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失落的原因

2024-10-25

伦理失落的原因(精选6篇)

伦理失落的原因 篇1

行政人员是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主体,其自身素质及价值观的具体情况在行使公共权力时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社会转型期的过渡,社会主体及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导致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现象的出现,降低了政府信誉,破坏了社会风气,给政治经济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应重点分析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积极防范。

一、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所谓行政伦理,是指行政人员在运用和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行政伦理失范,本质是行政权力的异化,即行政人员滥用公共权力来满足私欲、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产生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和外因的结合,又有传统与现代的冲击,是众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一)行政人员的“经济性”和角色冲突

行政人员作为一个“社会人”,行事的目的都是为了自我生存和自我利益,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都是为了个人目标的实现,符合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存在对自身人性满足的内在需求,即我们都是“经济人”。行政人员和普通公民相比,并不会具有更多的“利他”意识,依然会按照“成本—收益”的原则,追求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值。正是由于行政人员个体弱点与行政主体身份的交织,在公共和个人利益面前,最终选择满足个人利益的失范行为就会发生。

作为一个“行政人”,要求行政人员在参与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要抛弃自己的利益追求,要毫无顾虑地将自己置身于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活动中。于是,当行政人员在行使其行政管理职能时,政治主体的行为与“角色期望”的行为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矛盾对立,产生角色冲突。对行政人员来说,无论职位高低,都会面对权力诱惑和人情往来,金钱交易和滥用权力等伦理失范问题便衍生而出。

(二)行政人员自身素质和道德观念

由于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传统的权力本位及官本位思想被部分行政人员所接受,特权意识严重。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拜金思想和享乐主义涌入我国,社会呈现出价值及利益多元化的社会特点。面对传统思想和新鲜事物的夹击,一些“公仆”信仰不够坚定,迷失了自我,淡忘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缺少了爱岗敬业的精神,弱化了艰苦奋斗的激情。

在行政人员录用方面,主要甄选专业素质人才,对德育能力无法进行具体考察。进入机关以后,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考核,他们在思想上很容易就放松警惕,有的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得过且过;有的自我约束不严,服务意识淡化,该高标准要求的却放松拖沓,该高质量完成的却应付了事;有的受“趋利性”和糖衣炮弹驱使,以权谋私、官僚作风、利欲熏心,产生“寻租”等失范行为。

(三)行政体制和法律不完备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济体制得到不断的深化与改革,而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仍显得相对滞后。在权力机构分配方面,职责不清、职能重复、政企不分、机构设置臃肿等情况依然存在。在薪资待遇方面,工资收入普遍偏低,尤其是县乡基层,无法与其所处的工作总量及社会地位相匹配,这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落差。在奖惩制度方面,界线标准不清晰,更侧重于精神上的鼓励,而忽视了实质性的物质奖励。在行政伦理教育机制方面,有些行政人员盲目追求政绩、人浮于事、阳奉阴违,缺乏行政伦理机制和规范的约束,从而导致行政伦理失范问题的发生。

截至今日,我国关于行政伦理的立法还存在空白,对行政人员最具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然而就法律规范而言,没有确切的量化指标,可操作性不强,内容不够详实,整体较为模糊不清,缺乏具体统一的行政行为行动指南,导致在管理上漏洞百出。某些行政主体往往钻法律的空子,以逃避法律的制裁和处罚,从而成为产生行政伦理失范的隐患。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

从总体来看,我国行政监督缺乏必要的实施细则以及法律法规的支持,人大监督缺乏权威性,司法监督范围狭窄,新闻舆论监督限制太多,监察机关缺少自主性,各监督单位及部门职责不清,合力较弱。在行政运行过程中,开放性和透明度偏低,且没有对应的保障和激励制度,使得群众监督流于形式。孟德斯鸠曾经指出:“任何有权力的人都容易倾向于权力滥用。”把权力置于空气中,管理有缺口,监督又乏力,在客观上促使了失范行为的发生。

二、防范行政伦理失范的对策

行政伦理失范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应尽快找到解决方法,加快行政伦理建设的步伐。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治理:

(一)加强行政伦理教育,提高道德综合素质

把传统道德教育与当代伦理教育相结合,树立明确的目标责任,严格落实教学计划。

首先,端正自身态度,做好职业定位。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而行政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强化行政人员的自我身份认同,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增强服务意识,淡化特权思想,从根本上铲除传统的“官老爷”思想,从追求自身利益和合法权利的“社会人”转型到无私供给公共产品和勇于承担公共服务责任的“公共人”。

其次,坚持党的领导,扎实理想信念。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不断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行政人员最高理想信念。严格遵守八项规定,防微杜渐,谨言慎行,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禁止生活堕落,抵制贪污腐败。

第三,开展行政伦理教育,强化自律道德意识。树立标兵模范,在思想上对行政人员进行实例教育,鼓励他们向榜样学习,向模范看齐;在实践上要求他们不断反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省察克治,自我剖析。强化道德人格养成,培养道德认识感知,自觉提高抵御诱惑的能力,抵制落后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从而科学行政。

(二)营造良好行政环境,完善行政体制建设

政府管理范围广,个人手里权力大,容易促使行政人员发生滥用权力等行政伦理失范事件。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化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从制度上制止,从根源上禁行。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应放弃“掌舵者”的角色,适当缩小权力,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打造社会本位、民本位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服务型行政模式。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统一、高效、精简的原则明确各政府机关的权力和职责。完善民主集中制,真正做到民主决策、行政公开,彻底落实财产申报和经费公示制度,实现信息透明。加大打击贪污的惩治力度,增加贪官腐败的成本,以防范行政人员以权谋私,营造一个公正廉洁、团结勤政的良好行政环境。

第二,规范奖惩激励机制,健全行政伦理制度。各相关部门应根据行政人员的实际工作成绩,制定相应的赏罚机制,“优者当奖,差者当罚”。通过物质的实质奖励、岗位适才能变动、职务凭成绩升迁等形式对行政伦理制度建设进行重要补充。切实改革工资结构,实行扁平化管理和“高薪养廉”政策。同时,也要加大违反行政伦理道德的惩罚力度,加重或从重处罚,从根本上杜绝失范行为的念头。

第三,完善选拔任免机制,推行信用档案制度。我们应在行政人员录用的源头把好关,了解录用人员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情况以及在社会上的信用和道德情况,确保德才兼备,“德”为首。另外要逐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记录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行为信用状况,为行政人员提供良好的内部约束。

(三)加快行政伦理立法

行政伦理立法是将行政伦理法制化,通过法定程序把行政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并以法典或法律条文等形式固定下来,正式颁布,使行政伦理具备与法律同等的地位与权威。

长期以来,大家常常讨论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却把二者的联系忽视了,致使行政伦理迟迟没有法制化。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应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法制与德治协调统一的行政治理模式,将道德自律融入法律权威,增强行政伦理的可操作性及实效性。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相对薄弱。要善于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经验,明确我国公务员责任与义务,对现有的行政伦理规范加以修改、补充、完善,使权责分明、科学严密、程序合理,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伦理法律文本。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才能预防行政人员行为失范,才能保证行政伦理规范不被破坏,保证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四)健全行政伦理监督机制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开透明、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做到权力与监督并行,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

第一,强化群众的监督意识,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政府应一边加强对群众维权知识的普及宣传,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一边坚持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府”的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网络系统,把重大事项特别是人们比较关心的事项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群众公开,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对待群众的网上反馈,要及时了解情况,认真记载,尽快解决,做好回访,使行政主体能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二,重视司法部门监督,扩大司法审查范围。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这样可以压缩行政人员行政伦理失范的空间。重视检察机关和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适度放开司法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审查。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目前仍归属于政府控制,很难有效地对本部门做出强有力的监督,应尽快使两部门独立行使监督权力。

第三,保证新闻媒体监督,优化舆论监督环境。应该保证新闻媒体合法监督的地位,提供合理的舆论发布讨论平台,或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对行政人员的伦理失范行为做出披露以及价值判断,借助社会舆论的谴责,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培养择善去恶的价值取向。

总之,我国行政人员行政伦理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只有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行政人员努力提升,法律法规跟上步伐,社会群众配合监督,才能早日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走向社会和谐的伟大旅程。

摘要:转轨时期,我国公共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国家的政治稳定,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这不仅与行政人员素质、行政体制等内部因素有关,还与思想碰撞、监督不力、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外部因素相连。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通过加强行政伦理教育、完善行政体制建设、加快行政伦理立法和健全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等对策,有效地防范行政伦理失范现象的蔓延和扩散。

关键词:行政人员,行政伦理,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黄晶梅.中国政府公务员行政伦理示范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

[2]赵伟.刍议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23(01):72-79.

[3]郑捷文.对我国行政伦理失范问题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14(05):220-223.

[4]张倩.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新常态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5.

[5]朱锐博.公务员行为失范的行政伦理制度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06):7-9.

[6]周建祥.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0):300-301.

[7]吉云霞.浅论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及对策[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47-50.

[8]尹晓玉,张旭,朱浩阳.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成因与改革路径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05):40-42.

[9]谢宜家.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与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03):154-156.

[10]赵如婷.中国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04):207-208.

伦理失落的原因 篇2

广告伦理“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意识, 表现为价值取向、信念、道德观念等, 这些观念应内化为人们内心的品质, 自觉从事合理的广告活动, 抵制违背伦理道德的广告行为”。[2]面对市场同质现象, 现代企业的竞争将会更加严峻。 部分广告主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广告的经济效益以及突出广告的即效性, 快速收回成本并最终获利, 在广告宣传中出现了广告伦理失范的现象。例如, “广告对紊乱的伦理观念的宣扬;广告对诚信体系的消解;广告对受众的暴力传播;广告对特殊受众群体的侵犯;广告对社会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广告对人本身的异化;广告导致的文化冲突”等。[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广告法》中, 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 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在整个广告活动中, 广告主是活动的发起人和出资人, 也是广告活动的三大主体之一。在广告活动中, 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媒介都为其服务, 广告的规模、质量及广告费用的投入都依赖于广告主。广告主在活动中的地位及作用, 使其在广告活动中不可缺少。广告主对广告市场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以及广告伦理的失范现象, 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广告主广告伦理失范的原因

(一) 广告主营销管理观念落后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认为:“营销是一个过程, 它对商品、服务和创意的概念构造、定价、促销和分销进行计划和执行, 以创造满足个人和组织的目标和交换”。[4]而市场营销权威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说:“市场营销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目标, 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过程”。[5]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目标市场的变化或是消费需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如何改变, 都必须符合当前的营销观念, 在市场营销观念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管理。社会营销观念是对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的补充和修正。社会营销观念在市场营销观念的基础上, 不仅强调企业、消费者的利益, 而且注重社会利益。但是在市场运作过程中, 有部分广告主的营销观念仍然停留在以企业或是消费者为中心的阶段, 忽视甚至是违背了社会利益。这导致这些企业在营销管理过程中营销观念落后, 在广告宣传中不断出现问题广告。

(二) 广告主注重短期利润, 忽视长期盈利

如今, 企业强调的是整合营销传播。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再到进入销售领域, 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企业生产产品并进入流通渠道, 最终目标是实现赢利, 企业的效益必须是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合理搭配。而广告是企业整个市场营销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促销策略或手段。但是有些广告主在广告宣传中急功近利, 不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 盲目追逐短期效益, 甚至在规划中缺失了企业的长远目标, 忽视长期效益, 使得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窄, 白白丧失了许多市场机会。

(三) 广告主片面追求利益, 缺乏社会责任感

广告按产生效果的时间可以分为迟效性广告和速效性广告。我们更愿意将广告理解为一种长期投资, 在这长期投资过程中, 要将广告的迟效性和速效性特点相结合。广告传播不仅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 也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两者是不可分的。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应加大社会效益的体现, 树立社会责任感。但是, 部分广告主在营销管理中, 过分强调经济利益, 而忽视了企业及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 使得整个管理呈现明显的功利性。这样社会伦理道德就有可能丧失, 问题广告可能屡禁不止。

二、防止广告伦理失范的对策

(一) 建立和完善企业广告道德评价体系

在我国, 许多企业领导人或决策者特别注重员工广告道德的培养, 并在培养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 主要是企业更多地采用空洞的说教、灌输方式, 员工学习缺乏积极性, 无法将理论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所以, 企业广告道德评价是不可缺少的。“广告道德评价是指除广告受众以外的一切与广告活动发生关系的广告参与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 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广告道德准则去衡量一切广告活动和广告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 并做出善恶褒贬的道德判断活动。”[6]

企业广告道德的评价标准, 主要集中在能否协调广告活动中各环节、各要素的关系;在广告活动中, 企业在享有权利的同时, 能否明确认识自己应履行的道德义务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内部各部门、企业与广告公司之间能否在广告活动过程中遵纪守法, 相互配合, 形成良好、健康的道德环境。在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上, 企业实施广告道德评价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因要受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 主要包括广告道德评价指标的确定, 根据指标项目收集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和总结, 在资料分析基础上开展评价工作等几个步骤。

(二)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诚信机制

《论语》中, 孔子认为“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诚信属于道德范畴, 诚信对于个人、组织和社会都很重要。广告主在营销管理过程中应积极建立和完善诚信机制, 尤其是在整个广告活动过程中, 从市场的调研到广告效果的监测都要以诚为本, 坚持真实、诚信的广告最基本原则, 并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制度和举报制度, 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对员工形成一定的约束力, 尽量减少出现问题广告的可能。

(三) 提高广告主的社会责任, 转变广告主的营销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市场环境的变迁, 以及管理者经营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 企业的营销管理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即从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阶段, 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阶段, 再到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社会营销观念阶段。今天的现代企业如果只专注于自身产品的生产或是产品的销量, 或是简单地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在现代市场营销中, 企业必须合理分配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做到三者利益的相对平衡。 在我国, 有些广告主存在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的现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很多, 主要企业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这些因素和条件发生变化, 尤其是产生不利影响, 将在一定程度阻碍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因此, 广告主想要企业有长远的发展, 必须积极提高社会责任感, 转变企业的营销管理观念, 真正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 努力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任何企业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市场环境之中, 离开了市场环境, 企业将不会存在。市场环境包括以人口统计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为主的宏观环境和以顾客、竞争者、公众等为主的微观环境。市场环境会通过自身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营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 人口环境中的人口容量、人口密度等将影响市场的需求量;经济环境会影响当地的消费水平及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竞争者将影响企业的市场和消费者等。所以, 要想拥有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 只单纯地依靠企业是不现实的, 必须要有政府职能部门、传播媒介、消费者的参与。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和宣传力度, 有效监管, 引导企业建立道德评价机制, 积极鼓励企业履行社会义务;媒介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在, 传播良好的社会风气, 对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曝光, 营造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消费者要对企业的营销行为进行监督, 发现问题并及时反映, 将危害降到最低。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需要社会、企业、媒介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 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也是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一种表现。

摘要:在社会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载体, 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营销中十分重要的策略。但部分广告主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注重广告的经济效益, 忽视了广告的社会效益, 导致广告伦理失范现象不断出现。本文从广告主角度对出现广告伦理失范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目的是帮助广告主在发起和进行广告活动时尽量规避广告伦理的失范, 并对广告的伦理失范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广告主,广告伦理,失范,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何修猛.现代广告学 (第七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5.

[2]刘东阳.广告伦理的缺失与建构[J].青年记者, 2014 (14) :8-9.

[3]崔书颖.广告中的伦理失范现象[J].新闻爱好者, 2011 (14) :44-45.

[4]菲利普·科特勒, 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 (第3版) [M].王虹,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3-4.

[5]吴健安, 郭国庆, 钟育赣.市场营销学 (第3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7.

伦理失落的原因 篇3

消费者伦理是指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遵循的道德标准与原则。它是判断消费者个体的消费行为是否符合企业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判断依据。消费者非伦理行为在我国普遍存在, 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 如购买仿冒品、使用盗版产品、商店行窃和诈骗、非法消费、多找零钱却不吱声等。这些非伦理行为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公平交易原则, 损害其他消费者、企业和社会的利益, 干扰市场健康发展, 降低企业对消费者的信任度, 最终影响社会安定和谐。

一、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成因分析

导致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因素:社会历史和现实的不和谐是根本原因

伦理行为的实施有一个从伦理意识到伦理行为选择的过程, 这一过程要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是古代最典型的封建制国家, 通过一整套严密的封建道德规范, 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影响着人们道德行为的选择。受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 “节俭”、“公平”、“适度”等精神是我国衡量消费者伦理行为的重要标准。然而, 消费者对伦理行为的认识并不全面, 仅从社会道德层面来看消费者伦理行为, 而没有意识到市场经济下的消费者伦理行为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因为对伦理行为的认识不足, 消费者没有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 没有真正地重视非伦理行为给市场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 人们原有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我国传统单一的价值观也正向着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转变。同时,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 西方伦理思想长驱直入,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的引入冲击了我国传统的社会价值体系。各种价值观的相互依存和冲突, 使得我国的道德价值观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对我国伦理道德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影响了消费者的伦理道德意识, 如消费者的消费观从传统的节俭转向奢侈。这使当代消费者在进行伦理行为选择时, 不可避免地受多种伦理道德意识支配。当传统人格和当代消费理念出现矛盾和冲突时, 非论理行为便会成为消费者的一个行为结果。

(二) 经济因素:机会成本偏低是直接原因

在消费过程中, 经济利益已成为部分消费者行为的评判标准。消费者一般根据成本收益法来作出他们的经济选择, 当从非伦理行为中所得到的好处大于为此付出的成本时, 他们会放弃伦理道德。因而, 在物质利益与个人私欲的驱动下, 一些消费者不管利益的来源是否正当, 只要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就置道德和法律于不顾, 进行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等不道德行为。备受争议的王海“知假买假”事件是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具体个案。

在商业伦理体系发达的国家里, 维持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伦理失范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也就是说, 当伦理失范的收益少于成本时, 理性的消费者会偏向伦理行为。然而, 在我国,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和制度的不健全, 针对消费者不道德、非伦理行为的制约和处罚很薄弱, 使得消费者为其伦理失范付出的成本极低, 从而有可能选择至主动选择非伦理行为。

(三) 法制因素:法律制度不健全是深层次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伦理道德与法律制度是互相补充、互相支持的, 健全的法制体系既是伦理道德规范的前提, 又为伦理道德规范的确立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我国法规建设的现状是立法上不够完善, 有关道德规范的法律制度比较零散, 仅散见于《合同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一些原则性规定的法律。有关伦理道德的法律法规侧重于对企业非伦理行为的约束和惩治, 涉及消费者违约、欺诈等不道德行为的惩戒制度极为有限, 对消费者的恶意行为惩处无法可依。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助长了消费者不遵守道德规范的风气, 对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伦理失范没有设置相应的惩罚助长了消费者个人的非伦理行为。有悖伦理道德的消费者受不到社会和企业的谴责, 将会引发更多的人不重视伦理道德, 使消费者伦理进一步滑坡。

(四) 个人因素:个人伦理道德水平的下滑是内在原因

消费者非伦理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内在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伦理道德修养。当前消费者的头脑里对共产主义理论道德规范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越来越模糊, 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力也越来越弱。一部分消费者对市场经济的概念存在错误的认识, 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这种以物质利益为目标的利己观念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经济行为, 使消费者忽略了对自身伦理道德的建设, 导致了许多非伦理现象。

二、解决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建议

消费者行为的伦理问题不仅与消费者个人的健康发展有关, 而且会影响其他消费者行为、企业利益、社会风气等方面。消费者非伦理行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治理消费者非伦理行为需要持续的努力,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 强化社会价值观教育, 构筑伦理道德氛围

伦理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扎根于人们心中的思想和观念。要规范与健全消费者伦理道德, 需要从思想上入手, 着手解决消费者思想的认知问题, 培养消费者的伦理意识, 重视伦理道德氛围的构建。培育伦理意识, 应当注重结合传统与现实中的伦理思想和社会价值观, 从中萃取最符合人们意志愿望和精神信仰的核心思想, 采取教育手段, 通过有意识的培养, 使得伦理观念深入人心, 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消费者伦理观的构建途径并不是仅仅针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而言的, 而是包含整个社会的客观环境。十八大报告将道德建设提高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 无论是公民个体, 还是国家、社会层面, 对道德提升的需求和呼唤都十分强烈。社会道德滑坡是当前消费者伦理道德缺失的重要根源之一, 只有社会道德建设问题得到解决, 市场中的营销伦理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因此, 要从全民教育入手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伦理道德体系, 正确处理个人合法权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用先进科学的道德规范对个人进行引导和培育, 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形成良好的伦理道德氛围。

构筑伦理道德氛围, 还应充分发挥社会示范群体的表率作用, 如公众人物、领导等, 他们消费的伦理行为会对社会成员产生示范作用和感召力, 对整个市场的伦理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同时, 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通过媒体监督、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 对伦理失范的消费者予以曝光, 使之受到道义的谴责。

(二)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加强道德的法制监督

当消费者非伦理行为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时, 仅仅靠道德的感化, 自我的良知和社会舆论是无法根除这个社会“病虫”的, 只有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才能得以消除。法律的防范是治理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现象、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屏障, 如一个消费者想要恶意透支信用卡, 他会因畏惧法律的严惩而不敢轻举妄动。

在修改和完善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 尽快出台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法律法规。法律的内容应包括定义在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者非伦理行为、明确相应非伦理行为的处罚条款和执行机构, 通过结合事先契约和事后惩罚, 对消费者非伦理行为进行双向规避, 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制环境。为进一步有效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个执法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和提高执法水平, 预防执法者受外界的影响和利益的诱导而偏离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严厉打击消费者的非伦理行为, 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将消费者伦理道德法律化、制度化, 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消费者伦理道德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 加大伦理失范的惩罚力度, 提高伦理失范的机会成本

对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处罚除了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以外, 可以借鉴企业伦理失范惩戒机制, 将具有严重非伦理行为的消费者列入“黑名单”, 记录其所有非伦理行为, 并将其暴露给交易对方并在全国传播, 让交易对方充分了解消费者的不良记录, 使其今后一段时间内购物、消费活动受到影响。提高消费者对非伦理行为带来的成本和损失认识, 通过突出社会危害与消费者自身利益的相关性, 提醒消费者, 从长期来看, 他们的非伦理行为会最终损害自己的利益。

加大伦理失范的惩罚力度, 严厉惩治违反商业道德、破坏社会交易秩序的消费者, 使他们在经济上受到损失, 提高伦理失范的成本。同时, 把消费者伦理道德与其职业生涯、声誉声望等其他利益挂钩, 对伦理失范的消费者进行重点监管, 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进行广泛传播, 直接影响伦理失范消费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只有非伦理行为产生的成本大于其带来的收益, 消费者才不能从非伦理行为中获得利益, 震慑作用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四) 加强个人修养, 提升个人伦理水平

虽然外界的环境对消费者伦理行为的形成至关重要, 但道德品质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个人修养。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消费者而言, 通过自身努力完成高尚品德的塑造, 将能够极大地提升其伦理道德水平。自我约束、反省自律是提高个人伦理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消费者而言, 了解、理解伦理道德的内容并不难, 难的是在利益取舍时仍然坚持伦理原则。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者, 在行为过程中有时会违背当初的道德情操, 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 是由于消费者没有足够的伦理道德自律能力。消费者伦理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间不乏动摇和挫折。消费者在“修炼”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我约束, 使对伦理道德的感悟从感性高度上升到理性高度, 进而形成坚定的伦理道德信念, 并使其作为一种实践理性约束个人的行为。

结语

消费者伦理行为所反映的不仅是社会伦理观, 更是市场价值观, 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伦理失范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公众伦理道德观念的不断加强, 消费者伦理行为必将得到规范与健全, 消费者伦理失范现象将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贺德稳.营销中的伦理失范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 2009, (5) :30-31.

[2]李惠阳.对消费行为应作道德评价[J].湘潭大学学报, 1999, (3) :34-36.

[3]李靖宇, 孙惠莲, 郭建.我国弱势群体道德失范原因及对策[J].经济导刊, 2012, (3) :46-47.

[4]徐志伟, 王长金.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伦理的价值取向[J].企业经济, 2011, (5) :134-136.

[5]赵宝春.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科教大学, 2009.

伦理失落的原因 篇4

一、新闻摄影中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

(一) 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新闻摄影

这主要是指记者在采访时“导演摆布”有意摆拍, 后期进行图片编辑时通过PS、盗图、嫁接等手法造成的图片失真行为。通过这些弄虚作假的手段来制造新闻图片的做法明显有违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拷问着记者的职业道德。

一张路透社记者拍摄的名为“在哥里市, 格鲁吉亚士兵正在搬运死去的妇女”的照片曾引起巨大的争议。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名被称为“死去的妇女”不仅是个男性, 而且他的手正在令人难以置信地紧紧抓住护士的胳膊, 他身旁的同一个男子在两张照片中有不同的姿势, 衣服也发生了变化。最后证实该照片是经记者本人导演摆布后拍摄的。该记者为了拍出一种悲剧效果, 博眼球以至于唤起读者的悲悯之情, 不惜欺骗读者, 出卖新闻真实, 还严重损害了其所在媒体的公信力。其作为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在这一瞬间荡然无存。

现代发达的互联网络, 让记者在搭乘“数字快车”行动时更容易走岔路。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曾在多次研讨会上发表题为“枪械、刀子和枕头” (“Guns, knives and Pillows”) 的讲演。他认为枪械是伤人、杀人的犯罪工具, 也是保卫祖国、抵御侵略的武器。枕头柔软、舒适、催眠, 也可以用来使人窒息致死。正如枕头等不能只被认为是“坏”的技术一样, 数字技术也不能只被认为是纯粹“好”的技术, 它们都可能被用于或好或坏的目的。人才是其决定因素, 记者的私心才让技术产生了负效应。

如今通过PS等照片处理软件可以随意合成、删减照片, 给照片调色, 改变照片本身的基调。清除照片中一些不明物体也是轻而易举,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 普通受众恐怕也很难辨认这些“被动过手脚的照片”。2003年4月, 在《洛杉矶时报》的头版位置刊出了该报驻伊拉克的摄影师Basra拍摄的一幅作品“一位英军指挥伊拉克人民躲避战火”的照片, 时间大约是美军进攻伊拉克不久后。事后才发现照片系为两张照片合成的结果。虽然报社及时开除了该名职业道德存有瑕疵的摄影师, 勇于纠错, 但是编辑把关不严, 作者有意造假, “虚假”最终成为漏网之鱼跑在了“真实”的前面, 给报纸的声誉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影响。

(二) 违背社会道德的新闻摄影

在这方面, 灾难报道中图片的血腥化、刺激化问题最为突出。编辑在编辑图片的过程中对一些血淋淋的人物图片不作打马赛克、遮盖等任何技术处理, 直接搬上媒介, 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受众看后不仅容易产生心理不适, 若是处置失当, 这种隐形的媒体暴力还会给受灾或遇难者家属造成灾难之外的二次伤害。

所谓灾难报道, 指的是新闻媒体对天灾人祸的报道。英国传媒研究者卡尔通 (B.Galatong) 和罗杰 (L.Ruge) 在论述新闻价值的原则时说:“一个事件负面因素越多, 它构成新闻的可能性就越大。”[2]灾难新闻因其带有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人情味等新闻价值而成为媒体所追逐的焦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暴力侵害的突然发生已经给部分受灾人群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在他们努力平复心情之际, 记者和编辑这种火上浇油的做法, 违背了作为人的“社会公德”。

例如, 在地震报道当中新闻图片本应起到传递灾情信息, 唤起受众同情的作用。传播媒介上之所以放置相关图片也是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受灾程度, 继而伸出援手助受灾群体渡过难关。但是在地震现场, 一些摄影记者常常不顾社会道德和人伦常理, 一味地追求吸睛效果和轰动效应, 将死者的裸照或者倒在血泊中的人物图片不作任何的后期处理就赤裸裸地放在媒体上。在大红色的刺激下, 吸引受众目光的同时也会招来愤怒, 引起反感。特别是一些大景深的照片很容易造成一种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之感。如果遇难者家属恰巧在媒体上看见了亲人的照片无异于雪上加霜, 会给他们本已受伤的心灵再次造成伤害。

(三) 违背法律的新闻摄影

主要表现为刊登的图片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无禁止才可为。但是很多记者为了满足一己之私, 在窥私欲和点击率的双重诱惑下图一时之快, 违背法律和当事人的意愿, 趁当事人不备, 将其肖像或者不美好、暴露的一面以及私人的生活状态置于媒体这个大广场之上, 使其得以被别人辨认出, 招致骂名, 名誉受损。

明星的隐私泄露事件时有发生, 借助网络的病毒式传播, 其成新闻事件的燃点降到了最低, 一旦触发就很难熄灭。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过去这么久却时不时就会被人提起, 伤疤一次次地被揭开, 就是一个例子。网络空间具有无限延伸的特性, 文字和图片一旦上网就会如核裂变一般被无限地复制。当事人Twins组合中的阿娇因为裸照的流出, 演艺事业受阻, 社会声誉低下, 一度一蹶不振, 有轻生的念头。裸照像毒瘤一样每每有扩散转移之势, 可见记者的偷拍行为对当事人的伤害有多大。

多年前, 郑州警察在“扫黄”过程中粗暴地将一个全身赤裸的卖淫女的头发揪起, 现场一名记者拍下了这名失足妇女全身赤裸的照片并将之公之于众, 之后此举招致了大量公众的指责。卖淫属于违法行为, 但是记者的行为何尝不违法呢?卖淫女作为一名公民, 其隐私权和名誉权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一旦她的外貌被周围的人辨认出, 恐怕以后就要在别人的非议中生活。她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不说, 她的家人恐怕也会受到牵连, 一辈子抬不起头来。新闻记者绝对不能以牺牲公民的权益甚至不惜以违反法律为代价, 来博取受众的眼球, 换取经济利益。媒体是社会公器, 记者绝对不能私用。

二、新闻摄影伦理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 媒体的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一方面, 部分媒体的编辑、记者队伍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 媒体成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良莠不齐。在如今这个泛媒体时代, 记者、编辑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 由于道德水平的测量无法量化, 媒体在招生考核的过程中一直存在重业务轻道德的现象。另一方面, 部分高等院校的新闻教育的传统注重对学生业务和理论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对其职业道德的教育。学校教育中缺了这样一课, 社会教育也没能补上这一课, 防线双双失守。此外,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一批公民记者如数涌现, 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教育, 但在技术壁垒和信息鸿沟不断缩小的今天, 他们却也在从事信息生产工作, 其更容易在伦理失范领域沦陷。

(二) 社会惩罚和媒体监督机制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 中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新闻记者的新闻法。缺乏法律强制性的约束, 即使记者新闻摄影造成伦理失范, 对其威慑力也会因为惩罚性措施的缺位被架空。因此, 新闻媒体内部一旦发现假照片等伦理失范的情况往往以扣奖金了事, 并没有明确的辞退制度, 为此许多记者怀有侥幸心理。此外, 很多媒体还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 替犯错者护短, 结果只能使得犯错者更加嚣张跋扈。公民举报机制和举报渠道的缺位也是媒体记者新闻摄影伦理失范现象长期存在的一个影响因子, 媒体公器少了社会监督更敢于徇私舞弊。

(三) 市场竞争机制使然

一方面, 新闻时效性从来都是一家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新闻求新、求变、求快的新时代, 很多媒体的编辑为了追求新闻时效而放松了对照片的审核, 选择相信记者, 以至于把关人缺位, 给错误埋雷。

另一方面, 时间就是金钱, 许多记者为了出名不惜炮制假照片。为了求得高收视、高发行量、高点击率, 不惜侵犯明星的隐私。记者这种利益短视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媒体公信力。

因此, 要有效地规避新闻摄影伦理失范现象, 在要求媒体人自律无效的情况下, 应该进一步完善他律措施。司法部门应该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媒体从业人员形成威慑力。此外, 新闻编辑要承担起“把关人”这一角色应有的责任。社会应提高媒体准入门槛,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 同时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老百姓的监督权。

摘要:随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发展, 新闻进入“读图时代”, 图片在新闻报道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张图片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胜过千言万语, 引起人们遐想无数。此外, 由于图片的“首因效应”, 受众在信息接收的顺序上首先接收的是新闻图片, 其次才是文字报道, 他们大脑产生的信息解释最先也都是基于图片作出的。因此, 恰当的图片可以带去信息量, 与文字相得益彰, 丰富文本。相反, 如若图片放置失当或者本身就存在问题, 破坏了受众的阅读美感, 阻碍其有益信息的接收之余还可能会带来二次伤害和违法等一系列伦理失范的问题。本文围绕以上几方面, 对新闻摄影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伦理失范,隐私权,名誉权,新闻真实,媒体

参考文献

[1]汤天明.“死亡”题材摄影伦理评价的三维指标[J].新闻记者, 2013 (1) :85.

[2]鲍赛.灾难新闻摄影如何避免二次伤害[J].青年记者, 2015 (3) :7.

伦理失落的原因 篇5

《圣经》由《旧约》、《后典》和《新约》组成,犹太教取《旧约》为《圣经》,基督教新教取《旧约》和《新约》为《圣经》,天主教取《旧约》、《后典》和《新约》为《圣经》。《圣经》故事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其在西方文化和道德伦理中的重要地位和根本性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看到西方国家总统就职、法庭作证都要面对它信誓旦旦,笼罩在这部伦理教育范典的神秘光环和神圣力量似乎就更加不言而喻了。如果我们抛却它形成西方伦理教育范典诸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我们似乎仍然可以从非常表面的层次进行一番探索。

《圣经》以历史真实感再现希伯来文明和基督文明的历史渊源,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说理散播爱的讯息,创造性地塑造了一个美善舍己谦卑全能的时代超人形象——耶稣。

基督耶稣是上帝喜悦的形象,他的完美本质内核就是“爱”,他的爱与生俱来,约翰福音:“我与父原为一”。耶稣诞生本身就充满着天父的祝福和传奇的色彩:夜晚天降祥瑞,忽然亮如白昼,夜空万紫千红,天兵天使伴随悦耳的音乐盘旋而来,高声歌颂荣耀归于上帝,平安归于喜悦之子。而新约作者用“krios”来称呼耶稣,是把耶稣的身份等同上帝的身份,也是从侧面肯定耶稣神圣性的有力证据。《圣经》中人子耶稣最具光辉色彩的一笔——十字架上的殉道无疑是人类的道德典范,通过十字架上的死而复活,真实感受上帝舍子就义、大爱无言,普遍激励与更新堕落人类的主观生存意义,实现道德伦理的升华,转而活出一种进入天国的“本真的生存”(authentic existence),基督耶稣的神性由此而放大了。

《圣经》除了描述耶稣与他的父神特殊亲密的关系外,对他与一般人无异的人性的叙述增加了更多人性化和亲民成分,从而摈弃“仰之弥高,望之弥深”的距离感和完全顶礼膜拜的生疏感。耶稣由童贞女玛丽亚通过圣灵而受孕,这一事件的特殊性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而言就是没有Y染色体的介入。神性赋予胚胎,道成肉身的耶稣降生在普通小城伯利恒一马槽,他的成长是渐进、熟视有睹的,与一般孩童无异。母亲马利亚温柔慈爱,耶稣跟着父亲做木工,循规蹈矩,耶稣十二岁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再回拿撒勒,路加记载:耶稣的智慧和身量……一齐增长”,这证明耶稣人性成长的量变积累,过程中又透着无比的童真乐趣。魔鬼撒旦旷野试探,马太福音记载:“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这也证明人子耶稣鲜活可爱真实人性的流露,及至耶稣背负十字架完成人类赎罪(penal-substitution)最后气绝身亡也最终证明肉身耶稣拥有质和量两方面完全的人性。

但是为什么万能的上帝要“藉着拿撒勒人耶稣施行爱心异能奇事神迹”呢?在《圣经》中“上帝是全能的”这首先是一个最为关键的信念,他用“爱”开天辟地,造人设物,创造了一个完美有序的世界,这个世界应当是被上帝肯定和喜悦的,只因亚当夏娃不抵蛇祖诱惑,偷吃禁果,被逐伊甸园;该隐诛弟,又揭开人类残杀序幕,人世间从此充斥强暴、仇恨与妒嫉,罪恶衍生。上帝对人子耶稣的选择,再次证明上帝独爱世界,擎起“爱”字大旗挽救“罪”的世界,通过新兴典范——“美善”耶稣跨越罪恶导致人与上帝之隔阂和鸿沟,从而建立全新精神纽带完成对人类普遍救赎和至“善”至“美”世界的再塑工程。

人类从死亡到复活的救赎工作,在上帝的眼中只有具有完全神性及完全人性的耶稣才能胜任,完全神性保证了耶稣与父神沟通和救赎人类的能力,毫无过犯的人性保证了代赎的价值和意义。这正像我们可以奉献洁白的羔羊作为敬畏上苍的祭品而绝非追腐逐臭的乌鸦、苍蝇之辈可相提并论。

“伟大的教育家”上帝在“爱”的教育之路可谓十分动情,煞费苦心,《圣经》认为苦难是“爱”最好的教育工具和途径。这观点颇似我国古学者所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许是上帝对亚当夏娃“爱”的教育失败的沉痛反思……但这种假设很容易遭到质疑:难道全能的上帝不能消除苦难吗?假如上帝是全善的,为何忍心看到我们遭受苦难?John Hick在它的著作“Evil and the God of Love”里有一段很好的解释,他强调在成长过程中,人必须能够自由地选择善恶,如果没有恶的存在,也就没有真正的选择,人也不能有真正的成长,人的潜能就不能激发出来。用这种观点也可以轻松地解释《圣经》中的上帝之“爱”之“善”乃非一般意义的而是直指终极目的,上帝也最终使耶稣战胜苦难,死而复活,正是他的“爱”的大能的最高体现,但这种观点的缺陷是降低了人对“恶”选择的道德力量的批判。

值得一提的是《圣经》的语言通俗易懂,在说不清之处,常常打个比方,因为形象的比喻、类比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加以补充,加以理解,从而清楚起来。比如《圣经》对天国的比喻,用芥菜籽比喻天国会由很小的一粒长成参天大树,预示了天国的美好前景,用珠宝商买贵重的珠子比喻天国的珍贵,用撒在海里的网比喻天国对居住人的筛选,这样就把精湛深刻的天国思想巧妙地寄寓在具体的、浅显的、常见的事物中。因为它具体可使读者感知,由于它浅显易为读者了解,运用时也显示了物和理之间的联系。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个颇为有意思的观点,认为《圣经》的语言最本质手法应该叫做“俯就”(accommodation),是上帝在启示人类过程中迁就人类有限的心智水平有意为之,希冀凭借人类心智能力理解的语言、比作等手段来解释宣扬《圣经》之道,那么这样从《圣经》体现的内容、教义、表现的形式、手段皆可以看成上帝“爱”心的精工巧妙之作了——“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回答。

《圣经》反映的是希伯来民族苦难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也是一部超越想象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和史诗气质的不朽童话:穿越时空隧道,谦卑美善的耶和华坐在至高之处,俯仰尘世人间,他对每一个拈来之人都心生怜爱,“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5),信他的人因此而有福;不信他的人也积极践行着他的计划、作为与恩典。他的爱可以说是天空,不拒一片云彩,因此成就广阔,他的爱也可比作海洋,不拒一滴细流,因此成就浩瀚。尽管我们对《圣经》记载的奇迹和说教如今有了更为理性和科学的认识,从以上对“爱”字当头的《圣经》微不足道的解释中仍然可以看出它成为西方伦理范典的积极因素和感人力量,有了这条线索,我们将不难理解基于“赎罪”的西方现代文化其实早已将《圣经》“宽容”、“忏悔”、“博爱”根植人心了。

千百年来,《圣经》影响甚至决定了西方道德行为规范和文化面貌,在我国对《圣经》的研究也正方兴未艾,当代中国研究基督《圣经》已经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更多政治文化意味的批判更多趋向中立、同情及学术性的批判。和谐友爱的理念并非中华文明所独有,而是在各个文明中都以不同的形态、观念存在的,我们有理由以拿来开放的心态去发掘和培育这种积极性的和共性的因素,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 埃尔曼著,焦晓菊译.《达·芬奇密码》的真实与虚构[M].华夏出版社,2006

[3] 朱自清.漫游在文明的梦幻中[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伦理失落的原因 篇6

1 转型期政府领导伦理失范的现实表现

政府领导伦理的转型未能与经济社会转型同步, 领导者的思想观点还没有完全摆脱我国封建传统伦理和西方腐朽思想的羁绊, 领导行为还缺乏新的内在的有效约束机制, 致使各类领导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其现实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权力交易

权力交易是权力再分配过程中的以权换权, 即谋求权力的最大化。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政府组织的部分领导者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 将市场交换原则带入政府决策及管理过程, 变官场为市场;没有考虑到权力是公众授予的, 权力首先应服务于公众;他们没有代表公众掌好权, 用好权, 而是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资源, 大搞权力交易和权力消费, 为跑官卖官大开方便之门, 违背了国家权力的本质规定, 导致很大程度上的吏治腐败。

1.2 权钱交易

权钱交易在实际生活中突出表现为权力的寻租行为, 即有些政府组织的领导者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本部门窃取公共资源, 为自身牟取私利, 侵害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实现本部门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组织的领导者以手中握有的权力为筹码, 向企业或个人“出租”权力, 索取高额回扣, 获得暴利, 以及在招工招干、升学就业、出国等问题上的以权谋私、索贿受贿等腐败的盛行是政府领导行为缺乏最基本的领导伦理规范的典型反映。

1.3 渎职失责

渎职是指政府组织的领导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者不尽职责。其现实表现为部分领导者玩忽职守, 搞形式主义;或者随意决策, 办事缺乏程序;或者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失责是领导者对自身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无视和糟蹋。具体表现为部分领导者完全脱离群众, 眼睛向上, 只对“上”负责, 对群众的冷暖疾苦不闻不问, 缺乏责任感, 挖空心思出所谓的“政绩”, 欺上瞒下, 以谋求升官, 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这种“吏无吏德, 官无官责”的局面导致了公众的强烈反感, 损害了政府组织的形象, 妨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

2 政府领导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造成政府领导伦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领导者自身素质方面的主观原因, 也有对领导者行使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力等客观因素。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一分析。

2.1 政府领导者自身道德意识的缺失

政府领导者虽然有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由, 但因为其掌握着公共权力, 就应当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和义务。当公与私之间发生冲突, 需要他做出选择时, 如果其自身道德修养不高, 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道德观, 没有真正完成从“统治”到“服务”的观念转变, 缺乏为他人服务的宗旨意识, 就会抵挡不住金钱、美女的诱惑, 领导者的行为就会偏离公平、公正、平等的轨道, 权力就会被用来满足个人的私欲, 从而导致领导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

2.2 政府领导者守法精神的丧失

守法是政府领导者的法律责任, 又是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和自觉行为的道德操守。现代守法精神既摒弃奴性守法观, 也排斥拒受约束的极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它体现的是正义和理性原则下的自由与责任、权力和义务的和谐一致, 即基于形式法律的价值合理性而赋予其合法性, 进而形成对形式法律设定的权力义务权威性的认同和服从。在丧失了守法精神的情况下, 领导者的守法只是慑于法律威慑而被迫守法, 其特权思想和权力本位意识就会抬头, 把法律看成是“治民不治官”的手段, 只注重个人的权力和自由, 而忽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 就不能保证政府领导者公正、合理地依法行使其职权, 以权代法、以权压人等不正当行为将频繁发生, 必然造成领导伦理失范。

2.3 传统伦理取向和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影响

在社会转型期, 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向多元化转化。旧的以人际关系和私德规范为依托的伦理范式被冲破, 新的道德规范还没能立即确立, 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价值震荡和真空状态, 使传统的封建宗法思想、中国士宦的“官本位”思想沉渣泛起, 西方资产阶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乘虚而入, 造成部分领导成员价值选择的迷茫与错位。这样, 领导伦理失范也就有可能发生。

2.4 对政府领导者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不力

在我国, 各级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 政府的领导者享有对政府管理中重大事项的最后决定权。在这种体制下, 虽然它保证了政令的畅通, 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能;但如果领导者享有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与制约, 就会造成当权者的专权和滥用权力。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边界的地方才休止。”

3 政府领导伦理失范的防范路径

政府领导伦理的失范给我国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这对于保持我国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形成了障碍, 并进而影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 必须加强对各种领导伦理失范现象的防范, 大力推进领导伦理建设。

3.1 加强政府领导文化建设, 强化领导伦理教育

政府领导文化是政府体系中的领导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对领导活动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信仰。领导文化深刻影响和制约着政府领导者行为的方方面面, 是政府领导者的行为之魂。加强领导文化建设, 就是使政府系统各层级的领导者树立正确的领导伦理观、形成内在的约束机制。因此, 要加大领导伦理教育的力度, 提高政府领导者对领导伦理的认知水平, 强化道德自律意识, 使广大领导者认识到领导伦理是为政之本, 确立公仆意识, 消除官本位观念, 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领导文化。

3.2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加快政府领导伦理立法

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 不仅是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的过程, 也是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相适应的文化观念, 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从而为有效防止领导伦理失范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要确立法律至上的思想, 在群众中确立权力与义务对等的观念, 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以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二是要加强法治教育, 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同时提高政府领导者的法治意识, 使其主动维护法律的尊严, 发挥他们知法、守法的模范作用。在法治文化的引领下, 尽快完善领导伦理立法, 制定政府领导道德法典, 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 使伦理像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一样具有同等的效力和作用。这样, 通过法律的强制性, 惩罚性来达到遏制领导伦理失范, 维护领导伦理纯洁性的目的。

3.3 加快推进政府领导体制改革, 建立“服务型”政府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我们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政府领导人员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和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 减少社会中权力寻租、设租活动的增多与蔓延, 使权力与利益脱钩, 从源头上压缩产生政府领导伦理失范的空间和机会;必须加快政府机构改革, 对政府的规模和结构加以限制, 有效地防止机构臃肿、无限膨胀;必须改革领导干部的“选拔”制度, 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实行严格的考任制度;必须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监督的民主化、制度化渠道, 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得到真正实现;必须强化政府领导人员的服务意识, 将建立“服务型”政府作为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目标, 使政府领导者的道德自律获得客观保障, 为领导伦理提供赖以生长的沃土。

3.4 发展公民社会对政府领导活动的干预和监督, 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在民主政府中, 政府领导人员的公务活动是公共责任行为, 应当对整个公民社会负责。这样, 就应加强政府领导者的责任意识, 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 给广大群众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途径, 促使广大群众对公共决策的干预和参与。可以实行政务公开,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保证人民群众对政府领导者的行为享有知情权。可以培养公民的民主参政意识, 检举政府领导者的伦理失范行为。同时, 要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加快新闻立法, 保障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社会舆论是反映整个社会对人们行为的一种监督, 具有明显的行为约束的优势。

摘要:政府领导伦理失范是政府领导者权力行使的一种异化现象。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 政府领导伦理领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失范现象, 这对于保持我国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形成了障碍, 并进而影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政府领导伦理失范与领导者自身内部因素相关, 还与我国封建传统伦理、西方腐朽思想及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完善等外部因素相连。要防范政府领导伦理失范, 必须加强领导文化与法治文化建设, 加快推进政府领导体制改革,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关键词:政府领导,领导伦理,失范,原因,防范

参考文献

[1]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和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178-183.

上一篇:XBRL技术应用下一篇:《日落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