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系统

2024-09-20

消毒系统(通用12篇)

消毒系统 篇1

0 引言

《中国药典》中制药工艺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无菌注射用水。纯化水作为制药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工艺用水,对药品生产和用药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制药工艺用水是制备注射用水、洁净蒸汽的原料水,可用于各种化学试剂、诊断试剂的配制;用于各种仪器、设备、容器的清洗等。

纯化水分配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和企业的应用实践,从单一向各用水点供水,发展到一整套纯化水的分配系统设计方案,包括:供水设计、流量设计、管道设计、无菌设计、温度设计以及各种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的控制设计等。

1 法规要求

1.1 《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中对纯化水的质量要求如表1所示[1]。

1.2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有关纯化水的规定(第5章第6节)[2]:

第97条:水处理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当确保制药用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不得超出其设计能力。

第98条:纯化水、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当无毒、耐腐蚀;储罐的通气口应当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死角、盲管。

第99条: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模式,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

第100条:应当对制药用水及原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有相应的记录。

第101条: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对纯化水、注射用水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并有相关记录。发现制药用水微生物污染达到警戒限度、纠偏限度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处理。

2 方案设计

参照2010版《药品GMP指南》厂房与设备章节的分配系统设计[3]和ASMEBPE—2005的Part MJMaterial Joining[4]。

2.1 系统描述

纯化水储存和分配系统描述如下:纯化水由纯化水设备生产,并接入纯化水储罐,储罐作为满足系统要求用水量缓冲之用。纯化水电导率通过在线仪表检测,如果纯化水电导率高于标准要求,监控仪表发出警报信号并反馈PLC,同时PLC控制在线的组合阀门,将不合格水排放,或者进行重新处理。

合格的纯化水输入储罐,通过分配系统,供给各纯化水使用点。

纯化水循环回路中安装有双板热交换器,热源介质为工业蒸汽。为了保证整个系统微生物含量,管路系统应定期进行灭菌。通过纯水循环回路的换热器将纯化水加热至80℃以上,并在80℃的状态下,保持2 h。在灭菌过程中,管路和罐内的温度、电导率等参数将被自动记录;所有使用点的阀门必须保持关闭状态。灭菌过程完成之后,通过换热器冷却纯化水至一定温度后排放。

2.2 技术描述

纯化水分配循环系统供应生产车间的纯化水使用点。

纯化水采用变频恒压输送泵根据瞬间用水量的大小实现自动变频控制,当监测到管道回路末端的流速<1.0 m/s时,增大循环水泵的频率。

在纯化水系统循环泵出口设有在线隔膜式压力表,便于直观地看到泵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在纯化水管道系统的出水和回水口均设计了取样口,以便随机检测水质情况。

在循环的末端设有气动隔膜阀来根据在线电导的检测情况作出回罐与排放的切换,当电导率合格时,打开进水阀,关闭排放阀,水流回储罐;当电导率不合格时,打开排放阀,关闭进水阀,水排放并发出报警信号。

在纯化水主回路设有一台换热器进行巴氏灭菌并维持生产循环温度。

所有水平管道均设计有0.5%~1%的坡度,以便于管道排尽。

所有的选型设备将满足每年24 h/d、7 d/周的工作强度要求。系统的主要设备如下:卫生级纯化水循环泵、双板式换热器、各类阀门、控制系统及各类仪表。

2.3 纯化水循环管路

纯化水循环管路如图1所示。

3 纯化水水质控制指标

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制药企业纯化水水质指标控制项目包括:总有机碳、细菌内毒素、微生物限度、p H、电导率、易氧化物、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除了微生物、细菌内毒素2个指标以外,其他可以通过制水工艺来得到控制。

GMP认证检查条款3401:纯化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并且该项为“关键项”,可以看出在符合质量标准的同时,更强调了对微生物的控制。

4 纯化水的使用特点

纯化水作为制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辅料,其

使用特点主要有:

(1)通常是连续生产的原料。(2)难以在使用前安排批次发放。(3)微生物检查结果滞后于水的使用。

5 系统设计

在系统设计方面,除了在制水设备上可控制的项目外,在贮存和分配系统中有效控制微生物方面应考虑的措施有:(1)尽量维持高的管道流速;(2)使用表面光滑的管道;(3)安装在线紫外消毒和周期性消毒装置;(4)使用卫生级阀门;(5)将死角和隐蔽处减到最少;(6)以ASMEBPE的标准进行施工。

5.1 管径对水质的影响及利弊

纯化水在管道内的流速与不锈钢管道的直径有直接的关系。一般采用的管径有:同一管径、渐变缩小管径、送回水不同管径。各种管径对水质的影响及利弊如下:

5.1.1 同一管径的管道

水到各个使用点后,越到管道后端,其管道内的流量就越小,其流速也越小,有可能会<1 m/s,有微生物滋生的风险。

5.1.2 渐变缩小管径

采用这种方式设计的管道,保证其后段管道也有较高的流速,但在管路上增加使用点时,不能满足使用点流量的需求。

5.1.3 送、回水不同管径

较大直径的送水管,较小直径的回水管。对使用点的用水量和管道内流速皆能满足,微生物的风控最小。

5.2 流速的设计

5.2.1 流体的流动状态与雷诺数

纯化水在管道内流动,一般有层流、湍流以及混合流状态,一般以雷诺数为指标来判定流动状态。

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Re<2 300;若雷诺数较大,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紊流流场,其Re>4 000;当Re>10 000时,所有流体都处于湍流状态。

只有流体真正处于稳定的湍流状态下,流体中的质点才不至于停留在管壁上。因此,在设计时,Re>10 000是设计纯化水管道管径必须达到的条件。

5.2.2 设计流速的确定

在流速的设计确定上,各国的规范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在1 m/s以上。

ISPE推荐流速大于3 ft/s。防止营养物聚集和细菌黏附在管壁所需要的流速要超过3 ft/s或雷诺数大于湍流值,并指出清除生物薄膜所需的流速高于15 ft/s。相关文献“循环的干管流速宜大于1.5 m/s[5]”。

因此,目前大多数制药企业在设计管道时,普遍采用雷诺数Re>20 000来设计,并能保证管道中不利微生物附着生长的状态,送回水管道的管径和流量更符合实际需要。

5.2.3 分配系统设计实例

某用水车间最大供水量为45 m3/h,最大耗水量为35 m3/h,回水量为10 m3/h,出水流速为3 m/s。共有19个用水点,系统采用变频供水泵供水。根据相关文献给水进行计算[6]。

5.2.3.1 管径的计算

送水管径D的计算:

式中D———送水管直径,m;

V———供水量,m3/h;

S———流速,m/s。

送水管选用外径76 mm、内径72.8 mm,符合设计条件。

同样,回水管选用外径50.8 mm、内径47.5 mm。

5.2.3.2 回水管流速的计算

回水管流速S的计算:

式中S———流速,m/s;

V———回水量,m3/h;

D———回水管直径,m。

5.2.3.3 雷诺数Re的校验

当不用水时,循环管道中的流量最小,送回水管道流量V=10 m3/h。

此时送水管道的流速:

式中S———流速,m/s;

V———回水量,m3/h;

D———送水管直径,m。

水在25℃时的运动黏度为0.905 5×10-6m2/s。

式中S———流速,m/s;

d———水管直径,m;

v———运动黏度,m2/s。

结论:设计能满足对微生物控制的设计要求。

6 系统消毒

6.1 系统周期性消毒装置

6.1.1 消毒分类

目前,各药厂周期性杀菌装置主要分类如下:(1)化学消毒:臭氧、双氧水消毒等;(2)热水消毒(80℃巴氏消毒)。

6.1.2 巴氏消毒的特点

因化学消毒在操作上较麻烦,化学残留较难测定,故使用的厂家不多。目前,主流的消毒方式是采用热水消毒(80℃巴氏消毒)。

巴氏消毒有以下特点:

(1)在线监控灭菌温度。

(2)连续的温度记录,简化了消毒确认。

(3)消毒以后无需进行消毒介质残留的测定。

(4)清毒过程能自动操作。

(5)热具有很强的空穿透能力,能传递到垫圈、隔膜阀片的小缝隙等化学消毒剂难以有效到达的部位。

(6)消毒以后微生物不易反弹。有文献记载:用双氧水消毒以后5~6 d,微生物数目开始不断反弹,用热水消毒(1次/30 d),微生物数目7个月后保持在0或接近于0。

6.2硬件设计

按纯化水的工艺要求,选用卫生级双管板换热器,为巴氏消毒提供热源。安装在循环管路回水入贮罐前,系统配置相应的自动温度控制元件。

卫生级双管板换热器特点如下:

(1)换热器采用无缝钢管,316 L材质;(2)双管板设计,杜绝交叉污染;(3)产品接触的内腔能全排空,换热管内无死角;(4)与产品接触部位表面粗糙度<0.5μm。

6.3 某项目纯化水分配系统的巴氏消毒与微生物的监测情况

时间:2012年10月—2013年12月。

取样口:总回水口、贮罐。

检测方法:微生物限度法(2010版《中国药典》)。

6.3.1 薄膜过滤法

采用薄膜过滤法,滤膜孔径应不大于0.45μm,直径一般为50 mm,若采用其他直径的滤膜,冲洗量应进行相应的调整。选择滤膜材质时应保证供试品及其溶剂不影响微生物的充分被截留。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不超过100 m L,总冲洗量不得超过1 000 m L,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

取相当于每张滤膜含1 g、1 m L或10 cm2供试品的供试液。用p 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其他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一张滤膜。

6.3.2 阴性对照试验

取试验用液1 m L照上述薄膜过滤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

6.3.3 培养和计数

培养条件和计数方法同平皿法(此处略),每片滤膜上的菌落数应不超过100个。

6.3.4 菌数报告规则

以相当于1 g、1 m L或10 cm2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落生长,以<1报告菌数 (每张滤膜过滤1 g、1 m L或10 cm2供试品),或<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

6.3.5 微生物检测数据

微生物检测数据如表1所示,微生物趋势如图2所示。

单位:cfu/m L

6.3.6 结论

经过15个月的跟踪检测,在跟踪期内2个取样口的样品水的微生物都在规定的限度内(100 cfu/m L以内),采用每个月1次的巴氏灭菌能有效控制微生物的滋生和发展。

7 结语

医药纯化水管道分配系统的前期设计非常关键,整个系统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投资、运行稳定性和微生物的可控性以及GMP法规的符合性。一套良好的分配系统是制药企业工艺用水水质良好的保证和基础。

摘要:以法规要求为切入点,从方案设计、纯化水水质控制指标、系统设计等方面对纯化水分配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系统消毒,保证了制药企业的良好水质。

关键词:纯化水,管道分配系统,质量标准,消毒

消毒系统 篇2

空调消毒剂是专业解决空调污染的产品,其有效成分能够深入散热片内部,去污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杀灭病菌。

养成正确的空调清洗习惯刻不容缓

每次多做1步

仅清洁过滤网是不够的 散热片清洁消毒是关键

目前仍然有大多数家庭对空调的清洗通常只停留在过滤网层面,事实上这样做并不能够完全清除空调带来的污染。因为过滤网只过滤了一部分的灰尘,仍会有部分灰尘通过过滤网累积在散热片上,并累积了大量的病菌。

了解空调污染的真正的原因后,我们可以在清洁空调每次多做1步,清洁过滤网的同时对空调散热片也进行清洗及消毒,这样才能有效抑制散热片细菌滋生给室内空气带来污染。

每月消毒1次

每月清洁消毒空调散热片 空调真正洁净

除了养成每次清洁消毒空调多1步的习惯之外,定期对空调散热片进行清洁消毒也是必要的。

每年在换季的时节空调首次开机前都应该进行彻底的清洁与消毒,但是在空调使用频繁月份如夏季,由于人们可能会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所以需要定期对空调进行清洁。简单的方法便是对空调每月消毒1次。

调散热片不可拆卸,而且由于其机构的特殊性,仅靠湿布擦拭、刷子清洁等手段是没有用的,而且还容易损坏散热片。对此,消毒空调散热片应使用正规空调消毒剂,自己动手就可以轻松完成。同时,选用产品需具备“国家卫生部消毒产品证号”,这样杀菌消毒效果才有保证。另外由于散热片上的污垢和病菌被清除,空调制冷效果也会更好,实在不失为一箭双雕之举。

当然除了解决空调污染的源头之外,空调使用期间,空调房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润湿污垢质点及其吸附表面,减少污垢质点与表面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吸附强度,使产生的冷凝水将污垢带下。

消毒机理

基于清洁与杀菌作用:后者通过破坏致病菌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来杀灭之;前者通过去除生物膜达到目的。

节能机理

冷凝器有效工作面积增大,单位面积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空调制冷制热效率明显提高;散热片间、过滤网空气流动阻力减小,通风量得以增大,达到设定温度的时间缩短。

主要成分

乙醇,三氯羟基二苯醚,天然艾叶精油等

产品功能

去污,杀菌,消毒

使用时机

换季清洗: 夏季空调首次开机前消毒1次

夏末空调使用时消毒1次,保养空调,为冬季安心使用空调做准备。日常清洗: 空调频繁使用过程中,每1个月清洁消毒1次,效果更佳。

使用量:

家安空调消毒剂(柜式机专用)每瓶可清洗消毒1台柜式空调(注:具体用量根据空调实际的污

染程度而定);

家安空调消毒剂(挂壁机专用)每瓶可清洗消毒2台挂壁式空调(注:具体用量根据空调实际的污染程度而定)。

清洗方法:

清洗方法:

家安空调消毒剂(挂壁机专用)

1.关闭空调电源,拔去插头,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打开空调表面面板,取下过滤网、空气净化过滤器(部分空调具备,参阅空调说明书),露出散热片;

3.扳去喷头顶部保险片,充分摇匀瓶罐,离散热片约5cm处,按上下顺序对整个散热片进行喷洗;

4.喷洗结束后等候15分钟左右,将过滤网装上后,再运转空调制冷程序15-30分钟,污水自动随排水管排出。

空调消毒剂(柜式机专用)

1. 格栅式空调:关闭空调电源,拔去插头,透过空调出风口挡板或打开下方进风口处面板,看到散热片。

滑盖式空调:

开启空调,滑盖滑下正常出风后,拔掉插头断电,透过空调出风口挡板,看到散热片。

2. 喷嘴处插上喷射导管,扳去喷头顶部保险片,充分摇匀瓶罐,透过出风口对准散热片5cm左右进行喷洗。

3. 喷洗结束后等候15分钟,再正常运转空调制冷程序15-30分钟,污水自动随排水管排出。

注意:请在使用时将导管插紧,以免喷射时掉落。空调消毒剂品牌

消毒系统 篇3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消毒灭菌物品的生产和供应,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心脏,特别是手术器械包的管理方面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按照2009年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必须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追溯系统,2013年我院完善了全流程监控管理追溯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应用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我院是三乙医院,2013年5月,在已有的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集软件信息、网络技术和标准化物流标识技术于一体的可追溯系统。通过信息化条码标签的扫描与应用,实现了消毒灭菌器械的质量和追溯管理。

我院将消毒供应中心分为回收、清洗、包装、消毒、发放五个区域,每个区域配备电脑和打印机,工作人员将信息录入并输送到下一环,环环相扣,一目了然。工程师设置了可追溯系统的软件,组织了培训,使全科工作人员学习和掌握了系统的操作和流程的管理。

清洗环节的系统操作:污染区将回收的消毒包分理后装入清洗架准备送入请洗机进行去污处理的同时,通过条码扫描的方式依次扫描清洗人、清洗锅号、清洗架条码、消毒包身份标识,将各项信息关联起来,而后由系统自动生成清洗锅次、清洗程序、清洗成分和清洗方式。清洗完毕出清洗锅时,清洁区工作人员对出锅的消毒包作清洗确认操作。系统自动将清洗架上的所有消毒包名称排列出来,供清洁区工作人员进行对照清点,同时完善信息(如:第一、第二打包人,打包日期),打印出标签。

包裝环节的系统操作:清洁区工作人员从清洗架上取下消毒包,选择清洗架所在锅次的信息,系统中出现该锅次消毒包明细列表,员工根据分工选取自己所负责的器械包分配打包人{第一打包人}与审核人{第二打包人},确认、打印标签,将此标签贴于相应的手术包外面的包布上。

灭菌环节的系统操作:灭菌区工作人员在装载消毒包之前扫描灭菌登记条码:灭菌准备、灭菌锅号、监测包,并扫描各消毒包,然后扫描开始灭菌条码,系统自动生成开始时间等信息,灭菌结束,扫描结束灭菌条码。

灭菌验收与发放:无菌区工作人员在灭菌结束后对该批次消毒包的灭菌质量进行复核,通过扫描条码的方式,依据临床需求将消毒包准确发放给临床科室,供临床使用。

消毒包的使用与回收:针对手术器械包,与手术室系统接口互换,形成有效的数据交换,将手术器械关联的手术信息、患者信息、医生信息、护士信息等全部记录。临床使用完毕后,将消毒包(手术器械包、普通治疗包、代消包)返回消毒供应中心,接收人扫描该消毒包条码与接收人条码进行有效登记。致此整个流程形成闭环,各环节数数有序链接。

消毒供应中心系统追溯及管理功能的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对消毒包全流程内各环节信息的完整记录,可以实现全过程追溯的目标,帮助消毒供应中心甚至手术室工作人员清楚的知道任何手术器械包当前的状态和位置。由于系统中加入对消毒包清洗、灭菌的批次管理,目标系统不仅可以实现针对单一手术器械包的全过程追溯,还可根据单一的手术器械包信息追溯到该器械包同批次清洗灭菌的其他手术器械包的相关信息,一旦发现某一个手术器械包存在质量问题,系统将会针对与该手术包同批次清洗灭菌的其他手术器械包进行报警提示,帮助医院和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器械包的配置管理进行更严格的控制,防范医疗风险的进一步发展。

2. 结果:该系统的应用保证了工作质量准确记录跟踪器械处理环节,数据采集速度快,纠正偏差,无纸化办公,避免了交叉污染,节约管理时间。

游泳池水消毒系统设计问题初探 篇4

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人民的生活需求在不断提高, 游泳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欠缺的体育项目。近几年我国的游泳设施发展很快, 很多城市都建有室内游泳馆。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池水消毒, 如果解决不好, 游泳池就有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场所。游泳池水处理分为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两部分, 这两部分缺一不可, 用于游泳池水消毒的方法有氯制剂消毒、臭氧消毒、碘化消毒和紫外光消毒。根据《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CECS14:89) 中规定, 游泳池池水可采用臭氧消毒或氯消毒的方法。实际上在国内的很多游泳池中, 氯制剂消毒和臭氧消毒两种消毒方式相互结合, 来达到规定的消毒效果。

1 氯消毒系统主要设备选用要点

含氯的消毒剂不仅能杀灭细菌, 游离氯还能在水中保持一定的时间, 提供持续的杀菌能力;含氯的消毒剂有氯气 (以液氯形式储存) 、漂白粉、漂粉精、次氯酸钠、三氯异氰尿酸和二氧化氯等。从杀菌能力上看, 二氧化氯的杀菌能力强于次氯酸钠, 而稳定性方面, 次氯酸钠好于二氧化氯, 所以国内次氯酸钠通常作为游泳池水处理的消毒药剂。但是国外一项新的研究显示, 在用氯消毒的泳池中游泳可能会导致游泳者患癌症的风险增加。

游泳池次氯酸钠消毒的主要设备包括: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和药桶。一般在药桶中配制10%左右次氯酸钠的溶液, 将投加量装置吸水管置于药桶中, 运行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 然后启动投加装置, 投加量为5-10mg/l, 用余氯检测仪进行检测。但是次氯酸钠的不足之处在于含氯极不稳定, 其有效氯受到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存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并具有腐蚀性, 对设备有很高的要求, 设备的日常维护也很困难。

2 臭氧消毒系统设计的主要参数

臭氧消毒是国际公认的绿色环保型消毒方法, 目前在国际比赛中的游泳池都是采用臭氧技术进行消毒, 它能迅速杀死水中的细菌、真菌、大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比氯高出百倍的反应速度, 对酸碱环境和水温的要求不高, 并且能抑制三卤甲烷的产生。并能彻底氧化有机物, 能够起到去色和除臭味以及降低浊度的作用, 另外水体的美学指标得到了改善, 水体呈现蔚蓝色, 使人赏心悦目。

臭氧消毒系统的主要参数是CT值 (C为臭氧浓度, mg/L;T为接触时间, min) , 即消毒的有效性。如果游泳池水温越高, 反应时间就越短, 相应的CT值就低。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消毒系统的CT值为1.6 (0.4mg/L×4min) 时是比较合理安全的。如果在氯剂消毒过程中加入低CT的臭氧时, 可以减少65%氯剂的使用量, 两者结合使用值得推广。臭氧消毒设备主要有臭氧发生器、臭氧投加装置 (水射器和加压泵等) 、臭氧与水混合器、臭氧与水接触反应罐、多余臭氧吸附过滤器、残余臭氧消除器等。

国内外针对游泳池水的臭氧消毒系统按照消毒处理的水量主要分为全流量和分流量臭氧消毒系统两种方式。其中全流量臭氧消毒系统是游泳池经过池水净化过滤后的全部循环水流量投加一定量的臭氧对其进行消鸩杀菌处理方式。这种方式臭氧和游泳池水充分混合, 保证消毒效果, 也保证池水水质。但其缺点是设备多 (除过滤器外, 还有混合器、反应罐及残余臭氧吸附过滤器等) 和投资大。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 需要加大臭氧的投加量, 只要是被世界级和国家级及大型泳池采用。其主要流程是泳池全部循环水经过沙滤后, 加入臭氧的浓度为0.8-1.0mg/L, 在反应罐中反应超过2min, 然后进入活性碳层, 对残余的臭氧和其它杂质、异味进行过滤吸附, 处理后的水全部回流到游泳池。

分流量臭氧消毒系统是将过滤后的游泳池水中的一部分水 (15-25%的循环量) 进行臭氧消毒处理, 再与未经过臭氧处理的循环水量进行混合后输送回游泳池的消毒方式。这种方式减少了多余臭氧吸附工艺设备单元, 不需要投加长效消毒剂或仅仅投加极少量的长效消毒剂。其优点是在保证消毒杀菌效果的同时, 减少了占地面积, 降低了投资, 并且减少了运行的成本, 最适宜用于原有泳池的改造及小型泳池的使用。其主要特点是用装在旁流管上的射流器经过管道增压泵把臭氧混入水中, 水和臭氧的混合液从上侧进入反应罐, 进行充分接触反应, 然后从下侧出水。并且利用ORP监控装置进行检测, ORP控制器的探头安装在游泳池水处理的主回水管上, 控制消毒系统的开关, 当游泳池水循环系统的回水管中臭氧浓度过高时关闭臭氧发生器, 以保证游泳池内臭氧浓度在一个安全范围。图1为某室内游泳池利用分流量臭氧消毒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为游泳池;2为均衡水池;3为循环水泵;4为砂过滤器;5为臭氧混合器;6为反应罐;7为臭氧尾气处理器;8为臭氧发生器;9为负压臭氧投加器;10为长效消毒剂投加装置;11为流量计;12为加热器;13为加压泵;14为混凝剂投加装置;15为PH调整投加装置;16为风泵;17为PH值探测器;18为氯探测器;19为臭氧取样点;20为臭氧检测器)

商业游泳池水循环周期一般采用6h, 为了保证臭氧在进入主管线前有足够的传质效率和足够的接触时间, 旁流管水流量一般为循环水主管流量的5%~15%。当采用臭氧作为消毒剂时, 其CT值一般设为0.4mg/L×4min, 根据CT值可以确定臭氧系统的大小。臭氧发生器的大小按下式来确定:臭氧发生器产量 (g/h) =循环水流量 (m3/h) ×臭氧投加浓度 (g/m3) 。

假定一个长宽深为21m×50m×1.8m水深=1890m3的游泳池, 其臭氧投加量为0.4mg/L, 水循环周期采用6h, 则游泳池的循环水流量为1890/6=315m3/h, 臭氧发生器的最小产量应为315×0.4=126g/h。为了使臭氧在水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所以含臭氧的水从反应罐上侧进罐, 下侧出水。反应罐容积 (m3) =循环水流量×旁流水百分比×反应时间。如果旁流水流量为总循环水流量的25%, 臭氧的接触时间为4min, 水循环周期采用6h, 则上述1890m3的游泳池的臭氧反应罐最小容积为315×0.25×0.067=5.28m3。

理论上臭氧与水的接触反应时间越长, 其杀菌效果越好, 长时间可以使臭氧与细菌、微生物充分发生反应。但其缺点是时间越长, 反应罐的体积就越大, 占地面积也就越大。臭氧与水接触反应罐的制备材料可选用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或碳钢, 其内壁一般需要衬贴或涂刷聚乙烯塑料或涂料。

在游泳池水温度范围内, 水中溶解的臭氧饱和浓度遵循亨利定律, 臭氧发生器产气中臭氧浓度越高, 水中饱和浓度也越高, 溶解臭氧的传质平衡浓度也越高, 消毒性能越好, 所以在选择臭氧发生器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3 实际应用中注意事项

虽然臭氧具有对各种病毒、细菌广谱杀灭能力, 并且能够降解各种有机毒物, 在除色、除嗅、除味和改善水质效果方面极佳。但是臭氧对藻类和红线虫等的杀灭效果差, 并且无持续作用, 需要额外投加药剂协助其灭菌消毒, 另外存在设备费用高和耗电量大等不足之处, 并且臭氧存在易挥发和强烈的刺激性的特点, 对人体的呼吸器官损伤特别大, 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控制这些缺点, 首先控制臭氧与水接触时间, 我们知道臭氧分解生成的初生态氧原子是其具有消毒作用的主要原因。当水温为25℃时,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只为3-7mg/l, 其半衰期为5-30min。为了保证臭氧与水充分接触应不小于2min, 所以必须有较大容积的反应器。其次要严格控制臭氧消毒后余臭氧进入泳池。因为臭氧的比重大于空气并且有一定的毒性, 从水中析出就会浮在游泳池的水面上, 使得游泳者吸入体内而造成中毒。所以水与臭氧反应后回到泳池前必须经过脱臭装置, 防止剩余的臭氧进入池内。

化学处理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第二次污染, 一种新型的物理处理方法正在得到推广, 金属离子处理法应用于泳池领域在欧美和日本已相当成熟, 是新一代泳池处理技术的领航者。由于金属离子处理法采用纯物理法消毒, 处理后不产生任何有害副产物, 水质达到欧盟标准, 因整个过程不产生废气废物而得到了欧盟环保署的认可与推荐。目前在国际空间站、奥运会泳池、高档别墅私家泳池等得到广泛应用。

4 总结

虽然臭氧消毒在国外应用于在游泳池已有很长的历史, 但国内因臭氧消毒系统造价比较高, 系统比较复杂, 限制了普及。但是下面几个方向值得深入研究。

(1) 臭氧消毒与氯剂消毒相结合, 可以互相弥补,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但是它们之间的合适的配比需要针对特定的场所进行研究。 (2) 如何进一步降低臭氧消毒设备费用。 (3) 臭氧消毒和其它的物理消毒, 如紫外线消毒等措施联合消毒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4) 臭氧和金属离子处理法联合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l4-2002.

[2]高雪飞.室内游泳馆设计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探讨[J].建筑节能, 2012, 40 (3) :34-37.

[3]延克军.游泳池给排水优化设计及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4]张自杰, 林荣忱, 金儒霖编.排水工程[M (]第三版) 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篇5

一、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必须按各区的着装要求落实,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及手卫生工作。

二、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之间的物流由污到洁;人流由洁到污,设备、物品及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做到,做到洁污分明,不交叉污染。

三、专人或专车回收使用过的污染物品及器具,在回程过程中注意不要污染周围环境,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口罩、穿防护围裙,在固定专用的房间里拆包、分类。

四、清洁去污一律戴手套、口罩、眼罩、穿防护围裙,手套应使用橡胶手套,如果手部有伤口应有效包扎并带双层手套,做好职业防护。

五、工作人员按规定执行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上油保养,干燥过程及步骤,以确保证达到去污、洁净的效果。

六、进入包装室的物品,每件器械应采用目测或光源放大镜检测,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关节,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七、包装材料选择灭菌气体能完全穿透的,对细菌有隔离性的,一用一清洗。无菌包必须使用双层包装,包布大小适宜,能将器械物品紧密完整的包裹于内。每一消毒物品必须粘贴灭菌指示带,无菌包内放化学指示卡。

八、严格执行灭菌器装载及卸载操作规程,确保灭菌质量,认真做好灭菌泄漏、B-D、工艺、化学、生物等检测工作,所有灭菌过程监测均合格,记录并存档。

九、灭菌物品检查包装完整、干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均匀,标签项目清晰完整,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间内,无菌物品的贮存、周转,取、用应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

十、无菌物品贮存架或柜必须离地面20厘米,离墙5厘米,离天花板50厘米。存放间应保持正压,每天湿式清洁二次。贮放架、运送车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清洁消毒处理,限制人员进出。

十一、认真落实科室无菌物品送检培养,工作区空气质量、环境、物品表面及手卫生检测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质量。

消毒系统 篇6

【关键词】信息化;分级管理;消毒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毒供应室库房管理基本摆脱了账目混杂无法盘点的局面,但各项物品的出入库情况基本上依赖于手工记录,尤其是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存在设备科大库(所有物品设备科集中采购)、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一次性物品发放间、临床科室领用量之间盘点困难,差错率高,临床科室下供应室手工填写物品领用单不但易出错、且消耗人力又浪费纸张,各项数据汇总困难、不易查询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与医院网络中心协作,结合供应室的实际情况,逐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在消毒供应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上试行信息化分级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

1 目标与方法

1.1 信息化分级管理目标

实现设备科大库、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一次性物品发放间、临床科室之间分级负责,网上预约请领,各项数据易查询、易盘点,库存情况依据临床领用量可以有计划性的及时调整。

1.2 实施方法

将设备科大库设定为消毒供应室一级库,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增设为供应室二级库,无菌物品发放间设为供应室三级库,各库之间依据自身库存量实现网上申请计划预约,临床科室可以根据供三级库(一次性物品发放间)库存量网上预约请领,供应室按计划集中配送。盘点时各库只需要与上级库核对,临床请领情况只需与供三级库之间进行核查,临床工作人员只需要在网上预约申请,不需要下供应室填写请领计划单。使一切操作实现计划性、可控性。

2 结果

结果表明,将此操作程序安装与相关科室应用以来,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临床使用科室办公人员只需要在工作网站上作出请领申请,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即会根据请领单备好物品送至科室,而科室无需再安排专人下供应室请领物品,有效降低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还医务人员与患者。

同样,设备科大库(一级库)、消毒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二级库)、无菌物品发放间(三级库)的管理人员,依据自身库存量向上级库房提出计划申请,上级库管根据计划及时调整库存量,减少库存积压。每周、月、季度库存盘点时,各库只需点清自身出入库量,即使是出现问题也无需各库之间与临床领用科室之间共同查找,提升了效率与准确率,所有工作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改善了每次盘点需要2-3人共同完成的现象。

3 结论

制药用水系统的消毒与灭菌方法 篇7

消毒与灭菌技术是控制微生物指标的最普通、最重要的技术, 又是快速降低制药用水系统微生物负荷的有效手段。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 使其达到无害化。消毒通常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 但不能破坏其芽孢, 所以消毒是不彻底的, 不能代替灭菌。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所有活的微生物, 包括所有细菌的繁殖体、芽孢、真菌及病毒, 从而达到安全无菌的目的。

制药用水系统中的微生物指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使用者需采取合适的微生物抑制手段进行周期性消毒或灭菌, 以保证水中微生物符合药典的要求。表1为制药用水系统中常见的消毒与灭菌方法。

1 巴氏消毒

巴氏消毒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的消毒方法, 其对象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及其他生态菌。巴氏消毒是指将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 以杀死可能导致疾病、变质或不需要的发酵微生物的过程。巴氏消毒的工作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温度越低, 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 繁殖越快, 但温度太高, 细菌就会死亡。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耐热的特点, 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 将其全部杀灭。但经巴氏消毒后, 仍保存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 巴氏消毒不是“无菌”处理过程。

对制药用水系统而言, 巴氏消毒的主要功能包括: (1) 用于纯化水系统中的活性炭等预处理单元的周期性消毒、RO/EDI单元的周期性消毒, 以及储存与分配管网单元的周期性消毒; (2) 用于注射用水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微生物抑制。

选择采用巴氏消毒手段的制药用水系统, 其微生物污染水平通常能有效地控制在低于50 CFU/mL的水平。由于巴氏消毒能有效地控制系统的内源性微生物污染, 通常一个前处理能力较好的制药用水系统, 其细菌内毒素可控制在5 EU/mL的水平。

纯化水的储存与分配系统主要是通过罐体的夹套工业蒸汽加热或循环回路主管网上的热交换器进行加热升温。因为泵会产生热量, 而泵消毒后需要降温, 所以该系统需要冷却。纯化水的储存与分配系统需先加热再冷却, 其消毒操作时间相对较长, 常采用80℃以上的热水循环1~2 h来进行该系统的巴氏消毒过程。

2 紫外线杀菌

紫外线杀菌是通过减慢系统中新的菌落生长速度而影响生物膜的生成, 但其只对浮游生物部分有效。单用紫外线杀菌不是一个有效的消毒方法, 因为紫外线不能消除已形成的生物膜, 若紫外线灯与常规的热水或化学消毒方法联用, 就非常有效, 且可以延长消毒的间隔时间。另外, 使用紫外线杀菌也可促使双氧水和臭氧的降解。

紫外线主要有杀菌、降解TOC和破除臭氧等作用。水在185 nm的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 生成羟基自由基, 其具有强氧化性, 能氧化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 从而降解TOC。

水中的臭氧在253.7 nm的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发生催化分解作用, 逐步氧化成低分子中间产物, 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该机制为破除纯化水消毒后的臭氧提供保障。

紫外线杀菌的原理较为复杂, 一般认为它与对生物体内代谢、遗传、变异等现象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核酸相关。微生物病毒、噬菌体内都含有RNA和DNA, 其共同特点是具有由磷酸二酯按照嘌呤与嘧啶碱基配对的原则相连的多核苷酸链, 它对紫外线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并在265 nm时有最大值吸收。波长为200~300 nm的紫外线有灭菌作用, 图1为紫外线杀菌原理和吸收波长, 其灭菌效果因波长而异, 其中以254~257 nm波段的灭菌效果最好, 这是因为细菌中的脱氧核糖核酸 (DNA) 的核蛋白的紫外吸收峰值正好在254~257 nm。

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同紫外线的照射量不成线性关系, 即被杀死细菌的百分数并不是与照射剂量成正比的 (紫外线的照射量等于紫外线的辐照度值乘以时间) 。只有在照射量很低而细菌数目又很多的时候, 紫外线照射量才同细菌的死亡率呈线性关系。当紫外线照射量加大后, 每单位剂量的紫外线增加, 并不能杀死一定数目的细菌, 而只能杀死当时还活着的细菌中某一特定百分数的细菌。

紫外线的强度、紫外线的光谱波长和照射时间是紫外线杀菌效果的决定因素。由于波长为253.7 nm的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 因此要求用于杀菌的紫外线杀菌灯的辐射光谱能量集中在253.7 nm左右, 以取得最佳杀菌效果。紫外线杀菌灯为高强度低压汞灯, 可放射出波长为253.7 nm的紫外线, 紫外线杀菌灯的灯管是石英套管, 这是由于石英的污染系数小、耐高温, 且石英套管对253.7 nm的紫外线的透过率高达90%以上。

紫外线杀菌灯只能抑制微生物繁殖的速度, 不能快速有效地降低水中微生物的负荷, 且只能杀灭系统中90%的微生物菌, 故其不能代替巴氏消毒、臭氧消毒或纯蒸汽臭氧的周期性消毒或杀菌功能。紫外线不能瞬间杀灭细菌, 在紫外线作用下, 核酸的功能团发生变化, 出现紫外损伤, 当核酸吸收的能量达到细菌致死量而紫外线的照射又能保持一定时间时, 细菌才会大量死亡, 故紫外线杀菌灯主要安装于纯化水系统的RO/EDI循环回路和储存与分配系统的管网循环回路, 并与巴氏消毒等消毒方式组合运用, 以防止系统中微生物指标的过快增长。

紫外线杀菌灯需带有时间累计提示功能和强度报警功能, 以便提醒使用者及时更换紫外灯管。当系统为周期性巴氏消毒时, 紫外灯的设计结构还需满足耐高温的要求。

3臭氧杀菌

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 可杀灭细菌的繁殖体、芽孢、病毒和真菌等, 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臭氧杀菌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而实现杀菌。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 使其构成成分受损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细胞膜, 并破坏膜内的脂蛋白和脂多糖, 改变细胞的通透性, 导致细胞溶解、死亡。臭氧杀灭病毒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病毒核糖核酸 (RNA) 或脱氧核糖核酸 (DNA) 。臭氧的杀菌速度极快, 浓度为100μg/L的臭氧在1 min内能杀死60 000个微生物。

图2为臭氧的杀菌浓度。研究表明:水中臭氧浓度为8μg/L时, 微生物停止繁殖, 水中的臭氧浓度超过50μg/L时, 系统能有效杀灭微生物和细菌。ISPE建议, 水中臭氧浓度应控制在20~200μg/L。

臭氧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其强氧化的能力, 臭氧浓度在0.02 mg/L时, 嗅觉灵敏的人便可觉察, 称为感觉临界值;臭氧浓度在0.15 mg/L时为嗅觉临界值, 一般人都能嗅出, 也是卫生标准点;当臭氧浓度达到1~10 mg/L时, 称为刺激范围;10 mg/L以上为中毒限。臭氧能刺激人的呼吸系统, 造成呼吸系统的应激性反应, 严重时会造成可逆性伤害。不同国家和协会均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标准:

(1) 国际臭氧协会:0.1 mg/L, 接触10 h。

(2) 美国OSHA:0.1 mg/L, 接触8 h。

(3) 德、法、日等国:0.1 mg/L, 接触10 h。

(4) 中国:0.15 mg/L, 接触8 h。

安全使用臭氧可保证人的健康不受危害。相反, 在呼吸浓度为0.1 mg/L以下的臭氧时, 对人体会有保健作用。臭氧应用100多年来, 至今世界上没有发生因臭氧中毒而导致死亡的事故。

在制药用水系统中, 纯化水罐、交换柱、各种过滤器、膜和分配管网系统中均会不断滋生和繁殖微生物, 臭氧能有效除去水中的卤化物并降解生物膜, 同时经紫外线破除后完全无残留, 是纯化水系统和高纯水系统中能连续去除细菌和病毒的最好方法。臭氧杀菌已成为欧美主流的纯化水消毒方式, 在国内制药用水系统中也已经有了较多的应用和推广。

臭氧的半衰期仅为30~60 min, 为保证系统没有离子污染, 提高臭氧溶解度, 目前主要推荐采用水电解的方式产生臭氧 (图3) , 其原理是将纯化水电解变成氧元素和氢元素, 使其中的自由氧变成氧气, 在加压条件下, 能生产出较高浓度的臭氧。水电解臭氧发生器最大的优点是采用待消毒处理的纯化水来产生臭氧, 有效杜绝了来自系统外部的其他污染。

实践表明:臭氧浓度达到0.1~0.2 mg/L时, 系统能有效保证水中微生物的含量不超过1 CFU/100 mL。与巴氏消毒相比, 臭氧杀菌系统除了具有操作简单、水温无波动、消毒时间短和降解生物膜等优势外, 管道材质的选择余地也非常大。臭氧杀菌系统能采用不锈钢材质或PVDF材质进行建造, 采用PVDF材质建造的纯化水臭氧杀菌系统能有效降低系统投资。

臭氧杀菌在纯化水储存与分配系统中使用非常广泛。正常生产时, 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灯均处于开启状态, 纯化水储存系统始终处于臭氧保护状态, 采用253.7 nm波长的紫外线灯将臭氧从循环管网系统中完全破除, 以保证使用时纯化水中无残留臭氧。间歇性杀菌时, 将紫外线灯关闭, 维持水中臭氧浓度并保持一定时间, 杀菌即可结束。

间歇型臭氧杀菌系统是另外一种得到了广泛使用的杀菌方式。整个系统采用1个在线臭氧探头对管网回水端的臭氧浓度进行实时监测。正常产生时, 臭氧发生器处于关闭状态。间歇性杀菌时, 开启臭氧发生器, 维持水中臭氧浓度, 并保持一定时间, 在杀菌结束后, 采用253.7 nm波长的紫外线灯将臭氧从循环管网系统中完全破除, 以保证使用时纯化水中无残留臭氧。

4 纯蒸汽杀菌

纯蒸汽杀菌属于热力灭菌范畴, 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纯蒸汽的穿透力强, 蛋白质、原生质胶体在湿热条件下容易变性凝固, 酶系统容易被破坏, 蒸汽进入细胞内凝结成水, 能释放出潜在热量而提高温度, 更增强了杀菌力。

纯蒸汽杀菌可杀死一切微生物, 包括细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休眠体等耐高温的个体。灭菌的蒸汽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升高, 通过增加蒸汽压力, 灭菌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目前常以温度121℃、灭菌30 min作为纯蒸汽杀菌参数。纯蒸汽本身具备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破坏产品表面、容易控制和重现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纯化水系统、注射用水系统和配液系统的灭菌过程中。

纯蒸汽杀菌时, 一定要排尽罐体内的不凝性空气, 否则会大大降低灭菌效果。同时, 灭菌过程中系统所有低点的冷凝水均需得到及时排放, 在疏水器前端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在线监测, 当最低点的温度达到灭菌温度时开始计时灭菌, 同时, 系统采用消毒验证的方法进行杀菌效果的评估。纯蒸汽杀菌的优点:时间短、气化潜热、系统简单。

5 过热水杀菌

过热水杀菌属于热力杀菌范畴, 是利用高温高压过热水进行灭菌的方法。与纯蒸汽杀菌一样, 过热水能使蛋白质、原生质胶体在湿热条件下变性凝固, 酶系统被破坏, 可杀死一切微生物, 包括细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休眠体等耐高温的个体。目前, 在注射用水的储存与循环系统中, 过热水杀菌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与纯蒸汽杀菌相比, 过热水杀菌有如下优点: (1) 采用工业蒸汽为热源, 无需另外制备纯蒸汽。 (2) 灭菌过程中, 无需考虑最低点冷凝水的排放问题。高压过热水循环流经整个系统, 不会因冷凝水排放不及时而引起灭菌死角的产生。 (3) 采用注射用水系统已有的维持80℃高温循环用双板管式换热器进行系统升温, 既节省项目投资, 又方便操作。

过热水灭菌时, 注射用水罐体内的气相为高压纯蒸汽, 可有效实现罐体呼吸器的在线灭菌。但是, 灭菌过程中需考虑注射用水输送泵可能发生“气蚀现象”。

6 结语

本文以消毒与灭菌为切入点, 围绕着制药用水系统, 介绍了巴氏消毒、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纯蒸汽杀菌与过热水杀菌5种消毒与灭菌技术, 为能找到适宜的制药用水系统的消毒与灭菌技术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陈远华.湿热蒸汽灭菌设备的发展趋势[J].机电信息, 2008 (11)

[2]冯庆, 黄浩.制药用水储存及分配系统设计[J].医药工程设计, 2010 (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的应用 篇8

1 医院简介

连云港市东方医院, 暨连云港市涉外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院建院于1939 年, 历经七十载, 现已成为连云港东部城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等于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占地面积100 余亩, 建筑面积达10 多万平方米, 可开放床位1200 张, 现开放床位872 张。设有17 个病区, 43 个临床、医技科室, 形成省市级八大重点专科和一批支柱学科, 神经外科、普外科、心内科、妇产科、骨科、麻醉科、眼科为连云港市市级重点专科。消毒供应中心位于新病房大楼二楼西侧, 建筑面积1000 平方米, 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内部通风采光良好, 接近手术室、产房、骨科、普外科等临床科室, 与手术室之间有专用物品传递通道。

2 工作流程

2.1 回收流程工作人员将各科室回收的复用器械进行整理, 查看是否有器械损坏或遗漏等, 然后进行数量登记。

2.2 清洗消毒流程清洗消毒人员将回收整理好的器械推入清洗机中。清洗机的清洗程序是否合理, 对器械清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扫描清洗机上的条形码, 记录清洗程序。

2.3 分类打包流程打包人员取出已经清洗的器械, 然后进行分类, 检查器械功能的完整性, 打包同时进行审核, 查看每个包名是否与仓内器械对应, 最后贴上条形码。

2.4 灭菌流程打包好的器械包由灭菌人员装载入灭菌锅前对条码进行灭菌锅次、灭菌设备追溯扫描确认, 灭菌完成后, 需要对灭菌进行审核操作, 审核中需要对灭菌日期、灭菌失效日期进行确认。

2.5 存储流程灭菌结束后, 需要对器械包存放或搁置, 直到器械包彻底冷却, 然后存储到供应中心无菌间或库房。

2.6 发放流程根据各科室的申领单, 对各科室进行条形码扫描发放, 同时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自动记录数据。

2.7 使用流程医院各科室根据申领单申领后, 由各临床科室操作追溯系统的子系统针对病人进行使用操作。

3 应用与效果

3.1 替代手工记录使用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前, 都是工作人员手工记录清洗方式、清洗设备、清洗时间、清洗锅次、灭菌时间、灭菌锅次等, 这样容易造成数据记录错乱, 更有记录数据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等问题。使用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后, 所有清洗记录数据和灭菌记录数据信息智能化, 无需手工记录, 实现无纸化, 让记录的数据更真实、更严谨、更完整。同时不仅实现了对灭菌结果的监测, 还达到了全过程监测的目的[3]。

3.2 实时监控使用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前, 不能很好的掌握物品的位置, 也不能及时召回过期物品与不合格物品, 只能等到患者出现问题后才能了解哪些物品出现问题, 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用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后, 能够实时掌握物品的位置, 有效避免了过期物品与不合格物品的使用, 将一切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3.3 规范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使用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前, 工作人员在操作流程上耽误时间, 当进入下一个流程时, 信息反映不及时。使用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后, 彻底改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 让流程更严谨, 保证了信息反应及时、完整, 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同时降低了工作强度、操作更便捷、更符合国家规定。

3.4 节省时间, 降低成本使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前, 各临床科室申领无菌物品, 与供应中心交涉工序复杂, 需要拿着纸质工单一一核对, 耗时、耗力。使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后, 网上提交申领单, 供应中心可以及时查看申领单情况, 根据申领单及时整理无菌物品,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 也节省了人力上的成本。

3.5 追溯整个系统的流程以条形码形式管理, 利用条形码可以随时查看物品的位置。包括清洗消毒追溯、灭菌追溯、物品追溯三个重要部分, 其中清洗消毒追溯, 可以追溯查看某个时间段清洗是否合格, 并且清楚的了解这一锅次中清洗了哪些物品。灭菌追溯, 可以追溯查看某个时间段灭菌是否合格, 并且清楚了解这一锅次中灭菌哪些物品, 可以查看详细的信息。医院手术器械信息追溯管理系统, 详细记录每一位手术患者的手术器械使用情况[4], 以及物品的流程操作是否合格,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追溯目的。以追溯为前提, 可以及时召回不合格或过期物品, 节省了人力召回与盲目召回的经济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3.6 条形码系统使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前, 只能手写器械包信息, 比如配包人、配包日期、锅次等。使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后, 将所有器械包的信息编入条形码系统, 每一个条形码代表唯一的器械包。将器械包整体回收之后, 整理进行清洗, 在配包阶段根据需要打包的情况重新打印条形码, 不需要手写信息, 采用全自动打包信息整理, 而且条形码上带有指示试剂, 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灭菌是否合格。其中, 器械包可以在清洗前主动跟踪与清洗后跟踪了解该器械包的状态, 如果清洗机与灭菌机开通端口后, 将追溯系统与机器连接, 器械包可以在回收、清洗、配包、灭菌、存储、发放各个环节通过电脑进行实时跟踪, 并且能够将清洗机与灭菌器参数数据投影到电脑端, 进行数据比对查看清洗或者灭菌是否合格, 无论在验证与举证方面都比较到位。

3.7 统计分析使用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前, 需要手工填写消毒供应中心每天、每月、每年关于器械包、消毒供应中心包、外来器械包、敷料包、特殊包、BD监测包的统计报表与分析, 护士长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进行记录, 不能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追溯系统后, 计算机可以提供详细的统计报表与成本的核算报表, 大大减少了护士长在统计与分析方面投入的时间与精力, 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消毒供应中心每天、每月、每年出入库提供更加科学的分析。

4 小结

系统界面简洁、成本低廉, 设计原则从实际工作出发, 结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与医院各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删繁就简, 让程序操作更加人性化, 更加简单、便捷, 让处于各个年龄段的医生与护士都能得心应手, 不需要为操作电脑、应用本系统而担忧。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的“心脏”, 也是数据的中心, 与各科室都有关联, 各科室需要申请、更换、使用物品, 在1 分钟内可以完成, 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力;使用条形码实现各环节质量追溯时, 可以采集数据分析, 达到实时、动态跟踪, 有利于开展持续的质量改进工作, 同时也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效率。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正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轨道。因此, 追溯系统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2009 年卫生部关于消毒供应中心的第10 号通告, 对消毒供应中心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 尤其是在物品追溯方面。同时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使用, 实现了对无菌物品从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使用的全流程质量信息的跟踪过程[5]。有效地提高了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和操作流程的工作效率, 实现了物品的可追溯, 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纠纷, 真正做到了安全、高效、规范、节能, 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摘要:介绍了本院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管理信息系统 (CSSD) 的建设, 实现了消毒灭菌物品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回收、清洗、包装及灭菌所涉及到的所有信息和无菌物品所处的状态等。利用扫描枪扫描各个流程操作者工号与器械包的条形码进入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 科学管理消毒供应中心, 做到省时、省力、省成本;使用该追溯系统后, 规范了工作流程、实现了实时监控管理、定岗定位, 系统操作简单、便捷、成本低廉, 方便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使用;认为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使用, 有效地提高了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和操作流程的工作效率, 实现了物品的可追溯, 在安全、高效、规范、节能的管理上前进了一大步。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2009-4-1.

[2]于风玲, 刘小华, 胡国凤.影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的清洗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 2010, 20 (4) :516-518.

[3]钟秀玲.郭燕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理论与实践 (第三版) [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4.

[4]郁慧婷, 邹亚萍, 江逸娟.手术室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患者安全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3:127-129.

消毒系统 篇9

关键词:游泳池,臭氧,消毒

0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娱乐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许多城市都修建了室内游泳馆。室内游泳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池水消毒。《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14:89)中规定,游泳池池水可采用臭氧消毒或氯消毒的方法。由于臭氧消毒主要具有高效性、高洁性的特点,在环境中可自然分解为氧,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因此广泛采用。但臭氧消毒属于瞬间杀毒,作用时间短,挥发快,故在国内的游泳池实际运行中,一般都将两种消毒方法相结合,形成互补以达到规定的消毒效果。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介绍及游泳池实际运行经验,对如何设计游泳池臭氧消毒系统总结介绍。

1 臭氧消毒系统设计的主要参数

在国外游泳池臭氧消毒系统的主要参数是CT值,其中C代表臭氧浓度,以mg/L计;T代表接触时间,以min计;CT值表示二者的积,即消毒的有效性。例如臭氧浓度为0.4mg/L,接触时间为4min时的CT值等于1.6。游泳池水温越高,反应时间就越短,相应的CT值就低。

美国环保局(EPA)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根据试验结果,他们认为饮用水进行臭氧消毒所需要的CT值是1.6。而在欧洲和加拿大等地区规定游泳池的消毒CT值也是1.6。当然饮用水和游泳池水,也有不同的地方,主要是:(1)饮用水是直流的,而游泳池的水是循环的,每天必须保证循环2-3次;(2)游泳池水所需要的氧化剂用量与泳池内人数有关,人数越多,用量也要相应增加;(3)饮用水与泳池水的温度不同,通常泳池水的温度要比饮用水要高;(4)游泳池水的消毒要加入辅助消毒剂,通常为氯;(5)游泳池水在过滤之后,使用臭氧消毒。

从上述看来,将臭氧消毒系统的CT值设置成1.6是比较合理安全的。有些地区采用低的CT值0.8,臭氧浓度为0.2mg/L~0.25mg/L,接触时间为3.5min~4min,此时作为辅助消毒的加氯量可减少65%。当氯作为主要消毒剂而臭氧作为辅助时,CT值可小于0.8,臭氧浓度小于0.5mg/L,接触时间小于1min。

2 臭氧消毒系统主要设备选用要点

(1)臭氧消毒流程主要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投加装置(水射器,加压泵等)、臭氧与水混合器、臭氧与水接触反应罐、多余臭氧吸附过滤器(分滤消毒无此装置)和尾气分解器。(2)应优先选用效率高,臭氧浓度高、性能稳定、使用寿命较长的氧气法制备臭氧的臭氧发生器。(3)空气法制备臭氧的臭氧发生器应有空气干燥及过滤装置。为保证臭氧量,臭氧发生器的台数宜为多台。(4)应具有负压自动投加和确保安全的装置(如臭氧泄漏检测、报警、短路、冷却水和变压器过温等)。(5)应具有加压泵、循环水泵、机柜开关等连锁保护功能。(6)臭氧发生器及投加房间选用ORP监测环境臭氧含量。(7)应向供货商索要详细资料、产品认证及执业资格等证明。(8)全系统管路流程图如下。

臭氧消毒系统的安装,通常是通过射流器将臭氧注入水里,一定要保证射流器的压力达到要求,因此有必要在旁流管旁边安装泵加压。射流器后的水和臭氧混合液从上侧进入不锈钢反应罐充分接触后,从下侧流出并与游泳池循环水的主管相连。旁流管中的水在高臭氧浓度下消毒后再和主管中的水混合并产生氧化反应。商业游泳池水循环周期采用6h,旁流管水流量为循环水主管流量的5%~15%,可保证臭氧在进入主管线前有足够的传质效率和足够的接触时间。

主要消毒剂为臭氧时,CT值可采用1.6(0.4mg/L×4min)来确定臭氧系统的大小。商业游泳池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发展中人们发现在这样的系统中用ORP控制器可正确控制池水中臭氧浓度。当臭氧发生器产气中臭氧重量浓度等于4%~6%时,ORP控制值为850mV。在系统中需要两套ORP装置进行运行。在旁流管上即在反应罐的出水管上安装第一套ORP控制器的探头,并合理控制臭氧系统,根据泳池人数控制臭氧用量。第二套ORP控制器的探头装在主管与旁流管连接处之后,当游泳池水循环系统的回水管中臭氧浓度过高时关闭臭氧发生器而提供安全保证。上述浓度是指在加辅助氧化剂之前的浓度(加氯量为0.2mg/L~0.5mg/L)。

由于旁流水流回主管后至少被稀释4倍,系统中剩余臭氧浓度任何时候都不会超过0.1mg/L,仅有极少量臭氧流到游泳池中或放出剩余臭氧,符合OSHA规定室内游泳池水面上剩余臭氧浓度为0.1mg/L的要求。为了保证安全,在游泳池和水处理设备间应安装臭氧监测仪。

射流器尺寸可根据旁流水流量,进出水压力和臭氧发生装置所需的空气流量计算确定。

按下式确定臭氧发生器的大小:

臭氧发生器产量(g/h)=循环水流量(m3/h)×臭氧投加浓度(g m3)。例如容积为380m3的游泳池,臭氧投加量为0.4mg/L(g/m3),游泳池水循环周期采用6h,循环水流量为380/6≈63m3/h,则臭氧发生器的最小产量应为63×0.4=25.2g/h。反应罐用来使水中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被溶解的臭氧氧化并进行消毒杀菌,因此设计反应罐时应消除水的短路,保证水在罐内有一定的停留时间。为了使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高,含臭氧的水从反应罐上侧进罐,下侧出水。反应罐上部的自动排气阀应与臭氧破坏装置连接使在进入大气前除去未溶解的臭氧。反应罐的容积按下式确定:

反应罐容积(m3)=循环水流量(m3/h)×旁流水百分比(%)×反应时间(h)。例如380m3游泳池池水循环周期采用6h,循环水流量为63m3/h,旁流水流量为循环水流量的25%,接触时间4min,则反应罐最小容积为63×0.25×0.067=1.05m3。

在游泳池水温度范围内,池水中溶解的饱和浓度遵循亨利定律,臭氧发生器产气中臭氧浓度越高,水中饱和浓度也越高,溶解臭氧的传质平衡浓度也越高,消毒性能越好。在选择臭氧发生器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3 实际应用中注意事项

由于臭氧具有易挥发性,强烈的刺激性,对人体的呼吸器官损伤特别大。因此在有人游泳时开启臭氧,如果浓度控制不好,过大,则容易出现伤人事故,国内泳池已经出现过此类事故。故实际在臭氧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一般都在游泳馆下班,游泳池没人时进行臭氧消毒,此时可以适当加大臭氧浓度,以提高消毒效果。

4 总结

消毒系统 篇10

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在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2009年4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WS 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该规范明确规定:“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1]。为了更好地保证医院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运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采取信息化手段,通过“消毒供应追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CSSD对无菌器械整个循环流程的全面追溯和质量监控,进一步优化CSSD业务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追溯管理系统”是一套连接医院CSSD与所有临床科室之间,用于灭菌物品质量控制和追溯管理的信息系统。它利用条形码与电子标签技术,通过粘贴和扫描条形码标签的方式,系统对灭菌物品所经历的全过程进行跟踪,随时掌握灭菌物品的状态。如果发现有灭菌物品质量不合格,即可通过系统记录追溯到灭菌物品清洗消毒、打包、灭菌全过程的所有参数,然后根据参数分析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同时迅速查找到灭菌物品所在包,对无菌包进行重新审查,当包不合格时,能及时召回同一批次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包[2]。

1 消毒供应中心现状

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为标准,当前,多数医院CSSD均存在着建筑布局不合理、环节质量控制管理不到位、制度缺失操作不规范等问题[3,4]。如消毒供应流程记录还处于手工状态,极易造成信息不完整、不规范、不及时,信息随意性、可改性、不准确、易损坏等弊端,以至于在跟踪和追溯有问题的无菌物品时难度增加,更加无法控制和动态掌握各流程信息;在管理上,工作人员的责任不明确,数据资料统计的不及时,资源利用不合理,无形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CSSD成本[5],更加影响管理人员决策的准确性。

采用信息化手段,运用消毒供应追溯管理系统来管理消毒灭菌工作,能够实现医疗物品的质量管理与CSSD无菌物品追溯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6],从而达到提高医院CSSD管理效率的目的。

2 CSSD流程设计

为了严格遵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6项卫生行业规范,我们根据清洗、消毒、灭菌3大重要环节把CSSD划分为去污区、清洁区、灭菌区3个区域[7],围绕每个区域的工作重点进行流程设计,对影响消毒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与环节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性[8]。所以,CSSD流程设计是整个追溯管理系统的关键。

2.1 去污区流程

(1)下收人员携带手持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进行回收登记,清点器械数量无误后,交接人员进行身份扫描确认,回收至CSSD确认无误后进行分类,篮筐条码标签牌采用颜色区分便于管理。

(2)清洗环节记录流程并关联设备,同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对于某些包既有手洗也有机洗的情况,可在记录流程上予以区分。

(3)手工清洗环节需要记录,可以按照起点加终点的记录方式,也可以按照手工清洗步骤进行记录。

2.2 清洁区流程

(1)对清洗消毒质量进行审核,记录不合格器械并留存,且进行记录。

(2)对清洗消毒合格的器械进行相对应的打包,在标签上记录基本信息,打包程序界面可显示器械包图片,并可以对单个器械分别显示图片,以便于操作时参考。

(3)灭菌环节操作人员需记录每锅次包信息,系统同时采集灭菌设备运行数据。

2.3 无菌区流程

(1)灭菌完后根据包外指示标记对灭菌结果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记录到系统中[9]。

(2)发放环节需增加“二次发放”流程,由无菌室→二次发放岗位→临床科室的流程进行记录。

(3)下收数量=下送数量,根据下收的情况将无菌包发到相关科室,并记录交接人,无菌仓库存储的一次性无菌物品需要对库存及有效期进行管理。

2.4 临床和手术室

临床科室和手术室使用登记、领用确认、无菌物品预订,手术室和临床科室接收到CSSD发送的无菌物品后,先通过扫描枪或者PDA对无菌包进行扫描登记入库,领用时也要做出库确认操作。无菌物品预订是针对CSSD作息时间,对预订需要的无菌物品、预订的时间节点有所限制。

2.5 外来器械处理

临床科室待灭菌物品,由消毒员在去污区进行收取,并直接进入灭菌环节;外来物品灭菌记录与临床科室带灭菌物品区分开来。

2.6 条码标签的应用

采用65 mm×50 mm标准规格标签,三段式设计,手术室可留存包条码,病人病历也可根据需要留存。针对手术器械包定制器械盒专用标签,打印内容包含三段式条码及包名称,其余信息可根据科室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条码标签如配备包外指示标记,需保证满足相关规范对变色时限的要求。

3 消毒供应追溯管理系统功能

消毒供应追溯管理系统主要的构成模块有:回收、清洗消毒、配包、灭菌、发放、仓管、临床科室使用、追溯管理等。功能模块流程图,见图1。

3.1 回收

依据包的一维条形码对包中的器械进行回收处理,对回收过程中发现丢失的器械进行丢失预登记,确认器械丢失后再进行库存调整。并对存放回收器械的网篮条码进行扫描记录,使网篮与回收的器械之间建立关联,作为后面流转环节中的标识使用。一包对多网篮的情况,利用网篮牌颜色进行管理区分。

3.2 清洗消毒

对回收器械(以网篮为单位)清洗消毒操作进行记录,如果需要手工清洗,可根据实际操作环节进行节点记录。同时可以监控清洗消毒设备状态,并对消毒设备清洗操作进行记录。

3.3 配包

首先对回收器械(以网篮为单位)的清洗消毒质量进行审核,记录审核结果以及审核人和审核时间,对不合格的回收器械进行重新清洗并记录,可实现单件器械记录或网篮记录,记录方式通过扫描器械二维码实现。其次依据系统提示的包配置把器械和包进行唯一对应(即配包),记录配包的种类、数量以及配包人和配包时间。最好是对配包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合格的情况下打印编码唯一的包条码标签,该包条码标签是包在整个追溯过程中的唯一标识。

3.4 灭菌

对已配包的包灭菌操作进行记录,即记录一组包使用哪个清洗灭菌设备,由谁在什么时间开始灭菌。同时打印灭菌的唯一锅次条码标签,然后以锅次为单位对一组包的灭菌质量进行审核,记录灭菌审核结果、审核人、审核时间。

3.5 发放和仓管

对无菌包的发放依据无菌包的一维条形码,记录每个包由谁在什么时间发放给哪个临床科室,同时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发放进行管理。对仓库中物品的库存、无菌包的有效期、物品的入出库操作进行管理记录。

3.6 临床科室

对包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记录,关联病人信息。开包检查不合格的包进行登记,记录不合格原因留存分析,并待回收。另依据使用情况向CSSD进行包和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订购,订购设置分时间段进行。

3.7 追溯管理

对包的生产过程、包的流转情况、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情况、使用包的病人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记录,在发现一个器械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及时地通过无菌器械包上的条形码进行追溯,迅速地了解该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是否合格,并且查找同一批次灭菌的所有器械包的质量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无菌物品,通知包所在科室停止使用,并及时召回[10,11]。

除此在外,系统还包括一些如生产管理中的包生产计划排定、包价格制定、成本核算、利润计算等简单功能。

4 消毒供应追溯管理系统应用与体会

4.1 消毒供应追溯管理系统应用

(1)工作过程自动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实现整个工作过程包括回收、清洗、打包、灭菌、存储、发放、使用及追溯查询等的信息化,改变了过去手写记录的传统做法,优化了工作流程、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业务流程规范化。此系统对CSSD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跟踪和监控,操作错误和不规范的地方都有预警提示,从而促进了CSSD业务过程的规范化,保证各业务环节的规范操作及质量管理。

(3)数据传输网络化。采用无线网络信息技术,无线信号覆盖全院。在CSSD、各病区、手术室等地方,可随时随地通过PDA扫描无菌器械包上的条码进行数据记录,可根据病人识别条码(腕条),在器械包使用时对包和病人双重核对,有效避免误用与错用情况的发生,使病人安全得到最大限度地保障[12]。

(4)资源利用合理化。人、财、物等资源由计算机辅助统一管理,可达到对无菌包再生流程成本控制,杜绝无菌器械在使用过程中过期或丢失造成的浪费。根据科室的流转过程和使用情况,合理进行生产和采购,降低库存大量堆积的情况,节约了成本。

4.2 消毒供应追溯管理系统体会

消毒供应追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无菌物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确保了无菌物品的供应质量,降低了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对提高病人的医疗安全与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CSSD的信息化管理,规范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消毒灭菌的专业化水平;合理地利用资源,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医疗成本;同时结合医院信息系统,为外部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感控信息化交互平台。

参考文献

[1]廖小环,陈善泽,陈丽娟,等.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13-14.

[2]李海君,王晓荣,王茂光.质量管理“五追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6(6):164-165.

[3]赵迎春,郝冬梅,刘卫.浅谈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规范化管理[J].吉林医学,2012,4(33):892.

[4]马建华.我院供应室的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3,27(12):119-120.

[5]谈哲昊.供应室RFID信息管理系统综述[J].数字医疗,2011,(9):63-64.

[6]郭国斌,刘承军.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包追溯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6):52-53.

[7]王波.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259-260.

[8]史建英.医院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作探讨,2008,4(9):106-107

[9]徐夏英,谢丽.基层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护理与临床,2007,11(4):339-340

[10]喻船丽,刘于,叶庆,等.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护理管理研究,2010,12(24):3260-3261.

[11]林惠卿,吴清玲,郑培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5):112-113.

消毒系统 篇11

【关键词】物理消毒化学消毒中药消毒

【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84-01

1物理消毒方法

1.1层流净化

层流净化是目前公认较为理想的空气消毒措施,主要靠初效、中效、高效和超高效过滤系统对进入室内空气的颗粒物加以控制。手术室采用层流净化系统可使空气达到Ⅰ类环境标准,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研究显示采用空气层流系统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和ICU病区进行空气消毒,可确保病房的纯清度级别。但层流消毒净化设备昂贵,并有特定设置要求,在中小手术室中尚未普及。

1.2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传统的空气消毒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能使微生物细胞内的核酸、原浆蛋白和酶发生化学变化,致微生物突变或死亡,同时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臭氧加强消毒作用。在进行有效照射后,紫外线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繁殖

体、空气细菌芽孢、结核杆菌、真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等各种微生物,目前仍然是医院消毒的主要形式。但紫外线照射时释放能量较低,穿透力弱,且紫外线易引起皮肤损伤和电光性眼炎等不良反应。因而紫外线空气消毒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3等离子体消毒

等离子体的杀菌作用主要靠电离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原子、分子和自由基等活性氧化物质与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反应,致细菌死亡。低温等离子体消毒器对流经放电对附近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能摧毁广谱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真菌等,可在动态环境下持续消毒。黄辉萍等研究发现,手术室运行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120min,对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2.35%。动态环境下持续消毒,会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空气中自然菌数呈上升趋势,但总菌数仍可保持在200cfu/m3以下,符合II类环境要求。由于离子体消毒设备昂贵,低温灭菌操作规程、标准和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

1.4光催化消毒

光催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空气消毒方法,主要利用光触媒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强氧化性能的羟氧自由基等活性成分进行杀菌,同时还能氧化分解空气中有害气体,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器在静态或动态条

件下均可保证空气菌落数在较低水平。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净化器应用形式多样,消毒作用快,效果可靠,可适用于各类医疗用房的动态空气消毒。

1.5高压静电吸附消毒

高压静电吸附消毒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高压静电场使空气中携带微生物的尘粒带电负荷,经过吸附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在静态环境下,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运行60min,可使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总数下降到200cfu/m3以下,空气净化效果达到Ⅱ类环境卫生标准。动态环境下,采用静电吸附空气消毒法能有效降低急诊外科换药室内空气细菌数量。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方法简便、易行,可在动态环境下连续消毒灭菌,能够保持空气质量,且不污染周围环境。

2化学消毒技术

2.1甲醛气体熏蒸

甲醛是一种高效的空气消毒剂,其杀菌谱广,对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及病毒等均有杀灭作用。甲醛空气消毒的使用方法有甲醛加高锰酸钾法和甲醛加热熏蒸法。甲醛消毒空气时的适宜浓度,40%的甲醛溶液加热熏蒸,使用10g/m加入等量水及按甲醛、高锰酸钾适当配比进行空气熏蒸。用甲醛气体进行空气消毒时,相对湿度在80%-90%最好,不应低于70%。甲醛对人体有危害,我国消毒技术规范已经规定不得用甲醛进行室内空气消毒。但甲醛具有消毒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被消毒物品无损害等优点,在有些情况下仍然有用于空气消毒。

2.2过氧化氢气雾消毒

过氧化氢是一种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对各种微生物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过氧化氢杀菌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浓度影响最明显。过氧化氢酶和其他过氧化物酶对低浓度过氧化氢杀菌效果影响显著。用含l5-30g/L过氧化氢水溶液进行气溶胶喷雾,对室内空气能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2.3过氧乙酸气雾消毒

过氧乙酸被认为是比过氧化氢更有潜力的消毒剂,杀菌广谱、高效、能够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过氧乙酸作为空气消毒剂的最佳使用形式是气溶胶喷雾法。一般预防性空气消毒用1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按l0-20ml/m用量进行气溶胶喷雾;针对严重呼吸道传染病或某些终末消毒,可用5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按l0-20ml/m用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均可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

2.4臭氧气体消毒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广泛应用于空气消毒。采用臭氧消毒室内空气时,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2.5二氧化氯气体消毒

二氧化氯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刺激性,杀菌速度快,副产物较少;二氧化氯具有不稳定性,不宜长时问储存,多数制剂应现配现用。空气中二氧化氯浓度达到50mg/L时,作用20min能100%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增强,随着温度降低,杀菌作用也降低,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消毒时问要明显延长。室内空气中二氧化氯用量为95mg/L,作用1min,能够杀灭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菌99.999%;其对金属腐蚀程度属于轻微腐蚀,低于过氧乙酸。

3中药空气消毒研究情况

目前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特别是化学消毒剂方法多不适合人在条件下,中药作为空气消毒剂刺激性较轻,有时人在条件下可以耐受。有研究证明,纯中药熏剂或喷雾剂都可以有效杀灭空气中细菌繁殖体,实际应用消毒效果可以与紫外线无明显差异。但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批准过纯中草药消毒剂上市,也没有把中草药杀菌物质列入消毒剂序列,中草药消毒尚在研究探索之中。

4讨论

综上所述,空气消毒技术对空气消毒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克服一些消毒因子单用时的缺点,将多种消毒因子联合使用,提高消毒效果,缩短消毒时间。

参考文献

[1]李慧.紫外线对微生物检验室空气消毒的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25-1226.

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12

消毒供应中心作为现代化、信息化、集约化的新型医院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几乎与医院每个临床及辅助科室都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 具有工作量大、器材设备种类繁多, 无菌要求高等特点。近几年, 临床科室的需求量是日益剧增, 卫生部也下发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三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这给消毒供应中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可见消毒供应中心的改革刻不容缓。

采用B/S模式和Spring框架, 使用条形码技术对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设计和开发, 实现传统手工工作模式到网络管理模式的延伸。能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进行全程跟踪和质量追溯管理, 科学监控其操作流程, 保证了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供应链的质量, 提高了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及临床科室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帮助医院消毒供应室实现科学准确的内部管理, 提升了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水平。

1 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的关键技术

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Spring、B/S模式、条形码技术等学科。具体包括:

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DI和AOP容器框架。使用Spring框架实现追溯系统, 可以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交给Spring, 降低组件之间的耦合性, 让我们更专注于应用逻辑, 从而降低开发成本;此外, Spring还可以使应用独立于各种应用服务器, 真正实现Write Once, Run Anywhere的承诺, 从而降低系统运行的硬件成本。

B/S结构 (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 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 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 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 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 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 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 “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 “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 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 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 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在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中, 给每一个器械包都指定一个唯一的条形码, 从而可以方便的管理和追溯每一个器械包。

2 系统功能及模型实现

2.1 系统功能

(1) 登录功能:该功能主要是让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用工号进行登录, 而非消毒供应室人员无法用工号进行登录。

(2) 回收功能:该功能主要是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包进行回收操作, 从而记录回收环节的信息。

(3) 清洗功能:该功能主要是让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包进行清洗操作和清洗审核操作, 从而记录清洗环节的信息。

(4) 配包功能:该功能主要是让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包进行新增操作、配包操作和配包审核操作, 从而记录配包环节的信息。

(5) 灭菌功能:该功能主要是让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包进行灭菌操作和灭菌审核操作, 从而记录灭菌环节的信息。

(6) 入库功能:该功能主要是让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包进行入库操作, 从而记录入库环节的信息。

(7) 发放功能:该功能主要是让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包进行发放操作, 从而记录发放环节的信息。

(8) 使用功能:该功能主要是让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包进行使用操作, 从而记录使用环节的信息。

(9) 异常处理功能:该功能主要是用于查看并处理系统中出现的异常操作。

(10) 追溯功能:该功能通过对手术器械包在各个环节的跟踪和记录, 从而可以查询出手术器械包在每个环节的详细信息。

(11) 成本统计功能:该功能主要用于统计供应室和手术室的成本, 并对成本进行分析和处理, 形成相应的报表。

人员工作统计功能该功能主要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算出每个的员工的工作总量和工作质量,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3.2 系统模型

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设计和实现, 应以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和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为依据进行, 以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为主体, 按照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习惯、工作建议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设计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应适应大多数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需求, 帮助他们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简易化的完成他们的日常工作。

系统模型如下:

客户端。当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 通过客户端与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进行交互, 帮助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完成工作。系统还可以通过客户端的请求, 唤醒系统数据库反馈, 调用一定的判断机制, 提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操作是否有误, 从而帮助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更加合理的完成工作。

流程模块包括回收模块、清洗模块、配包模块、灭菌模块、入库模块、发放模块、使用模块, 这些模块是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细分为七个环节。通过这些流程模块,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作细分, 从而更加专业和熟练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数据库包括文字、图片、数字、字符等各种信息, 是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中各种信息的合集。通过数据库不仅可以更加安全的保存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中的重要数据信息, 还可以更加方便、快键的查询出指定的数据, 从而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 并提高工作效率。

核心控制功能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 处理客户端的各种请求, 将各个模块生成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 然后存储到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 并将指定格式的数据呈现到客户端, 实现系统与工作人员的互动。

4 系统总结

用户的工作流程与器械包追溯是本系统实现的核心内容, 本文以此为重点, 参考了大量资料和现有的主流思想, 给出了具体的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解决方案。本系统建立在Java基础之上,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 充分利用了Java的核心设计思想, 对系统的可行性实施给予了充分的考虑。

对于用户的工作流程, 本系统将其依次分为回收、清洗、配包、灭菌、入库、发放和使用七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通过JS提供了合理的插件, 用户只需要做简单的点选即可完成相应的功能。但由于一些外部条件的限制, 在读取清洗机与消毒机的工作数据时, 存在了一些障碍;对于本系统的器械包追溯, 管理员通过该功能可以快速、方便的查询出器械包的详细信息, 从而大大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但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 实际工作经验不足, 加上时间有限, 对于该系统还没有研究得非常透彻, 所以系统开发难免有一些疏漏和研究得不够透彻的地方, 因此其中的一些设计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实现了消毒供应室追溯的基本需求。此系统的应用可以明显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使整个供应室的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

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CSSD) 承担着各科室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 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为解决现状, 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发布, 12月1日强制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项行业标准: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检测标准, 用来完善供应室的质量控制和物品安全。为了满足卫生部对手术器械质量的追溯要求和医院内部管理的需要, 在对供应室和手术室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调研后, 采用B/S架构, 设计了消毒供应室追溯系统。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CSSD,追溯系统,供应室

参考文献

[1]孟晓东, 乔桦, 吕明.医院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维修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08, (7) :81-82.

[2]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J].中国护理管理2009, (06) :82-83

【消毒系统】推荐阅读:

设备消毒05-28

熏蒸消毒06-16

消毒故障06-20

消毒杀菌06-21

免疫消毒06-23

消毒工艺07-03

洗手消毒07-23

皮肤消毒07-27

清洗消毒08-16

终末消毒08-17

上一篇:辅助平面下一篇:高校教学管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