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临床鉴定(精选11篇)
法医临床鉴定 篇1
司法公正需要以科学的法医临床鉴定为基础, 这不仅关系着诉讼的进程, 也是法治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如果法医临床鉴定中出现问题, 那么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司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现如今, 我国的司法临床鉴定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 既影响办案秩序、干扰正常司法行为, 更使司法鉴定结论公信力受到严重的影响。
1 法医鉴定现象
主要表现为多头鉴定、重复鉴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后, 这些机构堂而皇之地过渡为司法鉴定机构, 更有许多机构是为迎合这一决定而紧急设立的。当时情况下, 司法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在鉴定机构准入环节上尽了很大努力, 但由于设置的准入门槛过低, 许多条件相对不足的机构趁机混入司法鉴定队伍, 导致鉴定机构过多过滥。比如法医鉴定类, 现在每个县基本上都有鉴定机构, 在市级更是多达数家。医院腾出两门房子, 买两张桌子, 即成立了鉴定所, 甚至许多医院是由医务科兼作鉴定所的。临床医生听几次讲座便摇身一变而成为主检法医师、主任法医师等, 实际上, 医学和法医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不正规的鉴定所使得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问题日益突出, 并愈演愈烈。同时, 如果当事人觉得鉴定对自己不利, 就会申请重新鉴定, 这样反反复复使得办案效率低下。例如被告人年某兄弟2人因故与雒某发生争吵、厮扯, 年某兄弟即对雒某拳打脚踢, 致成伤情。此案先由侦查机关法医出具初次鉴定结论评定为轻伤, 至审判环节, 先后经双方当事人申请, 审判机关委托两所社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重新鉴定, 分别评定为轻伤和轻微伤, 最终审判机关又采信了初次鉴定结论下判。双方当事人均不服判, 被害人认为初次鉴定对部分伤情漏检, 伤情应当更重, 被告人则认为系轻微伤应判其无罪, 四处上访。
2 当前法医鉴定主要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缺乏统一规范的鉴定标准。几处鉴定结论不一致或者诉讼当事人认为原鉴定结论有失客观公正是“重复鉴定”、“多头鉴定”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 无休止鉴定案件的发生, 大多数或者因为对鉴定方法的先进性、有效性产生怀疑, 或者觉得鉴定资料条件不好, 或者是鉴定过程中有人为因素干扰, 或者是鉴定结论依据不充分。从根本上说, 是没有统一规范的鉴定标准。如果对每一类、每一种专门性问题的鉴定制定了统一的规范标准, 如果鉴定人共同遵循, 有利于排除鉴定人的主观随意性, 就有利于确保鉴定质量, 有利于评断鉴定结论的是非, 有利于消除鉴定分歧。比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法医工作细则 (试行) 》, 公安部制定的《刑事技术鉴定规则》、最高检、最高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精神疾病鉴定暂行规定》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还有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等, 这些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司法鉴定领域无法可依的困扰得缓解, 但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 相应对策和建议
3.1 建立统一的法医鉴定机构
由于法医鉴定在司法鉴定中占有的重要作用, 所以将分散在公检法系统的鉴定人员和设备与原单位分离出来, 并且合并组建成统一的法医鉴定机构就很有必要。同时, 根据学科不同, 将法医鉴定再实行专业化分工。这样就可以避免自检自监、自侦自鉴、自审自鉴的发生, 确保鉴定结果的质量和可信性。同时还可充分整合人才资源和设备潜力, 避免相互推卸责任, 提高工作效率, 树立良好的司法形象。
3.2 严格鉴定人准入门槛
司法鉴定属于以科学技术手段核实证据的一种诉讼活动, 其涉及到案件事实中的很多信息, 只有具备相应的专门知识的人才能解读, 鉴定人又被称为专家证人, 所谓“专家”, 据《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 是指“通过接受教育或个人经验而获得专门领域内知识的人。”所以, 笔者建议实行“资格型”鉴定人制度, 实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 对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登记造册, 实行统一管理。在严格鉴定人准入的门槛的同时, 实行错鉴追究制度要建立错鉴追究制度。正确的结论只可能有一个, 同一案件出现不同的鉴定结果, 只能说明鉴定机构在鉴定过程中存在偏差与纰漏。对鉴定人的错鉴行为不妨借鉴司法机关实行的错案追究制建立错鉴追究制。办错案要赔偿, 追究办案人员的责任。鉴定错误也应当赔偿, 追究鉴定人的责任。案件当事人因错鉴造成的损失可以向鉴定机构要求赔偿, 鉴定机构拒不赔偿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请求赔偿的诉讼。只有这样, 才能增加鉴定人员的责任感, 才能保证鉴定结论的合法性, 科学性, 准确性, 从而达到提高司法鉴定质量的目的。
3.3 提高鉴定水平, 恪守职业道德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需要较高的司法鉴定技术和专业水平, 司法鉴定人员自身的素质不过关、技术水平不过硬, 始终是鉴定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国家要尽快完善对司法鉴定工作者统一的考评和审核制度, 同时, 司法鉴定工作者也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鉴定工作者, 必须具备全面完善的知识体系、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 走在学术前沿的同时, 更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除此之外, 鉴定者还要熟悉相关而当法律法规, 其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要比一般的医学者懂得更多的法律知识。法医鉴定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其鉴定工作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鉴定一旦错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工作中必须“公平、公正、客观、求实”, 严格按照司法程序办事, 从案件的整体性出发, 有的放矢, 最大程度的减少或避免失误。
3.4 统一技术规范, 规范鉴定程序
法医学鉴定方法技术多样, 建立统一的法医病理司法鉴定技术规范势在必行, 应该明确每种鉴定方法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明确法医鉴定的程序和规范要求。应当在法医鉴定行业内建立统一有效的鉴定准则, 统一鉴定的检查方法和鉴定时间的选择, 对鉴定材料的可采性进行明确的说明和解释, 同时要完善现有法律, 实行“两鉴终鉴制”的鉴定制度, 建立初级鉴定机构和二次鉴定机构的两级鉴定机构。在鉴定程序方面严格规范, 在申请鉴定的主体要求和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 这样就会避免当事人不停的申请鉴定, 造成鉴定技术的浪费和结果的多重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纠正与改变当前法医鉴定实践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和弊端, 不但有利于促进法医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科学与权威, 更可以促使其在诉讼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服务法治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梁美丽, 温利军.法医鉴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 2013, (29) :102-102.
[2]苏雪娟, 李运奇, 马文伟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及新分型对鼻骨骨折法医鉴定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 26 (6) :443-446.
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法医临床鉴定 篇2
摘 要:目的:对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伤者法医鉴定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6例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伤者,对法医临床鉴定结果统计研究。结果:临床法医学鉴定结果,16例患者中,1例死亡,死亡率6.25%(1/16),鉴定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6例、5例、3例、2例。损伤程度鉴定,15例痊愈伤者,轻伤一级、轻伤二级、重伤二级各6例、5例、4例。结论:外伤性延遲性脾破裂鉴定中难度较大,可能有漏诊、误诊等情况,应注意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综合病理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以及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使鉴定结果更为准确。
关键词: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法医临床鉴定;方法
作为人体重要免疫器官之一,脾脏在解剖位置上极为隐蔽,但受损的可能性极高,且损伤后难被及时发现。从脾脏损伤类型看,以医源性、自发性以及创伤性为主,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创伤性损伤,患者腹腔有出血情况,若未能及时控制治疗,将会带来失血性休克等问题,严重下将致死。对于外伤性脾破裂伤者,可能在受伤时便会发现症状,也有部分伤者数天后才发现症状。本次研究将对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法医临床鉴定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16例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伤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6~62岁,平均(39.5±4.6)岁。损伤原因:左上腹挫伤与左胸拳击伤9例、坠落致伤6例、其余1例。迟发性反应时间,8例伤者受伤1周脾破裂、5例受伤2周发现脾破裂、3例受伤3周发现脾破裂。
1.2方法
法医临床鉴定中,结合伤者伤情与治疗情况,临床评估伤者裂伤等级,具体包括:①Ⅰ级,裂伤深度、长度分别在1.0cm、5.0cm以下,被膜破裂情况明显,为孤立性损伤;②Ⅱ级裂伤,裂伤深度、长度分别在1.0cm、5.0cm以上,为多发性裂伤,脾门完整;③Ⅲ级裂伤,脾破裂不规则,脾门有离断、损伤情况;④Ⅳ级,脾脏破裂极为严重,被膜脱落,静脉主干、脾动脉处有离断、严重损伤表现。另外,临床鉴定中,需以《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1]对伤者损伤等级判定。如伤者为中央性脾破裂、脾脏真性破裂、迟发性脾破裂,若未及时治疗将对伤者生命健康产生威胁,该类伤者损伤等级为重伤二级。若临床鉴定发现,未出现大范围脾包膜破裂情况,可通过明胶海绵进行止血,且保持2cm以上脾实质内血肿直径,认定轻伤一级。而有小血肿存在于脾包膜下,血肿直径在2cm以下,无需手术治疗便可自行吸收,伤者损伤等级为轻伤二级。
2结果
临床法医学鉴定结果,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6例、5例、3例、2例,经过治疗,有1例因多发性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5例痊愈出院。另外,损伤程度鉴定,15例出院伤者,轻伤一级、轻伤二级、重伤二级各6例、5例、4例。
3讨论
脾脏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由于在解剖结构上有一定特殊性,易在腹部外伤下受到损伤,受损几率极高。从脾脏结构看,有被膜进行包裹,可保持较为丰富的血供,但事实上实质组织仍较为薄弱,一旦有钝器打击或暴力冲击,便会带来脾开放性损伤、迟发性脾破裂等问题。这也是当前法医鉴定中外伤性脾破裂案例较多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脾破裂伤者多有迟发性表现,在早期诊断中可能有误诊、漏诊可能性,如部分老年伤者,脾破裂、外力强度并不以正比关系存在,原因在于老年伤者本身脾脏脆弱、腹壁肌松弛,加上有慢性病的存在,容易对鉴定结果产生感染。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为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难题,要求法医鉴定做好时间推断、外伤因果关系判定等工作。
实际进行临床鉴定中,需注意在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认定依据上进行明确,具体包括:①伤者外伤史明确,法医鉴定中需对外伤史情况进行分析,由于伤者腹部较为柔软,其原因归结于外力徒手而致,在左腹部处外伤明显,且周围区域也会有一定受伤表现;②临床症状,在迟发性脾破裂伤者中,受伤初期可保持敬爱哦为完整的被膜,血症状范围较小,在疼痛表现上为持续性或局域性,肌肉反跳痛、压迫性疼痛以及紧张痛都为主要表现。在疼痛症状持续下,一般2d内将出现弥漫性疼痛,症状加剧,甚至伴有急性出血表现。结合外伤史、临床症状,可初步判定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2]。
本次研究中发现,16例伤者痊愈出院15例,1例因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破裂程度、损伤程度都被可靠鉴定。实际进行临床鉴定中,法医人员可在鉴定流程上进行明确,包括伤者总体伤情的评估、原发损伤的分析、脾脏破裂程度的评估以及损伤程度的鉴定等。实际鉴定中,除从其外伤史、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诊断中,也需注意采取其他检查方式,如显微镜病理检查,能够对脾脏组织肉芽组织进行判定,且对病理变化、受伤时间是否吻合判定。此外,鉴定过程中也可结合其他医学影像学资料,如利用B超检查对伤者病情进行排除,或都采用磁共振、CT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下,在脾损伤诊断中特异性、敏感性都较强,有利于对损伤程度的准确确定,为伤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3]。
综上所述,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临床鉴定较为困难,漏诊、误诊等情况出现可能性较高,要求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结合伤者外伤史、临床症状、显微镜病理检查以及其他区医学影像资料等,对鉴定准确率的提高可起到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浩力,马贵福. 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1(97):255-256.
[2]李恩宏,陈永康. 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分析[J]. 法制博览,2016,2(8):149-150.
法医临床鉴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2014年确诊为迷路震荡者的法医临床学鉴定资料,其中涉及耳科常规检查、纯音听力计和声阻抗检查、在受伤之后不同时间点实施的两次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或是40Hz相关电位检测,以及颅脑和骨CT扫描。全部伤者中男性8例,女性3例,最小13岁,最大62岁。
1.2 临床资料和损伤程度鉴定结果
本次研究涉及的11例迷路震荡者,均系因钝性暴力外力直接作用于头部形成。伤者在较短时间内即出现明显的耳鸣或者是听力功能下降,全部伤者行颅脑或者是颞骨薄层组织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表1列示了11例迷路震荡者的听力检查和损伤状况鉴定结果,全部伤者的鉴定时间在受伤后的2—3个月。
2 讨论
头部外力损伤能够导致伤者出现迷路震荡,通常会合并脑震荡临床症状[1]。本次研究中择取的11名伤者,均出现头皮部位血肿以及头面部软组织损伤,其中7例伤者并发脑震荡临床症状。在外力作用于头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波,在传输过程后通常会对颅内可活动结构造成明显影响;听骨在惯性影响下会导致底板出现过度活动趋势,进而导致迷路震荡[3]。本次研究择取的11例迷路震荡确诊伤者,均在受伤当日或者是伤后几天内出现明显的耳鸣以及听力功能下降,所有受伤者的听力损失大多集中于高频区域。
听阈检查是法医临床学中确认伤者存在迷路震荡,以及确认伤者耳聋性质和严重程度的关键环节[4]。在具体实施因迷路震荡所导致的耳聋症状鉴定过程中,应当做好其与癔症性耳聋以及爆震性耳聋的区分,在声阻抗镫骨肌反射检检查中,癔症性耳聋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听觉反应,而爆震性耳聋患者耳部组织通常存在明显的受爆震临床病史,在鼓膜组织检查条件下通常能够出现较明显的充血、淤血,甚或是破裂出血现象,且这类患者的耳聋程度通常比较严重,通常较难恢复,可以作为爆震性耳聋与迷路震荡性耳聋鉴定区分的基本要点[5]。
头外伤者短期内会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规耳科检查与颅脑或者是颞骨CT扫描未见异常,听力学检查提示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或者是混合性耳聋,可以鉴定为迷路震荡,伤情程度鉴定至少应当在受伤后2——3月实施。
摘要:目的:分析迷路震荡的法医临床学鉴定问题。方法:针对11例患者15耳迷路震荡者法医临床学诊断记录资料实施回顾性系统分析。结果:11例患者受伤后短期存在耳鸣和听力下降,听力学检查提示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耳聋,客观听阈检测提示具有听力损伤,以高频听力损伤为主,鉴定时间在受伤后2-3个月。结论:头外伤者短期内会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规检查无异常,听力学检查提示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或者是混合性耳聋,可以鉴定为迷路震荡,伤情鉴定应当在受伤后2--3月实施。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迷路震荡,颅脑损伤,法医学鉴定
参考文献
[1]赵小红,陈晓瑞,张玲莉,等.11例迷路震荡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19(03):144-146.
[2]邢英姿,路虹,张燕卓,等.迷路震荡致听力损害的临床探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0,8(02):194-199.
[3]郭兆明,黄巍,王旭.眼损伤法医学错误鉴定分析(附2例分析)[J].证据科学,2013,21(04):454-462.
[4]汪隽,王岩,王晓明,等.迷路震荡致听力损害43例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08):93-94.
临床法医学鉴定的十大误区 篇4
1、什么时间鉴定?
很多人认为是伤好了以后鉴定,或者伤后三个月鉴定,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临床法医学鉴定的十大误区。特别是伤害鉴定,会使伤者丧失鉴定的时机。比如鼓膜穿孔、血尿、流产等都是一过性损伤,时间过了,就无法证实损伤当时的情形,这时候法医一般不会只依据病历记录的内容出具鉴定报告,导致无法鉴定。
解决方法:咨询具备法医学知识的人士,在病史资料中详细记录损伤的情况,特别是与鉴定相关的内容,尽早申请法医学鉴定,确实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2、哪些需要申请鉴定?
一般的理解是:伤害案件申请伤情鉴定,交通事故、工伤申请伤残鉴定,这些都是不全面的。
解决方法:目前能申请的鉴定项目有:伤害鉴定:(1)轻伤、重伤鉴定(2)损伤参与度的鉴定(3)交通事故的伤残鉴定(4)工伤的伤残鉴定(5)劳动能力的鉴定(6)活体年龄的鉴定(7)性功能的鉴定(8)医疗纠纷的鉴定(9)诈病及造作病鉴定(10)护理依赖程度鉴定(11)医疗依赖程度鉴定(12)损伤工作日的时间鉴定(计算误工费使用),工作报告《临床法医学鉴定的十大误区》。伤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申请一项或几项进行鉴定,以全面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哪些鉴定机构具备鉴定的资质?
不是所有能出鉴定报告的地方都具有资质。
解决方法:一般应选择经当地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批准并在法院备案的司法鉴定机构,为以后的诉讼做好准备。
4、如何准备法医学鉴定材料?
一般认为,拿着出院记录,检查的片子即可。这样很不全面,甚至会让法医疏忽了应当鉴定的内容。
解决方法:需要的材料有:(1)入院记录(2)手术记录(3)出院记录。
客观检查的报告:如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化验单等与此次损伤相关的检查报告,建议找法医学专业人士为您提供咨询,帮助您准备。
法医鉴定可信么? 篇5
1985年,美国纽约州北部发生了一宗谋杀案,一名16岁的女高中生遭到强奸并被勒死,人们在一条公路上发现了她的尸体。警察迅速展开调查,并将嫌疑锁定到一位名叫斯蒂芬·巴恩斯的年轻人身上,因为有人声称,在案发当天晚上在事发地附近看到了和他长得很像的人。警察对巴恩斯的卡车进行了搜查,在卡车上找到了一些头发、面料纤维和泥土,然后进行了法医鉴定。法医使用显微镜观察这些头发,发现它们与受害人的头发类似,并不是巴恩斯本人的头发;卡车轮胎上边的泥土来自于案发的那条公路;面料纤维的印花与受害人牛仔裤的印花相同。基于这些证据,巴恩斯被判谋杀罪成立,于1989年被捕入狱。但巴恩斯真的是凶手吗?20年后,DNA测试证明了他的清白,受害人身上留下的精液DNA取样标本与巴恩斯的DNA不匹配。法庭随即宣布他无罪并将之释放。
这类案件令科学家们对传统的法医鉴定技术感到担心。传统法医鉴定常常通过对血迹、头发、指纹或者其它犯罪痕迹的分析来寻找破案线索,这种鉴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法医往往需要大量的断案经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说,一些法医宣称,他们看一眼血迹,就能够知道尸体经受了怎样的拖动,但是这种方法真的可靠么?科学家们做了一项实验,要求92名法医专家一起观察10种不同图案的血迹,让他们来说明这些血迹是如何形成的。专家们的正确率虽然相当高,但仍有一定的差错率,更别说缺乏经验的普通法医了。法医们也经常用显微镜观察在犯罪现场找到的头发,通过与标准样品作比较来寻找罪犯的蛛丝马迹。但是这种方法对染过色的头发就难以判断了。指纹鉴定可以说是法医的最大法宝,它有着极强的个体识别能力,甚至强过了DNA技术,因为DNA技术不能识别同卵双(多)胞胎中的个体。但是应用指纹做法医鉴定时出现的问题不在于“一个人的指纹是否是独一无二的”,而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精确地把它们区分清楚。指纹分析者常常傲慢地认为指纹鉴定的差错率为零,但这种自以为是往往是差错的主要来源。美国FBI就曾经因为指纹鉴定出错导致一名律师被当成参与马德里爆炸案的恐怖分子遭到误捕。事后,这名律师将美国司法部告上了法庭,获赔200万美元。
传统法医鉴定的确有过辉煌的历史,从18世纪开始,它就一直帮助人类弥补法网的漏洞、防止犯罪分子逃脱惩罚。然而在当代,这些老式的调查方法虽然还在起作用,但已经无法对付日益高涨的犯罪浪潮了。现代法医鉴定将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应用到法律和刑侦上,成为寻找真相的新武器。
现代法医鉴定和“清白行动”
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犯罪手段越来越高科技化的今天,法医鉴定技术涉及的科学领域越来越广,这些领域包括侦破化学、毒理学、血清学、遗传学、昆虫学等等。借助于法医学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案件的调查程序变得简洁、精准。可以说,现代科技手段在法医鉴定中随处可见。比如尸体的检验,在刑事犯罪调查中,法医经常面对这样的状况:整具尸体只剩下一副骨架,或一具尸体已经是面目全非,为了揭示未知死者的身份,法医可通过石膏、粘土进行面部重塑,然后通过计算机扫描程序拍摄面部影像,再用软件来完成重建,最后的结果会被转化到屏幕上以便查看。又比如,火灾案件常常难以找到纵火者,现代法医鉴定技术可以从火灾残骸中找出煤油或丁烷,作为证据。2004年费城发生了纵火案,大火导致6人死亡,纵火事件发生在凌晨,被烧毁的是费城北部居民区的连排房屋。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时,房屋已被大火吞噬。警犬在火灾现场嗅到了助燃剂的味道,因此可以断定有人故意放火,目的是谋杀。警方把火灾现场的残骸送到了法医实验室,法医用拉曼光谱分析汽油燃烧后的残留物,得出了汽油的型号,后来警方根据这条线索找到了纵火元凶。
在所有的现代法医鉴定技术中,影响最大、应用最成功的当属DNA分析技术了。除了同卵双生外,每个人的DNA序列均不相同,是独一无二的。这些DNA序列上的差异有的通过个人特征如眼睛、发色、肤色等表现出来,更多的差异不表现在个人的生理外观特征上,必须用实验室特殊技术才能测定出来。法医DNA分析就是应用特殊的实验技术研究个体间的DNA差异及其遗传规律,而服务于侦察破案和司法审判。这些检测基本都由仪器完成,避免了一些需要人为判断的环节,客观度很高。
DNA鉴定自其被运用到司法实践中开始,就被赋予了“无懈可击的证据之王”的光环,人们非常相信它的准确性,这也给了冤狱受害者希望。在美国,纽约卡多索法律学院与多位律师于1992年创办了名为“清白行动”的法律援助机构,他们专门从事利用DNA检测的高科技手段来为被冤枉的人洗刷罪名的工作。时至今日,“清白行动”已经挽救了数百名蒙冤者,本文开头提到的巴恩斯就是其中之一。
法医鉴定之外的困扰
法医鉴定技术的进步,为揭露案件的真相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使得由于科技的缺乏而出现的冤假错案越来越少。然而,即便我们有了先进的法医鉴定技术,司法界仍然不太平,争议案件仍然存在。某些案件表明,先进的法医鉴定技术已经开始被自身的成功所拖累,威胁到了司法公正。
2012年,美国司法界曝出巨大丑闻。一位名叫安娜·杜克汉的法医以伪造证据罪、妨碍司法公正罪、误导调查人员等27项罪名被逮捕。在2003年到2012年之间,她在美国马萨诸塞公共卫生实验室做毒品分析工作。在10年的工作中,安娜伪造了超过6万份毒品化验结果,超过3.4万起案件因此受影响。由于安娜的行为,超过300人被错判入狱,另有600人应受指控却被释放,所有安娜经手过的案子都不得不重新复核。法医的工作是为疑难案件提供技术支撑,提供的证据必须是无懈可击的。那么安娜为什么要提供虚假鉴定呢?她又如何能够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连续作假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作为掌握现代法医鉴定技术的人群,法医大都已经成为了某个科学领域的专家,他们享受知识垄断带来的优越感,可能会利用这种优势,谋取私利。
安娜被捕之后,她和一名检察官之间的邮件被曝光。这名检察官说,他需要证明携带者至少涉及50磅重的大麻,才能控告对方是贩毒罪。两个小时之后,安娜回复:“好的……那就超过80磅,必然是贩毒罪”。这名检察官回复到:“很高兴我们站在同一队伍中,非常感谢你的帮忙”。如此一来,安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获得了检察官的赏识,检察官也得到了“合理”的鉴定结果。双方各取所需,组成了一个腐败团体。
法医临床鉴定 篇6
一、资料和方法
(一)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公安局受理的50例颅内出血案例, 经法医临床学鉴定, 50例颅内出血案例中, 属于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有45例, 其中男患者27例, 女患者18例, 他们的年龄为 (15-74) 岁, 平均年龄为 (38.7 2.5) 岁。
(二) 方法
法医仔细的询问患者受伤经过 (患者要负责任的告知受伤过程) , 法医要耐心且认真的了解并且掌握患者的致伤方式、致伤工具 (属性) , 并且了解掌握患者的疾病史, 探查患者的头部损伤程度, 另外, 还要认真的查找、收集病历资料, 耐心的阅读相关影像学资料, 将检查的情况与病历资料、影像学资料等相比对, 记录检验所见。除此之外, 还要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反复的复查, 并且告知伤者及时的补充后期资料, 然后综合性的分析伤者的颅脑损伤的致伤机制, 根据相关规定, 鉴定伤者的损伤程度, 并且参照外伤参与度评定原理, 综合判定伤者的实际情况, 给出最终确定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结果。
二、结果
50例颅内出血患者中, 属于脑外伤后颅内出现的有45例, 所占比例为90% (45/50) , 这包括了死亡案例4例 (8.89%、4/45) , 重伤案例32例 (71.11%、32/45) , 轻伤案例9例 (20.00%、9/45) ;另外, 5例患者输油自身疾病引发颅内出血, 所占比例为10% (5/50) , 包括3例高血压患者 (60%、3/5) , 2例脑血管畸变患者 (40%、2/5) 。
另外, 经法医临床学鉴定, 追究致伤原因, 发现:在45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中, 属于钝器击打伤所致的有23例, 属于拳脚伤所致的有11例, 属于锐器伤所致的有6例, 属于磕碰伤所致的有5例。
三、讨论
颅内出血的致病因素中, 脑外伤所占比例最大, 可以解释为:颅内出血是脑外伤继发颅脑损伤后常见的一种临床最危险的病理生理改变[1], 而且该病的病情发展速度非常的快, 能够够在患者的颅内各处发货时呢个病变, 因此常常伴随着严重后果, 时常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另外, 脑外伤后常出现的颅内出血形式主要有:硬膜下出血、硬膜外出血、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2]。其中硬膜下出血往往存在于患者的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是由于脑组织与颅骨发生运动不同步现象, 引发患者的静脉断裂 (处于大脑上的静脉分支) 而导致硬膜下出血;硬膜外出血往往存在于患者的硬脑膜与颅骨之间, 是由于颅骨骨折 (或者血管交叉) 引发患者的血管破裂而导致硬膜外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是由于患者的脑沟以及蛛网膜中的血管破裂, 使得血液进入到蛛网膜下腔引发脑挫伤而导致出血, 而且冲击上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常见的形式。
引发颅内出血除了脑外伤之外, 自身疾病也能引发颅内出血, 而且临床常见的能够引发颅内出血的疾病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畸变[3]。患有脑血管畸变疾病的患者, 多数为无症状状态, 不易被察觉, 但是一旦受外部力量的干扰或者做剧烈的运动、或者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大等均可诱发脑出血, 本次研究中, 2例脑血管畸变患者 (40%、2/5) 均出现颅内出血状况, 经法医临床学鉴定, 确定为大脑的左顶部血管畸变引起颅内出血。另外高血压患者往往由于血压骤变, 容易引起脑血管破裂, 继而引发颅内出血, 本次研究中, 3例高血压患者 (60%、3/5) 均由于血压难以控制出现血管破裂现象, 继而引发颅内出现。无论是脑血管畸变还是高血压均部署有脑外伤后颅内出血, 但是后果与脑外伤后颅内出血后果相差无几,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综上所述,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后果严重, 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避免颅内出血, 在日常生活中, 不仅仅要尽可能的肩带脑外伤率, 还要注重自身疾病的控制 (高血压、脑血管畸变等) , 才能有效的降低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病发率。期望本次研究能够为我国法医临床学鉴定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闫丽芳.62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J].医学与法学, 2014 (4) :42-43.
[2]许华杏, 唐秀娇.微创引流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伴颅内血肿80例护理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6) :39-40.
当前法医鉴定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7
法医鉴定是保障司法公正的最关键要素, 在司法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对司法体制进行了改革, 促进了司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是, 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贯彻和实施还不够深入, 大大影响了司法鉴定结论的客观性, 阻碍了我国法医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法医鉴定事业的发展, 必须对当前我国法医鉴定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1.我国法医鉴定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法医鉴定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只有分析这些问题, 才能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使我国法医鉴定更加科学化和公正化。
(1) 我国法医鉴定不够具详细。在活体损伤的检验鉴定中, 法医要掌握基本的临床检查方法, 对特殊情况要进行特殊处理。有时同一种损伤, 会有多种检验方法, 法医要全面掌握多种检验方法, 并对检验结果详细分类, 选择适合的诊断依据, 其他的都可以作为参考。现阶段。我国法医鉴定还不够详细。
(2) 法医存在滥用医学资料的现象。在我国司法鉴定活动中, 有些法医不能及时审查和选择应用床医学资料, 大部分内容没有修改。因此, 分析不具有客观性, 得出的鉴定结论就不具有准确性。所以, 法医应该对各种医学资料认真选择, 有所取舍, 这样才能更准确的操作, 得出正确的鉴定结果。
(3) 司法鉴定中存在着多头检定的现象。目前, 我国司法鉴定出现了重复和多次鉴定的现象。如果诉讼参与人对鉴定结论有所怀疑, 可以重新申请检定。诉讼参与人会重新寻找鉴定机关, 当多个鉴定机关同时鉴定时, 鉴定结果可能会不同, 这会使司法办案人员难以取舍, 同时, 还会延缓案件的处理过程。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4) 法医人员不断减少。受到社会认知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法医的社会地位不高。我国法医的工作量非常繁重, 而且工作环境也比较差, 使得培训和学习得不到保障, 很多法医人员不再从事法医工作, 而是转行从事其他行业, 使得法医人员不断减少, 这对我国法医行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极为不利。
2.当前法医鉴定的相关策略
我国法医鉴定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有效解决法医鉴定中出现的问题, 使我国法医鉴定工作更加顺利。以下具体分析当前法医鉴定的相关策略。
(1) 统一司法鉴定标准。我国政府应该制定并不断完善私法检定标准, 并且对鉴定标准进行详细的释义, 统一我国司法鉴定标准, 避免多头鉴定和重复鉴定的现象。此外, 我国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使得司法鉴定的收费标准不同。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司法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和原则, 使鉴定机构的经济利益和当事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此外, 相关部门还可以建立一些援助制度, 确保经济困难者私法鉴定问题得到解决。
(2) 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司法鉴定的监管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司法鉴定的监管制度是非常有效的法医鉴定策略。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司法鉴定机构独立法人制度, 可以从医院脱离出司法鉴定机构和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同时,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鉴定机构的监管力度, 建立质量评估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 使我国法医鉴定工作具有正确性, 公正性, 防止多头鉴定和复重鉴定的现象发生。另外, 对社会鉴定机构的错误检定进行有效监管, 可以相对减少错误案件的发生率。
(3) 不断提高法医鉴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我国司法检定的过程牵扯到很多复杂的案件信息, 检定过程比较复杂,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法医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不高。因此, 必须不断提高法医的专业素质, 可以采取相关措施。例如:定期开展一些培训和学习讲座, 使法医人员的知识得到扩充和更新, 不断提高法医人员的专业水平, 使法医鉴定工作具有规范性和客观性。同时, 法医机构也可以加强对鉴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使法医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不断提升, 对工作保持认真和积极的态度。此外, 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入职, 只有通过相关考试并颁发合格证的人员才能入职工作。另外, 还可以建立责任追究责任制, 如果鉴定中出现错误, 案件当事人可以要求鉴定机构进行赔偿。以此来规范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从而确保司法鉴定质量不断提高。
(4) 不断提高我国法医的社会地位。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关于法医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明确法医职业的性质和法医工作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不断改善法医人员的工作环境, 提高法医人员的待遇, 使法医人员的各种权利得到保障, 这样法医人员就会以从事法医工作感到自豪, 从而喜欢上这份职业, 也不会跳槽找其他工作, 这对法医队伍的壮大有着重要意义, 可以推动我国法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 法医鉴定是专业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司法技术工作。科学准确的鉴定结果能够确保司法公正。我国虽然已经对司法体制进行了改革, 使司法机构更加完善。但是在我国司法鉴定的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法医鉴定不具体等问题, 需要我们通过完善司法鉴定的监管制度等措施进行解决, 希望对提高司法鉴定质量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金修.浅析当前法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 2008, 09:23-24.
[2]姜月华, 陈川.当前法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11, 26:86-87.
[3]梁美丽, 温利军.当前法医鉴定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3, 10:141.
浅析机械性损伤的法医鉴定 篇8
1机械性损伤的分类
致伤物或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结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称为损伤。 机械力所引起的损伤称为机械性损伤。 即由于致伤物机械力的作用而使人体产生的器官组织结构的破坏和 (或) 功能障碍。在法医学上, 皮肤的连续性破坏者为创, 为破坏者为伤。 它不包括高温、低温、电流、雷击、放射线和中毒所导致的损伤。
(一) 部位、组织器官分类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肢体伤等。
(二) 原因的不同, 法医学界普遍将机械性损伤分为1锐器伤:刀、 剪、匕首等具有锋利刃缘、刃口或尖端的物体所致的损伤。 刺伤、切割伤;2钝性暴力伤:棍棒、斧锤、砖石等无刃、无尖端的物体所致的损伤。挫伤、挤压伤;3切线动力:擦伤、撕裂伤;4火器伤:枪弹、炸药、雷管等物体作用于人体的损伤。 5冲击伤。
(三) 皮肤、粘膜完整度
(1) 闭合性损伤:一般钝性器械致伤通常会造成机体深部损伤。 如挫伤 (钝力所致的软组织损伤) ;扭伤 (关节过渡屈伸旋转或牵拉而导致的关节囊、韧带、肌腱等损伤) ;挤压伤 (大多因为重物挤压肌肉所致) 。
(2) 开放性损伤:开放性损伤主要是有伤口和出血, 并且大多伤口有污染物存留, 容易感染。 像擦伤、刺伤、切割伤、裂伤、撕脱伤均属其列。
(四) 重伤分类
胸内、腹内或颅内器官的损伤;呼吸、循环、意识等重要生理功能障碍均属于重伤。
2生前与死后的伤痕鉴别
人体生前因暴力形成的伤为生前伤, 死亡后在身体上形成的伤为死后伤痕。生前伤通常是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对人体实施暴力所留下的, 像刀伤、砍伤等均属于这一范畴。 有些犯罪分子为了伪造现场, 会在行凶后, 将死者伪造成交通意外伤亡或溺亡等;其其后者意外身亡尸体通常有死后因抢救形成的胸骨骨折, 水中被螺旋桨打伤后所致。 生前伤是有生活反应的, 生活反应是指机体受外界因素刺激后局部或全身出现的一些反映。
3总结
刑法规定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任何人、 任何机关的非法侵犯。为了判断是否对人体造成了损伤, 损伤由什么东西造成的, 在什么时间, 如何造成以及损伤引起了什么后果等专门问题, 公安司法机关就要指派或聘请由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专门的法医人员或临床医师都可能被要求做鉴定。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的目的, 是判断损伤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是自伤、他伤抑或意外灾害, 是生前伤抑或死后伤, 以及损伤与死亡的关系。通过检验, 还可据以推断、认定凶器等。在法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摘要:当身体因为机械性的暴力引发身体各个器官或组织结构破坏和机体功能障碍。在法医学上对各种机械性创伤的界定, 以外表皮肤完好, 皮层下组织被破坏视为创, 没有被破坏的视为伤。在刑事诉讼中, 对于损伤的鉴定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法医学中对于损伤的检测是其之根本, 也是在鉴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但是由于嫌疑人使用的致伤器具繁多, 造成的损伤也是各种各样, 因此损伤的鉴定在法医学鉴定中成为一项难题。当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 使损伤检测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机械性损伤,法医鉴定,机械损伤鉴定
参考文献
[1]王怀勇, 罗斌, 石河, 黄京璐, 李明, 张凯.205例高坠案件局部机械性损伤与死亡性质关系分析[J].法医学杂志, 2015, 01:34-37+40.
[2]战福众.怎样鉴别用机械性损伤手段自杀或他杀[J].法苑.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4, 02:29-31.
[3]祝家镇.法医学知识讲座 (三) ——机械性损伤及机械性窒息的法医学问题[J].中级医刊, 1980, 09:35-37.
[4]王慕生.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及临床注意事项——法医学专题讲座 (三) [J].江苏医药, 1984, 07:49-51.
[5]百茹峰, 万立华, 李剑波.机械性损伤的致伤物推断[J].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5, 01:34-37.
[6]贾静涛.机械性损伤的检查与诊断[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1996, 04:45-46.
[7]《机械性损伤致死尸温变化与死亡时间查对表》研制成功[J].刑事技术, 1985, 06:36.
肋骨骨折法医学鉴定1例 篇9
方某, 男, 62岁。因打架造成右胸部第3、4根肋骨骨折, 面部、胸部外伤2h。查体:神志清, 左侧面部稍肿, 可见齿痕处0.5cm伤口, 出血已止, 口唇无紫绀, 胸廓对称, 右胸3~6肋区压痛, 胸廓挤压征 (-) , 无骨擦感, 心肺腹 (-) , 胸部X片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 予以清洁伤口、TAT注射、抗感染、活血止痛等对症处理。初步诊断:右胸部软组织挫伤, 左面部皮肤挫裂伤。查体:BP140/90mm Hg, 神清, 精神可, 两肺呼吸音粗, 无啰音, HR70次/min, 律齐, 无病理性杂音, 其余 (-) , 胸部X片示右侧约第3、4肋骨前端骨折, 右侧少许胸膜增厚, 予以请骨科会诊。初步诊断:右侧胸痛待查, 肋骨骨折。骨科会诊记录:5天前有外伤史, 胸部X片示右侧第3、4肋骨骨折, 予以收入住院 (患者拒绝) 、肋骨固定带外用、接骨续筋、止痛等处理。复诊诉疼痛感无明显缓解, 遂收入住院:被打伤致胸部受伤疼痛8天。查体:神清, 颈无抵抗, 胸廓无明显畸形, 挤压征 (+) , 右胸前上部压痛, 双肺呼吸音粗, 未及啰音, 心率齐, 腹部平软, 全腹无压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 双肾区无叩击痛, 四肢无畸形, 活动正常, NS (-) , 予以胸壁固定、预防感染、促进骨折愈合、止血及对症、支持等治疗, 出院诊断:右胸部第3、4肋骨骨折。
1.2 法医学检验
(1) 神清, 精神好, 步行入室, 查体合作, 对答切题。 (2) 头面部未检见明显异常。 (3) 胸廓外形未见明显异常, 胸廓挤压征 (+) , 其余 (-) 。 (4) 阅读2013年3医院胸片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 2013年3月25日县城某医院胸部X片示右侧约第3、4肋骨前端骨折, 右侧少许胸膜增厚, 4月1日胸部CT右侧第3、4肋骨骨折。
2 讨论
肋骨骨折在胸部伤中约占61%~90%。肋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检查。按压胸骨或肋骨的非骨折部位 (胸廓挤压试验) 而出现骨折处疼痛 (间接压痛) , 或直接按压肋骨骨折处出现直接压痛阳性或可同时听到骨擦音、手感觉到骨摩擦感和肋骨异常动度, 有诊断价值。X线胸片可显示肋骨骨折, 但对于肋软骨骨折、柳枝骨折、骨折无错位、或肋骨中段骨折在胸片上因两侧的肋骨相互重叠处, 均不易发现, 应结合临床表现来判断以免漏诊。故笔者借助本案对此类案件进行探讨。
2.1 影像资料结果认定不一致
被鉴定人2013年3月19日晚在当地医院就诊时病历记载右胸3~6肋区压痛, 胸部X线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 但2013年3月25日在县城某医院胸部CT平扫示右侧约第3、4肋骨前端骨折, 4月1日胸部CT右侧第3、4肋骨骨折, 考虑系被鉴定人受伤当天肋骨骨折骨折无错位, 在胸片上因两侧的肋骨相互重叠处, 故受伤当天在胸部X片上难于发现, 被鉴定人咳嗽、喷嚏、劳作等, 胸部肌肉突然强力收缩、牵拉下引起骨折断端分离、错位等。
2.2 是否有再次外伤史的认定
鉴于被告对被鉴定人受伤后是否有再次外伤史发生, 笔者与派出所民警进行走访被鉴定人邻居及周边群众 (避开法定需要回避人员) 进行取证核实, 排除被鉴定人有再次外伤史, 另被鉴定人有于受伤后次日前往派出所向民警反映胸痛加剧等情况, 且有相关笔录记载。
2.3影像学资料的同一性认定
对于本例影像学资料同一性认定, 笔者认为有以下依据: (1) 具有明确的外伤史; (2) 具有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性; (3) 具有不同个体间的相对稳定性; (4) 该认定指标的易于反应性。本案例中被鉴定人、被告人均承认有明确的外伤史及作用部位, 结合被鉴定人个体胸部影像学中差异性、稳定性 (肋间隙、肺纹理等) 可作为同一认定的指标。综上所述, 可分析认定被鉴定人就诊两家医院的影响片属于同一人 (即被鉴定人方某某) 。
本文分析提示, 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中, 肋骨骨折较多见, 法医鉴定人员在接受该类案件时, 应注意根据上述评定依据收集与损伤有关的病历记载, 辅助检查 (X片、CT片等) 结果及案件调查走访情况, 通过认真比对, 综合评定损伤程度, 从而维护法医学鉴定的公正性。
浅谈当前法医鉴定体制若干问题 篇10
一、我国现行法医鉴定体制的现状
司法鉴定是指专业技术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依法对诉讼、仲裁活动中所存在的某些待定事实,进行鉴别和判定,并出具相关意见的科学实证活动。根据检验和鉴定内容的不同,分为不同的门类,其中对有关人体损伤的法医临床鉴定,是司法鉴定实践中的一个主要类别。据我市统计,法医鉴定的数量约占整个司法鉴定业务量的80%.我国的现行法医鉴定机构共有四类,即公检法在其自身设置的鉴定机构和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和管理的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其中公检法系统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鉴定组织,形成了多系统多层次相对独立的法医鉴定格局。面向社会服务的法医鉴定机构,由于种种原因,其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部门利益驱动下,法医门诊遍地开花。这种多系统体制的产生虽有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受“权力至上”、“部门利益至上”的观念影响,各系统各部门建立自己的法医机构就像设立一个职能科室一样,认为顺理成章,既便于部门领导和使用,又能为部门创收。这是我国法医鉴定体制改革的最大障碍。
二、现行法医鉴定体制的弊端
我国广大的法医工作者,在配合刑事侦查、民事审判方面做了大量的鉴定工作,对于打击犯罪、维护治安,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司法鉴定体制的缺陷,造成法医鉴定无序,法制约束不严,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这种体制缺陷引发的弊端也日益突出。
(一)法医鉴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损害。既然司法鉴定是科学实证活动,那么从事司法鉴定的机构和人员应当保持中立的社会角色。公检法三机关在各自的诉讼阶段,独立地指派法医进行鉴定,容易导致司法鉴定的暗箱操作,出现“自侦自鉴”、“自檢自鉴”、“自审自鉴”等现象。特别是法院,集司法鉴定的鉴定权、对结论的采信权于一身,无形中便担负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这从根本上违反了法院居中裁判的原则,容易造成司法不公。老百姓往往认为法医同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同属一个单位,缺乏回避,影响法医鉴定的社会效果,群众信任度下降,公正性受到怀疑。
(二)法医鉴定机构重复,资源浪费。多系统相对独立的法医鉴定机构,由于分别隶属于各自部门,因而容易造成人员分散,资金不足,力量薄弱。面对复杂的、业务面很宽的法医鉴定工作无法做到专业化分工,造成很多法医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从而影响鉴定质量,也严重浪费了司法鉴定资源,使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不能集中使用,鉴定设备重复而简陋,无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鉴定效力不明确,增加诉讼成本。由于鉴定机构林立,在鉴定职能上也没有明确的区分,公检法各个机构的鉴定结论证明力没有效力等级的区别,经常导致不同鉴定机构对同一客观事实得出的鉴定结论大相径庭,使得公检法在办理案件时,无所适从,损害了法医鉴定的严肃性,降低了诉讼效率。同时,法医鉴定机构的重复设立,各自为鉴,容易导致互不信任、互相扯皮的现象发生,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四)鉴定人的主体资格不统一,鉴定程序不规范。目前,对在诉讼活动中担负重要角色的法医鉴定人,没有统一的考试、考核制度,更没有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客观上造成法医鉴定人的素质良莠不齐,引发鉴定市场的不正当竞争,甚至导致幕后交易,让人质疑法医鉴定的公正性。另外,由于在鉴定程序方面没有统一的规范,鉴定人的随意性较大,致使鉴定结论经常和事实有所出入甚至冲突,这也是造成公检法各部门之间不能互相配合,在鉴定结论上互不信任的客观原因。在鉴定文书方面,也没有统一的格式和用语。这些情形使得鉴定结论无法显示其证明案件事实的完全功效。
三、改革我国现行法医鉴定体制的建议
我国现阶段无序混乱的法医鉴定体制,极大损害了司法鉴定的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与我国的法制化建设格格不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现行法医鉴定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建立统一的法医鉴定机构。鉴定机构的中立性决定了法医鉴定机构不应与公检法存在隶属关系,而是以委托关系的形式为司法活动服务。鉴于法医鉴定在司法鉴定中所占比例及其在诉讼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将分散在公检法系统的鉴定人员和设备剥离出原单位,合并组建统一的法医鉴定机构。同时,根据学科不同,将法医鉴定再实行专业化分工。这样,可以避免发生自侦自鉴、自检自监、自审自鉴,保证鉴定结果的质量和可信性。同时还可充分整合人才资源和设备潜力,避免相互推诿扯皮,提高工作效率。
(二)对法医鉴定机构实行分级管理,明确鉴定效力。将法医鉴定机构按照资金、技术、设备、人员资格、条件等标准划分为初、中、高级三个层次,上一级别鉴定结论的证明力高于下一级,并明确各级鉴定机构的管辖范围。同时,为限制无限次鉴定权的行使,应参照我国诉讼法“两审终审”制,规定对同一事实只可进行两次鉴定。
法医学鉴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11
1 法医学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法医学鉴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司法体制也与经济体制一样, 都需要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这一切都要求法医鉴定机构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以适应大趋势、大环境的需求。在此过程中, 问题也在不可避免地出现, 各种弊端也日益显现。综合起来, 当前我国法医鉴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鉴定主体条件不符合法律规定
鉴定主体人员的合格是鉴定客观公正的前提条件, 有些鉴定人员虽然是医学专业出身的, 但不是法医学专业的, 不仅参加工作时间短, 上岗前法医学的培训时间也很短, 没有知识经验的自我历练, 也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 这就使得在法医学鉴定的成果上存在客观公正性。实际上, 有些地方的政法机关的技术人员职称至今未解决, 业务水平提升也不大, 鉴定的质量参差不齐, 严重影响了侦查起诉检察审判工作服务的质量。
1.2 鉴定受理程序不合法《刑诉法》121条规定, 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 必须先进行医学鉴定, 而有些鉴定机构不做医学鉴定就出具法医学鉴定, 严重违反程序。
有的聘请委托无书面公文或没有申请书、要求和目的不明确;有的没有辖区派出所或受理案件单位的案件材料, 性质不清也受理了;有的送检目的不符合科学、不符合实际也完成了。因此, 像这种鉴定不符合程序的法医学鉴定将影响法医学在司法当中的公正性和影响力。
1.3 检验工作不仔细, 设备老化, 手段落后
有些地方鉴定机构由于经费短缺, 设备落后, 同时又由于技术跟不上节奏, 导致在鉴定工作中出现了技术性的错误。有些鉴定人员在鉴定时不认真仔细, 忽视部分情况, 也难免导致结论性的错误。如果在鉴定时不认真审查病例、影像资料, 也不对受害人进行复查, 鉴定时不认真、马虎、草草了事等, 就必定会导致鉴定结果的错误, 将直接影响案件的正常审判。1.4被鉴定人不配合鉴定被鉴定人的诚恳态度和真实言辞都是鉴定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被鉴定人由于种种目的或者是出于种种原因, 在伤后往往夸大病情, 出现不配合法医的鉴定检查, 甚至是通过各种渠道出具假诊断证明、假病例、假影像资料等, 来欺骗鉴定人员,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错误的鉴定结论。
2 解决法医学鉴定中出现的问题对策
法医鉴定作为司法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法律服务、受法律控制, 只有科学公正地依法鉴定才能保证司法公正的实现。那么, 法医学鉴定就需要不断完善机制, 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来规范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 针对以上所出现的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完善鉴定主体
首先, 要建立完善的法医学鉴定人资格认证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程序, 使进入法医学鉴定队伍的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都必须具有精深的造诣, 从而保证法医学鉴定的科学性。其次, 还应建立错鉴追究责任制度, 办理错案要追究办案人员的责任, 鉴定错误也应当追究法医学鉴定人的责任。对鉴定错误的案例进行追究责任同时进行赔偿或补救, 这样就会增强鉴定人员的责任意识, 并且重视起来自身的每个鉴定细节。再次, 还应当建立起鉴定人员出庭做证的制度, 让鉴定人员在法庭上就鉴定的相关事宜进行说明和解释, 这样既可以增强法医鉴定工作的透明度, 也可以让鉴定人对其鉴定结论负起责任。
2.2 完善鉴定受理程序
法医学鉴定必须依据合法的程序进行, 要有医院的真实有效的病历, 有真实合法的影像资料作为鉴定的参考资料。案件必须是经过公安或者法院的授权, 要有有效的授权书面证明和申请, 不能为怀不良目的或者其它私人原因进行违反程序的鉴定。对鉴定的结论要进行重审, 使用的方法是否合理, 使用的设备是否先进, 必须采用科学的鉴定方法和专门的设备、仪器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2.3 强化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要及时向上级和领导汇报技术工作情况, 争取可以购买到先进的鉴定设备, 学习先进的法医学鉴定专业知识。做到完善检验条件和检验手段, 保证鉴定质量。积极研究检验技术的统一标准, 努力使检验程序、方法规范化、合法化, 为侦破案件、诉讼审判和调解纠纷服务。
2.4 在时效范围内, 让被鉴定人配合鉴定工作的进行
鉴定工作是有时间限制的,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案件, 必须等到三个月后才能鉴定, 但是, 基层鉴定机构可以先出具阶段伤情, 但定罪量刑采用的法医学鉴定结论必须是最终结论。在这个鉴定时效范围内, 被鉴定者要配合法医和鉴定人员的鉴定工作, 如实报告伤情和提交影像资料, 以及真实的病历和医院的证明材料, 只有真实有效的材料才可以保证鉴定结论的正确性。那么, 鉴定人员就需要告知被鉴定者, 他们配合的重要性, 让他们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保证真诚、公正的态度。
摘要: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各种诉讼和仲裁中都讲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法医学在各种诉讼和仲裁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法医学鉴定结论作为法庭重要证据之一, 其真实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和司法公正。本文对法医学鉴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 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法医学,鉴定,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杜志淳, 沈敏.试论我国司法鉴定机构制度[J].中国司法鉴定, 2001 (9)
[2]卞建林, 郭志媛.规范我国司法鉴定的思考[N].检察日报, 2001 (5)
[3]王书成.论我国法制建设中的法医鉴定体制[J].行政与法, 2002 (3)
[4]全国人大内司委.把司法鉴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N].法制日报, 2003 (20)
[5]刘艳等.我国医疗纠纷案例法医学尸检鉴定的现状及思考[J].医学与社会, 2003 (16)
[6]沈敏, 杜志淳.论司法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J].中国司法鉴定, 2004 (5)
【法医临床鉴定】推荐阅读:
当前法医临床鉴定问题11-16
临床法医学鉴定指南08-17
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08-30
动物致人体损伤19例法医临床学分析08-23
法医病理鉴定06-11
法医鉴定申请书05-19
法医司法鉴定业务06-11
什么是法医病理鉴定06-17
法医物证司法鉴定10-29
法医病理鉴定意见书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