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培训发言稿(精选8篇)
教育技术培训发言稿 篇1
教育技术培训发言稿
非常感谢县教育局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对我们进行培训。局里领导对我们爱护和成长的关心,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次培训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下面就谈谈我培训后的一些感想。
首先,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它与课程的整合正在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时教学必然受到一定的冲击,基于单元的教学规划、单元教学必然会产生。在单元化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反而是更高了。教师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而且要在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整合教育教学过程的各要素;能够以问题主线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以问题为导入情境,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学习也突破了狭隘的传统的“教室”空间,利用信息化资源的支撑,在“全空间”环境下开展各式的教学活动。对于学习环境,通常我把它理解为教室或学校,适当的延伸到自然或社会,但是实际上“单元学习环境”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工具、各种学习资源等硬、软件物质,以及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精神因素。这些软环境及精神因素都是我原来不曾考虑的。
其次,我觉得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的全面。从与我们教师今后成长相关的一些内容开始,比如教学媒体选择等,一直到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编写教学设计、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等问题,讲课老师也都做了详尽的解释与说明。这些问题的说明和解释,不仅使我们对此次培训的目标有了更明晰的认识,而且也使我们明确了工作上的要求,从而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的能力。
再次,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6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总之,我认为这是一次十分及时和有益的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的理念与方法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类似的内容,但让我感到这是今后教育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今后教学设计的重要方法,或许现在让老师每节课都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培训,让老师能树立这种意识,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这种理念,尝试在部分教学单元采用培训中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那么,这些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能力一定会得到质的提升。
最后,再次感谢县教育局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们进行的培训,感谢给我们培训的所有领导和老师。
教育技术培训发言稿 篇2
一、近几年北京在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1. 服从服务于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
2006年以来, 北京市投入巨资, 实施了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的系列工程, 为全市520所初中、1136所小学更新了课桌椅, 配备了计算机教室、理化生教室和科学教室, 装备了图书和音体美器材等, 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在配置标准制定修订、办学条件数据统计分析、实验室改造的指导、仪器设备采购、教学仪器产品的技术检测严把质量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2. 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
为提高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质量, 我们坚持软件硬件建设并举。在市教委的帮助下, 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共同携手集中全市优质师资资源, 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 对全市中小学2400余名实验室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了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技能培训。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向农村倾斜, 给农村中小学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多的机会。2008年, 还举办了全市化学实验技能与创新大赛。连续3年的培训和2008年的大赛活动取得实效, 农村中小学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仪器设备技能有明显提高。
3. 加强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
全市中小学教育总资产从2006年15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19.5亿元, 3年增长了60个亿。对于几百亿元的资产如何管好, 管出效益来。我们一方面运用《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这个信息化手段, 逐步摸清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数据及各学科实验室、专用教室固定资产底数, 建立健全手工账和电子账, 实施资产管理清查、抽查, 解决了几十年来家底不清的“顽疾”;另一方面市设备中心与市教委财务处为各区县搭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 分别于2006年、2008年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经验交流会, 促进了实验室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
4. 启动了装备部门领导的理论学习与研究
自2007年以来, 以装备部门领导培训班为主要形式, 先后就“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政策、方法、流程”“教育装备的理论和实践”“新形势下的实验教学开展”“教育装备的科学化管理”“实验教学与配置标准”等专题, 请首都高校和市财政局、市教研部门的专家、教授讲解。不少区县教育装备部门的同志与实验室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一同到“北京市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展示厅”进行学习与研究。近两年来, 中小学实验室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的领导、员工的研究性文章有所增多, 系统内研究与学习的氛围逐步形成。
二、对我市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形势有关分析
1. 抓实验室建设是装备部门职能的回归
实验室建设历来是我市教育装备部门工作的主要职责。比较集中的反映在1989年4月更名的北京市教育局技术装备部的职能定位上:一是负责全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的研究;二是制定中小学实验室设施设备装备的标准和规范;三是拟定实验教师配备标准, 配合进修、教研部门开展培训工作;四是健全管理体制, 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开展实验教学效果和实验室工作的检查、评比等。
2. 装备工作在军事上是与作战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几乎在同时, 教育系统撤销条装司、条装处, 军队相继成立装备部。据我所知, 总装、空装、海装成立, 是以总参谋部所属的二级部——装备部或空军、海军的司令部所属二级部——装备部为主体, 与后勤部相关二级部组合的, 新成立的装备部与军队作战部门结合的更为紧密, 因为, 作战部门研究探讨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作战样式, 更需要加强对武器装备的研究与论证, 同样道理, 装备部不仅负责装备的购置与管理, 也需要通过对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使用 (平时的模拟试验) 研究, 才能真正购置好配置好管理好。我想, 教育装备与军事装备可谓是“殊途同归”。教育装备, 从涵义上讲就包含使用层面。装备工作不仅限于实验室的管理, 更不仅限于采购配置, 不关心、不了解、不研究仪器设备使用率和实验开课率背后的种种问题, 是永远做不好教育装备工作的, 教育装备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很难被充分认识。至于教育装备部门与教研部门怎么结合好, 只不过是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罢了。可以说, 现在提出这个问题, 似乎是新问题, 实质上应该是老问题, 或不是问题。感觉新, 无非是我们在以前没有重视。另外, 据北京市教育年鉴记载:教育装备部门从成立的那天起, 既带有后勤色彩 (即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 , 又带有必须融入中小学主流业务的色彩 (即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设立的) 。
3. 兄弟省市教育装备部门坚持抓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上世纪90年代末和进入新世纪的10年, 北京市教育装备工作就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方面的确存在做的不够全面、不够系统的问题。据最近我中心对我市中小学校的摸底调研情况, 至少反映两点:一是的确有部分学校实验室管理缺少规范化管理的“规范”;二是的确有部分学校实验课并未开好。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不管怎么说, 这种状况与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 与素质教育推进的要求是不相称的。现在我市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 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2009年11月, 教育部下发了文件, 并在苏州召开现场会, 北京市教委领导也高度重视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问题, 特别重视我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后, 装备工作将重点适时放在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这个问题上。实事求是地说, 全面系统地抓我市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问题, 现在是时候了。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有许多可供使用的优质教育资源。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怎么看?怎么办?这值得我们工作在北京教育装备战线上的领导同志认真思考。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宏观思考
1. 要研究制定好规划
根据《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 研究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期间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规划》。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二是紧紧围绕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去做;三是求真务实, 扎扎实实打基础。什么叫求真务实?我想至少有这些问题:到底切合北京实际的标准实验室分别是什么样?到底规范化管理需要哪些规范?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才叫规范化?到底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培训什么?到底怎么配合进修、教研部门开展分级培训?到底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是什么、任职条件是什么、配置标准是什么?到底怎么检查评比实验教学效果和实验室工作等等。要从北京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要有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具体任务, 又要有项目推动及路线图和时间表。“十二五”期间做不完的工作, 可以放到“十三五”期间去做, 但应当一步一个脚印, 扎扎实实地做下去。
2.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以全市中小学技术装备大会为契机, 积极宣传、动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切实把教育装备工作特别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摆上领导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努力形成市、区县、学校大抓齐抓的良好局面。
3. 要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学校
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 落实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 说到底还是学校这个工作环节末端能否落实到位的问题。市设备中心考虑先在两个区县搞试点, 重点就《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贯彻落实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广泛征求各区县及专家的意见, 修订完善形成试行稿, 然后再全面铺开。
4. 要紧紧抓住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及实验开课水平这个关键环节, 在服务新课改, 推进素质教育中表现出明显的效益。
5. 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在市教委统一组织协调下, 尽可能界定有关部门 (如教育督导部门、教育进修部门、教研部门、教育考试研究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 抓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职责, 一方面强调相互之间密切配合, 形成抓工作的整体合力;一方面强调按各自的职责分工抓落实。
6. 要进一步加强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教育界代表发言 篇3
我是一个文学圈外人,但是作为路遥先生的读者、阎真先生的读者,我就以读者的身份谈几点感受。首先,向首届“路遥文学奖”获得者阎真教授表示衷心的祝贺。《活着之上》写的是高校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我也算高校里的一员,对这种人和事,可以说是非常地熟悉。我也发现身在高校里,大家都心照不宣、司空见惯这种现象,但是很少有人说什么,特别是公开地说,更少见把它写下来,偏偏湖南的阎真教授,他用优美的文学笔法,把这种生态描述了出来,这个非常难得,也很不容易,所以向阎真教授致敬;第二,我要向“路遥文学奖”的发起人高玉涛和高为华表示感谢,高玉涛是《收藏界》传媒集团的负责人,按理说和文学界也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他本着对文学的挚爱、对路遥先生的敬重、对中国文学的责任感,来做这个奖项。我作为高玉涛先生的朋友,对他筹办文学奖的经历可以说历历在目,他每走一步都遇到很多的困难,刚才高为华先生讲了很多的意义,但没有讲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大家也看到媒体上有一些质疑和反对,但是筹备中的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评议、每一篇小说的审选,这当中都要付出极大的辛劳,这毕竟不像王先生讲的官方的文学奖,有着雄厚的人力和财力搞得声势浩大,这是一个民间的、可以说是以高玉涛先生一己之力来实现的一个奖项。所以今天能在这里颁奖,我要衷心地向高玉涛先生、向“路遥文学奖”国际研究中心,向《收藏界》传媒集团表示感谢。endprint
校本培训教育论坛发言稿 篇4
如何实现环境教育与德育及地理教育的有机整合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下午好!
我很荣幸代表地理组全体成员在此发言!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在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中,综合起来始终存在两条主线。一是以“地”为主线,主要是:(1)研究“地”的影响和作用;(2)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二是以“人”为主线,从人类认识和实践以及行为角度来研究人地关系。而这两条主线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而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观。因而环境教育和地理课程的立足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围绕着人和地这两者的关系而展开,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应成为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构建的立足点。
针对如何实现环境教育与德育及学科教育的有机整合,我们地理组经过热烈的讨论,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讨论研究:
一、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渗透的针对性。
中学地理教学中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其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高中地理课本知识体系是以地球宇宙环境为开端,依次讲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然后学习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相应形成的人文环境,那就是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最后又归结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教育就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环境道德教育。
二、结合国情教育和乡土地理,形成一系列的校本教材,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本市的情况,编纂一系列的校本教材。在校本教材中,可以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的一面,又讲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不利的一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环境的优缺点,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21世纪的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校本教材中就可以以靖江为例,说一下靖江如何处理经济、生态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是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某一环境案例中的具体角色,课前先让他们收集与自己角色有关的资料,然后在扮演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角色立场当众阐述观点。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介绍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成功的经验及他们的中学生在环保方面的努力,这对他们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一潜在作用;同时,还应加强环境法制教育,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向中学生宣传环境法,让学生懂得破坏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只是文明道德问题,还有触动法律的问题,认识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四、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如:①邀请环保局专家作专题讲座。②以每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3·12”植树节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全校举行环境保护知识图片展览;通过校电视网络、主题班会、黑板报、环保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活动。③参与实际的环境保护活动,在全校掀起了“保护环境,由我做起”的环保潮流:每个班都分别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桶;在全校掀起节约用纸,废纸利用的热潮。④组织学生到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参观,了解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过程,增强学生对本土的环境状况的感性认识,也深化了环境知识的理性学习。⑤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活动内容,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对某一区域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访问、考察、监测等,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获得等一手资料。并把资料进行整理,把有关问题向行政部门反映,或写成小论文,增强争当环境小卫士的责任感,从而使他们真正关心和参与到实际问题解决上来。
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说到环境教育,每个学生都知道,但是执行力太差。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比如说:上课时用完投影就随手关机;节约用纸;爱护花草树木;等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然后学生可以带动周围的人一起来保护环境,这样就把环境教育渗透到了整个社会。
教育技术培训发言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为期一周的诸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培训活动已圆满结束,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实践基地的全体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紧张而充实的一周转瞬间一晃而过,但是我们却收获颇多,这离不开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和精心呵护,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向老师们道一声:“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在这里,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在快乐中学习,在玩耍中启迪,在动手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的真谛,在这里,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汽驾模拟室里,我们知道了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并体会到驾驶汽车在公路上驰骋带来的畅快;在射击室里,我们苦炼射击本领,为将来报国杀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照相摄影室里,我们学到了摄影技术,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在泥塑室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制作风格独特的作品;在编织室里,我们学习了编织的技巧,编织出小巧精致的饰品;在自炊室里,我们学会了如何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并能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天文馆里,我们获得天文科学知识,为自己探究无尽的宇宙打下基础;在民俗馆里,我们观看了你不曾见过的先人使用过的工具、了解到祖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
同学们,这里是我们健康成长的摇篮,这里是我们尽情发挥的天地,这里也将为我们留下一生中最永恒的回忆。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多方面锻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为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的合格人才,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它成为我们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在这里,激起了我们热爱科学的兴趣,激发了我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勇气;在这里,我们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更让我们去热爱自己的父母,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
这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体魄,增强我们的各种能力,而且也会使我们在思想上得到升华。我还相信,这次的实践活动也会成为在坐每位同学初中生活中最靓丽的一笔,也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同学们,扬起我们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吧!
谢谢大家!
党性教育培训发言 篇6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
今天,我们的党像一棵苍劲的青松,在经历了八十八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更加傲岸挺拔。世界的东方升起了一轮金色朝阳,中华民族有了一盏指路明灯,它驱散黑暗,它孕育光明,它指引中国人民艰难跋涉,奋然前行。它就象一道明亮的闪电,划破乌云密布的长空。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党像一盏明灯引导我,关心培养我,激励帮助我,使我从一个无知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使我有机会站在这里,用自己的心声来抒发对党的感情。
我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为人民、为社会作出一份奉献,认真做好检察工作。
检察机关要切实担负起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不断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努力提高检察办案水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有利于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有利于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社会稳定,从根本上促进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虽然,我是检察战线的新兵,但入院以来领导和同志们无时无刻不在以实际行动震撼着我、打动着我。他们始终坚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用公平染成国徽永不减褪的色彩,用正义织就双剑永不松落的经纬,用青春书写检察的不朽传奇,党的精神在他们的身上闪光!他们就是我前进的动力和榜样。 在他们生命中 体现着 人类的至真、至善、至美、至纯。
教育技术培训发言稿 篇7
各位嘉宾, 艺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在我们国家已经那么多年了, 尤其是在目前我们频繁地和国际知名院校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也在不断思考我们的培养理念, 希望我们所培养的艺术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国际化语境。所以我们在这次会议上把我们东大艺术学院的教师和同学们都请到这里来, 特别想听一下各位专家针对在国际视野下对我们当前的艺术教育的基本认识, 希望有助于我们东南大学在教学、科研和其他艺术活动中汲取大家的经验和见解, 让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获得可贵的参照。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国际视野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我们与国外做简单的二元文化世界, 而是在一个复杂多样的历史进度中。确切地说我们今天是站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叉口上, 我们是站在一系列相互交错、相互汇聚的历史凝结点上。所以虽然我们对外来的文化怀着一种开放兼容的胸襟, 在秉承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 寻找到一条真正的属于中国的通向未来的道路, 并且将其与当代国际间的不同路径相互转换;不论在精神思想理论, 还是在文化艺术领域, 这种兼容并举的总体的考虑都比那种要么向东要么向西的抉择更为复杂和艰巨。轻而易举地将我们的视线引入到激进的领域, 对指责我们今天所做出的所有问题都无济于事, 尤其是在我们面对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 在现有资源乏匮的时候, 我们的文化选择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艰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应该肯定什么, 赞美什么, 什么是必须反对否定的。显然, 总书记的讲话并不是单一的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 而是提倡将社会艺术的表达和艺术的审美表达提升到一个水乳交融的境界, 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符合审美规律的更高标准。应该说正确的价值观既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继承和弘扬, 又包括当代社会价值体系的坚守与传播, 同时还包括对于人类精神思想制高点的争夺。所有的这些目标的实现, 都与我们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相关, 所以说此次国际视野下的艺术教育高峰论坛意义重大。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我一直觉得艺术本身就是国际性的东西。无论是分类的艺术还是整体的艺术或是哲学观念上的艺术, 它本身就应该没有太多的国界的限制, 当然也有本土的独特性的东西。所以呼应贾磊磊老师的说法, 我觉得中国艺术完全到了可以与国际对话的时机。今天的会议就是一个标志, 这和过去政治意识形态简单支配艺术教育的情形不一样。中国艺术教育到现在真的是达到一个很好的阶段, 比如我们说在漫长的时间, 也就是2010年之前这个阶段我们叫“破冰期”, 所有的艺术学人已经适时地为艺术的发展而试图把它上升成一个学科门类的思考有十几到二十年的时间。那么到了2011年已经进入一个“突破期”。其标志在今天看起来无论如何都是艺术教育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 那就是艺术门类的成立。五大艺术学科的划分尽管并不完善, 但它的确立都是我们在座每个人所经历的, 其中东南大学艺术学科在这个“突破期”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艺术学的“突破期”标志着我们行将用一个学科门类跟国际交往。当“突破期”之后我们的艺术教育进入一个“平缓期”, 就是我们这三年以来大家忙不迭地建设自己的学科, 进而发展扩充。此后我觉得艺术教育应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也就是包括跟这次会议有密切关系的更高的“攀登期”。中国的艺术教育已经自立门户, 我们不能再去怪罪曾经因为未设学科门类而导致的发展受限, 艺术教育有没有一种在国际视野下的宏观认知, 对于未来的艺术学科的攀登极其重要。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在北京大学这样一个综合大学如何建设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我们重心是艺术史论, 另外还有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我们的本科建设依据就是以艺术学理论为主干学科为其他学科提供本科基础、提供研究生的生源保证。北大的人文学科和理学在全国是位居前列的, 我们依托这样具有百年历史的人文底蕴可以培养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的艺术人才, 可以培养具有跨学科骄人视野的优质艺术专业人才。正是这样的专业属性和专业环境也决定了我们建立艺术理论类本科专业的独特道路和培养特色。我们的专业特色跟很多高校没法比, 我们要建艺术学理论类的专业, 是要学生尽力通览所有的艺术类型, 并以此为基础去处理个别或具体的艺术问题。我们现在培养的人才就是体现这样四点特色:一、普遍的艺术体验。艺术学子应具备跨越单一艺术类型的普遍的艺术类型体验和反思视野。二、有跨学科专业的综合视野。他们应该具备跨越单一的艺术学科的普遍性的人文社会综合视野, 注重在对艺术普遍属性的研究中具体地把握单一的艺术类型。三、跨专业、跨职业的专业素养拓展。艺术学子应当具备一个跨艺术类型、跨艺术学科、跨社会职业的高强度的拓展, 将来有可能通过多种拓展途径创新和创业。四、基于高远的想象力和管理特长的领袖型才干。艺术学子应该在涵养期, 在普遍艺术体验、跨专业艺术视野、跨专业及跨职业素养的基础上生长出文化艺术领域的领袖型人物、领军人物或开创型人才所应当具备的更加高远的想象力和更加高强的领导力。北大还在分享艰难的过程中, 希望有一天能够充满喜悦的经验。
彭吉象·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今天我要谈的题目是“国际视野下的影视教育”。我只想谈四个问题:第一, 在国际视野下我们的影视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我去了一次好莱坞而且走访了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大学、纽约大学。这三个学校是美国电影学院办得最好的。我感到非常震惊。我们现在还在拍电影, 外国是在制作电影。电影不是拍出来的是制作出来的, 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使用可以虚拟出许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第二, 在国际视野下我们影视教育的体系也必须改变。目前我们国家的影视教育还是苏联模式, 我们还在分工培养, 其实早就过时了。我看到刚才说的最著名的三个电影学院在影视制作方面, 前期、后期完全合在一块。现在的学生到了电影制片厂、到了电视台可能什么都得做, 所以我们的体系必须得转变。第三, 在国际视野下影视教育的内容也要改变。比如说蒙太奇美学和纪实美学现在全都过时了, 在现在这个时代电影美学到底是什么?我姑且给它取个名字叫“虚拟美学”, 就是完全是在数字化时代出来的。魔幻电影对应的就是虚拟美学。所以这给我们的教学甚至我们的教材带来新的转折、新的契机。第四, 在国际视野下我们电影不仅要注重历史也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有先进技术, 但电影电视都是以内容为王, 内容必须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是两岸三地的电影, 比如说八十年代, 台湾新电影运动、香港的新浪潮电影和大陆的第五代, 他们有共同的特点, 就是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在好莱坞发展得比较成功的, 比如说李安、吴宇森、成龙这些导演, 都是在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我的发言是针对美术学学科的发展问题来谈的。第一个问题, 我国美术学科发展的现状。大约在1920年, 蔡元培发表的《美术的起源》文章中说狭义的美术是雕塑、图画、工艺美术, 广义的是绘画、音乐等。西方人做的美术史都讲建筑和工艺美术, 其艺术理论是广义的。鲁迅1913年发表的《美术意见书》中所用的美术这个词还包括了音乐、跳舞、戏剧在内, 还是广义的。我们把艺术划分到文学之下是历史造成的, 我们说的美术四大类现在也出了问题, 譬如建筑都被划分到工科里去了。工艺美术是美术里很大的一个内容, 到20世纪80年代从工艺美术发展出设计艺术。以前工艺美术在美术中是个边缘学科, 现在是很大的学科。所以我们既要保持灵活性, 又要保持原则性;既要看到学科分类上的原则, 同时我们在研究过程之中也要把它结合起来。有人说西方只有美术史, 我们中国的美术学还有美术批评、美术理论、美术教育。美术学从1992年到2010年这二十年学科有很大的发展, 实际上美术学里面还包括绘画、雕塑等。我觉得这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清华大学美术学有关的 (包括招生) 设计学、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都有本科、硕士、博士的招生与培养, 其中设计学包括比较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工艺美术博士点, 又叫设计艺术理论。美术学是中央工艺美院合并到清华后于2003年获批的, 2011年又新增艺术学理论, 我们艺术系就承担着发展艺术学理论的任务。现在艺术学理论是理论学科, 一方面要重视普遍理论的研究, 另一方面还要和专业技法相结合。艺术学理论我们要像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学习, 我也要把东南大学好的经验带回去。
李心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
在艺术教育的问题上我想谈谈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法革新的问题, 这应该是艺术学学科教育的最高形式。在艺术学升门后我们应该考虑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否可以进行更新, 改变主流教育中的填鸭式教育。并且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 我们应该探索如何让研究生自主学习, 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和主体。这些思考让我想起在日本担任访问学者期间, 当时的合作导师采用了一种日本语读作“载米”的教学方式, 该教学方式源自英文单词seminal, 可以被译为“小型研讨班”。经过我的考证, 该方法在我国已经被引入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我国许多学者到国外学习, 并将这个方法引入到国内。目前对该方法研究和运用最有成效的是费孝通先生, 且已经有了汉语的英译词汇:习明纳尔。费先生则采用了更为形象的“习明纳”作为专业表述。以此为依据, 从去年开始我采用“艺术学前沿习明纳尔”为题做了三次尝试, 主要组织我的博士、硕士、博士后以及相关感兴趣的青年学者进行研讨。一般我们会事先给予主题, 并指定一到两位主要发言的学生让其准备, 并进行探讨。这样的艺术沙龙卓有成效, 我在此提出这样的方式, 供诸位参考。
周华斌·中国传媒大学戏曲研究所所长教授
我所谈的问题是“走入田野, 关注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史观的新指向”。简单来说, 二十世纪艺术史观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 是进化论影响下的艺术史观, 又被称为文化进化论的艺术史观。主要表征为, 我们的学术文章中常常出现包括了戏剧的“演进”、绘画的“演进”等词汇。但我认为艺术形态是无法“演进”的, 形态有其相对独立性、相对稳定性, 甚至有跨越性, 包括跨越时代、跨越民族、跨越国界。因此形态和思想意识是两个概念, 主要表现在艺术史中有“新剧”与“旧剧”的论证。第二个阶段是建国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语境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下的艺术史观时期。“双百”方针大方向是对的, 但之后却偏颇了。在此语境下的艺术史观最为典型的是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从正面看是民族自尊心的崛起, 从偏颇的层面看是学术的偏颇。第三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下半期, 联合国提出“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该概念的提出对艺术来说改变了以往的艺术史观, 使其更为开放、更为科学。同时我要指出, 王国维先生撰写《宋元戏曲史》时采用了双重证据法。我认为, 在非物质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应该有三重证据:文物、文献以及田野调查。其中田野调查方法主要是针对民俗, 民俗活动中有许多东西都可以为我们的艺术史研究提供参照。这种方法与国际学术研究方法是接轨的。
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我发言的题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戏曲教育与人才培养”。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均强调文化的多样性, 把被广大群众认可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作为保护的重点。我国的传统戏曲, 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 又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文化。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中国戏曲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戏曲统领城乡舞台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这种情况引起了国内外文化界的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重视。在文化部支持下, 昆曲被联合国列入首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后来藏戏、粤剧、京剧、皮影也相继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曲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 其传承教育方式, 既有师傅带徒弟的个体传承教育方式, 又有父传子、母带女等家庭传承教育方式, 还有科班和学校集体传承教育方式。辛亥革命以后, 戏曲现代教育改变了口传心授的单一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 各省、市、自治区均建立起中等专业戏曲学校。20世纪60年代初, 中国戏曲学院招收了第一届戏曲专业的本科生。1978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了研究生部, 招收戏剧戏曲学的硕士和博士。至此, 中国戏曲教育完成了从基础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戏曲剧种多, 声腔复杂;表演分脚色行当, 唱念做打要求严格。除了文化课的学习、基本功的训练是集体性的传授学习外, 师傅个性化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很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戏曲教育和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充分利用联合国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政策的平台, 戏曲教育和人才培养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加强戏曲教育和人才培养, 戏曲的传承保护才能落到实处。
李凤亮·深圳大学副校长教授
这次我讲的是“新创意时代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途径”。我把目前文化产业的趋势概括为五化:第一是信息化或科技化, 第二是虚拟化, 第三是体验化, 第四是跨界化, 第五是国际化。面临这样一个语境, 我觉得新创意时代, 艺术教育最大的变化有两种:首先是艺术和技术的紧密结合, 其次就是艺术产业消费的繁荣。尤其是艺术产业化的趋势, 艺术跟创意、跟市场、跟电商、跟艺术授权等领域的关系非常密切。这种趋势对艺术人才的培养都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下面我想谈一下在这种趋势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的目标。我们不同的阶段艺术培养人才的目标有其恒定性, 今天来讲也有创新性。我觉得有三个指标特别关键:第一个是实践性。我看到东大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讲究“知行合一”, 我觉得非常正确。实践是检验艺术人才的最终的标准。如果我们艺术史论专业的学生出来不能很精准地搞文艺评论, 那就有问题。第二是创意能力。现在我们创意的不足已经成为我们整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阿凡达》在我们国家卷走十五个亿, 除了技术, 它的创意也很厉害。这一点我们还要向人家学习。第三是综合能力。我去西班牙爱迪萨瓦设计学院看过, 他们的设计不分专业的, 没有分平面设计、动画设计, 全学, 这是一个很新的理念。我觉得如何从“守本创新”, 发展到“守本跨界”这样一个理念对我们太重要了。最后一点是跨地域合作的问题, 就是我们还是要鼓励学生到境外去。我们深圳大学提出“双一千”计划, 每年一千个留学生进来 (实际上我们目前已经达到一千五百人) , 每年推出一千个本科生出去到不同的国家地区学习人家先进的理念和模式。新的时代对我们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很多思考和挑战, 我们要不断地去思考和应对。
张永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们艺术学从原来文学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升级为门类, 这对整个艺术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但在契机背后也留下很多困难。2012年人民大学要授学位, 我们原来的戏剧戏曲学和电影学的同学在带上帽子欢天喜地之后又很沮丧, 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文凭不是文学硕士, 而是艺术学硕士, 所以就要到学校静座。戏剧戏曲学和电影学进入艺术学之后, 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给2012年的硕士生授予了艺术学学位, 学生说拿着这个没用, 有的同学已与公务员单位签约了, 但单位说要文学硕士, 你们艺术学硕士是啥东西还不清楚。社会上有偏见主要还是针对艺术学的观念。我认为这背后说明社会对艺术学的认知还存在很大问题。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有几个范围还是要区别的, 譬如说文学、艺术、文艺, 我们现在有文艺理论、文学理论、艺术理论, 我们怎么去区分?另外针对学术研究, 因为人大没有艺术学专业本科生, 研究生都是从校外考进来的, 他们都在做戏剧戏曲文学研究, 而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从中文转型的, 所以在培养学生的环节上就有困难。因为原来学校设戏剧戏曲时是自设点, 不属于艺术学。这些问题在其他领域也存在, 譬如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问题, 从概念上必须搞清楚。绘画在传统意义上是艺术, 但现在就不能笼统讲绘画是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是一个特指, 主要指影视、摄影, 这里面可能包括绘画, 但学生在做论文的时候讲的是视觉整体。如果你讲视觉整体, 不管是对电影电视还是绘画, 你究竟看了多少?所以我认为在谈视觉文化时也必须去对舞台、对电影制作的环节了解得非常清楚。
熊元义·《文艺报》理论部主任编审
我在这里要谈一个文艺理论人才的培养问题。我的感受很深, 因为全国的文艺学面临的是普遍的凋零, 所以文艺理论人才的培养确实是太关键了。文化部、文联都在开很多研讨会讨论这个问题, 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加强、方向在哪里、在哪里深化。我认为主要还是不重视理论。新中国之后我们要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这都搞好了, 但是要建立文化秩序的时候真的需要大量的新生力量。我们青年学生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 我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也要知道感恩。感恩不是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 具体体现在学术研究中你能不能对前人的学术成果尊重, 能不能把他们的东西发扬光大, 能不能坚持真理, 能不能追求真理。文艺批评要深化要透彻, 要有理论定力, 当代文学批评最缺乏的是什么呢?是灵魂写作和审美写作。但灵魂写作和审美写作也是分好坏高下的, 你不能用空洞的、默会的概念来批评, 你的这种批评能够透彻吗?有的人把底层文学当成人民文学、当成社会主义文学, 我觉得是不科学的。底层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 如果你要写好底层文学, 就要了解底层人民的苦难, 否则底层文学能够写得透彻、写得深刻吗?写不透彻、写不深刻。既然写不透彻、深刻, 那能说明底层文学是人民文学吗?作家的的确确可以从底层出发, 但是要超越底层, 才能写出高远的境界。文学批评也是如此, 所以我在这里要说, 我们现在的文艺界的的确确非常欠缺理论人才。但理论人才怎么培养?我不是搞教育的, 我只能提出问题来请在座的教育专家思考。
朱庆·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
我要谈的是我们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在做的“中国艺术资源素材库”项目的建设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与在座的各位以及本次会议的主题都有些联系。我们的素材库建设内容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建设“两个一百万”, 其中“一百万”被称为体制内的艺术家, 即文联系统内记录在册、可以找到的以城市、乡镇等为单位划分的艺术家, 另外的“一百万”是体制外的自由文艺工作者;第二是整理中华五千年的文献;第三是服务各级各类的文艺机构。中国艺术资源素材库的核心在于“同心多元, 以人为主”。“人”包括包括两百万艺术家以及一些艺术机构的艺术工作者。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将艺术划分为14个门类。即在现有的12个门类的基础上增加文学和文艺理论两个门类, 目的是为了方便应用和前期的整理。随着研究的深入, 未来可做更为深入的划分。资源库的模块可概括为“4+1”模式, “4”指所有的表现形式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 “1”指著作权。我们要把每一位艺术家的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 然后保护起来, 建立以人为核心的艺术家个人的数字艺术馆, 以此作为艺术传播的基础。我们的路径是通过采集抓取互联网的资料与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确认, 借此避免差错, 以确保所整理的内容是最为完整、最为精确的。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各位从事艺术研究、评价、创作、鉴赏的学者, 作为我们的服务内容。最后, 我们将通过大数据为各位提供服务。我们将做到数据全面、准确、权威, 并可以进行实时搜索, 再由国家平台进行统一快速的发布。希望与各位共同进行平台、服务建设, 希望得到学界的支持, 谢谢!
梁国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艺术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我发言的题目是“当代艺术教育中的缺失的一个环节:身体行为分析”。首先, 我意识到当涉及戏剧、音乐、绘画时, 我们很少意识到艺术本身的行为。通常我们都在谈论艺术凝固的形式或局部接受的形式。因此, 我思考身体行为是否可以作为所有艺术的核心, 因为没有身体就什么都没有了。因此, 我的观点可归纳如下:第一, 艺术创造中, 身体是最核心的东西。身体行为可以分为内在与外在, 内在是心灵活动, 外在是肢体活动。中国艺术中所有的内容都与身体有关, 都与身体的训练有关。西方的艺术是定位于传播的。中国的艺术却较少涉及传播。在今天的研究中, 我们大量研究艺术作品看不到的部分, 即属于思想的意义, 却很少研究作品本身的身体情态。就目前的身体行为的分析我意识到中国古代文献中经常记录有有关身体的描述, 如讲述诗如何吟诵、绘画如何创作。第二, 身体行为与艺术作品的生成。所有艺术作品都是身体行为的外化形式, 其次身体行为决定作品的美学品格。第三, 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身体行为分析与评价。身体行为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美学理论、传统经验、数据分析。而身体行为的美学判断标准可以分为传统的美学标准以及基于科学数据的标准, 包括动作捕捉、面部表情、脑电波、心理测量、血液与血压等。第四, 我认为身体行为分析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基础, 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引导, 是审美判断的内在结构。
田川流·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关于艺术教育问题, 我认为我们的艺术教师绝对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家, 而应当是具有一种非常负责任的、很高素质的艺术教育家, 这种素质首先是一种艺术的境界, 第二是一种科学的精神, 第三是一种国际的视野, 第四是一种人类的情怀。我们是走民族化的道路, 还是借鉴西方的道路?其实我们国家在100多年前, 当我们进行我们的文化革命, 那时候才叫真的文化革命。从100多年前开始文化革命, 实际上就开始了我们的文化复兴。那么, 真正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也许会经过200年或更长的时间。我们既不能脱离我们的中华民族自身的土壤, 同时我们又必须从世界各发达国家借鉴和吸取有用的东西。所以, 我感觉在这两点之间丝毫不存在矛盾。关于艺术教育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的问题, 今天的艺术教育必然是一种艺术科学, 因为这点把人文科学, 甚至把自然科学, 把当代最先进的方式都吸纳到我们的艺术教育中来, 事实上就是让我们今天的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我们的艺术教育还要有一种自由精神。我们的艺术自由, 第一是精神的自由;第二是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举措, 甚至一些教学的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自由思维, 让曾经束缚过我们的一些东西化解掉, 让我们学生自由地探索他们所学的艺术。真正让一种自由的精神, 让民主的精神, 让科学的精神, 让一种真正符合当下国际视野下的一种社会发展科学的理念进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来。我想, 这才是我们今天艺术教育值得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谢建明·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东大艺术学科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很多人都说你们这个学科怎么会走到前面呢?因为东大以工科为主, 很多人对艺术学科还不了解。东大的艺术学科为什么能走在全国艺术的前面?因为我曾在东大工作, 我感到有下面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是第一推动力。这个概念是牛顿提出来的, 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世界是静止的, 后来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世界是动的, 很多人就不明白了, 就问牛顿。牛顿随便说了一句话, 他说是上帝推了一把, 所以世界就一发不可收了, 所以这第一推动力是什么, 就是我们张道一先生。张先生对艺术的研究、艺术学的职责是初恋般的激情、宗教般的意志。第二是创新意识。我们东大艺术学科团队对于创新是不断强调的, 因为人的创新是动物的等位基因里的竞争, 在动物界表现为“丛林法则”, 在我们看来表现为忧患意识。第三是良性竞争。东大艺术学科跟兄弟院校之间处于良好的竞争状态, 这种状态也激发我们包容的意识。我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有开放的心态, 我们跟兄弟院校经常交流。这一点从张先生开始, 凌继尧老师、我们学院王院长都是这样跟在座的各位发展这种良好的学术关系的, 在座的各位也都对我们艺术学科有极大的支持。第四是变化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艺术的样式发生了出乎预料的变化, 就像布朗运动的微粒子, 你永远不知道它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艺术也是这样。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紧随艺术变化的步伐。第五是责任意识。既然我们东大艺术学科是从李瑞清先生开始就有历史积淀, 后又率先建立艺术学科, 现在感觉到我们要给社会做点什么事情。尼采曾经这么讲,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所以我们每天都在想我们能为艺术学科做些什么, 这就是我们东大老师每天的想法。
康尔·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我今天谈的话题是“默会理论与艺术学人才培养”。仲呈祥先生等人编写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要求》中要求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生应具备艺术创作实践方面的能力, 有条件的博士生要掌握一定的艺术创作技巧、积累一定的创作经验, 为认知艺术规律和创作理论提供丰厚的资源。但我们现在为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的课程并非如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哲学界有一个理论叫“默会理论”, 认为人类知识分为两类:一类叫明确知识, 一类叫默会知识。有些知识是可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 属明确知识;有些知识是不可以或非常难以用语言来表述出来, 就是默会知识。在默会知识中又分强默会知识和弱默会知识。前者是根本不可能通过言说讲清楚的。所以该观点认为, 可以通过语境而获得认知。就是把大学, 把院系办成泡菜坛子, 让学生在里面熏陶、浸染就能够掌握许多难以言说的知识。陶渊明在看到落日时说“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实际上是说不清楚的。这种理论对我们培养研究生很有启发。我们应给研究生提供大量的默会机会, 可以开一些必欣赏、必研究的艺术作品目录, 同时应当全力营造默会环境, 譬如说, 引进海外高校的住校艺术家计划, 养一些艺术家在学校创作, 尽管不需要他们上课, 但他的存在就是不一样。我认为, 讲述与默会、告知与体悟其实是艺术传授的两条不同的路径, 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教育方法一定是局促的, 如果随意偏废, 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只有依据知识板块中默会知识与明确知识的构成, 准确把握讲授与默会、告知与体悟的关系, 相得益彰, 才是艺术教育的正道。
夏燕靖·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我的发言是“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为跟国外相对应, 我们的艺术学理论当叫艺术史, 这样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接口。我认为这个专业的本科设置还是要回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因为这个规定的第二条上有五小点概括了专业设置的要求:第一是这个专业作为基本专业设置时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第二是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第三是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第四是继承性较好。艺术史论专业起码能满足三个条件, 就是它有比较成熟和相对稳定的需求以及它的继承性。那么这个专业如何来开?我的观点有三点:第一, 这个专业是小众的;第二, 这个专业是精品的;第三, 这个专业是前道工序, 是为后面硕、博学位的生源作为准备的。我们不能把所有专业都推向市场, 因为国外的艺术史是一个非常耐心、长久, 而且要是相对发展的一个专业。艺术史论必须是艺术理论类专业中的一个特色专业, 不能被其它的专业替代。我觉得可能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个就是大综合, 如果我们要去找这个专业的特性, 没有大综合是找不到的。大综合实际上是为一个长期耐心发展的专业所做的一个铺垫, 所以大综合有点像文科院校里的综合实验班。关于这一点, 还有一些操作方式是可以借鉴的, 譬如书院式教育。书院式教育有两个最大特点, 一个是立足于专业的基础, 让这个专业需要解决古典文论、艺术史包括艺术史所统摄的一些相关的专业基础问题;第二个叫自主性或者探究性学习, 它是书院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结合。
尹文·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我的发言是围绕“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来谈的。一般地说, 中国艺术注重道德与伦理的人文科学, 西方艺术自从文艺复兴以来, 比较地注重自然科学。伦理与道德的标准早在孔子、释迦摩尼、穆罕默德时期就已经确定规范;而自然科学的创造、发明自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以后, 正方兴未艾。科学的计算机数字技术已进入了二维、三维艺术, 数码相机普及到手机功能,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带来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编辑、模拟、设计诸方面迅速发展, 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 而这些新科技技术都不是中国原创, 我们只有模仿、山寨版的跟进。科学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中华民族的原创能力在哪里?中国的艺术与艺术教育与西方的艺术与艺术教育到底有什么异同?我认为, 中国艺术教育重视对人的道德修养的熏陶, 忽视了艺术教育培养科学创造性能力的作用。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教育重视审美教育, 忽略了艺术思维对科学创造才能的培养。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艺术家的教育, 更可以通过艺术教育提升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世界艺术史的普及教育要成为所有中国大学生的必修课, 人类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方法有历史的方法、宗教的方法、科学的方法, 艺术史的方法是宗教的方法与科学的方法的形象具体的体现。我们的艺术教育缺乏科学与艺术的创新能力, 也许我们还没有真正建立科学精神。中国人不缺乏想象力, 缺乏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缺乏的是相关创造发明和保护专利的知识产权制度。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道德审美教育仅仅是人的内心感受的一个方面。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将有助于民族创造力的提升。
教育技术培训发言稿 篇8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变迁,并对2008年标准中一般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维度和能力指标进行了解读和说明。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尤其是在教育技术培训时面临的核心问题——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教育技术标准;汉语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65-04
一、引言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版)中规定:国际汉语教师应“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应用于教学”,应“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汉语教学的作用”,“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汉语教学的能力”,但是标准中对于国际汉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解释不够充分。标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促进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汉语教学,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者有必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此为目的,本文介绍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演变过程,讨论了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知识和能力,并进一步讨论了国际汉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在讨论如何培养汉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之前,需要回答“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技术能力”,而“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技术能力”则是学界已讨论多年的问题。在此部分,笔者主要通过回顾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变迁,标准对美国师范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现行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解读,来试图解答“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技术能力”这一问题。
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简称ISTE)是一个主要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制定机构,自1989年成立以来,一直为美国国家教师教育认证协会(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简称NCATE)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认证方面提供指引。通过NCATE认证的推动, 美国很多师范教育项目采纳这些标准开发教育技术课程,从而使ISTE所制定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影响很大。
ISTE所制定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刻画了教师“应掌握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早期的标准把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刻画成一系列的技术能力。Zhao、 Kendall和Tan 在一些州级教育技术标准里也发现了类似的导向。他们把这一类主要关注教师技术能力的标准称为“技术导向标准”,如1995年公布的北卡罗莱纳州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该标准把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分为九类:计算机操作技能,设置、维护、故障排除技能,文字处理/桌面排版,报表/图像,数据库,网络,远距离通讯,媒体通讯,及多媒体互动。ISTE在1993年公布了《师范教育计算机/技术课程指导》,包括13条具体的指引,涉及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操作及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利用技术促进专业能力及技术使用中的公平、道德规范、法律、人文等方面的问题。相比北卡罗莱纳州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完全以技术能力为分类标准,ISTE的1993年指引加入了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内容,但指引仍然体现了强烈的技术定位色彩。这些技术导向标准以及在这些标准指导下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批评。
在技术导向标准的指引下,美国很多师范教育项目要求他们的师范生要修读至少一门技术课程。这些技术课程主要向师范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而不是使用教育媒体或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另外,这一类的技术教学课程和师范生的师范教育课程,比如教育学和教学论课程,和中小学实习的经历脱节。这些师范教育技术实践的假设是,师范生只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就能把这些技术知识和能力和他们在教学论课程或者学科专业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和能力结合,从而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技术进行教学。但是批评者认为,这样会导致教师教育技术实践只关注教师技术能力,而忽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技术。教师有意义地整合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的教育学知识和他们的技术能力同样重要。教师的技术知识不是附加在教师的知识体系上的知识,而是教师知识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中有意义的技术整合必须以内容和教师的教育学知识和信念为指引。Milken Exchang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这个组织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增加以培养教师使用计算机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并没有改善师范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技术使用。该研究基本上支持了以上学者们对早期ISTE标准指引下以技术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技术培训的批判。
ISTE在1998年、2000年及2008年制定的新标准里,已经反映了学界对早期标准批判的反思。特别是在新世纪的2000年及2008年版的标准里,ISTE更强调高层次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关注如何把技术产品与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联系起来。陈维维和沈书生称2008标准反映了一种“能力本位的技术观”,也即技术的应用回归到其本原目的——促进学习和人的能力的培养。Zhao、Kendall和Tan把这类主要关注教师使用技术完成教育任务能力的标准称为“教育导向标准”。在此,笔者主要以ISTE2008年公布的标准(以下简称2008标准)为例,试说明现行ISTE标准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新导向。2008标准包含5个一级标准,每个一级标准下各有4个、共20个绩效指标。
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创造能力及教师创设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能力
2008标准的第一条与第二条明确指出了教师在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教育任务,就是通过创设数字化时代教学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及创造能力。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要注重创新思维及反思性思维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要鼓励学生解决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在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方面,教师要善于结合数字化的工具和资源,设计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学习及评价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追求个体的自主成长。
2.注重教师数字化社会的公民能力及素养
2008标准与之前的标准最大的区别是,不再直接定义教师对技术的理解及操作能力,而侧重描述教师作为数字化社会公民的能力和素养。这一点主要体现在2008标准的第三与第四条里。第三条主要定义了教师作为数字化社会公民应具备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并强调教师应成为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工作和学习的楷模。第四条则侧重于描述教师在数字化时代的社会责任及公民素养,并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这些责任和素养包括安全地、合乎法律和道德规范地使用数字化信息和技术,如尊重知识产权,为学生提供平等的使用数字化资源的机会,示范并培养学生在数字化时代的文明规范,通过数字化时代的沟通合作工具,示范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加深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3.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和领导力
2008标准延续了之前标准中对教育专业成长及领导力方面的要求。标准的第五条指出,教师应利用数字化的工具和资源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并在学校和专业圈子中展现领导能力。
下面笔者将以2008标准中新的导向试图解答“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技术能力”这一问题。
三、培训什么:国际汉语教师教育技术知识和能力
汉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也应该从汉语教师如何为学生创设汉语学习环境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能够为教学提供恰当的媒体、资源和工具,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以定义国际汉语教师所需的教育技术知识和能力。
1.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成员,需要具备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
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制定的“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基本标准”贯穿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明确规定了职前一般性准备阶段的表现、专业性准备阶段的表现、教学实习阶段的表现和职后执教第一年的表现。在一般性准备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没有涉及“II.策划和设计学习环境和过程”,教育技术主要作为教师的学习对象和学习工具。教师的基本标准在“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基础上有所扩展。正如2008标准3“成为数字化时代工作和学习的典范”所描述的那样,应注重数字化社会公民能力的培养,国际汉语教师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成员,需要具备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基于此,如果将国际汉语教师同样简单划分为职前阶段和入职阶段,那么在职业阶段的培训,应该使国际汉语教师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育技术知识,如同其他数字化社会的公民一样,这些教育技术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必备的,如办公中常用软件、即时通讯软件、办公系统软件、媒体播放软件等,能很好地掌握这些软件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
2.作为教师,要具备将信息技术性能和具体教学任务有机结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概念,其更新速度也是一日千里。显然国际汉语教师并无必要成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但却需要根据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及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有选择地加以利用,提高工作质量,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培训的核心应是使教师学会在合适的情境中使用合适的技术。2008标准强调教师使用技术完成教育任务的能力,如标准2“设计、开发数字时代的学习经验和评估工具”。从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及使用信息技术的情景来看,为了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这里,信息化教学资源指的是以数字形态存在的教学材料,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媒体素材、课件等教学补充材料等。经常使用的媒体素材主要有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在汉语教学中常见的如利用Office系列软件中的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因此,在培训时应使国际汉语教师了解常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并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检索、分类、管理的一般方法,搜集整理教学所需的各种数字化媒体素材、课件等教学补充材料等,能进行简单的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培训还应使国际汉语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进行媒体素材设计、课件设计,如对报刊杂志上的文本类素材进行整理,设计一堂报刊汉语阅读课;还比如对广播音频进行编辑整理,设计一堂广播听力课;再比如对电影视频进行编辑整理,设计一堂视听说课;这类的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课,在汉语教学中比比皆是。
3.应掌握并利用新兴的数字化工具及资源设计多元化的汉语教学环境
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环境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语音教室等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在汉语教学中经常使用。而伴随着数字化社会不断进展,新兴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工具、教学模式层出不穷。2008标准2“设计、开发数字时代的学习经验和相关评估工具”及3“成为数字化时代工作和学习的典范”对教师运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培训时,国际汉语教师应首先了解现有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如会使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语音教室等。其次,应通过培训使得国际汉语教师适应伴随着数字化社会所带来的新兴数字化工具及其带来的教学环境的改变。一些新兴的网络教学方式,如利用Skype等通讯工具进行汉语教学,再如利用网络或计算机对真实场景进行模拟,再如新兴的慕课(MOOC,也称“MOOCs”)、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等等。
4.应提高数字化时代公民素养及责任意识并成为典范
在这个数字文化不断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教师应该知道区域性及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和责任,并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这一点在汉语教学中很容易被忽视。这提示在培训中应该使得国际汉语教师对于数字化时代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同时还需要重视国际汉语教学在汉语教学活动中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例如在搜集整理媒体素材时,应遵守各国有关版权的法律法规,再比如在进行课件设计时,涉及民族、宗教、政治等敏感话题,应有所顾忌,灵活处理。
5.应注重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持续发展
以上四点更多地关注国际汉语教师的职前培训,但是国际汉语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及专业发展同样不可忽视。2008标准5“注重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的发展”,“通过促进和展示高效应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教师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实践,示范终身学习,在学校和专业圈子中展现领导力”。在入职后的培训中,应着眼于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及领导力的培养。
四、如何培训:国际汉语教师教育技术有效培训的原则
为了使得教育技术培训更为有效,在进行培训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要将教育技术的培训与国际汉语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信息技术培训的关键是培养教师具备将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因此,结合教育技术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向教师演示如何在真实的国际汉语教学情境中使用技术,是有效的培训途径,使教师通过培训之后举一反三,将所学会的教育技术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
2.要将教育技术的培训本地化
国际汉语教学的情境千差万别,教育技术环境也大相径庭。只有本地化的教育技术培训才能使教师迅速适应新的教学情境,能迅速地掌握教育技术并运用到真实的教学实践中去。本地化的教育技术培训使得教师能对本地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资源、教育技术支持等有所了解,也能对于未来教育情境做好充分的准备。
3.要在教育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建立起教师间互相交流、分享的学习团体
建立起有效学习的团体,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联系能使教师更有兴趣地学习、运用教育技术。这将使教育技术的培训变成了终身学习,将教育技术培训与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对教育技术应用进行探索,需要给予其充分的学习时间。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邀请优秀教师开展讲座,交流经验,也可以通过同事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分享,互相促进,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需求,向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进行咨询。培训中应采取恰当的方式建立有效学习的团体。
参考文献:
[1]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版).
[2]陈维维,沈书生.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演变[J].现代教育技术,2009(6):18-22.
[3]刘志波,许惠芳.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8版)[J].现代教育技术,2008(9):32-36.
[4]Zhao, Y. What teachers need to know about technology: Framing the question. In Y. Zhao (Ed.), What should teachers know about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M]. Greenwich, CN: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2003.
[5]Milken Family Found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derused in teacher education[DB/OL] .http://www.mff.org/edtech/article.taf?_function=detail&Content_uid1=131, 2010-3-25.
[6]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 (2000). IST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NETS) for teachers[DB/OL]. http://www.iste.org/Content/NavigationMenu/NETS/ForTeachers/NETS_for_ Teachers.htm 2009-7-10.
[7]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acher Education (ISTE). (2008). ISTE Standards: Teachers.http://www.iste.org/docs/pdfs/20-14_ISTE_Standards-T_PDF.pdf,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