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良集团

2024-10-21

双良集团(共11篇)

双良集团 篇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报业集团的产业发展迎来了又一轮巨大的历史机遇。各兄弟报业集团都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明晰发展战略, 努力改革创新, 推动报业集团由新闻传媒业务向更广阔和更纵深的文化产业领域拓展。结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近年来的一些做法, 我想介绍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点滴做法和思考, 以便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媒体领袖和各位业界专家请教讨教。

一、集团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于2000年, 是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根据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精神,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探索报业集团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 释放了文化生产力, 推动了集团各项事业走向繁荣兴旺。经过12年发展,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目前已拥有十报两刊三网站一手机报, 形成了以党报为龙头、以都市报为主体、以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延伸的现代传媒体系, 初步构建起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互补、互融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目前,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还拥有20多家各类企业。通过发展相关文化产业, 集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报刊广告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连续三年下调至50%以内, 报刊业总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连续三年下调至65%以内。集团近几年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总体经营规模和利润总额连年上台阶,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员工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个人资产有了令人羡慕的增加。今年上半年, 在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下行区间、报业产业遭受重创的大环境下,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发展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 收入总额、利润总额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二、集团文化产业发展探索

近几年,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家”和“小家”的日子之所以都“好过”, 关键在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始终牢牢把握媒体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坚持“报业为主, 多元经营”的发展思路, 确立了“从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文化集团跨越”的战略目标,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以报业为主业, 同时积极围绕主业大力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和延伸优势产业, 并着手制订了“3368”战略:即着力打造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3种媒体, 加快构建报纸发行商务网、书报刊发行网、酒店管理服务网3个网络, 培育壮大报业、新媒体、图书发行、物流配送、印刷、酒店旅游等6大支柱产业, 打造8个年收入超亿元的企业。

几年前,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报刊广告、发行收入还占到总收入的90%左右, 非报产业所占比重较低, 这使得集团发展波动性较大, 抗风险能力较差。为了实现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集团党委经过认真调研和审慎决策, 制定了“报业为主, 多元经营”的经营战略, 坚持不懈地予以实施与落实。

报业是报业集团的主业, 是集团事业的根基, 是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和核心竞争力。这几年,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始终坚持发展报业不动摇, 不断巩固核心竞争力。目前, 河南日报期均发行量超过53万份, 年广告收入超过8000万元, 这两项指标都进入了全国党报前列。大河报连续9年进入全球报纸发行百强, 年广告收入5亿多元。河南商报原已负债累累、濒于破产, 报业集团主管主办后, 使其迅速扭亏为赢, 成为省会郑州第二大都市报。移动新媒体河南手机报用户超过一百万, 在全国省级手机报中名列前茅, 其创造的发行模式、发行价格成为行业标准。其他如河南日报 (农村版) 、河南法制报、期货日报、今日消费、大河文摘报、大河健康报、《漫画月刊》、《新闻爱好者》等也都实现了良性发展。目前, 集团拥有十报两刊三网站一手机报, 形成了报、刊、网互补互动互融的传播阵容, 基本实现了从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的跨越。

在巩固发展报业主业的同时, 集团立足自身优势, 科学决策, 正确选择投资方向和项目, 非报产业得以迅猛发展。

其一, 构建报纸发行商务网。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依托大河发行公司3000多人的发行队伍, 把以往单一面向客户发送报纸的发行网络, 变为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零售、速递直投、商品销售等业务的综合服务网络, 每年经营收入超亿元。

其二, 打造书报刊发行网。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大河书局公司是全国报业集团中唯一一家获得“报纸、期刊、图书、电子出版物全国总发行权”的公司, 从而得以进军教材、教辅图书市场。在中标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后, 大河书局目前每年收入已经超过1亿元。书报刊发行已经成为报业集团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

其三, 铺设酒店管理服务网。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上海锦江集团合作, 成功打造出中原名店大河锦江饭店。依托大河锦江饭店的管理、服务、人才优势, 组建了大河国际酒店、大河公馆酒店、大河商务酒店, 形成了自己的酒店管理经营网络。为进一步做大酒店管理服务网,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已成立酒店投资管理公司, 正在实施国际顶级酒店引进建设工程。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产业发展的领域还延伸到了教育。集团与河南大学签约, 组建实体公司, 共同投入巨资兴办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目前, 集团已投入近3亿元, 占地500亩的民生学院已有在校生1万多人, 三年后这个数字将达到1.5万。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已在多年前进军地产业, 地产业已成为集团重要的经济支柱。集团旗下两家地产公司在省会郑州和河南其它城市开发多个商住和写字楼楼盘, 总开发建筑面积达到40多万平方米。瑞奇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东瑞园小区以成本价向集团所有正式员工和聘用员工发售, 仅此一项, 员工每人资产净增100多万元。现在, 这两家地产企业正加紧进行河南传媒大厦、瑞园3号楼、汴西新区等项目的开发建设。

多元产业的迅猛发展, 壮大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实力, 优化了产业结构, 增强了发展后劲。除广告、发行、印刷等传统文化产业外,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又培育出地产、酒店旅游、书报刊发行、户外广告等新的经济增长点, 形成了多业支撑的格局。目前,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文化产业、相关文化产业和延伸优势产业比翼齐飞, 所有企业全部实现赢利, 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三、集团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体会

从一张单纯的省级党报及其附属的印刷等简单业务开始,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发展文化产业、相关文化产业和延伸优势产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坚持发展文化产业围绕报业主业来展开, 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来布局。无论是快速发展的物流业, 还是户外多媒体广告业, 都是从新闻主业催生、扩大、提升而来, 要把报业集团几十年来的品牌、口碑、政治优势、市场影响、读者忠诚度等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 拉长产业链条, 不断形成新的经营业态, 从而获得最优化的市场开发效果。

专业人才做专业事业, 打造专业团队。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所办的大河锦江酒店开办之初, 就和上海锦江酒店集团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 由锦江集团派出管理团队参与大河锦江的日常运营。通过这种购买管理服务模式, 大河锦江酒店的员工学到了国内一流酒店的管理模式与经验, 不仅在锦江集团的管理团队期满撤离之后保证了酒店的良好运营, 还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团队, 成立了自己的管理公司, 新办、托管、收购了多家酒店, 成为河南酒店业的一个新名牌。

打造好的机制平台, 发挥体制机制优势, 为做大做强提供动力支持。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中, 不仅苦练内功, 强化发展的内生机制, 还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广泛吸收外部力量, 强力推进集团事业发展。河南商报、河南法制报、期货日报、今日消费较早就进行了企业化改制, 先后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进行资本投入。集团还果断决策, 拿出核心资源和百度、腾讯合作, 开办了大豫网、河南一百度等大型资讯服务网站, 推动这些具有混合所有制“基因”的网站不断做大做强, 为报业集团的未来“买单”。在内部资源配置和薪酬分配、人事安排上, 优先向发展势头好的部门和经验丰富、干事创业精神足的员工倾斜, 极大地调动了相关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 激发了他们变革、创造、创新的热情, 带动了集团事业的全面进步。

四、对报业集团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1.理清“坚持核心”与“多元发展”的关系。报业集团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 一定会遇到是坚持重点做好报纸等媒体产业这一“核心”还是努力向酒店、投资、地产等产业拓展的问题, 甚至可能会产生是否“不务正业”的困惑。对于这一问题, 应该辩证予以看待。纸媒做为报业集团的立身之本, 继续保持其核心地位肯定不容动摇。但也要看到, 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 纸媒正面临着不容回避的危机, 进行多元发展并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正是为纸媒在危机下寻找突破口提供强大经济支持。这不仅不是“不务正业”, 反而是全力服务主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国外的同行中得到佐证:美国卡普兰公司 (Kaplan) 是世界领先的终身教育服务商之一, 业务遍及全球, 尤以提供备考服务闻名, 中国的新东方正是复制了卡普兰的成功模式。但很少有人知道, 卡普兰公司不仅隶属于华盛顿邮报, 还是华盛顿邮报旗下最赚钱的公司, 同时也是华盛顿邮报的收入增长引擎。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甚至将华盛顿邮报公司描述为一个“发行了一份报纸的教育集团”。在坚持报业集团的新闻核心业务不动摇, 履行好自己的舆论宣传职能, 为广大读者提供及时权威的新闻信息的同时, 通过多元发展使自己的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壮大, 正是报业集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所在。

2.不同地域报业集团之间应尝试探索合作机制。首先可以探索在资本市场上的合作。目前各兄弟报业集团都在积极运作集团旗下优质资产谋求上市融资。如果通过各种灵活方式, 报业集团之间实现“相互参股”、“交叉持股”, 各自成为对方的战略投资者, 那么既可以迅速放大各自集团的资产, 又可以为报业经营的股权多元化和采编、发行、广告、网络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其次, 在报刊市场上的合作。限于区域报业市场的容量问题, 优势报业集团走出本地到异地发展将不可避免。优势报业集团自身具有的政治优势、良好的社会口碑、强大的读者号召力、丰富的媒体运营经验以及长期积累的经济基础, 将为在异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事实上,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这样的媒体新产品。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某一报业集团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只能“单打独斗”。两家或更多家的报业集团合作共同出资, 组成联合投资公司运作一个项目, 既符合国家关于媒体股东主体必须是国有资本的政策规定, 又能调动更多的经济与政治资源, 遇到困难与问题的后备力量会更强大, 异地办报办刊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报业集团之间也一定会更好地实现有效合作、互利共赢。

3.要在人力资源与内部管理机制上提前布局。报业集团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有一个瓶颈必须提前应对, 即事业发展对报业集团内部人力资源的供应能力与内部管理机制的配套能力会有更高要求, 这一需求必须尽可能提前准备与回应。从众多报业集团的成功经验看, 业务多元之后, 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与能力较高的管理人员, 事业往往难以快速成功。

4.注重发展新媒体, 为报业集团纸媒的未来安排“买单者”。《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发展现代传播体系”的任务, 明确要求“加快数字化转型, 扩大有效覆盖面”。事实上, 即使没有中央的要求, 报业集团也必须及早考虑若干年后自己的“买单者”。近几年全球传媒业态的发展历程已经显示, 数字新媒体是纸媒毫无悬念的“继承人”。经过多年发展,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已经形成了由大河网暨省政府门户网、大豫网、河南一百度、河南手机报、“大河沃3G生活门户”手机网、96211大河社区网、河南法制在线、大河健康网、期货日报网组成的新媒体集群。下一步, 我们还将整合新媒体资源, 打造以大河网为龙头的大河网络集团, 形成现代传播体系, 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积极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网络文化产业, 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未来“买单”。

坚持发展文化产业围绕报业主业来展开, 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来布局。无论是快速发展的物流业, 还是户外多媒体广告业, 都是从新闻主业催生、扩大、提升而来, 要把报业集团几十年来的品牌、口碑、政治优势、市场影响、读者忠诚度等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 拉长产业链条, 不断形成新的经营业态, 从而获得最优化的市场开发效果。

中航一集团:精心培育集团文化 篇2

中航一集团的文化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提高认识阶段。集团成立后,党组就提出了开展集团文化建设的任务,并把提高认识的任务交给了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部按照党组的要求开展了学习、研讨、宣传、培训工作。集团原来的《航空政工研究》杂志改名为《航空人》,拓展宣传内容,增加了企业文化的宣传;原西飞公司主办的《企望》,提升为集团杂志,并更名为《企业文化纵横》;集团的报纸也大力开展了企业文化知识的宣传。此外,还邀请了企业文化专家进行讲授,开展了有关培训和交流活动。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集团公司和下属单位的干部职工增进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集团文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是设计框架阶段。要想搞好集团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和战略思维。集团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企业管理过程。没有整体上和战略上的思维,没有规划,往往就会零敲碎打,甚至造成重复建设、成本过高、收益过低、企业无法接受的后果。为此,中航一集团首先进行了集团文化建设框架的设计。在设计思想中,特别强调突出集团特色,提出了以“质量文化、型号攻坚、一流环境、VI推进、集团信誉”为贯彻实施渠道的建设纲要,并对重点内容进行了设计。

三是贯彻实施阶段。理念是集团文化的核心、灵魂。只有在理念的旗帜下建设团队,才能取得集团文化建设的特有效果。在广泛征求集团各单位干部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集团理念:“航空报国,追求第一”。集团公司下发了文件,开展了集团理念的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经过仔细分析航空工业的特点,确定了以质量文化作为集团文化建设的首要环节。我国的航空工业企业很早就提出了“质量是生命”这个口号。航空产品的质量来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容不得丝毫偏差和缺陷,否则将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质量工作一直是航空工业的重点工作。集团文化建设从质量文化入手,一下就引起了集团各个层次的关注和赞同,认为抓到了点子上。之后,一个时期一个重点,每个重点都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取得了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效果。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集团文化已成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拚搏,努力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重点型号任务的强大精神力量。中航一集团认为,领导高度重视是集团文化建设取得成果的关键。党组成员身先士卒,努力学习企业文化理论,认真研讨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在每年年初的企业工作会议上,都要部署集团文化建设的任务。集团下属单位建立了党政工三位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保证了集团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在设计集团文化建设方案时,中航一集团把握了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是准确定位原则。集团文化应该高于集团下属企业的企业文化,应是大集团战略的灵魂和精神基础。集团文化应该在突出整个集团共性文化的同时,为下属各单位留有个性文化发展的空间。

第二是可操作性原则。集团文化建设的方案,必须含有可以实施、可以检查的具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实现确定的目标。

第三是见效原则。集团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首战必胜、尽快见效的原则。如果长期见不到成效,就会影响干部职工的信心。

“双良股份”更名为“双良节能” 篇3

2010年6月22日晚, 双良股份 (600481) 发布公告称, 其于近日办理完毕公司名称、经营范围等项目的变更手续。公司股票简称自6月29日起变更为双良节能, 证券代码、转债简称和转债代码均不变。

双良注册中文全称变更为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英文全称变更为Shuangliang Eco-Energy Systems Co., Ltd;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研究、开发、生产空调、热泵、空气冷却设备、海水淡化节能设备、能源综合回收节能系统及其零部件并提供相关产品服务。据双良有关人士介绍, 此次双良在证券市场中名称变更并不会对目前双良集团的组织架构产生影响, 在大力倡导节能的时代, 双良整个集团的发展也是朝着这一目标前进。在证券市场的更名, 更加强化未来双良在空调产品、海水淡化业务中的执行力。

集团管控模型和集团管控设计 篇4

一句话,管控模式决定了企业资源配置的强度,有些管控模式资源配置能力比较放射,比较松散,比如说财务控制型和投资控制型,有些管控模式,资源聚集强度比较高,比如说业务控制型,资源控制型,不同的管控模式的资源聚集能力不同,

但是必须知道,资源聚集强度越高的管控模式,管理的付出的努力程度也越大,像海尔的管控模式,世人都知道好,但都学不来。有人这样哀叹过,也只有山东会出这样的企业,也只有山东会接受这样企业的管理,它是因应山东人性格的一家山东型管理的企业,这要在浙江,说不定第二天就哗啦垮掉了。

华彩控制模型

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管控,首先采用标准控制,比如制定产品标准,质量标准,有了这么一些标准以后,对子公司首先就有了最低层次的控制。另外,还有更高层次的控制:组织与权力控制、流程制度控制、业绩管理控制、价值管理控制,直到价值观控制,边界控制,控制层次越来越高。

那么实施控制的时候,最简单的且实用一个控制就是审批控制。比如,在子公司管理里面,控制往往表现在公章怎么使用,年签年审制度怎么制定,这是最起码的控制,但是很多公司里面连公章管理制度都设计不好,公章基本上是乱用的,每一份合同拿上来,如果都要拿到法务部审,子公司就等不及了,跳脚,说是大大阻碍了他们的业务运行。实施控制时比较复杂一点的则包括:考核控制、交易控制、服务控制。

控制系统的设计,从集团主客体的角度看,有决定式、互动式、动态发展式。

我们举国内两个著名企业的案例。

管控在海尔呈现了这么一个状态。海尔的职能中心,就是总部与综合部门,另外,海尔在全国有七大工业园区,七大工业园区下面有制冷产品本部,空调产品本部等等,本部相当于事业群,本部下面会有事业部,事业部下面会有子公司,这就是海尔的职能体系和生产体系。生产体系和职能体系之间要有个非常大的边界,我们知道,按照通常的模式的话,他们二者之间扯皮的事会非常多,但是海尔有效地规避了这些扯皮事件,因为海尔成立了一个全球最独特的所谓推进总部,产品出来,到销售,和职能部门之间一定会出现一些三不管的地带,那么所有的三不管地带,物流、商流、资金流全部由所谓的推进部专门成立公司,把这些三不管地带管理起来,这在全球来看还是第一次。我们把海尔管控手法简单可以叫做体内循环体外管,本来应该在体内,就是应该在产品总部和职能中心两者之间解决的问题,专门把它放到旁边去,比如说你们公司里面,集团公司管控搞不好,就另外成立一个集团公司管控中心,把所有集团类的问题都移到那里去。海尔认为,所有集团公司之间的问题都可归结为四点:物流、商流、海外、资金,所以,专门有专人直接来管理这类问题,解决所有三不管地带的这种扯皮现象,获得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回报。

万科总部把如何拿地,如何规划设计,如何做项目,如何销售,如何做客户关系管理,售后服务,全部拿到总部,由总部统一一盘棋来操作,然后,母公司把财务监控,物力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全部集合在一起,而子公司就是一个个项目部,负责操作一个个项目,也因此子公司基本在决策上不会犯大的错误,母公司在设计这一切的时候,相当于把利润,把很多东西已经锁定了,这是当初万科的管控操作,

万科的这个操作有效地解决了房地产行业通常所见的一个弊端,就是子公司从头到尾去操作,操作好了可能会挣10个亿,操作不好亏5个亿,因为房地产项目波动性非常大。我们也经常听说过一块地,本来如果把它卖掉的话,那么这块地可以挣5个亿,有一个机构把它开发出来,却只挣2个亿。这种情况在房地产行业里面非常突出。所以万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把项目标准化?万科最后摸索出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把所有的运营方面的重大决策全部集中到总部,这样,最优秀的人都可以到总部去,就可以打造一个强势的总部。其次,万科把所有的项目标准化,比如说采购标准化,甚至连设计都标准化,比如说万科城市花园,在全中国进行复制,这样,连审计都变得容易,也大大地降低了对子公司业务控制和业务管理的难度,甚至子公司纯粹地成为一个责任和成本中心。在这个情况下,万科才得以向全中国扩展,在全中国七十几个城市里,万科的同一套模式并行展开。最近万科做了一个有效的变革,把部分权力下放到区域集团,如环渤海集团,长三角集团,珠三角集团,但是这个放权也意味着未来万科还会采用一些新的管控办法,就是母公司还会引用更高端的创造价值的功能,比如进入到商业地产,而把一些已经变得很制度化的一些操作权力下放到子集团。

管控设计

一、集团管控设计的核心问题

假如你要对企业制定集团公司管控的一个整体解决方案,首先你要来综合地判断,该公司集团公司管控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如果从传统意义上来看,集团管控设计的核心问题依然可以归结为三点。

第一,母公司的异化,换言之母公司不是一个价值创造者,母公司未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宏观调控者,这往往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其次,子公司的异化,子公司未能成为一个价值链上跟母公司可以互补,或者在整体运营当中跟其它子公司之间可以形成协同的一个单元。

第三,横向战略出了问题。这是我们可以常常可以想见的,是集团公司管控之所以实施不好的一些核心原因。

(一)母公司异化

双良集团 篇5

长园集团(600525):2014年上半年,公司智能电网设备收入8.03亿元,同比增28.30%;毛利率46.87%,同比降3.48个百分点。公司智能电网二次设备新产品不断投入市场,预计智能电网设备收入增速将快于行业增速,毛利率维持稳定。

新材料收入5.66亿元,同比增7.99%;毛利率37.07%,同比降0.57个百分点。考虑到公司的电池保护产品未来有望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放量,预计未来几年新材料业务增速将加快。

过去三年是公司战略聚焦期,智能电网和新材料基础技术和应用产品研发力度加大,并完成新的新材料制造基地投运和新材料基础研发中心投运,目前正加快新的智能电网制造基地建设;在调整公司内部结构的过程中,费用率持续上升;目前,人员完成了调整,自动化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从2014年开始,预计公司的费用率将开始进入下降通道,主要因为前期储备的新产品销售开始逐步放量,研发产业化的效率持续提升。

长期激烈的竞争和过去三年聚焦调整,公司已经具备了极强的产业化能力,未来将通过持续的技术/产品创新和并购整合推动公司电网设备和新材料业务在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环保、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通信、高铁、核电等领域不断扩大应用市场。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近期公司股价突破箱体,后市可积极关注。

天健集团:成交量总体攀升

天健集团(000090):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销售面积5.8万平,同比分别下降9.4%,但得益于产品结构的变化,根据期内预收售楼款变化和地产业务结算额测算,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0.4亿,同比增长64.2%。预计公司全年整体可售货值近50亿,按40%的去化估计,完成全年18亿目标为概率较大。期内新增两宗南宁地块,总建面25.3万平米,当前公司总项目储备达162万平米(在建项目57.9万平,未开发土地104万平米),全年可结算资源丰富,业绩增长可期,并且按照公司目前结转速度,可保障未来5-6年的开发需求。

公司未来将在夯实深圳区域的基础上,将现有业务跨区拓展战略转向。以施工业务开疆拓土,以地产开发作为后续承接,“施工+地产”的业务模式与国内的地产开发环境较为契合。跨区域发展将打破公司的成长瓶颈。

天健集团作为深国资旗下最大的施工企业,未来成为深国资施工业务整合平台的概率较大,未来深圳本土施工龙头全国化扩张的步伐更为坚定,与此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深圳本地的存量土地储备,公司的规模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形成突破态势,建议逢低关注。

皖通科技:未来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皖通科技(002331):分行业看,核心主业高速公路系统集成实现收入1.78亿元,同比微降3.39%;拉动营收增长的主要是高毛利港口航运和智能安防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8.90%和437.38%;而城市智能交通业务自去年开始在省内拓展,目前增长速度较快,但收入基数仍较小。从区域拓展看,省外业务同比增长29%,未来快速扩张的趋势仍将延续。

随着中国城市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智能交通投入也逐步增加。2013年预计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达到459.5亿元,同比增长44.7%。未来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铺开,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平台的建设和信息化改造将有待完善。随着车联网的“受宠”,大数据、云计算、实时定位、通讯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交通“智慧化”建设将成为投资的主流。今年3月,交通部明确表示全国高速公路ETC系统将力争在明年底实现全国联网收费,此次联网将是公司顺利将高速公路信息化业务推广至国省干线的重要契机。

7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将加速“港口物流软件及信息服务平台”、“交通运输智慧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进程。过硬的核心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将助力公司占领“智能路网”和“智慧交通”两个新兴市场。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近期公司股价震荡向上,进入调整尾声,均线系统逐渐修复,后市可关注。

瀚蓝环境:短期均线多头排列

瀚蓝环境(600323):公司中报业绩符合预期,供水、污水业务随着产能释放稳步增长,增速分别为9.79%、3.54%,未来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增速会加快;固废业务受益于垃圾处理量的增长,收入增速30.35%,一厂改扩建、餐厨项目的推进为该业务的未来增长提供支撑,南海固废产业园逐渐完善。

目前,收购创冠稳步推进,正在等待商务部批文,预计年内有望完成。收购完成后,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规模将达到14,350吨/日,成为全国处理规模前十垃圾发电企业。公司南海模式已趋于成熟,垃圾中转、焚烧、飞灰处理、渗滤液处理、污泥、餐厨业务全覆盖,已形成了由源头到终端处理的完整固废处理产业链。放眼全国,南海模式堪称协同效应最佳,项目全投产后预计年收入规模可达5亿元。

收购创冠,一方面创冠项目可借助公司运营经营提高项目效率,同时公司凭借创冠现有业务走出南海,南海模式将会被逐步复制到全国,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在垃圾焚烧进入运营阶段后,运营水平决定竞争力而全产业链可有效提高单个项目经营效益。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重拾涨势,均线多头排列,后市可关注。

辉煌科技:软硬件齐头并进

辉煌科技(002296):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开工项目屡次上调之后,上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2352亿元,距离全年8000多亿元的总投资数尚有6000亿元左右的余额。而参考中央政治局7月底的会议内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抓手会继续成为定向调控的手段。

在铁路建设高度景气的背景下,公司订单充裕,业务推广顺利。上半年母公司新签订单 2.32亿元,期末在手订单达到5.8亿元。在铁路信号集中监测、防灾安全监测等核心产品稳定增长外,公司电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459万元,也实现大幅增长(106.93%)。地铁方面,公司中标郑州地铁 2 号线综合监控项目,随着技术和经验积累,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等产品有机会向省外地区延伸。

外延式增长是未来看点。今年6月,公司与北京丰图投资共同成立产业并购基金,公司还向证监会申请公开发行公司债,拟募资不超过5亿元。所以未来公司通过并购进行铁路和轨道交通相关领域的产品拓展是比较清晰的发展路径。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近一年形成明显上升趋势,投资者可逢低关注。

德尔家居:MACD指标传递做多信号

德尔家居(002631):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25亿元,营业利润8465万元,净利润616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46%、66.7%、45.02%。

地板行业现处于价格竞争激烈、产品差异化小、品牌竞争格局稳定,尤其是近年受房地产政策波动影响,行业增速缓慢,很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公司抓住营销本质,把握消费者对地板产品品质、健康环保、装饰美观、个性化这些升级需求越来越高,为此专门研发了环保产品-无醛地板以及时尚产品德系风格地板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创新。

公司去年4月推出无醛地板以及去年下半年推出时尚产品德系风格地板,市场反应效果良好。2014年上半年强化、实木复合地板收入分别增长29.1%、54.3%,毛利率亦分别提升2.76、10.35个百分点,公司深深了解价格战是品牌消费品的慢性毒药,只有产品不断创新才是企业盈利的制胜法宝。

公司在传统地板领域,通过产品创新乘风破浪快速前行,其经营思路、管理者能力价值尤为突出,看好公司持续的创新能力及未来依托丰富的资金实力打造家居一体化梦想的眼光。

双良集团 篇6

江苏双良集团公司创立于1982年, 目前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两块, 一块以原中央空调为源头的制冷换热业务, 另一块以氨纶、苯乙烯生产为主的化工业务。双良集团目前控股两家上市公司, 一家是双良股份, 另一家是友利控股。2003年开始, 双良科技借助资本市场, 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 将最初的蜀都变身舒卡股份, 最终成功变身友利控股。友利控股主营以氨纶为主的化工业务。双良集团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双良股份自2006年向化工业务转型, 2006年, 双良股份将大笔募集资金投资建设苯乙烯项目, 21万吨苯乙烯和5万吨苯胺项目相继投产, 虽然短期内对公司业绩提升很大, 但结果是毛利率从投建之初的12%曾一路下滑到不足1%。

盘点双良集团几年来在化工领域的经营之路, 两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不甚理想, 波动幅度非常大。借助上市公司平台, 双良集团大力扩展了化工业务的规模, 提高了市场份额, 但并没有创造出相应的利润, 没有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 而是将项目投资的风险转嫁给了资本市场。无论是纵向比较, 还是横向比较, 双良在化工业务上的投资都难言成功。

二、相关理论

(一) 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是与市场集中度指标相关的一个指标, 简单地说,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厂商 (通常是前4位、前5位或前8位) 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 一个行业中排名前几位厂商的市场份额相加得出的便是该行业的集中度。市场份额一般用企业销售额、产量、资产等在产业内的比例表示。企业的市场份额是判断企业垄断势力最直接和简便的方法。一般认为企业的市场份额越大其在产业内的谈判能力越强, 就可能约束、威胁和掠夺整个产业内的其他企业的市场份额, 所以企业的垄断势力就越强, 利润率也越高。使企业注重市场份额数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规模经济理论。很多企业认为, 扩大市场份额数量, 将会增加销售量和生产量, 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更低, 有利于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和形成竞争优势。

市场份额包括了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数量主要指的是市场份额的大小, 而质量的衡量标准则包括了顾客满意率和忠诚率, 市场份额的质量和数量同样重要。

(二) 市场份额与赢利能力的关系

芝加哥学派认为, 市场绩效起着决定的作用, 不同的市场绩效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由于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所以通过成本的降低, 它们才能获得高额利润, 进而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 (集中度) 的提高, 形成以大企业和高市场份额为特征的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相信, 高集中度市场中的大企业必然具有高效率, 而产生这种高效率主要在于大规模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优越的产品质量、完善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等因素。

Demsetz (1973) 通过实证比较不同集中度水平和规模水平的产业, 实证结果认为利润率并没有随不同产业集中程度的上升而提高。这表明, 高度集中导致企业垄断, 合谋定价, 从而获得垄断利润的假定并不符合实际情况。Brozen (2982) 的研究也表明, Bain (1951) 研究的42个产业中, 高度集中的产业类别 (CRS大于70%) 和较不集中产业类别 (CRS小于70%) 间存在4.3%的利润率差异, 到50年代中期, 差异己降为1.1%。因而, 如果企业不是建立在高效率基础上达到高利润率水平, 都会招致其他企业的大量进入而使利润率很快降至平均水平。因此, 如果高度集中的市场上长期存在高利润率, 这只能说明是该市场大企业的高效率经营的结果, 从而使高效率的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最终导致了高集中度市场结构的出现。

三、案例分析

(一) 双良集团所在化工领域市场份额及其赢利能力状况分析

友利控股目前是我国主要的氨纶生产企业之一, 当前产能2.05万吨, 国内氨纶行业仅次于华峰氨纶 (4.2万吨) 、晓星氨纶 (3.87万吨) 、英威达氨纶 (2.7万吨) 、烟台氨纶 (2.2万吨) , 排名第五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调查报告2009-12-10) 。

2008年氨纶产业产销率为96.05%, 可以认为当年生产氨纶基本出清。结合2008年氨纶产业相关数据算出主要生产企业市场份额为:

数据来源:顾超英.“2008—2009年中国氨纶市场发展现状与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聚氨酯》2009年6月

从表中可知, 友利控股生产的氨纶的市场份位于整个氨纶产业的前列, 然而高市场份额却没有为其带来相应的赢利能力。2003年和2004年, 舒卡股份的氨纶毛利率保持在17%左右;2005年, 由于欧盟和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影响, 加上国家宏观调控电力供应受到影响, 舒卡股份三家氨纶生产企业的总利润仅592万元, 毛利率不足1%;2006年市场环境略有好转, 但三家氨纶企业仍然全面亏损, 仅前一年收购的恒利特纤生产的包覆纱略有盈利。2007年, 舒卡股份迎来了业绩最优良的一年, 实现净利润2.2亿元, 同比增加近20倍。事实上, 这2.2亿元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其旗下的一家控股公司———江阴友利特纤, 2007年友利特纤实现净利润2.16亿元, 舒卡股份持有友利特纤75%的股权。2008年, 友利特纤的净利润迅速下滑到140万元, 毛利率不足1%。舒卡股份的氨纶业务在2008年全线亏损, 仅包覆纱维持了盈利。与同行业的华峰氨纶、烟台氨纶相比, 友利控股历年来的氨纶毛利率都偏低。友利控股2008年的氨纶业务处在亏损边缘, 而华峰氨纶同期的毛利率高达17.91%, 烟台氨纶的毛利率为20.08%。

双良集团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双良股份自2006年向化工业务转型, 2006年, 双良股份将大笔募集资金投资建设苯乙烯项目, 21万吨苯乙烯和5万吨苯胺项目相继投产, 虽然短期内对公司业绩提升很大, 但结果是毛利率从投建之初的12%曾一路下滑到不足1%。

(二) 双良集团化工业务赢利能力低下原因分析

1. 进入时间选择有误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 市场需求趋于饱和, 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 成本低而产量大, 此时产品进入了成熟期。在产品成熟期, 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 由于竞争的加剧, 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我国氨纶生产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 1995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到2001年底, 中国氨纶企业发展到13家, 总生产能力为2.51万吨, 占到世界总产能的11.58%。2002年底, 国内氨纶生产产能接近4万吨, 国内氨纶供应处在由缺口转向供需平衡的关键时期, 与此同时, 还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后关税下调进口产品竞争的威胁, 行业前景堪忧。而此时, 也正值双良大举进入氨纶行业。与氨纶类似, 双良大举进入苯乙烯之时也正是国内苯乙烯产能大规模扩张的时期, 巨大的需求缺口将很快被遍地开花上马的项目填补。

2. 难以降低成本

双良股份生产的苯乙烯是大宗石化产品的一个中间产品, 极易受到上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苯乙烯的原料大部分是纯苯, 由于双良股份仅仅做苯乙烯一个环节, 纯苯价格从2006年开始节节攀高, 到2007年一季度, 苯乙烯价格下跌, 上游原料价格不断上涨, 下游产品的价格却一路下跌, 在上下游的挤压下, 双良股份的苯乙烯业务基本上无盈利可言。双良在苯乙烯领域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双良生产苯乙烯的原料全部都要对外采购, 而且原料需要特殊储藏, 运输成本和储藏成本都远高于一体化石化企业。而且随着竞争者不断增多, 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双良的苯乙烯项目一上马就面临盈利能力逐步下滑的风险。而公司同时上马的5万吨苯胺项目从投产就开始亏损。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企业通常会加大广告投入, 而微薄的利润往往难以支持巨额的广告费用开支, 企业的经营风险骤然增大, 被巨额广告开支拖累而陷入困境的企业数不胜数。广告战中的胜利者并没有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在商品极大丰富、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中, 选择广告作为扩大市场份额的手段并无可厚非, 但应远离“广告战”。巨额广告费用不仅加大企业负担和消费者负担, 也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浪费。

3. 市场竞争激烈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 创新能力不够, 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现实情况下, 为赢得市场份额, 价格便成了越来越多使用的手段。很多厂家和商家把“价格竞争”当成了抢夺顾客、吓退竞争对手的法宝, 价格战因此一触即发。价格战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首先, 企业因降价而减少了利润, 甚至出现亏损, 削弱了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 从而也降低了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其次, 价格战往往导致市场的极端混乱, 使整个行业的赢利性大大下降。

4. 一味追求市场份额数量

市场份额包括了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数量主要指的是市场份额的大小, 而质量的衡量标准则包括了顾客满意率和忠诚率。很多企业在辛辛苦苦扩大市场份额数量后才发现, 企业的盈利非但未见增加, 反而在不断减少。在市场份额数量扩大的过程中, 虽然销售增长导致了生产成本下降, 但用于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费用增长远快于生产成本的下降, 再加上竞争使价格下降, 单位产品盈利快速下降, 最后使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下降。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企业竞争的过程就是争夺顾客的过程: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 顾客对产品的选择自由性越来越大, 企业间为了争取更多的顾客展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对于许多企业来说, 现在最需要关心的问题并不再是统计意义上的市场份额, 而是拥有多少忠诚的顾客。企业过分追求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 往往导致市场基础不扎实, 一旦竞争对手采取行动, 顾客的流失将会十分严重, 企业将受到巨大损失, 甚至陷入困境。

四、结论

通过对双良集团在化工领域的失败样本分析, 可以发现一味的追求市场份额不一定是好事, 这是因为规模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和效率。很多企业及其管理者认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有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有利于企业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实行更精细的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 也有利于企业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以及生产经营联合化和多样化、大量生产、大量采购和对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等, 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作用, 进而产生规模效应。但是企业规模扩大后, 对外与市场的协调成本越来越高, 内部运行机制的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 再加上管理与指挥系统的复杂化, 信息的上传下达速度减缓, 使管理效率大大降低, 从而导致规模不经济。

企业盲从市场份额的现象非常普遍, 认为有了高的市场份额就有了一切。市场份额很重要, 但它只是衡量能否持续赢利的一个方面。企业应当从对市场份额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 研究表明市场份额与赢利率之间的关系比人们原先发现的要小得多。在追逐市场份额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企业赢利能力的影响, 市场份额的扩张及其增长速度应以质的稳定为基础, 以规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原则。因为市场份额质的稳定意味着企业现有顾客的满意和忠诚, 而顾客满意和忠诚可以减少顾客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 降低价格弹性, 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未来的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失败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企业在寻求市场份额的扩张及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市场份额的质量。以质为前提寻求量的突破, 乃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摘要:市场份额一直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所高度关注, 往往将企业的市场份额作为判断企业赢利能力的重要标准。然而,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在社会平均利润率逐步降低的情况下, 过分追逐市场份额会使企业在竞争中陷入困境, 结果可能是得到了市场, 丢掉了利润。通过对双良集团在化工领域的失败样本分析, 可以发现, 一味追求市场份额不一定是好事, 这是因为规模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和效率。研究表明, 市场份额与赢利率之间的关系比人们原先发现的要小得多。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是以质为前提寻求量的突破。

关键词:市场份额,赢利能力,双良集团

参考文献

[1]臧旭恒, 徐向艺, 杨蕙馨.产业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04

[2]杨云峰.我国乳制品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关系实证研究[C].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06

[3][英]多纳德.海德里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10

[4]张欣.友利控股——双良的化工溃败样本[R].上市公司调查报告, 2009-12-10

[5]朱振中.莫要迷信市场份额[J].华东经济管理, 2001 (10)

[6]杨维栋.市场份额——获利的关键[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8 (9)

[7]李晏墅, 任晓峰.市场份额、顾客忠诚与赢利能力[J].财贸经济, 2005 (8)

[8]宋祥东.2009年国内苯乙烯行业发展特点及市场预测[J].齐鲁石油化工, 2009 (1)

[9]杨蕙馨.集中度、规模与效率[J].文史哲, 2001 (1)

[10]黄茂松.我国氨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聚氨酯, 2008 (7)

[11]张元智, 马鸣萧.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6)

大陆集团与华勤集团实现战略合作 篇7

位于山东兖州的华勤集团与美国固恩治技术公司在2007年成立合资公司山东安能输送带橡胶有限公司。大陆集团收购固恩治后,于2015年2月3日与位于山东兖州的华勤集团举办了战略合作暨合资企业成立仪式,双方决定共同推动合资企业发展,打造全球知名的高端工程橡胶研发生产基地。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睿凡博士,康迪泰克执行董事会成员,康迪泰克输送带集团全球总裁汉斯-尤根·杜尔辛,华勤集团党委书记牛宜顺及董事长牛腾出席了仪式。

华勤集团作为在全球范围有影响力的高端工程橡胶制造企业,形成了输送带、高压胶管完整的物料输送产品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输送带单一工厂和世界一流的胶管制造商,与多家全球大型工矿企业、知名设备生产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引领了全球橡胶管带行业的发展。华勤集团与大陆集团作为中德两国工程橡胶领域的杰出代表,在全球橡胶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此次双方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拥有全球最宽、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3.45m×18.5m平板硫化生产线和中国输送带行业最大的全自动炼胶中心,整体装备在全球同行业中处于高端水平,具备每年4 000万m2输送带的产能,销售网络覆盖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中东及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双良集团 篇8

2月23日上午,市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国明,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章维明,副总经理余敏红、范川、吴桂才,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欧阳青和财务管理部、资产管理部、投资发展部、工程建设部、置业开发部负责人一行,到集团调研场站开发建设工作,在九楼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志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卢智宏,党委副书记、城投公交场站建设开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指挥部总指挥张剑锋,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俞磊,副总经理汪建平,纪委书记张代明及相关部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双良集团 篇9

一、企业集团在财务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1、财务集中管理下的财务公司对企业资金管理作用不强

在财务集中管理的情况下,企业集团都创建了财务公司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企业内部不同子公司的存款,使得财务公司的存款数额有效,在资源的来源上局限性比较大。另外,由于财务公司的性质决定了财务公司只能在资金市场进行短期筹资,使得财务公司的还款压力比较大,许多财务公司都在负债的情况下经营,不能满足企业集团的正常资金需求。由于财务公司对于企业集团的资金运用的监控不到位,造成长短期融资不合理,使得企业集团出现资金运用错位的现象,不利于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因此,财务公司对于企业集团的资金运用的监控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好的履行其职能。

2、企业集团财务监控不能有效集中

目前,很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的集中程度不够,财务监控客体不能有效的统一,各个子公司企业独立为政,缺乏相互的联系和制约。企业集团不能有效的进行监控,子公司的在处理财务实务方面各行其是,只注重子公司自己的利益,不能与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相融合。这种缺乏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方式,使得集团公司缺少比较的监控能力,失去集团公司对个子公司的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要素的优化组合,造成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不能发挥,给企业集团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3、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结构不合理

随着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企业集团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企业由委托人控制代理人,代理人控制企业经营的模式。由于经营模式的改变也使得企业的财务监控呈现多层次的财务监控,但是,目前很多企业集团在财务监控机构设置上并没有真正实现财、会机构的分离,只是人员任用上初步分离,并没有制定有效的体系和各自规范的具体职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企业集团的财务监控组织机构的建立。

4、企业集团财务监控体系不完善

企业集团要想真正实现对集团各个部门、分公司的监控,就必须建立立体式的监控体系,包括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的同时进行。其中企业集团的内部监控是一种自我监控的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直接、全面更容易发现企业集团中所面临的财务问题,但是由于是一种自我监控,所以这种监控方式缺乏一定的刚性,随意性和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加之企业集团不重视内部审计监控的完善,使得这种监控制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企业集团日常管理中,企业的领导不重视财务监控,没有赋予监控部门足够的权威性,使得企业集团的监控只是一种事后评价,没起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作用。

5、企业集团财务监控只注重事后监控

由于企业集团财务监控发展状况的原因,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监控只侧重于事后的事件评价而不是事情的评估和预测。这主要是由于企业集团在制定企业计划时,只注重收入、成本、利润等几个指标,而没有将各个指标进行细化,造成企业集团的各项预算不够完善和精确,给企业集团的财务监控带来困难,造成各个子公司的财务运转情况企业集团没有合理依据进行有效监控。

二、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监控模式分析

1、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监控管理模式不同于集权管理模式

企业集团的财务集权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企业集团的分层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的,是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决策权进行等级的划分,将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权最终归于母公司。这种方式有利于企业集团对于内部资源的合理调控和配置,实现集团内部的机构调整和优势互补。而企业集团的集中管理模式是对企业集团财务监控一体化的实现,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实现对财务会计的集中核算,将内所有财务数据集中到母公司,进行汇总和分析。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企业集团内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建立资金结算中心使得企业能够统一、合理对资金进行管理,发挥资金的集中优势,增强抵御财务风险能力。

2、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监控管理模式可行性

首先,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监控创造了条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集团在搜集财务信息和传统信息方面更加及时和准确。通过网络的异地录入操作,使得集团总部可以获取整个企业集团不同部门和子公司的所有财务状况,可以进行统一的财务处理,生成财务报表,实现跨账簿、跨企业和多维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其次,企业集团的集中监控已有很多的经验。企业集团的这种集中监控的财务管理方式在国外已有很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我国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吸取国外的成功模式经验,促进企业集团的监控模式发展。最后,信息一体化平台灵活多样可以有效满足企业集团实际需要。依据企业集团所处的环境和企业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企业集团的信息一体化平台更加灵活。可供企业集团进行选择的信息一体化平台有:(1)实时集中方式,通过企业集团不同部门的权限设置建立实时的网络系统,进行信息集中管理。(2)定期集中管理方式,是只企业集团各成员可以定期保存财务数据,而后在规定日期进行汇总、分析的信息一体化平台。(3)混合集中方式,就是将实时集中方式与定期集中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适合于涉及行业比较多、规模巨大的企业集团。

三、企业集团在财务集中监控模式下完善监控的措施

1、完善企业集团的各项制度建设

首先,企业集团要完善企业集团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法人治理机构的完善有效监控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重大决策的制定,保证决策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防止企业集团由一人决策现象的发生。其次,对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的人事管理进行改革。为了发挥财务监控的作用,就要赋予企业集团财务监控部门一定的权威性。保证对子公司进行监控的财务人员的人事权利由母公司进行控制,防止监控人员是子公司的附属品,存在利益关系影响监控的效益,保证财务监控人员的工作、职责能够正常开展。最后,对企业集团的财务会计制度要统一。企业集团要结合各个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统一的财务制度规范,保证企业财务制度的刚性,提高各个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2、完善财务集中监控的操作方式

企业集团要依据企业的特点采用有效的集中监控方式,形成对子公司有效监控的财务体系。在具体选择操作方式可以有以下四种:(1)授权控制方式,企业集团规定子公司的一定财务权限,包括对资产管理的权限和资金使用的权限,并根据财务权限进行对子公司的业务监控。(2)全面预算管理方式,企业集团通过与子公司协议制定各项指标,通过预算管理体系量化对子公司的责任和权力。预算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量化的指标规定了各子公司的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对子公司进行监控,保证其各项责任和义务的履行。(3)会计核算方式,这种方式是财务集中管理和统一核算的方式,从会计核算上对子公司的财务进行监控。(4)审计控制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审计各子公司的会计核算体系、预算执行和考核体系达到对子公司监控的目的。

另外,企业集团还要不断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通过培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完善企业集团的激励监控机制和预警机制,充分通过激励机制发挥企业财务监控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监控的效果,将财务监控由事后控制向事前和事中控制进行转移。企业集团在防控财务风险时,也可以建立预警监控机制,合理选定财务预警指标,真正反映企业集团的实际财务状况及时发现财务运行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将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总之,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监控体系在我国还不够完善,需要企业集团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研究。因此,现阶段企业集团要重视财务集中监控机制的研究,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以便及时发现企业集团的财务漏洞,降低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王鑫, 《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几点思考》,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5)

[2].王岳, 《关于集团公司财务一级集中核算的探讨》, Accountant, 2009 (10)

[3].王立成, 《企业集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的有效途径》,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S1)

双良集团 篇10

公司近日公告:预计公司2013年上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0%至50%。公司分析,业绩下降主要是自今年二季度以来,磷矿石市场发生较大变化,经初步测算目前磷矿石价格同比下降20%以上,而磷矿石开采成本上升以及磷矿石资源税改革增加税负,导致营业利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其次,受今年干旱等天气因素影响,公司自发电量同比下降30%左右,公司用电成本大幅上升,增加了生产成本。第三,受磷肥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全资子公司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投产的磷铵项目出现亏损。对于下半年的业绩表现,公司认为目前还很难作出明确的预测,二级市场上,该股近期再度破位下跌,短期难改下降趋势,注意风险。

TCL集团000100

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从2013年6月1日起,家电行业实施一年的节能惠民政策画上句号,也宣告着自2007年便开始实施的国家版家电消费刺激政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补贴政策退出后,对家电行业的影响会比较明显。"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赵萍说,而家电下乡政策也于今年1月31日结束。至此,2013年将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台消费补贴政策最少的一年。二级市场上,该股前期一直运行长期上升通道,但近期开始转折下行,受此消息影响较大,注意风险。

天津海运 600751

6月6日讯,天津海运已经顺利完成股改,为控股股东大新华物流旗下唯一海运业上市平台公司。天津海运股改完成后,可以通过注入资产方式获得更多融资。大新华物流是海航集团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股权分置改革对天津海运运营层面是比较大的改观,大股东做出一定让步,不过航运景气度不高,主业盈利能力依然不好,目前增发股票不是好时机。海航集团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加大海运投入,但航运业之后整体步入低谷,海航在海运方面还不是很成功。二级市场上,该股在去年底停牌前曾大幅上涨,但投资者对该整合并不买账,由于其强周期性特征,未来注意风险。

冠豪高新600433

6月3日下午,证监会两名稽查员进入位于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副总经理程耀当面出示了《调查通知书》,其因涉嫌违反规定交易股票,被监管部门正式立案调查。其实,早在2012年12月初,监管部门已经启动了对敏感信息知情人的调查工作,7个月之后,《调查通知书》终于出现。6月5日开盘后,冠豪高新大幅低开,在上午几经挣扎之后,午后大量抛盘将股价牢牢地封于跌停价17.05元。按照总股本11.90亿股计算,冠豪高新单日蒸发的市值高达22.50亿元。高管违规炒股的消息一传出,顿时招致大量质疑。二级市场上,该股近期明显转弱,股价连续下台阶,注意风险。

双良集团 篇11

蒙西水泥集团市场总监朱先胜、总工程师李学勇等, 中材装备集团副总经理隋明洁、科力公司总经理边汉民、市场营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栋、备件公司副总经理刘长雨、椿本公司副总经理吴卫国等参加了仪式。隋明洁与李学勇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

隋明洁副总经理介绍了集团的整合运营情况, 并就集团的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备件供应、系统解决方案做了简单的介绍, 希望中材装备集团通过进一步的努力, 加强与蒙西水泥的沟通, 进一步加强对蒙西水泥的售后服务, 为蒙西水泥进一步提升提供新技术装备、解决方案以及备件仓储, 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上一篇:机电类学生下一篇:火龙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