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修正

2025-01-02

中心修正(精选8篇)

中心修正 篇1

美国很多州为了保护胎儿的权益, 出台了许多限制堕胎的法律。这些法律往往自以为掌握了道德的制高点, 常常打着保护胎儿的生命权这一大旗。试想一个怀孕的妇女如果冒着生命危险去地下机构接受非法堕胎, 或者生下孩子却无力抚养, 这两种无奈之举都是后患无穷。这样的情形更是违背了立法的初衷, 它可能并没有有效解决问题, 相反可能加重女性的负担, 而且一个不受母亲欢迎和期待的孩子, 她 (他) 的成长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呢?

一、胎儿是否具有生命权

根据笔者的理解, 保护胎儿权益的时间点应当是胎儿出生之后, 即“人”的标准应该是始于出生, 而非始于受孕。但是笔者认为法律应当保护胎儿的某些利益。

美国早期否定胎儿具有主体能力, 直到1946年哥伦比亚特区法院的“Bonbrest v Kotz”一案, 才开始改用“肯定说”, 即胎儿出生时若为活产者, 就其出生前所受到的侵害而产生的结果, 可以请求损害赔偿;如果因出生前所受侵害而死亡的人, 可以提出不法致人死亡的诉讼请求。从此, 美国确立了保护先期生命法益的制度。 (1) 因为胎儿是否受到损害, 都应在出生之后确定损害时才能考虑赔偿问题, 所以就没有必要把保护的时间点提到胎儿出生之前。

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没有州可以否定任何一个人具有的法律平等保护权”。我们假想胎儿受这一条款保护, 那么各州就有权保护其所管辖范围内胎儿的生命, 堕胎行为将构成谋杀罪。显然, 这是不合理的, 现实生活中各州也没有试图追究前往他州或他国做人工流产的妇女的法律责任。所以, 笔者不赞成“人的生命始于受孕”这一学说, 胚胎尚未成为完整的人, 不应受宪法第14条修正案的保护。笔者认为胎儿不具有生命权, 保护胎儿的权益的时间点应当是胎儿出生之后。

二、妇女是否拥有生育的自由选择权

美国宪法第9条修正案规定:“本宪法所列举之若干权利不得解释为对人民固有之其他权利之排斥或轻忽之意”, 根据业已确立的规则, 宪法限制各州制定干涉公民最基本决定的法律, 如家庭权、人生自由权。不可回避的事实是, 对实体正当程序案件的判决, 可能要求法院行使它在传统上一直行使的权能:即理性判断。它的边界不易被简单规则所表达。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自由推翻我们所不赞成的各州的政策;但它也不允许我们对自身的职业业务畏缩不前。在具有深刻道德与精神含义的堕胎问题上, 富有良知的男男女女之间可能存在着歧见。有些人可能认为, 堕胎违反了我们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但这并不能影响政府的决定。政府的责任是从宏观上考虑法律的制定, 需要定义所有人的自由, 而不是把个人的道德规范变成宪法法令。

在胚胎具有母体外存活性的时间点之前, 孕妇有权决定堕胎, 这也是宪法保障的权利。笔者认为每个州不得将有关伦理、宗教的官方信念强加给妇女, 否则个体妇女会因为一种她们自己所不相信的关于生命价值或意义的形而上的信仰而倍受煎熬, 这种现象不是立法者所希望见到的, 立法中的目标是保障大多数人的自由。

三、结语

结合宪法修正案第9条和第14条,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妇女生育的自由选择权, 因为这个世界上与胎儿最亲近的就是其母亲。但是州政府可以通过创造结构机制, 来表达对未出世生命的深切尊重;如果不对妇女的选择权之行使构成显著障碍, 那么这类规章就将得到准许。如果目的合理, 那么各州可以维持以下措施:如设法说服妇女选择生育、放弃堕胎。如果不构成过重负担, 规章还可设法来增进堕胎妇女的身心健康。

摘要:美国一些州为了保护胎儿的利益而制定了限制妇女堕胎的法律, 可是这一举措侵犯了宪法的权威, 妇女的自由选择权得不到有力保障。本文由限制堕胎案引发了一些思考:1.妇女是否拥有生育的自由选择权?2.保护胎儿的“生命权”更为重要还是其理论基础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或者说胎儿有生命权吗?人的标准——是出生还是受孕那一刻?

关键词:宪法修正案,妇女,生育的自由选择权,生命权,堕胎

参考文献

[1]杨咏婕, 李建华.对美国堕胎法案的理论反思——兼析胎儿人身权利[J].求索, 2011 (9) .

[2]高知鸣.从罗伊诉韦德案到凯西案——选择权与生命权的漫长较量[J].法制与社会, 2008 (9) .

[3]张千帆.美国联邦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4]瑞科雅·索琳歌尔.妇女对法律的反抗——美国“罗伊案”判决前堕胎法的理论与实践[M].徐平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雷蒙德·塔塔洛维奇, 拜伦·W·戴恩斯.美国政治中的道德争论——社会调节政策八个侧面[M].吴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1.

[6]赵梅.“选择权”与“生命权”:美国有关堕胎问题的论争[J].美国研究, 1997 (4) .

中心修正 篇2

1 上下顶尖同心连线相对电感测头不平行度的测量

L65齿轮测量中心测量与控制系统软件是在VC++6.0环境下开发的, 设计一个功能模块完成上下顶尖同心连线相对电感测头不平行度的测量, 再把功能模块添加到L65齿轮测量中心测量与控制系统中。

1.1 模块完成的功能要求

测量电感测头相对上下顶尖的平行度偏差先将芯杆装夹在上下顶尖之间, 通过面板上的操纵杆手动控制测头走到芯杆接近下端的正前方约5mm处, 然后即可自动完成测量连线不平行度。模块需要具备功能: (1) 输入:输入芯杆可测的长度; (2) 输出:输出长度范围内偏差值; (3) 功能按钮:开始、存储数据、退出模块三个功能按钮。

1.2 功能模块的实现

根据模块功能要求, 在L65齿轮测量中心测量与控制软件开发工程中, 新建一个标题为“测头相对顶尖的平度修正”对话框, 窗口设计如图1所示。行程和偏差文本框映射两个double型数据成员为m_travel和m_error完成数据数据输入和输出交互;“开始”按钮启动测量;“存储数据”将行程数据和偏差数据存储在文件中;按退出按钮退出模块。

测量过程流程如图2所示。

2 螺旋线测量中上下顶尖不平行性的补偿

SPoint数据结构是测量系统软件中定义的数据结构, 结构中存放着四路光栅和电感测头值。平行度偏差计算公式:

SPoint1.T:第一个测量点切向光栅值;SPoint2.T:第二个测量点切向光栅值;SPoint1.prob:第一个测量点电感测头值;SPoint2.prob:第二个测量点电感测头值。

数据补偿公式:K=m_error/m_travel

计算出K值存系统INI文件中, 在系统菜单项中添加一个点选菜单, 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添加软件平行度补偿功能。

螺旋线补偿各测量点偏差计算公式:

m_SPoint[i].Deviate:第i点螺旋线偏差值;

m_SPoint[i].Z:第i点垂向光栅值;

m_SPoint[0].Z:第一个被测点垂向光栅值。

3 补偿前后测得螺旋线样板数据比较及结论

用可测行程为100mm的芯杆测得平行度偏差为0.0063mm的情况下测量分度圆半径为50mm, 螺旋角为0°的螺旋线样板数据比较如表1所示。

修正带作文 篇3

我的家是在一家文具店里,每天,我与我的小伙伴们一起等待有人来带走我们。一天又一天,小伙伴们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主人,就剩下我了。这一天,我安静的躺在柜台上。静静等待属于自己的小主人。突然,一个小男孩进了店里,细细打量各种文具。他的目光落在我这里时,停留了一下。我想;这个小男孩是不是我未来的小主人呀?终于,他在看完所有文具后,没有找到满意的,便想起了我,走过来把我抱起,跑向柜台,高兴的付了钱,跑出了店内。

就这样,我被小主人带回了家。我开始每天为小主人服务;在他写错字时帮他把错字涂掉,在考试时,小主人的卷子上不小心弄上了一点墨迹,我会帮他掩盖掉。小主人也对我很好;每次用完我之后都会帮我把盖子盖好,然后轻柔的放进文具盒里。可是,有一天,小主人不小心把我摔在了地上,我的`外衣破了一点。小主人见我不漂亮了,对我的态度也变了;每次用完我都是把我丢进文具盒,用完了我,盖子不会帮我盖好。被一次次丢来丢去的时候,我完全坏了,小主人把我甩进了垃圾桶,又去买了个新的改正带。我很担心,下一个改正带进垃圾桶时,和我的原因是一样的。

中心修正 篇4

关键词:制定背景,指导思想,罪名的修订,意义

一、《刑法修正案 (八) 》的修订背景与指导思想

2011年2月2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以139票赞成、7票反对、1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 》。从整体上讲, 本次刑法修订是历次修订动作最大的, 相当于前七次修改的总和, 共修改了50个条款, 涉及49个问题。修改后的刑法于2011年5月1日起生效。

我国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全面修订了刑法。此后,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根据惩治犯罪的需要, 先后通过了一个决定和七个刑法修正案, 对刑法作出修改、补充。一些全国人大代表、社会有关方面提出,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需要对刑法的有关规定作出修改。同时, 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也要求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对刑法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刑法修正案 (八) 》之前没有任何领导给出指导思想, 我的理解, 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的政策, 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加强刑法对人民切身利益的保护, 维护社会稳定, 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二、《刑法修正案 (八) 》的主要内容解读

刑法修正案八的主要内容, 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 更好体现宽严相济的政策, 对有些刑罚进行了调整, 比如取消部分犯罪的死刑, 规范了被判处死缓的人减刑、假释后实际执行期限, 调整了数罪并罚的期限, 同时, 又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的一些刑罚的规定进行了调整, 更好地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政策, 使我们国家的刑罚制度更趋合理;另一方面,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刑法对民生的保护, 加重了对一些严重侵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些犯罪行为的处罚, 例如, 生产有毒有害食品、制售假药等, 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酗酒驾车、飙车等, 加大了一些严重犯罪的罚处力度, 比如,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累犯的处罚力度都有所加重。下面我就分四个部分对本次修正进行解读, 以便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修正案八的立法精神。

三、刑法修正案 (八) 修订的意义

第一, 刑法修正案 (八) 的内容更为科学合理, 符合实际, 它的正式实施, 会更加有效地惩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为我国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本次刑法修正案修订的内容主要是:适当消减死刑罪名, 延长对某些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犯罪分子的实际服刑期限, 适当延长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刑期, 完善减刑与假释的规定等等。这些方面体现了宽严相济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政策, 必将进一步的打击犯罪, 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更为优良的法治环境。

第二, 刑法修正案 (八) 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人权保护的一贯重视。我国刑法坚持罪刑法定、罪责刑相统一以及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等基本原则。几十年来, 这些体现法治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伴随着我国刑法制度的逐步完善而丰富其基本内容的, 也是在伴随着刑法的一次次修正而推动其发展的。

第三, 刑法修正案 (八) 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 以及对民生的殷切关怀。刑法修正案 (八) 中增加了恶意欠薪罪, 增加与修改了食品安全监管滥用职权罪、食品安全监管玩忽职守罪, 降低了食品药品犯罪的入罪门槛、加重其法定刑, 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社会危害突出、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违法行为也入罪量刑, 这些方面, 充分反映了加强对民生保护的立法意旨, 必定有利于打击犯罪, 维护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第四, 刑法修正案 (八) 的实施意味着我国刑事司法开拓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 我国的刑法体系完备, 刑法结构科学合理, 在本次修正案中一次性取消了13个死刑罪名以后, 在将危险驾驶入罪以后, 在完善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的规定、在对已满75岁老年人原则上不适用死刑、在坦白从宽第一次被纳入刑法以后, 我国的刑事司法必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它将极大地展现刑法的威力, 昭显着人文的关怀, 也体现了刑法的新时代特征。

第五, 刑法修正案 (八) 的实施, 也意味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我国整个社会逐步进入一个培育伟大情操的时代。一个党的伟大, 不在于她曾经创造过伟大的业绩, 也不仅在于她缔造出一个伟大的国家, 更重要在于, 她奠定一个伟大的制度, 并在这个制度中培育出具有伟大情操的人民, 这样的业绩才是永存的。几十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我们走了一条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强国之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几乎从没有什么法律制度, 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 成就举世瞩目。但是, 一个国家仅仅有制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这只是第一步, 关键的是要全民熟悉并认可制度, 并能很好地尊重制度、执行制度。

参考文献

[1]张倩.浅谈对老年人从轻处罚的立法规定[J].经济与法, 2011, (02) .

[2]秉志, 张磊.“酒驾”危害行为的刑法立法对策[J].法学杂志, 2009, (12) .

修正误判“毒胶囊门” 篇5

毒胶囊事件比以往危机更甚的是, 它波及到了最广泛、最广大人群——人吃五谷杂粮, 谁还能不生病吃药?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毒胶囊铬超标的潜在受害者。如此把全社会所有人一网打尽的危机, 还真不多见。

再则, 毒胶囊伤害的直接对象, 首先是病人这一脆弱群体。医家有云:“但愿世间长无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而无良企业和商人, 现在完全突破了良心底线, 直接对病人下手了, 这触动了世道人心最敏感的部分。

基于以上分析, 毒胶囊事件可能引发的舆论反弹, 稍有分析判断能力的机构, 都能够做出大体判断。但修正药业的危机公关, 在这点上“乌龙”了。

客观看, 修正药业在毒胶囊事件中, 并不是行为最恶劣, 危害最大的企业。只是修正一直以“良心药, 放心药, 选修正药, 管用的药”来宣传企业, 企业标榜的价值观和人们看到的社会现实直接发生了冲突, 因而危机一起, 便不可回避地被置于风暴中心。事实上, 公众对这一行业性的丑闻, 批评首先指向政府监管, 修正如果危机应对得当, 是有相当的回旋余地的。但是, 由于对危机的性质和烈度判断失误, 修正在危机处理上, 几乎每一步都在下臭棋。

在央视曝光后, 9家企业中有两家立即发布声明, 宣布召回被曝光的胶囊药物。但修正董事长却回应称:“我们家的胶囊经过检验, 是完全合格的, 没有发现铬超标。”但事实上, 他失言了。在已发生的行业危机中, 还心存蒙混过关的侥幸, 这是修正应对胶囊门的第一大败笔。

第二天, 修正还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声明, 称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复检, 并表示, “如果检查出有任何问题, 愿意接受国家机关的任何处理。”但4月19日, 企业在事实面前失去了对抗舆论的本钱, 不得不发布声明, 称已经召回199件疑似铬超标羚羊感冒胶囊, 并通过网站向公众致歉。

修正的这一篇致歉声明, 在公关行家们看来, 也是败笔处处。这篇“红头文件”范儿的通告, 在“速度、态度、尺度”上都不及格。有通知, 有控制;无沟通, 无情感, 对比麦当劳处理315危机时的通告, 一眼就能看出差距。

修正是以营销带动生产的企业, 仅今年3月, 在中央和省级卫视广告投放金额就达3.46亿元。危机爆发以来, 修正官方网站两次被黑, 连给企业代言的明星, 都感受到巨大压力。做“良心药”的口号, 也悄然换成了“修元正本, 造福苍生”。而能否“修元正本”, 度过这一场危机, 公关处置已不容再闹乌龙。但尤其要看到的是, 修正药业危机公关最大的错误, 不在公关方法技巧有多不足, 根子出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上。

尽量少用修正液 篇6

修正液的主要成分是钛白粉, 钛白粉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有危害的是其中的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等杂质。修正液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主要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环己烷、二甲苯和树脂, 以及铅、苯、钡等杂质。其中的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等可刺激眼、鼻及上呼吸道黏膜, 侵害神经系统, 引起困倦、头晕、神志不清、食欲减退、行动迟缓等症状。过量吸入这些物质, 可引起全身不适、抽搐、呼吸困难。长期接触二氯甲烷还会引起人体神经衰弱综合征。长期吸入苯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并对人体肝脏产生很大损害。苯还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可引发白血病。钡中毒时会出现胸闷、心悸、机体麻木、肌力下降、肢体运动能力减弱等症状, 重症中毒时会出现四肢弛张性瘫痪, 甚至发生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

青少年应尽量避免使用修正液

《邮政法》修正案生效 篇7

日前, 《邮政法》修正案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 拟对国务院设立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进行授权, 赋予这些机构相应的行政监管权。《邮政法》修正案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的邮政普遍服务和邮政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至此, 我国邮政管理部门由国家邮政局、省级邮政管理局两级的管理架构再增加市 (地) 一级的管理机构。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王梅表示, 目前市 (地) 邮政局领导班子总体到位率达到95%;内设机构领导干部选配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专门组织的省级以下机构公务员招录的笔试、面试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市 (地) 局组建资产、房产、开办经费等政策已经明确, 各局正在积极推进有关工作。

改革管理机制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随着邮政业特别是快递业务的迅速发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对加强行业监管, 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的国家和省两级邮政监管体制难以适应实际需要。近年来, 我国邮政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快递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形式和新型的服务业态。截至目前, 中国邮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两次进入世界500强;快递服务迅速崛起, 快递包裹市场从五年前的300万件激增到1800万件, 其就业人员从30万人增长至80万人。而另一方面, 由于省以下没有基层邮政管理机构, 省一级邮政管理人员总数不足500人, 平均一个省份16人, 力量严重不足, 直接影响管理职责的有效落实。因此, 邮政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寄递渠道每年的涉恐涉爆案件有几十起, 查获的违禁品数量也一直居高不下。

因此, 早在今年1月20日, 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完善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完善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实施工作正式拉开序幕。《通知》显示:增设市 (地) 一级邮政管理局。在27个省 (区) 按照市 (地) 行政区划分设置323个市 (地) 邮政管理局, 在4个直辖市和海南省 (除海口市、三亚市) 跨区域设置25个邮政监管派出机构。县一级原则上不单设立邮政监管机构, 一些业务集中、情况特殊的地方, 可依托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承担有关监管工作, 或由上级邮政管理部门设置派出机构履行监管职能。一位国家邮政局内部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省级以下监管部门大约将产生3500个公务员职位, 其中局长一般由当地政府推荐的交通、邮政部门人员担任, 其余的将由公务员考试选拔产生。

据本刊记者了解, 市 (地) 一级邮政管理部门主要有六项职责:一是贯彻执行国家邮政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邮政服务标准。二是研究拟订本地区邮政发展规划。三是监督管理本地区邮政市场以及邮政普遍服务和机要通信等特殊服务的实施。四是负责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统计等工作。五是保障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六是承办省 (区、市) 邮政管理局及市 (地) 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作为邮政部门监管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 快递企业则表达了对省级以下监管部门的期望。杭州爱彼西商务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旭义对本刊记者说, 希望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引导快递行业规范化管理, 提供规范化管理的咨询和相关培训工作, 制定符合快递企业发展的细分化和标准化规则, 深入了解快递企业发展的需求, 并帮助申请国家的扶持。

加快政企分离

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国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的管理机制只到省级, 这是由于邮政部门政企分开, 工作需按步进行, 先建立政企分开管理机制, 再相应完善省以下部分。原有二级体制对于日益增长的邮政业来说, 尤其是劳动密集的快递业来说“鞭长莫及”。因此, 改革显得非常重要。

上述国家邮政局内部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此次监管机制的改革有三大目标。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解决邮政体制改革中的遗留问题, 推进政企分开, 进一步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邮政体制改革后, 省级以下邮政企业仍然叫“X X邮政局”, 但是这些单位已经是按照企业运作的部门, 叫“X X邮政局”让社会误解市 (地) 及县以下邮政未实行政企分开。这既不利于邮政企业集中精力开展经营, 也不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邮政市场环境。新的监管机构成立后, 设在市 (地) 、县的邮政企业不再使用“X X邮政局”的名称, 而是更名为“X X邮政分公司”。

二是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 充分发挥两个方面积极性。修订后的《邮政法》在明确邮政监管部门责任的同时, 也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邮政普遍服务、扶持边远地区邮政发展等方面的职责。此次将中央和省级垂直管理调整为双重管理, 即省及市 (地) 邮政管理机构由上级邮政管理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管理, 邮政业务、机构编制、干部、财务等事物以上级邮政管理部门管理为主的体制。省、市 (地) 邮政管理局局长兼任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副职领导, 其任免需征得当地党委、政府同意。既考虑了邮政全程全网的作业特性和管理特点, 同时也为地方政府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抓手, 有利于推进中央和地方出台的邮政规划、政策措施有效实施。

三是促进邮政业与交通运输业融合, 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2008年国务院大部门体制改革, 将国家邮政局、中国民航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近年来, 交通、邮政部门发挥各自优势, 积极推进邮政业与各种运输方式衔接融合, 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次调整, 将完善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与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相结合, 相应地在职能配置、运行机制、工作衔接、干部管理等方面理顺管理体制, 既有利于两个行业的联系协同, 也有利于综合运输体系的进步。

期待依法行政

多年以来, 我国快递企业规模快速膨胀, 加盟网点越来越多, 行业乱象丛生。例如, 今年3月星晨急倒闭, 触发了连锁反应, 各地承运商、加盟商闻风而动。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不得不紧急赶赴上海“救火”。从目前来看, 我国快递行业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总部与加盟商之间的经济纠纷、人员待遇和劳资纠纷导致的罢工、加盟网点破损或者丢件问题。在市 (地) 一级增设邮政管理局有助于监控企业的上述问题。赵国君说, 原有二级管理体制, 对于快递迅速占领市场, 得到地方工商、税务、交通等联动支持滞后。增强的体制, 可有效弥补原有不足, 增强管理效力。

韵达快递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监管加强对于快递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情。该人士表示,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讲, 为减少运营成本, 场地、人员配备方面等都会最大限度的节约, 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规范的因素。国家在加强监管后, 会给企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 能够让企业更加规范化的运营。“一些监管也会带来成本上的增加, 但这本身就应该是快递企业做的, 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则告诉本刊记者, 目前快递市场的竞争不规范, 很多企业都在搞价格战, 政府监管可以促进快递企业转型升级, 从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型。“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 比如说快递破损、丢失应该怎么赔?这是让消费者和企业困惑的地方。各地方邮政管理部门成立后, 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建立健全促进邮政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国内外会话修正综述 篇8

一、研究对象

最初,“话语分析研究主要是描述日常对话的组织结构,这些日常对话包括发生在朋友和熟人面对面或通过电话进行的随意的社交对话.”(Markee,2000)但是,自70年代末以来,话语分析的范围扩及到了更广的领域,如教学对话,法庭对话等。据此,部分学者将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分为了普通随意的对话和有机制的行业对话两种类型。作为会话分析中重要的一部分,会话修正日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王宗炎(1988)认为会话修正是指在会话中讲话者或聆听者碰到不合规范的话、无意误用的语言形式或发生误解时加以纠正。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们通过精心的录音和细致的语料转写,试图找到会话的工作机制,把会话的社会属性转换成自然属性加以研究。其代表人物是Sacks(1974)等社会学家,他们用序列分析法把会话分析作为主要分析手段,主要是因为会话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有着系统而严密的结构。王葵(2008)运用会话分析方法,从话轮转换,相邻语对,优先结构和会话修正等机制对教学情景下的三个会话案例的表现方式及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进一步论证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控制和引导教学目标,有效地促进教学实践。

三、基本内容

1. 修正分类。

Schegloff(1977)等人将修正分为三部分:修正阻碍、修正启动及修正完成。按照是自己还是他人启动或完成修正可分为4种:自我启动自我修正、他人启动自我修正、自我启动他人修正及他人启动他人修正。按修正相对于阻碍及其在话轮序列中的位置关系,则可分为同话轮修正、第二话轮修正、第三话轮修正和第四话轮修正。

2. 修正的语音表现。

Cutler(1983)阐释了自我修正的音律标识,并分为有标识的修正和无标识的修正。前者通常指修正部分有着升高的音调、声音的大小和拖长程度,后者则指在修正部分,说话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减小修正的音律变化,不把听话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修正上来。Levelt(1983)考察了修正的音律标识和不同修正种类之间的关系,认为对语言错误的修正通常是有标识的,而对用语不当的修正则通常是无标识的。

3. 修正的句法特征。

Fox(1996)探讨了日语和英语之间建立在不同句法体系下的修正形式的不同,讨论交际和语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修正实际上也行使了扩展句法的功能。含有修正结构的话语,其交际功能和没有修正结构的话语是不同的。

四、评价总结

1. 促进交际成功。

人们交谈的话语往往是即兴的,没有太多在大脑中判断、过滤的时间,这就容易导致话语出现错误或表达不够准确。会话修正即是对这些错误或不当信息进行再加工,从而产生可理解性输出,保证交际顺利进行。

2. 维护会话者的面子。

对于说话者而言,会话过程中出现语误无非会对自身面子构成一定威胁,而自我修正恰恰可以弥补失误,修复受威胁的面子。同样,他人修正中常用的停顿、委婉等策略也是对失误者面子的一种维护。

3. 展现说话者心理。

交际双方的会话过程充分体现了双方控制话轮的心理活动。从说话者的自我修正来看,通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控制话轮、争取主动的交际策略。从他人启动修正来看,听话者意图构建新话轮,将话语主动权争取过来。

总的来讲,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修正现象、修正内容、修正结构、以及修正应用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成果补充和完善了会话分析的内容,使得会话修正的价值和重要性得以承认和接受。当前,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频繁,会话修正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对人们的日常交际,以及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Kasper,G.Repair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tudies[J].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7(2):200—215.1985.

[2]Levinson,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Sacks,H.,Schegloff,E.A.&Jefferson,G.A Simplest Systematic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 taking for Conversation.Language vol.50 number 4,1974.

[4]Schegloff,E.A.,G.Jefferson and H.Sacks.The preference for self-correc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f repair in conversation[J].Language 53:361-82,1977.

[5]马文.广义右偏置结构及其修正功能[M].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中心修正】推荐阅读:

价格修正10-19

结合修正05-20

修正评价06-27

刑法修正07-04

修正误差08-27

修正参数09-07

修正系统09-07

修正措施10-30

修正因素11-15

修正设计11-16

上一篇:湖南电信下一篇:休闲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