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

2024-08-14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共8篇)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 篇1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说明

本大纲是针对公安高等院校公安类各本科专业(非法学)的专业基础课而制定的,即适用于作为公安通修课的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承上启下、培养观念,精讲多练、贴近实战”的本课程的课程指导思想,注重对课堂讲授、教材编写、教学实践、试题及答案的设计等环节的指导和协调,是本门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评价标准。

本大纲由刘万奇教授、樊学勇副教授设计、起草,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组全体教师研究制订,法律系主任刘万奇教授审定。

2006年1月18日

课程编号:011106

授课对象:公安类各专业(非法学)本科生

学时:48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诉讼、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刑事诉讼法同刑法的关系、刑事诉讼法的宗旨、任务、作用和历史发展,了解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和内容。

第一节 诉讼

一、诉讼的概念

(一)“诉讼”的词语解释

(二)诉讼的定义: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在国家专门机关的主持下依法解决其纠纷的活动。

二、诉讼的特征

性质的公力性、发生的被动性、形式的公开性、程序的法定性、认知的间接性、权属的独立性、效力的终极性。

第二节 刑事诉讼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

(一)“刑事”的词语解释

(二)刑事诉讼的定义

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并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处罚的活动过程。

二、刑事诉讼的特点

三、刑事诉讼在整个社会关系调整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刑事诉讼法的定义:是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的原则、制度和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关于刑事诉讼法概念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法的宗旨、任务和作用

三、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一)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简介

1、外国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2、刑事诉讼法的历史类型划分及各自特点

3、两大法系的诉讼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二)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简介

1、中国古代、近代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学科地位和研究对象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和内容 思考题:

1、什么是诉讼?诉讼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什么是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刑事诉讼法?

4、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是什么?

5、刑事诉讼法有何作用?

6、刑事诉讼历史类型划分的标准及类型是什么?

7、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什么样的刑事诉讼结构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8、当事人主义诉讼形式有什么特点?

9、职权主义诉讼形式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诉讼各基本原理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理概述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作用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刑事诉讼价值原理

一、刑事诉讼价值的含义

刑事诉讼价值是指人们评价和判断刑事诉讼程序是否正当、是否合理的伦理标准,也是刑事诉讼程序在其运作过程中所要实现的伦理目标。

二、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容

(一)外在价值——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人们评价一项刑事诉讼程序在形成某一好的裁判结果方面是否有用和有效的价值标准。

(二)内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人们评价一项刑事诉讼程序本身是否具有善良品质的道德标准。所谓“善”,是最普通的褒义形容词,意思是一种高尚的、至少是令人满意的品质。刑事诉讼程序无论能否产生好的裁判结果,只要它本身具有“善”的品质,人们就会认为它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

(三)效益价值——所谓“效益价值”,是指人们对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和它的实际运作,要考虑是否符合经济效益标准。

第三节 刑事诉讼目的原理

一、刑事诉讼目的的含义

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建立刑事诉讼制度,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要达到和预期的理想结果。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价值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目的的内容

刑事诉讼的双重目的,一个是追究犯罪;另一个是确保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司法机关的非法侵犯。刑事诉讼的目的应当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第四节 刑事诉讼结构原理

一、刑事诉讼结构的含义

刑事诉讼结构是指控诉、辩护和审判三种诉讼职能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二、刑事诉讼结构的内容

奴隶社会弹劾式诉讼结构。封建社会纠问式诉讼结构。资本主义社会两种典型的诉讼结构,即大陆法系职权主义的诉讼结构(模式)和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诉讼结构(模式)。职权主义诉讼结构的特点。当事人主义诉讼结构的特点。这两种诉讼结构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刑事诉讼结构。思考题:

1、刑事诉讼的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刑事诉讼结构?

3、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外在价值?

4、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在价值?

5、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效率价值?

6、刑事诉讼的双重目的如何平衡?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各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和内容,领会各基本原则对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的意义。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定义: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意义

(一)对立法的意义

(二)对司法实践的意义

三、国际通行的主要刑事诉讼原则

(一)国家追诉原则

(二)不告不理原则

(三)无罪推定原则

(四)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五)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四、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

(一)我国各类诉讼的共有原则

(二)我国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第二节 我国各类诉讼的共有原则

一、司法独立原则

(一)司法独立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司法独立的基本含义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扰。

(三)司法独立的意义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含义

三、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一)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含义

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个人成分、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内容

1、在诉讼中适用法律时,不允许给某些公民以任何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不允许对某些高层官员或高干子弟以任何优待;

2、不允许对任何人加以歧视,不得以当事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务高低、宗教信仰或民族、种族等等的差异而给予歧视性待遇。

(四)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意义

四、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一)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内容

(三)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意义

五、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一)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内容

1、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3、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

(三)贯彻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意义

六、司法主权原则

(一)司法主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司法主权原则的内容

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三)实行司法主权原则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一、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

(一)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该原则的主要内容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专属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除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外);

2、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别行使;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二、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

(一)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内容

(三)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意义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含义

四、保障辩护权原则

(一)保障辩护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保障辩护权原则的内容

1、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有权获得辩护

2、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三)保障辩护权原则的意义

五、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一)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的含义

(三)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在诉讼中的体现

六、保障诉讼权利原则

(一)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含义

1、法律赋予各类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2、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是公、检、法三机关的法定义务

3、诉讼参与人有权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诉讼权利。对于侵犯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他们有权提出控告

(三)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意义

1、体现诉讼公正

2、保证公安司法机关客观地查明案件事实

七、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

(一)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内容

1、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具体处理方式

(三)实行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意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无罪推定原则?

2、司法独立原则的基本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4、依法行使职权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已经追究的应当如何处理?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诉讼专门机关的性质和职权,当事人的概念、范围,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国家专门机关

一、公安机关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

(二)公安机关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二、国家安全机关

(一)国家安全机关的性质和任务

(二)国家安全机关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国家安全机关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三、人民检察院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

(二)人民检察院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三、人民法院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

(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地位

(三)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四、其他侦查机关

(一)军队保卫部门

(二)监狱

(三)走私犯罪侦查机关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一、刑事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一)当事人的范围

(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二、当事人

(一)被害人

(二)自诉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四)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其他诉讼参与人

(一)法定代理人

(二)诉讼代理人

(三)辩护人

(四)证人

(五)鉴定人

(六)翻译人员 思考题:

1、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2、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3、人民法院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4、诉讼参与人包括哪些人?

5、什么是当事人?当事人包括哪些人?

第五章管辖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管辖的概念,职能管辖的概念,公检法职能管辖的分工,审判管辖、级别管辖、地区管辖、指定管辖、专门管辖的概念及有关规定。

第一节 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一、管辖的概念

刑事诉讼管辖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管辖的意义

(一)有利于依法行使职权

(二)有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有利于人民群众协助和参加刑事诉讼活动

第二节 职能管辖

一、职能管辖的概念

职能管辖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又称立案管辖或部门管辖。

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由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由军队保卫部门立案侦查;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立案侦查。

三、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1、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5、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的其他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管辖交叉: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四、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

1、告诉才处理的四种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八类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4、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

第三节 审判管辖

一、审判管辖的概念

审判管辖的定义: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的定义: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一)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

(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1、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三)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四)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五)关于级别管辖的变通规定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

三、地区管辖

(一)地区管辖的定义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确定地区管辖的基本原则

1、以犯罪地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为辅;

2、以最初受理的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为辅。

(三)关于地区管辖的特殊规定

四、指定管辖

(一)指定管辖的定义

在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的管辖权产生争议或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情况下,上级人民法院将案件交某一个法院审判的管辖。

(二)指定管辖的情形

管辖不明的刑事案件;原来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各种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刑事案件。

五、专门管辖

(一)专门管辖的定义

对专门人民法院管辖权限的划分,以及各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各专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军事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

1、相当于地方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军内刑事案件,此类刑事案件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军职人员。

2、军职罪案件。

3、其他犯罪案件。如全案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的军地互涉刑事案件中的非军职人员犯罪案件。

(三)铁路运输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

主要是铁路运输系统公安机关和铁路运输检察院负责侦查的刑事案件,如危害和破坏铁路运输和生产的案件,在火车上或在车站、路段内犯罪的案件以及与铁路运输有关的经济犯罪案件等。思考题:

1、什么是管辖?

2、什么是职能管辖?

3、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围是什么?

4、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是什么?

5、什么是审判管辖?

6、什么是级别管辖?

7、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有哪些?

8、什么是地区管辖?确定地区管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六章 回避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回避的概念、意义、种类、理由、对象及程序。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一、回避的概念

回避的定义:负责办理案件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如果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本案办理的一项诉讼制度。

二、回避的意义

回避的意义:有利于刑事案件得到公正的处理;有利于树立公检法机关的威信。

第二节 回避的种类、理由和对象

一、回避的种类

(一)自行回避的定义

法定人员在诉讼过程中发现自己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形,主动提出不参加该案办理的一种回避。

(二)申请回避的定义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法定人员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向法定人员所在机关提出申请,要求其不得参加该案办理活动的一种回避。

(三)指令回避的定义

法定人员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由其所在机关的有关组织或者负责人决定其不得参与该案办理活动的一种回避。

二、回避的理由

回避的理由: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三、回避的对象

回避的对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一、回避的提起

(一)回避提起的主体

自行回避的提起主体是法定应当回避人员的本人。申请回避的提起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指令回避的提起主体是法定应当回避人员所在机关的有关组织或者负责人。

(二)回避提起的期间

从立案到执行的刑事诉讼各个阶段。

(三)回避提起的方式

书面和口头的方式均可。

二、回避的决定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法院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根据其隶属和聘请关系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三、回避的效力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其他回避对象在回避决定作出前,应当停止该案的办理活动。被决定回避的侦查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是否有效,由作出决定的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四、违反回避规定的法律后果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违反回避制度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思考题:

1、什么是回避?

2、回避的种类有哪些?

3、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4、回避的适用对象是什么?

5、回避的决定如何作出?

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辩护的概念,辩护的种类,辩护人的范围,辩护人的诉讼地位、权利和义务,刑事诉讼代理的种类。

第一节 辩护

一、辩护的概念和意义

(一)辩护的定义

针对控诉,提出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制度。

(二)辩护的意义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实现;促进控辩双方诉讼地位的实质平等;加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促进刑事诉讼目的的顺利实现。

二、辩护的种类

(一)自行辩护的定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自己进行反驳、申辩和辩解的行为。

(二)委托辩护的定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律师或者其他公民充当辩护人,协助其行使辩护权。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侦查部门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部门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的人数:一至二人。

(三)指定辩护的定义

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律师为其进行辩护。

指定辩护的种类。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应当是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

三、辩护人的范围

(一)可以担任辩护人的范围

律师;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二)不得担任辩护人的范围

1、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2、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

4、本院的人民陪审员。

5、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6、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如果3、4、5、6项人员本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的,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也可以担任其辩护人。

四、辩护人的责任和权利义务

(一)辩护人的责任

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二)辩护人的权利

(三)辩护人的义务

(四)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辩护人是刑事诉讼中具有独立诉讼地位、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

1、辩护人独立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辩护人独立于控诉方。

3、辩护人独立于审判机关。

4、辩护人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

五、关于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

(一)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的意义

(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的规定

1、律师介入侦查阶段的时间。

2、公安机关负有告知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义务。

3、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提出聘请律师要求转达。

4、涉及国家秘密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批准。

(三)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工作性质

(四)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

1、向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2、会见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的情况。

3、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4、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五)关于侦查机关的规定

1、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批准。

2、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安排。

3、在律师会见时的派员在场。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一、刑事诉讼代理的概念

刑事诉讼代理的定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允许特定的诉讼参与人依法委托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其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制度。

二、刑事诉讼代理与刑事辩护的区别

三、刑事自诉案件的代理

自诉案件的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及被害人的近亲属有权随时委托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四、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从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

自诉案件中的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公诉案件在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思考题:

1、什么是辩护?

2、辩护有哪些种类?

3、哪些人能做辩护人?哪些人不能做辩护人?

4、辩护人的责任是什么?

5、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什么样的诉讼地位?

6、辩护人有哪些诉讼权利?

7、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有哪些权利?

8、什么是刑事诉讼代理制度?

9、哪些人有权委托刑事诉讼代理人?

第八章 强制措施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强制措施的概念,五种强制措施的概念、适用对象、条件、程序。

第一节 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

强制措施的定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现行犯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

强制措施与刑罚、行政处罚的区别。

二、强制措施的意义

强制措施的意义:防止现实人身危险性;保全证据;防止脱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第二节 拘 传

一、拘传的概念

拘传的定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没有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传唤与拘传的区别

法律性质不同;适用的对象不同;强制性不同。

三、拘传的审批和执行程序

(一)拘传的审批

须报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的负责人批准。

(二)拘传的执行程序

(三)拘传的期限

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被拘传人。

第三节 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

一、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概念

(一)取保候审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监视居住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随便离开其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加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一)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于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二)不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况

根据《关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4条的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三、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审批和执行

(一)取保候审的审批和执行

1、保证人的条件

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保证人的义务

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56条的规定;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3、保证金的确定和收取。

4、取保候审的执行

(二)监视居住的审批和执行

1、监视居住的审批

2、监视居住的执行

(三)被取保候审人、监视居住人应当遵守的规定

四、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期限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第四节 刑事拘留

一、刑事拘留的概念

刑事拘留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时,依法采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刑事拘留的情形

三、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区别

四、刑事拘留的程序

第五节 逮捕

一、逮捕的概念

逮捕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避免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逮捕是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二、逮捕的条件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该犯罪行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三、逮捕的批准、决定和执行

四、逮捕与拘留的区别

第六节 扭送

一、扭送的概念

是指公民将当场抓获的现行犯罪分子强制送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

二、扭送的对象 思考题:

1、什么是强制措施?

2、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拘传?拘传与传唤的区别是什么?适用拘传的程序是什么?

4、什么是取保候审?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5、保证人的条件和义务是什么?

6、什么是监视居住?监视居住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7、什么是刑事拘留?

8、刑事拘留的条件是什么?

9、适用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10、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是什么?

11、什么是逮捕?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12、刑事诉讼法关于逮捕的批准、决定、执行权是如何规定的?其程序是什么?

13、逮捕与拘留的区别是什么?

14、公民扭送的对象是什么?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的范围,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概述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遭受物质损失的一项诉讼制度。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一、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范围: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害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人民检察院。

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范围: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和共同犯罪案件在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间

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

思考题:

1、什么是附带民事诉讼?

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范围是什么?

3、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范围是什么?

第十章 期间、送达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期间的概念,期间的计算,送达的概念,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第一节 期间制度

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

(一)期间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以及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各种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

(二)期间的意义

二、期间的计算与恢复

(一)期间的计算

期间的计量单位:时、日、月。期间的起算不包括开始的时和日。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

上诉状或者其他诉讼文书,只要是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邮寄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应以当地邮局盖印邮戳的时间为准。

以月、日为计算单位的,如果期间届满日是法定假日的,应当将期间届满之日顺延至法定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对于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羁押期间,应当到期间届满之日为止,不得延长至节假日过后。

(二)期间的恢复

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

第二节 送达制度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一)送达的定义

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件送交收件人的诉讼活动。

(二)送达的特点

(三)送达的意义

二、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 思考题:

1、什么是期间?

2、期间的计算单位是什么?期间是如何计算的?

3、什么是送达?送达有哪些方式?

第十一章 刑事证据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把握刑事证据分类的标准,明确各种法定证据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了解证明对象的概念和范围、证明责任的概念及其分担原则、刑事证明标准的观念、不同阶段的证明要求。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一、刑事证据的概念

刑事证据的定义:法定机关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或认定的通过法定形式表现的证明案件情况的一切事实。

二、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

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关于刑事证据基本属性的三性说与两性说之争。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

一、物证、书证

(一)物证的定义

物证是以其自身属性、外部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情的客观实在。

(二)物证的特点

客观性;特定性;间接性。

(三)书证的定义

书证是指以文字、图画、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情况的书面材料。

(四)书证的特点

证据内容的思想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证明效果的稳定性。

(五)书证与物证的区别

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以及存在状况来证明案情的;而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情。如果某种文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它的存在状况、外部特征都能证明案件事实,这种文件就具有物证和书证两种属性,它既是物证又是书证。

二、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一)证人证言的定义

是指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就自己直接或间接感受到的有关案件事实向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作出的陈述。

(二)证人证言的特点

(三)证人资格

(四)被害人陈述的定义

是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就其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况所作的陈述。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定义

是指受刑事追诉的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供认、辩解,又称为“口供”。

(二)口供的内容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攀供。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

四、鉴定结论

(一)鉴定结论的定义

鉴定人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对刑事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和判断之后所出具的书面意见。

(二)鉴定结论的特点

五、勘验、检查笔录

(一)勘验、检查笔录的定义

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和人身进行勘验、检查所作的实况记录,包括文字记载、绘制图样、拍照,制作模型和录像等。

(二)勘验、检查笔录的特点

六、视听资料

(一)视听资料的定义

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科技设备所储存的信息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音像信息资料。

(二)视听资料的特点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

一、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各种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作用(是支持控诉还是支持辩护)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二)控诉证据的定义

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应当从重处罚的证据,就是控诉证据。

(三)辩护证据的定义

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证据,就是辩护证据。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一)划分标准

按照刑事证据对案件事实是初始反映还是再反映,可以把刑事证据划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二)原始证据的定义

凡是对案件事实初始反映的证据就是原始证据。

原始证据的表现形式:亲眼目睹犯罪活动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物证的原物,书证的原件,勘验笔录等。

(三)传来证据的定义

凡是对案件事实再反映的证据就是传来证据。

传来证据的表现形式:物证的复制品,文件的副本、影印件、抄件,非亲自感受案件事实的证人所作的证言等。

三、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证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二)言词证据的定义

凡不是以实物、形象、痕迹、符号等客观载体为其表现形式,而是以人的言词(包括证词的录音)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就是言词证据,又称“人证”。

言词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

(三)实物证据的定义

凡不是以人的言词、意见为表现形式,而是以各种实物、痕迹、图形、符号等载体和客观上存在的自然状况为表现形式的证据,都是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勘验、检查笔录。

四、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证据与案件的主要事实的关系,即能不能直接地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二)直接证据的定义

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三)间接证据的定义

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只能证明案件中的某种局部情况和个别情节,必须与案内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证据体系,才能共同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作出肯定或否定结论的证据。

(四)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协调性;封闭性;排他性。

第四节 刑事证明的理论

一、刑事证明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证明的定义:国家公诉机关和诉讼当事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向审判机关提出并运用证据阐明系争事实,论证诉讼主张的活动。

二、刑事证明对象

刑事证明对象的定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

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

三、刑事证明责任

刑事证明责任的定义:是指证明主体为使自己的诉讼主张获得裁判确认而承担的提出并运用证据加以证明其主张以避免败诉风险的责任。

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自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公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四、刑事证明标准

刑事证明标准的定义:用以衡量对刑事案件事实的证明是否达到法律所要求的程度的具体尺度。

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明要求。

思考题:

1、什么是刑事证据?

2、什么是刑事证据的关联性?

3、什么是刑事证据的合法性?

4、什么是物证?物证有哪些特征?

5、什么是书证?书证有哪些特征?

6、什么是证人证言?刑事诉讼法对证人资格是如何规定的?

7、什么是被害人陈述?

8、什么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被告人口供的特点是什么?

9、什么是鉴定结论?

10、什么是勘验、检查笔录?

11、什么是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有什么特点?

12、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3、控诉证据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14、辩护证据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15、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6、什么是原始证据?什么是传来证据?

17、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8、言词证据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19、实物证据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20、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1、什么是直接证据?什么是间接证据?

22、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规则是什么?

23、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什么?

24、什么是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是如何分配的?

25、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什么?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明要求是什么?

第十二章 立案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立案的概念,立案的条件和程序,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

第一节 立案程序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一、立案程序的概念

立案程序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行发现的案件线索,按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者审判的诉讼程序。

二、立案程序的任务

接受并审查立案材料;决定是否立案;出具法律文书。

三、立案程序的意义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立案是使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法律保障;立案是进行侦查或审判活动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

立案的材料的来源:单位和个人的报案、举报;被害人的报案、控告;犯罪人的自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二、立案的条件

立案的条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一、立案材料的接受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先接受;对于确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立案材料,应当先接受下来,再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或移送主管部门处理;将移送情况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本部门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局面。

二、立案材料的处理

立案材料的处理:分别作出立案、不立案的决定。

第四节 立案监督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思考题:

1、什么是立案程序?

2、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3、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材料接受的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4、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是如何规定的?

第十三章 侦查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侦查的概念,各种侦查行为应遵循的法定程序和侦查终结的处理程序。

第一节 侦查程序概述

一、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一)侦查的概念

(二)侦查与侦察的区别

(三)侦查的意义

二、侦查的任务

(一)收集证据

(二)查明犯罪事实

(三)确定和查获犯罪嫌疑人

(四)预防和减少犯罪

三、侦查的要求

(一)应当迅速及时地进行侦查

(二)应当客观全面地进行侦查

(三)应当深入细致地进行侦查

(四)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侦查

(五)应当保守侦查秘密

第二节 侦查行为的程序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概念和意义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和其他有关情况,以言辞的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一种侦查行为。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的程序

二、询问证人和被害人

(一)询问证人、被害人的概念和意义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遵守的程序

三、勘验、检查

(一)勘验、检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勘验、检查的种类

(三)勘验、检查应当遵守的程序

四、搜查

(一)搜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搜查应当遵守的程序

五、扣押物证、书证

(一)扣押物证、书证的概念和意义

(二)扣押物证、书证应当遵守的程序

六、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一)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二)查询、冻结存款、汇款应当遵守的程序

七、鉴定

(一)鉴定的概念和意义

(二)鉴定应当遵守的程序

八、辨认

(一)辨认的概念和意义

(二)辨认应当遵守的程序

九、通缉

(一)通缉的概念

(二)通缉应当遵守的程序

第三节 侦查终结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意义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

(二)侦查终结的意义

二、侦查终结的要求

(一)案件事实已经查清

(二)证据确实、充分

三、侦查终结的程序

(一)制作结案报告

(二)报请审批

(三)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

四、补充侦查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补充侦查的种类

五、对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案件的特殊规定

(一)侦查权限的特殊规定

(二)案件侦查终结后的处理

思考题:

1、什么是侦查?

2、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3、询问证人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4、刑事诉讼法对勘验、检查的程序有哪些规定?

5、搜查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6、扣押物证、书证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7、什么是通缉?通缉应遵守哪些规定?

8、什么是侦查终结?侦查终结的要求是什么?

9、什么是补充侦查?

第十四章 提起公诉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提起公诉概念,提起公诉、不起诉应具备的条件及遵守的程序。

第一节 提起公诉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提起公诉程序的概念

提起公诉程序的定义: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以国家公诉机关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对指控的犯罪进行审判,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予以刑事处罚的诉讼程序。

二、提取公诉的意义

提起公诉是公诉案件的必经程序;提起公诉是人民法院审判的前提和基础;提起公诉是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和防止将无辜公民交付审判的保障。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一、审查起诉的内容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认定犯罪性质和罪名的意见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二、审查起诉的法定方法

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三、审查起诉的期限

四、审查后的处理

依法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决定。

五、提起公诉的条件

(一)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

(二)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六、不起诉

(一)不起诉的定义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其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以及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二)不起诉的种类

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

1、法定不起诉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

2酌定不起诉的条件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

(2)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3、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条件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三)公安机关对不起诉决定的制约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进行复议。公安机关的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四)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救济

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的被不起诉人的申诉:被不起诉人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提出申诉的。

思考题:

1、什么是提起公诉?

2、审查起诉的内容是什么?

3、提起公诉的条件是什么?

4、什么是不起诉?不起诉有哪些种类?

第十五章 审判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审判的概念,刑事审判组织的组成,两审终审和公开审判制度。

第一节 审判的概念及审判组织

一、审判的概念

审判的定义: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程序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诉案件和自诉人提起的自诉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二、合议庭的组成方式和工作原则

合议庭的组成。合议庭的工作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同等权利原则、审判委员会讨论原则、保守秘密的原则。

三、独任审判适用的范围

只限于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四、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程序

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

第二节 审判制度

一、两审终审制

(一)两审终审制的含义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一种审级制度。

(二)审级制度的定义

依照法律规定,国家审判机关在组织上分为多少等级,案件需要经过几级法院审理后,其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制度。

(三)确立两审终审制的意义

二、公开审判制

(一)公开审判的含义

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时都公开进行,公民可以到法庭旁听,新闻记者也可以采访报道。

(二)公开审判的内容

向当事人公开;向社会公开,允许群众参加旁听,允许新闻记者进行采访和报道;审判结论公开,判决书公开。

(三)公开审判的例外情况

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四)确立公开审判的意义

可以把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带动合议、陪审、辩护、回避等其他审判程序和制度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人民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处理;是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教育和改造犯罪分子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

三、人民陪审员制

(一)人民陪审员制的含义

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组成合议庭,除指派审判员参加外,还通过一定的民主方式从普通的公民中选出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并与审判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的制度。

(二)确立人民陪审员制的意义

体现了公民参与法律执行的精神,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把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直接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从而增强人民法院审判员的责任心;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

思考题:

1、什么是刑事审判?

2、独任审判制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3、合议庭是如何组成的?

4、如何理解两审终审制?

5、如何理解审判公开制?

第十六章 第一审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对公诉案件的程序性审查,开庭审判前的准备,法庭审判等程序的设置,自诉案件审判程序的特点,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点,判决、裁定和决定的区别。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

第一审程序的定义: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自诉人提起自诉的案件进行初次审判时所必须遵循的诉讼程序。

二、第一审程序的意义

第一审程序的意义: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节和主要阶段;是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是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关键。

第二节 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一、庭前审查的内容和方式

庭前审查的内容;庭前审查的方法:书面审查。

二、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将传票或者通知书送达有关诉讼参与人;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名单、开庭时间和地点。

三、法庭审理的五个阶段

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四、延期审理、中止审理

(一)延期审理的含义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遇有影响法庭审理继续进行的情况,从而将案件延至另一日期审理,待影响审理进行的原因消失后,再进行审理的制度。

(二)延期审理的情形

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的;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侦查,提出建议的;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三)中止审理的含义

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以及审判的过程中,因出现足以影响案件正常审理的情形时而作出的暂时停止正在进行的诉讼活动,待该障碍消除后再恢复诉讼的一种审判制度。

(四)中止审理的情形

自诉人或者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进行审理的;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被告人脱逃,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

(五)延期审理与中止审理的区别

理由不同;时间期限不同。

五、对扰乱法庭秩序的处理

第三节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一、自诉案件审查后的处理

自诉案件审查后的处理: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二、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

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撤回自诉;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可提起反诉。

第四节 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简易程序的概念

简易程序的特点:适用的法院和案件是基层法院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适用的案件是犯罪事实较轻并且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适用的审判组织形式一般是独任制;不受刑事诉讼法关于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简化了审理程序。

二、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

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决定适用的案件;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

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

第五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一、刑事判决

刑事判决的定义: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处理决定。

刑事判决适用的对象:只能解决实体问题。

二、刑事裁定

(一)刑事裁定的定义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或判决执行的过程中,对案件的实体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

(二)刑事裁定适用的对象

裁定主要是解决诉讼过程中的程序问题,有时也解决部分实体问题。

(三)刑事裁定与刑事判决的区别

适用的范围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使用的次数不同;法定的上诉期限不同。

三、刑事决定

(一)刑事决定的定义

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某些程序性问题进行处理的一种形式。

(二)刑事决定适用的对象

决定只解决某些程序性问题。

(三)刑事决定与刑事裁定的区别

适用决定解决的程序问题不能上诉,适用裁定解决的程序问题难免有上诉。

思考题:

1、什么是第一审程序?

2、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开庭前,人民法院对案件审查什么内容?

3、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开庭前应当作好哪些工作?

4、法庭审理程序分为几个阶段?

5、对违反法庭秩序的行为如何处理?

6、什么是延期审理?延期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7、什么是中止审理?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8、中止审理与延期审理的区别是什么?

9、什么是自诉案件?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0、什么是简易程序?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11、简易程序的特点是什么?

12、什么是刑事判决?

13、什么是刑事裁定?

14、刑事裁定与刑事判决的区别是什么?

15、什么是刑事决定?刑事决定与刑事裁定的区别是什么?

第十七章 第二审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第二审程序、上诉和抗诉概念,有权提起上诉、抗诉的主体,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和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程序定义: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上诉权人的上诉或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依法予以重新审判的诉讼程序。

二、第二审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

一、全面审理原则

全面审理原则的定义:只要对一审裁判提出了上诉或抗诉,第二审法院即应对第一审裁判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全面审理原则的内容:二审法院既要对一审裁判认定的事实是否正确进行审查,又要对其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予以审查;二审法院既要对上诉或抗诉部分进行审查,又要对未上诉或抗诉的部分进行审查;共同犯罪案件中,二审法院既要对已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的部分进行审查,又要对未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的部分进行审查;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即不仅审查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还要审查刑事诉讼部分。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

(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定义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意义

有利于促使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从而有效地限制和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有利于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有利于加强第一审人民法院办案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办案质量。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

适用上诉不加刑的前提条件是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如果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起上诉的,不论被告方是否上诉,都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与审理

一、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一)有权提起上诉的人员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二)有权独立提起上诉的人员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以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三)有权提起抗诉的主体

是与原审人民法院相对应的同级的地方人民检察院。

(四)上诉、抗诉的期限

(五)提起上诉、抗诉的方式和程序

(六)提起抗诉的方式和程序

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

(一)开庭审理方式

(二)调查讯问的方式

合议庭成员都要认真阅卷,了解案情;讯问被告人,直接听取其供述与辩解,对没有上诉的被告人也应当讯问;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合议庭评议和宣判。

(三)第二审的处理结果

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撤销原判,直接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四)第二审的审理期限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

思考题:

1、什么是第二审程序?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抗诉的期限、方式是如何规定的?

2、有权提起二审程序的主体有哪些?

3、如何理解第二审程序中的全面审理原则?

4、如何理解上诉不加刑原则?

5、第二审的方式有哪些?

第十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死刑案件的核准权和复核程序。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拥有死刑复核权的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有利于保证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有利于贯彻“保留死刑又慎用死刑”的方针。

第二节 死刑复核的程序

一、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核准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二、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报请核准

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第一审案件的报请复核。

三、判处死刑案件复核的审理程序

应当由审判员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报请复核的要求;复核方式与内容;复核后的处理。

思考题:

1、什么是死刑复核程序?

2、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如何报请复核?

第十九章 审判监督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和对案件重新审判的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审判监督程序的定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依法提出并由人民法院对其重新审判所应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二、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审理的对象不同;提起的主体不同;提起的理由不同;提起的期限不同;审理案件的法院不同;适用刑罚的原则不同;作出裁判的法律效力不同。

三、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审理程序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申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纠正错案的议案;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媒体对生效判决、裁定提出的意见和反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自己发现的错案。

申诉的主体——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申诉与上诉的区别

二、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与二审程序抗诉的区别

抗诉的对象不同;抗诉所引起的审判机关不同;抗诉的期限不同。

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原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原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影响对案件的正确裁判。

四、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决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外,应当制作再审决定书;重新审判案件的程序,应当根据原来的审级确定;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案件的方式主要应为开庭审判,对少数再审案件可采用书面审理或书面审理与调查讯问相结合的方式。

五、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审理期限

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思考题:

1、什么是审判监督程序?

2、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3、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哪些?

4、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是什么?

第二十章 执行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执行的概念,执行的依据和执行机关,各种判决的交付执行程序,减刑、假释的程序,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与条件。

第一节 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一、执行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刑罚执行机关为实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依法进行的活动。

二、执行的主体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法律授权的其他机关。

三、执行的依据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四、执行的意义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执行死刑前的准备工作;执行死刑的具体程序;执行死刑的停止。

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执行

(一)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执行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和罪犯结案登记表送达看守所,由看守所及时将罪犯直接送到监狱等场所。

(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变更

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各种徒刑判决的执行

各种徒刑判决的执行: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四、管制、拘役的执行

(一)管制的执行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拘役的执行

拘役是剥夺罪犯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对于判处拘役的罪犯,应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在收到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送达的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当立即交付执行。

五、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和缓刑的执行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

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罚金的执行

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裁定减少或者免除。

(三)没收财产的执行

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四)驱逐出境的执行

凡独立适用驱逐出境的,在判决生效后执行;凡附加适用的,必须在主刑执行期满后执行或者被假释后执行。

(五)缓刑的执行

宣告缓刑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人民法院应当将法律文书和罪犯交当地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并向其宣布在缓刑考验期内必须注意的事项。

六、无罪、免除刑罚的执行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第三节 减刑、假释和监外执行

一、减刑、假释的程序

二、暂予监外执行

(一)暂予监外执行的定义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应当在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场所执行,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形,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场所执行刑罚时,暂时采取的一种变通执行的方法。

(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对象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具有法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三)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条件

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的。

思考题:

1、什么是执行?

2、执行的主体有哪些?

3、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4、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执行应遵守哪些程序?

5、什么是暂予监外执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对象和条件是什么?

考核办法: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的方法是课堂提问或对布置作业检查的方法,分数占总成绩的20-30%;期末考核的方法是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分数占总成绩的80%—7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刑事诉讼法学》,主编:崔敏、李佑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考书目

《刑事诉讼法教程》,主编:崔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2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主编:陈光中、徐静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二版。

《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主编:程荣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主编:王国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 篇2

一、刑事诉讼理念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1. 刑事诉讼理念教学具有全过程性

《刑事诉讼法学》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 这时学生正处于法学课程学习的基础阶段, 很多学生并没有深入的法学思想意识和自觉在法学知识学习中思考法学精神的能力, 因此, 在诉讼法的学习中, 学生无法主动运用诉讼理念来理解知识, 只能对诉讼知识进行机械记忆, 既不能理解知识的本质, 也容易遗忘, 久而久之, 诉讼程序就只能是片面的记忆, 甚至出现学习完起诉制度再学习审判制度时只记得“起诉”二字, 其中的知识要点特别是准确的时间概念已经完全忘记,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很不理想也是必然的。

鉴于这种情况, 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讲授诉讼理念, 让学生通过理解制度价值和立法背景来深入地认识制度来源, 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制度的联想, 做到举一反三, 熟能生巧;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整体学习的观念, 进而对某一诉讼价值下的相关制度进行完整的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辩护人制度时就可以联想到这一制度在实现无罪推定原则中的意义, 以及刑事诉讼中其他能够保障无罪推定原则实现的具体制度及其制度改善, 这样, 学生就不仅能深刻理解无罪推定原则, 而且能深入掌握知识点。

2. 刑事诉讼价值理念学习是程序制度学习的推动力

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学习不仅辅助了学生对程序制度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项制度, 而且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程序制度的促动力。诉讼法的一大特点就是程序点非常琐碎, 如第一审虽然是普通程序, 但知识点却非常多, 也非常重要, 是审判的核心程序, 仅开庭前的准备就要做很多项工作, 这些工作中有一项疏忽了就是程序遗漏, 就会对权利人的权利造成影响。但对于初学者来说, 这些程序却很难把握, 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不同的诉讼方法 (如安排模拟法庭审判) , 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要告诉学生每一项工作的意义和蕴涵于其中的价值理念, 让学生把握相关理念和精髓, 理解各项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认识到为什么需要这些难以记忆且从字面看来十分枯燥的程序, 为什么不能省却其中的任何一项, 从而使一种程序法定和人权保障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学生也才能够通过对诉讼理念的深入理解将自己学习的思维意识从一种“我需要记忆因此运用方法来避免枯燥”的被动学习状态, 转变为“我需要思考某种价值保障如何在这一诉讼阶段实现从而配置制度”的主动学习状态。

3. 刑事诉讼价值理念学习的终极目标是相关法治意识的建立和内化

《刑事诉讼法学》的实践性特别强, 在普通民众接触最多的由传播媒体报道的重大法制事件中, 绝大多数是刑事诉讼事件, 既然是耳闻目睹, 民众对于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理解就相当重要, 民众的观念如何也就决定了社会的法治状态能否实现, 而正确的刑事诉讼理念的培养首先是从课堂开始的。另外, 刑事诉讼案件的重大性决定了其诉讼理念往往是关乎人权保障, 特别是生命权、自由权等, 而规制的对象又往往是占据强势地位的国家权力机关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实现, 刑事诉讼法又被称之为“小宪法”。因此, 教师在进行课堂刑事诉讼理念教学时既要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 又要注意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谨慎性看法, 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正当的权力观念和权利意识理念。

二、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教学方法分析及应用

1. 不能忽视传统程序案例教学中对于诉讼价值理念的分析和传授

之所以强调要在案例分析中注重诉讼价值理念的熏陶, 原因在于案例教学法是刑事诉讼教学中的主导方法, 这是由程序法学的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程序制度的实质是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 这些操作规程体现在诉讼实践中便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因此, 具体的案例特别是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案例, 往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避免纯粹程序推演学习所带来的枯燥, 由此可见案例教学对于诉讼程序学习的意义。同时, 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但这一过程虽然生动, 却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找出其中的程序错误并进行正确的理解, 确实是有相当难度的, 有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展开思路。如果教师只注重对其所蕴涵的价值理念进行分析, 就会使问题较易解决。由于程序正当和人权保障是《刑事诉讼法学》的两大核心价值, 教师若从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便有助于帮助学生根据所记忆的程序知识进行案例挖掘。因此, 价值理念的分析应当成为制度分析的先导,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现价值正当性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 传统的案例分析并不仅仅是程序规范的错误查找, 教师应当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之所以发生程序违法的原因。同时, 案例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也使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诉讼价值的把握对于正确判断案件是非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本科学生而言, 其学习兴趣更多地集中于自己认为对日后工作更加有直接帮助的程序知识的学习上, 因此, 诉讼价值理念的细致把握和个体内化更需要在案例分析这种能够实质提高学生程序知识学习水平的教学模式中来进行,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二者的有机结合也避免了单纯理念说教所带来的学生抵触情绪。

2. 在讨论式教学中注重分析方法的引导

虽然我们强调在传统的案例分析中不应忽视对诉讼价值理念的把握, 但由于其侧重点在于具体程序问题的分析, 诉讼价值理念的探讨更强调其对于程序分析的辅助意义, 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注重对诉讼价值理念的分析, 但内容却较为空洞, 探讨也不深入。

在实践中, 讨论式教学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诉讼意识和思维, 是培养学生建立良好诉讼价值观念的好方法, 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细致分析中看到诉讼价值理念的生动细微之处。但这种方法占用的时间和消耗的精力较多, 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有可能超越大二学生的知识水平, 对于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教学来讲并不能够广泛运用, 因此每个教学周期一般组织不超过三次。由于机会难得, 就更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和引导。当前, 对于讨论式教学, 学者的研究更为强调通过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注重精心组织的必要性, 包括专题的精选、学生的分组、小组专题报告的提出等[2]。

笔者认为, 在讨论式教学中, 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固然重要, 但教师引导的作用更重要, 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仅是程序上的组织, 更是方法上的启迪, 否则, 学生的讨论就有可能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而这种争论却没有足够的方法论依据和逻辑脉络, 也不足以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智慧, 无法达到讨论的目的。讨论式教学的核心点在于学生对具体法律现象的认识, 注重诉讼法律价值和理念的思考, 如果对于价值分析、利益分析、经济分析等方法没有足够的认识, 或者不懂得辩证思想的运用, 分析就往往显得片面和极端。比如, 对于邱兴华案件的分析, 教师不仅要进行精心的资料查找、分组讨论, 更要引导学生对案件中的当事者包括法官、法学者、精神病鉴定专家、媒体记者、邱兴华本人及其亲属等相关主体利益进行细致考量和生活背景分析, 这样学生才能够较为客观地提出分析报告, 从而避免一味地对某一主体的口诛笔伐。在这种积极而合理的分析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诉讼价值理念的把握也更准确了。

3. 讲授法的运用及其逻辑性组织

对于传统讲授法, 学者多持批判性的观点, 认为其“内容固化, 抑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3], “忽视研究法律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实际经验, 结果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4], 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 学习主动性差, 知识面窄, 综合素质低, 高分低能现象普遍”[5]。笔者认为, 传统讲授法是否适用于现代教学, 讲授法是否就是“满堂灌”, 还需要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对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教学来讲, 根据教材的一般编写顺序和思维的逻辑, 学生在详细认知刑事诉讼具体制度之前, 需要对制度理念进行学习, 可以说, 在学期授课的前一个月, 主要是进行诉讼理念的讲授。因此, 讲授法的运用在诉讼理念教学中不可避免, 而且非常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讲授法的地位, 并在讲授的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诉讼理念的讲授应当特别突出逻辑性特征, 切忌空洞和大而化之, 这一要求实际反映了教师对于诉讼理念本身的理解。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其中的逻辑性特征, 注重从不同主体的利益角度进行分析。如对于程序价值, 一方面是对程序独立价值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其对于实体价值的意义, 这需要从不同当事者主体的角度来探讨程序的意义。这样, 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打开, 而不至于感到理念问题空洞无物。

二是讲授法运用的时间问题。我们之所以要在案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的论证后进行讲授法的分析, 原因就在于讲授法的教学并不一定要运用在课程开始时, 当进行一定量的案例分析或案例讨论后, 根据案例进行诉讼理念的讲授,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能使讲授有理有据, 实践支撑效果非常明显, 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树立正确的诉讼理念, 培养其实践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朝霞.法学谈论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刑事诉讼法》课程大学本科教学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9) .

[2]马特.讨论式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3) .

[3]任晓燕, 任晓鸿.诉讼法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教学法[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 (9) .

[4]训练四处课题组.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探讨[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 篇3

关键词:面授课堂 虚拟课堂 实践课堂 小组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衡阳电大在实施湖南电大“123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以“三课堂一活动” 为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特别强调网上教学与面授辅导及实践教学的互动作用,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注重三种方式的一体化设计,其的目的在于,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以多种教学资源为依托的导学和督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刑事诉讼法学是程序法,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性、实用性的特点,是一门实践性特征比较突出的课程,对于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而言,“三课堂一活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资源,为开放教育的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服务。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在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上,应当注重面授课堂以实例阐释理论,虚拟课堂、实践课堂以理论解决问题的方式。

一、面授课堂的设计

面授辅导中学生与教师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得知学员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实现有效互动。然而工学矛盾、家学矛盾是成人接受教育的最大桎梏, 学员能够到学校来接受面授辅导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 同时,学员所从事的工作、原本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对于面授课堂的导学设计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一)明确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最后的目标就是使学习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知识层面、技能层面、态度层面,这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这三个层面的因素,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生的条件和状况。” 刑事诉讼法课程开设的目的与任务主要在于通过理论教学及辅助教学案例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的程序以及我国的基本刑事司法制度,具备办理刑事案件基本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一项刑事诉讼程序。因此,整个课程教学的设计都要以此为依据,而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要以受课的学生具体特征来进行设计。

(二)辅助教学的安排

刑事訴讼法是三大程序法之一,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实体法知识作为基础。而由于开放教育面授辅导时间的有限性以及学生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需要一个能够提供辅助教学的平台,而电大系统网上教学平台正好能够担当此任。在面授教学的整个设计中,可以将这些相关的实体法知识,如刑法的基本知识,还有案例素材以及其他扩充学生视野的参考资料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作为面授辅助资源上传到网上学习平台,参加面授课的学生可以事先预习,从而更好地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无法参加面授的学生也可以利用该资源结合教材或者教师的导学教案进行有效地自学。

(三)理论知识的教学安排

面授辅导的主要任务应当在于解决知识层面的问题,也就是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开放教育条件下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面授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更应当讲究由浅入深的规律,在教学安排上,首先,应当采用实例解释的方式将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呈现出来,在学生对基本的理论知识有所理解的基础上,适当安排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环节。其次,联系网上的辅助资源,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有选择地完成。

二、虚拟课堂的设计

网络的出现为人们方便迅捷地获取各种信息提供了平台,虚拟课堂就是一个通过特定的网络进行的远程教学互动活动的平台,在教学方式上又称为网上教学。电大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资源上的优势,学生可以上本校的网站、省级电大的网站及中央电大的网站,观看VOD点播,利用网络课件学习等。虚拟课堂的教学突破时空限制,可解决学员的家学矛盾、工学矛盾。“师生分离”和“教导分离”促使网上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向学生主导型转变,客观上推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活动,使教学过程更趋科学、合理。但是其最大的缺陷在于过于依赖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信息反馈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网上教学的设计应当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安排。

(一)资源建设突出课程特点

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是进行网上教学的前提条件,电大系统三级网上学习平台中,对教学资源的建设基本上以教学大纲、IP课件、网上教学文本、VOD点播为主,另外再辅之以BBS交流,在资源建设方面可以说已形成一定的体系。但是,笔者认为,在根据具体的课程进行特色化的设计方面有所欠缺。刑事诉讼法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因此,除了上述常规的网上教学资源以外,一方面,以教学章节为单位,搜集相关的真实案例、法规、理论前沿问题等知识作为面授课堂的辅助资源上传到教学平台,供学生参考;另一方面,结合面授辅导的作业安排,以专题的形式开展网上的案例讨论和分小组的讨论活动,从而深入把握课程知识。

(二)关注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网上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必须具备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家学矛盾、工学矛盾的存在,加上网络上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学员在学习中要进行信息的选择,如果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迷失在网络中,因此学习自主性有明显的欠缺。进行网上教学必须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刑事诉讼法课程的网上教学中,可以以典型案例为基础,对教学平台中的案例资源分门别类,典型案例在面授课堂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将讲解的过程上传到学习平台,以典型案例为标准,选择一部分案例作为网上案例分析的素材,另外一部分案例作为学生自主完成的作业素材,再选择一些真实复杂的案例作为实践课堂的素材,这样就可以照顾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endprint

(三)建立有效的监控措施

对于网上教学的监控一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周上网学习一定的时间,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网上平台上统计出来的学习时间其实是学生登录平台至退出平台的这段时间差,而在此期間学生具体是否在学习就无法得知了。因此有效的监控需要更细化的措施。首先,强化形成性考核的作用,怎样把形成性考核工作落到实处是非常重要的。形成性考核包含对学生参与面授教学、网上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落实形成性考核就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全面监控。其次,教师要善于通过网上教学案例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BBS平台、E-MAIL等解答学生疑问,通过网上的案例讨论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课堂和小组活动的合理安排

刑事诉讼法学是实务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和小组活动对于学生全面掌握本门课程的内容十分重要。实践课堂要更加注重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解决技能层面的问题。而小组活动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自我反思过程,对于实务性较强的课程来说,该过程可以以实践课堂的内容为基础进行,因此在刑事诉讼法的课程教学设计里,可以将其作为实践课堂的一部分。

刑事诉讼法课程实践课堂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强调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无论是采用主题讲座、参加法院旁听、播放教学录像片,还是举行课堂讨论等实践教学形式,教师的引导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背景、工作经验、知识积累程度、理解能力等参差不齐,实践课堂可以启发他们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反而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开放教育的教学工作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尽管允许师生准永久性分离,但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始终离不开师生互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是面对面的,可以采用教师一人控制的方式实现教学互动,但是开放教育中的互动是应学生的需求而采用的多种方式的互动。就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方案的具体设计而言,应当立足于“三课堂一活动”的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化的设计,面授课堂的设计体现基础知识的传授,虚拟课堂体现资源的辅助作用和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而在设计实践课堂时,应注重加强面授课堂和网上虚拟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侧重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因而它是建立在一定的面授教学或网上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在设计实践教学的时候,应注意时间上与面授课堂相吻合,而且实践教学需要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的资源,因此网上导学以及网上资源建设也是影响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注释:

所谓三课堂一活动”即面授课堂、虚拟课堂、实践课堂和小组活动。

陈瑶:《“三环互动”教学模式在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应用》,载于《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年第1期(总第119期),第97页。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高文,《教学模式化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王永堃,《网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载于《科技信息》2008年第6期;

[6]刘晨,《成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载于《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7]程平,《案例教学法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应用》,载于《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 篇4

英文名称: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Law 学 分:3.5学分

时:56学时

先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 教学对象:法学专业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14门核心主干课程之一。行政法学是研究行政法的部门法学。通过对行政法基本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行政法学的基本原理、重要制度和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行政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在“依法治国”理念下国家行政权力应当如何规范行使,以有效维护公共利益和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学生还要在掌握行政法学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其解决实际行政法律问题的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既要侧重于理解并掌握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要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较为准确地运用行政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来分析丰富的行政法制实践,并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个案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8学时)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与调整结果 3.行政法的内容与形式 4.行政法的本质与作用 5.行政法的地位与体系 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法的最基本内容,了解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

重 点:

行政法的概念、内容、调整对象、本质与作用、地位与体系、基本原则以及基本观念沿革等。

难 点: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法的本质、行政法的内容和作用以及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行政法律规范与创制(4学时)1.行政法律规范

2.行政法律规范的创制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法律规范的构成、类型、渊源和效力,了解我国现行行政立法制度和法律解 1 释制度。

重 点:

行政法律规范的性质、形式、效力及其创制。难 点:

行政法律规范及其效力,行政法律创制活动。

第三章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4学时)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概述 2.行政机关 3.被授权组织 4.受委托组织 5.行政公务人员

6.行政相对人和行政第三人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主体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行政法制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了解行政主体的资格与分类。

重 点: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概念、行政主体的类型及其法律地位、行政相对人及其法律地位。难 点:

行政主体概念、类型及其法律地位。

第四章

行政行为(3学时)1.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行政行为的内容与形式 3.行政行为的分类 4.行政行为的效力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内容、形式和效力,了解依据不同标准对行政行为所作的分类。

重 点:

行政行为的概念和内容、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规范创制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对内行政行为与对外行政行为、实体性行政行为与程序性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行政法律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等。

难 点:

行政行为的形式和效力,几种常见行政行为的区分及其意义。

第五章

行政程序(4学时)1.行政程序概述

2.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3.行政程序当事人 4.行政程序的运行 5.行政程序的法典化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程序的概念、特征、功能、基本制度、当事人以及行政程序的运行,了解我 2 国行政程序法的立法进展及其主要内容。

重 点:

行政程序的概念、功能、分类、基本内容、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以及我国行政程序立法趋势。

难 点:

行政程序的功能、原则、基本制度,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以及我国行政程序立法趋势。

第六章

几种典型的行政行为及其制度(10学时)1.行政许可 2.行政处罚 3.行政强制 4.行政征收 5.行政契约 6.其他行政方式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和行政契约的概念、特征及其一般制度,并结合行政法制实践加深对上述典型的行政行为及其制度的理解。

重 点:

行政处罚制度、行政许可制度、行政强制制度、行政契约制度和行政征收制度。难 点:

结合我国行政法制实践对上述典型的行政行为及其制度的理解与实际运用。

第七章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3学时)1.合法行政行为的要件 2.行政违法 3.行政责任

基本要求:

掌握合法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掌握行政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其内容与形式。

重 点:

行政违法行为和行政责任主体的认定、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

难 点:

行政责任主体的认定、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监督行政(2学时)1.监督行政概述 2.权力机关监督 3.行政机关监督 4.司法机关监督

基本要求:

掌握监督行政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各类行政监督制度的具体内容。

重 点:

各类监督行政的内容、方式与法律效果。

难 点:

行政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的内容、方式及其法律效果。

第九章

行政复议(4学时)1.行政复议概述 2.行政复议范围 3.行政复议管辖 4.行政复议参加人 5.行政复议程序

6.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复议的概念、性质、范围、管辖以及具体复议程序。了解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

重 点:

行政复议的性质、范围、程序和具体复议制度。难 点:

行政复议的性质、范围、程序和具体复议制度,我国现行行政复议制度对行政法制建设的影响。

第十章

行政诉讼(12学时)1.行政诉讼的概念、目的与作用 2.行政诉讼法

3.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4.行政诉讼管辖 5.行政诉讼参加人 6.行政诉讼证据制度 7.行政诉讼程序

8.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与裁判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诉讼的目的、作用、基本原则以及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具体内容。

重 点:

行政诉讼目的、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证据制度、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与裁判。

难 点:

行政诉讼目的、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证据制度、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与裁判,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对行政法制建设的影响。

第十一章 行政赔偿(2学时)1.国家赔偿与行政赔偿 2.行政赔偿的范围与方式

3.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 4.行政赔偿程序

基本要求:

掌握行政赔偿的概念与构成、范围与方式、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以及行政 4 赔偿的请求程序、处理程序和追偿程序。

重 点: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原则、范围、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以及行政赔偿的请求和处理程序。

难 点: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范围、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以及行政赔偿程序。

参考教材:

1.杨解君,行政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2.杨解君,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 篇5

(1)本案中被害人杨凤对一审判决不服怎么办?

答: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有哪些诉讼权利?

答: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主要有:请求立案;申请回避;委托诉讼代理人;要求赔偿损失;对不立案和不起诉的决定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或依法向法院提起自诉;出席法庭并陈述案情;发问被告人;参加证据调查与质证;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参加法庭辩论;对一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抗诉;对生效判决或裁定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审判。

2、问题:该市公安局负责人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合法。因为《刑事诉讼法》第30条:对侦查人员的回避做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察。这主要是由于侦查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侦查工作必须及时、迅速地进行,任何犹豫、拖延都会给侦查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问题:本案应由哪个法院管辖为宜?为什么?

答:本案应由乙市法院管辖为宜。因为: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地区管辖的原则有两个:一是以犯罪地人民法院为主,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为辅的原则;二是以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为辅的原则。按理由两市法院都可受理此案。但此案的犯罪行为虽然始于甲市,终于乙市,犯罪结果发生在乙市,有乙市公安机关侦破,该案犯罪行为恶劣,犯罪事实清晰,乙市公安机关侦破后,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乙市法院受理更方便,有利于及时打击犯罪。

二、问答题:

1、在公诉案件中被告人和被害人在诉讼权利上有哪些异同?

答: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共同的诉讼权利有:(1)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2)申请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回避的权利及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申请复议的权利;(3)对于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4)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经审判长许可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对公诉人、辩护人向法庭出示的物证进行辨认;对当庭宣读的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发表意见;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5)有权参加法庭辩论,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与公诉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展开互相辩论;(6)有权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法提出申诉,等等。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特有的诉讼权利主要有:(1)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2)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立案的决定,有权获知原因;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3)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4)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5)对于人民检察院所作的不起诉的决定,有权获得不起诉决定书;如果不服,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对于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6)对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7)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不服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2、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哪些?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三类案件:

1.的案件。所谓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告诉才处理。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共有四种:

(1)侮辱、诽谤案(第246条第1款);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第257条第1款);

(3)虐待案(第260条第1款);

(4)侵占他人财物案(第270条)

这四种案件,犯罪情节轻微、案情都比较简单,不需要侦查即可查清案件事实,所以适宜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需特别说明的是依照刑事诉讼法第88条的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果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他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是指:(1)被害人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对于被害人无证据或者证据不充分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必须是社会危害性比较轻微的犯罪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这类案件是指下列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案件:

(1)案(轻伤);

(2)住宅案;

(3)侵犯通信自由案;

(4)案;

(5)遗弃案;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识产权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8)属于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

这类案件不仅案情比较轻微,而且事实明显,被告人明确,被害人有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不需要动用侦查机关的力量去侦查,只需采用一般的调查方法就可以查明案件事实,所以也适宜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入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这类案件从性质上说属于公诉案件范围,之所以成为自诉案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限于被告人侵犯被害人个人的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二是案件已经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处理,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追究而不追究的,包括应立案而不立案,不该撤案而撤案,应起诉而不起诉的;三是对提起自诉的案件,被害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1项规定,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自诉案件,人民法院才能决定开庭审理。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公安、检察机关立案管辖工作的制约,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告状难”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作业2

一、案例分析题

1、问题:法院的审判中有无错误?理由是什么?

答:有错误。

法院没有为其指定辩护人。据《刑事诉讼法》34条“被告人可能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2、问题:公安机关的上述作法中哪些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理由是什么?

答:本案中公安机关的做法就违反了下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1)监视居住超过6个月

(2)监视居住期间中断了对案件的侦查

(3)解除监视居住,没有及时通知被取保侯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3、问题:(1)本案已经收集到哪些法定证据?(分类列举)

答:本案收集到的法定证据有:

物证:李大龙在现场留下的鞋印,并在李大龙家中搜出的金链、10000余元现金以及三角刮刀等

被害人陈述:张小妹口述李大龙的砍人事实和抢去的金项链、现金14000余元。鉴定结论:鞋印、血型鉴定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证人证言

(2)本案中已经搜集到那些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有:现场鞋印;被害人供词。

间接证据有:在李家搜出的物证

二、问答题:

1、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有罪案件主要事实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有哪些?

答: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有罪的情况下,必须遵守以下规则:(1)应审查间接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法律性,只有客观存在的、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且为法律容许的证据方可采用;(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即有关犯罪时间、地点、过程、手段、工具、后果、目的、动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等,都有相应的证据证明;(3)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如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地排除;(4)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的,确凿无疑的。

2、如何理解与监视居住的区别?

答: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不同:

1、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遵守的义务有:(1)未经执行机关批淮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但会见其聘请的律师不需要经过批准。而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规定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住处,而无上述两项规定。

2、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变更为监视居住,而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变更为取保候审。

3、两者的期限也不相同。《刑事诉讼法》58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嫌疑人、被告人取保侯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而监视居住无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的要求。

刑事诉讼法作业3

一、案例分析题:

1、问题:本案应由公、检、法哪一机关直接受理?理由是什么?

答:本案应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公安机关是国家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公共安全,预防和制止犯罪活动的专门机关,战斗在同犯罪斗争的第一线,在刑事诉讼中专门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在我国侦查体系中主要是侦查机关,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其它所有刑事案件,都有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本案不属于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所以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

2、问题:在本案的侦查中,侦查人员收集证据存在哪些问题?,答:公安人员在办案中应该按司法政策办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

公安机关在执行拘留时应持有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拘留证》,应将《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向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被拘留人应在《拘留证》上签名并按指印。拒绝签名和按指印的,执行拘留 的人员应予以注明。

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过程中,侦查人员有刑讯逼供行为,属违法行为。在没有经过法院审判前,不能指控犯罪嫌疑人有罪,不能用威胁的方法让犯罪嫌疑人提供证据,也不能只凭口供去收集证据,公安机关无权对犯罪嫌疑人从重处罚。

3、问题:(1)检察机关在本案诉讼中有哪些违讼程序规定的情况,为什么?

答: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后到公安机关签发逮捕证,必须有公安机关执行并且两人以上去执行。

(2)法院在一审时有哪些做法不符合刑事诉讼有关法律的规定,为什么?

答:法院在一审时,合议庭决定中止审理是错的,应该是休庭,公诉人发现新的犯罪嫌疑不能当庭指控,应作出“补充侦查的决定”。不能因此而“延期审理”,应另案起诉,另案审理,对挪用公款罪证据不足,法院应作出“无罪”的判决。对贪污案法院可以决定“延期审理”。

(3)法院落在二审时有哪些作法不符合刑事诉讼有关法律的规定,为什么?

答:二审法院应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书。二审在上诉期满后做出准予撤回上诉的决定书也是错误的。

刑事诉讼法作业4

一、案例分析题:

1、问题:二审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答:二审法院的做法正确。针对本案中的情况: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用判决改判,不得发回重审,改判时应遵守上诉不加刑的原则。

2、问:本案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是否合理?理由是什么?答:本案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展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是合法的。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有可无检察院不抗诉的,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作出予以核准的裁定;认为原判较重,不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可以直接改判;如果认为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或者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发回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3、试分析案例中公、检、法机关行为的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公安机关对其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应在3日内报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在特殊情况下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依法可延长1-4日。本案中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民超过了这个期限。对于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已经接到通知,立即应对被拘留人予以释放,并有义务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接受其法律监督。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措施的条件应依法改变强制措施。

本案的不当之一处有:(1)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批准逮捕已超过期限(2)公安机关在未被批

刑事诉讼法学模拟试题四 篇6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取保候审

2.书证

3.抗诉

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上诉人章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某市中级法院审理该案后认为,一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对章某的盗窃罪和抢劫罪判处的刑罚不当,一审判决两罪刑罚分别为2年和9年,合并执行10年,准确量刑应分别为5年和7年。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二审法院应如何做出决定?

A.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7年,合并执行11年

B.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7年,合并执行仍10年

C.维持一审判决

D.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2.下列人中,不应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负赔偿责任的是()

A.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B.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C.刑事被告人的配偶或子女

D.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3.赵某与罗某系邻居。两人常因日常小事纠纷不断。某日,两人又起纠纷,争吵中罗某抄起木棍,打在赵某头上,致使其严重脑震荡,左耳失聪。赵某因此受重伤而报至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本案系邻里纠纷,以民事调解为宜,不予立案,越某又告知检察院,检察院以同样理由不予立案。赵某即将此案诉至法院。下列选项中,法院在决定是否立案之前不需要进行审查的是()。

A.本院是否有管辖权

B.自诉人是否有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C.赵某是否为被害人

D.被告人是否会提起反诉

4.下列案件中,可以由审判员独任审判的是()。

A.自诉案件B.公诉案件

C.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D.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5.在侦查过程,有权批准进行侦查实验的是()。

A.侦察员B.法院的院长

C.公安局局长D.检察长

6.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如果被告人在押,应当()。

A.在判决生效后立即释放B.立即释放

C.改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D.在其表示不上诉后立即释放

7.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方式为()。

A.开庭审理B.书面审理

C.讯问调查式审理D.开庭审理或讯问调查式审理

8.赵某在路旁发现一具尸体,他应该立即向公安机关()。

A.报案B.控告

C.举报D.立案

9.下列证据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A.证人关于被害人品行的证言B.被害人关于张某抢劫其财物的陈述

C.鉴定结论D.杀人凶器

10.无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是()。

A.上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选项所列案件中,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有()。

A.大港列车机务段段长聂天明挪用公款案

B.新港邮电局投递员马海明私拆邮件案

C.海天公司经理吴月明非法拘禁案

D.新生监狱管教员李文明私放罪犯案

2.讯问犯罪嫌疑人应遵循的程序有()。

A.侦查人员2人以上

B.被告人应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一切提问

C.须出示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D.拘留或逮捕了的被告,在拘留或逮捕后24小时进行讯问

3.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被害人()。

A.可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

B.对维持不起诉决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C.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可以提出上诉

4.在刑事诉讼中,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有()。

A.对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B.对依法可以判处管制或拘役的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C.告诉才处理的D.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5.判决与裁定的区别是()。

A.解决的问题性质不同

B.一个案件只能作出一个判决,但裁定在一个案件中可以作出几个

C.上诉的期限不同

D.判决书局限于书面式;裁定则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2.试述逮捕的概念和条件。

3.试述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内容及其在适用上应受的限制。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某区法院审理一起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被告人孙某,男,15岁,系某校初中三年级学生。1997年11月某日与本校另一学生打架,致其重伤。开庭前,法院在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告知他可以委托辩护人为其辩护,被告人因不愿增加家庭负担,表示不委托辩护人。区法院遂将被告人的这一意见记录在案,于十日后开庭审理。被告人所在学校为加强校纪教育,征得法院同意后,选派了五名学生干部参加旁听审判,并要他们回校后向各自班级作宣传教育。经法庭审理,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3年。审判后,孙某表示服判不上诉。孙某的父亲不服提出上诉,同时为孙某委托律师参加二审。

请回答:该案在审理中存在那些问题?

刑事诉讼法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2.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

3.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或发现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提请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并予以纠正的审判监督行为。

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者人民检察院所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2.C3.D4.C5.C

6.B7.A8.A9.B10.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AD2.ACD3.ABC4.ABCD5.ABCD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刑事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2分)

刑事证据的特征:

(1)证据的客观性。(2分)

(2)证据的相关性。(2分)

(3)证据的合法性。(2分)

2.逮捕的概念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最为严厉的一种,是在一定时期内暂时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2分)条件:

其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分)

其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2分)

其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2分)

3.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刑罚的审判原则。(4分)

上诉不加刑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第二审人民法院都不能加重被告人的刑罚。(2分)在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中,第二审法院就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2分)

五、案例分析(15分)

1.法院在本案的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

(1)没有为未成年人指定辩护人(3分)。本案中被告人孙某15周岁,属于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的规定,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3分)。该案一审时,人民法院在没有指定辩护人的情况下,即开庭审理,严重违反了诉讼程序。(1分)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篇7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指导思想下, 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运行方式, 是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种总体性的表现。诉讼法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适用性, 要求掌握比较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诉讼法学知识, 毕业后能够胜任诉刑事诉讼法教学、科研以及立法、司法等实务工作。

1 我国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随着刑事诉讼法典的诞生到“大修”, 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为诉讼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血液, 诉讼法学研究生活跃在我国司法的各个领域, 但也应该深刻的认识到, 现行的我国诉讼法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

1.1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理论与实践本应是互动的, 诉讼法学的实践性, 使得其研究生培养过程在关注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是诉讼法理论研究, 其理论来源及关注点也应该是日常的司法实践, 然而在我国的诉讼法研究生培养中 (尤其是学术性研究生) 司法实务能力的培养往往得不到重视, 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1.2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脱节。

我国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实体法教学与程序法教学偏重不同,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脱节,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掌握完整的程序法知识的基础, 导致教学效益的事倍功半。

1.3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理论法学与部门法学的脱节。

长期以来, 我国诉讼法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理论法学与部门法学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 诉讼法教学中的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重知识轻方法, 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相互脱节, 以致出现法学理论上的矛盾现象。

1.4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脱节。

在我国的诉讼法研究生培养中, 对于诉讼法的理论的教学研究, 有关国内法的与有关国际法的存在脱节现象, 法学基础理论学界忽视国内部门法和国际法的情况更为明显。国际法的缺位对于我国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十分有害。

2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导向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该与学科性质相适应, 否则会南辕北辙, 与培养方案初衷相反。就其性质而言, 诉讼法学主要归属于社会科学, 但同时其知识体系又涉及自然科学与规范科学等。诉讼法学不仅是科学的知识体系, 而且还是一门技术, 技术的主要成分则在于实用。诉讼法学的学习, 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获取, 同时更多的在于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阶段, 诉讼法学教育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诉讼法学研究生应深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在诉讼法研究生阶段, 要有明确的专业方向, 研究生教学应根据诉讼法学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系统科学的教学课程安排。法学研究生理论课程的教学旨在教授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 引导研究生能够检索阅读相关文献, 这就需要教师以更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引导诉讼法学研究生学习。

2.2 法学研究生教学应注重培养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思维, 是指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最基本的工作素养。研究生阶段学生对法学基础知识已经有一定掌握的情况下, 应着重培养其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目前, 我国法学研究生课程依然以法律理论分析、法律规范阐释、以及法律体系的讲解之上, “教师讲, 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大量存在于当代的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中, 教育方法也缺乏对研究生法律思维的启发性培养。

2.3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应注重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结合。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旨在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法律科研人才和实务人才。法学研究生教学, 应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在法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 应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运用, 在注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素养的同时, 加强培养研究生对诉讼法学的兴趣, 提高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扩展

3.1 课程设置方面: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师应逐步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学科建设上, 除极少数主干课程外, 主要开设选修课, 减少繁琐的必修科目, 扩大选修课的范围, 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 强化课程结构的逻辑性与规范性, 根据实践的需求及时增加新的课程, 引入新的课题与研究点, 尤其增加与特定领域相关的课程。

3.2 师资配置方面:

法学师资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培训途径的闭塞和师资队伍中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已经成为新形势下, 特别是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竞争中, 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一难题, 必须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 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使其能够真正成为诉讼法研究生学习生活成才路途中的领路人。其次各大院校可以适当遴选一些法律实务界具有丰富经验同时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律师检察官法官担任专职培养人的工作, 使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司法实务, 锻炼其司法修养等。

3.3 教学评价方面。

在诉讼法学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中学校不能仅仅用局限于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原创精神, 更不能将一门强调思辨的学科变成一部死记硬背的流水账, 而是需要激发研究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各学校可以采取措施, 将司法考试与诉讼法研究生教育教学二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借助司法考试的推动促进法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促进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朝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3.4 教学方法方面。

适当加强制度建设以尊重导师的主观能动性, 不过多的干涉取缔导师的教学计划与社会实践计划,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讨案例教学方法, 法律诊所式教学方式、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方法等教学形式。相对于“灌输式”的理论讲授式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和研究;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 通过法律诊所的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应用。诊所法律教育已经走出美国, 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 是众多国家法律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同时在研究生教学中, 也可以引入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方法。尝试两位导师甚至多位导师共同授课, 由不同的导师对同一问题进行解读, 并相互展开讨论, 通过导师之间互动带动师生间互动, 鼓励学生多多参加实践活动, 去各种法律岗位实习学习, 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途径使研究生能真正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需要结合起来。

总之, 如何改进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导师、研究生本人以及管理者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和配合, 需要加强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估、学位论文、就业指导等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控。

摘要:熟识诉讼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关系刑事司法能否顺利实行的关键因素,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诉讼法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着缺陷, 不能满足司法实践对于诉讼实用人才的需要, 本文就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缺陷进行探讨, 以求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张贤明, 陈彬, 刘阁.具有环保特色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J].广州化工, 2013 (1) .

[2]吴晓求, 宋东霞, 李艳丽等.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的调研[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5) :6-10.

[3]王刚等.新形势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与管理, 2008, 10 (4) :112-115.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 篇8

关键词:属性;交叉性;综合性;法律关系;法律多样性

环境法学的基本属性是法学,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是如何教学实践中保持其作为法学学科的特征。环境法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其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与传统的法学学科不同的是对其权利义务的理解要借助相关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授课时如果不注意其法学的学科属性,就会把它讲授成环境科学或者环境经济学或生态学。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好分寸,突出其学科的属性,是每个老师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 环境法学的特性

环境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传统的民商法学、宪法和行政法等学科相比较,呈现出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

(一)交叉性

环境法学是在环境问题的产生并日益严重的状况下产生的,主要是以环境危机的法律治理为中心的环境法律知识体系,着重调整的是与环境开发、利用相关的利益关系,但是因为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相交叉。如果对这些学科一点都不了解,一定会妨碍对环境法学的理解,例如,不懂得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就无法理解环境的外部性问题,更难以理解外部性的内部化的法律设置。不了解生态学和化学,对于技术性很强的环境标准理解也会困难重重。这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在环境法学中,是学生理解、掌握环境法律知识体系的基础。也就是说,对环境法学的理解是离不开这些相关的知识支持。

(二)综合性

综合性主要指环境法学应对环境问题手段的多样性。环境法学的调整对象与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大气、土地、生物、人类等等,其法律关系也非常复杂,与环境开发、利用、保护等广泛的社会关系有关,这决定了其调整手段必须公法与私法多种手段参与,才能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同时,环境保护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公民环境意识与教育,因而环境法必须考虑现时的公共政策与国民的环境文化等等。

(三)技术性

技术性是环境法学最具特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各种各样的环境标准,包括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环境标准是一种环境法律规范,当然拥有法律效力。无论是大气污染方面的排污标准、水污染防治的排污标准,还是有毒有害物质等标准,都是建立在对该领域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视角上看,环境法主要是通过调整人类与环境有关的活动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无疑会涉及自然的规律与人类活动的规律。因而,环境法的规范与传统规范最大的区别在于将技术、操作规程、工艺技术等因素融进其法律规范中。

二、环境法学学科性质的体现

(一)法律关系的强调

能够体现法律属性最典型的知识无非是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一般包括法律的主体、权利义务与客体。虽然环境法涉及方方面面,其调整对象与范围广泛,但是一个不能忽视环节是必须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环境法要解决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并通过人类利益关系的调整去促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利益的载体肯定不能离开主体对权利的享受与义务与承担。只要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其他形形色色的环境因素、科学因素、经济因素都是次要问题。另外,虽然环境问题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只要我们抓住法律客体的特点,分清主体的种类,就能清晰地掌握环境法律关系的相关要素,达到了教学的效果。不管环境问题有多复杂,环境法的切入方式总是从利益开始,而利益关系一定是主体的利益。法律主体、权利与义务是法学学科的标识。

(二)案例的引入

除了主体、法律关系内容与客体外,另一个体现法学特色的知识体系就是案例。案例教学是法学教育最具特色的方法之一。法律制定的目的是定纷止争,解决纠纷和提供救济方式。离开案例教学,不但会使法学教育失去活力,使法律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而且会背离了法律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在环境法学的教学实践中,利用案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好理解法律原理与制度设计。另一方面,在案件的纷争和解决中,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实施途径与效果。环境法学的内容由许多跨学科的知识和原则、环境公共政策与国家的规划组成,其表象与传统法学相比区别较大,而现实中学生往往欲拿传统法来比较,因而,相关的案例的引入,就非常必要。如在讲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时,穿插了“北京圆明园防水渗透工程的环评问题” 和“2006年环保总局的环评风暴”等案例,让学生结合现实中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环评中的实体性问题和程序性问题,从公众参与、权利救济等具体的因素去理解制度实施的效果,这不但增加讲课的法律属性,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法律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法律价值理念的串联

任何法律形式都离不开法律价值观的支撑,公平、正义、安全、效率、秩序这些价值要素虽然在不同的时空其重要性会有所侧重,但都是法律的价值追求,尤其是公平、正义成为法律的永恒价值。不同学科所追求的价值是不同的,如经济学是追求效率最大化,伦理学追求幸福观、政治学追求正当性等等,只有法律把公平、正义作为永恒的价值。因此,在讲述环境法学的实践中,如何通过制度的设计和权利的救济来体现环境公平与环境正义的价值追求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恰恰是环境法学其法学属性的最好体现。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可持续发展观中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强调不分地位、种族与国籍,每个人都享受平等的环境权利;而且当代人对环境权利的享受不能以损害下一代享受环境的权利,以体现对下一代的环境保护。通过环境侵害中侵害主体与被侵害主体的不平等地位的区分与解,说明环境法律基于受害人的弱势地位的原因,环境法律应该通过倾斜保护原则,对被告(侵害人)课以加重的义务,以体现环境法对实质公平的追求。具体就是在环境侵权中采用举证倒置,在民事环境侵权中的损害赔偿中,违法性不是侵害的构成要件等方面来落实法律的价值目标。

三、强调环境法学学科属性的意义

(一) 法律的多样性

任何法律的出现都是社会需求的反映。从最早的习惯、道德发展到法律,都是社会不断发展对制度的诉求。从传统的刑法、民商法到宪法、行政法、经济法、环境法和劳动法、体现法律的社会化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传统法律形式无法解决新的社会问题,必然导致新的法律形式的不断涌现,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如以环境危机为代表的各种公共事件,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德国学者贝克谓之“风险社会”的时代,与应对风险有关的法律也不断出现,像危机管理法、非常立法等法律应运而生。

(二) 法律的局限性

在环境法学这样处于边缘地位的学科中强调其法学属性,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独步领会法律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认识到法律存在着局限性。学习法律的人们,可能在形成法律思维的同时,也容易滋生法律万能的“泛法律主义”倾向,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例如,在环境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到底哪些环境因素,才是环境法调整的对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界定,对学生们理解法律的功能与作用十分重要。我们经常会以太阳为例子,来说明环境法不能调整太阳的运动是因为人类对太阳的不可控制性,因而得出结论是环境法只能调整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的对象;我们还经常用“动物园的动物是民法调整的对象而不是环境法调整的对象是因为其脱离了自然界,其环境功能的缺损”作为例子,说明不同时空中环境法调整范围与边界。通过这些例子来理解法律的功能与作用,使学生能够以此认识法律的作用是有局限的。除了法律之外,还有道德、宗教、政策、信用和习惯等手段参与社会的管理与调节。

(三) 法律发展性

环境法学是近几十年法律学科发展最迅速的学科,其法律形式、理念与制度对传统法律的冲击很大,有学者称为“革命的环境法学”。例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一环境法上的价值理念已经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发展,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学中的预防原则,已经影响到刑法、民法等传统学科,这些传统学科试图进行制度创新,改变其事后调整性,难于应对风险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一些社会关系,目的是克服法律的滞后性。从环境法学与其他法律学科的关系入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法律的性质,领会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来体会法律的发展性,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这样既能加深对该学科的理解,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学校零星维修下一篇:青少儿素养的培育与引导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