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类学生

2024-10-21

机电类学生(精选11篇)

机电类学生 篇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 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很多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 由专门部门和专业的教师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在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与激励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高涨, 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1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20%, 2012年为2.90%, 2013年为3.30%, 呈逐年上次趋势。据《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 2013届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半年内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中与机电类相关的电子产品和电器用品零售业占1.7%, 位居自主创业最集中行业的第10位。2010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前五位中, 没有与机电类相关的行业。根据《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在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50大高职高专专业中, 机电类专业包括电力熊自动化技术达到94.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达到93.7%,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达到93.3%, 电气自动化技术93.2%, 机电一体化技术93.1%。从以上创业和就业两个方面的指标来看, 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在创业这个方面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在当前的大社会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高校都花大力气支持、鼓励和指导大学生创业。所以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应该抓住当前这个契机, 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积极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和探索创业的方向。文章就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实际进行分析, 创业的方向进行探索, 力求能够为高职机电类学生在创业上提供一些帮助, 为高职机电类的学生创业护航。

一、高职机电类学生的创业所面临的问题

1. 创业基础

(1) 外部条件

(1) 各级政府和高校都支持和鼓励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和促进自主创业, 可见党和国家一直把鼓励、支持创业放在突出位置。从经费支持、税收优惠减免到允许高校在校生休学创业等措施, 无不体现了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重视。各级地方和政府部门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和促进大学生创业。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举办创业大赛等。很多高校也纷纷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孵化园等, 由专门部门和专业的教师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可以说当下是大学生创业的契机

(2) 创业成本高

对于机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 机器设备的使用始终贯穿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 如果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技能进行创业就需要购买所需要的设备, 而且一般一台设备是不能完成工作需要的, 往往是需要成套的设备。然而机电类的设备价值比价高, 少则几千, 多则几万、几十万。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可以说经济基础是限制机电类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如果不结合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 需要的创业资金倒不会是限制其创业的原因, 但没有专业知识技能结合的创业是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的, 选择的人越多, 创业的压力越大, 失败的几率也越高。

(2) 内部条件

(1) 专业技能方面

高职机电类专业重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在课程教学的设计上更多的采取了理实结合甚至纯实训的方式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不断训练形成自己的专业技能, 同时学生有着丰富的机电理论及专业知识。通过培养使学生能够进行机电类设备的管理、应用、营销及技术服务等一系列工作。也就是说他们有着良好的技能基础, 是具备丰富机电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高技能人才。而我们所敬爱的温家宝总理曾说过:“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量能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2) 经济基础和市场经验方面

创业不只是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就能开展起来的, 它不仅需要足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以及充分的市场分析调研等, 还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资金是开展一些列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没有资金创业就沦为空谈。而恰恰我们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就不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 应该来说几乎没有学生在经济上是独立的, 他们更多的是依靠父母给他们经济支持。极少数学生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经济基础, 也就是讲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或者是通过其他途径自己赚了一些钱, 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市场经验, 和足够的社会阅历, 少有甚至没有接触过企业运营的相关知识, 在项目运作、市场开发、产品定位等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 这将是影响他们创业的极大障碍。没有抓住市场的导向, 掌握消费者的需求, 必定以失败告终。

总的说来, 经济基础和市场经验在学生的创业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经济基础创业活动就没法开展, 有了经济基础, 没有足够的市场经验也是创业的一大阻碍。

2. 创业误区

(1) 创业行业单一, 一般都局限于服务行业

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位行业类是零售类 (13.6%) 和建筑类 (9.7%) , 这些项目成本低、周转快、收益高, 但科技含量低, 从事的人多, 竞争力特别大。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仍然占到了大多数, 主要原因是对创业抉择缺乏理性思考和科学策划, 对市场调研分析不到位。

(2) 为了钱途而创业、不结合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

大多数人创业是为了钱途, 大部分的创业大学生所从事的项目都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关联, 只是单纯想着哪个创业项目利润丰厚且容易上手, 这样就无法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用到创业实践中。不需要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选择利润丰厚的项目的人越多, 竞争力越大, 越容易失败。

(3) 一毕业就创业

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做好准备就创业, 导致创业的失败率很高。我国的教育更关注专业发展, 容易忽视对于学生执行力、团队经验、市场研究等方面的培养。而创业恰恰需要这方面的能力, 所以应当先参与创业, 再主导创业, 这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4) 急于求成

不少大学生创业时激情澎湃, 但是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一心想要用最少的资金、最短的时间创造最大的财富。以致于在创业的途中经不起挫折, 容易对创业失去信心。许多创业人士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创业的成功在于如何处理危机而不是赚多少钱。把危机处理好前途就不是问题了。事情一定要顺势而为, 尤其是走下坡路的时候尽量不要扩大投资。商战不是不可以赌, 但是要有价值地赌。

(5) 盲目跟风

据新华网《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逾九成迷局如何破解?》,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一直低迷, 失败率逾九成。即使在创业环境较好的浙江省,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事实上, 创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创造性工作。如果盲目跟风看见别人创业钱途一篇光明, 自己也盲目的跟着去创业而不结合自身实际, 意味着失败的可能性更高。就算创业, 也应该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从市场供给缺口、社会需求等问题入手, 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拥有良好市场前景, 同时又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相符合的创业项目。认清自己是创业的第一步, 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找准一个项目做足前期准备再付诸行动。

二、高职机电类学生的创业方向探索

由于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太高, 如果不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创业起失败率肯定会更高。结合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的创业基础, 我们不难发现你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主要受制于创业成本、经济基础及市场经验。把这些受制条件再在避开创业误区的情况下结合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技能掌握较好的情况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高职机电类学生结合专业技能和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创业:

1. 技术服务型创业

基于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具有很好的技能, 他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使自己熟练的掌握技能。比如说电气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完全可以通过摆设自愿者摊位的方式, 免费给学校学生修理坏电器设备。通过修理可以增加自己的经验, 同时自己见到了更多结构形式的电器, 这也会为他在设备的发明和改造和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学生都会接触和使用很多相关设备,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可以从设备维修上多给学生辅导, 因为购买设备创业的成本太高, 几乎没有学生可以做到。然而如果我们能转变下思维从购买设备创业到维修设备创业, 进而改进和研发设备。就为其创业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许多的某某技术服务部的成立和发展……

2. 技术应用型创业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技能掌扎实的特点, 在学习期间也学习和掌握了不少软件。比如说PROE和UG, 它们的功能十分强大。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可以举办三维建模大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 让学生多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 使学生在软件使用上技高一筹, 甚至可以在软件的应用中发现软件的缺陷并改进软件和研发软件。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个软件创业, 专门给这类公司和企业等设计产品, 也许不就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设计公司的出现, 甚至有国产三维软件的问世等。

3. 培训型创业

培训型创业笔者看来可以分为技术培训型和文化课培训型两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属于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曾经还出现过轰动一时的北大学子退学上技校事件。高职机电类学生技能掌握扎实,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在企业很多都是技术骨干, 一方面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掌握技能的熟练和提高, 把自己所学的技能和知识传递给他人, 为祖国和社会培训更多的技能型才。另一方面, 高职学生去做中小学生的文化课程肯定是没有问题,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教育的情况下, 他们可以言传身教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的文化课语文、英语、数学和作业辅导等开展培训, 现实生活中也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培训班。当然如果学生在艺体方面有特长也可以针对性的开展艺体培训。

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是顺应时代的产物, 它不但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而且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建设新型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机电类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 而高职机电类的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却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他们提供创业方向就显得迫切重要, 同时学生也要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才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就可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启美丽的篇章!

摘要: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逐年上升, 但在我们却很少发现或者说几乎没有发现机电类学生的身影。针对这种现状对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的创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 以及对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方向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方向

参考文献

[1]麦克斯研究院.《2014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2]《教育部发布通知:允许高校在校生休学创业》[N].新京报, 2014—12—11.

[3]《我国211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不及高职高专毕业生》[N].长江商报, 2014—11—04.

[4]《新华调查: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逾九成迷局如何破解?》[N].新华网, 2014—07—05.

[5]汤相平, 王端义.高职机电类大学生创业研究[J].新课程研究, 2012 (1) .

[6]钱涵玮.高高职学生创业理念的教育与培养[J].考试周刊, 2014 (48) .

机电类学生 篇2

一、选择题

1、配电工在仪表监测时要随时注意各参数变化,每(A)小时抄表一次。

A、1 B、2 C、3

2、高压设备发生故障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B)M以内。

A、2 B、4 C、6

3、操作过程中,发生疑问或发现异常时,立即向(A)和调度报告。

A、值班负责人 B、班组长 C、队长

4、倒闸操作前必须检查分、合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是否处于(B)。

A、偏离位臵 B、正常位臵 C、超标位臵

5、倒闸操作中一张操作票可填写(A)操作任务。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6、验明检修的设备确无电压后,对检修停电的设备进行放电,直至(B)为止。

A、达到标准电荷

B、放尽电荷 C、有少量电荷

7、接班时重点要求检查各开关的(C)标志是否明确,是否和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A、停电 B、送电 C、停送电

8、捡漏器试验中,按下试验按钮后,总馈电开关跳闸,然后恢复(B)。

A、断电 B、送电 C、都不正确

9、低压移变头的试验中,应做好试验(A)。

A、记录 B、台帐 C、报告

10、如果遇到设备检修时,应做好检修回路的停送电工作,停电时严格按(C)执行。

A、领导要求 B、规定要求 C、停电报告

11、电压的正常波动值为(A)。

A、±5% B、±0.5% C、±0.1% D、±2%

12、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神志清醒,只是有些心慌,四肢无力,应使之(C)。

A、接受人工呼吸 B、喝兴奋剂 C、安静休息 D、不断活动

13、已终结的工作票、事故应急抢修单应保存(A)。

A、1 年 B、半年 C、两年 D三个月

14、备用电机绝缘电阻过低,可能是(A)。A、受潮 B、温度低 C、硅钢片生锈 D、地线松动

15、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的(C)。

A、80 % B、90% C、70%

16、工作和备用泵的总能力,应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A)的最大涌水量。

A、24小时 B、20小时 C、22小时 D、21小时

17、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C)。

A、30 % B、70 % C、25 %

18、井下主水泵的电压为(A)。

A、6000伏 B、660伏 C、1100伏

19、井下电压的波动范围在(A)。

A、±5% B、±2% C、±0.5% 20、井下主水泵配用电机功率为(A)。

A、450KW

B、630KW C、320KW

21、在拧紧圆形或成组布臵的螺栓和螺母,必须(C)进行。

A、按顺序逐一进行

B、每隔一个地 C、对称的

22、施行人工呼吸中,如发现触电者有苏醒的征兆时,应(B)。

A、加强抢救 B、终止几分钟 C、速送医院 D、不在人工呼吸

23、楔键和切向键工作面的斜度为(B)。

A、1、50 B、1、100 C、1、150

24、三项电机运转时电流表指示过大,电机温度升高,很可能是(C)引起的。

A、冷却空气不足 B、无启动装臵 C、过载 D、温度计失灵

25、部分停电时,安全距离(C)规定距离的停电设备,必须装设临时遮栏。

A、大干 B、等于 C、小于

26、受电时合上变压器(A)的隔离开关及断路器。

A、一次侧 B、两次侧 C、前后侧

27、接班时重点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的(C)是否正常。

A、声音 B、温度 C、声音、温度

28、接班时重点要求检查各开关的(C)标志是否明确,是否和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A、停电 B、送电 C、停送电

29、作业准备是应将绝缘台放在距离高压开关(B)适当位臵。

A、温度 B、指示情况 C、质量

30、作业准备时应将绝缘台放在距高压开关(A)适当位臵。

A、前 B、后 C、左方

二、判断题

1、停电时开关把手必须闭锁。(√)

2、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防误闭锁装臵。(√)

3、倒闸操作必须填写操作票,一张操作票最多可以按填写两个操作任务。(×)

4、送电前先检查配出线开关操作及跳闸机构是否完好。(√)

5、停电时要拉开配出线的断路器及隔离开关。(√)

6、倒换受入电源要合上备用电源开关及断路器。(√)

7、BGP9L---6A型高压真空开关停电后观察,“分合”指示牌应指示在“合”位臵。(×)

8、停电时,先停电源开关,再停负荷开关。(×)

9、在一个电气连接部分同时有检修和试验时,可填用一张工作票,但在试验前应得到运行值班人的许可。(×)

10、在电气设备上的工作,应填用工作票或事故应急抢修单。(√)

11、离心式水泵能够抽水是由叶轮的转动产生离心力所致。(√)

12、压力表安装在水泵的吸水管上,真空表安装在排水管或水泵的排水段上。(×)

13、当两台泵串联时要求流量基本相同。(√)

14、《煤矿安全规程》对主水泵的配电设备规定: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的水泵。(√)

15、《煤矿安全规程》对主水泵房的出口要求至少有三个。(×)

16、盘根磨损、老化后要及时更换,更换应在停泵时进行,松紧也要在停泵时调整。(×)

17、逆止阀是防止排水管路的水逆行的,一般都装在离水泵很近的闸阀上方。(√)

18、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及时清理,在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

19、机电四率指标中设备完好率为90%。(√)

20、煤矿企业雨季“三防”是指防洪、防排水、防雷电。(√)

21、变电站所有的电气高压操作必须填写操作票。(×)

22、操作票的每一项均要求填写时间。(×)

23、在工作票和操作票中,操作术语和开关编号是绝对不允许涂改的。(√)

24、转岗新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签订师徒合同。(×)

25、作废的操作票为不合格的操作票。(×)

26、配电工接班要清点岗位工具,备件,安全用具,钥匙,消防用品,图纸,各种记录簿。(√)

27、紧急停电时可以拉隔离刀闸或退小车。(×)

28、停电时,先停电源开关,再停负荷开关。(×)

29、配电工上岗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30、运行操作不执行两票制工作许可制度。(×)

三、名词解释

1、什么叫电气设备的隔爆?

答:隔爆,就是当电气设备外壳内部的爆炸性气体发生爆炸时,不会引起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气体发生爆炸,凡是具用这种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就叫隔爆型电气设备。为了实现隔爆外壳耐爆和隔爆性能,对隔爆外壳的形状、材料、容积、结构等均有特殊的要求。

2、什么叫井下电网的三大保护?

答:煤矿井下电网“三大保护”是指: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和接地保护。

3、什么是“三专两闭锁”?

答: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4、什么叫漏电? 答:漏电是指井下电气设备或电缆绝缘下降或局部绝缘损坏,使电流经绝缘损坏处流入大地或经过设备外壳流入大地的现象。漏电可能引起人员触电伤亡事故,可能引起电气火灾,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5、什么叫保护接地?

答:保护接地就是用导线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当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与埋在地下的接地极连接起来的保护装臵。保护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因设备漏电使外壳带电而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6、什么是井下供电的“三全、一坚持”?

答:防护装臵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质料全。坚持使用漏电继电器。

四、简答题

1、机电标准化中“三无四有两齐全”具体指哪些内容? 答:三无指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四有指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臵、有螺丝和弹簧垫圈、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臵;两齐全指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

2、井下哪些设施必须有保护接地?

答:电压在36V 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3、井下煤尘有哪些危害?

答(1)对人体的危害。工人长期吸入煤尘,轻者引起呼吸道发生炎症,重者可以导致尘肺病。(2)煤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燃烧或爆炸,从而酿成严重灾害。

4、引起过流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答:过电流是指电气设备或电缆的实际工作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值。(1)短路故障,有击穿、误操作、机械损伤(2)过负荷包括电源电压低,频繁启动电气设备、启动时间长,机械卡堵等(3)断相,包括熔断器熔断,电缆与电动机或开关的连接头脱落,电缆芯线一相断线。

5、“五想五不干”内容是什么?

答:一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二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三想安全工具,不配备不干;四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五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

6、大腿骨折用夹板和绷带进行固定,绷带应分别扎在什么部位?

答:腋部、胸部、髋部、骨折上端和下端、膝关节、踝关节共7处

五、论述题

机电类学生 篇3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体系 开放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40-01近年来,我国先后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科技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实践能力,但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验体系、实验装备条件等仍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通过面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让本科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加科技竞赛开展机械创新设计、电子设计制作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1 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

当前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主要来自以下三種方式[2]:(1)参加综合、创新型课外实验项目;(2)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如“机械创新大赛”“挑战杯”计划项目;(3)参与专业教师的在研课题。以下内容是我们关于机电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1.1 推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就是老师讲得太多、太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3]。因此,开方式实验教学是将教学、实验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实验、实践的机会,强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实现双向交流,并通过开放式的实验结果,使其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掌握科研的方法。

1.2 采用项目引导的组织方式

根据历年各类竞赛作品要求,让学生以模拟参赛方式完成。首先,让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借助软件模拟手段进行创造性设计,进行功能分析、原理分析、构型分析和结构表达。再由,导师负责制,专人管理,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模型化、实物化或进行零部件的组装搭接,以验证自己设计的可靠性,锻炼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最后,通过答辩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设计进行分析与总结。

1.3 有针对性地引导本科生参与在研项目

国外高校普遍都将科学研究作为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国内很多著名院校机械专业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工作也纷纷才导师制。我校近年来逐渐向本科生开放专业实验室和一些尖端科研实验室,并指派专门的导师进行指导,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学科前沿和著名教授并参与科学实验。

2 机电综合创新实验室教学体系

我校2006年,以研究生教学为主体,以自制与外购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具有纺织机械特色开放式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教学基地。自2009年起该实验室面向本科高年级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学习机电模块结构安装、制作和调试,控制模块软件编程等环节学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试验、设计和动手等诸多科研能力,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开辟了新途径。

2.1 建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机电综合创新实验属于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场所,从功能或作用看,它应有以下功能或作用:一是满足学生课程学习的需要;二是满足学生开放性的创造活动;三是满足学生拓展视野的需要。开放实验教学包含:(1)开放的实验时间。实验室实现全天开放的方式,实验时间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预约;(2)开放的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基础、兴趣方向的不同,开设不同实验内容。即使同一实验题目通过不同的方案引导学生给出更多的可能;(3)开放的实验学生。开放实验的学生并不要求按班级或专业全部参加,以选修的方式由学生自由选择。

2.2 选择模块化的实验教学

模块化实验教学包括基本实验、扩展实验与综合实验三种:(1)基本实验,根据本专业内容,从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及软件设计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2)扩展实验,在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与实践经验后,进行一些以功能扩展或设计修改方面的实验内容,使能学熟练运用所撑握的技能;(3)综合实验,可根据历年的比赛题目以教师课题中的小模块对学生进行训练。

2.3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建立和实施以基本操作技能与设计创新能力并重的实验教学全程考核体系,在设计方案的提出、设计实例化、调试过程及总结答辩各个环节设定考核分数,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观念技能的提高。

3 创新思维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以下是几点我们在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3.1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从心底认识到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创新的能力。只有具备积极的心态,学生在碰到困难时才能主动、积极的利用各种手段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待老师的指导,这一点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

3.2 让学生接受新理念,柔性对待变化

“柔性”在管理学上是为了适应快速的市场需求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生产模式。在这个新的方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要让学生保持一个乐于接收新理念的状态,并且学会将复杂问题变成若干个小问题分别解决。

3.3 多运用头脑风暴创新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通过此方法确定议题、搜集信息、“风暴”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估、确认方案等基本程序。一般情况下以小组为单位(不超过8人),在1h以内自由畅谈,老师不进行评判与批评,往往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4 成效与思考

经过进三年的探索,我院大学生通过参加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实践活动,培养纺织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了一条途径。在以吴晓光教授领衔的指导教师带领下,获得了全国数字化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机械创新大赛二等奖、大学生挑战杯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学生参与发表的多篇论文被EI检索通过今后的努力,希望立足纺织机电专业特点,引导一至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使本科生成为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和多视界思维模式的创新人才,建立符合系情的实践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石平,金安江.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2:52-53.

[2]高霄汉,吴新跃.工科机械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河南教育,2009,9:77-78.

机电类学生 篇4

从近年来中职学校向东南沿海企业输送毕业生的总体情况来看, 每个企业都希望录用的中职毕业生能在较短时间内胜任本岗位的工作, 使现有的设备、资源能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率。从企业反馈的信息上看, 部分中职毕业生存在基本功不扎实、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这样不仅对企业的效益带来极大的影响, 而且对中职毕业生的推荐就业和学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中职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在操作技能方面的提高。

二、原因分析

导致一部分中职学生毕业进入社会, 在企业里不能很好地从事本工种的工作,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法等。其中原因之一是中职学校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学校的实习实训设备简陋、数量不足, 多数学校的实习实训设备仅够做演示性操作, 另外有些学校为了减少消耗, 缩短了训练时间, 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部分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理论知识。三是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众所周知, 部分学生入学时成绩较低, 因此, 他们在理论课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在操作技能方面得不到理论知识的支持, 难以提高并形成技巧。

三、提高操作技能的训练方法

1.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专业课教师, 尤其是实习指导教师, 学校要支持他们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 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学校也可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技师、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 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形成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同时, 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参加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示范性职业培训教师培训基地的培训。学校要积极筹措资金, 建设能够满足全体学生操作训练需要的专业教室和实训基地。

2.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中职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突出职业技能培训,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体化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象与抽象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使学生能够从形象事物中感受抽象理论, 用较短的时间理解理论知识, 并用以指导实际操作, 把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中, 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通过实习指导教师的操作示范, 学生对操作方法、要领会迅速掌握。

3. 规范基本操作, 为提速做准备

规范基本操作是学习、掌握操作技能的先决条件, 正如小学生入学时, 教师先对学生进行握笔的训练, 只有先握好笔, 才能写好字, 才能提高写字的速度。规范基本操作对任何工种都是非常必要的, 它是提高操作技能并形成技巧的基础。在练习中, 教师对每一步操作步骤都要作出规范要求, 且要求学生严格地按照规范进行练习。

4. 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展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较为规范的从院校到省市再到国家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序列, 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 使学生在竞赛中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农业机电类专业创业教育研究 篇5

关键词: 农业机电类 专业创业教育 江苏牧院

一、我国农机化发展概述

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更加需要人才。目前我国农机类人才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总量不足,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二是文化层次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农机实用人才总数的8%左右,综合业务水平低;三是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而且行业、产业上不合理,大多集中在农机具操作手方面。而对农业大学生的教育发展正好满足了农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对农机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既能扩大农业专业学习群体又能带领农民致富,是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农机类大学生创业实证分析

我国大学生创业起步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举行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设计大赛”,将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推动了一大步。之后,教育部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决定出台一项保留学籍创业政策,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但尽管如此,笔者通过查阅数据发现,目前广东省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只有1%;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也只有4%。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分析了农业机电类学生创业现状,以为提高农业机电类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奠定了基础。

(一)问卷调查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具有农业机电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通过远程访问了一些其他高职农业院校农业机电类的学生。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800份,实际回收780份,问卷有效率为97.5%。调查内容包括对创业的认识、对创业的打算、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对学校创业辅导的认识及对农机类创业培训的建议等内容,问卷分析主要采用了SPSS17.0软件。

(二)问卷统计分析

1.对创业的认识

大学生由于吸收的知识渠道不同导致对创业知识的了解程度、理解程度有所区别。调查显示,农机类大学生对创业的了解多源自教师授课、媒体社会宣传和家庭影响,他们对创业十分了解的占5%,一般了解的占57.2%,对创业知识不是很了解的占28.8%,由于对创业知识了解的匮乏,导致大家对创业的理解不尽相同。

2.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1)创业课程开设与创业教材提供

学校开设创业课程和发放创业教材是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基础,能够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形成,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据调查显示,19%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了创业课程且提供创业教材,30.9%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了创业课程,未提供创业教材,46%的学生认为学校未开设创业课程,也未提供创业教材。由此可见,农机类学校对于创业教材的提供及创业课程的开设情况不是很乐观。

(2)学校开设创业课程的内容和方式

虽然现代新媒体技术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但大学生获取创业类知识大多数还是通过教师授课获得的,对于学校开设的创业指导课程,学生还是更加注重市场营销、人际沟通技巧、创业实例、创业机会与环境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授课方式,学生还是希望专家或创业者本人讲授,并且定期提供讲座,以分析实体模型为课程主体。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农机类学生最需要获得的是培养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企业运营管理;提供创业实战机会等方面的创业教育。

(三)农机类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问题。

以调查问卷和案例访谈的分析为基础,结合当前农机类大学生创业实际,笔者总结出当前农机类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创业素质欠缺。

目前农机类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究其原因,和大学生所处环境相关,大学生一直待在象牙塔中,难以感受到真实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并且学校中的创业氛围缺乏,直接导致农机类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

2.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有待优化。

部分农机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合理:其一,注重专业课程,忽视基础课程。高职院校农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中专业课比较多,基础课比较少,造成了大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人才技能单一,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其二,注重实践课,忽视理论课。各个学校在开展农机类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时,多数是看中了实践的力量,对于理论课程重视力度小。其三,创业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关于创业教育的课程一般有KBA课程模式、强化班模式、公共选修课模式,而整体的创业教育课程几乎没有系统开设。

四、高职院农机类创业教育举措

针对农机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中面临的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创业素质欠缺,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与社会实际出现代沟,以及创业理论与创业实战的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本文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机类专业的实情为基础提出了高职院农机类创业教育相关举措:一是创业素质拓展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打造“1+0.2+1+0.8”四阶段培养模式;二是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开创农机“三阶段三步走”专业创业教学模式;三是一二课堂结合,建立农机第二课堂教育实践体系,以期能帮助解决农机类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创业素质拓展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打造“1+0.2+1+0.8”四阶段培养模式。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机专业为让学生提前感知企业职场氛围,拓展创业素质,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创建了“1+0.2+1+0.8”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其是“2+1”基础上演变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是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种新形式。2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进行,分两次实施,二年级0.2(2个月)和三年级0.8(约8个月)。农机专业于2011年开始实施“1+0.2+1+0.8”四段制人才模式的改革,与江苏宇成动力有限公司协商并签订合作协议,选派优秀教师带领学生赴企业进行辅岗实训0.2(2个月)。学生实训回校后能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调整专业学习计划,为创业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与就业选择打下基础。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开创农机“三阶段三步走”专业创业教学模式。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纳入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强化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创业教育力度,分别在农机类学生第一学期开设了“农机类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学期开设了“农机创业心理学”课程,第三学期开设了“农机类营销学”课程,第四学期开设了“农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第五学期开设了“农机创业实训”,这些课程能够真正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能够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素质,增强他们的创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对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牧院农机专业发展了自己的“三阶段三步走”专业创业教学模式(见图1),该模式分三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综合应用阶段、设计创新阶段;基础训练阶段的三步走分别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实践选修。其中,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将机械基础课程融入农机基础课程中。在实践教学这块,我院借助农机相关实验设备,结合农机教学实际,将农机实践整合到专业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是综合应用阶段,分为:课程设计、校外实习、实践选修三步走。按课程标准评价方式,每个教学项目制定考核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尽早掌握专业技能,实践专业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创业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第二步是校外实习,农机类学生在大二时候,院系会选派优秀教师带领学生赴企业辅岗实训2个月,实训期间将协助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企业文化、车间管理等相关实践课程,通过校外实习,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最先进的专业知识技能,了解行业的相关动向。综合应用阶段的实践选修是学生通过基础训练阶段和校外实习过后,有自己兴趣或选择方向的基础上,提供给他们的实践选修,让学生在确定专业小方向或初步创业方向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实践选修,重点突出地进行专业技能深入学习。

第三阶段为设计创新阶段,分为:创业实训、毕业实践、毕业设计。首先,创业实训,按照学生的创业意向,系部将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创业环境,同时派驻专业的创业实训导师随时指导和辅助学生的创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创业的全过程,还会邀请行业的创业专家定时给学生开展创业讲座和创业答疑,帮助学生解答创业过程中的疑惑。学生通过创业实训,已经对相关行业创业有一定的了解,接着,他们会进行毕业实践,学生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创业实践还是就业实践,最后完成毕业设计。

(三)一二课堂结合,建立农机第二课堂教育实践体系。

“第一课堂创业教育”是在学校课程体系内开设的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业基础理论和创业能力指导。第一课堂创业教育旨在保证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系统的基础创业理论和基本创业能力。“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之外参与的以学生为主体、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开放性活动,从而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和提高创业素质。

我院农机专业为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农机专业的第二课堂实践体系(图2),该体系着重从学生、学校、创业指导中心三方面入手设计学生第二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方面:我系每年都会举行大学生创业大赛,比赛胜出者会推荐到学校参加校级创业大赛;我系会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模拟,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创业环境中,展开创业实战演练。学校方面:我院建设了以畜牧科技示范园和中医药示范园为主体的校内实训基地,系部会定期安排学生去相关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创业实训,同时会安排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单位的校外实训。创业指导中心方面:主要是开设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开办创业讲座,系部每学期会安排专门的创业指导师开展两次创业指导讲座,也会定期邀请校外创业专家和企业家来院开展讲座。创业指导中心还建立了创业小组,小组每月开展创业研讨会。通过开展意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了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为创业的社会实训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当前,随着全国各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已经成为就业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创业必将成为一种新趋势,因为创业不仅可以发展经济、缓解就业压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过高等教育,拥有更加有利的创业机会,也是几大就业群体中最具有创业潜力的群体。同时,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关注,高职院农机类大学生创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笔者以农业机械化为背景,分析了高职院农机类大学生创业形势,通过实证分析高职院农机类大学生创业现状,指出了当前高职院农机类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多维度、全方位地促进高职院农机类大学生提升创业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编:2010-2011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中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陶杰,夏春风,沈长生,马燕平.高职农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创新教学方向的研究.中国农机化,2011(4).

[3]杨敏丽,白仁朴,刘敏,涂志强.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05(7).

[4]王红英,徐丽明,王璐.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中国农机化,2012(2).

[5]白仁朴.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农机化,2011(5).

机电类学生 篇6

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1999~2006年高职大规模教学探索与改革之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仍然沿袭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的范式, 毕业设计成了名副其实的夹生饭, 实际内容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毕业设计环节遭遇两难, 一是学生按要求完成难, 二是指导教师指导难, 饱受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诟病。

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机电类学生的毕业设计分析,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毕业设计选题不当;二是选题合适, 但是内容与题目不符;三是题目与内容相符, 但是正文所写内容组织杂乱无章, 词不达意。

以2009届毕业生的题目为例, 学生论文选题不当问题, 大致可归纳为五种类型: (1) 方法、技术罗列类。仅仅是原理、方法、工艺、技术的罗列和介绍, 不能体现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所起的作用。如“数控铣床常用加工方法”“液压泵的机械密封技术”“集装箱起吊机 (龙门吊) 发动机结构原理”等。 (2) 设备系统介绍类。题目不具体, 不知道学生想做哪一部分工作, 仅是设备、系统的介绍, 公司资料的堆砌和罗列, 电气、机械、化工都有可能涉及, 不能体现学生的作用。如“自卸车加盖液压动力单元”“数控车床工装夹具”“CNC加工中心FANUC系统加工简述”等。 (3) 技术设备应用类。题目是技术、设备、工艺的应用, 题目过大, 应用目标不具体。如“渡漆的应用”“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加热炉的应用”等。 (4) 科技研究论文类。题目严谨, 类似一篇科技论文题目, 内容涉及数学、设计较多, 超过学生水平, 按学生的理论基础无法完成。如“摆线针轮减速机传动的研究”“工艺品管与车间生产的关系”“如何提高产品的产能与品质”等。 (5) 题目不符合中国语法或习惯。题目不符合中国语法或习惯, 冗长、语言顺序颠倒、逻辑不清。如“PLC交通灯设计”“单作用叶片泵应用特点、原理和合理的选用方法”“啤酒装箱机的部分说明和日常维护、保养方法”等。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 在毕业设计选题时, 学生所选题目通常范围很广﹑空洞无物, 甚至是一本书或一篇科技论文的名称。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题目, 对于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部分同学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 完成了选题, 但是所写的内容和题目不符。如2011届某毕业生的题目为“麦芽制冷工艺流程编制”, 但是所写的内容有“制冷基本原理、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系统匹配、探究制冷技术的运用于出现的误差等”, 与题目不符, 沿用的是本科院校中的毕业设计范式。整个毕业设计中只谈到了制冷的原理、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系统匹配等, 很像一本书的目录, 但是没有涉及到制冷的工艺流程, 所写内容和题目严重不符。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过程中, 有些学生虽然选题恰当, 内容与题目也相符, 但是毕业设计 (论文) 正文内容组织杂乱, 思路混乱, 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无从下手。

二、高职机电类毕业设计范式

针对以上主要存在的问题, 笔者提出一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毕业设计范式。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相关行 (企) 业进行岗位实践的同时完成毕业综合设计, 突出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毕业设计包括结合学生工作岗位与学生共同选题,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提交开题报告、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环节。

1. 毕业设计 (论文) 的选题原则与选题要求

毕业设计的选题要与所学专业及所在岗位密切相关, 突出岗位的综合实践能力。学生在选题过程中要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 确定题目及毕业设计的大致内容, 由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包括:毕业设计题目、设计内容 (包括所在企业、工作岗位、岗位能力要求) 、具体要求 (包括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哪些资料、数据、对其如何处理;在正式设计阶段要做哪些工作;对最后的设计图纸及其设计说明书要做到哪些) 、主要参考文献范围等方面。表1为2013届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部分学生毕业设计题目。

2.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的撰写要求

学生拿到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后, 要进行充分的调研, 并向指导教师提交一份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并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开始实施。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毕业设计题目;课题的基本内容、来源及意义;课题的实施方案;毕业设计工作进程及主要参考文献。

3. 毕业设计 (论文) 正文的撰写要求

毕业设计包括毕业设计题目、摘要、目录、正文、附录五部分。

毕业设计题目。题目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确定, 题目应来自工作现场, 描述要具体, 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术能力、就业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相适应, 如“迈腾B7L顶棚拉手装配”“189-T02040A阀杆的数控编程与加工”“HTM-35机床主轴的安装与调试”等。

摘要。摘要是整篇论文的点睛部分, 通过摘要的阅读, 即使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主要阐述毕业设计的运用什么手段和方法, 完成什么任务, 达到什么效果。

目录。目录是毕业设计 (论文) 的篇章名目, 要按顺序写清楚论文组成部分和章节名称。

正文。正文是整个毕业设计的主体, 主要包括三部分:一引言, 要写清楚题目的来源和意义。要求来自于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岗位上的实际问题, 同时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提升, 并写明题目的具体内容及组成部分。二设计方案, 包括设计任务分析、方案确定、方案的设计等, 如所从事的岗位是数控机床操作, 其主要的内容包括“分析零件图样———制订工艺方案———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加工零件———分析零件质量”;如果所从事的是某产品的装配, 以数控车床为例, 其主要内容包括:“数控车床的组成———确定数控机床的装配工艺流程———装配流程———数控车床的安装与调试———试车调整”。三结束语, 要写明根据毕业设计任务要求, 完成的设计成果进行总结, 并阐述该设计解决了什么实际的问题, 对自己的哪方面能力有提升。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符合规范格式, 具体参照应用期刊论文的书写格式。参考文献要反映毕业设计的取材来源, 材料的可靠程度, 包括企业中的说明书、参考书、期刊论文、网上查找的最新资料等, 需要列出参考书目和文献资料的作者姓名、出版社或期刊名称、出版日期等。可以培养学生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能力、文档的规范能力。

附录。附录主要包括图纸、工艺卡片、原始数据等。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电类学生毕业设计范式举例

通过调研, 机电类专业大部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为数控机床操作、装配、维护维修等。本文以数控机床操作岗位为例, 选择“某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作为设计的选题, 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电类学生毕业设计范式。

对于数控机床操作人员而言, 某种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的工作过程包括“零件图样分析———工艺方案制订———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加工零件———零件质量分析”等。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工作岗位上所加工的产品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 如“189-T02040A阀杆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在毕业设计中, 首先要用二维软件 (Auto CAD) 按要求绘制零件图样, 根据零件图样制定工艺方案编写工艺卡片, 再按工艺卡片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调试成功的加工程序进行零件加工, 最后产品检验合格。整个的设计过程涉及到了机电专业中的很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体现出高职毕业设计环节的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特色的培养目标。具体的工作过程、所需专业知识和能力与论文正文内容对应关系的毕业设计范式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2]张平亮, 何永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实践与探索[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

[3]王占九.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特色的高职毕业论文 (设计) 范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09, (3) .

机电类学生 篇7

怎样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刘道玉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大力进行教学改革,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他认为,至少应当采取3个措施:一是改革旧的教学大纲,删繁就简,设置有实用价值的新课;二是增加实验课、实践课;三是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和案例教学。从而把大学生从“三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

我校是以林科为特色,以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现有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其中机电类学生约3 000人。机电专业是集机械、电子、信息、传感器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技术含量高,应用性强,尤其需要加强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为此,我校于2011年选购了德国原装生产的慧鱼模型教具。

1 慧鱼模型简介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fischertechnik)诞生于德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技术类智趣拼装模型,其主要零部件采用优质尼龙塑胶制造,可以反复拆装;其构件具有工业燕尾槽设计,六面都可拼接,可实现各种形式的组合和扩充。慧鱼创意组合模型主要有组合包、培训模型、工业模型三大系列,涵盖了机械、电子、控制、气动、汽车、能源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利用工业标准的基本构件(机械元件、电气元件、气动元件),辅以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软件,可以实现工业生产和大型机械设备操作的模拟,从而为实验教学、科研创新和生产流水线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可能,德国西门子、德国宝马、美国IBM等一大批世界著名公司都采用慧鱼模型来论证生产流水线[2]。

2 慧鱼模型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2.1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机电类学生在大三之前主要学习的是专业基础课,尤其是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和掌握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型一般比较笨重,不方便教师携带;即使携带,也只能是单一的零件或机构,无法体现零件或机构在整个机器中的应用和功能,因而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慧鱼模型的组合包包括所有常用的机械零件,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不仅可以实现各种常用机构的运动,给学生直观地演示各种机构的运动原理,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搭建各种典型机器,展示机器的工作原理,体现各种零件和机构在机器中的应用,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能做到活学活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对慧鱼模型进行创意性开发,搭建各种机电一体化工业模型,结合相应的知识进行讲解,锻炼学生对于机械、电子、控制、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2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为了使理论联系实际,机电专业都设置有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和课外作业等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做法一般是教师布置题目,方案、原理和数据也由教师给出,学生只需按部就班计算、画图即可;由于学生人数多,多名学生乃至全班学生做相同题目的现象屡见不鲜,这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积极性不高,抄袭现象严重,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更严重的后果在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不能为后续的实践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更无法胜任将来的实际工作。本学期,我们利用慧鱼组合模型,对原有的课程设计模式进行试点改革。由5名学生组成一个设计小组,结合某个主题,让他们自己选定题目,自己拟定方案和工作原理,然后利用慧鱼模型搭建实物和编制程序,最后完成设计制图和设计说明书。从试点的效果来看,这样的课程设计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设计热情和创新热情。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这些困难也主要由学生自行解决。实践证明,这样一种开放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原动力,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在课外机械创新实践中的应用

2.3.1 在课外科技活动中的应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科技创新,我院成立了力学、CAD、机械设计和电学等创新协会,建立了机械创新实验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实验室创新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慧鱼构件所采用的材料,坚固而有韧性,经久耐用,可以反复拆装;慧鱼构件种类丰富,可以满足各种专业、技术的需求,慧鱼创意组合模型作为一种开放性的载体,为我院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2.3.2 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的应用

为引导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训练,提高学生机械设计和制作的实际能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成了以杨叔子和艾兴院士为首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组织开展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每两年一届,今年是第五届。我校是第三次组织学生参赛,通过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目前,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分为实物和慧鱼两个组别,分别进行比赛。本届比赛我校有10件作品参加了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实物组比赛,其中3件作品获得江苏省一等奖,7件作品获得二等奖,2件作品获得全国二等奖。在实物作品设计的初期,各种方案和原理尚不明确和清晰,这时可以利用慧鱼模型来验证各种方案和设想,经过反复实践和修改,最终获得一个可行性方案,然后再进行实物制作。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避免了实物加工的浪费,降低了参赛成本。本届比赛,我校有4件作品参加了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的比赛,其中“新型智能窗”作品获得一等奖。该作品集机械、机构、控制器和各种传感器于一体,既可平开又能推拉,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多种情况下推拉窗的自动启闭。

3 慧鱼模型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3.1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人才。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进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创新性的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能力较差的现象;科学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缺乏技术素养;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创新,但亲历创新实践太少[3]。慧鱼模型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一个平台,大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专业知识,通过慧鱼模型来实现各种功能和方案,为后续实物制作乃至新产品的开发打下基础。设计的新作品还可以申请国家专利。

3.2 对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做”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离开了“做”,创造能力、创造人才便无从谈起[4]。利用慧鱼模型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学生需要经历课题调研、题目选定、方案设计、模型搭建、线路连接和程序编制与调试等具体操作,然后创建三维造型图、绘制二维工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有时还需要制作视频和PPT文件并上台讲解。经过这样一系列的锻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显著提高。

3.3 对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如今的重大科学研究项目,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必须实行紧密合作。可以肯定地说,现代科学研究不仅取决于人才,还取决于科学研究人员之间的有效合作。因此,作为创造型人才,一定要具有合作共事的能力,这也是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才能的重要保证[5]。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创新潜力大,但是也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人沟通与合作的缺点。高校教育理所当然应肩负起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任务。以慧鱼模型为平台,以小组成员为单位,开展各种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分工协作,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无疑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束语

毋庸置疑,慧鱼创意组合模型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推动创新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它使机电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在实验室内即可完成,无需外出采购,这必然降低了创新实践的难度和成本,增加了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当然,慧鱼模型毕竟是模型,它与实际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实践存在很大差距。例如,缺乏零件设计、加工工艺的制定和装配调试等实践内容。因此,笔者以为,要切实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仅靠慧鱼模型这样的平台是不够的,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创新实践途径和机会,如参与科研、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等。

参考文献

[1]刘道玉.创造教育新论[M].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慧鱼模型[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4975.htm.

[3]钱贵晴,刘文利.创新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袁迪.生活教育与创新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中职机电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初探 篇8

一、现阶段机电类课程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传统的机电课程评价体系,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 基本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 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此, 其评价内容过多偏向机电课程基础知识, 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的考核, 忽视学生认知态度、学习习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双方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 现行评价体系忽视学生个性差异, 不符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现行评价体系中, 考试分数是衡量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 有时甚至是唯一标准。孰不知分数测评一方面有其偶然性, 另一方面有其片面性, 无法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评价, 并不能真正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它只注重了评价功能而忽视对学生的反馈调整功能, 从而误导了许多家长、学生。学生的学习文化背景、态度、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是客观的事实, 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 而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不符合新世纪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极为不利。

3. 学生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 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长期以来, 在我国的课程评价中, 学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 成为被评价对象。课程评价主体是学校和教师, 评价体系太片面, 缺乏民主性。

4. 评价只关注结果, 忽视被评价者在学习的各个时期的变化和发展,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 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无论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还是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我们的评价却只关注某一阶段的结果, 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努力程度都熟视无睹, 评价往往会以偏概全、以点代面, 造成对被评价者的不公正评价, 失去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长此以往, 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形成厌学心理。

二、立足实效, 创新机电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机电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 激发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内在发展动力, 使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我们需要鼓励多元评价方式, 如等级评价制, 淡化分数的概念;分层评价制, 承认学生在发展上的差异, 而且尊重这些差异, 因材施教, 培养个性与自信;合作考试制, 通过合作考试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研究的习惯等。

1. 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机电课程评价体系。

机电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要求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的机电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将过去以考查书本知识为主的单一考试形式变为综合评价体系, 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尤其是创新意识、探究、合作方式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如我们考核“机械基础”课程时, 一方面以传统的纸笔考试形式进行, 同时要求学生动手制作机电模型。通过制作完成作品过程中的创新程度、团结协作能力、作品完成的情况, 随时给出反馈性的评价。

2. 实现尊重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

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个体、关心个体、发展个体, 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之创造性地为实现学习目标而竭尽全力。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不同, 学生在学习机电课程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 这些差异性形成了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征。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 尊重他们的个性, 因材施教, 使学生各显其能, 各施其才, 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 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 树立起自信心, 发现自我价值, 这样才能学好课程。

3. 实现教师评价、他人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我们应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 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充分调动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 引起被评价者的共鸣。如学生在工厂实习期间, 我们可以采用工厂实习师傅实时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评价一体的评价方式, 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我们在对学生评价时, 不要忽视家长的评价, 家长也是教育评价的主体, 因为家长既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也是教育结果的重要责任者。家长对学生、对学校以及对整个教育都会经常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并直接对子女做出经常性的评价, 这样共同管理, 共同评价, 会使学生感受到家长的关心, 也使家长时时看到孩子的进步, 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会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

4. 注重过程, 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 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单一的评价、死板的评价;关注过程的阶段性评价, 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及时反馈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缺少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 导致学生只看结论与答案, 忽视积极的思维过程。而阶段性评价让教师深入学生学习发展的进程, 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解决问题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真正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只有关注过程, 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机电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 需要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行政人员、实习管理人员与工厂师傅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章清.论档案袋评定与学生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24 (1) :77—81.

[2]么大中, 张淑芳, 罗欢.扭转重量轻质之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3 (4) .

高职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篇9

1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由创业教育演变而来, 它最早起源于美国。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 同时还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 即创业能力的问题, 把创业能力教育护照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4,5]国外只是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 我国则是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 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2 高职机电专业特点

机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 是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其发展水平对保持工业持续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6在高等职业院校, 机电类专业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融合机械技术和电工技术为一体的应用性强的专业, 具有知识涵盖广、应用领域广、技能素养要求高等特点[7]。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和加强自主创新以及深化教育体制机制的大背景下, 对高职院校而言,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8,9]。

3 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3.1 培养高素质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培养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以普遍提高高职学生创造力和创业能力作为高职教育的根本职责,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造就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 从而有效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9]。

3.2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近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毕业生数量大幅上升, 加之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复杂, 随之而来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突出,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 在高职院校中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有助于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4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4.1 专业认识不到位

目前,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 由于机电类高职生存在理论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一般、学习自觉性不足等方面问题[10], 自身对机电类专业认识不到位以及社会对高职机电职业教育认识的偏颇, 认为创新创业不是高职生所为, 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流于形式, 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到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

4.2 教学和实践滞后

我国传统的高职机电专业教育课程的内容过于深奥, 实践技能教学课时不足, “重理论, 轻实践”教学模式与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特点及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形成统一和协调的关系, 学生学习机电类专业的积极性还不是太高, 造成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开展[3]。

4.3“双师型”队伍匮乏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相当紧缺, 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 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和实践管理经验还相对薄弱, 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11]。

5 加强高职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5.1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高职机电类专业融机械技术和电类技术为一体, 在本专业基础上开设与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和培训, 形成专业课程、创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把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中。

5.2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高职机电教师到注重与企业开展良性互动, 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 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技师或企业家、科技专家等来校授课, 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和增强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5.3 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训活动

引入企业优势资源, 开展教育教学实训, 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冠名班、订单式培养人才和签订合作协议等, 进一步完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训活动。

5.4 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发展环境

机电类学生 篇10

我校是机电类中职学校,开设有数控、电子、模具、机械等专业,在各专业中开设中职物理这门基础课,目的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运动学、力学、几何光学、热学、电磁学及原子能等相关知识,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使之有效地服务于机电各专业成为课程改革的的关键,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立足岗位,面向专业,优化课程结构

物理是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必须立足于机电类岗位,服务于机电类专业课程。机电类中职培养机电技术及应用方面的操作维护使用及管理技能型人才,面向制造业各岗位。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先进的手段和装配,其技术装备是数控机床(CNC)、柔性制造单元(FMC)和柔性生产线,这些装备的操作使用、维护管理要求高,需求复合型人才,并且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机电产品生产工艺及装备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对机电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要求也提高,制造类各岗位如机械制造、数控加工编程、汽车维修、模具加工与修理、电子产品装配、机电维修、机电产品质量检验、机电设备营销等等都需要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中职生在短短三年间掌握机电类某一岗位群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掌握该岗位群所需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只有夯实基础,拓宽基础,才能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岗位服务的,而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打基础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物理是机电类专业基础的基础,其内容与结构必须满足专业与岗位的需求。

考虑到机电类各专业后继课的特点,将物理分为I、II两类,I类包括知识模块有: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冲量与动量,功与能,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热量与功,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几何光学,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II类是将I类中的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内容合并到电工基础中。II类是面向电子、计算机等专业,对物理、电工、电子等课程的要求相对较高。在第一学期开设《物理》,而第二学期起就依次开设《电工基础》《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三门课程。I类是面向机械制造、模具等专业。另外,增加选修模块,如自制物理实验、创新制作内容。各个不同专业学时数亦不相同。

二、做学合一,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课教学中的学主要是指理论知识学习;做是做实验、做习题和课外活动,主要是实践过程,无论是学还是做,都是为了理解基本概念与定律,分析物理现象与自然规律,掌握物理科学方法与知识。由于各种原因,中职生入学的实际情况是基础差、底子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但其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并不低。按照职业教育观点,他们只是智力类型的不同,而非智力水平的高低。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注重实际应用与操作。鉴于上述情况,中职物理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发掘其能力与潜力;其次加强技能培养。为此采取如下措施:(1)在学的方面,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淡化理论推导,突出物理概念的理解,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并将部分概念与定律内容实验化,转化为可以做的内容,加大课堂演示内容及份量;同时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投影、幻灯、录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注重形的视觉作用,加深对物理概念与定律的理解。对于每个章节,明确目标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教师指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带着思考的头脑进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专业实际,联系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2)做的方面,充分利用习题、实验与课外活动。这样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学合一,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在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在理论课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提问,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入课题;指导学生发现,启发学生思考、交流、探究;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注重挖掘物理教材中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在习题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在规定学生完成一定的实验计划和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做法,进行一些创新改进,或自己另外设计不同的方案或者自己提出实验研究课题,设计开放性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或与同学合作进行实验。

三、对教师的要求

物理理论与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情景设计、学生情况分析、创新能力培养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娴熟的实践技能,而且要具有灵活的教学方法、较强教学情景设计能力和现场调控能力和创新教学能力。为此,教师必须经常收集资料、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科技动态,及时掌握科技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岗位所需技能;钻研教学艺术,深入学生调查研究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如教学过程设计中每个章节找出恰当的切入点,“万有引力定律”以“人造卫星、黑洞例子”切入;“机械波”以“地震、超声波和次声波”切入;“能量守恒”以“长江三峡”切入;“电场中的导体”以“静电的防止和利用”切入;“电阻定律”以“超导”切入;“磁场”以“磁悬浮列车”切入;“原子核”以“核武器”切入等。引入这些例子,不仅可以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崇尚。

总之,机电类中职物理教学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坚持知识与技能并重原则,面向专业,立足岗位,打好基础。

机电类学生 篇11

一、各专业课程所需要的高等数学内容

我们与专业课老师进行了沟通, 了解到各专业课程所必需的高等数学内容以及开课的时间。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在第二至第四学期, 第一个学期用到高等数学的课程主要有大学物理, 几乎处处用到高等数学。

专业课程中用到最多的是常微分方程, 其次是微分、积分、傅里叶级数;常微分方程是微分和积分的应用。所以, 我们主要从专业中选取背景讲授常微分方程和傅里叶级数, 例题的求解过程均省略。

二、专业背景实例

例1:导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复合函数的导数是导数运算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几乎所有的教材中都是直接给出数学式子进行讲解, 这让学生误认为导数纯粹是数学的内容, 在生活中用不到, 以至于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下面我们从《大学物理》[1]的质点运动学中选取一个例子进行讲授。质点运动学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内容。

湖中有一条小船, 岸边有人用绳子通过岸上高于水平面h的滑轮拉船, 设人收绳子的速率为v0, 求船的速率v和加速度a.如图1所示:

分析:首先建立坐标系, 这个坐标系的建立不同于数学中一般的直角坐标系。物理学中, 速度是个矢量, 但是为了与高等数学知识接轨, 此处我们不考虑方向, 只计算大小, 在物理学中, 只需在数学式子后面加上单位矢量即可。

设人与船之间绳子的长度为r, 是时间t的函数, 所以记为r=r (t) ;小船到岸边的距离为x, 也是时间t的函数, 记为x=x (t) , 船的速率v即为x对t的导数。

本例用到复合函数的导数、导数的四则运算等复杂的导数计算法则, 生活中看似简单的问题计算起来并非如此。

实例2:在研究实际问题时, 二维空间中常常用的定积分, 三维空间中应用重积分。定积分在物理上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求力所做功的大小。实际生活中, 力的大小往往是变化的, 此时, 力所做功的大小需要定积分来计算。下面是一个常见的例子[2]。

一弹簧放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 一段固定, 另一端连接一物体, 如图2所示:

设a, b两点为弹簧伸长后的两个不同的位置, xa, xb分别表示物体在这两个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当物体由位置xa运动到xb时, 弹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分析:由物理学知识可以知道, 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为F=-kx, 弹力是一个变化的力, 其所做的功需要用定积分求解。

例3:对于常微分方程的应用, 各专业的专业课程虽然不一样, 但是均涉及电学中的知识, 所以我们选择《电路》这门课程作为专业背景。动态电路分析均运用微分方程, 我们从中选取一个简单的电路图———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3]。

如图3所示, 当开关S置于位置“1”时, 电路已经处于稳定状态, 电容C经充电两端电量为u0。当t=0时, 将开关S由“1”切换到“2”位置, 电容C上的电荷将通过电阻R进行释放的时候, 由R和C所组成的电路就是一阶电路, 求电容C的端电压uc的变化规律。

其中R和C是常数, 自变量为时间t, uc是t的函数, 严格地写为uc (t) , 此处我们简记为uc;电流i也是时间t的函数, 严格地写为i (t) .我们还知道uc (0) =u0.

这个方程为一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应用微分方程中的可分离变量法求解。

例4:信号的传输频率以及电学中遇到的电流往往是非正弦周期的, 对于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频率中应用傅里叶级数分析非正弦周期电量激励下的线性电路的稳定状态。所以, 我们还是从电路中选取背景知识。

不同波形的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是不同的[4], 例如半波整流函数, 其图形如图4所示, 其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

全波整流函数, 其图形如图5所示, 其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

其他形式的波形函数如矩形波、锯齿波等又具有不同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但是不管波形是哪一种, 都可以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它们具有某些共性, 这些共性可以通过傅里叶级数来研究。

将专业背景渗透到高等数学的授课过程中, 让学生不再感觉高等数学枯燥、抽象, 不仅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学好高等数学课程, 同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接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 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为专业课打好数学基础, 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为了改变高职类高等数学“难”的现状, 本文通过对山东协和学院机电学院各专业所需高等数学的调查, 在应用最多的四个方面:导数、定积分、微分方程和无穷级数, 从专业课中选取背景作为引例进行授课, 让学生知道高等数学的作用,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数学教学改革,专业背景举例

参考文献

[1]宋明玉.大学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6页

[2]宋明玉.大学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48页

[3]将军.电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98-99页

上一篇:象征分析论文下一篇:双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