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隐私权

2024-09-14

公众人物隐私权(精选10篇)

公众人物隐私权 篇1

1 概述

1.1 公众人物的界定。

公众人物亦称公共人物, 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 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 通常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公众人物有两个特点:一是社会知名度。被不特定的社会公众知悉, 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 这是公众人物的首要特点, 例如各类明星、政治人物、体育人物等等。二是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例如, 国家的政治人物, 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社会的关注, 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但必须指出的是, 一般来讲, 公众人物与公共利益有关, 但有的公众人物却与所谓的公共利益无关, 无非是引起了不特定人的关注和兴趣, 例如互联网上的非主流名人, 如凤姐、芙蓉姐姐等等, 他们当然是公众人物, 他们的言行满足了人们的某种兴趣, 甚至让人感受到了娱乐或消遣的味道。因此, 只能说通常与公共利益相关, 公共利益的关联性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公众人物。

1.2 公众人物隐私的特点。

只要是自然人, 就具有隐私, 因而就享有法律规定的隐私权, 当隐私权受到侵犯后, 就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公众人物同样如此。

然而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具有自己的特点:

1.2.1 社会关注性。

公众人物广受社会关注, 不特定的人关注公众人物的言行, 甚至他们不愿表现于外在的个人隐私, 通过各种方式甚至是侵犯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望或其他目的。故, 公众人物的隐私与普通人的隐私不同。

1.2.2 涉利性。

社会公众对公众人物隐私的扭曲的欲望被一些不法分子当做牟利的诱因, 他们为了谋取利益甚至是暴利, 通过各种合法的或违法的方式窃取公众人物的隐私。故, 公众人物的隐私会涉及到利益问题。

1.2.3 敏感性。

公众人物的隐私往往收到社会不特定人的关注, 其内容可能会对社会不特定人产生某种影响。

2 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难点

2.1 根源于人性的社会兴趣是公众人物隐私权易受侵害的根本。

人性具有猎奇的本性, 如同人的习惯和本能反应, 这本身不是什么罪过。但猎奇的欲望超过了一定的限度, 甚至变形、扭曲, 就会损害到他人的合法权利。现代社会信息爆炸, 个性解放, 知识多元化, 社会公众的兴趣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多数人的社会兴趣仍然是国家大事或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 然而部分人的社会兴趣却显得十分个性, 如关注公众人物的性取向、性生活、财产状况等等, 从而满足自己卑劣的欲望。这种人虽不构成社会的大多数, 但位数也不少。其实我们的确应该宽容的看待这种现象, 毕竟市民社会的私人, 我们不能用对公民的要求对要求他们, 这种看起来卑劣的欲望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2.2 公众人物的公共服务性促使了社会兴趣的膨胀。

公众人物都是服务于社会公众的, 有些公众人物服务于社会整体, 例如国家领导人等政治人物;有些公众人物服务于某类社会公众, 例如演艺界明星、体育明星、知识界名人等等;有些公众人物是事件性的, 即在某个事件中受到不特定人的关注的人, 例如某个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或加害人、某个犯罪活动的当事人, 甚至是与某个社会的事件有牵连的人, 比如拍电影时对某个行人的特写, 而此人有外形上的缺陷, 社会公众从电影中了解到此人的外形上的缺陷, 此人因而受到大家关注, 在这个事例中, 一个普通人却顷刻间变成了公众人物。这三类公众人物, 不管其服务的对象是多是少, 都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 在服务于相应的社会公众时, 相应的社会公众的社会兴趣易受激化。

2.3 公众人物隐私权与社会性权利的冲突。

权利冲突现象在公众人物隐私权与社会性权利冲突上表现的尤为激烈。新闻自由是被认为是一个三权分立社会的第四种权力, 是现代民主和自由的象征, 然而新闻自由可能会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产生激烈冲突, 如何化解和协调两者的冲突, 一直是学者热议的议题, 多数人主张应当维护新闻自由, 因为是为了公共利益。还比如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也容易与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冲突, 多数人主张应当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公共利益这里成了侵犯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挡箭牌。可是我们必须提醒大家, 何谓“公共利益”?这是一个到目前还没有完全界定清楚的概念, 切不可随意以此作为侵犯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理由。

3 结论

权利必须受到保护, 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公众人物虽然服务于公众, 但毕竟作为社会的成员, 其权利收到侵犯就应当予以救济, 如果随意用所谓的公共利益为挡箭牌侵犯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必将是社会的灾难和不幸。我们现在的社会本来私人权利的保护已经先天不足, 私人权利不仅要面对行政权力的不法侵害, 还要随时承受以所谓的“公共利益”的“盘剥”, 这不是我们追求的民主社会, 这也是与法治国家基本精神违背的。要科学的界定“公共利益”, 应当将其社会整体利益或大多数人利益结合起来考量, 不能以少数人的利益随意滥用“公共利益”, 学界还需努力。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篇2

关键词:公众人物;法律;隐私

隐私,也称私人生活秘密,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意公开而且不愿意为他人知道的秘密,如个人家庭背景,个人财产资产数目,个人情感经历等。隐私权是公民以自己个人生活的自由性为内容。从根本上排斥别人干涉的一种权利,是人格权的一种。隐私权包括:公民对个人信息具有保密的权利,公民对个人私生活具有不被打扰的权利,公民对自己的私事具有自由决定的权利,而对于隐私权的基本侵犯方式又分为:对个人信息的侵犯,对个人私有空间的侵犯。

公众人物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隐私权较之普通民众更加具有特殊性。1、公众兴趣性。由于公众人物长期生活在社会的聚光灯下,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成为了民众的焦点,甚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普通民众对公众人物的合理兴趣是被允许的。2、公共利益性,公众人物由于其身份的特殊,往往掌握着更大的社会权力和更多的社会资源,或者成为普通民众的标杆和榜样,与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巨大的不可分割性。3、与保护公众知情权的冲突性。我国法律既要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又要同时保护普通公众的知情权。二者的取舍问题也是我们研究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领域的重点问题。保护力度的相对弱小性。某些领域的公众人物是需要用自己的隐私来博得社会的关注从而增加曝光度进而获得更大的物质利益。那么放弃的隐私权较多,随之受保护的强度就要较小。

笔者认为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面临着两个重要问题,这两点也是两个位阶,两个层次的问题,首先在立法中隐私权长期以来附属于名誉权中,直到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才将隐私权单独提出,隐私权的概念尽管明确,但侵权和维权的法律依据还不清晰。其二,在法律中对于公众人物的具体定义和合理范围都没有标准的定义,这导致了公众人物由于其隐私权的特殊性对自身隐私权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但法律并没有根据其特殊性进行区别对待,这致使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在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问题重重。

其次,立法相对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如今社会的科技水平高速发展,侵权的方式方法,途径和渠道都呈现除了多元化,互联网的发展,通讯设施的发展,各种数字媒体的出现,致使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的方式多种多样且数量不断增加。而我国法律并没有完全的配合和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呈现出了滞后性。

如要建立或完善一项法律制度,首先必须要确定立法的基本原则,那么我们结合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特殊性来总结世界其他国家和我国学界对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这一问题所确定的这几项基本原则, 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个法律保护体系的框架。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在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共利益冲突时,世界各国基本都坚持了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限制的原则,而公众利益的优先原则的应把握的分寸在哪里,是否需要完全牺牲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而保护公共利益这就需要法律来进行细致的调节。

知情权与媒体监督权保护原则,此原则主要是针对党政官员或与从事国家荣誉名誉有关的科学家 、运动员等。近年来,党政官员的腐败问题成为了社会热点,也成为我国党和政府重拳出击之地,我国公众对于党政官员的监督不只是公众的权利还是反腐的有效手段,而科学家,运动员由于其与国家的名誉荣誉息息相关,我们不允许他们的从业职业行为有任何的不当。,公众有权知晓和监督。

公序良俗原则,近年来饱受争议的就是明星,他们与媒体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甚至是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味,明星需要媒体的适度曝光来增加社会关注度从而带来更大的物质利益,但媒体却又有一些曝光是明星个人及其隐私的生活,明星也痛苦于自己的隐私权常常被媒体侵犯,而选择诉诸法律以维权。这时我觉得媒体是否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就应成为法官审理案件的法律依据之一,比如媒体是否适用了非法的或违背道德的手段去窥探明星的隐私。

多层次划分原则,首先公众人物应该按照其种类和性质的不同对其隐私权的限制进行层次的划分,不可笼统一致,例如党政要员与娱乐明星的差别。其次,根据隐私权的内容的不同制定隐私权的私密等级来分层次进行保护。也就是采取双层划分原则,对公众人物的主体进行划分,对隐私内容进行划分。比如明星的私生活曝光程度多少是公众的合理兴趣,多少是该保护的隐私权呢。

下面笔者就我国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在总结学界的普遍意见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将隐私权正式规定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我国《民法通则》并没有将隐私权确立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而是附属于名誉权下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方式由于缺少独立性。因为对隐私权缺少具体的规定,那么在具体案件的应用中就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所以我国应当在宪法和民法体系中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进行保护,并进行相应的细节规定。

在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中,笔者支持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并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进行详细规定。而后在隐私权部分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进行单独的规定。这样既在内容上利于保障我们公民的隐私权,又在形式上丰富了人格权法的构建体系。

加快新闻法的立法速度,当今世界有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专门的新闻法,我国的新闻法的已进行了多年的酝酿,而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已经与国际的接轨,而新闻媒体所起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新闻法的出台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认为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权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的冲突应该会在新闻法中得到有效解决。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限制 篇3

隐私权基本含义的界定。隐私权概念首先出现在塞缪尔·沃伦和路易斯·布兰代斯于1890年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的《隐私权》一文中。这篇论文成为隐私权理论探讨的起点。此后, 隐私权的理论不断发展并日益受到广泛的承认与重视。至今, 隐私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法律概念, 很多国家都通过不同的方式, 直接或间接地对隐私权予以法律保护。关于隐私权的概念, 学理上一直存在争论。国内外主要有独处权说、私密关系自治说、私生活自由说、信息秘密说、一般人格权说等理论观点。我国的国内通说把隐私权归属于人格权, 把隐私权定义为公民享有的私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目前, 我国对个人隐私进行保护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之中。例如, 我国《宪法》第38条、39条、40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等都对自然人的隐私保护在各自的领域范围内做了相应的规定。然而, 我国现行民法并没有对隐私权的内容加以明确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隐私侵权案件仅以名誉侵权来处理, 更多的案件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可供适用而造成混乱。笔者认为, 我国民法典应当适应现代社会隐私权发展的需要, 明确规定隐私权的内容、客体范围以及侵害隐私权的责任等, 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隐私权制度。

对公众人物的分析。公众人物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1964年“纽约时报诉萨利文”一案中首先确立了“公共官员”的概念。而在3年以后的巴茨案件中, 法院提出了“公众人物”的概念。首席大法官沃伦提出:“公众人物是指其在关系到公共问题和公共实践的观点与行为上涉及公民的程度, 常常与政府官员对于相同问题和事件的态度和行为上涉及公民的程度相当。”本案的判决虽然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公众人物, 但实际上法院认为公众人物都涉及公共利益。根据美国学者史宾塞的解释, 公众人物包括政府官员、公职候选人、发明家、作家、运动员、艺术表演家、罪犯、被控诉的人以及其他易受注意的人物。

但在我国立法上并不存在“公众人物”这一概念, 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公众人物的认识。在对公众人物理论的探讨过程中, 学者们试图用概括式或者列举式对公众人物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笔者认为, 界定公众人物的内涵, 主要是要把握几个要素:一是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相关程度;二是对社会的影响力;三是受社会 (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来体现) 的关注度。外延主要包括政府官员、影视明星、体育明星、著名歌手、著名作家、著名科学家、著名艺术家、劳动模范以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案件中的当事人、犯罪分子等。有学者认为公众人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政府官员属于广义的范畴而排除在狭义的范畴之外, 笔者认为, 这个区分没有必要, 政府官员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关系, 其一举一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完全符合公众人物的特点, 没有必要用广义和狭义把他们和其他公众人物区分开来。对于公众人物的分类,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有一种分类比较重要, 即分为意愿型公众人物和非意愿型公众人物, 前者如娱乐明星、政府官员等, 后者如“纸老虎”事件中的周正龙、被误判冤坐11年牢的赵作海等。对于非意愿型公众人物尤其要结合具体的时间因素、对社会的影响范围及受社会关注度等因素具体认定。

公众人物隐私权在各国的立法和判例。沃伦和布兰代斯的《隐私权》一文在提出隐私权概念的同时, 还在隐私权设立目的的基础上区分不同主体所享有的隐私权。根据该文, 公众人物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扮演的社会角色比较重要、对社会的影响较大、与社会大众的交往较多, 他的“私人领域”就比较小, 他在私人领域中的自主权、隐私权就会受到更多的限制。此后各国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对此都体现了限制性的规定。如最早的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之诉即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纽约时报案, 警察局局长萨利文认为《纽约时报》刊登的民权广告对当地警察局的报道是虚假和诽谤性的, 向当地法院提起名誉侵权诉讼索赔50万美元, 法院一审判萨利文胜诉, 但纽约时报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 最终9位大法官以全票通过撤销了原判决。3年后, 美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新闻和表达自由“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自由的法律”并很快推广到各州, 美国于1974年颁布了《隐私法》, 但里面不但没有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 反而特别强调了公众知情权。美国史上另一个著名的判例是关于前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诉摄影师罗恩·加里拉一案。该判例说明, 在对公众人物进行采访、报道时应围绕其职业的相关问题进行, 否则该公众人物可以拒绝。如果采访的目的就是为了追踪其私人行踪, 并且并非出于公共利益, 这种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在英国, 隐私权之诉中最著名的案例是戴安娜王妃因躲避记者追踪而车祸身亡一案。在我国, 公众人物概念的提出始见于2002年球星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案, 法院在该案判决书中指出:“即使原告认为有争议的报道点名道姓称其涉嫌赌球有损其名誉, 但作为公众人物的原告, 对媒体在行使正当舆论监督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轻微损害应当予以容忍和理解。”法院判范败诉的理由主要是报道内容虽然涉及明星个人私生活但也满足了公众兴趣并事关社会公共利益, 而且报社不存在主观恶意。综合分析各国立法判例, 体现了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及新闻舆论监督权的冲突, 又说明了各国目前都实行最大限度地保护新闻自由的原则。笔者认为, 基于公众人物身份的特殊性, 适当地限制其隐私权是未来民法立法的发展趋势。

限制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理由

公众人物作为社会的一员, 其隐私权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由于公众人物本身地位和身份的特殊性, 对于其隐私权不能无条件地保护, 必须把其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理由如下:

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的要求。恩格斯指出:“个人隐私应受法律保护, 但当个人私事甚至隐私与最重要的公共利益发生联系的时候, 个人的私事就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私事, 而属于政治的一部分, 它应成为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当公众人物隐私权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 服从“社会公共利益原则”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公共利益代表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 通常公共利益的实现即意味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然而由于个人利益的多元, 公共利益的实现有时也不得不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因此, 公共利益成为限制个人权利与利益的正当理由。

在英国, 有“言论自由的公共利益高于个人的名誉保护”的著名论断。西方国家所谓“高官无隐私”就是要求高级公务人员必须公布家庭财产和个人收入情况, 将其存入公共档案, 保证公众随时监督。这是因为公众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 其财产状况, 个人的言论、行为等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公众的利益。如在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当选之际甚至在当选之前, 媒体就披露了他的家庭情况甚至他的夫人的职业、身高、学历等和两个女儿的基本情况, 尤其他本人的身世还有各个时期的照片及亲人照片都尽在美国民众的眼前。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政务公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也正是对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的一种肯定, 是社会监督的一种进步。

保障新闻舆论监督权和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公众人物隐私权和新闻舆论监督权、公众知情权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若一味无限制地强调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 必然会付出牺牲新闻自由及公众知情权的代价。在许多情况下, 公民的知情权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 例如对突发的传染病进行及时报道能够有效地提醒人们加强警惕, 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扩散;而对一些公众人物的财产等隐私依法予以披露有助于反腐倡廉等。公众人物拥有特殊的地位、声誉或者职权, 他们应当承担接受公众监督的义务, 因为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需要, 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说是满足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需要。新闻媒体肩负着履行舆论监督、满足公众知情权等宪法使命, 必须考虑新闻传播的特点和社会价值, 在明确新闻媒体如实、客观报道责任的基础上, 适当地限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实现宪法赋予的言论出版自由和批评自由, 也有利于促进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发挥, 从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社会的进步。笔者认为,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机制仍不健全, 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不够,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在适当的范围内限制公众人物隐私权, 以保障新闻舆论监督权和公众知情权更显必要。

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原则的要求。“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是众所周知的法理原则。公众人物的特殊利益来自社会的高度关注, 只有不断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 公众人物才能不断提高知名度, 从而能获取和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 获得普通社会公众无法获得的特殊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反之, 公众人物的知名度与受关注度降低甚至丧失, 所获得的利益也会降低甚至丧失。根据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法理要求, 公众人物因公众兴趣获得了较多利益, 也相应地要从隐私方面对其所享有的隐私权范围进行限制。因此, 公众人物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应该让渡一部分利益, 相对应地承担接受公众监督的义务, 即在社会大众那里获得了较常人更容易得到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同时, 牺牲部分隐私权方面的利益, 以满足公众的兴趣和合理知情的需要。如政府官员获取了普通民众所无法获得的权力和地位, 而把自己的家庭财产、收入情况、个人道德状况和生活作风等个人情况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娱乐圈的明星们在获取常人难以得到的天文数字收入的同时, 他们也要接受媒体甚至是追星族的青睐, 甚至在私生活中也无法避免追星族及狗仔队的追捧而受到某种程度的打扰, 这是公平合理的。

完善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机制的路径

在我国, 2002年“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案”第一次提出了公众人物的概念, 并首次在具体案件中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作出了限制。自此,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开始尝试运用公众人物理论去解决有关公众人物的隐私侵权纠纷案件, 然而对关于公众人物隐私权是保护还是限制, 应该在什么样的范围和条件下作出限制等问题, 我国的法律规定还存在缺陷甚至是空白,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加强关于隐私权理论的研究。我国的隐私权理论研究起步较晚, 各项理论研究均落后于发达国家, 且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结构, 对隐私权的定义众说纷纭, 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界限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理论说法。理论的落后不利于法制进程的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从宪法、民法着手, 在努力开展自主研究的同时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 迅速提高我国有关隐私权的理论水平,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

完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 设立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例外。不仅理论研究落后, 我国的隐私权立法也是滞后的。我国立法目前还没有对隐私权给出明确的概念, 虽然宪法、民法和司法解释都对隐私权的保护有所涉及, 但缺少统一完整的隐私权保障法制制度, 这使司法实践中具体的公众人物隐私权案件出现尴尬和混乱的局面。因此, 我国应从立法上着手构建宪法、民法、专门法、其他法等统一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 在未来的民法典中明确将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来规定, 把隐私权和名誉权分开, 特别是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当在特别条款中加以限制, 制定《隐私权法》专门法。同时, 作为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例外, 加快新闻立法、信息公开立法的立法步伐, 将新闻舆论监督权的保护, 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用法律形式作出规定。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范围和受限制的条件, 确立处理公众人物隐私权案件的基本原则。

实行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案件公开开庭审理。现阶段我国三大诉讼法都一律规定:有关国家机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 不公开审理。因此, 我国法院对涉及公民隐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由于三大诉讼法没有规定对涉及公众人物隐私权案件可以公开审理,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也就受到了与普通公民同等的保护, 这样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笔者认为, 人民法院可在立法完善的基础上, 在司法环节上实行公众人物隐私权案件公开开庭审理, 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建立公众人物隐私的曝光特许制度。新闻媒体可以公开披露公众人物特别是中高级官员、体艺明星私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包括违法犯罪、违纪行为、反道德行为和严重违约行为, 以及一般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是个人私生活范畴, 更为重要的是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公众和新闻媒体可以而且有责任予以公开披露。如公安刑警刑讯逼供等, 他们就不能以隐私权为由对此抗辩, 不能受到隐私权的保护。

制定政府官员家庭财产和个人收入的公示制度。在法制健全的国家, 公务员必须定期公布家庭财产和个人收入状况等, 并存入公共档案, 以供公众随时查询。特别是党政机关中的高级官员和其家庭成员的收入情况。我国一些发达城市也已经制定了类似的制度。目的是为了让公众能够及时监督政府官员的财产状况, 保证政府的廉洁, 减少徇私舞弊和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形成廉洁从政的机制。

在司法实践中引进“实际恶意原则”。“实际恶意原则”产生于美国1964年的“纽约时报诉萨利文”一案, 此原则后来被专门运用于与公众人物名誉权有关的案件, 即“禁止公职官员因为他的公务受到了破坏名誉的错误议论而获得赔偿, 除非他能够证明批评人是出于实际恶意即明知不对或不顾事实与否的轻率心理状态”。公众人物平日里往往出尽风头, 甚至能呼风唤雨, 比起一般公众来显然处于一种较强势的地位。若在对待诽谤、隐私权问题上对公众人物和普通民众适用同样标准的话, 其实是表象上的平等掩饰了实质上的不平等。因此, 笔者认为, 可以参照美国的做法, 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实际恶意原则”, 公众人物特别是高级官员要在有关隐私权案件中胜诉, 必须证明被告具有“事实上的恶意”, 即以明知故犯或以肆无忌惮的方式使用已经明知虚假的材料来攻击和污蔑自己。在公众人物隐私权案件中同时适用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公众兴趣原则和实际恶意原则等作为评判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年版。

[3].李新天、郑鸣:《论中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构建》, 《中国法学》, 2005 (5) 。

[4].王利明:《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 《中州学报》, 2005 (2) 。

[5].胡斌:《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 《法制与社会》, 2009 (2) 。

公众人物隐私权 篇4

关键词: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和保护;问题研究

一、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的背景

基于其特殊身份而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是近年来公共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内容涉及到公众人物的各个方面,诸如2004年,名噪一时的《北京明星地图》详细罗列出以冯小刚、巩俐等明星大腕的家庭住址;2005年,近六百位明星的手机号码按姓氏拼音排列出现在某网站的论坛上,并且大多数电话号码经查证属实;到了2014年,从文章出轨到黄海波嫖娼,娱乐圈的公众人物花边新闻更是赚足了眼球。当人们满足了对公众人物隐私的窥探欲之后,我们也应当考虑到狗仔们神出鬼没地跟踪偷拍、新闻媒体铺天盖地地宣扬明星们不愿为他人所知的秘密或者令其难堪的事实的这些行为,本质上是对其隐私权不该有的侵犯。那么公众人物是否享有隐私权?其隐私权的边界又何在?则是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关注的内容。

二、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基本概念界定

1.公众人物基本概念界定

公众人物,又称社会知名人士,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公众人物以行为人个人意愿为标准,可以分为自愿性公众人物和非自愿性公众人物。所谓自愿性公众人物,即主观上具有希望或放任自己被一般社会公众所熟知、客观上已经为公众熟知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的人,这里所讨论的娱乐明星显然属于这一类。

2.公众人物隐私权概念界定

隐私,也称个人生活秘密,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公开且不愿为他人知悉的秘密,如个人日记、生活习惯、财产状况等。而隐私权是公民对自己个人生活和以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的、从根本上排斥他人干涉的一种人身权利,是人格权的一种。上文所提到的明星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显然在隐私权保护的范围之内。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仅仅对如何进行隐私权的保护做出规定,如《宪法》39、40条和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明确将隐私权作为名誉权来进行保护,但尚未确立隐私权制度,同时对隐私权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立法也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三、公众人物及其隐私权的关系

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性为公众人物的构成要件,同时也体现了其特性。正因为公众人物相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拥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广泛的知名度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其工作、生活以及言行举止都会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并且一定条件下相较与普通人与社会公共利益更加密切相关,甚至构成了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由此,公众人物隐私权必然会与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权以及新闻自由等发生冲突。为了保护公众的舆论监督权和知情权,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予以一定程度的限制是现代法制国家必然的选择,例如美国,其通过诸多判例确立了公众人物隐私权应当受到限制并且公众人物对民众的批判与监督应当负有容忍义务。然而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并不代表公众人物无隐私,因为隐私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对其宪法保护的价值基础在于人格尊严和个人自治。那么,如果界定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边界便成为问题争议的焦点,因为一旦确立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边界,新闻自由、舆论监督以及公众知情权便有止步的标准,那些被侵犯的隐私权也有得到救济的可能。

四、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范围界定

针对此问题,我们认为,对于不同的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程度应该区别对待。具体到课题重点讨论的娱乐明星这一类公众人物,由于其属于自愿性公众人物,即主观上希望或放任成为公众人物,或者虽未做出明确的意思表示,但清楚或应当清楚其活动或职业的后果,甚至部分娱乐明星正是借助于新闻媒体炒作(包括宣扬其隐私)从而保持知名度,基于娱乐明星以上的特性,对其隐私权的限制应当更加宽泛。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相关资料,学者指出,下列行为可以归入侵犯娱乐明星隐私权范畴:未经许可,公开他人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同意公布其财产状况;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之于众;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泄露他人个人材料或公之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公开他人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秘密等。

五、我国关于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立法现状及发展建议

一方面,我国对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并没有单独的规定,对其法律规定包含在对普通公民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中。从我国目前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体系来看,主要有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对隐私权进行保护。虽然众多法律对隐私权进行保护,但保护范畴仍然十分狭隘,仅限于对姓名、肖像、身体、住宅、通信隐私权的保护,对于相关隐私权的保护则是立法的空白。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立法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具有滞后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犯呈现出方式、内容的多样性的特点,与英美国家法律对网络隐私权有规定不同,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侵权行为,使得受害人的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与救济。

对此,我国立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扩大隐私权保护的范围,明确不同群体隐私权的范畴、完善隐私权救济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强惩罚力度,构建起完善的公民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北京影视传媒律师网.从黄海波嫖娼事件曝光再看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

[EB/OL].http://www.yscmlaw.com/hyzx/content.asp?lb_id=1788,2014-05-22/2014-11-20

[2]李薇.娱乐明星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D].河南大学,2011

作者简介:

袁月(1994.03~),女,江苏泰州人,本科,江苏大学文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

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篇5

关键词:公众人物,隐私权,民法保护

一、公众人物的定义

(一) 界定公众人物概念的法律意义

第一, 界定公众人物的概念能够确定是否需要对其隐私权进行保护。

第二, 保证社会利益的平衡。作为公众人物, 拥有的公共资源要比普通人多, 因此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较普通人更多。对公众人物进行相关报道及舆论监督, 不仅能够满足公众的合理兴趣, 更有利于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第三, 界定公众人物的法律责任。对公众人物而言, 其一举一动均有可能对公共生活造成影响。完成公众人物身份的界定, 实际上是对公众人物施加责任的压力, 使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 不可逃避本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四, 防止非公众人物被误定为公众人物。公众人物与非公众人物相比有其独特性, 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比普通人更多。如果错误地将非公众人物界定为公众人物, 就会加重其法律责任和精神负担, 致使其本该享有的个人行为、言论等方面的隐私权得不到充分的保护。

(二) 公众人物的概念

在我国, 有学者指出公众人物的概念, 即:因特殊地位或表现而为公众所知者, 如政府官员、体育界及娱乐界明星、因特殊贡献而影响社会的企业家及发明家等。公众人物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在自身领域中具有不凡的表现;在公共事务中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在本文中, 笔者将公众人物的概念表述为:在特定区域及特定时间区间内, 因个人不凡表现而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与社会公众利益有着紧密关系的人物。这里的公众人物是根据客观标准确定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二、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定义

(一) 隐私的概念

本文中将隐私分为三种形态, 其一为私人信息, 其二为私人事务, 其三为私人领域。根据隐私的三种形态可将隐私的概念表述为:与公众利益、集体利益无关, 当事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或不便为他人所知的私人信息, 当事人不愿为他人所干涉或不便为他人所干涉的私人事务, 当事人不愿为他人所涉足或不便为他人所涉足的私人领域。

(二) 隐私权的法律意义

隐私权在国内外法律中的定义略有不同, 在对国内外法律、国内外观点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隐私权的法律意义为:公民依法享有的尊严性精神性人格权, 跟公共利益与集体利益无关, 不受他人侵犯, 可以自由进行支配。从两个角度来看, 隐私权的真谛一在于保护个人生活自由安宁, 真谛二在于充分尊重他人的合法隐私权。

(三)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具有其鲜明的法律特征, 包括专属性、秘密性和可放弃性。而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在此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多种独特的法律特征, 即公众兴趣性、公共利益相关性、公共利益冲突性、法律保护有限性。

公众人物隐私权之所以与普通隐私权有所区别, 原因在于受到公众人物本身特殊社会地位的影响, 不论是各级高官还是文体明星, 其生活和工作均为人所关注。正因为如此, 公众人物的行为和言论均会对社会价值观起到一定的影响, 与社会利益休戚相关, 良好的品格则具有良好的法律和道德导向作用。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公众人物隐私权最突出的特点即与公共利益具有冲突性。这体现在一方面公众人物的隐私应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但其身份又导致某些行为和言论将为人所知。这种冲突就必须依靠法律取得平衡。但法律保护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三、公众人物隐私权侵权责任构成和归责原则

(一)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权责任构成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侵权责任主要有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要判定是否构成侵权责任, 则必须由是否具备违法行为、侵害事实、主观过错和因果关系四个特点入手。

首先, 我国法律规定隐私权作为绝对权, 是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的任何权, 其他任何人均不得予以侵犯。违法刺探他人的私人信息、私人事务, 违法涉足他人私人领域均具有违法性。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等都依法受到保护;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公民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这些规定均对隐私权的保护做了相关界定, 一旦违反, 则确认为违法行为。

其次, 一旦当事人的隐私权被侵犯从而导致其蒙受精神痛苦或财产损失, 则表示存在隐私侵害的基本形态。但在判断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是否受到侵害时, 应尽可能多地考虑群众的意见。

再次, 当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时, 才发生侵权责任。但由于公众人物自身的特殊性, 当公众人物的行为与社会集体利益相关联时, 无法要求媒体像司法机关那样对事实进行彻底的调查才可以发生。出于社会集体利益的考虑, 对媒体在报道中出现的轻微差错是可以予以宽容的。

最后, 当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害造成了公众人物隐私权受损时, 才判定发生侵权责任。只有当被害人的精神和财产损失是由侵害行为造成时, 才能够准确认定。

(二)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归责原则

在对公众人物隐私权案件的处理中, 对过错责任原则应严格适用。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公众人物取得的利益多于普通公众, 因此理当承担更多的法律义务;公众人物的行为和言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比普通公众大的多, 因此对其监督就应该更加严格;公众人物往往对新闻行业习惯较熟悉, 因此对侵权过错的举证更为容易;借鉴国外诽谤法所普遍承担的原则。

四、公众人物隐私权免责事由

(一) 社会公共利益

其一, 公共人物的某些个人信息如个人收入等, 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 因此不能作为完全的私人信息而得到法律的保护, 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也是公众知情权的内容。其二, 如一些高级官员、社会知名人士或文体明星道德水平低下, 存在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媒体有责任予以披露, 这并不构成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犯。

(二) 公众人物接受的行为

若公众人物通过撰写回忆录等方式, 将自己的隐私表述出来, 并以此得到报酬, 则他人再利用此类隐私不会构成侵权。这是因为公众人物自身行使了其隐私支配权。

(三) 善意和公正的评论

《宪法》规定,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权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对新闻媒体而言, 作为公众舆论的代言人, 可以对侵害隐私权进行抗辩。因为国家公务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即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均为舆论监督的对象, 新闻媒体在对公众人员行为进行批评或评论时, 实际上是在行使社会权利和宪法权利。但是, 在新闻媒体对此进行评论时, 需本着公平、善意的原则, 尊重事实, 不侮辱他人。在此条件下发表的讨论可以有适当偏激甚至错误, 不需要承担侵害隐私权的法律责任。

(四) 自我纠正

如果新闻媒体之前发表的报告不够准确、客观, 对当事人可能造成相应的损失, 但对错误采取了及时、有效而必要的补救措施, 对先前的失实报告进行了自我纠正, 重新作出了全面而有诚意的新闻报道, 也可以作为公众人物隐私权被侵害的免责事由。

五、公众人物隐私权侵权行为分析和民法保护

(一) 公众人物隐私权侵权的行为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公众人物的行为以及侵害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行为方式、范围和性质均与普通公众有所区别。下面, 本文将列出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侵权的一些常见行为, 以期为用民法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保护提供参考。

第一, 窥探公众人物的个人情报;第二, 监视公众人物的个人活动;第三, 侵犯公众人物的个人领域;第四, 未经公众人物同意, 私自披露其隐私;第五, 非法搜查;第六, 不正当利用公众人物的隐私。

(二)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加强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民法保护能够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能够为公众创造充分的空间以进行自我发展, 保证个人的自由和安全感不受他人侵犯,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能够通过法律制裁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从而使公众人物的权利得到保护而免受非法侵害, 强制性地提高公民对自己隐私权利加强保护的意识, 更加尊重他人的私生活。

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民法保护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其一为直接保护, 即将隐私权作为独立的人权进行保护, 一旦当事人的隐私权受到非法侵害, 可以直接诉诸法律;其二为间接保护, 将隐私权侵犯案件作为其他侵权行为的范围, 从而赢得法律保护。从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来看, 对隐私权的保护不足, 仍处于间接保护阶段, 立法不够周全。

六、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合理限制

(一) 保证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又可称为知悉权、了解权, 其基本含义指公民有权知悉和获取官方和非官方的信息, 并且政府有责任将非法律特别限制的信息和情报公开。公众知情权是国际法保护下的基本人权。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相对应的知情权的主要内容有:第一, 公民对国家活动及国家事务有知晓的权利, 相应的, 国家机关有公开自己行政活动的义务。第二, 公民有权了解公众人物参加的活动以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此方面不仅包括政治权利, 也包括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问题。

(二) 保证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的含义指公众需要注意的所有事务, 一旦某个人参与了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事项, 其隐私权就会受到一定的剥夺, 公众人物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 当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同公共利益发生了冲突时, 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若公众人物的行为及言论与公共利益相关联时, 就不应作为隐私处理, 必须以保证公共利益为前提。

(三) 保证利益平衡

在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进行保护时可以予以一定的弱化, 这样是因为公众人物因自身身份的特别性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报偿, 为了保证利益平衡, 可以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做适当的保护。在此认识的基础上, 隐私权的保护应适当向普通人倾斜。如当普通公众的隐私权同新闻报道发生冲突时, 要优先考虑普通公众的隐私权。而当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同新闻报道发生冲突时, 则对其隐私权的保护做弱化处理。

(四) 保证权利与义务总量相等

就整个社会来看, 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需达到动态的平衡, 保证相等。只有权利和义务的总量相等, 公众在利益方面的付出和报偿才能保证平衡。因此, 公众人物在享有比普通公众更多权利的同时, 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如何平衡公众人物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 从而保证权利和义务的总量达到一致, 这就要求遵守下列几点原则:第一, 社会公共利益原则;第二, 权利协调原则;第三, 人格尊严原则;第四, 立法完善原则。

除此之外, 我国应在立法方面进行积极的完善, 充分借鉴国内外立法经验, 把握好几点关键, 使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既得到了充分的保护, 也得到了合理的限制。首先, 国家可将隐私权设置为独立的人格权, 予以直接保护;其次, 将公众人物的概念写入相关法律中并加入对隐私权进行合理保护和限制的条文;最后, 将公众知情权也明确写入宪法, 完善对公众知情权的保护体系。

七、总结

随着社会交往和信息交流的现代化, 人们的私人生活更有可能受到他人广泛而严重的侵犯。在此背景下, 人们越发看重对于自身隐私权的保护, 而公众人物作为身份更加特殊的群体, 对其隐私权进行合理的保护限制就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在我国, 对隐私权和知情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对公民隐私权进行直接而有效的保护势在必行。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民法保护, 要从明确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概念入手, 深入了解, 从而得到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赵琳琳.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民法保护[J].环球人文地理, 2014, (14) :224-225.

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篇6

一、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概念

某媒体报道公众人物涉嫌赌球侵权案是我国第一个提出公众人物概念的案例。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满足公众兴趣的需要, 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和姓名权应当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涉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笔者认为应当受到至少同样的重视。引申“涉案公众人物”的概念就是与案件有关的主要公众人物以及与本案关系较为密切的其他公众人物, 一般包括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当事人和案件的直接受害者。

在我国公民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干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隐私权这一概念在《宪法》第三十八条、三十九条、四十条中分别对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通信秘密等予以规定, 《民法通则》中第一百零一条对公民的名誉、人格尊严作了规定, 同样的《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侵犯公民隐私权应承担侵权责任。这些规定都没有具体明确的解释, 但在美国, 隐私权很早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与美国相比之下对隐私权的保护状况有很大不同, 这不仅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法制方面的不同, 也体现了对人权的重视程度不同。要制定一个完备法律体系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调整和完善。

公众人物的范畴比较广泛, 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例如, 娱乐明星、政党官员以及著名科研人员、正负面新闻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冠有好名或恶名的公众人物等。尽管法学界有很多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建议但大多数学者都较为关注普通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 笔者更关注对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以下是笔者的分析和提出的建议。

二、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曝光的现状剖析

中国的隐私权的发展过程是漫长的, 直到近几年, 才作为一项单独的人格权被公众认可, 即自然人所享有的一种不希望他人知道的自己私人信息的一种保护和支配的权力。1987 年《民法通则》并未将隐私权规定在其中。但近几年以来,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的不断发展, 侵犯隐私信息的行为越来越多。201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将隐私权以列举的方式规定在第二条中。然而正如前文中所提及的, 我国的“隐私权”的概念仍没有得到法律的确切的解释。因此, 在适用过程中还是无法解决一些问题, 如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网络个人信息的利用等。以某演员为例, 虽然公安机关有对其进行治安处罚的权利,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其涉案行为进行公开公布。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其的私人私密的问题, 而且还会牵连到更多的人, 甚至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限制, 许多公众人物的不良事件也频繁出现在新闻头条当中。比方说, 如果该市的某一个公安机关的电子信息平台涵盖了整个市, 这样的话该市某区所有的基层公安办案机关所上传的案件电子信息, 信息在另外某区的基层公安机关也能查阅到。显然, 公安机关内部的信息一般和外界的信息是分隔的, 并不是“互通有无”的, 即使是机关内部人员想要查询信息时, 也要使用专门的电脑并获得授权。综合来说, 除了办案机关内部人之外的人几乎不可能查阅到机关内部上传的相关信息。所以, 如果那些涉及公众人物的隐私信息被上传之后泄露出去的, 有很大可能是办案机关内部成员泄露的。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0条规定: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案件时, 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 应当予以保密。”在2014某演员事件被大众当成闲谈, 这其中显然有人泄露了消息, 这难道就没有侵犯到其本人的隐私权? 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促进依法行政, 减少更多繁琐、复杂的方法。但是,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 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当媒体向警方求证某演员嫖娼被拘留的具体信息是否准确时, 警方完全可以以关系公民个人隐私作为拒绝回答的理由。而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也曾表示, 警方有权对其进行处罚, 但没有权利在某演员的嫖娼行为被证实后, 却还没来得及通过诉讼途径得到最终的判决的前提下, 这种做法无疑给其本人及其家属带来无比的痛苦与压力。

三、提出法律保护的原则

提出对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应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 参考和借鉴国外的立法和理论, 结合我国司法实践, 提出解决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应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 一) 社会公共利益至上原则。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除非涉及到公众的利益, 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公共利益至上是公认的基本原则, 那么涉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涉及到公众的利益时, 也应当遵这样的原则。因此, 当涉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 应当遵循社会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

( 二) 不打破底线原则。公众人物对于大众来说在公众人物自愿的前提下, 适当透露隐私是一件茶余饭后的闲谈, 但这并不是说涉案公众人物隐私就可以无休止的被他人进行曝光。行政部门在行使权力的时候, 应当注意维护涉案公众人物的基本隐私。

( 三)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人格尊严与隐私权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保护隐私权不受到侵犯就应保护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代表一个人的最基本的品质和原则, 特别是公众人物隐私权在某些情形下被加以限制, 显然, 涉案公众人物即使涉案也会有相应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 在对这些内容加以限制的同时应当保护人格尊严也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不受侵犯。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对公民使用任何侮辱诽谤和虚假指控的方法是绝对禁止的。

四、提出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 理论研究与立法。笔者主要在宪法和民法领域着手来加强对隐私权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在《侵权法》中有关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规定加以明确具体化, 并且提出涉案人的隐私权也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实质上就更加注重特殊人员的隐私的保护, 可以更好的实现法律保护公民权益的目的与意义。对在开展自主研究的同时, 参考和借鉴国外有关理论成果; 加强理论探究, 加快立法步伐,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 保护隐私权。具体来说就是逐步完善公众人物以及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可以考虑把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明确写入法条。

第二, 新闻媒体出于大众满足大众的好奇心, 就对公众人物的一些涉及本人隐私的犯罪行为、违纪违约行为以及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显然, 站在法律的角度分析, 新闻媒体应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更好地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但是新闻媒体不能出于对公众人物的个人情感, 出于某种目的或者恶意曝光与其行为无关的隐私问题, 否则也构成侵权。

参考文献

论网络环境下的公众人物隐私权 篇7

由于“公众人物无隐私”的概念, 很多时候人们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是比较漠视的, 学界一般认为可以通过权利人同意、公共利益和公众兴趣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限制, 笔者虽认同前两种理由却对公众兴趣作为限制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理由不能赞同, 民众的兴趣不可以作为限制他人基本权利的理由, 合理的公众兴趣又往往与公共利益相关,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公共利益原则对这部分合理的公众兴趣作为囊括, 而且根据我国现今对于社会型公众人物的“八卦”过于关注而对与公共利益最密切的政治型公众人物不甚关心的不合理现象, 应将限制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定在公共利益原则上。除了公共利益原则之外权利人同意原则也应作为保护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重要原则之一, 因现代公众人物隐私权越来越具有商业价值, 公众人物处分其隐私权以此获得一定利益的行为也变得日渐频繁, 因此基于公众人物自身的意愿对隐私权进行处分也应受到保护。不同的公众人物隐私权受到限制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保护公众人物隐私权时有必要进行区别保护才能达到公平正义的要求, 而因公共利益原则的强大必须给予公众人物一个“盾”对抗公共利益原则的侵入, 因此最小损害原则也必须同时适用才可以在满足公共利益需要的同时不构成肆意侵害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网络的特性让侵犯隐私权变得更为便利, 人们对于公众人物的好奇心以及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商业价值让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处在随时有可能被侵犯的状态, 而且一旦被侵犯就有可能发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在网络环境下侵害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方法是层出不穷的, 因此笔者认为立法模式应该成为主要的保护方式,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对保护公众人物隐私权提供法律依据, 同时严厉惩戒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尤其从我国通过“人肉搜索”等方式肆意侵犯他人隐私权的现状出发, 只有进行相关立法才可以在网络环境下有力的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但是仅仅通过立法还不足以提供周全的保护, 因网络环境高速发展的特性, 立法速度要紧随网络新技术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同时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在立法模式的基础上必须辅之以网络环境最为密切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自律才可以有效的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网络隐私认证计划, 既可以保有互联网行业的活力又可以免去用户不断审阅不同的隐私政策带来的不便。隐私权的概念本身便极为复杂, 加之公众人物的分类学界还没有得到共识, 限制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公共利益概念又是极为模糊的, 因此法官的作用尤为重要。法官在实际案例中具体分析是否涉及公共利益, 依据不同的情形充分的论理才会逐步的确定公众人物隐私权究竟在何种情形下才会被限制也会间接对公众人物的具体分类产生影响。因此在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问题上指导性判例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电子商务的发展让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也正是由于电子商务无限的发展潜力, 当公民的基本权利诉求与互联网发展的内在要求产生冲突时应如何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问题上笔者认为还是要回归到公共利益原则, 在涉及公共利益时才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限制, 这样既有利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对互联网的长久健康发展也是有所裨益的。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 .

[2]王利明.民法典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10 (2) .

[3]杨立新.侵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1, 6 (4) .

[4]郭鹏.电子商务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4 (1) .

[5]刘晗.隐私权、言论自由与中国网民文化:人肉搜索的规制困境[J].中外法学, 2011.4.

公众人物隐私权 篇8

关键词:公众人物,隐私权,新闻道德,知情权

一、关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争议

现今社会, 关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争议有愈演愈烈之势。现在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公众人物也是人, 应该和普通人一样享有全部的民事权利, 当然也应该享有隐私权;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公众人物是没有隐私的, 因为他们得到了许多普通人得不到的好处——知名度和财富, 既然有获得就应该有付出和牺牲。

“存在即合理”, 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作为普通人, 从心理上分析, 对名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嫉妒:名人也是人, 为什么他 (她) 们唱个歌、露个脸就能拿到丰厚的报酬?另一种心理则是由于喜欢, 一旦喜欢某个名人, 自然想知道和了解他 (她) 的一切。这两种心理使普通人的好奇心被激发到了较高的程度。而名人所谓的隐私就开始逐渐地被侵犯以满足众人的窥探癖。

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作为公众人物, 也就是所谓的名人, 他 (她) 们在获得名誉和财富的同时, 也是自然人和社会人, 也有应享有的权利。他 (她) 们一方面希望被媒体关注, 增加曝光率, 另一方面又希望能拥有自己的私生活和隐私。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相互矛盾的。一旦两者不能平衡或超越了底线, 那么对不起, 这些名人就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案例是由公众人物隐私与新闻道德之间的抗衡引发的。某香港周刊发表了题为《美国求医实录, 菲女50万手术成功》的报道, 该报道详细披露了李亚鹏和王菲专程为女儿赴美求医的经过, 而“小菲女”李嫣也首度曝光。该报道形容, 李嫣的身形比一般5个月的女婴要大, 长相则像极了爸爸李亚鹏, 在美国接受兔唇矫形手术非常成功。当然, 这些都是偷拍偷录的结果。

二、公众人物的定义

那么, 公众人物的定义是什么?公众人物与普通民众又是怎样区分的?“从很大意义上讲, 公众人物的概念脱胎于公共事务或者公共利益观念, 公众人物在名誉权、隐私权方面与一般个人名誉权、隐私权保护的差异, 本质上体现了公共事务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保密的关系, 以及保护公共议论与允许信息有限错误之间的均衡关系。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隐私权保护之所以有别于一般人名誉权、隐私权的保护, 也是因为公众人物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公共事务, 因此他们的言行或者特定阶段与公众事务相关的言行应当接受公众的检验, 而不能聚之为私、密不示人, 或者要求媒体一点不许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认为, 公众人物是人格权机器保护中的一个概念, 是民法的概念, 同时也是新闻学的概念。“公众人物的概念源于1964年美国的沙利文诉《纽约时报》案。在该案中, 布伦南大法官首次提出了‘公共官员’的概念, 并树立了‘确有恶意’原则。3年后, 在‘足球教练诉退伍军人案件’中, 法院提出‘公众人物’的概念。首席大法官沃伦认为, 公众人物是指其在关系到公共问题和公共事件的观点与行为上涉及公民的程度, 常常与政府官员对于相同问题和事件的态度及行为上涉及公民的程度相当。”而在西方, 公众人物已成为一个专门的术语, 指一定范围内广为人知的, 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社会人物。根据学者史宾塞的解释, 公众人物包括政府官员、公职候选人、发明家、作家、运动员、艺术表演家、罪犯、被控诉的人以及其他易受注意的人物。

在我国, 提起公众人物, 人们就会下意识地联想到影视明星、歌星、球星、企业家、主持人等。这些都可以被归为公众人物。

三、公众人物的隐私

说到隐私, 从法律上讲, 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公开且不愿为他人知悉的秘密。如个人日记、生活习惯、财产状况。而隐私权是公民对自己个人生活和以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 从根本上排斥他人干涉的一种人身权利, 是人格权的一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说道:“涉及到对公众人物的权利限制, 仅仅是在隐私权中才存在。对于其他权利, 则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 只是在肖像权的保护中, 也要受到一点点的限制, 这就是公众人物的肖像权有时候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过, 这种对公众人物肖像权的限制并不是只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 还因为他们的肖像涉及到新闻性的活动, 是因为新闻性而使对他们的肖像使用不具有违法性。因此, 涉及到公众人物的权利限制的, 其实就是隐私权和肖像权, 并不包括其他权利, 例如名誉权、姓名权、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等人格权都没有限制一说。”

作为公众人物, 其隐私权又具有不同的特点。首先, 公众人物的生活和工作很吸引大众, 而他们的影响也和一般人不同, 很多人会以他们为范本来模仿或在思想上有所改观。总而言之, 公众人物的隐私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其次, 有一点不能不谈, 就是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大众的知情权是有一定冲突的。这就存在一个度的问题, 怎样才能既保障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同时又能保障大众的知情权。隐私权是用来保护个人信息的, 而知情权是为了了解信息, 所以这两者具有天然的对抗性, 而在公众人物身上, 这种对抗就更加突出了。目前在我国立法中, 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法规在民法通则、宪法、刑法、诉讼法中有所规定, 但是零散且不全面。作为基本法的民法通则并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加以规范, 未能全面正确地贯彻宪法中保护隐私权的原则性规定, 这使得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相当脆弱。

四、公众人物隐私与非隐私的界定

那么, 公众人物隐私与非隐私应该怎样界定呢?这个问题至今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我看来, 在不侵犯公众人物人格权的前提下, 其他所谓的隐私都是可以被公众所知晓的。而媒体将公众人物的与公众相关的信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公之于众是一种道德。关于隐私, 如果要有界定, 那就是纯粹的普通社会人的不宜于公之于众的个人信息, 而非公众人物的必要信息, 所以这种信息应该不在法律所保护的“隐私”范围之内。现在普遍的看法是, 既然成为公众人物为其带来了财富和知名度, 那么一定的牺牲是免不了的。这已经成为大众脑袋里的一种固定思维模式。但并不是说, 公众人物连普通人应该享有的权利都没有。总而言之, 公众人物隐私与非隐私是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的, 除非在将来, 我国法律能够完善, 能有详细条款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而现今, 就只有靠新闻道德来约束。

五、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及侵权行为的发生

目前, 新闻曝光与公众人物隐私的冲突, 其主要根源是受众获取信息的心理要求与被报道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作为受众, 对于各种信息都有一种想知道和了解的心理, 且受众认为自己应该享有这种权利, 这是一种很正常很普遍的心理。当然, 对于公众人物的隐私, 受众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大部分人都有一种窥探癖, 而公众人物隐私的曝光就满足了他们的这种癖好。作为公众人物, 自己的隐私是绝不愿意为外界所知晓的 (除了用隐私来炒作的) 。他们认为自己也是公民, 也享有充分的隐私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一旦被激发, 就会引起新闻曝光与公众人物隐私的冲突, 其实质就是知情权与隐私权之间的冲突。两个权利发生了冲突, 背后就涉及到权利的平衡。协调的办法就是要考虑是满足个人的要求还是满足公众的要求。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落差, 也就是公众人物的规则, 只要你是公众人物, 那么你的隐私权就要受到限制。这种限制是法律认可的, 法律认为这种不公平是公平的, 这样的确认保护了更多人的要求, 也就只能牺牲个人利益。

而一旦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到了一定程度, 就会造成侵权, “侵权行为首先是一种民事过错行为, 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伤害他人而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而新闻侵权则与新闻相关, 新闻学者魏永征认为:“新闻侵权就是在新闻采集和传播中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另一种说法也认为:“新闻侵权首先是和新闻活动相关的, 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侵权者为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 离开了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 就不会构成新闻侵权。新闻侵权行为侵害的主要是公民的人格权, 包括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总之, 新闻侵权就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传播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六、新闻侵权的特点及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新闻侵权又具有各种特点。综合各种看法, 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传播速度快, 二是伤害程度深, 三是以侵害人格权为主要表现形式, 其中以侵害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最为多见。而新闻侵权的构成又包括若干要件:“第一是新闻作品已经发表。新闻作品发表与否, 是区别损害事实是否存在的关键。”“第二是新闻作品有违法性……衡量是否违法的标准是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和禁止性的规范。”“第三是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并引起对象物质和精神权益的贬损。”“第四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作者的过错。过错分为两种情况:故意的过错和过失的过错……在我国的新闻侵权实际中, 过错行为主要表现为过失的过错。”其实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正确。比如一些记者蓄意偷拍名人的身体也是过失过错吗?当然这不是以偏概全, 只是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一味追求新闻的吸引性, 而不顾及会对当事人造成什么后果或产生什么影响, 这也反映了记者职业道德的水准。

分析完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 新闻侵害隐私权自然也有其构成要件:“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是指新闻作品公开披露了与公共生活无关的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要件:第一, 侵害隐私权的作品已经发表。这是区别一般民事侵权和新闻侵权的标志。第二是受害人可以被指认, 尽管有隐私被披露, 但仍不构成对隐私权的侵害。而新闻作品中披露相关隐私时, 只要隐私主体可以被指认, 就构成侵害隐私权, 不管这种披露是处于什么目的。第三是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出现。侵害隐私权的新闻作品发表后, 导致了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和财产上的损失。这种精神痛苦和财产损失就是损害结果。第四, 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和侵害名誉权的过错一样, 新闻侵害隐私权同样分为故意的过错和过失的过错。”

作为新闻从业人员, 对于新闻侵犯隐私权的抗辩事由也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归纳各种看法, 主要有下列几个抗辩事由:“第一, 公开记录。公开记录是指党和国家机关公开发布的正式文件、通知、判决书、布告以及其他允许公开发布、引用的材料。由于这些记录的公开性, 即使其内容涉及到个人隐私, 亦丧失隐秘性。引用者免负侵犯隐私权的责任。第二, 公开场合。对人们在公开场合下的行为进行报道, 不存在侵犯隐私权的问题。因为隐私的本质是‘隐’, 即不公开性, 一旦自我公开便不存在所谓隐私了。例如在美国堪萨斯州有个男青年因涉嫌偷窃而被警察逮捕, 当地电视台摄下了被捕时的情况当晚播放。后来这个男青年被释放了, 警察局承认捕错了人, 由此发生了隐私权诉讼, 但法庭驳回了原告的请求。此案发生在酒吧, 原告处在公众应知晓的事件之中, 被告有权对此事加以报道。虽然这与原告意愿相反, 纯属非意愿性, 但仍可报道。第三, 公众人物。公众人物是指因其身份、地位、事业的成就, 罪行重大或因为与某一特定事件有关而为公众普遍知晓的人物。如著名科学家、作家、明星、高官或臭名昭著的罪犯等等。这些知名人物常常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报道追踪的目标, 他们的隐私权范围要比普通人小得多, 对他们某些个人信息的报道不构成侵犯隐私权。但新闻界博爱到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内容可以详细到什么程度是很难明确回答的, 这与具体人的公众身份有密切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 公众人物就没有一点自己的隐私。一般认为公众人物的下列隐私还是应该受到法律有效保护的:〈1〉其住宅不受非法侵入或侵扰;〈2〉家庭生活和正常的私生活不受监听、监视;〈3〉正常婚姻和夫妻生活不受他人的干扰;〈4〉正常通信自由不受侵犯;〈5〉与社会政治和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事项不受侵扰。第四, 公众利益。如果某位公民的隐私与公共利益, 或者说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联系, 它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私事, 不受隐私权的保护。比如, 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 人民有权对其品行作了解和评价, 只要事实确凿, 应不算侵犯其隐私权。从隐私权的立法来看, 许多国家也都从公共利益出发, 对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加以一定的限制。第五, 本人同意。隐私权是一种自主性很强的私人权利, 法律允许当事人放弃。这是指当事人经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明确表示对新闻报道的同意, 具体表现为愿意接受采访、主动提供资料、协助新闻作品的完成等等。事实上, 社会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有意或无意地放弃自己的一部分隐私。如许多政治家、体育艺术明星等在自己的回忆录中, 详细分析自己的经历、家庭、生活甚至个人的隐私等。因此, 根据当事人的陈述或提供的材料写成的文章或发出的报道中有当事人的隐私内容, 不应视为侵权。但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本人的隐私涉及他人的隐私时, 本人无权放弃, 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夫妻等都不例外。如果新闻报道中涉及第三人的隐私, 就必须取得第三人的同意, 否则就会构成第三人的侵权。二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在不公开审理时, 披露的敏感内容也是属于法律保护的隐私。”

七、常见侵犯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采访行为

那么, 常见的侵犯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采访行为有哪些呢?比如偷拍偷录、跟踪、隐瞒记者身份探听他人隐私等。而最具争议的则是偷拍偷录到底属不属于侵犯隐私。现在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是做明星的代价, 偷拍偷录是为了让受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另一种是对公众人物表示同情和理解, 希望媒体能手下留情。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从实质上看, 偷拍偷录其实是隐性采访的一部分, 而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又称暗访”。而隐性采访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二是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三是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作为隐性采访, 其特征也有若干:“主动出击, 事实周详, 关注面广, 隐瞒身份, 隐藏目的, 隐蔽手段。”像上文提到的偷拍, 都满足以上一个条件。至于说“偷拍偷录”不合法, 理由之一就是因为“偷拍偷录是暗中进行的, 其间可能接触到采访对象的某些不为人知的隐私。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 造成一定影响, 应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

八、寻求新闻道德与公众人物隐私的平衡点

在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新闻道德之间, 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既能保障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又能不违反新闻道德呢?这是一个一直被讨论和争议的问题。一般来讲, 公众知情权要求新闻单位要尽量报道社会信息, 但是受众自身的隐私权又使受众在作为被报道者时要求新闻单位在报道自身时要千方百计保护自身的隐私权, 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有时候这种矛盾表现得很明显。作为新闻单位, 如果一味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可能导致侵犯被报道者的隐私权, 从而陷入新闻官司。但是如果一味考虑被报道者的隐私权, 则有可能陷入信息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要求的尴尬境地。有时候甚至因此而失去了受众的信任。所以新闻单位怎么样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公众人物隐私权 篇9

【关键词】彩民隐私权;公众知情权;媒体监督权

2009年10月8日,河南一彩民独揽3.599亿元巨奖,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爆了公众的敏感神经,也引爆了关于个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争论。2011年7月26日,浙江绍兴中出双色球5.65亿巨奖;同年8月24日,湖北武汉彩民又中出超级大乐透2.48亿巨奖。彩票中奖越来越频繁且更加扑朔迷离,使得彩票中奖报道也变得引人关注。

一、彩民隐私权、公众知情权和媒体监督权的冲突

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和首要原则。因此,越是真实的信息,就越符合新闻的要求,但是对于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采访越深入,报道越真实、越具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就越严重。隐私要“不为人知”,而新闻要“广为人知”,这就构成了二者的冲突。公众对彩票兑奖应有知情权,当信息公开的知情权遭遇彩民隐私权时,冲突产生了,一方面是广大彩民要求最大限度的信息公开,增加透明度,另一方面是相关部门与中奖者高声呼吁的保护中奖者的隐私权。两者孰重孰轻,如何取舍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如何平衡中奖彩民的隐私权、公众的知情权与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之间的冲突?(1)中奖者隐私应该受到保护。长期以来,我国大奖得主都贴上了“神秘莫测”的标签,还常见有易容化妆去领奖的照片流传。然而放眼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却经常会在传媒上看到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大奖得主光明正大现身领奖的从容与淡然,其姓名、身份等并未“隐私”。在彩票业非常发达的美国,《记录公开法》明确规定中奖者必须公布姓名和所居住的城市等个人资料,公民则有权到政府部门查询相关资料。那么,中奖人的身份是否受到隐私权的保护呢?隐私权是指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生活和私人领域自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从隐私权的定义可以看出,隐私权的保护主要基于是否与公共利益有关。如果与公共利益无关,那么个体自然可以享有保护私生活的权利。反之,个体则对公众具有告知的义务。那么,在3.599亿元彩票事件中,彩民中奖实属个人行为,就其社会影响来看,确实是与公众生活无关的一件事。毕竟,买彩票是个人行为,中奖也是个人的收益。公众对彩民身份的过分打探,只能是对个体隐私权的侵犯。我国2009年7月1日实施的《彩票管理条例》规定:“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彩票代销者以及其他因职务或者业务便利知悉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的人员,应当对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予以保密。”也是从法律层面上对获奖人的隐私进行了规定。因此,中奖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肖像等均属个人隐私的范畴,中奖人享有禁止他人打听、公开、传播的权利。(2)公众知情权同样受保护。彩民的知情权和中奖者的隐私权同样都应受到保护。如果两者冲突,应当尽量协调两者的关系,有关部门应该在不伤害中奖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尝试选择性地公开中奖者的个人信息;对于那些可能会伤害中奖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个人信息,可以进行分层次配置,从而避免信息公开产生的信息滥用。其实,公众对中奖人身份的关注只是一个表象,其最终还是对彩票公信力的怀疑。公众所要求的知情,更多的是对彩票大奖产生的公正性的关注,而不仅仅是想知道中奖人身份的好奇心理。媒体与公众也正是对中奖人的个人信息到底是不是属于公共利益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公众对彩票发行的情况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发行彩票是政府行为,因此,政府在发行彩票过程中形成的信息都是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这既是“透明政府”建设的要求,也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

二、新闻舆论监督与隐私权的平衡

公众作为知情权的主体,有知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信息的权利,公众可以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满足自己的知情权,也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去实现知情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所实施的舆论监督权就代表了广大公众的意愿。拉斯韦尔曾经把大众传播的功能概括为: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因此,监督社会事务,报道社会新闻、揭露明星趣事、揭露官员的非法活动,是媒体和记者应尽的职责。记者在采访、报道时难免会和公民的隐私权产生冲突。那么,舆论监督和隐私权二者的关系应如何平衡呢?(1)舆论监督必须受隐私权的限制。我们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限制的、有条件的,不存在任意的权利,否则人人都没有自由和权利。我国宪法第38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舆论监督作为宪法权利,也必须受到法律限制。换言之,新闻媒体在行使新闻监督权时,负有尊重他人隐私权、不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法律义务,这是“权利和义务一致”原理的具体体现。如果新闻媒体实施新闻监督权所报道出来的个人秘密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没有任何联系,就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侵害。(2)舆论监督的重点。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是我国宪法关于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的有关规定。由于我国彩票发行机构兼有“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缺乏有效的监管,彩票行业多次出现“中奖猫腻”,如:2002年扬州“彩世塔案”、2004年西安“宝马彩票案”、2009年深圳“木马骗奖案”,早就暴露出彩票行业管理的混乱。随着奖金额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和社会舆论对那些在所谓的“隐私权保护”背后的“大奖得主”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更有人极端断言:“保护隐私权”就是一个“弄虚作假”的挡箭牌。人们担心彩票机构长期缺乏严谨、细致、配套的监管,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损害国家这项以慈善、公益为目的的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彩票机构的运作流程,包括出售、兑现奖金的过程是否公正、合法,中奖彩民在领取巨额奖后是否依照相关法律缴纳了个人所得税,都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理应成为媒体舆论监督的重点。我国需要建立健全彩票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公众对彩票发行、管理漏洞的批评,以及不公正的质疑,需要政府督促彩票发行部门按照条例中的要求,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增强彩票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及时、全面和详细地向公众公开必要的信息,比如彩票销售和公益金收入、管理、使用及去向等。

三、结语

论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保护 篇10

关键词: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

一、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和新闻自由的冲突

(一) 公众知情权与公众人物两种权利的冲突

新闻自由和名誉权、隐私权是截然不同的权利。新闻自由旨在保护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督促政府改善其机制, 监督公众人物谨言慎行, 在社会中形成良好风气, 具有主动性、探查性、公开性的特征。

隐私权指任何他人包括新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经隐私权人许可, 不得擅自公开刺探、报道他人的隐私, 这是一种法定义务, 这种法定义务表现为不作为, 即不得以主动的行为去侵害他人隐私。名誉权, 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 是人格的重要内容, 受法律的保护。当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之时, 可以要求侵害人停止对自己的这种权力的侵害, 并且对所造成的影响负责。

媒体满足公众知情权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行使新闻自由权应该不侵害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所谓“新闻报道止于隐私开始之处”。但是, 在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时, 应该对公众人物的隐私设置必要的限制,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接受舆论监督, 同时又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这是权利平衡的体现。

(二) 公众人物两种权利与其自身冲突

公众人物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在社会上享有普通公民所没有的某些特权, 例如, 他们拥有高度的知名度, 受到公众的关注, 公众赋予其很大的影响力,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号召力, 在政治和文化上也会享受到“特殊待遇”。由此可见, 社会机构要建立一些相应的制约机制, 才可以限制公众人物在这方面“滥用特权”。也可以理解为, 公众人物一方面享有比普通老百姓更多的权利, 另一方面, 他的某些权利就会受到限制, 这就表现在名誉权和隐私权上, 他们不可能像普通公民一样, 对这两种权利的保护范围相对要小一些。

二、公众人物两种权利受损的表现和影响

2002年12月28日, 范志毅状告上海《东方体育日报》侵犯名誉权的官司落定。经过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的判决, 判定范志毅败诉。从1985年起, 这种官司在国内出现过很多次, 但最终都是以媒体败诉结束。所以, 这个案件的判决有其时代意义。据证实, 这也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第一次提出“公众人物”这一概念。公众人物名誉权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利于愈加凸显的公众人物、新闻媒体与社会大众矛盾的缓和, 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言论自由权的行使和新闻业监督职能的发挥。

近年来, 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研讨最典型的案件, 就是上世纪英国的戴安娜王妃为了躲避狗仔队的追逐, 最后出了车祸玉殒香消, 这件事情震惊了世界新闻界, 狗仔队一下子成为众媒体批判的对象, 对戴安娜王妃的惋惜不绝于耳。如果仅是一件普通的车祸案, 必定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这件事情之所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 就是因为戴安娜王妃特殊的身份。这说明作为公众人物, 与普通公民在人格权保护上, 不尽相同。

三、如何保护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一) 新闻工作者对公众人物两种权利的尊重

就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保护而言, 新闻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 准确、客观的报道事实, 不侵害他人名誉和隐私, 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 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媒介素养的检验。正确保障公共人物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不仅仅是公众人物自己的事情, 也需要新闻媒体及工作者的积极配合, 使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更加民主化, 也能够把这种意识正确传达给受众, 使受众享有自身的足够的权利。

(二) 公众人物对自身两种权利的保护

如果公众人物自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 任其受到损害而忍气吞声, 或者“一笑而过”, 只会助长这种不正之风, 使得自己的权利受到更大侵害, 或者, 使更多的像自己一样的人的权利受到侵害。

这就是说, 当公众人物发现在新闻报道中自己的名誉权和隐私权被侵犯时, 要正确行使权利。而目前对于公众人物这些权利的保护, 除了提高新闻媒介及工作者的素养外, 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诉诸法律, 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陈卫东.试论公众人物隐私权及其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平衡[J/OL].北大法律网刊, 2003:01.[1]陈卫东.试论公众人物隐私权及其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平衡[J/OL].北大法律网刊, 2003:01.

[2]萧瀚.公众人物:无隐乎尔?[J].南风窗, 2003.02.[2]萧瀚.公众人物:无隐乎尔?[J].南风窗, 2003.02.

[3]陈卫东.试论公众人物隐私权及其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平衡[J/OL].北大法律网刊, 2003:01.[3]陈卫东.试论公众人物隐私权及其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平衡[J/OL].北大法律网刊, 2003:01.

上一篇:相变墙体下一篇:教学视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