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2024-09-28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精选12篇)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1

目前,很多学者认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土地经营“细碎化”是劣化土地资源配置、阻碍农民增收、迟延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最主要因素。然而,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土地经营效益的高低及农民收入的增减,都与土地的“细碎化”或是“规模化”经营模式没有必然联系。世界各国土地经营实践经验表明,决定土地资源利用效益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资本与土地能够自由结合的程度高低,而非土地经营规模的大小。无论是实行土地的“细碎化”还是“规模化”经营模式,只要有利于劳动力、资本与土地的自由结合,都能够提高土地经营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当前城市尚无法完全容纳、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土地经营仍然是农民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渠道的现实国情下,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国家“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时,应当尊重土地权利人的意愿和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本与土地等农业资源要素的基础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权力干涉,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农民自己选择,而不应当“替”农民去选择土地经营模式,更不应当运用政府权力,强制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

一、土地经营“规模化”降低土地经营的整体效益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幌子,以“撤村并居”为手段,圈占农村土地的做法颇为流行,而支持这些地方政府如此“圈地”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当前土地经营的过分“细碎化”,是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原因,因而,要提高农地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农业现代化,应当进一步推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模式。这些地方政府为强制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往往先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通过政府编制和实施政府规划,将农村的土地圈起来,然后,再将整个村、镇甚至是整个县的农民集中起来进行安置。集中安置的楼房,通常是由当地政府通过招、拍、挂的方式,由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开发商承建。集中安置房建好后,农民再用政府支付的征地补偿款来购买,不足部分,一般由农民自行填补。这样,整个村、镇甚至是整个县的农民都被集中“上了楼”,所有的宅基地、耕地以及其他农村土地都可以腾挪出来,政府就可以将圈占的土地集中挂牌出售,最终有中标或中拍的公司或个人推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了。

然而,是否真的如这些地方政府承诺的那样,这种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能够提高土地的经营效益吗?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这种“圈地式”土地“规模化”经营造成了农村可耕地的大量减少和其他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降低了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从1996年到2003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400多万亩。从1999年到2004年,5年以来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2.17亿亩,年均减少4340万亩。造成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大量圈占耕地,但由于不具备广泛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现实条件,很多被政府“圈占”的土地实际上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为解决土地闲置问题,国土资源部甚至专门出台过相关规章予以制止。农村土地的大量闲置,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看不出对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有什么好处。

应当看到,所谓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先进国家的土地经营模式,既有“细碎化”模式,也有“规模化”模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比较少的国家,土地主要经营模式是“细碎化”和“精细化”;而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人均可耕地资源占有量比较多的国家里,土地经营模式主要是“规模化”和“粗放型”。至目前为止,我们尚难判断在这两种土地经营模式中,哪一个是更好的。新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并不必然产生土地利用的高效益。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到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农村的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可谓不高,然而正是这种“高规格”的土地“规模化”经营,给我们带来的却是极低的土地经营收益。而恰恰正是由于国家当时果断地终止了这种“高规格”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广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土地经营“细碎化”模式,才从根本上保证了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能够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自由的结合,从而最终释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得我国农业能够飞速发展,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世界奇迹。

由此可见,土地经营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地能否与劳动以及资本自由的结合,而土地能否与劳动以及资本自由结合,与土地经营的规模大小并无必然联系。如果地方政府通过推行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来提高土地经营的整体收益,其结果却出现了农村大量劳动力和农村资本无法与土地经营自由结合,这种土地经营方式无论是对土地,还是对劳动力或资本而言,都不是最优的。在我国目前农村尚存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又无法容纳、消化这些剩余劳动力的现实条件下,推行土地“细碎化”经营模式,可以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地接近土地,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土地经营模式。

当然,如果今后农村大量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农村土地通过土地权利人之间平等、自愿的市场交易行为,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土地“规模化”经营当然也能成为最优的土地经营模式。但是,目前在一些地方政府权力主导下,通过“圈地”方式而推行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实际上是将劳动力和农村资本强制性的从土地上剥离,并将农民经营土地的实际收益,以政府强制的方式,分配给了政府自己和从事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少数人。这种通过政府权力,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分配土地经营收益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土地经营规律,而且也违反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和正义,势必激起被“圈地”农民的强烈反对,激化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最终必然危及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土地经营“规模化”降低了多数农民的实际收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失去赖以谋生的土地。农民失去土地后,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大幅下降。针对农民失地前后的生活水平变化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近20%的失地农民赋闲在家,超过80%的农户失地后的生活水平,与失地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以土地“规模化”经营较为典型的H省X县为例,X县幅员面积458平方公里,人口31万人。人均占有土地2.22亩。2010年12月,当地159个村街将变成20个新民居组团。300个村街已有292个确定开发主体,34个村街回迁楼在建,3个村街已完成回迁,2011年春节前X县还将有9个村街陆续实现搬迁。这样,X县通过“撤村并居”,将农村土地集中在政府手里,从而为政府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然而,这种未来的土地“规模化”经营,究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还是降低农民的实际收益呢?我们还是先看看下面在调查中获得的一组基本数据,然后自然会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根据2005年修订的《H省土地管理条例》之规定,如果农村土地被政府征收,农民可以得到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这4项补偿费的计算标准如下:土地补偿费的计算标准是被征用耕地的年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助费的计算标准是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的平均每亩年产值的4~6倍;青苗补偿费的计算标准是当季作物的实际产值;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的计算标准是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的。依照该条例之规定,如果政府支付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后,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还可以再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下列限额:(一)征收耕地的,不得超过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二)征收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不得超过该土地所在乡(镇)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25倍。

也就是说,根据上述地方性法规,X县被征地农民得到的土地补偿款及安置费用总和,加上青苗补偿费,最高不能超过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1倍。按照当地政府的计算标准,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的平均年产值是1100元。根据上述标准,每亩被征收土地的补偿款总额最高不超过3.41万元。按照目前X县人均2.22亩土地来计算,每人可以得到的征地补偿款最高不超过7.57万元。按照5口之家来计算,平均每户可以获得的征地补偿款最高不超过37.85万元。加上房屋估价平均10万元,每户得到的补偿总价款最高不超过47.85万元。按照土地承包法,耕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不变,上述补偿总价款可以看作是对农民承包耕地30年的总收益。再加上土地被征收以后,有2人可以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全部在外务工,每人每月平均收入按照2000元计算,每年按照10个月计算,30年的务工总收入约为120万元。以上各项收益相加,30年的总收益最高不超过16.78万元。上楼后,按照目前每户每月平均开支约2000元的标准计算,30年共需支出约72万元。收支相抵,每户每年大约可节余3.19万元,每户30年总共可结余约95.85万元。

我们再来看看假如土地不被“圈占”,按照现有标准,这个5口之家可以获得的总收益、总支出和总节余情况。土地经营收益还按照平均每亩每年1100元来计算,这个5口之家的11.1亩土地,30年的总收入约为36.63万元,加上房产10万元,该项收益约为46.63万元。地头、田间及庭院种植蔬菜瓜果等,每年收益约为4000元,30年共收益约12万元。利用庭院养殖家禽、家畜及收获的蛋、奶等副产品每年约5000元,30年总收益约15万元。农闲时2人外出务工9个月,按照每人每月2000元的工资标准来计算,每年工资收益约3.6万元,30年总共可以获得的收益约为108万元。以上总收益为171.63万元。现在每个月开支1000元,30年开支36万元。以上总收益减去总支出,每户30年便可结余135.63万元。平均每户每年可节余4.5万元。这还没有将家庭手工业的收益计算在内。

因此,即便是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上楼后”的30年间,这个5口之家平均每年收益将减少1.33万元。农民自己更善于计算自己的收益和损失,如果这些地方政府强迫“上楼”果真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话,即便不用政府强制,农民自己也会主动“上楼”的。而目前的情况却是,农民不愿意“上楼”,地方政府却硬要逼着农民上楼。尽管农民最终还是被逼“上了楼”,但是今后农民的生活、农村的稳定和农业发展却要面对许多的问题。目前,部分农民的土地被地方政府一次性“卖”完了,下届政府该如何处理这么多的失地农民?所有的事关当地居民生活的政府决策,都应经过实际的认真调研,在客观事实和实际数据基础上,积极倾听群众的呼声,绝不能关起门来,靠拍脑袋来决定。

三、土地经营“规模化”不利于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更可怕的问题是,将这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安置在一起,信息传递和人员组织都变得异常便捷,加上农民因生活方式改变而产生的诸多不适应,以及由这些不适应带来的怨气和不满,都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在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如果地方政府不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将来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目前,农地仍然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民通过劳动来谋取生活资料,有尊严的生活着的基本保障,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农民对土地的感情远远超过了政府官员及学者们的想像。围绕土地而形成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乃至生活方式仍然主宰着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农村中老年人的生活。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农民和城市公民一样,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平等的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这种选择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不损害公共利益,政府是无权强迫农民改变生活方式的。

然而,这种政府权力主导下的土地经营“规模化”,涉嫌侵害农民的财产权、人格尊严权、住宅权、生存和发展权、社会保障权、劳动权以及平等权等宪法基本权利。根据宪政国家的法治原则,政府在不能满足确定无疑的公共利益这个基本前提下,没有经过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通过“圈地”的方式,强制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退一步来讲,即便政府通过“圈地”的方式,强制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果真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那么,政府的“圈地”行为也要经得起比例原则的严格检验。

还应当看到,在这种“圈地”式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决策与实施过程中,被“圈地”农民或其集体组织只是被动的接受地方政府的“圈地”及实施方案,被“圈地”农民没有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圈地”决策公布后,农民才有对补偿标准的异议和要求有关机关,也就是征收批准机关的裁决权。这种“圈地”行政的透明度不高,在限制和剥夺公民知情权、公共事务参与权与监督权等宪法基本权利的同时,更为“圈地”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

此外,还应当注意的问题是,“圈地”不仅打破了被征地农民现有的生活方式,更降低了农民的各种非经济利益和隐形经济利益:如,土地承载的养老功能,基于农村伦理道德观念和利用土地生产方式自然形成的稳定、和谐的生产及生活秩序、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家庭手工业、养殖业等农副业带来的隐性收益及成就感等等。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除考虑农民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外,对这些附载于土地之上的农民非经济利益及其他宪法基本权利考虑不够。调查资料还显示,在现代城市文明及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农村本身已经显现出自发城市化的强大生机。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集约化养殖、集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济、手工业专业村、合作化乡镇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的出现和蓬勃发展,都显示了农村发展的强大的、内在的发展动力。如果政府对这种内在动力适当加以引导,则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完全有可能实现。如果无视这些现实,坚持认为“圈地式”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无疑是在阻碍农业现代化。

在农村不断地、良性地和持续发展的现实条件下,政府最大的理性乃是牢记自己的宗旨,把握自己的定位,利用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为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益实现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要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乃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都不一定必然需要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即便需要土地“规模化”经营,也不一定需要政府亲自出面来“圈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的是政府尊重农民的权利和政府自身的法治和理性。

摘要:当前某些地方政府极力倡导和强行推进的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本质上是强制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分离,而不是促进其自由结合,因而并不能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益,也不能增加农民的实际收益。在目前城市尚无法完全容纳农村多余劳动力,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下,通过政府权力而非市场手段,强行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只能导致土地收益的快速集中、土地经营整体收益的降低和农民实际收入的明显下降。而土地收益的快速集中、土地经营整体收益的降低和农民实际收入的下降,必然加剧农村贫富分化,迟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关键词:土地“规模化”经营,新农村,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叶枫:襄樊深圳工业园违规圈地3万亩,21世纪经济报道,2010.8.25.

[2]贾海峰、裴庆全:河北省香河县“圈地”叫停,21世纪经济报道,2010.12.1.

[3]回良玉:2004.年8月2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的报告,载,www.npc.gov.cn.2010.12.1访问.

[4]此数据为调研过程中,相关农户提供.如有错误,以当地居民实际收入数据为准.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2

为了推动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服务全县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战略,最近县政协会同县委农工办、县农林局在县内盘湾、长荡、兴桥、洋马、临海、千秋等镇对我县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赴当涂、绵阳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概况

我县农村现有人口75.4万人、耕地145.3万亩,农户平均耕地6.01亩,农民人均耕地1.93亩。近年来,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我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集中逐步规范、稳步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也取得了初步成效。至今年5月底,全县农村土地流转11.8万亩,占耕地面积8.12%,50亩以上规模经营32例,面积累计2.15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18.2%。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㈠规模经营增多。据调查,近三年来,我县农村土地流转集中、规模经营逐年增多。XX年全县50亩以上规模流转5例,新增规模流转面积4200亩,占流转面积的4.08%;XX年年50亩以上规模流转9例,新增规模流转面积7300亩,占流转面积6.64%;今年5月份50亩以上规模流转12例,新增规模流转面积8000亩,占流转面积6.78%。规模流转在农村土地流转活动中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㈡流转方式灵活。目前,我县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转包。从事非农产业又不愿意放弃土地的农户。在当地有偿流转。二是托管。部分农户为了不荒废土地,就近将土地以无偿的方式临时托付给其他农户种植。三是出租。村集体或农户直接与承包方协商签订租赁合同。四是入股。农户之间自愿联合将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或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与承包者合作经营。此外,还有代耕、互换等形式。

㈢经营模式多样。根据调查,我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较多,但主要的是以下三种:一是通过流转经营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即原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出来向大户集中,形成几十到几百亩不等的规模经营。如临海镇朱达洲320亩的粮食小农场。二是建立股份制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或公司,土地交由合作社或公司经营,农户按股份从土地经营盈利中分红,从而形成规模化经营。如陈洋镇富阳居委会1800亩的苗木花卉股份合作基地。三是大面积租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主要是个人、经济团体或外来企业成片租赁土地,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形成规模经营。如兴桥镇红星村550亩优质梨果园、盘湾镇南沃村700亩蚕桑基地、千秋镇联合村XX亩特水养殖基地等。

二、我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难点

近年来,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速度不快、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和机制不活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农户认识尚有偏差。从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农村不少农户把“流转”与“失地”相混同,土地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意流转。加之,农村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大多数农民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土地流转存在后顾之忧。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又使不少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增强。所以,三年来,全县农村土地流转也分别只有4200亩、7300亩和8000多亩。相比当涂近三年1.2万亩、2.5万亩、4万亩流转规模和成倍的增长速度,我县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较小、速度较慢。

二是土地流转效益不高。目前,我县虽有11.8万亩流转面积,但规模流转仅占18.2%,流转的总体质量不高。据调查,全县农村自发流转的土地仍然以种植粮食、棉花等普通农作物为主,年亩纯收入不足600元。由于自发零星流转占流转总量的81.8%,这些流转不连片、种植不集中给防虫治病、机械操作带来较大不便,达不到土地流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效益的目的,也制约着现代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

三是扶持政策仍有缺位。激励机制不活是我县农村土地流转集中、规模经营发展比较缓慢的又一重要原因。从调查情况看,县、镇(区)两级政府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农村土地规模流转经营激励扶持政策;政府对规模种养大户、经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在基础建设、税收优惠、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还相对较少。此外,各级政府财政支农资金虽然逐年增加,但点眼药水式的扶持方式,达不到扶持的效果。

四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各服务环节都没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各镇(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虽已成立多时,但一直未能有效运作;土地租赁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等新型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尚未发育形成;大多数村(居)土地流转组织化程度不高,土地供求信息渠道不畅,时常出现土地“要转的转不出,要租的租不到”现象。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3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流转 研究分析 农村经营 作用价值

引言

土地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存发展的基础因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农村之中的土地不仅仅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当前大力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点。故在实践的工作之中还应当着重的解决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村经营和生产的现代化发展。当前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改革以及农村的规模化经营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工作的改革方向将直接的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的程度,故应当在新的发展背景和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新的工作要求,将土地经营权流转作为工作的核心项目,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1、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分析

明确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概念和基本的价值内涵等是开展后续各项工作的核心环节,故应当加以重视和深刻的研究分析。土地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存发展的基础因素,当前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改革以及农村的规模化经营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工作的改革方向将直接的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的程度,故应当在新的发展背景和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新的工作要求。农村土地流转又称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体来说是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承包方)把自己承包村集体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对土地政策作出适应国家发展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的出现,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同时还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效益。

2、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式

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之中工作的方式较多,常见的有转包、互换以及出租等等,不同方式有着自身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对象,故在实践的工作之中还应当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制定出健全的政策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水准的增强。

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原承包方享有收取转包费用的权利,如期交纳承包费用的义务。

互换是指承包方为了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经双方协商,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进行交换,互换的双方均得到对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3、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规模经营的作用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概念以及工作开展的基本方式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可以明确后续改革的重难点。下文将针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对于农村规模化经营所产生的重大效应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农村经济的持久平稳发展,促进今后相关事业的改革和完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概念。其指的是通过农业技术的改革,使得农业生产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使得相关技术手段得到不断的完善,进而实现农业经营和生产效益的持续增强。Zai9当前农业规模化的经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之中:第一,指的是农业内部的生产规模化,进而很好的实现农业内部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一般情况之下指的是农业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提升。第二,则指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之中外部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实现外部经济的不断增强,一般是体现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这一个层面之中。随着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结构和相关产业化发展计划的不断调整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和过度,已经成为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前农业技术生产过程之中应当适时的引进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使得土地经营权流转成为工作之中的核心原则,并且在农业生产原则的改进过程之中应当很好的遵循创新的趋势,不断的增强商业农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以有益于促进技术、资金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不断实现重新组合和配置优化为基本的工作原则,真正意义上实现集约化的生产和经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加强新型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并且有针对性的、有计划性的、有原则性的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器械,着重的增强农业的经营水准以及生产效益,为节省农业技术成本奠定坚实基础。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还应当注重农业区域产业发展,不断的增强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所以从整体上加以分析当前土地经营权流转对于农村的规模经营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4、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农村的规模化经营过程之中土地经营权流转发挥的作用可谓是相当的显著,故应当对此环节的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工作重难点的分析,正如上文所阐述到的,土地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存发展的基础因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农村之中的土地不仅仅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当前大力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点。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农村规模化经营发展过程之中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重大意义以及其深远的价值等进行集中性的研究,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工作的改革方案以及改革的重难点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工作的全面创新,为真正意义上发展我国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水准和农业经济奠定坚实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桂文.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特殊性及其对城市化影响[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05).

[2]李世兰.新型城镇化与经济转型:反思与借鉴[J].城市观察.2013(04).

[3]郭晓鸣,张克俊.让农民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J].农业经济问题.2013(07).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4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安徽省繁昌,平铺镇

土地向种田大户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 是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科技化、规模化程度,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是克服农户种田分散、农业规模偏小经营, 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新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繁昌县平铺镇近年来在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探索出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1 基本情况

平铺镇位于繁昌县东南部, 距县城约21km, 总面积91.6km2 (其中林地3 066.67hm2、耕地2 266.67hm2、水面1 066.67hm2) , 辖13个村 (居) 委会、337个村民组, 人口3.16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03万人) 。境内工业企业少,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 2008年全镇常年外出农村劳动力7 900多人, 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妇女和中老年人, 多为粗放经营, 土地产出效益低, 发展现代农业更是无从谈起。

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 近年来, 平铺镇认真调研、努力探索,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目前, 全镇通过转包、租赁、互换、代耕等方式, 共流转土地面积2 266.67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35.4%。其中, 经营6.67hm2以上的林地规模户有31个, 经营面积533.67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17.4%;经营3.33hm2以上的耕地规模户有27个, 经营面积819.94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37.3%。受让经营主体遍及全镇13个行政村。

2 主要做法

2.1 搭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

为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 镇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组, 并设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 与镇农经站合署办公, 在各村委会的配合下, 积极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洽谈组织, 以及合同登记备案、立卷归档等服务。与此同时, 加大奖励扶持力度。除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外, 镇政府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 每年仍拿出十几万元, 用于奖励和补助在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 表现突出的村委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土地规模经营户。

2.2 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一是鼓励种田能手、养殖能人在农村承包土地。如种田能手吴先云在新塘村集中租赁耕地12.33hm2种植优质稻, 全镇类似的种田能人已有8人, 共经营土地119.93hm2。二是支持农业技术人员依法承包农村土地。镇农技干部郭昌玉集中承包林地8.53hm2从事林木种植;村农技员吴传华集中租赁耕地14.67hm2种植优质稻, 均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三是吸引平铺镇外出成功人士返乡从事土地规模经营。如马仁村鲍祥根长期在上海做蔬菜配送生意, 2008年回乡集中承包32.33hm2耕地, 种植时令蔬菜和瓜果, 直接供应上海市场。四是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包农村土地。平铺镇宏庆米业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5月在镇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区集中流转耕地149.60hm2, 作为企业原料基地。五是打破地域界限, 允许外地人到平铺镇农村承包土地。先后有南陵人杨继久在新塘村承包耕地9.00hm2, 芜湖人何良雨在新牌村和寒塘村集中流转林地57.80hm2。六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平铺镇龙岗西瓜合作社通过集中租赁耕地35.47hm2, 种植大棚蔬菜和无籽西瓜, 目前无籽西瓜已成为龙岗村的主导产业。

2.3 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新模式

平铺镇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2 587万元, 根据项目设计, 平整后的土地要成为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具备适度规模经营条件的现代农田。项目一期工程于2008年6月完工, 整理耕地面积189.70hm2。为发挥项目区土地效益, 平铺镇在县政府和县农委的指导下, 引导项目区内农户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形式, 成立新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统一对项目区内土地进行集中流转或经营, 探索形成了以“三权分离、虚拟地块、两次流转、合理收益”为特点的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具体为:对整理后的土地所有权, 只确权到村民组, 同时以原土地承包合同为依据, 将农户在项目区内的实际承包面积, 确定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面积, 但不确定地块具体位置, 这样就使农户在项目区内的承包地块“虚拟化”。项目区内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 通过“一上一下”的方式进行2次流转。“一上”, 即农户统一书面委托授权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经营权;“一下”, 即需要耕种土地的农户可向合作社提出申请, 其耕种面积可多于或少于原承包面积, 农户要求耕种以外的剩余土地, 由合作社集中对外流转。2008年, 新泰水稻专业合作社共对项目区内181.94hm2土地进行了集中流转。其中, 宏庆米业公司租赁149.60hm2, 租期8年, 租金每年3 000kg/hm2中籼稻或折现金支付;芜湖金篮子蔬菜公司租赁32.33hm2, 租期20年, 租金每年6 000元/hm2。此外, 对需要耕种的农户也视为土地经营权的流入者, 以其原承包面积为基数, 对多种土地按同等价格收取租金 (稻谷、或折合成价款) , 少种土地给予补偿;国家给予农民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等仍属原承包户所有;项目区以村民组为单位, 集体享有村民组土地所有权, 如项目区耕地被征收, 改变了土地用途等所获得的补偿收益, 政策规定应分配到承包农户的部分, 按农户拥有的土地承包权面积占村民组在该区域的所有权面积比例进行分配, 土地面积变化后, 项目区农户按比例重新核定各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田面积。上述做法既保证了农户的土地承包收益, 又保障了农户对土地的远期收益,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同, 被当地农民称为“想种田的有田种, 不种田的有饭吃”。

3 几点体会

3.1 尊重农民意愿, 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在稳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 不能伤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3.2 培育、扶持各类经营主体, 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

农村土地流转只有通过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参与, 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3.3 构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保障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5

在稳定农村家庭经营制度基础上,随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等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导土地等农业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大力挖掘和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传统特色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规模化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现状

从随州市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现状看,有如下几种模式:

(一)土地流转的“亲缘化”模式。

在调查中发现,农民流转土地基本上是在亲朋好友间进行,不签流转合同,不交转包费,不定时间,只是随要随收回的口头协议。如曾都区均川镇宋家畈村4组有37户,150人,60个劳力,122亩承包地,该组长年在外打工的37人占总劳力的61.7%,有7户夫妻二人长年在外打工,将其承包的24亩地交给自已的亲友耕种,占总户数的18.9%,占总承包面积的19.8%,都没有签订流转合同。

(二)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

一是通过流转的集约化经营。如曾都区万和镇太白村二组某农户,除耕种自己的承包地外,接受9户农民流转面积20亩,多时达近百亩,购有大、小型农用机械2台套,今年农田收入人均3403元,农田纯收入人均高于本村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额1345元。二是保护已形成的集约化经营。在税费改革前,由于农民负担过重,农民纷纷抛荒承包地外出打工,村组为了不让税费悬空,将抛荒地成片包给相关人员搞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农业税取消后,因承包双方的利益发生了变化,外出农民工回乡要求收回承包地获取土地收益。在税费改革中,随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妥善处理土地承包纠纷,保护已形成生产力的政策要求,按照政策,通过充分协商,都较好地落实了政策,兼顾了双方利益,化解了各类矛盾,保护了已形成的生产力。据统计,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中,全市稳定5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1400多个,面积10万多亩,保护板块经济62处,8132亩。

(三)土地经营“保姆式”管理模式。

通过自我服务和合作经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了合作组织与农户的联系。如在2006年8月成立的随州市曾都区福星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全程服务,农民全年只需每亩交纳586元的生产费用,该合作社就为其提供麦稻生产的全程服务,很受农民欢迎。该社今年已为1200多个农户代耕农田5000多亩,其机械化操作、统一化管理,规模化经营,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劳动强度大和效益差的问题,每亩提高粮食单产5%,节约生产成本180多元,增加农民收入240元。

(四)龙头企业带动的规模化经营模式。

一是企业加农户的经营模式。随州市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适应本地农民种植习惯,发展规模经营。如随州市长佳蔬菜有限公司在曾都区万和镇连片种植随

州独有蔬菜“泡泡青”500亩(每年一季),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严格执行国家绿色产品生产标准,产品已打入北京等大型超市,很受市民们欢迎。仅“泡泡青”一季的收入,农民每亩增加纯收入1293元,人均增收181元。二是合作组织加农户的规模经营模式。随州市的食用菌生产品种多、范围广,有香菇、巴西菇、白灵菇、木耳等30多个品种,种菇农户遍及全市所有乡镇办事处场。特别是香菇,由于它的经济价值较高,又在全市占主导地位,年产值在10亿以上,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经济效益高,深受农民欢迎。据万和镇邱家塆村书记李德安介绍,他们村有340户,户户种香菇,保守估计年纯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人平500多元。在香菇、“泡泡青”产业的拉动下,外出农民工纷纷返乡。如本村李德兵夫妇俩在广州做烧烤生易,每晚纯收入在300元以上,经不起种香菇的引诱,最近弃城返乡种香菇。三是一批相对集中区域特色产品规模经营模式。如唐镇的大枣、土豆、生姜,太平乡的吉阳大蒜,均川的养猪,马坪的“三白”蔬菜,柳林的板栗,尚市的葡萄,万店的蔬豌豆,双河的油桃等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推行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一是土地流转的随意性给土地承包管理留下了隐患。农民对承包地如何流转,流转给谁,都是自我决定,往往农民流转了承包地村里不知道,为土地承包纠纷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二是对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经营组织不够也是制约其发展重要因素。随州市地广人多,地形地貌复杂,有适应多种农产品生产的独特气候条件,有多种小有名气的独特产品的生产,但组织不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工作上,随州市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规范土地流转,加强流转管理。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随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2006〕1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意见》,在鄂办文〔2007〕78号省两办《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的通知》下发后,进行了认真地宣传贯彻,各区市还将全文进行了转发,要求按照文件精神抓落实。

(二)调处流转纠纷,化解土地矛盾。随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农民的信访工作,要求各部门务必重视农民的信访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各部门各负其责,有效地拉近了群众与干部、群众与党委政府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发展特色产业,做强创汇农业。一是加大宣传,扩大产品知名度。随州市委市政府为发展随州经济,注重在特色产品的生产、宣传上下力气,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今年,为了让随州特色产品走出随州,在曾都区万和镇办“兰花节”、尚市镇办“桃花节”、洛阳镇办“银杏节”,宣传随州特色产品,在板块上抓大而不忘促小。如在抓大上,香菇这个产业已形成大的规模化特色产业和创汇产业。在小的随州特色产业上也不放松,如“泡泡青”、菜豌豆、土豆、板栗、吉阳大蒜等,做到由大到大,由小到大,逐步建立各类具有随州特色的大小不等的规模化板块经济。二是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品牌。在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随州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的交流与合作,吸引了龙头企业的资金进入农业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除在大的农业经营项目上招商引

资外,还在小项目上下功夫。如利用随州天然的地理位置生产独特的蔬菜“泡泡青”招商,引回在外的随州籍经营商张洪国先生在曾都区万和镇生产“泡泡青”,不仅打出了随州“泡泡青”在全国的品牌,还为“泡泡青”的规模化经营铺平了道路。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样板农业。随州市委市政府在今年发展特色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拿出10万元对在食用菌等规模化板块经营农业项目中,挑选10个产品有特色,建有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进行奖励。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年初的53个发展到目前的80多个。

四、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要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有关政策法规要求规范土地流转,避免因是亲戚间流转不签合同,村组不知情,以后出现矛盾不易解决的问题。

二是要继续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要在领导、资金、技术、政策等各个方面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这样,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的购买力,又能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优质特色农产品。

三是推动公司+基地+农户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泡泡青”是随州市独有的特色产业,市场需求大,前景广阔,深入探索规模化生产“泡泡青”的路子,做大做强随州市的“泡泡青”特色产业。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6

一、基本情况

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意识有了很大转变,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加大。截至目前,5个县(市、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58.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1.6 %。

二、主要流转方式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采取多形式合法、合理、有效流转土地。

一是农户间自由流转。主要是在亲属朋友之间的自行流转。这种形式大部分为村民举家外出务工,将土地交由亲属朋友经营,租金一般较低,且租期较长。肇源县通过这种形式流转土地涉及27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77%。肇州县通过种粮大户流转土地达到36.5万亩,占全县流转土地面积的92.5%。

二是通过合作社流转。由村委会将农民组织到一起,成立合作社,农户以自有土地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组织一少部分人员对社员的土地进行连片经营,制定《章程》规范,社员按照股份进行利润分红。肇源县通过这种形式流转土地3.0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8.5%。2011年,肇州县通过这种形式流转土地面积2.9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7.5%。

三是通过村委会流转。由村委会牵头,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以“高价”连片反租到集体,再租给其他农户。这种形式流转土地5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14.3%。截至目前,肇源县复兴村通过这种方式流转土地4000亩涉及农户582户,建设大棚1500栋,每栋棚室占地2亩,亩效益在1.5万元以上,是种玉米亩效益的10倍。2012年肇州县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通过村集体流转双发乡双发村、二井镇实现村和永乐镇新路村农民承包土地1万亩,实现规模经营。

三、流转土地的经营形式

目前,农地流转后的经营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传统的农户之间自发流转后小规模经营之外,还出现了多种经营形式,呈现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相互交织的局面。比较典型的经营形式创新有六种:

一是种植大户经营。大户通过与农民或村集体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从事规模种植。2010年齐齐哈尔市22616个种植大户共经营705.8万亩耕地,占全市规模经营面积的69.7%。克山县共扶持发展4000多个大户,经营土地121.4万亩,占耕地流转面积的52.1%。泰来县大兴镇青岗村农民赵福和2010年经营耕地共计1.8万亩。

二是龙头企业直接经营。龙头企业通过租赁农民土地建设生产原料基地,并以资金、机械、科技等优势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生产。如2010年齐齐哈尔市12家农业企业共经营耕地4.7万亩。博天糖业依安分公司租赁农户土地2.6万亩,采取集约化手段种植甜菜。克东县飞鹤乳业租赁农户土地1万亩,为企业两个万头奶牛牧场建设青贮饲料基地。

三是专业合作社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民土地实施规模经营。绥化市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经营土地达70.7万亩。青冈县兴农海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进行玉米高产创建,经营规模达4000亩。

四是“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龙头企业推动成立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土地从事生产,企业与合作社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克山县昆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推动建立了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共同进行大豆种植。合作社向社员无息赊销良种、化肥,提供农业科技培训,无偿为社员缴纳农业保险,免费代储代销大豆,农户实行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肥料、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等“六统一”生产。目前,合作社共吸纳包括种田大户在内的农户7.3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6.8%,带动农民规模经营土地180万亩。

五是集体统一经营。村集体依托农机合作社等组织,将本村农户土地反包后统一经营。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利用国家支持的价值100万元的农机具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2004年依托农机合作社的大机械优势,在依法、平等、自愿、有偿前提下,以每亩160元的价格把全村2.13万亩耕地流转到村集体统一经营,年均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2008年该村又被立项为全省1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并投入价值1000万元的大型农机具37套,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的现代农业建设又上新台阶。目前,北联镇已有4个村实现整村规模经营,耕地面积达到6.5万亩。

六是股份合作经营。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土地经营权的出租、转包等,年终根据收益情况进行分红。五大连池市新发乡德安村德安惠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社员以土地经营权人股成立,每亩1股;农户和合作社分红以大豆130公斤单产为标准,亩产低于130公斤时合作社不参与分红,超出130公斤的部分由合作社和社员按二八分红。目前合作社经营耕地由2000亩扩大到10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7%。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现状影响土地流转。目前从农村现状看,还存在着人多地少问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基层政府对土地流转认识不一致,放任自流和过度干预两种倾向都不同程度存在,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有的存在畏难情绪而不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有的对一般的号召抱有幻想而发文多、行动少;有的一味依靠行政推动甚至忽略农民意愿直接进行反租倒包。这些都不利于土地流转的正常开展。

nlc202309030206

二是土地收益的不确定性影响土地流转。由于土地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农机和水利设施的投入后,土地收益预期增长幅度较大,导致一部分农民对流转心存疑虑,今年的土地出租收入是每亩地400元,五年、十年后的收入是多少,无法预计。大多数农民处于观望状态,一部分农民即使转让土地期限也较短。

三是农民靠地为生的陈旧观念影响土地流转。很多农民存在“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观念。过分依赖土地,视土地为命根子,小富即安。觉得自己没有一技之长,离开土地谋生成为问题,宁可赖在家里、赖在土地上,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不愿把土地转让给种粮大户或合作组织。

四是流转期限短期化不利于经营者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地土地流转期限多在五年以下,很多地方土地流转合同一年一签,根源在于转出土地农户对土地流转价格上升的预期。由于期限较短,土地经营者对修建灌溉设施、培肥地力等事关长期发展的项目不愿投入、不敢投入,加剧了当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很少有种粮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自发投入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局面难以改变。

五、政策措施及建议

一是把握政策,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等法规和政策,把政策交给农民。同时要宣传土地流转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宣传好的典型,教育广大农民正确处理好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推进土地流转的关系,让农民正确认识权利和政策的关系,在政策保护权利的前提下,大胆流转。同时帮助转让土地农民增加再就业的机会,增加土地外的收入。

二是典型带动,加大引导力度。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以及种粮大户,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循环经济等二、三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牵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创新土地规模经营方式,有序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引导更多农户参加土地流转。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优惠政策,让流转土地的农民能够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

三是规范程序,加大服务力度。建议省政府出台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管理办法,地方政府根据办法和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解决土地权属不清问题,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进一步规范流转程序,特别是要重点规范农户之间的自由流转行为,完善流转合同内容,指导农户流转必须签订合同,保护双方利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协调流转价格、督促合同兑现、处理流转纠纷等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及时进行指导协调和鉴证,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健全土地流转动态管理台账。

四是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预算中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作为土地流转奖补资金,通过担保贷款、以奖代投或贷款贴息的方式对土地规模经营达到一定数量市县给予奖励。同时整合现有涉农资金,重点向土地流转度高、规模经营好的项目倾斜。金融机构要加大贷款投放规模,对土地流转形成的规模经营主体给予信贷支持,把规模经营主体扶大作强,解决受让方基础设施投入能力差等问题。同时,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土地流转,在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发挥工商资本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积极作用,提倡和引导工商资本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参与土地流转,提高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话语权和利润分配水平。

五是强化管理,加大监督力度。要进一步强化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管理,始终坚持流转过程中土地承包权不能变,耕地用途不能变的原则。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不下指标,不限面积。土地流转后确保农民“三个不失”,即“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损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

责任编辑:洪峰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7

一、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可广泛推行

从我市的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情况看有几个优点, 一是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有利于保护水土资源;三是有利于大型机械耕作;四是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五是可以解放大批劳动力。从全国形式看2005年党中央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 2006年开始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 2007年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改革开放, 实现了第一个飞跃, 确立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主体地位,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 随着农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一家三四口, 种地分散七八处”的分散经营格局, 以及农村劳动力面临老龄化, 具初步统计80、90年出生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 在家务农的平均年龄将在54左右, 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千家万户小生产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传统生产方式不能与“产加销”的产业化经营有效对接, 农业小规模低收益不能实现奔小康大目标, 等等。家庭承包经营虽然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并不存在实质性矛盾, 但由于家庭经营规模小, 土地零碎分散, 劳力、资金、技术紧缺, 不利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不利于农业机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不利于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更不利于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和农民收入。因此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势在必行, 切实可行, 需要广泛推行。

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部分农户存在三个疑虑。一是对流转本身心存疑虑。一些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不清, 对相关政策法规不甚了解, 担心流转后会失去土地。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农民恋土情节重, 宁愿粗放经营, 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二是对流转价格存在疑虑。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尚未建立, 没有权威的指导价格, 特别是长期流转, 流转价格怎么增长, 心中没底。同时, 随着土地流转市场日趋活跃, 大家对土地租金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三是对流转年限存在疑虑。一些外出务工的农民担心回乡后怕流出去的土地要不回, 没有地种, 不愿长时间流转。而流转经营主体期望流转年限一般在10年以上, 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大。

其次, 规模经营主体存在三大困难。一是集中连片流转难。家庭承包经营, 地块零星分散, 而各个农户情况千差万别, 一旦少数或个别农户不愿意流转, 连片规模经营就可能“流产”。同时导致大型机械耕种无法实施, 增加生产费用, 制约了规模经营的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难。流转期限短, 又担心农户毁约, 缺乏可靠的收益预期, 经营主体不愿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三是缺乏资金。从事规模经营前期投入较大, 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支撑。而农业生产周期较长, 回报见效慢, 缺少有效抵押物, 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

第三, 政府引导存在三个不到位。一是认识不到位。乡、村干部认为土地流转是流转双方自己的事, 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加上对土地流转没有硬性指标任务, 因此工作主动性不够。二是政策引导不到位。虽然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 但宣传不够深入, 指导不够力度。三是流转服务不到位。村集体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土地流转动态, 难以有效的为农户提供流转信息及政策服务。

三、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对策措施

1、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夯实流转基础。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保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并长久不变。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解决承包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全等问题。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 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保障, 为土地流转奠定坚实基础。

2、加大对规模经营的政策支持力度。

农村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涉农项目, 尽可能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相结合, 优先安排。新增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育插秧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重点向规模种粮区域倾斜, 重点扶持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有条件乡镇, 还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 对宣传引导土地流转工作好的乡镇和村级组织及有关人员给予奖励、对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业主进行奖励, 还可以对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补助。

3、积极促进农民再就业。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整合农业、劳动、教育及企业职教培训资源和就业信息资源, 加强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外出务工的信息引导、组织管理、维权服务等, 进一步拓宽农民外出务工的领域和空间。鼓励农民工回乡投资兴业、返乡创业, 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发展规模种养业。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 尽快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努力消除转出土地农户的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据流转期限对转出土地农户进行不同标准的补贴, 用于其养老保险自缴补助。在城乡社保体系实现一体化之前, 对转出土地的农户实行优先保障, 将城市规划区内转出土地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5、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服务与管理。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8

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

一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成本高, 收益低;三是农村非农建设项目的需要以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招商引资、工业园区等非农建设项目用地需要, 镇、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租赁的方式从农户手中流转出来。因此, 这对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守的原则

一要依法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是依法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法律依据。二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建立农村现代产业体系。三要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质量。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

一是自发流转多, 中介引导少。二是出租形式多, 其他形式少。三是口头协议多, 合同流转少。四是短期流转多, 长期流转少。多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较短, 大多在5年以下。五是分散经营多, 规模经营少。

制约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因素

1.政府政策宣传未到位。

对土地流转遵循的原则、流转方式、流转农户权益保护等政策与规定, 农民了解较少。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地区乡镇干部疏于管理和服务。

2.农民恋土情结较重。

他们出于口粮自给和怕务工经商亏本后无退路考虑, 宁愿自己粗放经营甚至将承包地抛荒, 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据问卷调查, 有60%左右的农户因此不愿流出土地。

3.土地流转服务机制不够健全。

市、乡、村三级目前虽然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组织, 但对于农民的咨询服务质量不高, 出现了流转信息不对称、面积不成片、生产布局不稳、时间不一致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流转的规模与速度。

4.土地流转的现实受益不高。

据调查, 当前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的收益为600-800元不等, 相比较而言土地流转的现实收益并不多, 导致农民对土地流转热情不高, 难以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5.土地流转监管机制不全。

目前土地流转以口头协议和短期流转较多, 流转关系改变频繁, 部分土地流转合同含有不合法的主体、承包期限等内容, 少数承包人借土地流转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这些因素容易引发流转纠纷, 土地流转监管主要以农经部门为主, 缺少专门的管理和仲裁机构, 导致土地流转行为无力监管, 影响了土地流转进程。

6.土地流转扶持政策缺乏。

目前, 市、县 (区) 政府虽出台加快土地流转的一些政策, 但由于政策引导力度小, 服务组织、流转市场培育和财政专项资金扶持较少等原因, 很难从根本上激活农民自觉规范地流转土地。

以德州市齐河县、平原县为例说明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一些做法

近年来, 德州市加大工作力度,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产业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 强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快速发展。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优化了土地资源的配置, 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扩大了农业规模经营, 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提升了德州市农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德州市农村流转土地面积已达69万亩, 涉及13.16万户, 分别占全市土地承包面积、承包户数的8.6%和11.6%。以下是两个县的典型做法:

1.齐河县宣章镇, 土地流转农民变工人。

近年来, 该镇对土地合法、有序流转进行了多项探索, 政府扮演了“中介”和“裁判”两种角色。在反复敲定流转事宜过程中, 利用村广播、明白纸、宣传栏等形式, 让群众明白土地整体流转的目的、意义和政策。在了解群众对土地整体流转各方面要求后, 召开大会听取群众代表意见, 将土地整体流转给政府, 再由政府整体流转到企业, 相互签订土地流转协议, 并当场发放土地流转租金。土地的租金发放、手续签订、监督管理等一切手续由政府包办、监督, 确保土地流转健康顺利开展。对具备整体流转的土地, 以每年每亩高出“零星”流转土地200-500元的价格, 统一流转给公司, 发展高温、低温大棚和露天蔬菜生产。公司也相应优先安排整体流转土地的农户进企业、园区就业。同时, 该镇通过深入调研, 了解到年龄偏大农户担心自己丧失了外出务工能力、土地流转后无事可做心理后, 镇政府及时与公司协商并达成协议, 规定土地流转后,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的田间管护要以此群体为主要劳动力, 并且国家对农民的综合补贴依然由出租方所有。目前, 该镇共整体流转土地2000多亩, 安置整体流转户100余个共180多人, 其中年龄偏大的农民30人。

2.流转土地面积5000余亩, 11家公司在这里“安营扎寨”。

在平原县王庙镇梁庄社区蔬菜大棚建设工地, 这里在建的是“绿色餐桌工程”基地, 由山东省农业厅下属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 将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300个, 年产无公害优质蔬菜450万斤, 直销省会机关、高档餐厅及各地超市。

“绿色餐桌工程”基地选在远离污染的区域, 按照有机、绿色标准控制蔬菜生产全过程。同时, 基地常年用工1000多人, 人均增收1.2万元。其实, 改变平原县蔬菜生产格局的还不止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 还有11家公司也在该县“安营扎寨”, 流转土地面积5000余亩, 注册蔬菜商标13个, 其中4个品牌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蔬菜公司的入驻, 不但使该县实现了蔬菜集约化生产, 还提升了蔬菜品质。新鑫公司150亩蔬菜生产基地施用沼渣、沼液、有机肥, 采用杀虫板、杀虫灯等物理方法灭虫, 限制性使用符合标准的生物杀菌剂, 对蔬菜质量进行全程监控。该基地所种植的美国加州西芹亩产高达2万斤, 亩均效益1万元, 产品销往省外大型超市。天津德瑞特公司500亩黄瓜育种基地则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 实行统一耕种、统一提供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排灌、统一回收产品等服务, 并建立生产日志, 健全检测体系, 实行档案化管理, 使得平原县蔬菜品质实现了质和量的大幅提升, 全县蔬菜检测流出合格率达到100%, 平原菜成功打入了物美、家乐福、沃尔玛等世界知名连锁超市。

摘要:本文阐明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土地流转应当遵守的原则, 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说明开展土地流转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参考文献

[1].姜爱林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9

1 川东北地区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1)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川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 通过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实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现代农业顺利对接。

(2)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要求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组织管理农业, 在不改变家庭经营的前提下, 由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取代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 使农业经营逐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有利于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采取新的种养方法, 有利于产后加工、销售服务, 有利于容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 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3)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能顺应农民与土地关系逐年淡化的趋势。近年来, 川东北地区农民的就业、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土地关系逐渐淡化。一是外出务工农民逐年增加。到“十一五”末, 农民非农业工资收入 (主要是外出务工) 占到总收入的63.4%。二是川东北地区农民兼业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十一五”从事工业、建筑业、信息技术、餐饮、商品批零等行业的农业人口占到农业总人口的67.9%。三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 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可使那些无力或无心经营土地的农民自主、自由地转出土地使用权, 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2 川东北地区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及问题

(1) 川东北地区农村土地自然特征。一是川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总量少, 土地贫瘠、土质差、耕地质量不高;二是生态环境脆弱, 气候复杂、自然灾害频繁, 地下水、河水水位逐年下降, 水土流失使土层瘠薄, 养分流失, 生产能力低;三是拥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资源利用程度比较低。

(2) 川东北地区农村经济特征。第一, 农业在GDP所占比重过大, 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致使该地区的广大农村整体缺乏活力, 尤其缺乏吸引外资、开拓市场的竞争意识和能力。第二, 农村土地投入产出比低。一是土地投入水平不高, 川东北地区化肥、薄膜、农药投入分别比成都平原地区低30.74%、6.67%、46%。二是土地利用强度不高, 川东北地区土地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的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率分别比成都平原地区低5.8%和8.8%。三是土地产出率较低, “十一五”末川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成都平原地区低13.8%。第三, 农民收入水平低, 缺乏自我发展和自我改造的能力。“十一五”末川东北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比全省低8%, 比成都平原地区低72.45%。低收入限制了农民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能力的提升, 加上缺乏对农民进行市场、管理、科技知识的再教育, 农民自身认识能力极其有限, 无法自主意识到对土地进行资本化带来的长远收益。

(3) 川东北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方式。[1]据调查, 目前川东北农村土地流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转让, 农户之间调剂、相互达成自愿的经济补偿机制或转让协议, 约占农地流转总面积的7.8%。二是租赁, 土地承包人将其承包土地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使用, 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约占农地流转总面积的13.1%。三是股份合作, 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 以土地使用权折价入股, 形成规模经营, 约占农地流转总面积的7.9%。四是是转包,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其拥有未到期的土地部分或全部转给他人, 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原承包关系不变, 约占农地流转总面积的55.8%。

(4) 农地流转速度加快, 规模偏小。据四川省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6年末, 川东北地区农村耕地98.70万hm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9.18万hm2, 占总承包面积的9.3%。到“十一五”末, 川东北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2.6万hm2, 年均增长率达到2.2%, 近5年的流转面积达到前20年土地流转面积总和的94.6%, 但仅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8.1%, 比成都平原地区低78.2%, 农地流转总量依然不大。

(5) 川东北地区农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完善。一是川东北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渠道不畅通, 由于农地供需网络尚未形成, 农地流转基本上是在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双边垄断市场上运行, 普遍存在“要转的, 转不出;要租的, 租不到”现象, 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土地流转的进程。二是一些已建立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受人员、经费的限制, 尚未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

(6) 川东北地区农地流转普遍操作不规范。川东北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 即私下流转多, 组织委托流转少, 通过专业中介机构进行流转的土地仅占流转总面积的7%左右;转包多, 转让、租赁、股份合作少, 三项仅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28.8%左右;口头协商多, 文字协议少。不规范的农地流转程序难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很容易发生纠纷且难以解决。一些地方以村组织的名义直接与外来业主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将农户的承包地出租, 相关法律手续不完备, 一旦发生自然或市场风险, 极易产生纠纷。

(7) 农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虽然相关部门已出台一些指导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 但这些政策一是不够系统全面, 二是只规定了一些原则上的问题, 在土地使用权流转双方的权力义务如何明确, 转让价格如何确定等问题上都还存在空白。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 使得农户间的土地转包、转让处于自发状态, 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公证和管理, 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纠纷较多。

3 对策建议

(1)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受其自身的经济机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农地流转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首先,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民对土地本能的眷恋和小农思想的长期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地规模经营, 如果违背农民意愿, 强制推行, 势必诱发不稳定因素。[2]农民是否愿意流转土地, 或以什么方式出让土地等, 都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最大程度减少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其次,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川东北地区的客观现实, 在农地流转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土地数量, 更不能盲目攀比, 应选择最佳的农地经营规模, 实现规模经济最大化。

(2) 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机制。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是农地健康流转的前提。[3]一要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 开展土地流转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土地托管、流转登记等服务。二要将市场化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建立长效机制, 保障土地转出方获得长久利益, 通过政府加强监督, 引导土地合理使用, 使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符合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区域布局的要求。三要建立土地储备机制, 把农民自愿放弃承包经营权的土地和外出务工农民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 建立土地储备库, 用于集中开发招商。四要建立土地评估体系, 合理确定各类土地的质量、等级, 为农地市场流转的双方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3) 进一步完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一是对那些有条件转出土地的农户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他们流转土地;对那些从事规模经营的农户, 给予适当补贴, 提高他们规模经营的积极性。二是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农户合作经营土地, 如对进行规模经营的农户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优惠的税收政策等。三是加强农地的规划和整治工作, 通过土地整理, 把农户分散的小块土地归并为大块土地, 同时增加农田水利渠灌设施建设投入, 改善农地生产经营条件, 促进农地规模经营。

(4) 以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土地规模经营。按照因地制宜、优势集中、形成规模的原则, 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加大农业优势产业布局调整, 推行优势产业向最适宜区域集中, 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和产业带。[4]政府在产业带中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 鼓励他们成片集中土地, 加大土地投入, 扩大经营规模;同时引导农民融入到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的链条上来, 通过建立长效机制, 在农民、业主、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5) 排除农地规模经营的体制障碍。要建立适应农村现状的完善的农民劳动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 [5]包括给广大离开土地的农户提供平等的择业空间和就业机会, 建立统一的教育体制, 提高农民素质, 为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建立比较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淡化和消除农民将土地作为失业和养老保险的心理, 解除农民离开土地的后顾之忧。

(6) 积极探索农地流转新模式。由于川东北各地区土地情况不一, 土地流转形式也不可能整齐划一, 应在总结目前农地流转经验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 采取灵活多样的流转模式, 切实把农地流转搞活, 同时学习借鉴外地土地流转先进经验。如金堂县成立村资产管理公司, 将农民的宅基地进行整理后节约出土地指标, 统一拿去入股建工业园区, 建立起“社会资本+土地股份合作社+资产管理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蓬安县采取以“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为核心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方式, 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统一规模经营、技术指导、供种销售等, 实现农民变股民、分散变合作、空壳变实体, 使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谷树忠等.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1) :1-9.

[2]夏建国等.成都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 ::127-130.

[3]赵杰.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3) :209-210.

[4]尤飞等.农业科技园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趋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4) :54-58.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10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特点,问题,建议

近年来, 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 农村劳动力大批外出务工经商, 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地域扩展的良好势头。周口市主要采取以下2点措施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一是加大县乡流转机构建设。近2年, 各县 (市、区) 加大工作力度, 健全平台, 落实政策, 搞好服务, 推动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有9个县市的县级土地流转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其中171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市财政、农业、农办、畜牧、林业、农机等部门, 通过多种惠农项目, 扶持一大批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 提高规模化和规范化程度。有些县还出台了财政扶持办法, 用于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1]。截至目前, 周口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为14.82万hm2, 比2012年底增加近2.82万hm2, 占家庭承包耕地的23%。签订流转合同的耕地面积7.13万hm2, 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数25.7万户。土地流转已从本村农户间自发流转向跨村、跨乡、跨区域有序流转, 由零星、小块流转向整块、整村规模流转。经营项目涵盖优质高效农业、养殖业、特色园艺等多个领域。

1 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特点

1.1 规模经营势头强劲

为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大批高产创建示范区、标准化养殖小区、特色农业园区迅速崛起,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蓬勃发展[2]。据统计, 全市规模经营面积约7.57万hm2, 占流转总面积的50%, 涌现出一大批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基地。如商水县魏集镇规模流转土地达1 466.67 hm2, 占全镇耕地面积的38.5%。

1.2 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专业大户带动型。主要是种田大户、科技能手以租赁、转包的方式把分散经营的农户土地承包过来, 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生产经营[3]。据统计, 这类土地规模经营面积4.53万hm2, 占规模经营总面积的59%。如太康县毛庄镇李海洋以1.65万元/hm2的价格租地52 hm2, 主营项目为良种繁育、红提种植、温室蔬菜。二是农民合作社带动型。主要是以土地入股、租赁、托管等形式, 集中流转给农民合作社规模经营, 实现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目前, 全市农民合作社经营规模土地2.37万hm2, 占规模经营总面积的31%。如淮阳县新生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淮阳县流转土地100 hm2, 地上日光温室蔬菜大棚1 200座, 地下日光温室蔬菜大棚112座, 种植大棚蔬菜, 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年创利润600多万元, 农民土地流转后还可以到合作社就业, 每人每年劳务收入达1.2万多元, 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民的双赢。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型。主要是由工商企业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 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 直接投资开发农业, 建设特色农业园区, 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形式, 实现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目前这种经营类型土地面积5 133.33 hm2, 占规模经营总面积的7%。如河南顺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6 000万元, 在商水汤庄乡租地100 hm2建设生态观光农业园区。

2 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2.1 集中连片流转难

家庭承包经营地块零星分散, 农户情况千差万别, 一旦少数或个别农户不愿意流转, 连片规模经营就可能“流产”。

2.2 基础设施建设难

部分土地流转期限较短, 种养大户和合作社负责人担心农户毁约, 缺乏可靠的收益预期, 规模经营主体不愿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而流转期限较长的大户普遍反映存在基础建设后续资金吃力、融资及贷款困难的问题, 这客观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集约化, 从而制约了土地流转规模[4]。

2.3 贷款融资难

土地规模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回报见效慢, 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流转主体缺乏有效地抵押物, 金融机构贷款额度低、审批周期长, 导致融资难度大, 制约了土地经营规模的发展。

3 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建议

3.1 坚持集中连片、集约经营的原则

加强宣传, 科学引导,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土地整理开发结合起来, 在每个乡镇重点抓好几个示范村的土地流转工作, 以典型试点带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实现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3.2 建立财政扶持制度

各级财政要设立土地规模流转专项基金, 重点用于改善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设施、完善土地流转信息网络、鼓励农民土地流转和培育规模经营种养大户、合作社等。市、县出台政策, 对流转期限5年以上并签订规范流转合同, 农田经营面积6.67 hm2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补助。同时, 要将高效设施农业“百千万”工程、“菜篮子”工程、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与土地规模流转相结合, 催生集聚效应。

3.3 建立信贷支持制度

农村金融机构要把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 并对实力强、资信好的规模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5]。积极成立农业信用担保公司, 积极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担保便利, 为经营主体排忧解难。鼓励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股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大力探索农房、林权、水面使用权抵押贷款模式。

参考文献

[1]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农村经营管理, 2008 (6) :25-30.

[2]汪学军.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J].农村经营管理, 2008 (7) :22-24.

[3]邱道持, 冯玲玲, 石永明, 等.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5) :165-169.

[4]刘媛.江苏省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现状与对策——以南京市和苏州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 :174-177.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11

关键词:土地规模化经营;好处;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2.002

1 土地规模经营的优点

土地规模经营,提高了持有者的整体实力,有利于吸收外资和扩大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从事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可以获得更多的扶持和补贴,而“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是最容易获利的经营方式。

土地规模经营,使用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土地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使用和推广,降低了人的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大大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土地规模化经营便于使用大型农业机械,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致富。

2 如何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农业与其他产业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农业规模化发展已不再是农业的自身问题,而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以应该积极采取对策,加速土地规模化发展。本人根据国内外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逐渐实现土地集中

分田到户、土地由农民零散经营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土地再逐渐集中,规模化、连片作业也必将是发展方向。

在目前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可以用增加土地租金和延长土地租用期限的方式,促进农民扩大经营规模。这方面法国、丹麦、德国等国政府都采取土地继承法等来阻止土地分割。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家庭小规模经营土地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定措施,直接投资并参与土地调整与合并,对弃耕或耕作不良的土地,国家有权征收土地税或令其出租。促进土地相对集中和有效利用土地。

2.2 促进劳动力向非农转移

只有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去,才能有剩余土地用来扩大规模经营。

政府采取补贴政策,鼓励零散农户放弃少有的土地,去从事其他产业。对离开土地的农民进行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帮助他们就业。同时,在农民转移再就业过程中发放生活补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人口的比例下降,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土地集中。

2.3 大力发展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一是通过土地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组织,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在农户自愿前提下采取土地互换方式,把细碎零散的土地集中连片;三是企业租赁农户个人土地,实现承包地连片经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实现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但必须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农机合作组织。德惠市目前在册的农业和农机合作社近400个,数量不少,但很多没有真正合作,他们只是使用几个农户的身份证到工商部门注册,实际上既没有土地,也没有机械,所以很多合作社没有实际意义,达不到土地集中的效果。有的人只是利用合作社之名买地、建房从事“非农”活动。要探索和建立规范的工商企业租赁土地承包准入和监管制度,防止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田非粮化和非农化,及时纠正侵害农民承包经营权的违法行为。政府要积极参与、规范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的市场管理,建议有关部门应该规范合作社的标准,把好合作社的准入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土地规模经营。土地确权和农村法治建设能够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经营保障。

2.4 逐步完善“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

这种管理经营模式目前已在很多地方实施,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缺陷,但只要不断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制度,增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就会使这种模式逐渐成熟完善。

2.5 鼓励农民使用大型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化必须以土地的规模连片经营作业来支撑,近些年国家在这方面已经采取了措施,鼓励农民购置大型拖拉机,如水稻插秧机、玉米和水稻收获机,中央和地方都在财力上给予大量的补助。但实际上有些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很高,使用积极性并不高,购买的大型机械被倒卖外地,套取国家补贴资金,并没有全部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在这方面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保证大型机械在当地发挥作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大型机械的使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推动,互相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二者缺一不可。

2.6 扶持农业规模发展的其他政策

对于土地出租者和转让者给予补贴,如法国政府土地规模经营中就设立退休补足金制度,对转让土地并脱离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可提前退休的农业经营者,政府可发给退休金和补助金;购买(或租进)土地补贴或低息贷款。

制定有利于规模经营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以一定规模农业合作组织或农场的生产成本作为参考,制定出不利于小农户生产发展的农资购买和农产品销售政策。让小农户无利可图,迫使小农户退出农业经营,刺激农户土地扩大再生产经营规模。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篇12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模式

1、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内涵

农村土地流转, 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 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家庭承包制和农业用地性质“三个不变”的基础上, 将农业用地使用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 让渡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的一种经济行为, 本质上是农户对所拥有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易。从农学角度讲,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而不是土地所有权的流转。

2、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一是转包式流转模式:主要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包给他人, 自己仍保留承包权, 双方签订契约, 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促进农村土地在农户与农户之间依法有序流转。二是出租 (租赁) 式流转模式:主要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通过签订经济合同, 在一定时间内将集体机动土地或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土地出租 (租赁) 给其他农户、外地客商、农业龙头企业或种养殖大户等业主, 以达到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目的。三是互换式流转模式:主要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各自需要, 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 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四是转让式流转模式:主要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 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 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 原承包方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灭失。五是入股式流转模式:主要指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 农民以自己的土地作为股份入股, 组成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公司, 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对土地实行招标承包, 或对外租赁, 或直接开发, 农民与经营者按股分红。

二、云南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主要特点

1、土地流转形式以转包和出租为主

截至2009年底、2010年底、2011年底和2012年6月, 云南转包和出租土地总面积占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66.7%、80.7%、81.1%、79.3%, 数据显示, 云南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以转包和出租为主 (见表1) 。

2、土地流转服务以农户间的自发流转为主

数据显示, 云南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以农户间的自发流转为主, 主要限于集体内部 (见表2) 。这种封闭性, 使得土地承包权难以按市场方式自由转让, 对土地的优化配置形成了障碍。

3、土地流转规模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数据显示, 云南农村流转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50亩以上占全省土地流转总面积的比重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规模经营的效益逐渐显现 (见表3) 。

三、云南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

1、外出务工的预期收入和农地流转意愿

比较效益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主要动因。非农收入比重越高, 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越小, 农户就会越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 从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云南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表现出双重倾向 (即农户的兼业行为) :一方面, 尽量稳定家庭基本农产品消费的自给性生产, 以满足家庭基本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 谋求家庭货币收入的尽快增长, 虽然农户的非农收入已成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大部分农户仍不愿转出土地, 这是因为非农收入不稳定且风险大。因此, 云南的农户主要还是以耕种土地为主, 农闲时才会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2、土地的租金水平和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土地的租金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土地本身的地质地貌等因素, 农户是否流转土地首先会比较土地租金水平和种地的年收入水平, 然后再考虑转移就业之后能否长久, 是否需要土地作为退路。土地流转的直接收益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高度相关, 即土地流转直接收益越高, 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越强;土地流转直接收益越低, 则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越弱。实际上, 如果农村的土地流转市场完善, 将有利于土地流转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云南农民的生存收入基本依赖土地, 土地为其提供主要生存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高, 越不愿意或者说不敢轻易将土地转出, 限制了土地的流转。

(注:数据来源于云南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注:数据来源于云南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3、农户土地的专业化水平和土地生产率水平

云南属于欠发达地区, 耕作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发展比较滞后, 土地的专业化水平较低, 导致土地的生产率不高, 无形中将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中, 兼业农户季节性转移比较普遍, 抑制了土地流转, 很难形成规模化经营。相反, 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 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比较多, 季节性转移比较少, 因而兼业的现象很少, 土地的流转比较顺畅。

4、农户自身资源禀赋差异和国家法律政策

受教育水平较高、人均土地面积较多、具有非农就业的经历以及非农业资产比重较高的农户出租其农地的可能性较大;与之相反, 人均土地面积较少、有过租赁经验及农业资产比重较高的农户则租入土地的可能性较大。农户对地权稳定性的预期显著地影响其租入农地的行为, 农户对地权稳定性的预期越高, 租入农地的可能性越大, 租入农地的面积也越大。

国家的法律政策也直接影响土地流转。十七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承包经营权, 在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引导农民以转包、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四、云南农村土地流转慢的主要原因分析

1、龙头企业发展力度不够导致了流转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较小

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 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注入, 投资主体只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 要加速土地的合理流转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载体。可通过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 培植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以项目整合农村资源, 把产业链条延伸到土地, 用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 云南省龙头企业发展力度不够, 在引领农村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方面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社会保障滞后导致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

土地流转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经之路, 合理规范的流转过程需要法律法规的指导服务。然而, 我国这方面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 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 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实际上是由承包土地来实现的, 土地社会保障功能逐渐显化并扩大。农民在没有获得一个稳定长期的非农就业岗位前是不会自愿放弃所承包的土地的。而有较稳定的非农工作的农民, 因自己的农民身份担心未来政策的多变和从事非农业收入不稳定等原因, 为给自己留条后路也不会轻易放弃土地承包权。土地依然是农民生老病死的基本保障, 所以大多数农民仍把土地看作活命田和就业保险田。只有消除农民离地的后顾之忧, 土地的流转才会真正加快。对农民而言, 尽管有土地流转的意愿, 但流转出去很少收益, 流转进来效益不多, 因此积极性不高。

(注:数据来源于云南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3、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制约了土地流转的发展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的是让农民富裕起来。要想使农民富裕, 就必须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而转移劳动力的目的是增加农民在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 既可增加转移劳动力的收入, 又可增加未转移劳动力的人均资源占有量, 提高农业效益。由于云南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 加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力度不够等, 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 同时兼业农户季节性转移比较普遍。因此, 将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中, 抑制了土地流转, 很难形成规模化经营。

4、流转流程的不规范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成效

由于缺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流转信息不畅、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力度小等土地流转不规范情况的存在, 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成效。土地流转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明显, 许多流转都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 流转期限很短 (一般为1—3年) , 大多只有双方口头约定无合同协议, 在有限的合约中也存在较多不规范, 例如流转违约责任、权利义务界定不明, 无乡村鉴证备案, 还有的甚至改变土地用途。另外, 农民自发转让的往往是“插花田”, 东一块, 西一块, 不利于规模经营。

5、价格机制的缺失造成了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的缺乏

云南农村土地流转目前处于自发阶段, 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 未形成市场化运作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土地流转价格形成不规范。目前, 土地流转价格的形成主要是集体组织、农民个人等私自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或其他土地承包方, 双方达成协议价格。但双方达成的协议价格并不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价格。二是土地流转价格运行不规律。由于土地流转价格的形成不规范, 致使土地市场运行中价格信息失真, 土地流转价格并不是土地市场供给和需求的正确反映。三是土地流转价格表现不客观。区位是土地流转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 客观的土地流转价格表现应该反映土地区位条件的好坏, 即区位条件好, 土地流转价格高;区位条件差, 土地流转价格低。由于土地流转的特殊性, 土地流转价格的表现难以准确反映土地的区位等客观特性。

五、对策与建议

1、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只有二、三产业发达, 大多数农民实现非农就业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的地方, 才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土地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此, 要按照“大中小型并举、高中低端并重、农工商业联动”的思路, 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 引导社会资本和城市工商企业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方帮助、扶持农村中的种养、营销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通过扩大经营规模, 增强带动能力, 将其培育发展成为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已有的龙头企业, 鼓励龙头企业以兼并、收购、参股等方式扩大规模, 培育发展一批大中型龙头企业集群。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强与农民的联结, 承租农民流转的土地发展规模经营, 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通过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引导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原料生产加工基地, 真正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最终实现公司与农户的“双赢”。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农民工社会保障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土地长期流出农民的养老保障方式, 即建立“承包土地使用权换保险”的制度, 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 消除土地流出者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放心流转土地。对于已经流转土地的农民, 应积极引导他们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与财政补助资金相配套, 建立个人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 提高自我保障能力。

3、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是劳动力的转移, 没有劳动力的转移, 就无法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通过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搞好信息服务、政策服务, 让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出得去, 挣到钱, 留得住, 使大量的农村人口离开土地, 离开农村, 向城市转移, 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必然条件和有效空间。

4、落实土地仲裁运行制度

成立农村土地仲裁机构, 进一步探索完善仲裁的程序和方法, 为发包方、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让方提供调解、仲裁服务, 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纠纷调处机制, 妥善处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矛盾, 及时调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切实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此外, 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流转受让方的资质审查, 尤其对流转受让方的资信情况、经营能力、履约能力以及拟经营项目进行审查;要会同有关部门监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的土地农业用途, 严禁借流转之名将农用地用于非农用途或转为建设用地;要加强对已流转农村土地的清理整顿, 凡流转手续不完备的必须按要求进行规范, 凡流转程序不合法的要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

5、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土地流转价格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货币表现, 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是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的关键。为了保证土地流转价格的合理性, 应该在充分考虑价格构成因素的基础上, 对农村土地进行科学评估、准确定价。要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 通过剖析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评价, 进而得出土地综合评价结果, 反映土地生产力的高低。

农民放弃土地经营的机会成本包括农业产出纯收益和固定成本投入尚未折现完毕的价值, 当这个机会成本小于土地价格时, 农民就可能参与土地流转, 反之则反, 所以土地价格应该通过放弃经营土地的机会成本来衡量。因此, 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 可以应用收益资本化法来计算土地价格, 将有待评估土地正常年份的纯收益以一定的折现率还原为一定量的资本, 再加上固定成本投入尚未折现完毕的价值来制定合理的土地价格。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土地流转价格应该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确定, 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 土地流转还没成为真正的市场行为, 因此, 也就很难通过市场形成一个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 土地流转的市场化也就难以推进。

参考文献

[1]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钟正和、王力、陈霄、阳艳弟等: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1) .

[3]詹和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实证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24) .

[4]王海燕: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 2010 (1) .

[5]马增林、郭兴海: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9 (2) .

上一篇:匿名机制下一篇:让学生乐于展示自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