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

2024-08-30

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共9篇)

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 篇1

贯彻铁路跨越式发展观 编制好铁路十一五规划

做好铁路“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认真贯彻铁路跨越式发展观;编制铁路“十一五”规划,必须以加快铁路发展为主线,铁路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具有可持续性,注意协调各种关系,要在规划工作中加强创新意识.

作 者:林仲洪 作者单位: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北京,100038刊 名:铁道经济研究 PKU英文刊名:RAILWAY ECONOMICS RESEARCH年,卷(期):“”(6)分类号:F53关键词:铁路 “十一五” 规划 跨越式发展

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 篇2

一般来说, 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有三个层面的内容:表层主要是指包括站容段貌、职场环境等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层主要是指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作业标准等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运作和落实机制的建设;深层主要是指包括安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积淀于铁路企业及广大干部职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的建设。深层安全文化建设是这三个层次中最重要的核心, 起着支配、决定表层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而表层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也会促进和推动深层安全文化建设, 三个层次是有机统一、互相交织、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加强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是铁路加强运输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需要

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铁路匀速的安全状况会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产生重要影响, 责任非常重大。深入开展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发挥文化功能的特殊优势, 借助文化的广泛渗透力和影响力, 对内有利于强化铁路企业干部职工“安全第一”的意识, 推动铁路运输安全基础建设, 把铁路企业长期形成的具有本系统特点的安全管理经验, 提升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加以定位;使铁路安全信用增强, 对铁路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是全面深入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当前铁路跨越式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 安全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求运输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要实现快速扩充和快速提高。要实现这种超常规的发展, 必须要有坚实稳定的安全生产做基础和保证。如何更加有效地确保安全生产, 这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因此,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 对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 铁路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加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要深刻把握新体制下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强化安全理念, 规范安全行为, 提高安全文化素质, 为确保运输安全生产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我们应当把握以下原则:

1、统一性原则。即在认识上要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实现安全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相统一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核心;企业安全品牌与塑造企业整体形象相统一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市场竞争战略。

2、关爱性原则。安全文化建设注重培养职工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关心职工的安全意识, 尊重职工的生命, 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 不允许危害和侵犯集体安全和个人安全的任何行为存在。

3、激励性原则。强化完全激励的作用, 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注意激励多数人, 形成多数上, 少数带的局面。

(二) 加强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1、加强职工思想教育, 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 “安全第一”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企业应从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入手, 狠抓安全教育, 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一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以构筑“安全第一”共同价值观为核心, 利用各种教育手段, 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思想教育, 增强确保运输安全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二是深入开展教育培训, 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作业技能和素质。深入开展跨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职工基本功的培养, 提高安全文化素质。三是着力培育安全职业道德, 养成遵章守纪、标准化作业的行为习惯。加强职工安全职业道德培养, 使遵章守纪意识内化为道德操守、行为自律, 把坚持“安全第一”理念培养成每名职工生产行为的第一需要。四是加强安全环境建设,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生活、工作、学习条件, 以及对职工发生影响的思想环境和实际困难, 依靠企业整体文化建设氛围的形成, 去组织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激发干部职工合力保安全的热情和干劲。

2、培养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意识

铁路企业的生产环境尽管比较复杂, 在客观上存在着引发事故的各种隐患, 但最终造成事故的却绝大多数是人为的因素, 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行为不自觉。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借助安全文化的力量, 发挥安全文化的作用。一是要发挥安全文化的凝聚导向作用, 夯实跨越式发展安全思想基础, 使跨越式发展这一共同愿景进一步深入人心, 使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要发挥安全文化的激励约束作用, 使共同愿景和安全理念的教育具体化。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先进典型, 树立学习榜样, 形成示范导向;深化案例警示教育, 加强舆论监督, 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使职工打牢“安全第一”思想基础。三是要发挥安全文化的协调融合作用, 增强职工与企业共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意识。激发干部职工立足岗位保安全, 为铁路跨越式发展作贡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宣传跨越式发展的美好前景, 使干部职工把企业的奋斗目标融入个人的理想追求, 做好思想工作, 注重化解矛盾, 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形成确保运输安全, 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力量。

3、建立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要防止和克服短期行为, 一步一个脚印地抓, 坚持不懈地抓, 致力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1) 建立安全战略指导机制。铁路企业应该依据国家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 考虑铁路企业的生产特点, 从铁路运输发展战略的高度上, 制定符合铁路运输企业生产特点的安全指导方针。同时还要根据国家、社会在不同时期对铁路运输企业的不同要求, 建立相应的铁路运输安全运行指导机制, 明确不同站段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安全生产策略执行方针, 确保铁路企业总的安全指导方针在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落实。

(2) 建立协调制度。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 统筹安排, 形成合力, 是有序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建立协调例会制度, 定期交流、研究、安排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及时推广典型经验, 分析解决推进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以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发展。

(3) 建立评估考核和激励制度。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必须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 要根据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任务科学设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指标体系, 定期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绩效进行考评和奖惩。没有这样一种考评激励机制,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就缺乏持久强大的动力。

(4) 建立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在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立和推行过程中, 关键要解决对制度理解的差异和执行态度不同的问题。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执行落实能力的建设。员工的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 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 员工不执行, 干部不监督, 就体现不出来。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执行的关键是制度的完善和覆盖面及标准的准确性、严肃性。在铁路企业的部分基层站段中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达标不规范、执行不严肃的各种问题。要解决安全文化的执行问题, 必须抓住制度健全、培训及时、执行到位等3个环节。在运输安全文化建设中, 员工掌握了制度、标准, 就必须无条件地执行。

4、提高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 铁路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特别是在安全规章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象, 依法进行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意识还不够强。而且,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生产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 我们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上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依靠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实现依法管理、依法保安全。

参考文献

[1]郝斌, 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6年第四期

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 篇3

[关键词] 铁路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吸引策略 培养

当前,南昌铁路局正处于历史上难得的快速发展机遇期,同时又面临着观念上、管理上、技术上和人才上的挑战,而其中最核心的应该是人才的挑战。南昌局的东面、北面和南面分别是上海局、武汉局和广铁集团公司,由于受地区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等影响,铁路局一直以来在吸引人才方面没有优势。笔者针对南昌局铁路主专业大学本科生接收数量不断下降、2008年以后再无定向中专毕业生等问题,通过探讨和研究,就如何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要求,接收和吸引紧缺专业人才提出对策措施和规划,以期实现企业紧缺专业人力资本的供需平衡。

1 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1.1 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南昌局紧紧抓住铁路大提速、基本建设步伐加快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重大机遇,大力整合运输资源,积极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有力地服务和支持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管理品质明显提升,运输经营持续高位增长。但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深入推进,铁路局现有的人才资源总量、素质和结构与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人才瓶颈”亟待打破,因此,研究当前和企业中长期发展中的人才吸引和培养策略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2 研究的必要性

1.2.1 满足铁路基本建设和技术装备快速提升的迫切要求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深入推进,南昌局管内以沪昆线提速安全标准线建设、200km/h动车组、车辆安全防范预警(5T)系统等为代表的新设备、新技术将继续采用和大量采用,京九、武九等既有线电化改造以及昌九城际、向莆、东南沿海大通道等高标准的新线建设将逐步投产运营,内燃电力并存的牵引动力方式也将逐渐发展为以电力牵引为主,新一代列车调度集中系统(CTC)的逐步推广应用将加快推进运输调度指挥和运输组织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这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技术设备使用和维护以及大规模、高标准的铁路建设都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1.2.2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南昌局主要干线运能十分紧张,沪昆、京九等线长期处于满负荷、超强度运转。由于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运输能力和技术装备等因素的限制,企业改革发展和运输经营增长的空间已受到严重制约。从全局来看,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建设人才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体不足,一些主要工种和关键岗位面临人员老化、断层等问题。因此,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力度,通过对人力资本这一可移动生产要素的投入,快速提高企业的管理品质,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运输经营高位增长的内在要求。

2 南昌铁路局人力资源现状

南昌局拥有较悠久的历史,几经分合,数次作为铁道部各项改革的试验田,锻造出了一支讲奉献、勇拼搏、能创新、敢管理的人才队伍。

至2006年底,全局职工总数90021人,管理人员共17005人,占职工总数的18.89%。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4328人,占职工总数的4.81%,其中硕士研究生21人,大学本科1582人,大普56人,大学专科733人,中专1936人。从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层面看,全局目前具备专业技术职称(含政工系列)人员共3813人,其中高级332人,中级1266人,初级2215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在职专家1人,局级专业技术带头人35人,部级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0人,局级青年科技拔尖人才52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含35岁)以下2209人,36至45岁1277人,46至54岁591人,55岁以上251人。同时,近五年来,我局共流失了236人(通过考研、考录公务员、外出劳务、辞职等形式),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政工系列)的2人,中级26人,初级119人。

通过对我局人才资源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人才结构性超、缺员明显。运输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铁路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和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转变,也在客观上造成南昌局现有职工总数在未来10年内都将长期处于结构性超员的状态。但与此同时,全局职工队伍又在高学历、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结构性缺员,截至2006年8月,全局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拥有数也仅占职工总数的4.81%,与国家人才十五规划要求的6.3%比重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紧缺人才资源配置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的配置上,南昌、福州地区人才相对较多,而铁路沿线地区(尤其是艰苦地区)的人才缺乏;路局、站段两级机关的人才相对较多,而生产一线车间、班组的人才缺乏;从事综合管理工作的人才相对较多,而直接从事一线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电力机车、内燃机车、铁道工程、铁道桥遂、铁道信号、铁道车辆专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三是紧缺专业毕业生接收数量不断下降。近五年来,我局紧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接收数量和计划兑现率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以2005年和2006年为例,我局交通运输专业计划兑现率分别为26.5%、25%,铁道工程专业为18.5%、10.25%。我局在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原上海铁道学院)等重点院校已基本接收不到所需专业的毕业生,2005年仅各接收到1名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2006年在上述两所院校的计划全部落空。紧缺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由此折射出铁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缺乏对人才的吸引磁力和聚集效应。

3 具体建议和对策

3.1 坚持以观念创新来解放人才

实践证明,放手大胆使用大、中专生是路局培养和留住人才的重要途径。南昌局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性技术人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开明开放的人才价值观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建议继续加大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培养力度,强调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开发,明确以工作业绩和效率来衡量能力的高低。进一步树立“以需要为目的、以适用为尺度”的选人用人标准;要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真正将品德、知识与能力、业绩并重评价人才,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使人才的活力充分得到释放,价值得到尊重。

3.2 坚持以机制创新来激励人才

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一是要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实现人才选任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对于紧缺和急需人才,要打破行业、身份、体制和地域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开辟“绿色”通道,多渠道引进。同时,在人才增量不足的情况下,做好现有人才“存量”的文章,继续开展路校联合,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积极选送各类优秀青年人才到高校深造,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100名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MBA),培养1000名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脱产本科),培训10000名生产业务骨干,为南昌局的改革发展储备人才。

二是建立与市场接轨的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在执行原有工资制度的基础上,再建立一套以岗位、绩效为标准,以“静态定岗、动态考核、以岗定薪、按绩取酬”为原则的多元化津贴制,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性质、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发挥分配机制对人才的激励作用。对分配到铁路沿线地区(尤其是艰苦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大幅度提高“安家费”,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立足于本职。对企业十分紧缺的特殊人才,在政策上适当倾斜,建立配套的分配和激励机制,逐步实现特殊人才的收入与市场接轨。要建立规范有效的奖励制度,对在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重点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大力进行表彰奖励,加深他们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尊重感。

三是以全面推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围绕新技术、新装备对专业技术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按照“以事定岗、因事设岗”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理清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技能人才的界限,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对现有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全解重聘,竞争上岗和聘约管理。并通过此项改革的实施,建立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平台以及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和高技能人才的横向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宽各类人才的发展空间,完善全局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

另一方面,要着力搭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施展平台。一要坚持以事业来积聚人才,想方设法为各类人才提供用武之地,构建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努力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参加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计划、有目的地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二要支持各类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各显其能,建功立业。鼓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3 坚持以环境创新来吸引人才

一是通过南铁企业品牌的创立来提升吸纳人才的能力。从外部环境看,我局管内江西、福建两省从地理位置上正好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之间,也处于以长、珠两大经济增长极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半径为500公里的东、南海海洋经济圈之中,江西中部崛起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丰富的“红色”、“绿色”旅游资源为我局运输经营创造了极大的增量空间,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内部环境看,我局近年来通过实施管理体制创新、整合生产组织结构资源、打造客货运品牌集群等举措,有力提升了企业形象和美誉度,“平安南铁”的品牌优势逐渐显现。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品牌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通过在高校设立奖学金、与签约同学建立联系制度,对有意向毕业后到南昌铁路局工作的同学,在大四学年给予8000至10000元的培养费,加大南铁企业品牌在原铁路高校、中专学校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增强在校学生对我局的认知、认同和归属感,形成对人才的聚集效应。

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 篇4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由乙方投资建设的桥头集变—红四方西区变220kv供电线路需跨越甲方专用铁路。为确保甲方专用铁路的运输安全,加强对交叉跨越铁路线路运输安全及10kv电力线路的日常维护、运行安全,明确乙方承担的安全责任和义务等,经双方友好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一、跨越铁路的概况及里程

1、电力线路电压及名称:

2、铁路里程:。

二、乙方遵循的技术、规程和规范

乙方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上海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路电力管理规则》、《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

三、相关要求

1、原则同意中盐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一期货区(氯碱系列)220KV供电线路G19~G21段平行专用铁路,G18~G19在K6+475处跨越专用铁路。2、220KV供电线路并行及跨越专用铁路需满足相关铁路规划及铁路规范的要求:

3、G18基础边缘距专用铁路双路10KV电力贯通线水平距离不小于20m。

4、架空导线最大弧垂(按80℃校验)与专用铁路(含西侧规划复线)钢轨顶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8m,与专用铁路双路10KV电力贯通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6m。

5、G18~G19跨越杆塔基础边缘距邻近专用铁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杆塔全高+3.1m。

6、架空段供电线路与专用铁路交叉角不小于70°。

7、跨越专用铁路耐张段采用耐—耐形式,耐张段内导、地线不应有接头,导线采用双联双挂点固定方式。

8、跨越段输电线路设计气象条件取50年一遇,线路重要性系数不小于1.1。

9、乙方220kv供电线路在日常管理中,如需维护或者检修等情况,应及时与甲方取得联系,告知甲方。

10、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与专用铁路10KV贯通线保持安全距离,由此发生的任何事故,由乙方自行承担所有责任。

11、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甲方专用铁路的运营安全,乙方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工具、机械、人员等应当放置于乙方地界外,如需进入甲方地界,需要提前通知甲方,获得许可后,方可进入甲方地界。

四、双方安全责任和义务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和电力施工行业的有关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2、建立联合安全检查和信息联系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甲方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发现事故、险情情况时,甲、乙双方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全力参与救援抢修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险情调查分析。

4、甲方积极做好监督检查、配合工作,为乙方创造有利施工条件。

5、乙方应对其跨越铁路的输电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工作,对现场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并及时通知甲方,确保铁路行车安全。

6、乙方及时向甲方提供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和安全信息等情况,经常保持与甲方的联系。

7、电力线路建成后,由于乙方电力设备侵入甲方地界内,造成行车安全的所有责任及费用,由乙方承担。

五、其他事项

1、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商定。

2、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协商无法解决时,可以提请上铁安徽有限公司协调解决。

3、乙方不得随意变更跨越线塔号安全距离。

4、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签字:

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 篇5

赴沈阳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考察情况汇报

传媒艺术分院张春诚

根据学院考察组统一安排,结合我分院学科发展和教学情况,我对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和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进行了对口实地考察,下面从考察基本情况、经验和启示、几点建议三方面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沈阳大学(以下简称沈大)文化传媒学院组建于2005年7月,现有汉语言文学(含师范方向),历史(师范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含播音主持方向)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专业,在校生1533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4人。学院有沈阳大学清文化研究所(沈阳社会科学院清文化研究所)科研机构,现有专兼职研究员15人。由于学院正在搬家没有进行交流。

东北财经大学(以下简称东财)新闻传播学院始建于1996年,始称商务文秘系,2001年改为文化传播系,2006年改为新闻传播学院。现有教师31人,其中副教授7人,讲师9人,助教8人,获得硕士学位者19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与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广告学专业。自1996年建系以来,已有7届毕业生,共236人。

二、经验和启示

这次考察,我们确定的重点是在整体考察传媒艺术类院系的办学先进经验的同时,针对我分院学科实际,重点考察传媒艺术学科设置、办学方式方法、教学设施、师资等问题,为创办传媒艺术本科专业做准备。通过听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参观和查阅资料,我们对两所院校传媒艺术学科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照我分院刚刚起步的艺术类专业所面临的问题,使我们在学到许多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一)科学的院系和学科发展定位是院系发展的基础

沈大文化传媒学院是一所教学型、文科类、综合性学院。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院办学宗旨是: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专注于“和谐社会”的人文文化建设,本着传承历史文化、创新当代文化、植根德性伦理、构筑价值理性的教育理念,通过严谨、生动、求实、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民满意、社会需要”的语言、文学、历史、传媒等人文文化意义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为创作型、研究型高级人才的塑造奠定基础。

我们感到他们办学“强调突出地方大学特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立足沈阳、面向辽宁,不断扩大辐射范围”的办学理念对我们有启发。质量建设上,他们重视从生源状况和学生实际出发,从社会发展和地方实际出发,科学定位、规范务实,保证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特色建设上,知难图存,鼎新自强。坚持教育内容有特点、有创新,追求学生在校学习有动力、有激励,毕业成才有强项、有专长,就业市场有方向、有保障。

东财新闻传播学院则强调依托于“东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科优势,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本着厚理、明经、务实、用广的办学特点,造就既具有较高的文学文化修养,又懂得经济管理,熟练掌握公关协调、秘书管理、新闻传播、广告媒介运作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对我们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综合类院校发展传媒艺术学科有利于提高学院的办学效益

交流中东财新闻传播学院赵院长谈到办学效益问题。传媒艺术类学科学费较高,东财新闻和广告专业是7100元,学费是一般学科的2倍。另外,传媒艺术设计专业在面向社会服务上也有很大操作空间,如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有一个文化传媒公司公司和礼仪学会,每年都有可观经济效益。

从社会效益看,传媒艺术类教师参与社会活动较多,对学校会产生很大影响。沈大文化传媒学院院长金晓辉教授经常参加沈阳电视台节目制作,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学生参加各种展览和竞赛获奖对学校也是一种宣传。

另外,通过考察我们感到传媒艺术教育对各学科建设和学生思想教育的具有很强辐射和补充作用。

(三)传媒艺术类院系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1、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沈大文化传媒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现代的质量观。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先后在市内外建立了二十余家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出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毕业生。在校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省、市各项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起到了中坚作用。学院组织创刊《文化传媒周报》培养学生的编采能力、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

东财新闻传播学院历来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多次组织学生前往各地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实习,实习学生已在大连日报、半岛晨报、锦州日报、本溪日报、时代商报和大连电台、沈阳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发表各类稿件近百篇。辽宁电视台在2004年4月对该院进行了专题报道。

2、注重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

东财新闻传播学院长期与日本、韩国几所大学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共享专业信息,曾先后有五名教师到日本北九州国际大学、韩国议政府高等学校、韩国水原高等学校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

3、注重教学质量建设

东财新闻传播学课程建设上取得丰硕成果,建立了网络课程体系,重点课程实现了师生网络交流互动。大学语文课程成功加入“全国大学语文教学协作体”,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密切结合,使学生真正获得实际工作能力,为学生择业迈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据统计资料显示,自1996年以来,文秘与新闻专业都在就业热点排行的前十位,就业率达 92%以上。

东财新闻传播学毕业考研学生比例较大,2008年有27人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和辽宁大学的研究生,有1人被保送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4、注重教学投入

沈大文化传媒学院建有实验中心,包括400平米综合演播厅、影视观摩厅、影视编导训练厅、采访训练厅、镜头前训练室、播音训练室、影视拍

摄实验室、高清影视制作实验室、录音室、三维动画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室、线性编辑室等。图书资料室现有报刊百余种,藏书两万余册。

东财新闻传播学院建有相关实验室,其中文秘同声打字实验室很有特色。

三、几点建议

(一)要抓住有利时机重点发展传媒艺术类专业,提高办学效益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学院目前联合升本初期,要广泛借鉴兄弟院校经验,深入分析学院现有学科,积极开展吉林省经济建设需求调研活动,以本科专业目录为依据重新整合专业,建立符合学院现状和社会需求的学科,为今后学院学科发展建立基本框架,是目前学院一项紧迫而必须的任务。

另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社会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发展产业,越来越得到各地重视。学院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重点发展传媒艺术类学科。

(二)深入研究分院发展定位,为分院发展打好基础

我分院传播艺术学科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科建设,以人为本,坚持创新、交融优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走特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学院的学科建设、改革与发展,自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努力实现分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以本科专业为核心,以现代应用技术培养为重点,集约原有建设基础好,社会需求好具有和本科专业一定内涵联系的专科专业,围绕艺术传播学科的研究与发展,组建以现代应用技术优势为特色学科群体,提高学科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我们根据学院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建议用五年的时间建立以动漫、广告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目录与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对应)本科专业为主,以广告设计与制作和文秘专科为辅,以培养掌握现代应用技术为特色的基本学科框架。

(三)研究学科发展规律,发挥传播艺术学科群建设优势

学院刚刚建立,以分院现有专业为基础建立合理的本专科专业相结合的新的学科群是当前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今后学科和谐发展的关键。做为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门类的文学学科如何建设将会对学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

过认真研究考察逐步建立特色艺术传播类学科群,形成动漫、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设计与制作等专业组成的学科群,发挥群体效应,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学科间相互协作,促进专业融合、渗透,这将为学科增强优势和增加活力提供可持续性动力。

(四)根据传媒艺术学科的特殊规律,创造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条件 要打破我院原有对艺术学科的办学方式的认识,按照艺术学科的特殊规律,给艺术类专业特殊政策,创造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条件。比如艺术设计专用教室,班级建制不能超过30人;教师上课评定标准;实训课经费; 系环境建设等。

(五)加强社会交流与合作办学,扩大学科社会影响,提高办学效益加强社会联系和交往,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交流与合作办学活动。根据学科需要建立实用能够满足需要的社会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参加实习。研究探讨多种合作办学方式,充分利用我分院现有教学资源,尽快建立起分院国际联合办学、省内校级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院系合作办学体系,扩大学院办学效益,增强社会影响力。

黑林小学跨越式发展 篇6

黑林镇中心小学

黑林镇地处苏鲁三县交界处,是革命老区,刘少奇同志曾在这里工作过,学校依托老区优势,挖掘各方资源,提高村级完小教学点办学水平,实现办学资源向完小、教学点倾斜,各完小的办学水平得到空前改善,基本做到村小和中心小学一样好,黑林镇曾代表赣榆县接受省市教育现代化的现场验收,下一步,在实现均衡发展方面,我们黑林小学有了更多的发展举措。

1、抓住危房改造的契机,改善完小、教学点的基础设施 中心小学有县局牵头,由专业设计师进行整体规划学校布局,新建2700平方米,24个班的教学楼,新建行政楼和综合楼两座,新建容纳600人的报告厅一座,这些基础设施的相继完工,将彻底改善黑林中心小学的整体面貌

投入150万元扶贫资金对汪子头小学的所有危房进行推倒重建,同时汪子头小学新扩操场8亩,新建篮球场地两片,汪子头小学面貌焕然一新。

大树小学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在大门改造,校园绿化上进行投入。打造全县最漂亮,特点最明显,办学质量最高的完小。吴山小学把原吴山中学教学楼进行加固,下一步在新改造教师宿舍餐厅用房15间,改造标准化的操场。

投入资金对大赤涧、陈旦头、和秦布地三个教学点的操场和专用室进行改造,对陈旦头和秦布地的教室进行加固,对三个教学点进行绿化美化,彻底改变教学点的整体面貌。

2、出台多项政策,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首先制定《黑林镇教师镇内交流实施方案》,教师在一个学校工作六年必须进行流动,同时,鼓励市、县骨干教师到完小教学点任教,中心小学给予路程补助,规定新分配教师必须到完小教学点任教,且三年内不得提出调动申请,现在各完小都有镇以上骨干教师和专职教师;其次,创造机会投入资金对在岗教师进行再提高培训,制定《黑林镇教师三年培养规划》,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让老教师发挥余热,通过校本教研,专家引领,网络研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打造村级名校。大树小学曾是刘少奇工作的地方,从基础设施到师资,中心小学都给予倾斜,学校安排一名副校长,对大树小学的文化建设和德育活动,以及规范管理方面进行直接指导,力求提升老区村级小学的育人水平,从而带动全镇小学共同发展。

3、开展多项活动,打造学校特色

中心小学围绕德育和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进行专项教育活动,并着力打造阳光大课间和轮滑社团。大树小学围绕留守儿童感恩教学和留守儿童希望班,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展活动,吴山小学围绕大吴山文化挖掘来开展读写活动,汪子头围绕塔山水库鱼的种类进行研究。其中中心小学大树小学吴山小学和三个教学点结对共同研究。

4、争办一些现场会,扩大知名度

争办县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和省市县团县委合作,争办留守儿童之家创建于发展现场会,创学科基地,争办市县教研活动。

5、加大宣传,办知名学校。

带电跨越电气化铁路的施工方法 篇7

1. 该工程为110kV单回路架设, 线路起自广

西百色市田东县思林镇的110kV变电站, 终止于110kV福林变电站, 线路全长23.241km。导线采用LGJ-300/40锌-5%铝-稀土合金镀层钢芯铝绞线, 地线右侧采用OPGW光缆, 左侧采用铝稀土合金镀层钢绞线。架线施工采用张力放线, 由于南昆铁路是国家铁路网南宁至昆明主干道, 来往列车较多, 营运较为繁忙;为了确保铁路运行、公路畅通及架线施工的安全, 根据现场跨越情况, 考虑跨越点的地形和被跨越物的高度限制, 为加快施工进度, 保证架线施工安全, 采用悬索式封网跨越系统是比较合适的跨越解决方案。

2. 施工现场跨越情况。

本线路工程在13#~14#档跨越南昆铁路一次, 跨越档距为441m, 跨越部分参数如表1所示。

跨越现场平面简图, 如图1所示。图1跨越铁平面示意图

二、跨越施工基本方法及工艺流程

1. 在南昆电气化铁路及二级公路跨越点搭设一副双柱组合悬索跨越网架, 停电对跨越架进行封网带电放线施工。

跨越网架在带电线路一侧竖立□500×500mm铝合金抱杆跨越架主柱两根 (两架柱间距24m) , 另一侧在坡顶挖地锚。把封顶网的承载绳与地锚系统连接。

2. 利用飞艇展放Φ3迪尼玛引绳, 跨越13#~14#的跨越物。

3. 利用已展放好的引绳带张力将Φ16迪尼玛悬索及拉网绳牵过带电线路, 通过3吨手板葫芦与地锚相连, 形成悬索承载系统。

4. 承载索张紧后, 将尼龙封顶网 (每张8×20m) 环扣挂上承载索, 利用拉网绳将封顶网展开在被跨越物上方。

5. 封顶完成后, 用“一牵五”方式张力展放□13防扭钢丝绳, 再利用防扭钢丝绳带张力展放导线。

6. 附件安装完成后, 即可拆除悬索跨越架。先用回收绳回收尼龙封顶网, 将环扣拆除封顶网降下地面。

7. 拆除封顶网后, 松开迪尼玛承载索带上Φ6迪尼玛引绳, 带张力回收。

8. 最后将跨越物上方唯一的Φ3迪尼玛引绳放松, 利用小滑车扣在展放好的地线上, 轻拉过跨越物上方。回收后, 跨越架线施工完成。

9. 悬索跨越架搭设完成后, 简单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三、施工准备

1. 会同技术、安监部门对跨越现场进行实地踏勘, 在确定跨越方案后, 由技术部门负责对跨越现场的跨越物距离及高程进行测量, 绘制平断面示意图。

2. 根据现场实际编写好施工方案后, 与电力部门联系有关跨越事宜, 在跨越架线施工当中要求运行线路退出重合闸。材料供应部门根据方案组织材料进场工作。

3. 技术部门负责对参加跨越施工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安全环境因素进行详细的讲解, 特别是带电施工注意事项。

4. 组装铝合金跨越架柱, 并挂上拉线。组装完成后对跨越架进行整体组立。

5. 可利用绞磨直接起立□500×15m的铝合金跨越架柱。当□500的铝合金架柱立正后打好固定拉线, 绑牢拉线。

6. 安装铝合金主柱封顶网承托悬索及滑车。

四、跨越架封顶网承托绳安装

承托滑车安装完毕, 技术部门检查无误后, 可以进行Φ3迪尼玛引绳展放及Φ12迪尼玛承托绳安装工作。

1. 利用飞艇进行Φ3迪尼玛引绳展放。展放前安全部门检查Φ3迪尼玛引绳的绝缘性能。

2. 飞艇携带Φ3迪尼玛引绳抛绳后, 高空人员应立即将绳索收紧, 避免与10kV带电线路的导线接触, 消除安全隐患。

3. 塔上的高空人员将Φ3迪尼玛引绳带至横担处, 铝合金架柱侧地面人员将Φ3迪尼玛引绳交由高空人员带上架柱;铁塔处高空人员将2条Φ6迪尼玛引绳接上Φ3迪尼玛引绳, 在铝合金架柱侧带张力牵过10kV线路地线上方, 在此过程中避免绳索与带电线路接触。

4. Φ6迪尼玛引绳牵至13#塔时, 再用其中1条牵引3条Φ6迪尼玛引绳, 一共牵引3次, 共牵过8条Φ6迪尼玛绳, 如图4所示。

5. Φ6迪尼玛引绳取其中4条放入承载悬索滑车中, 在铝合金架处的Φ6迪尼玛引绳与Φ16迪尼玛承载索相连后, 在铁塔处牵引Φ6迪尼玛, 铝合金架侧人员保持张力以不接触电力线为准, 如图5所示。

6. 把Φ16迪尼玛承载索牵到铝合金架体后侧的地锚处, 分别用3T卸扣与地锚相连。

7. 将Φ16迪尼玛承载索与后侧地锚连接好后, 通知铝合金架侧用人力拉紧, 然后连上3T手板葫芦收紧, 如图6所示。

8. 当全部的Φ16迪尼玛承载索都收紧后, 即可进行封顶网的安装。

9. 所有的环扣、绑扎细绳都必须与Φ12的边绳相连, 不得绑在Φ6的网绳上, 如图7所示。

1 0. 安装封顶网时, 在每张网的网口处安装一根Φ80×8m的绝缘杆, 防止封顶网出现“收腰”现象。

1 1. 在坡顶角铁装开口滑车处悬挂1T小滑车, 用绳索把封顶网拉到高空承托绳处进行安装。每个承托滑车处应有2名高空人员, 一个负责安装环扣, 另一个负责将封顶网提上去。

1 2. 铝合金架柱侧人员用拉网绳将已挂好的封顶网到被跨越物上方完全张开, 一边挂一边拉, 两边配合。

1 3. 封顶网挂好后, 必须固定好。拉网绳及收网绳必须牢固地绑在横梁上, 防止脱落在跨越物上。

五、跨越架的拆除

1. 跨越架的拆除具有和架设时同样的危险性, 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应由原架设人员进行拆除工作。

2. 拆除时应将所有受力部位检查一遍, 确认无异常后才能进行工作。

3. 将3个1T小滑车分别挂在铝合金架的悬索承载滑车处, 将封顶网回收绳放入小滑车中, 由地面人员牵拉回收。

4. 铁路右侧坡顶的人员将拉网绳解开, 通知牵拉人员收网。两边人员要相互配合, 边放边收。

5. 封顶网拆除完毕后, 铝合金架上人员将1条Φ6迪尼玛绳连上已经到达的拉网绳, 由坡顶上人员收回拉网绳。

6. 将铝合金跨越架处的3T手板葫芦松开, 在地锚处解开, 但Φ16迪尼玛绳应带有张力, 严禁压在带电线路上。

7. 当Φ16迪尼玛承载索回收完毕后, 将跨越物上方的Φ6迪尼玛拉网绳连上小滑车, 带到已安装好的地线上, 将小滑车挂在地线, 由1条Φ3迪尼玛绳控制回收。

8. 剩余的1条Φ3迪尼玛绳由高空人员在导线上走线或者坐飞车出线回收。

9. 当Φ3迪尼玛绳回收完毕后, 将地锚挖出, 回填地锚坑, 清理现场。

六、安全施工要求

1. 施工前要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后来参加安装跨越架的施工人员必须经技术交底后方可参加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设立专门安全监护人, 各部位应由有施工经验的技工担任负责人。

2. 在带电体附近作业时, 人身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表2要求:

3. 跨越架施工过程中, 设专人监视绳索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

4. 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配带安全保护用具。高空作业人员应配备安全带, 正确使用高空作业速差防坠器, 以便转移工作位置时, 不脱离安全保护。

5. 临近带电体作业时, 上下传递物件必须用绝缘绳索。

6. 在施工过程中, 各部位作业人员必须思想高度集中, 及时、准确地完成本职工作。高处作业施工必须符合安全规程有关安全规定。

7. 遇到雨天、雾天以及五级以上大风的天气应暂停作业。中途临时停工时, 固定拉线应安装好并牢固可靠。

8. 看守跨越点人员必须配备通信工具保持与机械操作人员清楚联系。

9. 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对使用的工具应进行仔细的检查, 发现有损伤严重的及以小代大的禁止使用。

1 0. 牵张机、牵张放线系统及封网越线系统的锚固必须可靠, 在砂土地使用钢板地锚或钢管地锚, 应保证地锚埋深符合安全施工要求。

1 1. 在跨越张力放线过程中, 必须保持全段通讯畅通, 跨越处设专人安全监护。各岗位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的有关规定和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

1 2. 牵张设备应认真进行检查、保养、维修,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认真做好牵张系统突然瓦解预防措施, 加强现场检查监护, 发现牵引力突变时, 应停机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1 3. 要做好工作接地和预防感应电措施, 为防止带电线路或感应电对封网越线防护系统的影响和损坏, 要分别对越线悬索和封网承力绳加挂接地线, 接地方式采用软质裸铜线缠绕在承力绳上1.5m, 另一端接地。工作间断或过夜时, 作业段的接地线必须保留;恢复作业前, 必须检查接地线是否完整、可靠。放线过程中, 牵张场要做好保安接地工作。

1 4. 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DL/5009.2-2004)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DL/T5106-1999) 和《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中的有关规定。

摘要:在新建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 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跨越施工。文章主要介绍利用新型悬索跨越架不停电跨越电气化铁路的施工过程及注意事项, 以期供同行在类似施工过程中得以借鉴。

选准战略定位 企业跨越式发展 篇8

一、分析市场变化态势,理清企业发展思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白酒行业发生了急剧变化,以鲁、川、黔、鄂、豫为典型代表的白酒纷纷抢占白酒市场,掀起了中国酒业第一轮营销热潮。做为陕西白酒行业著名品牌太白酒的地位被纷至沓来的外地品牌所吞噬。1997年,企业销售收入仅2852万元,利润亏损218.39万元,累计亏损1557万元,截止1998年6月,企业债台高筑,危机四伏。新的领导班子组成后,针对企业实际,在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果断调整了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策略和工作思路。制定了“调整结构、严格管理、质量第一、扩产提效”的治厂方针;明确了“集千古妙法,守工艺规章,构质量大堤,酿太白美酒,造登峰极晶,与诗仙同辉”的质量方针和“走凤香、浓香和兼香三个香型同时发展,以凤香型为主”的酒体发展方向;确立了“以销售为龙头,以质量为保证,以生产为供应线”的经营思路和“培养一流销售队伍,主攻省内市场,开发省外销售领域,提高优质酒销售比例”及“以普通酒保市场,以优质酒创效益,以饭店为主攻方向,以费用包干激励人”的销售策略。并提出了“先有市场,后有工厂”、 “资源共享,网络共用”、 “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 “让商家赚钱是工厂发展的硬道理”、 “质量加诚信,网络加终端”的营销理念。将企业战略定位在一年脱险、两年脱困、三年盈利、四年高速发展、五年进入全国白酒100强的目标上。企业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的确立,为企业扭亏脱困和长足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太白酒厂1999年被确定为陕西省127户重点脱困企业。为了扎扎实实地抓好扭亏脱困这项中心工作,我们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核心,狠抓企业内部改革,逐步建立规范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全厂各项工作。在具体措施上,一是推行成本目标管理。将各项经济指标分解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实行节约成本奖励,浪费成本扣罚。二是加强成本控制。压缩亏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加大盈利产品的促销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原材料采购实行审材料价格、采购票据、检验结论的审核制。三是加强资金管理。对历年拖欠货款进行清收,并严肃了财经纪律,管好用活了资金。四是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规范了各部门的工作程序。五是改革了管理机构。改变了工作职能交叉、人浮于事的不良状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年来,太白酒厂圆满完成了省、市、县三级扭亏脱困任务,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五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税利6461.1万元。

三、研制开发新型产品,千方百计保证质量

太白酒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继承太白酒传统酿造工艺、保持太白酒优良品质的前提下,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装备的改造步伐,增加太白酒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满足广大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促进市场开发”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晶牌经营,科技创新,香型兼容,扩大市场”的经营方针,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先后成功地开发出了3个香型、5个规格、36个新产品,使太白酒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其中珍品一支笔、太白家宴、一壶藏、千禧太白酒已成为太白酒的主导品牌。

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困难所迫,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设施严重失修,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销售需求。为此,我们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维修了机械设备、供排水和供气管道及输电线路,改造了闲置的70个窖池,安装了三条灌装流水线,更新了粉碎设备,扩大了曲房和曲库,扩大了白散酒库容,安装了散装锅炉,新建了水塔、机井、化验楼、仓库和包装车间。此外还承包了陕西永昌酒业公司白酒生产车间,组建了太白酒厂白酒三车间,年增加产量1500吨;还从华融公司买回了原太白酒厂一分厂全部产权,为企业今后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项目的建成使用,扩大了生产能力,满足了销售需求。

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质量体系文件,以国际质量标准规范企业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一是严格工艺纪律,规范操作规程。二是实行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严格进行生产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充分发挥各车间工艺员和生产部门工艺监督员的作用。三是完善产品质量控制手段,凡关系产品质量的设备和原辅材料,坚持一票否决制。四是坚持产量服从质量,车间服从质检,产品服从标准,企业服从顾客,做到责权明确,严格考核,使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化、科学化。同时,我厂和宝鸡市技术监督局签定了“质量共建”协议,共筑太白酒质量大堤。通过严把产品质量关,白散酒合格率、优质率、瓶装一次合格率较1998年提高了0.2%、7.63%、2.6%。我们还成功地解决了低度白酒低温下沉淀和风型酒固形物超标这一酿酒界技术难题,对提高产品质量起了很大作用。

四、认真研究营销策略,大力开拓目标市场

在分析太白酒厂销售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将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龙头来抓,领导班子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产品销售和市场建设上,将市场营销列入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运作市场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加强市场管理,完善促销手段,稳定市场价格,扩大市场份额,追求经营利润,保护商家利益”的指导思想,实行“双赢”方针。在市场建设上,我们重点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营销思路和模式。以理顺价格为核心,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为手段,完成了营销思路和模式的转变。将通路型销售向网络型销售转变,将单纯的批发型出货向终端分销型出货转变,将客户之间的无序价格竞争向有序服务竞争转变。二是规范市场管理。制定了《销售工作指导书》和《太白酒市场管理细则》,就市场定位、价格定位、经销商的选择、市场布局、售后服务、利润分配和网络营销等问题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厂商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整顿了市场秩序,规范了市场行为。三是推行联合经营制,加强网络建设。由各办事处负责,组织辖区经销商组建联销体,做好终端市场销售工作,建立点多面广的销售网络。先后组建了10个联销体,形成了主导产品的销售骨架,调动了经销商的积极性。四是实行合同管理。组织合同户签订经销合同,对合同户实行统一价和送货制,一律先交款、后提货。五是调节供求关系。满足市场需求量大且顺价销售的地区和客户货源供应,限制市场有存货且价格不到位的地区和客户供货,以此来加强市场管理,理顺市场秩序。六是加快省外市场开发。将省外市场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成功的开发了甘肃的兰州、白银、平凉、庄浪、庆阳,青海的西宁,湖北的武汉,河南的三门峡、西峡,山西的运城及深圳等市场。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为太白酒今后的销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打造晶牌竞争实力

太白酒文化博大精深。因诗仙李白酷爱而闻名于世,其酒质体现了诗人豪放、刚正、恢宏大度、荡气回肠的个性特征和人生追求。我们坚持以李白文化为核心,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团结统一,顽强拼搏,务实创新,谋求发展”的企业精神和独有的企业文化。首先,我们努力造就团结一心、开拓创新的领导团队。在班子成员中增强了开拓进取,加快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其次,着力培养敢于负责,工作扎实的管理者队伍,极大地激发了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加强职工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四是推广企业文化,塑造文化卖点,为企业今后的文化推介和持续发展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我们对厂区进行绿化、美化,提高职工福利水平,使厂容厂貌焕然一新,广大职工安居乐业,形成了团结向上、奋勇争先、聚精会神抓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我们又在厂门外征地4000平方米,正在动工修建办公楼一幢,建造花园式景观广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职工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实现跨越式发展调查问卷 篇9

1.您对公司跨越式发展的理解和定位是什么? 我认为,福建联通现阶段追求跨越式发展是已经具备条件,并且是必须实现的。

福建联通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1)联通3G和宽带的业务技术优势正逐步显现,经过两年的市场运营,联通WCDMA 3G及宽带产品的优势已经逐步为社会所接受,有辽阔的潜在市场正在等待我们去开发;2)融合以后公司的发展势头为跨越式发展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基础,主营产品发展势头强劲,突破瓶颈之后必将迎来更为迅猛的发展态势;3)福建联通三年总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十分明确,同时也制定了发展计划,为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市分公司在省公司的科学指导下,正在以高昂的激情、扎实的步伐、锲而不舍地为这个总目标而奋力拼搏着。

从发展形势上讲,福建联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势在必行:从外部讲,国内三家通信运营商经营的通信产品随着第四次电信改革而趋于同性化,竞争骤然激烈。中国移动在移动业务方面遥遥领先,中国电信也借助其先天的资源优势在南方称雄称霸,联通在整体实力上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若想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势必须有一次跨越式的发展;

从内部讲,虽然目前南方各兄弟省分公司规模较小,但都在以高增长的速度在发展,福建联通不进则退,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要尽快地提升自身竞争力,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找回福建联通应有的位置。

2.实现跨越式发展将遇到哪些机遇和挑战?公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推出哪些重点业务?需要培育哪些关键能力?

当前公司的发展面临诸多的机遇:1)3G的技术优势逐渐凸显,行业应用产品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摒弃了对联通的旧观念,联通3G品牌已经逐步树立;2)IPHONE等明星终端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联通3G的发展,而且,IPHONE热潮方兴未艾,仍然可以继续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劲助推力;3)异网及网内高端用户逐渐认可联通3G并启用联通3G号码,联通用户结构及社会形象得到了明显改善;4)畅通的网络带宽,使宽带产品比竞争对手ADSL模式的产品更具竞争力,精品宽带品牌已经逐步树立。5)渠道格局及市场份额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异网经销商加入到了福建联通的发展大潮。6)公司融合以后,融合业务优势明显,在公众客户端,实现业务交叉补贴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捆绑销售,并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和认可。7)基于3G和宽带网络基础上的集团产品的优势凸显,行业应用的未来前景可期。8)网络的覆盖日益改善,网络资源的整合能力不断增

强。

同时我们也面临诸多的挑战:1)面对联通的高速发展,竞争对手通过收卡、恶意舆论导向等方式进行无序竞争,破坏我司正常的发展进度;2)福建联通企业规模及市场份额与南方先进地市分公司或当地其他运营商的差距仍然较大,竞争力上的不足制约了公司的规模发展;3)渠道特别是3G及宽带的发展渠道发展信心不足,忠诚度不够高,放缓了公司渠道扩张的速度;4)传统的2G销售模式,在3G及宽带的运营上不再适用,亟待转变,以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5)融合业务优势明显,但在融合业务的产品和推广上还有待提升,6)虽然具有明显的业务技术优势,但行业应用的产品整合的能力和拓展的能力有待提升;7)先进的网络技术优势明显,但与竞争对手相比,我司基础网投入不够,网络资源不足,网络健壮性需要进一步地强化,网络质量提升存在瓶颈。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要在迅速扩大规模、创新经营模式上做文章,1)改变传统销售模式,通过学习借鉴兄弟分公司的先进经验,以体验式营销、直复营销等新型的销售模式,带动3G及宽带的快速发展;2)创新融合业务发展模式,在公共客户端加大融合业务捆绑销售,提升融合业务销售占比;3)在通信需求较为旺盛的核心商圈、主要小区重点布局,创新思路、差异化经营,优化网络、加强合作,争取在重点区域快速提升在当地的竞争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实现规模发展,加强社会渠道的复用和自有渠道和队伍的建设;4)利用我司3G和宽带的业务技术优势,开发更多的行业应用产品,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在集团客户渠道形成不可复制地产品优势,以行业发展推动形成良好的业务技术口碑,带动大众市场拓展;5)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实现2G网络深度覆盖,3G网络联片覆盖。加强基础网投入(如传输杆路、管道),每年在投资规划上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基础网络投入及网络更新改造工作,提升在网网络的健壮性,真正提升网络质量感知。在固网建设上,加大社会合建、共建的力度,盘活整合社会资源,迅速改变“薄覆盖”的现状,提升发展的效能。

面对机遇与挑战应加大重点业务推广:1)加大体验式营销的推广力度,培养用户3G使用习惯;2)加大以IPHONE为代表的明星手机推广力度,形成品牌效应;3)加大融合业务推广力度,深挖融合业务创收潜力;4)加强增值业务经营,以“沃.爱生活”生活为主题,加大3G应用产品的推广;5)国际业务应该也是联通的优势,特别是对沿海城市,建议加大力度发展;6)加大基于3G和宽带业务技术优势的行业应用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同时,应对机遇与挑战要培养关键能力:1)重点培育执行力。只有确实提升企业执行力,企业的战略意图才能得

以贯彻,企业的预定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福建联通执行力提升了,各项方案政策高效落地了,跨越式发展才有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2)市场信息瞬息万变,要抓住发展机会,要求我司必须要提升市场快速响应的能力;3)整个福建联通犹如一部完整机器,各部门犹如机器内部的配件,只有配件之间的联动协调没有问题,机器才可能得以高效运转。因此,必须培养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能力;4)优质客户服务能力;5)公司整体业务发展短、中、长期规划及持续经营能力;6)要培养创新能力,加大融合产品和行业应用产品的开发力度;7)要培养资源整合能力,对网络资源、渠道资源、队伍资源等各种资源有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有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的能力,能够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形成1+1>2优势。

3.您认为制约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什么?突破瓶颈可以采取那些方法?

我认为,目前制约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瓶颈有:(1)人力资源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司队伍的综合素质和队伍规模与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和面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二是面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一小部分干部信心不足,认识不到位,出现了一定的畏难情绪;三是生产队伍,如10010、VIP客服、区域经理、项目经理、社区经理等队伍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队伍稳定性有待提高。

(2)网络资源上的不足,由于公司受投资计划有限的制约,2G、3G和宽带的覆盖还有待提升;

(3)渠道资源不足,在自有渠道上,公司自有营业厅资源不足,销售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品牌的形象还没有完全树立(目前竞争对手已经实现一镇一厅);在社会渠道上,公司在核心商圈、集中地通信市场的渠道网点布局严重不足。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突破瓶颈: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树立队伍信心,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企业凝聚力就是使员工能够团结在一起,互相信任,互相促进,努力工作的一种向心力。能够提高员工的士气,振奋员工的精神,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各级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要抓好队伍的思想建设,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加强队伍的稳定,要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为公司发展的大局上来,激发广大员工的斗志和热情。同时,要研究和配备与公司当前规模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求相匹配的人员队伍规模,要加强队伍的“传帮带”,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和提升,研究和提升几支生产队伍的复用和整合。

(2)网络方面:1)移动网络建设投资有所侧重,沿海

地区高端用户比较集中,产能高,效益好,建议要向有效益的沿海区域重点投资覆盖,以求快速回收成本,高效推动公司业务发展。2)深入开展宽带网络共建、合建,找寻实力较为雄厚的社会代理商,共同建设网络,以节省资源,高效、快速提升网络覆盖;

(3)重新梳理渠道资源,在自有渠道上,加大自有营业厅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管理,查找短板,提升销售服务能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社会合作渠道上,梳理现有渠道,完善考核体系、渠道管理办法,找寻实力更为雄厚的经销商,探索最佳的合作模式,创新最有效地销售模式,在核心商圈扶持经销商,改变渠道格局,快速提升渠道口碑,树立联通品牌形象。

4.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队伍活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您有什么好的措施和意见?

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队伍活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建议如下:1)用人方面,要转变观念,要善于发现人才,要启用敢担当、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担当领导岗位,带领团队,提升团队士气及战斗力;2)强化执行力。福建联通人是比较有活力、有拼劲的,如果执行力提升,大家劲往一处使,将成为福建联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因而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要从选人用人制度、工资待遇体系、业绩考核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等环节入手,做好制度的建

立、修订和完善工作。用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来克服职责不清、业务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树立明确的目标,确定执行力的方向。同时,还要“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确定明确的、系统的、有层次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实现。该目标必须建立在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和各类资源进行认真分析,特别是建立在对一系列问题得以确认并提出构想的基础上,细化分解,以求更具体、操作性强。企业目标明确了,执行力才有了前进的方向;企业目标明确了,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员工在工作中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更好地发挥知识与技能的聚合作用;3)提升队伍效能,通过渠道复用、队伍交叉复用,如区域经理与社区经理、客户经理等队伍的综合使用,加强培训,提升队伍综合业务拓展能力,并加强稳定队伍思想建设,稳定队伍情绪,有效提升队伍产能;4)进一步强化信息化支撑,依托信息化技术,对日常通报、流程进行电子系统实现,提高管理效率。

5.您对省公司、县公司有什么建设性意见?

省公司意见:1)进一步贴近一线,了解一线需求,在最短时间内对市场做出响应;2)进一步开发3G行业应用产品,与竞争对手的形成差异化,凸显3G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3)希望省公司理清专业间的区隔,减少

工作中的交叉,专心拓展业务市场,提高市场响应速度;4)加强政府部门合作,扩大我司落地影响力;5)省公司层面和分公司层面应尽可能将前后台支撑(后台网管中心、前台计费支撑中心)之间的通路打通,实现“大支撑、大网管”。

县公司意见:1)要加强县分队伍的稳定,岗位配备明确、到位,提升县分员工的归属感;2)要整合优势力量,利用有限的成本开展精细化营销,对当地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要有总体规范,并持之以恒坚持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3)要强化县分的执行职责,强化省分、市分对县分的支撑,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县分生产力,让县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业务拓展。

6.结合2011年公司发展思路,您和您的团队有何先进的经验可以让全省员工共同分享? 1、2011年,泉州联通系统梳理基础,在各专业之间开展短板自查整改和工作流程梳理工作,了解自身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短板,制定整改计划表,有序地、有时间进度地、目标明确地开展整改工作,有效地实现了流程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省公司三年总收入翻一番的明确目标下,市公司结合泉州的实际情况,细化任务指标,明确了分公司的三年目标、年目标、季度目标、月目标,制定计划推进表,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各项指标逐渐趋好。

2、定期召开网络、市场、服务专业联席会议和市县对

接会,实现部门之间、市县之间的良性互动,便于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政策落地执行力。

上一篇:我喜欢的一节课范文下一篇: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