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化成因

2024-10-23

沙漠化成因(共10篇)

沙漠化成因 篇1

摘要:沙漠化是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及社会问题。早在1977年联合国内罗毕国际荒漠化会议就把北京列为荒漠化边缘化城市之一。日趋严重的沙尘暴, 不仅影响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 而且困扰现代城市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已到非治理不可的程度。然而, 目前我们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现状、成因、扩展趋势及其如何防治还不十分清楚。因此, 必须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全面分析, 并对其荒漠化及其治理进行评价, 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北方地区治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风沙源,沙漠化,防沙治沙

1. 引言:

中国也存在着土地沙漠化问题。在中国的沙漠化土地中, 其中已经沙漠化了的土地为17.6万平方公里, 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公里, 在湿润地带的风沙化土地有1.9万平方公里。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5000余万人, 有近400万公顷的旱农田和500万公顷的草场受其影响。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从原来的13.7平方公里增加到17.6万平方公里。因此, 中国面临的土地资源被侵蚀的形势也是严峻的。

2. 风沙源成因分析

2.1 自然因素

我国土地荒漠化主要原因是恶劣的自然条件 (干旱、大风及地表丰富的风沙物质) 、气候变异 (全球变化) 和人类不合理的经营行为所致。就沙漠化自然因素而言, 干早、大风、地表丰富的沙物质及植被缺乏是其发生发展主要原因。

2.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沙区乱砍滥伐、过度樵采等造成植被破坏;无计划、无节制地开垦土地;草场过度放牧;乱挖滥采野生中药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地下水位下降等。我国北方降水稀少, 植被稀疏, 加之全球气候变暖, 持续干旱少雨, 对土地沙化起到了加剧作用。然而,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容量的压力, 滥牧、滥采、滥挖、滥垦及水资源的无序利用等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地沙化扩展的根本原因[3、4]。

2.2.1 过度放牧

草场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及牲畜。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相比, 草场高度从50-100cm降至20-40cm, 盖度从80%降至40%, 干草产量从3750-4500kg/公顷降至750-1500kg/公顷, 1999年的数据和50年代各参数对比如图一所示。据统计, 我国沙区草场牲畜超负荷率为50%~120%, 个别地区高达300%, 长期超负荷, 导致生态灾难。管不住羊嘴和蹄子, 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就会落空。

2.2.3 樵采破坏

局部地区因樵采过度导致土地沙化十分严重"新疆和田地区因樵采烧柴, 使胡杨、灰杨等天然荒漠林5年共破坏0.138万km2, 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200万km2,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樵采破坏致使1/3的土地沙化;内蒙古兰泰镇盐湖西北部7万km2天然的梭梭林仅剩2万km2, 0.13万km2盐矿床已有一半被流沙埋没;沙区滥挖中药材, 无序采矿等破坏植被现象十分突出。每年进入阿拉善盟搂发菜的农牧民达10万人之多, 内蒙全区因搂发菜破坏草原面积达0.113亿km2其中400万km2已经沙化.陕西榆林地区因煤田开发致使1173万km2植被被毁, 土地沙化。甘肃省因挖甘草5年间破坏草场3314万km2。

2.2.3.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塔里木河上游截水, 大水漫灌, 造成土地盐渍化, 下游缺水, 荒漠植被死亡。塔里木河及下游270km河道断流, 3513万km2胡杨林枯死;黑河进入内蒙古绿洲的水量由过去的9亿m3降至2亿m3, 东西居延海己干涸, 93万km2梭梭林枯死。

3. 风沙源的评价及治理

采用卫星遥感判读与地面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选取80年代末期与2000年的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 利用GIS的图像、数据处理功能, 获取空间属性数据库,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该区域景观格局及景观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形成、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风沙源的评价

草原、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是浑善达克沙地4种最主要的景观类型。80年代末期草原景观面积781772.6 km2, 占总景观面积的24.78%, 而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3种类型的面积和为2157709.7km2, 占总景观积的68.4%。2000年草原面积减少为585550.87 km2, 占总面积的18.56%, 三个荒漠化景观类型的面积增加到2362383.55 km2, 占总面积的74.9%, 反映了浑善达克荒漠化现丛和发展趋势。 (见表1) 。

4.2.1 把保护现有荒漠植被及沙地林草放在工程建设的首位

沙地的榆树、柠条、沙棘、灌木柳、篙类等植物是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主体, 固沙作用明显, 是自然界长期演替的结果, 一旦被破坏, 恢复很困难。因此, 必须把保护现有植被放在首位。要依照《防沙治沙法》划定封禁保护区, 实行生态移民, 发挥国有林场、乡村林场及森林、草原保护区等森林经营单位的生态建设作用。

4.2.2 因地制宜, 营造乔灌草防风固沙林带, 建设疏林草原生态系统

试验表明, 在降雨量300~450mm地区, 植被恢复与重建以灌木为主, 乔木为辅, 适当种草, 形成20%一30%乔木疏林地。加强草原、农田、林网道路两旁绿色通道建设, 形成网、带、片的乔、灌、草相结合的景观、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4.2.3 沙化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旱作耕地免耕留茬

在保留基本农田的基础上, 对工程区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草原生态功能。逐步改变旱作耕地传统的耕翻、耙耪、焚烧桔杆的耕作方式, 推广秸杆粉碎覆盖地表、茬固土, 以减少扬沙起尘。

4.3.4 因地制宜, 营林造林

治沙生态建设以提高林草覆盖率为目的, 乔、灌、草均可, 要坚决杜绝毁林再造林现象, 目前的用材林标准、规格及验收办法不适用于治沙造林管理工作, 要以乔灌草有效株数为治沙造林目标。生态建设尽可能采用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自然林业方式, 保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功能的稳定性, 同时降低造林成本, 草地治理主要采取人工种草、围栏封育、禁牧等多种方式, 改变传统的畜牧生产方式, 遏制因过牧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草地退化和沙化。

结论: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以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固沙造林学基本原理为指导, 在国家林业局沙化土地监测成果基础上, 详尽分析了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 在前述基础上, 研究了我国北方风沙源地区沙漠化现状、成因。

总之, 应针对新形势, 研究新问题, 出台新办法, 实现新突破。总结建国以来防沙治沙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防沙治沙必须从导致沙化的源头抓起, 以人为本, 综合治理, 综合林业、农业、草原、水利、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多项措施, 保护优先, 以防为主, 分类施策, 建设三道屏障, 从而遏制土地进一步沙化。

参考文献

[1]Dregne K.Desertification-Present and fu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Development Tecknology, 1984, (2) :255一259.

[2]北京大学地理系等, 1983, 毛乌素沙区自然条件及其改良利用, 科学出版社防治荒漠化公约临时秘书处, 1995, 脚踏实地, 北京.

[3]《祝列克2006年1月17日在中国北方地区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林业局《林业情况通报》

沙漠化成因 篇2

1、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地区(信风影响没有或极小地区),气流下沉干旱少雨,容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在信风带(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的控制地区(副热带高压影响不到地区),风从高纬吹向低纬,气温升高,不易成云致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3、两者交替控制地区依然是少于地区,所以还是热带沙漠气候,并且成因复杂化。

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具有日照多、日照强、夏季干燥炎热、昼夜温差大、风沙多等特点。

因为天气干燥,云雨少,阳光多,阳光强烈,天空没有云,导致部分阳光无法阻挡,从而致使地面没有水,也无法蒸发和降温。从太阳到地面的热量都用来加热地球和空气,所以夏天的`气温特别高,昼夜温差特别大。

沙漠中的四季,与同纬度其他地方的四季大不相同。由于中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春秋两季都很短。然而,在沙漠地区,春天和秋天更短。因为沙漠地区太干燥,没有水的调节。春天气温直线上升,秋天气温直线下降。春秋两季的总气温,只有两个半月到三个月左右。

自然景观

沙漠气候是大陆性气候的极端情况。在副热带沙漠分布最广,基本原因就是少雨,植物难以生存,植物种类和数量极其稀少。地表裸露,空气十分干燥,极少水分。

新疆土地荒漠化成因及现状 篇3

关键词荒漠化;现状;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一、荒漠化形成环境背景

(1)从地理区位来看。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群山环绕,是世界上的干旱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干旱区的主体。乌鲁木齐永丰乡地处亚心,距太平洋2500公里,距印度洋2200公里,距北冰洋3400公里,距大西洋6900公里。

(2)新疆最典型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受深居大陆腹地以及群山阻挡的影响,新疆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年均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但年蒸发量达2000毫米左右,是降水量的数十倍,甚至百倍。请看右图:

(3)新疆水资源短缺。新疆共有河流570条,年径流总量为884亿立方米,仅占到全国地表总径流量的3%;新疆单位面积的水资源量为53,253m3/km2,远低于世界单位面积的平均水资源量800,000m3/km2。

(4)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新疆河流以中山带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内分配极为不均,其中6~9月的径流量占到全年总径流量的80%以上。新疆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为不均。若将新疆划分为面积大致相当的二部分,那么西北部的水量就占全疆水量的93%,而东南仅占7%。

(5)植物稀少。新疆国土面积中40%的土地是不毛之地,42%的土地为荒漠植被覆盖,森林、湖泊、湿地等面积仅占全疆面积的12~18%。

(6)沙漠面积大。新疆共有10片沙漠,总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沙漠总面积的63%。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8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7)绿洲面积小。新疆地貌轮廓表现为“三山夹两盆”,山地与平原的面积大致各占50%。其中,沙漠面积占26.43%,戈壁及碱滩、草甸面积占20.34%,绿洲面积4.28%,水域面积0.40%。而绿洲仅仅是沿山麓地带,呈星星点点块状分布。

(8)人为影响。目前新疆人口近两千万人,绿洲面积约7万多平方公里,分别是50年代初的4.1倍和5.4倍。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绿洲面积的扩大,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造成了河流下游区域和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加剧了荒漠化进程。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开发以及过度放牧等也是引起荒漠化的原因之一。

二、新疆荒漠化现在的状况

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复杂,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1)沙质荒漠化形式多样。新疆沙漠化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流动沙丘外侵,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二是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活化,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和绿洲与荒漠过渡带较多;三是潜在沙漠化土地转变为沙漠化土地,在弃耕地、断流河道下游和干涸湖泊附近较多。

(2)沙质荒漠化快速发展。新疆沙漠化土地总面积9.31万平方公里。目前沙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168.8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3)盐渍化土地广布。新疆盐渍土面积 133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 8.05%,新疆的荒地资源面积达950万公顷 , 其中盐渍土地面积 556万公顷, 占荒地资源面积 58.49%。

(4)土壤盐渍化危害严重。新疆盐渍化的耕地面积约126.7万公顷,约占现耕地面积31.4%,其中强度盐渍化耕地 占18.0%,中度的占33.0%,轻度的占49.0%。

(5)草地退化。新疆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其天然草地退化面积达213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44.4%,其中严重退化面积达670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近14%,减少草地240万公顷,目前年均退化面积达29万公顷。产草量下降30%-60%

(6)水土流失。新疆水土流失面积达十几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1%。近50年来,新疆各地共发生大小洪水一百多次,冲蚀草场耕地,其中1996年和1999年的特大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0亿元以上。山区土地侵蚀造成的泥石流也十分严重,近50年来发生的重大泥石流灾害15次,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三、结语

土地荒漠化不仅仅是我们新疆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也是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治理不但需要人人关心,而且需要全世界共同行动,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新疆生态环境极度脆弱,荒漠化问题较为突出,荒漠化防治也是任重道远。因此,新疆热忱欢迎大家共同讨论治理新疆荒漠化问题,为新疆成为我们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沙漠化成因 篇4

1 我国土地沙漠化现状

根据官方统计, 中国的沙漠已经接近了2.67亿hm2的面积总量。其中主要包含沙漠, 戈壁, 以及非沙漠地区出现的沙漠化土地, 如此庞大的数字, 在我国国土总面积中已经占据了百分之二十七有余, 是广东总面积的十四倍。沙漠化共影响了我国十八个省份, 被沙漠带来的沙尘所影响的地区极其广大, 0.07亿多hm2田地就深受其害。这样的影响在草地上也并不乐观, 共有1.33亿hm2有余的草场因其影响而退化。上述数据无一不证明, 沙漠化, 俨然成为一种巨大的灾害, 时刻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因此, 对沙漠化的防控和改善, 也是迫在眉睫之事。

2 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

2.1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

第一、气候的影响。中国许多国土常年被“副高”——即所谓“副热带高压带”的笼罩, 在副高的影响下, 气流受到阻隔无法扩散, 迫使其聚成高压。很多地区常年受其影响, 加之很多地区没有其他季风气候的调和, 就会出现降雨稀缺的情况, 这样就形成了沙漠。

第二, 人为因素。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进行不科学的开发, 不科学的开采和砍伐, 以及放牧, 使得土地上的绿色植被急速消失。尤其是人口数量大爆炸以及经济腾飞的今天, 土地所面临的伤害, 也更加严重, 由此加剧了沙漠化的进程。

2.2 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一点, 自然是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土地变得脆弱。依赖于土地而生活和生产的地方, 则是遭受了更加严重的危害。在北方地区, 常年的风沙持续侵扰, 2000这一年的第一个季度, 就曾有十二场沙尘暴来袭, 影响范围非常之广, 几乎刷新了半世纪以来的气象记录。

针对沙漠化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 联合国就曾举行过专门的会议, 在全球范围内对沙漠化所造成的灾害进行了评估。仅农业方面, 至少有接近270亿美元的损害。Dregne其同行在九十年代初考察了荒漠化, 估算出了四百多亿美元的损害, 灌溉型农业与旱作农业两项相加, 损失接近两百亿美元, 这也是草原损失的数量。在中国范围内, 因为沙漠化带来的财产损失者和人民币每年也达到540亿元。且情况仍在恶化, 影响仍在持续加剧。1950年代到之后的25年里, 沙漠的扩张速度每年达到了1 500多km。截至20世纪八十年代末, 这个数据已经增加至2 100km, 新千年初, 则为3 600km每年。沙漠化的问题, 主要涉及区域可以划归为三块, 一是占据36%的比例的半干旱沙地草原, 以及占据40%的比例的半干旱农牧区, 以及内河下游地带和绿洲周遭地带, 占据23%。三大区域都分布在北方, 包括东北, 华北, 西北, 共有13个省份。田地被毁, 粮食减产。沙漠化已经成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对生活, 生产造成也不可估量的危害。如今, 沙漠化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3 地沙漠化的治理对策

防治土地沙漠化的主要途径是要通过工程、植物等治理方法, 对风沙和水源进行双重性的治理——即防风护沙、激活水源。

3.1 工程治理——沙障的设置

沙的典型特征在于, 它在风的作用下, 会随处漂移, 扩散, 在强风吹动之下, 甚至会造成灾害, 所以根本的解决思路在于, 如何将这些沙固定在某一个地方, 减少风力对它的影响。可采用的措施, 首先可以设立障碍, 即通常所说的沙障, 沙障的形式可以是防护林, 也可以是相对密集的模状设施。较为可取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草方格, 篱笆, 黏土, 或者平铺式沙障, 立体式沙障。利用稻草, 麦秆灯舞制作的沙章成为草方格沙障, 对于随时移动的沙丘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降低风对它的影响。这样的沙丘, 还能够积水蓄雨, 为沙地留住一定的水分, 有孕育植物成长的作用。篱笆沙障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篱笆, 把莎莉进行固定, 遮挡, 以防止其随风吹动。黏土沙障则更具有稳固性, 用黏土制作的土埂, 设置一格一格的格子, 与风向相对。高度保持在20~30m之间, 以1~2m不等的距离进行间隔。这种方式不仅操作简单, 防风固沙的作用也较大。缺点在于, 制作原料——黏土耗费巨大。设置这样的模状物是较为通行的治沙措施。然而在国外, 诸如以色列这样的国家, 正在试验一些全新的方式, 比如利用特制的薄膜, 铺在沙上, 然后牢牢扣住。如此一来, 不仅可以将沙固定住, 还能留在一定的水量。然而, 薄膜极易破损, 抗风性也不大。此外, 薄膜本身又不是环保型的材料。除此以外, 也有一些地区尝试过水泥浇灌, 并于表层涂抹凝胶体材料, 使之凝固。防沙性确实具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这种材料本身容易粉碎, 在沙漠强风的吹拂下, 极易化为粉尘, 变成一种伤害性比沙更大的粒状物。同时, 也有不少专家尝试过对垃圾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 尤其是废弃塑料, 此方法较为环保经济, 效果也出众。方法是先对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 使之变成一种胶状物, 抹在沙的表层, 胶固之后, 呈现出一种黏性的保护层, 由于具有一定的柔韧度, 所以抗风效果极佳, 不容易被风侵蚀, 强风刮来, 也较为牢固, 不易被吹走。上述方法尽管有效, 然而却治标不治本, 固沙可以勉强应付, 但也治本, 则需要考虑修复沙漠植被这种方式, 从根本上解决。

3.2 植被修复——植物栽培与防护林建造

修复沙漠植被, 主要是在沙漠进行植物的播种、培育, 以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和恶化。沙漠环境恶劣, 这里需要采取的植物, 主要是沙生植物。它对于沙地的适应性较好, 抗风性好。其生物特性主要在于机械、输导等组织旺盛, 四十至六十个大气压不等的高渗透压, 能够带来出色的吸水性。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沙生植物品种较多, 分别由十字花科, 百合科, 禾本科, 蝶形花科等。当上述植物初具规模之后, 可以根据水含量的情况, 种下一定量的灌木和乔木, 也均为沙生型。较为普遍的选择有杨树, 柳树, 松树等树木。以上种类的植物也主要都是经济型的, 用于沙漠治理工程, 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具体措施主要是针对治理区域制定培育计划, 有步骤地进行种植, 建造树林进行防沙。对于沙丘而言, 迎风的一面主要考虑的是灌木性的植物, 稳住风沙, 此外, 一些本草植物也可以是考虑之列。对于背面而言, 则需要考虑较高的树木, 种植在较低的地带。目的是以防其扩张。第二种较为可取的方式是大量的树木种植在周边地带, 连片成林, 依靠成片成片的防护林, 将进入沙漠地带的风尽可能地减小。当然, 防护林的效果也与其高度成正比, 越高, 则越具有防风性。在横向上, 则与树林的密度有关, 越是密致的树木, 防风效果也会越好。因此需要大量的种植。根据气流的流向, 建造防护林时, 需要针对性地考虑以下三种类型进行建造。首先是通风结构的林带, 这种林带需要考虑树木上方的树枝和树叶较为密集的树种, 能够大体上阻止风的透进来。从而保证气流绕道从树林顶部穿过。至于树冠以下的部分, 气流以螺旋形式抵消上方的气流, 以防止其对树林的冲击。如果螺旋的中心在高出树林五至七倍的地带生成, 则会获得更加的防治效果。第二种类型, 是结构较为松散的林带, 气流会分别从顶部和内部经过。建造防护林时, 需要考虑这样的气流特征:漩涡中心如果位于高一倍之处, 那么风则会在四十五倍高之处降低其速度, 直至恢复如常。结合这样的气流特点, 采取结构较为松散的树林建造方法, 则会获得较好的防沙效果。最后, 是紧凑型的防护林。建造这种结构的树林, 需要考虑到如下的气流特征, 首先, 气流均从树林顶端经过, 并在背面下降, 然后生成漩涡。这时, 在高出树林高度的四十倍之处, 风速则会降低, 变成平常的速度。

3.3 激活水源——解决水资源与利用水资源

除了防风固沙, 修复植被, 沙漠治理工程中, 最不可忽视的便是水资源的问题。沙漠地处气候干旱的地区, 降雨稀缺, 常年干燥, 可利用的水资源, 要从地下水或者河道中着手, 以及少量降雨的利用。地下水在沙漠中有着相对较为丰富的保存, 潜藏在沙层之下,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地下水也受特殊情况的限制, 那即时降雨。降雨量的多少, 也影响着沙层之下地下水的多少。但相比较而言, 降雨则是更为不稳定的沙漠水源, 沙漠地区降雨本身就较为稀少, 每个年份, 每个季节都有所不同。因此, 水资源的问题分别从如下几个角度着手:输水, 汲水, 节水灌溉等。

3.3.1通过地下井汲水。沙漠地区的地下水潜藏在沙层之下, 曾经是河流或者湖泊的地方, 地下水较为丰富。要对此进行汲取, 可以通过地下井的方式。较为常见的方式, 主要是沉井水源井。具体操作和实施办法, 可选取钢筋混泥土进行建造, 以这种材料为井壁, 厚度需考虑在20cm左右, 形状为圆形。井的结构分别为实管, 滤管, 前者长度控制在6m左右, 再往下的6m, 主要是滤管, 滤管上要设置均匀分布的孔眼。圆形的孔眼, 25mm左右的直径, 15个/m2。地下井的井壁需以两层构造, 双向展开, 且需Φ8@250规格的配筋。这种井的构造并不需要刃脚, 代之以1×1m的混凝土环梁组成的踏面, 并采取一些混合的砾状材料, 作过滤之用。至于井的底部, 所需填充的材料, 同样是砾状材料, 带有过滤功能。中间那一层的砾料需要粗一些, 厚度控制在半米左右。井房可用砖混结构。此外, 沉水井的结构, 要考虑到井房和井壁相连, 升降一体。在建造这种井的过程中, 要依照地下水的多少, 水层宽窄等相关因素来设计井深和直径大小。此外, 另一种在新疆地区较为通行的方式, 便是利用一种名为坎儿井的工程。它可以和水渠连接在一起。具体的建造方法如下:开掘出多条垂直的井, 并在底部利用水渠使其相互串联。如此以来, 水便通过这些渠道汇聚在一起, 最终流向特定的点, 汇聚到一定量之后, 地下水自然就冒出来, 并进一步对此进行利用。这种建造方法的好处在于省去了许多动力设施, 而且损耗小。

3.3.2水资源的输送。沙漠治理过程中, 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工程就是输水。目前, 较为可取的输水方式有管道输送, 渠道输送。前者由于水是通过管道来流动, 可以大大降低水的损耗, 避免漏水, 散发, 且可输送的量较大。然而管道建设是巨大的工程, 因此在农业中, 较为常见的方法, 是通过渠道进行饮水。缺点在于损耗巨大, 经常是在一半以上, 甚至70%。可利用率相对较低。

3.3.3水资源的利用——节水灌溉。沙漠地区, 水资源较为缺乏, 因此如何进行科学的灌溉, 降低损耗, 提高利用率, 就成为关键。当前的灌溉技术主要有喷灌、微灌两种形式。大大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沙漠地区, 可以根据风力, 风向情况, 适当地采取喷灌。微灌则是一种特制的装置, 安装在管道末端, 直接灌溉给作物, 可以具体地根据作物对水的需求量进行调控。具体也分为滴灌, 地下滴灌, 微喷型的洒灌等。滴灌是较多利用的微灌技术。此外, 小畦灌也属于比较常用。通过三改, 及大改小, 宽改窄, 长改短, 将畦进行改造后的畦灌技术。通过实验已经得到证明, 相比块灌漫灌串灌等灌溉技术, 小畦灌溉增产效果最好, 节水灌效果最佳。以分段形式灌溉的长畦灌溉也比一般的同类型灌溉技术更节水, 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效果显著提升, 高出一倍。

4 结语

沙漠治理要从工程和植被两方面入手, 可以较好地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 水资源也是一大重心。笔者分别从防风固沙的工程及其建造方法, 植物治理的具体途径, 水资源如何解决, 以及如何进行高效科学的灌溉进行论述。然而目前技术仍然受限, 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

摘要:土地沙漠化已经发展为我国重大的一大环境问题, 土地沙漠化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 土地沙漠化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因此加快治理土地沙漠化问题已经越来越迫切。探究了土地沙漠化的本质, 在结合我国土地沙漠化现状的基础上, 探究土地沙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探究有效治理土地沙漠化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沙漠化成因,沙漠治理

参考文献

[1]褚冰倩, 乔文峰.土壤盐碱化成因及改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4) :309.

[2]唐仲霞, 王有宁.青海湖流域沙漠化现状及综合治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5) :2267-2269.

沙漠化成因 篇5

以山西煤矿区土地为研究对象,对采煤破坏土地所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成因、程度、范围、分布以及塌陷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调查结果得知,1949~间山西省因采煤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面积累计为1 152 km2,其中塌陷面积为1 113.8 km2,废弃物压占面积为15.2 km2,露天开采破坏面积23.0 km2.分析表明:地表塌陷的形式、规模、程度和趋势与采煤方法、开采厚度和深度、矿区地形地貌和煤层倾角、煤层上部的覆岩性质与地质构造、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作 者:刘士余 孟菁玲 张成梁 LIU Shi-yu MENG Jing-ling ZHANG Cheng-liang  作者单位:刘士余,LIU Shi-yu(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330045)

孟菁玲,MENG Jing-ling(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南昌,330029)

沙漠化成因 篇6

一、林分现状

主要树种构成为:乔木树种有沙枣、榆树、二白杨、旱柳, 灌木树种有花棒、梭梭、柽柳、柠条、毛条、白刺、沙拐枣、红砂、驼绒藜。

林分类型为:林分总面积为4万公顷。其中, 榆树—沙枣林, 面积0.6万公顷, 花棒—沙枣林, 面积0.5万公顷, 榆树—沙枣—花棒林, 面积0.72公顷, 花棒林, 面积0.75公顷, 花棒林—柠条林—柽柳林, 面积0.35公顷, 白杨—榆树林0.01万公顷, 柽柳林0.02公顷, 驼绒藜0.8公顷, 红砂林0.25公顷。

二、林分退化特点

由于河水断流、气候干旱、对森林草原的过渡利用、沙漠化加剧, 沙尘暴频繁发生等, 导致腾格里沙漠生态功能区及沙漠边缘固沙植被带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防护林系统发生区域性退化现象。其中:沙枣林衰败较为严重, 全株与半株枯萎呈块片状分布, 占沙枣林面积的12%, 沙枣—榆树林次之, 榆树多为半株枯萎, 沙枣为半株或全株枯萎, 较榆树严重, 沙枣枯萎数占林分沙枣数的16%, 榆树枯萎数占林分榆树数的8%, 白杨—榆树林, 杨树枯萎率较高, 占配置数的29%, 榆树占配置数的8%, 灌木林则因降水分布呈季节性枯萎或生长不良, 程度较轻。

林分退化特点:呈快状、片状、条状发布。沙枣、榆树、白杨等大冠树种表现突出, 灌木呈阶段性枯萎。森林呈现区域性、间歇性退化, 由此导致了北部沙区有生态战略功能的生物群落出现整体退化现象发生, 尚在不断扩展。

三、成因分析

一是干旱加剧, 降水持续维持在历史低位水平, 是造成林分生理性不良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表明除2007年外, 连续15年降水在180毫米~220毫米之间, 不能充分满足林分生长需求。二是流沙固阻, 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共同作用使微颗粒风沙聚集, 有机质增加。

林内形成结皮, 减缓了天然降水量的下渗速率, 减少了水分的有效补偿;北部沙区流沙趋于稳定, 肥力增加, 为地被植物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生殖条件, 地被植物生物量增大, 消耗了有限的水分, 造成水分平衡失调。三是林木生理缺水普遍, 树势衰败, 单元个体抗御生物能力不足。

气候干燥、环境恶劣、天敌生存困难、生物链缺失为有害生物生殖提供了条件;区域性系统结构不合理, 生物多样性差, 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制约, 自身御灾能力降低, 对有害生物抵抗性、牵制补偿性不足则是导致林分衰败的内在因素。

四、对策建议

针对腾格里沙漠防风固沙林体系林分生长现状及特点, 可持续经营措施应以森林生态系统维护、更新、补充、重建为技术路线, 坚持封、造、管并举, 乔、灌、草结合, 多树种搭配, 突出重点, 讲求实效的原则, 遵循先易后难, 集中连片, 规模营造, 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并辅以人工促进更新及必要的工程措施, 防止人畜破坏, 保护现有林草资源, 迅速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 在一定范围内削弱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频率, 减缓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破坏, 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㈠生物措施

1. 封沙育林草。

将有天然下种或有残株萌蘖苗、根茎苗的沙地实行封禁, 采用一定的措施, 建立必要的组织, 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 严禁人畜破坏, 逐步恢复天然植被。

2. 防风固沙林。

建造降低风速, 防止或减缓风蚀的林木, 以达到固定沙地, 保护农田的目的。

3. 农田防护林。

在农田四周栽植一定宽度、结构、走向的林带, 通过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改善农田小气候, 减轻和防御各种自然灾害。

4. 水灌阻沙林。

在沙漠边缘及农田过渡地带, 选择适生乔、灌木树种, 通过人工补水措施, 建成生物活体沙障, 阻挡风沙对农田、道路、村庄等的侵蚀和危害。

5. 经济林草。

选择耗水少、经济价值高的林果、药材、饲草、油料树种, 通过人工栽培, 获得生态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

6.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对灌草植物有较充足下种能力, 因植被覆盖度较大而影响种子触土的地块, 进行带状和块状平茬、除草、松土, 促进天然更新。

㈡工程措施

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 以生物措施为主, 乔灌草结合, 封造管并举。工程措施采用草方格、黏土、尼龙方格等沙障机械压沙后再进行人工低密度造林, 方格内混交栽植优良抗旱树种, 完成系统修缮, 以防放活流沙。

㈢抚育措施

一是在对现有灌木实施平茬抚育中, 首先要进行系统调查, 合理规划制定抚育方案, 避免放活流沙与过渡平茬导致风沙危害, 降低林木萌生能力, 花棒可在第三年起始平茬, 可连续三年平茬后间隔一年, 随后每两年平茬一次, 柽柳可在第三年起平茬, 以后每两年平茬一次, 西北沙柳第三年起平茬, 视条件可连续平茬, 以主风垂直方向实施窄带平茬。二是人工干预, 有限放活流沙, 提高天然降水下剩速率, 减少蒸发量, 获取最大水分有效补偿量, 在成土结皮地段实施“载畜破皮”技术, 即季节性的承载放牧一定数量的羊只, 既啃食部分杂草减少了部分生物量又踩破沙层结皮, 增大渗水量, 增加水分补给, 增强树势, 达到系统动态平衡, 在具体操作中, 沿主风垂直方向放牧, 放牧带与保护带大致等宽 (50米~100米) , 踩破放牧带80%的结皮, 既实施干预区总面积的40%, 即使沙层有限流动, 又不会放活沙丘, 使固沙植被永续利用, 实现林、牧两利。

㈣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沙漠化成因 篇7

关键词:土地石漠化,现状,成因,影响因素,防治对策,粤北岩溶山区

粤北岩溶山区是我国西南岩溶区的东延部分, 行政区划包括清远市的阳山县、英德市、连州市、清新县北部、连南县东部, 韶关市的乳源县、曲江县、翁源县、乐昌市、仁化县南部、始兴县西南部、新丰县西北部, 总面积20 576 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11.57%[1], 石漠化面积68 625.2 hm2, 占全省的84.4%。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粤北岩溶山区的经济发展落后, 是广东省主要的贫困地区, 土地石漠化问题仍是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1 土地石漠化现状

根据广东省林业部门的遥感调查, 粤北岩溶山区现有石漠化面积68 625.2 hm2, 主要分布于韶关市的武江区、曲江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乐昌市和清远市的阳山县、连南县、清新县、英德市、连州市, 其中韶关市石漠化面积42 303.8 hm2, 占总面积的61.64%, 清远市石漠化面积26 321.4 hm2, 占总面积的38.36%。按照基岩裸露率、植被与土被的综合覆盖率和坡度3个主要指标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社会经济因素, 可将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划分为极重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4个等级, 其中, 极重度石漠化面积440.1 hm2, 占石漠化面积的0.64%;重度石漠化面积24 186.5 hm2, 占石漠化面积的35.24%;中度石漠化面积29 887.1 hm2, 占石漠化面积的43.56% (表1) 。

2 土地石漠化成因

2.1 分布广泛的岩溶石山是形成石漠化的物质基础

粤北岩溶山区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南褶皱系的中部, 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南端, 地质构造复杂, 多次和多种性质的地壳运动最终塑造了本区现代地壳的轮廓, 并导致碳酸盐岩大面积出露, 出露面积达46.38%。由于碳酸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 成土过程缓慢, 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 (过渡层) , 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 存在着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 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 一旦植被遭到破坏, 在降雨等诱发下, 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和土体整体滑动而使基岩裸露, 石漠化也随之发生。

2.2 特定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石漠化的基本条件

一是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土壤侵蚀强烈。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 地表崎岖破碎, 区域内不仅山地面积大, 而且坡面陡峭, 沟壑纵横, 多乱石缝地和石旮旯地, 地表平均坡度达18.38°, 其中>25°的陡坡地占总面积的35.3%, 15~25°的坡地占36.2%, 两者合计占71.5%[2], 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决定了系统内水土资源易流失, 降低了生态系统环境的抗干扰能力, 在人类活动的激发下, 水土流失加剧, 促进了石漠化的形成。二是水文气候条件多变, 水热资源不匹配。粤北岩溶山区地处亚热带北缘, 年平均气温20.1~21.9℃, ≥10℃积温5 960~7 000℃, 年平均降水量1 286~2 590 mm[3], 但降雨的年内分配不均, 月际变化大, 有明显的干雨季之分, 加上当地土层浅薄, 土壤贮水能力低, 岩溶区入渗系数大, 地下水水位变幅可达数十米, 即使在多雨的生长季节, 也常出现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干燥期, 形成岩溶性干旱气候。水热资源不匹配不利于植被生长, 而且一旦植被破坏, 水热优势则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营力, 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 加速石漠化的进程。

3 主要影响因素

3.1 人口增长过快, 农业人口多, 土地负荷压力大

长期以来, 由于受多子多福等观念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长期居高不下, 以石漠化分布的典型区域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个县 (市) 为例, 近50年来人口总数从1955年的99.95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29.03万人, 2009年农业人口达187.79万人, 占总人口的81.99%。随着人口的增加, 粮食不足的问题愈加突出, 毁林开荒、陡坡耕种时有发生, 从而使山地、丘陵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陡坡耕地数量不断增加, 坡地的耕地化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最终导致基岩裸露, 形成石漠化。

3.2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主要表现为陡坡耕种和农林牧用地结构不合理。据统计, 粤北岩溶山区大于25°的陡坡旱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7.3%, 占旱耕地总面积的40.5%, 其中大于35°的极陡旱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6%, 不少地区甚至还是“一碗泥巴一碗饭”的石旮旯地, 而在旱坡耕地中, 陡坡开荒扩种、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现象十分突出。此外, 种植业仍是当地的主导产业, 多年来, 当地政府一直片面强调粮食生产而忽视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最终使农业生态环境日趋脆弱, 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发展。

3.3 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

“老、少、边、山、穷”是粤北岩溶山区最显著的区域特征, 目前该区人均年收入不足1 500元, 口粮低于300 kg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3.16%, 落后的社会经济水平限制了人们的购买力;由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购买粮食、燃料等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产品, 农民不得不盲目进行陡坡开荒、伐木取薪、过度放牧等活动, 由此破坏森林植被和土壤结构,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最终导致石漠化的形成。

4 土地石漠化综合防治对策

4.1 明确思路, 找准突破口

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治理面临着生存环境条件恶劣、经济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三大难题[4]。因此, 土地石漠化的治理应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正确处理治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将石漠化防治与发展经济密切结合起来, 以保护、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为主要手段, 以农村生态能源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移民搬迁、人口减裁为辅助手段, 以重点地区的保护和治理为突破口, 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结合起来, 建立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生态经济体系, 以提高岩溶山区的自我“造血功能”, 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2 系统规划, 因地制宜地进行分区分类治理

由于粤北岩溶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因此石漠化土地的治理应进行系统和全面地规划, 分区分类治理。极重度石漠化地区必须采取全面封禁的措施, 通过封禁, 促进土壤有效积累和植被自然恢复;重度石漠化地区应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与退耕还林相结合的措施, 经过局部整地, 选用耐干旱瘠薄、喜钙、岩生、速生、适应范围广、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如香椿、任豆等进行植被恢复;中度石漠化地区应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 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进行组装配套, 重建以林为中心的复合农林牧生态系统;轻度石漠化地区应大力发展立体农林复合型、林果药为主的林业先导型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 逐步建立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推动石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4.3 培育替代产业, 减少农业人口, 降低生态负荷

要从根本上解决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农业人口比高、退耕还林还草后复垦现象严重、经济贫困等一系列问题, 必须在农村就业结构优化、替代产业培植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突破[5]。替代产业的培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石漠化地区农村小城镇和市场建设, 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 以减轻农业人口对岩溶石漠化环境造成的直接压力;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业, 如道地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牛羊肉系列产品开发和经果林系列产品开发等;三是利用当地丰富的洞穴、峡谷、石林等旅游资源发展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旅游业。只有通过培植适合石漠化地区地域特色的替代产业,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业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降低生态负荷, 为生态恢复提供必要的条件。

4.4 办好不同类型区石漠化土地治理的试验示范

选择生态本底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各异的几种典型石漠化类型区进行试验示范开发, 结合以往的治理经验, 建立一批科技含量高、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易操作、示范辐射效应强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如石旮旯地的林牧高效复合经营示范、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示范、道地中药材的产业化开发示范等。通过示范, 总结成功模式, 以点带面, 促进整个粤北岩溶山区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4.5 多渠道筹集资金,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土地石漠化的综合治理需要大量资金, 而当地经济较落后, 资金短缺限制了土地石漠化治理的步伐。今后应建立以农民投劳为主, 国家、地方、农户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一是各级政府要按国家要求安排好配套资金;同时, 市、县、乡 (镇) 各级政府应把建设投资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安排专项资金;二是按照“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 对适宜开发的石漠化土地采取对外承包、股份合作、拍卖、租赁招商等引资形式以及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鼓励和吸引广大农民、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等投入资金进行石漠化土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三是应立足于小流域自然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在小流域内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通过综合治理与开发, 增产增收, 再从其中提取一定的资金, 以形成滚动资金机制, 增加石漠化治理的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曾土荣.粤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3) :101-105.

[2]黄金国.粤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 2007, 14 (5) :78-80, 102.

[3]王兮之, 李森, 王金华.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景观格局动态分析[J].中国沙漠, 2007, 27 (5) :759-764.

[4]苏维词, 朱文孝, 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中国岩溶, 2002, 21 (1) :19-24.

沙漠化成因 篇8

1 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分布现状及危害

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一般在云南、贵州地区, 发育最为典型、地域最为广泛的便是贵州省。其喀斯特面积几乎涵盖每个县, 全省86个县有76个的喀斯特面积比例在30%以上, 而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2.84%, 各类喀斯特石漠化土地面积详见表1。

喀斯特石漠化土地在贵州省各个市县的分布情况较为复杂, 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表2列举出来的几个地区。

该地区石漠化的推进使得生态系统变得更为脆弱, 非常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1.1 缩小耕地面积

加剧了人与生态之间的矛盾。石漠化容易在坡度较陡的旱作区出现、扩张, 因此石漠化面积的扩大最直接的后果便是耕地面积的缩小, 激化人地矛盾。

1.2 阻碍人畜饮水

石漠化地区的地表土层水分逐渐减少, 植被生长困难, 导致土壤的储水功能大大降低, 因此人畜饮用水极度缺乏。

1.3 旱涝灾害不断发生

土地利用率低下。由于石漠化地区的植被缺乏, 不能缓冲地表径流, 在地势较低处容易积聚雨水, 而在地势较高、裂隙较大、地下河网发育的地方容易出现干旱。表3是喀斯特发育典型的黔南和以变质岩为主的黔东南两个地区旱涝发生的频次对比表, 由表可知, 石漠化与旱涝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由于石漠化的特点, 缺水少土导致农业无法正常进行, 旱涝灾害频发更是加剧了土地的利用率。表4是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效应, 表中的数据可说明石漠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有多大。

2 土地石漠化成因的分析

2.1 地壳运动

贵州省受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控制, 其高原形成的原因是板块碰撞引起的地壳快速抬升。由于本地区在沿断裂构造带、构造软弱带或构造活动带长期受到构造活动的侵蚀及切割, 成壤速度远远要小于水土流失速度, 这是造成贵州土地石漠化的基本构造背景。

2.2 地层和岩性条件

贵州省具备石漠化成分的条件, 即含有碳酸盐岩, 从远古时期就开始积聚不同组合的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层 (碳酸盐岩含量大于90%, 碎屑岩含量小于10%) 、夹碎屑岩的碳酸盐岩层、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夹碳酸盐岩的碎屑岩层便是全省出露的碳酸盐岩组合类型。

2.3 气候条件

贵州省一年四季气候温暖湿润, 年气温变化小, 常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这种气候容易影响岩溶地貌形态、景观的形成及地下岩溶的发育。贵州地区所含的碳酸盐岩受溶蚀影响较大, 容易造成地表水流失。地表土层含水量本就不高, 土质疏松无法储水, 因此遇到暴雨, 土壤就会大量流失, 容易形成石漠化。

3 技术与示范

3.1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一般来说, 水土流失形成石漠化的自然规律总是从小区域开始的, 因此以小流域为单位, 全面普及各个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是非常有效的, 这不仅能够提高防护体系的合理配量、开发有利的水土资源, 还能改变传统山地无生态景观的问题, 将山区的有利地势充分发挥出来, 从而合理规划农、林生产体系, 提高山地的经济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可简单总结为“一个规划, 两个体字建设”, “一个规划”是指立足整体, 统筹规划各个小流域, 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两个体字建设”是指防护体系和农、林生产体系的建设, 提高山地的利用率。

3.2 草地畜牧业模式

近年来, 我国社会发展迅速, 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商品的种类及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尤其是牛、羊养殖业方面。目前我国的牛、羊养殖业较为发达, 但却存在很大的缺陷, 许多地方由于饲养的动物数量较大, 不能合理规范管理牛羊的饲养问题, 无节制的放牧使得草地没有适当的“休息时间”得以休养, 草地消耗过快导致该地出现砂土裸露、水土流失、石漠化。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很严重, 该地区不能种植农作物, 也不能进行放牧, 不久的将来就会被废弃。因此, 以农户为主体, 以国家技术人员为骨干, 根据不同草地类型, 组装配套草地畜牧业和农林牧业综合技术, 开展多种经营采用广大农户易于接受的示范方式, 促进农林牧业全面发展。

3.3 典型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喀斯特石漠化和半石漠化山地的出现一般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进行农作物的种植, 后因土地利用率较低而造成的。因此, 针对这种典型脆弱生态环境必须恢复树木水土保持的功效, 实施退耕还林政策, 保证土壤的锁水功能。树木的选择可选用以经济林为主、其他树种为铺的方案, 生态坡面的重建必须注意长远的经济效益, 不仅能恢复生态环境, 还能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 尽快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困扰。

综上所述, 只有了解贵州土地石漠化的分布情况及形成原因, 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石漠化问题。

摘要:石漠化是中国西南最严重的生态灾难, 尤其是贵州地区。近年来, 贵州土地开发不科学, 土地利用率低, 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基岩裸露面积增大, 这些问题直接加速石漠化的形成, 严重威胁到了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如何寻求贵州土地石漠化治理对策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 首先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分布的现状及危害, 然后提出了土地石漠化的成因, 最后研究其治理对策, 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石漠化,现状,危害,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熊康宁, 梅再美, 彭贤伟, 蓝安军.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与示范典型研究——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为例[J].贵州林业科技, 2006 (1) .

[2]滕建珍, 苏维词, 廖风林.贵州北盘江镇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治理模式及效益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3) .

[3]李阳兵, 王世杰, 李瑞玲, 容丽.关于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的一些讨论——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岩溶, 2004 (1) .

[4]滕建珍, 苏维词, 廖风林.贵州北盘江镇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治理模式及效益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3) .

[5]张殿发, 王世杰, 李瑞玲.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1) .

沙漠化成因 篇9

1 黄平县石漠化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1.1 石漠化现状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州西北部,地处东经107°37′46″~108°11′4″、北纬26°43′39″~27°14′29″。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云寡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具有明显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县内舞阳河、平溪河、清水江(重安江)沿岸低海拔高程700 m以下地区年降雨量均在1 050 mm以下。

黄平县境内石漠化严重的清水江、舞阳河、平溪河等石灰岩地区,地处我国三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岩溶地区的东南部,缺土、缺水,其人口密度大,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1996年,黄平县曾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洪水永久性损毁农田689.5 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3亿元。目前,全县有14.07万人饮水困难,石漠化地区农业生活、生产用水十分困难,当地许多村寨水井枯竭,群众饱受生态恶劣之苦。石漠化已直接危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是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之一,是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因素,石漠化防治刻不容缓。

黄平县岩溶面积为998.96 km2,占县土地总面积的60.29%。岩溶面积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面积为292.54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96%;潜在石漠化面积286.74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19%;无石漠化面积为419.67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5.16%。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面积为211.2 km2,中度石漠化面积为78.02 km2,强度石漠化面积为3.32 km2,分别占县土地总面积的12.66%、4.68%、0.21%。黄平县石漠化现状具体如图1所示。

1.2 石漠化分布区域

黄平的石漠化分布呈现斑块状分布,比较集中连片的有谷陇东南部翁山村至斑鸠村,翁坪满溪村至谷陇的黄龙村,翁坪的满溪村至双山村,谷龙的板细、滚水、里场、凤山村,苗陇谷陇、黄漂的北部区域,重安镇的落裙村,黄岭村至崇仁乡的金塘村,崇仁的打羊河村至新洲镇的横坡林场,一碗水乡的东、西各一片区,浪洞乡东部毛坝村、松坪村至旧洲船坡村、白纸桥村东部,上塘白马河村,纸房乡的马转村、天平村、中寨村,永联至背猛村,大部分以中轻度石漠化为主,少部分为强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主要出现在谷陇镇的滚水村、牛场村,苗陇的双下村,翁坪的满溪村、王家牌村东部以及重安的黄岭村。

1.3 石漠化形成原因分析

(1)岩性。岩溶山区的成土母岩主要为寒武系的碳酸盐岩,岩石以白云岩、灰岩为主,其中白云岩分布最广,是黄平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岩石类型。白云岩成土速度极慢,土层薄、碎屑多,土地生产力极低,利用价值不大,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石漠化程度一般不强,但治理难度极大,是岩溶石漠化综合防治面临的巨大挑战。

(2)构造运动。黄平县各类构造于古生代即具雏形,在中三叠系后第三纪之前的燕山运动中地壳运动最为激烈,各类构造体系最后完成形成目前的地势地貌格局。新构造运动则使河流强烈下切,导致溪沟和河流侵蚀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发生的可能性加大,黄平县内地表形态在地壳运动及大自然作用之下形成三大地形,即侵蚀构造地形、侵蚀堆积地形及侵蚀溶蚀地形。伴随陆壳抬升、清水江等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切作用强烈,水土流失动力强劲,石漠化发生的自然诱因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岩溶生态环境一旦遭受破坏,极易发生石漠化。

(3)地形地貌。黄平县属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状大斜坡地带,跨黔中丘原和黔东南中山低山丘陵2个地貌区,黄平县境内一般海拔在800~1 200 m,海拔在1 300 m以上的山峰有24座,多集中在西北及中南部。黄平县境内以低中山山地、低山丘陵地貌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4%。岩溶地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平川坝地少。这样的地表结构不但使降水极易流失,而且也加大了降水的侵蚀能力,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干扰下,岩溶山地极易退变为荒山秃岭。

(4)岩溶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由于岩溶地区土层浅薄,土壤又多缺乏C层(母质层),石灰土具有富钙、易板结、持水力低等特点,则要求植物具有嗜钙性、耐旱性和石生性等特点。这一水土条件下的植物一般生长缓慢,而对环境变化反应极为敏感,森林生态阈值低且易退化,一旦过量采伐,极易导致石山裸露。据资料显示,岩溶山区次生林的生成长达10年左右,石漠化地区发展成乔木林地至少需要60年以上,可见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石漠化发生和难于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5)人为因素。石漠化发生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过度采伐森林植被和土地不合理利用等方面,历史上贵州先后遭到4次较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第1次是20世纪20—40年代的战争年代;第2次是50年代末,“大炼钢铁”高潮使大片原始森林、次生林毁于一旦;第3次是在“文革”期间,“以粮为刚”,大搞开山造田,大肆砍伐木材;第4次是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农村经济体制变动,有关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又使林木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进行的“村村通公路”工程,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措施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基本没有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2]。上述因素成为石漠化日益恶化的根源。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县的农业人口的80%以上分布在岩溶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人们对森林乱砍滥伐现象不断发生,大面积毁林开荒造成了森林的严重破坏,致使森林覆盖率锐减,也使石漠化进程加剧。同时,由于植被减少或丧失,地表的反照率增高,导致辐射净吸收量的减少和空气辐射冷却的加快,进而有可能影响到降雨和蒸发,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原有结构,使植被结构简化和旱生化,丧失对径流和土壤水的调蓄功能。由于水分缺乏而新生树木难以成活,原有森林也随之退化,裸露峰丛洼地区地表水入渗系数高达0.5~0.6,导致地表水源涵养能力极低,保水力差,导致河溪径流减少,井泉干枯,土地出现非地带性干旱,不断形成新的石山、半石山,石漠化程度不断加剧,表现为水土流失—石漠化—旱涝灾害—生态系统退化集聚性发生和恶性循环的后果。

2 生态治理措施进展

2.1 区域选择

根据石漠化程度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交通区位条件,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布置按照集中连片、分期分批、示范带动、重点突出的原则进行。通过治理有助于保护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改善项目区群众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合理配置和布局,小流域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石漠化总体上相对比较严重,人地矛盾突出,石漠化综合综合防治带有紧迫性,同时能基本代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各种类型,潜在、轻度、中度、强度、极度强度石漠化在流域内有较为明显的分布,可实施治理内容较丰富,在小流域以外,按石漠化防治的轻重缓急和各区的特点在全县进行面上工程的合理布局。

2.2 生态治理措施

黄平县的石漠化综合防治应以小流域综合防治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前提,以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社区参与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行小流域综合防治模式、混农林牧业复合型综合防治模式、集水与节水型混农林业发展模式、“林果药粮—猪牛羊—沼(气)”模式和农村社区参与式发展模式等生态恢复模式,逐步建设成新型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模式并趋于完善,提高粮食、蔬菜及经济作物产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发展,退耕还林还草,种植高产牧草和生态林,形成良性循环。

(1)林业。黄平县在过去生态建设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成土母岩、土壤类型、土层厚度、立地条件、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石漠化程度和各地群众生产、耕作制度等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治理区域内母岩以白云质砂石山(碳酸岩)为主,母岩造壤能力差,成土过程缓慢,每形成1 cm厚的土壤风化壳则需要4 000~8 500年,若考虑淋溶则要1.3万~3.2万年,成土模数为45~75 t/(hm2·a),只有非喀斯特地区的1/80~1/10。因土层厚度不均,土壤资源缺乏,土壤独特的肥力性质决定了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3]。多年来的理论与生产实践中,已探索出一套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治理技术。主要原则是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即生境较好的轻度退化生态系统以人工造林为主,缓坡及岩石裸露裸露率40%以下的中度退化生态系统以人工造林为主、自然恢复为辅,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造林为辅,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然恢复为主[4,5]。黄平县生态系统主要轻、中、强、度为主,极强度零星分布,面积比例小,对于立地条件差、土层瘠薄、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段采用封山育林或以人工促进封山育林为主。对天然更新比较困难的宜林荒山荒地、半石山地等进行人工造林,按小生境类型树种的适地适树小生境技术,改变以往全面砍山、炼山、见缝插针、局部整地的造林技术,以切根苗造林、容器苗补植、生根粉等提高造林成活率技术,提高土壤墒情的生境改造技术,栽针留阔,利用自然力形成针阔复层混交林技术[6,7]。根据造林技术措施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人工造林主要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马桑、刺槐、黄荆条、火棘等,并与原生植被混交,逐步形成结构复杂、多层次、多功能的植被群落,不断增加林草植被,使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

(2)农业。黄平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稳县”是黄平县的发展战略方针。石漠化地区由于山林受破坏,农田受水毁,坡上乱开挖,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因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将6~25°的坡耕地改为梯土,搞好小水池配套建设,恢复农田和加强中低产田土改良,提高耕地质量,是培肥地力、保持水土和产出能力的重要保证,为石漠化地区农民安居乐业、脱贫致富迈向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农村重点推广“一池带四小”(小猪场、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生态农业联动发展模式,发展庭院经济,提高沼气的综合效益,逐步形成“养殖—沼气—种植”的良性生态循环体系,促进农村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家园富民建设目标。

(3)水利。以水利工程措施为重点,对石漠化地区要按照当地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坡面雨水径流和喀斯特表层水(皮下水),有效地搞好水库山塘的建设和维修,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提灌工程、沟渠建设工程、节水集雨工程和坡面水系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如建立池管联系的微型水利系统,从而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解决干旱时节水农业的灌溉用水,达到科技措施组装配套的综合治理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农业、林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用水。

(4)生态移民。对于有条件的地区进行生态移民,政府相应出台移民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生态移民,从解决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和温饱问题入手,启动商品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实行开发式扶贫,增强当地自我发展能力,以加速经济增长为中心,把治本与治标、近期与远期利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起来,逐步实现以经济发展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5)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黄平县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从旅游市场定位、旅游功能定位、旅游发展目标定位及旅游产品区域组合中确定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与力度;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促进人民群众从事旅游的服务及旅游产品的开发,降低资源消耗及对环境破坏的压力。

3 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特点增加治理难度

岩溶环境的总体特征表现为脆弱性大,环境容量小,土地承载力低,抗干扰能力弱。因此,岩溶地区石漠化后的生态环境更加严酷,生境的旱生化迅速加剧,局部阴湿生境消失,水土流失越发严重;特别是多次采伐和火烧后,根系遭受损伤,萌芽再生能力降低以至消失,森林植被恢复更加困难[8]。同时,缺土是治理的最大难题,因碳酸岩风化成土速率低,水土流失导致土粒亏损和土壤贫瘠,极其不利于植物生长。水分亏缺是治理的另一个主要障碍因子。石漠化地区特有的双层结构,使水渗透强烈,常导致地表的非地带性干旱,水分亏缺表现出明显的空异质性。缺土、少水和偏碱性的环境特点使生物多样性受到限制,增加了石漠化治理的难度。

3.2 粗放经营,导致人地矛盾仍然突出

黄平县喀斯特山区土地自然结构的特征客观上形成了耕地少的现状。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加之不合理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广种薄收,陡坡耕地数量不断增加,坡地的农地化,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原本浅薄的土壤变得更浅薄,不断加剧石漠化的恶化。

3.3 群众认识不足,观念落后

石漠化地区地处边远山区,长期贫困,居民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加上治理涉及面广,基层干部对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群众对石漠化治理缺乏信心,“等、靠、要”思想严重,致使石漠化治理难度加大。

3.4 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重视不够

一些地区盲目开荒种地、滥砍乱伐,致使资源萎缩甚至消失,水源涵养地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3.5 投入不足,治理速度缓慢

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国家加大了环境的治理力度,但石漠化分布地域辽阔,治理需要的时间长、治理难度大、治理投资的单价低、年度治理的投入少已成为制约石漠化治理速度的主要因素。黄平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地方财政困难,大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依靠当地资金治理荒漠化难度较大。

4 建议

4.1 加强立法,依法治理

充分认清石漠化治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提高对石漠化治理工作立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遵循立法程序,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制订急需的、基本的石漠化治理法律法规,规范权责、保障权益,为石漠化治理提供法律保障,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4.2 健全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

建立健全对石漠化治理工作的群众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方式,丰富监督手段,增加监督途径,疏通投诉渠道,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工具的作用,设立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环境建设法律法规的行为。

4.3 加大投资力度

建立和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资机制,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国家和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的使用,把石漠化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并视财力情况逐年有所增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事权、财权划分,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投入做出长期安排。

4.4 出台财税政策

研究和尽快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实现的资金保障机制和财税政策,推动金融界开拓融资市场和渠道,在政府筹措一定资金的介入下,以多种形式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9]。

4.5 稳步推进生态能源建设

在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同时,政府要积极配合引导,依靠科技进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倡集约化经营,开展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农村“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建设,提倡“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以有效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最终达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目的。

摘要:黄平县地处我国三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岩溶地区的东南部,岩溶地区严重缺土、缺水,石漠化治理已迫在眉睫。该文论述了黄平县石漠化现状、形成原因,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石漠化生态治理措施,为保证岩溶地区植被顺向演替、生态逐步恢复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石漠化,现状,成因,治理措施,贵州黄平

参考文献

[1]王瑞江,姚长宏,蒋忠诚,等.贵州六盘水石漠化的特点、成因及防治[J].中国岩溶,2001,20(3):211-216.

[2]李阳兵,王世杰,容丽.关于喀斯特石漠化研究问题的探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27-132.

[3]罗林,周应书,何兴辉,等.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垂直变异[J].生态学报,2009,29(1):332-336.

[4]朱守谦.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Ⅱ)[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7.

[5]周政贤,毛志忠,喻理飞,等.贵州石漠化退化土地及植被恢复模式[J].贵州科学,2002,20(1):1-6.

[6]朱守谦.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Ⅲ)[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7]蔡秋,陈梅琳.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特征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17(1):49-53.

[8]屠玉林.岩溶生态环境异质性特征分析[J].贵州科学,1997,15(3):176-181.

沙漠化成因 篇10

石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即在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由水蚀作用引起的石质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岩溶分布地区或以岩溶分布为主的地区。石漠化的基本过程为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而导致的地表森林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加剧、土层变薄,基岩逐步裸露,地表呈现荒漠景观。其结果是直接导致耕地锐减、农业减产和以谷物与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崩溃,造成区域经济衰退,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然,石漠化的概念包括动态和静态两层含义,动态上指的是石漠化由发生、发展到成熟的演化过程,而静态上则指的是演化结果,即各类石漠化生态景观。

我国是世界三大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区之一,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山区的土地石漠化与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面临的两大根本性的地域环境问题。石漠化加剧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已成为当地农民贫困的主要根源,是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我国的“十五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综合整治”,它对构筑长江、珠江两大流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实现本地区持续发展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1,2,3,4,5]。本文采用GIS技术对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年完成的74万km2西南喀斯特地区1987年、1999年两期石漠化遥感调查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重点研究了石漠化发生及演变分布、岩性、地貌、区域经济等时空特征,进而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机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2 我国石漠化发生特征分析

我国喀斯特地区主要分布在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贵州、云南、广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及广东8省(市、区),并集中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数据,到上世纪末,在74万km2喀斯特地貌区内石漠化面积达10.51万km2,占区域面积的14.2%,占出露碳酸盐岩区面积的23.94%。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达4万km2,中度石漠化面积为3.92万km2,重度石漠化面积为2.59万km2。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形势严峻。

2.1 石漠化发生空间特征分析

在西南岩溶石山地区8省(市、区)中,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滇、黔、桂3省。据统计,滇、黔、桂3省研究区面积49.65万km2,占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65.33%;出露碳酸盐岩面积28.25万km2,占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出露碳酸盐岩面积的67.27%;3省石漠化面积总和为8.81万km2,占总石漠化面积的83.85%,占3省调查区面积的17.74%,占3省出露碳酸盐岩面积的31.17%,均高于西南岩溶石山地区8省(市、区)的平均水平(表1)。其中,贵州省石漠化主要分布在黔西、黔西南、黔西北,重点沿北盘江、乌江上游的三岔河及六冲河分布;云南省石漠化集中连片分布,主要发生在滇南、滇西南,省内自北向南石漠化发生逐渐增多,程度加重,海拔1300—2200m的峰丛洼(谷)地和广大岩溶缓丘地区、盆地边缘分布最广;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漠化分布较分散,主要分布在桂西、桂中等地。

2.2 石漠化发生的岩性特征分析

西南地区碳酸盐岩非常发育,主要分布在以贵州为中心的云南、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广东及重庆等地区,出露碳酸盐岩面积以贵州、广西、云南最大,其次为四川、湖南。据统计,出露碳酸盐岩占调查区面积的55%,其中纯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为28.23万km2,占调查区面积的37%,占出露碳酸盐岩面积的67.55%。出露碳酸盐岩中以纯灰岩型为主,次为灰岩与白云岩互层型、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型和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型,而纯白云岩型和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型不太发育。由石漠化现状与出露碳酸盐岩分布的空间分析可知,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在各类型碳酸盐岩中的分布及比例不尽相同。其中,云南省石漠化发生率最高,占其出露碳酸盐岩面积的42.46%,广西、贵州、广东分列第二、三、四位,湖南最低为9.18%(表2)。

2.3 石漠化发生的地貌特征分析

根据出露于地表部分地貌组合特征,把西南喀斯特地区分为岩溶槽谷、岩溶山地、峰丛洼地、峰林洼地、岩溶峡谷、岩溶平原、岩溶丘陵、岩溶断盆等8种岩溶地貌组合。岩溶地貌主要受碳酸盐岩成份、岩石结构、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地形因素等的影响,因此它们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布规律。统计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岩溶丘陵分布最多,其次为峰丛洼地、岩溶山地、峰林洼地。通过石漠化现状与地貌类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发现,石漠化平均发生率为23.94%,但是各地貌类型的石漠化发生率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石漠化较易发生在相对高差大的峰林、峰丛洼地和岩溶断盆地带,它们的石漠化发生率分别为42%、35%和44%;其次是岩溶峡谷和岩溶丘陵地貌地带,发生率为20%;岩溶槽谷、岩溶山地和岩溶平原的石漠化发生率分别是14%、15%和17%(图1)。

2.4 石漠化发生区域经济特征分析

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总体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区域内共有152个国家级贫困县,约1000万人没有越过“温饱线”,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2。据对270个县、19个市1999年的统计资料,该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1999年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为45.4%,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1999年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99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00%)为65.8%,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石漠化面积前100位的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为32.4%,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为58.7%,均低于该地区平均水平。图2为1999年石漠化面积最大的20个县的石漠化面积与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指数曲线。从图2中可见,石漠化面积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呈反比,石漠化面积越大,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就越低。图3为1999年石漠化发生率最大的50个县的石漠化发生率与1999年底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指数曲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与石漠化发生率呈反比,石漠化发生率越高则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就越低。

3 我国石漠化演变特征分析

据调查数据统计显示,1987—1999年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在总体上呈恶化增加趋势,局部地区有所改善,石漠化加剧和改善面积的比为5.13∶1。13年间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面积从8.29万km2增加到10.51万km2,石漠化净增2.22万km2,平均每年净增0.17万km2,平均增长率为2%。石漠化的年均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末石漠化面积/20世纪80年代末石漠化面积)1/12-1]×100%。

3.1 石漠化演变空间特征分析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面积增加主要集中在贵州和广西2省,云南和重庆的石漠化加剧面积也较大,其它省市的石漠化增加较少。石漠化面积增加居前10位的县市是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大方县、贵州省盘县特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贵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和贵州省兴义市。但就石漠化的年增长率来说,重庆市的石漠化年增长率最高,其次是湖北省、贵州省,石漠化增长率处在第四位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湖南省、广东省分列五至八位(表3)。分析石漠化改善区域分布发现,1987—1999年整个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改善面积及程度均小于石漠化的加剧情况,其空间分布也呈零星和分散型。各省石漠化改善面积见表4,广西石漠化改善的面积最多,居全区首位,其次是云南、贵州和湖南;重庆、四川、广东和湖北分列五至八位。

3.2 石漠化演变岩性特征分析

据统计,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总体石漠化加剧率(石漠化加剧面积/碳酸盐岩面积×100%)为5.94%,大于此平均水平的县市有102个,大于10%的县市有48个,大于20%的县市有8个。通过石漠化演变数据与岩性分布的空间叠加分析发现,区域石漠化加剧率在各碳酸盐岩类型中也不尽相同,灰岩与白云岩互层的石漠化加剧程度最高,为6.90%;其次是纯灰岩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它们的石漠化加剧程度分别为6.54%和6.42%;纯白云岩的石漠化加剧程度为5.75%;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的石漠化加剧程度分别为3.86%和2.35%(表5)。

3.3 石漠化演变地貌特征分析

通过石漠化演变数据与各类地貌分布空间叠加分析发现,各地貌类型的石漠化加剧程度也不一样,峰丛洼地和峰林洼地的石漠化加剧程度高于全区平均值,分别为9.8%和8.18%;岩溶丘陵、岩溶峡谷等其它几种地貌类型的加剧程度均小于全区平均值(表6)。

4 结论和讨论

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1987—1999年的发生及演变时空特征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在区域上分布严重不均,石漠化演变总体上呈严重恶化趋势;各省区石漠化面积增加有较大差异,加剧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和广西两省区;石漠化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重庆市,其次是湖北省、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增长速度最慢,重庆市、湖北省石漠化的发展速度应引起重视。②石漠化的改善面积及程度均小于石漠化的加剧情况,其空间分布呈零星和分散型;峰林洼地的石漠化改善率最高,其次是峰丛洼地。广西石漠化改善的面积最多,居喀斯特地区首位,其次是云南、贵州和湖南。③石漠化发生、演变与碳酸盐岩岩性密切相关,石漠化主要发生在纯碳酸盐岩中,在灰岩与白云岩互层和纯灰岩中较易发生;石漠化改善在纯灰岩中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石漠化加剧受岩性控制不明显。④石漠化发生及加剧区域主要分布在较适宜人类活动的峰丛洼地、峰林洼地中;相反,在坡度最陡的岩溶峡谷地带,由于人类活动较少,石漠化发生及加剧率均低于平均水平。石漠化发生、加剧程度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呈反相关。上述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形势已很严峻,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人为因素是对自然因素的二次诱发和放大,其主要作用是对石漠化的发育起到加速作用[6]。西南喀斯特地区陡峻而破碎的地貌格局、碳酸盐岩的广泛分布与岩溶石山的强烈发育以及岩石的破碎和地形的陡峻,是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的地质环境因素;西南地区由大气环流异常决定的连绵阴雨天气,区域内的大雨、暴雨和短时高强度的暴雨以及连续暴雨是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发生的气候环境背景;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人民生活贫困、缺乏燃料能源供应、掠夺式的土地利用方式、陡坡耕作及地区工业活动加速了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石漠化发生和加剧的重要原因。自然条件为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它的影响始终是缓慢的。石漠化问题主要是因为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超过了环境的容许极限而产生的[7],其演替模式可表述为:人口过快增长和掠夺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森林、土地和水资源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区域气候变异—水旱、泥石流、风雹灾害频发—土地石漠化。因此,对整个西南区域性的石漠化治理关键是“治水”,只有以岩溶水资源开发为龙头,才能带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但具体措施需要根据石漠化发生、演变的区域、岩性和地貌特征、经济发展以及石漠化程度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治理,不能搞“一刀切”;治理应以岩溶小流域为单元,有利于根据区域岩溶特点和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整治。

参考文献

[1]唐秀玲,何新华,彭宏祥,等.广西石山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3)∶154-156.

[2]苏维词,杨华,李晴,等.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防治[J].土壤通报,2006,37(3)∶447-451.

[3]张萍.浅谈贵州喀斯特石漠化防治[J].中国水土保持,2007,(4)∶9-18.

[4]宋维峰.我国石漠化现状及其防治综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5)∶102-106.

[5]张冬青,林昌虎,何腾兵,等.贵州喀斯特环境特征与石漠化的形成[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220-223.

[6]康志强,王增银,毛凌云,等.西南岩溶石山区石漠化成因探讨及其防治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4)∶5-9.

上一篇:延长农机使用寿命下一篇:企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