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科技文化

2024-09-19

生产科技文化(共11篇)

生产科技文化 篇1

摘要:科学技术成果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成果也成为文化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 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成果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它为文化软实力提供动力, 为文化生产力提供平台,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生机。特别要指出科技成果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可能。

关键词:科技成果,文化,生产力

生产方式的变革, 标志着社会巨大的进步。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要素就是生产力。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时, 生产力就承载着历史的变迁, 同时也丰富着自身的内涵。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200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讲话中指出: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文化生产力,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从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江泽民同志的“先进生产力”再到文化生产力, 标志着当代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反映着人们对生产力发展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文化生产力作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在日益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主导形态, 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无法估量的作用。

一、科技成果实现了文化的生产力功能

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也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早在马克思的《资本论》手稿中, 就已经使用了“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概念把生产力分为两个层面。两个角度分别都是从生产能力上来说明的, 即创造物质产品的能力与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把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并首次提出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概念进一步创新发展, 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文化层面。

1.科技成果是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科学与文化是生产力中的两大要素。科学特别是现代化语境中的科学, 是物质生产力的核心, 即将科学与技术在物化的机器产力的两大要素。科学力最终是以一种科技成果的形式物化于机器、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之中, 同时科技成果也组成了人类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科学兴起以来, 科技成果就是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科技成果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中的核心部分, 即文化知识和精神通过文化网络合并于文化生产与创新的过程中, 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科技成果是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一种人类的精神与实践产物, 但它是通过科技成果来完成其生产力的功能本身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每一种科技成果都为那个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发展与优化的可能。

3.科技成果是文化生产力中的实体性标志, 物质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发明, 经历了自然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三大阶段, 科学技术每一次大的变革都是以科技成果直接物化于劳动工具之中, 带来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它是文化生产力中与物质生科力的重要连接点。

二、科技成果是构建文化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三大基本任务, 即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和文化民生问题。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科技成果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科技成果是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动力。就文化软实力而言, 它的主体部分不是凝固的实体, 而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生成性。文化不等同于文化软实力, 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等于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资源只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前提, 但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要通过发展文化生产力, 将文化转变为文化软实力。科技成果是文化转化为软实力的物质手段、传播工具与精神产品。

2.科技成果是解决文化民生问题重要手段

科技成果在改善文化民生问题上同样重要。改善文化民生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文化民生问题要靠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来解, 没有科技成果应用于文化生产力中, 它是不能改善文化民生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可为从手段、方式上提供更多的精神财富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 这是时代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作为精神财富源泉的文化资源并不会自动地把这些资源呈现给人们, 文化资源与人们的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因此构成。这种矛盾唯有通过人们的文化生产实践来解决, 文化生产力越高, 就越能解决这个矛盾, 对此人们不难形成共识。

3.科技成果是文化产业发展生长的重要平台。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就对文化工业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他们认为, 在以商品生产为特征的后期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受到交换价值和利润动机的支配, 文化产品“趋于一律”, 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 束缚了人的意识, 剥夺了人的情感, 阻碍了人的自主性发展, 是稳定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由于精神产品的特殊性, 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过程中, 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律要逐渐达到契合, 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要通过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服务来提升人类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品质,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原则下实现经济效益, 从而实现改善文化民生的目的。科技成果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创意平台与实现手段。

4.科技成果通过影响主体的文化价值认同, 促进文化民生的发展。

改善文化民生就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国家民众文化低下、文化素质不均, 本身就缺乏文化软实力的表现。文化软实力最终是通常国家国民的文化素质表现出来的, 而科技成果则是其中最难提升和建构的部分, 因为由于民族、血缘、地缘等因素, 国民本身就具有一定文化模本, 但科学技术则是共性的, 只能通过对科技成果的理论与物质形态的认同才能实现。

保障人民的文化权利, 实现人民在文化生活中的共建共享、公平正义, 体现了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 是软实力的提升;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设施、文化场所的创建, 体现了国家的整体形象, 是软实力的落实。

科技成果是个人文化素养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形象、文化呈现的重要视角。民众的科学技术素养是世人了解中国的重要路径, 促进世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认识和了解, 扩大国家的对外影响, 增强社会经济制度、发展模式等的同化力以及文化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吸引力。

5.科技成果是实现从“人化”和“化人”的重要手段。

文化创造是人类生长的重要行为。是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的过程。人化自然是按着人类的意愿去改造世界的过程, 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 就必须通过自身的积极实践摆脱自己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约束, 创造出一套价值系统、符号系统、话语系统、解释系统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产品, 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 即建立属于自己的“第二自然”, 而化人则是由于改造的世界形成的文化氛围对主体的影响与归约。这个文化世界也反过来作用于自身, 使自己的本质得到文化的熏陶。科学技术成果是其中重要序参量。它的产生与发展影响着文化世界中的人化与化人的双向过程。

三、科技成果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社会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正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历史时期。

1.科技成果是促使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根本动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

2.科技成果深化了对社会发展理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基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成果就已经有了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 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 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 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 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 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3.科技成果有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 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 但不是自然的主宰,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 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 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也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 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生产科技文化 篇2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指引和鼓舞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安阳县农业局党组和全体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强农稳县”政策,在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的情况下,全县粮食面积单产、总产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

一、基本情况

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端,交通便利,下辖21个乡(镇),幅员面积1202平方公里,耕地7亿平方米,全县总人口93万,其中农业人口80.2万人,人均耕地867平方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区域内气候、土壤条件好,光照资源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在推动工业化城镇的过程中,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着力打造粮食生产大县。2007年以来我县连续五年荣获“产粮大县”的荣誉称号。

二、发展粮食生产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

今年我县将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求,继续落实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的基本思路,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抓好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保护基本农田和加强耕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平方米以上,总产达到75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化布局,努力提高优质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所占比例,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三、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要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小麦、玉米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等扶持粮食发展的惠农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提高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各乡镇要以实施良种补贴项目为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区,充分发挥良种补贴对粮食生产的促进、带动和示范作用。同时,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确保农民得到最大实惠。

(二)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搞好土地复垦、管理和后备资源的开发,确保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7亿平方米以上。主管部门要强化管理职能,农业部门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用地补偿和农业环境污染的监控管理。在落实国家粮食补贴政策时,做到受破坏的粮田不能享受有关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实行科学的间作和轮作,增加粮食复种指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加强基本农田质量建设。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力度,加快标准农田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基本农田的抗旱排涝和高产稳产能力。继续扩大“沃土工程”实施规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有机肥积造,大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综合利用和改土培肥三项重大技术,要结合沼气富民工程的实施,增施沼气肥,保护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置,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博彩通 http://

2.建立重大灾害应急预警机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制定旱、涝、冰雹、重大病虫害的防御、补救措施,以提高我县粮食生产应对重大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大农时季节,及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分赴各乡镇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帮助乡镇抓好面积落实、田间管理、机收机播等工作。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报,制定防灾减灾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在自然灾害方面,重点防范大范围的干旱、洪涝和突发性的风雹、低温冻害,特别是做好防特大旱灾的物资和技术准备。在病虫害方面,结合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活动,辐射带动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一批专业技术队伍,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提升病虫草害防治效果和水平。

3.积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抓住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大好机遇,以我县玉米良种繁育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我县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步伐,全面提升粮食大县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优化粮食品种布局,提高粮食品质。

结合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中东部乡镇主要品种布局规划,逐步实现种子优质化、管理规范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提高小麦、玉米的品质,提高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面提高我县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根据国家、省、市粮食生产高产创建活动精神,全县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资金支持,整合项目资源,集中向万亩示范片倾斜,做到层层抓高产创建、主要农作物都有示范。把高产创建与培育种粮大户、专业化服务、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探索农业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今年,我县建成10个万亩方、10个千亩方、12个百亩方、20个0.7万平方米超高产攻关田。粮食高产示范方建设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同时,加快推广普及小麦优质良种、适期播种、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和玉米“一增四改”等关键技术,树立不同规模的高产典型和样板,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全面提升我县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四、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一)划定粮食主产区保护范围,保证粮食生产能力。

划定粮食主产区后,国家应当对粮食主产区实行优惠政策。一是调整土地承包政策,为便于机械化耕作,提高耕作效率,现行政策规定土地承包30年不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集约经营,不利于粮食主产区规模化生产。因此国家在土地流转方面给粮食主产区更多的扶持政策,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促进粮食主产区的规模经营。二是进一步完善粮食收购有关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投入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粮食主产区一般经济实力较弱,国家要加大对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投资力度,以增强其发展后劲,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要求,使国家预算内的农业基本投资落到实处,尤其要增加对与粮食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兴修农田水利、交通等配套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

粮食产业化可增加粮食生产附加值,这是带动农民进入市场,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扶持一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和农户,把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结合起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加强农村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兴粮的力度。

国家应将农村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要建立健全县、乡、村农技服务机构和农村科技示范户,应通过讲座、农民函授、示范推广、典型引路、发放技术资料等

方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农民走科学种粮的路子。

生产科技文化 篇3

关键词:生态科技文化;实践文化;生态文明;认识论转向

中图分类号:B822.9文献标识码:A

现代科技以文化的方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物质产品与人居环境等诸多方面。那么,面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里各种源于科技而生的诸多问题,我们以何种文化价值观引导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以何种科技文化理念去创新科技,将是衡量科技进步的思考源点。

一、生态科技与生态科技文化

自从1923年美国巴罗斯发表《人类生态学》以来,生态学研究开始超出生物学领域而走向社会科学诸学科。学者们从自然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视域关注人类、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未来走向,主要是围绕科技功能与价值、科技与人类关系、科技与自然物关系出发进行探讨,由此产生了以保障环境良性循环的生态科技理论。阿格尔借用并改造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的“小技术概念”,提出了“小规模技术”概念,以既适应生态规律又能尊重人性,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马尔库塞提出用“美学的还原”原则“表现在对自然的技术改造上。在这种情形中,对自然的征服减少了对自然的盲目性、凶残性和掠夺性,这也意味着减少了人对自然的凶残性。”[1]202哈贝马斯也认为,要使自然界成为人的朋友,就必须控制科学技术的应用方向、发展速度,尽可能地避免科学的负面价值。从许多学者关于科技与生态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生态科技”在塑造生态社会、推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友好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生态科技主要指人们所创新与运用的科技活动过程及其运行规律能够尽可能地符合自然物的生长秩序与生态规律,最大限度满足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它不仅要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还需要追求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尽可能均衡发展,并在合理的基础上力求创造生态经济收益。发展生态科技所需要的资源主要来源于可更新资源与新型环保低碳性材料,形成源于自然、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后又回馈自然的良性循环路径,遵循“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其主要流程包括: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认证和绿色消费,最终使得“技术的发展不能以丧失人的自由、崇高和大自然相和谐等根本的人道价值为代价。”[2]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恰恰就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也是生态文明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诚然,任何形态的科技都必然会衍生或多或少的负面效应。然而,正负效应的比例多少、时间长短与影响深浅等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造者、科技活动操作者以及科技产物运用者持有何种价值理念的科技文化。莫顿说过:“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思想感情,属于那些永远影响着科学发展的文化变量。”[3]120科技文化是指以科技活动流程(包括科技理论、科技探究过程、科技成果)及其内在精神观念为中心而衍生的一种文化,包括科技精神与价值、科技发展动力与逻辑规律、科技与人性以及人的生存关系、科技与自然的作用方式等。其基本形态可以概括为“理论形态的科技文化既是人类观念地把握外部世界的思想成果,是人们对于外部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理性精神、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协作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实践形态的科技文化(即科学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文化样式),是人类用区别于动物的方式改变外部世界、不断建立属人的世界的活动中最具有人类学意义的部分。”[4]从科技文化的涵义可以看到,科技形态中价值观念及其情感对科技内容和发展方向、对自然影响的方式等具有主导性地位。生态科技文化是以生态理性价值观与生态情感为主导性的文化,具有三个维度的特征:以“人性”为本位的人文艺术性、情感性、人道性;以“物性”为本位的实体性、功能性、价值性;以“史性”为本位的发展性、社会性、阶段差异性。它们对生态科技的内容、扩展方向及其对自然、社会的影响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所强调的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协调融合发展正是吻合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即人与自然在规定的权力与义务内协调融合地共同发展,从而创造出社会与自然大系统可持续协同发展的文明社会。

二、生态科技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关系文明演化的必然趋向

人类社会基本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石器时期、古代农业社会的铁器时代、近现代工业社会的机器时代以及当代信息社会的芯片时代,每一时代起支撑性影响的技术与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生产模式、经济形态等,以及自然物的生存环境、生长规律,都起着主导性作用。随着每一阶段科技基本内容的转换,人对自然也经历着仰望式崇拜——对立与征服——贯通与协调相处的演化过程。

原始社会以石器、木料为主要技术工具带给人类极其狭窄的生活、生产空间与思维范围,刀耕火种的生存技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初级关系:仰望式崇拜自然物,对自然界各种现象充满敬畏与膜拜,呈现“天压人服”状况。人们进一步制造巫术工具、研究占星术理论,创造各种雕刻技艺、巫术神话以表征神奇的自然世界。后来初级冶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各种铁制农具、青铜类祭祀器具、马车类交通工具、合金类生活用具等广泛使用,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生物学、天文学、数学与几何学、占星术与医药学等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活动蓬勃发展。西方古希腊时期和中世纪,以及在此期间的古印度和中国都不约而同地以科技活动去诠释“上帝”、“天”、“自然神”等对人类社会的现实关照意义,这表现为生产活动中各种祭天活动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活动同时并存。在此期间,影响力较小的科技产物与“天定胜人”的主导理念进一步遏制了人对自然物的野蛮式掠夺,如中国浓厚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古代农业社会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生态思想基础。

但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机器的大面积作业并运用于世界范围,促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这表现在:其一,人的地位因文艺复兴运动而迅速高于自然神,人由“自然的仆人”而跃升为“自然的主人”;其二,科技的力量打破了自然对人的束缚。“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对人类历史变革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英国的煤炭业深度发展,促使研制煤炭矿井用以排水的蒸汽动力机不断创新,其后的瓦特机让工厂建址不必受水势限制,从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这就带动了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以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瓦特蒸汽机用于钢铁冶炼过程的鼓风机上,又使英国钢铁冶炼水平大大提升,18世纪末英国率先进入钢铁时代;依赖于大量钢铁的交通运输业蓬勃兴起,而纺织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制造硫酸和碱等化学物质和化工产品的化学工业及远程交通工具如铁路轮船等的创新。英国最终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业。人们依靠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完成系统性技术流程的发明创新过程,所解决的各种技术问题迅速推动其他行业加速度发展,科技进步与工业发展、行业扩张环环相扣,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前所未有地空前剧增。人们理所当然地认定人类对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界完全在人类机器的掌控之中。农业社会所积淀下来的自然资源和相对自主的自然环境在工业国家开始被强盗式掠夺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对立分裂状态,生态危机成为关注焦点。

康芒纳认为:“环境的恶化很大程度上是由新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介入引起的,这些技术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因为它们被用于解决单一的彼此隔离的问题,没有考虑到那些必然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的出现,是因为在自然中,没有一个部分是孤立于整体的生态网络之外的。反之,技术上的支离分散的设计是它的科学根据的反映。因为科学分为各个学科,这些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样一种概念所支配着,即认为复杂的系统只在它们首先被分解成彼此分割的部分时才被了解。还原论者的偏见也趋于阻碍基础科学去考虑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诸如环境恶化之类的问题。”[5]20世纪科学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兴的系统科学非常强调整体观念、系统观念、复杂性观念。量子力学提供的世界图景所展示的是一副主客体相互交融、彼此作用的世界,玻尔说到“在存在的这出伟大戏剧中,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6]贝尔定理展示的量子关联性也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表现在宇宙的过去与现在之间。这些新兴理论改变了古典科学注重世界的简单性和原子性。电子计算机和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论(用以解释生命如何从物理和化学层次突现出来)以及混沌学的理论进步,可以说整体性、系统性、循环性以及平衡性成为现代科学理论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此理论特征指导下的技术活动及其产物和结果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核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基因工程、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技术等在给人类掌控自然、获取宝藏提供超强技术支撑的同时,如若运用不慎也会带来物极必反的后果,其对人类生活的现在与未来、人类此代与今后世代的繁衍、世界生物生存及资源环境变迁、地球生命与文化系统等方面造成的危害将是毁灭性的。当前核爆炸和核泄漏事件所酿成的灾难已经远非当代人所能承受的。因此,如何更新与开发清洁能源、合理处置高新技术生产流程和废弃品等生态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势所必然。另一方面,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凸显了人的自主性、创新性、个性化特征,更加强调环境的参与要素。同时互联网技术、空间科学及生物科学等注重长远性、系统性、协调性下处理问题,其生态文明意义日渐凸显。当前的生态科技已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可能抑制和减少危害,如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等;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化生态的技术,如清洁生产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开发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等。当代生态科技渐渐形成一整套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生存论意义,关乎人类未来的生存境遇和地球文明的延续。

三、生态科技文化是科技文化实践的认识论转向

技术—科学—科技发展过程的各种内容形态对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产形式、经济形态以及生物进化等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而构成不同的科技文化发展历程:由古代人文性占主导及近现代经济理性占主导的科技文化转向当代生态理性占主导而构建生态科技文化。

古希腊自从泰勒斯开创了将探索自然界的科技活动和对人生与宇宙的存在本质之问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哲学—科学就始终互为支撑,构筑了延续至近代的人文性为主导的科技文化:科学的价值在于契合心灵单纯的求知欲,帮助人们得到现象背后的规则与秩序;科学气质注重人的精神自由与生命价值,远离世俗利益;科学内容融合自然科学、人文、政治学说等,紧密结合人性与德性幸福的关系。这种自然哲学家们的科学文化具有科学的独立性、非功利性与哲学性特征。所以泰勒斯不愿以科学知识谋取财富而甘愿受穷,曾从师于柏拉图的欧几里德才会让仆人打发走想从几何学捞取实利的青年。在这种人文性主导的科学文化中,人和自然各有独立品性,彼此基本处于平和状态,彼此尊重但又蕴含着人对自然界与宇宙的仰慕之情。理解自然及宇宙始终充溢在科技研究过程之中,探索自然的价值在于指导、服务于人类的精神幸福和道德行为。古罗马时期虽然看重技术在城市建设、建筑学以及各种外科手术上的运用,但其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技术活动范围小,它们并不能对自然界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影响。

近现代科技文化则由古希腊的科学、人文、生命特征走向科技、人本、经济理性特征。首先是文艺复兴重新激发了人对自身的热爱与尊重,期冀以人的理性与智力去理解自然。其次是科学家们使基于解决问题而兴起的实验科学崛起。实验科学技术为科技实用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让自然在人的预设目标与范围内为人所用的观念,导致了17世纪中期开始的科技实用性、经济性、利益性等功利意识在英、法等国度迅速抬头,这种价值取向导致文学艺术社会地位的下降。莫顿在《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中以详细笔墨分析了17世纪中期开始的清教主义、新哲学和科学的“共同之处就是具有日益增长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3]26“在这个世纪开始时,神学和人文诸学科比科学更受人们尊崇……到了该世纪中期,对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的评估尺度已明显上升……科学及其实用的技术分支对于资产阶级来说将变得日益宝贵……科学毫不含糊地跃升到社会价值体系中一个受人高度尊敬的位置”[3]3638与此同时, 17世纪中期开始,剑桥大学里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与人的实际生活与利益相关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宗教尤其是清教,也开始从科学是为多数人的善行及帮助人们更易理解上帝的旨意出发,来赞成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自然哲学家们寻求‘自然与工艺的结合,可以为人类生活的价值和利益带来一个幸福的结局。”[3]3638这正是弗朗西斯·培根所强调的将科学与人的力量结合起来,以人运用知识的力量去征服自然界,为生活在粗野境地的人谋取福利。在此引导下,18、19世纪科技文化最终走向全面工具理性与经济理性,科技与人文走向割裂状态,科技活动与科技产物只考虑经济利益需求,而忽视人文精神需求、宜居生活环境需求,忽略自然生物的生存需求。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功能以及对自然的控制力的科技文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造成诸多人为性自然灾害。阿诺德·汤因比通过考察人类与自然的发展史认为,工业文明以来,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增加了人类的财富和力量,人类作恶的物质力量与对付这种力量的精神能力之间的‘道德鸿沟,像神话中敞开着的地狱之门那样不断地扩大着裂痕。在过去的5000年间,这种巨大的‘道德鸿沟,使人类为其自身种下了极为惨重的灾难”。[7]

面对当代高新科技将对人类、自然、甚至地球生命都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时,世界科技文化出现了多样化价值观念思潮:一种是科学主义所主张的“科技至善至强”论,认为目前的许多问题都将由不断进步和完善的科技所解决;一种是由浪漫主义所主张的“拒绝工业文明”论,认为既然科技进步伴生诸多问题,那就远离“奇淫技巧”,拒绝相信科技求善力量,倡导放弃现代科技产品而回归过去。前者导致科技精英过于强调科技自身逻辑体系的发展而脱节于社会制度文化建设,将生活的幸福感完全建立在不断更新换代的科技产物上,最终引发科技控和物欲控。后一种观点则抹杀科技的社会整体价值与进步取向,在科技价值论上倾向于虚无态度。另外还有一些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异质性的科学反思,如“(1)20世纪70 年代以来逐渐渗透到科学哲学领域的欧陆反科学主义理论,主要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以福柯和利奥塔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科学哲学思想;(2)从分析哲学传统内部彻底走向正统科学哲学反面的叛逆,主要以费耶阿本德、罗蒂等人为代表;(3)借鉴另类思想反叛科学社会学(STS)传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借以为新兴政治运动辩护的激进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8]这些流派传达了对科技价值的质疑。科技文化内在价值观由单一的经济功利性向当代多元性转换,其中也逐渐认可科技文化的生态理性特征。构建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而生的生态科技文化势在必然,其基本思想表现为: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关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关系、注重当前与未来生活、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自然生态效益同存共赢。诚如高兹对“生态理性”进行研究后所认为的,“生态学有一种不同的理性:它使我们知道经济活动的效能是有限的,它依赖于经济之外的条件。尤其是,它使我们发现,超出一定的限度之后,试图克服相对匮乏的经济上的努力造成了绝对的、不可克服的匮乏。但结果是消极的,生产造成的破坏比它所创造的更多。”“目标是建立一个我们在其中生活得更好而劳动和消费得更少的社会。”[9]

四、生态科技文化是彰显社会幸福生存意义的实践文化

当前困扰乃至于威胁生存的两种危机在逐级上升:其一是自然生态危机,主要体现为物质资源的浪费性破坏乃至匮乏、人类生活环境日渐恶化、生物资源的演进渐失常态;其二是社会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主要体现为人受控于机器、芯片产品等的异化现象,人与人的沟通逐渐被电子芯片所支配,道德感、责任感、信任感、亲密感交付于各种科技产物与芯片制品,扑朔迷离的网络信息遮蔽了人们的真实意愿与面貌,人们迷惑于“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为何如此而为”并同时追问对方“你是谁、你真的在做什么”等诸如此类问题。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文明社会之愿望面临困顿。面对这种现代性的困境,马尔库塞提出以“人道化技术世界”重建技术理性来予以破解。他重视技术对社会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技术的媒介,人和自然才能成为可互换的组织对象。”[1]143但是,只有“人道化的技术世界,是一个技术的和自然的世界,是一个技术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这里可以看出,马尔库塞希望的是一个‘技术的和自然的环境世界,而不是仅仅有自然。”[10]这种世界依然需要以生态科技为实践基础,以生态文化理念为引领。由此,人类才可实现幸福感大于压抑感、自主性胜过物控性、自由度高于受限度的精神境界。

生态科技文化保障了人类的幸福生活之根,即自然大系统的有序演化。生态科技文化以互惠性价值观为支撑,强调地球有生命与无生命物体的整体生态系统循环生产意识,并贯穿于人类思想观念以及生活生产中。人生于自然、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这不仅指人的物质生存源于地球资源系统,还无法遗漏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界也是创作发明的灵感之源和精神生活的抚慰剂。对自然的抛弃性毁坏断绝了人的生命之根,剥夺了人对自然环境的精神享受,从而在根基上切断人类幸福之源。

生态科技文化提供了社会持续发展之核心价值观,即以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生态理性的价值观。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在一个主体内心进行对事物取舍时会起着主导和评价标准作用,因此,科学家的研究出发点也就会受到这种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也就是说,当生态理性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与科学的精神气质相吻合时,它就会成为科学活动持续发展的动力,生态科技产物对社会的回馈也会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生态理性关注资源的有限性与再生性,在平衡生物圈与人类之间权力与义务中注重创新较低的负面效应的高新科技。而过往的工具理性与经济理性则更多考虑现在的享有,忽略地球资源与人类后代的生活质量与发展,从而在物质与精神上削减了社会稳步前进的因素,降低了人类的幸福感。

生态科技文化促使人类回归科技创造自由之初衷。生态科技文化强调系统框架内思考科技活动,以消解人的异化现象,舒展个性自由。人类创造发明科学技术根源于对自由的渴望,然而自由是人与周遭环境协调相处的自由,它依赖于人的智慧在科技上的作用力与表现力。同时,科技所创造的自由应当基于大多数人的自由愿想,而不是少数商人、政治家、思想野心家拥有的利益自由。只有当科学技术“不再处于建立在多数人的不幸之上的生产体系以及理性化、内在化和理想化压力的强制之下时,心灵才意味着幸福的增长。”[11]大多数心灵才会有自由之感。当今几乎全球范围内确定并预以认可的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和相关制度条约,成为当代生态科技文化的观念层面与制度层面的主要内容,而创造发明则是体现自由个性的科技产物,开发清洁能源、探究整体科学理论活动等则构成了生态科技文化的器物层面,由此营造着科技与自然和谐、科技与生态文化的和谐,在这样的科技文化世界里,个性自由与社会整体多元化发展之间才能消解矛盾,以期实现个体的幸福念想。

五、结语

当今在生态科技关涉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现实情境下,由生态科技精神与生态理性价值观念所构筑的生态科技文化也必然渗透于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制度、科技产物等方面,而这终究也渗透于自然生命或无生命物质的演化过程,产生人与自然贯通互调的状态。这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基础。生态文明社会也正是指在系统论、整体论基础上以生态科技结束人与自然间对立竞争状态,协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其价值归宿于人民在个性自由、宜居环境、社会全面发展上所达到的心灵幸福。这正是当代西方科技哲学家、科技文化学者们所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也是后现代思想家们在批判现代性社会中所描述与憧憬的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2]代锦.生态技术:起因、概念和发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2):1518,10.

[3]莫顿.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 范岱年,吴忠,蒋效东,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4]杨怀中.科技文化软实力及其实现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7):118122.

[5]康芒纳.封闭的循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54.

[6]玻尔.原子论和自然的描述[M]∥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郁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6370.

[7]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M].徐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29.

[8]刘大椿,黄婷.科学技术哲学反思中的思想攻防:刘大椿教授学术访谈录[J].哲学分析,2011(3):155168.

[9]Andre Gorz.Capitalism,Socialism Ecology[M].Verso,1994:3233.

[10]刘晓玉,林志森.论马尔库塞的人道化技术世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69172.

[11]马尔库塞.马尔库塞文集[M].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62.

(责任编辑文格)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concerned with every aspect of human life.Ecotech culture composed of the spirit of ecotech and ecorational values has become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ecologycivilized society.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it is the epistemology of ecotech cultural practice;it is the practice to demonstrate human happiness.It can protect the root of happy life as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产科技文化 篇4

一、文化产品的生产要素分析

1、生产方式

在创作、生产、复制、营销、管理这几个关键过程中, 企业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和专业化分工程度都影响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开发。

(1) 生产过程的纵向一体化。由于文化产品生产具有生产的弱控制与再生产和销售的强控制特点, 所以文化产品的生产阶段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科层制度的管理关系的长期的合同关系, 如制作者和辅助执行者;另一种是强调商业主义的相互尊重与合作的临时性的合作关系, 如主管和主要执行者。目前, 不论是项目实践、还是学术研究, 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中的企业兼并融合以及大规模化的产业链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 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发行等一系列过程都由企业自己完成, 即生产过程的纵向一体化将成为企业控制文化产品生产的趋势。

(2) 专业化分工。由于文化产品生产的复杂、高投入性和再生产的低投入性, 以及知识、技能和智力的综合性较高的特点, 在原创阶段主要是综合各种要素对原创性产品的二次创造, 其复杂性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一旦生产出来, 后续的再生产过程的成本几乎可以不计。如影视制作的过程比较繁杂, 生产过程的投入花费非常巨大, 但是一旦制作成功, 只需要卖版权, 在各影院和电视台播放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后续成本几乎可以不计。

影视制作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前期工作, 包括企业策划、融资、作品的创作和确定等;第二部分指制作的实施, 包括试镜、拍摄、录音、配音等;第三部分指后期工作, 包括剪辑、特效、字幕、合成、试映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才能完成。如果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 按照企业活动的特点和员工的特点相应地分配岗位, 使每位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其中的衔接工作就会更加流畅,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组织形态

一般的文化产业的生产体系, 如图1所示。

(1) 组织层次。一般的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有创作、生产制作、销售和延伸。音乐作品生产的组织层次有创作、表演、录音、复制和销售。根据文化产品生产的环节和生产主体, 可以将文化产品生产的组织层次大致分为:文化产品的创意层—生产制作层—营销管理层—延伸管理层。其相对应的主体, 即创作者、生产者、创意管理者、所有者、执行者之间及时的沟通和协作非常重要, 而这与组织层次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

生产组织层次的高低影响着信息的传递、沟通以及生产效率。而现代互联网技术传播的快速、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和挑战, 使组织层次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 即组织层次较少, 管理幅度较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使信息技术发展成为必要趋势, 缩减文化产品生产组织层次, 可以使信息得以快速的传递, 从而使文化产品生产阶段的各个人员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加强, 使生产过程高效、灵活、快速和敏捷。同时人员之间相互的学习和沟通更能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2) 组织关系。这里的组织关系主要是指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涉及到的部门之间人员的协调协作关系。技术人员、创意人员、管理者和营销人员之间应该职权分明、相互协作, 人员、职能和资源的配置应当合理。

文化产业生产组织形态的复杂性, 既有大制片厂式的工业化生产, 又有专业化生产的文化产业集群, 文化产品生产的产业链涉及创作、生产、营销、政策和服务机构等多个方面。根据文化产品生产的组织层次相对应的主体, 即基层管理层、中级管理层、高级管理层。基层管理层和中级管理层主要负责文化产品生产的创作、生产和营销等方面的实操过程, 而高级管理层主要负责战略的制定和发展方向。

公司的生产计划、预算、财务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统一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配置资源。高级管理层应根据基层管理者与中级管理者反馈的信息进行文化产品生产战略的制定, 中基层管理者应在高级管理者的引领下严格操作。管理和支持企业的创新是企业运营的核心, 只有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职能, 才能有效配置资源,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二、假设及研究设计

1、指标构建与概念模型

(1) 文化产品的生产指标构建。笔者在前期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总结并同企业和高校有关专家进行探讨, 建立了两个二级指标、四个三级指标的文化产品生产测量体系, 如表1所示。

(2)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构建。结合魏江所提出的企业创新能力维度, 笔者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分为四个二级维度, 如表2所示。

(3) 概念模型。笔者认为文化产品的生产主要从生产方式、组织形态两个方面影响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生产过程的纵向一体化程度越高,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越强;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越高,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越强;组织层次越少,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越强;组织关系越协调、紧密,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如图2所示。

2、假设提出与问卷设计

(1) 假设。H:文化产品生产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

(2) 问卷设计。本研究是采用实地调查和网络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 网络调查问卷均发布在“问卷星”网站上, 并委托代理机构进行付费调查。目标人群为文化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发放问卷200份, 共回收有效问卷156份。

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 共5个问题;第二部分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共10个问题;第三部分为基本信息, 共5个问题, 包括企业规模, 文化产品类别, 填写人的年龄、性别和工作年限。为了能及时获取数据和便于统计, 问卷均采用封闭式问题进行提问。

三、实证分析

1、信度检验

样本中企业生产的文化产品类别涉及到影视类、书刊杂志类、日常用品类、工艺制品类及其他类别。答卷样本中男性占48.91%, 女性占51.09%, 说明样本覆盖较均衡。89.62%的填写人年龄都在26岁以上, 符合问卷调查对象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利用SPSS 19.0做问卷的信度检验, 输出结果如表3所示。

总体样本标准化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851, 文化产品生产标准化的Cronbachs Alpha为0.721, 科技创新能力标准化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829。三者均大于0.7。根据Nunnally (1978) 认为, 通常情况下Cronbach's a系数在0.6以上, 被认为可信度较高。因此, 表3的结果反映了问卷的信度较高。

2、效度分析

利用SPSS19.0做问卷的效度检验, 输出结果如表4所示。

总体样本的KMO值0.780和文化产品生产的KMO值0.709在0.7—0.8范围内, 科技创新能力的KMO值0.857在0.8—0.9之间, 而且所有的p (sig) =0<0.001。由于当样本量比较小的情况下, KMO接近于0.8, 且P=0时就有统计意义。因此, 样本的KMO值所表现出来的效度都具有统计意义。

四、模型结果与分析

1、输出结果

利用lisrel8.70生成两个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图, 如图3所示。

如表5所示, 在模型对数据的拟合优度指标中, 研究模型的X^2/df值为2.4379, 小于3, RMSEA值为0.067, 小于0.10, 说明该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是可以接受的;CFI值为0.95, 高于0.9, 反映了较好的相对合适度。

本研究中GFI和AGFI分别为0.88、0.80, 都小于0.90, 没有达到一般认定的较好拟合优度标准。根据Bentle&Chou认为, 多变量的模型完全达到一般认定的拟合优度标准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我们认为AGFI>0.7, 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2、结果分析

如图3所示, 两个潜在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94, 非常接近于1, 说明文化产品的生产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重大影响。路径图中, Q4指组织层次, Q5指组织关系, 这两个指标对文化产品生产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8、0.69, 说明这两个指标比较能够反映文化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Q1、Q2、Q3表示的是生产过程一体化程度和专业化分工, 对文化产业生产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1、0.48、0.45, 较小, 这与我们原来所设想的用于反映文化企业生产的维度有一定差距, 这可能是样本量太小造成的。Q6、Q7、Q8、Q10、Q12、Q14、Q15分别表示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 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值分别为0.61、0.71、0.65、0.68、0.55、0.61和0.80, 系数比较大, 说明这几个指标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由此可得出结论:文化产品的生产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接受原假设H。

我们进一步认为, 扩大企业的规模, 加强文化产品生产过程的一体化程度, 可以使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增强、组织能力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增强。深化专业化分工程度, 可以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生产成本降低, 增加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层次的适当减少, 可以使人员的沟通更加紧密, 使信息的传达更加准确, 提高有效性。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的协调和互助, 可以使企业内部更加团结, 工作效率会更好。

五、对策及建议

1、建立企业创新激励制度

首先, 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 结合本公司、本地区或本区域的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创意的发展和延伸, 开展相关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 使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双赢。如武汉黄鹤楼的旅游项目武当山的旅游项目、神农架的旅游项目等都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其次, 制定培养和吸引创意人才的管理制度。如员工的定期培训, 优胜劣汰, 奖罚分明, 优质的社会福利等制度, 都可以激发员工的创作热情和吸引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

2、培养创新人才

首先, 探索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 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和发散学生们的思想。其次, 重视幼儿和青少年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从幼儿和青少年这些关键的方面入手。虽然近年来国家的教育制度在不断地改进,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和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还较欠缺。最后, 加强国人的素质教育, 尊重和理解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在教育方面, 不仅要实行全方位的教育制度改革, 还要注意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并行, 肩负起传承文化和创新的使命。

3、提高人民群众的创新意识

不仅国家、企业、教育部门要努力提高创新意识, 国民自身也要进行自我约束, 自我激励, 认真学习, 做到“人人学习, 终身学习”。以创新为理念, 使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国家价值相联系, 做到发展自己, 有益社会, 贡献国家。保护并继承国家优秀传统文化, 融合国外的文化, 大胆创新, 营造出一个创新的社会文化。同时, 相互学习和帮助, 加强沟通, 完善民间文化创新组织的管理制度, 激发群众创新热情。

参考文献

[1]陈庆德:论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J].思想战线, 2006 (4) .

[2]王乾厚:产业规模经济与文化企业重组并购行为[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 .

[3]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知, 2012 (1) .

[4]闫韡:浅议专业化分工理论与产业集群演进[J].理论, 2010 (3) .

[5]周正兵:文化产业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6]理查德.E.凯夫斯编, 孙绯等译: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7]约翰·哈特利编, 曹书乐、包建女、李慧译:创意产业读本[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8]中国文化产业网:党的十六大报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EB/OL].http://testcnci.cnci.gov.cn/Content/2006/9/1/content-0107010000-135043.shtml.

生产科技文化 篇5

[关键词]科技;推广;培训;茶叶;生产;发展

南涧茶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在发扬传统茶叶生产技术的同时,不断发明、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通过努力实践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经不断总结,探索出具有鲜明特点、适宜南涧的茶叶生产技术,从而不断增进了茶园的素质,茶叶品质提高,茶叶新产品涌现,茶叶产值增长,使南涧茶叶产业持续发展。茶叶是南涧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广大山区、半山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产业”。茶叶对南涧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茶叶生产工作需要继续加强茶叶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不断创新茶叶科技培训方式,扩大茶叶科技的覆盖面,推动南涧县茶叶产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一、南涧茶叶生产基本情况及科技推广应用现状

1.南涧县茶叶生产基本情况

茶叶是南涧县的一个传统、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南涧县生态条件优越,水源洁净、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远离污染,茶山常年云雾缭绕,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形成了滋味鲜爽、醇正回甘,清香持久的品质特点。大部分茶园分布在澜沧江、红河流域的无量山、哀牢山高海拔亚热带山区,“高山云雾出好茶”是南涧茶叶的真实写照。2011年底,全县有种茶农户2.6万户,茶园面积10.59万亩,采摘面积8.16万亩,茶叶企业63个,年产干茶379.87Ykg,茶叶产值7577多万元。

2.茶叶科技推广应用现状

南涧县始终把生态茶园建设作为茶叶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茶园建设主要包括新茶园建设、低产茶园改造和常规茶园改造转化三个方面。2003年至2011年,全县共发展新茶园37716亩,改造低产茶园65318亩,常规茶园改造转化10000亩。近五年来共组织茶叶科技培训321场18480人次。每年参加全县科技宣传周活动,通过展版、发放科普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茶叶科技宣传。

3.存在问题

产品结构单一、品牌杂乱,难以形成“名牌”效应;企业缺乏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实力,难以形成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茶农进行掠夺式采摘;茶叶面积分布点多面广,科技推广工作覆盖率低;茶农文化素质差,多数茶农的科技意识和接受科技的能力不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科技人员知识更新速度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要求;科技推广培训经费不足,部分科技人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后续科技服务跟踪不到位,茶叶实用技术推广成果难以得到巩固。

二、加强茶叶科技推广培训

1.茶叶科技推广培训内容

茶叶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应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初制产品加工技术;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山地茶园建设技术;茶粮间作套种生产技术。推广普及茶叶科技知识和提高农民群众的实际操作技能,需要加强茶叶科技知识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以提高培训效果。

2.加强茶叶科技推广培训的措施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做到“实际、实用、实效”,要突破关键环节,抓出特色。加强茶叶科技推广服务,提高群众科技水平,在充分发挥科普网络体系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服务力度,配备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做好超前试验、示范,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做到技术上门,服务到家,努力提高群众的生产技术水平。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新思路、提出新办法、实施新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要不断挖掘茶业产业内部潜力,提高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

(1)构建高效农技推广体系

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载体,是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加快农技推广速度的新模式。一是成立县乡村农民教育培训中心;二是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农业主管部门应重视茶叶科技培训;农业科技人员要提高认识,尽职尽责开展茶叶科技培训;需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2)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强化新型农民素质培训工作人手,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以培养“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抓紧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继续推进农民科技书屋的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培训教师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开展培训和指导,通过开展交流、现场示范等形式,使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地成效。

(3)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启动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示范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彻底解决科技进入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把发展致富的科技“金钥匙”交到农民手中,并持之以恒地做出工作实效。培训进村、科技入户,是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基本出发点和着力点。为了加大技术与农户直接对接的力度,农业培训工作要重心下移。

(4)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主体,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本营运为纽带,实施生产、销售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和利益共同体。“协会、公司、经纪人”三结合组织形式的成功实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要支持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鼓励和引导他们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转化的能力;要鼓励高素质农民进入村级基层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发挥他们的传、带作用,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扩散。

(5)加快乡土人才培养

农村乡土人才是一个特殊的人才群体,他们植根于农业经济建设第一线,是农民队伍中学习、接纳、应用科学技术的先锋,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乡土人才的开发,关系到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他们带头学科技、用科技,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学一技、创一业、带一片,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利用各种下乡培训机会和各种培训项目的实施时机,首先培训乡土人才茶叶科技培训,通过他们带动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简介 篇6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原《太原科技》)是由太原市科学技术局主管,太原科技战略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刊物(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4-1358/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9146),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1996年—2012年连续17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优秀)期刊。

本刊于1980年创刊,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立足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和科学技术自身特点,宣传我国科技工作方针政策与重大成就和科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重点报道国内外科技信息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发明,探索科技研发、生产与应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以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本刊特辟有“权威论坛”“重点关注”“政策解读”“科技观察”“科技风向标”“研究与探讨”“应用技术”“科技之星”“区域经济”“理论探索”“前沿要论”“案例分析”“学苑论坛”等栏目,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

生产科技文化 篇7

山西省地处世界三大玉米黄金生产带, 是国家确定的北方春玉米和黄淮海夏玉米优势种植区域, 不论面积、单产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山西省充分发挥玉米生产优势, 大力发展玉米生产, 使粮食生产连续7年突破百亿kg大关。尤其是2010年, 在自然灾害频发重发的情况下, 山西省粮食生产创造了历史新高。据统计, 2010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323.03万hm2, 总产量108.5亿kg。其中, 玉米播种面积172.12万hm2, 总产量达到76.6亿kg, 其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粮食面积和总产量的47.6%和70.6%, 对山西省粮食产量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业发展一靠政策, 二靠投入, 三靠科技。三者中, 科技已成为发展粮食生产的最大亮点, 显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威力。据测算, 2010年科技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已达到52%。玉米生产发展过程就是科技进步的过程。从农家传统品种到杂交优良品种;从无序分散种植到种植区域布局;从依靠自然条件生产到大幅改善基本生产条件;从露地种植到推广覆盖技术;从稀植松散种植到密植化控紧凑种植;从各自为战防治病虫到统防统治联合机制;从完全依靠人工耕作到实行农机作业发展到农机农艺结合……玉米生产形成了“以优种为核心, 品种区域种植为布局, 土肥水为基础, 覆盖种植、密植化控为手段, 病虫害防治为保障, 全程机械化耕作”的综合配套优化组合技术。这套综合技术尽管还不完善, 但从实践中已经可以看出, 它既能发挥单项因子的增产作用, 又能充分发挥综合因素互促作用, 是一条节本增效的技术路线。

二、科技力量支撑玉米生产跨越式发展

1. 推广优良玉米品种, 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

优良品种种子是玉米科技的集中体现。目前, 山西省玉米品种已经进行了7次大的更换, 品种每更换一次, 玉米产量就提高一截, 从种植常规品种到普及杂交种, 单产从几百斤、上千斤, 现在已经提高到1 000 kg, 而且研究表明玉米品种还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平均每0.067 hm2产量从几十斤 (1斤=0.5 kg, 下同) 、上百斤, 提高到几百斤、上千斤, 尤其是2010年全省37.43万hm2玉米丰产方, 总产达782.5万t, 平均单产达750 kg/0.067 hm2。目前, 山西省强盛、屯玉、潞玉、大丰系列玉米种子正以强劲发展之势, 支撑着玉米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品种科技贡献率已达40%以上。可以说玉米生产实现跨越发展, 潜力和关键在优良品种的种子。

2. 科学的玉米种植区域布局, 保证玉米稳产高产

玉米是C4作物, 光合作用强, 根据其特有的喜温好光特性, 经过多次调查研究, 综合分析, 山西省农业科技人员把山西省玉米种植地区按气候条件划分为6个区, 即春播中晚熟玉米区、春播中熟玉米区、春播早熟玉米区、春播特早熟玉米区、复播早熟玉米区、复播中熟玉米区。这项玉米品种区域种植的科研成果, 对引进玉米新品种和指导玉米生产,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玉米增产潜力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避免了因种植品种与区域错位不对接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失。为了发挥玉米优势产区更大作用, 山西省2008年又进一步制定了玉米生产优势区域“一条带、四大片”, 即太行山玉米生产带、大同盆地、忻州盆地、晋中盆地和晋南盆地。

3. 改善土壤等生产条件, 保障玉米丰产

玉米生产需要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灌溉条件好, 而山西省相当面积的玉米种植田土壤肥力差, 干旱少雨, 成为玉米生产的瓶颈。为此, 山西省以强化玉米生产基础建设为主, 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增施有机肥, 实行秸秆还田, 积极推广机深耕 (松) , 大力发展地膜覆盖等旱作农业技术, 推广免耕栽培以及改造中低产田等, 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质量。据典型调查, 土壤有机质每年可提高0.03%, 耕作层可增加3~5 cm, 土壤含水量增加2%~5%, 特别是应用渗水膜把无效降雨可变为有效降雨, 提高了抗旱能力。

4. 推广地膜覆盖技术, 扩大种植区域, 提高玉米产量

地膜覆盖是一项重要的栽培技术, 具有较强的增温保墒改土作用, 一般每0.067 hm2增产可达50~100 kg。据试验证明, 通过地膜覆盖可增加有效积温200℃~300℃, 可大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保墒作用明显。特别是应用渗水膜后可接纳更多的降水, 同时还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山西省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于1979年从日本引进的, 引进后, 地膜覆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秸秆等生物覆盖技术也风起云涌, 目前玉米覆盖面积已发展到播种面积的25%。不少过去不宜种植玉米的地方, 因采用覆盖技术而具备了种植玉米的条件, 可以说覆盖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玉米产量, 而且扩展了玉米种植区域。例如, 寿阳县由于气候较冷, 2001年玉米种植面积是0.84万hm2, 平均单产216.7 kg/0.067 hm2, 到2010年, 玉米播种面积达到4.02万hm2, 平均单产320 kg/0.067 hm2, 其中, 地膜覆盖面积2.01万hm2, 单产达到600 kg/0.067 hm2, 成为山西省的产粮大县。

5. 推广合理密植化控技术, 追求高产量

从培植健壮个体, 配置合理群体, 充分利用空间增产作用的“密植化控技术”来看, 这项技术既发挥了个体增产作用, 又挖掘了群众增产的潜能。“单位面积穗数×穗行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是构成单位面积产量的基本因素。合理群体是前提, 健壮个体是关键。密度低, 群体不足, 容易造成双穗或亚单穗;密度高, 群体过大, 极易形成空秆或单穗小, 不能发挥群体增产作用, 必须通盘考虑个体与群体科学合理。目前生产上已经大面积推广耐密性强、直立或半直立株型紧凑的品种。根据品种特性和生产条件, 普遍增加500~1 000株/0.067 hm2, 有的还增加较多, 并配套化学调整等其他技术, 一般每0.067 hm2可增产50~100 kg。

6. 防控玉米病、虫、冻、雹等自然灾害, 保证粮食安全生产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多种病虫危害, 如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大 (小) 斑病、干腐病、粗缩病、青枯病、地下害虫、蓟马、红蜘蛛、玉米螟、蚜虫等, 危害后不仅造成玉米缺苗断垄, 营养失调, 生长受阻, 而且茎秆蛀孔, 遇风折断, 最终导致不结穗、穗小、粒少而秕, 产量下降, 轻者减产5%~10%, 重者20%~30%。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 采取以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策略, 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危害。一是以推广玉米抗病虫品种为主, 搞好田间管理, 培育健壮植株, 增强抗逆性;二是以铲除病虫源为目标, 改变病虫生存环境条件, 抑制病虫发生, 减少病虫危害;三是以监测病虫发生为手段, 科学防治, 把病虫危害控制在点片或初发阶段;四是以综合防治为措施, 应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机械等技术, 全方位防治;五是以统防统治, 防治结合为措施, 进行联合作战。特别是在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下, 组建培训防治专业队, 技术好、装备强、效率高。此外, 对冻、雹、旱等自然灾害, 灾前有效预防, 灾后积极应对, 使生产损失大大减少。

7. 应用农机作业提高玉米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推动了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 可实现节本增效、稳产高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目前,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1.1%, 还应加快发展推进。具体措施如下。

(1) 采用玉米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机械化精量播种是用机械将确定的玉米种子按农艺要求的位置 (行距、株距、深度) 播入土壤, 并随即进行适当镇压的一种新的种植技术。由于播种质量和适时关系着产量的高低, 传统上采用人畜播种, 不仅不规范、用种多、工效低, 而且还不能保证适时播种, 采用此技术后不仅保证了播种标准、规范、快速, 每0.067 hm2节省用种1~1.6 kg, 还可节省田间间苗用工, 达到苗全、苗壮。

(2) 采用机械化铺膜质量好、成本低一般情况下, 人畜力牵引的铺膜比手工作业提高工效3~15倍, 小型拖拉机牵引的可提高工效15~25倍, 大型拖拉机牵引则可提高工效50~100倍。另外, 机械化作业每0.067 hm2还可省工2~5个、省膜0.5 kg左右。

(3) 化肥深施, 机械化防治病虫害结合耕地, 深施化肥, 既省工, 又能提高化肥利用率;机械化防治病虫害, 喷药均匀周到, 病虫防治效果高, 对人身也安全。

(4) 机械收获、秸秆还田机械收获、秸秆还田, 既能适时收获玉米, 又可将秸秆就地利用, 以地养地, 增加有机肥, 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提高农作物产量, 为建立高产稳产田创出了一条新路, 是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据调查推行农机化作业可提高玉米产量10%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 存在问题

科技是促进玉米生产的关键因素, 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量的高低。但从山西省玉米生产情况来看, 玉米生产科技发展还不平衡、不协调, 主要表现为:科技与生产不匹配, 应用不到位, 有良种缺良法, 注重单项技术, 疏忽综合配套, 整体技术效应发挥的不好;农艺要求与农机操作不对接、不融合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因此, 各级政府要站在粮食生产的制高点上认真对待玉米生产的发展。

2. 对玉米生产发展的建议

生产科技文化 篇8

关键词:兵团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与对策

一、科技资源配置概述

(一) 兵团科技资源

1. 科技财力资源。

根据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结果可看出, 2000年以来, 兵团R&D经费支出以年均28.7%的速度增长, 2009年达到3.39亿元, 是2000年的8.7倍。2009年, 兵团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 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及教育行业R&D经费支出分别为1.37亿元、0.58亿元、0.61亿元和0.4亿元, 占全部行业的比重分别是40.5%、16.9%、17.9%和11.7%。

2. 科技人力资源。

2010年兵团在科研机构中, 从事科研活动852人, 按工作性质分, 科技管理人员占15.61%;课题活动人员占67.02%;科技服务人员占17.37%。按学历分, 博士学历占0.93%;硕士占21.01%, 本科46.95%;其他占31.1%。按专业技术职称分, 高级职称占28.4%;中级职称占38.5%;初级职称占33.1%。人才构成呈“橄榄型”, 高、初级人才比例小, 中级人才多, 高层次人才少。按行业分, 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的占96.19%;从事其他行业的占3.81%。2010年, 兵团所属的6所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教师共有3353人, 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225人, 副教授961人, 讲师1552人。

(二) 兵团科技资源配置现状

兵团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能力的认识不断提高, 制定了2015年长期发展规划, 提出了“整合科技资源, 加强条件建设, 构建创新体系, 提高科研水平,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兵团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 如“兵团产学研联合工程”等, 科技资源配置呈现了良好状态。

1. 科研机构建设方面。兵团、师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

和高等院校是兵团科研活动的主要单位, 目前共有17家, 其中兵团直属科研机构2家, 师属农科所、科研所15个;另有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农垦大学所属的研究中心。目前兵团高校具有10大学科门类, 50余个本科专业, 在校生2.65万人, 图书馆藏书135万册, 专任教师1489人, 教授、副教授共694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0余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兵团高校已为兵团和全国农垦系统培训各类管理和专业人才10万余人。

2. 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方面。

据2002年统计, 全兵团共有三类公交建商企业249家, 其中一类企业全部建立了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 二、三类企业也有部分建立技术中心。兵团共认定了15家企业技术中心, 其中天业 (集团) 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3.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方面。

兵团建立了四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基本形成了从兵团到基层团场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有力地促进了兵团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应用, 为兵团农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 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方面。

目前, 兵团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有两种, 一是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知识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 如石河子专利事务所, 兵团技术市场办公室等;二是直接参于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 如国家节水工程中心 (天业集团) 、兵团细毛羊工程中心 (新疆农垦科学院) 。这些机构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示范基地、科技企业的孵化器,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兵团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宏观管理调控力度不够

由于兵团的体制特殊, 所以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任务交叉重叠, 封闭运行, 自成体系, 科技要素之间协调不够, 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在政策上主要采取直接干预方式, 造成企业过多地依赖于兵团, 缺乏自主创新动力。制度安排不尽合理, 没有建立独立的科技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不善, 阻碍了创新的积极性。另外, 在项目审批、经费使用与管理、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制度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二) 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兵团的大部分企业还缺乏创新能力, 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少, 投入经费少。兵团企业的技术中心除少数几家发展较快外, 大部分企业技术中心未能得到很好发展。这些技术中心, 由于种种原因, 或无法正常开展活动, 或者只能从事一些小改小革或技术服务。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兵团企业的发展。

(三) 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及资金投入不足

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 且培养的人才流失严重。兵团对科技投入不够, 只占兵团GDP的0.35%, 与国家要求的1.5%相差甚远。绝大部分科技人员为了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不得不首先瞄准“短、平、快”、收益高的引进、推广项目, 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去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深层次的研究。

(四) 中介机构数量、规模及发展速度不快

兵团的中介机构发展相对滞后, 其数量和规模较小, 服务水平也较低。很多中介机构缺乏清晰的业务定位和核心竞争力, 专业化水平低, 只是开展一般性的信息咨询与服务业务, 无法满足社会和客户的综合要求,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公共信息网络还没有形成, 中介机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低, 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都无法得到保障;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缺乏科技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经验、素质偏低;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优惠政策和有效的指导。

(五) 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协调和激励机制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不能协调联动, 在政策、计划、资源配置、资金使用等方面各行其道, 不能形成合力, 造成人才、资金、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形成条块分割、相互脱节、重复购置或闲置, 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发挥最大效益, 制约了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兵团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性建议

(一) 改革科技体制, 加强科技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

要加强兵团科技主管部门对兵团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创新活动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组织, 推动由科技计划执行主体向全社会科技活动宏观管理和调控主体的角色转换;制定和完善兵团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体系, 诱导企业积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完善社会保障, 合理调整经济参数, 加强对兵团科技资源的间接配置作用。

(二) 营造良好环境,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制机制

完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明析产权, 保护和激励技术创新者的创新热情;加强科技市场培育, 形成科技资源正常平衡的交易关系;创造企业竞争的良性循环, 通过企业竞争环境的规范和培育, 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 形成国家、集体、企业、社会、个人多方投入的格局, 加大对于兵团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科技项目的投入, 以引导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 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立各种科技企业。

(三) 提高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建立市场动力机制,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改革计划经济模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使企业自觉地依靠技术创新求生存、求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技术要素分配制度、技术人员奖励制度等, 使企业具备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加强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在企业科技产业方面的生力军作用, 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此外, 兵团应对一些资本运作情况较好、有一定科研开发基础的企业集团, 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引导大中型企业提高创新意识, 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四) 加强科研机构建设, 广泛吸纳科技人才

以深化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改革为切入点, 通过结构调整、转换机制、人员分流等措施, 组建原始创新基地, 提高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在优化结构、精干队伍的基础上, 大幅度提高兵团财务对原始创新基地的支持力度。改革到位后, 在兵团层次上形成以农垦科学院为首的10个原始创新基地, 500人规模的稳定服务于兵团目标和公众需求的公益性研究队伍。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 以科技项目为纽带, 创造宽松优越的环境, 广泛吸纳科技人才。

(五)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促进科技资源合理流动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促进中介机构的发展和体系的建设, 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遵循市场规律, 尊重中介机构的市场取向, 在宏观规范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市场培育、规范中介行为等方面, 发挥兵团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推动科技咨询、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信息情报机构、科技评估机构、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与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投资服务机构的发展, 并根据不同类别机构的特征, 实行不同的支持和管理方式, 保证各类中介机构在完善的外部环境中快速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惠玲.关于深化垦区科技资源开发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 2008 (2)

[2]刘玲利.科技资源要素的内涵、分类及特征研究[J].情报杂志, 2008 (8)

[3]刘玲利.科技资源配置的国内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 2008 (11)

[4]董诚.科技资源管理的社会责任[J].中国科技论坛, 2008 (9)

[5]马永真, 苏浩, 陈红艳.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资源配置现状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8 (7)

谈农业科技信息的生产与发布 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与发布,意义,特点,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信息的广泛渗透和运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可以说, 信息化是当代农业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笔者就如何才能使农业科技信息真正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从以下方面提出思考。

1 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与发布的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 广大农民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种信息特别是农业科技信息的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 对于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已经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 信息是社会财富, 谁拥有最大限度的信息, 就意味着可能获得最多的财富。收集信息不是最终的目的, 使用信息做好各项工作才是目标。收集信息不容易, 使用信息更困难。因为使用信息必须具备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 才能把信息使用恰当, 才能在目前极多的信息中选择出对发家致富有意义的信息。

2 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与发布的特点

农业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具有其他经济信息共有的特点外, 还具有其自己的特点, 有别于其他信息。

2.1 广泛性

农业信息涉及的范围、层次以及影响的大小主要表现在不同行业、社会各个阶层。农产品大多都是国计民生的最基本的必需品, 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 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 农业信息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 具有广泛性。例如, 粮食价格上升或生产下降均会影响社会其他方面。

2.2 连锁性

主要表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 粮食作物生产的多少、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畜牧业饲料的多少和价格的高低, 同时影响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比价, 反过来影响生产。同理, 经济作物的价格变化又直接影响粮食作物的比价, 影响粮食作物的生产。

2.3 滞后性

有些对生产、市场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当时表现不出来, 而在后续事物发展中才能发现。例如, 干旱信息对产量的影响, 价格信息对下一步生产和其他生产的影响。

2.4 突发性

因为农业生产不同于任何其他生产, 受自然制约, 依赖于自然条件, 而自然环境有千变万化的突发性, 决定了农业信息的突发性。例如, 自然灾害信息、疫病信息等的发生不可预测和预知, 常令人措手不及。

2.5 周期性

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具有年度和季节性的同期变化, 致使其信息具有周而复始的变化。例如, 种植业的由种到收、由开花到结果、由生到死。

2.6 准确性

主要是指信息的准确程度, 它受时间、地点、大小的影响, 指事件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生范围和程度, 不得有丝毫偏差。

2.7 时效性

主要是指信息需求的提供时间, 换言之即及时性, 同样一件事情, 在不同的时间发生或需求, 作用完全不同。例如产品的价格、灾害发生的情况, 不同时间将引起赚或赔, 预防或受灾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

3 农业信息生产与发布现状

3.1 信息生产与发布形式

据统计, 目前全国已经有29个省市区的农业厅在互联网上开通了网站, 全国333个地市中已经有206个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 其中105个建立了局域网, 134个开通了网站;在全国2 800多个县里, 42%的县农业局都建有信息服务机构, 61%建立了局域网。服务的形式和运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媒体优势作用;基于卫星宽带网的现代农民远程教育与培训系统, 构建了国内第1个面向“三农”延伸到基层的农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实现了“一人讲、万人听”, 将培训内容直观地传递给农民, 适应了农民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农技呼叫中心;“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电信“家家e”平台;手机短信服务;农业信息寻呼。如河南的“农信通”、安徽的“致富信息机”、广西中国电信推出的“899-农村信息机”、江苏的“农业信息机”等。其中, 江苏为1万户农民经纪人配备了“农业信息机”, 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乡村信息服务站;开发适用的信息终端等。这些创新性工作及其取得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标志着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也为全面加快实现农业信息化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3.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 农民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肯定还会不断增加, 规模还会不断扩大, 涉及的行业和领域还会更宽更广。这些协会和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抵御市场风险、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为农民提供了大量政策、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据报道, 到目前为止, 我国农村基层已有17万多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已超过15万个,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数量达到2 363万人, 占全国农户总数9.8%。据介绍, 在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 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合作组织占专业合作组织总数的40%, 养殖业占27%, 加工运输业占18%, 其他业占15%。专业合作组织涉及的领域已从果蔬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发展到农机服务、运输、粮油作物、水利建设、资源开发、手工业品生产等方面。辽宁省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 800多个, 涉及到的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交通运输业、贮藏加工业等。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户已有70多万户, 带动农户120多万户。截至2006年底, 全省经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扶持的7.5万多名贫困农民实现了脱贫, 人均增收1 800元。这些组织所提供的信息服务, 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3 农民的需求

在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现阶段, 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广大农民对此已经有深刻的认识, 他们说:“信息是思路, 信息是门路, 信息是财富”。当前农民有八盼:一盼提供优良品种;二盼技术指导;三盼优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四盼市场信息服务;五盼农产品销售顺畅, 能卖个好价钱;六盼就业引导;七盼疫病害虫的预报和防治;八盼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一句话, 农民盼望的就是需要采集加工与发布可靠、实用及时的信息。

4 农业信息生产与发布存在的问题

4.1 信息整理不规范与缺乏准确性

信息要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特点, 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目前网络已基本上实现了农业信息资源共享, 有的一篇文章就有多个网站刊登, 但转来转去没有准确标明出处、供稿人、联系方式, 造成农民用起来不放心。另外, 低水平重复滞后信息多, 高质量特色预测性信息少;片面虚假误导信息多, 真实客观辩论信息少;特别是一线一手信息少, 当地当时信息少, 把特殊当一般, 把种子信息当成新品种信息等。如抚顺有个农户, 家住新宾县木奇镇, 那里的气候条件是:年降水800~1 000mm, 且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气温7~8℃, 最高气温34℃, 最低气温-37℃, 无霜期140d左右, 结冰期130d, 湿度72%, 年≥10℃的有效积温3 100℃, 年日照时数2 515h。在种子商的推荐下, 他购买了吉林省平安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的被评为吉林省第五届优质稻米的水稻种子———平粳7号。该品种特征特性为:生育期145d, 株高100cm左右, 千粒重24g左右。活秆成熟, 抗病、抗倒伏, 插秧密度30cm×20cm, 每穴插2~3苗。适于晚熟、中熟偏晚稻区种植, 一般产量10t/hm2。但是, 因为提供的信息不准确, 生育期没弄清楚, 最后导致颗粒未收。

4.2 收集与发布信息者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不高

4.2.1 缺乏强烈的信息意识。

信息无所不在, 信息来源于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要将全方位、高质量的信息及时、准确地送到农户手中, 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才能有效地发现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

4.2.2 缺乏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信息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多种专业常识, 才能了解市场、了解政策、了解农民、了解农业, 便于信息采集与发布。

4.2.3 缺乏较高的获取信息的技术水平。

现代技术是采集与发布信息的有利工具, 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信息处理技能, 提高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利用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技术采集与发布农业信息。

4.2.4 缺乏科学分析能力。

作为信息员, 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分析能力, 才能在杂乱无章的各类信息中筛选出对本地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有价值的信息。对外地有价值的信息, 今天或者对本地未必有价值, 因此筛选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避免出现判断失误、准确性差引起的误导和失真的信息。

5 农业信息生产与发布的对策

农业信息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是时代赋予信息工作者的一项新的历史任务,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信息化正在不断改变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特别是农民信箱, 更是让广大农民可以足不出户, 轻点鼠标就能与四方客商交朋友、学技术、谈生意。因此, 信息生产与发布工作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收集大量的信息, 经过合理、正确的处理加工, 形成多种类型的信息产品, 做好信息服务。

5.1 信息的采集

要做到定点定时收集周期性、实用性较强的信息;随时、随地捕捉流通信息 (市场价格、供求、流通、贮藏、加工等) 。拿到信息后用同类信息多点进行比较, 分析判断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及时发布, 使信息需求者及时得到信息。

5.2 信息分析加工

要做到分门别类整理信息。将收集的各方面的多种信息进行分类,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分析研究适用区域、地点、条件, 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验示范, 选择适合应用的技术方法, 推广应用, 促进增产增值。根据该信息的特点, 发挥所在环境中的最佳传递途径, 将信息发布出去。

5.3 农业信息的服务与利用

当前, 农业信息工作要围绕一个核心, 实施“三个转变”。核心就是搞好服务。三个转变:一是实施服务方向由注重为政府决策服务到为政府决策和生产经营服务并重的转变, 着力抓好网络延伸和信息服务队伍的建设;二是实施服务内容由侧重生产信息到生产市场科技等综合性信息并重的转变, 着力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提高决策支持能力和服务态度水平。三是实施服务渠道由注重计算机网络到网络与常规媒体相结合的转变, 着力抓信息发布, 扩大信息服务愿望和范围。

5.4 提高信息生产与发布人员的素质

一个合格的信息工作者, 必须具有5种素质: (1) 有良好的职业责任心; (2) 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好的政策水平, 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 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掌握市场经济知识, 了解当地社情民性, 知晓农民的期盼和要求, 关注热点问题; (3) 具有农业信息收集、分类、分析判断加工的能力和计算机、网络等基本操作技能,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或者所拥有的条件进行快速准确的信息分析、服务或应用的能力; (4) 有敏锐的信息嗅觉, 像一个新闻工作者一样, 迅速及时地捕捉有苗头的信息, 并判断其真伪和利用价值, 及时发布传播, 使之被信息需求者及时获得, 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5) 爱岗敬业, 干一行爱一行。农业信息工作是一个枯燥烦琐的服务性工作, 要有一定的耐心和工作热情, 才能干好工作。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 才能及时准确提供信息服务和高水平的应用信息。

当前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 篇10

1、将安全生产理论创新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以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在安全生产社会科学基础、安全科学基本理论、安全行为理论、矿山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典型工业事故发生机理及其各自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理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安全经济及安全管理理论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国家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微观管理和安全工程技术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2、将隐患治理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研发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重点。

要针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灾变因素和危险源特性,开展事故隐患辨识与评价、监测与控制及治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根据矿井动力性灾害及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重大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大电网事故等事故灾难特性,进行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应急响应、应急信息交换、共享与集成、人员定位和搜救、应急抢险等方面的应急救援技术与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将事故隐患治理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研发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重点和主体。

3、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核心。

要树立创新观念,以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核心,培养高水平的安全科技人才,形成有利于安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技术手段创新,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供科技保障。

4、将科技示范和推广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动力。

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工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

5、将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支持。

浅谈应县依靠科技发展李树生产 篇11

关键词:应县,李树,科技

李树适应性强, 投资小, 产出快, 效益高。李子果实外型美观, 饱满圆润, 玲珑剔透, 形态美艳, 酸甜适口, 香味浓郁, 营养丰富, 含有较多碳水化合物, 尤其在延缓衰老, 美白祛斑, 预防疾病有一绝, 被誉为新一代“超级水果”。李树耐旱、耐涝、耐寒、耐高温高湿, 也较耐瘠薄, 非常适宜应县栽种。而且李树喜光, 根系强大, 保水能力强, 是全县防止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经济树种之一。

1 李树生产现状

应县李树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分布广泛,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从山坡到平川, 从大田到庭院到处都有栽植。当地品种主要有大接李、二接李、小红李、小黄李4个, 引进的新品种有红宝石、黑宝石、大石早李、索瑞斯、莫尔特尼等7个新品种。

应县立地条件、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都很优越, 地处朔州东部、大同盆地南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候7.1℃, 年平均降水量360.90 mm, 无霜期134 d~141 d。应县是农业大县, 土地肥沃, 交通便利, 水资源丰富, 桑干河、浑河贯穿腹地, 边坡峪口有自流水和截流工程供水, 对发展李树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现有李树1 000 hm2, 占经济林面积的75%。

近年来, 应县转变思想观念, 强化战略意识和科技意识, 把发展李树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突出重点, 狠抓建设;注重质量, 强化管理;创新机制, 增强活力;依靠科技, 提高成效。全县种植李树1 000 hm2, 分布在12个乡 (镇) 的321个行政村, 其中6个乡 (镇) 为主要栽培区:即下马峪栽培区、下社栽培区、金城栽培区、南河种栽培区、大临河栽培区、南泉栽培区。目前, 已经基本形成了规模经营, 区域种植。李树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下社镇赵堡村为例, 2001年栽植红宝石李树20 hm2, 2008年全村李子产量达到30万kg, 收入达到36万元。果农赵殿士种植0.53hm2李树, 2008年产李子1万kg, 收入1.20万元, 加上树下农产品, 亩收入达到2.24万元。但全县李子产量不并不高, 2008年产李果150万kg, 平均单株产量2.50 kg左右, 人均占有李果5 kg。可见, 李树生产水平仍然很低。

2 李树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种混杂, 良莠不齐

应县李树虽然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 但早期生产多沿用实生苗木繁殖。实生繁殖方法变异性大, 品种纯度低, 生长差异较大, 在同一李树品种类型成熟度、品质风味、果个大小、果粒形状、色泽亮度等经济性状都不一样, 直接影响产品市场和经济效益。加上老百姓栽植随意性大, 本地品种混杂, 大接李、二接李、小红李、小黄李等栽植混乱, 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如果再进行实生繁殖, 导致品种退化, 恶性循环, 大大降低李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这些品种虽占得比例不大, 但通过传媒授粉作用, 会大大影响引进的优良品种。因此, 应尽快推广优良品种, 嫁接本地优质品种, 优胜劣汰, 优化种苗, 提高商品质量。

2.2 商品意识不强, 加工发展滞后

近年来, 农民发展李树的积极性较大, 但集约栽培、规模经营和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的意识不够, 多数农民仍处在自给性小农经济状态。栽植分散、规模较小, 不懂贮藏加工, 更有些是只栽不管, 使果树不能早日挂果达到丰产, 形不成规模生产, 效益很差。如金城镇龙泉村, 栽植的李树不留树盘, 耕地时将李树碰来撞去, 使李树有死有伤。加之农作物间作带过宽, 农作物与李树争水、争肥, 而且群众只重视农作物的经济效益, 轻视李树的商品价值, 几乎不修剪李树, 放任生长, 使得结果树冠通风透光性差, 产量不高。

2.3 科技意识淡薄, 生产管理粗放

应县大部分李树栽培区, 果农不重视李树科学管理, 认为栽下树就能收李子。即便有些果农开始管理, 但也很粗放, 只浇浇水施施肥, 随意剪一剪, 不根据李树生物学特性适时浇水施肥, 不根据李树生产特点进行冬夏季修剪, 不能及时清理杂草和防治病虫害。没有将李树栽植生产技术推广应用, 使李树只形成栽植产业, 而形不成产品产业, 难以建立加工基地, 造成经济效益低微。

3 依靠科技发展李树生产的建议

3.1 强化科技意识、商品意识、服务意识

要求各级领导、业务部门、技术部门、栽植李树的农民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实施李树科学化管理、集约化栽培、商品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科技人员组织成立李树协会, 从种苗、技术、管理、销售、资金等多渠道、全方位为果农提供综合优质服务, 真正形成栽植、管理、产果一条龙作业, 科技、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3.2 搭建平台, 引进培养科技人才

要想李树产业向深层次方向发展, 就必须有一定的科技作支撑。这就要求牵头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实施科技兴果战略, 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培养技术人才。或者聘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等高级技术人才进行传授、辅导李树生产新技术, 有计划地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有效安置大、中专毕业生从业, 充分发挥他们专业技术优势和聪明才智, 更好地为李树产业发展服务。

3.3 切实搞好李树技术承包

发展李树, 技术是关键。针对目前管理技术落后的现状, 采用技术承包的形式是提高李树技术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技术承包实际上也是一种有偿科技服务, 产前为果农提供选择优质种苗、产中技术跟踪指导、产后帮助果农销售以及引资建立合资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等综合服务, 从而使李树生产实现优苗到位、技术到位、管理到位、资金到位、效益到位的目标。这种与生产紧密结全的技术承包, 能够大大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李树生产发展提供科技保证。

3.4 规范栽培, 加强科学化管理

要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加强科学管理, 规范李树种植结构;进行合理密植, 科学施肥、浇水, 树盘多施有机肥、绿肥, 幼树快速培养成形;丰产树注重培养生长与结果比例, 冬剪夏剪结合, 有效控制大小年发生。同时, 要着重加强生长期的管理, 预防花期冻害, 适时疏花疏果, 及时防治病虫害和林地草害, 保护果面、有效贮藏等环节, 使李树栽培技术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促进李树生产健康发展。

3.5 依靠科技, 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上一篇:男子单打下一篇:动物卫生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