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展(精选12篇)
广东发展 篇1
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服务经济。目前,国际上评价现代化程度的10类指标中,有8类与服务业相关。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推动技术、新生产模式在产业中的渗透,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损害;而且也能带动制造业、建筑业甚至农业的发展。因此,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拉动内需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现阶段广东经济实力雄厚,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达39081.59亿元①。纵观广东经济结构,第二产业是其发展的主要内源,从1978~2009年占GDP平均比重达45%,而服务业比重相对偏低,平均比重为36%②;在资源利用方式上,大都是高消耗、低产出。然而,随着产业结构变化加速,广东经济发展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因此,资源能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是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广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
1 服务业内涵的界定
服务是一种无形产品,其涵盖范围较广,至今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认同的概念。因此,对服务业范围、统计口径等方面存在差异。目前各国各地区通常都是在接受克拉克二次产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来解释和划分服务业:服务业是指所有经济活动中扣除第一、第二产业之后的剩余部分,所以,服务业早期被认为是第三产业。本文也将二者等同使用。
现代服务业最先由我国提出,国际上并没有相对应的提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特征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人才密集。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部分,是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知识经济的主要表现。根据WT0统计和信息系统局(SISD)提供的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服务业可分为十一大类140多个服务项目:商业服务业、通信服务业、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业、销售服务业、教育服务业、环境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健康与社会服务业、旅游服务业、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业、交通运输服务业。目前我国采用2003年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即第三产业(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十五大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可见,服务业内部的部门众多。本文主要选取广东省有代表性的4个部门,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简称交仓邮);批发和零售业(简称批零);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其中前2个部门代表传统的服务业部门,后2个部门代表现代的服务业部门,并以此对广东省服务业发展进行考察。
2 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2.1 广东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全省GDP年均经济增长以11.33%的速度远超全国9.8%的年均增长速度。其中,服务业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其发展速度明显快于整体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1.41%,服务业总值从1978年的43.92亿元扩大到2009年的17805.09亿元,增长了405倍③。
然而,从产业结构看,广东省第三产业在GDP的平均比重相对较小,仅为36%(如图1),第三产业对GDP的拉动也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如图2)。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09》的相关数据拟合而成
从全国服务业竞争力看,广东经济竞争力的各项指标都排在全国前三位(见表1);服务业规模排在全国第一位,但是服务业结构竞争力、成长竞争力以及创新竞争力却明显滞后,如表2所示。
续 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中相关内容整理
从国际视角看,即使广东最具生机活力、经济增长最快的珠三角地区,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仅为46.6%,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70%的水平,而且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0%的水平,仅仅略高于低收入国家45%的水平。显然,目前广东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珠三角服务业发展也相对乏力。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中国31省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报告[R].中的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2.2 广东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2.2.1 广东服务业增加值结构的变动
数据资料显示,广东服务业增加值结构呈现如下显著特征:(1)传统的服务业的增加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稍有波动。其中,从1978~1985年,呈上升趋势,如,批发零售增加值占GDP 比重上升了3.4个百分点;从1985~1995年降幅很快,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从2005年至今,降幅基本趋于平缓,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4%左右,占服务业比重维持在10%左右。具体地,在GDP比重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由1978年5.4%降至2008年3.9%;批发零售由1978年10.4%降至2008年9.3%;在服务业比重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由1978年22.9%降至2008年0.9%;批发零售由1978年44.1%降至2008年21.6%(如图3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09》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拟合而成
(2)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增加值呈现波浪起伏式的上升趋势(如图4所示),阶段性特征较明显。以房地产业为例,房地产业增加值结构大体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为缓慢上升期,房地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从1978年0.7%上升到1985年1.1%,仅上升了0.4个百分点;对整个服务业的贡献率从1978年3.2%上升到1985年3.5%,上升了0.4个百分点;第二阶段1985~2005年为快速上升期,房地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上升了5.4个百分点,对整个服务业的贡献率上升11.7个百分点;第三个阶段2005~2007年是稳定上升期,房地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基本稳定在6.8%左右,对整个服务业的贡献率基本稳定在15.9%左右;第四个阶段2008年至今为微调期,房地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下调到了6.2%,对整个服务业的贡献率下调到了14.4%。
从服务发展规模看,传统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现代服务业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因此,广东服务业内部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但是,从服务业增加值内部构成来看,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4项增加值中,只有房地产业发展最快,金融业发展相对缓慢。2008年的增加值是1978年的1558.48倍,其余3项分别是138.05倍、170.58倍、467.92倍。从各行业增值占服务业的比重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基本保持稳步下降趋势,这将会影响后工业化时期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可见,广东服务业内部结构失衡,处于低级不稳定状态。
2.2.2 广东服务业就业结构变动情况
服务业是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2008年广东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790.97万人,与1978年相比,服务业就业规模扩大1483.94万人④。具体地,呈现如下特征:
从比重变化看,服务业部门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逐年提高(如图5)。其中,从1995~2008年平均增长7.5个百分点,但是,同期第二产业增长了13.6个百分点,与之比较低了6.1个百分点。因此,服务业还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1)尽管传统服务部门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逐年下降(如图6),1995~2008年下降了2.9个百分点,但是,传统服务业部门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较高,如2008年两部门分别为0.9%和0.7%;同期传统服务部门占整个服务业劳动力比重更高,两部门分别为9.9%和8.7%。(2)现代服务业不论是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还是占服务业劳动力的比重都呈缓慢上升趋势(如图7),但从比重的数量来看,所占比重太小。如,2008年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分别只有为0.6%和0.4%,并且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占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也相对较低,分别为7.1%和4.8%。
显然,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吸收劳动力能力较低;而传统部门有了一定的发展,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因此,广东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呈现二元结构特征。
2.2.3 广东服务业基础建设投资结构变动
基础建设投资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条件的产物,合理的投资结构能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比较协调地高速度发展。纵观当前广东服务业基础建设投资的情况,服务业基建投资结构总体呈失衡状态,(1)相对于就业比重和增加值比重来说,传统服务业基建投资比重较低,且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2)现代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基建投资占服务业比重与占社会基建投资比重都呈明显的波动状态,这是引起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波动的主要原因。具体地: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1996~2009)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拟合而成
(1)服务业投资比重逐年上升(如图8所示),特别是2000~2005年,服务业的基础建设投资增长最快,从2000年2441.48亿元上升到2005年4266.94亿元,增长了1.7倍,2006~2009年服务业基础建设投资增长比较平稳,年均增速达22%。其中,2009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达1795.52亿元,比2008年增长49.9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投资达208.36亿元,比2008年增长19个百分点,金融业投资20.41亿元,比2008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投资达4089.2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6.5个百分点⑤。
(2)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基建投资比重呈明显的波动状态(如图9,图10)。从交通邮电仓储业基建投资占全社会基建投资比重和占服务业基建投资比重看,1996~2009年先后出现4次波动:1996~2000年为下降阶段,2000~2006年为缓慢上升阶段,2006~2007年为缓慢下降,2007年至今为快速上升阶段。由于2000~2007年该行业基建投资比重迟缓和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交通邮电业成为了广东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从而制约了广东经济的发展。2007年以来广东省政府加大了对交通邮电业的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从而使交通邮电仓储业的增加值和就业大幅上升。
从批零餐饮业占全社会基建投资比重和占服务业基建投资比重看,1996~2009年先后出现三次波动:1996~2000年为下降阶段,2000~2005年为快速上升阶段,2006年至今为平稳上升时期。该行业基建投资比重的变化表明,该行业基建投资总量较小,而劳动力的吸收及增加值的产出较大。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1996~2009)以及2009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拟合而成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1997~2009)以及2009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拟合而成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1997~2009)以及2009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拟合而成
从金融业基建投资比重看(如图10),该行业投资极不稳定,波动较大。金融业基建投资占服务业基建投资比重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峰值和谷值:2000年为谷值,2005年为峰值,2008年为谷值。这说明该行业受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市场格局变化影响较大。同时,该行业基建投资总量小,这不利于服务业结构升级。
从房地产基建投资看,该行业的基建投资波动较大:1996~2000年不断萎缩,从2000年以后基建投资比重连续上升,特别是2006~2008年房地产业基建投资比重大幅度上升。国内外经验表明,房地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超前性,房地产投资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伴随巨大的风险。因此,房地产业投资的波动太大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综上分析可知,现阶段广东服务业内部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和低级不稳定。(1)服务业增加值结构表现为传统部门和现代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与服务业中的比重的反差,以及它们增长速度的反差;(2)就业结构表现为传统部门增长较快而现代部门增长较慢,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3)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基建投资占服务业比重与占社会基建投资比重都呈明显的波动状态。这与广东省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滞后息息相关。
2.3 广东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广东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其根本原因主要有:
2.3.1 断裂的产业关联,使服务业缺乏竞争力
广东是我国工业和制造业的大省,制造业整体发展迅猛,总量规模国内领先,从而拉动了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以外部资本与技术相结合推进为主的模式,其实质表现为广东是低成本的加工厂。显然,这种运行模式在拉动广东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也对本地产业发展产生了“挤出”效应。换言之,国外投资者只是把产业链中的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广东境内,而将大量的为生产服务的配套服务环节外部化并置于国外,使产业链难以向服务业增值部分延伸,割断了外资经济与本地服务业之间内在的产业关联,从而约束了广东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2.3.2 较低的消费率,使服务业缺乏动力
如图11显示,广东消费率持续下降,1980年消费率达73%,而到2008年仅为49%,下降了24个百分点;且2008年全球平均消费率为71%⑥。相应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基本呈下降趋势低。如1983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24.4%,到2008年只有51.4%。生活消费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率低必然导致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比重低。
2.3.3 滞后的城市化水平,使服务业缺乏需求基础
由于服务业绝大多数服务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同一性以及服务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因此,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取决于城市化的水平和城市规模结构。
历史经验和国际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即意味着经济社会进入了工业化后期,产业和人口主要向大中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正处于中期加速期。2009年广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0748元⑦,2008年城市化水平达63.4%⑧。但是,目前广东省城市化率相对滞后。(1)滞后于经济发展。如,广东的中心城市广州在2006年人均GDP已超过11000美元,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城镇化率低到2012年将达83.2%⑨,这仍然低于发达国家85%的平均水平。(2)虽然广东的GDP排全国首位,但是城市化率却相对滞后,据《2009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对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新型城市化总水平排名显示,广东最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只有深圳和广州进入了前十强,并且分别仅位于第三和第四位。可见,中心城市带动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载体支撑和需求基础。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1997~2009)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拟合而成
2.3.4 低水平的市场化,使服务业缺乏活力
相对于第二产业而言,广东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特别是一些现代服务业领域长期保持着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实行垄断经营,如科研、教育、医疗、文化艺术等大多属于各级政府,金融、邮电、城市供水、供电和铁路等属于国家垄断型行业。这样,将众多潜在的投资者排斥在外,抑制了服务业的充分竞争,使服务业缺乏活力。
3 加快推进广东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选择
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简称《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构建包括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服务”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然而,根据广东服务业发展现状可知,现阶段,广东服务业相对滞后,发展乏力。因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广东经济转型战略的必然,更是广东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提高的应然。
3.1 依托制造业,加速发展生产服务业
加速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发展广东先进制造业的必然需求。广东作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可以依托制造业的优势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其实,随着广东制造业企业内部的产业融合和区域内的产业融合加强,对服务业的需求迅速增加。而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或组织)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科技等)服务的产业,它进入了经济各个部门的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过程,从上游到中游和下游,在设计、生产、营销、配送、支持产品等是制造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生产性服务,无论是“内化”服务(即企业内部提供的服务),还是“独立”服务(从企业外部购买的服务),都已经形成了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差异和增值的主要源泉,这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成为市场资源强大的调配器。因此,广东应该充分利用制造业发展的优势,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一个特定空间上的集群式发展,从而实现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
3.2 加快城市化进程,形成城市特色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础是城市,生产的集中带来城市化,同时城市化又带来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的生活方式。但是,服务业发展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则取决于城市的功能。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广东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因此,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可建立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也就是说,广东各大中小城市应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禀赋,突出城市优势和特色,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竞争,增强辐射效应,形成不同城市特色服务业发展格局。
3.3 借力香港澳门高端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香港澳门两地均具有服务业的优势。香港是全球服务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90%,其中金融业、旅游业、贸易及物流业、工商支援业等四大高端服务业的产值,超过香港GDP的一半。澳门娱乐业最发达。因此,广东可以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越,借鉴香港澳门发展经验和先进理念,加快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在降低香港澳门中小服务企业进入广东投资门槛的同时,应引导香港澳门生产性高端服务业为广东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担当“服务工厂”的角色。此外,应加强粤港澳联手,承接全球服务转移和外包业务,共同进入国际服务业新一轮分工格局中。
3.4 提高消费率,扩大消费性服务业
消费经济规律表明,随着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需求发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消费方式也由单一的物质性消费向多元化的服务性消费转变。《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珠三角地区到2012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0000元……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2012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5000元。因此,为满足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消费性服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广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状分析显示,广东消费率明显偏低且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不仅说明了广东经济增长一直用高投资率来支撑,同时也表明在单位劳动成果中,可供社会公众消费的部分太少,而转化为投资的部分较多。这种高投资、低消费就形成了广东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即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广东在调整结构中稳定和扩大内需,应积极推进文化、体育、医疗保健和社区服务等生活消费服务产业化,大力发展旅游业,拓宽居民消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5 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培育新的服务业经济增长点
广东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这源于长期以来,一些服务业主要是垄断经营,因而市场与政府边界模糊,产权虚置。因此,一方面,要打破行业垄断经营,加快垄断行业体制创新,创造条件鼓励多种灵活方式进入服务业市场,从而推动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培育服务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需要在设计、制造等各个方面都有企业的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则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的创新。当然,技术创新既需要企业自身进行研发投入,又需要政府提供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的平台,更需要适宜的宏观环境,使资本、人才和技术的聚集成为可能,进而在要素集聚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规模经济,最终形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李悦,李平.产业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
[3].刘东升.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刘成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
[5].李金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
[6].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2
[7].邓雄才.服务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8
[8].杜富荣.广东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4):149~151
[9].P.W.Daniels.Service Indus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ics,Black publishers Oxford,1993
[10].V R.Funchs,The service Economy,National of Economic Research,1968
广东发展 篇2
一、仪式时间:2010年10月15日上午8点30开始
二、仪式地点:广东发展银行大门,地点二:耀达酒店国际厅。
三、参加主要领导及嘉宾:广东发展银行浙江分行领导、台州市领导、市银监局领导、市人民银行、台州市分行领导及员工、台州金融同行领导、台州知名企业领导及新闻媒体
四、参加人数:200-300人左右
五、上午8:30 仪式议程
所有工作有人员到位到岗,做好庆典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1、交通秩序维护,应急措施
2、开放音响,播放优美歌曲,活跃现场;
3、签到处,礼仪小姐为来宾指引签到,为领导佩戴胸花,4、贵宾休息处,工作人员与礼仪小姐接待来宾
5、银行领导和员工合影(20分钟左右)
六、上午8:50 开业仪式开始
2、庆典前奏:主持人到主舞台,介绍银行概况及宣读友好团体贺电
3、成立仪式:主持人宣布揭幕仪式开始,邀请嘉宾上台(嘉宾在礼仪小姐的引领下伴随着优美轻快、热情洋溢的旋律步入剪彩现场)此时鼓乐齐鸣,主持人逐一介绍主礼嘉宾身份(10分钟)
3、主持人邀请
(1)广东发展银行台州分行领导致欢迎词
(2)市开发区领导XXX致词
(3)市银监局领导XXX致词
(4)广东发展银行浙江分行领导XXX致词
(5)市领导XXX宣布广东发展银行台州分行开业(20-30分钟)
5、主持人邀请台州市领导和广东浙江分行领导为发展银行揭牌仪式,鸣礼花
7、主持人邀请嘉宾参观广东发展银行台州分行营业大厅,中间带嘉
宾到接待室休息,提供茶点给嘉宾。(30分钟)
8、参观结束后引领嘉宾到耀达国际酒店三楼国际厅
七、上午 10:10,各界领导陆续进入耀达国际酒店三楼国际厅
八、中午10:30——主持人致词,中间邀请领导上台致词,完毕后歌
舞表演,时间为60分钟。
九、上午:11.30:主持人宣布受印仪式开始,(10分钟左右)仪式完毕,各领导就餐。礼仪分别把礼品发放到嘉宾的手上。
广东发展 篇3
关键词: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广东工业大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3X(2009)04一D006-01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经历了非均衡的发展路径,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率先发展引领了全省的发展;广东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与此路径相适应,为满足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面对广东的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广东工业大学要应对和把握广东各功能区域的发展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自身的优势和办学定位,优化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
一、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本指地球表面的一个空间系统,现特化为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特征的社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区域经济中的生产要素、经济主体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经济活动的竞争性与企业追逐规模报酬递增的动力,使产业分布自然趋向集聚,产业集聚创造了区域的竞争优势,加快了不同区域间经济的差异性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发展通常表现为非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特征。
(一)广东经济区域划分
广东省土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划分为21个地级市,2006年年底常住人口数为930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GDP)26204.47亿元,土地面积、人口数量、GDP分别占全国的1.9%、7.1%和12.5%。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广东整体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省内区域自然条件基础、政策和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素质、基础设施等要素存在差异,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省内其他地区。统计部门把广东省21个地级市分划为珠江三角洲九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东翼(汕头、汕尾、潮州、揭阳)、西翼(湛江、茂名、阳江)和山区五市(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进行区域经济指标统计,结果表明四大区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差异巨大。
2006年,珠江三角洲九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82.5%(2005年占81.6%),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全省的37.7%、82.7%、88.5%(2005年分别占40.2%、81.4%、87.9%);人均生产总值47094元(2005年为40259元),分别是东翼、西翼和山区五市的4.16倍、3.45倍和4.39倍(2005年分别为4.05倍、3.37倍和3.69倍)。可见珠江三角洲与其他三区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不断拉大。
(二)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成因
1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实践结果
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邓小平提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这实际上是对区域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发展逐步向均衡发展推进战略理论深入浅出的描述。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经济特区条例》,将“出口特区”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广东经济特区大胆实践,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胆改革,试验并推广流通、价格、财政、投资、金融等体制改革,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培养和发展市场体系等,成效显著。在中央领导下,广东采取区域推进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改革和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使开放区由沿海向山区腹地层层推进,这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所带来的结果,为珠江三角洲的先行发展提供了契机。
2产业集聚作用的结果
产业集聚是某些特定的产业因追求规模报酬、提升产业竞争力、减少运输成本而在空间上趋向于一个特定区位的现象,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民营资本发展、外资进入、政府设置产业区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力。目前在广东主要有四类产业集聚区域:第一类是高新技术产业园集聚区域,包括高新技术应用型产业集聚区(深圳高新区、东莞松山湖等)、信息资讯及软件开发产业集聚区(广州科学城、佛山高新区等)、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中山火炬区、珠海高新区等);第二类是加工制造业企业集聚区,包括珠江口东岸电子、电器产业集聚区(东莞、深圳、惠州等)、家电制造企业集群、家具制造与销售企业集群(佛山顺德)、汽车制造业企业集群(广州花都、番禺);第三类是物流中心构成的放射状网络,如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港等国际性物流中心、广卅l新白云机场等国际性临空产业中心;第四类是跨国公司进驻而形成企业集聚网络,如东莞rr网络、顺德家电网络、广州汽车网络等。”…可见,在广东省,比较成熟并形成较大规模、有较大影响的产业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这些集聚区的存在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3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综合影响的结果
港澳对广东核心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香港,发挥了“前店后厂”的作用,促进了深圳、东莞的快速发展,并推动了广州一深圳双核型城镇体系的形成。这两个核心之间构成了轴带形式,形成珠海、东莞、中山等区域性中等城市以及顺德、南海、惠东等地区性小城市群,并在一定范围内集聚了若干数量的经济功能型城镇。广东省各地级市人均GDP自1990年以来存在着显著的正空间白相关特性,人均GDP高的地市其周边地市人均GDP也较高,经济发展的热点区一直在珠江三角洲,而盲点区主要分布在粤东和粤西两翼。笔者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7》对2000—2006年各市GDP加以计算,求出各年广州的GDP与其他城市GDP的倍数,结果表明,广州与珠江三角洲部分城市的GDP差距在变小(括号外为2006年的倍数,括号内为2000年的倍数),如:深圳1.04(1.14),佛山2.07(2.37),东莞2.31(3.04),中山5.86(7.22);与粤北、粤东、粤西地区的大部分城市的GDP差距在变大,如:湛江7.89(6.67),茂名6.58(5.97),汕头8.24(5.54),揭阳12.49(8.01),韶关15.16(12.93),梅州17.39(13.81),云浮24.87(18.10)。
二、广东工业大学人才培养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人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当一个区域人力资源状况好,高素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
多,当地的经济实力就强,发展后劲就足。有学者研究表明,人才比重与区域经济发展总量相关度极高、区域人才密度与人均GDP相关度极高、人才数量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相关度高。
广东工业大学是具有50年历史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其办学目标定位是“把学校建设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服务地方优势突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广东、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我校从1958年到2008年,已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共87969人,其中本科生68010人,专科生19959人。长期以来,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全体毕业生中的87.64%在广东省工作,其中74.51%在珠江三角洲九市工作。2006年,我校毕业生在广东珠三角、东西两翼和山区四大区域的分布比重分别为88.64%、4.21%、3.07%、4.08%,与当年广东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分布比重相近。
(一)广东工业大学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经历了以下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3)”、“继续发展阶段(1984—1991)”、“加速发展阶段(1992—1998)”;1999年以后进入新的稳步发展阶段。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明显地反映了这个过程,而广东工业大学紧紧围绕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发展需要培养输送人才。
1起步阶段的人才输送
1978年,珠江三角洲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农村开展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进行以市场调节为取向的经济改革,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力发展纺织、轻工、化工、食品、一般日用品生产,开始出现个体、私营经济。我校的机械工程、轻工化工、电力、自动化等专业适应了该阶段的产业及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要求,1979年我校有44.78%的毕业生在珠江三角洲九市工作,而到1980年迅速上升到61.67%,其后的81、82、83年分别为48.39%、60.14%、59.46%,本阶段平均比例为54.89%。
2继续发展阶段的人才输送
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珠江三角洲进行了一系列的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大办乡镇企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份,对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轻工化工、基础建设、城市建设、道路交通、电力行业等发展迅速,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增加,城市商业运作活跃,城市管理机构进一步规范。我校建筑、交通、轻工化工、机械工程、电力、自动化、商业服务、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大受欢迎,在珠江三角洲工作的毕业生数量稳步上升,1985年有62.50%的毕业生在此区域工作,1986年则上升到69.73%.1987—1991年分别为51.28%、75.77%、73.95%、73.33%、65.65%,本阶段平均比例为67.46%。
3.加速发展阶段的人才输送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提出广东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同年中共召开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广东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由此珠江三角洲引领全省进入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加速发展阶段,引进外资掀起高潮,基础设施和各种建设迅猛发展,公路、港口、码头、电力、通信建设突飞猛进,珠江三角洲对我校机电一体化、电力、自动化、材料、建筑、路桥、交通、信息工程、外贸等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1992年我校有70.53%的毕业生在珠江三角洲工作,1993—1998年分别为67.61%、75.74%、69.43%、62.20%、72.28%、78.54%,本阶段平均比例为70.90%。
4稳步发展阶段的人才输送
1998年起,广东经济进入稳步发展期。1998年广东制定“增创新优势”的发展战略,以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重点发展装备工业;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时期;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广东再创新优势,发展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精密机械等高加工度工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成了这一阶段的发展主题。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省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珠江三角洲对我校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材料与能源、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工程、建筑学、工业设计、环境保护、艺术设计等专业毕业生需求大增,1999年我校有67.24%的毕业生到珠江三角洲工作,随后的2000—2006年,到此区域的毕业生比例分别为87.04%、86.01%、75.52%、83.24%、79.58%、81.59%,本阶段平均比例为80.20%。
可见,由于产业结构水平、城市化程度、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以及市场发育明显优于东翼、西翼和山区五市,因此珠江三角洲区域在每一个阶段都发展很快。每当珠江三角洲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我校的毕业生流向该区域的比重就会增加,相应地流向其他三个区域的就减少,见图1所示。在每个阶段的前几年,流向珠江三角洲的比重都会出现明显的增量,如1979—1980年段、1983—1985年段、1999~2000年段分别出现斜率较大的“陡坡”,1992—1993年段出现“缓坡”,而同期流向省内其他区域之和的比重就出现下行。
(二)广东工业大学为中心城市及城市集群的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广东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各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经过整合发展,形成各具产业特色的城市和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以深圳、东莞、惠州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以佛山、中山、江门为核心的家用电器制造产业集群,以广州为核心的重化工业产业集群;广州市成为华南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工业、原材料工业、汽车、石油化工、造船、钢铁工业、服务业都居于领先的城市。广东工业大学毕业生往城市(或城市群)流向也体现出专业特色,特质性明显。1962~2006年。我校共有13个学院(系)有毕业生,流向广州的主要有服务业、经济、管理、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专业所在学院的毕业生,流向深圳、东莞、惠州城市群的主要有电子信息产业及电子元器件等相关专业所在学院的毕业生,流向佛山、中山、江门城市群的主要有制造工程类、自动化、材料、轻工化工、建筑类等相关专业所在学院的毕业生,这些专业毕业生的流向,与上述城市与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关联度较高。
三、广东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的区域目标定位展望
当前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统筹区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也指出广东的区域协调发展道路,将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因此,广东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进行部署和改革,要“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结合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以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相结合的原则”,改造现有专业,并主动地、有预见地规划、设置及申报新专业;要制定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规划,把握我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机遇,使我校毕业生能适应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实现人才价值。
(一)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培养人才
培养适应广东中心城市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广州市将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将继续发挥窗口和示范区作用,增强科技研发、高端服务功能,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我校各专业要按照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要求审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工程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在中心城市就业的竞争力;毕业生也要自我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形成为中心城市发展服务的能力。
(二)为珠江口东岸地区的发展培养人才
以深圳为核心,以东莞、惠州市为节点的珠江口东岸地区,将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制造业,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会展、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深圳将建设通讯设备、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东莞将加快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惠州将培育临港基础产业,建设石化产业基地。我校经济、管理、外语、信息、光电子、自动化、机电、材料与能源、生物、化工、艺术设计等专业,要根据东岸地区产业功能规划及其布局变化,加强人才的适应性培养,使更多的毕业生在这些新型的职业岗位具有就业竞争优势。
(三)为珠江口西岸地区的发展培养人才
以珠海市为核心,以佛山、江门、中山、肇庆市为节点的珠江口西岸地区,将规模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珠海将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并建设高栏港工业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航空产业园区和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佛山将重点发展机械装备、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集聚区和金融服务区;中山将建设临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健康产业基地:江门将建设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肇庆将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我校机电工程、自动化、金属材料、高分子、能源、信息、环境、化工、管理、建筑等专业,在西岸地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培养人才
珠江三角洲将建立有关城市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合作机制。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将加快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形成统一的天然气、成品油管道网络;共建共享公共信息数据库,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协作,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我校建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物流、信息、计算机、应用数学、化工、法学、社会工作、经济、管理、外语等专业,将面临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机遇。
(五)为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培养人才
以粤东、粤西、粤北及周边省、区相邻地区组成的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将在珠三角地区的辐射、服务和带动下,在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推动下,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的多层次产业群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运输系统,形成贯通珠江三角洲地区、连接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铁路通道;粤东、粤西地区将建设石化、钢铁、船舶制造、能源生产基地,形成沿海重化产业带;粤北地区将培育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配套基地;珠江三角洲地区将健全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挂钩帮扶机制,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重点扶持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我校的建筑、交通运输、化工、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在这些区域的产业发展中具有特色和优势,应把握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特点,使人才培养能同时与这种产业发展布局相适应,让毕业生具有新的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10][11]王世豪。金丹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内涵解析——以广东省为例[J].学习与实践,2007(7):22—27
[2][9]孙久文,叶振宇.产业集聚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07(6):64—67
[3][5]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广东统计年鉴一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26,553—556.75
[4]陈淳.肖玲.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2):49—50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42
[7]冯洁.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与和谐广东建设[J].广东社会科学,2006(4):59—63
[8]卢获.广东改革开放的三个发展阶段及主要成就[J].特区经济,2001(7):7~10
[12]曾庆泳,陈忠暖.基干GIs空间分析法的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07,27(4):558—561
加快发展广东的主导产业 篇4
主导产业, 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 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 采用了先进技术, 增长率高, 产业关联度强, 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广东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从1990至2010年, 广东的GDP一直居全国首位。然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具有外向型经济特征的广东遭受重挫, 2009年广东外贸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零增长, 危机的重创使广东经济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逐步显露出来。为此, 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明确地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十二五“时期的核心任务,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强大持久带动力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正是完成这个核心任务的一大关键。
目前, 广东的经济发展遇到许多瓶颈问题, 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外贸结构不合理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第一, 广东的产业结构以轻型、偏轻型为主, 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较低端位置, 这是一种以廉价资源 (土地和劳动力) 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 形成大规模生产和低价出口的发展模式, 低成本要素是这一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柱。第二, 广东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高耗、增长粗放为主要特征, 广东单位G D P能耗是世界的2.2倍, 美国的2.4倍, 日本的4.9倍, 德国的3倍。第三, 从研发支出来看, 广东目前研发投入占G D P比重仅为1.39%, 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2.5%、全国1.50%的平均水平, 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这是造成广东产品和技术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 十二五时期广东应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第一, 广东要加快步伐从代工生产向自主生产转变, 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生产性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 加快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优势传统产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使广东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第二, 培育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 将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第三, 要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针对核心技术缺乏、科技成果转化难、创新投入强度低、机制和环境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要加大对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 克服“技术空心化”现象, 努力实现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第四, 要加快由“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 将广东目前经济转型与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机结合, 制定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路线图, 研究实现低碳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制度,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大力培育低碳主导产业。
加快发展广东现代物流业 篇5
省委、省政府于去年12月初在深圳召开全省流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对我省流通业的发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发展现代流通业是我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增创地缘新优势的战略措施.因此,加强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研究,对广东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潘叙迭 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贸研究处 刊 名:广东经济 英文刊名:GUANGDONG ECONOMY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
广东省2013年会展业发展情况 篇6
2013年广东省展览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13年广东省展览会数量共达506个,全年展览面积达1486万平方米,以上指标均处于全国第一位。从近三年看,2013年广东省展览会数量和面积的增速均有所放缓。
其中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惠州七个城市的办展数量及面积位列前茅,占到2013年广东省整体办展数量及面积比例的九成之多。
2013年广东省主要城市展会数量及展出面积详细情况如图1所示:
二、展览规模分布情况
从2013年广东省各类展馆办展数量来看,小型展馆的使用率较高,占到各类型展馆总比例的39%。紧随其后的是中型展馆,占比例达到32%,可以看出对中型展馆的需求也比较大。大型展馆和超大型展馆的比例分别是13%和16%。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从2013年广东省各类展馆办展面积来看,超大型展馆发挥了本身优势,其办展面积达到各类型展馆办展总面积比例的一半之多。大型展馆和中型展馆所占比例分别为18%和21%,小型展馆办展面积所占比例则为9%。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三、境外支持展览会地区分布
随着广东省展览业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增强,进出口展会数量呈现递增之势。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广东省境外支持展览会多分布于德国、香港和美国,共达到29场支持展会。泰国和巴西支持展览会共11场,印度、澳大利亚和迪拜分别有4场。
2013年广东省境外支持展览会地区具体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广东省能源发展设想 篇7
1.1 经济发展水平与态势
广东省经济总量大,经济发展快。2009年,全省GDP总量达到3.91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1/9,连续二十一年经济总量全国第一。
广东产业低碳化发展特征日益明显,二、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广东第二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2 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
2009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47亿吨标煤。“十一五”期间,广东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消费比例不断下降,电力与天然气消费比例明显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有所上升。其中,天然气消费达到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近6%,连同LPG,燃气消费占约11%。核电发电量占全省发电总量的11.9%。油电装机容量不断缩小,天然气发电机组发展迅速,已达626万千瓦,超过油电。
1.3 能源供应与运输
2009年,全省煤炭消费量1.39亿吨,其中国内调进约1.03亿吨(海运约8500万吨,内河公路约1000万吨,铁路约800万吨),进口海运约3640万吨,国内煤炭主要来自山西、陕西、蒙西;全省石油炼制3684万吨,原油供应3768万吨,其中南海油田1345万吨,省外调进1148万吨,进口1275万吨;全社会用电量3610亿千瓦小时,其中本省发2666亿千瓦小时,购香港37亿千瓦小时,购西南等1044亿千瓦小时,售省外138亿千瓦小时。总体看,全省油品对国外供应的依存度46.3%,液化石油气对国外依存度60.2%,天然气对国外依存度56.6%,全省能源消费对国外依存度30%。
目前,茂名石化、广州石化、湛江东兴、中海惠州炼油4大骨干炼厂炼油能力达到4550万吨/年,连接现有炼厂与主要消费品市场的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成品油管道网络初步形成,珠三角成品管道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惠州、湛江两个国家原油储备库正计划开工建设。
接收能力560万吨/年的深圳大鹏LNG接收站和10亿立方米/年的珠海横琴岛海上天然气利用工程,配套覆盖珠三角主要城市长435公里的输气管线建成投产。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全省天然气主干管网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珠海LNG接收站一期工程正开工建设,全省天然气“多气源、一张网”的规模化供气格局正在形成。
电源方面, 2009年全省电力装机达到约6407万千瓦(其中水电826万千瓦、抽水蓄能300万千瓦、火电4830万千瓦、核电395万干瓦、风电56万千瓦);“西电东送”已形成“九交五直”14条特高压和超高压主输送通道,最大输电能力达到2440-2640万千瓦,当年“西电东送”最大电力达到2070万千瓦,全省农网改造基本完成。
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核电岭澳二期已经投产,阳江核电、台山核电(第三代核电技术依托工程)已开工建设,已制定的《广东省核产业链发展规划》配合国家核电国产化进程建设了广州南沙、江门台山等核电产业园区,同时东方电气南沙重机核电装备、西电集团南沙输变电装备、中山明阳风电设备、深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广东能源装备产业龙头也已成为国内相关行业骨干企业;目前,全省建成风电装机56万千瓦、在建50万千瓦;金太阳示范工程开工建设,已在深圳和汕头分别建成1000千瓦和100千瓦并网光伏发电系统;4×5万千瓦湛江生物质发电项目已开工建设。
1.4 能源单耗水平
一直以来,广东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在全国属较低水平,且逐年较快下降,经过国家核定,2009年广东省单位GDP能耗0.684吨标煤/万元,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比2005年下降13.92个百分点;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809吨标煤,为全国最低。2006-2009年,全省年均节能率为3.68%,人均用能量2.56吨标煤,人均用电量3745千瓦时。
1.5 广东电源结构变化
截至2009年底,全省电源装机达到6407万千瓦,扣除小火电关停容量,比2005年净增约1500万千瓦。其中:水电796万千瓦、抽水蓄能330万千瓦、火电4830万千瓦(包括:煤电3594万千瓦、油电587万千瓦、气电626万千瓦)、核电395万千瓦、风电56万千瓦。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省电力装机中气电装机比例上升近10%,油电比例下降近20%,风电、抽水蓄能的比例均有所上升。
1.6 广东“十一五”能源发展总体评价
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约7.5%,2010年达到约2.65亿吨标准煤(煤炭1.5亿吨、天然气90亿立方米、油品5150万吨),人均能源消费达到约2.7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66。可见,“十一五”期间,广东省能源发展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与能源稳定发展,能源消费量大;二是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低碳特征日益明显;三是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四是以核电为主的能源装备发展也已经起步。
2 能源发展面临的环境分析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通过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双调整,全省经济将整体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趋势,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能源需求也将有所上升。综合宏观与微观因素的影响,广东省面临能源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更加重视能源资源开发和对国外资源开发合作;二是广东面对南中国海,对进口能源具有地理优势;三是广东市场化发展健全,经济实力雄厚,对引进清洁能源承受力较强;四是广东能源建设起步快,基础好,核电、西电东送形成规模,天然气“一张网、多气源”的格局已现雏形;五是能源多元化体系已初步形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加快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国家能源战略为广东能源发展提供了支撑条件;六是广东节能减排成绩显著,为能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同时也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广东能源资源短缺,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相当高;二是国际能源价格走势不明朗,波动大,广东易受影响;三是广东能源消费仍将有较快增长,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四是能源利用水平和总体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广东土地资源紧张,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油气管网和电网等线性能源基础设施在规划选址、征地等方面困难较大;六是环境保护对能源建设约束加大,国际低碳化发展步伐加快,能源发展面临低碳化制约。
3 能源需求预测分析
3.1 影响因素分析
对广东能源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能源利用效率以及能源优质化趋势等。根据广东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约为8%,“十三五”约为7%,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8万亿元,人均GDP将突破10000美元;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上升到55%;常住人口控制在11000万;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70%,2020年提高到约75%;能源效率将进一步提高,能源优质化趋势明显加快。
3.2 预测方法分析
采用联合国UNDP推荐的MEDEE-S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及其原理——能源产值单耗法,从能源消费总量、产业与居民生活终端用能以及发电用能等多方面着手,分析预测了全省能源需求发展趋势。分别综合采用分部门能源产值单耗法、回归法、弹性系数法、类比法等多种能源预测的科学方法进行比较和效验分析。
3.3 主要预测结果
根据以上预测方法,初步预测到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为3.4亿吨标准煤,2020年为4.3亿吨标准煤。
3.4 预测结果分析
2015年和2020年广东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人均能耗基本接近我国台湾地区人均GDP 8000美元和人均GDP10000美元时的水平;2015年全省人均电耗接近英国2000年水平,2020年人均电耗接近韩国2005年水平。到2015年,广东能源消费总量中,气和一次电所占的比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0%左右,2020年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0%左右,能源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4 能源发展战略设想
4.1 总体发展思路分析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能源发展应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宽能源供应渠道;继续扩大炼油规模,加快全省油气管网建设,推进原油和成品油储备,统筹规划电源电网建设,合理布局建设煤炭、油品储运设施,全方位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
规模化发展核电,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积极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加快提高优质、清洁能源使用比重;积极开发利用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合理安排省内大型骨干电源和调峰电源建设,促进能源和电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大能源污染物排放治理。积极引进利用先进 能源技术,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壮大发展能源产业。同时,要继续深化能源制改革。
4.2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广东省能源供应能力和供应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能源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电源结构得到极大调整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能源使用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明显改善。
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中煤、油、气、一次电和其它能源的比例分别为28:22:21:28:0.8,其中非化石能源所占的比例为27.5%;终端能源结构中煤、油、气、电、热和其它能源的比例分别为8.9:35.6:23.1:31.6:0.4:0.4;全省电力装机结构中水电、抽水蓄能、煤电、气电、核电、风电,以及垃圾、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占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的比重分别为6.3:7.6:42.1:16.9:23.1:2.0:2.0,西电占省内外总装机的23.4%;能源使用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约75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实现2020年比2005年下降45%以上。
5 能源发展重点任务
5.1 加快推进核电建设
加快推进阳江核电、台山核电一期工程的建设进度,,2017年前建成阳江核电、台山核电一期工程;积极推进陆丰核电、岭澳核电三期项目建设工作,争取在“十二五”开工建设;有序推进惠来乌屿核电、台山核电二期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需求情况,适时开工建设。
5.2 扩大天然气利用
积极引进国内外多种气源,在粤东、粤西、深圳、珠海等沿海地区新建、扩建LNG接收站,增加LNG进口量,同时接受中亚、四川等地的内陆跨区长输管道天然气,南海海上天然气。形成9个天然气资源供应渠道,即新建成南海海上天然气、“西气东输”二线、川气送粤、深圳大鹏LNG、珠海LNG、深圳LNG调峰站,粤东LNG、粤西LNG,使这些气源能够基本满足广东2020年约600亿方/年的需求。
配套建设天然气主干管网,建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东西两翼和北部延伸的输气主干管网,形成通达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天然气输送网络;推进天然气在分布式能源站和LNG接收站冷能利用的应用,推进天然气交通。
5.3 加快新能源开发
按照“先陆地、后近海”的原则,积极开发陆上风电资源,逐步开发近海风电资源。近期重点发展沿海陆上风电,“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省内陆上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开发;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重点开发近海20米水深内的海上风能资源,“十二五”期间建设1-2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到2020年建成2-3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基地。
加快推广光伏发电应用。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在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工程,重点在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建设光电并网发电项目;在农村及偏远地区逐步推广光伏、风光互补、水光互补发电。扩大太阳能热水器在医院、学校、宾馆、工厂宿舍等城镇集体用户的应用比例;提高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逐步推广太阳能光热系统在工业、农业等生产领域的应用,如工业加热、产品干燥,大棚保温等。
结合畜禽养殖场、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建设沼气利用工程,合理布局建设一批高环保标准的垃圾发电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大中型垃圾填埋场建设沼气回收和发电装置;按照“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建设油茶、小桐子、黄连木、油桐、光皮树等生物质能源生产基地;在生物质燃料比较丰富的粤西、粤北地区,建设规模适度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在湛江、肇庆建设以利用当地木薯、甘蔗等资源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试点项目;在部分具备条件的粤东西北地区村镇建设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示范工程。
5.4 发展能源装备产业
重点发展核电装备制造、风电装备制造、太阳能利用装备制造、天然气利用装备制造,培养壮大一批行业领先的骨干企业,建设若干新兴能源产业基地,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5.5 加强能源供应设施建设
煤炭接运设施。煤炭供应立足国家的“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战略和煤炭进口,逐步完善省内海运、铁路、公路、内河等各种运输条件,进一步扩大煤炭接卸、中转和集疏能力,合理布局建设煤炭中转、储运基地,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油品供应设施。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南海油田的勘探与开发;大力发展石油炼制工业,2020年广东省炼油能力达到14000万吨/年;统筹加强石油输送管网的建设,提高油品供应保障度;建立石油安全供应预警机制,保障石油供应安全。
电力供应设施。优化发展火电、规模化发展核电、积极实施“西电东送”、大力发展风电、合理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继续推进“上大压小”项目建设,在沿海沿江建设一批环保型骨干电厂,在珠江三角洲负荷中心建设适当的支撑电源,统筹推进区域热电冷联供和清洁发电示范工程,适度建设一批电网调峰需要的天然气发电机组。加强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建设智能电网。
5.6 促进低碳发展
积极配合广东作为国家第一批低碳试点省的相关工作,以开展产业和能源“双结构”优化调整、发展低碳产业、节约能源、构建低碳社会、提高碳汇能力为抓手,实施一批低碳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广东低碳发展,主要包括: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低碳产业结构。发展以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创意产业等为主的低碳高新产业;发展以核电装备制造、大型风电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生物质能装备制造等为主的低碳制造业;发展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咨询、检测、认证及以碳排强度指标的统计、测量、监测等为主的低碳管理高端服务业。
(2)优化能源结构,构建低碳能源结构。以天然气替代其它高碳排放的能源;根据广东省核电发展目标,扩大核电装机容量;加大以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
(3)加强节能减排,构建低碳节能减排技术支撑体系。持续改造钢铁、水泥、造纸、建筑、交通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继续提高以电力行业为主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活与生产固废、水处理厂淤泥等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提高产品生产工艺与技术、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以及品质管理水平。
(4)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构建低碳生态系统。开展以造林、再造林等林业基地建设;加快以有害投入品减量与替代技术、立体种养的节地技术、节水技术、新耕作与种植技术、种养废物再利用技术、农业产业循环技术等为主的低碳农业技术开发。
6 营造良好能源政策环境
为促进广东省能源健康发展,要健全能源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多种手段,促进能源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考核,推动行业节能不断深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适合我省能源技术发展的领军团队机制;出台有利于节能、新能源发展、低碳发展和装备产业链发展的政策;完善市场化改革,健全并完善市场体系和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准入制度,使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加强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下,以能源贸易、资源勘探开发和科技合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建立政府层次的能源合作机制。
摘要:以广东能源发展历史轨迹为分析基础,对广东能源利用与保障给出基本判断,结合国际国内能源环境诊断广东能源发展将面临的形势,对广东未来能源走势进行预测分析,并梳理能源发展战略设想,提出保障广东能源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能源,能源战略,能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平凡.广东省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现状、潜力与技术选择[R].广州:粤电集团,2008
[2]姚强,等.洁净煤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曾乐民,于文益,等.发展清洁煤技术优化广东煤炭利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35-37,45-48
[4]黄相农,程志芬.发展集中供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J].节能技术,2007(3):260-261
[5]龚洪.广东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现状与技术选择分析[R].广州:水泥行业协会,2008
[6]兰德年.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方向及措施[J].冶金管理,2008(7):25,29-30
[7]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广东省沿海港口煤炭码头建设研究[R].2008
广东省热力市场发展研究 篇8
1.1广东省分散供热
1.1.1自备锅炉
据调查统计, 广东省现有分散供热锅炉约1.7万台, 总额定蒸发量约50000t/h, 其中约65%位于珠三角地区。热用户以纺织服装、造纸、医药、食品、石油化工和金属加工等行业企业为主。分散供热锅炉燃料主要是煤、油为主, 少量采用生物质燃料。分散供热主要集中于惠州 (17.1%) 、东莞 (16.3%) 、广州 (11.1%) 、揭阳 (9.8%) 、江门 (6.5%) 等地区 (图1) 。
1.1.2自备热电联产机组
广东省用热量较大的企业多采用自备热电联产机组供热, 主要以纺织服装、造纸、食品、化工等行业为主, 分布地区集中在东莞、肇庆、佛山、江门、佛山、珠海和中山等地。
1.2现有集中供热热源点
截止2014年底, 广东省仅有少量工业集聚区实现了全区或局部的集中供热, 主要分布于珠三角的广州、佛山、珠海、东莞、江门和惠州等地, 主要供应纺织、造纸、食品、化工等行业。供热能力约5800t/h。
1.3在建集中供热热源点
广东省在建 (包括改扩建) 集中供热的热源点共有18个 (已核准并在积极推进中) , 供热能力约7000t/h, 预计2020年可占总负荷的16.7%左右。
2热负荷需求预测
2.1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预测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指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迈向中高端水平,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专家预估“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6%, 广东省经济增长目标7%。
统计公报显示, 2014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67792.24亿元, 比上年增长7.8%。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3166.67亿元, 增长3.3%,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31345.77亿元, 增长7.7%,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9.1%;第三产业增加值33279.80亿元, 增长8.2%,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9.1%。分区域看, 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1%, 粤东、粤西、粤北分别占6.9%、7.9%、6.3%。
工业用热需求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和高耗能行业, 如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材料、化学制品等行业。2014年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7.8%, 其中, 纺织服装业增长4.8%, 食品饮料业增长6.9%, 家具制造业增长8.2%, 建筑材料业增长11.0%, 金属制品业增长11.9%, 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5.6%。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7.2%, 其中,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0%,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1.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2%,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0.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8%。
广东省未来将坚持集聚发展和区域统筹协调, 珠三角地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粤东地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适度发展重化产业;粤西地区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粤北地区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 适度发展资源型产业和低污染产业。粤东、粤西、粤北承载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受到珠三角先进产业技术、产业发展体系的辐射, 在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工业发展速度将会加快。从广东省现有工业产业基础及发展态势来看, 预测全省未来用热产业将保持在6%左右的年增长率。
2.2能源、电力发展预测
根据广东省“十三五”能源规划, 广东省“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亿t标准煤以内, 全社会用电量控制在5000亿k Wh以内, 预计到2020年, 全社会用电量约7500亿k Wh, 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约1.2亿k W。
2.3工业园及产业集聚区预测
国家级与省级的开发区、省级产业转移园大部分已建设集中供热的热源点。园区内现有用热量集中、较大, 随着园内工业发展, 未来用热量还将保持较大增幅。
2.4热负荷需求预测
综上分析, 广东省“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增长率约6.5%, 用热量大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高耗能行业年增长率约为6%, 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年增长率为6%左右, 结合广东省的环保、能源发展政策要求及措施, 保守估计至2020年, 广东省总体用热需求较现状增长6%左右。
3广东省集中供热项目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广东省现有供能方式的燃料种类主要包括煤炭、油、天然气和生物质等。由于受到污染物排放水平、成本经济性和供应可靠性的约束, 园区供能方式的燃料种类选择需要考虑所在区域环保要求、燃料供应保障能力和燃料价格承受力等影响因素。
随着广东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节能环保约束压力加大, 园区将严格限制“三高一低”产业发展。如果园区所在地环保要求越高, 越需要选择清洁低碳化的燃料种类, 即优先选择天然气, 生物质和煤炭次之。
广东省园区热用户大多是资源密集型底端产业, 燃料价格敏感性普遍较大, 热价承受力为200元/t以下的园区适宜选择燃煤供热方式, 处于200~300元/t和300元/t以上的园区则分别可考虑选择生物质和天然气。
广东省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中山、惠州、珠海、佛山、东莞、江门等地, 选择燃气供能方式的资源条件较佳, 未来随着粤东LNG、粤西LNG的相继建成, 粤东西地区也将具备较好的天然气资源供应能力;粤北山区和粤西地区的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 具备发展生物质锅炉的资源条件;如果选择燃煤供能方式, 则需要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例如煤炭码头和铁路货运通道等等。
选择科学合理的供能方式时, 技术上必须考虑到园区的负荷规模、供热范围、热电比、负荷密度和负荷特性等关键性影响因素。
4广东省集中供热展望
广东产学研联盟发展分析 篇9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与联盟,广东,区域创新发展
1 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与研究
1.1 产学研合作的概念与意义
产学研合作通常是指产 (产业、企业) 、学 (高校) 、研 (科研机构) 合作各方之间的以科技合作为主线的科技—经济的活动。其核心是实现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产品试制—市场销售—新项目的科技创新这样的一种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的过程, 优化组合和集群配置各方资源, 实现科技产业化, 技术产品市场化和技术经济效益化, 使产学研合作各方能够共享利益和共同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首先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 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自身转型发展。其二, 产学研合作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 是政府构建服务职能, 提高治理区域发展能力和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其三,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一种办学形式, 也是办学理念的提升, 是实现高校三大功能协调发展,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也为科研机构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是培养科研人员的重要途径。
1.2 产学研合作发展与研究
大学与产业的关系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1810年德国威廉·洪堡 (Wilnm Von Humboldt) 创办柏林大学 , 强调教学与研究的统一。19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提出新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一体化, 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1933年日本学术振兴会启动“大学——工业合作委员会”, 许多工厂和实业家纷纷成立或捐资大学建立实验室。1951年斯坦福大学在旧金山市创立了全球首个“科技园”, 揭开了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新篇章, 以此把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三大”活动[1]。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比利时鲁汶联合工程大学都是产学研合作的典范[2]。我国产学研大概有几种形式。一是 “星期六工程师”的形式。二是建立技术转移中心。三是合作研发, 联合建立研究院或基地。四是创办实体共同研发。其五在政府指导下参与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
美国学者科尔顿 (R·M·Collton) 和安戴尔 (G·Undell) 认为, 美国大学与产业关系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者互不联系。第二阶段是两者之间有了单向的、偶然的联系。第三阶段是两者出现了双向交流与互动的合作计划。第四阶段, 即目前两者形成了一种成熟的、职能部分重叠的合作伙伴关系[1]。专家们认为, 美国“硅谷模式”、“科技中心计划”, 英国“合作伙伴计划”, 日本“官产学研合作”等都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范例。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共同经验是:一是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组建专门机构负责协调, 通过立法等形式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二是政府制定科技计划和专门的产学研合作规划, 设立多种基金拨款资助产学研合作。三是政府重视和支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四是构建合作体制和有效的管理机制, 详细规范合作各方在合作中的责任、义务、利益、分配方式等。许长青博士认为, 日本产学研合作已进入了联盟阶段, 其本质特征是“产学合作, 政府指导”[1]。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认为, 产学研合作是大学与社会建立伙伴合作关系行之有效的途径。杜玉波认为“产学研联盟一般从单一项目合作开始, 通过合作而建立各种形式的平台等, 发展成战略联盟[3]。此外, 教育部科技司于2000年10月在广州、2005年8月在西安分别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科研工作会议, 全面而系统地交流总结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这些理论对产学研联盟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总体上分析, 这些研究没有清楚界定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联盟的关系和本质特征等。
1.3 产学研合作发展的3个阶段及其关系
产学研合作的初级阶段——项目合作阶段。它是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课题组与企业之间双方以解决某一技术难题而进行的项目合作。其主要特征是低层次合作, 合作方中高校往往是其下属的学院、研究所、课题组、乃至专家个人, 其主要目的任务是解决合作项目的技术问题;合作双方技术支撑力量不足, 合作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期性短、层次低以及不稳定性, 如果利益关系处理不当, 合作将会困难重重而十分脆弱。
产学研合作的中级阶段——平台合作阶段。它是指合作各方共建各种科技平台 (如联合实验室, 研发中心, 博士后工作站、检测中心, 科技产业基地, 联合办学, 创办合作实体等, 下同) 。它是在项目合作基础上建设“平台”。其主要特征是中层次合作, 建立各种平台, 合作方中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整个实体而不是其下属单位, 建立较稳定的合作伙伴和利益关系, 合作也较为持久和稳定。
产学研合作的高级阶段——联盟阶段。它是在平台合作基础上构建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其主要特征, 一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性高层次合作, 其中以市场为导向, 政府为主导, 企业为主体, 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力, 中介服务体系为媒介的战略伙伴关系。二是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设立办公室等组织机构, 有战略性发展规划, 可操作性的实施计划, 一定的法规法律和保障制度, 一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围绕区域发展的关键或重大课题、产业技术优化和升级的战略性问题等展开合作研究。
2 产学研联盟的运作
2.1 产学研联盟类型和目标
产学研联盟可分为行业产学研联盟和区域产学研联盟两种类型。行业产学研联盟是针对行业产业发展而进行的产学研联盟。区域产学研联盟是针对地方政府管辖的区域范围的各类产业, 乃至区域发展而组建的产学研联盟。根据产学研联盟中地方政府作用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 以地方政府行政级别为依据, 区域产学研联盟可分为:省级、市级、县 (区) 级、乡镇级等4种层次级别形式。产学研联盟的主要目标是创造知识产权、重要标准和新产业, 促进地方区域协调创新发展。
2.2 产学研联盟的运作
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设立联盟各方协调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 有联席会议制度, 制订章程法规, 形成制度;各级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配备干部负责宏观指引和协调, 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设置专职人员负责联盟的具体工作, 搭建从政府到产学研联盟各方、从省到市、县 (区) 乃至乡镇及企业都有专职人员负责的产学研联盟的持续运作的组织保障。政府主导是产学研联盟与产学研项目合作、平台合作的根本区别建设平台。建立合作平台是体制、机制和协调的基本载体, 为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与交流创造了畅通渠道。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主要是制订发展规划, 完善各种法规和政策, 营造创新环境, 保护知识产权, 规范和协调各方的关系;建立专项基金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带动全社会投入科研经费, 使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引导和推动主导产业发展, 为自主技术创新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提升产学研联盟的质量。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首要的是要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企业巨大的创新需求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源动力。
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力作用。要和地方产业和区域发展紧密结合, 注重开发共性关键技术, 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科技动力源。
“中介服务体系”是产学研联盟的主要媒介。它衔接产学研合作的各个环节, 降低合作风险, 加快合作进程, 提高合作效率、水平和质量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 广东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发展
3.1 广东产学研联盟的建设与发展
广东省各级政府在产学研联盟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2005年和2009年1月广东省政府先后与教育部、科技部和中科院签订产学研联盟协定, 推动广东各级政府建立体系性的各级层次的产学研联盟。
企业主体和高校、科研机构主力作用奠定了联盟建设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参加广东产学研联盟的有广东120家大型企业和近3000多家中小型骨干企业;有全国167所高校和广东省高校20多所;中科院系统多个单位和广东省科研院所属的科研单位等都参加;还有众多的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其中。
形成一套发展体系。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雷朝兹认为, 目前广东产学研联盟巳经形成三大推进机制 (省部高层会商机制、省市联动机制、地企校长效合作机制) , 四大保障体系 (组织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多元化投入体系、信息服务体系) , 五大创新模式 (组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省部产学研创新平台、推动高校服务区域集群经济、建设省部产学研示范基地、开展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这体系把广东科技自主创新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3.2 广东产学研联盟的目标和任务
广东产学研联盟总体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广东, 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广东力争在5—10年基本建立广东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使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 (2008.9) 指出, 到201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 推动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促进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融合,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力争落户广东的国家或国际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超150个;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加快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标准体系广东产学研联盟的四方面任务:一是要促进科技与广东产业和区域发展更加密切合作, 加快广东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二是坚持与地方支柱产业群发展紧密结合, 建设广东区域创新体系, 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引领高校和科研机构新一轮改革和创新发展。四是探索构建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发展链, 创造新产业。
3.3 广东产学研联盟运作措施
成立机构, 构建组织体制。广东省各级政府设立产学研联盟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形成高层会商制度, 形成省、市联动的组织管理体制和会商制度, 提供实施的组织保障。广东已建立4个层次级别的区域产学研联盟:一是建立省部级区域产学研联盟2个;二是建立地级市区域产学研联盟8个;三是建立区、县级区域产学研联盟3个;四是建立专业镇级区域产学研联盟10个。广东已建立13个省级的行业产学研联盟, 如数字电视产学研战略联盟、白色家电产学研战略联盟、精密制造产学研战略联盟等。
制定政策, 构建法规保障。主要有:《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 《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关于申报2006年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通知》、《关于广东省专业镇与高校开展对接工作的通知》、《广东省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 《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 《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等。
建设创新人才高地, 提供人才支撑。实施高级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以各种形式参与广东发展与科技创新工作, 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到广东企业兼职, 鼓励广东企业高层人员到高校兼职任教。鼓励广东企业在高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 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各类人才, 鼓励广东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重大科技项目。
建立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建立政府部门协同管理配置创新资源运行新机制, 加强各项省级财政性资金的统筹使用, 稳定增加财政科技投入,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自主创新;省政府计划设立规模20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 组建广东科技发展银行, 完善广东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
建立特派员制度。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 每年从省内外重点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选拔一批科研骨干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 进驻广东科技型企业, 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 择优支持企业科技特派员实施产学研联盟项目。目前, 第一批5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7名科技特派员已经进驻5 4家大中型企业开展工作。2009年选派200名特派员。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产学研联盟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
共建实体, 构建平台保障。支持广东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各种平台。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广东设立研究机构及各种平台的分支机构, 鼓励广东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基地。加强示范基地建设, 每年在广东选择20个左右产业集群程度高、特色明显的区域、专业镇、产业园等建立省部产学研联盟示范基地。实施“产学研综合示范企业”行动计划, 每年在广东选择20个左右产学研基础好、创新氛围浓的科技型企业作为“示范企业”。政府主导和推动平台建设。如2007年7月广州市政府在广州大学城建立“广州大学城数字电视和数字家庭产学研孵化基地”。深圳市政府建立深圳虚拟大学园、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华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 还引导和推动有关单位建立北京大学深港产学研基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佛山市政府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中心60多个, 共建博士后工作站19个。
举办展会和论坛, 加强科技交流。广东产学研联盟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在深圳市召开“产学研合作与科技创新孵化研讨会”和自主创新工作现场会;在广州召开“产学研合作工作座谈会”,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战略研讨会”,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工作会议”, 同时举行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展览开幕式暨项目签约仪式。2006.7.18.深圳市举行“官产学研项目互动交流洽谈会”。2009.9.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政府将共同在佛山市顺德展览中心举办中国 (顺德) 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
3.4 广东产学研联盟的成效和意义
签订一系列联盟项目。2007年6月27—30日广东省与教育部、科技部在广州举行13个省部级产学研联盟项目、23个市校全面合作项目、11个专业镇与高校对接项目、131个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现场签约仪式, 为实施产学研联盟提供具体内容。
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仅两年时间已有7000多个项目签约, 政府带动全社会依次投入230多亿元资金,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2163件, 取得专利数量7320项, 实现总产值4088.3亿元, 出口创汇112.8亿美元, 新增利税670.3亿元。目前已经集群起最强的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 正承担着一大批对广东产业发展起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4]。
全国首创新模式。它是全国第一个省部级层面的产学研联盟, 是产学研合作发展进程中的目前最高级阶段。它揭开了我国政府直接推动和引导产学研合作, 使广东产学研联盟实现从单一项目、“点对点”、松散型等合作向项目系列化、多领域、紧密型和长期性的等合作转变, 由双方的合作向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整个行业、乃至整个地区的全面战略联盟式的合作转变, 逐渐实现由企业单项技术研发向行业产业共性技术、乃至共同参与全球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的合作转变, 支撑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并同时引领高校实现新一轮改革和创新发展。
正在创造发展新产业。吴敬琏教授认为, 提升现有产业的途径之一是发展产业链更为完善完整和含有更多自主技术的新产业 (南方都市报, 2009-01-24.A02) 。目前以广州锐丰建业灯光音响器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广州声像灯光产业, 以广州迪森集团为代表的“生态油”产业 (以农林废物的秸杆、稻壳、木屑、树叶等通过裂解方式制备成生态油) , 都在产学研联盟支撑下正在快速发展。
参考文章:
[1]许长青.产学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国际考察:基于日本的案例研究[J].高教探索, 2008 (5) :60-65.
[2]查建中.大力发展工科教育的产学研合作与国际化 (下) [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 (8) :14-16.
[3]杜玉波.深化产学研合作,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7) :16-18.
参考文献
[1]许长青.产学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国际考察:基于日本的案例研究[J].高教探索, 2008 (5) :60-65.
[2]查建中.大力发展工科教育的产学研合作与国际化 (下) [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 (8) :14-16.
[3]杜玉波.深化产学研合作,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7) :16-18.
广东高校龙舟运动发展趋势研究 篇10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分析法
查阅了有关高校龙舟发展的资料及论文30余篇,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
1.2 调查访问法
调查访问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针对高校龙舟运动情况进行调查。
1.3 对比分析法
针对国内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状况与广东高校龙舟运动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龙舟运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据调查,有58.2%的男大学生喜欢龙舟这项体育运动。国内高校经常参加国际、全国、省市及各种龙舟邀请赛的高校已达6 0多所,例如:广东的中山大学、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湛江海洋学院和国内的北京体育大学、聊城大学、天津体院、天津工业大学、北华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九江学院等。有些高校开展龙舟运动已经有6~1 0年的历史。
2.1 龙舟运动在广东的发展
2 0 0 4年起广州市政府对全市1 0条河涌,即猎德涌、马涌、司马涌、沙河涌、新河浦涌、荔湾涌、沙基涌、赤岗涌、庙头涌和车陂涌等进行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石井河也在2011年6月19日下午举行了广州市白云区“恒大杯”龙舟赛,石井河中断了25年的大型龙舟竞渡重返人们的视线。天河、番禺、海珠、黄埔、白云等各区民间龙舟赛事热火朝天。以广州地区为例,龙船分为珠江东江水系“鸡公头”以及西江水系“大头狗”,石楼“大乌龙”,沙亭“龙船乸”,南海盐步“盐步老龙”猎德“花龙”瀛洲“飞龙”珠村“乌龙公”等。
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是继1995年以来至今已举行了18届龙舟赛。每届都有多支来自国内和国外的队伍参加传统龙舟赛和国际标准龙比赛。例如:2 0 1 0年端午节期间,广州市共有龙舟竞渡活动点160多个,其中竞赛点18个,共有800多艘、2 3 0 0余艘次龙舟参加竞渡活动。整个龙舟赛期间,预计观众将有46万余人次。2010年端午节期间,从6月12至19日,番禺龙舟赛将持续登场。2 0 1 0年韶关市“中国移动杯”龙舟赛在韶关市区浈江河举行,2 2艘龙舟同场竞技,上万群众到场观看。龙舟赛已经在韶关连续举办17年。2011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约有1 0万名群众在珠江两岸呐喊助威。共有1 1 1支队伍参赛和表演,参加队伍创历史之最。这一记录彰显了赛事的国际化特征,标志着广州市委、市政府在举办国际大赛中更注重标准化、国际化、人性化。2012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决赛,有来自广州、佛山、肇庆、清远、港澳台及海外的82支代表队、4000余名运动员参加龙舟邀请赛。近年来,各种项目的龙舟比赛此起彼伏,龙舟竞渡在粤的水面上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2.2 广东高校是龙舟运动发展的沃土
高校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主要场所。“龙舟”作为一项运动,在高等院校开展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有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院、天津医科大学、聊城大学、长江大学、北华大学、澳门大学等50余所高等学府成立了龙舟队并参加每年一度的国内国际大学生比赛。广东高校的中山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都有校龙舟队。每年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彰显了龙舟这一民族传统项目的魅力,使得广东大多数高校组建龙舟队的信心。
中国江南多水,溪流湖泊遍布江南水乡,这为广东高校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比赛条件。传承2000多年的中国灿烂文化,龙舟竞渡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已成为世界大学生相互学习与交流队伍桥梁和纽带。实现了“以舟为媒、以舟会友、以舟促贸”的目的。通过龙舟竞赛,增进了各国人民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使古老的中国龙舟竞渡焕发了新的生机。
2012年6月17日,广东省龙舟协会的成立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龙舟赛孕育了广东高校龙舟运动的发展壮大。雷于蓝希望省龙舟协会以成立为新起点,秉承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龙舟精神,积极打造项目品牌,广泛吸引各界群众参与,努力促进我省体育、经贸、旅游、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为推广民族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高校大学生对龙舟运动参与意识十分积极。据问卷调查显示:36.2%的大学生经常去现场观看;15.7%的大学生偶尔去现场观看;48.1%的大学生看电视转播。大学生喜欢龙舟比赛热闹非凡的气氛,提高了参与意识和积极投入这项运动的迫切感。
广东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基本条件。龙舟运动需要在水面宽广、水质良好、风力适中的条件下进行[2],广东高校的地理位置正是开展龙舟运动的理想之地。大学生正处在年富力强的阶段,是从事这项运动项目的最佳时期,高校又有龙舟教练,学生又有充裕的课外训练时间,便于组队和训练,另外,广东还有许多高校开设龙舟运动课,便于任课老师发现和选拔较高水平的运动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广东高校龙舟运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参赛队数逐年递增,龙舟竞技水平不断提高,高校龙舟运动已发展成为集体育、文化、娱乐、旅游、经贸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3],实现“以舟为媒、以舟会友、以舟促贸”的目的,龙舟——世界各国大学生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它正在向国际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4]。
3.2 建议
高校龙舟运动要加强自身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珠江、海边),建设适合广东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龙舟训练基地,资金应与各市共建、私企赞助、校友资助等,建设龙舟训练基地。
龙舟运动是竞赛项目中上场比赛人数最多的项目之一,需要投入较多的经费,高校应加大该项目经费的投入,把龙舟运动项目经费列入年度计划经费中,为龙舟运动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打造广东高校品牌。通过龙舟这个舞台,展现高校的办学特色,扩大高校的社会知名度,例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泰唔士河上进行的“亨利皇家划船比赛”到随后在哈佛大学与斯坦福大学之间进行的比赛,证实了龙舟运动的无穷魅力。
广东高校龙舟运动要采取省市共建、企业赞助、高校协助的模式。充分发挥广东经济建设的大好局势,把当地政府有限的经费分出一部分投入高校,企业赞助一部分,高校有相对固定的教练和大学生(运动员),实现共建共赢的效果,这无疑是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出路之一。
高校龙舟运动高水平教练和运动员缺乏。高校的龙舟运动还不普及、还没有纳入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中,即使有多数高校成立了龙舟队,由于地方性比赛尚不规范,参加比赛的队员也是有比赛才短时间集训参加比赛,队员的配合不默契,一定程度上影响比赛的成绩。建议在广州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定期开展龙舟运动教练、裁判培训班和龙舟运动研讨会,以提高高校龙舟教练水平,为推动高校龙舟运动较快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世平.析龙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7(1):59.
[2]王洪元.岳阳市开展龙舟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3):78~80.
[3]蔡华.航海院校龙舟运动发展趋势研究[J].运动精品,2011(4):22.
银行保险在广东的发展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银行保险;发展状况;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2.6
一、银行保险在广东的发展状况
银行保险,就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实行业务交叉,彼此渗入对方领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银行保险是国际金融混业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规模化,金融服务个性化、创新化、便捷化的必然产物。
我国从1999年才开始出现银行保险业务。而广东(不含深圳)银行保险业务开始于2000年,在国内属于较早开发银保市场的地区之一。目前,广东省银保市场尚处于不断成熟时期,这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
1.2000-2004年是广东省银行保险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发展开始加速,增长十分迅猛,规模日益扩大,银行代理业务保费收入已全面超过团险业务;以及大部分业务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银保业务已在全省20个城市全面展开,但是非珠三角地区的业务量增长较慢,全省的高增长率主要靠珠三角地区拉动;市场开始出现无序竞争的倾向。
2.2005-2009年,银保业务增速放缓,进入业务结构调整阶段。表现为增长速度趋缓以及外资成为市场亮点等现象。
3 .2010-2014年,银保是加快业务调整力度,步入风险保障型业务阶段。
表现为产品结构有所改变,例如期缴和续期产品大大高于趸缴产品的增长速度。万能型和投连型产品增长速度较高;中资公司与外资公司市场定位有所差异等等。
二、对银行保险的发展策略分析
银行保险正处于从分销协议形式阶段向合资企业甚至金融服务集团这样较为高级的阶段发展,其股权层面的渗透与合作将不断增强。因此,各监管部门要利用市场发展的新形式创新监管手段,调整监管策略,增强有效营销,提高服务创新,进行有效的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
(一)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是指产品策略、定价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有机结合. 根据这四种策略的不同分析,从而可以对公司制定出多种多样的市场营销决策。
1.产品策略
保险市场营销的核心是营销策略,而保险产品策略是营销策略的基础。保险公司在设计银保核心产品时,首先必须明确核心产品能给客户带来哪些利益。设计出可以分为提供生活保障、子女教育基金、养老费用、保险投资分红等功能。通过不同组合,能够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2.定价策略
从公司长远发展来看,首先公司在制定费率时,应体现“薄利多销”“让利于民”,并要遵循价格价值规律,保险公司与银行应建立深层次的合作机制,并且定价时要广泛收集信息,对比分析竞争者和本公司的产品质量、特色,然后再做出价格决策;其次要实施低成本策略。公司可以通过降低保险费率来降低保费,并通过加快“银保通”建设的进程,全面实现电子化管理,有效减少非正常的业务费用支出,防范经营风险。
3.渠道策略
根据广东省的现状,公司要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的经营发展战略和客户需求以及各类产品的特征,制定行之有效的渠道发展战略。首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其次要考虑经营成本。总之,要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在最佳的渠道设置上。
在加大原有柜面渠道建设的基础上,银保双方还应重点加强理财中心、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渠道的推广,在银行保险业务渠道的创新机制上下功夫,并且积极拓展银保合作新领域。
4.促销策略
促销是营销中的重要部分,它包括拉销和推销两种,有效的促销策略是两种的结合。拉销策略,是利用现有的客户去发掘潜在的保户,在提高服务中要注意把关系营销的有关策略引进服务工作中去,有效的提高现有保户的满意度。其次,推销策略,是指产品依次通过生产者推向中间商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方法。广东省内各家保险公司应充分运用内部营销的方法。可以采用加强培训,以培训促推销,并加以科学的激励措施,同时改善营销人员的福利待遇等方法。
(二)创新策略
经济金融全球化、信息化步伐加快给保险业带来新的经营风险,也给银保业务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保险创新的诸多领域中,保险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在银行保险的发展领域里显得尤为迫切。
1.产品创新
保险产品创新是保险业务的起源,也是其它业务赖以存在的基础。目前,只有加快产品创新,才能够与市场的其它主体竞争,才能在市场上独领一面。
因此,应加大开发新型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多元化的保险需求,稳固保险保障对消费者的贡献,使保险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经济补偿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另外,银行必须积极参与和配合产品的开发,充分发挥自身在储蓄和投资型产品上的优势以及对客户的了解,设计出既满足客户对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需求,又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体的保险品种。
2.服务创新
服务作为一种“无形”的产品,而保险销售的就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优良的服务成为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團的发展方向,通过优良服务创建服务品牌,从而达到“服务创市场,服务应客户”的目的。
首先,广东省各家保险公司要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树立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经营思想。
其次,要积极全面推行CRM。客户关系管理(简称CRM)是选择和管理最有价值客户关系的一种商业策略。CRM就是充分利用客户信息资料,获得客户的忠诚,并在已有的业务基础上,保持与客户的长期关系,同时还要针对客户需求,适时动态调整企业行为,以满足客户需求,达到并超越客户期望,为客户创造更高的消费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从而不断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广东省各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省份保险公司要积极推行CRM,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与客户、竞争、品牌三要素协调运转,使公司在客户服务、市场竞争、销售支持等方面形成彼此和谐的全新关系实体,为公司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保持市场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郑方辉、张文方、李文彬.《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 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2]. 黄洪.《广东保险产业发展改革报告2005》[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年.
安全监理助力广东农机化发展 篇12
在《方案》发布的同时, 广东省农业厅农机化办主任郑宏宣接受了某农机权威媒体的采访, 谈到广东如何设计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时, 提出“集中力量, 采取系列扶持政策, 重点抓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特色农机的发展”的思路, 而与这一思路相对应的是, 广东农机安全监理将肩负重任, 全力为广东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保驾护航。
联合执法推进“平安农机”
如果说广东省政府从2003年组织实施的广东省《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和2006年施行的《广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 将广东农机化发展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推向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那么自2008年开始, 广东省农业厅推出的一系列工作方案及措施则将广东农机安全监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008年开始, 在广东省安委会和省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的框架下, 广东省农业厅开始参与安全监管、公安交管和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开展对上道路拖拉机的各种安全专项整治活动。2012年开始, 省农业厅与公安厅展开联合专项整治活动, 通过开展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联合专项整治活动, 既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农机安全的认识, 增强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法制观念, 又打击了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预防和减少了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 促进了我省道路交通安全和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在2012年的拖拉机联合专项整治活动期间, 全省共整治路段或区域1 050个, 出动交警6 737人次, 农机执法人员4 405人次, 出动车辆2 113辆次, 检查拖拉机13 302台, 行政处罚1 603宗, 拘留6人, 扣留拖拉机1 064台, 处以罚款1 144宗, 批评教育5 558人, 签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643份, 发放宣传资料93 140份。通过联合整治, 既加强公安交警和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相互间的密切配合, 为建立长期联合执法打牢了基础, 又得到了各级政府对拖拉机道路安全的重视, 在群众中产生很大的反响, 有效地促进农机“三率”的提高。
2013年9月15日, 广东省农业厅联合省公安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拖拉机联合整治行动。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共整治路段或区域999个, 出动农机执法人员4 531人次, 交警4 664人次, 出动车辆1 989辆次, 检查拖拉机11 668台, 查处变型拖拉机1 419台, 实施行政处罚1 192宗, 拘留1人, 扣留拖拉机1 011台, 处以罚款689宗, 批评教育4969人, 签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 667份, 发放宣传资料86 549份。
农机安全宣传深入人心
创建“平安农机”靠的不仅仅是执法, 更多的是深入一线的宣传, 让广大机手充分了解农机安全法规和知识。自2006年开始, 广东省农业厅连续数年举办农机安全宣传活动, 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2011年6月15日, 每年一次的广东省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在云浮市新兴县天堂镇举办。来自各县、区农机部门负责人、农民群众和机手等10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现场派发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广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广东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解答》、《安全宣传小册子》、《给农民机手的一封信》、《农机手》、农机质量宣传手册、先进适用农机产品和农机科研成果宣传资料等3000多份。
2012年6月15日, 该年度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在兴宁市坭陂镇开展, 参加此次活动的人数多达2000人。活动现场悬挂了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农机事故警示、农机补贴政策等宣传标语、彩旗超过100条 (幅) 。相关部门派发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安全宣传小册子》、《给农民机手的一封信》、《农机手》、农机质量宣传手册、先进适用农机产品和农机科研成果宣传资料等3000多份, 现场还展示了农机质量投诉流程图和农机安全宣传图片, 播放了交通安全、农机推广和农机科研等宣传片。活动还进行了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演示、拖拉机“三灯”演示和“反光贴”展示和先进农机产品的演示, 引起广大农民的兴趣和观看, 现场宣传气氛热烈。
而2013年6月4日在河源市紫金县举办的咨询日活动现场, 还出现了27家农机生产企业的身影, 他们向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展示了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等大田作业机械以及微耕机、太阳能灭虫灯、地源热泵等113个品目200多台套高效和设施农业机械。
刚柔并济保“三率”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做得到不到位, “三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截止2012年11月底, 全省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注册率为63.45%、检验率为52.86%、持证率为83.39%, 同比分别提高了11.6, 18.06和14.69个百分点;其中珠海、惠州、茂名市和顺德区完成农机“三率”目标任务较为突出, 三项指标均超过70%, 提前达到了农业部农机监理“十二五”规划目标。2012年拖拉机安装“三灯”为12 778台, 完成率为63.73%;粘贴拖拉机反光标识37 668台, 完成率为125.56%。
为了提高全省农机“三率”水平, 切实做到农机化工作与农机安全监理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从2013年起, 在安排全省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时, 各县 (市、区) 农机“三率”综合水平达到85%以上的, 追加补贴资金50万;农机“三率”其中一项低于30%减少补贴资金10万, 低于20%减少补贴资金20万, 低于10%减少补贴资金30万。
对“三率”综合水平较低的地市, 除了减少补贴资金, 广东省农业厅还实施领导面谈制度。2013年全省农机“三率”后进约谈会, 由陈华富副巡视员代表厅出面主谈, 全省农机“三率”排名后三位的市农业局分管农机安全生产的局领导、省厅农机办和省农机试验鉴定站有关领导等参加约谈会。
2013年1月23日,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粤发[2011]13号) 等有关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规定和部署, 省安委会对广东省农业厅进行2011-2012年度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考核采取听取厅党组班子、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履职情况汇报、核查文件资料、组织座谈和意见反馈等形式进行。考核小组对农业厅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厅领导对此次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高度重视、准备充分、资料详细、述职认真;二是厅班子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摆上位置、职责清晰、措施有力、履职认真、成效明显。经省委、省政府研究, 省农业厅成为本次两年一度安全生产考核的3个省直优秀单位之一。
【广东发展】推荐阅读:
广东汽车产业蓬勃发展06-08
广东经济发展论文09-27
广东省金融发展报告08-23
广东省农业发展规划11-24
广东省食用菌发展建议08-05
广东经济发展现状研究论文01-05
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07-02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07-24
广东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调研报告12-17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