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观下的大学语文

2024-10-14

爱情观下的大学语文(精选9篇)

爱情观下的大学语文 篇1

在实用主义至上的今天, 在西方强势语言文化笼罩下, 新生代大学生汉语言水平逐年下滑, 母语教学正陷入危机。在母语危机背景下, 国内学界也开始关注母语及母语教育, 公共舆论中重视母语价值、提高汉语地位的呼声日渐高涨。在高等院校中全面施行中国语文教育,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和素养, 被紧迫地提上了日程。人们开始认真思考高等教育领域以大学语文为依托的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处境, 重新评估大学语文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地位, 清醒认识目前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所承担的时代压力。

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的载体, 母语的应用水平直接体现和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教育水平与文化素质。母语教学在今天看来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它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承的这一历史重任。而现在大学里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 其开设的主要目的, 一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 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从母语教学的任务和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目的来看, 母语教学和大学语文教学有着共同的教学功能, 两者都能提高学生汉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所以, 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国内母语教学的危机。

目前, 尽管我们的母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培养广大学生亲近自己的母语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在目前母语教学的危机下, 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教学策略来加强大学语文教学。

一、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设置和教材编排要与国家要求相结合

坚持科学发展观, 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中的规定课程, 既有别于大学中文专业开设的语言学、文学类课程, 又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模式, 它是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 (即汉语) 书面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 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性质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 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督导过程, 完善课程的教学管理, 相应的检查措施, 与国家要求相结合, 达到开设课程的目的。

规范教材与教学。应建立教材准入制度, 逐步出台教学规范。《大学语文》教材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与时俱进。教育主管部门可适当推荐风格多样、品位较高的精品教材进行适当的提倡、推介、引导, 使各地方各学校的教学有规范可以遵循。

二、大学语文教学转变理念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结合

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是课程建设的根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语文要致力于拓展学生视野, 以文化的眼光沟通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 拓展知识系统;教师要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分类教学指导。教学中“浅化”与“深化”结合, “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相结合, 对大学生而言应当运用双向思维, “浅化”的同时也“深化”它, 拓宽学生视野, 提倡研究性学习;《大学语文》教材有一定深度, 很难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去“求甚解”, “求甚解”在如今的信息时代, 其信息采集量极小, 不能从更多的信息去把握重点、开阔视野。相反可以使教材和学习内容更适合大学生在校及毕业后反复学习、反复吟味, 从“不求甚解”而“每有所会”, 渐入佳境, 给学生脱胎换骨的感觉。求深入, 但千万不要故弄玄虚;谋浅出, 但千万不要肤浅单调。把儒家“取宏用精”的思想要放到语文教学中来, 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基本能力, 让学生终身受用。

大学语文课上, 应深度开发网络教育资源, 借势引导教学方法创新。利用网络条件下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借助数字化技术进步, 依托新的网络媒体, 拓展和利用新的教学资源, 是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方向之一, 也必将给大学语文教学方式以改进的机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提高教学设计意识, 这有助于争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天这样的网络时代, 对于大学语文教师来说, 收集教学资料并不难, 难的是资料的处理、选择与使用, 教学设计因此就变得非常重要。教学设计, 既是对教师职业道德与业务能力的考验, 也为教师施展才华、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三、大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要和时代进步相结合

华东师大谭帆教授曾指出: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 《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 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与时俱进, 把自己转变成具有高素质的学者。给学生以全新的知识、全新的信息、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学术平台、全新的的教师形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这样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厌学情绪, 也才能改变“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对语文课产生兴趣。 启动他们对未来人生数十年的母语学习。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曾说:“教会学生思考, 这对学生来说, 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大学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大学语文内容涉及的广泛性, 要求大学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能触类旁通。特别是大学语文学科地位逐渐弱化的现在, 大学语文课更多地是靠教师本身具备的学识水平和人格气度吸引学生。

大学语文教师要刻苦钻研、与时俱进。“教师是知识重要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更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大学语文课程在传承人类精神文化, 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形成健全人格, 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的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 它的价值是无法用一时的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我们应当秉承当年匡亚民先生和苏步青先生所倡导的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应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这四个目的, 让新时代的大学语文教育焕发生机, 自觉地承担起母语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叶建明.从国学看母语教学危机.大学语文研究会文集, 2006.

[2]王桂波.论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8.2.

[3]祁峰.母语教学危机与大学语文教学策略.大语论文集.

[4]石柏胜.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成就、问题及对策.铜陵学院学报, 2007, (3) .

[5]梅健.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07, (3) .

[6]王步高.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全国大语研究会论文, 2004, (10) .

[7]王步高, 丁帆.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8.

[8]王岩.高等院校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思考.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8.

[8]从危机到转机.中国高等教育, 2008.

爱情观下的大学语文 篇2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大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348—02

一、国学与国学热

“国学”,是中国五千年来各个民族共同积累的优秀中国文化的“学术”。在电视选秀火爆的时候,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读《论语》、钱文忠讲《三字经》等等研究、推介传统文化的学者也以“超级学者”般的形象风行开来。与此同时,大学开办国学院、国学讲座,汉服热、成人礼在学生群体中兴起,CEO老总的国学培训班广为开讲,就连小学生也开始再读《三字经》、《百家姓》,这些都旨在向人们展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哲学、科技等学识,推广中国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传播中国优秀的社会价值观等等。在当前,“国学热”已经蔚为风尚。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

众所周知,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大学当然也不例外。而大学语文相对于其他各门学科,它在传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最为突出也最为重要,它所传播、传授的文化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廣泛性。那么,在当前的这样一种“国学热”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更好地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呢?这就要求我们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传承?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都强调专业课学习,而忽视像大学语文这类人文性学科,他们学习的实用目的非常明确,学生个人在学习取向上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忽视对自身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同时,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鲜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加之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些都使得不少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内涵的了解和把握甚少。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杂含了中西方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其中以实用为目的的商业气息,使得其缺乏深层次文化内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和可行的。而在这一点上,大学语文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让大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认识和把握隐于其背后的深层意识,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精神实质,从而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个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强化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目前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忽视社会公德和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必然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最终形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优势作用,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这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迫切要求,也是当今大学生社会道德发展的需要。

2.传承什么?当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说的大学语文的“文化传承”,并不是一味地承认传统文化中都是好的东西,我们要原封不动地把它继承下来。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但如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的两重性一样,中国文化同样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正因为如此,它对于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是双重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我们要采取冷静的分析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仔细、审慎地区分,不能用感情代替理性,以个人偏好代替客观标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传统文化,我们便应当继承,而对于那些传统文化中糟粕的、落后的、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部分,惯常的做法是避而不谈、违莫如深。其实,躲是躲不开的,还不如正视它、走近它、反观它,反倒可使之作为反面教材,有催人警省,策人深思之效。我们可以“以史为鉴”,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可以说,文化传承和文化变迁是同时的、甚至是统一的过程。因此,文化传承不是要用传统文化来保留、继续规范现在这个社会,而是把它作为镜子对我们自己进行反观,然后推动社会前进,推动新的文化传统的产生。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这种文化传承观,应当清醒地建立在我们的思想中,对传统文化的这种理解,必须在大学语文的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明确和贯彻。

3.如何传承?也许有人会问,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会改变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所说的传承传统文化,并非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各类文化知识,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传达给学生。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从文化视角来分析、讲授文选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大学语文课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再是一般理解的乏味的高四语文。大学语文所面对的是已有一定的语言文学功底的大学生,对他们的教授可以不再囿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篇章结构的分析,不再拘泥于作家作品、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相承不变的“三段论”教学法,而应该使大学语文成为培养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种子的基地。从文化视角看大学语文教学,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文化景观,亦即课程文选所包含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历史文化积淀等等。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铸造大学生的灵魂,这些教育不但将使学生受益终生,而且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带来新的契机。当然,大学语文中字词句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提倡文化视角教学,不仅未削弱它的力度,反而更有助于学生从理念层次上认识和把握。不仅使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更深入,而且达到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更深层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任务。因此,可以说强调大学语文课的文化功能不仅未排斥其应用功能,反而涵盖和推进了其应用功能,因为大学语文的内容恰恰是传统文化的承载体。

当然,仅仅从文化视角来分析文选内容、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使大学语文的学习主体——学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唤醒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大学语文中选用的经典著作凝聚了古代圣贤的处世智慧和对人生的诸多思考,是当代大学生课堂上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孔孟之道,教诲我们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怎么样去认识和维护基本的伦理道德,虽然其中的一些约束和规则已经和现代社会有所背离,但是道德始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人人都能遵守道德规范的底线,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的进步发展;老庄思想,则充满着朴素的辩证色彩和睿智的治国方略,闪烁着灿烂的智慧和以民为本的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种顺势而为的心态;经典作品里蕴含的古人们对善恶、忠奸、虚实、爱憎的认识和表达,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给我们带来的启迪也同样不容忽视。通过文化视角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人不能忘本”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就是我们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本”。其次,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包,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厚重绚烂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足以与之媲美。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和重视却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在受教育群体中,也不难发现传统意识淡薄的现象。苏格兰人在节日里会穿上格子短裙吹起风笛,日本人会穿起和服,韩国人有韩服,但是中国作为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却似乎少了些什么;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物欲洪流冲击下,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却开始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圣诞节、情人节过得有声有色,可传统的节日却在逐渐地失去往日的热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变得丰富,开始学会欣赏音乐会,看歌剧,但传统的戏曲却寡人问津,这种种现象,怎不叫人不安和心痛?因此,强化大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也是培养爱国情操的一个重要部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早就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之一。从“天下为公”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辟总结,这些都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豪情壮志。不仅对过去,而且对现在以至将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正是我们大学生所要继承和发扬的爱国主义主旋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长期延续而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它历经磨难,历久弥坚,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当代大学生要有这样的自信。一个真正有自信力的民族,应该以时代的视角思考和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一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的正确观点。同时,还要树立一种革新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源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为世界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鹤.中国传统文化释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

[2]冯秀珍.中国文化传统纲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篇3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所谓网络文化, “就是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 以文化信息为核心, 在网络构成的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实现多样化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 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形式的总和。” (1) 它有着自己的特征:

(一) 虚拟性

与现实世界不同,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在这里, 人可以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因此, 可以说“网络文化连结和贯通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 它不仅是真实世界的符号化指称, 而且是对真实世界的符号化移植;网络文化造就了网络虚拟性与现实真实性的辩证唯物统一, 它一方面使真实世界得以延伸, 一方面使网络世界成为一种虚拟的现实, 并且由于虚拟性, 网络获得了超现实的无穷魅力, 为现实不可能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2)

(二) 共享性

网络的无疆, 使地球村不再是一个概念, 而是成一个现实的存在。互联网的技术使得信息的存储不再是一个问题, 而且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对同一信息进行访问, 这样人们可以共享资源。

(三) 自由性

网络文化的自由性是指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 自由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没有民族、种族、阶层、地理区域的限制, 从而突破了现实社会的局限性。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的规范束缚较之现实社会少, 意识地保护和防御性降到最低, 话语权的极度开放, 使人们更为自由地表达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甚至是政治观念。

(四) 大众化

网络文化的大众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受众的广泛性。网络可以说是一个没有门槛的传播载体, 只要拥有上网的物质条件, 人人都可以成为网民, 只要你愿意, 没有人可以限制你的发言, 因此在这里人人可以指点江山, 挥洒文字, 一介微民可以成为网络名人, 拥趸者无数。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化内容所呈现出的通俗性、娱乐性。在网络上, 庄严被解构, 权威被颠覆, “恶搞”戏谑成风。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网络资源的丰富, 学术观点比较自由, 有利于学生的自学, 但它对大学语文教育也有着负面影响, 具体表现为:

(一) 思想的浅表化

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 人们所注意的往往是第一眼就能吸引眼球的东西, 于是色彩鲜艳的图片和生动形象的图像理所当然最受欢迎了。因此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在这个时代, 读书首选绘本、读名著只读简写本或梗概本, 充斥图书市场的是大量图说本, 甚至连严肃读物也难逃此劫, 如《图说老子》、《图说论语》、《图说庄子》、《图解资本论》。

这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阅读, 往往只停留在读物最浅表层次的意义上, 既无法领略到作品中的语言美感, 更不能领会作品的深沉内涵。同时, 这种文化也会导致心理浮躁, 不愿意看严肃的、思想深刻的书籍。由此所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思想的浅表化, 分析问题也只能是就事论事, 缺乏深度和维度。

(二) 创新能力的萎缩

创新能力的降低受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网络语言的大量流行, 如:“冏”、“雷”、“不要迷恋哥, 哥只是一个传说”、“哥吃的不是面, 是寂寞”等。流行语本来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增加表现力, 但其弊端是一旦流行, 效仿者众, 引起“套板反应”, 正如朱光潜所说:“一个作者在用字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 在运思布局上面, 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难免如此。”

二是从众心理。尽管网络上的声音可以用“众声喧哗”来形容, 但有一个现象我们也不能忽视, 即一旦意见领袖产生, 于是万马齐喑, 论点便趋于一致。而大学生的思想本就稚嫩, 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更容易追随意见领袖, 从而人云亦云。

三是网络资源的丰富, 搜索引擎简捷, 这给大学生带来两个后果, 一个是巨大的压力, 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真知灼见”原来别人早已论述过, 从而丧失自信;二是容易激发人的惰性, 直接照搬网络上的文章。

思想的浅表化、搜索引擎的便利化、文化根基的飘浮化, 导致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萎缩。

三.大学语文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 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

正如前文所说在网络文化冲击下, 在大学生中风行的是时尚文化、消费文化, 而这些进一步地加剧人的物质化和庸俗化, 这必然会加速文化精神的颓废, 要治疗这一现代文明的固疾,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一副良方。

现代大学生之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隔离感, 是因为总容易将传统与落后、保守联系在一起, 认为它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因此, 要提高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首先就要破除学生的这一观念, 让学生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如以学习为例, 我们常常说要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课程都开设了实践环节, 而这种实践课程很多人认为是引进西方教学理念之后才有的。实际上, 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并且说:“诵诗三百, 授之以方,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明代王阳明也提出“知行合一”, 他说:“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圣学只有一个功夫, 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3)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 所有的修身养性最后都要落到实处, 小到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 大到处理国家政事。这种实践精神怎能说是从西方传播过来的呢?

现代人生存的一大困境是环境的恶化, 其原因是缺乏对大自然的平等态度和热爱, 而在中国古代, 有道家的“万物齐一”观念, 有儒家学者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这境界远远超越了现代人因生存需要而被迫提出爱护生物的观念。

我们常为人过度物化而叹惜, 希望找到一条能将人从这种状况中拯救出来的道路, 实际上传统文化中重视精神愉悦恰是一剂良药。孔子说:“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为大家所熟悉的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这正是渊明陶然于自然美景之中, 领略出人生真谛, 物质虽贫瘠, 但精神的满足更让人愉悦。

因此, 大学语文教育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入手, 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

(二) 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的一大目的, 面对受网络文化影响, 大学生审美趣味日渐恶俗化的现状, 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无疑是当务之急了。

因此教师在分析作品时, 可以从语言、意境、思想情感几个方面入手, 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其中的美感。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描绘渲染, 很富有象征暗示色彩。烛光半笼, 室内若明若暗, 恍然犹在梦中;麝香微淡, 使人疑心爱人真的来过这里, 还留下依稀的余香, 上句是以实境为梦境, 下句是疑梦境为实境, 写恍惚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极为生动传神。

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的“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 风云在天而曰接地, 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使人感到天上地下, 处处惊涛骇浪, 风云翻滚, 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 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就与杜甫当时时代的背景有了一种“象喻”的联系。这一句就不仅是写景之语更多的是表达杜甫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情感。

正是这样, 学生在这些作品中感受到“美”, 并受其感染, 从而滤掉情感中的杂质, 使情感纯洁和高尚起来, 审美情趣就不再停留在纯粹的感官愉悦和最浅层次的普遍性生命体验中。

(三) 倡导创新严肃的学术风气

正如韩愈所说作文“惟陈言务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从语言入手, 鼓励学生用新鲜准确的语言来描写事情表达情感, 其次是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不同于时人的思想观点。在作文时, 不要求学生长篇大论, 只要是新颖的, 零碎的、片段式的断想也值得肯定。最后要使学生明确一点, 学术是严肃的, 不能弄虚作假, 不能妄意揣测, 不能捕风捉影, 道听途说, 不能将他人之说据为己有。

总之, 在网络文化时代, 大学语文教育要将网络文化的优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整合起来。

摘要:90后的大学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 这对大学语文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本文就此提出了应对策略, 一是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二是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三是倡导严肃创新的学术风气。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陶善耕、宋学清《网络文化管理研究》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2年第15页。

[2]刘同舫《网络文化的精神实质》《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爱情观下的大学语文 篇4

关键词:信息化;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自进入全球信息化以来,信息技术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普遍应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步发生改变,大学语文教学是保障社会人才基本素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为顺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国民素质受到全球关注。大学语文教学是大学生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及创造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学将文化与科技充分融合,有效地推动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常规的语文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全面实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在借鉴传统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创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整合分散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保证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基础,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当代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注重教学形式,忽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整体教学进度。语文教学以文字展现为表现形式,教师系统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情感的表达。但很多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过度依赖传统教学模式,从抽象的语言知识入手,注重形式化教学,解释文字与情感表达得不到融合,学生对教材很难进一步深入探究。教师先入为主,以自己的情感理解为教学导向,学生不能形成独立自主的思想感情,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对语文教学产生不利影响。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教学的有机整体,两者相辅相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整体功能的独特优势,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2.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语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对语文教学产生消极影响。优秀的语文教师会及时捕捉到来自学生的反馈,通过对学生面临问题的分析,总结出一套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学质量得以保障。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语文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教学中遇到问题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影响学生发展。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积极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为切入点,深刻认识信息化背景下语文教学创新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日益丰富,语文教学应突破常规教学的局限,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在学生理解教材语言知识的同时,运用图片、音乐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画面感,使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人物情感色彩,逐步达到情感的升华。其次,学校应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围绕学校教学目标确定考试内容,力求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结合社会发展趋势,确定清晰的教学路线。

2.加大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在注重创新的同时,加大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是整个高校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学校师资分配均衡的基础上,对青年教师进行着重培养,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语文教师的积极性,使其为语文教学改革贡献力量。学校在引进新师资力量时,要使教师综合能力与学校办学特点相结合,这是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点,因为契合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师,是推动学校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教育日益受到政府重视,高校培养的人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全球信息化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人才需求,语文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曾宪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J].语文建设,2014,11(3):24-25.

[2]檀璐.新课改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探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98-99.

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 篇5

一、当今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实效的社会, 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 社会大众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效果。在这种实用思潮的席卷之下,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态度的冷淡。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促使他们把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定位于业务素质的提高, 这样一来, 以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主的大学语文就必然被学生忽视。二是学校支持力度的不足。有些高校压缩甚至停开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三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非专业化。作为中文专业的人才, 现在大部分大学语文教师在对整个文学史的把握上基本能做到深入细致, 但是对一些具体篇章的理解分析则缺少专业的眼光和水准。

正如吕永林先生所说:“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绝不仅仅是语文教育自身的问题, 也绝不仅仅是语文教育内部的问题, 说到底, 在我们的时代, 语文教育所遭遇的危机源于整个人文教育所遭受的危机。”在遭遇危机、面临挑战的情况下, 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大学语文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

1. 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和品格塑造

大学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章都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贯穿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勇于为祖国、为民族献身的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等, 这些壮怀激烈、吟唱不衰的名作, 是作者自我情怀的一种表露, 也是其爱国爱民、精忠报国的崇高精神的显现, 更是亘古以来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通过学习这些优秀作品, 学生可以心生敬仰之情, 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2. 可以培养大学生较高的审美素质, 有利于陶冶性情

审美素质是理解、欣赏文化艺术的一种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爱因斯坦曾说过:“照亮我的道路, 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 是善、美和真。”由此可见爱因斯坦对审美素质的重视。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描写为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提供了条件, 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学会区别美与丑、崇高与卑劣、正义与邪恶, 从而激发他们的美感, 净化他们的心灵,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3. 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层次的语文能力, 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不同层次的语文能力, 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继续和提高, 侧重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语文能力。大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高层次的语文能力:能够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重点、快速高效地检索和阅读、严谨准确地表达和写作。而大学语文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人们不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 都离不开文字表达, 如果没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就很难与别人顺利而高效地交流, 更谈不上真正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4. 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造能力, 有利于突破思维定式、启迪创新意识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 文学作品本身就体现了作者的创造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思维开阔、想象丰富、内容新颖的:《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展翅“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屈原、李白浪漫主义诗作中瑰丽奇特的想象, 至今令人惊叹。而且文学欣赏本身就是一个对文学作品再创作的过程, 在文学作品欣赏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想象、联想、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训练, 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注重批判意识的培养,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措施

1. 大学语文教学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

爱因斯坦曾说,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当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只作为一个和谐人, 而不只是作为一个专家”。大学语文教学作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 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长足发展提供良好的语文能力支撑, 为学生在自我人格的完善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熏陶, 为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引导和训练。

2. 大学语文教学要唤醒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

高校比较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学生对实用知识和技术的学习热情也高于文化基础课。因此, 唤醒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康德曾谈到, “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两样东西, 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 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人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追求常常会成为人前进的内在驱动力。我们要把握好这一规律,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里, 你想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实现个人的价值”等, 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 让他们“走进来”, 用丰富的人文知识启发学生思考, 唤醒他们的内在需求。

3. 大学语文教学要坚持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大学语文教学决不能仅停留在对字、词、句、篇章的剖析上, 而应当着力于对作品内在精神的挖掘和对一些具有普遍意义内容的阐发。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他们把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可以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比如组织文学社团、开展社会调查、举办文学讲座、开展读书月活动、举行演讲比赛、组织辩论赛等, 使学生有机会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应用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

4. 大学语文教学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专业化, 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所谓专业化, 就是要求教师要有专业水平, 能用专业学者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 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的趣味, 领悟到人文的意蕴。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所谓教师学者化, 就是指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是文学类有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一方面是著名学者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任务, 20世纪初的大学语文教学就有如此的优良传统, 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都讲授过大学语文;另一方面是已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应该把成为著名学者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总之,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 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和责任把大学语文教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大学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吕永林.语文突围与人文突围[N].光明日报, 2004-12-21.

爱情观下的大学语文 篇6

大学语文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 以语言和文学为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对于母语的热爱, 对文学的阅读兴趣及欣赏的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校的课时多集中在两年或两年半左右, 在有限的时间内, 大量专业课需要开设, 高职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由于不是一门技能课, 综合性比较强, 缺乏专业性, 不容易被学生重视, 而且受专业课等课时量的影响, 语文课课时被迫缩减, 有的学校只能将语文课改成网络视频课的形式, 安排在正常课时之外, 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在这种形式下, 高职语文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大受影响。

二、教材改革中存在问题

(一) 教材编写陷入职前培训的误区

高等职业学校因注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在专业课设置上体现明显。但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程, 应避免过度偏重于技能的培训, 在编选教材时, 相关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应有侧重, 如注重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朗诵、演讲课应有涉及, 授课形式和评价形式可以丰富多样, 但比例应适当调整。企业行业文化、求职面试等大文化类的课时是否需要选入教材值得商榷, 这类课程在其他专科课程中也有专门的涉及, 因此想要面面俱到的编选, 反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核心内容, 失去了语文教学应该体现出的文学性。

(二) 教材编写中缺乏体系

高职语文教材的编写, 应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 编者在编书过程中对文章的编选应有一个文学史的纵向体系概念, 应对中国优秀文化历史长河中的经典文章进行有侧重、有目的的选择。有些教材偏重于社会伦理学的情感教育, 出发点是力图让学生珍惜时光与生命, 学会求知等好的方面, 但教材编选文章不成体系, 过于凌乱, 有些文章流于肤浅不够经典, 缺乏应有的深度和思想内涵, 学生在学习时对文学史缺乏体系, 导致语文课变成了浅显的说教课, 没有应有的审美体验和欣赏能力培养, 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弱。

三、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上的优势与弊端

随着网络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已被纳入课堂教学, PPT课件、视频、图像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已经习以为常, 慕课、微课等新的教学方式也逐渐被引入和采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也采用了一些音像视频资料, 课堂丰富活泼, 力图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网络信息的方便快捷, 可以使课堂内容丰富有趣, 资源更加充足。但对于网络信息的利用上,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语文课堂视频、图片引入过多导致娱乐化

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学的教育,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可以引入相关的图像资料, 引导学生对语言和文学进行欣赏、体验、想象和表达, 发现汉语的魅力, 但不可过度利用。在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影响更多的不是相关的知识而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学习能力。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中这样认为:“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 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 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过多的视频、图像资料引入, 削弱了语言本身的魅力, 带有娱乐化的倾向会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二) 网络视频课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

随着慕课风潮的风行, 微课、网络课程等教学形式在高校逐渐发展, 网络学习平台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但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与文学都有社会性的特点,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生动变化的, 所以, 我们通过语文所学习的, 不仅仅是古代历史知识和民族感情, 也对当下的社会发展与感情世界有切实认识的作用。”因此过度偏重网络视频课, 忽视课堂上的教学与互动交流, 同样难以有效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视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都难以保证。因此, 语文教学不可过度依赖或完全成为视频课程, 致使语文教学成为形式。

摘要:网络时代传播媒体多元化, 大学语文教学方式也在数字大潮的推动下不断探索与革新。随着“慕课”思潮的风行, 微课、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与利用等成为新的教学方式。大学语文也面临着教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网络技术,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怎样改革, 存在哪些问题, 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语文,网络,改革

参考文献

爱情观下的大学语文 篇7

1.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特点

举办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考察应试者的汉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是考察应试者的汉语能力, 现阶段, 许多高职院校的汉语系学生的汉语能力并不理想, 难以满足社会对中文系学生的需求, 好多学生参与考试的成绩非常优秀, 但是汉语能力就有点惨不忍睹, 例如“我上学”这句话, 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句话, 但是很多的高职院校的汉语系学生却完全不清楚这句话的主语究竟是“我”还是“上学”,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能够很好的检测出学生汉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能够选拔出汉语知识过硬、汉语能力过强的高质量人才。众所周知, 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能够成为文学家的人屈指可数,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为文学家,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主要的测试目的就是考察应试者的“语言”而非“文学”能力, “语言”是每个行业都必须掌握的,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思想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就不一定非常出色,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 我们随意的翻阅那些期刊、论文, 可以发现, 其中并不乏真知灼见, 但是, 其语言表达能力实在有点不堪入目, 基于该原因,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不会将文学思想作为考试的重点。

2.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我国各个高职院校中普遍缺乏适宜的教材, 为了能够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各高职院校将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应用到高职院校, 有的高职院校由于课时较少, 就会将大学语文当成“压缩饼干”灌输给学生。其次,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偏重于大学语文知识的培养, 而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这就导致了学生语文能力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 不仅如此, 高职院校在授课的过程中, 一味的强调记忆, 将大学语文当成了“记忆学科”;过分的强调“语法”忽略了“语感”等等。总而言之, 我们把语文那些最吸引人、最丰富多彩的内容给掏空了, 把语文变成了一个令我们学生非常讨厌的学科。最后, 语文教学结束后, 高职院校都会进行多种考核和成绩评定, 然而这种考核和评定都是在考察学生的短期记忆能力、语文知识, 并没有将语言能力列入考核范围, 学生在考试之际, 只要突击几天, 将书本中的知识记忆下来, 就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 而那些平时认真积累、认真复习, 不断提升自己语文能力的学生分数反而不如这些学生, 所以说, 这种考试方式,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潜意识里会认为, 只要考试的时候多背一背就能够夺得高分, 平时的时候即使不看书也没什么关系, 考过试后, 不用多长时间, 学生就会将记住的东西忘掉,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 这种考试方式逐渐流于形式。

3.高职《大学语文》的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展开,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外语的重要性, 大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英语的浪潮, 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无不将英语设置为必修课程,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英语水平, 但是, 不得不说, 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家长对于汉语的重视程度显然没有英语那么高, 汉语水平非但没有提高, 反而下降了, 不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 语病问题频繁出现, 甚至在语言应该非常规范的期刊、杂志、新闻媒体上也频繁出现语病问题, 这种情况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汉语作为学习、生活的工具, 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 要比英语重要得多, 所以一点要加强对汉语的重视力度。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语文专业的人才,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是各高职院校应当解决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对汉语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文语感的体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 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4.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4.1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更丰富

众所周知, 在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中, 主要教授给学生的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 所以改革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势在必行。在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汉语知识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诚然, 实用性是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 也是其教学目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但是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还是应该多多重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 培养学生对天下大事的关心、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和体验语文的情感, 用艺术的形式, 去教育学生, 这是语文的独特特性, 是其他学科永远无法取代的。通过对学生的沟通, 我们不难发现,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普遍认知就是“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 由此, 我们应当尽可能的丰富大学语文的内容, 帮助学生培养对大学语文的兴趣, 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选入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当中去, 丰富大学语文的内容, 在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时候, 尽可能的将所选内容放宽,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可以适当的加入到大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去, 内容的吸引必然会使学生能够深刻的意识到语文的丰富多彩, 以至爱上语文课。

4.2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方法需改革

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堂上, 教师会将语文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语文知识逐字、逐句的解释、分析给学生, 一堂语文课教师的讲授往往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 正因如此, 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时候才会觉得索然无味, 似乎所有的课程都比语文有意思。说到这里, 我们不禁有一个疑问, 大学语文究竟要怎么教才能够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才能够使学生喜欢上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课堂上以培养学生对汉语应用的实际能力为目标, 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次, 要运用多种方式将大学语文课程变得丰富多彩,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变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互动等模式,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再次, 在授课的过程中, 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语文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生动、形象的讲述语文知识, 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 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 引入多媒体教学, 向学生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社会环境等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势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 在大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中, 还要将课内同课外有机的联系到一起, 进一步延伸语文知识。

4.3高职《大学语文》考核方法的改革

ZHC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 给大学语文教学和考核制定了一个科学的、统一的标准, 正因如此, 各高职院校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考核中应当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为标杆, 着重考察高职院校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这样做, 能够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使学生在获得职业能力证书的同时, 也能够真真正正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拉近学生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在零磨合的前提下进入工作岗位。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学习语文的人也越来越多, 汉语作为全世界最为优美的语言, 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汉语言专业人才的摇篮, 也应做到适时而变, 将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引入到各高职院校, 并在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视角下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汉语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贞同.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7, 05:120-121.

[2]徐贞同.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17-19+16.

[3]杨定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4]周攸胜.关于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与高校语文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01:128-129.

爱情观下的大学语文 篇8

当今世界,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日益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这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谓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应指从事现代职业的能力, 是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知识技能等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在综合表现。因此, 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华的民族文化底蕴, 并能了解与吸纳世界一切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 具有较高文明素养的人才, 是高等职业教育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人文学科性质的大学语文, 对高职学生政治素质、专业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自身特色和不容低估的重要作用, 对创建和谐社会起到直接间接的作用。

一、利用深厚的德育渊源,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的传授,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根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迫切需要在大学生中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当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经许多专家和学者的长期努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摆脱不了“单一、枯燥、难记”的阴影。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是我国高等院校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语文在和谐精神的培养上承载不可推卸的未来责任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也随之丰富而多彩;同时, 由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竞争的加剧、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随之出现在当前的大学校园里。受市场化的导向, 高职院校往往注重实用技能的专业素质, 而淡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而淡化教育的平衡性和和谐性。

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和谐文化是基础。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 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校园和谐文化, 才能使和谐的大学校园成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的人伦道德情感和文学欣赏的能力, 开拓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其最终目的在于育人, 即教学生学会做人, 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因此大学语文教育所担负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综观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其基本精神就是和谐思想。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包括人际关系和谐、群体和谐和天人和谐, 其中, 群体和谐应该成为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中就有曾晳的:“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描述的就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与民同乐”“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爱无差等”“非攻”和“兼爱”等思想富含哲理, 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高职大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殊功能, 结合时代特点, 弘扬传统的和谐思想、和谐文化、和谐理念, 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大学生的共同追求, 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 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和谐文化的对接。

三、铸就健康心理, 共建和谐家园

和谐心理是和谐人格的一个重要层面, 健康、良好的心态就是人的和谐心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基本的表现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归根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因此,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和重要内容。

生活条件优越, 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 这些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 集万宠千爱于一身的大学生, 正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特有的心理发展上的不平衡, 常常使他们处在种种矛盾和困惑之中, 面对着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心理脆弱,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生源复杂, 学制不一, 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加之在中学阶段的学习、纪律等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缺少终极关怀, 以致造成心理障碍, 失去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很容易产生不遂心愿的失望感和力不从心的挫败感, 因而诱发逃课、打架、犯罪、自杀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作为素质教育课的大学语文, 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保持学生的心态平衡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应以培养高职大学生完整人格为己任, 利用传统文化中关于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名句名篇, 培养高职大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自信。在大学语文课堂上, 我们通过介绍著名作家的生平简历来展示他们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以及旷达乐观的精神不乏记载:屈原被流放仍时刻惦记自己的国家赋写离骚表明心迹, 司马迁忍受精神和肉体的严重创伤, 发愤著《史记》, 这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磨炼意志, 发愤图强的典范。刘禹锡因革新而遭贬, 依然了乐观积极, 有“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渡刘郎今又来。”的自信;苏东坡一生波折, 官场上屡遭贬逐, 几经被处死, 先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但无论到哪儿, 他都会找到生活的乐趣, 这些表现在诗词、散文中的达观的人生态度是大学生学习的典范。

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 大学生可以了解古今名流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感受、体验, 使大学生在典范的作品学习中, 间接地跟这些名家名流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和情感的交流, 进而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在迷惘和困惑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促成自己坚强、健康的人格。

四、推进创新教育, 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培养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襟宽广的人;成为认识统一、脚踏实地的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 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人才的素质上。只有提高了人才的素质, 才能说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着眼于专业素质, 更看重一个人的能力素质, 道德品质, 情商指数。如何培养出既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又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学生, 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共同需要。

高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战略高地。面对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 各种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信息都在瞬息万变。具有工具性特点的大学语文, 更是新语境的最先接收者和传播者。因此, 大学语文要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 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达到内容、形式和教学上的创新, 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总之, 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独到的教育功能。通过有意识地人文培育, 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会加强道德修养,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事业中担当起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摘要:大学语文以培养大学生语言能力, 传承传统文化和陶冶情操、培育人文精神为基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高职《大学语文》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 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培养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关心学生健康成长为立足点, 积极探索新形势新环境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职,大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谢慧莲.弘扬民族文化渗透人文精神[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1.

[2]朱海平.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3 (11)

爱情观下的大学语文 篇9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将高职教育培养人才定位为培养受过高等教育而又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必然要随之做出自己的调整,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导致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尴尬处境的原因

目前作为人文基础学科的大学语文课程已处于边缘状态,许多大学已经取消或者根本没开设过大学语文。不重视的原因在于从社会需求来说对语文能力缺少硬性要求,再加上现实利益,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较之普通本科院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工具意识”的影响

所谓教育的“工具意识”即仅仅从掌握和运用工具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的功能,并由此在传授知识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重视传递“工具”而忽视人文教化。教育的“工具意识”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被加强,这本身并不构成问题,问题在于,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观念,应既有“工具意识”,也应有“教化意识”,而且应当自觉地保持两者的平衡和协调。否则,势必使教育观念陷入某种片面之中而导致教育的失误。

在“工具意识”影响下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日益偏向于智力和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人文教化,是强调文化的“工具价值”而忽视甚至挤压文化的精神价值。从培养学生素质的角度看,在“工具意识”影响下的教育导致了不容忽视的后果:形成极强的“工具-功利”意识。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的局限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全国各省的高职院校采取“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种瞄准职业或职业岗位的需求、强调职业技能的“专才”教育定位的理解,往往因为注重强调学生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呈现了明显忽略的倾向。多数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定位,使各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一落千丈,使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陷入了困境。

(三)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教学方法单一,教材落伍

大学语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教学者本身都不清楚这门课程到底是高中语文的延续还是全新的脱离了中小学应试教育观念的语文教育,对自身的定位非常不清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我国当前空前繁华的学术研究脱节甚远,虽然几易教材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严重束缚;仍然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模式。目前各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由重点高校中文系教师主编。导致各种版本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着通病,即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文化的传承。

现今的高职院校大多由原来的中专、中职学校转型而来。许多语文教师习惯于一味强调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虽然也有一部分教师逐渐意识到教材的不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不适应性,然而要么无所适从,要么选择逃避。教材的不合适与教学方法的失当导致高职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时兴趣索然。

二、反思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文化积淀在人身上,构成后天习得素质的基础部分,不是工具,而是文化的底蕴。因此,大学教育应当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自觉的“以文教化”的过程。而大学语文,正是承担着这种教育任务的基础学科。

反思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人”何以能够“成人”!“人”是一个多维度的存在,优秀的人才不仅仅表现为多才多艺,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心智是否成熟、思想是否深邃、精神是否崇高、情感是否丰厚。高职学院学生的普遍情况是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对人文的理解基本处于浅层次水平,不能独立地准确地自我判定,终将成为“工具型人才”。单向度的“工具型人才”只是拥有外在职业技能而人文素养偏低不懂做人道理的残缺型人才。这种结果决不是现行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更新高职教育思想首先要对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是专业技术优良的工具型人才还是专业技术与人文素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前者工具型人才是单一的物化的人,是没有自我个性特征没有清晰的个体独立的价值取向的人,而后者则首先是作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人”而存在的,是在岗位上有思想有创新有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一定要把握好大方向,面对活生生的个体不能简单地将之培养成有技术没心智的“物化的人”。而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或者说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作用就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再是“工具意识”左右其行为的人,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人,而是全面的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的高素质的人。

由此看来,大学语文教育恰恰是高职院校培养新型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过程中最为重要最不可忽略的人文类基础课程。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重构

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实际上是整个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关系到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作用以及教学方法等。因为思想认识和规定的不统一,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非常混乱。

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的大学把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将之定为公共基础选修课,有的把它列为素质教育公共選修课。各校基本各自为政,没有相对规范的设置。

在课程教学方面,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应当以讲授语言与文学知识为主,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等。另外也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应该由“语言+文学”向“语言+文化”的方向转变,把语文变成传播文化思想的工具与载体。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中有侧重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有侧重写作能力培养的,有侧重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也有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培养的。

语文不仅仅是知识,它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超越。语言表达当然是人的基本素质必备的一项能力,然而,语言也是承载思想的媒介,它是作为思想的载体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这样看来,语文的重要作用不仅是让人学会表达思想的能力,更本质的是让人拥有深邃的思想并能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才能成为有着丰富的情感、丰厚文化底蕴和全面素养的人。

如此看来,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有明确的定位。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人文课程,定位应是作为思想文化素质类教育的基础课程,立足精神品质教育这一基点,锻炼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尽管不同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的侧重点和程度有所区别,但人文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统一体系,如果只是零敲碎打或浅尝辄止,缺乏体系化、规模化,就会收效甚微,徒有虚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应以思想文化素质类教育的基础课程定位为核心,建立一种系统化、网状辐射的教育模式,始终以“精神成人”作为课程的终极目标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得到提升和锻炼。

四、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出路

从高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模式的定位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首先要改变对高职教育及其培养人才规格的认识。要认识到,高职教育虽然是以面向生产一线和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使命,但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品质的事实,高职院校还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办学根本任务。

从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将其视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一个人只有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才能成为一个全面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是我们当代各类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是传承人类文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武器,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特质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对课程本身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改革,必须切实地从教学出发,改变以往大学语文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是以获得知识为标准,而是一个人能否在学习中主动地、积极地改造自我,能否极大地发挥他的主体性,能否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否定中前进。与动物相比,人最大的特性是自我反思的能力,人是具有思想的,人不仅是自然的而且还是社会性的、思想性的存在。人正是具有这样的自我反思的能力,才能不断前进不断超越。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文本的赏析不仅是掌握知识,锻炼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他们自觉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那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精神诉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突破过去纯语言或纯文学的单一化道路,走学科的综合化道路。要打破纯语言、纯文学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应用性。充分利用文本内容丰富多彩的优势,把现行的“单一型大学语文”改变为“综合型大学语文”的新课程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科分界,兼顾语文的审美性、历史性、思想性,达到文史哲融通的境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真实有效地培养起来,大学语文的教学才能冲出以往的尴尬困境。

协调文化素养熏陶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关系。要突破在教育中存在的“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养”的错位和扭曲,就必须实现从语文知识向文化素质的内化。教师在课堂上由知识的梳理到人文精神的解读、从文本的情感感染到思想的深层解剖,必须兼顾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语文基础技能的学习,不能有所偏颇。以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加强语言文字的表达,以“精神成人”为核心,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系列的人文性话题为中心,对接学生的生存情境和当下的生存体验。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置一系列的话题。由文本本身联系到作家的精神状态,由学生的当下生活情境切入到作品思想层面,让学生能够深切体认作者的精神诉求并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的参与,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张力,从人文角度去和学生的生存情境和生存体验搭界,更好地提升和内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这些话题的设置基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和学生的生存情境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体现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始终要以人文素质为本位,积极钻研探索和实践,使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让高职学生感受到与中小学应试教育截然不同的大学语文熏陶。

参考文献:

1、江景平,周钟鸣,朱萍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一[J].中国教育导刊,2005(6).

2、江景平,周钟鸣,朱萍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二[J].中国教育导刊,2005(7).

3、董淵.和谐社会语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8(18).

4、周秀林.浅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弱化与重构[J].教育与职业,2008(8).

上一篇:会计处理的差异下一篇:新优植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