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俗文化

2024-07-06

礼俗文化(共6篇)

礼俗文化 篇1

结婚礼俗

王龙亮 电科102 1005B217

我的家乡在麒麟降生的地方山东巨野。传统的结婚礼俗显示了我们家乡的地方特色。

结婚是一个人的终生大事,容不得半点的马虎,所以从订婚到结婚期间有很多的礼俗。订婚:不管是媒人介绍还是自由恋爱订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男女双方都没有意见的时候就开始订婚,其标志就是男方给女方见面礼,金额一般是10001元,女方从中抽出1元交给男方俗称“万里挑一”

,同时男方还会买“三金”首饰大约10000元而且会选一个好日子,男方去女方下礼,一般都是些糖块,果点。订婚时也会商量好男方给多少彩礼,现在一般是三万三,六万六还有一种说法是三斤三两百元钞票,同时还有订婚宴宴请女方的亲戚,也是女孩改口叫男孩父母爸妈时,这个还要给2000—3000元的改口费。

结婚之前订婚之后必须进行必要的礼节性活动就是送节礼,俗称“走亲戚”,中秋节,春节是最重大的,也就是在过节时男方会找两个年轻的小伙去送礼。

俗话说“女大不中留”,订婚之后结婚的日志就近了,男方找人去女方家要女孩的生成八字,俗称“要好”。根据男孩女孩的生辰八字选择一个合适的结婚日期,找人把结婚日期以及忌见的属相,新娘上花车面朝哪个方向等一些细节问题写在一张红纸上俗称“福”在结婚之前男方还要给女方送200斤谈好的棉花让女方做被子用。

在结婚之前,女方家长会找一个好日子去布行“截被子”即买被面。并且选一个晴朗的日子,叫上10几个年轻的妇女帮忙套16—20床不等的被子,男方一般也会套八床。随着结婚日子的临近男女双方都会找一个很明事理的男子俗称“大知”。女方一般还会找二十多个抬嫁妆的一般都是邻居。男方也要找帮忙的乡亲,在结婚前的几天买好喜糖,菜以及烟酒。女方还会有一个拿”门帘“的小男孩,男方要给这个小男孩一个红包,里面大约有1000块钱。

随着经济的发展,结婚之前拍婚纱照,结婚当天录像成为了结婚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现在的新娘多穿婚纱如果是白色的婚纱则会在头上带上几朵白百合寓为“百年好合”,如果红色婚纱一般会戴红玫瑰。这些花要让婆婆去摘,一般是一朵880.结婚的前一天男孩家会在屋顶上放一个大喇叭放一些喜庆的歌曲和经典老歌,让四周的人家都知道他们家办喜事了。在前一天男女双方家门上都会贴上喜字贴,还要在村里街道旁贴上喜字。结婚房子必须要有的。

在结婚的当天早上天不亮新郎就会让人带着给村上辈分高的去磕头,磕头时的动作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到八九点钟结束。这是家里的迎亲队差不多准备好了,会给女方带上一个许多层的盒子,里面放上糕点,一大块猪肉烟酒等。同时女方购买的家具,沙发,电视机,电脑,太阳能,空调冰箱以及被子等应有尽有,都会在这一天有抬嫁妆的人送到男方家。在女方的迎亲队伍没来之前,男方的迎亲队伍就会出发,男方的迎亲队伍一般有10辆车,有一辆婚车。迎亲队伍在路上是不是的点燃鞭炮扔在路上,寓意喜庆。不论是男方还是女方的迎亲队伍所走的路线都是很讲究的,必须是从村西头进东头出。男方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后新郎要向新娘单膝下跪献上鲜花以示忠诚。临走时新娘还会吃面条带表长青。上车前新娘还会抓財以为娘家的财产也有姑娘的一份,新娘的哥或弟要把婚车送出庄。新娘的兄弟这是被称为“包袱腿”,第二天负责接新郎新娘回门。

新娘下车前,有两名儿童持火把绕婚车一周,寓意日子红火。拜天地的时候主持婚礼的或小伙子都会戏弄喜娘、新朗一番,闹洞房的时候妇女不参与,只是跟着看热闹,出点坏主意,只能晚辈才能闹洞房。

第二天,新娘的兄弟会和女方的大知一起早早的去新娘家把新人叫回去。这一天女方的一些亲戚会让新娘认识一下。新娘回娘家时会带上一包糖,还回去的时候要带一个包袱回去,报复礼包的东西越多越好,这个包袱还要有兄长背到车上。整个过程到这里差不多结束了,事后人们都看一下结婚录像回顾一下结婚当天的情形。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婚礼上的各项议事都会成为永恒的记忆,新人很快变成普通人,一切都将归于平淡,开始为幸福的生活而拼搏,一代又一代延续着几乎相同的习俗,延续着一个地方独特的礼俗

礼俗文化 篇2

关键词:新疆,哈萨克族,礼俗文化

礼仪是以个人为主体形成的一系列行为体系, 具有规范个人行为、强化价值观念的功能。众所周知, 礼仪文化在现代文明社会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符号。礼仪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礼仪之邦”的美称迄今仍闻名世界。礼仪早已发展为一种民族风俗习惯。礼仪风俗不但折射一个民族的生活面貌, 反映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 而且影响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对民族礼俗文化的探讨, 不仅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而且对民族关系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游牧民族经济生活的重要支撑, 礼俗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具有独特的游牧特色。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 历史上就形成了一批以游牧为主要经济生活的少数民族, 其中人口最多的哈萨克族就是典型代表。 (1) 新疆哈萨克牧民大部分生活在北部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 伊犁河、额尔齐斯河、额敏河养育了哈萨克人。阿勒泰草原、准噶尔草原、天山山区、伊犁河流域广大地区早就是哈萨克部落的牧场。这里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哈萨克族畜牧业历史长达两千多年。

在游牧生活环境下成长的新疆哈萨克族历来就是一个尚礼、好礼的民族, 本文就其礼俗文化内容进行阐述及浅论。

一、新疆哈萨克族游牧生活中的礼俗文化

哈萨克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等文化有着明显的山地草原牧区生活特色, 礼俗文化亦如此,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 待客礼

在待客方面哈萨克族热情好客的礼仪尤为突出。哈萨克民间有这样的话:“父母留下的财产, 有一半是客人的”、“好客人来到, 羊要下双羔”。因而凡是前来拜访的客人, 无论认识与否, 无论是哪个民族, 无论懂不懂本民族的语言, 都热情接待。一般来说, 来客分三种:一种是特意请来的亲戚、朋友等;二是近客, 一般指村落里的熟人;三是“胡达”的客人, 即互不相识的人。[1]对上述三种客人, 哈萨克人招待的礼节也有所不同。招待贵客时, 全家老小要走出毡房迎接客人, 扶客人下马, 热情打招呼, 为客人开毡房门, 把客人的帽子和马鞭放好, 客人盘腿入座毡房正上方。然后主人问候客人本人好、家庭好、牲畜情况, 拿出家里最好的各种奶制品、面点摆满餐布, 用奶茶待客。

绵羊是哈萨克畜牧的主要品种。哈萨克族认为宰羊待客是光荣体面的事情。宰羊待客不宰黑羊, 认为黑羊代表不吉利。吃羊肉时, 主人会恭敬地给客人献上羊头和羊肉, 客人要先削下羊脸的一块肉回敬给主人或放在盘中, 表示对主人的感谢;以及割一只羊耳朵给孩子, 意思希望晚辈听长辈的话, 然后把羊头还给主人, 等这些礼节结束后, 大家才开始吃肉。

哈萨克人认为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客人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有句谚语说:“如果在太阳下山时放走了客人, 就是跳到水里也洗不清这个耻辱。”[2]黄昏时客人要留宿, 并拿出最好的被褥招待。哈萨克人还会精心喂养客人的马匹, 第二天热情送行。

哈萨克族在封闭的游牧生活中过着一种自由、快乐的生活, 这种热情细致的待客礼仪也给其他民族留下深刻印象。

(二) 互助礼俗

一年四季频繁的转场被哈萨克牧民当做生活中的大事。搬迁时牧民们一定穿上最好的衣服, 在所搬物品上盖上漂亮的毯子用以装饰。搬迁中途经过其他“阿吾勒” (2) 时, 妇女们要出来送马奶子、酸奶给大人、小孩解渴, 有的请进毡房喝茶。当转场牧民们到达目的地时, 先来的人家会给新来的人家帮忙卸东西、搭毡房, 还会送各种饭食, 以表示对新迁户人家一路辛苦的关怀和慰问。

哈萨克族的互助精神很强, 相互济助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出财物的, 也有出人力的。出人力主要是指在进行剪羊毛、擀毡、做毡房、打草、修畜圈等单个家庭难以独立完成的劳动时, 当事人就请本氏族的人帮忙。这种帮忙从不索取报酬, 仅宰羊备茶饭招待一番即可。所以每一户人家都有帮助人家的义务, 同时也有请人家帮助的权利。

如果有人遭受水灾、火灾、雪灾等自然灾害而生活困难时, 同氏族的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救助, 如送衣、粮、牛羊、毡房等, 而拒绝济助的人会遭到歧视。哈萨克人中很少有乞丐, 或许是民族内部互助习惯发扬的结果。

互助礼俗反映哈萨克族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互助精神已内化为哈萨克族的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对于维护各部落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民族认同感非常重要。

(三) 人生礼仪

哈萨克族的人生礼仪是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 适应了草原文化的生活需求。出生礼、四十天礼、骑马礼、割礼等重要习俗, 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自有一套操办的做法、礼仪。

哈萨克族小孩的命名在四十天礼时举行, 命名有五种方式: (1) 小孩生下后, 以父亲第一次出门第一眼看见的物件为名; (2) 父母预先起好几个名字, 边念名字边打火链石, 以打着火时叫到的名字为准; (3) 生小孩时有来客, 以客人的名字为名; (4) 以搬家迁徙途中的出生地为名; (5) 以经名或历史英雄为名。[3]

哈萨克族是热爱马的民族, 哈萨克小孩儿从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骑马礼在孩子五岁时举行, 孩子第一次骑着马去拜访亲戚, 亲戚们给孩子送马鞍、马鞭等礼物, 自此孩子就开始骑二至三岁的马驹。

哈萨克族人礼仪注重对孩子成长的教育和培养, 使礼仪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哈萨克小孩从小就接受尊重长辈和老人的教育:“不论你年纪多大, 地位多高, 如果不尊重长者, 便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哈萨克族敬老的习惯在其礼俗文化中是突出特点, 在众多民族中可谓是典范。

由此看出, 哈萨克牧民们在个人成长、人际交往、日常劳动等行为活动中十分讲究礼仪习惯及教育与传承, 礼仪习惯带有浓郁的游牧特色, 整个民族有一种浓厚的礼仪氛围。

二、新疆哈萨克族礼俗文化的解读

影响哈萨克族礼仪风俗形成、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并不是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

(一) 伊斯兰教对哈萨克族礼俗文化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信教者对其宗教信仰观念的外在实践, 宗教教义和经典使教民的行为得以规范化, 对教民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因此宗教影响教民的礼仪行为。

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是建立在伊斯兰教的基础之上, 许多礼俗深受伊斯兰教影响。15~16世纪, 哈萨克已基本信仰伊斯兰教, 而且伊斯兰教教义也渗透到伦理道德、礼仪、节庆及民族风俗中。哈萨克族在见面、待客、人生礼仪等方面受伊斯兰教影响形成繁多礼节。比如宰羊之前要进行一种叫“巴塔” (祝词) 的宗教仪式, 主人将羊牵到客人前, 客人要对主人表示感谢和祝福, 由年长者念祝福词, 内容一般为“人畜两旺”。

(二) 经济类型对哈萨克族礼俗文化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游牧是哈萨克牧民的生存方式, 因此他们的言谈举止许多会涉及游牧话题, 还有许多禁忌习俗。比如见面时会问候对方家中的牲畜情况, 禁止客人数主人家牲畜数量。

畜牧业的经营主要依靠天然的草场, 由于草场自然条件随季节交替而变化, 因此哈萨克牧民们必须开展频繁的转场活动, 抵达优质草场。牧场分春夏秋冬四个牧场。春、秋是同一个草场, 牧草再生期相对较短;夏牧场面积宽广, 草的质量较高, 载畜量大, 但利用时间短;冬牧场面积小, 草质也差。在转场这种特殊的背景下, 自然形成了牧民们相互依靠、相互扶持的礼仪习惯。只有相互扶持、帮助, 牧民们才可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尤其是当遇到天灾人祸时, 更需要同胞的解囊救助。

牧区地广人稀, 居住分散, 出行不便, 外出时, 凡有毡房的地方自然成了休憩和投宿之所, 行人就可免受饥寒之苦。因此, 好客便是哈萨克族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美德。哈萨克人流传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 哪怕你走一年, 也不用带一粒粮、一分钱。”[4]哈萨克人对待客人礼节热情周到, 也正是对自己的礼待。

游牧经济使马成为哈萨克人非常重要的伙伴, 哈萨克人爱马, 骑马礼的产生与此密切相关, 亲友在骑马礼这天也会赠送孩子马鞭、马鞍等礼物。

(三) 文化心理对哈萨克族礼俗文化的影响

文化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决定文化, 文化与民族性格不可分割。

哈萨克族的民族性格促进其礼俗文化的发展。封闭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导致哈萨克人封闭的民族性格, 反而养育哈萨克人热情、大方、活泼、真诚的性格。在这种民族性格的影响下, 哈萨克人在人际交往中也展示出礼节性的一面。待人热情、真诚、不求回报, 是哈萨克人骨子里的性格, 也是群体成员内部认可的礼貌行为。比如敬老的习俗是哈萨克人普遍认可的用于规范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一个重要礼俗。

三、小结

新疆哈萨克人创造了与其游牧业生产与生活相适应的民族礼俗文化, 这种礼俗文化, 是哈萨克牧民在长久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受其经济方式、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也打上了宗教信仰的烙印。

游牧生活造就了哈萨克人热情、好客、真诚、朴实的民族性格, 在礼仪习俗中得到充分体现。游牧生活还赋予了哈萨克牧民极具特色的的生存法则——互助。哈萨克礼俗文化在各民族提升“礼仪之邦”之路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礼俗文化需要逐步完善。具有民族特色的礼俗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礼俗文化的选择应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应合理引导, 对优秀礼仪的保护和传承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M].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6:542.[1]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M].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6:542.

[2]续西发.新疆世居民族概览[M].民族出版社, 2001:62.[2]续西发.新疆世居民族概览[M].民族出版社, 2001:62.

[3]续西发.新疆世居民族概览[M].民族出版社, 2001:63.[3]续西发.新疆世居民族概览[M].民族出版社, 2001:63.

礼俗文化 篇3

关键词:礼俗传统文化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K8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2-67-70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被誉为“礼仪之邦”。礼俗是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时不有,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了解传统礼俗以及其演变,对于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很有益处的。

一、礼俗的基本问题

1概念与范围。礼俗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既然讲礼俗,首先就应该知道何为礼俗。我们平常讲的礼俗其实就是合礼仪与风俗而言,其本于生活,但是两者并不是一回事。清代的孙诒让指出:“礼俗当分两事,礼谓吉凶之礼……俗为土地之习。”所谓的礼其实就是典章制度,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但是,传统意义上的礼主要是适用于贵族社会,无论它多么的完备,对于广大的普通百姓来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孝经》中就曾指出“礼不下庶人”。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相当部分的礼也慢慢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

所谓的风俗呢,其实就是“一个地区和民族长期形成的社会风尚和民众习惯的合称,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而又非常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是在民间传承。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礼与俗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对礼与俗进行了整合是为礼俗。”总的来说,所谓的礼俗其实就是指家庭和社会为个人通过一生的重要阶段而设置的礼仪和风俗。

中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礼俗的多样性,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礼俗有成年礼俗,婚姻礼俗,丧葬礼俗,服饰礼俗,祭祀礼俗,饮食礼俗等等。与人生的一些重要阶段相对应,从衣食住行等一个方面都有详细的礼仪和风俗,使社会沿着一些既定的标准在前进。人们依礼而行,循俗而做。它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历代的政府都非常重视利用礼俗来对民众进行教化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2,特点。世间万物的存在都必然有其独特的特点,礼俗也不例外。总的说来,其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民族性。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传统,也造就了中国社会风俗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世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然,在我们民族内部,同一类的礼俗在不同的民族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不同特点。例如孩子出世的报生礼俗,我们一般是女婿亲自携带礼物去岳母家报喜,而西方风行在报纸上刊登出生广告。

(2)地域性。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全国各地到处传播着各种各样的礼俗,其内容,形态各异。即使是同一个民族,也因为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其礼俗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饮食方面,“南人之饭,主要品为米,盖炊熟而颗粒完整者,次要则为成糜之粥。北人之饭,主要品为麦,屑之为馍,次要则为成条之面。”

(3)阶级性。礼俗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很早开始起,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非常重视用礼俗来对民众进行教化。有的时候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上层地位,显示自己的优越性,时常采用国家法律的手段和强制措施,给礼俗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例如在服饰方面就有很多的规定,黄色和龙纹是皇帝的专用品,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享用,否则就是僭越,就是越礼逾制,有的甚至要被处死。

(4)封建性。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的思想无孔不入,使礼俗也带上浓重的封建色彩。例如在封建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从属于男子,为了约束妇女,提出了所谓的:三纲五常”,“七出”等等,不给妇女一点自由,甚至在丈夫去世后,妻子要为其守节,终生不得在嫁。当然也有一些礼俗也具有反封建的意义,但是这些礼俗本身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和环境的制约,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一些封建性。

(5)传承性。礼俗是在社会中长期流传的,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消亡,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有的时候因为有些朝代的某种强权政治会短暂消失,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和环境,又会死灰复燃,其生命力是极强的。这些礼俗代代相传,不易消亡。当然社会在进步,人类的生活在不断提高,礼俗也在不断的注入新的内容,例如起源于龙腾崇拜的龙舟竟渡被后世赋予纪念屈原的内容。

二、近代礼俗的演变

任何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礼俗也不例外,礼俗从其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在发展、变化和不断地更新。有的礼俗得到了保持和进一步更新,但有的却一步步地消失。

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文明,在整个世界的文化舞台上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进入近代后,在长期“闭关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发展脚步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西方殖民主义用武力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他们在用武力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近代礼仪风俗,传统的中国礼俗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在近代礼俗的演变主要分为二个时期: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

(一)清朝后期

清朝后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度时期,在中国文明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讲礼俗的演变,就不得不提这个时期。其既是中国封建社会发生巨变的转折点,也是礼俗随之进行演变的重要的转折时期。

在这个时期,“西方的生活习俗是通过洋货带人、传教宣扬、租界展示、出洋考察和大众传播这五条途径传进中国的。”我们民族固有的精神风貌和习俗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逐步接受着西方的新事物和新观念,而且态度是更为积极。

到了洋务运动时期,人们开始尚新崇洋的趋势,社会上一切以“洋”为时髦。在卧安主人的《沪江商业市景词》曾有过这样的描写:西装旧服广披罗,如帽如衣各式多,工人匠人争选购,为他紧束便摩挲。人们的传统习俗观念也是在逐步变化。自古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说法,就是“士农工商”,商被排在末位,可见商人的社会地位之低,士大夫耻与商人来往。可是在洋务运动的时候,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社会风气也有所被其影响。“曩所谓转移风俗权操于士者,今且为商所攘。”社会上也不断有僭越违制的现象发生。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西俗东渐”。在其的影响下,中国的传统礼俗也发生了变化,在太平天国时期出现了“礼俗改革”,在服饰、礼仪、丧葬、婚礼等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改革的措施,使社会风气为之改变。但是起义者毕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根本上还是小农思想,小富即安,安于现状。对于礼俗也只是只“破”不“立”,在礼制方面的主张也是脱离实际,最终也只能慢慢消失。

在维新时期,康有为等维新志士主张“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除了在政治上提出相应的维新措施,而且将破除陋习、树立新风作为社会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在维新志士的大声疾呼和身体力行之下,社会风俗为之一新,一些陋俗因之而改变。例如在传统观念中,妇女的地位之低,令人惊叹,维新志士大力提倡办女

学,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而且还提倡剪辫易服,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从整体上看,清代后期的礼俗具有承启,融会,非衡和洋化的特点。

(1)承启。古老的风俗继续存在,而新的礼俗也在不断出现,新旧之争纷繁复杂。例如在婚姻习俗上基本上是贯穿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的地位是相当重要。“婚礼必有媒氏以交通二家”。“婚嫁,旧县志;定亲凭媒,以年庚为约。”此时在婚姻方面,除了父母之命之外,出现了争得子女认可的“允诺婚”,其就是包办婚姻与自由婚姻之间的过度形态。

(2)融会。尽管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礼俗,但是它们之间也会不断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在清代后期,统治者改变政策,解除了满汉不许通婚的禁令,从而促进了满汉风俗的融会。例如清朝统治者因为本族妇女向来是天足,为防止汉化,多次颁发缠足禁令,“崇德戊寅七月,奉谕旨,有效他国裹足者,重治其罪。顺治乙酉,禁裹足。康熙甲辰,又禁裹足,……康熙三年,……查立法太严……牵连无辜,亦为可知。相应免其禁止云云,裹足自此弛禁。”之所以弛禁,是因为当时在汉族社会缠足风气盛行,以缠足作为审视女士美的标准,满族妇女也纷纷效仿。这就是一个礼俗融会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外满人的服饰、发型逐步被汉族人民接受,而满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亦逐步“汉化”。满汉交融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一个显著的特征。

(3)非衡。礼俗在当时的确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社会各阶层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不平等性,必然导致礼俗演变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地域,一般来说城市最先接触西方文明,也是发展最快的地区。而农村闭塞落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新的东西在此很难推行。②阶层,一般工商界人士,到国外留学、出使、考察的中国人更容易接受一些新的东西,而那些封建遗老、地主和一些老人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新的东西。

(4)洋化。随着西方文明的传人,慢慢的洋货成为时尚,包括西方的一些风俗也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目标。人们以用洋货来作为身份的象征,以西方的一些礼俗作为时髦的表现,“纱袍颜色米汤娇,褂面洋毡胜紫貂”。已成为京城的时尚。

(二)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历史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等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样中国的礼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清朝末期的风俗改良为民国时期的礼俗的演变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而民国初期成为礼俗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掀起了改良的风潮,而且其也与政治愈发结合起来。“移风易俗的政治化,或者说是政治化了的移风易俗,这是民国风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这个时期,因为经济发展较快,礼俗的演变也空前高涨,与国际的接轨也日益紧密,许多以前中国没有的东西在国内渐渐广泛地被人接受和喜欢。在这个时期,革命党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先士卒,带头进行礼俗改革,使得社会风气为之发生巨变,例如孙中山、黄兴等人都积极支持移风易俗。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的礼俗演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洋化。在这个时期,洋货更是受到大家的欢迎,以用洋货作为身份的象征。有的甚至认为洋人的一切都好,自己国家的一切都不如,主张全盘向西方学习。不管是饮食还是服饰,认为洋化就是时尚,衣服讲究穿西装,饮食就要吃西餐等等。在宗教方面,即使在偏僻的县份,也有民众开始信仰天主教、耶稣教等外来宗教,各地纷纷建立教堂,“溧水县境内的河南人、湖北人崇奉耶稣和天主教。”

(2)非衡,总的说来,各种礼俗发展的并不平衡。在居住、丧葬等方面变化较小,在饮食、服饰和婚俗等方面变化较大。例如在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传统婚俗开始发生变化。在民国时期,呈现出了“新旧并呈、中西杂糅、多元发展”的局面。在大城市出现了“文明婚礼”和“集团结婚”。“迎亲之礼……盛行文明结婚,善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针对当时的奢侈之风,人们提倡婚礼节俭,出现了集体结婚,也就是所谓的“集团婚礼。”可是在广大落后的城市和乡村,还是盛行着包办婚姻。此外在居住、饮食等方面也是此种不均衡的情况。

(3)重商。在民国时期,政府大力提倡创办实业,一些资产阶级的有识之士也纷纷为此进行奔走呼吁。重商之风大起,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导致很多人背井离乡去那些繁华的都市从商谋生。在当时人们主张保护国货,此举给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使我国的民族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也因此出现了“重商轻农”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此时期的一个弊端。

(4)尚奢。由于经济的发展,奢侈之风渐起,尤其是在衣食方面更为明显。“从前男子鞋袜,多半制自妇人,即从店家所购,每双不过六七百文。今上海妇女之鞋且须买穿,而西装少年购皮鞋一双,非化六七元不可。”人们凡事都讲究排场,盲目攀比,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现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不仅要发展物质文明,同时也要大力提倡精神文明的建设。研究中国的传统礼俗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礼俗可以算是社会文化浓缩的精华,属于一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必然会对后世的礼俗的发展产生影响,体现出它的传承性。在当今社会,我们一直在提倡移风易俗,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历史上一些礼俗改革的经验教训,加速礼俗的发展,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当然我们也都知道,什么都是双方面的,任何一种礼俗既有精华,也必然有糟粕,对此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方面我们要用礼俗中所包含的灿烂的精神文明来激发人们的民族热情和爱国情怀,同时也要注意防范种种糟粕对我们精神上的影响。认清了这一点,对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传统礼俗中的保守狭隘,重传统轻新科技,就会对我们的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及其注意。但同时我们在传统中一直都很重视礼仪教化,这又对当今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中西方婚姻礼俗及对比分析(共) 篇4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的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并且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的婚俗历代主要沿袭的是“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现代的婚俗以及有所简化,并且根据各地不同的风土演变有所不同,一般从议婚到成婚大都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订婚。这个程序仍因袭古代陈法: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说某家要操办婚事,往往由男家求亲友为媒游说女家,女方若许可,则两家互订婚约,并相易庚帖。订婚之月,有些地方设宴款待媒人,这就是订婚,又叫许亲、订亲。这其实是六礼中的纳采、问名合二为一,反映了人们已倦于古礼之繁琐,为适应新时代、新思想而大大简化了婚俗程序。这一点在第二阶段也表现得很明显。第二阶段纳聘,即由男方向女方家送数量不等的聘金。一方面用以感谢女方家长对女儿多年的养育之恩并充当婚嫁之费,另一方面表示男方对女方的重视,暗示女家尽可放心地将女儿许配于他。女方在接受聘礼之后,要以冠履等物回送男家,一方面体现传统的礼尚往来,另一方面则表示女方欣然同意及欢喜之意。实际上,这道程序是将古礼中的纳吉、纳征合二为一。可见,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固有程序仍未改变,区别就在于总体上的简略。第三个阶段即成婚,也叫亲迎,俗名又叫“娶媳妇”。这一天,大部分地区是由男方亲自到女家迎娶,鼓乐喧天,直至黄昏。当然,地区之间、贫富之间在程序上不尽相同,但删繁就简的总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下面展示中式婚礼中重要传统环节的流程: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中途颠轿:意在挡煞。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生活美满幸福。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婚礼之前的准备事项

聘礼:婚前男方要将娶亲的聘礼送到女方家,每个地方送的种类都不相同

回礼:收到聘礼女方要给回礼,有的地方女方家会给订婚戒指,有的地方会给槟榔,有一郎到尾的意思。

安床: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要由女方家出一个家庭和睦、父母双全、又育有儿子的男丁安装婚房里的婚床,再将寓意早生贵子的四品:核桃、莲子、红枣、花生铺在新床上面。嫁妆:女方家会给新娘准备带去婆家的嫁妆,全部放在红色的箱子中交给新娘。

上头:婚礼举行前一晚,要选择一个吉时拜神求平安幸福,而且男方也要在同一个时间在自家那边拜。

梳头:新娘梳妆打扮的时候,会请一位有福气的长辈来给新娘梳头,寓意跟安床的道理相似。婚礼当天的仪式:

迎亲:婚礼当天的上午,男方要带着迎亲队伍来女方家接亲。接新娘绝对算得上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

找红鞋:新郎进门后也不能马上带走新娘,还要在新娘的房间里找到准备好给新娘的红色婚鞋,帮新娘穿上后才可以带走新娘。敬茶:两位新人要向双亲跪拜,奉茶直到长辈喝下才能站起来撑红伞、撒米:新娘新郎出门的时候,要由伴娘撑红伞陪同,而且要同时往路旁撒米,意思是不要让鸡啄到新娘。

绕吉祥路:新人上迎亲车后不能直达目的地,必须绕当地所有吉祥路名的路开一圈。

过门:即指新娘被接到男方家后,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的习俗。婚礼:跟西式婚礼类似,在酒店举行仪式,请司仪主持婚礼仪式。敬客:婚礼仪式结束后,酒宴正式开始,待到上鱼的时候,新娘要换上传统的龙凤褂跟新郎一起向每桌客人敬茶,客人都要说些祝福的话。

入洞房:新郎新娘会带要好的朋友一起去新房参观,或者做些闹洞房的娱乐。

三朝回门:指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陪同回娘家,要带上礼物回去见女方父母,并且要祭祖。

二、西方的婚姻礼仪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在4、5世纪,教会开始要求结婚的基督徒从教士那里得到婚姻祝福,教会的婚礼仪式首次形成„„在以后的世纪里,教会想把婚姻以某种教会仪式标志出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致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完整的基督教会婚姻仪式出现了。下面是一份完整的、从11世纪起就流行于英国的婚礼仪式书,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我的兄弟们,现在我们聚集在这里,在上帝和他的天使及所有的圣徒面前,在教会面前,使两个身体结合在一起,从今以后,他们将可能成为一体,他们在上帝的信仰和法律中是两个灵魂,而最终他们可能将结合一生。因此,我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向你们询问,如果你 们中任何一个人知道任何一种这两个人不能合法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请现在陈述出来„„”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这种结婚预告一般要被张贴三次,在三个特定的神圣日子,每个日子间隔一星期。如果没有结婚 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我愿意。”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我愿意。”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如果新娘是姑娘,不用把手蒙上,如果是寡妇,则要蒙上手。新郎接受她,以上帝和他自己的忠诚,当着教士的面,用自己的右手拉着新娘的右手,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从今天起,我以你作为我的妻子,不论好、坏,不论贫、富,不论生病、健康,只有死亡才会将我们分开,让圣洁的教会作证,我发誓。”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让我们祈祷,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持者,精神荣耀的给予者,永久得救的赐予者,我主上帝,赐福这枚戒指,让戴上它的人以天国防卫的力量武装起来,以有利于她的得救,阿门„„”然后,教士把戒指递给新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说道:“用这枚戒指我娶你为妻,我给你金、银,用我的身体尊敬你,用我世间所有的财产尊敬你。”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分别说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最 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因为这个手指有某种静脉,通到心脏,在它们之间,内在的感情总是鲜艳明朗,真正的银制戒指象征着这一点。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 相关仪式 1.钻石订婚戒

这个传统始于15世纪,当时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以钻戒向玛丽许下海誓山盟。当时,他的亲信呈文献言:“殿下,在订婚时,您必须送一枚有钻石的戒指。”麦西米伦纳言。这个仪式从此流传至今,已有数世纪之久。2.新娘要带手套。手套是爱的信物。在中古世纪,许多绅士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3.婚戒要带在左手无名指上古人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通心脏。中古世纪的新郎把婚戒轮流戴在新娘的三个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4.钻石:爱情的最高象征

热能和压力孕育出颗颗结晶的钻石。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硬度最高的物质。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切割钻石的工具和技术。钻石因此自然成为永恒不渝的爱情的象征,孕育钻石的热能就代表着炽热的爱。5.新娘要带面纱

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基督徒的新娘或戴白色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般纯洁。据说,当年美国首位第一夫人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莱士在结婚时别出心裁地披着白色的围巾,掀起一种风尚。这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习俗的由来。6.新娘穿白色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就象征着欢庆。在1850年到1900年的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白色也是富裕、快乐的象征。后来则加强了圣洁和忠贞的意义,形成了纯白婚纱的崇高地位。而再婚的女性,可以用白色以外的其他颜色,如粉红或湖蓝等,以示与初婚区别。7.结婚典礼时

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古时候,盎格鲁-萨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不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上,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佩剑,击退敌人。8.结婚蛋糕特别定制

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制造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着生育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象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霜,也就成了今天美丽可口的结婚蛋糕。9.蜜月旅行

“蜜月”(Honeymoon)一词的由来起源于古欧洲的习俗。新婚夫妇在婚后的30天内,或直到月缺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在恢复日常生活前的单独相处.西式婚礼基本程序 新郎新娘分别前往教堂,会合后开始举行婚礼(一般是下午): 2 婚礼一般由神父或牧师主持,亲朋或有心聆听“福音”的人一般都欢迎观礼(意大利人.希腊人除外),大家静侯新人到来: 主持者说完祷告词后,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接受对方? 互相说完“我愿意”之后双方交换戒指,接吻,签字后婚礼便具法律效力; 一般情况下,新郎新娘分别有伴郎.伴娘,花童若干,统称BRIDAI PARTY 6 婚礼完成后,新人及BRIDAI PARTY一干人等前往外景地,公园.海边等特别景点拍摄自然风格的婚礼图片,除传统惯例要拍的合影镜头外,其余镜头常常是即兴发挥; 晚上,一对新人及BRIDAI PARTY,双方父母聚于酒店,酒吧或餐厅甚至海边开PARTY,程序为入场——就坐——伴郎致辞——宴会——切蛋糕——新人跳第一支舞——舞会+自助餐——新娘抛花球(新郎抛袜圈)——吻别 新郎新娘赴酒店或度假地欢度新婚夜

三、中西方婚姻礼俗对比

中国与西方国家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很多因素的不同,中西方国家在婚礼习俗和婚礼的筹办上也有很大差异。1·传统结婚仪式。

中国的传统婚俗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

西方传统婚俗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2·婚礼服饰 中国式服装

中国服饰强调统一而不突出个性,在中国红色象征喜庆、幸福,吉祥如意。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都要穿着红色的礼服,是祝愿夫妻婚后的生活能够红红火火的意思。而且衣服上的龙凤图案也是必不可少的,按照中国传统龙象征男性,风象征女性都预示着吉祥。家里到处贴着红色的喜字,门两边也要贴上红色的对联,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为主的。尽管现在受到西方的影响,也会穿婚纱,但在迎娶和婚宴开始后,还是要换上红色的衣服。西方服饰

西方服饰强调浪漫纯洁而有个性,因白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吉利、平安、善意,富贵和童贞。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代表着对新郎的忠贞和自身的圣洁,新郎则是一声笔挺的西装。新娘的捧花和周围环境的装饰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3·结婚礼俗

中国结婚礼仪 传统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象征蝴蝶双飞,痰盂,即子孙桶,是多子多 福的意思,铜盆及鞋意为同携到老,银包皮带取其腰缠万贯之意,诸如此类,迟,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

西方结婚礼仪 在古代的西方社会,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4·婚宴

中式婚宴 在中国,传统的婚宴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在宴席上,人们只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中国婚宴的费用是新郎分担。酒宴上,新郎新娘要分别 向每个酒桌的贵宾敬酒,新郎新娘的父母也要向宾客敬酒,对宾客到场表示感谢和欢迎。

西式婚宴

西方婚礼仪式过后,经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叫做招待酒会。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而在西方经常是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婚宴帐。酒宴上新郎新娘会在宴席开始时跳第一支舞,之后酒宴开始。5·婚礼日期的选定的禁忌

中国婚礼日期禁忌

避开三七九,这三个月份均有中国传统的鬼节,不易班喜事。避开三娘煞,即每月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不以结婚,传说三娘专与月老作对,破坏别人的喜事,故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不选父母生日,父母生辰不予黄道吉日相同,不宜嫁娶。西方婚礼日期禁忌

避开大斋节期和,周五,十三日。星期五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传说,在星期五这天发生了很多事;上帝创造了亚 当,亚当和夏娃吃禁果,他们的儿子该隐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这一系列不好的事使周五成为一个不宜结婚的日子。在最后的晚餐中,参加晚餐的第十三个人犹大出卖了耶稣,从此十三也是不详的象征。6·戒指的意义

中国的戒指 相传戒指的由来据传是中国唐代唐太宗的独孤皇后所创,是在自己每个月不方便时,套上一枚戒指,告诉皇帝此时不可行房。

唐代帝王的降诞日礼俗考 篇5

1. 降诞日的时间、置节情况。

唐朝帝王的降诞日, 并不是任何一位都记载清晰。大体来说, 以唐玄宗为分水岭, 唐玄宗以前的几位帝王, 降诞日时间不甚清晰, 有些即使有所记载, 也只能具体到年月;唐玄宗以后, 大多能具体到月日。这归因于唐玄宗以后重视降诞节日的结果。不过, 尽管如此, 古代学者对玄宗以后历代唐王的降诞日时间的记载也并非完备。王应麟《玉海》, 从诞节角度, 记载了九位帝王:肃宗、代宗、德宗、顺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锦绣万花谷》也记载了九位, 不过与《玉海》稍异:少了懿宗, 而多了哀宗。其实, 从玄宗以后, 至哀宗, 一共是十五位帝王。今爬梳相关史料, 将这十五位帝王的降诞日时间, 依一年中时间的先后顺序加以排列, 可以看到:

正月十二日 (顺宗, 圣寿节) , 二月十四日 (宪宗, 未设诞节) , 三月二十二日 (昭宗, 嘉会节) , 四月十九日 (德宗, 未设诞节) , 五月八日 (僖宗, 应天节) , 六月七日 (敬宗, 未设诞节) , 六月十二日 (武宗, 庆阳节) , 六月二十二 (宣宗, 寿昌节) , 七月六日 (穆宗, 未设诞节) , 八月五日 (玄宗, 千秋节、天长节) , 九月三日 (肃宗, 地平天成节) , 九月三日 (哀帝, 乾和节) , 十月十日 (文宗, 庆成节) , 十月十三日 (代宗, 天兴节) , 十一月十四日 (懿宗, 延庆节) 。

除十二月份外, 从正月到十一月, 每月都有帝王的降诞日, 如果将每位帝王的诞日一直相延续的话, 势必影响国家事务的日常管理。对此, 德宗即位时, 吏部尚书颜真卿奏议说:“准《礼经》及历代帝王无降诞日, 唯开元中始为之。复推本意:以为节者, 喜圣寿无疆之庆, 天下咸贺, 故号节;若千秋万岁之后, 尚存此日以为节假, 恐乖本意。”[2]颜真卿指出, 帝王降诞日设节庆贺是可行的, 但是在帝王去世之后, 仍然保留他的诞节, 恐怕是不合适的。这一奏议被德宗采纳。因此, 从德宗朝开始, 帝王的诞节不再延续, 帝王去世, 该帝王的诞节随之取消。这就大为减缓了国家每年庆祝诞节的压力, 也巩固和加强了在位帝王的核心地位。

上述十五位帝王中, 置诞节的占了十一位之多, 只有德宗、宪宗、穆宗、敬宗四朝不置诞节。到文宗朝以后, 诞节庆祝活动渐趋完备。而且愈到唐朝末年, 对降诞活动愈是讲究, 对诞节的设置愈是热衷。唐玄宗先天元年 (712) 即位, 开元十七年 (729) 才设诞节;文宗太和初年即位, 太和七年才设诞节;德宗在位二十六年, 未设诞节;宪宗在位年, 也未设诞节。而相比之下, 肃宗至德宗元年七月即位, 第二年九月就有降诞进献;代宗宝应元年四月即位, 十月就设诞节;武宗开成五年正月即位, 五月就设诞节;宣宗、懿宗、僖宗, 都是即位就设诞节;到末朝二帝:昭宗、哀帝更甚。昭宗即位, 不顾“朱全忠连兵十万, 吞噬河南, 兖、郓、青、徐之间, 血战不解, 唐祚以至于亡”的现实, 仍然很快就设置诞节;而哀帝仅仅在昭宗遇弑之后的数天, 就设了诞节。因此, 降诞设节的状况, 大体折射出这十多位帝王的睿智与昏庸程度, 也大致反映了唐帝国兴衰渐变的发展趋势。

2. 降诞日活动地点。

由于唐朝各帝王饮食起居等喜好的差异, 他们降诞日活动地点也各不相同。总体来看, 唐玄宗以后的15位唐朝帝王中, 降诞日活动地点可详考为以上8位, 其余7位:肃宗、代宗、顺宗、武宗、僖宗、昭宗、哀帝, 活动地点不详。仅由此见到:降诞日活动地点的确定与否, 已经体现出唐代帝王在统治时间、执政能力、治理政绩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降诞日活动地点不可考的帝王, 大多在位时间短, 政绩平庸。

而从降诞日活动地点来看, 从玄宗时的花萼楼, 到德宗、宪宗两朝的麟德殿, 到穆宗时的紫宸殿, 又到敬宗时的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三殿, 再到文宗时先是在麟德殿, 后转为延英殿, 并赐宴于曲江, 其规格与重要性逐步升级, 对降诞日活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顾炎武《日知录》“圣节”条说:“此礼创于玄、文二宗, 而后遂编于令甲, 传之百代矣。”[3]降诞日活动经由唐代几代重要帝王之手, 终于发展定型, 为后世遵用。

3. 降诞日活动内容。

唐代降诞日活动内容丰富, 充分展现了大唐雄风, 体现了礼乐教化, 训导民心的治国理念, 其政治、文化之辉煌泽被后世, 影响深远。

(1) 宴会。诞日设宴, 始于唐玄宗。《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开元十七年, 上以降诞日, 天下诸州咸令宴乐。”诞日设宴, 以文宗朝的排场最大。自太和七年开始, 每年的诞节, 都是先诏宰臣、文武百官在大殿举行隆重的庆贺之礼, 然后赐宴于曲江亭。一直至文宗去世, 每年相沿不变。唐代帝王诞日的设宴之风, 不仅对后世帝王的诞宴活动影响深远, 迄唐至清, 历代都热衷于此, 而且对民间寿宴的兴起及发展影响极大。

(2) 休假。诞日作为一种全国性的重大节日而休假, 也始于唐玄宗。《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开元十七年, 上以降诞日, 天下诸州咸令宴乐, 休暇三日。”诞日休假, 与降诞日一起, 从此作为一种制度, 沿袭开来。长则三日, 短则一天。

(3) 听取佛道讲论, 会斋佛寺, 以寻求长生之道。此活动始于唐肃宗。《日知录》记载:“肃宗上元二年九月甲申, 天成地平节, 上于三殿置道场, 以宫人为佛菩萨, 力士为金刚神王, 召大臣膜拜围绕。自后相沿以为故事, 命沙门道士讲论于麟德殿。”[3]肃宗以后, 自代宗朝起, 为替帝王祈福禳灾, 以求长生, 又开降诞日度僧尼道士的风气。自此历代仿效, 将请皇帝度僧尼道士, 作为诞节贺礼, 取悦圣心。

(4) 诗文献寿。诗文献寿的活动始于唐中宗, 早于唐玄宗以降的诞节活动。《能改斋漫录》云:“中宗常以降诞日宴侍臣、内戚于内庭, 与学士联句柏梁体诗, 以是知循习久矣。人臣以诗为寿始见于此。”伴随着唐玄宗以后诞节的兴起与发展, 诗文献寿的风气很快传播开来。按《旧唐书·玄宗纪》记载, 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 玄宗降诞日, 宴请百官于花萼楼下, 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 “天下请咸令宴乐”, 《千秋乐》的诗词由此而来。

(5) 百官献贡。唐代帝王降诞日的贡物, 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奇珍异宝、地方土物;第二类是与长寿相关联之物;第三类是带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大致说来, 玄宗朝多献铜镜, 代宗朝多贡土物, 德宗朝多进松竹绘画等, 宪宗、穆宗、武宗等朝多炼制丹药的光明砂丹。贡物因皇帝喜好而异。唐玄宗设置诞节的初衷, 在于以孝治国, 重在传播盛唐的文治武功, 移风易俗;王公以下铜镜的进贡, 也仅在一种文化形式, 而非索取贡奉。但自唐代宗以后, 由于君臣对贡物的热衷, 降诞日在大多数帝王的手中, 蜕变成为个人敛财的最佳途径, 借各地进贡的机会, 享用更多的奢侈物品, 降诞日的价值因此大为褪色。

(6) 恩赦与赏赐。开元十七年, 唐玄宗首次举行降诞节, 他在接受百官献贺的同时, 将金镜、珠囊、缣彩等, 赐予四品以上官员。在第三年的千秋节, 他就下诏“降死罪流以下原之” (《新唐书·玄宗纪》) 。唐玄宗设降诞节之伊始, 同时也采取降诞日赏赐百官、恩赦天下等善举, 大力推动了降诞节礼俗的发展与传播。所以唐玄宗这些举动, 为后世君王所效仿。或赐百官盛宴, 或赐僧尼道士正度, 或音乐、茶酒等贡物, 使臣民大为感激, 融洽社会关系。但也有君主只知一味借诞节敛财, 不知付出, 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使降诞节朝恶性方向发展, 大大违背唐玄宗设置降诞节的初衷。

(7) 降诞日禁忌。唐代帝王降诞日的禁忌, 源于隋文帝。庄绰《鸡肋编》云:“诞日禁屠宰, 始于隋文帝为先帝先后追福。”[4]至唐朝, 自玄宗举行降诞日庆祝活动, 设千秋节以来, 诞节通令全国, 禁止屠宰。《唐大诏令集·亲祀东郊德音》记载:“行仁利物之心, 莫先于作善先断捕猎, 令式有文所由州县宜严加禁止, 其每年千秋节日仍不得辄有屠宰。”[5]到文宗时, 这一禁忌得到加强。按《旧唐书·文宗纪》记载, 文宗降诞日不仅禁止屠宰生灵, 而且以蔬食为宴, “永为常例”, 为后世遵用。

“降诞日”一词最早出现在唐初中宗时期。唐中宗虽然没有像后来的唐玄宗那样设置降诞节, 但他对自己的诞日也非常重视。当时参与中宗降诞节联诗的李峤、郑愔有《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多首, 在两人的诗歌中, 首次出现了“降诞日”一词。到唐玄宗以后, 这一词语被广泛运用开来, 并产生了“降诞节”、“诞节”、“圣节”、“圣诞”等相关的同义词、近义词。

“降诞日”一词的产生, 受《诗经·大雅·生民》的启发和影响。《生民》叙述后稷的出生成长历程用了八个“诞”字:载生载育, 时维后稷。诞弥厥月、诞寘之隘巷、诞寘之平林、诞寘之寒冰、诞实匍匐、诞后稷之穑、诞降嘉种、诞我祀如何。这八个“诞”字, 都解释为常用的“大”义, 显然不通。朱熹解释为“发语助词”, 但“诞”字的丰富文化内涵则无从解释。而后世受到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 很容易将后稷———周代始祖的神秘出生, 与帝王的降生相联系起来, 所以帝王的生日称之为诞日、诞节、降诞等, 由此而来。《生民》中的“诞降”、“诞弥”等词语, 也被用来专门指代帝王生日的称呼。帝王的生日, 唐代多称为降诞日、诞节等。“降诞日”、“诞节”等词汇的出现, 正是唐人对于语言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总之, 唐代开元年间兴起的降诞日礼俗, 体现大唐王朝以“孝”治理天下的礼乐政治理想, 泽被后世, 恩及万民。唐朝盛世文化, 精彩纷呈, 帝王的降诞日百官朝贺, 举国欢庆, 其热闹、繁荣之场面, 前所未有, 开创了以降诞日为中心的诸多文化礼仪, 移风易俗, 沾溉后世, 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洪迈.容斋随笔.卷6[Z].中华书局, 2005.

[2]王谠.唐语林校证.卷8[Z].中华书局.1987.

[3]顾炎武日知录.卷14[Z].岳麓书社, 1994.

[4]庄绰撰鸡肋编.卷下[Z].中华书局.1983.

礼俗:社会组织的粘结剂 篇6

读明清史常常会碰到一个问题,朝廷那么少的财政收入怎么能够维持全国的开支?例如,明朝隆庆年间(一五七零年左右)朝廷年总收入折合白银约三千零七十八万两;清朝初年,例如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总收入两千九百三十万两白银;清嘉道年间(十九世纪前六十年)总收入约为四千万两白银,直到清末财政收入才突破一亿两。明清还各有一个大财政包袱,明代是宗室,清代是旗人,他们要靠朝廷养着,每年都得数百万两银子打发。明清中叶之后还都面临内忧外患和不断战争,每打一仗少的数十万两,多的百万两,甚至上千万两。鸦片战争赔款就要两千一百万银元,折合一千多万两白银。其他开支如皇室消费、官俸、各地灾患(特别是黄河水患,河督衙门每年固定的经费就几十万两银子,有大工程就在一百万两以上),维持朝廷和地方衙门运转(每个县每年经费大约在一万两以上,全国一千四百多个州县,经费支出的大头是吏胥的“工食银”)。上述只是大略说说,但就这些已经不少了,因此入不抵出,开支困难是皇权统治经常遇到的问题,许多变法革新大多是因为朝廷没钱花引起的,如北宋的王安石、明代的张居正。

我们感慨古代统治成本之低,自然应该想到全国如此之大,必有其统治达不到的领域,比如说,县以下的基层组织。虽然自古“以民养官、以农养政”是个传统,县以下(包括州县衙门的吏胥)村社里甲之类的组织也养成了凡事向老百姓伸手的习惯。他们做事情往往不用朝廷拨发经费,只要皇帝不下旨约束(有时有约束,如乾隆为了平弭白莲教造反,控制流民,要求州县以下要建立“循环二簿”“门牌”等制度时就特别强调“其纸笔等费,在于州县办公项内支给”,不许向老百姓摊派)就可以了。这有点像今天有些基层干部要做某一事情,不向上级要经费要政策一样。

既然凡事都要手背向下找老百姓要钱,那么对于基层统治就不能管得太多,只要一不造反,二不抗税,三不成为盗贼的逋逃薮就可以了,用《礼失求诸野》中的话说就是“男人们把庄稼收回场院,打场碾场,把粮食存在囤里,相对就清闲些了。缴纳罢官家税务,叫作‘纳罢官家粮,便是自在王’。晒太阳、抓虱子、道古话、扯闲篇,有的打十番、唱秧歌,有的翻墙头、泡破鞋,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干什么,没有什么政策条律来干涉”。因此也可以说古代的村社里甲(前者是自然形成的,后者是行政编制)是带有自组织性质的。

《礼失求诸野》是北岳文艺出版社最近新出的一本谈山西礼俗的书。其名源于《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这里说的礼是周礼。俗话说“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礼”。孔子虽然是殷人,而且其终生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族源,直到快去世的时候,对学生子贡还强调自己是“殷人”,然而他全盘接受了周文化,毕生以传播和实践周礼为职志。

什么是周礼呢?简单地说就是周朝所遵奉和实行的一整套典章制度与社会习俗。周代是农业社会,社会组织是以宗法家族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套礼俗,经过周公旦的整理和设计,成为国家大典,维持了数百年稳定。殷周之际是个变革时期,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开宗明义:“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变革体现在何处呢?他围绕着宗法与建都谈了好几条。我以为他漏掉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人生命的态度。殷商漠视生命,视民命如草芥。到安阳殷墟参观可见当时人殉特别普遍,几乎所有的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武官村殷墟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而周代姬姓墓葬基本上没有人殉(就这一点我请教过从事商周考古的专家,他们认为周代人殉多发生非姬姓的诸侯国里,如秦国)。这个重大的变化对殷人出身的孔子有重大影响,他关注生命,反对人殉,连以俑殉葬都持谴责态度。《孟子》中有言:“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这种对生命的态度成为周礼和儒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春秋时社会解体,战乱频仍,礼崩乐坏。孔子提出要恢复社会的稳定,首先是“克己复礼”。这个“礼”就是周礼。可是周礼在国家层面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它却在民间以习俗的方式长期存在。周礼本来就源于民间,最后又回到民间,还是得其所哉的。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它没有走进博物馆,在华夏的乡野中一直作为活体而存在,成为人们精神的依托,并担负着组织民间社会的功能。这就是题目所标明的“礼失求诸野”。可是当今它在民间也已消失殆尽,今后再到哪里“求”礼?会不会“礼失求诸夷”呢?

此书是山西两位有成就的作家张石山、鲁顺民就本乡传统礼俗流行与消失所作的对话录。他们都来自山西农村。张是晋东南的盂县人,张家世代生活在盂县红崖底山村,这里属于太行山区,春秋时是狄族领地,曾建国仇犹。鲁的家乡是晋西北的河曲,他出生的村子,紧靠县城,名叫护城楼,一面紧挨着城墙,一面靠拢古长城的一座关楼,黄河从村旁流过。

两位一在晋东南,一在晋西北,一家居山,一家临河,可以代表整个山西村社。从地域上来看,盂县虽然地处山区,较为封闭,但自从商周以来就临近华夏文化中心,这里保留的传统自然会更多一些;而河曲则受到长城外少数民族(东汉末至唐末山西太原以北为少数民族杂居)和来来往往的流动人口(包括商人与失去土地的流民)的影响,传统礼俗不免有所变异。我们从两位的交谈中时时可见,同一礼俗在两地还是有差别的。作者生在村社,长于村社,又多年从事文学创作,其题材也以农村生活为主,还从事过农村调查,他们对山西乡野是十分熟悉的,因此书中很重视对礼俗细节的叙述和描写,非常生动,常常使得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全书共分十二部分,完整地介绍了曾活跃在山西乡村的传统礼俗,包括:敬天法祖,生生不已,新冬旧年,买房置地,娶妇迎亲,远亲近邻,寿终正寝,三年之丧,尊师重教,结社集会,乡规民约,文化渊薮。作者谈到他们熟悉的乡间的良风美俗及其整合人心、组织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往往带着感情,赞美其设计的精巧与合乎世道人心,对传统礼俗流失和因此导致民间社会失范感到痛心疾首。“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溢于篇章。

nlc202309020631

读这本书激起我兴趣的就是,为什么以周礼为基础的传统礼俗能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考验,长盛而不衰?

传统礼俗有两个依托点:一是以自给自足小生产为主的农业文明;一是以男性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这两点历三千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特别是在乡间),因此乡间的传统礼俗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也是很自然的。

家庭、宗族是人类初始阶段最自然的一种组织形式,古代的中国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到了周代,统治者把权力传承固定化、制度化,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这就是宗法制度的根本。周礼正是由此延伸出来的。其核心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尊尊、亲亲、贤贤”,他认为这是“治天下之通义”。其中“尊尊、亲亲”二义最重要,因为它关系着社会秩序基本结构,更是建立宗族秩序也就是国家秩序的根本。周代采取的是分权式分封制,从周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到士,一级一级地分配权力与土地。至于没有权力的普通民众,不管是居住在城市的“国人”还是居住在乡野的“野人”,不管是臣属天子或诸侯的“公民”,还是臣属于卿大夫的“私人”,都是聚族而居的,其秩序也是遵循“尊尊、亲亲”原则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分封,立郡县,打破了“国人”、“野人”、“公民”、“私人”之分,一概成为编户齐民。这只是改变自上而下的政治结构,但基层民众聚族而居的形式并没有多大变化。尽管顾炎武感慨自战国开始,列国依次称王,导致“文、武之道尽矣”,然而聚族而居的传统使得宗族与家族内的“尊尊、亲亲”意识却神奇地流传了下来,正像书中反复说到的“文武之道,未坠于地”,也就是周礼的基本精神,“未坠于地”。

书中谈到的山西传统村落的建设,正是传统礼俗的物质性存在。我对此也印象深刻。六十年代我初次回山西老家,每进一个村子令我惊叹的就是房屋建筑,几乎都是砖瓦结构,与其他地方的乡村比较起来可以说是美轮美奂。一般中农房子的院墙,也盖得小城墙似的。这些建筑虽然都是各自盖的,但又不是私搭乱建,给人一种秩序感,正像书中所说:

山西内陆相对干旱和封闭,村落古建保存相对完好……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山西众多的古村落无一例外给人一种自成格局的秩序感。村落整体规划,单体院落排列,公共设施布置,给水的水井,排水的龙道,公共通道的街巷,无论是山间一姓村落,还是动辄千户的大镇,那种严整的规划性与秩序感往往让人瞠目结舌。任是朱门豪宅,还是寒门小户,都自觉地维护着这种秩序,谁都不会多占谁一寸,多抢谁一分。尤其是公共设施,比方庙宇、戏场、龙道、街巷,更不会有人打主意。不必往深里推究,维护这种秩序的,当然是宗族、行帮、商会的力量,其实更主要的怕还是房屋与村落的归属权问题。每一个村落就像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公共设施与私家宅院之间的关系被处理得恰到好处。

这是农耕文明从自身生长出来的秩序,—个村落构成了一个自成格局的乡村社会。从礼仪规矩到建筑布局,从心理层面到社交规范,体现出的或共同维护的是社会结构的和谐。因此,它给人一种整体秩序感。正是这整体的秩序支持了传统礼俗千年不败。

其次,传统礼俗人性化、文明化使之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礼俗的核心是“孝”,孝的观念产生于殷商,甲骨文就有了“孝”字,这与殷人对于鬼神的敬畏有关。逝去的先人已经成神,能够福祸后人,后人自然不敢怠慢,因此殷人的“孝”更多地体现在善事鬼神上。周人与殷人不同,它是个农业民族,农业生产更依仗老人的经验,因此“敬老”就成为周民族的传统。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为政风格是“笃仁,敬老,慈少”,而且以“西伯善养老”闻名天下,连争着不做国君的孤竹国二老伯夷、叔齐都跑到西伯(周文王)那里养老。在养老、敬老的基础上,孝便成为周礼的重要部分,这在《尚书》、《诗经》皆有反映。

“孝慈”常常并称,其实慈是动物本能,是由物种的延续本能决定的;而孝则是文明发展的产物。人们常常爱用“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来宣讲动物尚知养育之恩,来比喻人类应该孝。经动物学家证明,“乌鸦反哺”是个“美丽的误会”,根本没这么一回事,动物长大了,基本都是“翅膀硬了就会远走高飞”;“羊羔跪乳”,只是小羊吃奶的必须的姿势,所谓“跪”表示感恩也只是人类的观念。只要不是群居的动物,幼兽、雏鸟长大之后,有了生存能力大多会脱离父母而去。人类在食物不足的原始时代也有过“弃老阶段”。养老、敬老最后发展为孝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的。后来孝在华夏民族中得到普及更有赖于儒家的推广与弘扬。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把“孝”这种人类的文明情感发展为建立秩序、组织社会和凝聚社会最重要的手段,甚至是解释世界的工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把属于私德领域的“孝”意识形态化了。孔子就把孝看作“为仁之本”,其弟子有子有若发展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直接表明孝是培养良民的;孟子把属于私德领域的“孝悌”(家庭伦常)与已经进入公德范畴的“忠信”(社会伦理)结合在一起,表明“孝”关系着天下的安定,而且从孝能够推衍出对人类的大爱。这不是与墨子的“兼爱”等同了吗?否,孟子曾攻击杨朱、墨子:“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为什么“兼爱”就是“无父”呢?因为兼爱不是从“孝”推衍出来的,而且墨子把“不慈不孝”同等看待,自然是“无父”。战国期间出现的《孝经》更进一步指出“孝”是大自然昭示给人类的最佳秩序的核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孝如日月昭天,江河行地,人类在它面前只有顶礼膜拜,所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在上位者有了孝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提倡“以孝治天下”。孝通过伦理的、哲学的和政治等手段被放大了,两三千年来成为国家倡导的最高德行。

村社礼俗也是以孝为核心的,这既有统治者的影响,更由于孝在统治者所推行的各种德行之中是最为人性化的,它也是失去劳动力的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因此,民众也是认同“百善孝为先”的。这本书中就有许多章节如“敬天法祖”、“生生不已”、“娶妇迎亲”、“寿终正寝”、“三年之丧”等都是以孝为中心立论的,并把由孝亲而延伸出的祭祀视作国人类乎宗教的情怀。它使得人们追求事业有成,不仅能够实现自我,泽及后代,而且能够光宗耀祖。中国传统礼俗,有点接近欧美研究常常谈到的习惯法,它与乡村宗族组织结合起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但它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利益和情感密切相关,少了些强制,多了点文明。因之在它消失了数十年后,仍然引人怀念。

nlc202309020631

第三个原因在于礼俗意识的主导者儒家能够不断调整对礼俗的设计,使之更符合社会实际与人群需要。两宋以后的传统礼俗中虽然包括了村社中流行了千百年的习俗,但其中也有大量的条目是后世儒者设计的。

前面谈到自西周以来,我们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宗法社会,这是指以男性血缘为纽带组织形式没变,但在具体组织方式上两千年来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一般以先秦为一段,两汉到隋唐为一段,自两宋到新中国成立前为最后一段,《礼失求诸野》中讲的是这最后一段。

宋初经过近百年战乱,隋唐以来的贵族大姓基本上扫荡殆尽,宗法解体,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也受到很大的破坏。当社会稳定了,一些儒者就考虑如何重建宗法问题。张载在《经学理窟·宗法》中说: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古人亦鲜有不知来处者。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

张载感叹经过战乱宗族凋落,使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统系来处”,这样即使是亲骨肉由于不相知,弄得一点感情也没有了,因此他倡导要建立“宗法”。

所谓“宗法”就是“宗子法”,这是以男性血缘关系为纽带,将一个祖先的子孙团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严密的社会组织。在家族内部设立“宗子”,管理家族事务,统率族人,监督族众,使一个家族中的各家做到有无相通,患难相恤。这里所谓的“宗子”就是后世所称的“族长”。宗法家族还要立宗庙,用以祭祀祖先,供奉祖宗神主牌位,这也就是近代家族制度中的祠堂,以加强家族的凝聚力。南宋的理学大师朱熹看到了建立宗法在社会稳定和增强凝聚力上的作用,于是便把它作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制度推广到所有家庭中去。他对宗法家族制度做了理论论述,并精心设计和规定了其具体的内容。这些都体现在他的《家礼》(王懋竑认为《家礼》一书非朱熹作。“四库”馆臣也表赞同〔见《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数百年都认为是朱熹作,直至现在南方一些家族建祠堂、叙家谱、祭祀祖先尚奉此书为圭臬,这里权作朱作)中,不过《朱子家礼》稍嫌繁琐,明代香山(现广东中山)黄佐编纂了一部更切合村社使用的《泰泉乡礼》。这部书如《四库总目提要》所说:“首举乡礼纲领,以立教、明伦、敬身为主。次则冠婚以下四礼,皆略为条教。第取其今世可行而又不倍戾于古者。次举五事,曰乡约、乡校、社仓、乡社、保甲,皆深寓端本厚俗之意。”当然黄佐是士大夫、是官员,他是从官方指导上立论,而《礼失求诸野》是从民间角度谈几十年前尚存民间的礼俗,但两者许多地方暗合,没想到这位五百年前生活在中国南端的老广的著作居然在北方乡间还有影响。

前面说到礼俗就是习惯法,但严格来说,它还是更近于“俗”,既然是“俗”就具有模糊性。宋代儒者发明了“乡约法”,把一些礼俗条法简化为若干条,以促成百姓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这种制度创始于北宋大族蓝田吕氏(大临、大防兄弟)。约、规包含四大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中患难相恤则是典型的民间自发相互救助。具体包括:水火、盗贼、疾病、死丧、孤弱、诬枉和贫乏七项,乡约中人据事情缓急,由本人、近者及知情者,告主事或同约,给予救助。乡约超越了宗族界限,地方主体家族为主兼及住在同一地域的他姓。后经历代儒者与统治者提倡,乡规民约普及到全国,在村社自治中起了很大作用。《礼失求诸野》中也说:

有人曾经统计过《大清律》里的法律条文,这一部国家大法,几乎是《大明律》的翻版,少有改动。里面关于乡村日常生活发生的纠纷,几乎没有什么规定。政不下县的郡县管理体制,法律同样也是在县衙止步,它给村规民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规,可能有法的意义在里头,但绝不等同于法;约,则是乡村社会成员共同达成的一种默契。这些根本毋须白纸黑字写出来,乡间生民照样遵循遵守;即或有个别违规违约,乡间社会对其处置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传统的乡村自治弱化,村规民约原本的地位萎缩,这与权力下行、政权一竿子插到底,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村野礼俗对于当地文明风气的形成有很好的作用。赵俪生先生的夫人高昭一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抗战初期,她参加抗日动员宣传团,从河北来到山西,她对山西民风感触颇深:“民情淳朴诚实,对人热情、不虚假、肯于帮助人。全省没有乞丐。一个过往的人假如没有川资了,在别的省份寸步难行,可在山西就不一样。不管你走到谁家,只要肚子饿了,他们会像亲人一样招待你吃饭,临行时再给些干粮,使人感到有古风,人情厚道。”(《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

张石山谈及他小时候见到的乡村学校老师文明作风与乡民互动的情景,也很感人:

自我记事,红崖底小学的老师开学放假,村里都要备驴迎送。梁贵明老师的家乡在我县北端滹沱河边上的梁家寨,有七八十里远。两个假期,四趟往来接送,必不可少。老师离村时分,村干部和长老头面,都要礼送到村外;村人老少,则伫立在村口目送,直到驴子走远拐过山嘴看不见人影为止。老师则是礼貌拜辞,不肯岸然上驴,只有走出人们视线,才会乘骑。

村人的敬重,那样的氛围,又反转来塑造着老师的形象、约束了老师的言行。他们的行为举动、出言口语、抬手动脚,无不极力斯文起来。便是服装发型,极尽严整庄重。老师偶或在村街上走过,见了老者必是礼貌招呼;路过女人堆儿,目不斜视,端然走过。老人们夸赞连连,女人们窃窃私语:看看人家先生,啧啧,人家那么走;啧啧,看看人家那头!

何为斯文,何为君子,村人与老师本人,就共同塑造出了一个具象。

我在农村前后生活过十来年,大多是“文革”期间,曾听一位三十年代县初师毕业(高小毕业再读一年师范)的老校长,说起他初做教师的情景。他说:我当时才十五岁,在一个村子里当小学教师。学校就我一个人,村民对我很尊敬,在街上碰到,老远就喊“先生”。农村无论大事小情,我必须到场,村长和村民也尊重我的意见。我的工资由县里发,一个月十三块现大洋,当时一块六毛钱一袋白面(四十四市斤),我一个月吃不了。用四毛钱买些盐、肥皂等日用品。青菜肉蛋都是老乡送,一个月我花不了三块钱。每月攒下十块钱,买了几亩地,本是贫农,土改时划成中农。

(《礼失求诸野》,张石山、鲁顺民著,北岳文艺出版社二零一三年版)

上一篇:公办专科分数线一般多少下一篇:爱国的小学作文:爱国,不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