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译要点

2024-06-05

笔译要点(共3篇)

笔译要点 篇1

部分英语翻译对英语笔译有错误的理解,他们只要依照字面的意思做好英语翻译,就算完成了笔译工作。实际上这种翻译方法常常会造成理解性的岐义。

一、笔译中的角度问题

目前英语翻译的角度有两种,第一种为依字面的意思翻译,即翻译要准确的传达字面的思想;第二种为意译,即翻译要以帮助人们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为优先,只要达到这一目的,翻译不必严格的依照文字字面的意思翻译。如果翻译能根据翻译的文本内容准确的找到翻译的角度,就能让翻译的结果满足需求;反之,翻译的结果会造成理解性的岐义。

以翻译笔译英语标识语为例,部分翻译以第一种角度翻译标示语,结果造成很多例解性的岐义。比如部分翻译者将 “不得自带酒水”译为“No self-beverage allowed”,这便带来理解性的岐义,这是由于西方游客不能理解这句话背后含义的缘故,假设翻译将句子译为“Consumption of our foods only”,西方游客就能迅速的理解这家酒店要表达的意思, 从而让翻译文本起到了“公示”的效果。从笔译的角度来说,人们不能盲目的论断字译的效果比音译的效果好,也不对盲目的论断音译的效果比字译的效果好,翻译者要根据翻译的需求找准翻译的角度,采用适当的角度做好中英翻译。

英语翻译只有找到最适当的笔译角度,才能提高笔译的质量,这是提高笔译质量的要点。

二、笔译中的文化问题

有一部分英语翻译的翻译语法功底较为深厚,掌握的词汇量够多,可是在实际翻译中,人们却感觉他的翻译十分生硬,缺少美感,从而不愿意接受他们的英语翻译成果。 这些英语翻译感觉很困惑,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提高笔译的质量。实际上,这些英语翻译存在没有将文化底韵融入到笔译中,翻译的文字文化底蕴不足、艺术效果不足的问题。现用以下几则翻译的例子剖析这一问题。苏轼曾写过一首词: “水光潋滟晴方好……”,部分翻译者虽然了解翻译诗歌的时候绝对不能应用字译翻译法一字一句翻译这句词,否则会失去诗词要传达的意味,但是即使找到了翻译的角度,他们还是觉得抓不住翻译这首词的要点。英语翻译不能准确的翻这首词,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底蕴不足,所以不能理解如何传达这首诗呈现的意境。有一名英语翻译的结果为:“The shimmering ripples delight the eye on sunny days……”这一名英语翻译在深入了理解诗词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的文化,用英语展现出这首词的意境,于是取得了非常好的翻译效果。

另有一名英语翻译在翻译:“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一句时,将它译为“Yes to life,No to drugs!”,这名英语翻译抓住了翻译要点,准确的提炼出翻译关键词,应用排比的方法组合句子,取得了极佳的翻译艺术效果。人们看到这一句英语句子时,能迅速理解句子传达的观点,得到美的艺术享受。部分英语翻译认为笔译就是用笔把一句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只要翻译不出错就能做好笔英语笔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的展现,英语背后的文化与中文背后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性。英语翻译如果要提高笔译的质量,首先需掌握两种语言知识,这是做好笔译的基础,其次,要熟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能够灵活的转换两种语言表现的手法;最后,英语翻译要了解词汇的重音、韵律及其各类修辞手法。英语翻译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根据翻译的需要适时应用语言知识,才能提高笔译表现的效果。

三、笔译中的专业问题

部分英语翻译在翻译文字的时候,会翻译出“中国式英语”,造成理解性岐义的问题。英语翻译会出现这种错误,是由于专业英语能力不强的缘故。为了提高英语笔译的水平,英语翻译必须加强专业英语的修养,能够根据翻译的环境给出最准确、最专业的翻译。现举两个笔译专业问题的例子。有一名英语翻译者在翻译商业信件时,遇到这一个句子:“等到我们检查了库存情况,再给您回复”,这名英语翻译者应用“check the stock”来表达检查库存,这就出现翻译笔译的错误。在英语商业信函中,“检查库存”一词有专用的词汇“inventory review”,如果翻译者在翻译商务信函时,不了解专业词汇的应用方法,就会出现翻译错误,带来理解性岐义的问题。在另一封商务信函中,有一名翻译者将 “30天”这个词翻译成“30 day net”。如果在普通的电子邮件交流中,这种书写方法没有错误,可是在商务信函中,关于天数有一种缩写表达方法,即“Net 30.”由于这种写法能降低文字人员的工作量,因此西方在商务信函中常用这种写法。如果这一名英语翻译能用缩写翻译方法,就能提高翻译的效率,让翻译的效果更具专业性。

英语翻译只有提高专业英语应用的能力,在做笔译工作的时候了解文本应用的领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翻译,才能高让笔译成果满足专业领域的需求。

四、总结

英语翻译人员并非熟悉了英语语法知识、掌握了大量英语词汇,就能做好英语的笔译翻译。本次研究说明了英语翻译中笔译的要点,英语翻译人员只有抓住这三个要点,提高英语素养,才能提高笔译的质量。

涉外刑事案件口笔译程序和要点 篇2

1.法律程序

涉外刑事案件的法律程序的口笔译服务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案件发生被立案后, 就涉及到了正式的翻译问题。实际上翻译的介入可能更早。本案中, 嫌疑人在杀害女友后被人怀疑并报案, 警方立即赶到现场, 嫌疑人拒不开门。在没有确凿证据下, 警方不敢贸然闯入, 随即叫来翻译。通过交谈, 嫌疑人自己承认杀人, 警方这才破门而入。此是翻译的第一次亮相。随后的逮捕、提审、庭审、宣判, 直至最后的犯人押送, 都需要全程的口译和笔译。

(1) 在案件的调查取证阶段, 译员要配合公安部门的提审。此工作和费时, 需要多次到看守所面对嫌疑犯, 而其可能很不配合。这就要求议员通晓中国法律的精神, 并向嫌犯说明这是提审的准备工作。在正式的提审过程中, 译员既要做好口译, 又要做好英文的笔录工作。通常公安部门会有专门的笔录人员, 但涉外案件英文笔录是必需的, 以作为备份和证据。同时, 每份笔录都应该由嫌犯通读, 确认后签字。

(2) 案件审结后, 公安部门将案件移交到检察院以便于提起公诉。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复核, 重新提审和询问。翻译要做好笔录, 并注意检察官的问题不是普遍性的, 而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通常针对案件的关键细节。嫌犯可能会给出与以前不同的答案, 译员要仔细确认源语与译语的关联性, 细节关键词不能有出入。待一切细节明白无误后, 检察机关会提起公诉。公诉书的中英文版必须完全吻合。

(3) 法院在接到公诉书后不会立刻开庭审理, 而是会做大量的相关准备。同样, 法官和相关工作人员会到羁押地询问嫌疑人, 译员应做好口译和笔录。

(4) 公开开庭的口译工作量非常大, 译员应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 并且最好事先拿到法庭的庭审提纲。在庭审的过程中, 嫌疑人、原告和被告、律师、检察官和法官的语言都要明白地用目标语译出。这要求译员的综合素质较高。此案中两次庭审分别耗时2个半小时和2小时, 其中很多细节问题下面会探讨。

(5) 判决书的翻译是重中之重。要求语义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英文版本的语体得体, 语域适当, 没有歧义, 格式正确, 经得起推敲。此案中, 原告提起上诉, 上诉状的英文版也应符合此要求。

2.语言要点

以上为涉外刑事案件的基本法律程序, 必须遵守。而译员的义务就是保证每个环节的交流能顺畅, 使法律程序能尽快走完, 提高效率。同时在严格遵循法律程序的同时, 译员应该遵循翻译科学的原则, 保证达到翻译的基本要求, 即“正确”和“通顺”。

(1) 译员要清楚自己的较色定位, 翻译语言中不能有自我的感情色彩。译者不得进行总结、同义替换、解释或者给出个人观点。正如美国联邦法院于1978年制定了《庭审口译员法案》 (Court Interpreters Act of 1978) , 要求法庭口译员必须完整准确、一字不差地 (Verbatim) 翻译源语信息, 不得修饰和省略源语信息, 不得更改原话语的语体和语域。如此案虽为中国人受害, 也不能让义愤的情绪影响翻译的客观准确性。在笔译记录时, 也要有正确的语域选择, 不能越位。译者要熟知相关的法律专业词汇, 绝对不能出现翻译硬伤。

(2) 在口笔译中要求意义胜过文采。对于特定相关的关键法律术语的使用和翻译要求绝对正确。法律术语最突出的特点是词义单一而固定, 每个专业术语所表示的都是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 在使用时其他任何词语都不能代替。法律英语的每一个专业词汇都有自己特定的法律含义, 绝对不能随意更改, 绝非普通意义的词汇所能代替。另外, 一个词可能有多种意思, 但作为术语, 只能作特定理解。如两种语言中没有对应词语, 则应该意译, 且解释清楚。笔译或做笔录应完整详细, 用词准确。例如此案件中的原告和被告翻译成the plaintiff和the defendant还是the accuser和the accused?前者用于民事案件, 而后者才是用于本案的刑事案件词语。在如原告诉状中有赔偿明细, 不是compensation details而应该是claims statement;公诉意见书不是prosecution proposal而是prosecution submission;故意杀人不是purposeful killing而是intentional homicide等。在各种法律文献中, 最常见的古体词如aforesaid (如前所述) , hereinafter (在下文) , hereunder (在……以下) 等常出现在法律条文中, 它们能使语言精练、直观、庄重。

法庭口译主要分为同声传译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交替传译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和视译 (sight interpreting) 三种。在同声传译或交替传译的过程中应注意意译明了、准确, 口译要符合特定人员的口气。如法官语言检察官要严谨, 律师的语言要注重逻辑联系等。法庭口译员必须完整准确、一字不差地 (verbatim) 翻译源语信息, 不得修饰和省略源语信息, 不得更改原话语的语体和语域。译员对两种语言都要有较强敏感性, 不仅要对语言特征和副语言特征有识别能力, 还要有相应的转换能力。说话人的迟疑、重复、口误等都要求被忠实地传译, 同时还要注意其说话时的表情、语音、语调。如法官用语“全体起立”应翻译成All rise而不是everybody up;“肃静”是order而不是silence;“你服不服判决”是“Do you accept the judgement?”而不是“Do you obey the judgement?”。

总之, 笔者通过翻译实践, 总结出涉外形式案件翻译的程序和要点, 归纳起来就是:听命法律程序, 熟悉法律术语, 明晰角色定位, 苛求用语精确。

参考文献

[1]陈公绰.英文法律文件的翻译[A].联合国翻译论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1993.

[2]罗选民.论翻译的转换单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笔译要点 篇3

英语句子一般语法固定, 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来连接词、短语、分句或从句, 注重显性接应 (overt cohesion) , 句子结构紧凑严密, 以形显义。汉语一般句式较松散, 中国人喜欢按照信息说话, 语序和意义是关键, 英汉互译讲究转换、省略、增译和调整语序。下面举例说明:

例1:To fill the leisure intelligently is last product of civilization.文明的终极目标是善用其闲。

例2:我能够滔滔不绝, 他却能够字字珠玑。

I am never at loss for a word, he is never at loss for the word.

英语叙述呈静态, 汉语叙述呈动态

英语多用名词, 名词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动词, 叙述呈静态。在英语的实际运用中我们不难发现名词化短语使用频率很高, 广泛使用介词, 动态意义的形容词和副词, 动词的弱化和虚化也十分常见。汉语句子倾向于多用动词, 因而叙述呈动态, 同样我们可以从汉语的使用中发现以下特点:汉语句子中多出现动词连用, 动词或动词词组可以充当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 动词常常重叠或重复, 对偶复意或对立并联的动词词组。

英汉转换可以理解为动态和静态转换

例: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可以怡情养性, 可以摭拾文采, 可以增长才干。

汉语常用主动式, 采用人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

汉人的思维重“得意忘形”, 人的动作和行为必然是由人做的, 事或物不可能自己去完成这些动作和行为, 因而表达时常常说出施动者, 采用人称表达法;如无人称, 则采用泛称, 如“有人”、“人们”、“大家”、“人家”等;当主语不言自喻时, 汉语又常常采用无主语句, 即在句中常常隐含人称或省略人称。

例:又要马儿跑得快, 又要马儿不吃草, 简直可笑!

You want the horse to run fast and yet you don’t let it graze.Isn’t it ridiculous!

英汉互译注意转换, 添加主语

例1:His passion carried him astray.他因感情冲动而误入歧途。

例2: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英语呈“主语突显”结构, 汉语呈“话题突显”结构

1.英语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

主语突显结构:指主语和谓语这两个语法成分是句子的基本结构, 句子中通常要有主语——谓语的。主语不可缺少, 谓语动词是句子的中心, 两者强调协调一致。因此, 英语句子主次分明, 层次清楚, 严密规范。

Little donkey with harmoniously tinkling bell thread their way among throng of people entering and leaving bazaar.

集市上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 小毛驴穿行其中, 身上的铃铛叮当作响。

One day he walked into an expensive shop after having been caught particularly a heavy shower.He wanted to buy a$300 watch for his wife.

这一天, 大雨倾盆, 他淋了个正着, 又想给太太买一块300美元的手表, 见一家高档商店于是迈步上前。

2.汉语呈“话题突显”结构

话题突显指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信息单位话题和评说的语言。汉语常常将话题, 即说话人想要说明的对象, 放在句子的开头处, 如果语言环境或上下文能暗示话题, 话题也可省略, 而将说明部分置于话题之后, 对其进行说明或解释。

例:新闻只看国际新闻。水果我最喜欢苹果。

汉语的句子可以有许多板块组成, 每一个板块, 不一定是名词或名词短语, 都有可能成为话题。决定话题的是其在说话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哪一个板块在说话人心中最重要是随具体情景变化的, 因此汉语句子的组织跟语用的关系密切。

笔译这种翻译手段由于两个民族思维、语言文化的不同, 所以不可能脱离语境去翻译, 这更体现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笔译的表达力求语法正确, 结构完整, 有时还要求修辞效果。作为一名优秀的笔译工作者, 必须不断提高汉英两种语言的水平, 在实践中学习笔译理论和常用技巧, 提高笔译能力。不断练习, 不断总结, 逐步认识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才能积极而有效地提高笔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邵志洪.英汉语研究对比[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铬离子吸附下一篇:明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