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共7篇)
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利多卡因联合静脉短效麻醉下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010例接受此种方法进行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无痛胃肠镜检查痛苦小, 并发症少。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护理
传统的胃肠镜检查痛苦大, 常导致部分患者拒绝检查或复查, 延误了病情的诊断, 近几年我院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 解决了传统胃肠镜检查的弊端。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对1010例患者实行了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静脉麻醉下的无痛胃肠镜检查, 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10例患者中胃镜检查729例, 肠镜检查281例, 其中男性452人, 女性558人;年龄8~92岁, 平均年龄 (55.1±4.1) 岁;体重25~91公斤, 平均 (56.3±5.4) 公斤;汉族835人、维族113人、哈族34人、回族23人、蒙古族3人、满族1人、锡伯族1人;其中755人为住院患者, 255人为门诊患者, 均无严重心、肝、肺、肾脏疾病, 无丙泊酚过敏史。
1.2 检查方法
嘱患者检查前12h禁食水[1], 肠镜检查前一日下午清洁灌肠。检查前建立心电监护, 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准备好抢救药品及抢救用物 (简易呼吸气囊、麻醉机、氧气) , 麻醉药品 (丙泊酚20mL+利多卡因5mL) 。麻醉医师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利多卡因2~2.5mL/kg, 直至患者完全进入麻醉状态 (即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平稳) , 此时进镜, 检查中根据患者麻醉的深浅适度追加丙泊酚, 检查结束或退镜时停止给药。检查时全程监测心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的频率及节律, 检查结束推病人至麻醉复苏室, 直至患者完全清醒、无头晕、步态平稳后由患者家属陪同离开。检查中大多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诊疗过程顺利, 术中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兴奋瞻望, 针对术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通过加大氧流量,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2], 抬高下颌利于开放气道, 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心动过缓患者静推阿托品0.5~1mg, 血压下降患者给予升压药等, 通过以上措施患者均很快恢复,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首次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时, 可因传闻、对陌生环境的惧怕或缺乏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相关知识, 以及担心经济费用、麻醉意外等各种因素在接受检查前易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 如紧张、焦虑、恐惧等, 甚至放弃检查, 其压力源见表1。
针对患者对环境、麻醉、检查等方面的疑虑, 做好相应的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大部分患者的心理不适都能改善, 其具体措施如下: (1) 关心体贴, 热情接待患者,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无痛胃肠镜的检查流程、复苏室及内镜室环境, 耐心解释患者的提问。 (2) 向患者讲解检查和麻醉的目的、安全性、检查时可能出现的不适, 同时告诉患者检查者的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 检查时全程心电监护并且护士也全程陪同, 也可让检查结束的病友介绍亲身体会。使患者心中有数, 全身放松, 完全接受并配合检查。 (3) 评估其心理状况, 正确指导其配合的方法, 可采用深呼吸、肌肉放松及分散注意力等方法, 缓解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
2.2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与一般准备: (1) 嘱患者检查前12h禁食水, 肠镜检查前一日下午清洁灌肠, 尽可能让患者禁烟2周, 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 防止术中误吸。 (2) 检查前麻醉医师与患者或家属签定疼痛治疗同意书, 详细了解病史, 确认无严重心、肝、肺、肾脏疾病无丙泊酚及其他药物过敏史等[3]。 (3) 与患者做好沟通, 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4)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 松开衣领去义齿, 头下铺1次性治疗巾[4], 头稍后仰, 双腿自然弯曲, 肠镜检查时褪下裤腿至膝以下。
2.3 术中护理
密切观察及配合医生做好紧急处理: (1) 连接心电监测仪, 血压袖带平整置于左上肢, 以免因体位因素造成低血压, 影响观察。 (2) 右上肢建立有效留置静脉通道 (可首选头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 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除外) , 给予0.9%氯化钠维持。 (3) 麻醉师给药前让患者咬住牙垫, 防止脱落, 并给予氧气吸入3~5L/min。 (4) 护士遵医嘱从茂菲氏管给药, 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及节律、心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有无下降及患者的反应。 (5) 麻醉医师确认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 方可进镜。 (6) 检查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有无下降, 有无呼吸抑制, 有无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根据患者情况适时加大氧流量, 抬高下颌利于开放气道, 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如心率下降至50次/分, 遵医嘱给予阿托品0.5mg静推, 检查中协助医生做好紧急处理并做好记录[5]。
2.4 术后护理
检查结束后, 迅速将病人推至复苏室, 继续心电监测并确保病人安全 (1) 退镜后患者仍处于睡眠状态, 继续给予心电监测[6]。 (2) 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误吸, 床头抬高30°, 颈短者取平卧位以打开气道, 床两侧打开保护栏, 防止患者麻醉复苏过程中摔下。 (3) 待患者清醒后, 先抬高床头, 再让患者坐起, 注意患者安全。 (4) 待患者完全清醒, 生命体征平稳后撤去心电监测, 拔去留置静脉通道, 协助患者穿好衣裤, 无头晕方可下地, 步态平稳后由家属陪同离开。 (5) 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2h进流质饮食, 取活检者进温凉流质饮食, 当天禁止驾车或高空作业。
3 讨论
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在我院开展近2年来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近来越来越多的患者都选择了无痛胃肠镜检查, 检查中心理干预与支持不容忽视, 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紧急处理, 术后确保患者安全。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在我院开展时间还不长, 我们将不断完善此项工作, 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罗俊, 吴俊超, 王晓, 等.全麻无痛性胃镜的临床应用和普及性探讨[J].中华实用医学, 2004, 6 (10) :20.
[2]陈英, 王彩玲.无痛胃镜治疗术的临床应用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 2006, 13 (23) :4179.
[3]全厚菊.静脉麻醉胃镜下特殊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 10 (27) :1032~1034.
[4]管琪琪.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性无痛胃镜的护理[J].上海护理, 2006, 6 (4) :48~49.
[5]姜希望.无痛性消化道内镜术[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116~118.
[6]邓晖, 蒋永英.无痛胃镜术的配合与护理[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7 (11) :30~31.
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配合与护理 篇2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11月期间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387例, 男179例, 女208例, 年龄15~72岁。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史, 无胃肠镜检查的禁忌证及麻醉禁忌证。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健康宣教和指导:
当患者预约检查时, 护理人员就书面及口头介绍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术前准备、检查方法、过程、优缺点、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以调整患者的心态, 并指导患者检查前后的饮食、服药。
2.1.2 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检查顺利进行的关键。无痛内镜检查是一项新技术, 由于患者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缺乏了解, 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心理, 护士检查前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让患者了解检查全过程,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说明无痛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介绍经验丰富的麻醉师和检查医师的医技, 告知护士会陪伴在其身边密切观察, 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稳定情绪, 取得患者的信任。履行告知义务。
2.1.3 患者准备:
(1) 嘱患者于检查前晚22:00后禁食水, 当日空腹并携带有关化验结果如心电图等;当日8:30行结肠水疗清洁肠道。 (2) 详细询问患者及家属了解有无麻醉史、过敏史、支气管哮喘及基础疾病史 (有无严重的心、脑、肺和肾疾病) , 解释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并与麻醉科医生、内镜医生签署知情同意书。 (3) 让患者预先更换好结肠镜检查裤, 松开衣领, 取下活动性假牙, 戴上口垫, 取左侧卧位于检查床上, 加床档予保护防止坠床, 在右手选择粗直静脉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面罩给氧, 安装心电监护, 以监测血压、血氧、心率并做好记录。
2.1.4 物品准备:
除准备胃肠镜检查仪器外, 还要备齐急救器械和药品, 包括麻醉机、吸痰装置、气管插管用品、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
2.2 术中护理
2.2.1 无痛胃镜的护理:
无痛胃肠镜检查, 一般先做无痛胃镜后再做肠镜, 为了减少麻醉后反复移动患者的不便, 可直接让患者取左侧卧位, 双膝屈曲;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 待麻醉师根据患者体重先给患者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 再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5~2mg/kg[2], 用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待出现睫毛反射消失, 呼唤不醒后立即行胃镜检查。护士协助医生将患者头稍后仰, 下颌微抬高, 以保证内镜顺利插入。由于麻醉药物的使用, 食管与气道相邻的特点及插镜引起神经兴奋等原因, 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呛咳、躁动等反应, 呼吸也可能受影响, 护士尤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以及有无反射性呛咳、恶心、呕吐、舌后坠的发生, 防止窒息。胃镜检查结束后患者在原检查床上休息, 维持麻醉, 护士更换好结肠镜检查设备, 检查床调头后即开始行结肠镜检查。
2.2.2 无痛结肠镜的护理:
护士在患者肛门口涂上润滑剂, 暴露肛门, 协助内镜医生进镜, 当结肠镜通过乙状结肠、脾曲、肝曲困难时或内镜打弯结襻时, 需要助手帮助进镜, 主要手法是在患者腹壁加压, 顶住镜身使其不致打弯结襻, 以顺利通过弯曲部, 按压时, 动作应尽量轻柔, 避免按压胃部, 警惕胃肠反流。有资料报道, 结肠镜检查时兴奋了肛门及肠道迷走神经, 可出现反射性心率减慢;再者禁食和人为腹泻使患者体液不足等原因, 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因此要注重患者循环情况。
2.3 术后护理
检查完毕后, 轻轻取出患者牙垫, 切忌强行取出以免损伤舌和牙齿, 拭去口角分泌物, 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使呼吸道分泌物随口角流出以免误吸, 注意安全, 防止坠床, 再次监测BP、HR、SpO2, 轻拍患者肩部将其唤醒。将患者推至苏醒室继续观察, 如有轻微困倦、头晕感至少留观30min, 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意识清楚后, 嘱其缓慢坐起, 更换检查裤后, 并向患者及陪护交代注意事项。术后2h选择温凉流食或软食, 数量不宜超过200g, 指导患者细嚼慢咽, 忌坚硬、粗糙、甜腻、酸辣的食物;注意大便颜色, 如有异常及时就医;3h内有人陪护;术后24h内不能骑车、驾车, 不能从事高空作业或操作重型机器以防意外[3]。
3 结果
387例患者均在麻醉下完成检查及治疗, 术中患者一般情况均良好, 无1例发生呼吸衰竭、心血管系统等意外。术后无不良并发症, 患者经短时休息即可步行回家或步入病房。
4 讨论
消化道内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疾病最直接、最重要的方法。无痛内镜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我院实行在一次性静脉麻醉下完成2项检查的方案, 使患者在安全、舒适、无痛苦的状态下同时顺利完成胃镜、结肠镜检查, 从而大大缩短操作时间, 既提高检查成功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率, 又提高活检阳性率, 为患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临床上应用效果满意。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其中术前胃肠道清洁准备是关键;术中应持续观察患者的全身反应及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 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重点;术后继续观察, 饮食指导尤为重要。只有重视每一个环节的护理, 才能确保检查的顺利完成。大量的检查证明无痛胃肠镜的检查方法是安全、可行、便捷的, 既减少了分别进行无痛胃镜和肠镜检查的双重麻醉风险, 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姜希望, 欧阳文.无痛性消化内镜术 (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106.
[2]陈受业, 梁肇明.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28) :6829.
[3]缪滔, 王赛君, 徐冰.无痛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J) .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8) :744-745.
无痛胃肠镜术及其护理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190例患者均为2007年9月-2008年9月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年龄在18岁~83岁。门诊130例, 住院60例, 胃镜120例, 肠镜70例, 各器官基本情况尚可。
1.2 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前禁食水6 h, 术前常规肝功能、心功能检查, 患者取左侧卧位, 麻醉机面罩给氧2 min, 进行基础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测, 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做心电监护。放入咬口垫后进行静脉麻醉, 采用丙泊酚1.0~3.0 mg/kg, 3 min~5 min浅静脉缓慢注射, 观察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给药速度根据患者情况调节[1]。
2 结果
患者在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很明显, 3 min~8 min后自然清醒, 在190例病例中, 难忍例数为0, 不适占2%, 舒适无痛苦占98%, 有梦幻感占78%。无不良并发症。
3 讨论
胃肠镜诊断和治疗术是消化内科最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 已经成为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规方法, 但在施行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 由于镜身局部刺激引起的反射或胃肠痉挛等, 尤其胃肠镜检查毕竟是一种介入性检查, 可造成一定的痛苦及并发症, 患者多有紧张、焦虑、恐惧感, 以及咽喉不适、咳嗽、恶心、呕吐, 更有极少数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反流误吸等严重并发症, 因而使部分患者惧怕并拒绝此项必要的检查或复查, 延缓诊断与治疗。为了帮助患者面对及处理疼痛, 增进患者的舒适感, 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术, 不论对患者还是对医师都成为必然趋势。
4 护理
4.1 做好检查前健康教育
检查前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对检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准备程度,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必要性、不良反应, 介绍检查前准备、操作步骤、时间及已取得成功的病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使其积极配合检查, 从而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可减少镇静药的用量。
4.2 检查前准备
由于所有的镇静药都可能影响患者生理功能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镇静状态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 有必要在检查前对患者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生理功能进行评估, 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相应对策。检查前护士协助医生评估患者生理情况, 详细询问病史、慎重排除禁忌证, 询问检查当日有无禁食、用药史。
4.3 检查中的护理
将患者送至胃镜室后, 用1%地卡因咽喉喷雾麻醉3次, 嘱患者取左侧卧位, 口垫一定要在注射丙泊酚之前放入, 并有专人扶住, 切忌脱落。由麻醉医师完成镇静麻醉。持续低流量面罩吸氧, 密切监测检查全过程。用监护仪监测心电、血压,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 持续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发现并记录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反应, 如有呼吸道抑制、血压变化、反射性咳嗽、呕吐、躁动等, 及时给予处理[2]。
4.4 检查后护理
大部分患者在检查后立即清醒, 但部分患者醒后仍有轻微困倦、头晕、头痛及步态不稳, 因此检查后常规由专人护理观察10 min~30 min, 持续监测心电、血压及意识情况, 直至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至检查前水平、完全清醒为止。
4.5 离院宣教
患者离院时, 嘱咐其不要骑车、开车等, 要有人陪同, 回家后开始几餐要以流质为主。
参考文献
[1]王蓓, 马升高, 等.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护理[J].江西医药杂志, 2008, 43 (3) :269~270
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10月采用无痛胃肠镜诊治患者690例, 将男361例, 女329例;年龄22~76岁, 平均 (49.3±4.5) 岁;无痛胃镜检查312例, 无痛肠镜检查3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34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 其主要是患者于检查之前所需要的物品准备, 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病史, 并明确其有无无痛胃肠镜检查等方面的禁忌证, 同时帮助患者摆好体位, 使其在检查中能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检查;并且,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做好各类并发症的预防工作;患者检查之后要询问其是否有不良反应, 且及时做唤醒试验, 叮嘱患者各种检查后注意事项;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记录。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 再于诊治前后及其整个过程中施以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护理:①营造良好的人文检查环境:医院应确保内镜检查中心各类设备齐全, 保持环境温馨, 并且设置专门的检查等候室和检查恢复室。可以在医院的走廊放置小型花卉、盆栽等, 墙壁上挂有相应的检查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内容[2]。同时添设饮水设施给患者提供热水, 监察室中的空调应是独立的, 要按照室温来调节温度, 要防止患者受凉。②改善服务态度及其工作流程:护理人员要微笑着迎接患者, 同时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完善相应的护理流程, 住院患者可经在病房统一登记, 安排其排队拿号, 门诊患者可自行排队拿号, 同时以门诊号排队, 且检查到号之前, 护理人员应安排患者进入等候室中, 给患者测量血压, 同时详细讲解相应的检查注意事项, 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 再陪同患者进入检查室中进行检查。③增强护患沟通和心理护理:接诊时护理人员就应获得患者的认同与信任, 这样可使护患之间构建信任关系, 护理人员应态度平和地和患者交流, 所使用的语言都应是通俗易懂的, 尽量不要使用专业术语, 让患者对检查中的各个事项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可能取得更好的检查效果。护理人员应及时给患者讲解相应的医学知识, 且说明其重要性[3]。如果患者出现了不良情绪, 则护理人员应及时沟通、耐心解释, 这样患者对护理人员就有了一定的信任, 从而缓解其紧张情绪, 同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检查。④健全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胃镜检查室检查区域装设电视, 并同时播放健康教育短片。将各种检查及微创治疗流程与检查注意事项挂上墙, 制作有关胃肠疾病小知识和饮食健康宣教等资料以供患者阅读。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健康教育知识, 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及家属, 取得他们的信任, 从而促进护患关系。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其间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患者诊疗都顺利完成, 患者清醒时间均在2~5 min, 所有诊治时间都在5~40 min, 平均15 min;所有患者离开内镜中心时间都是在诊疗完成之后的30~60 min, 未出现穿孔、出血、麻醉意外等问题;经分析可得, 观察组诊疗后不良情绪减少率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讨论
人文关怀亦称人文护理, 主要是医护人员于护理工作中, 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生命健康及其权利需求, 以及人格和尊严等给予真诚的关怀及照顾。无痛胃肠镜检查中, 患者处于睡眠状态, 这也考验了护理人员对人文护理的应用[4]。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现如今的患者不只是注重自己的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 同时也还注重精神及心理上的舒适感, 这些都是多元化需求。人文关怀是基于以人为本而着眼于尊重和爱护患者的角度, 深层挖掘人的潜能, 从而将人的价值最大化, 人文关怀充分提升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这样也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5]。诸多研究显示, 人文关怀护理策略可确保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安全、可靠, 从而避免了很多不良反应的出现, 其镇痛效果可达100%, 患者通过检查之后在2~5 min内就可以清醒。胃痛胃肠镜诊疗中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护理, 能够让患者获得更细致的关怀, 这样可缓解患者诊疗中的心理及生理上的不适应, 从而提升诊疗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 于诊治前后及其整个过程中施以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护理, 观察组患者情绪稳定, 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轻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 对患者施以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护理, 能够帮患者克服其心理障碍, 同时也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亦可深层反映出以人为本及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柳, 蔡晓美, 赵妍, 等.人文关怀在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 2014, 7 (2) :101-102.
[2]余爱玲, 朱振红, 李家铁.人文关怀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 2013, 22 (10) :774-776.
[3]赵凤华.人文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 2014, 8 (24) :72-73.
[4]邓梦婷.无痛内镜的护理[J].中外医疗, 2013, 33 (33) :163-164.
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由于胃及十二指肠不适,需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200例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右美托咪定麻醉)与对照组(芬太尼麻醉)各100例。所有患者均主诉存在明显的胃肠道不适,并主动要求进行无痛胃肠道检查。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7例、43例,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3.28±4.2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4.12±5.32)岁。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基本资料予以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研究内容均被所有入选人员知晓,且入选者自愿参与,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常规禁食禁饮4~6 h,术前均不予以其它药物处理;所有患者均在入室后常规开放上肢静脉,同时予以咽喉部表面麻醉、鼻导管给氧等处理,丙泊酚注射量为1 mg/kg,并予以静脉缓注阿托品,静注量约0.3~0.4 mg。阿托品静注完毕后,对照组予以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03688)1μg/kg注射,直至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开始进镜;观察组则予以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110097)静脉注射,静注量1μg/kg,患者进入睡眠状态、睫毛反射消失后进镜,若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则追加右美托咪定静注,确保麻醉时间满足检查效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可唤醒时间、舒适度评分,舒适度评分采取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方法,0~10分,分数越高表示舒适度越高;同时观察两组出现躁动、恶心、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例数[3,4]。
1.4 统计方法
将SPSS 17.0作为该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χ2检验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由记录可知,观察组中出现躁动、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2.2 两组的舒适度以及可唤醒时间对比
对比统计数据发现,观察组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可唤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2。
3 讨论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研中发现,消化道疾病中的胃及十二指肠不适等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在接受胃肠镜检查时,由于担心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往往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和消极反应。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导致患者生理和心理不适的加重,也会增大检查操作的难度和不良反应风险。故无痛胃肠镜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检查与治疗技术,且在手术治疗中对麻醉效果的要求更高,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上的重点关注问题。
丙泊酚是临床上常用的镇痛麻醉药物,但其镇痛药物弱,且药物过度使用会导致呼吸抑制。芬太尼是阿片类强效镇痛药物,将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丙泊酚,减少不良反应,但仍会出现呼吸抑制、恶心等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则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够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核的周围神经系统以及器官组织等,发挥良好的镇痛、抗焦虑作用,帮助患者尽快进入自然睡眠状态,可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且患者在麻醉后的可唤醒时间也相对较短,不会出现过度麻醉等情况[5,6]。该次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无痛胃肠道检查时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可唤醒时间(5.38±1.20)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和(9.17±2.43)min,且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8.57±1.03)分较对照组(6.12±1.47)分有明显提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谭卫卫[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选取了122例患者为研究独享,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6%,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为(5.60±1.50)min,证实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肠道检查与治疗中的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利于患者舒适度提升[8]。
综上,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肠道检查和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在确保患者取得满意麻醉效果。同时,显著缩短可唤醒时间,避免麻醉后延迟苏醒、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并研究将右美托咪定作为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由于胃及十二指肠不适,需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200例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右美托咪定麻醉)与对照组(芬太尼麻醉)各10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出现躁动、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几率为7.00%,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95,P<0.05);且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为(8.57±1.03)分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可唤醒时间为(5.38±1.20)min,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7,16.48;P<0.05);两组的丙泊酚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05)。结论 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的安全性高,患者不适感弱,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意义。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右美托咪定,麻醉,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恒星,黄标新.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可行性的比较[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2,25(2):97-100.
[2]张国庆.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中右美托咪定麻醉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8(43):100.
[3]赵磊.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中右美托咪定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5):28.
[4]陈金仙,顾晓霞,郭迎霞,等.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5):522-524.
[5]汪东学.右美托咪定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1):86.
[6]王敏,王迎光,黄伟文,等.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2):90-91.
[7]谭卫卫.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比较[J].吉林医学,2015,36(3):407-408.
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从2015年7-12月门诊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5033例患者,男3145例,女1888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6岁。将2015年7-9月的2744例患者归入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常规穿刺,将2015年10-12月的2289例患者归入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开关后常规穿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操作方法
1.2.1 血管选择穿刺部位均选择患者右手手背或前臂内侧,避开关节和瘢痕。
1.2.2 操作人员操作护士均为经过培训的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护士,复苏苏醒后由复苏监护护士统一拔除静脉留置针。
1.2.3 材料选择两组均选用美国BD公司24G留置针,3M透明敷贴,美国BD公司三通接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护士发生针刺伤及血液污染暴露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应用效果比较
门诊无痛胃肠镜中,对照组护士发生针刺伤和血液污染暴露的例数均明显多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虽然增加了输液附加装置,静脉留置针握持的重量增加,改变了护士正常的操作习惯,但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应用情况
两种方式再次穿刺均发生在留置针穿刺阶段,为穿刺第一针未成功。无使用中因为外渗、肿胀等原因再次穿刺患者。两种方式中血液污染暴露均发生在复苏护士拔除留置针后,对照组的针刺伤均发生在分离头皮针入锐器盒时。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均能保证输液通路通畅,复苏监护护士复苏结束拔针时肉眼可见部分乳白色丙泊酚药液残存于对照组肝素帽内,而观察组无肉眼可见乳白色药液,观察组有3例麻醉师使用三通开关时开关方向未复位。对照组有67例因临时需要快速补液或多路给药时麻醉中途改为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观察组麻醉药品静脉注射给药时减少输液器的分离,方便麻醉师给药,降低分离过程中潜在的污染风险。
3 讨论
无痛胃肠镜是临床中常用的检查方法,它的优点是直视、分辨率好、操作时间短。胃肠镜检查中偶有需要改变患者体位,有时麻醉深度不够,内镜刺激下患者也有肢体活动,部分患者因麻醉后复苏过程出现躁动或兴奋,这种情况下,保持全程静脉通道安全通畅便于操作,不因体位、肢体活动等原因发生渗液肿胀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使用静脉留置针,可降低局部肿胀率,减少反复穿刺次数,近几年静脉留置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3]。笔者所在医院平均每天上午预约50例门诊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占所有门诊胃肠镜检查的66.6%(笔者所在医院内镜室工作安排为上午行内镜检查,下午行内镜下治疗)。内镜室静脉输液护士、复苏护士工作量均很大,不仅要保证穿刺、复苏质量,还要兼顾穿刺、复苏效率。经临床使用和观察,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在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应用效果好。
3.1 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的操作方法
三通接头含三个接口,一个接去除了肝素帽的静脉留置针,一个接去除了头皮针的输液器,第三个接口留备麻醉时静脉给药或抢救时给药用。使用时调整三通接头开关方向控制药物流向。
3.2 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对护士锐器处理的影响
3.2.1 对照组
静脉留置针直接接输液器,治疗车、复苏室备锐器盒。穿刺护士常规操作,穿刺后留置针内针芯退出后直接投放于锐器盒内。检查完毕经麻醉复苏,患者苏醒后,由复苏护士拔针,留置针投放于医疗垃圾桶,输液器头皮针分离入锐器盒,输液器穿刺针头剪断分离入锐器盒。观察中发现个别护士为降低自身职业暴露风险,拔出留置针后头皮针未分离直接投入医疗垃圾桶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2.2 观察组
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再连接输液器,治疗车、复苏室备锐器盒。穿刺护士手工分离未使用的输液器头皮针,连接三通接头,头皮针保护套还套在钢针上,整体投入锐器盒,余常规操作。复苏结束后由复苏护士拔针,输液器穿刺针头剪断分离入锐器盒,余输液软管、三通接头、留置针直接投放于医疗垃圾桶内。护士均能规范处理医疗废物,操作依从性好。
3.2.3 职业暴露的操作环节
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时最常见的操作环节是注射治疗、处理废物、静脉输液时[4]。本次两种方式中职业暴露均发生在处理废物时。观察组中将输液器头皮针提前在静脉输液环节去除,因此大大降低了处理废物环节中针刺伤和血液污染暴露率。
3.2.4 提高复苏护士工作效率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在处理废物环节护士减少了分离头皮针的步骤,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使复苏监护护士能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在患者病情观察上,进一步保证了医疗安全。
3.3 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的其他优点
3.3.1 快速给药
因为去除了输液器头皮针,去除了留置针肝素帽,留置针与输液器直接用三通接头连接,使输液通路管径增大,长度减少,使输液速度大大加快,在抢救中具有重大作用。
3.3.2 方便给药
无痛胃肠镜静脉麻醉时麻醉师会根据患者年龄、体重、检查项目、检查情况逐步给药,必要时会根据情况追加药物。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组,麻醉师可以从三通接头处直接抽回血确定在血管内后给药,给药后能迅速起效。静脉留置针组麻醉师给药需先分离输液器软管,从头皮针处抽回血后以确认在血管内后给药。因为长度、压力等原因,从头皮针处抽回血有时回血不明显,无法确认是否在血管内,影响麻醉师判断给药。
3.3.3 为应急抢救赢得先机
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因为有三通接头的备用接头,一旦需要多路给药,可以立即启动。当胃肠镜检查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麻醉期或麻醉苏醒期遇并发症需抢救快速补液或静脉给药时能为抢救赢得时间[5,6]。本次观察中静脉留置针组有67例因临时需要快速补液或多路给药时麻醉中途改为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
3.3.4 保证给药量准确及时
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组能保证所有静脉给药量一次完全输入,静脉留置针组可能会有部分药液残留并缓慢输入。复苏监护护士复苏结束拔针时肉眼可见部分乳白色丙泊酚药液残存于留置针肝素帽内,而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组无肉眼可见乳白色药液。初始给药肝素帽内残存麻醉药物,继续输液后残存于肝素帽内的麻醉药会再缓慢入血。既影响麻醉师计算药物剂量,又可能延长患者复苏苏醒时间,增加麻醉后复苏期间意外风险。
综上所述,在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中推行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接头,虽然成本多了一点,但可以减少护士职业暴露,给药准确方便快捷,便于多路给药,有利于大量快速补液,为危急情况下抢救赢得时间。同时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规范医疗废物处理,临床值得提倡和推广。虽然本次应用中未出现感染、管道松脱,但增加三通开关,一定程度上还是增加了管路松脱及感染的风险,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观察和统计。
参考文献
[1]邱枫,钟英强.实用消化内镜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7-35.
[2]蔡锦华,陈维雄,蔡艳丽.无痛肠镜检查中静脉通路管理的应用与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623-2624.
[3]钟洪阳,殷小容,李玉,等.留置针与头皮针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J].华西医学,2013,28(8):1271-1272.
[4]张焕连,祝婕,王俊娥.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全科护理,2009,7(3B):723-724.
[5]刘娟,宋华勇,文春玉,等.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及护理[J].华西医学,2010,25(7):1370-1371.
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 篇7
关键词:胃肠镜,丙泊酚,静脉注射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生活节奏迅速加快, 人们的饮食规律失调, 随之而来的胃肠道疾病也明显增加。以往做常规胃肠镜检查, 患者普遍反应对操作恐惧和难以接受插管过程的痛苦, 有的甚至因放弃检查而延误诊断及治疗。自2009年6月我科开展了丙泊酚静脉注射无痛胃肠镜检查, 已完成了1000例, 现将检查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因反酸、 (嗳气) 、呃气、上腹饱胀、腹痛、呕血、黑便等原因需胃镜检查者共1200例,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1000例, 其中男684例, 女316例;年龄为 (45.3±12.7) 岁, 体质量 (52.4±11.2) kg;其中高血压患者48例, 1例有轻度ST缺血改变, 预激综合征1例。对照组200例, 年龄、体质量相似 (49.2±10.2) 岁, (48.5±10.6) kg, 但无明显血压增高及心率不齐者。
1.2 方法
(1) 术前检查:乙肝标志物、肝功能、当日心电图。 (2) 知情同意:患者一定要有直系亲属陪同。将麻醉及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清楚, 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3) 静脉通路 (抢救准备) :为患者静脉穿刺, 留置套管针, 输入0.9%氯化钠液, 维持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仪。 (4) 器械准备:检查术中所需器械完好、齐全, 特别是麻醉抢救设备。 (5) 患者准备:对于支气管炎痰多的患者, 宜先抗炎、祛痰治疗, 待痰少后方可检查;有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慢性基础病的患者可以饮少量水服相关药物, 糖尿患者可含服糖块以预防低血糖。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1.4 操作方法
(1) 持续低流量吸氧 (鼻导管给氧:2~4 L/min) [1]、脉搏、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监测。 (2) 丙泊酚 (生产厂:Fresenius Kabi AB Rapsgatan 7, 751 74 Uppsala, Sweden;国药准字:J20080023) 缓慢静脉注射2mg/ (kg·min) [2]。患者睑毛反射消失即麻醉生效后开始操作, 术中患者如有轻微躁动、呻吟等苏醒迹象或需延长检查时间, 可追加给药。均于检查中观察两组受检者的反应, 检查后询问受检者是否难受、可接受或舒适。
1.5 术后管理
(1) 术后将麻醉患者推入复苏室, 继续吸氧以及脉搏、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监测, 经麻醉医师评估患者达到离科标准后方可离开[3]。离科标准为:a.Steward苏醒评分6分, 能够正确回答问题, 定向力恢复;b.无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c.生命体征平稳, 无疼痛等症状。 (2) 患者离开腔镜室时, 一定要有家人陪同, 2h后可进饮食。 (3) 患者当日不能驾车。
2 结果
2.1 观察组在检查中与检查后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1) , 两组反应情况见表1。
注:*P=0.0017
2.2 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表2)
观察组检查中及检查后心率绝大部分无明显变化, 少见有心率减慢者, 一般只要暂停操作即可恢复, 极个别患者需要静注阿托品0.5mg。对照组于检查中H和检查后心率明显增快。血氧饱和度两组均无明显变化, 偶有患者较肥胖出现打鼾致血氧饱和度下降, 但经麻醉师抬高下颌、打开气道后迅速回升至正常, 顺利完成检查。
2.3 对照组和观察组收缩压在检查过程中变化不大, 舒张压均有显著性波动 (P<0.05) 。血压变化 (表3) 。
观察组于注药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 (15-20mm Hg) , 继续检查则在很短时间内即可迅速恢复正常, 而对照组收缩压增高明显P<0.05, 舒张压也有所上升。
2.4 完成情况
两组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胃镜检查浅睡眠维持时间 (4.0±0.5) min, 操作时间 (4.0±0.5) min。对照组操作时间 (5.9±0.9) min,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肠镜检查浅睡眠维持时间 (10.9±0.9) min, 操作时间 (10.9±0.9) min, 对照组操作时间 (19±0.5) min, 两组间差异显著, 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 提高了效率。
3 讨论
麻醉注意事项:为防止麻醉意外的发生应严格筛选患者, 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术前详细交待麻醉风险, 做到充分告知, 必须患者或直系亲属签字。术前保留一条输液通路, 以便于出现意外时快速给药。麻醉条件:要求主治医师以上麻醉师操作, 备好麻醉机及各种急救设备、抢救药品。由于丙泊酚有一过性呼吸、循环抑制的缺点[4], 所以术中要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要继续吸氧及各项监测, 直至患者完全苏醒, 交与家人继续看护。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1) 检胃镜过程中, 镜头进入口腔时一定先吸净口腔内分泌物, 以免误吸。 (2) 检肠镜时, 要注意保持患者气道通畅, 以免窒息。 (3) 胃镜、肠镜同时检查时, 建议先检肠镜, 这样可以在麻醉中检胃镜, 患者反应小。 (4) 麻醉初期, 患者可出现呃逆, 不影响操作。 (5) 患者有轻度舌后坠出现打鼾时, 可快速进镜至食道, 用镜体压住后坠的舌根即可。 (6) 肠镜检查如遇弯曲肠管较难通过时, 可以在保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 变换患者体位, 以利于进镜。本研究未发现麻醉意外, 主要是严格控制麻药用量和静脉注射的速度。有其他研究显示丙泊酚连用咪唑安定效果良好, 但从我们的临床应用中可知, 单用丙泊酚行普通胃肠镜检查均能顺利完成, 而且是安全、有效的。因为丙泊酚通过激活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 其麻醉效价约是硫喷妥纳的2倍, 使用后可在体内被迅速代谢和清除[5]。
注:*与对照组检查前相比P=0.0167;**与对照组检查中相比P=0.0311
注:1) 与对照组检查前相比P<0.05;2) 与对照组检查中相比P<0.05;3) 与观察组检查前相比P<0.05
在检查肠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因受检者处于麻醉中, 不能进行交流, 故要求操作者经验丰富、技术娴熟, 以免出现穿孔等并发症。该方法安全并且能使患者完全无痛苦, 确实受到患者欢迎, 对部分心情紧张、惧怕的患者尤为适用, 为胃肠镜检查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刘运祥, 黄留业.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1-52.
[2]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无痛消化内镜操作共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 30 (8) :606-610.
[3]冯洁, 李文, 李欣, 等.一套无痛消化内镜麻醉管理模式的临床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29 (4) :307.
[4]郑曼.内镜操作的镇静与麻醉[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29 (4)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