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道路

2024-09-20

高校教学管理道路(共10篇)

高校教学管理道路 篇1

高校档案完整性和真实性严重影响着高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规范着学校其他管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校档案工作已经逐渐由实体化转向虚拟化, 与此同时, 我国的教育体制处在转型时期, 高校之间合并、分立、扩招等现象层出不穷, 这些改变导致我国高校原有的档案管理理论、观念以及模式等已经不能适应现有高校的运转。因此,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有必要研究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给高校档案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努力探索未来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道路。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

高校档案工作为高校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料, 它属于一种服务性、条件性的工作。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 认为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有利于高校教育评估工作的开展

进行高等学校教育系统的评估工作不仅是国家教育部对各大高校提出的要求, 同时, 教育评估工作也是提高学校教学以及管理等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 不论是教育部对高校进行教育评估或是高校开展自我教育评估, 都离不开丰富、全面的学校原有档案。高校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全面性影响着教育评估工作的开展。只有在丰富的档案材料的基础上, 教育部评估工作组才能对高校做出全面、公正、正确的评估, 高校才能通过不断地自我评估发现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 档案反映了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影响学校教学方面的改革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准备的教案和相关课件、公开课中评课老师做的听课记录等等, 这些都属于学校档案材料的内容;学校每一个学期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等也隶属于学校档案材料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将影响学校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另外,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转型时期, 各大高校将从体制、教学、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化。不管改革具体从哪个方面着手, 具体的改革计划开始前都离不开高校原有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档案材料。只有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反复的论证和修改, 才能确保高校教育改革顺利实施、稳步前进和取得最终成功。

(三) 为高校各项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开展科研工作是高校实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这项重要任务的准备工作之一, 同时, 科研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我国目前各大高校的科研工作都是建立在原有教研成果的基础上。

二、未来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道路

(一) 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 我国各大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归纳起来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成绩:第一, 我国高校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档案馆或校史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各大高校也逐步成立了档案网络系统;第二, 形成了完整、有序的档案管理制度, 在此基础上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第三, 培养了一大批知识水平高、业务水平熟练的档案管理人员;第四, 档案管理方面的编研成果显著, 出版了《年鉴》、《大事记》、《规章制度汇编》等一大批借助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书籍。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成果显著, 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与国外档案管理工作相比, 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第一, 部分档案工作者自我思想意识和道德存在问题;第二, 档案管理人才缺乏, 就全国所有高校而言, 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偏低;第三, 档案管理设施陈旧, 技术手段落后;第四, 档案对公众开放度不够, 档案信息的利用度不高。

(二) 未来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道路

针对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在借鉴国外的档案管理经验的同时, 结合自身实际工作, 笔者认为未来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变革, 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一, 解放思想, 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意识。思想和观念方面的更新是人类历史上各项变革的先导, 所以, 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首先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必须认清档案工作面临的具体形式, 加强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所处重要地位的认识, 同时要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意识, 即竞争、时效、科研、资源共享以及开放五大方面的意识。

第二, 转变管理模式。在未来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各大高校要努力实现三大转变:一是由以档案实体管理为主向以人管理为主的转变;二是由以制度性管理为主向以弹性管理为主的转变;三是由局部性管理向全面性、信息化管理的转变。

第三, 全面推进高校档案管理的科技化、现代化。这里主要通过加快计算机技术的推广以及信息网络的建设来实现。

总之, 只有对高校档案管理进行全面的改革, 使之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才能发挥档案管理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

摘要:高校档案是指高校在日常的教学、行政管理以及科研等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 以文字、声音、影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 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资料。高校档案不仅记录了学校的历史活动, 同时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主要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作用,发展道路

高校“严进宽出”制度的选择道路 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严进宽出;宽进严出;严进严出

我国高校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实行统一招生、统一考试和统一毕业分配制度。学生入学要经过严格的考试,而后经过四五年的培养,学生基本都能毕业,高校实行“严进宽出”的教育制度,这种制度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一方面是因为入学把关严,学生整体素质好,具备宽出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招生时按社会用人需求计划安排的,毕业后要按计划分配到各用人单位,无就业之忧。就本科院校而言,以福建省为例,文革前仅有四大四院,它们是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农学院、福建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和福建第二师范学院。这其中仅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具有一定的规模外,剩下的均为小院,招生人数受很大的限制。八十年代以来,福建省的高等院校比肩全国先进的省市,飞速发展,就数量而言,现在的福建省有本科院校二十四所,这还不包括各大学下的二级学院和民办高校,尚有许多在升格或准备升格之中。就规模而言,原有的四大四院,过去学校占地几百亩,现在均在两千五百亩到三千亩之间,各校的在校生均在两万人左右。

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大幅度的扩大该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而且在几年内还将进一步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据统计,时至2014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因此,严进变成了宽进但宽出依然如故、即宽进的学生绝大部分也如期毕业了。我们在高等教育上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表面上是严进宽出和宽进宽出结合的怪物——考试的严和录取毕业的宽,实际上是宽进宽出,有些不符合上大学条件、不具备大学生素质的学生也进大学。不少人进大学后,素质不行学习能力不够,只求混文凭,高校成为娱乐恋爱的场所,不思进取,我行我素。由于学校毕业的把关不紧,导致一批批不合格的大学毕业走上社会。

今天上大学更像是为了将来走进职场是用的敲门砖,我国的大学生质量更令人担忧的。北京大学前校长智宏曾深刻指出:“优秀的学生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关键看大学有没有本事把这批学生培养出来;高校不应看重招了多少高状元,更多关注的应是能否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才环境。”这是从大学教育的角度上的思考,我认为其根本原因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表面的“严进宽出”和实际的“宽进宽出”的制度,现已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了。

为确保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目前这种名为“严进宽出”实为“宽进宽出”制度不宜再延续下去, 围绕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的讨论,必然会引出两种高等教育模式的选择,即“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应该说,“宽进严出”是当前国外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培养方式的主流模式,在这方面上,可以借鉴的国外经验很多。

美国高等教育典型的“宽进严出”模式。一般高校,尤其是社会学院,高中毕业生可以注册入学,必不考试,毛入学率高达80%以上,但能够取得学位者仅为50%~60%,淘汰率高达30%。法国一般的大学没有任何入学考试或入学筛选,高中毕业生均可进大学学习,但入学后考核非常严格,有40%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不能获得任何学位和文凭而离开大学。在德国,为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各大学和专业都保持着一定的淘汰率,有的学校和专业的淘汰率高得令人难以想象。如亚琛工业大学的平均淘汰率近50%;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电子技术专业淘汰率有时高达90%,淘汰的原因包括在规定的时间内拿不到规定的学分、论文不符合要求等。韩国大学招生计划中,追加了30%的名额,而在毕业时,至少有30%的人被淘汰。国外高校进入大化、普及化后,实行“宽进严出”的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大学的大门向每一位高中毕业生敞开,显示了教育的公平性,但入学后严格按大学的标准培养学生,要求学生、考核学生,全部合格方能毕业,这是大学的质量。

国外高校进入大化、普及化后,实行“宽进严出”的制度,要涉及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以德国的大学与我国的大学做个细比较,其不同之处有,第一毕业率。德国大学普遍毕业率较低,像理工类大学,很多专业每年百分之五十的毕业率是很正常的。我的理解,主要难在闭卷考试,大部分考试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但每个专业总有几门重点课,很多人考三次都不过,只能被开除。另外的德国的教授并不像中国教授那样讲人情讲情面讲官位讲金钱,不过就是不过,没任何通融,否则就砸自己的饭碗。中国的大学生基本都能毕业,一个班最多也就几个拿不到毕业证,因为考试要求松,学生很容易通过。当然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中国学生是严进的,寒窗苦读十二年,通过残酷的高考,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善于考试;德国学生是通过高中毕业考试拿成绩自己申请大学,这个难度要比中国的小。事实是我们的大学要求宽松,教授们充满人情味,也不愿意自己教的学生考得差,反而落下不会教学的恶名。第二学分制。中国大学学分制的改革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由于它的变化会让大学发生方方面面的改变,德国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就是你修够了你学科内的学分就毕业,你如果有能量,一学期就可以考完所有考试,如果你不想学,一年不考试也没人管你,所以德国大学没有4年本科3年硕士之说,只有一个规定学期数。很多学生在大学呆了10年也没毕业,学校也不管,当然,现在德国教育体制也在变革,对于长期呆在大学的学生采取高收费的措施。中国大学基本还是模拟学分制,只有其表而无其实,就是必须4年毕业,这里的学分其实已经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了。第三学习模式。德国大学的教育是多样化的,比如经济工程机械制造专业,并不只有大堂课这么简单,像涉及机械、力学方面的有练习课,而他的老师是高年级的学生,练习课成绩带入最后的考试成绩,而练习课助教自己也有金钱或成绩得到。这样的方法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督促了学习,加强了各年级学生的交流,非常值得借鉴。团体化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上面的两种课,基本上每个专业都会有讨论课,对于一个题目,助教往往强调要分组,几个人合作,最终只看小组成绩。德国人的团体协作能力很强,而个人却很一般。而中国学生一般来说个人能力很强,但总喜欢单枪匹马,这估计和咱们的性格以及教育有关吧。综上分析,国外大学“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制度有这几个特点,大学的规模并非一味的扩大但校门是敞开的,学生是自由自主发展管理主要靠自我约束的,毕业是一定要合格的。

我国高等教育是否能将“严进宽出”变为“宽进严出”呢?有学者认为,“宽进严出”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具体国情,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宽进严出”使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出现不平衡,造成资金、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持此种观点的学者将之形象地比喻为“人多地少的中国不能推行广种薄收,只能推行精耕细作”。而且目前的中国像是世界最大的工厂,所缺的是一线的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大学生进入工人行业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在世俗的观念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当工人是低就,很少大学生愿意干。

再看“宽进”的内容,“宽进”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是指进一般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应放宽入学条件,高中毕业生只需参加联考或凭高中会考成绩和高中毕业文凭即可报名入学,特长学生经推荐可免试入学。“严出”是指学生入学后严格按大学的标准培养学生,要求学生、考核学生,全部合格才能获得毕业文凭、学位证书,凡未达标者,不得毕业。实行完全学分制,修够了学科内的学分就毕业,采取宽松的学习期限,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发选择,对核心课程应实行教考分离,要制定淘汰制度,越是宽进的大学,淘汰率应越高,凡是注册入学的高校,淘汰率应不低于30%。为保证国家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设若干所世界知名的一流的大学,而对国家这几所以科学技术研究为主的重点大学可采取“严进严出”教育模式,这种有点有面的发展应为当前中国的国情最为相宜。

“宽进严出”是否能执行,取决与三个因素,即经济基础、社会需求和制度的建立。

首先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属于上层建筑的教育必然由这个年代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第一,国家的经济实力。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如何?以2014年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看,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累计140350亿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财政收入6449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75860亿元。我们国家的经济已具有一定的实力,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2806.46亿元,比上年的30364.72亿元增长8.04%。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6102.72元。第二,学费收入。高等教育费用由国家全包制到收费制,但大学采取的是学分毕业制,没有硬性的学年规定,以时间弥补金钱,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第三,高校规模。有人担心,采用“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策略后,进大学的人数大幅增加,现有的高校资源无法承受。这种情况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其一,我国的高校在近几年大多数都进行了整编扩充圈地建设,高校教育资源呈现出过剩的势头,一般本专院校已经开始为如何招到学生而发愁。其二,参加高考人数逐年下降,大学生人数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重点大学抢生源和一般本专院校做广告宣传招生,比比皆是。其三,“宽进严出”后采取的管理方法不同,在生活方面,学生将采用更灵活的学习生活方式。这为高校增容提供了条件。

其次是社会要求。社会呼吁强烈的教育的公平问题,即教育资源公平、教育机会公平和教育过程公平。这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做到教育的公平相对容易,民众反映较小,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资源公平,这是个钱能解决的问题,社会呼吁强烈的教育的公平主要指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不应限制学生报考高校,应给每个人提供上大学的机会,将“严进宽出”变为“宽进严出”,还社会一个高等教育公平。

第三,观念的改变。目前我国民众普遍的孩子考上大学即成才的观念是错误的,中小学教育只是人生学习的铺垫,上大学是人生真正学习的开始,离成才还远着呢,只能说是向成才的目标走。读大学、大学生并非高人一等,于工人农民服务员等等一样。之所以会有这种观念,很大程度是因为考大学难,如果将“严进宽出”变为“宽进严出”,对这种观念改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今天的中国像是世界工厂,技术含量低,中国的发展建设急需一线的技术工人,这应该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提高劳动者的待遇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像美国产业工人工资高于大学教员的工资,谁还说劳动者地位低?

最后是制度的建立。高等教育将“严进宽出”变为“宽进严出”想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入学率太高,是难以以保证教育质量。一般情况下,入学率在15%以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处于最佳状况。中国有十万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管理上仍疲于奔命,因为是处于被动管理状态,根源就是“宽出”,变“宽出”为“严出”是化被动为主动的最佳选择,因为“严出”,学习就得自律,否则学费就白交了,家长们也不答应,自然而然的,高等学校的管理成为全社会 的管理,学生自己的管理。“严出”一定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严格按大学的标准培养学生,要求学生、考核学生,全部合格方能毕业,这是制度的总纲。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严进宽出”制度不宜再延续下去,应由“宽进严出”取而代之。

参考文献:

[1]孙春柳 张友星.大学扩招的背后——改革开放前后高等教育对我国社会分层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2]李小.美国教育副部长埃德华多、奥乔亚专访[N].中国经济周刊.2011、8、23.

[3]杨德广.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中国高等教育面临10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高校资产证券化的道路 篇3

1 现阶段我国高校建设中的困境

当前, 在我国高校建设中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1 高校扩招, 学生剧增, 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设施不足矛盾凸现

从1 9 9 9年开始, 我国高校实施大规模扩招, 在校学生数量剧增, 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设施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以学生公寓为例, 尽管从1 9 9 9年底至2 0 0 2年底的3年中, 全国新建大学生工业3 3 0 0万平方米, 该建大学生公寓1 0 0 0万平方米, 但仍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入住需求, 许多高校学生宿舍已经超负荷, 有的学校甚至8人住一间。

1.2 高校投资主体单一, 融资渠道狭窄, 投资效益低下, 建设资金短缺

我国高校的经费投入状况, 可概括为“一主三辅”机制, 即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学校校办产业、社会集资和学生缴费三方面为辅, 投资主体单一。尽管今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在国际上较快的增长势头, 但教育经费占G N P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在托段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方面, 一些高校也作了相关探索和实践, 但不外乎“学校出地, 企业投资”和“银行贷款, 学费还贷”等方式。与投资不足问题并存的是, 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益偏低。由于校均学生规模小, 我国高校生均消耗的高等教育资源大大高于国际标准。

2 高校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现阶段, 将资产证券化这一融资方式应用于高等教育融资中, 以拓宽高校融资渠道, 缓解高校资金短缺,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1 教育投资新观念——高等教育融资采用资产证券化模式的有力前提

“学校可以视为专门生产学历的厂家, 教育机构 (包括各种学校在内) 可以是为一种工业部门。”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 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 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行为。当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的投资价值, 进行而教育融资就成为可能, 进而为高校通过资产证券化筹集资金提供了有力的前提条件[1]。

2.2 高校资助融资——高等教育融资采用资产证券化模式的首要主体

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高等学校, 将成为融资主体进行自主融资, 从而高校将在利用存量资产的证券化来实现融资的过程中起积极的主导作用。过去由于高等学校的融资主体地位不落实, 高校融资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更谈不上融资战略的制定, 融资模式的创新,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投向高等教育的渠道不畅或受阻。明确高校在融资中的主体地位, 将使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更好的实施、越做。

2.3 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存量资产——是以证券化融资的目标资产

分析高校的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存量资产, 首先它们属于较为优质的资产。一方面盈利能力较强, 在未来游客预测的稳定现金流 (每年固定的学杂费) , 可用于证券的收益支付;另一方面, 这些资产作为抵押物的变现价值。同时, 高校具有较高的信用程度, 投资风险较小, 对于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最后, 这些资产的规模较大, 进而融资额度较大, 可有效降低资产证券化。因此高校的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作为目标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满足了广大投资者的要求, 必将受到市场的青睐。

3 高校资产证券化的操作

从欧美各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来看, 到目前为止, 已经有多种资产被成功的证券化这些资产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一是抵押、担保贷款, 如居民住宅抵押贷款等;二是各种应收账款, 如信用卡应收账款、转帐卡应收账款、贸易应收账款等;三是各种有固定收入的贷款, 如航空机票收入、收费公路或桥梁和其他公用设施收入、航空或铁路客货运收入、税收或财政收入和出口收入等;四是各种商业贷款, 如商业房地产贷款、各类供膳企业贷款、汽车贷款等。

“只要一种资产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就可以将它证券化”这形象而生动的反映了资产证券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因此, 适合证券化的资产首先应该是优质资产, 而非不良资产。把高校中最优质的校园资产呈现在投资者面前, 通过对这些资产的证券化来筹集大量资金。

3.1 构建资产组合, 组成资产池

高校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中, 资产证券化的目标资产是原始权益人, 即高等学校, 拥有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存量资产。原始权益人将目标资产进行估算和考核, 并根据自己资产证券化融资需求确定用于证券化的资产的数量, 将资产汇集组合, 形成一个资产池。具体运作中, 考虑到一所高校的目标资产规模可能相对较小, 可以在省域范围内或教育管理部门牵头, 将多所高校相似的目标资产整合, 组成有一定规模的资产池。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学生自费上学已成为现实, 目前, 学费收入已成为高校收入中主要来源。虽然学费收入在高校的资金来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收费并没有完全市场化, 学生个人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也就在2 0%~2 5%之间, 高校在培养一个大学身上面是需要补贴很大一部分, 因此依靠学费收入并不能缓解高校资金短缺的现状。而通过学费收入为基础的证券化可以使高校在短时间内筹, 筹到大量的资金, 用来改善高校的办学状况。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高校将在一定期限内的学费并定于每年某一日期后将学费收入付至SP V的帐户;该SP V通过信用增级在资本市场上向投资者发行债券或股票。当高校增加新的学生后, 所得学费立即被出售给S P V, 并从S P V机构获得相应资金, 以上过程是一个在一定年限内 (具体期限根据所筹资金量而定) 循环进行的过程。

3.2 SPV设立的选择

能否成功设立SPV, 使资产证券化能否顺利运作的根本前提。因此, 高校对SPV的设立应该谨慎。目前, 设立SPV可采取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由目前成立的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附属融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充当SPV[2];二是由实力雄厚的券商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组建SPV;三是高校自己设立SPV;四是利用国外的SPV。

3.3 高校资产证券化的基本交易流程

首先是高校根据自身资产证券化融资需求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其次, 实现资产转移, 即高校将资产池中的资产过户给特殊信托机构 (SPV) 。再次, SPV以改资产池为依托, 发行债券。最后, S P V用发行债券筹集的收入向高校支付购买资产池的价款, 并负责对债券还本付息。如果高校未能定期偿还, 则由担保机构 (商业银行、金融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 负责处理[3]。这一债权方案是按照国际上证券化运作的基本模式操作的, 它对资产的质量要求较高, 这是因为债券的按时偿还是由资产的现金流特征决定的。

4 高校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

(1) 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工具教育是投资风险小, 回报率高的朝阳产业, 据西方教育经济学家计算, 1 9 9 0年代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为1 2.3%, 中等收入及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回报率可高达20%, 远远高于电脑、家电等产业的年收益率。通过资产证券化, 投资者从高校的优质资产中获得丰富的回报[4]。

(2) 可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由于资产证券化提高了高校的办学信誉, 为其扩大招生和进一步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使高校的办学走向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3) 促进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教育是一种投资行为, 是以人的素质为对象的人力资本投资。由于高等教育的收益不是完全内在化, 因此, 要求建立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来配置教育资源 (资本) 是无法实现的, 替代的方法是建立模拟市场, 仿效市场的基本原则来办事。

参考文献

[1]沈沛.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2]涂永红, 刘柏荣.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3]孙建华.关于高校贷款证券化的前瞻性思考[J].中国财经大学学报, 2004 (6) .

加强道路运输管理浅析 篇4

道路运输管理,是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代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行使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的活动。

一、道路运输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区域性经济形势逐步改变,其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对道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这么大的道路运输网络,需要有规范的、系统的、有显著职权层次的执行机构来完成对道路运输领域的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和服务,包括道路客运、道路货运、道路装卸搬运、机动车维修和道路运输辅助服务,以此来保证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正确实施;保障道路运输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合法经营,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通过适度调控,实现运力供给与需求平衡,实现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目的。

二、道路运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运输管理模式缺乏规范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起步较晚,目前国内运输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信息传达不够及时到位、难以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运输管理需要信息化等。

(二)运输管理措施尚待落实

各级单位对车链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各级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一系列运输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但还不够彻底,对一些突出问题并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更有一些单位存在执行效率方面的問题,导致一些问题仅停留在口头答应解决的状态,不利于运输管理。

(三)运输管理权责关系不明确

由于国内运输管理模式落后,相应的部门体制与职责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管理方面,运管部门和很多单位如公安、城建、农机等部门很多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职权交叉现象。从内部来说,市和区级的运管机构权责关系不明确,出现了“审批的不管理”“管理的不审批”的局面。

(四)运输管理缺乏效率

单位在职人员观念不够新,思想存在问题,缺乏工作热情,业务熟练程度有待提高,缺乏一定的正规教育,存在办事效率不高、拖沓甚至推托的现象。

(五)运输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运输管理人员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办事能力素质、知识储备素质等。目前,还有一部分在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打、骂等不文明行为,素质有待提高。

三、加强道路运输管理的措施

(一)加快运输管理机构编制体制改革

要想实现整个运输管理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必须加快运输管理机构编制体制改革,笔者认为,可以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管理模式,去粗取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各地实际,对道路运输涉及的所有经营者、管理者及其行为进行统一的监督、组织和协调,以达到管理的目的。

狠抓信息化工作推进,在运输管理中引进先进的技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运输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区域性管理机制差异,便于地方部门交流沟通,实现各部门间相互配合。

(二)狠抓工作措施的具体落实

一是狠抓工作措施的具体落实,要提高对落实的认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深入实际,时刻不忘落实工作措施,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工作措施流于形式。同时,还必须有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为党尽责、为国做事的忠心。

二是狠抓工作措施的具体落实,要针对问题抓落实。运管的职权范围非常广,涉及面众多,在工作措施的落实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在所难免。工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问题重点解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工作措施的落实。

三是狠抓工作措施的具体落实,各级部门工作人员要团结一心,协调工作。由于管理机制的落后、权责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很多工作中牵涉的部门不止—个,需要的力量也不止一点,所以需要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带头深入实际,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齐心协力解决好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狠抓职权关系明确进程,充分发挥各级部门职能

要调整各级部门的职责权限,保证各级部门权责一致,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同时,上级监管部门要组织督查小组,加大监管力度,发挥上级督查作用。

(四)设立部门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国内运输管理网络牵涉众多,管理人员数量很多,而工作人员的办事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所以推行部门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十分必要。这种制度能够发挥对整个系统的信息反馈作用,能够有效考察在职人员行为表现与部门所要求的职责规范是否拟合。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于部门内部人员管理的各个方面,有助于部门内部作出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有效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五)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

高校教学管理道路 篇5

现代教育观念的普及、教学方式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校内人员的变化对高校校园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生态道路是人们在校园内行进的载体和校园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安全、顺畅便捷、环保美观的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是现代高校校园的体现,本文从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对现代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规划问题进行了思考。

1 高校校园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开放,使得高校周围成为该地区最具活力的人员聚集区、最有人才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区和最有潜力的经济发展增长极。在新态势下,高等院校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以下趋势:

1.1 资源共享

新建设的大学正尽可能地做到了包括公共教学设施、信息资源、文化、体育等在内的校际资源共享,直接减少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性投资。随着高校区域信息、文化、艺术、活力综合高地作用的日益凸显,高校内的文艺演出场馆、运动场馆及自然人文景观等设施还可为整个城市所借用。例如杭州在2004年举行的第七届艺术节由于音乐厅等观演性建筑的紧缺,杭州下沙、浙大紫金港大学城内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提供了必要的演出场所,中国人民大学游泳馆、清华大学校园的对外开放均体现了高校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

1.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除大学校园内的学生外,高校周边多是青年群体的聚集区,附近生活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的增加及房屋的出租市场的火爆促进了消费,从而促进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高校校园内环境优美,具有丰厚的文化传统和人文内涵,据有关部门研究调查,高校会是未来的旅游新热点,进而促进周边经济发展。

1.3 提供就业机会

高校或生活区内一些必备的多样化生活、娱乐等设施,除了提供给高校及附近的居民必要的需求并促进消费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此外,校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大批人才提供了相当规模的就业岗位。

1.4 缓解城市压力

由于教育建筑产业的特殊性,高校园区对人口具有特殊的凝聚力及吸引力。除基本的校内人口外,相关的产业及服务性行业的人口,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交通和生活的便利性,带动了周边地块的居住价值和商业价值,更多的城市人口选择在大学校园附近居住,新建大学城选址多在城市的郊区或者远郊,大学对多样性人口的凝聚能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缓解了市区的交通、居住等压力,带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和城市周边经济发展。

1.5 营造城市绿洲

高校校园道路以行人和自行车安全便利通行为主的特点,要求道路两侧需要有较强的遮荫功能和景观功能,这就需要在主要通行道路两侧种植大量遮阴乔木和景观植被,同时,高校内分布着大量的绿地、广场,将自己同城市内部的噪声和活动分隔开。大学校园提供给人们安静、悠闲、引人反思、净化心灵的清静之地,同时也是城市的绿肺[1]。

2 校园生态道路综合要求

2.1 校园生态道路系统重要性

高校校园道路系统作为高校校园建设的中药组成,体现着整个校园规划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和理念的现代化和人性化程度。校园道路作为大学校园的骨架,除了担负校园交通的重要作用外,还起着展现大学校园景观和联系校园各功能区的景观廊道等景观方面的作用。

2.2 校园生态道路系统的综合需求

校园生态道路系统的建设主要是满足多层次使用者人群的使用需求,为此,根据对现有道路系统的使用情况及文献总结,建设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的主要需求如下:

(1)学生上下课时段能够确保通行顺畅,并可保持一定行进速度;(2)沿主干道路能够顺利到达办公楼、体育场、礼堂、重要实验室及各个学院办公主楼等主要功能建筑群;(3)保证校内大型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及行人并过通行,采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分离布置,确保行人安全;(4)全部运输道路设置减速带和限速警示,部分支路及景观道路采取限制机动车通行措施,确保行人安全;(5)单独设置机动车限行广场,在主要办公区及接待区设置专门停车场;(6)主要道路及广场设置路灯照明,便于行人安全通行和活动;(7)在绿化区域设置弯曲景观小径,便于师生散步休闲、晨读晨练;(8)在学生宿舍区、餐饮区和教学区连接的干支路需要遮阴乔木,同时用于多风时节遮挡强风。

2.3 校园生态道路规划原则

校园生态道路设计,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因素和功能需求,来合理设计校园道路系统,构建合理的校园空间格局。

高校校园道路系统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新校园的兴建可以完全按照设计者的思路进行校园生态道路设计,现有高校校园针对已有道路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按照校园生态道路设计的基本思想,逐步实现校园道路系统的合理化、生态化、规范化校园生态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原则:

(1)高通达性原则,确保师生出行便利;

(2)便捷出行原则,确保步行、自行车的优先地位;

(3)对外通连原则,促进校园与城市交通的衔接与流动;

(4)安全通行原则,限速限入,保证照明;

(5)生态舒适原则,实现校园道路生态美观;

(6)内部策略优化,确保校园交通通畅[2]。

3 校园生态道路系统规划

3.1 校园生态道路系统分级

按照占地规模及其学生容量,高校可分为小型高校(占地小于30hm2,在校生人数0.6万人以内)、中型高校(占地60~30hm2,在校生人数1.0~0.6万人)、大型高校(占地150~60hm2,在校生人数3.0~2.0万人)和超大型高校(占地大于150hm2,在校生人数在3.0万人以上)。

道路系统是校园的骨架,也是校园结构布局的决定因素。不同规模的校园具备不同规模的道路设施。现代校园要求建筑物之间能联络方便、尽量通畅、便捷[3]。完整的校园道路系统由以下四个级别组成:宅间道路、组团级道路、功能分区级道路、校园级道路。

根据高校校园生态道路在校园中的地位和功能,可以分为:(1)专用道路:专供自行车行驶的道路,步行林荫道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等;(2)校园次干道:指直接连接各类建筑和公益设施的道路,它能连接学校各部分功能区;(3)校园主干道:指连接校门的道路。

通过分析校园交通组织的分类选择,确定适宜现代高校校园生态交通系统的交通组织方式为: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校园公共交通)+非公共的机动车交通。即:校园内以步行交通为主,辅以自行车交通和校园公共交通,通过人、自行车、机动车局部或完全分流,保障人行优先[4],以适应校园内机动车交通的发展。同时借用城市设计的手法,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运用“人车分离式”和“步行者优先空间”两种规划设计手法,确定最优化的校园生态道路系统。

3.2 校园生态道路设计指标

3.2.1 设计速度

考虑高校校园特点,确定校园主干道车速限制在30km/h,人流密集地段限制在20km/h以下;校园支道行人较多,车速限制在20km/h以下,在山区可降低设计速度至15km/h;公共汽车专用道行人较少,可适当提高到40~45km/h;较宽的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林荫道禁止机动车辆通过,同时自行车速尽可能控制在10 km/h以内,确保行人安全[5]。

3.2.2 路网密度

城市综合公园的路网密度平均为200~300m/hm2,平均为285m/hm2。动物园的路网密度集中分布在160~300m/hm2之间,平均为225m/hm2。高校校园内人员密集,高校生态道路密度可取100~200m/hm2之间,平均150m/hm2为宜。

3.2.3 横断面指标

校园内道路采取人车分离的形式[6],各个道路横断面应根据高校级别和道路自身级别综合确定。

(1)校园主干道。宽度应从行人和机动车两方面因素考虑。它的宽度由规划年限内最大高峰小时交通量、道路的通行能力、最大行驶车辆的宽度等因素来决定。

在最大客流量时,道路仍能使行人在舒适度范围内通行。主干道必须能同时让双向车辆交错通过。对于超大型高校,主干道宽度10~15m;大型高校10~12m;中型高校8~10m;小型高校6~8m;采用人车分离设计手法,确保行人安全[7]。

(2)校园次干道。其宽度应小于校园主干道的宽度。对于超大型高校,主干道宽度可取8~10m;大型高校6~8m;中型高校4~6m;小型高校4m;同样采用人车分离设计手法。

(3)专用道路。专用公共汽车道路一般以能通过大型公交车辆估算。一般出现在超大型和大型高校,其宽度分别为6~10m和6~8m;高校级别对于专用自行车道宽度影响不大,一般在2~4m,较宽的专用道可根据适当时段调整为汽车单行道;步行是大学校园里大部分师生采用的出行方式[8],行人在行走时需要占据一定的横向净空值,游步道宽度应大于横向净空值。具有非机动车道的游步道宽度能够满足两辆自行车与两行人并行,非机动车游步道可设置2.5m,单人游步道可设0.7~1m,双人游步道可设1.2~1.5m,多人游步道可设1.5~2m。

3.2.4 纵断面坡度指标

一般高校校园与城市公园相似,也有坡度较大的高校,对坡度的要求应适当放宽:校园主干道纵坡度不大于8~10%;次干道和专用机动车道不大于12%;专用自行车道不大于10%。专用游步道依据所在区域及具体功能,其纵坡度可放宽到20%。确定合理坡度时应先确定每级台阶高度和宽度,台阶高度一般为12cm或15cm,宽度为36cm。如果纵坡较大则可采用高度为15cm,宽度为30cm。游步道坡度大于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游步道超过20%时为了便于行走,必须设台阶。具有较大坡度的游步道台阶超过20级时,应有一段平坦道路,以便于游人停下来休息或者驻足观景。

3.3 校园生态道路系统景观规划

对景观环境内的绿化作整体规划,应从改善道路空间整个生态环境着眼,植被的选用必须考虑土质、土壤及环境气候条件,校园道路绿化应从学校的整体布局出发,形成变化多样又整体统一的道路景观,统一考虑,力求因路而异、各具特色,科学合理地选择道路绿化树种,通常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道路绿化植物应具有分割空间、组织交通、提供绿荫等作用,树种选择要满足各类道路功能的绿化需要,满足滞尘、减噪、吸收有害气体等需求。(2)为增进其安全通行能力,以达到较佳的景观效果,要从道路交通安全性出发,充分考虑道路的交通性质和使用功能。(3)要依树木形态、色彩的季相变化,合理选择树种种植,尽可能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美化效果[7]。

4 结语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继续教育的发展,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行人都逐渐增多,高等学校向社会的开放程度的增加以及社会向高校渗透等各种因素,在功能上对原有校园道路系提出了很大挑战。与此同时,高校校园道路系统生态化建设也是校园道路使用者的迫切要求,在现有的高校道路系统规划方法基础上,新建或改造原有道路成为现代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方便校内学生和教工的同时,也是高校发展现代化的体现。本文增加了需求的视角,总结阐述了高校校园生态化道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规划原则、部分指标及景观绿化,期望能够对高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摘要:随着高校校园产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发展趋势,高校校园道路使用者也对校园道路系统产生了新的需求,校园道路系统生态化建设成为重要方向,本文从使用者需求视角对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期望能对我国高校园区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需求,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规划

参考文献

[1]郑锐铎,邝洋.现代大学校园规划的设计理念探讨[J].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2003.04:82~85.

[2]罗丙军,李淑庆.大学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布局优化研究[J].中国水运,2009.03:227~228.

[3]刘斌.基于功能视角的高校校园道路规划分析[J].价值工程.

[4]李建华,杨健.高等学校步行道路安全设计案例研究[J].建筑学报,2009.02:107~110.

[5]高国静,秦安臣等.农业观光园道路规划主要技术指标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2):197~200.

[6]沈天清,王梅.大学校园的道路规划设计初探[J].建筑与规划,2008:770~772.

[7]曹永先.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问题研究[D].济南:2010.

高校教学管理道路 篇6

1 AHP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由美国运筹学家A.L.Sauey 于20世纪70年代初首次提出,它可以对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繁杂系统,根据对一定现实的判断,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判,它将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相互关联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就每层次相对重要性定量化,利用数学的方法确立表述每一层次的全部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重,最后通过排序结果分析和解决问题[1]。AHP法广泛应用于军事、管理以及生物、物理等众多领域。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架构

以植物学和生态学为基础,针对道路观赏植物的特殊要求,评价因子选择侧重于植物适应性和观赏性,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道路观赏植物树种进行评价分析。其评价过程为:首先是聘请植物学者选取易量化、有效反映特征量的评价因子,建立评价体系;其次,通过AHP法求得各评价因子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等级量化处理;最后,根据学者评分得到道路观赏植物评价结果。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通过咨询专家及查阅有关文献[2,3,4],并结合滨州学院自身特点,制定了3个一级指标,13个评价因子。

2.2.1 生存适应性指标(B1)

耐旱性(C1)、耐寒性(C2)、抗污染性(C3)、耐碱性(C4)、抗病虫能力(C5)。

2.2.2 生态生理特性指标(B2)

生长速度(D1)、寿命长短(D2)、根系深度(D3)、绿色期长短(D4)、需光性(D5)。

2.2.3 观赏和管理指标(B3)

冠幅与枝叶繁茂程度(E1)、树姿美观性(E2)、耐修剪性(E3)。

2.3 构建量化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

在进行综合评价时,权重对最终的评价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权重有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因此权重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成败。权重的确定有多种方法[5],该评价采用德尔菲法和AHP法相结合,即由8位长期从事植物和园林研究的专任教师组成专家组,对各评价因子根据相对于与之有关的上一层指标要素表述的性质,进行两两比较,采用1~9比例标度(见表1),判断各因子间相对重要性,建立一系列的判断矩阵(见表2,表3,表4,表5)。同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CR<0.1),并计算各因子相对权重(见表2,表3,表4,表5)。

2.4 确定各指标因子的评分标准

评价因子的得分以Mi表示,满分100分。评分标准根据不同因子的特点制定(见表6)。

2.5 应用AHP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对校园道路观赏植物进行评价

由专家讨论、确定15种植物进行评价,植物涵盖滨州学院校园常见道路景观树种及绿化中常用行道树种;根据树种特性和种植效果,依照评分标准对各指标体系进行打分,取其平均值为每个指标因子的得分;计算植物分值M:

undefined

式中:WBi—级指标权重;Wkj—各评价因子相对于一级指标权重(k=C、D、E,j=1、2、3……);Mkj—各评价因子得分(k=C、D、E,j=1、2、3……)。再分析所得数据。

2.6 数据处理

文中AHP法数据处理主要应用yaahp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评价因子相对总目标的合成权重

计算13个评价因子对于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值,并将权重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形成层次总排序(见表7)。

由表7可知,在层次总排序中,最重要的4个评价因子为:冠幅与枝叶繁茂程度(20.32%)、耐修剪性(16.13%)、耐碱性(15.51%)、抗病虫能力(14.56%)。说明在选择校园道路观赏植物时,冠大荫浓、耐修剪、愈伤能力强、抗病虫能力强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另外,滨州学院地处黄河三角洲,土壤偏碱性,因此耐碱性强也是滨州学院配置道路植物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3.2 评价数据的计算及结果

通过专家组对滨州学院校园常见的道路景观树种以及绿化中常用的行道树种[6]各方面指标的测评、打分,得到相关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评价数据(见表8)。

由表8可以看出,校园道路观赏植物综合评分排名在前的主要有:法国梧桐、银杏、刺槐、栾树、垂柳、白腊。说明在滨州学院校园内,道路两旁栽种这几种植物可以达到较好效果。

由表8可以看出,校园道路观赏植物综合评分排名在前的主要有:法国梧桐、银杏、刺槐、栾树、垂柳、白腊。说明在滨州学院校园内,道路两旁栽种这几种植物可以达到较好效果。

3.3 评价结果与实际配置的比较分析

对滨州学院校园道路观赏植物的调查和统计表明,校园内各主干道的观赏植物主要为法国梧桐,其它还包括垂柳、白腊、合欢、毛白杨、银杏、白玉兰等。

与AHP法评价的结果比较来看,滨州学院选择法国梧桐做为道路的主要观赏植物是较为合理的。法国梧桐具有树形雄伟端正、叶大荫浓、树冠广阔、生长迅速、抗烟抗尘能力强、耐盐碱、适应能力强等特点[7],是较为理想的道路观赏植物。

在其它校园道路观赏植物中,合欢、毛白杨等植物的AHP评价并不高。主要因为合欢虽然具有耐盐碱、耐干旱、耐污染、树形好等特点,但是抗病虫能力、寿命、根系、耐修剪性指标得分较低[8]。通过对校园内合欢树的实际调查也发现,很多合欢树的病虫害特别是蚜虫发生严重,修剪后树木有较长时间的调整期,抗损伤能力不强。毛白杨是我国常见的行道树种,但是因为耐旱性、损伤愈合能力、耐盐碱性略有不足,树形高大但树冠较小,遮阴性差又容易遮挡校园建筑[9],因而不适合在校园道路上大面积种植。

综合而言,通过AHP法评价结果与实际比较,滨州学院的道路观赏植物配置较为合理。但是在部分问题上,例如合欢、毛白杨、银杏等植物的选用和配置还应该进一步的规划和研究。

4 讨论

AHP法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AHP法主要依据专家经验和文献资料来确定指标体系、指标间相对重要性以及各指标的分数评价等内容,因此专家的经验程度和文献资料的掌握程度对于AHP法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该文主要聘请滨州学院生命科学系、城市与环境系以及黄河三角洲生态研究所等单位的8位植物或生态专业资深学者,较好的保证了AHP法的科学与准确。

另外。由于地域条件有差异,因此AHP法的应用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最切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例如滨州学院地处北方盐碱土壤环境,雨水资源不丰富,所以在制定评价指标时,重点考虑了耐旱性、耐碱性、耐寒性等内容。

参考文献

[1]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AHP法[J].中国园林,2003(4):37-40.

[2]楼炉焕.观赏树木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萨瑟兰.生态学调查方法手册[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李梅春.基于层次权重分析技术的垂直绿化植物资源优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3):165-167.

[6]方绍正,邓静.论高校校园绿化过程中树种的合理选择[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114.

[7]李春峰.法国梧桐的养护和管理[J].安徽林业科技,2004,23(4):36-37.

[8]孛随文.合欢栽培技术及在园林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8(1):161-162.

高校教学管理道路 篇7

一、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

辅导员专业化是指经过高校选拔, 进入专职辅导员岗位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成长为熟练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律, 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 才能受到社会支持。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 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高校辅导员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才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特点, 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 无论是国家、高校对稳定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的需要, 还是辅导员自身个体的发展, 都急切需要改变现状, 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二、辅导员队伍及履职现状阻碍专业化发展

(一) 工作职责偏离,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理论水平难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第24号令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能作出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 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然而现实是,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 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学生事务性工作不断增加。比如资助工作、心理辅导、危机事件处理, 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工作都成为辅导员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 最先想到的必然是找辅导员, 学生出现问题也往往归责于辅导员, 学校的所有部门, 所有人谁都可以使用辅导员。使辅导员不知所从, 辅导员成了“消防员”, “通信员”, 管理员”, “统计员”, “调节员”, “警卫员”, “救护员”等等。每天奔波于各项琐碎事务, 陷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难以自拔。从而无心、无力也无头绪去做重中之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没有精力学习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技能, 导致少有辅导员能提高学历, 职务和职称。

(二) 选拔任用及培养与专业化建设之间的关联有待加强。第一, 高校辅导员招聘和录用一般要满足必要条件:一是政治面貌中共党员;二是做过学生干部, 并且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三是专业条件不限, 经过考试、面试合格后职前只经过了一些简单的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后就上岗。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致使个体在未来专业化道路上呈现“先天不足”的态势。第二, 虽然各地相继建立了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 有国家、省级和高校三级培训机构, 目的是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后续支持, 但是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培训理念不清, 培训体系不健全, 职责不清, 分工不明, 培训内容重复, 联系实际不够紧密, 培训形式单一等问题。出现全部辅导员不管工作经验多少年, 工作业绩如何都使用考核、晋升机制, 呈现大一统的状态, 无法真正落实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三) 发展空间有限, 职业晋升途径不明朗, 队伍不稳定。不少高等学校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 也赞同可以“双线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和行政职务, 然而看起来的多项选择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辅导员学生事务性工作较多, 时间变得碎片化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很难专心于科研和教学, 何来评定职称需要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 评定职称按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标准时处于绝对劣势, 另外一些业绩优秀的辅导员开始走向管理岗位。因此,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辅导员岗位中的人员非常不稳定, 许多在岗的辅导员不愿意继续留任此岗位。许多人都希望以辅导员为跳板, 留在高校寻找更好的机会。辅导员不断流动, 令人惋惜的是流走的是辅导员宝贵经历, 经验甚至是成果。

三、走向研究成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道路选择

到目前, 教育部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一系列文件的下发以及校、省、国家多层次辅导员培训班和研修基地的建立, 为辅导员的发展指明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大方向, 并形成了一种共识, 那就是走专业化道路, “就是要培养一大批专家型、研究型辅导员。”研究型辅导员是指能有计划和系统地收集、分析与解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探索解决方法, 掌握客观规律, 从而提高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辅导员。科学家钱伟长说过:“教师没有科研底蕴, 就是没有观点的教育, 没有灵魂的教育”。但是辅导员的科研来自哪里, 怎么来, 专业化道路怎么走, 通过什么途径培育专家型、研究型的辅导员是目前面临的新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从政策、机制、培训考核等角度提出建议。

(一) 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夯实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素养是一个高校辅导员的灵魂和发展基础。只有深刻理解专业理论, 才能自觉融入到工作中, 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践, 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与专业型教师不同, 职初型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是比较缺乏的, 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较广的知识储备, 包括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律等基本知识, 要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 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特点和方法。由此,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 (2013~2017年) 》明确提出:“到2017年, 基本形成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符合辅导员成长成才规律、规范科学的培训机制, 基本构建起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 为全面提高辅导员队伍, 服务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高效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目前辅导员教育培训的内容一般有两种。一是技能培训, 多用于辅导员的入职前培训, 强调其实际工作技能技巧的培养、训练和运用, 比如多媒体背景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写作等;二是理论教育, 着重从思想、政治和道德的理论素质, 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工作理念入手。但是, 由于培训时间较短, 涉及的知识面又宽, 有限的培训谈不上学科意识的养成, 也无法适应辅导员走向研究型道路的需要, 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成为夯实专业知识的需求, 摆在辅导员面前, 要在工作之余不断自我教育, 自主学相关的理论知识。

(二) 反思工作, 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研究型辅导员成长的现实条件。”作为辅导员能否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时针对遇到的现实问题, 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 离不开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高校辅导员问题产生的领域不仅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新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及教育环境的审视, 还应该包括对整个文化环境以及学生生命历程的思考。

(三) 充分利用辅导员沙龙交流平台开展研究服务。辅导员没有教研室, 辅导员沙龙却搭建了一个开放, 活泼的学术交流平台, 使辅导员能够在沙龙活动中交流经验, 探索问题, 激发灵感, 共享成功, 促进辅导员同行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将辅导员沙龙打造成为辅导员提高专业水平和开展研究工作的活力空间是可行的。辅导员沙龙能通过专题研讨、主题发言、交流讨论、学习走访等多种贴近工作实际的形式, 进一步增强辅导员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 激发科研动机, 促进研究工作的开展。

(四)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 开展具体层面的应用研究。辅导员的职责决定了其首先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进而才是一位研究者, 辅导员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应用目的。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在一线, 具有能够掌握第一手真实材料, 又具有将研究成果第一时间用于实践基地的优势, 为开展现实具体层面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优先条件。具体层面包括较广的现实问题, 比如学生的思想现状怎样?是否存在不足?是否可以优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是否潜伏着危机?遇到的难题该如何解决、矛盾该如何处理?咨询服务如何进行?等等。把问题的解决当作理论研究的始点, 努力进行理论探讨应用与实践是辅导员向研究型发展重要目标。因此, 在研究型辅导员发展的过程中, 具体层面的应用研究应该以其有效开展工作的现实需要, 实现辅导员个体和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特点。

高校教学管理道路 篇8

一、人才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上, 如何将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二者有机结合, 相辅相成, 避其对立取其统一, 制定出既适合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要, 又满足高校教育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这不但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综合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以及渡河工程相关的专业技能。其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专业设计能力、施工技能并懂得现场管理的现场工程师、道路工程师、桥梁工程师, 为道桥工程领域生产第一线培育卓越的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

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开设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公共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培养能从事道路、桥梁、铁路工程及地下工程的设计、勘测、施工、科研、咨询、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其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建筑材料、土质土力学、桥涵水文与水力学、隧道工程、基础工程、道路施工、桥梁施工等科目。

2.1 主体思想

培养方案要适应我国现代化人才发展需求, 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 掌握专业人才需求规律, 顺应教育的发展潮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 培养“来之能用, 用之有效”的, 既有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又具有不断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做到及时总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改革成果, 并将成果应用于新的培养方案中, 不断开吸取国内外本领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成果, 注重实际工程与课程体系的衔接、整合、优化, 更新课程, 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从而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2.2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方向设置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下设有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与安全三个专业方向。为适应市场需求,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 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进行学习。

(1) 道路工程专业方向, 可从事道路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还可以从事桥梁和隧道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 (2) 桥梁工程专业方向, 可从事桥梁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还可以从事道路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 (3) 地下工程与安全专业方向, 可从事地下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

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还可以从事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及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

2.3 课程分类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学制四年, 最长不超过六年, 提前修满规定的学分, 可申请提前毕业。三个专业方向的所有课程分为三类, 即:

(1) 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是三个专业方向都必须要修的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共65.5 个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的44%。 (2) 专业课程群。专业课程群包括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其中专业基础课是为日后专业课程学习的先导课程, 为专业课程学习做铺垫。专业基础课共49.5 个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的34%, 专业课共33 个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的22%。 (3) 专业拓展课。专业方向拓展课程是在结合专业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 为开扩专业领域视野, 丰富专业领域知识, 更好地与毕业后工作有良好的衔接而开设的课程。相当于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程涵盖了与三个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 涉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等各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专业拓展课程中, 选取28 个学分的课程, 所修学分占总学分的19%。

2.4 实践课程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从大一至大四一直贯穿于四年的本科培养过程, 除了大一年级的军事训练课以外, 还包括物理实验、专业认识实习、测量实习、专业地质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 (论文) 以及创新实践等环节。其中课内实践环节为45 学分, 课外实践5 学分, 课外实践不计入总学分, 但需考核合格方准毕业。

三、结语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 交通事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支柱性行业, 随着社会对交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地, 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应与时代需要同步, 结合国家建设对交通人才的要求, 不断将新标准、新知识和新方法吸纳并将其优化, 不断探究新方法和途径, 为道桥工程领域生产第一线培育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1]丁宝宽, 陈四利, 鲍文博, 金生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7 (3) :45-47.

道路施工技术及其管理初探 篇9

1.道路施工技术

1.1路面施工

混凝土入模后存在很多空隙,因此要认真振捣,增加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并使表面光滑平整。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毕的时间应视气候情况严格控制,一般应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由于混凝土施工连续性很强,振捣工作应连续作业,首先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首式”振捣,移动距离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一半,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位置确定,当水灰比小于0.45时不宜小于20S。但也要防止过振而发生离析现象。如果存在漏振或者振捣不实的现象,就会导致混凝土不密实,产生蜂窝、麻面和孔洞等质量缺陷。振捣棒完成后再用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纵横振捣时,应重叠10~20cm,然后用振动梁拖平。如果振动梁不把混凝土初步振平,单靠滚筒难以把混凝土面层整平。如果不及时压光,超过初凝时间就会起砂,产生不规则的裂纹。振捣时要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防止下沉、变形、松动。

1.2栓桩的设置

在道路施工测量中,要经常根据中线控制桩进行中线的恢复和测设工作。但在施工中,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城市中施工,这些桩又很容易被人为的移动和破坏。

为了恢复其位置,在施工前必须对路线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桩点(交点、直线转点及曲线主点)增设栓桩,以备将来用其恢复控制点桩的位置。但目前有些施工测量人员,不遵守规范的规定,常用距离交会法或单向量距法设置栓桩而造成错误。这是由于地面变化较大或拉尺不平,使距离误差增大,造成恢复后的点位不准确。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用方向交会法,即用大约成90°的两个方向交汇来定点。还有些施工测量人员对栓桩设置的位置考虑不周,往往造成栓桩的虚设。栓桩的设置要选在施工中不被取土、弃土及车辆行人等破坏的地方,并考虑施工后路堑的挖深、路堤的填高所引起的地形改变和夏秋季节树枝叶而妨碍通视等情况;栓桩的设置要注意设置在曲线的外侧、地面横坡明显的地段应设置在上坡一侧;栓桩的设置还应注意设置在控制点的一侧或两侧不易被破坏的地方,而且每个方向要设2~3个引桩,用经纬仪定向,以“骑马桩”的形式恢复桩位。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比较准确。栓桩设置后还应做好记录,绘出示意图,加以注明,以便现场查找。栓桩的位置如需要长期保存,就要用水泥混凝土灌桩,标定点位,以备长存。

1.3施工控制网测设

施工控制网采用勘测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勘测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布设控制网。由于勘测设计到施工要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的点位可能被破坏或丢失,因此需对其进行复测,以检验点位是否移动。对于已破坏或丢失的点位应进行恢复。此外,由于勘测设计布设的控制网点点位太少,往往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因而必须增设一些控制点,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可同时进行,以节省施测时间。

1.3.1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附和导线形式布设。复测目的是检验导线点坐标的正确性。复测方法是测角和量距,并计算角度闭合差及边长相对中误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平面控制点增设可采用内分点法、外分点法、导线法、边角网法。在复测过程中,同时完成增设相关定位元素(距离与角度)测量,使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复测成果计算时,增设点的数据不参与计算。待复测结果符合精度要求后,独立计算增设点坐标。

1.3.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采用附和水准路线。施工高程控制点增设,可在水准路线上适当位置埋设水准点或利用平面控制点复测时将增设点同时测定,成果计算时参与平差计算,这样一次可获得复测数据与增设高程点。

2.技术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

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是工程实施中的重要环节,技术管理的含义主要是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的技术问题,进行组织、指挥、监督、检查、协调和修正等的管理.通过技术管理能使工程在实施中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设备,从而加快工程的實施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消耗,保证安全,提高技术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技术管理内容比较广泛,如果将质量管理另作一项考虑,则技术管理的内容包括:施工设计、施工现场、施工操作技术、工程内业、工程安全、技术检测等项目。

施工设计作为实施施工图的实际实践,并按设计总图结合实地落实,是十分必要的。技术安全则是为了保证安全施工而进行的技术管理.技术安全不仅是要求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而且还包括机具设备的安全,以及环境的安全施工.技术检测是检查施工工程质量与数量的自查自检必须手段,也是为工程验收或评定工程质量好坏所必备的数据,这是提供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基础原始资料,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2.1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非常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虽然在文中主要是探讨技术管理,但与行政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等却又很难截然分开。限于篇幅,重点还是突出技术管理的论述。

施工中训练有素、技能较高、品德较好的劳动者队伍,是保证工程实践的关键因素,这样一支队伍在技术管理下,才能步调一致、协调完成任务.因此,各工序的技工,都必须经过严格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到技工岗位工作。

施工现场对各种材料应实行技术管理.除对材料的质量、数量、品种、存放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外,还应设置工地实验室,随时对原材料以及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检验的试验,以保证工程质量。

机械和设备的使用,如何提高其利用率,也是技术管理的内容.结合现场的实施方案往往会提高工程质量,或者加快工程进度。

2.2施工操作规程

工程中每个工序各个工种,都有其自己的操作规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技术管理中,一方面要执行已有的操作规程,另一方面要对新工序,新工艺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在实验室结合现场的试验方法,对工程分部的检测方法,都是技术管理的内容,这些都属于技术规程管理的范畴。

2.3施工内业的技术管理

工程实施中,技术内业是繁杂而仔细的工作。它包括:技术档案的管理、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分类、技术报表、修改与完善施工设计,以及研究新的施工方法和手段等内容。这里着重说明技术资料和档案技术资料。技术资料包罗万象,既有建设单位的,设计单位的,也有施工现场的。当技术资料收集之后,应该加以整理,而后分别列出归入技术档案或自存资料。这些工作从工程项目一开始,就应该有专人收集和整理,必要时还应该补充、复制和催索。

技术档案管理,原则上按国家规定办理.但是,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该制定出自己的实施细则,以便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技术档案要根据归档要求的项目,规范、准确、完整地贯彻执行,及时归档,确保竣工验收时符合要求。

3.结论

因此,在道路工程上,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应该考虑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好的成果。特别是在施工中,如何加强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工效,保证质量,缩短工期,节省投资,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高校教学管理道路 篇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汲取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积数十年不懈探索的结晶。中国工会本身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诞生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规定了中国工会的性质和任务。因此,中国工会必然只能是自上而下地组织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单位划拨,干部由党委推荐经会员选举产生,担负着“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具有“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能,这就是中国工会的实际。[1]

工会十五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中国工会的发展方向,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坚持维护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工会组织的统一,坚持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工运新秩序,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其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本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关键是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2]

高校工会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在新的实践中深入了解国内外和高校新动态,认真研究学校和教职工的实情,坚持学校党委对工会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自觉地围绕学校中心,服务学校大局,更加广泛、深入地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发展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不移地发挥好全校教职工在办学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引导、服务教职工和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增强凝聚力,不断探索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和中国工会实践相结合,适应时代要求,符合高校校情、体现工会性质的高校工会发展道路。

2 新时期、新挑战、新机遇给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已迈上了一个新时期。新时期、新挑战、新机遇给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3]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下滑趋势得到遏制,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同时,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4]劳资矛盾,人口老化,环境污染,贪污腐败风气,贫富差距拉大等各种矛盾和问题应运而生,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和认真解决。

从高校自身看,随着高校管理体制以及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逐渐成为自主办学的主体,同时也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学校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将进一步市场化。学校要与原本为工人身份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原本为干部身份的教师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及相关待遇。因此,劳动关系的确立、变更、终止及解除,都要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同时,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教职工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参与民主管理学校主动性的提高,依法治校、依法维权等要求日益强烈。高校内部不同职工群体利益的差异和分化越来越突出,成为管理层相当关注的问题。所以,高校工会工作在处理劳务关系、维权、参与民主管理等方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复杂形势。所有这些,都对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3 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开创高校工会工作新局面

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形势和高校自身出现的新问题,高校工会工作者要以全新的姿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开创高校工会工作新局面。

3.1 创新工会工作观念,加大工会思想宣传工作力度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面对国内外世界复杂形势的挑战及高校培养人才的重任,作为高校工会工作的人员,开创高校工会工作新局面,首要的是创新工会工作观念。

校工会和二级分会干部要强化创新意识,结合当前国内外和高校的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大变革。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工作目标,站在新的起点上,多出新主意,多想新点子,多谋新思路,走特色发展之路,以工作的新意吸引教职工的注意,激发工作活力和教职工的创造力。

同时,要加大工会思想宣传工作力度,用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占领高校工会宣传阵地,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用共同理想凝聚教职工,用高校自身涌现的“三育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感染教职工。尤其要加强对青年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中国高校的传统和精神,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所肩负的神圣责任,为青年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创新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机制,推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

3.2.1 建立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工会内部调解制度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处于深化过程中,人事制度带有一定的过渡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劳动人事关系管理难度加大。这意味着高校劳动人事争议的一些问题并不能够简单地外部化解决,也不便强制解决,更多的是要面对改革过程中的实际,在单位内部柔性化解决。在这种状况下,身兼教职工代表和管理团队成员的工会恰好具备了协调劳动关系、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的制度优势。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高校劳动人事争议工会内部调解制度。

3.2.2 完善和创新基层民主制度,把教职工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

一是要坚持教代会制度并重视其发挥作用。要把坚持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作为学校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大力推行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学校与院(系)改革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都要提请教代会审议;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要由教代会通过。诸如此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确保教职工民主政治制度化,把民主权利落到实处。

3.2.3 完善和深化校务公开制度,加强工会源头参与

从完善运行机制入手,形成党委领导,行政主抓,工会和纪检监察协调监督,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各司其职,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校、院(系)务公开工作制度。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好教育、共建共享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制度,确保教职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着力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

3.3 创新工会自身建设机制,开创高校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3.3.1 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手段,为加速学校发展多做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为工会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把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更多地交给工会组织去办”。结合指示精神,高校工会要争取学校人力、财力及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的同时,独立自主的开展好工会的各项工作,为加速学校发展多做贡献。

3.3.2 创建活动品牌,当好高校党委的桥梁和纽带

大力活跃教职工的文化体育活动,常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同时要积极开展困难教职工的帮扶和有益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心理咨询和一年一度的教职工体检活动。要始终以“爱教职工、为教职工、给教职工、靠教职工”为高校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本职工作中具体体现对教职工的真情,在创新中当好高校党委的桥梁和纽带。

3.3.3 创新工会干部队伍,使高校工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的校、系两级工会干部选拔、培训、教育、考核机制。首先要选配好校工会委员及工作部主要干部和各分会主席。切实将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思路清晰、创新意识强、工作作风扎实、热情高、群众威信高的干部选拔出来担当重任。二要加大对专兼职工会干部的培训、教育力度。以作风和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全面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保持工作的生机和创新的活力,更好的担当重任。三要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力度,建立工会干部考评档案,及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与组织人事部门建立工会干部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将工会干部工作优劣和绩效大小作为科学评价和选拔调整的重要依据,强化其责任意识和作为意识,使其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心中有责任,将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激励其创先争优,使其永葆生机与活力。

3.3.4 创新工会管理机制,推动高校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

校工会要创新管理机制,对二级分会实行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年初与各二级分会签订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全面系统考核。根据学校的实际和二级分会的具体特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宏观指导性与微观开放性相结合、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原则,出台详细的考核办法,将二级分会的年度工作任务分解量化,增加附加项和自主创新项,以百分制为基数,留有余地,上不封顶,给二级分会发挥想象和创新的广阔的自由空间,激发二级分会的原动力和创造力,实现工作新突破。同时,加强各分工会之间的横向联系,相互借鉴,交流工作经验、工作方法,使好的经验得以迅速推广,推动高校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郭大成《.认准道路放开脚步》中国高校工会第十五次宣传思想工作研讨会论文集.

[2]王兆国.2009年5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4]宁静.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方法思考.当代经济,2009,(19).

上一篇:消毒系统下一篇:启发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