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要点(精选10篇)
艺术要点 篇1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艺术设计以及艺术设计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国家很多高校都设立了艺术设计专业,各个学校的设计教育模式也各具特色。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艺术设计素描教学的基本要点。
一、造型基础训练
造型基础是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扎实的造型基础,才能提高艺术设计的造型能力以及艺术审美水平。设计素描不能违反自然物象的本质,并对自然物象之间的形态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以及创新意识从而将设计意图传递出来。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归纳能力进行培养。
第一,客观物象的核心是形态结构。任何物象都存在于繁复缤纷的世界当中,外部形象的具体特征往往由内部结构关系所决定的,研究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象世界之间的联系。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在平面的媒材上创作出三维立体空间,因此必须对物象结构以及形态关系进行准确把握,同时还必须灵活掌握并熟练运用素描要素。点是客观物象结构关系基础单位,点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好地表现物象形态形成,不同画面以及点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和精神意趣也各不相同,点具有将人们直接引入到视觉表现中心的功能。线由点组合而成,线是点的指示方向。线在结构素描中能够直接反映出视觉效果,线的不同表现形式会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比如线的轻重、缓急、粗细、虚实、力度的不同都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因素。面又是由线构成的,其形态关系通常是由黑、白、灰组成不同的角度、形状、面积,在此基础上分割处理体现出客观物象形态布局等并对结构形态以及造型特征进行巧妙处理。结构素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超越物象形态的表层,通过对物象空间想象以及理性分析,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造型基础,培养学生认识、观察、表现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创造新形态意识的能力。
第二,物象的表象素描训练有助于对客观形态的表层进行研究。比如物象形态的体积感、空间干、质感、量感等,培养学生运用写实的手法掌握更多的设计造型词汇,进一步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不管是自然形态或者是人工形态都能够被人们感知,学生根据这些物象形态特征抓住其形式要点,并通过描绘刻画、形态比例、空间缩放、结构调整、明暗、透视等相关元素将形态关系加以呈现,运用视觉感性认识并充分结合理性分析,准确把握习作的整体感,将现实中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呈现在一个形式中,并融入自己的主观因素而并非单纯的客观事物的再现。个人的理念不同导致所处理之后的物象形态将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深入体验物象使得所设计的视觉形象尽量与自己的主观意识接近,甚至能够深入刻画到微观的表现中,以培养学生对现实物象的感受力以及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创作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增强其艺术创造力。在对物象形态深入了解、掌握的前提下而进行的造型设计,其实质是一种主观设计与创造,并且这种创作源自于物象世界的本身,建立超越物象形态的视觉形式,这种视觉形式涵盖了宏观与微观两种形式,通过对这两种形态的研究为下一步研究表象关系奠定了基础。使得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赋予设计素描更多的时代特色,借助现代先进的计算机信息计算,从而使得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能够更好地符合人们的视觉需要并能更好地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理性分析方法,除此之外,学生应加强设计素描形态表象方面的实践训练,同时在设计实践训练过程中,不能失去物象形态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挖掘设计范畴的想象力,并不断提升设计作品的形式意义以及实用价值。
二、创造性思维训练
在研究客观物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联想,这些都属于一种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对于设计非常重要。造型基础并不是设计素描训练的唯一环节,创造性思维训练是设计素描训练的一个更为关键的环节,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设计素描训练一方面可以更加准确地将物象之间的形态关系反映出来,另外一方面能够充分表现物象形态以及物象形态的抽象设计,这也充分说明设计素描训练过程中还需要训练认知思维能力。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素描的相关要素,比如黑、白、灰产生视觉对比,线条关系对比,同时还应运用点、线、面相结合,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并充分运用各种不同手段、材料工具,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身潜能,并对素描要素进行优化整合、精心编排、加工创作,进而传递自己的独特感受。创造性思维训练同样需要发挥联想实现以形达意,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注重更深层次的探索性以及表现性,通过对物象形态进行深入分析、重新解构并超越物象的表面形态,这种超越主要表现在并非一种空洞的形式符号,而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情感进行挖掘与创造,从而脱离了客观形态表象关系所产生的一种更加深刻的抽象关系。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能够进一步拓宽思路、提高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视野,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手段组织建立全新的形态形式。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构图、大胆取舍、发挥联想、充分演绎,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将他们自己的思想性、情感性以及想象力都充分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
当前大部分艺术院校的学生在素描训练方面已经公式化、模式化,这样的话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设计素描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打破自然现象的客观性,通过发挥联想并对客观物象进行二次创作、优化、整合最终变成一个有机整体,进一步提高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并将创作者自身的思想以及情感融入到艺术作品中去。艺术设计这门学科的综合性比较强,同时又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其中的基础素描是对现实以及想象物象的一种客观描绘,而设计素描则是在对物象形态感性认识的前提下,通过对素描特性进行理性严谨分析,它非常注重从自然物象的表层到内在的了解与掌握,训练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充分释放自己的情感意识。因此,教师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现实生活自然物象的内在构造,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呈现出这些自然物象的发展方向以及轨迹,进一步拓展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自身的艺术素质。启迪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在提升综合感知能力的基础上,深化对自然形态的感受能力以及审美情趣,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借助创造性思维提高自己对客观事物、客观物象的感知能力。
艺术要点 篇2
教学准备
1.设计学生信息素养表及反馈统计EXCEL文档。(详见《学生信息素养调查表》、《学生信息素养统计表》)2.开展调查,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主动性合理分配学习小组。(详见《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反馈》)3.设计学生专题研究的提纲模板并将《学习提纲总模板》分发给学生。
4.要求学生考虑自己对科学和艺术关系的初步认识,填写《科学与艺术K-W-L表》中的第1、2两列。5.将《学生信息素养评价量规》、《学生小组学习表现评价量规》、《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及《学生小论文评价量规》事先告知学生,让其明白学习的评价标准。6.将《学生探究活动记录》分发给学生,告知其每专题学习要完成《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中相关信息的填写。7.联系好具备上网及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教师个人准备好优盘。8.事先交给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中的座位表。
专题一:科学家与艺术
1.准备好录音机、CD、MP3供学生播放磁带、光盘或网络音乐。2.提示学生完成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一之1—4部分。
专题二:艺术家与科学
1.提供给学生电子画作《最后的晚餐》及阅读物《卡通绘画中的透视原理》。2.提示学生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二之1—4部分。3.提醒学生要做阶段性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专题三:学科与艺术
1.告知学生做数字诗歌游戏比赛的规则。2.提醒学生携带学习工具:尺、笔、橡皮。
3.提醒学生携带包含有黄金分割特征的绘画、雕塑、摄影等作品。4.提示学生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三之1—4部分。专题四:艺术与学科
1.提示学生携带动手做材料:空火柴盒、丝线、圆形空纸筒一只、气球橡皮膜一块、铝箔一块。2.联系DIS实验室,安排实验时间,并请DIS实验室管理员向学生介绍实验操作规程。3.提示学生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四之1—3部分。4.提醒学生要做阶段性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专题五:理论探讨
1.安排好理论探讨时的教学环境布置。
2.提示学生填写《学生探究活动记录》专题五之1—4部分。
3.提示学生填写《科学与艺术K-W-L表》中的第3 列,说明通过“科学与艺术”的主题学习自己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4.完成综合作业:一是写作一篇议论文来综合阐述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二是完善制作的多媒体演示报告。
教学实施后
艺术要点 篇3
关键词:意境;国画艺术;运用要点
1 国画艺术“意境”的内涵
谈到国画艺术的“意境”,不得不提我国的思想流派。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以儒家为中心的文学流派,儒家的思想重在达到天人合一,以“自我完善”作为最终的目标。这就要求人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外在的修养,更要重视内心的淡泊明志。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引导下,对我国的国画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创作者不仅重视国画创作形式的生动,更要重视国画的创作内涵,这就是国画意境的培养。站在儒家哲学思想的层面来说,我国的哲学思想强调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领悟,并将这种领悟用语言或者其他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以启迪,这正是国画中意境的深刻内涵。从美学角度的意义来说,意境就是超出具体的表象,能够引导人们在具象的事物下进入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引发人们对于整个作品、人生乃至宇宙的无限感慨。因此,国画中“意境”的内涵与儒家的哲学思想是想通的,但是其表现各不相同。
在国画的“意境”表现中,“意境”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作者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通过借物抒情,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自然美景的倾叹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悟,在国画中表现出来,最终营造出一种超出绘画本身的艺术氛围,引起观赏者的共鸣。第二,在国画创作过程中,作者并不是将自己的感情强给观赏者,而是对现实美景或者其他事物的进行描摹,让观赏者了解到作品蕴含的思想。这就需要创作者重视对国画的细节描写,巧妙地运用浓墨重彩、线条等绘画因素,使不同的观赏者有不同的理解,引发观赏者无限的想象力。这就是国画艺术的深层魅力,也是国画艺术“意境”的独到之处。
2 国画艺术“意境”的运用要点
结合国画作品的“意境”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说绘画形式是国画的肉体,那么“意境”则是国画的灵魂,是真正体现国画艺术思想的部分。因此,在国画作品的创作中,追求“意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基础的要点。然而,“意境”并不是靠观赏者遐想就能营造的,要创造良好的“意境”,艺术家要充分运用多种绘画的技巧,这些绘画技巧也是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结合我国国画艺术的创作现状,运用“意境”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2.1 国画的“动静结合”
在国画艺术的创作中,动与静对表现“意境”十分重要,也是国画艺术“意境”表现的基础形式。表面而言,国画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是一个静态的艺术创作,平鋪直叙,丝毫感觉不到动态的因素。然而,国画作品的“意境”正体现于此,创作者在国画的创作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例如,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幽静的山林里添入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鸟,让我们在看到山水画的那一刻立即感受到了小鸟嗷嗷待哺鸣叫的画面,为静态的山水画增添了众多动态的元素。正是这种“动静相生”的艺术表现特点,让人们在看到国画的同时,能够从图画中感受到画中的故事和作品要表达的情感,这正是国画艺术创作中画由心生、心随画动的艺术手法的体现。
2.2 国画的“线形统一”
结合我国国画的创作渊源。在最初的国画创作中,我们将线条作为表现意境的主要方式,这与国画的发展背景是分不开的。在古代的国画创作中,人们的国画创作主要集中在岩壁等形式上,我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四方得体。因此,在国画的创作中对于线条十分重视,事实也是如此。线条至今仍然是国画中体现“意境”的重要手法,通过线条的勾勒国画才能展现出生动的劳动画面和生活状态,并反映出一定的生活哲理。近年来,简笔与素描成为国画的重要代表,这种简笔与素描的生动之处在于寥寥几笔却意境无限。在国画的创作中,艺术家往往通过线条的凸显,或者昂扬肆意,或者尖锐形象,将作者内心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2.3 国画的“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我们并不陌生,这种表现手法在国画“意境”中十分常见。一般而言,“实”主要表现的是眼睛能够看到的具象部分,“虚”是难以用肉眼看到的抽线部分。在国画的“意境”体现中,只有“虚实结合”才能营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结合国画创作的特点,“实”主要指的是国画在创作中的绘画技巧,如常见的绘画技巧、色彩的描绘、绘画的比例等,这些技巧保证了绘画的完整性。在这个基础上,“虚”则是通过具象的绘画表现出来的“意境”。比如国画中的渲染技巧,作者擅长运用色彩的浓墨画出一个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的境界。在国画的“意境”表现中,虚实是相互结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只有在“虚实结合”的创作,才能使国画的意境得到具体的体现。
2.4 国画的“浓墨重彩”
在国画的“意境”表现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则是画面的震撼感。在很多国画中,就算只是匆匆一瞥,便受到了视觉的震撼,继而引发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国画作品,这就是国画的“浓墨重彩”。这种表现手法在中国的山水墨画中十分常见。中国画的“浓墨重彩”兴起于唐朝,作者主要采用原料清水,少量地使用浓墨、淡墨、焦墨、湿墨等,形成浓墨重彩之势,来实现写意的目的。这就要求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要融入到创造的意境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动人心弦的作品。例如,在著名的《金河畔秋意浓》这幅国画的创作中,作者将火红的枫叶、远处的青山、点点渔船描绘得恰到好处,放佛作者亲身在渔船中、在江边欣赏此情此景,意境唯美。
3 结语
“意境”不仅是国画的精髓,更是国画艺术思想的重要表现手法。在国画的创作中,艺术家常常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线形统一”“浓墨重彩”的表现手法衬托出国画的意境,赋予国画创作更深层次的内涵。然而,艺术是没有定论的,艺术的创作来源于作者的内心,画由心生、心随画动,这也是我国国画“意境”的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
[1]刘元法.刘元法国画艺术作品[J].设计,2014(02).
[2]杜元.杜元的国画艺术[J].人大研究,2014(02).
[3]贾培培.浅析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J].才智,2011(01).
摄影艺术的分类与要点 篇4
摄影艺术是“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 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 再经过暗房工艺处理, 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 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 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1) 当然, 现代化的数码相机, 已不再经暗房工艺处理, 而由电子计算机直接处理了。
对于广大的摄影爱好者而言, 掌握摄影艺术的类别及其各类别的主要特点, 对于拍好照片至关重要。为此, 本文针对群众业余摄影的特点, 对摄影艺术的分类与要点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人像摄影的要点
人摄影又叫“有像摄影”、“人物摄影”, 顾名思义, 是以人物为主体的摄影, 这也是群众摄影最为常见的形式。家人团聚、朋友相聚、同学相聚、毕业照、婚纱照、纪念照……应有尽有, 不胜枚举。打开每个家庭的影集, 所见大多都是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的要点有五:
一是神情。人像摄影虽然是静态艺术, 但却要以静显动, 即在动与静的交叉点上, 抓住人物瞬间的神情, 以瞬间表现永恒。表现神情的核心是眼神, 眼睛素有“心灵的窗户”之称, 也就是说, 人的眼睛是其内心世界的显示屏, 即使十分内心向并善于隐自己感情的人, 其喜怒哀乐也会从眼睛里透出信息, 人的一顾一盼, 一凝一动, 其眼睛中都有内心的韵律。例如, 视线伸向远方, 视点较高, 则表露出喜悦、乐观的情绪;视线较近, 视点向下, 则表现深沉、思索的心态。除眼神以外, 面部表情也至关重要, 通常以笑容为主, 这就是人们在拍照时经常喊“茄子”的道理。神情在近景与特色摄影中最为重要。
二是手势。手指是人像摄影的重要形象语言, 人们常说:“手是人的第二张脸。”手势在中景与近景摄影中也十分重要, 一般要避免呆板的双手下垂的手势, 而选择富有动感的手势。例如用“U”型手势, 就富含活泼流动的韵律。
三是姿态。姿态包括人的四肢、躯干、头部等身体各部位的整体姿势, 它可以表现人物的心境、风度、气度。
四是环境。人像摄影要注意环境的选择, 以优美、清新并与人物性格、职业、志趣等密切相关的环境为宜。
五是细节。人像摄影的细节也很重要, 包括服饰、道具等。例如牧民的牧鞭、农民的镰刀、军人的枪等等。
二、风光摄影的要点
风光摄影的要点有六:
一是画面构图要和谐统一, 突出主体。
二是充分表达空间。要以深远为贵, 以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意境。
三是妥当地处理天空。要重在写意, 追求简洁空灵, 尤其要注意云彩的选择。
四是有效地运用雾、烟、水、闪光等因素营造意境。例如桂林山水中的濛濛细雨, 黄山的淡淡云雾等, 都会有奇异的效果。
五是充分运用各种镜头的特点。包括焦距镜头、广角镜头、长镜、滤色镜、附加镜等等, 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优长。
六是运用线条和影调营造节奏感与韵律感。例如排排树林的垂直线、重重山峦的起伏线、河流的曲线等等, 都有不同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同样, 影调的浓淡也各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三、静物摄影的要点
静物摄影以自然或人工创造的物体为拍摄对象, 如花草、果实、工艺美术品、日常生活用具等。其要点是:经常结构布局、选好物体背景、做好光线处理、发挥技术条件。
四、生活摄影的要点
生活摄影以表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事件为对象。其要点是:情节的生动性、抓拍的及时性、画面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艺术学概论基础知识及要点 篇5
1、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艺术四要素:艺术家——作品——欣赏者——世界
艺术活动圈: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研究——艺术创造
2、艺术概论:对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
3、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表现说、艺术起源多元决定论。
①模仿说:艺术是对自然界河社会现实的模仿
A、合理性:原始艺术具有模仿成分
B、片面性:模仿并非艺术本质。只是一种实现手段
C、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②巫术说:艺术具有某种实用倾向或实际目的的行为
A、合理性:原始思维,万物有灵。能力有限,寄托巫术
B、片面性:艺术离不开物质生产劳动
C、代表人物:弗雷泽《金枝》,英国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③游戏说:艺术出自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过剩精力的释放。表现在:Ⅰ、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Ⅱ、人将这种自由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A、合理性:揭示了人流思想深处的原始的艺术冲动
B、片面性:忽略了人的艺术创造的社会实践性
C、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④劳动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艺术
A、合理性:指出了艺术活动的社会实践根本特征
B、片面性:社会实践逐渐生成具有审美色彩的中间艺术
C、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希尔恩《艺术 的起源》。
⑤表现说: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
A、合理性:艺术具有表现情感的实际功能
B、片面性:艺术起源并非出于表现,而是有其发展过程
C、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即表现”。只有表现 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情感表现说”。美国苏珊.朗格,“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⑥多远决定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二十由多元决定的。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现象,因此,艺术的起源与社会性、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有关联。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的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得冲动和游戏的本能。究根结底,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代表人物: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矛盾与多元决定》,“多元决定论”。
4、艺术本质的几种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代表人物:柏拉图“影子说”,“艺术是影子的影子”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古典文学“文以载道说”。(2)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的天才创造物,是“自由的艺术”,自由为艺术的精髓,这点上与游戏相通。尼采《悲剧的诞生》,将日神精神的“梦”和酒神精神的“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3)模仿说和再现说:艺术是对社会现实的模仿与再现,其真实性甚至可以高于生活。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艺术魔法的不仅是现
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更有内在本质与规律;车尼尔雪夫斯基:“没事生活”。认为艺术完全
是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4)情感表现说:艺术是用外在的材料表达艺术家的内心的情
感。代表人物: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
己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5)实践论: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并改进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感
性形式,并且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特殊的规律与独立的价值。(艺术不是一种赏玩之物,而是一种生活的必须。它的存在形式在本质上不是为装饰消遣)
5、艺术有哪些主要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
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
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
式美的统一。
6、艺术与科学、哲学、文化、实践、日常生活其的关系:真、善、美、益、宜的五位统合(1)哲学、科学求真:哲学引导人们探索、追求时间的本源与本质,从而从科学理性的思
维引导人们不断创新,改造整个客观世界。
(2)文化求善:宗教从虚幻美好的天国引领人们去恶向善,文化则从整套习俗与制度影响,规范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思想行为。
(3)艺术求美:艺术以感性的形式表现审美的内涵。
(4)实践求益:行为将科学付诸实践并产生相应效益。
(5)日常生活求宜: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都是为了自身更好的生活。
a.哲学蒸腾着诗性,艺术浸洇着理性b.由于哲学是艺术的根本思维基
础,艺术较之哲学具有更广阔的表现手段和方式,所以,哲学意识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和
审美趣味,而艺术形式反过来又影响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艺术内涵的先导,而艺术又同样蕴含着理性的思考,二者是有机、动态的辩证统一。
a.科学是人认识时间的万物万象,找出其存在的规律;而艺
术是人认识自己的万般情感,表达出人类对美的感动。b.科学是理性而抽象的,艺术是
感性而形象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世界的美妙的两极。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制约规范着社会结
构中的一切。艺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必然受政治的影响与制约,但是政治也为艺术的产
生与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
宗教是艺术起源的原因之一,也是艺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表现题材,因此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已成为历史经典的宗教艺术作品。
a.道德是社会制度所规范人们思想的标准,包括是非,善恶,正义非正
义等。艺术是美善合一的,因此,在道德表现上往往有鲜明的主题与立场。b.孔子“”c.儒
家教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F、艺术与实践(经济)----美与益实践是一切事实发生的前提,亦是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
艺术在人类漫长的发展中出现。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有其产生与存在的价值,凝
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和劳动。这种实践成果已逐渐成为艺术消费的主要对象,符合社会经济结
构与关系。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将审美活动变成日常生活的一种常
态。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进越来越多的审美因素,使日常生活走向审美
化和艺术化。)
7、艺术的分类方法及其各个门类艺术的内涵与特征,以及不同门类的姊妹艺术之间的内在关系:
(1)实用艺术(机建筑、园林艺术等):内涵: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
要包托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特征:①实用性与审美性。实用性
是审美性的前提和基础,审美性反过来也可以增强实用性,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密不
可分,共同构成了实用艺术最基本的原则和特征。P.S.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
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性在实用艺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②表现性与形式美。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部体现,表现性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表现性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传达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形式美主要是指
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特征和法则,它包括色彩、线条、形
体等因素,也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③民族性与时代性时代性表现在a.总表现出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情感和理想(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面貌,一定时代和一
定社会的审美理想与时代风尚)b.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在材料
和技术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色。
(2)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内涵: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
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特征:基本特征,造型性通过再现和塑
造外部形象来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它的表现性潜藏于再现性之中。H、造型性与直观性“以形写神”,体现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只能 用间接地方式去表现没
有外部形态的客观事物。a.瞬间性与永固性 b.再现性与表现性
(3)表情艺术(音乐、舞蹈)内涵:指通过一定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注意啊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
性艺术。特征:①抒情性与表现性②表演性与形象性 ③节奏性与韵律性
(4)综合艺术(戏剧、戏曲、影视艺术)内涵:①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②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精华与长处,手法多样而富有艺
术表现力,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③时空交错,视听结合,动静互补,在线与表现统一,造型与表扬相融。④综合性、文学性、表演性 特征:①综合性与独特性,艺术门类之间的综合,综合艺术的独特②情节性与主人公戏剧性与非戏剧性,冲突性与纪实性,曲折性与
生活化 ③文学性与表演性表演性是综合艺术的中心环节。
(5)语言艺术(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内涵:指人们常说的文字。由于文学总是
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
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特征: ①间接性
与广阔性,读者通过想象来实现对艺术形象的把握;语言意义性与内心复杂性使文学全方位的展开艺术时空。②情感性与思想性情动于中西,行于言,文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文
学艺术有 深刻的思想性。③结构性与语言美任何形式与文学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本身有美感; 文学语言具有审美性、生动性、形象性、准确性等特点。
(6)民族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在民间或少数民族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例如,传统工艺、戏曲、舞蹈、音
乐、雕塑、编制、中国结、魔术、杂技、原著民文化。不同门类艺术的联系①不同门类艺
术之间联系的必然性不同的艺术有各自的特点,但是不同艺术之间又有很多共同点,形象
性、情感性、审美性。②不同门类艺术之间联系的有限性每一门都有其无可替代的长处
和特征,与其他艺术发生关系,是为了更好的彰显自身的审美特征。
8、艺术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有哪些?
1)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审美情怀的培养;以及各种学科 知识的学习与把握。
2)热爱艺术,精通一艺。“不通一艺莫谈美,不通一技莫 谈艺。”朱光潜
3)体验生活,形诸艺术。王国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9、艺术创作的过程及心理?
(1)艺术发生/艺术体验①材料的储备 ②艺术发现 ③创作动机的生产
(2)艺术构思①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想象与联想;灵感思维;情感意识---一切景语皆情语 ②艺术形象的孕育过程创作预留的产生;审美意识的孕育 ③艺术创作的物化阶段意念转化(意念中的艺术对象如何转化为艺术形象)技巧应用(艺术创作中的艺术技巧与艺术手段)意蕴提升(境界的生成,艺术品格的提问)
(3)艺术实现/艺术物化
(4)艺术风格①艺术风格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格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它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②风格即人,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稳固性 ③艺术风格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5)艺术流派指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①以地名为标志的(弗伦萨画派、尼德兰乐派、维也纳派、墨西哥画派、北派山水、南派山水)②以某个艺术家名字为标志(梅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希特戏剧)③从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为标志
(6)艺术思潮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艺术的自身发展,在艺术领域里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潮流,它是社会潮流的构成部分之一。
10、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及其各自内涵与关系: 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①内容决定形式;为情而造文 ②形式的积极性能动性与相对独立性 ③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相辅相成,和谐统一(1)材料与媒介层艺术作品在结构上的基层就是“材料与媒介层”,它是艺术作品赖以存在的物质传播,即海德格尔所说的“物因素”(2)技术与技术层如果缺乏技术和技艺的支持,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世界的洞察等,都无法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或者根本无从表达(1)符号与图示层艺术家将其精湛的技艺施展在材料上,对它进行改造,整合并重新组织,改变它原来的存在方式和性质,使其成为“另一种”存在------“组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寓有“意向性”的内在品质,即艺术作品的符号式或图式(2)形象与意象层符号,图式层只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充满暗示性和不确定性,并不足
(3)意蕴层意蕴不是作品结构中的实在物,而是由审美主体的意向行为所引发的“盈余”意义。艺术语言、艺术形式、艺术意蕴
11、中国艺术精神有哪些?
(1)典型(圆形人物、扁形人物):指文学艺术作品中,作者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人物形象。
(2)意境(王国维“境界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人生三境界):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3)生命精神
(4)道与自然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自然:道法自然,道生万物,天人合一。自然是最高的审美境界。
(5)乐舞精神
(6)辩证和谐
12、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方法 灵感、共鸣、顿悟、净化、审美期待
(1)艺术鉴赏内涵:定义: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地、主动地审美再创造活动。艺术鉴赏的主体性特征:对艺术作品审美性的认知,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对艺术作品形象的再创造
(2)艺术鉴赏的过程 ① 审美期待文体期待:类型或形式 意象期待:意象或形象 意蕴期待:意境、哲理、情感 ② 鉴赏过程感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理解与创造 ③ 审美效应共鸣: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直接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被艺术作品所打动,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 净化:在文学上,净化是读者在艺术接受的高潮阶段继共鸣之后。达到情感调节,精神洗礼与人格升华顿悟:指审美主角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的顿悟,洞察世间奥妙,人生真谛及艺术的本质,是高层次的审美升华。
(3)艺术批评 ①批评对象: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批评本身 ②特征: a.科学性:哲学,美学,艺术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理性分析b.艺术性:坚守并发掘艺术审美性本质,艺术的感受,逻辑清晰,论证严谨,文字优美,生动感人。③作用:a.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发现与分析,提高接受者的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b.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体系,形成对作品的信息反馈,促进艺术创作发展。c.丰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协调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协调共进。
(4)艺术批评方法:①社会批评:法国丹纳《艺术哲学》---时代、地域、环境 ②心理批
评:弗洛伊德,拉康应用精神分析法③传记批评:法国圣佩韦从作者自身入手进行分析④读者批评:20世纪德国姚斯从接受者的角度艺术作品和艺术史⑤其他批评方法和流派:原型批评、语义批评
(5)艺术批评的功能①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发现与分析,提高接受者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② 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体系,形成对作品的信息反馈,促进艺术创作发展。③ 丰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协调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协调共进。
京剧老旦表演艺术三要点 篇6
一、塑造角色形象
京剧老旦表演艺术的第一个要点, 是塑造角色形象。
京剧老旦是“旦行的一支。扮演老年妇女, 如京剧《岳母刺字》的岳母、《杨门女将》的佘太君等。扮相、身段、台步与正旦 (青衣) 不同, 区别主要在于突出老年人的特点。唱用本嗓, 唱腔与老生相近, 兼用一些青衣腔”[1]。
然而, 京剧行当只是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 是根据演员所扮演的角色类型及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划分的。这并不等于演员表演就可以类型化。恰恰相反, 演员表演以塑造角色形象为“最高任务”, 行当只是塑造角色形象的艺术手段。所以前辈大师早就说:“演人不演行。”
塑造角色形象的重点, 是刻画不同剧目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表现其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岳母刺字》中的岳母, 是一个良母, 又是一个爱国的母亲。又如《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 也是一个爱国的老人。
要塑造好角色形象, 演员必须对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真切的情感体验, 倾情投入, 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然后再通过各种有效的艺术手段, 把角色形象成功地塑造出来。即如张庚先生所说:“中国戏曲演员不止是要体会人物的内心, 而且在体会了内心之后, 一定要创造出一个特定的外形来表现它。”[2]
二、体现流派风格
京剧老旦表演艺术的第二个要点, 是表现流派风格。
流派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几乎所有的戏曲剧种的所有行当, 都有各种不同的流派。
所谓“流派”, 是艺术流派的简称, 指的是“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 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3]。
京剧老旦的艺术流派也同所有戏曲所有行当的流派一样, 均以流派创始人的姓氏命名, 有一定的代表剧目和传承人。但流派的核心标志是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剧老旦的艺术流派主要有两大派:一是“老李 (多奎) 派”, 其风格特点是嗓音宏亮, 气力充沛, 高低音俱佳, 唱腔流利婉转, 韵味醇厚。代表剧目有《太君辞朝》《行路哭灵》《遇后·龙袍》《赤桑镇》等。传人有李鸣岩等。另一个流派是“小李 (金泉) 派”, 其风格特点是在继承“老李 (多奎) 派”的基础上, 有所创新, 声音宽厚苍劲, 新颖动人, 代表剧目有《岳母刺字》《罢宴》《望儿楼》等。传人有赵葆秀等。
每一个京剧老旦演员, 都必须宗一流派, 表现流派风格, 这是京剧演员表演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 笔者拜著名京剧老旦名家王梦云为师, 在恩师的传授与教导下, “老李 (多奎) 派”与“小李 (金泉) 派”两派兼学兼唱, 先后演出过两个流派的剧目《行路训子》《岳母刺字》《哭灵》《罢宴》《望儿楼》《清风亭》《徐母骂刺》等, 收获多多。
三、创造艺术个性
京剧老旦表演艺术的第三个要点, 是创造艺术个性。
一切表演都是艺术创造过程, 这种创造的关键是创造艺术个性。其实, 艺术流派的形成, 也是一种艺术个性的创造。例如老旦“老李 (多奎) 派”的形成, 就是一种艺术个性创造过程。李多奎 (1898-1974) 先生被尊称为“多爷”。他原名玉奎, 其伯父是京剧乐师, 人称“胡胡李”。多爷幼年坐科, 先习京剧老生, 技艺不俗, 曾以《打金砖》等戏唱大轴。后改唱老旦, 曾受到京剧老旦名家龚云甫亲传, 并得到琴师陆砚亭教益, 艺业大进。1929 年随程砚秋到上海, 演出《钓金龟》等戏, 获得观众好评。后来先后与高庆奎、金少山等京剧名家合作。他在继承龚云甫唱腔新颖、做功细腻的基础上, 勇于创造, 自成一派。
而“小李 (金泉) 派”创始人李金泉先生, 则在继承“老李 (多奎) 派”的基础上, 再一次创新, 创造出新李派。
由此可见, 创造艺术个性乃是京剧老旦表演艺术的神髓。当下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王梦云、赵葆秀, 京剧老旦中年表演艺术家袁惠琴, 翟墨等, 也都在创造个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作为京剧老旦演员, 多年来我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 觉得创造个性永远在路上。
摘要:老旦是京剧的重要行当之一, 表演艺术是京剧老旦的生命。本文从塑造角色形象、体现流派风格、创造艺术个性三大理论层面, 对京剧老旦表演艺术的三大要点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对于京剧老旦表演, 既具有理论思考价值, 又具有实践参考作用。
关键词:京剧,老旦,表演,角色,塑造,流派,体现,个性,创造
参考文献
[1]上海艺术研究所, 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1:78.
[2]张庚.戏曲艺术论[A].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659.
播音主持情感艺术的把握要点 篇7
1 播音主持情感艺术把握的现实意义
播音主持情感艺术把握的现实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 能够提高新闻广播的传播效果。情感属于个体主观感受, 是传播主客体之间的沟通纽带。在播音主持实践中, 主持人的声音及新闻内容, 都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 所以播音主持的情感把握将直接影响新闻广播的传达效果。在播音主持过程中, 主持人只有充分把握情感, 才能确保新闻广播传播效果的最佳呈现。
另一方面, 能够增强播音主持与受众的互动。某种意义讲, 情感属于一种传播媒介, 其自身具有社会需求, 受众的收听反应是节目情感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在播音主持过程中, 主持人的情感实际上是与受众的互动, 是引发受众情感共鸣、调动受众参与积极性的关键点, 良好的情感把握能够有效提高节目吸引力。
2 播音主持情感艺术的把握要点分析
2.1 深入生活, 加深认识
在播音主持过程中, 主持人要以自身情感作为主线, 形成独特的广播风格, 赋予节目一种情感张力, 如此才能有效培养稳定的受众群。而要想形成节目的情感张力, 就需要主持人深入生活, 走进基层, 全面了解群众实际需求, 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把握情感。而在深入受众日常生活中, 主持人要从细微处入手, 全面观察, 深入思考, 然后提炼出更为深刻的认识。在播音主持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客观性、真实性和公平性等原则理念, 学会站在受众角度审视问题, 以平民化表达方式展开新闻传播, 这样才能有效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形成一种情感张力。
2.2 拓展视野, 不断学习
在播音主持中, 要想实现对情感艺术的全面把握,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习。首先, 要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夯实专业能力, 如此才能为灵活的情感运用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支撑;其次, 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 因为新闻广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需要主持人及时了解党政方针, 坚定政治立场, 树立正确的“三观”, 做好新闻舆论引导工作, 更加明确地传达新闻信息;最后, 播音主持人要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不断拓展视野, 要学会站在更高立场客观审视问题, 这样才有利于将情感更加巧妙地融入新闻内容中, 提高新闻与情感的契合度。
2.3 角色互换, 拉近距离
在播音主持过程中, 要想实现新闻与情感的高度契合, 就需要主持人学会角色互换, 以搭建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情感平台。客观来讲, 优秀新闻广播节目之所以受到受众喜爱, 是因为主持人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受众愿意将其视为可靠的倾诉对象, 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情感隔阂。真诚是播音主持人必备的素养, 同时也是节目成功的必备要素。在播音主持中, 只要能够站在受众的立场思考问题, 充分考虑受众的情感诉求, 才能有效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让节目信息深入受众内心。
2.4 积累经验, 调节感情
要提高播音主持情感把握能力, 就要求主持人加强实践磨练, 不断升华自我, 积累丰富经验。对于播音主持而言, 要想将情感艺术与新闻传播进行完美结合, 就需要通过不断努力, 获得信心和智慧,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情感就会自然流露。此外, 在播音主持中, 主持人要结合不同形态的稿件以及不同内容的新闻, 合理选择情感表达方式, 以增强节目的灵活性和动态性, 而这就需要主持人做好感情合理调节与分配, 更好地将情感融入播音主持中。需要指出的是, 具备好的感情并非一个单纯的技巧和要点, 而是主持人由内而外的一种气质表露。在播音主持过程中, 主持人若是根据节目实际灵活合理地调节感情, 不仅能够增强节目播出的节奏感, 还能让受众产生情感饱满的收听体验。
3 结语
要想确保一档广播节目的高效传播, 就需要提高主持人情感艺术的把握能力, 提高情感和信息的契合度, 全面掌握情感艺术的把握要点:深入生活、加深认识、拓展视野、不断学习、角色互换、拉近距离、积累经验、调节感情。只有如此, 才能形成播音主持独特稳定的情感风格, 才能提高广播节目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摘要:全媒体时代, 新闻媒体多元化发展日趋明显, 对新闻播音主持人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新闻广播中, 如果将情感把握与新闻内容进行巧妙结合, 将会赋予新闻全新生活活力, 进而满足受众个性化信息需求和情感诉求,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本文在简要阐述播音主持情感艺术把握现实意义的基础上, 从4方面入手探讨了播音主持情感艺术的把握要点, 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播音主持,情感艺术,现实意义,把握要点
参考文献
[1]刘擎, 葛力溶.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特点及技巧探讨[J].科技传播, 2014 (22) .
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及其创作要点 篇8
所谓创意就是创立一个新主意。其属性有两个:即新颖性与初始性。凡是创立的东西都是新颖的,都是对前人成就的突破,为此它具有新颖性与明显的初始性。而创意是新颖性与初始性的统一,缺少一个属性就不是创意。创意是一种思维活动,它虽然不是实践活动,但却能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所谓概念则是指人对能代表某种事物或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意义所形成的思维结论,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而设计创意则是设计者针对设计所产生的诸多感性思维进行归纳与精炼所产生的思维总结,其内容包括设计师对将要进行设计的方案做出的周密调查与策划,分析出客户的具体要求及方案意图,以及整个方案的目的意图,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等,以及设计师由此通过各自独有的思维素质产生的一连串设计想法,并在诸多想法与构思的基础上提炼出来最为准确的设计概念。概念设计即是利用设计创意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概念设计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它通过设计创意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
二、环境艺术概念设计的创作要素
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的创作要素主要包括空间、造型、艺术、技术、材料、环境与文化要素等层面的内容。
1. 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的空间要素
所谓空间是指“空虚能容受之处”。然而既谓空虚,必能容受,既欲容受,便需设计。只是空间形态不同于平面、肌理、立体等实体形态,有其特殊的形成、操作和组织规律。
环境艺术设计属于空间艺术的研究范畴。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体,也是其概念设计研究的重点。只是环境艺术设计创作中的空间要素,并不只限于形成空间结构部分的长、宽和高的总和,而是空的部分本身,即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空间感包括城市、街道、广场和花园等。凡是经过人为去限定一个空的部分,就可以有效地算作空间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不在于限制开阔空间的那些实体屏障的本身,而是在于表现空间是如何通过这种阻隔过程而被组织成有意义的构图形式,我们不应把注意力仅仅放在构成这种空间的界面上,而应把握空间整体的感觉方面。而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对空间要素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对空间的物质属性、空间的精神属性与空间的文化属性等方面空间要素的概念设计。
2. 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的造型要素
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的造型要素是指构成形体的基本视觉元素,包括形态、材质、色彩与光影等内容。
——形态是造型要素的基础,它是指城市及建筑内外环境空间中形态要素的表现形式,其概念设计可从构成形态的要素点、线、面、体等方面及平面、立体、空间形态等方面提出设计的构思创意;更重要的是由于结构的因素产生一种全新的空间形象。它集象形特质、应力形态与功能性于一体,充分实现了形式、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设计概念。
——材质是指材料和质感的结合,也是造型要素之一。其概念设计可从材质表面的可视属性,即色彩、纹理、光滑度、透明度、反射率、折射率、发光度等以及物理、化学等方面来提出设计的构思创意。
——色彩也是造型要素之一,由于色彩具有先于形态识别的特点,其概念设计可从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等方面及对比、调和,以及物理、生理、心理、地域、文化等方面来提出设计的构思创意。
——光影是指光和影的结合,两者是从不分开的,只是光在明处,影在暗处而己。其概念设计可从光影的造型、色彩、空间等方面来提出设计的构思创意。
3. 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的艺术要素
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 艺术作为与环境艺术共生的一个有机的侧面, 在环境艺术历史上大大的向前推进了一步。如何理解现代艺术和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的关系呢?引用澳大利亚著名环境艺术设计师理查德古德温的话, 艺术是设计的源泉,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应具有艺术家一样的思维, 其创作过程也同样需要艺术家式的敏锐和激变。从自身的角度来说, 我们更需要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现存的设计, 但是设计和艺术之间的确存在着矛盾, 并且持续不断此消彼长。即需要从纯粹的艺术行为, 转移到相对实际和相对商业化的环境设计领域去。当然, 这是能够通过寻找到一个比较妥善的方法来加以解决的, 艺术要素对于环境艺术概念设计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4. 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的技术要素
环境艺术概念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环境艺术概念设计要借助技术的手段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作用环境艺术,如运用电脑模拟人们的景观审美,利用智能灯光技术丰富环境的视觉效果,这些必然会改变人们固有的工作与思维方式,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使设计师形成更为广阔的概念设计创作视野。诸如太阳能技术、节能技术、生态技术、虚拟技术、信息技术、数码技术与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均为环境艺术设计创作中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的创作要素还包括材料、环境与文化要素等层面的内容,对其展开研究与探索,对明晰创作中概念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的。
三、环境艺术概念设计的形式表达
环境艺术概念设计的形式表达是其设计师必须掌握的重要表现语言,进行任何一项环境艺术设计,最初设计阶段需要从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着手,即准确地把握项目的中心,系统化地展开思路,以唤起适宜的形式。一般地说,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三种目的:满足机能、创造效益和表现有利的艺术形式。由此目的产生意图。而环境艺术概念设计的形式表达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图纸表达
图示表达在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起着核心作用,它是指运用图解的方法进行的设计思维表达,主要包括概念设计草图与设计正图两类,同时辅以相关的文字说明或其他附件等。这种表达设计成果 (阶段性或最终性) 的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图纸,作为设计思维活动在某一阶段的静态成果,以其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体现设计图解的科学技术特征,其重要性如同文件一样,可以作为交流、审查、决策、施工等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体现了设计者的工作进展、环境艺术实施过程及各种决策活动。
提起草图,大多数设计师将其视为表达设计思维最直接有效和激动人心的手段。对设计师而言,设计是在草图中成长起来的。在设计过程中,从踏勘基地、分析环境、收集资料开始,形式各异的设计草图便随之出现。这时草图有纪录性的、分析性的,也有对随之而来的感受、联想的勾画。草图可以最大限度地快速捕捉设计灵感,表达各种构思创意,是概念设计中反映思维冲动,赋予设计对象以外观和形式的重要表现手段。并且设计构思草图还成为概念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真实记录,体现了设计灵感和创意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同时还与各类环境艺术设计图纸一起构成了全面表达设计思维活动形成和完善的系列“文件”。
2. 模型表达
在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将设计成果制成实体模型的表达方法,一则可以促进设计进程的研讨,使模型成为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表达设计思维的方式。并能成为表达设计思维、推敲设计方案、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有效手段;二则将三维空间用实体模型完整地表现出来,可供业主和甲方展示未来建成后的形象,并能用于与非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帮助设计者深入推敲复杂的视觉造型关系,从而具有双重功效。
在设计过程中,不同的设计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模型表达方式:具体而言,有场地模型、概念模型、工作模型 (或研究模型) 和表现模型等类型的区别。设计师利用各种各样的模型使构思形象化,表达了设计中的三维空间关系,激发了自身的创造力,使许多抽象的、难以想象的问题在发展中得到了较好的解答。
3. 计算机辅助技术
在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计算机辅助技术已经给环境艺术设计表达带来巨大的变革,并在设计思维的表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概念设计创作中,计算机巨大的信息存储和检索功能,通过互联网给设计者带来的巨大信息来源,使设计者可以在信息数据库中快速地查询有效的信息,输入全面而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来促进思考。计算机在分析设计条件、通过建模模拟环境等方面也为设计思考提供了便利。在创造性的构思阶段,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将其构想概念化、形象化,并通过其三维概念模型来研究设计要素,通过模型生成可多视觉评判的图形及各类复杂空间的投影图、剖视图等。此外,计算机三维模型和渲染以及数码技术巨大的表现力,还可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反映其环境艺术设计创意及概念设计成果。
而在概念设计过程中根据思维发展的需要,灵活采用并综合多种表达方式,成为当前解决设计问题的主要方法。
四、结论
艺术要点 篇9
一、身体技术动作的训练
要抓好中、小学生竞技艺术体操训练, 教练员首先要从身体技术动作训练入手。身体技术动作是竞技艺术体操的基础, 是形成难度动作的“骨架”, 是构成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的基本要素。作为难美项群的艺术体操, 难和美是其本质特点。因此, 在进行身体技术动作训练时, 教练员要在训练身体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 加强身体难度技术动作的训练。
身体难度技术动作是由艺术体操比赛规则规定的跳、单脚转体、平衡、柔韧与波浪四大类身体难度技术动作构成。当运动员在完成器械难度动作时, 如果没有结合身体难度动作, 此器械技术动作就没有难度的价值和艺术价值。身体和难度技术动作既能体现身体姿态和身体素质水平, 又能体现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的技术质量。因此, 教练员在训练中、小学生艺术体操时, 在全面训练各类身体基本技术动作的同时, 应重点加强跳、转、平衡、柔韧与波浪的规格训练, 且必须认识到四大类身体难度技术动作的技术规划。
1. 跳跃
跳跃是身体克服地球引力, 获得无支撑状态的高度或远度的动作。跳跃质量取决于肌肉的力量、弹性和速度。
2. 平衡
平衡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身体姿势稳定的能力。保持平衡时间的长短, 是体现平衡能力水准的重要指标之一;足尖或单膝完成、有明显的片刻停顿、姿势固定并且准确、动作幅度大是平衡的标准;任何用全脚掌完成或没有明显停顿的难度不算平衡难度。
3. 转体
转体是用足尖完成, 从转体开始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转体要求身体姿势固定、准确, 动作幅度大;转体的周数越大, 难度就越大。在整个或部分转体过程中, 任何用全脚掌完成或者姿势不准确的转体均不算转体难度。
4. 柔韧与波浪
柔韧与波浪取决于关节及其周围肌肉的张力, 是用单脚、双脚或身体的一部分支撑来完成动作, 如果在难度动作完成时没有足够的幅度, 或者姿势没有很好地进行固定, 则难度无效。
二、器械技术动作的训练
中、小学生竞技艺术体操训练的第二个要点是器械技术动作的训练。艺术体操的器械被视为运动员身体的一部分, 是身体的延伸。艺术体操的器械成套动作是由身体技术动作与各项器械技术动作相结合而形成, 也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构成成套器械动作有效的难度价值和艺术价值。当运动员在完成一套身体难度动作时, 如果没有结合器械动作, 则既没有技术价值, 也没有艺术价值, 因而在中、小学艺术体操训练中, 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和完成器械技术动作, 教练员必须首先抓好各项基本技术动作训练, 其次要抓好绳、圈、球、棒、带等器械的技术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 在抓好基本技术的基础上, 应抓住各项器械所决定的典型技术动作, 从而体现项目本身的特点。如, 跳跃是绳的典型技术动作, 转体是带的典型技术动作, 平衡是棒的典型技术动作, 柔韧与波浪是球的典型技术动作。从表1中可以看出, 2006年版新编的艺术体操规定动作根据艺术体操的发展方向, 重点突出了各项器械的典型技术动作, 体现了艺术体操项目的特点,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三、加分因素分析
艺术要点 篇10
关键词:歌剧,网站,宣传
网络具有速度快、覆盖广、查询方便的特点, 各大艺术院团根据文化部关于建立文化惠民与公共文化体系的要求, 在网络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央歌剧院在剧院领导支持下, 根据剧院发展的特点, 宣传中心的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手段的运用传播了歌剧艺术, 将更多的观众带入到歌剧这一艺术殿堂, 并为广大的网民体验歌剧艺术带来极大的方便。近10年以来, 中央歌剧院宣传手段全方位地飞速发展, 其中在整体宣传工作中官网、微信公众平台、一键购票系统及手机客户端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1 艺术院团网站的服务职能
艺术院团网站建设应明确自身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 明确自身的服务职能, 既包括剧院的服务人群, 也包括演出的剧种范围, 甚至应该包括对自身承担的社会职能的把握, 在提供基本演出信息之余, 亦应提供相关的释疑解惑则为更佳。中央歌剧院作为文化部直属9大艺术院团之一, 宣传中心主要担负剧院的整体宣传工作, 其职责为:以剧院任务为基础, 以当前工作为中心, 服务剧院, 围绕演出展开全面宣传工作, 同时保证宣传的权威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 对演出营销起到促进作用。
下面分三点解释艺术院团网站宣传服务职能。
1.1 艺术院团网站担负着对外宣传服务职能
各大艺术院团作为国家艺术院团无论从排演还是演出都能体现出高水准, 而在网络宣传手段上也体现这样的高水准是非常重要的。中央歌剧院是隶属于文化部的国家歌剧院, 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目前是中国及亚太地区具有规模优势和实力的歌剧院。中央歌剧院网站建立在宣传中心, 毫无疑问担负着对外宣传、介绍国家院团整体形象的任务。它借助各种网络平台 (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及手机客户端) 在宣传、展示、服务等各项职能上都应围绕亚洲一流歌剧院的这一目标展开。
中央歌剧院建院60年以来, 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 剧院先后在中国首演、推出并保留了一批世界歌剧经典剧目, 主要有《茶花女》《蝴蝶夫人》《卡门》《蝙蝠》《汤豪赛》《女武神》等;积累了一批中国歌剧作品, 如《白毛女》《热瓦普恋歌》《山林之梦》《鄞地九歌》《辛亥风云》《红帮裁缝》等。
1.2 艺术院团网站担负着普及大众文化艺术宣传服务职能
艺术院团在文化部的领导下, 在实践中应不断尝试、降低“门槛”, 拉近与网民的距离, 将自身网站打造成文字、视频兼顾, 具备与观众广泛沟通并能实现二者之间互动的特色网站。中央歌剧院根据网民群体迅速壮大的趋势, 不断地向他们提供有关信息, 以达到最大程度服务网民观众的目的。这些传统经典剧目演出信息、原创剧目演出信息及每年近百场歌剧交响乐的演出信息, 无一不是为此目标而实现的;中央歌剧院官网 (包括首页照片更新、版式突出演出信息等) 无一不是为此目标而实现的, 如图1所示。
1.3 艺术院团网站向其他媒体整体展示宣传服务职能
艺术院团应加强与文化部门户网站 (http://www.ccnt.gov.cn/) 、中国文化传媒网 (http://www.ccdy.cn/) 、文化部党建在线、文化青年等媒体的合作。中央歌剧院尝试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演出官网 (http://www.h all.tsinghua.edu.cn) 等大学校园媒体的联姻, 在大学生中普及高雅艺术。它还与中国艺术网 (http://www.chnart.com) 相互展开合作、壮大宣传力量。
2 围绕网站宣传目标的展开
艺术院团网站是公众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以多种手段丰富了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2.1 网络主要手段——官网的作用
中央歌剧院网站宣传服务职能一旦确定下来, 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宣传工作相继展开。2014年中央歌剧院将60余年间保留的传统经典剧目《卡门》及原创歌剧《红帮裁缝》呈现给广大观众的方式将通过网站 (中央歌剧院官网) 宣传方式进行, 如图2所示。前期以海报形式整体体现在官网首页上, 后期又通过制作宣传片的形式上传至微信等平台。
2.2 网络发展的大众时代——微博的运用
艺术院团借助各种微博如人民网微博、中国网络电视台微博、新浪微博等大众媒体平台及时将演出信息传递给公众。根据微博媒体用户黏性的特性, 歌剧艺术以“关注”式交流平台——微博进行传播的模式目前在网民中尚未形成气候, 如图3所示。
2.3 网络发展的迅捷时代——借助微信公众平台
各大艺术院团及时推出自身的微信公众平台。自2013年8月中央歌剧院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后, 其影响力持续增加。微信群里的朋友圈通过转发将艺术院团的演出信息、影音视频送达至更大的朋友圈, 如图4所示。
2.4 网络发展的迅捷时代——移动平台
与传统PC的网络平台相比, 各大艺术院团争相推出最前沿的手机客户端。自201 4年3月与中企动力北京分公司 (h ttp://beijing.300.c n) 合作成功手机客户端后, 中央歌剧院电脑网站和移动手机端都能访问:二者在一个后台“合二为一”宣传手段更加丰富。这给广大网民 (特别是智能手机用户) 带来极大的方便。
查询方式由被动式变成主动式的变革使移动平台逐渐成为用户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 相比电视、报纸而言, 移动平台其成本低、随身带及即刻查询的特点, 成为艺术院团主要宣传手段, 如图5所示。
近两年来飞速发展的网络应用手段锻炼了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宣传中心跟上了网络发展的步伐, 例如将音视频宣传用于网络空间。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大容量演出视频压缩运用于网络的技术、存储网络空间的手段的更新等。
3 艺术院团网站宣传日常工作管理及网站特色
3.1 网站客户端的管理
艺术院团网站的运营及安全离不开本部门及全院 (团) 所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根据文化部相关业务规口的要求, 中央歌剧院宣传中心制定了若干管理规定并按规定执行和完善。上报公安部门的各类报告及表格:《公安局联网单位备案表》、等保备案表、定级报告等;中央歌剧院接受文化部信息中心的业务指导并与北京市公安局 (h t t p://w w w.b j d j b h.c o m/r e p o r t i n f o/) 展开等级保护信息上报工作。上报文化部行业信息化处的各类报告及表格:《信息安全责任制》《应用软件 (系统) 开发应用调查表》《行业信息化调查表》《网站情况调查表》;上报文化部艺术司音舞处及更新《艺术资源信息库》;与中企动力签订的《网站安全应急机制》;中央歌剧院宣传中心还制定了艺术院团《稿件发布审核信息》、《日常维护及网络安全管理》、《上传视频管理》、《在各类媒体发表言论》、《关于演出资料存储管理方式》等规定和制度, 并不断完善网站管理流程及工作职能, 使相关维护人员能够做到了解本部门人员职责、明确其自身职责。
3.2 艺术院团网站特色
各大艺术院团因剧种不同其网站宣传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以官网首页为例可谓各领风骚!中央歌剧院宣传中心主要担负剧院的整体宣传工作, 摄影、摄像工作非常重要, 图片形式成为改版后的网站一大突出亮点, 增加了网页的观赏性特点。除首页版面可更换图片、呈现形式:视频 (SWF动画等) 外, 实现了与视频网站对接, 及时将最新演出剧目上传至新浪、优酷等多家合作媒体, 如图6、图7所示。
参考文献
[1]刘乜玮.国内剧院网站设计初探[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1) .
[2]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305_46240.htm.
[3][中国日报]中小企业营销新招“移动为王, 即变即赢”[EB/OL].中企动力http://beijing.300.cn/201209/211316111000100100000086430.shtml.
【艺术要点】推荐阅读:
美国留学申请 艺术生申请四大要点07-25
辽宁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研训部工作计划要点06-16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总复习高中历史知识要点07-08
公路要点10-20
要点措施07-16
策划要点07-20
理论要点10-19
明确要点05-12
防火要点05-16
四要点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