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势

2024-10-23

企业形势(精选11篇)

企业形势 篇1

长期以来, 形势任务教育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 随着现实社会利益格局多元、社会群体多层、价值取向多样、信息传播方式丰富, 传统形势任务教育开大会、做报告、讲道理、搞活动的固定套路和模式所达到的教育成效, 对职工群众的吸引力越来越不尽如人意, 创新和拓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和方式, 提升教育成效, 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

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的性过强, 基础性、常规性教育不够。形势任务教育在企业应该是一个贯穿全年的工作, 但在实践中被诠释为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传统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时间段集中在三个不同时期:年初和年终的企业改革发展任务宣传动员期;国家或企业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期;国家或企业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统一思想认识期。在这三个时期, 企业宣传部门会组织宣讲团开展多场次的专题宣讲,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增强宣传教育效果。但对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整体缺乏基础性、常规性的长远规划, 组织学习少、分析形式少, 相当多的企业的形势任务教育呈现出有事就搞活, 无事就停的状态, 把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变成了一种实用性的工具。

教育内容单一, 与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不相符。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在企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提升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政策法规教育, 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明确不同时期企业的改革发展任务, 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等。当前无论是企业和社会都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文化单一、信息传播渠道有限、“组织”“单位”的影响力占主导地位时, 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集中在以上三个方面, 尚可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的目的。但是,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极为深刻复杂的变化, 职工群众思想独立性、独特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在中国网站数量稳居世界第一的今天, 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不随之丰富和扩展, 显然是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方式单调, 没有把握企业职工工作生活节奏的新变化、企业利益格局的新变化、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传统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理论宣讲团、专题学习会、员工轮休培训班、传统媒体集中宣传等形式, 这些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开大会多、讲大道理多, 而针对不同利益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岗位、不同思想观念的员工的针对性教育少, 枯燥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使很多职工群众感到索然无味。

在选题上不愿触及职工群众关注度高的敏感性问题, 有怕讲不清、怕惹麻烦的心态。企业不同层次的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不同, 但是热点、焦点问题又往往是敏感问题, 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此, 不少企业的选择是, 不涉及敏感问题, “讲不清的就不讲”, 其实“不讲”不等于不存在, 鼓不敲不响, 理不辩不明, 敏感问题中往往存在职工群众的模糊认识, 回避敏感问题, 其实是降低了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功效。

企业对形势任务教育宣讲的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直接影响了宣传教育成效。在很多企业, 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关注度、培训度都是很不够的, 甚至没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列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去, 从事形势任务教育的这些思想政治工作者, 学习培训机会少, 在知识的更新上与当前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 相当一部分企业, 政工人才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状况。

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功效的创新与拓展

当前企业面临着社会环境的新变化, 体制机制、生产组织方式、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 职工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新变化, 必须创新和拓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和方式, 做到四个结合:把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的、基础性的思想教育相结合;把提升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与强化职业责任感相结合;把提升职工思想理论素质与提升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相结合;把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实际问题相结合。使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功效不仅局限于学习会议精神, 明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重大问题和事件面前思想统一认识, 而是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功效:

突出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功效。把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方针政策的学习与基础理论学习相结合, 既有集中性的教育, 又有有计划的、经常性的、不间断的学习活动, 把职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上来, 达到强化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突出思想观念与时代同步的功效。充分把握当前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要深刻认识到多元文化的渗透给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多元的选择空间,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难免会导致人们思想意识上的独立性, 帮助职工群众培养和树立与时代同步的思想观念, 努力减少因思想观念滞后而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 用先进的思想引领职工的精神世界。

突出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功效。要把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国民心态作为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在以前形势任务教育中较为薄弱, 但却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形成理性的认识方式、思维习惯、行为方式, 学会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处理问题, 形成自信高尚、从容淡定的国民精神。

突出确保企业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功效。要把形势任务教育作为一项贯穿全年的工作, 而不是一项季节性的工作, 以确保企业全年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形式多样、不间断的形势任务教育, 及时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企业政令;加强对企业社会舆论的引导, 通过教育及时纠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思想倾向, 树立企业的正风正气。

加强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拓展教育内容, 着眼职工群众需求开展工作。除了坚持传统的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外, 要把职工群众的需求纳入到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中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深入调研挖掘不同层面职工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所关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组织材料, 备好课,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使群众听得懂, 记得住。尤其是要敢于涉及工资分配、就业、同工同酬、住房、教育、医疗这些敏感性问题, 采取双向交流的方式, 让群众把自己的思想疑惑讲出来, 一次讲不清, 讲两次、三次, 要让“理”在思想的交锋中逐渐明朗起来。

创新教育方式, 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传统的形势教育方式着眼于大而全, 灵活性和互动性都不够。要在大报告、大宣讲、大活动中, 增加“一人讲”为“大家讲”的模式、“灌输式”为“互动式”的模式、“指导式”为“讨论式”的模式, 转变传统形势任务教育中单向的、高高在上的、指导式的教育, 树立平等沟通、公开开放、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走出去”战略, 更好地适应企业流动性大、工作节奏快的需要, 以及职工队伍构成多元的需要, 同时也使形势教育由“你打我通”的模式变为平等交流模式, 显得宽松而贴近民心, 容易使职工群众能听得进、坐得住。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分众化理念, 构建定位明确的教育目标。目前企业在人员构成上可分为在职群体和非在职群体, 在职群体中, 从用工形式上可分为全民合同制工人、劳务合同制工人、企业临时用工等十多种用工形式;非在职群体主要由离退休职工和企业职工家属组成;有些学者还认为当前社会从利益结构角度已形成了“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社会底层群体”。尤其是企业, 经过这些年来的深化改革, 企业的经济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职工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 所以把来自传播学的分众化理念引入到企业形势任务教育中来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是根据不同群体受众的不同特点, 确定形势任务教育的选题、方式以及期望达到的效果, 使“所讲”与“所思”较好地结合起来, 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培养人才多样的理论骨干队伍, 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增强亲和力。目前, 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人员主要有三类:一是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 二是外请的专家和教师, 三是临时培训的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尤其是第三类人员, 一般都是宣传某项重大方针政策时, 由于人力不够, 临时抽来培训, 仓促上阵, 这些人理论基础薄弱, 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要提升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水平, 就一定要把企业政治理论人才的培训与技术人才的培训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来, 使这些人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 既能“高端切入”也能“低端切入”来从事释疑解惑的思想引导工作。与此同时, 要从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角度考虑, 从不同受众群体中聘请思想素质较高、思辨能力强、表达能力强的职工群众参加到形势任务教育中来, 定期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 只有让他们深入到各自的群体中, 用他们习惯的语言和方式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 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企业形势 篇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企业发展迅猛,企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同时企业竞争形式也是百花齐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而存在着,由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要使企业在新时代下存活和发展下来,弘扬企业文化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发展来提出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弘扬企业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企业仅靠资金,技术,人才,规模,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传统的战略优势要想在新时代里生存发展下来以显得十分不易。因此如何弘扬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已经在当今社会的企业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引起各大企业的重视。相比较于传统企业而言,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更显得比较的容易。同时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一个企业长期立足于时代的关键之所在。企业可以通过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宿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形成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这样可以为企业谋福,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和弘扬企业文化的优势

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人通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和升华出来的理念,带有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为企业员工所遵守,是企业最独到的标志和象征。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要素也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一般企业的价值观指导企业的实践活动。一般如非重大的变故企业的价值观是不可更改的,是固定不变。行为方式是企业的最直接的企业文化的展示,企业文化的传递都是通过员工的行为方式来呈现展示的。企业可以通过一定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形成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价值观,企业文化,行为方式,道德风尚,行为准则,企业制度,企业民主,企业风尚,企业目标,企业计划等目标以此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持久力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二、结合大庆石油企业文化来探讨如何弘扬企业文化

第一,培养爱国企业文化。

培养为国争光,为名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时刻响应党的号召,为国谋福利,争做民族企业。纵观大庆油田的文化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爱国精神始终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并成为大庆石油企业文化的标志和象征,由于它的爱国文化,大庆石油企业得到国家的扶持和国民的大力支持,为它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扫清了许多的阻碍,从而成为民族企业的龙头老大,这无疑是爱国企业文化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体现。所以在新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民爱国意识的增强,外来企业的冲击的影响下需要诞生像爱国企业这种民族企业。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也得把思想道德作为考察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同时在企业领导人员得把弘扬爱国精神贯彻到实际行动,对员工时刻强调爱国的重要性,也要生产带有爱国创意的作品,形成独特的爱国主义企业文化。

第二,培养求实严谨和奉献精神。

大庆油田企业的又一重要的企业文化是“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和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大庆油田时刻铭记要讲究科学时刻铭记严谨对事的求实精神,注重反映事情的真相,求实的对待每一件事情,一丝不苟的做事是大庆石油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标志,这一企业文化为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发展,赢得了许多声誉。通过上述事例的分析,可见企业文化需要培养求实严谨和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企业必须要让这一精神贯穿到企业文化培养的始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独树一帜的立足于全行业。

第三,培养企业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自古以来都是企业竞争的杀手锏。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就像一滩死水,毫无动力;像没有翅膀的鸟儿一样无法飞翔;像没有线的风筝,随意吹拂。可见创新思维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纵观历史风云许多企业正是因为没有创新思想而被兼并,淘汰出历史的舞台。大庆石油企业之所以能长存于历史的舞台,并且越来越向好的态势发展至关重要的还是大庆石油企业掌握了创新这一利剑,并运用企业创新文化将其他缺少企业创新文化的同类企业打败,获得了高于同类企业的声誉,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由此可见,创新确实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以企业文化需要企业的创新思维。

三、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的问题

企业文化的发展的确已经引起相关企业的重视,但是各个企业在发展属于自己文化的基础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企业文化政治化,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些企业为了拉拢地方政府,强行把政府的政治思想加入到企业文化中而不管实际情况,就像一味的奉行艰苦思想却忽视了奖惩制度,忽视了按劳分配原则从而损害了员工的实际利益。又比如企业文化过于形势化,很多企业针对于人们现在倾向消费有文化的商品,为了提高自己的销量很多企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来打造文化品牌,但都是打的一些虚假口号没有一些实际的行动甚至与所提倡的口号相悖,这种情况导致了消费者不再相信企业了,觉得企业虚假宣传。所以企业在塑造自己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塑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和文化品牌,从而在文化品牌领域内独树一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弘扬企业文化显得日益重要,针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许多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也为了满足市场变更的需要,许多企业都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一些企业由于企业文化的胜利在企业文化的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效益,与之相反的是一些企业弄巧成拙,塑造了一些与本身企业文化相悖的文化,造成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从而失去了企业的信誉,给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在企业文化的弘扬过程中应该注重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需要代表企业的文化,同时也需要让企业所形成的文化来指导实际的操作,让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始终,融入到企业生产发展的各个阶段,而不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脱离,也不能只是一种口号而从来不知道执行。由此可见,我们要在战略上重视建设企业文化和弘扬企业文化,在战术应该把它贯彻到生产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样企业才能在新形势下有生存之地并且长久的存活,成为全行业的龙头,成为企业的代表和标志。

港口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分析 篇3

【关键词】港口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分析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欧美各国的需求严重下降,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出口经济的增长增幅,而且国内的市场由于政府对于房地长市场进行调整,也都使得上下游的很多企业增长陷入了停滞之中。在这种背景下,港口企业所从事的贸易进出口也就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对于这些情况进行分析。

一、当前的港口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因素

1.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震荡

在2013年之后,我国经济停滞不前,国内各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国家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加码,房市萎靡不振,所以房地产上下游的诸多产业受到影响。随着国际贸易的萎缩,煤炭、铁矿石、大豆等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量也都在下降,曹妃甸的资源类进口商品也就失去了市场的竞争优势。曹妃甸港口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满足京津冀地区的铁矿石,煤矿等大宗商品商品的需求,但这些规划都受到国内需求不振,国外市场进出口萎靡的影响。

2.港口的货运量进出始终是制约港口企业发展的瓶颈

曹妃甸的港口货物主要辐射的区域就是我国的京津冀等区域,定位为煤炭和钢铁大港,在这种商品的运输过程中火车始终是主力运输工具,所以依据实际情况发现货物的进出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在火车皮的调度方面也都存在着问题,这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港口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削弱了港口的市场竞争力。

3.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港口的企业中大多数从事的贸易资金量都是很大的,而且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也都难免会发生资金的周转方面的问题,而且小微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也都是较为普遍的问题。根据实际的调查发现,在港口企业的贸易中,货款的拖欠也都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资金的交付时间周期有的长达半年之久,这样的现状也就严重的影响了边贸企业的资金周转,有不少的小微企业也就由此陷入了困境。另一方面,由于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门槛较高,条件较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扩大进出口。目前小微外贸企业的融资还是比较困难。

4.国家进行的营改增的税收改革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国家的税务部门为了减轻企业的税负,在我国也实行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在实际的过程中,就港口企业而言,在这次的改革中也没有得到实惠,主要的原因是在企业的支出较大的一部分就是过路费还有过桥费等费用,这些项目都是不能够进行抵扣的,对于港口企业来说在税负的减少方面并不是很明显,所以物流企业为了转嫁成本把多出来的压力全部都转移到了外贸企业身上,在向企业收取运输费用的同时,要求外贸企业负担其所开具发票金额相应的税金。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这也在进一步的程度上压榨了企业的获利空间。

二、改善港口企业经营发展的建议

1.积极地转型,拓展业务结构

对于外界的市场经济变化,还有宏观经济的调整,政府等有关部门需要积极地引导企业来转变原有的贸易方式,进而使得进出口的总额可以扩大。比如根据国内的市场波动来做好大豆、菜籽还有一些农产品的进口工作,利用国外的对于家居、机电设备还有一些高新技术的产品的需求来增加出口,通过使得港口的进出口货物量加大来巩固原有市场以及积极开拓新的市场。

2.政府部门加大税费的改革力度,切实的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

要想切实的扶持企业的发展,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积极地做好以下的一些方面的工作:第一根据企业的特点,适当的减轻企业缴纳的营业税还有增值税等税收项目,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要积极地取消,对于侵害中小企业的情况要积极的进行规范;第二对于确实存在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有关的方面可以采取减免税收的方式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减少开支;第三是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中小型微利企业“门槛”,借助税收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对于民营企业在技术开发经费方面的支出和引进科技人才方面的支出可适当给予税收优惠,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3.多方的进行协调,切实减轻外贸港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政府可以积极地出面来协调港口区域银行,进一步的针对外贸的特点来发展银行的退税,仓单、合同、信用证、库存商品等有效单证和实物抵押贷款业务,切实的来为港口企业积极地解决资金的流动上的问题,为企业解决资金上的难题;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引导企业来加强和中国的进出口银行之间的合作,利用银行的贷款时间长,金额较大,还有利率较低的优势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驾护航,除此之外也要积极地协调有关的方面来帮助企业进行退税。

三、结语

综上所述,港口企业在目前的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但是随着金融危机周期的走出,在未来的时间内,还是存在着很光明的企业获利空间的。为了帮助企业来度过经济不景气时期,各方面的有关部门需要共同助力来打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帮助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源湘,杨新龙.关于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景气指数与成本景气指数相关性的分析山.安徽省情省力,2011

企业形势 篇4

一、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形势任务教育的针对性

虽然我们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各方面困难和压力依然十分沉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售价依然在缓步下跌,短期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货款回收难度很大,市场形势很不容乐观,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方式继续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但自主创新能力、节能减排工作的压力很大;非煤产业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但也只是刚刚起步,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依靠非煤产业解决企业安置富余人员、提升竞争力、增加利润增长点,目前压力很大,任务十分艰巨;矿点多而且分散、老矿多、战线长,安全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实现安全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是共同行动的基础,是企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没有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就没有行动上的自觉和步调上的一致,所有的思路、规划、部署、措施和要求就无法真正落地。西点军校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说的是做一件事情之前怎么看、认真不认真,决定着事情的结果。我们国家也有句古语叫“水滴石穿”,它有两个前提,一是坚持不懈,一是方向始终如一。这里有个韧劲问题,也有个态度问题。目前,由于宏观形势、煤炭市场变化、历史遗留问题等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之复杂,深化改革任务之艰巨,转型发展压力之大都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必须迎难而上,在问题和困难面前,不回避、不退让,不能因态度问题输在事之未启,输在起跑线上,要有那么一股子拼劲,要有那么一股子韧劲。

面对当前这种复杂严峻的形势,必须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把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方向和目标向职工群众讲清楚、说明白,成绩要讲,而且要讲足、讲充分,让干部职工增强信心、凝聚力量,更要把不足讲深、讲透,让职工认可、信服,更要把措施、办法、计划讲细、讲实,让员工了解企业现状、更要明白企业的未来,让职工相信,只有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的同向合力,企业和个人才能共同发展。通过开展大讨论、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引导职工树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理念,树立信守劳动合同、顾全企业整体利益的诚信理念;树立爱岗敬业,争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主人翁理念,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企业中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与目标任务相结合,增强形势任务教育的实效性

任何企业的发展壮大,前进道路上既有鲜花和掌声,也有不少坎坷和泥泞。尤其是在煤炭行业普遍困难的大背景下,煤炭企业更应该主动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形势。自我调整,首要的是调整精神状态。困难面前,企业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士气的竞争、勇气的竞争、韧劲的竞争。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提振士气,鼓足勇气,坚韧不拔,就没有爬不上的坡、没有过不去的坎。因此,做好形势任务教育工作最实质的就是把政策内容以职工接受的方式讲清楚,让职工能够理解和接受。做到至真至诚、入情入理,既强调形势的严峻和企业的困难,也充分考虑职工群众合法合规的利益和诉求。要成为职工的知心人,尽量站在职工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考虑问题,用扎实细致的工作走进职工心里。只有这样,职工心里才会有企业,干群关系才会和谐。

随着企业的发展,对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企业发展到今天,一方面,需要干部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与企业发展和业务板块需求相匹配,必须把全面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能力素质摆在头等重要位置,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培养,不断优化存量、引进增量。另一方面,需要干部职工队伍的工作作风与攻坚克难的繁重任务相适应。真正把那些能干、肯干、敬业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这既是企业现实生存的需要,也是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

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宣传活动,主要作用就是要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企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企业的奋斗目标,引导广大党员和职工时刻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面对市场急剧变化,既不惊慌失措,也不掉以轻心,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企业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上来,承担起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做到谋事、干事、干成事,切实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好,把暂时的困难解决好,把发展的思路调整好,在各级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始终把干事、创业、讲奉献放在第一位,把最好的自己塑造起来,把最好的自己展示出来,把最好的自己坚持下去,使实实在在干事、兢兢业业干事成为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以实际行动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推进各项工作整体、协调发展。

三、与献计献策相结合,增强形势任务教育的灵活性

无论从哪方面讲,国有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广大干部职工。企业要发展,必须要依靠干部职工、依靠职工群策群力,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围绕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通过组织开展全员大讨论,广大职工既看到了前途和希望,也明白了困难和问题,让广大职工群策群力,人人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不但增强每个职工对企业的责任心,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全体职工应对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要积极引导职工全员参与“五小”技术创新和“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等活动,着力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提高资源和原材料利用率。深化开展“师带徒”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和技师等先进典型的示范表率作用。大力开展“齐心挺,共荣兴”活动,围绕“稳、省、挣、改、创”倡导职工“献一计、攻一关、学一招”,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为促进企业增强克服困难信心、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寻找渡过难关良策做出积极贡献。

目前,企业需要破解的难题很多,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强调各级特别是基层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创新活力;越要强调层层履职尽责,强调第一时间、第一责任、第一方案。不能简单地当传声筒、二传手、收发员。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本事,能够解决问题是真本事。各级党委都要高度重视,千方百计调动一切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格局。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观念、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和责任观念,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主动改进工作,克服畏难消极情绪。在工作的理念、方法、措施、制度等各方面,学会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处理新诉求。注重以党建带工建、以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工团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活动,多做一些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情,积极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氛围,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助力。

摘要:面对煤炭市场日益严峻的形势所带来的职工思想活跃状况,形势任务教育发挥的主要作用是积极宣传引导、释疑解惑,在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上下功夫,在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进程中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关键词:针对性,实效性,灵活性,思想认识,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李旺.浅谈严峻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4(04).

[2]吴金菊.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六个突出”[J].经营管理者,2013(10).

[3]张永超.努力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J].华章,2013(07).

企业形势 篇5

一、经济新常态下石油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油价不断下跌造成石油企业利润下滑,部分单位人员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原来表现不太明显的各种矛盾在这个时期慢慢凸显出来,这些矛盾在员工思想中的反映越来越明显、尖锐。部分企业重经济建设,轻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看作是外在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附加物、添加剂,认为企业文化是属于文化的东西,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属于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属于赞助社会公益活动。

二是石油企业形象受损,石油企业曾经是鲜明的、正面的和成功的,是“三老四严”,是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成品油价格上涨、天然气价格并轨,加之国家加大了反腐工作力度,油田企业部分“蛀虫”不断被发现,公众对石油企业的形象认知变成“油老虎”、“气老虎”。

三是随着改革力度加大和信息化逐步覆盖,石油企业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压缩管理层级、试点开展基层单位扁平化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导致中间层的联系交流减少,从而人格化的影响力也相应减少,进一步导致了监管和影响力度的缺乏,企业文化就很难落到实处。

四是企业文化呈现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80、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员工陆续进入石油企业,因为从小家庭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新生代员工的独特思维以及行为方式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部分员工甚至不太认可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在一些石油企业中,部分人员甚至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构建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认为就是开展一些活动,提出一些口号等,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的工作,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

作用。

二、经济新常态下石油企业文化的构建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石油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与其他文化有机融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

一是要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原则。学习借鉴与继承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学习借鉴国内外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抄照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创新,吸其精华,去其糟粕,石油企业的岗位责任制、“三老四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优良传统和作风,仍有重大现实意义,需要发扬光大。循序渐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打好基础,抓好形态文化建设,使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整体统一与各具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统一,就是强调共性,有利于企业文化形成规模力量;强调各具特色,就是强调个性,有利于企业文化精彩纷呈。

二是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制度相融合。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培养符合油田公司发展战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精神,把企业理念及时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推动管理升级。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提高员工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员工认同团队,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职责,并采取有效方式,将企业精神和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宣传贯彻到广大员工中去,使上上下下不断加深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同,增强责任感和自豪感,并转化为自觉

行动。

三是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合规文化建设相融合。突出依法治企,依法治企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道,合规管理是依法治企的基石。要坚持弘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把法律制度的刚性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柔性管理有机结合,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有机统一,在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主动创造新条件、寻找新办法,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

四是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中的极好途径和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与此同时,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很好地利用和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来推动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员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实现企业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与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形势下员工群众的人文关怀,心里疏导和精神抚慰工作。

五是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油田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相融合。在新《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实施以后,要将安全管理的理性认识上升到文化体系,并利用其独有的功能,实现安全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为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从而实现本质安全。

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对策 篇6

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

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我有两个判断:第一,中国经济当前仍然处于增速换挡的过程中。第二,中国经济下一步将呈现勺型的增长态势。

第一,为什么说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增速换挡的过程中?因为,从2010年到今年的GDP数据均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速在持续下行。2010~2015年各年的GDP数据依次是10.04%、9.2%、7.8%、7.7%、7.4%和6.9%,2016年前两个季度的GDP数据为6.7%,底部尚未探明。不仅G D P如此,而且构成影响G D P的一些重要指标也有类似的表现。比如,需求侧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2012和2013年均同比增长7.9%、2014年同比增长6.1%、2015年同比下降1.8%。其中,2015年全年只有2月同比增长4 8.3%、6月同比增长2.8%,其余10个月均是同比下降走势。今年1-8月只有3月同比增长11.5%,其余各月均为同比下降走势。

需求侧三驾马车之二的投资,2012年同比增速为20.6%、2013年同比增速为9.6%、2014年同比增速为5.7%、2015年同比增速为10%。今年1-8月各月的数据为:10.2%、10.2%、10.7%、10.5%、9.6%、9%、8.1%和8.1%。

需求侧三驾马车之三的消费,2012-2015年各年的数据为14.3%、13.1%、12%和10.7%。2015年1~12月各月的数据均在10%上下,今年1~8月各月的数据为:10.2%、10.2%、10.5%、10.1%、10%、10.6%、10.2%和10.6%。

同样,供给侧的指标表现也类似。比如说工业增加值,2012~2015年各年的数据分别为10%、9.7%、8.3%、和6.1%。其中,2015年1~12月各月的数据分别为:6.8%、6.8%、5.6%、5.9%、6.1%、6.8%、6%、6.1%、5.7%、5.6%、6.2%和5.9%。今年1~8月各月的数据为:5.4%、5.4%、6.8%、6%、6%、6.2%、6%、6.3%。

还有一个先行指数,即PMI。2012-2015年各年的PMI均值分别为:5 0.7%、5 0.8%、5 0.7%和49.9%。其中2015年1~12月各月PMI数值均在49.8%徘徊。今年1~8月各月的数值分别为:4 9.4%、49%、50.2%、50.1%、50.1%、50%、49.9%、50.4%,在49%上下徘徊。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真实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的指标即用电量。2012-2015年各年的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5.5%、7.5%、3.8%和0.5%。其中2015年1~12月各月的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2.5%、2.5%,-2.2%、1.3%、1.6%、1.8%、-1.3%、1.9%、-0.2%、-0.24%、0.6%和-2.1%。今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2%、2%、5.6%、1.9%、2.1%、2.6%、8.2%和8.3%。

工业用电量指标更低一些,2015年全年只有1、2、6和8月四个月的工业用电量比上月增长,其余各月均比上月下降。今年1~8月的工业用电量指标分别为:-2%、-2%、4.2%、0.6%、0.9%、1.4%、6.9%和4.8%。

应该说,上述指标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在当前总体处于增速换挡的过程中。

第二,中国经济下一步将怎么走?我认为,这主要取决于经济探底是什么形状。经济探底逻辑上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就是圆坡底,平缓到底,平缓地再起来;第二种是勺底,勺子前段一个勺把,斜着振荡一段时间,再小幅反弹到勺沿,过去六、七年来我们就在勺把上持续下行,还没到勺底,或许就在明年到达勺底,然后再振荡一段时间,如果我们的改革取得成效,转型升级取得成效,不排除在勺底再反弹到勺沿的可能性,然后再振荡前行。我认为勺型比L型能够更加准确概括当前经济的态势。这是因为L型是断崖式的下跌,我们现在不是断崖式的下跌,如果改革转型做得不错,还有小幅反弹的可能;第三种探底的形状就是捺型,一撇一捺,一直往下,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这三种经济探底未来哪一种可能性比较大?这主要取决于经济探底之后的反应模式。相应地反应模式也有三种。

第一种是探底碰撞后迅速清醒反弹。即通过真正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的深层次改革,把经济未来的活力和信心激发出来。

第二种是探底碰撞后茫然不知所措。即进一步加强管制、加强控制。一般来说,在经济探底的过程中会引发某些振荡,很自然的反应就是加强各方面的管控。如果作为临时的手段是必要的,怕就怕把它常态化,一旦常态化就会扼杀经济未来的活力。

第三种是经济探底后介于清醒与茫然之间,即振荡摸索着前行。

我个人认为第三种反应模式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也就是我说的未来经济增长将呈勺型或者L型往前走的态势。但是,要实现经济呈勺型或者L型的走势,必须要付出艰巨的努力,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努力。

第一要培育三个意识,即自信、相信和敬畏。

第二要培育三大新动力。过去我们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当前和今后我们必须要在供给侧培育三大发动机,即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制度变革是指行政管理改革,结构优化包括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要素升级包括技术进步、提升人力密集化、知识增长等,这三大发动机大致对应着新一届领导提到的改革、转型、创新三大方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及时有效地把三大发动机发动起来。如果三驾马车靠不住,三大发动机发动起来我们的经济也能平稳步入新常态。反之,三大发动机还没有及时有效发动起来,则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第一个是化解存量矛盾,即化解过去的产能过剩以及高房价这种资产价格的泡沫杠杆率等问题。第二个是培养经济增量的问题,因为光解决存量还不行,还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区域、新品牌和新模式。第三个是要解决好风险控制的问题。一般说来,在这样一个新旧增长动态过程中,新旧产业的置换过程中,新旧发展阶段的转换过程中,有可能引发某些风险,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高超的宏观调控艺术和政治艺术把风险控制在有限范围之内。应该说,我们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努力,可以实现未来一个勺型或者L型的增长态势。

关于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在此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第一,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第一个层面,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要发挥企业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二个层面,供给侧改革是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要除旧布新、壮士断腕、凤凰涅磐、欲火重生。

第二,供给侧改革不等同于供给管理。供给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简称。就是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背后的制度性矛盾而推动的改革。而供给管理是指解决供给侧问题而推进的管理,所谓三去一降一补属于供给管理,而不属于供给侧改革本身,因为改革是要改制度的,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本身不是个制度的问题,只有针对造成产能过剩、造成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背后的制度(比如说土地制度、国有企业制度、政府制度、垄断行业制度等)进行的改革,才能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下很多人把三去一降一补当成了供给侧改革本身,这是基本概念不清。

第三,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管理政策有四个不同点。一是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强调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而供给侧改革强调发挥企业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一边是政府,一边是市场。二是需求管理政策强调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供给侧改革强调创新驱动提高效率实现增长。一边强调投资驱动,一边强调效率驱动。三是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解决经济短期周期波动的问题,而供给侧改革主要是解决经济中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边是短期、一边是中长期。四是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发挥政府政策的作用。比如说财税货币金融政策的作用,政策一般都是灵活机动的;而供给侧改革主要是强调发挥法律法规、标准体制机制等制度的作用,制度是相对稳定的。一边是政策,一边是制度。

第四,供给侧改革有四个核心内容。一是培育新的主体,主要是创新型的主体,比如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个人等,通过创新型主体的培育,提高效率,增加有效供给。二是培育新的要素,生产要素分为规模型要素和效率型要素两类,供给侧改革培育的新要素是效率型要素。因为供给侧改革特别强调提高效率、实现增长。三是要培育新的产业,主要是高附加值的产业或者高端的产业,支持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符合消费结构升级方向的产业以及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四是要培育新的动力,也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由原来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依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或者改革转型创新这供给侧的三大发动机拉动经济增长转变。

新经济形势和供给侧改革下的企业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新宏观经济形势和供给侧改革,企业该如何应对?我个人有几点建议:

第一要认清新形势。企业要认清中国经济已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入到中高速增长时代这样一个新形势,要认清中国国际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这样一个新形势,要认清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到新阶段,进而导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发生新的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要认清我们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这样一个新形势,要认清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这样一个新形势等。

第二要抓住新机遇。在新宏观经济形势和供给侧改革下新机遇同样很多,消费结构升级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工业化、城镇化进入新阶段给我们带来新机遇,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给我们带来新机遇,全面改革深入推进给我们带来新机遇。具体哪些行业有新机遇?我认为:第一是环保产业;第二是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水务产业、沙漠产业、海洋产业;第三是部分资源能源行业,尤其是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资源能源行业,特别是其是在新一轮价格改革过程中有可能提价的资源能源行业;第四是大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现代传媒产业,旅游产业,教育培训产业等;第五是大健康产业,包括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产业、养老服务业等;第六是新型金融业,包括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第七是现代农业,包括各种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都市农业等;第八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关的行业,人本的城镇化、协调的城镇化、市场的城镇化、品牌的城镇化、集群的城镇化、绿色低碳的城镇化、智慧的城镇化、人文的城镇化,所有这些特点里面都蕴藏着独特的产品和机会;第九是部分行业,尤其是我们在促进军民融合发展中的一些军工行业;第十是妇女儿童用品行业,全面两胎放开,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第十一是信息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第十二是绿色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符合生态建设要求的制造业,比如说新能源汽车;第十三是物流快递行业。总的来说,以上十三个行业具有四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所在行业符不符合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符不符合绿色低碳的世界潮流?符不符合移动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方向?符不符合政府政策补贴的方向?就企业而言,所在行业有没有发展前景,可以按照这四个标准去判断。

第三要迎接新挑战。中国经济还可能继续下行,会带来新挑战,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带来新挑战,经济结构调整阵痛带来新挑战,人口红利消失带来新挑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带来新挑战。具体什么行业挑战会比较大?第一是房地产及其上下游行业;第二是三高行业,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第三是资源能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如钢铁、煤炭、石油、石化、电解铝、玻璃、建材、造船、冶金等恒业;第四是受移动互联网冲击比较大的行业,如传统商业、传媒、出租车等;第五是受反腐败作风建设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如餐饮、宾馆、奢侈品、烟酒、明信片、挂历等。

第四要培育新的意识。就企业而言主要有两个意识,第一要有抱团意识。在当前经济还没有探底的形势下,对每个企业来说,光靠单个企业求生存发展有难度。所以要学会抱团求生存、分工协作求发展。第二要有底线意识,要把未来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提前想好。

第五要找准新定位。定位很重要,两句话概括。第一句话,定位决定成败。在我看来,细节决定成败是有前提的,如果定位正确的话,细节可以部分的决定成败,如果定位错了,细节做得越好,在错误的道路上就会走得越远,所以一定是先定位决定成败,然后才有可能细节决定成败。第二句话,定位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应怎么定位?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知道目标客户是谁,目标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其次,要找到产品服务定位,围绕目标客户的核心需求,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第三,要找到盈利模式定位,企业是要盈利的,究竟是通过卖产品盈利,卖服务盈利,还是资本运作来盈利,需要定位。第四,是组织机制定位以及营销渠道的定位,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这一定位尤其重要。总体而言,定位不明确,盲目多元化,企业很难生存发展。

第六要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应围绕新的定位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即要按照上文所说的十三个行业去开发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按照四个判断标准去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

第七要制定新的战略。企业的战略很多,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别选择适合当前需要的战略。比如说创新图存战略,通过创新图生存的战略,通过创新杀开一条血路的战略。比如产品转型升级的战略、勇当大树的战略、低迷时期安静冬眠的战略和降低成本的战略,通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以及通过降低成本延长企业生存时间,此外还有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重大投资、谨慎投资的战略与防守反击的战略等。

第八要开拓新的市场。市场有国际国内市场两个方面。国际市场的重点有点:一是要先开拓率先复苏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二是要开拓一部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三是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的交通节点城市、旅游胜地、资源富集的市场。国内市场也有三点:一是要开拓具有后发优势的一部分中西部地区市场,二是要开拓新型农村和新型城镇的市场,三是要率先开拓生态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市场,这是因为现在部分地区雾霾重重,部分地区悄然出现生态移民的迹象。

第九要培育新的要素。企业总是要整合利用优化配置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目前要注重高级要素,也就是我前面说的效率型要素,如知识、人才、技术、信息等。企业要推进产业产品转型升级,就必须要培育这些高级要素。

第十要立足新的空间。企业总是在特定的空间中生存发展。企业发展之初,在那个小地方可以,随着规模扩大,档次提高,则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因此可以把企业的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延伸到更大的城市去,从更大的范围里面整合资源。

第十一要塑造新的品牌。品牌对企业发展很重要,意味着附加值和竞争力。在当前的形势下,塑造什么样的品牌比较好?绿色低碳的品牌比较好,因为它符合世界潮流,因为它符合消费者的偏好,也因为政府政策的鼓励。

第十二要建立新的组织。组织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组织的设计可以把每个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比如要适应移动互联网的需要,把金字塔中间不必要的环节去掉,推进组织的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瘦身健体、降低组织成本。

第十三要建立新的制度。企业的制度很多,包括产权制度、公司治理制度、激励约束制度和各种管理制度。在经济相对比较低迷的时期,有两件事应该重点优先做,第一件事是学习练内功,第二件事创新优化企业的制度,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

第十四要探索新的模式,如新的管理模式、盈利模式、商业模式等。

新形势下企业党务新思考 篇7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想的涌现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需要企业党务工作进行转变,不断地创新改进党务工作方法,提升企业党务工作的创造性和时代性,推动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党的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一全局性重大课题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新形势下,企业的党务工作者要具有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改革精神,从而能够对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全面的推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的要求。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加强企业的党务工作,发挥好企业党建工作在经济工作中的龙头作用,需要建立一支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的党务干部队伍。这要求党务工作者在很多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与追求,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自身精神的建设,对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提升党务工作而努力。

二、新形势下企业党务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积极改进党的形式,把党务工作落到实处,对企业党务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企业内部利益的诉求多元化,加强企业党务工作是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增强凝聚力的内在要求。只有党组织通过协调利益发展、化解纠纷,整合各种资源,才能形成和增强企业凝聚力,保持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

企业的竞争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组成的。而“软实力”的提升恰好是企业基层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而独有的政治优势,是提升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加强企业党务工作是企业发展生产力,提高发展水平的必然举措。企业党组织是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作用能够得以全面发挥,是党的执政能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

党务工作者可以通过有效的工作帮助员工和企业解决困难,保持积极昂扬的斗志,对于稳定员工队伍也有积极作用。由于国内外市场一些观念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不同的变化,造成员工的情绪不稳定,所以党务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员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适应现代化的建设要求,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党务的困境

(一)对党务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当前国内的很多企业制订了相关的党务工作制度,但是却没有将工作落到实处,缺乏实践性的工作,导致了企业的内部党员对企业的党务知识了解甚少、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无法将工作付诸于实践,而且不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要灵活处理党务工作,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企业减少了对党员的培训时间,使得降低了员工对党务工作的认识。

(二)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高,由于未在平时加强自身知识面的扩展,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不强,思想觉悟不够高,对接收新事物、新思想、新形势的能力不强;在政治方面,对党的理论指导思想认识浅显,缺乏深入的研究学习。使很多党务工作方法单一、陈旧,不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发展,未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大多数的企业党务工作仅限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企业的生存离不开高效稳定的发展,企业员工没有充足的娱乐和休息时间,更无法开展党务活动。所以大多数的企业开展党务工作只是走个形式,过于应付,只做表面文章,甚至对上级指示不闻不顾,企业的党务工作缺乏真实性。

(四)部分企业内部的党务工作人员不重视党务工作,不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只把精力放在了生产经营。

对于一些年轻的企业党员工作来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从事党务工作经验不足,造成对党务工作忽视,使得企业的党务工作没有成绩。

四、新形势下企业党务的新方法

(一)企业的党务工作必须坚持思想教育,加强思想教育的建设。

在当前形势下,党务工作的思想教育始终处在重要的地位,必须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给企业的党务工作者树立信心,在党务工作中关注基层员工思想教育情况,保持党务人员团队的稳定,有利于企业的安全发展。

(二)企业的党务工作人员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保持工作、思想的先进性,适应企业的文化和发展。

在企业的发展中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也要重视党务建设,应让全体员工意识到同样的重要性,而不是因党务工作就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企业的内部员工对党务工作有统一的认识,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使得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在新形势下,党务工作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做到以身作则,正常开展党务工作,让员工认识到党务工作的重要性,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尽力带动和影响其他员工,促进整个党务工作人员思想水平的提高,完成各项任务,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党务工作应该真实有效的开展,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

企业内部应该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认真对待上级的指示命令而不是草草了事。

五、结论

新形势下,企业的党务工作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做好党务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工作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健康。积极进取,推动企业党务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企业的党务工作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俊和.《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党务工作的思考》.

[2]于金.《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党务工作的思考》.

港口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分析 篇8

为准确把握当前港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近期, 笔者以防城港港口为切入点, 走访了防城港市商务局等部门, 并在防城港市全市范围内选取31家港口企业, 应用统计分析手段对其生产经营情况开展专题调研[2,3]。据调查, 2013年1~10月, 防城港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3.165亿美元, 同比下降16.34%, 仅完成目标任务的58.90%,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大幅下降。调研结果显示, 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持续增加, 铁路运力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 防城港市港口企业发展形势比较严峻。

1 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31家企业, 从企业规模看, 2家大型企业, 11家中型企业, 14家小型企业, 3家微型企业;从企业的主营业务来看, 从事货物运输代理、报关报检、船务代理的企业13家, 进出口贸易企业5家, 货物仓储、物流企业3家, 粮油生产、加工企业3家, 磷酸、松油等化工产品生产出口企业3家, 矿产品进出口企业2家, 货运港口装卸、搬运的企业1家, 火力发电企业1家。

2 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

2.1 超七成的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盈利

2013年1~10月, 31家调查企业中有71.0%共22家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盈利, 占19.4%的6家企业基本持平, 仅3家企业处于亏损。这些盈利的企业集中在进出口贸易、粮油加工生产、货物运输代理、报关报检、船务代理、火力发电等19家企业。

2.2 超六成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增加

2013年1~10月, 有19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同比增加、占调查企业的61.3%;7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保持不变, 占调查企业的22.6%;生产经营成本同比减少的有5家, 占调查企业的16.1%。企业反映成本增加主要在体现人员工资、运输成本、设备更新费用、原材料价格等方面。

2.3 企业出口订单大幅减少

防城港市以煤炭、铁矿石、大豆、菜籽等大宗商品的进口为主, 粮油、磷酸加工贸易在一直全市的外边贸体系中占据过半的比重。截止2013年11月中旬, 防城港市外贸企业普遍反映企业订单量大幅减少。以粮油生产为主的大海粮油工业 (防城港) 有限公司和出口磷酸为主的博拉暨广顺化工 (防城港) 有限公司为例, 由于国内市场销路不好、国外市场疲软等原因导致出口订单量大幅减少, 这两家企业2013年1~10月出口同比分别下降了38.50%和27.43%。

2.4 不到两成的企业盈利同比增加, 企业的营利能力较弱

截止到2013年10底, 在调查的31家企业中, 有19家企业与上年同期相比是盈利减少的, 占调查企业的61.3%;有4家企业盈利同比持平, 占调查企业的12.9%;仅有火力发电企业等5家企业的盈利同比是增加的, 占调查企业的16.1%;另外还有3家企业对比上年同期处于亏损加剧的状态, 占调查企业的9.7%。据某粮油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罗某反映, 该企业2013年1~10月仅盈利700多万元, 相比于上年同期盈利6800多万元, 盈利大幅减少。

3 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1 国内工业生产放缓, 产品进出口受阻, 国内市场销路不顺

2013年, 由于国内产能过剩、工业生产放缓, 过剩的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 进一步抑制了对上游原材料进口的需求。随着以煤炭、铁矿石、大豆、菜籽等大宗商品为主的进口量持续下跌, 防城港市资源类进口商品失去竞争优势。而自2008年10月1日国家取消边境小额贸易进口“双减半”政策以后, 广西对边境小额贸易的支持重点从支持进口调整为支持出口, 这对以进口为主的防城港市对外贸易结构来说冲击较大。在调研的31个企业中, 有26个港口企业认为“国内市场销路不顺”、“国外市场变化、进出口受阻”成为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磷酸、铁矿为例, 防城港市是全国主要磷酸出口口岸, 约占全国磷酸出口的40%左右。调查中的3家磷酸、松油等化工产品生产出口企业均表示2013年磷酸、松油等化工产品出口订单相比去年明显减少。调研的2家矿产品进出口企业中有1家以进口越南铁矿为主的企业今年1~10月一直处于亏损中。

3.2 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调研的31家港口企业中, 有接近50%的企业认为“生产经营成本过高”。企业普遍认为生产经营成本压力主要来自于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两个方面。一方面, 自2013年2月起, 防城港市再次上调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这是较大幅度的一次上调。一至四类最低工资标准, 由现行的1000元、870元、780元和690元调整为1200元、1045元、936元和83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由原来的每小时8.5元、7.5元、6.5元和6元调整为10.5元、9.5元、8.5元和7.5元, 标准水平平均提高了20%以上。特别对港口装卸、搬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 企业不但支付持续增加的员工工资, 还要包吃包住, 物价上涨使得企业成本支出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 随着2013年成品油价格多次上调、公路“治超”处罚力度加大, 企业的运输成本不断增加。据防城港市某大型物流有限公司的业务员王某某透露, 今年汽柴油价格多次上调和地方“治超”处罚力度加大后, 一吨货物的运输成本相比去年要上涨20元左右。物流公司为了化解成本压力, 必然会上调货物的运输单价, 于是油价的上调和“治超”处罚的风险无形中就转嫁到了企业的头上。

3.3 货物运量旺盛需求和运力不足的矛盾始终是制约港口企业发展的瓶颈

防城港港口货物的辐射区域主要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以及广西区内, 货物运输路途遥远, 因此南宁-防城港的铁路运输成为了港口货物的主要通道。一直以来, 防城港以运往外地的大宗货物为主, 发往防城港的货物不多, 输入输出的不对称, 导致从南宁发往防城港的车皮少, 长期靠排空足够的车皮发往防城港也不现实, 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铁路运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据中国华粮物流集团防城港港口库、大海粮油工业 (防城港) 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反映, 今年车皮调节问题较去年有所好转, 但仍无法满足企业产品外输的需要, 制约企业的发展。另外, 铁路运力不足使港口货物疏通不及时, 货物压港严重, 导致丢失港口客户, 削弱了防城港港口的市场竞争力。据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反馈, 今年由于港口货物疏通不及时, 堆场爆满, 货船无法靠岸只能停在锚地等待, 停在锚地一天的费用少则1~2万元多则10~20万元, 而且还会延误往后的船期。很多船东就只能选择转运到附近港口, 如湛江港等, 长期如此就丢失了一部分客户, 而且今年这种情况特别明显。

3.4 货款拖欠影响企业资金周转,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在调研的企业中, 除了影响力较大的防城港务集团、大海粮油、中外运等实力雄厚的企业外, 调查的17家小型和微型企业中有11家表示“货款拖欠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和“资金筹措困难”, 可见小微企业普遍都存在资金周转紧张、融资困难的问题。据某报关报检代理公司的尹经理反映, 货款拖欠是港口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普遍现象。一般买方先给货主支付定金或一定比例的货款, 余下货款在交货后付清, 快则1~2月, 慢则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能结清。这就影响了边贸企业的资金周转, 一些小微型的企业会因此陷入资金困境。另一方面, 由于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门槛较高, 条件较多,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影响了企业扩大进出口。虽然国家最近出台了支持企业融资的政策, 地方也成立了融资担保公司, 但是宣传力度不大, 融资业务培训也没有跟进, 企业对融资担保业务缺乏了解, 加之门槛过高, 所以目前小微外贸企业的融资还是比较困难。

3.5“营改增”产生的税费转嫁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国家为了减轻企业税负, 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 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 新增了11%和6%两档低税率。在本次调查中多家企业表示, 在实际操作中却由于物流运输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项目较少, 像过路费、过桥费等项目不可以抵扣, 税费负担减轻并不明显, 因此物流企业借此机会将税费压力转嫁到外贸生产企业身上, 在向企业收取运输费用的同时, 要求企业负担其所开具发票金额相应的税金。据防城港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的容经理反映, 某外贸企业从越南进口货物原来只需支付给运输企业50000元的运输费, 运输企业“营改增”后, 外贸企业需支付给物流企业50000元运输费外, 还另加6%的税金费用即3000元, 这还是临近的越南的海运收费, 如果是从巴西等国家远洋运输的船费动辄上百万元。对于外贸企业来说, 利润水平已经很低, 这笔税费被转嫁到外贸企业身上之后, 又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4 企业的期盼与建议

4.1 引导企业调结构、转方式, 开拓进出口业务

积极应对国家宏观经济结构及政策导向的调整, 引导企业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 转变贸易方式, 扩大进出口总量。一是对金川、核电、盛隆等大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指导企业做好机电设备和原材料进口;二是引导粮油企业调整经营策略, 根据市场阶段性供求动态制定采购计划, 抓住国内市场粮油产品消费高峰的有利时期, 做好大豆、菜籽、大米等农产品的进口;三是利用国际市场对家具、机电设备、重晶石、高新技术等产品的强劲需求, 引导企业积极提升出口订单量;四是完善海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条件, 扩大海产品出口和豆粕加工贸易出口。通过进出口的扩大进一步巩固传统市场和开拓新兴市场。

4.2 加大税费改革力度, 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加大税费改革力度, 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可以提振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创新动力。一是加大对企业负担的专项治理力度, 为企业适度减轻营业税、增值税等, 取消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用减免登记费、注册费等方式鼓励创业, 从严查处加重中小企业负担和侵害中小企业权益的行为, 并将违法违规收取的费用如数退还企业。二是对存在困难的中小企业, 建议实行一定时期内的水电费、税金减免政策或缓交政策, 帮助这些企业降低成本、节约开支,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恢复生产上, 确保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 避免欠薪、失业等情况集中恶化, 保持职工稳定。三是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 降低中小型微利企业“门槛”, 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的所得税税率, 借助税收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比如对连续几年经营状况好的民营中小企业实行差异化税收政策, 以及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的民营中小企业, 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于民营企业在技术开发经费方面的支出和引进科技人才方面的支出可适当给予税收优惠, 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4.3 加快通关速度、改善运输环境, 缓解运力不足的压力

一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 在中越 (东兴-芒街) 跨境经济合作区实施“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分线管理制度, 推动24小时全天候通关和无纸化通关。探索建立“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区域快速通关模式。二是在铁路运输需求紧张时借用公路运力资源。通过建设专用的货运干道, 实现客运与货运分离, 确保货运畅通无阻。三是集约使用岸线, 加大公共码头建设、控制业主码头的数量, 科学、合理调配, 充分发挥有限的岸线的资源作用。四是集装箱运输能够加速车、船、货的周转, 减少货损、货差, 建议政策扶持, 试行集装箱业务, 大力扶持建设集装箱专业码头, 提高装卸、运输效率, 减少营运费用, 降低运输成本。

4.4 多方协调引导, 解决企业融资的难题

一是政府出面协调防城港市各商业银行, 进一步开拓退税、仓单、合同、信用证、库存商品等有效单证和实物抵押贷款业务, 为防城港市外边贸企业解决流动资金需求问题, 为企业协调、解决授信和融资;二是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合作, 利用其贷款期限长、金额大、利率低等优势, 力争防城港市部分生产自营企业纳入成长型外贸进出口企业支持计划, 享受进出口银行优惠贷款政策。此外, 积极协调国税部门加快防城港市出口退税速度, 协调、建立重点出口企业退税机制。

4.5 加快防城港保税物流园区建设, 完善港口保税物流体系

防城港保税物流园区至今没有建成使用, 造成保税业务开展没有集中区域, 不利于保税业务开展。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防城港保税物流园区建设的力度, 完善防城港港口保税物流体系, 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 使保税物流园区内的货物可以自由流转, 促进港口保税物流业务的发展。

摘要:文章运用统计分析理论, 对港口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持续增加, 铁路运力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 防城港市港口企业发展形势比较严峻。

关键词:生产经营,统计,形势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桂竹.浅谈工业企业开展统计分析的重要性[J].有色金属分析通讯, 2003 (6) :9-10.

[2]黄源湘, 杨新龙.关于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景气指数与成本景气指数相关性的分析[J].安徽省情省力, 2003 (10) :31-33.

石油企业安全形势分析及对策 篇9

关键词:石油企业,安全形势,分析,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做好石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稳定石油企业的有序发展, 提高我国能源行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 石油开采本身属于高危行业, 安全生产、保障效益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 理性地分析当前我国石油企业的安全形势,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立足当前我国石油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 探索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当前我国石油企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要做到警钟长鸣

安全教工作不能懈怠, 必须要做好长期的安全生产教育, 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进一步强化对于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以及一线作业职工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 提高全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特别是对于特殊工种的员工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培训考核, 抓好持证上岗的制度建设。另外还要强化外部协调工作, 可以说对于石油企业而言, 没有哪些部门是独立存在的, 从管理、生产到销售到信息的反馈都是是相互紧密联系的, 特别是安全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则更加广泛, 在消防设施的检测、基础设施建设、隐患整改、治安联防以及综合治理等方方面面, 都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 需要系统外的相关部门与机构的鼎力支持。事实上安全问题的防范与整治并不是仅仅依靠安全管理部门能够全部解决的, 应该在安全部门的领导下, 做好企业的内部管理, 同时广泛联合外部支持, 从而保障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 为石油企业的一线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确保生产平稳

石油企业要根据设备操作以及生产组织的基本要求确定生产工作人员的总量, 要在不违背安全成产规律的情况下保障减员增效与安全生产。此外, 务必要强化劳动组织, 提高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度与默契性, 坚决避免某些岗位人员过劳而一些岗位过于清闲的现象。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多年来我国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适中不够科学, 因此, 企业必须要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从而保障安全生产。

三、加强安全管理制度文化建设

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文化是石油企业为了保障生产经营的稳定开展, 长期执行、完善并保障人和物安全而形成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防范措施、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宣教培训制度以及遵守纪律、奉公守法的自律态度等。同时, 其是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机制, 是石油企业安全行为文化的准则与规范, 是对于石油企业安全观念和意识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 更是达到石油企业安全物质文化目标的重要依据。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文化的建设包含着对国家卫生法律以及职业安全法规的理解和对于石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贯彻和落实, 其体现石油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各级安全生产制度的多个方面。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注重隐患整改

石油企业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隐患的防范和安全整改, 有效地体现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对于生产中的重大安全隐患, 必须要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 坚决将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 进一步防止由于危险源的失控而发生重大的事故问题。首先必须要优化工艺过程, 对于生产操作以及质量安全必须要严格控制, 要求作业职工必须要全面了解材料的特性, 科学控制生产温度、质量以及压力等相关参数,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加强防火、防爆以及防毒等安全控制, 做好事故的防范与演习, 使广大职工能够掌握基本的逃生和危机事件应对措施。同时, 石油企业必须要落实专人专岗工艺过程管理制度, 认真监督操作纪律和工艺纪律的执行。其次, 要做好设备控制过程的安全性管理, 对于安全防护设施以及生产设备要精心照顾, 保障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大力推广开发和应用全新的安全技术、设施与产品, 积极使用先进的安全检测设备, 为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好保障;最后要做好整体环境的安全工作, 企业要积极地为石油一线职工的生产创造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 要有针对性地将生产场所中的高湿、高温、震动、尘毒、噪声以及辐射等有害物质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五、提高全体石油企业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石油企业的生产革新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都对我们当前企业的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因此, 职工必须要从长远看问题, 从自身出发去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安全文化水平。尤其是对于那些新工艺以及新设备, 企业必须要积极地引导职工转变从业观念, 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核心凝聚力, 使广大职工能够用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和使用全新的技术和设备, 自动自觉地将安全问题放在心上, 使大家能够及时地完善岗位职责与岗位操作规程, 用全新的理念去代替陈旧的操作规程, 要防微杜渐及时制定和修正不适合新条件下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 使制度与管理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其次, 企业要定期开展座谈会为广大职工分析案例, 通过真实发生的事件为大家敲响安全警钟, 从而将安全工作深入人心。使安全知识的学习成为广大职工的本质需求, 成为一种企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六、转变管理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企业要积极转变管理方式, 建立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用人制度。加强人事制度改革, 从石油企业是生产实际需求出发, 制定出科学完整的安全干部上岗标准, 并且要进行定期的考核, 让那些了解管理、责任心强、专业安全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从事安全工作。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广大安全干部的工作热情, 还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另外, 企业必须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 实施动态与静态管理相结合的办法, 有效地打破常规, 抓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把“监督是职责, 服务是宗旨”落到实处。

七、结论

综上所述, 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 加强石油企业安全形势的分析并拿出有效地应对策略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其不仅关系到石油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壮大,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最终成败。石油是命脉, 石油也是动力, 我们要想永葆石油企业的命脉与不竭的动力, 就必须要从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出发, 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从而在提升我国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 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童生, 成金华, 郑馨.中国石油安全态势与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J].经济体制改革, 2005.

[2]刘庆成.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为了对策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 2004.

新形势下企业的融资方式 篇10

以往对于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转换债券条款设计、发行可转换债券动因和控制权转移风险,而忽略了发行可转换债券真实的动机以及发行之后真正的受益者和利益输送。本文以吉利汽车发行可转债的事件为研究对象,研究吉利汽车发行可转换债券而引起流通股股东和其他投资者蒙受损失的事件,进一步分析了发行可转换债券达到利益分割目的的机理,对完善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制度规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案例相关方介绍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是我国十大汽车生产企业之一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一级制造子公司,2005年成功在香港上市后总资产8.96亿人民币增长至2013年的335.99亿人民币,资产扩大高达37.5倍。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以总价27亿美元的价格的方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成立于1869年,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和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2009年9月22日,高盛集团的联营企业向吉利汽车认购金额为港币18.97亿元的可换股债券以及299,526,900份认股权证,转股后高盛将持有9.98亿吉利汽车股份。

二、吉利发行可转换债券获得资金和并购机会

吉利汽车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100%股权所需金额为27亿美元,其中包括18美元的注册资金和9亿美元的流动资金。吉利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融资,融资途径如表1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吉利汽车向高盛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到的3.3亿美元占总融资金额27亿美元的122%,吉利在高盛处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金额其实并不多,对于收购沃尔沃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这表明吉利汽车向高盛发行可转换债券不仅仅是出于融资目的。

同时,吉利向高盛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成本并不低,根据发行可转换债券协议的规定,初步换股价为每股1.90港元,相对于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溢价约6.1%,2006年吉利汽车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较停牌前溢价约25%,同时,1978-1992年712份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溢价率平均为21%,由此可见,高盛投资吉利汽车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是相当低的。另外,该可转换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6.58%,这使得在2012年和2013年向高盛分别支付了高达9,300万元、1,420万元的利息。

实际上,吉利与高盛的合作看重的是高盛作为国际顶尖投行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影响力。吉利希望高盛能利用自身的金融专长为公司提供融资设计、并购方案等。更重要的是,高盛当时是出售方福特汽车的财务顾问,对收购有相当的影响力。正是在高盛董事兼总经理肯尼斯·立特以及前任高盛高管、时任福特独立董事的约翰·桑顿撮合下,吉利才得以从众多竞购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并购沃尔沃。之后,高盛还充当了吉利的海外融资方,帮助其向海外发行高息债券融资。吉利发行可转换债券,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融资的需求,也可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机会,如海外并购机会、获取银行和政府的支持等。

三、高盛炒高股价,转股套现

吉利汽车向高盛发行可转换债券是为让高盛搭桥收购沃尔沃,而高盛投资吉利则完全是出于资本逐利本性。高盛看上的是中国国内汽车业的潜在市场,尽管金融危机使全球汽车行业一片萧条,但中国汽车市场却如日中天。高盛通过股权买卖可以赚取巨额利润。作为吉利海外融资方的高盛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中的收入来自于三个板块:并购顾问和经济业务的佣金;并购融资服务的收入;风险套利收入。在这第三个板块中,风险套利收入成为高盛帮助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主要原因。2009年9月底,高盛公开宣布投资3.3亿美元收购吉利15%的股权,而截止10月底,吉利股价暴涨350%,市值快速膨胀至290亿元。2012年11月高盛转股套现3.05亿美元,2013年10月转股套现3.1亿美元,共计直接套现6.15亿美元,与其3.3亿美元的投资金额相比,投资回报率高达86%。因此,机构投资者有资本逐利性,他们会利用可转换债券抬高股价,然后套现牟利,而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四、流通股股东、银行与地方政府利益损失

在吉利向高盛发行可转换债券,高盛帮助吉利海外高息融资和牵线福特后,高盛转股使吉利股本扩大15%,在抛售套现后,高盛“完美退出”,扩大的15%的股份使得流通股股东收益被稀释,同时,2013年10月9日,也就是高盛转股并且抛售的第二天,吉利汽车出现低开低走的状况,跌幅一度超过5%,在接下来的三个交易日中市值缩水超过10亿港元,流通股股东资产大幅缩水,损失惨重。

吉利汽车的收购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国内银行和地方政府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为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海外而向吉利提供了2.93亿美元的贷款;为实现吉利汽车在成都投资设立沃尔沃工厂的目的,成都银行向吉利提供1.46亿美元的贷款。这两笔贷款吉利仅需在三年内支付三分之一的利息,三年后酌情偿还。同时,李书福用沃尔沃的未来成功撬起了大庆,嘉定和成都三个地方政府的融资支持。然而,高盛还曾帮助吉利进行海外融资,发行了大量高息债券,正是这些高息债券使得吉利资金链紧张,财务问题加剧,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为避免吉利陷入财务困境,资金链断裂,曾给予吉利支持的国家开发银行和成都银行等国内银行势必将为吉利提供更多地后續贷款支持。而在吉利选址大庆,嘉定和成都的沃尔沃工厂后,面对由土地购买,厂房建设,人才引入等带来的大量营运资金缺口,只能依靠三地政府继续输血,地方政府的利益遭受损失。

五、案例启示

浅析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 篇11

一、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成本管理涉及成本预算、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五个方面, 是关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和。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三大基本战略之一, 成本管理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 由于成本抵减利润, 低成本则创造高效益, 增加盈利, 进而就可以为企业、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和收益。企业只有积累了大量财力才有可能去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改善职工福利, 使自己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保持下去。

其次, 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作为牵动企业经营管理的“牛鼻子”, 成本管理贯穿生产管理、物流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管理过程的始终, 起到了带动全局的作用。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企业成本和费用支出, 提高企业成本信息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内部使用者进行分析决策, 为进一步制定产品价格、进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再次,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国家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连续上调存款准备率。存款准备率每上调0.5个百分点, 商业银行就要增加3600亿向中央银行上缴的存款。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可贷出款项减少了3600亿。企业由此受到的挑战可想而知。企业面临如此困境想要生存发展不被淘汰就必须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 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企业难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进行成本管理。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与外部经济、社会环境脱节。有些企业局限于眼前利益, 害怕承担风险而原地踏步, 只进行简单再生产而不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 一味只通过减少支出降低成本, 成本控制仍然停留在战术方面而没有上升到战略层次。另外, 许多企业认为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 产量越高, 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就越低, 利润就越高。因此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单位成本。成本管理进入了盲目夸大生产而不重市场需求变化的思维误区。

(二)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管理范围过窄

从传统的成本管理的过程上看, 企业只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 而缺乏产品在投产前的成本预算和投产后成本考核评价, 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例如在投产前没有对产品设计环节及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方面进行成本管理, 导致企业盲目且低效的管理后续成本;从成本管理的生产范围上看, 企业成本管理只局限于内部价值链, 缺少对企业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的成本管理;从成本管理的要素上来看, 企业只重视直接材料费用、设备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的成本控制, 而对于看不见却又确实存在的产品开发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人力成本等非物质成本因素未进行有效控制。

(三) 成本核算方法与实际生产脱节

我们沿用的核算方法过于简化, 导致产品成本的信息严重扭曲。例如:间接费用的分配是以直接人工小时数或产量为依据, 用直接人工来分配制造费用和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 并且不同批量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也未考虑在内, 这就导致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无法计量。这种将各种资源消耗直接归集到产品成本中的核算方法只适用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 直接人工的比重越来越小, 取而代之的是比重越来越大的制造费用。现代化生产分工精细, 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包括若干相互联系而又分工不同的作业, 只计算产品的成本无法对作业的成本消耗进行分析, 也就无法确定降低成本的途径。

(四) 成本控制措施不力

就目前情况看, 一部分企业没有明确的成本目标。成本控制没有合理的标准、依据和方法。有的企业甚至以“拍脑袋”的形式来制定目标, 成本控制缺乏具体指标, 成本领先带来的收益无法量化。有些企业只是确定了成本目标, 但目标未能行之有效的落实, 导致目标形同虚设。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成本目标太过简单粗略未逐层细化分解, 也未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个人, 无法考核成本责任和目标实施效率。在绩效考核中企业管理层只注重形式走过场, 成本控制工作绩效和薪酬等方面相脱节。管理层的失职进一步导致企业员工对成本管理没有积极性, 久而久之造成员工事不关己的工作态度, 对于成本是否合理的问题既无压力又无动力, 位于生产一线员工的创新能力未能受到激发, 长期下去则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受损。

(五) 成本信息失真

信息失真在企业的各方面都有所表现。由于很大一部分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比较落后, 无法对成本进行可靠计量, 成本中信息失真现象很严重。有些企业从其自身私利出发, 人为调节成本、虚增利润, 使成本信息不够真实甚至毫无用处, 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当前, 企业中普遍存在乱挤、乱摊成本或不计、少计成本的现象, 企业实际成本费用不能通过真实的成本账目反映出来。很多企业尚未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应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法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核算制度并不能反映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个人分担的成本责任, 因此不能凭借成本信息评价内部各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绩效。

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创新对策

(一) 提高成本管理认识

提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是突破成本管理瓶颈的关键, 成本降低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不能片面地节约、节省成本而应该在战略层面上对成本进行研究分析, 充分挖掘成本降低的潜在因素。例如企业可通过推出新产品来拓宽产品的市场需求, 而不能在新产品的研发创新上节省投入。为了给市场提供更多质量更好、功能更强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应该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 开发创新产品的过程中增加科技投入, 实现提高价格、扩大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又节能降耗的目的。加强成本管理意识, 还应该将成本管理的思想文化逐步渗透到企业全体员工的意识中, 建立起全体员工主动积极参与的管理模式,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 转变成本管理理念, 延伸成本管理范围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生产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成本管理在内容和范围上都应当进行拓展。其内容不再只强调对生产领域中原材料、设备等产品成本的控制, 而随着与产品生产有关的研究开发、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人力成本等活动成本比重不断上升, 成本管理范围也随之由生产领域延伸至整个价值链。控制过程也已经从传统的事中控制拓展到事前成本预测和事后成本考核评价, 使成本控制的过程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建立成本管理体系, 从预测、决策、计划、实施到监督、核算、考核、评价, 每一环节的控制都不容忽视, 并且确保其可以循环有序的运作。

(三) 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管理

成本信息的失真源于核算方法的落后, 因此引入成本核算的新方法对于企业来说势在必行。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方法, 各作业作为核算对象, 作业中心成本库首先负责归集成本, 等到产品完工后再根据各作业中心的成本驱动因素确定各自的分配率, 将作业中心成本库归集的成本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运用作业成本法在拓展了成本核算范围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了较准确的成本信息, 进一步说明了企业资源耗费、成本支出的因果关系, 建立业绩评价体系来不断提高成本效率, 改善企业的战略决策, 积极调动了各部门挖掘利润驱动因素的热情, 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 防止浪费, 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

(四) 加强成本控制力度

由于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成本监督与激励机制, 成本管理的执行效果不显著。有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使各项制度形同虚设, 比如有的企业不相容的岗位未进行分离, 不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为了打造并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成本管理对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成本控制主要通过采用专门的方法获取企业自身及其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信息资料, 成本控制手段由原来的简单成本控制转向战略成本控制, 制定适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成本管理规划, 并加强成本控制的监督和执行力度, 企业应对各部门下达年度成本控制指标, 并将成本责任进行分解, 最终具体到部门和个人.使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 进行年度考核评价。建立绩效工资制度, 使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以及个人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肯定与认可, 提高每个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完成指标的给予奖励, 而对未完成指标的则进行惩罚。

(五) 建立市场监督机制, 以防信息失真

上一篇:沙漠化成因下一篇:双轴旋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