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时期

2024-10-17

原始时期(精选3篇)

原始时期 篇1

1 北京猿人

闻名世界的猿人洞, 位于北京房山县周口龙骨山北坡, 系一个天然大洞穴, 东西长140米, 南北向的最大宽度约40米。本世纪20年代发现这个溶洞时, 它的洞顶早已不复存在了, 洞内的沉积物总厚度超过50米, 可划分为17层。

1929年在洞穴中发现第一个头盖骨, 至今已近60万年。出土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的和较完整的头盖骨、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等40多个个体, 代表了不同的年龄、性别和时间的人。据古地磁测定, 北京人在这个洞穴中断断续续的生活了数十万年之久。北京猿人是原始群时代的代表。

1.1 石器、劳动和语言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数万件石器, 也有少量骨器, 其制作很粗糙, 主要用直接打击法和碰踮法制成。但从形状和用途上看, 是经过反复思考而制成的, 是他们的生产工具和武器。构成了北京人文化的主要内容。

1.2 洞穴与火

早在远古时代, 人类为了保护自己免遭风雨和野兽的侵袭, 构木为巢, 栖身树上或选择天然洞穴作为栖身之所, 这是人类最早的两种居处。北京猿人采取的是穴居, 将天然山洞作栖身防护之所, 据古地磁测定, 其洞穴共分14层, 断断续续地生活了数10万年之久。

北京猿人洞穴遗址从上到下的13层文化堆积面, 都分别堆有很厚的灰烬, 还有许多被火烧过的兽骨、石块和朴树籽等埋藏在灰烬中, 其中一层最厚处达6米, 说明篝火在这里连续燃烧的时间很长。这证实我国最迟在北京猿人时期已经学会用火和有能力保存火种了。

但原始人类, 尚未发明人工取火, 是从易燃物的自燃、原始森林着火、火山爆发、闪电雷击等天然火中, 发现了火, 并把它引进山洞, 再不停地燃烧和轮流看守、添柴、引燃、吹火的方式将火种保存了下来。

2 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发掘北京洞穴时, 还发现上部山顶另有一洞穴, 称山顶洞, 洞中出土的化石人就叫山顶洞人。计有8个或10个个体骨骼, 可能代表了老、中、幼三代人。他们的体态已消失了猿人遗留下来的原始性, 脑量增大, 已与现代人十分接近。从出土文物和动物化石来分析, 山顶洞人的生活年代属旧石器时代后期, 距今约18300~10500年前, 代表着原始氏族社会早期。

山顶洞人遗址里有纺轮和一端带孔的骨锥、骨针等出土。这些工具的存在, 反映了当时缝纫技术已有相当的水平。一端带孔的骨针, 长8.2厘米, 最大直径为0.33厘米, 针尖圆锐, 针眼狭小。上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骨锥和骨针, 还并非是最早古老的缝纫工具。人们推论:我们的祖先可能在旧石器中期就已经摆脱了赤身裸体的状态而过着食肉衣皮的生活了。

3 疾病与寿命

3.1 疾病

原始人为求生存, 与大自然进行着残酷斗争,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原始人群在与猛兽的殊死搏斗和同类的自相残杀中外伤是较为普遍的。严寒酷暑、风袭雨打带来的寒暑病、皮肤病;分娩时引起的感染病;茹毛饮血、饥不择食所招致的肠胃病、寄生虫病;蚊、蝇、虱、蚤及天灾人祸所引起的各种传染病;“男女杂游, 不媒不娉”杂乱野合所致的蛊疾, 以及因骨折断肢所造成的身体残废等, 乃是常见病。在原始人的遗骨上发现了关节僵直、骨髓炎、骨折、梅毒、佝偻病、骨瘤及其它一些疾病的痕迹。

3.2 寿命

据古人类学家对北京猿人遗址中发掘出的接近40个个体骨骼化石的研究, 其平均寿命很短。死亡于14岁以下的15人, 30岁以下的3人, 40至50岁之间的3人, 50至60岁之间的仅有1人。其余大部分是成年人, 死亡年龄难以确定。由此可知, 死于14、15岁以下者, 竟占三分之一;能活到五六十岁的, 只占2.6%。即使到了山顶洞人时期, 死于童年的仍高达43%, 能活到五六十岁的仅有14%。

原始人平均寿命短, 童年死亡率极高, 自然是与他们维持生活和抵御侵袭的能力极端低下有着直接的关系。

4 保健与医学的起源

从北京猿人化石到山顶洞人, 他们在生产劳动的同时, 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就开始了早期的医疗保健活动。

4.1 砭石

距今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那时还没有专用的针刺工具, 用作生产的刮削器、尖状器等, 也被用来治病。到新石器时代, 人们能制造出种类较多而又比较精细的石器, 才有了适合医用的砭石。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的石器, 应该是砭石的前身或早期的砭石吧。

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 作为后世刀针的前身, 可谓最早的医疗工具, 主要用来破开痈肿, 排脓放血, 或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 以消除病痛。为了适应穿刺或切割的需要, 砭石的制作或有锋, 或有刃, 故古代又称砭石为针石 (有锋) 或馋石 (有刃) 。经考古发现的砭石呈各种形状, 有剑形、刀形、针形等, 多数出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后世金属针的出现, 是在用砭石治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4.2 针刺

关于“以石刺病”产生的具体过程, 现已无从查考。有人认为, 原始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 由于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极端恶劣, 常被尖石和荆棘碰撞了身体的某一部位, 甚至会出血, 在劳动和与野兽搏斗中, 被石块、碎石所击伤也是常事。但发现有时在碰撞或流血之后, 而某些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失 (如一些经久不愈的头痛、筋骨酸痛等) 。在若干人次的相类似经历不断重现时, 促使人们注意到身体的某些部位, 通过人为的刺激或使之出血, 可收到医治疾病的效果, 便形成了针刺疗法。

4.3 灸法

人们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就是灸法, 是在原始人知道用火之后出现的。原始人在烘火取暖的过程当中, 发现身体某些病痛能得到一些缓解, 而后逐渐地又用兽皮或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 贴附在身体的某一部位, 有时可解除某些病痛, 这就形成了原始的热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采用树枝或干草作燃料, 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来治愈疾病, 便形成了灸法。

4.4 外治法

在猿人时期, 外伤是第一位的常见病, 也是当时重要的死亡原因。

人类学家曾对北京猿人头骨上遗留的一些圆凹的、深切的伤痕, 进行了考察分析, 认为这些伤疤并非自然性的压伤, 而是人为的, 是遭到尖状器物、长条器及棍棒等打击而产生的。在山顶洞人中, 一女性头骨的左额骨和顶骨之间, 有一洞孔, 也是撞击打破的创口。一男性老人头骨, 其左上额骨和顶骨之间, 也有一长形凹陷处, 乃受尖锐器物损伤后留下的痕迹。原始人如何处理外伤, 现已难查证。近代一些经济文化极端落后、交通极其闭塞的地区, 人们往往以树叶、泥土、香灰等敷裹创口。原始人可能也是如此, 还从中发现了一些使用于敷治外伤的外用药, 构成了最早的按摩术和止血法。

总之, 从北京周口店发现猿人化石及山顶洞人, 说明早在远古时代, 我们的祖先就已劳动、生息、繁衍在燕赵大地, 在生产劳动的同时, 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就开始了早期的医疗保健活动。学会使用医疗工具如针砭等治疗疾病, 且逐步发展。医学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 起源于生产劳动。

参考文献

[1]甑志亚, 傅维康.中国医学史[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2]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3]余瀛鳌, 李经纬.中医文献词典[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4]马继兴.中医文献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先秦时期广府地区原始服饰文化 篇2

一、广府先民的踪迹及生活状态

广东考古工作者1978年和1989年在广东封开县渔捞区河口村垌中岩内发现了3颗人类牙化石, 经测定距今年代为14.8万年左右。根据史前考古研究可知, 垌中岩人是早期智人, 是岭南最早的古代先民。由此证明, 在旧石器时代, 已有广府先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他们使用简陋的打制石器, 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没有栽培植物的农业, 穴居深山密林, 过着原始的生活, 社会发展极其缓慢, 在广大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开始创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广府远古文化。

进入新石器时代, 广府先民改进了生产工具和生存方式, 从渔猎经济逐步向农业经济转变。由使用简陋的打制石器进步到磨光石器;由能够用火进步到烧制粗糙陶器;由采集与狩猎进步到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氏族和部落从穴居野处到建造了适于长期居住的房屋, 过着定居的生活。男子作战、打猎、捕鱼、制作工具, 妇女管家、制备食物、喂养孩子从事采集和制陶。从遗存所反映出的经济生活来看, 虽然先民的生存能力大为提高、人口逐渐增多、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生产力不断发展, 但还是处在原始社会晚期。中原地区在这个时期早已有了发达的青铜文化, 而广府先民则住房简陋, 以捕捞和渔猎兼有简单的农业生产来获取生活资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岭南的原始社会逐渐走向解体, 进入了青铜文化时期。与中原的交往增多, 中原文化的一些先进因素如青铜器及其铸造工艺传到了岭南, 当地的原始土著先民汇聚、发展形成南越一族, 而“南越”人则是广府民系先民的一个源头。这一时期广府地区仍处在原始社会发展阶段, 以南越土著居民为主体的本根文化既“土著文化”构成这一时期广府文化的基本形态。

二、考古及文献中反映出的服饰文化特征

在以“垌中岩人”为代表的广府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中还未发现与服饰有直接关系的证据, 但进入到新石器时代, 从出土的器物中开始发现了与服饰有直接关系的证物。从大量出土文物的观察与推断, 广府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起“服饰”就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一) 原始纺织业

纺织业和编织业是先秦时期广府地区的重要手工业。首先在广东佛山、南海新石器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了骨针。1977-1978年佛山河宕贝丘遗址中出土了8件骨针, 其中2件较大型型式特殊、磨制精致, 一件长13厘米, 首端钻两孔, 末端尖圆 (图1) ;1978年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出土1件, 用鸟骨制成, 中空状, 一端磨成楔形。这似乎表明广府地区史前人类已懂得缝纫的方式, 他们发明了骨针, 学会用骨针将兽皮缝合皮草或皮毛而做成衣服, 不再用兽皮披、裹身体, 这也意味着原始服装的出现。

在新石器时代的许多古遗址的居住生活面上, 还发现有草类、竹篾的编织物痕迹。如深圳大鹏咸头岭、佛山河宕以及香港等地的居住遗迹或陶器底部, 都能见到编织物的印痕。距今3500—4000年的高要茅岗遗址发现有竹篾和草的编织物残片。竹篾残片以一篾为纬, 二篾作经, 经线间距1厘米;草席残片系用宽0.4厘米的水草作单行交叉编成, 其纹为三横三直;还有二段用两股篾片扭成的竹篾绳索。春秋至战国早期的墓葬中还发现不少篾刀, 说明到这一时期时已普遍使用草和竹篾编织物了。

在广东佛山、深圳、清远、南海商周以前的遗址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陶纺轮 (图2) 。纺轮是纺纱捻线的重要工具, 扁圆形, 直径不过几厘米, 以陶制品为主, 有些表面还刻划花纹。正中有一圆孔, 以竹或木棍贯穿之, 拱手持或装于纺车上使用, 转动就可以捻线。利用纺轮和杆的自身重量和旋转时的力, 可将植物纤维捻成线, 然后织布。陶纺轮的大量发现, 表明广府原始居民在距今4000—5000年前已较广泛地用植物纤维纺织机衣物了。一直到青铜器时代纺轮的纺织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二) 服饰材料

根据出土的发现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广府地区已能手工生产麻纺织品。1991年在香港赤腊角岛南端的过路湾遗址发现一块布纤维织物, 大概是麻质, 也可能为葛质;在罗定背夫山、肇庆松山、封开利羊墩等东周墓中, 随葬的青铜器有用织物包裹的, 有些剑鞘虽朽而麻织物仍可见。

春秋战国时期广府地区的墓葬还发现丝绸、绢类的织物。如罗定背夫山和肇庆松山的墓葬, 有用丝绢品包裹青铜器的, 虽不能断定其织品为当地所产, 但广东此时开始有丝织品生产是完全可能的。

(三) 出土的服饰配饰

从新石器时代起, 在遗址中发现不少墓主生前所用死后陪葬的以玉、石、骨制的装饰品, 有头饰、耳饰、项胸串饰及手脚饰物。在佛山河宕遗址出土的人骨中, 其中一人骨手腕上套着一只象牙手镯, 头顶上置有一个象牙头饰, 另一人骨头上置一对象牙筒形器, 或称象牙冠饰, 高6厘米左右, 磨制精美, 薄如蛋壳, 厚0.15-0.20厘米, 堪称艺术珍品、文物瑰宝, 岭南迄今未见发现;南海鱿鱼岗一墓出土的人骨, 头上有两个牙饰, 均以动物獠牙磨制而成, 长约10厘米, 应是束发器。同时还出土1件骨环, 截面近长方形, 磨制精细。直径4.7、宽0.6、厚1.4厘米;广东清远潖遇江河支流新石器时代遣址出土1件簪, 质料为绿松石, 残缺成两段, 残长7.7、宽0.2-1.3、厚0.85厘米, 制作精细。器身一端有三角形托, 另一端似有钩;各地墓葬中还发现穿孔蚶壳、螺壳串等, 都被视为是佩带项链的装饰品;另外还有以水晶、石英为主的各色各样的环、玦、管、珠等制作的装饰品。如深圳西丽水库西北区山岗遗址出土的水晶佩坠, 长5.2、首宽1.2、下宽1.5厘米, 首部雕琢出系绳的凹槽 (图3) 。石镯, 直径8.4、厚1.2、高1.8厘米 (图4) ;蛇口鹤地山沙丘遗址出土的耳坠, 仅存一半, 青灰色玉石, 扁平圆形, 环体上窄薄而下宽厚, 环孔内圆滑, 外方, 通体磨光, 直径3.4、上宽0.75、厚0.7、下宽1、厚0.85厘米。原始社会的各种装饰品可以说明在当时先民就懂得就地取材, 采用石器制造中最先进的技术如切割、磨技、钻孔等来精心而巧妙的制作装饰品, 体现了他们爱美观念的滋生和发展。

(四) 断发文身的服饰习俗文化

南越先民由于受海洋文明的影响多, 渔猎经济在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生活在海滨的土著南越先民, 因水上渔猎生活的需要常在水中作业, 为了适应气候炎热、便于下水捉鱼拾贝, 就将头发剪短, 披散下来。同时出于对水神崇拜的宗教信仰, 在水中活动时为了避免被水神、蜕龙所伤害, 就在臂膀、大腿上刻画麟虫纹样, 如龙蛇一类形状的图案, 自以为既打扮得像“龙子”, “龙蛇一类”的祖先见了以为是自己的“子孙”同类会保护他们的安全, 因此有了断发文身的服饰习俗, 这在当时越族中很是流行, 直到今天文身的习俗也没有完全消失。学者李公明在《广州人》是这样描绘古南越族人的:他们都是尖尖的脸, 低低的鼻梁, 头发都用刀割得短短的, 身上、臂上都有一些像蛇、虫子一类的图像花纹刺入肉中。清人屈大均也有论述, 他在《广东新语·鳞语》中写道:“南海, 龙之都会, 古时入水采贝者皆绣身面为龙子, 使龙以为己类, 不吞噬。”广东在先秦时有了适合在南海航行的船只, 因此, 断发文身也是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当时的越人多是短袖不履, 以便涉水和行舟。

对于“断发文身”的服饰习俗在先秦古籍中的记载中有所印证。春秋《左传·哀公七年》载:“断发文身, 裸以为饰”;战国《逸周书·王会解》记载:“越沤, 剪发文身”;战国《战国策·赵策二》称“被发文身, 错臂左衽, 瓯越之民也”;《说苑·奉使》载:“是以剪发文身, 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 将避水神也”;《史记·赵世家》载:“夫剪发文身, 错臂左衽, 瓯越之民也”索隐亦云:“错臂亦文身, 谓以丹青错画其臂”;《礼记》称:“南方曰蛮, 雕题交趾”, 雕题既在额面上刻图纹而以涂以丹青。除此之外在考古材料中也有所印证。如清远出土的属春秋时代的人首柱形器有反映出当时“断发文身”的越人奴隶形象。

这种断发文身的风俗在当时被中原汉人视为奇风异俗。在中原商殷时期, 男子已蓄留头发, 周代男子更要束发加冠。中原汉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1因而对头发、身体特别重视保护, 所以他们只能蓄发而不能剪断它, 剪断了就被看作不孝。而南越人的观念不同, 不但将头发剪断, 而且有时剪得很短。据史料记载, 先秦时, 越国使者诸发往见梁王, 梁王对诸发断发文身的打扮很看不惯, 认为是无礼, 说若不遵从国人冠带的装束则不接见, 诸发回报说:“越国和梁国一样, 亦天子所封, 其地不同于梁国冀、兖 (今河北、山东一带) 二州, 越国处于海边, 此地常有蛟龙出没, 是以剪发文身, 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 用以避水神。今大国其命冠则见以礼, 不冠则否, 假令大国之使过敝邑, 敝邑之君亦执同样的理由, 说客必剪发文身然后见, 贵国之意如何?愿无变国俗。”梁王听了之后, 醒悟各地习俗不同, 不能强彼就此, 于是披衣出见2。这段记载足可以说明地缘之间习俗的差异, 应互相尊重, 才得以服人。

除了断发文身习俗外, 越人还有椎髻等发式和装饰。椎髻不仅大量见于文献记载, 且考古发现不乏佐证。如广东清远马头岗、深圳大梅沙和香港大屿山等地出土的铜戈和匕首, 其人面纹的头顶上都有“双髻”纹样。

三、小结

原始时期 篇3

一、新石器时期的纺织技术

新石器时期的纺坠由纺轮和绕线柄组成, 由于绕线柄大多为木质, 因此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的大多只有纺轮。纺轮通常由石片或灰陶、红陶制作成略成扁圆形、鼓形、圆形等, 中间留有圆孔, 以便插入木质或骨质的绕线柄, 部分纺轮上刻划有各种花纹。

新石器时期的腰机则是已知最古老的织机之一, 由木质棍状、粗细长短不一的卷布轴、经轴、分经棍、提综杆, 和长而扁的木质或骨质的打纬刀、杼子或骨针以及麻绳或编织的腰带等构件组成。

纺坠和腰机的组成构件都是直接与操作、功效连接的, 比如构成纺坠的纺轮用来旋转产生自重, 绕线柄用来缠绕纺好的线;构成腰机的卷布轴用来控制布幅的长短, 杼子用来缠绕、牵引纬线, 提起分经杆可以形成梭口, 每织一行就用打纬刀打紧, 腰带用来固定腰机和身体等等, 没有任何多余、夹杂的构件, 既简洁又实用。

纺坠和腰机的第一功能就是为了纺线和织布, 是新石器时期的中国先民针对具体的生产活动中出现的难题设计制作出的专用器物:使用纺坠可以利用更细密的纤维纺出更结实的线, 而腰机则能够织造更加柔软细密的织物用来代替原始的树皮衣。纺轮和腰机的发明令新石器时期原始的纺织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同时创造了生活的部分条件——制作衣物的布匹、缝合布匹的线。

二、新石器时期纺织技术的进步

原始先民最早采用手捻纺线, 早期的纺坠操作原理是利用纺轮本身的自重和连续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力, 将松散的细纤维质捻成麻花状线索, 一圈圈绕在绕线柄上, 最后将线取下或直接更换绕线柄。使用时, 在纺轮中间的小孔插一个木柄或骨柄, 用食指和拇指捻动木柄使纺轮旋转起来, 将杂乱的纤维拧在一起, 形成一股缠绕在木柄上的线, 或用同样的方法把单股的线合成多股的更结实的线。

纺轮和腰机的操作设计直接体现了器物在操作状态中的适人程度和简易程度,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的强度, 在实际操作时简单、容易, 辨识各部件功能时, 也十分方便、轻松。同时, 纺轮和腰机的动能设计充分利用了人自身的体力, 如纺坠使用的是人工动能进行捻线, 通过纺轮本身自重旋转产生的机械运动代替了部分的人力, 腰机则使用人的身体为机架, 将人原本闲置的腰部和双脚都加入进劳作过程中, 合理安排穿线、打纬、提综、分经的工序, 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 扩展了纺织品尺寸的空间, 另一方面减轻了手的劳作强度, 手、脚、腰的共同作用使有限的人力分配更加合理, 以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是比较优良的动力来源。而纺轮和腰机的设计则最大效率的利用了极其有限的个人体力分配, 同时减轻了体力劳作的辛苦, 如纺轮解放了人的手指, 不用再辛苦的用手来搓线, 席地而坐的腰机使用方式设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的疲劳, 最终通过优质设计最大化的实现纺轮和腰机本身的实际使用价值。

三、纺织技术的进步对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腰机和纺轮的同时发现, 证明人们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可以利用纺轮纺线、利用腰机织造布匹, 再利用骨针缝制成完整的衣物, 用于御寒保暖, 遮羞装饰, 这说明人们进行生产的起始动力和终极目的都源于对改善生活的需求:纺轮和腰机以及骨针的出现, 是纺织阶段从无纺——树皮布到有纺——木皮绩衣的巨大飞跃, 而这一飞跃的动力因, 便是人们对改善生活中衣物部分的需求。

新石器时期纺织技术的创造和进步, 导致了生产生活行为的巨大变化——从最早的取树皮槌软用以蔽体、夜间即以代被, 发展到取细密的植物韧皮纤维为原料, 经过手捻纺线、手经指挂纺织成粗松的布匹, 再发展到通过纺坠纺纱, 再通过腰机织造成细密的布匹, 并把这些布匹做为原材料缝纫成衣。由于植物纤维织成的布远比捶软的树皮舒适的多;通过线的缝合可以制造出多种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更有利于生产劳作和日常活动;布匹进行分片缝合成的衣服能更好的贴合人体, 在行动中减少对人体的阻碍, 更好的保护人体的安全;植物纤维本身深浅不一的色彩在织造成布匹之后形成的花纹如同贝壳表面般丰富多彩, 因此这种生产生活行为变化是向更舒适、更多样、更安全、更精美的方向进步。

结论

上一篇:车辆控制系统下一篇:农机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