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旅游业(精选9篇)
丽水旅游业 篇1
近年来,丽水旅游发展的势头强劲,全市接待旅游人数增幅连续七年位居全省各市首位。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丽水优良的生态环境、美丽的山水风光、特色的风俗民情和独特的养生文化也逐渐赢得了上海旅游业界和市民的关注和青睐,到丽水的游客中有了更多上海人的身影。期待我市能够紧抓机遇,顺势而为,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让丽水旅游进一步接轨上海,推动丽水加快科学发展。
一、加快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意义
上海和丽水,两座城市,两种风格,各放异彩,丽水旅游接轨上海是优势互补,潜力广阔。
(一)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必要性
上海,经济繁荣、人口密集,是带动21世纪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高收入水平、新生活理念、快生活节奏,加上久居大都市对绿色、自然的渴望,使得三千万上海人普遍养成了喜好外出旅游休闲、放松身心的习惯,居民出游率居全国第一。同时,上海又是极具诱惑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吸引了全世界各地无数的游客。承接和分流数量如此庞大的上海本地游客以及到沪的全世界游客对推动丽水旅游发展的作用可想而知。此外,从交通上看,上海是我国通往国内外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以航空为例,目前,上海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560架次左右,航线覆盖73个国际(地区)城市、62个国内城市,上海虹桥机场以国内航线为主,日均起降航班也在540架次左右。丽水旅游要提高全国化和国际化水平,必须主动接轨上海,借船出海,借梯登高。
(二)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可行性
丽水,生态旅游资源丰厚、优势突出,有“中国生态第一市”、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等美誉。近年来,丽水重视旅游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2009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上海等许多大都市,生态环境相对欠佳,市民更加渴望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无污染的食品,因此普遍向往生态较好的地方,而纯净自然、绿意盎然、自然风光秀美的丽水正有这方面的优势,这为我们旅游接轨上海提供了可能、提供了契机。此外,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名气渐响的“中国摄影之乡”、“丽水三宝”文化、畲族风情,保存良好的老镇老街、古村落,这些都对上海人构成了巨大的诱惑。
(三)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现实性
近年来,丽水着力改善旅游环境,景区建设如火如荼,下辖九县(市、区)全部实现通高速。两年后,上海到丽水,高铁2.5小时,空中交通也为期不远。我市将开拓上海市场作为旅游工作重点来抓,成效日益明显,双方在经济、旅游、人才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我市制定颁发了《丽水市鼓励上海旅行社给丽水市4A级旅游景区送团的奖励办法》,并每年都在上海举办大型旅游推介会,有效提升了上海旅行社参与丽水旅游市场开拓的积极性。上海铁旅的旅游专列、上海青旅的旅游直通车已先后开通,上海市民来丽旅游更加方便。而我市在中央和东方电视台的广告和大量上海游客良好亲身感受的口口相传,也让丽水旅游在上海民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明显提升,可以说,“丽水旅游”已逐渐被上海人认可和接纳。
二、丽水旅游接轨上海存在的问题
当前,与我市加快接轨上海,建设长三角地区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旅游产品问题
从旅游产品来看,尚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和影响力的重量级休闲旅游新产品;从旅游品牌来看,我市具有市场竞争力、特色明显的响亮旅游品牌还不多。随着对生态建设的普遍重视,上海周边主打绿色生态牌的区域越来越多,与我市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而它们往往占有先天性的地理之便。我市在认真研究上海旅游市场需求特点,将独特的生态、文化优势与旅游结合形成竞争优势明显的旅游产品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功能与结构问题
从旅游功能来看,目前我市还没有建成功能齐全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市场环境、咨询服务网络、自驾车服务体系、旅游停车场等系统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产业消费结构看,旅游六要素中“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都还较弱,高等级酒店建设滞后,购物、特色美食、消费、演艺等要素不充分,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能体现丽水资源禀赋特色的旅游区,旅游逗留时间短,人均消费低,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三)知名度和影响力问题
从总体来说,我市城市形象虽有影响但还不够鲜明,尤其是在境内客源市场的知名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境外客源市场则几乎没有知名度。通过多年努力,丽水旅游在上海知名度有所提升,但还远远不够响亮,同时,在长三角邻省其他地区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远远不够。
(四)客观因素制约问题
交通方面,丽水相距上海500公里左右,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尚未直通高铁、动车和飞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潜在游客出行的欲望;另外,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上海这个庞大的客源市场,营销手段丰富多彩,竞争激烈,我市接轨力度和财力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加快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建议
目前,我国旅游业迎来了快速发展、规范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下一步,我市应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使丽水旅游更好、更快地接轨上海,抓紧做大做强。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上海及长三角的经济龙头地位明确,确保了旅游市场的潜力巨大,人口的高度集聚标志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区域个体的普遍高收入也确保了较强的消费能力,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前沿,各类经济文化活动对整个长三角有全面的引领作用。
2、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互补性、联动性极强的朝阳产业,地域间资源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是产业发展的必需条件。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需求不断扩大,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更大范围的突破区域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现实意义越来越重要。紧紧依托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抢占新一轮旅游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是我市旅游产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点。
(二)要努力提升丽水旅游特色和服务水平,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1、突出丽水特色,加快重点景区建设和养生经济发展,形成一批有震撼力和吸引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和产品。充分发挥生态休闲养生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四大主题,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大力推进高等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建设,改变“有资源,没产品”和景点“小、散、远”的尴尬,努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全国知名度的品牌景区,为树立“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品牌奠定扎实基础。将文化体验、生态养生、运动休闲、避暑度假作为旅游业发展重点,加快千峡湖旅游度假区、缙云黄帝温泉谷旅游综合体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建议重点强化对养生(养老)经济的研究,加快推进休闲旅游景区、养生(养老)基地和养生乡村“三大平台”建设,努力打造“食养”、“药养”、“水养”、“体养”、“文养”五个特色品牌,形成丽水“养生福地”的鲜明特色,迎合都市人重健康重养生的时代需求。
2、加快无障碍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通景公路建设,提高等级,实现互联互通;在高速公路休息站、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景区游客中心设立自驾游服务点,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救援服务;加快旅游景区以及其他旅游设施的建设,抓好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协调发展,特别是高等级酒店和特色购物、特色饮食设施建设;大力培养、发展高素质的专业导游队伍,增强旅游企业创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对旅游行业的规范管理,全力为游客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3、做好游线设计。
发挥本区域的客源、资源、地缘优势,科学组合各县市区旅游资源。开发自驾游、双休游、亲子游、修学游、乡村游、度假游、休养游等旅游精品线路,争取成为长三角旅游产品体系中最具吸引力的“热线”。
4、建设统一的旅游资讯发布平台。
建设受欢迎的旅游电台、旅游频道,建立有效的引导和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区域交通信息、各重点景区客情及服务信息;开展丽水生态旅游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评选活动,加大对优质产品优良景区的扶持,制定丽水生态专项服务标准,促进旅游品质提升。
(三)要切实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不断深耕上海这一重要的客源市场
1、抓好宣传广告。要编印好丽水宣传画册和生态旅游服务指引、自驾导游手册,拍摄主题风光片,并建立稳定长效的宣传推广渠道。要在上海人流集中的车站、码头、地铁、机场、星级酒店、大型商场、高校、社区、政府办事中心、重要景点、旅行社等地长久持续地摆放精美的丽水旅游宣传资料供免费取阅。精心选择和编辑制作,加大在上海新闻媒体和机场、地铁、楼宇、商业中心及城市周边交通要道旁巨幅广告、电子广告投放,努力提升丽水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2、加大旅游合作和推介力度。
继续每年在上海举办旅游推介会,努力深化与上海各大旅行社的联系和合作,争取进入各大旅行社的重点推荐线路。鼓励我市旅游企业深入上海基层,与上海各大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工会等机构加强联络,争取成为其召开各种会议以及员工疗养度假的目的地。进驻各社区,直接面对居民开展宣传,千方百计组织和吸引游客。积极邀请各国驻沪领事机构外交官考察访问,提升丽水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3、充分利用各类传播平台。
切实借助旅游博客、旅游qq群、微信等现代信息交流平台,特别要充分利用丽水“摄影之乡”的优势,通过图片、影像以及在线交流等方式,努力使更多的人了解丽水;充分发挥商会、同乡会作用,通过丽水干部群众和丽水籍老乡宣传丽水旅游,强化人际传播。
(四)扎实做好借力发展工作
吸引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优质资源,是丽水旅游接轨上海,加快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1、引人才。
要切实做好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引进工作,建立一整套科学的选人、用人、留人机制,不拘一格选用优秀人才。当前尤其迫切需要重视优秀影视作品对宣传区域旅游品牌的重要作用,抓紧引人才,借外脑,立足丽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自然风光,拍摄出一部类似于《刘三姐》《阿诗玛》这样产生持久、巨大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快速提升丽水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要重视与上海的知名文化机构和文化名人合作,积极探索合作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2、引资金。
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沛,企业家群体目光敏锐、观念超前,丽水藉企业家也多。我市应予特别重视关注,要有针对性地推出好项目,接受好项目,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推动项目落地。
3、引管理。
上海人见多识广,对服务品质要求特别高,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尽快提升丽水旅游服务质量。坚持服务品质精细化,和上海旅游院校、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加强联系和合作,学习和引进先进旅游管理经验和国际化的旅游服务标准,培育更多从事旅游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目光北顾,切实加快接轨上海以及“长三角”,丽水旅游可尽早实现“第一支柱产业”目标,真正树立“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响亮品牌,实现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造福丽水百姓。
丽水旅游业 篇2
去古村落河阳走走,串串那里的古弄堂、十八间、宗祠堂,是颇有意思的。白粉墙、小青瓦、马头墙组成古朴、清新的外观,片片浮雕,丝丝彩绘,浓缩了历史上民风民俗的神韵。
在仙都,不得不提它的特色饮食。缙云烧饼、红烧溪鲫鱼、豆腐丸都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美味,除了这些,菜饭、土索面、敲肉羹、土鸡煲、香飘乳鸭、苦瓜滑子菇等土菜也远近闻名。可惜肚子容量有限,早已装不下了。
丽水旅游业 篇3
关键词:丽水市;旅游经济;发展
一、丽水市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理念上滥用标签,政策目标定位不明
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和滥用问题非常明显。不管是旅游企业还是当地政府,都只是标签式地使用,既没有正确认识,更谈不上认真实施。在概念炒作、缺乏规范的情况下,生态旅游成了那些缺乏环境意识和专业技能而又急功近利的经营者摇钱树。在没有完善的政策、法规、条例、标准对这些问题进行规定的情况下,各地生态旅游的发展难免鱼龙混杂而目标不清。
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基本没有认识到旅游产业是富民强市的综合性大产业,即旅游产业有机融合问题。在传统旅游内部有多个行业,依托旅游过程,整合在一个产业链关系中,例如,酒店、餐饮、车船是旅游过程中的服务配套,景区是旅游吸引核,他们之间形成了核心吸引物与服务配套之间的基础性产业关联关系。而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原有的关联产业需要深度融合发展,形成酒店吸引物(迪拜的帆船酒店)、餐饮吸引物(美食街)、车船吸引物(海上快艇),打破原有关系,形成关联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规划上景、镇分离,全域一体规划缺失
当前,丽水市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全面的“丽水市生态旅游全域化一体化发展远景规划”体系,也就没有科学合理的旅游业长远发展规划的正确引导。有的景区没有高水平的总体规划指导和详细规划控制,往往造成景区的盲目建设,严重的还破坏了景区的自然美。全市主要景区和度假区大多数在山上、水上,城镇旅游发展还比较缓慢,旅游景区和城乡环境的融合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地方在交通、环境、基础设施方面还相对滞后。
丽水市的云和梯田被美国CNN评为中国最美40个自然景点之一;龙泉宝剑、青田石雕等世界闻名。然而世人但知云和梯田,不知有崇头镇;但知有龙泉青瓷,不知有上洋镇;但知有青田石雕,不知有山口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多数旅游小镇景区镇区分离,反差强烈。景区虽然优美,但镇区规划建设滞后,街道狭窄,建筑杂乱,绿化稀少,环境不美,难以让人产生逗留之心。
(三)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多头统筹推力不足
一项重大的改革和决策必然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由于多元利益主体竟相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使得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不能统筹协调。目前丽水旅游管理横向受制于相关职能部门,许多关联部门职能重叠或真空,导致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等现象,旅游部门似乎只能管管旅行社和星级酒店,对大部分景区和旅游要素均无权调控,资源难以整合。由于各县(市)区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和注意力不一样,因而各县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全市旅游发展政策、抓旅游的工作力度有较大的差距,导致旅游规划、产品建设、宣传促销整体协作不力。就全市来说,培育发展环境、制定市场规则、监督市场次序尚未形成较为健全的体制机制,尚不能全力以赴培育生态旅游业。
(四)产品同质缺乏个性,旅游服务配套能力薄弱
目前,从全市来看,一些森林公园、农家乐综合体同质性现象突出,“千园一面”,个性特色不够鲜明,难以提供差异化服务。丽水地属山区,大部分旅游景区可进入性差,城区与主要景区、主要景区之间缺乏有效交通连接,导致进不去、出不来、散不开。另外,向游客展示的产品类型还是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功能比较单一,大部分旅游景区缺乏具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功能产品,造成游客在景区逗留时间短,难以形成多日消费。
生态旅游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旅游活动,旅游旺季床位严重不足,旅游淡季大部分闲置,在价格档次上出现较大偏差,适合普通旅游者住宿的床位太少,导致游客找得到的住不起,住得起的又找不到。目前,全市共有旅行社73家,导游933名,星级饭店60家,旅游接待能力亟需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丽水生态旅游经济的建议
(一)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定位和思路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题定位和思路应该是:要充分发挥生态休闲养生旅游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四大主题,大力推进高等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全国知名度的品牌景区,树立“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品牌。同时,将文化体验、生态养生、运动休闲、避暑度假作为旅游业发展重点。以“培育生态旅游业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和“中国生态旅游第一市”为核心目标,按照生态旅游全域化、旅游发展融合化、旅游休闲智能化的“三化”发展思路,努力使生态旅游业成为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丽水打造成为生态休闲旅游名城、中国生态旅游第一市和全国知名的“国家公园”。
(二)突出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深入挖掘丽水市独特的良渚文化、黄帝文化、石雕文化、景宁畲族文化、“五行”文化等文化资源,构建文化要素与旅游要素差异化组合的发展模式,把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民俗风情等包装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产品。积极创排优秀文艺演出剧目,加快开发文化旅游演艺市场,实现《印象山哈》等一批精品剧目的定期驻场演出。以市场运作方式,加快推进文化演艺进景区、进酒店、进农家乐,发挥乡村舞台的旅游作用,培育做大旅游演艺市场。加快建设龙泉瓷剑文化创意基地、青田石文化创意基地、云和木玩创意基地、丽水文化创意产业园、景宁县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平台、文化资源的培植平台。努力挖掘、整理、抢救、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新一代手工艺人,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创新。
二是培养人才,提升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要加快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产业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把对农民的旅游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农民从业技能、培育新型农民、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来抓。对于生态旅游的规划、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则应立足长远,尽快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对于普通从业人员,可以作为一项公益性工程纳入财政支持范畴,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此外,还可以依托阳光工程和农业广播学校等公益性机构,大力开展生态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在培训方面的优势,做好远程培训。
nlc202309021148
三是抓好机制建设,创造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的条件。政府能不能考虑成立一个本土文化发展和保护的工作机构,从事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政府出台一些有利于发展和保护本土文化的政策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并给予支持和奖励;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和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建立本土文化发展和保护基金,开展对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三)谋划好旅游发展整体布局规划
一是注重特色,努力培育生态旅游精品。生态旅游的开发重点就是需要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三农”文化。全市各县(市、区)要进行全面统筹,实现差异发展,推进“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等发展战略。在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时,要突出农村生产生活形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森林文化、渔业文化、养生文化、风水文化、民俗文化等,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要加快推进“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实现农家乐生态旅游由低级向高级、同质化向差异化、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三大转变。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养”七要素的合理集聚,建成多功能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生态养生旅游目的地和生态养生旅游集聚区。
二是推进融合,实现生态旅游业转型升级。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水利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等,通过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依托农家、连接户外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和模式,并通过户外休闲运动、乡土娱乐活动以及参与性的劳动体验活动等,推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同时,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紧紧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品牌定位,将养生元素融入生态旅游产品,让人们在休闲旅游的同时得以养生,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三是加强保护,做足生态旅游特色文章。生态旅游主要面向城市居民,突出“乡村”特色,尽量消除“乡村城市化”。一方面要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保持农业在生产活动中的比重,使农村回归它最质朴的美丽。另一方面要保护和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要培养生态旅游接待地的居民对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确保传统核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避免资源的简单粗放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四)多措并举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一是提高认识,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全方位推进丽水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要努力实现在思想认识、发展理念、政策扶持等方面形成共识。在认识层面上,要从增加农民收入的副业,向努力打造生态旅游名城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转变,加强发展的紧迫感。在政府领导层面上,要从部门工作,向提升为政府一把手工程转变,营造大谋划、大统筹、大产业、大整合、大平台、大建设、大合唱、大发展、大旅游的良好氛围。在政府扶持方式上,要从注重点上扶持,向产业扶持转变,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遂昌乡村旅游的快速崛起,“全民集智办旅游,全民合力营造环境”的做法值得借鉴。龙泉市委、市政府将38个村作为新一批农家乐特色村进行打造,36个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出任38个村的“第一书记”。在帮扶过程中,龙泉市各部门及“第一书记”认真谋划,积极创新思路和举措,推动了农家乐特色村快速、全面的提升,也值得学习。
二是规划引领,在打造“第一支柱产业”中凸显支柱作用。政府在旅游经济发展中要起主导作用,要成立区域协调机制、长效管理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对整个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在制定政策规划、把握方向、搞好服务,实现旅游资源要素在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整合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经营权则交由市场运作。根据发展定位,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把生态旅游作为一个重要产业纳入建设整体规划,制订出契合实际的乡村旅游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突出一县一主题、一县一特色,着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同时,加快建立乡村旅游法规体系,制定《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条例》、《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配套措施,引导村旅游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2]宋瑞.生态旅游:多目标多主体共生[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
[3]吴易明.中国生态旅游业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
[4]市旅游局.群策群力,打造“丽水生活方式”体验区[G].2013.
[5]周海忠.加快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思考[R].丽水市委(决策与调研),2013.
作者简介:金海波(1979.6-),男,汉族,籍贯浙江省青田县,1998年9月参加工作,200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2012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现任丽水市瓯江生态旅游景区管委会(筹)办公室主任,在乡镇担任乡长期间还是在新的岗位一直都是从事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工作简历:1998.09-2005.04青田县广播电视局工作先后担任记者、编辑、新闻部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团支部书记等;
2005.04-2015.03先后任青田县仁庄镇党委委员、青田县山口镇宣传委员、青田县东源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青田县章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等;
2015.03丽水市瓯江生态旅游景区管委会(筹)办公室主任。
丽水旅游业 篇4
一、丽水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加强旅游资源和乡村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配套建设,全力提升乡村休闲旅游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乡村休闲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全市乡村休闲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业绩。为进一步发挥旅游惠民富民功能,我市积极开展浙江省“十百千”和“百千万”旅游富民工程创建活动,目前止,全市创建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346个,其中省级特色村27个、市级特色村38个,省级特色点16个、市级特色点79个;累计启动农家乐综合体创建项目39个。今年1至9月份,全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点共接待游客936.0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总营业收入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1%。
二、丽水市乡村休闲旅游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品位独特
丽水的自然环境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87%,是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绵绵高山孕育了众多江河,是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福安江六江干支流源头区。瓯江是丽水第一大江、浙江第二大水系,贯穿全市9个区县(市),境内长309.4公里,流域内山高水深、景观多变,众多的乡村就分布在多样复杂的山区地形中,造就了美丽的乡村风光。丽水同时是长三角地区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由于地势起伏升降大,气温差异明显,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分明山后不同天”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避暑胜地。丽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蕴育了黄帝文化、石雕文化、好川文化、华侨文化、剑瓷文化、香菇文化、廊桥文化、畲族文化、瓯江船帮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独具农耕文化的魅力。
(二)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理念创新
由于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山村)资源优势,我市一直以来都将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以农兴旅、以旅助农,推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亮点来抓。为全面落实“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区域品牌,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转型升级,我市在全省甚至在全国率先提出“农家乐综合体”的概念,在全市谋划创建养生养老型、高山避暑型、民俗风情型、参与体验型、乡村民宿型、休闲农庄型等六大类型的农家乐综合体。
(三)乡村休闲旅游与大景区联动发展
目前,我市有4A级旅游景区18家,旅游景区的建设对乡村旅游(农家乐)拉动作用明显。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遂昌原生态农产品的畅销,七山头土猪、黄泥岭土鸡、金竹山茶油、北界红提等原生态精品农业迅猛发展。围绕“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遂昌县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产业来抓,立足小山村,发展大产业,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的最大亮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全县上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旅游经济发展核心理念得到普遍认同。
(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多种模式并举
为逐渐缓解我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等发展阶段的矛盾,我市导入多种模式促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一是“工商资本”模式。通过招商引资,由工商投资者选择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与经营。村民将闲置民房和土地出租给公司获得租金收益,同时可以为公司提供劳务支出获得工资收入。二是“协会+经营户”模式。即通过提高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以协会为经济主体开展经营管理和宣传营销的模式。目前丽水全市已经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农家乐协会,实现抱团发展,避免了经营户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强了行业管理和自律水平。三是“村+合作社”模式。农家乐乡村旅游合作社是农家乐经营户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社团组织。同时,我市通过政策创新与公共财政的引导投入,调动了各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市乡村休闲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丽水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休闲旅游同质化现象明显
丽水目前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农味不浓、野趣不精、乡韵不足,尚未形成典型的“一村一品”、“一户一景”的格局。农村城市化、产品趋同化倾向严重;忽视游客对参与度、休闲度的诉求,休闲娱乐型与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明显不足,至于康体养生、民俗体验、科普科考、寻幽探险等高层次的专题类乡村旅游产品则更少;与农林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对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缺乏深层次开发;大部分乡村住宿设施表现为“城市宾馆”的简单版,偏好功能性供给,缺乏主题、特色和乡村风情。
(二)乡村休闲旅游基础配套建设相对滞后
由于丽水属于全省的经济后发地区,道路、能源、消防、环保等基础性和功能性设施投入不足,乡村休闲旅游点的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得不到妥善处理,原生态的自然山水、传统村落景观、特色民居和民俗风情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干扰。部分村民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和小农意识制约,环境保洁意识差,村庄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制约我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远离长三角地区的区位劣势尤其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三)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有待理顺
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种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的综合性产业,其行业管理涉及农业、林业、水利、旅游、食品监督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造成许多乡村旅游地出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行业标准或规范缺乏,进一步限制行业发展。
(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要素制约明显
一方面,丽水作为我省的欠发达地区,政府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主导资金投入不足,同时由于我市经济不发达,很难吸引好的客商投资乡村旅游项目,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开发。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由于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农办、农业、林业、水利、建设、交通、国土、旅游等多个部门,而各个部门对建设项目各有要求,资金下达方式各不相同,项目和资金整合度不高,也导致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等问题。另外,乡村休闲旅游从业者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又缺乏系统和专业的学习培训。目前我市乡村休闲旅游粗放经营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近期连续出台了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名城和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意见两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作为我市的第一战略支柱产业的主体地位,丽水乡村旅游正迎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方位推进我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要努力实现在思想认识、发展理念、政策扶持等方面形成共识。
(二)规划引领,在打造“第一支柱产业”中凸显支柱作用。
根据发展定位,在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把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个重要产业纳入建设整体规划,制订出契合实际的乡村旅游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突出一县一主题、一县一特色,着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同时,加快建立乡村旅游法规体系,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促进计划》《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条例》《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配套措施,引导村旅游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三)注重特色,努力培育乡村休闲旅游精品
特色是旅游产品保持顽强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就是需要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三农”文化。全市各县(市、区)要进行全面统筹,实现差异发展,推进“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等发展战略。在发展乡村旅游产品时,要突出农村生产生活形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森林文化、渔业文化、养生文化、风水文化、民俗文化等,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要加快推进“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实现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由低级向高级、同质化向差异化、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三大转变。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养”七要素的合理集聚,建成多功能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和乡村休闲养生旅游集聚区。
(四)推进融合,实现乡村休闲旅游业转型升级
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水利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等,通过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依托农家、连接户外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和模式,并通过户外休闲运动、乡土娱乐活动以及参与性的劳动体验活动等,推进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同时,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紧紧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品牌定位,将养生元素融入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让人们在休闲旅游的同时得以养生,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五)加强保护,做足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文章
乡村休闲旅游主要面向城市居民,一定要保护和传承好乡村本土文化,突出“乡村”特色,尽量消除“乡村城市化”。一方面要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保持农业在生产活动中的比重,使农村回归它最质朴的美丽。另一方面要保护和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要培养乡村休闲旅游接待地的居民对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确保传统核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避免资源的简单粗放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六)狠抓投入,推进“1311”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建设
为有效优化我市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整体旅游品牌形象,切实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今年,我市提出实施旅游“1311”行动计划,重点围绕5A级旅游景区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揽、旅游招商引资以及乡村旅游示范村培育等进行全面推进。下一步,我们通过标准制定、政策扶持、责任落实方案实施和计划落实等措施,按照成熟一个评定一个的要求进行积极培育和扶持,使之成为我市乡村休闲旅游重要平台和窗口。
(七)培养人才,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丽水旅游业 篇5
1月1日,正值元旦小长假第一天,丽水神龙谷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人头攒动。游客们一边沐浴着暖暖冬阳,一边欣赏着幽谷、森林、瀑布,一边感受着神龙谷独特的冬季旅游魅力。据统计,元旦当日神龙谷接待游客1900余人次,自驾车量200余台。
今年的元旦假期对于丽水神龙谷而言,意义非凡。因为在今年元旦来临之时,正赶上国家旅游局正式通过神龙谷景区AAAA级景区的申请,神龙谷景区正式踏入4A级景区的行列。景区的软硬件设施完善,服务设施配备齐全,在元旦未到之前,景区全体工作人员,便已经为迎接元旦的到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力争为前来景区度假的游客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为了保证自驾车游客们泊车的方便,景区增强了景区重点部位的巡逻及停车场管理,增加短驳车辆,适当延长了营业时间,并设置多人引导游客游览,解答游客关于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的问题。
对神龙谷的这一系列服务措施,游客们反响非常热烈。景区一共发放了200份景区意见调查表,而收回的177份调查表。统计数据显示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在95%以上。大部分游客都对景区的设施设备、服务态度,导游讲解等表示赞赏。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表示:“神龙谷的自然风光是非常棒的,中华第一高瀑、自然野性的原始森林、冬暖夏凉的气候特性、丰富的景区文化等都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更重要的是,景区还为我们提供了一流的到位的服务,这让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我非常感谢景区的工作人员们!”
丽水:电商改变生活 篇6
《小康》:浙江省提出要“电商换市”,丽水的农村电商发展情况如何?
王永康:丽水是农村电商发展最好的地方之一。9个县(市、区)中就有7个入围“全国电商百佳县”。我们有8349家网店,2.2万从业人员,年销售额38亿。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遂昌赶街模式”,其核心是电商服务平台+村级服务站。电商服务平台负责网商培训、农产品网货标准制定、品控、仓储等服务,村级服务站则是帮助农民代买、代卖。这一“买”一“卖”,不仅推动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还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变了农村生活。去年7月,马云到遂昌考察,高度肯定了“遂昌赶街模式”,并在丽水设立农村电商研究基地,向全国推广。去年11月,李强省长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也大力推荐“遂昌赶街模式”。目前,“遂昌赶街模式”在丽水全市已建村级服务站569个,全省2000个。今年的计划是,全市建设服务站2000多个,全省5000个,全国冲到2万个。
《小康》:在实践当中,农村电商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老百姓生活有什么变化?
王永康:第一,发展农村电商,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种农产品上网销售。遂昌土猪肉本地卖15元一斤,网上卖到25元;龙泉土鸡本地卖80元一只,网上卖到178元,这都是真正的高效生态农业。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35元,增幅连续6年全省第一;9个县(市、区)农民收入全部“超万元”,全部摘掉了“欠发达”的穷帽子。
第二,发展农村电商,是促进农村转型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模式。我们以农村电商为突破,每个县都建立了农村电商创业园,还涌现了一批淘宝村。比如,缙云“北山狼”的创业者,从一个卖烧饼的“烧饼郎”,靠“4千块钱、一台电脑”,发展成了知名的电商企业,还带动了北山村成为第一批中国淘宝村,该村有400多名村民开办网店,去年交易额超亿元。
第三,发展农村电商,是转变农村生活方式,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动力。现在,上网购物已成为许多农民的新时尚,大到生产资料,小到生活用品,都到网上去买。去年有一个农民一次性花了5万多元,在网上买了一批防虫灯、防虫罩,比线下便宜了2万多。
《小康》: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事物,在发展中也会遇到各种难题,您对于扶持农村电子商务有什么建议?
王永康:实践证明,农村电商不仅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更是早上四五点钟的希望。因此,一方面,建议全国人大加快《电子商务法》的立法工作,从法律层面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建议尽快出台针对农村电商的扶持政策,从而进一步打通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消费服务。此外,希望能够把丽水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市,向全国推广“遂昌赶街模式”,将其打造成为全国农村电商第一平台。
《小康》: 2015年,丽水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有什么样的框架思路?
王永康: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浙江省在全国要率先奔小康、提前实现现代化,丽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丽水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让丽水的发展有了纲领性的指导方向。结合实际,就目前的丽水而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最中心的工作。
丽水旅游业 篇7
丽水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瓯江中上游,总面积为1.73万平方公里;东南与温州市接壤,东北与台州市相连,北部与金华市交界,西北与衢州市相接;距温州126公里,距金华122公里,距杭州292公里,距上海512公里。辖龙泉、缙云、青田、遂昌、云和、庆元、松阳、景宁和莲都区、南城区等七县一市两区。丽水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古迹深厚众多,物产丰富独特,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畲乡风情绚丽多姿。丽水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较厚实。
丽水市没有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区,旅游业更多以乡村旅游的形态存在和发展。近年来,该市通过实施旅游发展推进计划———“1311行动计划”(“1”:创建1个5A级旅游景区;“3”:提升30个高等级旅游景区〈度假区〉;“1”:推进100个旅游招商项目;“1”:培育100个乡村旅游景区化示范村),旅游产业经济指标逐年上升,乡村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自2010年以来,丽水旅游产业收入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2—3倍,入境旅游人数也以20%—35%的增速增长。“农家乐”及其从业人员也逐年增多,发展势头良好。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丽水统计年鉴》〈2011-2016〉)
丽水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1. 市场需求旺盛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纷纷往城市集聚。出于对绿色环保环境的向往和对都市工作、生活压力的释放,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喜欢通过乡村旅游满足自然、健康、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在乡村优美的山水环境中体验都市人“返璞归真”的旅居生活。因此,丽水乡村旅游发展便有了市场需求和发展契机。于是,“农家乐”应运而生,“民宿”服务业随后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显现了出来,许多基于乡村原始状况的创新性形式和项目快速发展起来。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
2. 顺应政策形势
从2015年3月开始,浙江省政府不再考核包括丽水各区县在内的26个欠发达县GDP总量,转而考核生态保护、居民增收等指标。这一重大的政策调整,使丽水市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特别乡村旅游业发展赢得了良机。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以绿色发展保护资源修复生态。”“十三五”开局之际,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乡村旅游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热词”,丽水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得到更多更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3.绿色生态特点显著
丽水是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生态高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是浙江绿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前期由于未曾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发展,丽水市的绿色生态依然保持良好,常年空气质量远优于其它地区,负氧离子常年居高。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是丽水的传统“丽水三宝”,山好、水好、空气好则是丽水的“丽水新三宝”。在绿色生态引领下,一系列的绿色产业便应运而生。丽水古堰画乡、松阳四都乡赛头岭摄影基地、枫坪乡沿坑岭头绘画创作基地等等便是乡村旅游与文化艺术的结合范例。乡村旅游带动餐饮业、农副产业的发展。各产业环环相扣,相辅相承,共同发展,这便是乡村旅游的联动效应。
4.人文景观特色鲜明
乡村文化属于民间文化,丽水乡村文化绚丽多彩,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和原生态环境等独特魅力。以景宁为中心、遍布各区县的畲乡风情是长三角其他地区所缺乏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珍贵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极强的垄断优势。乡村的各种民俗节庆、工艺美术、民间建筑、民间文艺、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乡村的区域性界限,各地原始特色和生态的不规范性,使民间文化具有深刻的淳朴性、诡秘性和多样性,对城市游客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此外,丽水古堰画乡、南明湖、缙云的黄帝祠、青田的刘基纪念馆、松阳高腔戏曲、张玉娘、遂昌的十番艺术、汤显祖文化等纷繁绚烂,奇妙瑰丽。
5.“互联网+”带来的新动力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原先“久居深山人求识”的秀山丽水旖妮风光可以借助互联网快速、多维地传遍全球。“互联网+旅游”的结合模式给丽水乡村旅游发展的注入了新动力。各主流媒体、旅游网上平台、自媒体都可以成为丽水乡村旅游的载体;互联网不仅可以进行产品促销,还可以承接旅游业务,支撑订单管理,收集客源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对接管理体系,落实行业监管。
6.农副产品丰富
丽水盛产香菇、茶叶、木耳、竹笋、山茶油、土鸡、水鸭、田鱼、杨梅等“金字招牌”农副产品。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品是旅游产业里的,许多旅客都会对原生态的餐饮赞不绝口。同时,游客们在品味、体验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之余,还可以购得满意的农副产品和民间工艺品。丰富的农副产品融入乡村旅游产业,两者相辅相承,有利于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7.交通、通信突破“瓶颈”
以前,制约丽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通、通信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交通问题。近年来,丽水通信发展建设率先与国际、国内保持了同等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丽水市交通状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并为丽水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1)航空。温州机场距丽水市150公里、距青田县70公里。丽水机场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2020年建成。
(2)高铁。域内高铁对接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铁网。金丽温高铁已建成,途经莲都、青田、缙云,到杭州已缩短到1小时40分钟以内,到青田、缙云只需20分钟;衢宁铁路北起浙江省衢州,途经丽水市的遂昌、松阳、龙泉、庆元和福建省的松溪、政和、建瓯、屏南、周宁等地,终至宁德市,目前正在建设,预计2020年通车。
(3)铁路。金温铁路经停缙云、丽水和青田站。丽水乘火车到温州或金华仅需2小时,到青田1小时,到缙云0.5小时。
(4)高速公路。域内八县、两区均已通高速公路,与长深高速与金丽温、龙丽、丽龙高速对接。丽水市到各县(市)行程在0.5—2小时之间,道路通畅,很少堵塞。
(5)公路。330国道与金温铁路相伴而行,途径缙云、丽水、青田三区县,省道公路贯穿全市各区、市、县,形成外接金、台、温、衢和福建南平、宁德市,内连各县、市及主要乡镇的便捷的公路交通网。
(6)城市交通。丽水客运站(东站)毗邻火车站,往莲城郊区、域内八县市和温州、缙云、金华、永康等方向流水发车。
(7)城内交通。城内有公交车、出租车,还有EV-CARD电动汽车、自行车可供出租。
丽水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丽水市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边三美三化”(在公路边、铁路边、水边、山边、城边、村边区域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实现城美、村美、房美目标)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目前,丽水市乡村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已建成19家4A级景区:缙云仙都、遂昌南尖岩、龙泉山、松阳箬寮岘、庆元百山祖、云和梯田等景区影响力显著增强,并向周边乡村辐射,带动了“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业的发展。原生态的餐饮(如土鸡、水鸭、溪鱼、山笋、野菜)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金色招牌”。香菇、木耳、笋干、菜干等原生态的农副产品成了旅游特色商品;融入历史、文化、民俗等元素,提供吃、住、行“一条龙”服务,开辟了村庄式旅游区。
“十二五”期间,以乡村旅游为主体的丽水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1.整体规划不到位
(1)全市旅游产业链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还没能展现出作为“浙江绿谷”“天然氧吧”“长寿之乡”这些丽水特质;青田石雕、龙泉宝剑、龙泉青瓷等“丽水三宝”没能从生产、加工、历史背景和深层文化等方面展现其独特魅力。
(2)区内域外的历史文化对接还不够充分,民间习俗、风土人情还没能充分展现出来;三是主要景区与乡村旅游衔接还不够紧密,各旅游区间的交通很不便利,自助旅游服务支撑不到位.
(3)许多“农家乐”“民宿”的经营设施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影响原生态和谐之美。此外,还存在扶持政策不够精准高效等问题,既浪费财政资源,又容易上马缺少市场价值的“民宿”项目,形成空置“民宿”现象,给政府和民众等各方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2. 基础设施较落后
丽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服务设施更为落后。
(1)饮用水源、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卫生设施及其管理还不到位,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影响了乡村美景。
(2)许多旅游区间没有旅游班车,交通便利性不够;二是许多农村旅游区还没有覆盖手机4G信号,互联网通信的便捷性不够.
(3)许多“农家乐”“民宿”生活设施极其简陋,过惯了城市生活的旅客很难适应这些窘迫的状况。
3. 服务监管不到位
目前,丽水市大多数“农家乐”“民宿”都是当地村民小资本投资,规模小,因而经营水平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
(1)项目布局不合理,经营方式简单粗放,内容单一,特色不鲜明等,无法满足“大旅游”形势下丽水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要求。
(2)大多数店家处于自由经营状态,安全保障形同虚设,难以避免经营风险等问题。
(3)服务项目不规范,收费标准不统一,从业人员素质、服务水平较低,容易出现各种服务质量问题。
4. 市场需求导向不充分
(1)需求导向不充分。项目开发上有一定的盲目性,项目开发缺乏科学合理的前期论证和市场调查。如果达不到经济、社会效益预期,将会影响产业发展。
(2)价值导向不充分。各旅游区间的差异化服务特色体现不明显,形态各异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展现不充分,降低了旅游区的吸引力。
(3)价格导向不充分。新近开发的景区往往会形成“新鲜”效应,经营者趁机高标价,或随意抬升价格,影响旅客消费感知。
(4)客流导向不到位。丽水地区旅游旺季、淡季分明,纳客量有限。旺季游客会过分集中,旅游区和道路出现拥堵等现象;淡季则容易出现经营停滞,设施空置。
5. 生态保护监管不到位
丽水市许多旅游区还存在严重的环境破坏现象,既有旅游开发造成的(如对山溪水的污染、对竹林和山林的破坏),也有旅游活动产生的,更有当地传统农业生产造成的。乡村原生态环境保护不力、产业政策管理不够完善。对来自城市的游客来说,乡村旅游的愿望就是体验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如果看到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会从心理上开始怀疑当地的绿色环保事业;如果长期不加以保护,原始生态将遭到严重破坏;如果乡村旅游脱离了农、林、牧、副的生态基础,丽水的生态旅游将失去最重要的产业基础。此外,对古村落、古民居、古习俗等文化生态需要有更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推进丽水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内在一致性,在剖析了基本生态资产及其价值形式进行归纳阐释,指出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根据这一精神实质,结合丽水实际,加快转型,落实措施,加强管理,努力促进秀山丽水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1.加强资源整合和整体规划
整体规划既是产业布局,又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1)充分利用政策、生态、人文等优势资源和各区域差异化的旅游产品,着眼周边旅游大环境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
(2)坚持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并重的策略进行持续性规划。
(3)注重“畲族风情”和“绿色生态”资源,突显历史、文化、生态特色的文化规划。
(4)贯穿住宿、餐饮、商贸、休闲、娱乐等全过程服务的产业链规划。
(5)强化管理和品质提升的实效性管理规划。
2.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支撑旅游产业的最重要的基础,丽水乡村旅游的“软肋”,所以需要在整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1)加快餐饮、住宿、卫生等基本设施建设。
(2)消除旅游区交通“死角”,提高交通的便捷性。
(3)加强通信网建设,消除通信“盲区”,让游客在旅途中保持通信畅通,实现工作、生活、休闲“三不误”。
3.搭建平台加强宣传推广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一台大戏,需要在全方位支撑服务和舞台展现,需要多层次的建设、管理、推广平台。
(1)搭建建设、管理、运营的整体性平台。
(2)搭建业务宣传推广、运营、服务的“互联网+”平台。
(3)搭建文化交流、合作的品牌推广平台。
(4)搭建运营、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平台。
(5)搭建多渠道、多模式的“融资+运营平台”。
4.精准政策扶持
由于丽水市乡村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各方面的资源配置还不平衡,所以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例如,利用优惠政策鼓励讲畲族语言、穿戴畲族服饰,保持畲族少数民族文化;利用政策补贴鼓励重点旅游区的“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业项目。政策扶持要避免粗放式的政策执行,避免扶持资金用于没有经营条件和市场前景的无效项目。扶持政策既要公平、公开、公正地实施,又要对扶持项目进行严密审核,着重考量:
(1)是否符合整体规划。
(2)是否进行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
(3)是否已纳入行业监管平台。
5. 挖掘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开发对于乡村旅游的开发意义重大。丽水区域区县众多,文化层次丰富,主要抓这几方面的特色旅游开发:
(1)打造缙云仙都的黄帝文化。
(2)打造青田石雕的玉石文化、龙泉宝剑的尚武文化和龙泉青瓷的青瓷(唯美)文化。
(3)结合龙泉山、遂昌南尖岩、神风谷、松阳箬寮岘原始林、庆元百山祖原始林、南明湖、楠溪江等打造山水文化。
(4)打造松阳高腔、遂昌十番的戏曲文化。
(5)打造景宁独特的畲族文化。
(6)以原始生态为核心打造长寿文化。
(7)以革命遗址、革命老区为纽带,打造“红色”文化。
(8)以乡村民宿为载体,打造田园文化。
(9)以莲都古堰画乡这中心打造艺术文化。
(10)以莲都南明湖、松阳沿坑岭头、寨头岭为支点打造摄影文化。
6. 加强行业监管,树立服务品牌
影响旅游业品牌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文化内涵、环境状况、服务感知、价格,所以行业监管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加强旅游区文化元素规范化管理,持续推广才能形成全方位的旅游文化氛围。
(2)加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做商业开发。
(3)完善服务管理监督投诉机制,及时妥善处理旅游服务投诉问题。
(4)对各服务设施、规范、标准、定价进行有效监管,实行明码标价消费制度,提高游客服务感知。
7. 科学定位,突显本地特色
(1)旅游项目开发要找准竞争优势,不能“贪大求洋”。
(2)民俗展现要保持地方性。应鼓励保留传统生活方式,衣着打扮、节庆婚嫁、房屋建筑、民歌民谣、地方色彩工艺尽量民族化。
(3)餐饮服务要突出“原生态”特色,丰富绿色文化,餐饮服务不能脱离农家特色。
(4)空气、森林、河流、文化等独特资源,盘活泥坯房等养生闲散资源,打造秀山丽水原生态乡村家居民宿,开发养生保健、避暑度假、运动健身、红色追忆、民俗体验等旅游产品,提供长、短期旅居等休闲模式,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总之,在“十三五”开局之际,丽水市应立足生态经济建设,着眼长远发展规划,加快项目开发,强化行业管理,促进产业链整合,实现乡村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在“十三五”开局之际,浙江省丽水市乡村旅游业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如何落实政策导向、产业开发、服务管理等举措,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瓶颈”问题,实现资源整合、品牌树立、服务提高、加快发展的目标,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丽水市,乡村旅游,优势,“瓶颈”,新机遇,原生态
参考文献
[1]胡咏君,谷树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资产的价值化与市场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1):22-25.
[2]汪鸿.论“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前景[J].中国商贸,2010(19):174-175.
丽水旅游业 篇8
一、体验经济与旅游业
1. 体验经济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 预言体验经济将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后的人类第四种经济形态。美国经济学家派恩与吉尔摩也在《哈佛商业评论》一书中提出了“体验经济来临”, 并指出体验经济是未来经济的一种发展方向。在《体验经济》一书中, 他们将体验经济定义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 以商品为道具, 以消费者为中心, 使消费者参与其中, 引起其胸臆间的热烈反响, 并且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令其难以忘怀的经历的活动。”就是说, 在体验经济时代, 企业不再仅仅提供商品和服务, 而是提供最终的体验, 让消费者获得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体验, 并为这种体验支付一定的费用。
2. 体验经济与旅游业的关系。
总结旅游产品的特性, 我们不难看出:旅游业与体验经济有很好的对接性。旅游本身就是这样一种体验, 其消费的实质就是为了追求某种经历和获得某种体验, 因此旅游业属于典型的体验经济。就旅游业本身而言, 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同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遇。体验经济时代下, 随着旅游者消费理念的不断成熟, 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 旅游体验营销必将成为今后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
二、体验营销与提升旅游品牌竞争力
旅游体验营销就是旅游企业以满足旅游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 以旅游产品为舞台, 以有形产品为载体, 为他们提供高质量体验产品的一切活动的总称。旅游体验营销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旅游者获得的体验放在第一位, 真正关注旅游者的旅游感受, 这样的旅游方式才能真正地被旅游者所接受。
旅游品牌是旅游产品及服务与旅游者各种关系的总和, 它既是某种标志、符号, 又是旅游者消费某种旅游产品的体验和感受。从实质上看, 品牌代表着卖者对交付给买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的承诺。可以这么说, 旅游品牌就是旅游质量的保证, 知名品牌代表着旅游市场和旅游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从这些方面来看, 旅游品牌和旅游体验营销的理念是如出一辙的。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旅游者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方式, 而热衷于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现代旅游娱乐方式。因此, 旅游品牌也应树立以“体验”为导向的营销理念, 从游客体验需求出发, 实施体验营销战略, 设计开发出能让游客积极参与体验的旅游产品, 充分发挥游客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视、听、味、嗅、触等多种方面传递产品信息, 激发游客的强烈参与热情和兴趣, 使游客获得更多的体验享受。可以这么说, 体验营销是旅游品牌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经营中必将大大提高旅游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丽水市旅游品牌营销对策
1. 构建独特的体验主题, 强化旅游品牌形象。
丽水市通过对旅游项目的建设、特色旅游的发展, 旅游内涵不断丰富, 由原来的单一观光型旅游向以休闲度假为亮点的复合型旅游转变, 为丽水旅游开拓不同客源地市场夯实了基础, 也为丽水旅游的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丽水市现在已经打响了以“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六江之源”、“山水古文明, 丽水好风光”为主题的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从体验营销的角度来看, 各地确立的旅游品牌主题缺乏体验性。作为旅游者无法从这些旅游品牌当中切实感受到能够从中获得多少旅游体验。一个好的主题, 能够引起旅游者的共鸣, 使旅游者更好地进入旅游情景中, 获得难忘的体验。从丽水市旅游宣传的现状, 目前旅游品牌的宣传还更多地停留在口号上, 还无法引起旅游者的共鸣。因此, 构建独特的体验主题, 强化体验的品牌形象是目前丽水市旅游品牌营销的首要任务。
2. 以旅游品牌主题为主导, 开发具
有参与性和体验价值的旅游产品。旅游品牌的确立和宣传与旅游产品开发脱节, 是目前丽水市旅游发展的一大问题。一方面政府在不断地宣传和强化“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六江之源”为主题的生态休闲旅游品牌, 树立“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和景区缺乏相应的积极性, 更倾向于简单地从自身的偏好以及方便、容易的角度来考虑旅游产品的设计, 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创新, 对资源的利用还处于简单的粗放型阶段, 不能满足旅游者获取不寻常体验的需求。没有真正地从旅游品牌的角度开发相应的产品, 同时尚未树立以旅游者为中心, 尤其是以旅游者体验为中心, 给旅游者带来惊喜感受为投资目的的意识。
要想改变现状, 丽水市的旅游产品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 必须在旅游品牌主题的主导下, 基于体验经济的视角, 真正的把旅游者的体验作为投资开发的重心。开发具有参与性, 关注旅游者情感需求, 为旅游者量身定制旅游产品和服务, 真正能够给旅游者带来美好的旅游体验。因为体验旅游与大众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体验旅游关注的焦点是旅游者的需求, 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以及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都是服从旅游者的需求。以量身定制的参与性、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取代传统的标准化产品和服务, 为旅游者创造满意的体验, 才能赢得市场。
3. 树立农家乐旅游品牌, 加强互动式体验营销。
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丽水旅游的一大亮点。从其名称来看, 农家乐旅游吸引游客的核心在于“乐”, 其根本的目的是让游客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 这完全符合体验经济的理念。但从丽水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现状来看, 存在的问题不少。首要的问题是经营者众多但精品较少, 品牌意识薄弱。目前丽水市的农家乐仅仅以农户经营为主, 没有单独合理的品牌规划。其次是定位模糊, 经营者大多数是农户, 文化层次偏低, 对农家乐的发展方向认识不足。其提供的旅游产品内容单一, 缺乏特色, 品位不高。大多数农家乐的主打产品多为游览观光层次的产品, 忽视游客对参与和休闲的需求。因此, 找准游客的兴奋点, 树立农家乐品牌, 进行互动式体验营销是今后丽水市旅游品牌发展的又一大方向。农家乐旅游品牌营销可以充分挖掘田园乐趣、民俗风情以及农村生产、生活乐趣, 如开辟农耕、插秧、收割、踩水车等农事项目, 或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引导游客参与当地特色产业的种养, 让游客亲自体验到旅游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4. 建立体验式营销队伍, 提高旅游品牌的含金量。
在体验营销中, 营销人员发挥很大的作用。营销人员更注重的是与旅游者的交流, 旅游者从与营销人员的交流中, 在一定程度上获知自身将会获得何种体验。在体验营销中, 营销人员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他们更像演员, 而他们销售的体验场所更像是舞台或剧场。其目的是要让观众 (旅游者) 参与进来, 也变成演员。旅游者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到独有的体验和乐趣, 提升其对旅游品牌的理解力和信任度。因此, 建立体验式营销队伍, 培养体验营销专门人才, 是提高旅游品牌含金量的有效途径。
5. 提升旅游服务的体验价值, 增强旅游品牌的号召力。
旅游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服务性, 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由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来决定。旅游品牌的建立和维护更多地要依附于旅游服务, 因此提升服务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关键。旅游是否真正地受旅游者的喜爱和欢迎, 关键要看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以及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质量的好坏。因为只有高质量的服务, 旅游者才有高质量的情感体验。旅游服务人员需注意向旅游者提供增值服务, 使游客产生“物超所值”的心情, 形成对品牌的忠诚度, 增强品牌的号召力, 为吸引客源打下扎实的基础。
6. 利用网络资源优势, 扩大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2007年2月9日, 由丽水市旅游局和丽水市旅游协会主办的丽水旅游网正式开通, 这是目前丽水市最具权威的专业旅游网站。该网站的主要宗旨是为旅游者提供全面周到的丽水本地旅游信息和出游服务。从其宗旨可以看出, 丽水市旅游网还只是停留在提供信息的阶段, 不能引起旅游者的互动。旅游网应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如让游客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 或通过旅游产品展示, 运用声音、影像、色彩等手段给旅游者充分的感官体验。同时也可以通过让旅游者参加互动式体验游戏, 把旅游景点融入到网络游戏中, 使旅游者在不经意间接受旅游产品的信息, 提升对旅游产品的好感, 扩大旅游品牌的影响力。遂昌飞石岭景区在体验式网络营销方面就作了一个先例, 它是全球首个网络景区。由杭州天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凯恩集团合作, 利用三维多媒体网游技术, 专门开发了一个全三维立体的飞石岭虚拟世界, 把整个飞石岭景点逼真地植入网络游戏巨作《大唐风云》、《大唐》之中, 从而让“游客”通过互联网就获得一种身临其境般的网络旅游的感受。
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 使体验因素成为旅游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丽水市的旅游品牌营销要为旅游者创造一种不同寻常的整体体验, 需要从旅游品牌主题的确立、旅游产品设计到提供旅游服务等都始终围绕“体验”这个主题, 为旅游者提供真正的旅游体验。只有这样, 丽水市的旅游业发展才会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凸显优势, 立于不败之地。
丽水南明山摩崖题刻 篇9
关键词:丽水,南明山,摩崖题刻
丽水南明山摩崖题刻, 始于东晋葛洪在上结庐炼丹, 云阁崖题刻“灵崇”二字。至唐出现寺宇、园林建筑, 宋元以来成为游览胜地, 游人纷至沓来, 其鼎盛之势延绵不绝, 故素有“括苍之胜首推南明”之美誉。其摩崖题刻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是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摩崖题刻选介
A、云阁崖
云阁崖位于南明山东中部, 在仁寿寺东南方的山崖之上。岩壁上分布有摩崖题刻12处。
1. 北宋米芾“南明山”题刻
“南明山”
直书1行, 共3字。大榜书, 字迹尚清晰。北宋绍圣丁丑年 (1097) 刊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米芾 (1051-1107) , 北宋杰出书画家、诗人。初名黻, 四十一岁改作芾, 字元章, 号海岳外史。世居太原, 后徙襄阳, 定居润州 (今江苏镇江) 。历任知雍知县, 知连水军、无为军。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 赐对便殿, 擢礼部员外郎, 人称“米南宫”。因放任不羁, 举止颠狂, 人称“米颠”, 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其书得王献之笔意, 行草体势俊迈, 八面生姿, 为同时其他三家所不及。
2. 北宋刘泾“南明山”书赞及题款
“栝苍南明山/为州最胜绝/守刘泾巨济/置□几榻□/谒米芾元章时使清涟侧/书之字奇崛/与山两相高/山可朽壤为/此书常壁立/□绍圣丁丑/□杜颖洪道/丽水陈正夫/巾莫程宏方土爽/席昌寿□□/同□物□□”
直书4行, 字迹漫患不清, 部分已难识读。北宋绍圣丁丑年 (1097) 刊刻。《栝苍金石志》有评论。
3. 东晋葛洪“灵崇”题刻
“灵崇”
在云阁崖东部。直书1行, 共2字。隶书, 字迹清晰深竣。
东晋 (317-364) 始刻, 民国十四年原迹摩刻。
葛洪 (284-364) , 东晋道教理论家、医药家、炼丹术家。字稚川, 自号抱朴子, 丹阳句容人。葛玄之重孙。年少而好神仙异养之法。从葛玄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司马容为丞相用为椽。后任咨议、参军等职。因平定石冰起义之功, 赐爵关内侯。曾到多处炼丹, 南明山是其中之一, 尚有炼丹处、炼丹井等遗迹。后闻交趾出丹砂, 求为勾漏令, 携子侄至广州, 止于罗浮山炼丹而卒。
4. 北宋刘泾“灵崇”书赞及题款
“□□□□□/□□□□□/□□□□□/何此副墨为/而沉寓心书灵崇故挥扫/缥缈神飞惊/老木同消磨/堙华终梗概/葺投久麈点/藻拭回天光/宿禾清净像/梦寐获金事/拔诸琳琅馆/起敬未省心穹壤均长季/勿猥文字见/葛仙翁真迹宋绍圣丁丑蜀人刘泾书赞”
直书10行, 行书, 字皆漫患不够清晰。北宋绍圣丁丑年 (1097) 题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刘泾,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简州安阳 (今四川简阳) 人。宋神宗熙宁间举进士, 为王安石所赏识, 被引见神宗, 授经义所检讨。后为太学博士, 先后任咸阳知县、常州教授、莫州 (今属河北) 通判、国子监丞, 处州、虢州、真州、坊州知府。元符末年, 哲宗召见, 授职方郎中, 卒年58。
B、高阳洞
高阳洞由两块天然巨石覆盖于山崖合峙而成的岩洞, 两边石壁上分布着14处摩崖题刻。
1.朱传经“民国抗战兵役题刻”
“中华民国念五年始/建兵役制度翌年抗/倭战起念八年六月传经奉命接主温台/处役政驻节南明山/两年有四月共征调三郡子弟拾一万二/千八百八十三名参/战诚代期届爰寿绪石以志民劳/陆军中将/温处师管区司令/朱传经”
直书12行, 满行8字。隶书, 字迹尚清晰可读。约民国二十八年题刻。
2.南宋高阳洞纪事题刻
“大宋绍兴甲子丙寅/岁洪水自溪暴涨约/高八丈人多避于楼屋误死者不可胜计/用纪于石以告后来”
直书5行, 行书, 字迹尚清晰可读。该题刻无款名。《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本纪事题刻记录了860多年前的洪水灾害, 是迄今我市已发现的最早的水文资料, 具有较高的水文史料价值。
3.北宋刘辅之等高阳洞题名
“郡巾莫刘辅之/东平吕袤□/饶周昌符来/乙卯六月□”
直书4行, 正书, 字迹模糊。北宋熙宁八年 (1075) 刊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4.北宋舜功等高阳洞摩崖
“舜功君卿偕明/□彦辅粹和景/山再会此嘉祐/三年授衣日题”
直书4行, 正书, 字迹部分模糊。北宋嘉祐三年 (1058) 刊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5. 北宋沈括等高阳洞题刻
“沈括王子京/黄颜李之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高阳洞”
直书4行, 正书, 字迹尚清晰。北宋熙宁六年 (1073) 题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沈括 (1031-1095) ,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 杭州钱塘人。宋仁宗嘉祐七年进士, 名列第一。熙宁三年, 参加王安石变法。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 兼水利使, 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出使辽国, 驳斥辽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当士, 权三司使。后任延州知府, 加强对西夏的防御。晚年居润州, 筑梦溪园, 举平生见闻, 撰《梦溪笔谈》。
6. 北宋晁端彦高阳洞题名
“晁端彦美/叔来乙卯/闰月□旦”
直书3行, 正书, 字迹尚可识。北宋熙宁八年 (1075) 题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7、北宋程志行等高阳洞题刻
“程志行路子湘/董元民姚彦侯/江安止高仑名/李时天宣和甲/辰首夏□□游”
直书5行, 正书, 字迹欠清晰。北宋宣和甲辰年 (1124) 题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江安止, 建宁人, 靖康间为丽水令, 有政绩, 载郡志。据《栝苍金石志》按“甲辰为宣和六年, 越三年即钦宗靖康元年也”。
8. 北宋李尧俞等高阳洞题名
“庆□ (历) 戊子孟冬/初五日李尧俞/然明马元康公/济韩洞伯纯秦/定正臣到此记”
直书5行, 正书, 字迹欠清晰。北宋庆历戊子年 (1048) 刊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9. 北宋董经臣等高阳洞题刻
“董经臣陈恺/王保恭同谒/泉师禅者熙宁丙辰五月七日”
直书3行, 正书, 字迹欠清晰。北宋熙宁丙辰年 (1076) 题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泉师禅者, 其是蒋山僧人, 号佛慧丛林, 谓之泉万卷, 曾与东坡唱和。
1 0. 北宋叶道卿、孙沔高阳洞题名
“宝元已卯初庚/后五日道卿元/矢见同来高阳洞”
直书3行, 正书, 字迹尚清晰。北宋宝元已卯年 (1039) 。《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叶清臣, 字道卿, 吴郡长洲人, 时任两浙运副巡。为人天资英迈, 遇事敢行, 奏对无所屈。历官右正言、知制诰, 拜翰林学士。仁宗御天章阁召公卿, 条当世急务, 道卿极论时政阙失, 切中权贵。
孙沔, 字元矢见, 会稽人, 时任栝州守。居官以才力而闻名, 性格刚强直爽, 少有所畏惧。“惮为左正言论事, 益有直名。首劾吕夷简, 当时喜其謇切曾与狄青败, 智高及还帝问, 解带赐之”。
1 1. 北宋孙沔高阳洞题名
“已卯孟秋/孙沔毕从/古章岵至”
直书3行, 正书, 字迹欠清晰。北宋宝元已卯年 (1039) 题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C、石梁
石梁位于南明山中心区域, 它横亘印月池旁, 长达70余米为一天然巨石凌空架成, 气势宏伟, 是我国三大石梁之一。石梁上有摩崖题刻20处。
1.明戴希良“半云”题刻
“半云/戴希良题”
行书, 字迹清晰。《栝苍金石志》没有收录。
戴希良, 生卒年不详。今丽水人, 任常兴训导, 品行独特, 爱与部下及百姓打成一片。
2.“元祐八年孟冬初五”残刻
“元祐八年孟冬初五”/“□春□□□转运□/□请郎知处州军州事”
直书1行, 行书, 字迹清晰。北宋元祐八年 (1093) 题刻。《栝苍金石志》没有收录。
原为一幅摩崖, 后被“石梁”题刻破坏, 有人认为此幅即是北宋处州太守关景晖的南明山题刻。
3.北宋明器之等南明山石梁题名
“安定明器之/□溪张才叟/阳羡虞君明/□□□□□”
直书5行, 正书, 字迹不清。北宋期间题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4.明.嘉靖戊子“大观察颖东党公”题记
“嘉靖戊子孟冬十二月二日/大观察颖东党公以平张/燕南明山时水部仁和一/泉邵经邦偕弟验封进士/玉泉经济同游雁宕过此/奉饯席回记如右”
直书6行, 行书, 字迹尚清晰。明嘉靖戊子 (1528) 题刻。《栝苍金石志》没有收录。
5.北宋董经臣崔尧封等南明山石梁题名
“董经臣崔尧/封同游周昌符/刘辅之□ (熙) 宁乙/□□□□□题”
直书4行, 正书, 字迹尚可识。约北宋熙宁乙卯年 (1075) 。《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崔尧封, 生卒年不清, 处州通判。
6.北宋晁端彦石梁题名
“黄公嵒倅/□□□/晁端彦/美叔游”
直书4行, 正书, 字迹部分已模糊不清。北宋熙宁八年 (1075) 。《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7.北宋张康国南等明山石梁下摩崖
“江都张康国宾老奉使巡/行郡县至栝苍过南明山/观瀑布登幽光漉雪爽气/诸亭守蜀人刘泾巨济倅/淮山杜颖鸿道同游绍圣/□□□□□□□磨崖记”
在石梁下的岩壁上。直书7行, 正书, 字迹尚清晰可读。北宋绍圣年间刊刻。《栝苍金石志》有记载。
张康国 (1056-1109) , 字宾老, 扬州人。神宗熙宁九年进士, 徙福建路转运判官。徽宗崇宁元年, 入为吏部左司员外郎, 起居郎。累迁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承旨, 知枢密院事。其为官不附权贵, 蔡京忌之, 大观三年暴卒, 年54, 谥文简。
二、南明山摩崖题刻历史沿革
南明山摩崖题刻, 始于东晋的葛洪在南明山结庐而居, 钻研道教文化和炼丹技法, 并开凿丹井, 在云阁崖题刻了“灵崇”二字。
北宋熙宁六年, 宋代科学家沈括奉命察访农田水利, 行经丽水, 在高阳洞石壁留下了题刻。
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 应处州郡守刘泾之邀, 题写了“南明山”三字, 刘泾为之书赞并题款, 刊刻在云阁崖岩壁之上。书赞在勒石时, 由于刻工剪栽排列发生差错, 造成语次无序, 无法句读。
北宋绍圣年间, 处州郡守刘泾 (书画家、金石家) , 在葛洪手迹“灵崇”旁题赞“灵崇故挥扫, 缥缈神飞惊”等赞语及题款。
南宋绍兴十四年, 无名氏在南明山高阳洞留下了《高阳洞纪事》摩崖题刻, 记载南宋绍兴、甲子丙寅年, 丽水两次特大洪水袭击的史实。
南明山上最晚的摩崖题刻应该是民国二十八年, 温处师管区司令朱传经的《抗日战争初期征兵纪事》。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