、在项目工地采购就2块5?
总之,如果没有大家一致认可的权威的标准,而仅仅是单纯控制,就会使得控制的公平性和规范性都不强;另一方面受到专业的限制以及项目规模的影响,大量专业的工程支出、专业经费审核,需要财政人员投入大量精力去完成,同时项目预算安排时间集中、时限短,都给财政部门控制项目支出带来了难题。
《新理财》:针对控制项目支出的难题,哪些地方做的好,值得推广?
投资评审中心:目前,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很多地方的做法都不错,成效比较显著。实际上对财政部门而言,所谓控制项目支出,主要是通过控制项目预算,而控制项目预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刚才提到的“事前评审”机制,其核心是要在预算编制阶段即引入财政评审。在项目总预算比较可靠的情况下,再分年度下达预算。
中国石化8项目列入南京重大项目 篇7
[中国石化报]3月15日, 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批转市发改委2013年全市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 中国石化下属及合资企业的8个项目被列入该市计划投资的重大项目。
其中3个为在建项目, 包括扬子石化油品质量升级及原油劣质化改造、扬子石化—巴斯夫精丙烯酸、帝斯曼东方化工20万吨/年己内酰胺项目。4个为新开工项目, 包括扬子石化三轮乙烯改造、金陵石化与亨斯迈合资的24万吨/年环氧丙烷 (PO) 及74.2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 (MTBE) 、中国石化年产6000吨S-MTO催化剂、扬子伊士曼年产5万吨碳九加氢树脂项目。另有扬子石化英力士苯酚丙酮为重大储备项目, 计划明年开工。
重大项目管理 篇8
一、加强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领导力度, 健全档案工作机制
积极争取主要领导的重视, 把搞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 纳入重大建设项目有关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岗位责任, 形成严格的工作考核机制;做到总结、检查、布置重大建设项目工作时, 同时总结、检查、布置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把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与考核重大建设项目干部的政绩、经济利益结合起来, 责任到人, 奖罚分明, 要利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 不断加大对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领导力度;彻底改变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以保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完整齐全, 及时归档。
二、制定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分类大纲, 编制项目档案检索工具
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进行分类和组卷时, 必须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遵循项目文件的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特点、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并注意各专业的特点制定分类大纲。档案检索工具是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提供档案的基础, 建设项目档案的检索工具有总目录、分类目录、专题目录等, 既能够手工检索, 又能够在计算机中检索;编制完善的档案检索工具, 同样是实现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严格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为做好项目档案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第一, 规范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明确各有关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承担的责任, 对主抓项目建设的项目办、设备管理部门, 参与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都提出明确的资料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 明确责任人。第二, 从源头介入把好合同签定关。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合同签定工作, 运用合同契约的形式确定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在档案资料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 凭借合同的规定, 把好档案归档移交关。把工程文件材料的积累、整理、归档工作作为合同的一项独立条款, 对竣工文件材料的归档份数、时间、质量、违约等提出明确要求, 以引起承包商的足够重视。第三, 建立项目档案自检制度。项目结束后, 建设单位要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对项目档案进行自检, 要按照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的要求, 重点检查工程前期文件、各种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基础文件、施工技术文件、竣工图文件、事故处理文件、质量检验评定文件、监理工作文件和各项专业验收文件, 确保项目档案质量。
四、超前介入, 规范管理, 同步控制, 严格把关
第一, 档案人员应高度认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认真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工作, 不断拓宽档案的收集范围和渠道, 提高工作效率。要由实体管理转向信息管理和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上来, 变被动收集为积极主动收集, 变机械性收集为创造性收集。同时加强重大建设项目形成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第二, 档案人员参与建设项目管理档案部门或人员应主动了解和介入工程进展情况, 加强与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管理部室有关人员的联系与沟通。由于重大建设项目及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工作贯穿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与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同步进行。档案部门应提前介入, 建设项目全过程都应有档案人员的参与。避免到施工完毕竣工验收时才去收集项目文件材料, 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证。档案人员参加工程项目资料管理会议, 可针对施工安装调试等环节中文件材料出现的问题, 提出要求, 通过会议协商, 形成档案管理会议纪要, 促使建设项目资料准确、高效、规范, 符合国家的规定要求。第三, 每个部室、主要部门都设专 (兼) 职档案员,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互通管理信息, 协助做好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第四, 可通过建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业务联系单, 了解各阶段的文件材料是否形成, 提出质控要点及控制手段。第五, 专 (兼) 职档案人员要坚持参加主要设备的开箱验收, 在开箱时检查、了解、掌握设备的出厂资料,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等是否完备、无缺。第六, 档案人员与工程管理、监理共同参与工程竣工投运前或安装调试工程质量监督检查, 了解和掌握测试报告、记录等是否齐全, 签字盖章手续是否完备, 归档材料是否齐全并为原件, 有无纪录或缺项等。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 及时把好质量关。
五、开展档案知识培训, 提高建设项目参建单位人员的档案业务水平
重大项目管理 篇9
近几十年来, 为了改变众多成员国科研资源分散、科技研发单兵作战的不利状况, 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的科技研发政策, 并投入了十分庞大的研发资金, 以提升欧盟的整体科技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标志, 就是启动了系列科技框架计划 (framework programmes) 。每个框架计划大约持续4年, 并持续更新以反映不断变化的科技环境以及欧盟的关注领域, 目的是整合欧洲科技资源, 协调各成员国的研发活动, 形成整体优势, 集中力量从事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提升欧盟的科研竞争力[1]。目前, 前6次科技框架计划已经完成, 第7次科技框架计划 (FP7) 刚刚起步。在历次科技框架计划中, 欧盟立项建设了大量的重大科技项目, 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 以保证项目质量。欧盟历次科技框架计划, 尤其是FP6与FP7极大地提升了欧盟的科技影响, 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 在制定与实施7次框架计划的过程中, 欧盟在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上也与时俱进, 从项目主题的征集与拟定, 到项目发布与评审、项目监管、项目经费管理、项目成果评审与应用等方面, 都在不断进行调整与创新, 形成了丰富的科技项目管理经验[2]。本文就是以欧盟历次科技框架计划的科技项目管理为研究主题, 详细考察欧盟在重大科技项目管理上的管理经验, 意在为中国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二、欧盟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经验
1、项目的组织管理体制比较完善且动态调整
在欧盟, 欧盟委员会负责制定欧盟层次上有关科技研发的总纲领及法律、政策文件。但欧盟委员会并不负责具体的科技项目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了推进欧盟科技项目的研发, 欧盟成立了研究总理事会 (The Directorate Genera for research) , 负责欧盟范围内的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3]。在前几次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实施期间, 研究总理事会会同其他承担部分研究工作的总理事单位, 共同担负落实欧盟委员会制定的科技发展纲领。通常, 研究总理事会负责科技政策的制定, 在理事会内部组建一个临时性的执行机构, 负责实施与组织科技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2007年, 随着第7次欧盟科技框架计划 (FP7) 的实施, 欧盟进一步完善了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体制, 分别成立了欧盟研究执行机构 (ERA) 与欧洲研究协会 (ERC) 。前者作为欧盟有关科技研究的执行机构, 后者则专门负责FP7中有关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4]。自此, 在欧盟第7次科技框架计划中, 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就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组织管理体制:欧盟研究总理事会负责欧盟研究政策的制定, 欧盟研究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科技项目的日常管理与实施, 而欧洲研究协会则负责创新项目的管理。前者是总负责机构, 后二者为分支机构, 要对前者负责。
2、重视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经费投入
欧盟对重大科技项目十分重视, 认为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大科学时代。那种传统的以研究人员个人为主导的单兵作战式的科技研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要。因此, 欧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启动了系列科技框架计划, 以整合欧洲科技资源, 集中力量从事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提升欧盟的科研竞争力。为此, 欧盟专门投入了巨额的资金, 从事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从第1次欧盟科技框架计划 (FP1) 到FP7, 重大科技项目的资金投入总额飞速增长, 详见表1。
可见, 欧盟重大科技项目的经费资助比较充裕, 单个项目的经费资助总额通过都能达到数百万欧元以上, 一些意义重大的重中之重的项目的资助经费则更大。
3、项目管理重视程序正义
欧盟在重大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视程序正义这一基本原则。一是项目管理信息完全公开与透明。在欧盟, 从科技项目的征集, 到项目的选拔、评审与验收, 项目管理程序与过程高度透明, 信息完全公开, 不存任何暗箱操作的机会与空间[5]。例如, 为了保证科技项目征集与遴选的程序正义, 欧盟委员会明确将“公正”与“透明”作为项目征集与选拔的基本原则, 保证项目资助决策必须基于明确规定的制度及程序, 所有的项目申请书都受到公正对待, 评价的标准是申请书的质量而不考虑其来源或者申请人的身份。项目的征集基本上都是采用公开招投标的“公开征集”方式, 而很少采用只面向少数专家的“定向征集”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保证项目征集与遴选的程序正义, 给每家符合的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每位研究人员同等的机会。二是项目申请人能够得到项目委员会的动态反馈。项目委员会在项目征集与评审的各个阶段, 都会将专家评审结果适时地反馈给项目申请人 (协调人) , 让项目申请人及时了解项目的评审进展。
4、注重对科技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欧盟非常注重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即根据不同项目的特征对科技项目实行不同的管理机制。在第七次科技框架计划中, 欧盟明确将科技项目分为四大类:合作 (cooperation) 、创新 (ideas) 、人才 (people) 与能力 (capacities) [6]。合作类项目旨在推进欧盟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在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创新项目旨在支持欧盟层次上的前沿性科技研究;人力项目则旨在对欧盟研究人员进行培训与职业开发;而能力项目则侧重支持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中小企业以及欧盟国家的研究潜力等。欧盟对不同的科技项目, 实行了不同的管理体制。就第七次科技框架计划而言, 欧盟明确将创新项目与合作、人才、能力等3个项目区分开来, 并在管理组织体制以及具体的管理机制上实行差异化管理。例如, 为了推进创新类科技项目的管理, 欧盟于2007年专门成立了欧盟研究协会 (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 全权负责创新类项目的管理。目前, 创新类项目的管理体制与其他项目明显不同。创新项目是为了鼓励真正的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研究, 因此, 创新类项目并不为项目申报人预设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完全根据项目申请人的研究兴趣而定。并且, 在项目的申报、遴选、过程监控、成果评审等管理程序上, 创新其他类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5、重视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欧盟十分重视对重大科技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 尤其是以下环节的管理卓有成效。
(1) 重视重大科技项目主题的预研工作。在FP7中, 除了创新类项目外, 合作、人才与能力项目都有明确的研究主题。这些项目主题都是欧盟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结合欧盟以及成员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征询众多科研机构以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拟定的。此外, 隶属欧洲研究协会的欧洲科技协会, 每年都会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 定期发布欧洲科学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并为欧盟确定科技项目研究领域提供建议。创新类项目虽然不预设研究主题, 但该项目主要针对成名科学家以及中青年学者, 主要资助重大的前沿性交叉学科研究, 研究人员的申报建议书也要经过欧洲研究协会特别是欧洲科技协会的严格评估。
(2) 在项目的征集与遴选上有严格而完善的程序。为了保证资助项目的质量, 并维护一个公开、公平与公正的项目管理制度, 欧盟制定了严格而完善的项目征集与遴选制度。从项目信息的发布, 到项目申请书的提交、项目申请书的评估、异议项目的处理、项目遴选结果的反馈、立项项目的资助与协调、项目经费的拨付等, 都有明确而具体的制度约束。欧盟还建立了独立观察员制度, 由欧盟项目委员会任命独立的专家作为观察员, 监督整个项目申请书的评价过程。
(3) 重视项目的过程监控。一方面, 欧盟对项目研究团队进行制度约束, 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基本的组织保障。欧盟对项目申请团队的内部管理有明确的要求, 对项目协调人 (主持人) 、项目成员之间的研究任务、经费分配、研究预期成果的知识产权以及可能的内部纠纷的解决等要有明确的约定。研究团队成员不得随意变更, 如确属必要的变更, 要事先上报给项目委员会员, 并取得委员会的许可。另一方面, 欧盟项目委员会对项目研究的进展进行动态的监控。项目申请人需要根据各自项目研究的周期, 定期提交详细的项目进度报告, 并组织项目评审专家对申请人提交的项目进度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查, 以评估项目实际进展与预期进度之间的吻合度。项目委员会会针对项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项目申请人下一阶段的进度提出建议, 甚至取消申请人的项目研究资格, 并可能追求项目申请人的法律责任。
(4) 重视项目最终成果的评估。在FP7中, 欧盟对重大科技项目最终成果的评估采取双重评估形式:以外部专家评估为主, 项目委员会评估为辅。先由独立的外部专家进行评估, 再由项目委员会进行二次评估。项目评估专家通常会根据项目合同, 对项目申请人的实际研究成果与预期的成果进行严格的评审, 并形成最终成果评审结果报告。评审首先是对申报项目进行整体评价, 还要对项目研究计划及其目标的完成情况、项目资源使用情况、项目管理与实施、预期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等进行详细的评价。
(5) 重视项目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推广。欧盟对科技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以及科技项目成果的转让、保护与推广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成果的所有权上, 欧盟规定科技项目成果的归属有几种情况, 如欧盟拥有成果所有权、项目参与人拥有所有权、联合所有权以及特定的群体 (部门) 拥有所有权。但不论所有权的所有人是谁 (机构) , 都负有成果保护与推广的责任, 如果成果所有权拥有人没有能力保护或推广科技项目成果, 则欧盟就可在一定的条件下负责成果所有权的保护与推广。
6、完善的项目财务管理机制
一是遵循成本补偿原则。欧盟明确科技项目的研发属于非营利性质, 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从欧盟立项的科技项目中获取利润。因此, 欧盟重大科技项目的资助严格遵循成本补偿原则, 即项目的资助经费必须依据项目研发成本来核算, 具体比例因不同项目而异。各种不可补偿成本不得进入项目经费预算科目[7]。
二是经费资助的核算形式多样化。从FP7来看, 欧盟重大科技项目的经费资助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遵循成本补偿原则的基础上, 对欧盟成员以及联系国的项目申请人, 资助经费的核算经费一般由项目的可补偿成本确定。对于间接可补偿成本, 也可以采用统一费用率来核算。为了推进科技研发的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伙伴国家的项目申请人还可以选择经费包干制度, 即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欧盟制定一个人均研究人员的经费标准, 项目总经费就等于这一标准数额与项目研究人员的人数以及项目持续年限之积。在此基础上, 欧盟对不同的国际合作项目提出资助的上限比例。此外, 欧盟有时也采用奖学金或资金的形式对科技项目进行资助。
三是合理的资助经费拨付方式。欧盟重大科技项目经费拨付一般采取三种方式:一次性预拨款、中期拨款与最终拨款。一次性预拨款为项目启动后拨付的第一笔项目经费。通常预拨款经费占项目总资助金额的60-80%。具体数额也会考虑到不同项目的启动费用的高低。在项目中期报告通过项目委员会的检查与评估后, 项目团队会收到中期拨款。不过, 中期拨款的次数取决于中期检查的次数, 即项目周期越长, 中期检查的次数就可能越多, 中期拨款次数就可能越多。拨款经费额度则取决于资助经费总额, 一般为项目资助经费总额的10-30%。当项目最终报告获得项目委员会通过后, 最后一笔经费就会划拨给项目协调人。其数额为资助总经费与已经拨付的种类款项之差。根据欧盟的惯例, 最终拨款一般占总资助金额的10%。欧盟的前期拨款比例较高, 能够保证重大科技项目所需要的启动经费, 为重大科技项目的启动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同时, 欧盟将经费拨付与项目进度密切挂钩的形式,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项目团队保证项目研究的进度。
四是对项目经费进行风险管理。FP7引入了担保基金制度, 取代了FP6实施的集体财务责任制, 对项目资助经费进行风险管理。欧盟规定, FP7的项目参与人, 都必须缴纳项目担保基金, 所有项目参与人的缴费总和为欧盟对该项目资助总额的5%。不过, 这笔钱并不需要项目参与人自己支付, 而是由项目委员会从项目预拨款中扣除。担保基金产生的银行利息用来弥补某些未能履行责任的项目参与人可能产生的不能追偿的费用而引起的损失。这种担保基金制度的实施,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项目研究期间欧盟与项目参与人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五是对项目经费实行严格的监管。欧盟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经费使用有严格的规定, 并实行严格的监控。首先, 在项目的定期检查或中期检查中, 项目申请人必须提交包括项目资源使用情况的财务报表;其次, 欧盟为了保证项目资助经费使用的经济、效率与效益原则, 在项目实施期间的或项目结束后的5年内的任何时间点, 项目委员会都有可能安排项目资助经费的财务审计, 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审计。此外, 欧盟还建立了违约金赔偿制度以及罚款制度, 对夸大项目经费支出以骗取项目经费以及不履行合同义务的项目团队进行财务处罚, 以约束项目申请人的财务行为。
7、完善的同行评估机制
欧盟所有重大科技项目均以严格而全面的同行评估作为科技项目征集与遴选以及项目评审的基础。虽然欧盟规定项目遴选以及成果评审的最终决策权在项目委员会, 但除非有特殊情况, 项目委员会通常不会做出与评估专家组意见不一致的决策。因此, 同行评估在重大科技项目的征集与遴选以及各类定期评估中都扮演着核心的角色。为了保证项目征集与遴选的公平与公正, 欧盟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科技项目同行评估机制[8]。
一是同行评估专家的任命有严格的标准。欧盟对同行评估专家的选用制定了十分严格的标准:必须是本学科内公认的高水平的专家;要有与评估领域匹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 还需适当考虑同行评估专家的性别平衡、地区来源上的平衡等因素, 并对评估专家进行定期轮换。
二是实行分步走的同行评估过程。为了保证同行评估的可靠性, 在项目征集与遴选过程中, 欧盟实行了分步走的同行评估程序:第一步:向评估专家简要介绍评估注意事项。在评估会议开始前, 委员会要向专家简要介绍有关评估的注意事项, 包括评估过程与程序、评估标准、评估内容以及研究课题的预期影响等。第二步:评估专家对项目申请书进行个人评价。每份项目申请书至少要有三位专家分别进行独立的评估。独立评估结束后, 专家要提交一份个人评估报告作为其参与项目申请书评估的证据。第三步:合议。合议会议由项目委员会的代表主持 (称为协调人) , 其作用就是在不同的评估专家中寻求一致意见。如果评估专家组对某项目申请书中的某一领域存在异议而难以妥协, 则委员会官员会再征询其他三位评估专家的意见。第四步:小组评估。合议结束后, 同行评估专家要对项目申请书进行小组评估, 并向项目委员会提交对合议结果的评估意见。
三是建立了独立观察员制度。为了保证资助项目遴选的高度透明, 项目委员会任命独立的专家作为观察员, 监督整个项目申请书的评价过程。这些独立观察员的作用就是对同行评估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公正性、评估专家应用评估标准的方式以及评估程序改进的方法向委员会谏言献策。
四是倾听项目申请人的意见。为了确保项目遴选的科学性, 欧盟还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是否实施倾听项目申请人的意见。一般而言, 在项目申请书通过专家的个人评估与小组评估门槛后, 如果有必要, 可以邀请项目申请人对项目进行解释, 以增加评估专家对项目的理解力。听取项目团队的意见旨在帮助评估专家给项目申请书打分并确定项目资助的优先顺序。
五是对同行评估专家实行严格的利益回避制度。欧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评估专家与被评估项目不存在任何现实的或潜在的利益关联或冲突。欧盟要求专家签署一份声明, 承诺与所评估项目没有任何形式的利益关联或冲突。一旦发现有利益关联或冲突存在, 评估专家就不能评估所涉项目, 也不能参与合议评估与小组评估。如果是在评估过程中发现某位专家与所评估项目存在利益关联或冲突, 则该专家会被立即停止评估工作, 前阶段的评估分数也被视为无效。如果故意隐瞒, 在评估进程却被发现, 则欧盟会立即终止其评估资格, 并会对其启动协议规定的制裁条款。其所在的评估专家组的合议结果也被作废, 所涉及的申请项目会进行重新评估。
三、启示
研究欧盟在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 对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并以科技项目的实施为基本路径的中国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欧盟的成功经验中, 我们可以得到十分重要的启示。
1、持续的科技发展计划是实现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
欧盟自1980年代以来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框架计划, 集中力量从事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取得突出成就, 极大地提升欧盟的科研竞争力, 并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在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制订科技发展计划, 并以项目立项建设的形式加以实施, 是提升科研竞争力, 实现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制订有科技发展计划, 立项建设了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并取得重大成果。但是, 像欧盟这样连续20多年持续实行7期, 并且力度不断加大的科技框架计划, 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2、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是重大科技项目成功的基础
欧盟的科技项目管理十分注重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 欧盟都制定了明确而详细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 确保科技项目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无论是欧盟各成员国的科研机构、工商企业, 还是世界各国的科研机构与研究人员, 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 (如欧盟官方网站) 了解欧盟有关科技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欧盟负责有关科技政策制定及其实施的部门, 也是严格按照有关科技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基本上排除了科技项目管理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借鉴欧盟的经验, 我们有必要在现有制度规范的基础上, 建立一套与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相关的制度体系, 在科技项目管理的任何环节, 都要做到有法可依, 确保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制度的人本化、科学化与规范化。
3、全过程管理是重大科技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
对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是欧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经验。他们从科技发展纲领到科技政策的制定, 从科技项目的拟定到项目的征集与遴选、科技项目的过程监控、成果评审、成果产权保护与推广、经费管理, 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尽管全面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 并引入了科技项目管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重立项, 轻实施, 缺乏全过程管理思想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们应该学习欧盟重大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思, 不仅重视科技项目的征集与遴选, 更重视项目的进度监控、成果验收以及成果的保护与推广, 确保重大项目科研经费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4、形成有效机制是重大科技项目成功的保证
如前所述, 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研发投入机制、预研机制、财务监督机制、同行评估机制和管理的程序公正是欧盟重大科技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首先, 要加大科技投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研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我国有必要不断增加重大科技经费的投入, 要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不断增长。为此, 政府首先要不断加大重大科技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 同时鼓励社会, 尤其是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为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其次, 要形成重大科技项目的预研机制。项目研究领域对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开展至关重要。我国政府以及相关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学习欧盟有关项目研究领域预研的经验, 加强领域预研工作。可以考虑组建一个由著名专家组织成的类似于欧盟科技协会的机构, 负责重大科技项目领域的预研究, 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第三, 要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的财务管理机制。要建立与完善一套灵活有效的科技项目财务管理机制, 使经费资助的方式能够保障重大科技项目的顺利进行, 确保科技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 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 保障有限的科技投入能够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此, 我们建议:适当调整科技项目经费的拨付方式及其比例, 适当增加前期拨款的比例;进行严格的财务审计, 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经费使用进行严格的监控;制定相关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如设立科技项目担保基金制度, 又如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新的保险品种, 对科技项目经费进行投保等等。
第四, 要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的同行评估机制。同行评估是世界各国科技项目立项评估、进度评估以及成果评估的基本手段。虽然我国各类科技项目立项也都采用了同行评估这种方法, 但是同行评估的机制却有待完善。一方面, 要完善项目评估的技术体系, 即完善项目评估的评估内容;另一方面, 要完善同行评估的管理体系。构建重大科技项目的同行评估管理机制, 确保重大科技项目评估的公正性, 提高科技项目同行评估在社会上的公信力。
第五, 要真正实现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程序正义。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必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重大科技项目的相关信息必须对所有潜在的项目申请人完全公开;科技项目的管理程序要透明、公正, 遵循一个客观的标准;要给申请人及时的信息反馈, 必要时还应该建立申诉机制, 给申请人申诉的机会, 保障科技项目评估的质量, 保障科技项目评估的社会公信力。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欧盟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体制、经费、重视程序正义、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重视分类管理和全过程管理、财务管理、完善同行评估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欧盟,科技项目,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key to Europe's future-Guidelines for future European U-nion policy to support research, http://europa.eu.int/.
[2][6]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Proposal for a deci-s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concerning the seventh framework programme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for re-search,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activities (2007to2013) , http://europa.eu.int/.
[3]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The Directorate-Gen-eral for Research:Building Europe’s future, http://europa.eu.int/
[4]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RC Rules for the submission of pro-posals and the related evaluation, selection and award procedures relevant to the Ideas Specific Programme, 2007, http://erc.europa.eu.
[5]European Commission, Rules for submission of proposals, and the related evaluation, selection and award procedures, 2008, http://eu-ropa.eu.int/.
[7]European Commission, Guide to Financial Issues relating to FP7Indirect Actions, 2007, http://europa.eu.int/.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探析 篇10
一、问题聚焦
据笔者了解, 目前在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整理不规范, 鉴定不准确。大多数项目档案是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所有文件材料按其原始状态收集汇总在一起, 没有按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和《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进行规范整理;其鉴定情况是将整个项目的所有档案整体列为永久或长期保存范围。二是收集不齐全, 内容不真实。这主要反映在市政建设项目隐蔽工程档案中, 隐蔽工程档案图物不符、资料残缺、内容不真实、签署手续不全的现象普通存在。三是管理不科学, 保管不安全。没有健全的项目档案工作制度, 档案管理混乱无序。许多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中经常是抽调人员组成临时项目建设机构, 项目档案由此机构及人员负责, 大多没有专用档案室, 保管条件差, 装具不符合要求, “八防”措施不到位, 档案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四是基本没有开展重大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多数项目建设单位 (法人) 没有按《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的规定在项目竣工前3个月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申报专项验收,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往往是被动参与部分项目的竣工验收, 即使在其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 也不能因为档案一项内容而否决整体项目的竣工验收, 只能指出问题, 要求整改。
二、原因剖析
一是对项目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主管部门、牵头单位、项目建设 (法人) 单位和参建单位的领导及相关人员对项目档案工作认识不到位, 普遍存在重项目建设、轻档案管理的问题, 片面认为只要把项目搞好就行了, 档案资料工作随着项目建设的开展自然就搞好了, 对项目档案的要求只停留在项目竣工验收时, 需要查阅的各类档案资料齐全就行了的层面上, 因而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求搞好项目档案工作和要求对项目档案进行专项验收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第4条规定的“项目档案验收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经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不合格的项目, 不得进行或通过项目竣工验收”的要求不能得到贯彻执行, 导致专项验收无法落实。二是开展项目档案工作措施不力。主要表现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动协调、积极争取不够, 没有做到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协调关系、理顺渠道, 没有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主管部门和牵头单位没有像重视工程施工一样重视项目档案, 对项目档案工作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甚至对没有通过项目档案验收的工程仍安排并通过竣工验收;项目 (法人) 建设单位没有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同工程施工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没有明确分管领导和配备专兼职人员;没有建立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对参建单位的档案工作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和要求, 造成档案设施设备不足。三是对项目档案工作专业人员的培训教育重视不够。从事项目建设档案的工作人员档案专业素质较低, 没经过系统的档案业务培训, 档案基础知识不扎实, 档案业务不熟悉, 工作责任心不强, 对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工作心中无数, 制约了项目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对策思路
要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 仅靠档案部门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依靠各级党政领导, 项目主管部门, 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积极配合。一要运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进。必须成立由各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 负责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及时组织对重大建设项目档案进行专项检查和验收。二要确保宣传工作及时跟进。大力宣传项目档案和项目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是深入了解重大建设项目在前期调研、论证、立项过程中需要哪些档案资料, 及时、准确、全面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对项目档案将会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宣传。二是经常深入在建、已建重大项目一线, 及时掌握项目档案在项目管理、运行、维修、改扩建等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由于项目档案不齐全、不完整等带来的不便和损失, 对项目档案在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行宣传。三是在重大建设项目竣工后, 及时进行项目档案专项验收, 对项目档案的后续利用价值进行宣传。三要分工协作抓好落实。要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项目 (法人) 建设单位各自的工作职责, 分工负责, 积极配合, 共同促进项目建设档案工作。项目主管部门要把项目档案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安排、下达建设项目时, 要明确提出项目档案工作要求;检查项目建设工作时, 必须重视检查项目档案工作;项目竣工验收时, 要严把项目档案未通过验收不得进行或通过工程竣工验收这一重要关口。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项目档案总体工作, 谋划安排、组织落实本地区项目档案工作;深入项目建设一线指导、服务项目建档工作;培训提高项目档案工作人员档案专业素质;组织项目档案专项验收。项目 (法人) 建设单位负责具体工作, 要将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合同制、工程监理制的科学规范系统进行管理, 纳入项目领导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 与项目建设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要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工作制度、管理体系和工作程序, 明确分管领导, 落实档案工作部门和专兼职档案人员;负责项目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保证档案工作所需经费和设施设备;配合、支持档案行政部门监督、指导和服务;对本单位各部门和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 确保项目档案工作与工程总体建设同步进行。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 还要及时互通情况, 统一协调抓好落实。
总之,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项目 (法人) 建设单位要将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要紧跟项目建设的步伐, 不断研究项目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克服困难, 解决矛盾。要大力弘扬雷厉风行、埋头实干的作风, 紧紧依靠广大档案工作者抓落实、求实效, 知难而进, 奋力拼搏, 全力开创项目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使项目档案工作能够更好地为项目整体建设工作服务。
摘要:重大建设项目对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重大项目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形成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重大项目管理 篇11
面对军品重大科研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任务重、责任大、困难多的局面,党支部从国家责任和国防安全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和项目需要考虑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树立围绕项目开展党建工作的意识,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发挥“五个力”上,即“提高执行力、激发创造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形成战斗力”,较好地发挥了党支部在项目研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坚持令行禁止,提高执行力
由于项目将使我国的国防力量发生重大变革,又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下达,对时间、质量和技术上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项目研制中不仅责任重大,而且保密性强、困难多。另外,研制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很关键、很重要,关系到部队战斗力和官兵生命的问题,必须严阵以待,火速解决。这就迫切需要党支部提高领导项目任务完成的能力,特别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完成政治任务的能力。一句话,就是要坚持令行禁止,提高执行力。
党支部把项目研制的实践作为提高执行力的舞台,用部队的评价来检验执行力的水平。因此,在研制工作中,特别注重培养党员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上级和军方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决性。如军方对有关部件设计的要求看上去比较苛刻,但党支部强调,只要没有根本性和大原则问题,就要像军人在战场上执行命令一样坚决执行。正是执行了这样一条纪律,最终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甚至还完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获得上级领导和军方的好评。
在项目研制中坚持令行禁止,提高执行力的做法,也提高了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使之加深对项目中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拿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育和带领职工进一步深刻认识到项目研制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党支部对个别认识不清、不能做到令行禁止而工作不力的职工进行末位淘汰,用奖惩、帮助和沟通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步调一致和资源到位。
二、坚持国防意识,激发创造力
作为从事军品研制的部门,党支部注意将国防意识自觉地融入项目的研制中去。在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基础上,积极参与同驻所军代表室的军所共建活动,了解海军装备发展史和台海局势。大家深刻认识到,台湾岛内的“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加剧,对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也使台海地区安全形势呈现紧张、严峻、复杂的局面。在当前海疆危机的现实面前,从现在起,必须切实做好武力收复或至少以武力为后盾的和平收复准备。同时,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以“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献身国防事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老一代科技工作者讲当年参加“两弹一星”工作的经历。此外,党支部还要求项目组的党、团员利用试航、演习和装备服务保障等机会,向舰艇官兵、基地保障部门等了解海防建设的需求,以对装备实施持续改进。
这些实践活动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国防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职工创造力的发挥。在破解项目难题时,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跟在外国人后面跑是永远没有出路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技术封锁,更增强我们科技人员自力更生的勇气和信心,勇于突破常规,敢于突破禁锢,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例如,某科研项目核心控制技术采用国外的进口软件,外方只卖产品不卖技术,为此,我们的党员骨干深入一线,从接口、原理、功能等着手,最后以另一种方式研制出替代产品,打破了技术封锁,走出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党支部还针对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利用自有资金设立虚拟课题,开展了先期的自主创新,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三、坚持参与决策,扩大影响力
参与项目研制中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需要。它保证监督上级领导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和减少失误。在项目研制的过程中,党支部始终把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当作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重大问题包括项目的发展方向、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方案;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重大资金运作的方案;重大改革方案和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科组干部的选拔、任免和奖惩;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引进等。党支部努力做到:决策前掌握政策,深入调研;决策中民主讨论,形成共识;决策后组织力量,推动实施。
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如遇有风险和困难时,党支部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对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或不按程序进行,及时提出明确意见。如得不到纠正,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与此同时,党支部还十分注重参与决策方式的多样性。如组织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分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妇委委员等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党政领导会议研讨;通过工青妇组织加强对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等。党支部参与决策,确保了各项措施的顺利出台,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为项目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措施落实,增强凝聚力
党支对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一是落实干部培养的措施。党支部把科研项目研制的现场作为培养、锻炼和考察干部的“战场”,加强对党员和青年技术骨干的考察,注意培养青年后备干部。二是落实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党支部鼓励职工,特别是党员自我加压、立志成才。开展了“三类人才”(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选拔工作,以科组推荐、公开答辩、评选投票和专家评定相结合的方法予以确定,其中的硬指标为:1、主持或参与项目。2、发表2篇论文和1篇项目改进创新的CK报告。三是对职工的福利实行菜单式管理。菜单式福利是职工根据本人全年可享受的福利总额和本所提供的福利项目,自主选择福利种类及其分配额,满足了职工不同的福利需求,在可享受的总额和可选择的项目上,打破了“大锅饭”现象。这一措施的实施:1、将“三类人才”聘用状况与福利挂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2、鼓励职工取得工作业绩,职工获得科技成果、专利申请等都有专项奖励。3、“以人为本”的菜单式福利,使职工的满足感得以提高,有利于留住人才。
五、坚持党员先行,形成战斗力
党员是项目研制中的主要骨干,党员队伍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职工队伍素质状况。党支部把树好党员的群体形象作为凝聚党员的重点,从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先行做起。在项目的研制中,党员干部经常“沉下去”,带头深入项目一线,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面对研制中的困难,当需要决断时,沉着冷静,坚决果断,并主动承担责任,做到既参与研制又保驾护航,率领职工共渡难关,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整个团队形成战斗力。某舰航行试验中,动力系统出现重大故障,当时项目负责人压力相当大,甚至于想辞职不干了。在这关键时刻,主要党员领导到场,主动顶着压力带领其他党员连续奋战几个昼夜,最终排除了故障,还当众承担把关不严的责任,对那位项目负责人仍给予信任,继续由他承担后续几艘舰的整改任务,这一举措赢得了职工的信任和拥护,大家放下包袱,敢挑重担,队伍整体战斗力得到了较大地提高。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准备工作 篇12
一、明确项目验收范围, 核查已归档项目文件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档案验收前, 档案部门始终保持与项目管理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掌握工程验收的范围, 取得实际完成工程的项目划分表、主要单位工程清单, 并了解工程验收时未完工程情况等。根据工程验收范围, 档案部门对工程立项到工程验收全过程的文件进行了认真核查, 对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28-2002) 中“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查缺补漏, 与各职能部门及时沟通, 督促文件归档职责单位尽快归档有关文件, 保证归档项目文件基本齐全、完整。
二、合理分类, 进行项目档案汇编
档案验收时, 必须要编制项目档案案卷目录, 在国家档案局《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中明确要求:项目档案必须达到完整、准确、系统。档案的“系统”就是指按其形成规律, 保持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分类科学, 组卷合理。因此, 档案的分类显得尤为重要, 而项目档案分类也是建设单位进行项目档案管理时普遍遇到的难点问题, 很多单位在项目的档案分类上走了弯路, 由于分类方法不够科学, 项目档案排列比较混乱, 在项目档案验收时档案查找速度慢, 效率低, 不能满足项目档案验收的条件。西气东输档案部门早在建设初期, 认真学习了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该规范中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中按照项目开展的阶段列出了项目档案所包含的内容, 清晰明了。西气东输档案部门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按照该规范的项目实施阶段进行分类, 把实施的项目作为项目档案的一级类目, 项目实施阶段作为项目档案的二级类目, 经项目实施同一阶段形成的工程资料相对集中, 大流水排列, 根据文件产生的种类、数量的多少, 还可进行三级类目的划分。实践证明, 这种分类方法, 使项目档案案卷脉络清晰, 简单明了, 满足项目档案系统化要求, 也大大方便了档案检索和利用。经过该档案分类管理实践, 我们认为:项目档案按照项目阶段进行分类, 将项目文件按照阶段相对集中, 能有效避免分类不当造成文件交叉排列的问题, 适用于任何行业的项目档案划分。
对于建管一体的项目, 工程资料随时产生、随时归档, 如果直接给以永久档号, 可能造同类文件排列分散、混乱,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决:档案部门在收到工程资料后, 可将工程资料按工程阶段划分后先给一个临时档号, 将同专业、同类文件资料相对集中排列, 待该阶段所有资料都归档后, 再统一排列永久档号。这种处理方法虽然增加了一定的档案工作量, 但却保证了案卷的有序排列, 满足项目档案的系统性要求, 大大方便了日后档案的查找、利用工作。
档案部门在完成项目档案案卷汇编后, 应编制“案卷编制说明”, 打印所有案卷目录, 包括纸制档案外的所有特殊载体档案目录。案卷编制说明中应概括项目档案整体情况、编制原则、分类规则, 并说明有关情况等。通过案卷编制说明, 能够了解项目档案的编制和组卷管理概况。
三、对照《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中有关要求对项目档案进行自查整改
为保证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 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在完成所有项目档案的汇编整理后, 应组织计划、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物资采购管理部门及使用等有关单位对项目档案进行自检, 内容是核查自项目立项直至项目验收整个过程产生的工程资料是否已全部编入项目案卷目录, 对于归档的项目档案的完整性进行确认。自检时, 档案部门需向各相关部门阐明工程验收的范围、相应工程档案验收的范围、自检的目的, 并提出问题整改时间要求。各部门自检范围根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划分, 划分原则上是“谁组织归档或负责组织归档, 谁负责相关档案的自检”。档案部门统一制订自检记录表格, 表格中包含自检部门、自检范围、自检情况、未归档项、整改内容、计划整改完成时间等项, 参加自检的各单位要对分工范围内的所有项目文件进行核查核对, 逐项记录自检情况, 记录存在问题, 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时间截点, 最后进行签字确认。自检工作后, 档案部门按照各单位确认的自检记录表格督促有关单位逐项整改直至整改完毕, 确保项目档案归档的完整性。通过各部门对项目档案的自检工作, 使归档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得到进一步确认。
自检工作中, 档案部门还应对项目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体制进行认真梳理, 认真搜集、整理反映项目档案管理过程的证据材料, 如项目进行中的档案培训资料、档案检查记录等等。
档案部门还应对项目档案的保管安全性进行自检, 库房、阅览、办公室应满足“三分开”要求, 档案库房应采取“八防”措施, 文件材料的载体和书写材料应符合耐久性要求, 库房柜架排列要求整齐规范……具体要求可参考《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附件2“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内容及要求”的有关规定。
四、报送档案验收申请报告, 申请项目档案验收
对于重大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应向国家档案局提出档案验收申请, 填写“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申请表”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附件1) , 申请档案验收。项目档案验收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前一个月进行。项目档案验收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概况, 立项批复情况, 项目划分及主要单位工程情况, 主要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项目档案资料概况, 项目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项目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与归档工作情况, 竣工图的编制情况及质量, 项目档案资料的接收、整理、管理工作情况, 项目档案自查整改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档案完整、准确、系统性自评价及在施工、试生产中的作用等, 并附表说明项目档案文件材料的卷 (页) 数、竣工图卷 (张) 数等, 对于未完工程项目要逐一说明情况及计划完成时间等。
重大项目开展过程中, 建设单位应积极沟通国家档案局建设项目业务指导处, 随时沟通汇报项目情况、项目档案管理情况、档案验收准备情况等等, 取得他们的同步指导, 使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确保档案验收工作能够按照建设单位项目验收工作计划进行。
五、验收会议准备
为确保档案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设单位在申请档案验收时, 应同时做好验收会议材料的准备工作。会议材料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要有反映工程概况的影像资料, 使验收组成员通过影像资料了解工程概况, 影像资料可协调建设单位宣传部门协助制作;二是要编制能够反映项目档案管理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内容包括:项目概况, 立项批复情况, 项目档案资料概况, 项目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项目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与归档工作情况, 竣工图的编制情况及质量, 项目档案资料的接收、整理、管理工作情况, 项目档案自查整改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档案完整、准确、系统性自评价及在施工、试生产中的作用, 未完工程情况等。除此之外, 建设单位还要通知项目主要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编制能够反映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竣工资料编制管理情况的汇报材料, 准备参加档案验收会议。所有验收会议材料应全面、生动地反映工程概况及工程档案的管理情况。
除以上工作之外, 项目档案管理人员在整个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 要做一个有心人, 应及时了解项目开展情况, 掌握所有项目档案的形成、组卷情况, 熟悉案卷排号及柜架排列情况等等, 在项目档案验收时, 应能快速解答项目档案验收组提出的有关问题, 并做到快速调阅档案验收组的查询、调阅的档案等。
参考文献
【重大项目管理】推荐阅读:
重大科技项目10-18
重大工程项目07-02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05-29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06-25
项目重大情况报告制度10-12
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10-22
区县重大项目谋划会议06-14
重大项目建议书09-12
雄安新区重大建设项目06-10
重大项目安排集体决策制度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