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间分工

2024-06-11

产业间分工(精选8篇)

产业间分工 篇1

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世界经济在两个多世纪里经过快速增长,生产力水平较传统农业社会增长了几千倍,伴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如果说蒸汽机的发明是大机器时代取代传统农业社会的开端,那么计算机与互联网络的问世则意味着新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已逐渐开始撼动传统制造业的地位。正如美国经济学家R.Shelp所说:“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把他们粘合起来的‘灰泥’” 。随着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服务业又可以分为四个领域:一是基础服务,二是公共服务,三是个人消费服务,四是生产性服务。前三种都是传统服务业即所谓的第三产业,而笔者对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方面。

一、服务业分工理论回顾

所谓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不直接生产而从其他方面为生产过程提供便利的服务性产业,其服务对象并非直接面向公众,而主要是针对生产和商务活动,其范围包括仓储、物流、广告和市场研究、中介、信息咨询、法律、税务、审计、房地产、通信等行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它虽然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却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其作用就如机器中的润滑油。随着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所占比重的逐渐上升,对于服务业分工理论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书中首先提出了服务业的概念;克拉克在1951年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二版)中对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了明确的归类。目前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类:第一类是罗斯托提出的五阶段论。这一观点将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五种情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第二类是贝尔提出的三阶段论,它将经济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这两种理论都认识到了服务业的发展位于农业和工业之后,且属于比较高的经济发展阶段。但是这两种观点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一个社会之所以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错位分工、侧重发展会相应将传统的制造业与农业逐渐转移出去。

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区域间形成错位分工、侧重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区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积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形成的,同时也在于各地区相关服务对象之间的差别。

二、长三角各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及经济发展趋势

随着长三角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不论其产品的生产制造用于出口还是供本地区消费,均会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见表1)。

(单位:%)

资料来源:《嘉兴统计年鉴》

表1中数据表明,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布是不同的。近年来,上海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到一半;南京、杭州的第三产业产值也占到四成左右;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绍兴等城市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均占有一半左右的份额;南通、泰州、舟山第一产业的份额为15%左右,相对于长三角其他城市来说第一产业份额比较大。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对象不同,各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就有所不同。面对上海等服务业较发达的城市,区域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因此其发展就必须向周边地区延伸,而其他一些小城市的制造业比较发达,生产性服务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表1中可得出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服务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工业化发展初期,各地区依然以农业为主。这一时期,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较大比重,而第二产业主要是本地区原有的一些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仅为满足本地区自身消费的需要。同时存在一些传统的第三产业,如该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或拥有悠久的饮食文化而使该地区与此相关的传统第三产业发展起来。由于缺乏广阔的市场需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工业化发展中期,城市居民的整体收入大幅提升,整个城市以发展特色轻重工业为重点,这一时期,第二产业增加,因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增加使第三产业也会相应增加,同时第一产业会明显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这个时期,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产量,但由于第二、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份额也会有所下降。

当城市发展到工业化末期,其显著特征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随着地区财富的增加,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第二产业开始转向高附加值的新技术产品,一些传统的工业转出本地区、转入其他地区发展。而第三产业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已开始脱离工业化束缚,并独立发展新兴产业,如金融业、电信业等。同时一些传统的服务业靠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也焕发出新的活力。而随着地区财富的增加,地价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的生产成本变得越来越高,它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从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来看,长三角地区同时存在着三类城市:

第一类是制造业与服务业共同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这类城市人均收入较高,且城市间收入差距不大。如上海、苏州、杭州等,生产性服务业已初具规模,对本地区制造业的服务渐趋饱和,服务的对象开始向周边扩展。

第二类是单纯依靠制造业推动经济增长。该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依所发展的制造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不同变化很大,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如南京、绍兴等。其制造业已初具规模,急需相关服务业的配套支持,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较适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类是农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制造业的比重也有上升趋势。这类城市处于工业化初期,如南通、镇江、舟山等,它们始终在重点发展第一产业。随着近年来长三角经济的发展,这些城市靠着周边地区的带动,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缓慢。

三、长三角地区城市协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上海的服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趋缓

(单位:%)

资料来源:《2002上海统计年鉴》、《2003江苏统计年鉴》。

从表2中可见,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10年间上海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高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的比重有所上升,而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教育文艺广播电视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则大致保持不变;江苏省和浙江省,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社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教育文艺广播电视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大致保持不变。可以发现,长三角两省一市第三产业的结构呈现大致趋同的形势,同质竞争问题突出。

另外,上海与周边地区相比,高新技术生产性服务业不具有足够的比较优势,从对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与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趋势相同,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某些比较优势很容易被周边地区模仿甚至分享,使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与上海相抗衡的局面。以房地产市场为例,近年来上海房地产市场膨胀迅速,导致地价急剧上涨,致使在上海投资成本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上海这种生产性服务业成本的上升给周边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预留了发展空间。借助当地制造业的需求推动,通过降低成本和价格,江浙两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相反,失去了本地区制造业需求的支撑,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很难通过业务规模的扩张来降低成本与价格,服务的质量和竞争能力也就难以提高,致使上海第三产业发展近几年停滞不前。

整体上,长三角地区的金融保险、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具有技术人才优势的行业都在走下坡路,而房地产、社会服务业等低成本、低技术、无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却有明显的增加,这无疑形成了恶性竞争。特别是作为中国对外窗口的上海,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比例有所下降,上海放弃了自己的地理优势,而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行业与外地省市展开了竞争。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的分工协作体系不完善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各地区应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服务产业。从要素供给中的劳动力因素来看,长三角不同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有很大差异。据资料显示,上海历年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均低于江苏省,但是江苏省地域面积是上海的十几倍,因此,上海拥有大学学历的人口比例较高,在高素质人才上具有比较优势。而整个长三角的历年在校研究生比例上海始终处于第一位。因此,上海比江苏省和浙江省更具有人才优势来发展科学研究、金融保险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从人均收入方面,上海的人均收入水平高于江浙两省。近年来上海人均GDP均高于江浙两省,其原因在于上海拥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江浙两省。同时江浙两省的人均收入明显低于上海,这更有利于上海吸引高素质劳动者,而江浙两省则在低素质劳动力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当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所需的劳动力素质不是很高时,在江浙两省发展会更好。

劳动力是一种质量参差不齐的要素,服务业发展所需劳动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高素质劳动力,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适合从事管理设计等复杂劳动。另一类是低素质劳动力,其学历较低,适合从事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

对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整体的发展来说,区域间分工的深化是服务业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条件。从长三角城市群来看,由于工业发展水平的滞后,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无法满足企业对中间服务的需求,从而直接制约了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不仅自身作用没能完全发挥,同时还在某些领域与周边城市争抢制造业项目,造成区域内的恶性竞争,阻碍城市群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江浙两省无法与上海在第三产业形成互补,并得到来自上海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服务,但同时又在传统的低素质服务行业内形成激烈竞争,其结果是:江、浙、沪三地均难以形成第三产业区域发展的最优路径。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专业化基础上的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不仅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外部的协作上,还体现在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协作上。城市之间的协作与分工分为两个层次,即上下级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同级城市之间的分工,长三角服务业的发展要产生网络效应和集聚效应,就必须在城市之间进行合理分工,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扶持的格局。

发展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在地区之间实行有序分工、协作管理和政府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必然、最优的选择。各地政府应通过相互间的政策博弈,找出各自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着眼点,在服务产业的政策方面打破各地区的行政壁垒,形成最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中小型城市,政府的支持力度直接决定着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在巨型、大型城市,政府对服务业从各种政策上的支持与干预,也将直接决定着服务业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以发展会展、金融、贸易、航运等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服务业的市场机制不够健全、上海周边地区在发展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非整个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有效发展),这导致周边地区与上海市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的恶性竞争。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

第一,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虽然由于大量的政府干预而导致垄断从而限制了产业的发展,但其发展却也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关键是要通过对这些垄断企业在政策上的限制来进行控制,进一步对国内、国际市场开放,如可以允许某些外国企业进入上海市场与这些企业形成竞争,或者通过招标的方式对这些企业的经营权进行竞标。另外,还应加大这些企业的透明度,定期公布其财务报表,对这些企业实行有效地市场监督。

第二,加强上海与周边省市政府的联动职能。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应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虽然短期的合作可能会导致某些地区在经济利益上的损失,但长期合作的利益必将超过竞争的损失,通过上海与周边地区在利益上的博弈,最终会达成各地区共同的收益。因此,关键问题在于解决短期利益的协调问题。不可忽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暂时下滑会影响地方政绩,很可能会导致地区之间对合作的排斥,但通过获益地区与顺势地区之间的相互妥协是可以很好解决的。

第三,对于上下级城市之间的分工,上海和周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协作关系是关键。因为在地理位置、人口素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上海作为中心城市,有着周边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也决定了周边地区与上海服务业发展上存在差距。因此,上海服务业发展必须首先着眼于三个方面:(1)应大力发展具有本地区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与上海的发展目标、产业基础结合起来,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来提升制造业能级,努力使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完成从工厂的积聚到世界级工业管理服务中心的跨越,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功能,在资本市场、外贸通关、高新技术和交通枢纽等方面为整个长三角区域提供高效方便的服务。(2)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必须加快其对周边地区辐射效应的发挥,在尽量不与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生竞争的前提下,尽快提升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色并拓宽发展空间。目前,长三角许多城市都在模仿上海发展自己的生产性服务业,这不但与自身基础不符,从而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还会导致整个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恶性竞争。(3)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对外窗口型城市,随着中国加入WTO的逐步深入,外资流入已经使上海服务业的发展逐步从传统服务业向新型的生产性服务业转向,通过服务业能级的提升以及上海的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来推动上海服务业的整体发展。依靠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进一步巩固上海中国贸易中心的地位,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金融、保险等产业,对上海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整个长三角地区逐渐成为了世界又一大制造中心,但是就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看各城市却参差不齐。长三角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制造业需要服务业的支撑,服务业靠制造业“养活”。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服务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海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最高,但却离不开周边地区服务业的支撑,而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也对上海有一定的依赖。两省一市之间的分工协作会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错位分工,工业化,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上海产业地图编委会.上海产业地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朱华晟.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与发展动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杨公朴.产业结构:上海的抉择与优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裴?.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与整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兆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M].2006.

[6]万斌,杨建华.2005年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郑吉昌,夏晴.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8]苏州市两个率先课题组.苏州之路“两个率先”的实践与思考[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工研究 篇2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产业分工 问题对策

一、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

东北地区,地貌上山地丘陵占三分之二,平原水域占三分之一,外围山环水绕,中腹平原广阔;在气候上以中部广大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为主体。南、北各为暖、寒温带气候区相组合;在土壤资源上以寒温带针叶林土、温带暗棕壤、黑土、黑钙土为主体,复合有草甸土、沼泽土、白浆土;在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密度、民族构成、城市化水平、交通网的密度及整体的经济密度上存在着以发达的中、南部辅之以落后两厢为特点的区域差异。从总体上看,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给农业的综合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山地、平原为主的庞大地形体,使农业大规模经营成为可能;而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的气候特征,虽然在光热资源上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并不丰富,但对农业生产尚不构成严重的威胁,种植业仍能基本保证一年一熟作物需要,大部分地区可满足喜温作物中晚熟品种生长要求,南部地区还有一定规模的复种;气候条件对林、草生长也较为适合;水资源虽不十分丰裕,但在主要农业区域仍能满足农业需要;而土壤资源则在全国占有优势,以有机质丰富,自然肥力高著称。因而,东北区农业环境系统具有复杂多样,优劣共存的特点。东北地区以‘鞍形’山地系统为主体的地貌骨架,是农业自然条件在空间上以东西分异为主的主控因子,水分条件的复合,使这一分异更强烈;而光热条件的次级南北分化以及社会经济在环境选择上自然地趋利避害式发展,使得农业综合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从而组成了具有各自组成特点、功能特征的三大农业环境系统。即外围鞍形温(冷、寒)湿——欠发达——中低山地、丘陵森林生态环境系统;中部长廊形(温)湿、半湿——发达——平原台地农田生态环境系统;西部温凉、半干旱——欠发达——高,低平原及丘陵草地生态环境生态系统。

二、东北地区工业的现状与空间结构特点

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化水平较高。东北地区的现代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的废墟上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国家对东北区的工业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全区陆续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使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现已基本建成以机械、石油、化学、冶金等工业部门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布局基本展开,但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带。东北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各地都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工业布局已基本展开,但又相对集中。从面上看,东北工业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带,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工业所占比重较小。从省区的分布来看,东北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省,辽宁省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中产值的52.6%,黑龙江省占27.8%,吉林省占17.0%。三省合计占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7.4%,而西部的内蒙古东四盟市仅占2.6%,从而形成东北区工业地域分布上的“二元”结构。从线上看,东北工业主要集中在哈大、沈山和滨洲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从点上看,东北工业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

三、东北地区产业分工存在的问题

1.产业趋同。东北三省及各城市生产布局重复,产业结构同化、特点同化、职能同化现象较为突出。在同一省区范围内,各城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也相当明显,具体表现就是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个问题也是体制造成的,因为传统体制注重全国性的部门分工协作和纵向经济联系,而忽略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分工,给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合理经济结构的建立造成障碍。东北三省之间的生产力布局基本是“独立大队”。由于缺乏合理的分工,三省经济的互补性弱而同质性强。

2.地方政府的区际协调性不强。东北地区各省间的产业合作进度较慢,各省各自为政,造成东北地区各省间产业交流不够。地方政府之间的非理性竞争已成为制约东北地区产业分工合作的主要障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产业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等问题出现,导致产业发展规模不经济以及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缺乏竞争力,增加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的障碍。

四、东北地区产业分工对策

1.培育优势产业。依据资源禀赋优势,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统筹规划,注重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加强区域的产业开发合作。辽宁省在发展蔬菜、水果、花生、薯类、水稻的种植和渔业方面具有优势;黑龙江省在发展小麦、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甜菜、烟叶的种植和奶牛饲养及林业方面有优势;吉林省在发展玉米、大豆、水稻的种植以及肉畜和禽类的养殖方面具有优势。

2.通过大城市功能扩散与都市区建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东北地区已具有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分工合作的产业基础,如长春一汽、哈药集团等。因此,要围绕大型企业的协作与配套,以产业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通过大城市要素、产业与功能向周围地区的扩散,利用已有的企业集团发展基础,建立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群,以解决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区内无序竞争问题,并且能够实现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区域效应的进一步增强。

3.全面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东北地区是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与东北亚各国有着天然的联系。积极推进国际大通道建设,发挥中国东北在东北亚地区的枢纽作用。发挥区位优势,与俄、日、韩、蒙等国家的企业加强合作,可重点围绕优势产业,利用各自的优势,合理分工,形成优势产业群,共同开发第三国和全球市场。

4.建立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建立东北各省区农业生态环境、产业分工、城市发展等协调组织,通过各级政府间的相互协调,形成政府间合理的分工合作关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以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基础,建立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为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提供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杨吾扬梁进社:论我国区域开发的理论模式[J].地理研究,1994,3

浙中地区产业分工现状研究 篇3

本文研究的浙中地区包括金华市区(婺城区和金东区)、四个县级市(义乌市、永康市、东阳市和兰溪市)以及三个县(蒲江县、武义市和磐安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浙中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金华-义乌为核心的城市群体,并且浙中地区各市(县)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并初见规模的产业集群。目前浙江省政府和金华市政府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浙中地区,打造浙江经济第四个增长极。由此也引出来一系列问题,即浙中地区产业分工的现状是到底是如何的,这种分工是否合理。

陆立军(2006),陆立军、杨海军(2007),冯涧(2007)等学者对浙中地区的产业分工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但是目前尚没有学者针对浙中地区的产业分工情况进行多种指标测算和比较。由于不同的指标体系有其特定的约束条件和研究的侧重点,所以针对浙中地区产业分工状况进行指标比较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拟用较为常用的区位商指标和克鲁格曼专业化系数对浙中地区的产业分工现状进行比较研究。

二、浙中地区产业总体情况介绍

浙中地区是浙江省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也是区位条件较为优越的区域。目前浙中地区各市(县)也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其中金华作为整个浙中地区的内核,是浙中地区政治、文化和科教的中心;义乌市以小商品而闻名于世界,是浙中地区经济的增长极;永康市是中国五金之都;东阳有横店影视城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著名的“百工之乡”、“建筑之乡”;兰溪是重工业生产基地;武义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的美称;浦江是中国水晶之都;磐安风景秀丽、生态环境资源十分丰富。

许多研究认为义乌是浙中地区的增长极。义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在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从第20位上升到第12位,综合竞争力居全省县级市首位。义乌市2006年全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52亿元,年均增长16.2%;人均GDP突破63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4.8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23亿元,年均增长27.4%和2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7:46.1:51.2,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492家增加到873家,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提高了23个百分比,实现产值、利税、利润分别增长33.6%、33.1%和39%。城市竞争力名列浙江省县级市首位,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第15位,入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名列全国县级城市第2位。应该说义乌已经成为了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密集度最高、商务活动最多、商气人气最旺的地方(陆立军,2006)。

三、浙中地区产业分工的指标测算

(一)指标选取说明

本文选取的指标是区位商和克鲁格曼专业化系数。其中区位商(普遍采用的区位商的总量数据。本文运用区位商测算的原理,将浙中地区作为研究的总体样本)是:

这里,分子是地区j的产业i占该地区全部产业总值的份额,分母是产业i占浙中地区全部产业总值的份额,所以b指数也是该地区的产业专业化程度与浙中地区平均水平之间的比较,借此评价一个地区的专业化水平。显然,某地区的区位商指数越高,那么该地区某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也越高。

而克鲁格曼专业化系数是

这里,下标j和k表示区域,i表示产业,qij和qik分别表示两地区的i产业的产值,qj和qk分别是两地区的总工业产值。如果区域j和区域产业关联度比较密切,则GSIjk指标数值比较大。

(二)指标分析

本文采用《2007年金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根据指标测算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浙中地区各城市的区位商(表1)和专业化系数值(表2)。

由表1可以发现浙中各城市发展较为不平衡,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如金华与义乌,第三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已经超越了第一、第二产业在区域内占据优势。而兰溪市、永康市和浦江县作为浙中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其第二产业的区位商分别到达到1.11853、1.22298和1.17315,在区域内占据优势。东阳市传统的优势产业建筑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区位商也分别达到了1.73178和1.33281。而经济较为欠发达的武义县和磐安县则中国集体经济经济观察是农业较之工业发达,其第一产业的区位商系数分别为1.76170和2.97797。浙中各城市产业分工较为明显,各区域都有着突出的优势产业,区域整体的产业分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数据来源:2007年金华市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2007年金华市统计年鉴

从表2的专业化系数可以发现义乌与浙中其他城市的产业关联度是最大的。除了与金华市的专业化系数是0.362601,数值比较偏小以外,义乌与其他各城市的专业化系数都较大。而浙中其他城市之间的相关系数普遍较小,专业化系数大多小于0.7,这说明目前浙中地区产业分工程度仍然较为薄弱,虽然各地都拥有了特色的产业集群,但是产业集群之间的关联度尚未十分密切。在整个浙中区域内,义乌的产业辐射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义乌与金华作为浙中地区的核心,两个城市的合力尚未形成,金华市的经济也仍有待发展。

四、政策与建议

(一)加强金义合作,共同打造浙中地区增长极

区位商和专业化系数分析表明,金华市和义乌市作为规划中的浙中地区的增长极,两市的产业分工、合作仍显不足,同时经济总量和经济影响力上金华市明显弱于义乌市。但是,义乌市由于受到行政级别、土地面积和自然资源条件的约束条件的限制,并且随着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和商务成本的上升,义乌的经济发展也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两市加强合作存在着必要性。可以通过整合现有的金东区和义乌的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在金义之间的孝顺、傅村、上溪、义亭四镇约100平方公里的区域。通过该区域产业的发展,突破行政区域限制的束缚,建设起一个连接金义的节点城市,为金义之间的产业整合,共同打造浙中地区内核创造条件。

(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浙中地区产业分工层次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浙中产业,尤其是小商品生产的相关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巨大挑战,这就需要浙中地区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各地应基于自身的要素禀赋,对优势行业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同时逐步淘汰没有竞争力的产业,或将这些产业进行转移。

(三)转变政府职能,塑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浙中产业的合理分工和产业的转移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浙中各地政府应加强政府建设,提倡“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和明确自身定位。浙中地区各市(县)可以多搞些类似义乌“365”便民服务中心之类的联合办公机构,为发展浙中经济和吸引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摘要:文章运用区位商和克鲁格曼专业化系数测算了目前浙中地区产业分工的现状,得出了如下结论:义乌市是目前浙中地区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对浙中产业分工的发展趋势起着主导作用,浙中地区其他城市应该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积极时接义乌经济。

关键词:浙中地区,区住商,专业化系数

参考文献

[1]、冯涧.浙中城市群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研究[J].经济论坛,2007(13).

[2]、陆立军.义乌商圈[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分工-融合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 篇4

2007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8.4%,而发达国家一般不到10%,几乎是西方发达国家两倍。如何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快速有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社会分工:物流产业发展的机制

物流产业发展初期,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对物流活动的需求较少,人们对物流活动的经验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物流产业从其他产业中分立出来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小于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因而,物流活动呈完全分散化的状态,即以采购、运输、仓储等方式分散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等诸多环节中。物流活动在企业内部尚未专业化,更谈不上物流产业的社会化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及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对物流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日常的物流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了物流活动的效率。由于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而增加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环境下,寻求生产领域之外的“第三利润源”,就成了企业提高利润率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因此,企业开始改变内部的分工结构,企业内部成立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部门,物流活动专业化的发展,降低了库存成本、管理费用以及运输费用等物流活动成本,提高了物流活动的效率,增加了企业利润。随着物流活动分工的不断深化,物流功能越来越细化,交易的次数也不断增加,交易费用呈上升趋势。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需求不断增加,企业逐渐意识到,虽然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专业化能够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但相对于独立化和社会化的物流活动而言,其效率依然低下,阻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企业需要将内部分工面向外部市场,依赖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产业为其提供优质高效和低成本物流的服务,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企业日益重视自身核心竞争力,将自身价值链的一些支持活动外包出去,如仓储、运输等物流活动。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公司的出现就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物流产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壮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为物流产业的分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尽管物流增加值的增长率低于外贸增长率,但均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这一事实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及分工的日益深化,我国物流业整体规模在扩大,发展速度在加快。

在我国物流业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 P的比率一直在高位运行。我国物流产业效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固然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产业结构有关,但也表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落后及效率的低下。这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阻碍其发展。

社会分工的深化:物流产业的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产业间的边界变得日趋模糊,物流产业内部开始出现融合趋势,形成现代物流产业。

现代物流产业是相对于传统物流产业而言的。传统的物流活动主要指产品离开生产线以后的包装、运输、流通加工等活动,可以说传统物流服务是由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来提供的。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各个产业从社会活动中独立出来,彼此间处于分立状态,各自完成一定的物流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在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的广泛使用并与传统物流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了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技术改变了传统物流产业的技术和业务流程,使其成本结构变得十分相似,消除了产业间的技术性进入壁垒,使传统运输业、邮政业和仓储业的边界变得模糊。由此可见,现代物流技术的形成为传统物流产业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是其融合的根本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对运输业管制的放松和进行的邮政改革,为分立的物流产业间的融合奠定了制度性的基础,推动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而物流产业的跨产业并购或产业间成立战略联盟则直接导致了传统物流产业间的融合,出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为专业化、社会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杨小凯等人认为,分工及其深化依赖于专业化分工的好处与交易费用之间的均衡抉择。当企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分工带来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分工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时,企业的分工层次就固定下来。当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分工得以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传统物流产业的融合并不是对分工的否定,而恰恰是分工深化的结果。物流产业融合是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对传统物流产业间分工的重新整合。他摈弃了工业化时代只看重单个企业的局部比较优势,而是利用整体和全局的观念来组织生产和流通,取得更高的比较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买方市场的形成,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服务质量要求,必须适应消费行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物流产业往往提供分散的物流服务,这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物流产业下,为了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企业不得不利用巨大的库存来缓解对市场和上下游企业信息缺失所造成的反应脱节。高额的库存,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增加了库存成本和管理费用,提高了产品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库存随时可能成为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滞销产品,对企业的生存造成危机。现代物流产业通过传统物流产业间的融合,将原本分立的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和配送等物流服务资源重新优化组合并合理配置,将上述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整合为一体化物流服务,消除了产品在物流各环节间的流动障碍,加快了货物的周转速度,缩短了存储期,减少了库存量,提高了物流设施的利用率和物流活动的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为企业创造了利润和价值。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传统物流产业间重新分工所产生的收益高于其带来的成本,现代物流产业才得以在形成并不断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物流产业不断融合,使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从原来的13%下降到不到10%。这一事实表明,传统物流产业的融合,极大的提高了物流效率,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京津廊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研究 篇5

一、京津廊特殊的区位及产业现状

北京是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核心, 集聚了大量的企业、高校, 科研院所和一流的人才、技术, 科研实力强, 劳动者素质高。北京市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 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 滨海新区的建成, 辐射“三北”, 面向东北亚, 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化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天津市基本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滨海新区有力的港口优势对保持第二产业的比例具有重要作用。

廊坊市地处京津之间, 被誉为“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京津之间, 亮在廊坊”, 定位于“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和“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廊坊倾力打造会展旅游名城、健康服务之城、现代物流基地、服务外包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在产业结构上, 廊坊市按照高科技、外向型、错位发展的经济发展定位, 不断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初步形成了八个特色产业集群, 分别为:以三河燕郊、廊坊开发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大厂、三河、霸州、大城、安次、廊坊开发区为核心的农畜产品及加工产业集群;以文安、香河、霸州为核心的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产业集群;以三河、大城、廊坊开发区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等。并且有强大的特色产业支撑, 如三河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厂的畜牧养殖及加工业、香河的家具、永清等地的无公害蔬菜、霸州的钢木家具、文安的胶合板、大城的摩配等, 这些都为廊坊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二、京津廊产业分工的领域

1. 第一产业分工。

区域产业分工的实质就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产业对经济贡献率和产业的区位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北京、天津、河北第一产业贡献率分别为0.46%、1.82%、19.81%, 河北省在第一产业方面贡献率最大。廊坊位于河北省中部, 现辖三河市、霸州市、广阳区、安次区和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及大厂回族自治县, 幅员面积6 429平方公里, 总人口384万, 其中农业人口308万, 农业总产值133.4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 876元。全市38.6万公顷耕地, 土地肥沃, 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种植业历史悠久, 粮、油、瓜、果、菜、花物产丰富, 养殖业牛、猪、羊、鸡、渔五畜兴旺, 正成为京津两大城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当前, 廊坊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重点发展“畜牧、蔬菜、林果花木”三大特色主导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推动全市农业“调品质、调产品、调布局”。争取成为京津两大城市的“粮袋子”和“菜篮子”。

2. 第二产业分工。

从区域经济总体来看, 第二产业对天津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同时, 天津在第二产业方面的集中度比北京和廊坊高, 为此, 天津应该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目前, 天津市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方面, 主要任务是瞄准产业高端,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片式元器件、显示器、智能化数字产品、软件、光电子和光通信、人工智能等九大领域, 在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技术和产品开发上实现突破。手机生产能力达到2亿部, 电子元器件保持全国领先, 集成电路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高性能服务器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廊坊市现阶段也在打造“京津电子信息走廊”, 就是要把廊坊打造成连接京津、独具特色的信息产业聚集区、综合信息化先行区。电子信息产业是现代高端产业,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廊坊市相对低廉的发展成本及河北省打造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带的政策机遇, 为廊坊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 已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很强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如华为、中兴、京东方、富士康已落户廊坊。廊坊市工业现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 形成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工业、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工业等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在对廊坊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分类研究后, 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确定为廊坊市的工业主导产业。

3. 第三产业分工。

从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来看, 北京、天津、河北省分别为119.4%、52.39%和22.37%, 北京市的第三产业贡献率最高。为此, 在京津廊这一区域中, 北京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方面为主。同时, 北京还应发挥大学、科研机构、人才密集的优势, 与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 发展高新产业, 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 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转移到廊坊。

天津市第三产业中, 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贡献大, 其次是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同时天津高校较多, 也应重点发展教育。京津两大城市在第三产业上有很多相似, 应该按照绝对优势理论进行分工, 将最强的产业留在最有实力的城市。

廊坊市在高端服务业上难以与两大城市抗衡, 但廊坊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廊坊地处京津之间的独特区位和宜业宜居的良好生态环境, 扬长避短、创优争高, 倾力打造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建设“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 就是借河北省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之机,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抢占新兴高端市场, 突出发展高水平休闲产业和各类商务商业设施集群, 并使之相得益彰, 把廊坊建设成京津之间大公司、大机构和人们休闲居住、休闲办公与创作、休闲保健与娱乐的首选之地。“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更多体现的是“错位”战略。目前, 京津等环渤海大都市都在发展CBD (中央商务区) , 而RBD (休闲商务区) 尚没有一个明确构想。与京津相比, 廊坊市拥有更适合发展休闲商务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

三、京津廊产业合作的领域

目前京津廊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区域一体化机制尚未建立, 合作意识不强。实践证明, 区域合作必须积极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京津廊都市圈主要应加强以下合作:

1. 建立跨区域行政协作机制。

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 京津廊区域发展缺乏协调统一发展的区域规划和政策保障体系。如北京公交938跨界运营被堵6天事件折射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尴尬, 各种利益群体之间出现纠纷;区域内各城市在招商引资方面仍呈现恶性竞争态势, 京津两地就像两个巨大的磁场, 将周边地区的资金、人才、机会尽可能地吸收到自己辖区;相反, 各种类型的被清理对象则聚集在廊坊, 出现了“大树底下不长草”现象。要改变现有不良态势, 需要有跨区域行政协调机制。建议由中央牵头成立京津廊一体化的协调机制, 建立综合性的行政组织, 下设若干个专门机构, 由国务院牵头, 会同下层政府的对应部门共同履行协调职能。同时, 建立稳定的高层协商和协调机制, 积极探索区域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 对京津廊区域中可能发生的地方利益流失引入补偿机制, 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

2. 深化第一、第三产业的合作。

要逐步形成分工明确, 结构合理, 优势互补的京津廊都市圈产业体系, 主动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 利用沿海港口和资源优势, 建立环渤海能源及化工产业带。发展现代服务业, 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网络, 加快实现与京津廊融合的大旅游圈和精品旅游线路。北京应突出首都经济, 将一些不适宜在北京发展的产业转移给天津及廊坊市的周边地区, 天津突出工业、商业、金融、航运等。京津廊经济圈在第一、三产业上区域合作的潜力很大, 障碍较小, 京津廊都市圈应将第三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放在一个重要地位。

3. 加强生态产业方面的合作。

京津廊共处一个生态区, 可以共同构建整个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议以水为媒介, 以相关可行的各种方式共同分担潮河、滦河水系的治理成本, 稳定密云、官厅水库进水量;并加强三地的技术与产业合作;打破行政区域的束缚, 鼓励支持新型环保产业的跨区域发展。

4. 拓宽京津廊高新技术产业带。

加快基础设施、交通、水资源、能源、旅游、生态及环保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实质性的区域合作, 建设一批京津廊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共同建设北京—廊坊—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带、充分发挥该区域的人才优势。

5. 扩展教育与科研方面的合作。

在教育和科研方面, 进一步加强京津廊高校的人才和科研院所科技与教育资源应用方面的合作;在高等教育方面, 可利用廊坊市大学城的特殊区位, 在大学城建立一些北京、天津的分校, 三地高校也可联合建立区域内的科研基地, 广泛开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科学项目合作, 加强区域交流。在职业教育方面, 京津两市可对廊坊大学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管理手段的方面予以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1]孙久文.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合作途径探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 (2) .

[2]陈宣庆.促进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J].港口经济, 2007, (5) .

产业间分工 篇6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周年之际, 中国抗生素60年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近200名来自国内著名医药企业和研究院所的参会嘉宾, 共同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抗生素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研讨了抗生素发展现状和趋势, 并提出我国抗生素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时机成熟。

参会专家表示, 我国抗生素领域60年的发展史, 展现了中国制药业发展的完整脉络。同时指出, 我国目前是抗生素产业大国, 而不是抗生素产业强国。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大、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抗生素制药企业的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抗生素行业一项迫切要求。与此同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抗生素产业的国际化比较优势逐渐显现, 以抗生素产业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医药产业分工的时机已经成熟。

产业间分工 篇7

1 物流产业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相关理论概述

1.1 物流产业分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直接作用机制

在诸多国际贸易理论中如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等均把运输成本以及交易成本等排除在外, 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国际贸易进行理论分析, 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拉大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然而在当前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国际经济社会, 国际贸易中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际贸易的形式, 因此,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逐步纳入了物流产业对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需要明确的是在这些交易费用和物流成本之中, 其概念范围需要经过确认以及相关的信息处理之后才可以作为相关的交易费用以及运输成本等[1]。

当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被纳入到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分析中之后, 由于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产业发展程度的好坏, 因此物流产业的发展自然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一定的作用, 甚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出口国家应该将本国生产效率低下的产品进口, 并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 但是当物流产业被应用到国家贸易中, 进出口国家便可以充分利用物流产业的发展来提升本国在国家贸易中的优势, 比如通过降低进出口国家在物流方面的成本来提升其竞争优势, 从而改变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地位。需要明确的是将物流产业中的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纳入到国际贸易中并不是对经典贸易理论的否定, 而是对经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1.2 物流产业分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间接作用机制

通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物流产业分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间接作用机制可以知道物流产业的分工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国际贸易的又快又好发展:

一是物流产业分工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规模经济可以通过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国际贸易运行效率的提高, 规模经济还可以通过国际投资总量的增加、国际化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来提升国际贸易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能力;二是物流产业分工可以通过生产的国际化来提升国际贸易的水平, 物流产业的分工可以将不同国家之间的企业以物流分工的形式结合起来, 并充分配合当前国际贸易中比较流行的生产国际化, 在促进生产国际化的同时提升国际贸易的综合水平[2]。

综上所述, 物流产业的分工除了从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规模经济以及生产国际化来提升国际贸易的水平之外, 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如政府在国际物流产业方面的相关政策、财力和物力的支持等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并在另一个层面减少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易费用和相关的成本, 并最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促进机制。

2 物流产业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1978~2011年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国际贸易的相关数据来展开物流产业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并选取了交易费用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 (Se) 、生产国际化 (Pi) 、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际贸易 (Trade) 作为实证分析的相关变量, 并根据具体情况构建相关模型如下:

2.1 物流产业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直接作用机制测算

考虑到在国际贸易中运输成本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在运输成本上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其在其他方面的劣势, 因此将运输成本和运输技术等因素考虑到国际贸易中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国际贸易的具体情况。同时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之下, 可以知道交易成本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因此在此可以将一系列与制度因素相关的因素如信息成本、制度结构变化成本等考虑到国际贸易影响因素之中去, 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影响国际贸易发展水平的变量即交易费用。利用1978~2011年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到相关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并可以得到相应的回归方程:

由该回归方程可以知道Logistic的系数为0.047虽然并不是很显著, 但是物流产业的分工通过运输成本的降低和交易费用的节俭仍旧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直接作用机制。

2.2 物流产业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间接作用机制测算

与物流产业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直接作用机制测算方法相似可以得出物流产业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间接作用机制测算结果, Logistic的系数分别为-0.019和0.086, 可见物流通过生产国际化和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分别为0.014和0.171, 可见物流产业分工以生产国际化和规模经济的方式可以间接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即物流产业的分工每增加一个物流发展单位则可以使得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升0.014亿元和0.171亿元。

综合而言, 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来对物流产业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进行综合性的测算, 可以得出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从综合上促进国际贸易水平的提升, 即物流发展水平每提升一个单位则可以促进国际贸易0.233亿元发展水平的提升[3]。

3 物流产业分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策略

3.1 转变传统的物流观念, 发展国际第三方物流

在当前我国依旧有大量的企业依旧使用着比较传统的物流行业经营模式, 在物流企业运营的许多环节大多数均是由物流企业独立完成, 因此这造成了物流企业内部在物流设施方面累赘和成本的居高不下, 难以实现物流企业高效率、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形成, 阻碍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并使得一些依靠物流产业分工来节省相关成本的企业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尤其在当前国际贸易对物流产业分工依赖愈加严重的情况下, 物流企业更应该根据国际贸易的需求来转变传统的物流观念并发展国际第三方物流, 将国际物流产业分割成不同的部门如交通运输、对外贸易以及国际贸易等, 并与相关的国际贸易部门形成相应的分工协作, 逐步与国际贸易对口相接形成一种高效的协作运行, 同时发展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 从物流技能、技术以及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中逐步拓展自身的国际业务发展, 逐步向国际化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

3.2 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物流服务质量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 物流产业也逐步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角度走向专业化、分工化, 一些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开始对企业自身的经营优势条件进行有效分配管理, 并争取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提供最为优秀的物流服务活动。在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中其物流服务水平和生产效率还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 难以为国际贸易提供最为优秀的物流服务。因此, 现代物流企业应该抓住当前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时期, 努力习得各种高科技的物流技术, 如电子数据信息获取和储存、自动化的仓储系统、运输路线自动化高效处理系统等, 充分利用物流技术提升我国多数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国际贸易对物流产业的需求, 通过直接和间接的突进促进国际贸易更好更快的发展[4]。

3.3 根据国际贸易的需求完善物流管理体制

国际贸易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实的市场基础, 物流产业分工的发展在稳定市场基础的前提之下, 更需要有一个健康可行的物流管理体制作为制度支撑, 从而使得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各个因素得到最优的协调运行, 促进物流产业的繁荣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国际贸易的具体需求, 采取国际物流企业联盟的方式来获取各个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 首先国际物流企业之间与货主企业可以采取纵向联盟实现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其次可以采取横向联盟的方式在国际物流企业之间实现国际物流企业资源的共享服务, 实现物流企业为国际贸易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同时, 政府在税收等财务方面的政策支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管理体制的形成和优化完善。

3.4 对物流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化

为了通过生产国际化和规模经济的方式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物流产业对市场的进一步细化是不可缺少的关键一步。从当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 物流企业对市场的细化还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为了迎合国际贸易对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 物流企业需要抓紧这个机遇, 从物流市场的整体角度出发利用最佳的物流资源和信息, 对国际国内市场进行有效的划分, 为国际贸易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物流服务, 从而使得物流生产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3.5 培养国际性的物流专业人才

事实上, 物流产业分工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进程中其中最不可缺少的是对国际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物流企业发展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可以顺利完成在物流产业分工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与此同时, 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 国际物流专业人才需要根据国际贸易的实际需求随时随地地更新自身的知识, 因此物流企业需要综合研究国内外的经济发展水平, 联盟相关的物流企业和大型国际贸易公司, 发展一种实时动态更新的物流专业人才知识培训体系, 对物流企业的人才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有效的激励。除此之外, 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校进行对口联系, 在高校开设与物流企业需求人才相关的课程, 为当前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以及相关的物流专业人才等, 从而通过人才的支撑来促进整个物流产业的发展, 有效促进国际贸易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厉关强.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企业, 2011.

[2]尹征.现代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2011.

[3]雷权勇.基于国际贸易的江苏沿海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J].中国商贸, 2011.

产业间分工 篇8

一、全球价值链

1. 价值链

20世纪80年代,Poter提出价值链理论,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把企业价值的创造分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个活动,通过购买原材料、产品生产、交接货物、售后服务、技术研发等活动实现产品价值。价值链的作用已经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2. 全球商品链

Poter所指的价值链主要针对垂直一体化公司,包含了产品生产经营的所有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突破了企业的界限,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20世纪90年代,Gereffi等人提出全球商品链理论,全球商品链是指为实现商品价值而连接生产和销售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到从原材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生产者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及其利润分配。全球商品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投入与产出。产品价值增值过程是以投入产出为基础的。(2)区域性。企业的生产活动分散于世界的各个生产区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商品生产系统。(3)国家制度。国家制度也会对全球价值链产生影响,应在相应的国家制度下研究商品链的发展情况。

3. 全球价值链理论

杰瑞夫(Gereffi,2003)在新世纪初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并逐步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框架。全球价值链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为创造并实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直至回收处理等全过程的跨企业网络组织,它包括所有参与生产销售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的分配。显然全球价值链包括从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消费、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各个价值环节。

二、产业升级

1. 传统模式的产业升级

产业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而逐步演变形成的。一国在不同时期在不同产业和部门之间的升级被视为传统模式下的产业升级,生产要素从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转移,实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重新配置。一方面通过技术的投入,对产品进行创新,另一方面降低原有产品的生产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高的附加值。

2. 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

从企业层面来看,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体现在企业内部针对产品,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复杂度,以及附加程度的升深化。价值链的深化能够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自身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从国家层面说,价值链背景下的产业升级能够提高一国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3. 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模式

英国Sussex大学穿心研究小组的学者们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升级的四种模式:

工艺流程升级:在生产过程中引进自己先进的技术,新的工艺及新的管理方法,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最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工艺升级带来的极个别缓解的改变,不能在根本上改变价值链的整体架构。

产品升级:通过新产品的引进及对原有产品的改进,促进价值链整体架构的改造,从而生产出复杂度和精细化水平都更高的产品,最终企业扩大市场份额。

功能升级:企业发挥优势环节,将之前集中于非核心或者落后业务的生产力转移到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上,弱化非核心业务,获取价值链上的功能升级。

链条升级:链条升级涉及到不同价值链之间的升级,摒弃之前低附加值的产业链,发展能带来更高效益的产业链,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配套升级。

三、利用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升级

1. 全球价值链上的“雁阵”格局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可能

雁阵理论经历了不同的形成和完善阶段,主要由于赤松和小岛等人的贡献,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关于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飞雁式的产业转移产生于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的相对变化,即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在产业结构上形成了相应的重新配置。例如落后的经济体主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的经济体主导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特定的全球价值链上,先进经济体主要参与生产技术密集的高附加值环节,其余环节由新兴经济体主导。在“雁阵”格局下,追赶发达国家或跟随企业在升级自己的生产活动时,面临的三个核心问题:升级方向的选择,学习对象的选择,主要的生产活动内容。根据“雁阵理论”,融入全球价值链正好可以回答企业在价值链转型中的这三个问题:瞄准产业发展的全球方向,向领先全球的同行企业学习,将主要生产活动同领先企业发展进行实质关联。

在全球范围内,这些产业之前存在于发达国家的产业之中,这些产业中的先进部分是发达国家主导产业的核心部分,是全球价值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技术创新总是在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发展中国家较少参与其中;另外,开放度相对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因而所获得的边际收益就越大,国内资源获得更合理的配置,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国内商品价值链的升级。

因此,典型的雁阵格局依然存在于全球价值链中,它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学习提供了一个机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快速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2. 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发展中国家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来源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溢出,在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是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是产业内部技术水平的高级化和产业附加值的高度化。

全球价值链分工引领和补充了产业投资。随着价值链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入,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从FDI吸收的规模和流量来看,中国逐渐成为最受青睐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引入给生产部门提供了外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克服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本不足的问题,同时外资的进入会带来新产品、新款式和新功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助于产业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提高了产业的技术水平。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通过进口技术含量高的中间品,吸收价值链主导企业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若投资国的技术明显高于东道国,必然会给东道国国内企业带来示范效应,有助于国内企业通过技术模仿和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首先,全球价值链可促进产品的升级,产品质量和工艺复杂程度的增加实现了附加值低的产品向较高的产品升级。其二,全球价值链的链条升级,即从附加值较低的链条转向更高的链条,相当于产业内部的大、中、小门类间的链条转换和升级。

四、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面临的问题

1.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1)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

代工模式:代工模式中品牌商提供高端价值的活动,而制造商在接到品牌商的订单,按照产品设计自行制造,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典型的代工模式如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自己拥有的知名品牌不多,产品出口以贴牌加工为主,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相应的研发投入。

合资模式:合资模式是指与目标国家的企业联合投资,共同经营、共同分享股权及管理权,共担风险。联合投资方式可以是外国公司收购当地公司部分股权,或当地公司购买国外公司在当地的部分股权,也可以是双方共同建立一个新的企业,共享资源,按比例分配利润。合资模式在我国汽车行业被广泛采用。从1983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与北京汽车制造厂以合资模式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开始,不同的国有企业汽车企业积极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成立多家合资企业,已合资的跨国汽车公司纷纷提高了与国有汽车企业的合作层次。1994年中国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外国汽车制造商在整车和发动机投资项目上,只能采取合资方式。在丰厚利润的吸引下,跨国汽车公司加大了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投资,从此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流全面扩散为合资模式。

跨国并购模式: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跨国并购是国内企业并购的延伸,是企业间跨越国界的并购活动。

(2)采用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日益加深。发达国家通过外包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竞争力较低的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转而投入高附加值的环节。本文通过我国外贸依存的变化来反映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这是由于进出口额的增长很大程度地反映在吸引外包和吸收FDI上。由下表可以看出,我国出口总量一直呈增长的趋势,出口总量也呈倍数增长,外贸依存度均处于40%以上,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在不断增加。

数据来源:根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3)我国主要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虽然中国总体的贸易规模很大,但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高,中国整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进口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之后再出口。从而导致处于低附加值环节的发展中国家与处于高附加值垄断地位的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2.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1)人才的缺乏。价值链的升级对于国家化的经济,技术人才的要求较高,人才的匮乏加大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升级中的困难。我国可以利用海外及港台的人才,这些丰富的人才资源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了动力。同时在海外开拓中,外国的本土人才可以起到无可代替的作用。

(2)资本的匮乏。在我国,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较大企业来说更大,对于这些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扩张与升级。因此,资金问题成为企业产业升级的最大障碍。我们可以从国家层面去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融资,逐渐开放民间金融,准许企业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等,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3)技术的落后。纵观整体,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进程比较缓慢,企业缺乏推动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同时在国家层面上缺乏一整套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法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跨国公司又对核心技术进行专利保护,导致我国掌握核心技术的难度增加。

五、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

1. 利用人力资本优势促进价值链的升级

历史上各阶段发展历程证明,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人力资本,不断加速流动和重新配置的人力资本促进了价值链的不断优化升级。不同国家的自然资源,资本禀赋等生产要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些要素是否能够合理配置和使用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占据高位。因此,高效率的人力资源是对先进技术要素开发与吸收的必要因素,东道国应该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将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紧紧地联系起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采取教育、培训等各种方式,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水平;提升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收入水平,通过扩大不同质量水平人力资源的回报差异,引导企业、社会和个人对人力资源质量开发进行有效投资。

2. 注重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投资对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

1978年以来,外商对我国企业投资连续多年稳居新兴国家首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跃居世界前列。外商投资通过资本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带来影响。资本溢出是指具有巨大企业规模和融资便利条件的跨国公司,借用自己的融资优势弥补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资本缺口。技术溢出通过关联效应,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进步。首先,外资通过前后向的关联效应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其次,发展中国家通过效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外资的进入加剧了东道国企业的竞争加剧,企业只有提升自身的技术和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在对外投资方面,企业要充分利用“走出去”的大好政策机会,推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对外直接投资;鼓励企业以并购的方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前后向联系、技术流动和知识外溢。

3. 提高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全球价值链在生产领域的发展和重构已经广泛地扩展到了服务领域。迅猛发展的全球服务分工网络体系使,服务已经渗透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全球化生产各个方面的协调。服务贸易的扩展不仅有助于利用发达国家优质的服务,从而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而且有助于我国的服务资源进入国际市场,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在国际服务贸易中获益。

4. 鼓励技术创新,创立自有品牌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道,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知识产权的约束,我国应积极在国家层面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的创新体系。产业升级可以通过企业和国家两个角度出发。从企业角度出发,通过市场竞争,引进创新策略和学习策略,由少数推向全体,形成全体创新的浪潮,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发新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开辟新的市场,形成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只有通过企业立足于国内,实施自主品牌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实现产业的升级。从国家来看,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和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努力开发自主技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提倡企业借鉴和吸收国外著名品牌开发管理的成功经验,扩大自有品牌的知名度,利用品牌战略打入国际高端产品市场,逐步实现从劳力输出型企业向产品输出型企业转变,从而达到由企业质变推动国家产业升级质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盛斌,陈帅.全球价值链如何改变了贸易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和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5,(1):85~97.

[2]刘仕国,吴海英,马涛.利用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升级[J],国际经济评论,2015,(1):64~73.

[3]马涛.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基于汽车产业的国际比较[J].国际经济评论,2015,(1):98~110.

[4]樊茂,清黄蔽.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的中国贸易产业结构演进研究[J].世界经济,2014,(2):65~70.

[5]王海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研究述评[J].经济纵横,2013,(6):113~116.

[6]宋其香.全球价值链分工和产业升级[J].经济纵横,2013,(4):161.

[7]马云俊.产业转移、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139~143.

[8]朱霞.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产业升级研究[D].湘潭大学商学院,2009:1~39.

上一篇:环境财务成本下一篇:给排水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