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风险之困(共9篇)
银行的风险之困 篇1
当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突现, 为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在此探讨一下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成因及措施。
一、银行风险的定义
学者称风险即不确定性, 经过某一时间间隔, 具有一定区间的最大可能损失。
风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危险事件出现的概率;二是一旦危险出现, 其后果严重程度和损失的大小。如果将这两部分的量化指标综合, 就是风险的表征, 或称风险系数。
风险和时间是同一事物的两个相反方面。时间会改变风险, 风险的本质是由时间的范围来塑造。未来不仅提供风险, 同样也提供机遇。机会与风险同在, 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银行风险的种类
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有: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
按风险的性质分有:纯粹风险、投机风险、收益风险;
按损失的原因分有: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
按风险涉及的范围分有:特定风险、基本风险。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内容, 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三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下面就谈谈信用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三、信用风险的成因
信用风险, 指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 给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它一般分为商业信用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为了在未来获取利息并收回本金, 而向借款人提供贷款。但是在还款过程中, 人们可能会违反、撤消、重新协商或更改即定的契约, 从而给信用提供方造成损失。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
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缺乏诚信道德。
现在的经济领域, 不讲信用现象时有发生, 少数信用卡常被恶意透支, 部分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不能承兑, 有些银行贷款被想方设法逃废。这些违约行为, 是缺乏诚信道德的表现。不佳的信用环境, 是构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
2. 缺乏信息对称。
目前, 社会化信用服务体系薄弱, 银行信息来源单一化。市场信息提供的是外部信息, 导致信息分布严重不对称。在银行的贷后管理上, 借款人在信息对称方面占据优势, 还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还款意愿, 银行仅能对借款人的收入、家庭状况及提供的相关信息有所掌握, 局限性很大。此种信息不对称, 容易造成银行在贷款管理决策上的失误, 形成难以避免的信用风险。
3. 缺乏完善体制。
由于体制不完善, 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时, 国有资产随意处置, 银行债务被大量逃废, 改制后的企业, 有的虽然承认改制前的银行债务, 但往往是“千年不赖, 万年不还”。当改制前或改制后的企业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时, 现行体制以维护弱者利益为前提, 变卖的资产优先安置职工, 银行债务按顺序被放置在最后。此种状况形成的坏账、呆账, 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4. 缺乏管理技术。
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 其管理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就信用风险来说, 个人和企业的诚信缺乏有效技术加以评判和衡量, 市场因素的风险隐患缺乏预警防范系统。此种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缺乏, 客观上起到了难以避免产生银行信用风险的作用。
四、信用风险的防范
1. 构建信用环境。
从古至今, 人与人交往, 讲的是信用。银行应当利用多种舆论工具进行信用道德观念教育, 包括对不讲信用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依法惩处的反面教育, 让人们树立“信用是成本, 信用是资本”的观念。归纳起来, 用广泛宣传, 内部制约、法律措施三管齐下的方法, 不断改善信用环境, 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
2. 建立信用体系。
目前, 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健全, 无专门系统查询个人和企业的诚信资料, 应当联合工商、税务、公安、银行、企业等有关部门, 建立基础数据库。数据库中应包含个人和企业的详细信用记录, 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让银行择优选择投资对象, 降低信用风险。
3. 完善保障措施。
银行放贷并按期收回本息是赖以生存的基础, 为保证贷款本息有效收回, 应完善保障措施。一是实行贷款准入制度。对申请贷款的个人和企业进行贷款资格认定, 排除不符合资格的贷款对象。二是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实行择优扶持策略, 杜绝盲目放贷。三是严格贷款手续, 做到合规合法。四是以资产抵押为主, 避免和减少损失。资产抵押是防止贷款损失最有效的措施, 应当完备抵押手续。五是实行贷款三查, 实施责任追究, 用以增强放贷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4. 建立维权机制。
民间借贷有“父债子还”的惯例, 银行对已经产生信用风险的违约贷款, 应当建立维权机制。一是国家应当建立维护银行债权的法规, 防止地方保护主义。二是由银行聘请法律顾问, 保障债权追索的合法有效。三是对特殊情况违约但可追回的贷款, 实施不间断的追回措施。四是对已经产生风险和信用度很差的对象, 走诉讼维权之路, 力争变卖资产收回贷款本息, 尽量减少损失。
5. 借鉴国际经验。
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 各国银行都在探索成功之路, 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模式, 运用期货合约对冲信用风险;运用贷款转让降低信用风险;运用信用联系票据提供信用保护。总之, 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信用建设中的实情, 建立风险管理系统, 采用多种形式, 最大限度地遏制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白雪梅, 孙慧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与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2]张坤.商业分行信用风险的成因与有益防范.经济导刊, 2011
银行的风险之困 篇2
摘要:银行会计风险是金融行业一个重要话题,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深入对银行会计风险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就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对策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银行会计风险;表现形式;控制对策
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使得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
对于银行机构而言,其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稳定地发展下去,做好自身会计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由于银行主要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也正是因为它的这一性质使得其会计风险较大,银行只有做好会计风险控制工作,才能控制会计风险的发展,保证自身资金的稳定性,从而推动自身的更好发展。
一、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1.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是银行一个重要的部门,在银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会计有着不仅有着监督作用,同时也能够反映银行经济业务状况,而会计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各项信息资源和数据的整理来实现的。
然而就当前银行会计工作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非常普遍。
许多银行对会计信息的监管不到位,以至于虚假信息比比皆是,一旦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作用就难以实现,自然就会增加银行经营风险。
2.会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银行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银行自身的稳定发展。
而会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银行制度完善、科学的制度来引导会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但是就目前来看,银行会计管理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相关责任没有落实。
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会计工作处于无序状态下,增加了银行会计风险。
3.会计核算风险会计核算是银行会计工作一个重要内容,核算的目的就是对银行会计工作进行全面的核对,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但是就当前银行会计工作来看,会计核算工作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方面,银行会计工作完全由银行会计部门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不彻底、不到位;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职业素质不高,难以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在会计核算中不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从而带来会计风险。
二、银行会计风险的控制对策
1.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系统
银行会计工作比较复杂,涉及内容较多,所产生的信息量也非常大,如果银行继续采用以往的会计工作方式,必然会增加会计风险。
而在现代社会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避免会计信息的失真[1]。
因此,在银行会计工作中,银行就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系统,从而促进银行会计工作方式的转变。
同时,在信息化系统下,银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可以实现共享。
另外,利用信息技术,银行可以对会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2]。
2.健全会计管理制度
制度是会计工作的依据和保障,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而银行要想降低会计风险,就必须结合自身,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首先,要将会计风险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管理体系,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全面做好会计风险控制工作;
其次,要完善相关监督机制,对会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
再者,要落实责任制,将会计相关责任落实到人的身上,将责任追求下去,从而更好地规范会计工作[3]。
3.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目标就是银行在进行各种财务活动时,进行引导性的作用,对财务活动的开展进行客观性的评价,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方向。
对于银行而言,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了会计工作效率。
为降低会计风险的发生,银行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要认真地考虑到的自身发展,还要对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认真的考虑。
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为自身的投资决策把好关,确保资金能够正常流通。
另外,在财务工作中,要依法办事,确保资金的稳定性[4]。
4.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
在银行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素质的高低与银行会计风险存在必然的联系。
业务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会计人员,银行会计风险发生率就低,反之,银行会计风险就高。
为了降低银行会计风险的发生,银行就必须强化会计人员的教育,要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教育,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要强化素质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为银行会计工作培养一直业务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会计人才队伍。
另外,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银行应当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激励会计人员,如绩效奖励,给工作表现突出的人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银行会计风险是银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发展,因此,银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介绍了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会计核算的不到位,并针对银行会计风险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
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强化会计控制工作,从而降低会计风险的发生,更好地发挥会计在银行发展中的作用,推动银行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全.试析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J].金融与经济,(5):48-49.
[2]侯丽敏,马晓明.浅析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对策[J].黑龙江科学,(9):205.
[3]郑艳敏.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9):285.
银行的风险之困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利率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风险强调一种不确定性, 所以利率风险主要是市场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 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利率的变化会引起银行生息资产负债的价格变动, 使得银行收益出现不稳定波动。
(一) 我国商业银行抵御利率风险能力分析
1. 资本充足率分析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额与其加权折算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 监管部门通过制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来保证银行可以吸收化解一定量的风险, 是各国考核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的重要监测指标。表1为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年以来的资本充足率。
从表中可以看出, 国有商业银行近几年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 都超过了8%的监管要求,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为平稳。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虽有小幅波动, 但始终保持在8%的监管要求以上。
2. 资产负债率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一个重要的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银行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 资产负债率在92%-95%区间属于正常水平, 高于95%就处于高风险状态。表2为我国五家商业银行和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10年的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资产负债比率有所下降, 但是普遍接近95%的临界水平, 其风险不容忽视, 抵御风险的能力处于较弱水平。
(二)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利率风险管理的观念滞后
我国长期处于利率管制之下且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度缓慢, 使得商业银行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利率的状态, 享受着利率管制所带来的稳定的息差收入, 使得商业银行各级管理人员对利率风险管理工作长期不重视;从而缺乏动力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利率风险意识薄弱。
2. 资产负债管理不平衡以及缺乏有效的利率风险预测系统和管理系统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从1998年起就实行全面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既是中央银行监管商业银行的基本方法, 也是商业银行自律的措施。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 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相对落后, 加之利率风险管理又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系统性工程, 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长期处于落后阶段。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利率市场化大势所趋。利率市场化最直接的冲击对象就是银行系统。
(一) 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普遍占总营业收入的80%左右。受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 在银行处于一定的资产负债结构状态下是, 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产生不确定的波动, 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银行的利率风险。
(二) 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
利率的变动会对银行资产、负债和其他头寸的经济价值产生影响。银行经济价值的变化对银行的股东、管理层和监管者至关重要。
此外, 不计值的工具在利率变动中可能已经包含着一些隐性盈亏, 并随着时间推移反映到银行的收益中。
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 发展完善金融市场
继续完善现行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大金融创新, 促进多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与发展。
(二) 推行业务多元化发展战略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 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必将受到挤压。商业银行亟待进行金融创新、业务结构调整、业务领域拓展, 实现经营收益的多元化, 摆脱对存贷款业务的过于依赖, 降低利率风险, 在增强竞争能力的同时增加盈利。
(三) 建立利率风险衡量系统
在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环境、监管要求、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和信息技术水平基础上建立适合的利率风险衡量系统。建立信息传导流畅、功能强大的数据库, 做到收集完整、及时的基础数据, 再建立相应的利率风险衡量模型, 预测和衡量利率风险, 做到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银行的风险之困 篇4
2012-10-14 17:31 | 评论 | 分享到: 作者:来源:东方财富网
今年以来外界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关注日渐增多,如果说以前诸多怀疑还局限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上,但本月在东京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IMF)年会上,中国的影子银行所隐含的风险被写入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甚至给出了一些以前很少能得到当局确认的数据。诚然这些数据或许非常粗糙,或许难以反映真实情况,但这正因如此在经济情况不是很理想的时候它也能影响市场对中国金融体系稳定的信心。
实际上关于影子银行并没有明确的法规定义,在国际上许多先行研究成功中一般将范围界定为“不接受存款的贷款机构”,而日本等国用非银行金融机构(Non-bank)来泛指这些生存在道德和经济效益夹缝中的特殊存在。这些机构的特殊不仅在于因法规限制而无法接受存款,一般社会意义而言,他们都是“高利贷”业者。因为他们的服务对象是基于风险算定规则导致一般商业银行不愿贷款的对象,因此其利率水平也远远超过一般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体里基本属于灰色地带。
但在现实经济活动里,这些在传统道德观念上并不名正言顺的金融机构的存在,却仍有着很正当的客观需求。在21世纪最初的10年,经济疲惫的日本曾出现过这些非银行贷款机构的春天。在IT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经历严重通缩压力的岁月里,服务于个人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非银行贷款机构却得到了飞速发展的机会。从租赁公司到称作消费者金融的个贷公司在传统制造业海外转移,服务业通缩压力大的背景下,失业率上升和工资水平下降引发的社会问题,使得其活络的业务模式能快速扩张,远远超过了传统信贷和信用卡。
而当时银行正为达成小泉政府制定的资本限制痛苦的改善其资产负债表,日本央行为配合政府的改革措施,从零利率到量化宽松,各种缓和措施不一而足,这也让这些非银行贷款机构在扩展市场和筹集资金方面的成本大幅下降,直到2006年业界甚至日本学界还在认为其高速发展堪称朝阳产业,是萎靡的日本经济中的一大亮点。
然而这个行业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许多问题,诸如:消费者多重债务导致破产加重社会负担,中小企贷款中发生逆向选择等道德风险,在这个行业发展的鼎盛期自然的日益严重。日本政府为此推出了诸如明确贷款利率上限限制,甚至加强控制该类公司资格,同时推动社会教育和循法讨还利率部分的过科金。贷款利率上限规定严重的限制了该行业的利润空间,各种消费者要求返还过度征收的利息款项使得这些机构很快的消耗了其财务体力,而且它们的融资渠道基本依靠银行借贷或公司债券发行,也导致其受制于巨大银行。
到了美国次贷问题开始显露的时候,日本的银行已经从处理不良贷款的低潮期走出阴影,股价上升,政府干预压力逐步减弱。几家巨大银行集团很快将排名靠前但经营恶化的消费者金融机构吞并,业界最大规模的武富士干脆破了产,那些针对中小企业的非银行贷款公司的处境则更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被银行吞并的贷款公司也因此躲过了雷曼危机,但银行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个行业黄金时期的利润,几家大银行甚至为其收购付出了增加拨备的代价、整合其平台和审查技能的愿望在新的监管体制下,实际上到现在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东京都在石原慎太郎的主导下专门设立了一家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银行,亏到几乎破产,最后只得用居民税填补窟窿,任何基于激情的政策最终都难以避免经济原理的检验。
本来基于经济学原理,这些贷款公司的高利率匹配的是借贷方毁约的风险系数,在信息对称的市场环境中竞争会促使这个价格体系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但现实里信息对称基本属于幻想级别,高风险的客户群体自身也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据统计数据这些需要利用高利贷的小微企业实体存续期间均在一年左右,个人客户基本是银行拒绝贷款的非定职者,一概而论20%的利率上限是否能反映风险是个问题,但作为无法忽视社会厚生的政府当局如何把握监管体系和强度却是更为现实的课题。
影子银行的风险与防范 篇5
金融稳定理事会认为广义的“影子银行”是指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涉及信用中介的活动和机构。狭义的“影子银行”是指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非银行信用中介机构。从世界范围来看, “影子银行”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一是证券化机构, 主要功能是将传统金融产品证券化;二是市场化的金融公司, 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另外, 还有结构化投资机构及证券经纪公司。
二、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及其风险解析
虽然中国的金融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形成与发达国家相似的影子银行体系, 但作为一种信用中介,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确存在。从影子银行的载体看, 主要有资产证券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 而由这些载体, 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风险:
一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表现形式主要是商业银行隐性担保、资本不足和集中度风险及政府投融资公司平台违约风险。银行在贷款移出表外后仍承担着贷后管理、到期收回等实质上的法律责任和风险。银行虽然可以通过银信合作将资本转移出表外, 表面上看可以减少资本要求, 并规避了相应的准备金计提与资本监管要求, 但实际资本金不足风险并没有消除。
二是高杠杆率的风险。一方面, 商业银行过度参与影子银行业务, 如果影子银行高杠杆率的危机爆发, 损失就会传递到商业银行。另一方面, 影子银行会加快社会资本虚拟化, 在对影子银行的资产流向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 影子银行的资金很大部分进入了房地产、地方政府基建项目等领域, 当经济出现波动后, 资产泡沫随之破裂, 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就会断裂, 其盈利模式也将难以为继。
三是银行表外业务风险。近年来, 由于受贷款规模限制, 银行加大了与信托公司的合作力度, 通过发行理财产品, 将本来应该表内发放的贷款委托信托公司进行发放。通过银信合作, 银行虽然将表内资产移至表外, 规避了对贷款规模的限制, 但信托公司实质上只是起到投资管道作用, 最终风险还是由银行承担, 表外风险可能转化为表内风险。
四是民间借贷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民间高利贷, 由于借贷利率过高, 造成中小企业和家庭财务负担沉重, 加剧破产危机, 以致在部分地区引发社会不稳定隐患。除此之外, 部分民间借贷已经通过银行渠道向正规金融机构传递, 民间资金链条一旦断裂, 就有可能危及其他正规的金融机构, 从而放大系统性风险。
三、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防范政策建议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 银行、保险、证券机构等彼此交融, 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 影子银行所创造的金融工具几乎突破了所有的金融组织的界限。因此, 我们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积极防范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
第一, 严格界定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 将影子银行系统纳入统一监管。影子银行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 由于其业务性质的不同, 处于风险监管的真空地带, 因此, 界定其业务范围, 对于控制业务风险尤为重要。对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 加强对其是否符合再包装投放风险标准的监管, 严格控制创新工具的泡沫, 尤其要控制以房屋为抵押的次贷危机的产生。
第二, 建立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防火墙”, 强化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主要是建立实体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资金流通的防火墙, 阻断影子银行风险向实体银行的传导, 特别是要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的监管, 严格控制高杠杆率的产品, 加强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监管, 严格禁止金融机构参加民间金融拆借, 特别加强对私募基金资金流动的监管, 防止私募基金流动对银行存款产生重大冲击。
银行的风险之困 篇6
关键词:招商银行,网上银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
一、引言
自1995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上银行在美国诞生以后,迅速地在世界范围内扩展,我国也在1996年出现了第一家网络银行业务提供银行——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在国内网上银行体系中起步很早,也较早而且更容易遭遇到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诸多棘手的难题,同时,与传统业务相比,网上银行业务有着其特有的风险形式,因此深入研究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对于中国整个网上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依据锁定管理和控制目标的过程,通过对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识别与分析,归纳出其风险结构。
二、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战略
1. 网上银行业务经营目标
“打造一流的网上银行”也一直是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发展目标。
2. 网上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
1998年,“一网通”推出“网上企业银行”,“一网通”的成功推出标志着招商银行在银行电子化建设方面开始走向国际水平,并进而确立了招商银行在国内网上银行领跑者的地位。
三、网上银行业务流
从客户跟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各有侧重。用户更重视结果,而银行重视过程。从客户的角度看业务流程如下:用户打开浏览器,连接到网上银行站点,然后通过安全审核后,访问网上银行的主页面,点击相应功能按钮,接着按屏幕提示要求依序填写交易请求表格查看交易处理结果。另一方面,从银行内部处理角度看,交易流程如下:接收用户连接要求,对用户进行安全审核决定接收用户交易请求,进而审核用户交易请求,再将交易请求转发银行交易主机,主机系统接收网银中心代用户转来的交易请求。接着,主机系统处理交易请求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网银中心,网银中心接收主机返回的处理结果,进行必要的再处理,最后返回用户交易处理结果。
四、网上银行风险识别
1. 网上银行风险
本文主要从传统银行风险新的表现形式和网上银行特有风险这两个角度将网上银行分为两大类风险,前者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后者包括战略风险、法律风险等。
2. 识别方法介绍
本部分使用组织结构图示法和流程图分析法,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营两个角度,对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
3. 招商银行网上银行风险识别
通过对银行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的分析,本文确定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三类主要风险: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系统风险,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业务风险,以及操作风险。
3.1系统风险
(1) 网络故障风险
因网上银行的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破坏等不确定因素形成的网上银行系统风险。
(2) 黑客攻击风险
因黑客攻击,侵入系统内带来的风险。
(3) 技术更新风险
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导致银行所购设备贬值和不安全带来的风险。
(4) 外部供应商风险
目前我国在金融电子化业务中使用的软、硬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引进,而且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增大了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选择风险。
3.2业务风险
(1) 信用风险
网上银行服务方式的虚拟性使交易只是通过网络发生联系,这使对交易者的身份、交易的真实性验证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大了信用风险。
(2) 流动性风险
网上银行交易的实时、快捷、使参加交易清算的机构倾向于减少实际货币的超额储备,从而增大流动性风。
(3) 法律风险
网络银行的虚拟性、无国界性等特征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有形界限,从而对传统的法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冲击。
(4) 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存在于所提供的每一个产品和服务之中,网上银行产品会伴随较大的交易风险。
(5) 战略风险
目前,网上银行的业务更像是传统银行业务的无场所化,只是讲业务办理的地点放置网上,并没有发展出完全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网上银行业务,招商银行的崛起源于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但若没有网上银行特色业务的创新很难吸引到新的客户,创新必然陪伴着不确定性,加大了招行的战略风险。
(6) 信誉风险
当客户在使用网络银行提供的产品过程中遇到困难,而网络银行又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或者网络银行不能提供所称产品、准确及时的服务,使其提供的虚拟金融产品不能满足公众所期望的水平,就会在社会上产生不良的反映,形成信誉风险。
3.3操作风险
(1) 内部员工风险
网上交易程序化的运行方式将运行过程隐蔽不为客户所知因此增大了员工的道德风险。
(2)
客户安全意识风险
五、网上银行风险分析
1. 分析方法介绍
由于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风险种类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因此要评估的网上银行风险的因素指标是多层次、立体的。对于不同的部分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风险评估方法,同时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考虑到网上银行风险的复杂性,及对于一些数据的采集存在一定困难,为了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出真实的网上银行风险,我们可以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它正是一种可以较好的评估网上银行风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评估方法,该部分主要结合模糊综合法来对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分析。
2. 招商银行网上银行风险分析
本文依据层次分析原理构建基本的层次结构图,来描绘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各个风险因素指标之间的关系。在上文对于网上银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可总结出,系统风险包含网络技术、外部环境因素;业务风险包含外部环境、经营决策、人力资源、网络技术因素;操作风险包含人力资源、系统与流程、外部环境因素。探究并且整合这些风险敞口,可以将其风险因素归纳为五种:网络技术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经营决策因素和系统与流程因素。每个风险因素又有各自具体的风险因子。由于风险因子众多,为了便于分析,本文选取几个起决定影响的因子来对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
(1) 网络维护与防御能力; (2) 产品、服务创新; (3) 客户网络安全意识; (4) 员工职业道德与操守; (5) 规范的系统管理为了便于后面的后续数学计算,采用数学字母表示相应的五个风险因子,从 (1) 到 (5) 分X1 x2 x3 x4 x5,并将影响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的因素集,即论域记为U={x1, x2, x3, x4, x5}。根据因素集U中不同因素xi影响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赋予各因素相应权重ai, ai>0,∑ai=1, i=1, 2, …, 5,则A={a1, a2, a3, a4, a5}是U上的一个模糊集合。集根据主观经验与判断,可确定模糊集为A={0.35, 0.2, 0.2, 0.1, 0.15}。
根据经验和偏好,可选取评判集为V={优,良,差}。根据对专家、员工、一般群众进行的招商银行网上银行风险评价得出统计,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单因素评判结果,如表5-2所示:
表5-2单因素评判结果
于是, 根据表5-2, 可以得到模糊矩阵为
采用bj=V (ai·rij) 对招商银行网上银行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由于b1=V bi,因此可以判定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水平为“优”。
尽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值取值及本文的评价结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但是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网上银行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量化方法。
六、总结
通过定性识别与定量分析结果,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风险状况,便于其通过风险识别与分析反映出来的结果来进一步进行风险度量、采取相应对策,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网上银行风险,从而降低、控制银行整体风险,实现其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清.金融风险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2]施兵超, 杨文泽.金融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银行的风险之困 篇7
我们既然要研究影子银行的风险, 首先就要了解影子银行的定义。影子银行是一种非银行金融机构, 它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可以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但是, 由于金融监管机构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不到位, 有些理财产品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会给客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也会破坏金融市场的秩序。因此, 如何监管影子银行, 如何降低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是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在以前, 金融监管机构没有认识到影子银行的危险性, 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也没有落实到位, 这不仅会给客户带来了经济损失, 更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如:在1907年, 美国信托公司的理财产品推广很快, 它的业务逐渐延伸到了股票市场, 而金融监管机构没有重视信托公司业务的不合理性, 任由信托公司参与股票投机活动, 结果, 多家信托公司投机失利, 就连有着悠久历史的尼克伯克信托投资公司也没有幸免, 而后, 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造成了华尔街上发生了金融危机, 更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重要影响, 引发了严重的金融恐慌。自此事件后, 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影子银行的风险性, 金融监管机构也重视了影子银行的监管工作, 加大了对影子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力度。
在2003年, 国内对影子银行的定位有着不同的观点。第一种,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财、信托业务都是受到监管的, 这些金融活动不属于影子银行业务;第二种, 民间借贷、信托业务、有风险的理财产品等都属于银子银行的业务范畴, 都应该受到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后来, 在2013年, 中国银监会正式确定了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 把信托公司、汽车金融、租赁公司等纳入了金融监管体系。本文重在分析影子银行的业务范畴, 以探讨影子银行的风险因素和监管手段。
二、监管影子银行的重要意义
1. 监管影子银行的必要性
影子银行是否需要监管是金融界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话题。在以前, 中央银行是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的, 而且, 到60年代初期时, 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很强, 对影子银行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央银行不仅不限制影子银行的储蓄存款利率, 还降低了影子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 这就给影子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影子银行有了和其他银行金融机构相同的待遇。
加拿大著名货币经济学家杰格迪什·汉达说过:“控制影子银行的手段很多, 不必只依靠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来进行控制。”他的意思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不是控制影子银行的唯一手段, 我们可以采取提高银行货币利率、控制理财产品业务、减少理财产品类型等方法来进行控制, 从而降低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 减少客户的风险投资。也就是说, 影子银行的经营风险是很大的, 金融监管机构监管影子银行是必要的, 只有监管好影子银行的理财产品, 才会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才能保证影子银行的健康发展。
2. 影子银行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金融监管机构认识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风险性, 因此, 金融监管机构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目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 必然会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影响。也就是说, 影子银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随着影子银行的发展, 金融市场的风险就会加大, 如果金融监管机构不重视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任由影子银行快速发展, 那必然会造成风险积累, 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
实例:在1971年, 美国爱德华·贝尔公司推出了一款金融产品, 叫FBV, 这是一款短期金融投资信托产品, 它不仅可以和银行账户相互转账, 更有很高的利率收益。自该产品推广以来, 就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在1979年底, 该产品的成交额为68亿美元, 而到了1988年, 该产品的成交额就达到了3650亿美元, 其金额增长幅度之大令人咂舌。后来, 该公司又对该产品进行了调整, 提高了这个产品的使用功能, 例如:客户可以使用产品卡进行购物、证券交易等, 正是该产品具备功能多样, 用途广泛, 收益较高等特点, 才造成客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购买, 也让银行存款涌进了证劵市场, 许多银行在该产品的冲击下, 由于货币储蓄量过低而面临倒闭。自1979年以来, 美国的银行倒闭量逐年上升, 截止到1988年, 美国银行倒闭量为215件, 银行倒闭率上升到了7%, 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经济最萧条时期, 可见, 影子银行的经营产品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 为此, 美国政府不得不出台《储蓄和贷款协会救济法案》来制约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品泛滥, 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
三、监管影子银行理财产品的有效手段
1. 杜绝影子银行的违规问题
影子银行为了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达到让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目的, 往往采取虚报理财产品的收益, 而瞒报或者少报投资风险的手段, 这是影子银行最常用的违规手段之一, 也是银行监管部门重点监管的部分。其实, 客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获得收益是很正常的, 银行推出理财产品的目的也是如此, 但是, 由于影子银行的竞争力差, 它们为了吸引客户, 就采取虚报收益的手段来推广理财产品, 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的经济秩序, 产品难以预测的风险更是可怕的。影子银行在进行产品宣传时, 往往会夸大实际收益, 客户购买产品后, 得到了实际收益让他们非常失望, 久而久之, 客户对理财产品产生了厌烦感, 不在愿意接受购买理财产品, 这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影响, 甚至会造成市场崩溃。因此, 我们要监管影子银行的理财产品, 杜绝影子银行采用违规手段宣传产品。
2. 完善监管影子银行政策措施
金融监管机构从而放松过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工作, 其出台的金融政策和控制措施很多, 而且从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 银行监管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例如:在2005年初, 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就制定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而后的9年时间里, 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又先后出台了三大类控制和管理措施。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10年的《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1年的《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等, 通过出台这些金融措施, 信托公司的融资金额减少了, 银行理财产品规范了, 客户的投资风险也就降低了。
从近几年来的监管情况来看, 金融监管机构出台的政策措施作用显著。例如:在2010年, 金融监督管理局就出台了《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其内容主要是控制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展, 自该通知发布以来, 该种类理财产品发行仅380款, 其发行数量也明显减少, 可见, 金融机构出台的控制措施是有奇效的;又如:在2011年, 金融监管机构对理财产品虚假承诺问题进行了规范, 出台了多种措施来监督委托贷款、银信合作等业务, 其当年货币市场发展稳定, 理财产品的风险降低, 客户投资的安全性提高, 但是, 有些违规操作现象还时有发生, 这说明银行监管制度还不完善, 金融监管工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 采取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
由于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类型不同, 所以, 客户所承担的风险也就不同这是无需置疑的, 金融机构监管的主要工作是保证理财产品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是否有欺骗消费者的问题。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型和风险型, 保本型理财产品的特点是:投资风险较小, 收益相对较低;风险型理财产品的特点是:投资风险大, 收益高。可见, 不管是那种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 银行推行理财产品就要负责, 是那种理财产品一定要向客户讲清楚, 客户如果选择了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就要有承担风险的责任, 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任务是保证理财产品的合理性, 避免消费者上当受骗。
四、结语
影子银行是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因此, 金融监管机构要认识到银子银行的重要地位, 在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中, 要根据影子银行的特点来进行监控, 采取科学的监管方式来进行监管, 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来进行规范, 保证理财产品的合理性, 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摘要:近年来, 随着影子银行的发展, 理财产品的种类逐年增多, 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完善。但是, 影子银行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如果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加以控制和管理, 任由理财产品的泛滥, 那么必然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影响, 客户的利益就会受到侵害。因此, 本文重在研究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问题, 希望本文内容对影子银行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融监管机构,影子银行,理财产品,风险
参考文献
[1]马莉.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影响及监管[J].晋中学院学报.2013 (01)
[2]陈蕊蕊.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与防范浅议[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02)
银行的风险之困 篇8
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并迅速扩展升级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中遭受重创的当属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机构。7年来, 各国政府出台种种财政和货币政策, 努力刺激世界经济走出深度衰退的泥淖。截至目前, 全球经济仍然走在艰难复苏的道路上。金融危机的波及之深之广, 可见一斑,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近年来, 我国银行业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巴塞尔协议银行监管委员会将银行业务经营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分为八类: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国际研究经验表明, 银行总体风险暴露主要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由于经济不断下行所带来的资产质量下降、银行坏账以及不良贷款上升等, 都会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不断积累。其次, 由于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的深化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利率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朗等因素, 我国各商业银行必须注意由于市场价格、利率、汇率波动带来的联动效应。最后, 由于商业银行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 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称为为操作风险。这项重要风险, 正日益受到重视。新巴塞尔协议认为, 银行应为抵御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安排资本, 因此明确提出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上述三大风险, 都在银行资本金的约束范围之内, 由相应的计量方法进行测算。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商业银行对有效资本配置的要求逐渐提高。新巴塞尔协议提出, 在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要求下, 商业银行需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在资产组合层面上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新巴塞尔协议所蕴含的全面风险理念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一是风险管理的范围的全面性。新巴塞尔协议不仅提出了风险矩阵的概念, 并明确要求全面风险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类。二是风险管理过程与系统的全面性。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的各环节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包括风险的识别、计量和控制等。在国际社会中, 由美国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ERM框架) 正在实践中逐步走向完善。最后, 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三大支柱, 使得风险管理的监管与市场约束更全面。
三、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1. 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含义
反映金融风险警情、警源、警兆以及变动趋势走向的组织形式, 并且以指标体系和预警方法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被称为金融预警机制。经济金融统计资料和信息技术是金融预警机制的基础和依据, 同时, 金融风险预警机制还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根据一些相关金融业经营管理原则, 还可以建立一套预警函数指针, 或者基准值等, 并且把这些运用到预警模式中, 一旦发现状况, 立即显示出警讯, 使得监管机构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异常, 并找出解决方法。
风险预警机制不但可以对银行系统内部所有问题直接进行检测和判断, 还以度量模型、实时数据、评价方法以及预警知识为基础, 并对各种风险在银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做出具体分析, 并找出其解决方法。商业风险金融预警机制具有多种功能, 比如风险实时监测功能、决策模拟功能、以及全面风险预控功能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方面对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复杂性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是预警机制的特点, 同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具有一定的特性, 这些都是风险预警机制需要不断进步、完善的动力和基础。在风险预警机制不断完善和进步过程中, 还要注意风险预警机制的可更改性和可集成性要求。
2. 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起步较晚, 往往侧重于风险的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 往往忽略了风险的事先管理。因此, 商业银行应积极构建风险预警、减持及退出机制, 对资产实施动态的持续性监控。其次, 应通过建立风险预警制度以及借助各类操作工具, 确保风险预警所涉及的银行内外的各部门, 能方便快捷的对各类潜在风险进行动态监控。最后, 应效仿国外风险监管的有效经验, 着手监理风险数据库,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持续改善和开发风险预警模型, 让风险预警机制落到实处。
四、结语
对于整体传递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并不是单纯的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于商业银行不同种类风险预警机制发展趋势以及走势做出准确的判断。现阶段内预警机制本身所具备的复杂性以及需求性不断的提升, 对银行所面对的整体风险性需要根据商业银行本身特点进行准确性的定位。所以说, 商业银行预警机制风险分析方式要有良好的体制, 才能更好的去满足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分析方式以及度量集成方式需要有着较好的拓展性, 同时需要根据领导、风险管理、资金领导、业务人员技术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风险分析需要在透明性、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得到不同层次风险分析数据, 能够完成集成计量。
摘要:目前商业银行是以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制定的新资本协议 (以下简称新巴塞尔协议) 作为银行风险管理原则, 把新巴塞尔协议理念中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运用到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本文试图对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做出简述, 并对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提出初步设想。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赵惠萍.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华北金融, 2010.
商业银行的风险与消除 篇9
1.在“发放贷款和垫款”中,有多少本金是最终无法收回的?
2.如何设法减少甚至根除不良贷款?
对于第1个问题,严格地说,只有等到商业银行彻底清算后,才有“终极答案”,而那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经营过程中尽可能地分时段估算。
实务中的做法大体是,基层部门对很可能已经收不回来的不良资产作了各种粉饰性的安排(如允许客户借新债还旧债),力图推迟信贷违约的实际爆发时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数理统计原理,设计各类数学模型来预估不良贷款发生率,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在有确定证据(如债务人公司倒闭等)表明,已经出现了不良资产时,就可以从该准备金中核销,以填补此类捂不住的亏空。
尽管我们知道,商业银行贷款早已成为诈骗高发区,但无法确切地知道、也最好不要知道实际风险有多大、什么时候会爆发。将过多的精力纠结于此,是无益的,因此,应该把注意力转到第2个问题,“如何减少甚至根除不良贷款”上来,在“定时炸弹”还没有爆炸之前,先悄悄地把“引信”给拆了。
“输血性货币增量”与“造血性货币增量”
要减少甚至根除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当然不能脱离债务人客户的实际情况。所谓“还本付息”,不过是要求客户能够“真金白银”地如期足额支付而已。我们最需要的,也只是关于客户的现金流信息而已。可见,事情可能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大体上,客户在某一期间的货币资金增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来源的增量,如股东扩股增资、债权人提供贷款等,可以形象地称之为“输血性货币增量”;另一种是客户在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等过程中,从内部自主产生的增量,可以形象地称之为“造血性货币增量”。后者正是有望使问题迎刃而解的重要指标,有待重点推荐。先介绍“造血性货币增量”的数据来源和算法。在现金流量表主表中有四大板块,即: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造血性货币增量”完全可以从精确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主表数据中计算得到。只要去掉“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板块,但保留其中“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这一项。另外的1、2和4三大板块之和,减去留下的这一项,就得到了“造血性货币增量”。
造血性货币增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根治不良贷款的宏观分析
我们在以下三个假设的前提下,通过简例,从理论上来讨论债务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还本付息”,或者说,根治不良贷款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假设一:债务人公司股东没有能力扩股增资,也没有能力提供临时性的周转资金;
假设二: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向该公司提供贷款;
假设三:考察期内客户的“造血性货币增量”小于等于0。即假设无论如何,债务人都能通过增量投资等手段,让这一指标小于等于0。
在这个由一家商业银行和一家债务人客户构成的系统中,利息会一直单向地从客户流向银行。同时,使“造血性货币增量”小于0的增量投资也在吞蚀货币资金。其他条件不变时,从生产经营中释放出来的货币资金会越来越少,如此这般地过了若干时日之后,比利息金额大得多的“还本”必然无望,贷款逾期甚至成为坏账,商业银行被套住了!它该如何解套呢?
“假设一”说的公司股东没钱,不是商业银行可以插手改变的;
“假设二”乍一看是有待商榷的,因为当然可以同时存在多家银行和多家客户。但只要设想所有银行都合并,构成了简例中的那家商业银行,所有的债务人客户“造血性货币增量”都小于等于0,其后果就与前述相同,不同的只是债权经过“击鼓传花”之后,不良贷款最终会烂在哪家“银行分号”手里而已。更何况我们研究的,首先正是整个银行业所存在的宏观问题。商业银行们在如何审核贷款上未能形成共识,只求把“烫手山芋”甩给兄弟。而且,没有造血能力的债务人在多家银行之间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挖东墙补西墙”式地玩虚的,反而掩盖了其“现金黑洞”的真相,得以苟延残喘,对社会是不利的。这说明从宏观上看,假设二也是不可改变的。
看来,只有修改“假设三”,才是商业银行的解套大法,所以结论很清楚:必须要求债务人客户有正的“造血性货币增量”!只有这个必要条件,才能从宏观层面消除不良贷款产生的源头。换句话说,银行向客户“输血”后,要想和谐地全身而退,而不是以“抵债资产”之类两败俱伤的方式退出,需要债务人客户自身能造出“新血”来。
根治不良贷款的微观分析
在正常的购销节奏中,公司的资金需求量会不断地发生波动,当手头有货币资金时,理论上就有可能还本付息。但是,付息日和还本日是预定的,债务人在这些预定时点上的货币资金余额并不必然就能恰好足额地确保支付。而且,货币资金余额只是无规律可循的“时点数”,眼看着账上有钱,可能一眨眼间又被划走另作它用了,不到实际支付的那一天,是很难知道债务人到底能不能向银行足额支付的。依靠盯紧货币资金余额的方式,常常起不了预见作用,依靠其它无关紧要的各种风险控制指标就更没用了,商业银行信贷员最大的困惑也在于此。
其实,商业银行最需要知道的,不是债务人在特定时点上的货币资金余额,而是表现为“时期数”的某种指标,可以反映债务人客户在这个时期内的还本付息能力。前已述及,只有“造血性货币增量”才能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这种预知能力。
有必要先强调指出,现金流量表实际上是动态报表,这是很少人注意到的。它可以不受日历月度或日历年度等约束,只要随意指定起点日期和终点日期,就能编制出这个划定期间的现金流量表,从而能得到这个期间的“造血性货币增量”指标,以作评估之用。正如下文所述,我们需要分期监控,从上个支付时点后启动监控,以便在下个支付时点前预判是否能如期足额地支付,所以这个特点是非常方便实用的。
从技术操作上看,“造血性货币增量”要发挥作用,可以分为“放贷前”和“放贷后”两个阶段来分别考虑。
放贷之前的信贷审核
信贷部门要查究债务人的“造血性货币增量”历史数据,如果在多数时段里这一指标持续为正数,说明其一直有较强的现金流支付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作出是否放贷的决策。应当承认,有太多的手段可以用来粉饰“造血性货币增量”指标,例如自掏现金来购买自家产品或服务,自掏现金支付不入账的费用,等等,不过这都是需要现金流实力的。如果潜在债务人确有造假粉饰行为,骗个一年两年也许还行,连续骗上三年五年就不容易了,因为需要为此支付巨额的现金。这样,考察期越长,“造血性货币增量”越有可能反映债务人的真实情况,商业银行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就越小。下文只以1年为例说明:
贷款审核时,从当前时点上往前划出365天,这个期间因为最接近当前,可以称为“当前年度”,就可以算出一个指标“当前年度造血性货币增量”。在作出信贷决策之前,先看看债务人的这一增量是否为正数金额,如果为负,一般就不必进一步考虑了;如果为正,就要剖析当前负债的构成了。
不同于传统的“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划分,我们有必要将负债分为“筹资性负债”和“结算性负债”。所谓筹资性负债,是由于从债权人取得现金而将来要用等额现金偿还的债务。具体例子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短期借款和其他筹资性负债(如股东借给的监时性周转金)等;所谓结算性负债,则是筹资性负债以外的其他负债,往往因为还处于结算过程而存在。主要有因取得实物而在将来需用现金偿还的(如应付款项)、因取得现金而在将来需用实物偿还的(如预收账款),以及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等。
从“造血性货币增量”计算式内容可知,在计算这一指标时,结算性负债已经被包含在内了。也就是说,依据这一指标评估时,已经不必考虑付息能力,更应着重于评估其还本能力,所以可以用“当前筹资性负债总额”作分子,“当前年度造血性货币增量”作分母,得到以年度表现的“预计还本期”计算式:
这个指标表明,不依靠外来的“输血性货币增量”,以“当前年度造血性货币增量”来看,潜在的债务人依靠自身,要多长时期才能还清当前的所有筹资性负债。有了“预计还本期”指标,商业银行在放贷之前,就可以简明地判断,自己有没有必要再掺和进去了。
放贷之后的分期监控
由于注入的资金改善了各种条件,一般说债务人的生产经营会更为顺畅,造血性货币增量也会更多。在放贷之后,可以按先后顺序,在时间轴上标明对所有债权人要支付的时点及其金额。在上个支付日支付后,就可以启动新的监控期,直到下个支付日结束。如果债权人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相关的监控期就由相关银行的信贷员来自行完成。
对于每个监控期来说,要了解期初的货币资金是多少,期初到当前时点为止的造血性货币增量是多少,两者相加,就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大致判断即将到期的支付是否可能因金额不足而逾期。当这一金额大于到期应支付的利息或本金时,属于理想状态。否则,在支付时点前就要与债务人沟通,其中,因为本金金额较大,所以,最严峻的是还本之前的一段时期,特别需要相关信贷员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在有不乐观的信号时,向客户提出相关的理财调度建议,以便及早化解问题,这样的监控要到贷款本息完全收回,方告结束。
顺便说明,在“造血性货币增量”的算法中,虽然有“偿还利息支付的现金”的内容,但那只是以前所支付的利息。处于监控中的下个付息日的利息,在当前尚未支付,不包括在其中,所以并无矛盾。
此外,“造血性货币增量”的算法中,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中只留下“支付股利、利润和偿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一项,意味着除此之外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处于监控的盲区。其中,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的业务,如扩股增资、银行借款和发放债券等,往往是客户为确保本息支付所采取的理财措施,如果发生了自然更好,只要将这一变化纳入货币资金余额中,便可继续进行。要特别警觉的,是有一类“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业务,例如股东抽回投资的业务,会直接减少货币资金,使监控失误。一旦发生,要特别关注其对货币资金余额的影响,所幸的是,此类业务极少发生。
结论与建议
将“造血性货币增量”用于商业银行信贷决策领域后,立刻体现出诸多好处。
首先,借助于“造血性货币增量”指标,在信贷决策时,商业银行可以从一开始就避免判断失误,不致于盲目陷入泥潭,仅此一项,功莫大焉。
其次,债务人客户要提高还本付息能力,有治本和治标两种方式。治本的方式是重点关注并改进与“造血性货币增量”算法有关的各类业务,例如控制费用、降低成本、压缩存货等,通过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实质性地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治标的方式则是寻求从外部“输血”,自己却未必“长进”的途径,如不断地指望股东增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所以,尽管“造血性货币增量”同样受到多种业务的影响,同样是波动的,对比盯紧货币资金余额的方式,从长远来看,客户的还本付息能力自会有云泥之别。
最后,一旦商业银行和债务人客户在“造血性货币增量”上达成共识,双方求大同存小异,有问题时能相互理解,妥善协调,将减少停工、诉讼等纠纷,营造出更和谐的商业环境。
【银行的风险之困】推荐阅读:
银行会计的风险控制08-29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07-13
影子银行的风险与防范07-24
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10-23
银行结算的风险与防范11-02
风险防范下的电子银行07-26
银行员工风险内控的重要性09-03
银行道德风险05-10
电子银行风险05-18
银行风险等级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