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传统经济(精选12篇)
自然传统经济 篇1
自有考古资料可查的元谋人起, 迄于当今, 中华先民们在东亚大陆的这方热土已生存了170多万年, 中华民族在这一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活剧, 造就了绚烂的中华文明, 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体系。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经历了历史的兴衰和统一与分裂的交替。从石器时代文明的星星之火到夏商周渐成燎原之势, 由早先的隔离的和互无关联变成为广袤的联为一体的文明区域, 中华文明也由此而肇始。长江和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 孕育了中国的大河文明,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中华先民的活动场所。在陕西半坡文化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 都有中华先民从事农耕活动的具体事例体现。
在中国的长期历史进程中, 自然经济和农耕文明占据了历史的主流,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夏商周时期, 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生活主要来源,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成为华夏民族的生活特色。基于这样的历史发展, 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叙述中有许多关于治水和农业建设的描述, 如, “尽力乎沟洫”、“决九川, 距四海, 浚畎浍, 距川。”这些描述都说明水利对于中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性。“禹平洪水, 定九州, 制土田, 各因所生远近, 赋入贡棐”, 并由于治水的功绩而受到民众拥戴, 建立了夏朝。进入封建社会, 农业更是被作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并由此而形成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井田制、屯田制、均田制等对中国历史影响颇深的土地制度而言是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促进, 也体现了土地对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性。由于农业经济的主体作用,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表达出明显的重农轻商的倾向, 认为“力田为生之本也”, “工商众则国贫”, 对于统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民农则朴, 朴则易用”。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使中国大地上的子民们大都安土重迁, 与土地形成完整的结合, 而不愿背井离乡, 土地成为他们生命的全部和最重的束缚。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每一次农民起义都与土地兼并有着直接的逻辑关联, 黄巾军起义、唐末农民大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元末农民大起义、明末农民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都包含有农民对土地的诉求。土地兼并成为影响中国王朝更迭和历史循环的关健性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传统身体文化结晶的民族传统体育, 既是中华先民对身体层面的思想建构与技术总结的二元统一, 也是农耕文明与自然经济在身体文化层面的映射和反映。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和农耕文明的封闭性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 自然经济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满足了基本的物质要求, 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忙来时耕田, 闲来时造拳。”一方面体现出生活的从容与无争,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深厚的农业文化影响。其次, 民族传统体育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文化体系, 所以其本体就带有农业社会特有的文化色彩。自然经济直接影响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格的形成。中国古代体育的众多项目都不是以竞争为主要目标, 而是以身心的独特体验作为自己参与的目标。无为, 不争, 追求娱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表征。
“不同的民族意味着不同的文化存在方式, 体现于不同的文化规定与理解之中。”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 农耕文明之外, 在中国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游牧民族, 他们“随畜逐水草往来”, “逐水草迁徙, 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 形成了不同于农耕经济生产方式的游牧经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 使其形成了不同于农耕民族的传统体育形态, 充满了竞争精神。骑马、射箭、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展现了游牧民族的强悍。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多次的战争, 但总的来说, 和平多于战争, 融合大于冲突, 游牧民族“为被征服者所同化”, 出现了农耕化的趋向。游牧民族与农耕经济的融合扩大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基础, 作为农耕经济的有效补充, 游牧经济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形态更加完整,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的代表性也因此而更加全面。
自然传统经济 篇2
作者: 胡碧琳 赵军 来源:互联网中国园林景观建设不仅是哲学思想对它的反射,溯其源泉,中国人造景的自然
观也源自中国人生存的自然观,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士大夫们一方面表现着积极的入世情结可另一方面从内心深入又崇尚隐于山林的乐趣,他们愿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寄情山水,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种种的不顺心,每当此时,文人们都借以歌咏山水寄托情感,这样的一种心理情结深深的影响了园林设计者的灵感。他们按照本于自然、建筑融于自然的原则,追
求一种意境,在真实的山水画中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处处体现了“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情感指向,如孟子的“上下与天坁同流”;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都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代表。古代很多思想家都把自然(包括人化的自然)、万物和人联系起来,中国历代的文人雅士也都探求自然,亲近自然,从而启发人们去寄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景,既可明心见性,抒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淡泊桃源情怀,又可直抒胸怀写意“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想画卷,还可借“留得残荷听雨声”来排谴“欲黄昏,雨打芭蕉深闭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人生无奈憾想。甚至连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也在长安城上林苑中昆明湖内,离池堆山三座,象征着传说中海上蓬莱、方丈、瀛台三座仙山,藉此体现征服四海的气度。可见,中国人造景的自然观是从哲学思辩的理发演绎,落实为饱含人格魅力的文化意蕴
和审美趣旨的阐释。
中国人的自然观对中国人造园理念和审美观产生了直接影响,无论是小巧精制的江南文人园林,还是气势恢宏的北方皇家园林,无论是传统的深宅大院或是神圣的洞天禅林,凡成功的作品在创作中注重的都是意境、是趣味、是别具一格、是物质世界中的精神世界,在园林审美中注重的也是情绪,是寄托,是人与自然的交融,是在有限物质世界中无限心灵体验,也是对自然世界的心灵依偎,故常以意境格调为上,景物优美仅居其次。在表现形式上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着眼于几何美和人工美不同,强调自然美,并将人工美与自然美高度结合,以自然变化、曲折为特点,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同时强调人的“可参与”
性,构建“可探索”的互动空间特征。
早在1685年,英国人坦柏尔伯爵便在《论造园艺术》一文中称赞中国的园林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它布局的均衡性是隐而不显,同时谋求“人与自然的完整”。而大多数西方园林,构图宏阔严谨,富于图案式的规则、整齐、华丽,事实上造成了的将人排斥在环境场所之外。人们只可在旁欣赏,一旦步入其中,人的存在与活动则会破坏景观构图的完美。中国园林虚实相生,小中见大,有起有伏,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移步易景,回环曲折,在组景手法上,有分景、隔景、对景、借景、框景、障景、引景、漏景等,据说组景手法有18种之多,如不置身其中,便难解其中之妙。游览过程形成了流动的空间,观者也成了其中一景。
自然传统经济 篇3
金茂雪山语的规划设计由美国JWDA公司担纲,建筑全部采用了丽江当地的纳西建筑风格,设计师在空间中运用现代设计手法重塑纳西的院、廊、庭、门、窗……再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在室内功能布局环节里,设计师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把雪山风景引入到室内外,达到互相交融的效果,户户可观雪山。同时,考虑丽江多民族聚集的特点,将白族、纳西族、藏族的元素植入在室内配饰中,使项目与丽江的风土民情产生共鸣。项目沿袭了金茂品牌对品质的苛刻与考究,每一栋别墅都以君悦酒店标准进行精装,为业主打造五星级体验,讲究艺术式的空间设计和完美细节的打造,暗藏奢华。
先保护再开发
大型综合性度假地产项目依托自然资源为核心进行开发。人必然会受到来自环境的影响,身处都市就很难有出世的体验,所以度假地产首先必须有让人能够静下心来的自然环境。因此,度假地产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无论规模、效率、资金、人气,都在向自然资源优势的区域靠扰、聚焦。金茂雪山语十分幸运,占据玉龙雪山脚下,并拥享世界遗产公园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项目的整体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占了一块好地只是度假地产的开始,从前期的规划、建设到后期的运营、管理才是决定一个度假地产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由于金茂雪山语项目地块原为世界遗产公园,因此首先要解决的是开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开发方方兴地产遵循先保护再开发的原则,结合丽江本土资源,提出“净心度假”这个概念。在设计之初,将项目定位为香巴拉,意在清空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大自然的博大与精妙。同时让人心灵安静,重新发现自我,再次获取内心力量,带着新目标回到熟悉的世界。
为了使户户都能看到雪山,设计师团队将所有建筑无一例外地扭转了13°,同时还进行了各栋住宅的可视角分析和坐落分析,最终通过减小容积率、增加楼间距、将别墅交错排布的方式,实现了每户住宅都至少有一扇窗可以直面雪山,更有效地增加了其室内的日照时间。为了实现尽可能舒适的度假空间,设计师团队数易其稿,经六次演变,把容积率从0.60修至如今的0.382,最终削减了726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水是园区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茂雪山语保留园区内三块原生湖泊,同时沿用丽江传统的“古镇水街”形式,将原生湖泊作为水源沟通于各个组团之间,以求达成户户临水的佳境。数条人工水系,日夜川流不息,园景与玉龙胜景相映成趣、别有天地。在物业设计上,金茂雪山语涵盖多种业态,包括雪山湖院净心别墅、君悦酒店、J-LIFE商业等,旨在满足休闲度假的需求。
在园区的东南腹地,开发方建议拔掉两栋别墅,改建成一座中心花园,以增加这部分居住者的舒适度。通过形成别墅自有院落景观与外景观相围合的手法,创造了别有洞天的围合式中心花园。这种有生机朝气的空间界定,不仅让丽江建筑那种源于骨子里的“自然”不彰自显,更让居住者拥有更为丰富的身心释放体验。
纳西元素诠释东方禅意
按照自持酒店物业的标准,方兴地产打造出叠墅和独栋两种不同类型的度假产品供客户选择。叠墅类产品是君悦酒店套房的升级版,全套精装修,家具家电配备齐全,达到拎包入住的条件,装修标准为5500元/平方米。从面积设计上,小叠墅产品面积在80~100平方米,大叠墅产品面积在100~120平方米之间。叠墅产品均按套房设计,考虑到丽江属于全年适宜的度假胜地,金茂雪山语度假物业添加了长期居住的属性,每户均设置了阳台、露台和开放式厨房。空间设计上摒弃了普通酒店客房常规的平层做法,将客房单元以立体的形式组织起来,同时每一户均为独立入户,既增加了空间情趣同时又保证了尊贵私密性。
金茂雪山语独栋产品细分为四类,包括:具有浓郁纳西风情、可以灵活组合的四合产品,面积在180~200平方米左右,赠送面积约达建筑面积的40%;纳西独栋是最主力的独栋类产品;另外还有两种私人度假顶级产品及会所型产品组成了整个可售物业。所有的独栋类产品全部精装修。
金茂雪山语在产品设计上,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等多种纳西建筑元素融入项目,外立面采用真石漆和维卡木的结合,层次分明,体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能够引发丽江客群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让外地客群感受丽江别样的风情。无论从项目文化内生力的表现还是销售引导方面都有积极的表现。
该项目的园林设计高低错落,四季鲜花常开。保留两块上百亩天然湖泊、百余种原生植被,其中不乏“活化石”云南含笑、植物“大熊猫”鸽子花等稀有树种。其中原生树木达4000株,整个小区的绿化率达到了60%。项目整个地块有四处水系,水源来自于北部的雪山积雪,终年不断,自行循环,水域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其中项目中心及西南湖两处为罕见的原生高原湖泊,真正做到了打造亲自然的公园式社区。
自然通风技术在传统民居中的应用 篇4
我国幅员辽阔, 传统民居因地区的不同而形态各异, 各地居民依据当地的气候特征, 从建筑的选址、布局、空间组织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营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传统民居对自然通风的考虑也是依据当地的气候, 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分别实现了建筑的通风或者避风, 尤其是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气候区域, 为了应对炎热潮湿的环境, 传统民居充分利用建筑的空间组织来促进自然通风。
1 选址布局与自然通风
传统民居在选址的时候多依山为障, 民居建筑顺应山势, 高低错落, 充分利用地形取得良好的通风效果;其次民居在选址的时候也注重择水而居, 并对天然的水系进行改造, 引水进村, 水道也成为风道, 便利了生活的同时也对优化区域微气候起了一定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村落的整体布局和设计, 选择合理的布局方式和朝向, 以便形成导风入室的条件, 并在周边分布树林、田地、池塘等, 利用植物、水体的调节性, 改善村落微气候, 创造良好的室外风环境。
各地区的传统民居, 均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 在民居的选址布局中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如岭南民居、江南民居、皖南民居等。
岭南民居常见的布局有梳式布局和密式布局, 其中梳式布局的民居聚落对通风的组织较好。在梳式布局中, 村落前设广阔的田野和大面积的池塘, 东西和背面围以山丘、绿林, 形成明显的水陆风与山林风。村落坐北朝南, 由三合院或四合院住宅依次排列成规整的方格状巷道, 民居顺坡建造, 前低后高, 利于风的流动, 主要巷道迎向夏季的主导风向, 夏季热风经过村前田野与池塘冷却, 经街巷引导进入各户民居, 当无风时, 则由于村内屋面受太阳灼晒后温度升高, 气流上升, 四周田野和山林的低温气流补充入村, 形成小气候微风。此外, 村内布局紧凑, 建筑密度大, 且建筑物较高, 使得狭窄巷道处于阴影中, 有助于降低室外空气温度, 见图1。 (1)
江南民居受密布的水网的影响, 村落的建设与水系融合在一起, 如西塘、南浔、乌镇、周庄、同里、甪直等古镇, 都是沿河布局, 依水筑路, 临水建屋。受到水系的限制, 民居多采用高密度布局的方式, 街道狭窄而冗长, 但多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或与河道垂直, 便于夏季的室外通风, 开敞的河道、狭长的街巷与民居的院落、天井共同组成水乡民居的通风系统, 见图2。
皖南民居中的宏村背倚青山, 山前溪水环绕, 村庄内部, 引溪水入村为“牛肠”, 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 “牛肠”再流入村中的“牛胃”月塘后, 经过过滤, 复又绕屋穿户, 流向村外被称为“牛肚”的南湖, 再次过滤后, 流入河流。村落内以半圆形月塘为中心, 巷道与溪水一并引向这里, 同时也将室外风引向此地, 并在此净化、降温后形成室外新风源, 流入村落的内部, 见图3。
2 建筑单体与自然通风
传统民居不仅在选址布局时充分利用周围的风环境, 在单体建筑营造的时候也注重把室外的自然风引入室内, 再通过内部空间的组织, 引导气流在建筑中穿行。
在我国传统民居中岭南民居、皖南民居、闽南民居等都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 运用各种建筑形式来促进自然通风。
岭南民居为了应对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 对自然通风特别重视。图4是广州小画舫清代建设的一组住宅, 三排并列的建筑中夹有两个小天井, 天井之间和建筑内部均采用门窗相互对开的方法, 形成流畅的穿堂风, 夏季东南风可以经由天井直通各个房间, 有效的提高夏季室内的热舒适度。 (2)
皖南民居体型重遮阳而轻通风, 建筑对外封闭, 天井狭小, 夏季防热效果较好;但其防热的同时, 对建筑的通风也进行了组织, 如朝向和街巷充分利用主导风向, 设立天井解决采光及通风的问题 (3) 。图5是皖南民居的一个典型案例, 以天井为中心组织建筑空间, 建筑对内部的天井开敞;建筑四周封闭, 开窗较少, 安全的同时利于冬季保温;夏天在天井中利用热压作用加强自然通风。
闽南民居中手巾寮是指像手巾一样长条形的传统沿街独户住宅, 在福建泉州地区较多。手巾寮一般面宽一间, 在3-4米左右, 进深最大可达20米以上。手巾寮大多巧用地势, 以并列的方式布置在街巷两旁, 临街面较开敞, 部分为前店后宅的方式, 在空间布局上, 纵深方向依次排列房间、天井, 一般由门口厅、前天井、正厅、听候房、小天井、大房、后房、灶脚等组成, 前后的建筑空间通过侧面的巷廊来连接。这种面宽小、进深大的住宅既满足了临街的要求, 也解决的居住空间的问题, 布局规整而又灵活可变, 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手巾寮的自然通风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如平面布局、周围的环境, 屋顶的形式等。手巾寮通过天井、房间、巷廊等建筑空间的组合, 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风压和热压的共同作用形成多样的通风模式, 见图6。 (4)
3 设计措施与自然通风
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改善民居的通风效果, 传统民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措施。在选址上顺应自然, 依山就势或依水而建, 创造良好的通风效果;在布局上, 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 选择良好的朝向和布局, 引风入内。在单体的建造中, 利用建筑的空间组织, 促进民居的自然通风;天井、冷巷是传统民居空间组织时常用的促进通风的过渡空间。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资料自绘)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图a为单德启著, 图b、c、d为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资料自绘)
3.1 天井
建筑四面围合的较小的内院空间称为天井, 在民居建筑中, 常用建筑和天井的组合来组织自然通风, 进行夏季的降温和除湿。
夏季白天的时候, 由于四周墙壁对太阳辐射的遮挡, 天井内获得的热量较小, 再加上天井内水体、植物的蒸腾作用, 天井内的温度较低;此时室内的空气温度相对较高, 院内冷空气在热压作用下流向室内。夜晚的时候, 天井内的空气受周围建筑的影响温度相对较高, 天井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进入天井并进入室内, 带走室内的热量, 改善室内的热环境。当室外风速较大的时候, 从天井上空流过, 对天井起到抽风的作用, 也可以促进建筑的自然通风。
3.2 冷巷
冷巷是指传统民居中的窄巷道, 广义的冷巷包含两种形式, 民居外部的窄巷和民居内部的边弄。冷巷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遮阳的效果, 不但可以降温、除湿, 也是传统民居的气候缓冲层。冷巷犹如建筑内的“通风管道”, 可以直接联接室外阴凉处, 促使冷空气贯穿建筑而带走室内的热量。在冷巷中布置蓄热墙体, 通过昼夜的温差来调节室内的温度。
冷巷的适应地区较广, 在岭南、江南、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中都有大量的应用。如泉州地区的手巾寮, 连接前后的廊道不仅起着交通的作用, 并与前后的天井相连, 是典型的冷巷。经实测证明, 手巾寮中的廊道内风速相对较大, 能起到被动降温的作用。 (5)
结语
自然通风是生态建筑普遍采用的低成本的技术手段之一, 它具有节能、清洁的优点,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管自然通风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但它作为一种降低室内温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传统方式, 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传统民居自然通风的实例进行了分析, 并总结了传统民居中常用的自然通风设计措施, 为可持续住宅的设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陆元鼎, 廖志.广东传统村镇民居的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4, 2 (1) :65-69.
[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
[3].陈秋菊, 陈晓扬.徽州民居自然通风优化设计方法[J].华中建筑, 2012, 30 (11) :56-59.
[4].邱光荣, 胡英.泉州“手巾寮”传统民居的生态理念与现代传承[J].华中建筑, 2010, 28 (6) :58-61.
[5].陈晓扬, 郑彬, 傅秀章.民居中冷巷降温的实测分析[J].建筑学报, 2013, (2) :82-85.
[6].曹婷婷.民居文化生态解析[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赵晓颖, 南京地区住宅自然通风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 2005.
自然传统经济 篇5
科学是人类对宇宙的研究思考而形成的理性态度和经由实验分析而提炼出来的知识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以及中国古代社会所处的相对封闭的.国际环境造成的文化中心主义思想,构成了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以及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
作 者:杨韵 薛海 Yang Yun Xue Hai 作者单位:杨韵,Yang Yun(南京理工大学,学校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94)
薛海,Xue Hai(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中国经济应“道法自然” 篇6
经济数据支持温家宝的说法。过去半年来,人们一直在讨伐过热的楼市,若干商品价格轮番上涨,政府出台了强有力的控制措施。5月份,中国出口额还达到了创纪录的1360亿美元。然而,6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汇丰(HSBC)中国指数双双下跌,令人担心中国经济可能二次探底。面对相互冲突的数据,决策层当然会陷入两难困境。
但仔细回想就会发现,这样的两难困局并不新鲜。过去若干年来,类似的两难局面反复出现,最新一次就在两年前。当时政府也是在担心经济过热,出台诸多降温措施。但到下半年,经济形势就来了一个大逆转,似乎将要陷入衰退。政府急忙出台空前规模的刺激措施,于是,中国经济又进入到现在的“两难”局面。
“两难”局面的周期性出现,反映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在紧张——高增长速度与僵化的结构之间的紧张。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几年内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但这种较高速度的增长的实现,部分地是以结构的僵化为前提的。这种僵化的表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受到人为抑制,而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超常规低廉状态。
举例来说,由于乡村人口数量巨大,中国确实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不过,在过去若干年中,通过法律和政策,政府创造与维持了一个“农民工体制”。现有户籍制度让农民工的国民权利在打工地普遍被忽视甚至剥夺。法律没有即时提供保障,因而,他们被迫接受较低的工资。相关制度的滞后使得工人集体主张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成本很高,因而,他们的工资也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这样,中国的劳动力价格长期被人为地抑制在一个较低水平。由此导致大规模劳动力投入带来的产能,在国内无法消化,而转向出口。而为了与劳动力的价格、企业低利润相匹配,中央银行在国内则长期维持较低的利率,这几年来,实际储蓄利率一直都是负数。同样,各地政府也长期保持工业用地价格在较低水平,为此,不惜滥用权力,强行从农民手里低价征收土地。
上述各种要素的低廉价格,确实部分地具有经济学上的一定合理性,但也确实明显地受到人为抑制。本来,随着生产率提升,农民工的工资是可以逐步提高的。但是,这一自然的提升过程因为制度限制而没有发生。本来,随着劳动力价格、人民币币值提升,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将会提升,经济结构将会逐渐从外向型转向内向型。但是,由于人为抑制,这一转型过程没有能够自然地发生。
结果,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经济结构却严重失衡。麻烦的是,从决策层到经济学界,尽管早就认识到这一问题,决策层也早在2005年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每年也都会提出调整经济结构,但是,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仍保持着其巨大的惯性,经济结构也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值得一提的调整。
这样,“两难”局面出现的周期甚至比以前更短了。它表明,现有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平稳、高速增长的能力正在衰减。通过刺激措施,确实可以实现快速增长,但必然在短时期内就出现诸多危险倾向,迫使决策层取消刺激措施。而只要刺激措施一取消,经济立刻就可能急剧减速。换言之,现有经济结构让经济很容易大起大落。
尽管如此,市场机制不可能始终被抑制,它终究要展现出自己的力量。最近发生的两个重大事件就证实了这一命题:第一,新生代农民工通过集体行动,要求提高薪资;第二,中国启动汇率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换言之,两个重要的要素价格,劳动力价格和人民币币值已经打开了提升的窗口,而这两者是支持现有的高投资、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
自然传统经济 篇7
广州传统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根据气候设计的典型代表之一。广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炎热, 潮湿多雨, 因此传统广州建筑具有其独特的防热、遮阳、通风和避雨功能, 对现代南方建筑的节能设计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在广州炎热潮湿的环境中, 利用自然的通风技术进行散热除湿, 为居住者营造一个健康的居住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广州地区的传统建筑中, 自然通风还能节约大量为保持户内舒适环境所消耗的能源, 达到节能的效果。自然通风的形成原因可以划分为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 有时二者同时形成自然通风,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细部上的辅助措施。本文将从风压、热压以及细部辅助措施等方面对广州地区传统建筑的代表———竹筒屋的自然通风技术进行分析, 希望能将这种传统的自然通风技术灵活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 促进现代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1 冷巷是最主要的风压自然通风通道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户内空间最主要的风压自然通风体系就是冷巷。冷巷是传统竹筒屋别具一格的特色空间:一方面在空间上串联着户内各个功能空间;另一方面又能够实现自然通风, 并在通风的过程中使户内空间凉爽, 故称为冷巷。
广州地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区, 具有良好夏季风和冬季风条件, 因此风压可以作为当地实现自然通风的主要手段。风压通风是利用迎风面和背风面之间的压力差来实现自然通风:由于建筑物的阻挡, 当风吹向建筑时, 在迎风面产生正压力, 当气流绕过建筑物的侧面和背面后, 在背风面产生负压力。风压的计算式为[7]:P=K2gv2ρe。其中, P为风压;K为空气动力系数;v为风速;g为重力加速度;ρe为室外空气密度。冷巷一般为纵向布置, 较为狭窄, 内部无遮挡或者极少遮挡。在外界风压的作用下, 空气从厅进入冷巷, 气流在冷巷内部通过时基本无阻碍, 从而成为户内的主要水平通风道。同时, 由于冷巷在空间上串联着户内各空间, 因此在外界风压的作用下, 当气流通过冷巷时, 由于冷巷中空气流动速度相对侧方户内空间较大, 压力较小, 形成负压区;而侧方户内空间的空气相对流动速度小, 压力大, 为正压区。在风压的作用下, 侧方空间空气流向冷巷, 整个户内空间形成了定向的通风方向 (见图1) , 使整个建筑内部水平方向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
冷巷不仅仅是单纯气流通道, 其巧妙之处在于对外界风压作用下的气流流速具有加强效果。在图1中容易发现, 与大厅对比而言, 冷巷十分狭窄, 正是由于大厅与冷巷空间大小的独特结构差异, 当外界风流入开阔的大厅后, 如果气流要连续稳定地继续通过狭窄的冷巷, 根据伯努利方程, 冷巷中的气流必须加速, 因此冷巷中的空气流速比大厅中以及外界的空气流速都要大 (见图1) , 根据式 (1) 易知风速越大风压越大, 所以侧方户内空间的空气能够更迅速、大量地流向冷巷。因此利用冷巷与大厅的空间差异能进一步加强户内的风压通风效果。冷巷的设计方式, 在利用外界风压自然通风的基础上, 又巧妙地加强了风压自然通风的效果, 是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自然通风的最主要方式。
2 天井对自然通风存在加强效果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中房与房或房与墙所围成的狭小露天空间常被称为天井, 天井也是传统竹筒屋自然通风技术中因地制宜而且成效显著的代表。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的天井较深, 横截面面积小, 高宽比大, 呈筒状 (见图2) 。
当外界风速较大时, 天井上部敞口附近空气流动速度大, 压强较小, 天井下部以及户内临近空间空气流动速度相对较小, 压强较大, 在天井上部敞口处形成负压区, 天井下部的空气在风压的作用下进入上部敞口处, 天井对户内空间起到了风压通风的效果。
当外界风速较小时, 天井又能通过竖直温差产生热压通风 (见图3)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的天井独特的构造使得天井下部不易受太阳直射, 环境阴凉, 温度较低;而天井上部在太阳照射下则温度较高, 整个天井竖直方向上产生明显的温度梯度。在这种温度梯度下, 天井上部的空气温度高, 密度小, 产生上浮的气流运动。上部的上浮气流运动又能进一步带动天井下部周围较低温度的空气向上补充, 天井周边户内空间的空气也进入补充, 天井对户内空间起到了热压抽风的效果。热压抽风的作用与进出风口的高度差和室内外的温差有关, 计算式为[7]:ΔP=h (ρe-ρi) 。其中, ΔP为热压;h为进、排风口中心线的垂直距离;ρe, ρi分别为室外、室内空气密度。由热压抽风的计算公式可知, 天井热压通风的技术往往不受外界风速的影响, 但是其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的天井比北方地区普遍窄、深, 因此竖直方向进排风口的垂直距离h更大, 温度梯度更大, 加强了天井的热压吸风效果;当地人往往在天井内挖一口水井、蓄一方水池或留一缸水, 可以进一步降低天井底部的温度, 从而增加温度梯度, 提高热压吸风效果;另外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的天井往往设置在建筑的中后部, 能与前厅形成一对出入风口, 比前天井更能促进建筑内部整体的通风效果;若同一建筑内部通常有多个天井时通风效果也会更好:如双天井的设计, 不论外部是否有风、风向如何, 两个天井可以形成一对出入风口, 也可以同时作为出风口, 协作带动建筑内部与外部的气流交换[8]。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天井主要在竖直方向上促进户内的自然通风效果, 其热压通风的形式稳定可靠, 又能进一步有效促进户内空气的水平流动, 补充了单一外界风压通风的不足。
3 自然通风中的细部技术
除了宏观的冷巷和天井通风技术, 在广州地区传统的竹筒屋还有很多细部上的技术措施来进行自然通风。
首先,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门口的设计注意到户内外气流的交换, 广泛采用了“趟栊门”的设计 (见图4) 。“趟栊门”包括三道门:第一道为屏风, 可向外平开;第二道为趟栊, 可沿下部轨道水平推拉;第三道为硬质木门, 可向内平开。需要通风时候, 将第三道门打开, 第一、二道门关闭, 其中趟栊门完全透风, 而屏风则也有一半的透风空间, 户内外空气能发生交换;当将第一道门和第三道门同时打开, 只保留趟栊门关闭时, 等于敞开整个门洞, 户内外空气交换速度更快, 能够更有效通风。可见, “趟栊门”的设计在保证安全防盗的同时, 又能够使户内外空气进行可控的交换。
然后,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还希望尽可能让户内外空气从窗户处进行交换, 常见的则是“满周窗”和“满洲窗”的设计方式。“满周窗”指的是在需要通风的建筑一侧 (如迎街的一侧) , 在整个墙体上 (非承重墙) 除保留门口的地方全部开窗 (见图4) 。在需要通风时候, 按照需要可以打开一定数量的窗户, 进行户内户外空气的交换。而“满洲窗”则是指来源于清朝满族人统治时期的窗户形式, 这种窗户可以分为两部分, 上半部分可以上下推拉开启。满洲窗关闭时如图5左所示, 在需要通风时, 窗户上部滑动到下部 (如图5右所示) , 户内户外空气就可以通过窗户上部的开口进行交换。
另外,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通花隔断的设计既能够分隔空间, 又能够保证空气流动的连续性。为了不阻碍空气流动,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户内较少使用隔墙, 而是使用不到顶或通花的隔断对厅、房等区域进行空间分割, 这样的设计方式使得户内空间上部分空气流动就有连贯性, 加强了通风效果 (见图6) 。同时, 这一方式也可以用在外墙, 进一步加强了户内外气体的交换, 外墙上的通花隔断既能美化建筑形象, 又有助于自然通风。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细节上的处理, 在满足建筑安全性和美观性的同时, 核心思想是加强建筑外部与内部、建筑内部各空间之间空气流动的连贯性, 减小风阻, 进一步促进了自然通风效果。
4 结语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的发展过程中, 综合考虑了当地气候的影响, 也找到了适应的方法, 主要采用狭窄冷巷风压通风带动整个户内空气的流动;而当户外无风流入户内时, 天井的热压通风又起到了主要作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还从门、窗和隔断等建筑细节考虑如何促进户内通风效果, 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中综合运用的通风技术也启发了现代南方建筑的设计,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传统建筑中总结出来的通风技术是符合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和地域特色的气候条件的, 因此也就为现代建筑设计中所提倡的绿色建筑提供了思想源泉, 采用无能耗的自然通风技术或以自然通风技术辅助进行低能耗的人工通风, 均能在减小资金投入的同时又保护自然环境。
摘要:对广州地区传统竹筒屋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冷巷对风压通风的加强效果, 并研究了天井进行风压通风以及热压通风的效果, 同时总结了门、窗和隔断等建筑细节增强自然通风的巧妙设计方法, 为同类通风技术设计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竹筒屋,自然通风,冷巷,空间
参考文献
[1]茅艳, 刘加平.寒冷地区住宅窗户节能技术[J].工业建筑, 2006, 36 (1) :11-13.
[2]董海荣, 祁少明, 姜乖妮, 等.寒冷地区市郊住宅建筑节能措施[J].工业建筑, 2007, 37 (3) :30-32.
[3]张延路.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 2008, 34 (28) :243-244.
[4]吴鹏飞.寒冷地区住宅窗户采光与节能设计研究——以西安为例[J].门窗, 2009 (12) :38-41.
[5]冉茂宇.福建省典型气候区居住建筑适时通风节能研究[J].福建建筑, 2011 (5) :73-76.
[6]张海遐, 陈浩, 金瑞娟, 等.活动式建筑遮阳设施对南京地区居住建筑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J].江苏建筑, 2009 (5) :87-88.
[7]张三明.建筑物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98-99.
自然传统经济 篇8
关键词:园林,自然空间,构成,差异
园林是作为人类再现自然的一种理想而产生、发展并存在的,也是人与自然相沟通的一种人文化的纽带。世界各国都有造园的活动,并且由于各自的文化、地域差异而产生不同类型的造园手法和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类,就是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几何式造园手法和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式构园手法,前者强调几何平衡,强调制约与人工,后者强调自然,并佐以人工使自然与人工相融合,而高于自然。如果用“符号学”的观点来看,中西园林的空间构成有明显的符号性差异,中式园林是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理想主义符号,西式园林则是一种科学式、理想式的符号。
1 和谐
一个民族的人文观取决于民族固有的文化特性,即民族深层哲学理念对社会观念的渗透和影响。在艺术上,中国古典园林中,“道”的思想便集大成的表现出来,这个“道”就是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这一点,西方哲人们也都认可。罗素曾这样理解东方的“道”,他认为“老子的哲学是强调每一个人、每一只动物、每一样东西都按一种自然的方式行事。人们自身必须遵照那种方式而且鼓动别人遵照。”其实,“道法自然”的“永生”哲学理念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在中国的人文观中,因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要求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西式园林造园艺术的人文理念是植根于西方美学思想基础上,无论是西方古典园林还是西方现代园林,都存在一种对“野生态”自然化的崇拜,而且随着西方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自然”美的依赖就愈见明显。因此,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中外园林艺术造园手法及空间构成所反映出来的人文观在对自然的崇拜上是和谐的、相通的、融合的。
2 差异
2.1 中式园林中体现的信仰和西式园林中体现的宗教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苑囿是出现最早的一种园林类型,而中国的皇家苑囿则体现出一个朝代人们对君主信仰的认可和随从。不同的君主由于信仰的不同而在皇家园林中渗透的人文观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的老百姓却能加以认可,即信儒的君主依儒建园,信佛的君主依佛建园,信道的君主依道建园。
西式园林中体现出的宗教意味,却是园林空间构成中一个亘古不变的元素。西方所有园林中几乎都有人对主和耶稣的崇敬,耶稣受难、耶稣救世、基督乃至圣母光辉的形象普遍地出现在西方大型园林的雕塑、壁画中,而不具有时代和朝代的明显差异。也就是说,无论在哪个时代,不论是哪个君主执政,他们只信奉天堂的主,表现在园林中,就只有对一种宗教的信仰。这与中国随君主更替体现不同信仰差异的现象大相径庭。
2.2 中式园林中人文的寄情与西式园林共享的理念的差异
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种独特的风格园林。在中国,私家园林是个性的,是自我的,是私家所有的寄情之所。与之相比,西方园林所体现出的共享和大同就与之格格不入。西方园林大多是建筑在公共广场、植物园和自然风景区的基础上,因而共享园林风光是西方人文观中“自由”理念的完美再现,无论是何人建造,最终要向世人开放,炫耀也好,娱人也罢,这种人为的自然景观受益的对象仍是社会和社会中所有的人,正如JI·B·雅琴伦所说:“创作过程中富有内容的因素保证着它的结果具有这种特征,原则上的创新(从社会角度看而非个人角度),具有社会意义,实现的完美。”
2.3 中式园林空间构成的含蓄与西式园林的开放的差异
东方文化强调美在含蓄,美在透与不透之间。这种浪漫的东方人文气息体现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就表现在最常见的“移步换景”造园风格上。中国园林在空间构成上最忌“露”,强调一步一景,是一种微缩景观的组合。最典型的要数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抑景手法。古典造园者认为,在园林中最绝妙的是假山,是游廊,是屏门,是楼窗,要使游者看到“粉墙间隔,水院幽深,园小意无穷”的景致,体会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境。而西式园林则强调视野的开阔和舒朗,要体现景观的“大气”。空间结构不但不隔,反而要开放,而且是彻底的开放,要让满园景致尽收眼底,让目光体会出“一马平川”的舒畅感。
2.4 中式园林的美妙、宁静、均衡与西式园林科学、严谨、理智的差异
在中国的园林中亭台楼阁、假山、清泉只能作为整体的单一元素进行组合,不重叠、不反复、不夸张、不整齐。与之相反,在西方的构园理念中,几何、数学都是科学的、理智的,园林的风格也表现为强调整一、秩序,强调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中西方园林空间构成的差异一直处于人文理念与自然的角逐中,反映出了各自人文观的差异。
3 对北方造园理念的思考
北方城市,尤其是包头市,在园林建设方面具有先天的不足。无论是气候还是树种、花种乃至造园范围都有缺陷,因而在园林空间构成中应具备以下3种理念:
1)园林构造应当立足于“大园林、小景点”的和谐统一,强化园林构成要素的功能配置。
包头市在现有的建设规模下,城市中已难具备构筑大型园林的条件,因此应当立足于将整个城市设定为一个“大园林”,将文化广场、休闲广场、艺术广场、植物园、游乐公园、道路景点等小景观作为构成大园林的一个个要素,借鉴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均衡理念,给每一个要素以单一的功能配置,再配上城市整体的大面积绿化,从而使人们形成一种“遍游包头,始见园林”的概念。
2)单体园林构成及风情应立足开阔、舒朗、大方。
北方的单体园林或广场设计,应当借鉴西式园林的构园手法,强调对称、整齐、开放的风格,充分增加城市的空间感和秩序感,适应北方特有的气质和民俗。
3)园林建设应力求实际,表现出四季不同的园林景观。
应当适应北方的气候特征,在单体园林中按季节特点安排景观空间构成,使园林春见萌芽、夏见盛花、秋见结果、冬见绿荫,同时,增加城市针叶林的比例,改变城市和单体园林夏季灿烂、冬来灰败的不和谐景致。
4结语
无论是中西园林,还是北方园林,在自然空间构成中,人文理念是决定园林风格的基本条件。而从实际中看,园林艺术和人文理念还存在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造园过程应当“应情就势”,打破旧有的人文观,体现出现代的风格。在昆明的世博会中,香港园林以特有的钢架结构代替亭台楼阁,以盘旋而上的钢梯代替古典的回廊,给人一种向上、蓬勃的生机,这便是渗透了现代人文理念的精彩一例。同时,造园还要立足内涵挖潜,适应地方风格,与地区的人文观相融合。可以说,与地区文化完全脱节的园林景观是一曲不和谐的乐章,而完全顺应旧有人文理念的园林则是一曲不舒畅的旋律,只有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才能使园林建设的自然空间构成最完美地再现地区的文化与进步。
参考文献
自然传统经济 篇9
关键词:孝道文化,自然环境,农耕文明
百善孝为先, 百德孝为首, 百教孝为始,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核心之一, 被中华文明奠基时期的儒家创始者孔子称为“至德要道”。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孝的文化, 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定于孝道之上的社会。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罗素在其一本关于中国的论著中思索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说:“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 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奇怪的是, 中国文化已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而这个旧习惯依然保存。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意孝道, 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 家族关系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却不是这样。”[1]相反, 孝道在中国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家族关系的强化而得以继续发展和保存。对中国文化不无偏见的黑格尔, 有一句话倒是切中肯綮:“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 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2]孝道文化为什么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它为什么深深地植根于历朝历代人的思想之中呢?为什么又能成为古代宗法社会政治的伦理基础呢?对此, 我们仅从自然环境方面加以分析。
一、封闭而优越的发展农业的自然环境使上古先民早已形成了安土重迁、“人惟求旧, 器惟求新”的保守观念, 这是孝观念得以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人类的精神生活及精神产品, 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为基础和前提的, 是由特定的生产方式, 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孝道观念的产生同样如此。
中国地处东亚大陆, 气候温暖湿润, 自远古以来, 华夏大地上先民们的生活环境即如《庄子·秋水》中那个寓言里的河伯那样, 大海防于东南, 雪山屏于西, 大漠戈壁绝于北。震旦古盆地天然地成为一个与其他地方隔绝的人文地理单元。这种隔绝的情形, 直到公元1世纪初才稍有改变, 但也只是有个别人历尽艰难越过了西部和南部的天然屏障而已。这种与外界隔绝的优渥的地理环境, 生长出了一类独特的文化, 这是一种大陆型的农业文化。
中华民族栖息的这块东亚大陆, 可谓地大物博, 为我们民族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使得人们无须辗转劳顿便能求得生存。但是从另一角度而言, 过于优越的地理条件恰恰又构成了发展的障碍。因为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的, 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所以他们的活动范围相对狭小, 很早就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定居农业生活, 形成极强的安土重迁观念。人们的理想生活图式是“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世外桃源, 背井离乡被视为不得已的悲剧。这种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 使人们的时空观念得不到足够的拓展。这样, 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文明的传递主要是纵向的承继, 而很少横向交流吸收。这是初民对拥有较多生产、生活经验的老者尊重的环境因素, 也是孝道观念产生的自然基础。
二、早熟而繁盛的农业, 促使社会产品出现一定的剩余, 这为养老、尊老及孝观念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农业考古实践中, 我们发现中国原始农业的分布极其广泛, 北起内蒙古东部、辽河流域, 南到云桂大地, 东到山东半岛, 西到渭水流域, 但主要集中出现于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的旱作农业是以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 (公元前6100—5000年) 和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 (公元前6100—5600年) 为代表。南方的水稻农业是以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 (公元前6500—5500年) 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公元前5200—4200年) 为代表。从这些原始农业遗址中我们发现当时的农业已达到相当水平。与此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上古先人的精神世界也已表现出独有的特征。
与游牧民族“贵壮健, 贱老弱”的社会风俗不同, 农业文明的优势恰恰在于, 她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稳定的、持续不断的食物资源, 提供了供养老人所必需的剩余劳动产品。正因如此, 在中国历史上, 很早就形成了“尚齿”、“养老”的传统。《礼记·王制》篇对此多有述及: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 养庶老于下庠;夏侯氏养国老于东序, 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 养庶老于虞庠。”
“国老”即有爵位的老人, “庶老”即普通百姓中的老人。《礼记·王制》篇的这段记述很有价值,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自有虞氏至夏、商、周, 虽然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养老、尚齿的内涵也在不断调整、变化和发展, 但四代“养老”、“尚齿”的传统却是以一贯之的, 直到孟子还把“齿”与“爵”、“德”并称为三“达尊”。法律也对八九十岁的老人网开一面:“虽有罪, 不加刑焉。”[3]这种群体行为规范是孕育孝观念的重要的民族心理土壤。但它与纵向经验传授为特征的农耕生产方式下提供的稳定、持续的生活来源是分不开的。
三、从群体生存、发展的角度讲, 尊老、养老也是农耕生产的内在要求。
古代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生产经验。事实上, 许多农业生产的规律性的东西, 都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尤其在上古时期, 岁时节律、天象气候的变化, 没有什么工具、仪器去测度把握, 只能依赖劳动者经验的积累, 阅历的增长。有没有丰富的农时农事经验, 对于农业收成的丰歉多寡, 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 在那样的社会中, 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都相当缓慢, 这就逐渐形成了一家之长在生产与生活中的绝对的权威地位、核心地位。对经验的尊崇, 就自然地转变为对掌握经验之人的尊崇, 具体表现为恪守传统与祖先崇拜的合二为一, 这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也恰恰是孝道观念得以产生的根本机制。
所以, 在农业社会, 老人既是德的楷模, 更是智的化身。后辈敬重和爱戴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长者, 年轻者服从、侍奉老年人, 乃是顺理成章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祖先的崇拜, 就是人类自身对于历久以来的劳动经验的崇拜。”[4]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经验之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事实上, 传统思维方式中, 人们总是“向后看”, 留恋、美化过去, 按旧规矩、老道道行事, 其根源正在于农业文明的特殊性。《尚书·盘庚上》反复申说:“人惟求旧, 器非求旧, 惟新。”便是农耕文明在精神领域的反映。
进而, 当家庭成为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时, 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家庭的大事项, 自然而然要由父亲、祖父或曾祖父来决定。对有生产经验的长者的遵从, 对父亲、祖父、曾祖父的服从, 内化为心理情感和道德准则, 便是“孝”。所以, 就由氏族群体的尊老进而衍生出父权制下的孝亲这一点而言, 尊老养老对于中华文化具有本源的意义。
《礼记·乡饮酒礼》:“民入孝弟, 出尊长养老, 而后成教, 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历代统治阶级深明此道, 无不把尊老、养老作为推行孝道、治国安邦的有效手段, 这种传统在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封建社会得到继承和进一步发扬, 对祖先崇拜及孝道观念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四、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使社会秩序构建的元规则———血缘原则得以长期存在, 它为孝道观念的生存、发展、壮大提供了长期、安全的避难所。
恪守传统与祖先崇拜现象在世界各民族文明之初都存在, 但为什么只有中国才发展出完备的孝道体系并成为一种文化呢?显然, 这其中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 即中国农耕文明中的血缘秩序原则。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 商业贸易虽在局部、短期有过兴旺的情形, 但从未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内陆贸易虽有过短暂的繁荣, 但海上贸易从未繁荣过。中国的近海邻国, 也没有靠商业贸易立国的国家。这就使对氏族血缘原则起到极大破坏作用的商业文明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充分扎根的土壤。这种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步入文明社会, 其对血缘纽带的执著在世界文化中是相当少见的, 这注定了中国的农耕经济与其他文化体系中的农耕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经济细胞上的根本性区别:西方是个体、庄园, 中国是宗族、家庭。家庭是以血缘为基础的, 这种以血缘纽带相联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必然产生将血缘情感和实践理性融为一体的情感方式。尤其是西周宗法制度的确定, 把血缘关系上升为组织社会、结构国家的根本所在, 这就为孝的实施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 优越而封闭的自然环境, 造就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早熟;在这个一以贯之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环境下, 聚族而居、集体劳作、自给自足成为必要的生产、生活方式, 血缘原则成为社会秩序构建的首要原则, 这一切是孝道观念孳生、蔓长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著.秦悦译.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6:30.
[2]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232.
[3]礼记.曲礼上.
自然传统经济 篇10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作为一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系统观和创新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中体现这五方面内容必然对其有所启示。
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论出发点)
在古代,认识特征中带有直观性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在认识的这种早期阶段,人们掌握的知识大多来自直观的经验观察,属于直观的经验知识,尚未进化到更高级的理性阶段。当他们遇到新的自然现象需要解释时,只能以这些直观的经验知识为根据,这时的解释带有直观性就十分自然。古代自然观同时具有思辩性、整体性与普遍联系性。古人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普遍联系,在理论上是一环套一环,阴阳联系,具备着思辩的关系。整体性与普遍联系性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中最能体现出来,中国传统的大家族观念就是这种特性的体现。
那么传统建筑走到今天,古代朴素的自然观面临着今天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挑战。曾经适应时代发展的传统建筑能否继续在当今这个社会生存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在这时我们更要在传统建筑的保护更新中运用好现代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握中国传统建筑的更新与保护策略。
2 系统观(思想方法)
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中国民居最宝贵之处,并不在于它的表象层次甚至结构层次,而是其背后的精神层次——整体思维的思想方法和综合功利的价值观。”
在传统建筑保护中不仅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建筑与外部要素和环境的关系。传统建筑只有符合这些要求,才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功能。但今天的建筑已不单是一幢建筑的实用、美观和经济的问题,它还涉及到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环境学等多门学科,即传统建筑在今天该体现什么样的面貌,要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在今天“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年代,传统建筑要与现代建筑相协调,要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协调、相统一的绿色建筑体系内占有一席之地,这就要求建筑师在进行传统建筑保护中必须有综合思维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诸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传统建筑的保护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筑师只有解决好各阶段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
3 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原则)
3.1 传统建筑更新设计
传统建筑更新设计要注意建筑的长期使用特性,即在使用周期中,传统建筑功能应有其可变性和对未来的适应性。传统建筑是古人营造的生活、工作空间,其功能应随技术进步和时间推移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历史文化遗产宏村这个历时几百年的建筑聚落如今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和参观者,主要原因是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多元性及可变性。如今,它的外观依然维持着建造之初的状态,但是内部的功能已不仅仅是当初的居住功能,更为当代人缅怀历史,从历史建筑遗产中吸取养料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料。社会不同时期对建筑创造性的改造,揭示了建筑的发展是包含时间因素的动态过程,从目前一些建筑来看,功能老化大大快于实体材料的老化,这对社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因此,传统建筑在今天的功能设计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通过建筑的可变性,使其达到较长时间的适应性。
3.2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环境协调设计
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的历史,在社会进步中,人类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坚持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不断选择,调整自己的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性思考开始在全世界推广开来,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被世人普遍承认,成为全球性的命题。新的时代,要求建筑师探求和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并在其指导下进行设计。传统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之一便是表现在建筑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上,着眼于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为后代留下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4 创新观(创作灵魂)
保护传统建筑是一件艰辛而复杂的劳动,其要求建筑师有全面的传统建筑知识、扎实的设计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传统建筑的保护过程,绝非简单的修复,而是一个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传统建筑的创新不仅是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体现在对现代生活适应性中,更是体现在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的多元化模式中。
5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中许多建筑或者建筑聚落,尽管在功能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使用要求,但其形式仍然令人喜爱,其历史和文化价值远远超出其功能价值,它们就是“活在现在的过去”。传统建筑的保护更新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以说,传统建筑在当代要生存、要发展,就要求保护传统建筑的建筑师学者们充分运用自然辩证法,以它为理论基础、理论框架,走出一条顺应时代和科技发展的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之路。
摘要:针对中国传统建筑面临的挑战,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就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系统观和创新观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作了探讨,从而找出一条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之路。
关键词:传统建筑,自然辩证法,保护,更新
参考文献
[1]汪自力.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5-16,113-114.
[2]金其铭.人地关系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314-317.
[3]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111-115.
[4]许平,潘林.绿色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8.
[5]姜利勇.传统风貌区的保护与更新[J].山西建筑,2007,33(35):28-29.
刘世锦:中国经济进入自然回落期 篇11
回落符合经济规律
劉世锦说,去年以来,几个重要经济指标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回落期。如基础设施在总投资当中的比重下降:2009年,基础设施占整个投资的比重大体上在30%以上,2011年已下降到22%左右;又如东南沿海地区几个经济大省、市经济增速率先“下台阶”,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和北京的经济总量,加起来占中国GDP一半多一点,去年这些地区GDP增速在全国平均增速之下。
“这是一种自然回落,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规律,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好事。”刘世锦认为,从以往经验看,国际上的成功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德国和中国台湾等,都经历了大约20年到30年的高增长,人均收入达到1万国际元。“国际元”指的是一种购买力评价指标。这个时候,这些经济体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增长速度自然回落的现象。大体上,经济增速下降在30%至40%左右,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了中速增长阶段。
刘世锦认为,在达到人均收入1万国际元之前出现自然经济回落,是中国工业化高速增长阶段成功的表现。如果中国经济能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在原来的增长幅度下降30%至40%,即由前些年的10%降到6%-7%左右,中国将可以避开不同类型的中等收入陷阱,并最终成功跨入高收入社会。
“现在媒体经常说,中国的经济增速下来了,那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潜台词就是说,如果想主动往上调的话也可以上去。实际上,这是不可以的。如果我们主动用了一些办法硬调上去,经济增速还是要下来的,而且最终后果相当严重。”刘世锦说,有些地方政府现在还存在一种思维定式——觉得过去几十年都是高增长,偏偏在我手里速度下来了,不太甘心。于是动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一些行政手段,把速度搞上去。“如果这样做,将来要吃大苦头。日本在这方面有深刻教训。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经济增速下来了,日本政府就大搞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后果就是严重的增长泡沫,最终导致上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经济衰退。”
今年前景较乐观
在刘世锦看来,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考验,是如何面对欧债危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但政府的应对手段还有很多。今年中国经济前景较乐观。
欧债危机是中国最大的外部挑战。欧洲国家会经历三个阶段——从私人债务危机到公共债务危机,再到货币政策体系危机。目前欧债危机还没有见底,处于公共债务危机向货币体系危机转变过程中。欧洲政治家们最终会如何决策,我们都无法确定。不过,对欧洲的情况,中国无须太悲观。过去正常情况下,欧洲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也就是1%-2%,即使经济复苏了,也不会出现高速增长。而且,短期内欧洲经济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中国经济要对付的不是欧债危机的短期阵痛,而是未来的长痛。
中国内部的挑战来自房地产市场。尽管政府坚持调控不放松的政策,但市场反应、价格反应与投资反应都具有不确定性。不过,刘世锦认为,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比较大,而且政府还有相当多的调控手段可以运用,所以不必担心房地产市场会将中国经济拖向“硬着陆”。他预计,今年一些大城市的房价可能回调20%-30%左右,但从全国来讲,回调的幅度不一定很大,这种态势大概会保持两三年左右。
产业企业进入大规模调整期
刘世锦认为,当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后,今年将出现一个新变化,就是产业与企业将进入大规模调整期。
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生存比较困难:一方面是企业融资体制问题。在宏观政策收紧以后,在本来融资就难的条件下,融资差的中小企业会难上加难;另一方面是成本上升的问题。成本上升的压力对它们的影响非常大。
刘世锦说,这反映出当经济步入中速增长后,数量型的扩张不像过去那么快了,市场空间也不像过去那么大了,中国将进入一个企业兼并重组力度相当大的阶段。“一定是有一批企业要出局的,或被市场淘汰,或被别人收购。这种调整要解决的就是盈利模式问题。”
中国企业的特点是发展速度越快,效益越好。但是,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速降低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必然降低,速度降低之后,企业需要有一个新的盈利模式。刘世锦预计,中国经过调整以后,未来出现的产业格局,很可能是少数几个拥有相当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的大企业,再加上一批拥有专业化优势中小企业。
而在调整重组的过程中,刘世锦认为,最需要的还是要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尽量少一点“拉郎配”。同时,下一步中国企业发展的重点要放在传统产业上。“有一些人感觉到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快,已经不必再搞传统产业了,但你一定要记住,法国的葡萄酒到现在还是具有竞争力的,意大利还在生产瓷砖——这是他们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关键是要有核心竞争力。”
“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全球都吸取了一条最重要的教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相适应。从未来全球产业体系来看,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还是制造业,以及以服务制造业为导向的服务业。”刘世锦表示,中国的产业升级,更多的也是要坚守主业,谨慎跨行。未来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大多数将在我们已有的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中。“有些人讲中国制造已经不错了,现在要中国创造。但是中国制造只是一个初步的阶段,和日本、韩国高端的制造业相比,我们的差距很大,空间也很大,我们的企业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自然传统经济 篇12
1.1 中西传统自然观形成根源
中国大陆的封闭安和, 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 而西方世界的自然观建立在对自然界根源的认识探知及对科学数学的采集之上, 再进一步思考的同时归纳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由于西方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是在古罗马和古希腊, 所以古罗马及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因素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及传统自然观的形成有种重要的影响作用。古希腊诸国国土多以丘陵为主, 山河、盆地、丘陵清晰可见, 并不适合农耕,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的种植园, 依赖进口与出口, 正是因为这种地理环境影响, 农业谷物不能自给自足, 加上丰富的海岸线资源, 促进了西方国家对自然的挑战, 在航海冒险的过程中, 探寻自然观在自然层面向思辨层面的转变。
1.2 中西传统自然观的差异
中国传统自然观在很大层面上体现在以儒道禅学派为主的传统哲学发展过程中, 道教与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促进了佛教自然观的产生, 把自然与佛教意境充分结合了起来。之后发展的禅宗思想更是主张崇尚自然, 利用自然形象表达其主张思想。西方自然观主要可分为希腊自然观、文艺复兴自然观和现代自然观, 视自然为神圣、为必然、为有机整体。文艺复兴自然观并不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并以人的意志为中心对自然进行人为摆置, 而现代自然观人为自然是一直变化前进的。综述来看, 中国传统自然观讲究天人合一, 西方传统自然观讲究实证和本体认识。
1.3 中西传统自然观的价值意义
中西传统自然观各具特色及利弊, 对其优劣评判尚无明确的标准, 但不可否认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自然观基于对自然的观察及把握, 具有整体性及象征性的优势。西方受传统自然观的影响, 将本体与现实对立, 互相作用于对现实世界的解释, 用思维设想来规范世界。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西方来说, 传统自然观都需要进行新的变革和完善, 在互相融合和渗透的过程中, 形成现代科学自然观。
2 中西传统自然观对现代园林要素的影响
2.1 石景设计
中国园林注重以山水为景观园林建设构架, 假山堆砌及叠石一般作为景观园林的主景, 借助有限的空间与山石的对比, 加深制造园林的山林气氛, 显现出园林高于自然的特点。西方园林对石的运用主要是以雕塑的方式体现, 全园以石雕为核心, 各式各样的石雕遍布全园, 在分布格局上与园林整体规则对称符合, 构成空间序列。
2.2 理水分布
受中国传统自然观影响下的景观园林在水的布局上分为集中于分散两种形式, 以水池为中心, 增强空间开阔感及宁静感, 水池偏于园林一侧, 形成山水环抱格局, 增强了环境的幽深感。西方自然观影响下的景观园林对水的运用则主要体现在喷泉设计上, 错综复杂的喷水设计, 加深了水对景观园林的灵魂效果。
2.3 建筑要素
中国园林在景观建筑方面利用建筑物做到整体空间环境的点缀, 以山石、花木组成的半建筑空间组成了整个的景观园里建设空间。西方园林强调主从关系, 强调几何与秩序的统一, 建筑以石为主, 砖石结构建筑广布全园, 建筑体积庞大, 注重立体石面的划分处理, 具有相当的美学原则。
3 中西传统自然观对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启示
3.1 场地分析选取
自然存在缺陷是不完整的, 应在自然场地环境中加入合理的人工调整及安排, 加强对场地的利用改造, 重视建筑要素之间的平衡。在园林设计过程中, 注意生态环境的维护及古树植物的保护工作, 对设计场地内的景观有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规划基础, 并充分了解当地周围居民生活习俗及民族习惯, 达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效果。
3.2 空间布局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一直遵守着“师法自然”的设计原则, 为更好地服务现代景观园林设计, 我们应在现有基础的设计基础上, 充分借鉴中西传统景观设计中的合理成分, 顺从自然尊重自然, 追求自然美的同时, 综合西方园林设计中体现的出层次感及布局感。牢牢把握以自然为宗旨, 以生态为主体, 以人本为核心的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本质, 将实用与美学有机结合, 设计出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能彰显民族特色的景观园林作品。
摘要:当今景观园林正处于转型阶段, 园林工作者应对中西方造园技术的优良传统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持客观公正态度, 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传统自然观作出诠释, 营造有地域特色及时代感的现代景观原理, 进一步探寻更加科学合理的景观园林设计理念。
关键词:园林,传统,现代
参考文献
[1] 邱景亮.中西传统自然观及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比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自然传统经济】推荐阅读:
自然灾害与农业经济07-29
传统经济09-20
传统的林下经济09-24
文化传统与经济组织08-13
传统经济学理论挑战06-24
知识经济与传统观念变革10-24
传统零售业与网络经济07-29
西部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的融合07-15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