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语文大课堂 搜索结果
现在的小学高段语文课堂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储备, 如生词的理解、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关心, 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在面对传统文化时体现出来的无能为力, 就对联文化而言, 一些学生知之甚少, 更别提日常积累和主动运用。 笔者从对联教学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将对联教学融入到小学...
2024-07-09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师,我总是在想“语文”到底是什么。翻看历史,看看语文的由来;结合当下,想想语文的现在。清废科举后,始办新学堂。 当时课程和教材,除了被称为“国文”一科,均从西方引,当时的“国文”,仍以文言为主。“五四”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遂“国文”一科受到摒弃,小学改设 “国语”...
2024-06-24“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特别密切。新课程竭力倡导:教育应依托生活进行,变成一种生活。成功的语文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
2024-12-17易卜生说过:“人生不是演戏, 但不能没有戏剧意识。”在中职教育中戏剧意识尤其不能缺失, 这与中职学校讲究职业性、操作性和规范性教学密切相关。然而在传统中职语文教学中, 大部分语文教师以身示范, 用语言和肢体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则在课堂上记录知识要点, 课后再对知识进行消化、内化。这种“满堂灌”的教...
2024-09-09听课,通过观察课堂来研究教与学,对于促进教学工作有着重要作用。课堂微观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式,是通过对课堂中某一个学生的学习细节全程、全景式的观察与记录,深入剖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对教与学做出评价的一种课堂研究方法。微观察以单个学生为研究对象,细致入微地关注着这个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轨迹,进而以点窥...
2025-02-08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 传统意义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的是教师的引导、点拨、启发, 而新课程标准关于现代语文教学的阅读目标, 在理念上有了较大变化。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注重教学过程的感性经验支持, 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尝试创设教学课文表演、参观、调查等体验式活动, 让学生扮演...
2024-07-13“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特别密切。新课程竭力倡导:教育应依托生活进行,变成一种生活。成功的语文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
2024-05-19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只有通过课外“反三”,大量阅读,才能真正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制定“名著阅读”这个课程目标,刚好给学生指明了阅读方向,纠正了学生原本盲目、主观、随意、无序的课外阅读状态,让学生一开始就“踩在巨人...
2024-07-04让地方文化走进语文课堂大渡中学高昌原颜学梅 地方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方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方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方文化中的“地方”,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方文化中...
2024-06-14所谓情境教学, 是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 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 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 激发学生的思维, 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一、利用图画创建情况在教学实践中, 我了解到图画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2024-07-01在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上, 汉字教学处于边缘状态, 汉字教学出现了弱化、简化、泛化的倾向。课堂上的汉字教学仅注重“识字”教学, 即只注重字音字形的读写, 而忽略了字义的理解。更有一部分老师认为识字、写字这应是小学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词语误读、误解的情况下只做简单提...
2024-10-14摘要: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 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 利用计算机、信息、软件等现代高科技技术进行授课, 极大改善了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 为课堂增添了活力元素, 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本文通过对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的利弊分析, 简要探讨了多...
2025-01-22如何通过有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创新教学模式不失为一条捷径。为改变传统教学“先教后学”、“先讲后练”导致学生过分依赖的状况,落实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效益便可出现在课堂上。笔者在研究大量教学模式和课例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基于“先学后教”的“3+x”...
2024-09-20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正确的文艺方针指导下, 以徐沛东为代表的许多优秀的作曲家投身到歌曲的创作之中, 创作了许多广为传唱的艺术歌曲。其中, 徐沛东是活跃在我国新时期乐坛中的著名作曲家之一。在30多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 徐沛东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 其中艺术歌曲是其音乐创作中的最具代...
2025-02-18一个秋天,我走进了川西北的一座大森林,这里是那样的宁静,阳光从茂密的树叶间照射下来,显得斑斑点点。双脚踏在厚厚的树叶上,感觉是那样的松软,真是舒服极了!这是一片红松林,一棵棵松树是那样高大挺拔,抬头望去,它们高高的树干直直伸向天空,它们树枝四处伸展他们互相交织在一起,密不透风,粗壮的树干最大的需要两...
2024-12-22美丽的大森林是一个美丽的宫殿。在森林里,我看到了美丽的景色,一棵棵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一块绿茸茸的.草坪像溢出春光的一只瞳孔。快乐的小鸟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声。小猴子和梅花鹿在森林里感受着森林的气息。我在森林里也呼吸新鲜的空气。我听见了鸟儿自豪的叫声,它们好像在说:&ld...
2025-03-13新课标强调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变枯燥、难学的数学符号为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领悟数学的魅...
2024-06-26“存在即合理”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流行音乐歌词,大多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尤其是当下一些流行的古风音乐,歌词攫取古诗词的意境,将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情感通过唯美的画面、意境深远的歌词、回环曲折的旋律表现出来,紧紧的攫住这些青少年的心,点缀了他们枯燥的学习生活。 处于诗的年华中的高中生,对流行音乐具有强...
2024-11-24如今的音乐课堂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课本歌曲毫无兴趣, 像完成任务似的, 唱起流行歌曲却是有滋有味;校园里常常听到孩子们嘴里哼唱的《蜗牛》、《七里香》、《狼爱上羊》等等。不得不承认, 这些歌曲通俗易懂, 简单易懂的歌词、亲切自然的演唱, 确实容易抓住孩子们的心。记得曾经在课堂上有这样一幕, 刚学完...
2024-12-13语文的人文性最强,最富有情趣。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都是作者感情的产物。情感似一股温柔扑面的春风,似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课堂上,教师眼笑眉开,学生就会燕舞莺歌;教师柔情似水,学生就会情深似海。有了情感的碰撞,就会有同品共享的学习愉悦,...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