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原则

2024-07-10

刑事诉讼原则(共12篇)

刑事诉讼原则 篇1

摘要: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中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对于规范刑事诉讼程序的开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时, 基本原则也是刑事诉讼法立法理念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价值取向出发, 通过解读几种典型的基本原则来探析其在诉讼程序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刑事诉讼,基本原则,诉讼程序

一、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一)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界定。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对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以及其他相关国家司法机关和包括刑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等在内的刑事诉讼参与人在进行刑事诉讼程序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各种行为的法律准则,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任何与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相违背的诉讼活动或诉讼行为都是无效的。而且,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遵守必须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 体现在各方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各个方面, 而不是仅仅体现在某个或者某几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在实践中, 一些刑事诉讼原则只是暂时地存在于某个特定的诉讼程序阶段, 如两审终审、审判公开等等, 由于这些原则不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 因而这些原则不应成为基本原则。因为世界各国具体国情的不同以及具体法律文化的不同, 所以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在不同国家具有其本国特色的规定和体现。在大陆法系国家,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国家公权力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一般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英美法系国家,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更多地体现在突出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主动性, 赋予其更多的诉讼权利与国家公权力相抗衡, 在这种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影响下,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往往处于相对比较被动的位置, 一般不会对诉讼程序进行过多的干预, 而只是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对诉讼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司法指导, 审判人员的职能主要是主持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开展, 所以英美法系的审判人员相对于大陆法系的审判人员来说更具有“旁听者”的行为特征。

(二)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立法价值取向。

由于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各方诉讼参与者和国家司法机关的重要行为准则, 因此,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立法价值取向成为了刑事诉讼理论界和实务界所热衷于研究的对象。虽然不同国家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有着不同的立法价值取向, 但是, 目前从全世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立法趋势来看, 其价值取向越来越侧重于保护在刑事诉讼中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的刑事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在最大限度上防止国家司法权对其进行不必要的侵害。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诉讼法, 其基本原则的价值取向更加倾向于大陆法系的相关立法规定。但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进行着法律移植, 持续地将外国发达国家的相关优秀立法经验应用于我国的立法实践中, 所以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立法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中国的刑事诉讼活动中来, 呈现出具有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相混合的立法特色。从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大体趋势来看, 中国立法者正在逐渐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全面保护, 尽量弱化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国家专门司法机关过于强大的公权力对刑事诉讼程序的主导, 使控辩双方的诉讼力量对比处于一种平衡的局面。

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种类较多, 如: (1)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权力原则; (2) 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原则; (3)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4)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5) 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6) 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7) 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原则; (8) 检察监督原则; (9)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10) 刑事司法主权原则; (11) 刑事司法协助原则。但是, 从目前我国司法实践来看, 最为常见的基本原则是司法机关独立行使权力原则、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和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

二、司法机关独立行使权力原则是实现程序正义的关键

就我国现阶段的刑事诉讼运行机制来讲, 法院掌握着审判权, 而且是行使审判权的唯一司法机关, 未经法院审判不得宣判任何人有罪;检察院主要负责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和滥用职权的犯罪, 如贪污受贿罪, 渎职罪、滥用职权罪等等, 另外检察院还负责对严重刑事案件的公诉和监督工作。公安机关是国家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 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 在刑事诉讼中一般的案件均由公安机关行使侦查权和对犯罪嫌疑人的执行逮捕权。监狱部门、海关的反走私部门以及国家安全部门也负有与公安机关相同或者相似的责任。为了保证国家司法权力能够得到公平公正和高效地运行, 刑事诉讼法强调各个司法职能部门要分别行使权力, 并对其他司法机关权力的行使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这也是司法机关独立行使权力原则的主要体现。设计这样的权力运行机制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各个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审判权、检察权和侦查权的行使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 防止单个司法机关因为私利而侵害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这也是人道主义的重要体现。但是,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权力并不意味着司法机关的权力行使不会受到任何控制和制约, 因为除了社会监督和其他司法机关的监督外, 各级司法机关在行使诉讼过程中还要受到人民代表大会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 充分保证司法权力能够在法定程序下进行行使和运行。

三、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的基本内涵

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作为司法权力指向的对象, 其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处于相对被动和弱势的地位, 使得控辩双方的诉讼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将极有可能受到国家公权力的非法侵害。此时, 为了使严重失衡的天平恢复到平衡状态, 刑事诉讼法特别规定了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保障诉讼权利原则顺应了刑事立法的发展潮流, 也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因而该原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刑事诉讼法中, 为保障以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为代表的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 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体现在刑事诉讼程序的各个具体环节和细节之中,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各个少数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 应当为他们翻译。并且,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混合杂居的地区, 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和文字进行审讯, 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裁定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不允许受到任何干扰, 在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被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被讯问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另外, 刑事辩护权不得受到司法机关的任何限制, 更不能够随意剥夺。要把刑事辩护权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予以维护和保障, 因此, 检察机关负有告知其有权委托辩护人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也有相关的告知义务, 在法庭进行刑事审理过程中, 审判长要宣读包括辩护权在内的各种刑事诉讼权利。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下, 当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时候, 法院应该为符合条件的某些被告人指定辩护人。通过这些制度上的设计来全面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各项诉讼权利。

刑事诉讼根据复杂程度和案件进展的不同, 可以采用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等, 但是不管在第一审刑事审判还是在第二审刑事审判或者审判监督程序中, 不论诉讼程序如何简化, 都不得取消被告人最后进行陈述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 这也是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刘敏.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辩论权之保障[J].法学, 2008

[2].陈瑞华.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法学研究, 2006

[3].沙莎.出庭实务问题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5

刑事诉讼原则 篇2

随着各类案件的不断上升,司法机关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而国家对司法机关的投入却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在国家对司法投入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如何依法公正地处理更多的案件,这是司法机关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司法界已引起高度重视,并已达成一致看法,即我国的诉讼活动应遵循诉讼经济原则。

一、诉讼经济的含义和标准

诉讼经济是指以最少的司法投入,获取最大的诉讼效益。诉讼经济这个提法来源于西方的经济效益主义程序理论,该理论是由西方经济分析法学派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所有司法活动和全部法律制度都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为目的。该理论主张运用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论法律制度及其功能,朝着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改革法律制度。强调经济效益必然涉及两个基本概念即投入和产出。前者指投入的各种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后者指获得的成果或效果。要使一种行为或过程符合经济效益要求,必须做到两点:一是使投入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二是使产出的成果达到最大化。应用到诉讼活动中,就是要求国家合理地配置司法资源,确保司法资源的耗费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使大量的案件尽快得以处理。所谓司法资源是指国家在诉讼活动中投入的成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力资源。指一定数量的法官、书记员、翻译、法警、陪审员等;2、物力资源。指办公设施、法庭设施、办案器材、监管场所建设、通讯、交通设备等;3、财力资源。指司法人员的工资福利、办案经费等;4、时间资源。指办案花费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法院在单位时间内审判活动效率的高低和耗费司法资源的多少。因此时间也是一种司法资源。

二、诉讼经济原则的现实基础和重要意义

诉讼经济原则的提出是现实的需要,取决于几个因素:

1、案件数量的急剧上升。近五年间,从我国受理一审刑事案件来看,平均每年上升7.9%;从受理经济一审案件来看,平均每年上升12.2%;从受理民事一审案件来看,平均每年上升9.9%.

2、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在诉讼活动中追求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对诉讼活动的资源投入的局限性。如果不在审判过程提高经济效益,那么司法机关就无法顺利履行其审判职能,大量的案件就可能因为来不及审判而造成积压。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富裕,对司法资源的投入总是有限的,总是跟不上案件上升的速度。因此,在诉讼活动中强调经济效益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3、司法资源具有高消耗的特点。特别是刑事审判,要耗费巨额财政收入,要比一般国家机关日常活动的耗费大。

诉讼经济原则对审判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诉讼经济原则的直接要求是提高诉讼效率。肖扬院长提出的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永恒主题,深刻地揭示了效率的重要性。在审判活动中注意诉讼经济原则的适用可以提高诉讼效率,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加快审判活动的速度,避免不必要和不合理的拖延,避免造成大量案件的积压,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诉讼经济原则对审判活动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诉讼经济原则在诉讼法中的体现

诉讼经济原则是诉讼活动应遵循的一项重要政策,体现于诉讼法的各个环节。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诉讼经济原则得以充分的体现,它已成为司法改革的基本趋势。在我国诉讼法中体现经济原则主要表现在对期限的规定以及设立两套审判程序,即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新出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的关于庭前交换证据等的规定也充分体现了经济原则。这些规定确保审判机关合理配置司法资源,达到最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四、适用诉讼经济原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诉讼经济原则的地位问题。

由于司法资源的有限和社会需求无限的矛盾才凸显出诉讼成本和诉讼效益的关系问题。它是我国诉讼活动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政策,同时也是评价和构建一项诉讼程序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没有正当的理由,人们不能使程序在运

刑事诉讼原则 篇3

关键词: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刑事诉讼;沉默权

引言

2012年3月14日,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议(第二次修改)》,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有诸多引发社会各界的争论;其中修正案在保留“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讯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的同时,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明自己有罪”的内容,即“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理论界就此规定看法不一,这些争议的存在说明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我国贯彻落实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刑事诉讼中适用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意义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解决的是刑事诉讼中的基本矛盾,即正当程序和实质真实之间的冲突。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中仍然未能在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两大理念中实现平衡,因此在我国刑事诉讼中适用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迫在眉睫。

1.有利于防止刑讯逼供

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明确规定:“严禁侦查人员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刑事诉讼法解释中第61条明确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但这种现象在司法实践中仍屡禁不止。刑讯逼供的主要目的是逼供以取得证据,其后果是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人权,这种行为不但容易造成冤假错案,而且破坏了警察和国家司法机关的形象,更是有损法律的权威和司法公正,损害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适用,将对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使得刑讯逼供取得的证据材料失去了证据效力,刑讯逼供行为对于案件的证明不能起到推进作用,反而会阻碍案件的进展,不利于行为者一方,因此也就大大降低了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的发生率。

2.有利于实现人权的保障

现代社会,人在自由精神和权利观念的影响下确立了主体性格,注重维护人的尊严、恢复人性、提高人的自由,树立新的平等观和保护人的权利。从人道主义的观点来看,“公权力强迫被告人承认自己有罪,相当于强迫被告人在自己头上戴上罪犯的枷锁,实在过于残酷而且是不人道的行为”。保障一个人的自由和人格尊严以及信仰、隐私、思想等个人情况和个人内心想法的权利是非常必要的,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就是保障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在刑事诉讼中的表现,这是强调尊重自由主义精神和个人主义精神的必然结果。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是人权保障在我国刑事诉讼司法中的突出体现。

3.有利于加强控辩双方的抗衡能力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则来源于对抗诉讼模式。在对抗式诉讼模式下以当事人举证、推动诉讼进程、实行变更原则为基本特征,在庭审中主要注重发挥控辩双方职能的作用;刑事诉讼形象被视为个人与政府的争讼,两者只有遵循“地位平等”的原则,才能进行公平且行之有效的防御与攻击,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运用有利于加强控辩双方的相互抗衡,以达到制约政府权力、揭示案件真相并保障人权的目的,如果允许强迫自证其罪,则势必损害对抗诉讼的基础。禁止强迫自证其罪是辩护方消极防御的主要形式,它体现的是证据调查活动中的竞争机制。

4.有利于案件真实性的发现

尽管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被不少人认为是妨碍追诉机关获得口供并借此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其实不然,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在保障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趋利避害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心理状态,一个人从个人利害出发,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想方设法加以掩饰,是符合人的本性的。以刑讯逼供的手段强迫犯罪嫌疑人提供证据,会使强者获得释放,而弱者将被定罪处罚。因此,强迫自证其罪固然可以使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其所犯下的罪行,但同时也会使一些“无辜”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作出虚假供述,对无辜者的强迫取供,更有可能使其被迫自认其犯罪,从而妨害案件真相的发现。

5.有利于与国际社会接轨

我国政府目前已签署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两者都明确规定了沉默权和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司法意识上已经认同沉默权和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等这些规定,并且承认了其合理的存在性,所以我国履行这些国际义务是理所当然的。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刑事立法和司法规则来看,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不同程度的规定了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顾我国刑事诉讼中确定该原则有利于实现与其他国家在刑事司法上的一致性,从而促进案件管辖权及引渡等刑事司法制度的国际合作,有利于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适用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构建

为了保障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真正的贯彻落实,就必须为其实施建立相应的支撑制度;具体可按照刑事诉讼的三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构建其适用的框架模式。

1.侦查阶段

首先,建立并完善对犯罪嫌疑人的侦查、羁押、管理制度。在现阶段我国的侦查机关权力明显过大,侦查机关控制犯罪嫌疑人的时间过长且在羁押过程中缺乏监督,同时在办案过程中也缺少对侦查活动的监督控制。因此,为了防止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讯逼供取得证据,造成大量冤假错案的出现,在侦查机关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期间,必须有侦查监督部门对犯罪嫌疑人的看押、讯问及犯罪嫌疑人交代的事实进行监管并作出详细的记录。

nlc202309051534

其次,国家司法机关应当改善侦查部门的侦查硬件条件,加大对其的资本投入以及配备相关的设备;例如在人员配备方面,可以优先从警校优秀毕业生以及侦查部队或者优秀大学毕业生中选拔;高素质的侦查人员组成的侦查部门更有利于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实现。

再次,刑事司法各部门,特别是刑事侦查部门应当对设立的各种考核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例如,逮捕率的规定就是完全没必要的,原因很简单,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不能一味的设定相同的考核标准,这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同时,上级侦查机关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当召开听证会,主动听取基层部门的意见,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标准,待制度成熟后再全面推广,要尽量避免其消极影响。

最后,明确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告知程序。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何阶段,只要警察及司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拘留、逮捕与讯问的行为,就必须明确告知其有不自证其罪的权利,同时也得告知犯罪嫌疑人有如实回答与案件有关问题的义务。以确保犯罪嫌疑人能够正确行使这项权利及履行自己的义务;在起诉时,如果侦查人员没有尽到履行告知的义务,可规定在未告知犯罪嫌疑人有不自证其罪的权利之下取得供述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合法证据。

2.审查起诉阶段

首先,应当强调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的主导作用。确立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之后,检察机关依该原则的宗旨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察与指导,有利于刑事司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人民检察院作为我国唯一的公诉机关,须依据侦查机关查清的案件事实决定是否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作出相应行为,因此人民检察院有权就侦查机关所获取的证据的来源及途径加以监督指导,从而对是否依法提起公诉作出准确判断,最终展现法律的权威。

其次,完善刑事诉讼当事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强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律师会见的权利,刑事诉讼法应当对在侦查羁押阶段不准会见律师或会见律师时需派司法人员在场的规定加以明确。完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侦查人员讯问时可以申请律师在场的权利制度的规范,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防止刑讯逼供,另一方面对侦查人员强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证其罪的行为起到证明作用。

再次,审查起诉时需移送讯问过程的录音、录像并进行审查,这是有效防止刑讯逼供的有利措施,但在中国刑事诉讼中还没有相关法律对此给予支持。很多地方的讯问室配备了这样的设备,也进行了录音、录像,但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并不将讯问时的录音、录像作为必须审查的项目,这一现象不利于判断在刑事诉讼中是否很好的遵守了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尽管我国规定在刑事司法中排除非法证据时要提供录像,但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因此,应当加强在起诉阶段对讯问录音、录像的重视程度,确立为审查起诉时必须审查的项目之一。

3.审判阶段

首先,借鉴“辩诉交易制度”。在侦查过程中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确会在某些程度上阻碍案件事实的侦查及事实的发现,所以,在鼓励犯罪嫌疑人自愿作出陈述方面我国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辩诉交易制度”是英美法系众多国家普遍都采用的激励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强迫自证其罪;又可以使得控诉机关对减刑以及免于起诉的承诺得到实现,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刑讯逼供了。借鉴国外“辩诉交易制度”可以有效的弥补禁止的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不足和缺陷。在审判阶段,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应当由审判长对被告人进行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告知,如果被告人同意起诉书中起诉的内容或部分同意,那么对被告人同意的部分就不再按照一审程序进行举证、质证及辩论,由法庭直接进行认定;如果被告人不同意起诉书中的内容,那么就对不同意的部分进行正常的一审程序,进入一审程序后,如果被告人要求保持沉默,那么对控诉方的提供的证据,被告人自己将无权辩驳,只能由辩护人进行辩护;如果被告人对控方的证据提出辩驳意见,那么他就必须回答控方提出的所有涉罪问题。

其次,完善非法口供排除规则。设立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就应当确立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一切利用违法手段收集的证据都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排除是被告人自愿的供述的。对非法口供的举证责任应当由控诉监督机关承担,对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得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口供,无论真实与否都必须予以排除,而且法官对此也没有自由裁权。

五、结语

承认并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是“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核心价值所在。在该原则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拥有作为人的人格尊严,享有人最基本的话语权,因此,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可以说是人类在通向文明斗争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刑事诉讼原则 篇4

近年来, 冤假错案时常震惊着法学界, 也震惊着国人, 同时也在拷问着刑事追诉机关。“佘祥林”、“胥敬祥”、“杜培武”、“赵作海”, 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 但却让人感到无比的气愤与悲哀。以“佘祥林”案件为例, 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祥林死刑, 佘祥林不服, 提起上诉, 湖北省高院在审判中发现了不能定罪的五大疑点, 但是没有以证据不足改判无罪, 而是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裁定发回重审。随后, 京山县法院虽然证据不足但也没有根据“疑罪从无”原则将佘祥林无罪释放, 而是根据“疑罪从轻”、“疑罪从赎”之原则, 判处佘祥林有期徒刑15年, 剥夺政治权利5年。

我们不禁要问:有罪甚至是死刑判决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 从有罪判决到无罪昭雪, 我们的刑事诉讼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究竟是什么诉讼理念致使司法机关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冤假错案?为此, 法学界进行了长时间的反思和讨论, 终于发现更深的原因是我们的制度设计、诉讼观念为有罪推定原则深深影响而不能自拔, 我们缺乏国际公认的现代刑事诉讼程序的基石——无罪推定原则。试想一下, 如果无罪推定原则得以真正的确立, 上述案件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为此, 我们需要重新昭示无罪推定原则。

2 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与确立

2.1 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

无罪推定是现代刑事司法的基石, 是国际刑事司法公认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衡量一国刑事司法文明的标志性要求之一。因而, 这一原则不但为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所确认, 也为现代各法治国家所践行。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任何人在未经依法确定有罪以前, 应假定其无罪。无罪推定是针对封建制下纠问式刑事诉讼中的有罪推定而言的, 即被指控犯罪的人, 在法律上可以视为罪犯, 并给予相应的处理。虽然无罪推定的思想由来已久, 但被认为最早比较完整地阐述无罪推定思想的, 是意大利法学家贝卡里亚。1764年, 贝卡里亚针对纠问式诉讼的非人道和非理性, 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 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 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在此基础上, 法国1789 年《人权宣言》第9 条规定:“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有罪以前, 应当被假定为无罪。”无罪推定原则正式得以确立。《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均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代表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刑法最新进展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66条亦明确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

2.2 无罪推定原则的扩展含义

无罪推定是被追诉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我们应当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无罪推定原则, 也就是说应当从全社会的视野来看这个问题, 而不是仅仅限于刑事被追诉人, 应将无罪推定定位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安定生活所必需的一项基本权利。原因是, 依据此原则, 任何人在未被判决有罪以前, 都应当被推定为无罪;相反, 如果实行有罪推定, 那么任何公民都将生活在危险当中, 都可能随时被要求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势必导致国家权力的横行。

无罪推定的扩展含义是伴随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功能强化而实现的, 某种意义上, 无罪推定与人权保障几乎成为同等概念。但是, 被追诉人在定罪前被视为无罪, 并不是说他就完整地享有一般公众所享有的权利。正确的理解是, 无罪推定设置了对待被追诉人的底线, 即他不应被当作罪犯对待, 对他采取的措施不应带有刑罚性。但无罪推定并不排斥国家为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 对被追诉人的权利进行一定的限制。

3 对《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争论

1997年《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由此在法学界展开了一场我国是否已确定了无罪推定原则的争论。归纳起来, 有三种意见:“肯定说”认为, 该条规定表明我国刑事诉讼中确认了无罪推定原则;“否定说”认为, 该条规定并不是无罪推定, 中国刑事诉讼采用的是实事求是原则, 而非无罪推定原则;“折中说”认为, 该条规定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 但并没有采用“无罪推定”的表述, 以免引起思想混乱。在笔者看来, 我国刑事诉讼中并没有确认无罪推定原则。

第一, 此条规定的主要目的是统一定罪权, 即定罪权由法院统一行使, 且法院确定任何人有罪须经依法判决。

第二, 立法者也不承认无罪推定原则。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过程中, 专家建议稿建议明确规定该原则, 但没有被立法机关采纳。负责修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主任顾昂然解释道:“封建社会采取有罪推定的原则, 资产阶级针对有罪推定, 提出了无罪推定。我们坚决反对有罪推定, 但也不是西方国家那种无罪推定, 而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第三, 就司法实践而言, 公安司法机关并没有根据无罪推定的要求对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 “沉默权”对嫌疑人、被告人来讲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并且, “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 应当如实回答”, “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如果被追诉人拒绝回答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的提问, 或者撒谎, 或者一味地消极否认, 会被视为“抗拒”。如果法院最终判决他有罪, 他将会被“酌情”从中处罚。“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在我国也是不可能的。再加上我国绝大多数被追诉人在定案处理之前基本上处于羁押的状态及刑讯逼供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等因素, 可以说, 在我国不存在无罪推定原则。相反, 极易导致对被追诉人的有罪推定。

4 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确立对策

4.1 无罪推定原则的价值

无罪推定作为保障人权的一项基本原则,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在程序上, 它能解决在经法院依法最终作出判决确定有罪之前如何确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问题, 它要求应先把嫌疑人、被告人作为无罪的人来看待。第二, 在实体上, 它为解决一直困扰着法官的“疑罪”案件找到了答案——“疑罪从无”。正所谓, “释放20个有罪者要胜过谴责一个无辜者”。因为无罪推定原则的地位, 因为无罪推定原则的现实价值, 也因为我们的司法现状, 我国刑事诉讼中应当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以提升司法文明, 保障人权, 促进法治的实现。

4.2 我国刑事诉讼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对策

(1) 转变法律观念, 提高对于无罪推定原则的认识。

无罪推定原则体现了这样一种法律观念:尊崇个人价值, 尊重个人人格及权益, 反对政府借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而肆意侵害个人权益;政府在剥夺公民的自由、财产和生命等实体权益时, 必须在程序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因而要在我国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首先应解决的就是法律价值观念的更新与改变。我们的司法队伍及当前的法制环境应该自觉接受它, 遵守它, 要逐渐地摒弃“有罪推定”观念。当然, “有罪推定”已然成为一种极具惯性的思维, 且直至今天仍然禁锢着不少司法官员的头脑。基于这一现状, 应当承认, 若想让司法机关真正接受“无罪推定”原则及其蕴涵的法治理念, 恐怕还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法律观念的转变过程。

(2) 无罪原则应当入宪。

如前所述, 无罪推定几乎与人权保障为同一概念, 它保障的不仅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 而是全体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放眼望去, 当今世界主要法治国家和地区, 除少数将这一原则规定在刑事诉讼法中外, 大多将其确立于宪法中。我国香港、澳门亦是如此。宪法乃国家根本大法, 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宪法地位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它的重视程度。

(3) 修改《刑事诉讼法》第12条, 明确无罪推定原则。

可以修改为:“任何公民在未经人民法院依法最终判决有罪之前, 应视为无罪。”

(4) 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沉默权。

美国最高法院和欧洲人权法院都有支持将沉默权作为无罪推定内在要求的判决。无罪推定作为司法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体现着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为确保无罪推定原则的顺利实现, 应当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沉默权。沉默权的享有是保证无罪推定的基础性条件。司法实践中, 由于司法机关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视口供为“证据之王”, 从而导致司法实践中的刑讯逼供不能有效遏制。

(5) 贯彻“疑罪从无”规则。

所谓“疑罪从无”, 是指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也不能完全排除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嫌疑, 根据无罪推定原则, 对刑事被告人宣告无罪。可见, “疑罪从无”系无罪推定原则派生的一项规则。“疑罪从无”被现代法治国家的刑事立法与司法普遍认可, 是现代司法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事实及历史证明, 我国长期奉行的“疑罪从轻”、“疑罪从赎”必将被“疑罪从无”所替代。一方面, 可以防止公安司法人员滥用刑罚权, 提高他们的人权保障意识;另一方面, 可以促进公安司法机关提高证明犯罪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6)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真正得到贯彻与落实。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 为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虽然这一规定, 还有诸多缺陷。但我们应当看到, 它在非法证据的排除上已经比《刑事诉讼法》前进了很多步。我们更应当认识到, 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不是“为了排除而排除”。其确立的真正用意是通过排除非法证据来禁止侦查、检察人员肆意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 从而使公民不会因为侦查权、检察权的滥用而遭受任意的搜查、扣押与羁押, 甚至受到残酷的刑讯逼供, 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也才能切实得到维护。

我们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 谁也不希望再有“佘祥林”、“赵作海”这样的冤假错案发生, 而要避免这种不和谐的事件发生, 就必须从观念、制度建设到司法实践中真正贯彻无罪推定原则, 控辩审三方各司其职、各享其权。

摘要:无罪推定原则对于是实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具有重要的价值。无罪推定已是被追诉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而我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均将无罪推定原则拒之门外。我国刑事诉讼中应当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应当转变法律观念、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宪法地位、确立沉默权、贯彻疑罪从无规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刑事诉讼原则 篇5

则篇

1.职权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2.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分工负责,要求公、检、法三机关在进行刑事诉讼时,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推诿。互相配合,要求公、检、法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互相支持,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互相制约,要求公、检、法三机关按照法律的规定,分别把关,互相制衡,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保证公正准确地开展诉讼活动。

3.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原则

该原则又称依靠群众原则,要求公安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把专门机关的业务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一方面,公安司法机关想念群众,尊重群众,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加强专门机关的工作,提高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

4.法院统一定罪原则

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篇6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诚实信用原则;适用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

诚实信用原则具有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双重特点。从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法学的发展过程中来看,诚实信用原则起源于罗马法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1]。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履行契约中规定的义务,还要履行因契约引发的附随义务。因此,基于诚实契约引发的纠纷,为了使该纠纷的解决合乎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法官可以根据公平正义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进行适当的干预。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必须公正和诚实、善意[2]。”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条对其作了相关的规定,使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定化和条文化,这对我国民事司法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即在解决民事纠纷的过程中,哪些主体适用该原则,在个案中客体的界限和不遵守该原则应受到怎样的惩罚。

1.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的适用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首先是作为对当事人“真实义务”这一主要义务的补充而产生的,是对诉讼主体在诉讼过程中意思自治的限制。

(1)禁止在诉讼过程中作不真实的行为。禁止在诉讼中作不真实的行为,该行为的结果是影响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裁定,使法院做出违背公平正义的价值评价。所以,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实施不真实行为,对法院不产生相应的约束力。

(2)禁止当事人以不正当方式取得对自己有利的诉讼地位。当事人以不正当方式取得不利于对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比如:以不正当方式获取案件管辖,这种行为将损害对方当事人在诉讼中平等、合法的地位,从而使审判结果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3)禁止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每个主体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对应承担一定的义务。在民事审判过程中,法律不仅赋予诉讼主体充分的诉讼权利,而且也使其负担一定的诉讼义务。法律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应当依法行使权利,禁止滥用诉讼权利。

(4)禁止反悔和矛盾行为。禁止反悔和矛盾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诉讼外实施某种与诉讼或审判结果有利害关系的行为,这使对方当事人相信该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将对其产生的一定的法律状态,以此来决定对方当事人的行为。法院只要认为对方当事人的相信是合理的,就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5)禁止诉讼中的突袭行为。若一方当事人故意将已经获得的证据隐藏起来,以备在诉讼过程中进行突袭行为,迫使对方当事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这种行为违背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诉讼中缺乏诚意,应当予以禁止。

2.诚实信用原则对人民法院的适用

由于存在多种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在当事人实施诉讼行为时提出来的要求,也是作为一方诉讼主体的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应秉持诚信、善意、公平的原则。只有遵循这个原则,才能调节各种价值、利益冲突,从而实现法律应有的价值目标。

(1)禁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不可避免的存在滞后性、不确定性。因此,人民法官在解决纠纷时,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循着诚信、公平等原则行使自由裁量权。

(2)禁止审理过程中的突袭裁判。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等。其中,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作为民事诉讼的重要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解决纠纷过程中不能过多干预当事人行使权利。在审判中为了避免出现突然裁判的情况,人民法院应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和辩论权。只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的判决才能令当事人和社会信服,使法律价值的约束力和影响力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的意识中,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律素养,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3)尊重民事纠纷主体的诉讼权利。民事纠纷主体具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因此,在民事诉讼中,法官应诚实对待民事纠纷主体,与其保持同等的诉讼距离。在对证据进行认定时,应同等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加以评价。

3.诚实信用原则对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适用

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代理人、鉴定人、证人、翻译人及勘验人员。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其他诉讼参与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也必须循着诚信、善意的要求实施与案件有关行为。例如:鉴定人不能作出与案件事实不符的鉴定意见和结果,证人不得提供虚假的陈述等行为。

三、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实践

在中国,诚实信用原则在程序法中的条文化,不仅是基于我国社会现状的真实选择,还是促进现阶段司法体制改革实践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法律现代化的要求。

第一,我国根本大法的相关条文需要在普通法中加以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1条明确规定我国公民应当合法行使权利,不得滥用权利。民事纠纷主体要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而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正是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实质,所以,这是根本大法之必然要求。

第二,司法过程中迫切需要确立诚实信用原则[3]。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民事诉讼主体实施虚假陈述、伪证等行为;恶意诉讼、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情况。基于此,该原则对调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确立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不但是道德规范,也是调整着平等民事主体的基本原则,更是解决纠纷中必须遵守的规则之一。

四、结语

无论是为了细化宪法规范,还是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均要求在我国民事程序法中增加诚实信用原则。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法律的权威性和司法的公信力,加强司法裁判的作用,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9.

[2]张卫平主编.民事诉讼法学[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79.

[3]王丹.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適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1-42.

作者简介: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原则 篇7

目前我国刑事法学界对刑事和解制度适用原则的论述并不多, 主要见于地方性司法机关制定的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文件。简要综述如下: (1) 自愿原则。强调刑事和解中当事人双方的自愿参与、自愿决定权, 并采取相应制度予以保障, 例如, 要告知当事人和解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在审判阶段实行调解法官与审判法官的分离。 (2) 公平正义原则、均衡原则、双向保护原则、注重社会效果的原则。强调维持加害人、被害人和公共利益的平衡, 防止以钱买刑、漫天要价, 防止犯罪人过分承担惩罚性赔偿而忽视其权益的保障。 (3) 禁止不当差别原则。强调同样情况同样对待, 对不同案件的行为人和同一案件的不同犯罪人平等对待。 (4) 公权介入原则、有限和解原则。和解程序和内容受司法机关的监督控制, 公权启动原则即强调刑事和解程序必须由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根据需要启动。 (5) 合法原则、合法守德原则。这也是被学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的原则。 (6) 正当程序原则。包括国家专门机关中立原则, 应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遵循程序规范的原则, 坚持执法的规范化, 实行内部的监督制约规范, 这既是保护检察干警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司法不公的需要, 规范合法原则即刑事和解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规范进行;各司其职原则即在和解的过程中, 将民事调解交由专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 和解后犯罪嫌疑人的矫治由社区负责;坚持公开原则。 (7) 确保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保密性原则。

二、刑事和解制度应确立的基本原则

作为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基本原则, 至少应满足两个要求:第一, 必须是在整个刑事和解过程中或大部分刑事和解过程中都始终贯彻、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原则, 适用阶段上具有全局性。第二, 必须是效力上具有根本性地位的原则, 是作为具体制度指导依据而非具体制度本身的原则。基于这两点限制, 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基本原则应包括:

(一) 平等自愿原则

平等自愿原则是指, 加害人和被害人参与刑事和解整个过程的行为出于自己的意愿, 具有平等的地位, 其他个人和单位不得对当事人施加不正当的强制和影响, 司法机关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自愿选择和决定行为。加害人和负有赔偿责任的其他人、被害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要有真实意思表示;加害人的悔罪和赔偿必须出于自愿、真诚;被害人接受和解协议时, 对加害人的刑事责任的意见, 必须出于真实意愿。

自愿原则对刑事和解程序有以下要求: (1) 第三方应以公正的方式行使职责, 适当尊重当事方的尊严, 确保当事人相互尊重并自行找出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 随时退出机制。为了保障当事人能够自由真诚地表达交流, 当事人有随时退出调解程序的权利。调解人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这一自由。 (3) 有效的信息保障。应当保障当事人能够尽可能全面准确, 尽可能及时地获得案件信息, 而且要保证双方当事人能够平等获得。在同意参加刑事和解程序之前, 当事人应能够完全获知本人的权利、程序的性质和当事方的决定可能产生的后果, 以便自由做出是否参加刑事和解的决定, 司法机关或调解人有义务保障当事人的这些权利。 (4) 刑事和解制度的第三方保持中立。调解人在刑事和解程序中必须基于中立的态度行事, 不能偏向任何一方, 应当具有一颗公正而平等的心。程序的公正性要求是中立原则的依据之一, 公正是程序的生命所在, 为了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 第三方必须保持中立, 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二) 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和解协议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国家政策和公序良俗。和解协议虽然是当事人双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达成的合意, 但这种个人之间的合意不得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在我国这样一个法治发展中国家, 建设国家中心主义的形式法治是最重要的国家目标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构刑事和解, 为了避免对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成障碍, 就必须将其与国家的法治建设结合起来, 就必然要求在合法性原则下进行刑事和解。

(三) 和解宽缓原则

和解宽缓原则是指, 司法机关必须依法给予加害人刑事处遇。这里包括两层意思: (1) 当事人之间达成刑事和解的, 原则上应当给予加害人宽缓化处遇,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的。虽然司法裁量权属于司法机关, 但是必须依法裁量, 在加害人符合刑事和解制度要求并履行全部义务的, 没有特别理由的, 司法机关应当从宽处理。 (2) 司法机关必须依法从宽处理, 不得超出法律的界限, 禁止法外开恩。不得因为达成了刑事和解协议, 而超出法定幅度和法定条件给予加害人额外的刑事实体处遇或刑事程序处遇。当然, 依法从宽并不意味着只能对法定刑较轻的罪行免于刑事处罚。例如未成年人故意致人重伤后, 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如果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 并非没有被免除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的可能。只是对于法定刑较重的犯罪经和解后要免于刑事追究的, 宜采用更严格的程序予以控制, 以防止权力被滥用。

摘要:刑事和解制度, 充分尊重加害人与受害人的人权及其主体地位, 在不影响普遍公正的前提下化解社会纠纷与冲突, 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当今社会, 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共同体, 民主、公正、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地位不断提升, 人权、民主概念深入民心。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原则是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 它主要包括平等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司法确认原则和不得妨害国家的司法权原则、以刑事被害人利益保护为导向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和解宽缓原则。在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针政策下, 刑事和解制度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刑事和解,合法原则,和解宽缓原则

参考文献

[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4]高铭暄, 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刘宪权.刑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探析 篇8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追究刑事责任, 已经追究刑事责任的, 应当撤销案件, 或者不起诉, 或者终止审理, 或者宣告无罪: (一)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六)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据此, 根据该条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通说认为, 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这一原则的内容包括该条中的六种情形。那么, 究竟该条中哪些情形能够作为刑事诉讼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基本原则的内容?有学者认为,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 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刑事诉讼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的基本属性包括: (一) 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 体现刑事诉讼的特有本质和规律; (二)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三) 由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 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在法学理论上争议原因

该基本原则的内容之所以在法学理论上出现了模糊不清,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刑法上规定了不少行为不构成犯罪和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形, 这些情形意味着该行为不受刑事责任的追究。如果刑事诉讼法把刑法中的相关规定作为刑事诉讼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的内容, 就会导致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在刑法上和刑事诉讼法上的重复混乱, 也起不到其作为原则的意义和指导作用。第二, 在这里, 我们还必须正确区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刑事诉讼法律原则体现在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中。它既可以体现在一切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中, 也可以体现在具体某一条刑事诉讼法律规范, 还可以体现在某一条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某一段、某一项。

总而言之, 《刑事诉讼法》第15条中的六种情形是刑事诉讼终止等的法定条件, 它是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规定的综合。把两者统统放在《刑事诉讼法》第15条中, 一方面是立法技术的需要, 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为司法机关提供指导。然而, 遗憾的是, 这样的规定却带来了对另一个理论的长期模糊不清。

三、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需考虑的问题

结合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基本属性, 笔者认为:体现刑法的本质和规律的法律规范是刑法的相应基本原则的内容, 体现刑事诉讼的本质和规律的法律规范是刑事诉讼的相应基本原则的内容。据此, 要把握刑事诉讼法中这一基本原则, 必须考虑下列问题:一、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必须以刑法上的负刑事责任为前提。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实体法;刑事诉讼法是保证刑法正确实施的程序法。刑法原则体现了该不该追究刑事责任和如何追究刑事责任。二、作为刑事诉讼原则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必须是在刑诉中产生。即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须排除刑法规定。若这里的法定情形不排除刑法规定, 那么根据刑法, 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还有很多, 因而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还应当把正当防卫等等情形包括进来。三、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在刑事诉讼法上规定具有必要性。

综上所述,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要成为刑事诉讼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的内容, 必须体现:一、根据刑法, 存在刑事责任;二、刑法上没有明确规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三、根据法学理论、刑法理论或刑事政策等, 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或追究刑事责任不可能、没必要;四、刑事诉讼法对这些情形予以明确规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四、刑事诉讼法中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的探析

那么, 究竟哪些情形是该基本原则的内容呢?结合前文分析以下些情形:1、犯罪嫌疑人没有实施犯罪;2、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不认为是犯罪的;3、犯罪已过追溯时效的;4、正当防卫、紧急避险;5、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7、其它法律特别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在上述情形中, 1、2、4根据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 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3是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 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前面的论述, 刑事诉讼原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必须以刑法上的负刑事责任为前提。5、6条刑法上按照犯罪构成要件是存在刑事责任的, 但是根据法学理论或者实际情况又不能够追究或不必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刑事诉讼法对此不作相应规定, 刑事诉讼不能进行。从刑法上看, 7所指向的内容根据刑法也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但为了实现某一时期的刑事政策, 刑事诉讼法也应作相应的规定。这些规则体现了刑事诉讼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形成了一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 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作为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法定情形: (一)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二)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死亡的; (三)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任刑事责。

摘要:《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是关于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其中的六种情形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但这些却不都是刑诉法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的内容。仅从法律条文的层面对刑诉法基本原则进行分析, 不但没有搞清刑诉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而且混淆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作为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法定情形与刑法上不予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的本质差异。因此明确界分二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刑事诉讼,刑诉基本原则,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商务印书馆, 2001.

[3]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浅论刑事诉讼法原则的作用 篇9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原则,作用

关于刑事诉讼法原则的研究, 学界的争论从未止息过。本文着重于对其作用的探讨, 对其他问题或争论就不做过多论述。关于名称和定义, 本文采万毅教授硕士毕业论文的论述, 认为“在现代法治国家背景下, 刑事诉讼法原则, 区别于刑事诉讼活动原则一及其他阶段性原则, 它应当是指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的, 对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的, 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在进行或参与刑事诉讼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下面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 对刑事诉讼法原则的作用提出一些浅见, 以期对刑事诉讼法原则的研究有所增益。关于刑事诉讼原则的作用, 笔者概括为了以下几点, 分别加以论述:

一、指导作用

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指导作用在其各项作用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下面从立法, 法的实施以及法的遵守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 刑事诉讼法原则在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体系中处于根本

性规范的地位, 而且它承载着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 故而其他规范必须以它为指导而不得有所抵触或偏离, 必须反映原则的内容。而这种地位反映在立法上就是立法活动必须以刑事诉讼法原则为指导, 不得违背其精神和内在要求。

(二) 原则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 在法律英语中, “原则”一词具有以下含义:

(1) 法律的诸多规则或学说的根本的真理或学说, 是法律的其他规则或学说的基础或来源; (2) 确定的行为规则、程序或法律判决、明晰的原理或前提, 除非有更明晰的前提, 不能对之证明或反驳, 它们构成一个整体或整体的构成部分的实质, 从属于一门科学的理论部分[1]。刑事诉讼法原则在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中处于最高层级, 对具体的刑事诉讼法律规则的确立具有指导作用, 故而对其实施也当然具有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首先体现在, 由于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对法律规则的解释是必不可少的, 刑事诉讼法原则通过控制刑事诉讼法律规则的解释而对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实施起指导作用。其次, 刑事诉讼法律规定中在很多地方给了司法人员以自由裁量权, 但是这个自由裁量权不是无限制的和随意的, 给它设限的便是刑事诉讼法原则。法院在解释刑事诉讼程序规则时, 必须依据刑事诉讼法原则而进行, 法院只能依据刑事诉讼法原则对所适用的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条文进行解释, 才能将其适用于具体案件[2]。刑事诉讼法原则以其内在理性对自由裁量权加以约束, 为司法人员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了一个准则和内在要求。

(三) 法律一旦被制定出来, 就给人们的生活施加了一种规则上的约束。

这种约束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 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刑事诉讼法原则作为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体系的一部分, 也必然具有这种作用, 对人们遵守法律起到指导作用, 告诉人们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应当遵守哪些规则和原则, 一旦违反了这些规则或原则, 就要接受由此而产生的不良的法律后果。

二、补全完善作用

刑事诉讼法原则作为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体系的理论支点[3], 它所蕴涵的深刻的理论思想和内在合理性与正义性是从具体的诉讼实践中抽象出来, 又经过抽象思维的加工, 凝聚升华而来, 因此它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和全面性, 同时必然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正因它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它要得以实现就必然借助于具体的刑事诉讼法律规则, 但是以它为指导而设立的刑事诉讼法律规则定然不能完全反映出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全部内容, 而这不能反映出的部分就需直接适用刑事诉讼法原则来实现其全部的内容以追求其所承载的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和刑事诉讼的目的。

三、保障刑事诉讼价值和目的的实现

刑事诉讼法原则体系的确立具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刑事诉讼目的是国家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以如何构造理想的刑事诉讼模式为研究对象, “集中体现了其设计者关于刑事诉讼价值观, 即关于刑事程序对社会及其成员的作用、意义的认识和评价”, 很显然, 刑事诉讼目的会受到刑事诉讼价值观的影响, 有不同的刑事诉讼价值观, 就会有相应的刑事诉讼目的, 刑事诉讼法原则又是刑事诉讼价值目标的集中反映, 进而又会影响到不同的刑事诉讼规则的制定和实施, 从而对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出于对安全和自由的不同取向, 产生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不同刑事诉讼目的, 进而又产生了犯罪控制模式和人权保障模式的刑事诉讼模式, 这些模式的构建依靠的是各种程序性规则和其他刑事诉讼规则, 而这些规则是在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指导下确立的, 而刑事诉讼法原则又是不同的刑事诉讼价值目标的直接反映, 由此, 刑事诉讼法原则实现了保障刑事诉讼目的的作用。

四、保障刑事诉讼结构的稳定性

刑事诉讼法原则在学理上可以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政策性原则是指一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所确立的一些具有本国本地区特色的原则, 以类似于行政政策的方式确立的, 一旦制度设计或刑事诉讼模式发生了改变, 那么这些政策性原则就失去了根基而被替代或抛弃。我们于此处重点讨论一下公理性原则。有些原则, 他们具有普遍适用性, 反映了刑事诉讼的内在规律, 又是刑事诉讼价值目标的直接反映, 因而具有内在合理性, 我们称这些原则为公理性原则。公理性原则由于其内在的合理性, 以及所承载的人类文明的精华, 导致它超越了种族、地域、风俗、文化、习惯等的制约, 成为为人类所共同遵守的准则。正是因为它自身体现了人类对某些基本价值的追求和尊重, 所以它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稳定性而不会被轻易改变。

正是因为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强大生命力和稳定性, 导致受其指导而产生的刑事诉讼法律规则虽然会不断地有数目上的增减, 但这种增减在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框架的指引和约束下, 是一种平稳的合理的肌体新陈代谢, 对其正常的机能不会产生非正常的变化或不良的影响, 而不会走向歧路, 从而保障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体系保持着某种意义上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8.

[2]谢佑平、万毅.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功能探究[J].河北法学, 2002 (01) .

我国刑事赔偿归责原则的反思 篇10

(一) 过错加违法或不法原则

所谓过错加违法原则, 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 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该原则是目前许多国家均适用的归责原则。例如, 1948年12月18日实施的《奥地利国家赔偿法》、德国1910年实施的《联邦责任法》, 以及美国、韩国等国家的赔偿法都有类似的规定。这些规定说明, 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是造成损害的执行职务行为违反法律, 而且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只有同时满足违法和过错两个条件, 国家才承担赔偿责任。

(二) 过错归责原则

所谓过错原则, 是指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过错原则是民事赔偿的主要归责原则, 过错有主观过错和客观过错之分。主观过错是指在普通的民事赔偿中, 行为人具有的应受非难的心理状态是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客观过错是指致害行为不符合一定的标准和模式, 具有应受非难性。国家赔偿法中的过错原则是指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故意或过失, 或致害行为本身存在某种缺陷未达到某种标准造成损害的, 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有些国家适用过错归责原则确定国家赔偿责任。例如, 法国国家赔偿采用公务过错原则, 根据法国行政法院的判例, 客观过错具体表现为公务过错, 即公务活动缺乏正常的标准。公务过错的表现形式有:公务实施不良;不执行公务;公务实施延迟等。行政法院判断公务过错, 通常根据公务的难易程度、执行公务的时间、地点、行政机关所具备的人力物力等多种情况决定。国家机关由于疏忽、怠惰、笨拙以及对当事人提供不正确的信息所造成的损害也是公务过错[1]。公务过错以公务活动是否达到中等公务活动水平为客观标准确定国家赔偿责任。

(三) 违法归责原则

违法归责原则, 是指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违反法律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 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完全取决于执行职务的行为是否合法, 对于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 国家给予赔偿, 对于合法行为造成的损害, 通常不予赔偿。至于何谓违法, 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表述, 理论界也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国家法律直接用“违法”概念, 有的用“不法”或“非法”概念, 有的还用“违反法定义务”、“违反公职义务”、“违反职责”等概念。对于违法的解释也有广指除违反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规范外, 还包括违反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尊重人权原则、权力不得滥用原则和尽合理注意原则等[2]。

二、我国刑事赔偿归责原则存在的争议

一般认为, 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法》适用违法归责原则。《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也就是说, 国家只对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才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行使职权的行为是合法行为,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然而, 司法赔偿是否也适用违法归责原则, 学术界观点不一。第一种观点认为, 按照《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的规定, 司法赔偿也适用违法归责原则[3]。第二种观点认为, 我国刑事赔偿采取的是有限违法原则, 兼采无过错责任原则[4]。其中, “有限违法”原则是指国家只对特定范围内的司法违法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而在行政赔偿中违法归责原则的适用没有限制, 因此, 刑事赔偿采取有限违法归责原则。“兼采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因1996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了逮捕的条件, 使得逮捕的条件低于达到“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的有罪判决条件, 因而人民法院作出无罪判决并不意味逮捕行为违法, 但为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依《国家赔偿法》关于错误逮捕的规定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 此时便不适用违法归责原则, 而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此外, 在拘留问题上也应当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第三种观点认为, 从《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的规定来看, 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应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刑事赔偿自应不例外。该观点认为, 违法责任原则只要求“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害”, 即可成立国家赔偿责任, 而不论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 这是正确的, 也符合《国家赔偿法》的规定, 但违法并非是确定归责原则的根据。因为确定国家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标准只能是行为人的主观状态, 而不能是行为人的客观行为, 因而应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5]。通过分析上述观点, 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违法归责原则是刑事赔偿的基本或主要归责原则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第二, 在若干问题上, 即有关错捕、错拘的归责标准认定上, 意见尚不统一, 部分学者认为系以无过错责任为归责标准;第三, 少数学者认为国家赔偿包括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系无过错责任原则。

从具体条文分析看, 《国家赔偿法》所规定的“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 “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 是指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条所规定的拘留、逮捕条件的拘留或逮捕。如果有重大犯罪嫌疑或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且符合其他逮捕条件而有逮捕必要的, 公安、检察机关决定拘留、逮捕, 系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 不应加以非难。因为“逮捕、拘留, 只要在当时关于犯罪嫌疑具有相当的理由, 并且被承认了必要性的话, 就是合法的。……起诉时或公诉进行时的检察官的确信, 在其性质上和判决时法官的确信不同, 被解释为只要综合考虑起诉时或公诉进行时的各种证据资料, 通过合理的判断过程, 具有被认为有罪的嫌疑便足够了”。刑事诉讼各阶段不同的具体目的以及对证据审查判断的不同要求和标准 (无罪判决的证据要求严格于拘留、逮捕的证据要求) 决定了有可能存在合法的“错拘、错捕”。

三、我国刑事赔偿归责原则之反思

考虑到我国《国家赔偿法》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 参酌国外立法例, 为了最大限度保障人权, 应尽快对《国家赔偿法》中的刑事赔偿归责原则加以修改。具体而言, 就是要在司法赔偿领域, 适用多元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对刑事追诉、审判和执行等侵权损害, 应当采用结果责任原则, 以使受害人获得救济, 同时可解除公安、检察机关的困惑, 保护其打击犯罪的积极性。

刑事赔偿的范围包括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四个阶段所发生的损害。由于刑事诉讼程序本身是一个犯罪事实逐渐被证明的过程, 采取强制措施决定的条件理应低于作出撤销案件决定、不起诉决定、无罪判决的条件。上述裁判的作出, 并不意味着拘留、逮捕等决定必然违法。如果拘留、逮捕等决定本身合法, 违法归责原则之下受害人就不能获得赔偿。对于受害人而言这是极不公平的。这种做法实质将追究犯罪所带来的侵犯特定公民权利的风险让个人承受, 个人独自承担了维持秩序所产生的负担, 有悖于社会负担平等的公平原则。

刑事案件涉及公民人身自由, 在建构赔偿制度时, 应将立足点定位于如何最大限度救济无辜公民, 尽可能减少追究犯罪的风险由特定公民承受的情形, 而不是对行为性质进行评价。从法国的规定可以看出, 刑事赔偿中多采用结果责任原则, 目的在于为无辜公民提供最大限度救济。我国刑事赔偿领域中应适用结果责任原则。

[上接第76页]

时间后, 出租人再将房屋出租以规避优先承租权的存在。

二、优先承租权所要求的同等条件

优先承租权是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而非绝对的、无条件的优先, 所谓同等条件不仅包括租赁价格、租金支付方式、租赁期限等, 而且包括与租赁有关的其他条件, 如房屋用途、环境污染状况、承租人经济实力、承租人信誉、承租人的经营业绩等。如原承租人只是承租一栋房屋中的一套或几套, 现出租人拟将整栋房屋出租, 则原承租人因不具备同等条件的要求而不具有优先承租权。如果出租人采取招标、拍卖或其他竞价的方式确定承租人, 出租人只要通知了原承租人, 原承租人未参与招标、拍卖或其他竞价的, 视为放弃优先承租权, 原承租人参与招标、拍卖或其他竞价但未中标的, 视为其不具有同等条件而丧失优先权。

三、优先承租权行使的时间及方式

有人认为, 优先承租权应从原租赁合同期满后开始计算。由出租人自行设定一个出租条件, 在一定的期限内以特定的方式通知或告知原承租人及其他人, 例如广告、招租通知等, 若有第三人欲和出租人建立租赁关系, 出租人可以将第三人提出的条件告知原承租人, 若原承租人也同意按第三人提出的条件继续租赁出租物, 则享有优先承租权, 若出租人表示不能按照出租人或第三人提出的条件继续租赁物或虽不明确表示是否继续租赁原租赁物的意愿, 则租赁合同期满后的一定期限届满, 原租赁人的优先承租权即告消灭。如果出租人没有尽通知的义务, 而径直与第三人签订租赁协议, 则优先承租权人可以主张该租赁协议的无效。

结果责任原则是指损害发生后, 既不考虑加害人的过失, 也不考虑受害人的过失的一种法定责任形式。结果责任原则只问损害结果与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并不对行为的性质进行评价, 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受害人获得救济。只要能够证明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行为实施人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从责任的基础看, 结果责任归责原则的基本思想是对不幸损害的合理分配;从责任的性质看, 不在于对具有反社会性行为的制裁, 并没有体现出对被告行为的非难。刑事诉讼程序涉及公民的人身自由, 适用结果责任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无辜公民, 减少让特定公民独自承受因追究犯罪、维护秩序所产生的风险的情形。因此, 根据结果责任原则, 只要发生了损害, 损害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决定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即使拘留、逮捕决定合法, 也应当赔偿;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 经再审改判无罪的, 应当赔偿;经再审重罪改判为轻罪的, 对错误判决部分应当赔偿。

参考文献

[1]王名扬.法国行政法[N].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

[2]马怀德.《国家赔偿法》的理论与实务[H].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4.

[3]高家伟.《国家赔偿法》学[M].北京:工商出版社, 2000.

[4]薛刚凌.《国家赔偿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浅析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篇11

1. 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功能

在民法中诚实信用是最为基本的原则,人们在市场活动中需要信守诺言、诚实可靠,在保证他人利益不受到损害的基础上追求自身利益。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确定行为规则。首先,在主观上要求当事人在进行行为过程中主观意识是善意的,是诚实信用的。只要在主观为善意的,即使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没有真实陈述事实亦不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其次,在客观上要求当事人在进行交易活动的过程中行为诚实可靠,没有损人利己即为达到事实上的诚信。最后,当事人的行为禁止规避法律与合同的规定。第二,横平功能。法官在针对不同案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诚实信用原则来进行灵活变通,以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第三,维护交易安全。诚实信用原则可以调整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来全面保证交易安全性。要求各方当事人能够全方位尊重他人的利益,不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必须在法律范围内通过合法的方式来行使自身权利。

2.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

在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初期是以真实义务的意义而存在的。真实义务本质上是对当事人诉讼行为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2.1严禁在诉讼中进行虚假陈述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中需要严格按照事实与法律才能够进行公平公正的判决。虚假的,不符合事实的陈述案件或理由会直接影响到法院对事实的判断,进而影响法律的正常适用,从而导致不公正的裁决。虚假陈述在民事诉讼中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分别为故意陈述虚假事实或对事实与证据妄加争执以及违心承认对方当事人所陈述的内容。如当事人违背事实作出虚假自认,则违背了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法院可以否定其效力。

2.2禁止反言

禁止反言原则即为禁止反悔或矛盾的行为出现。即为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过程中某种行为的结果使得对方当事人相信其行为会造成一定的法律后果,因此产生的态度。因此,只要在客观上来分析当事人的相信是处于合理状态的,则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禁止反悔与矛盾行为主要是对对方当事人的利益进行保障。一方当事人在对另一方当事人的的行为与陈述基于充分信任时所进行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禁止一方当事人出现事后反悔或自相矛盾的行为来伤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虽然我国目前没有针对禁反言的明确概念,但是拥有关于禁反言的相关规定。《证据规则》中第八条就对当事人撤回或反悔陈述有着明确的规定。这是由于一方当事人的陈述与行为可以免除对方当事人就事实进行继续举证,如果不禁止一方当事人随意撤回自认则会使得对方当事人丧失公平举证的权利与机会,进而使得诉讼权利不平等,即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所以,完成自认的当事人不得随意撤回自认或进行矛盾的主张。

2.3禁止以不当形式形成有利于自身的诉讼状态

即为禁止一方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恶意利用法律漏洞或不正当手段来做出损害他人利益,利于自身的诉讼状态。在我国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骗取管辖权利、以不正当的理由获得财产保全的情況十分普遍。这一行为不单单直接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同时还损害了法律的公信力,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虽然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违法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没有明确的规制,使得司法实践过程中时常出现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虚假陈述等众多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产生。这一现象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也损害法律的权威。然而,相信在民事诉讼法的未来的发展成熟过程中,诚实信用原则将会起到重大的作用,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与法律的威信。

刑事诉讼原则 篇12

集中审理原则是西方一些国家在刑事审判中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集中, 是指不间断, 除一些特殊情况 ( 如必要的休息时间) 外的不停止。而集中审理原则是指法庭对刑事案件的审判, 除必要的休息时间外, 原则上应该持续地进行, 不得中断, 并应在审理后即行作出判决。

西方国家大都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集中审理原则。例如, 《德国刑事诉讼法》第262 条、《意大利刑事诉讼法》第477 条、《法国刑事诉讼法》第307 条都规定了这一原则。另外与我国相邻的日本与韩国也有类似的规定, 如2004 年修正的《日本刑事诉讼法》第281 条之6 第1 款、2007 年修订的《韩国刑事诉讼法》第267 条。可以说, 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 还是大陆法系国家, 绝大多说国家都确立了集中审理原则。

二、我国有关立法现状

我国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将集中审理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 只是在一些司法解释中得以体现,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002 年8 月12 日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这一规定分别从合议庭成员不得更换、合议庭评议案件的时限与裁判文书制作的时限三方面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中审理原则。其中第3 条规定、第9 条规定和第14 条都有所体现。

虽然我国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确立审理原则, 但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却确立了审限制度。关于一审期限,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02 条规定; 关于自诉案件, 第206 条第2 款规定; 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受理的案件, 第214 条规定;关于二审案件, 第233 条规定; 关于审判监督程序, 第247 条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从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都对审限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 可以说是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限制度。

三、集中审理原则的模式及其确立的必要性

集中审理原则, 严格来说有四种模式, 但最为典型的是前两种, 一是集中审理原则绝对化体现, 二是集中审理原则原则性体现。这两种模式分别对应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集中审理原则绝对化模式对应英美法系国家, 即法院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不间断审理某一案件, 在这个案件审理完之前, 其他案件绝对不可以审理。这种模式是建立在英美法系国家陪审团制度和对抗制基础之上的, 与英美法系国家特殊的审判组织和司法运行机制有关。而集中审理原则性模式是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的模式, 集中审理原则有所变通, 庭审次数的多少与以审判需要有关。这一模式的采用与大陆法系国家采用职业法官制度联系密切。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长期奉行职权主义, 甚至是超职权主义的诉讼审理模式, 在“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下, 《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将集中审理原则确立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反而在201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进一步完善了一、二审审限程序, 进一步强化了诉讼中断、诉讼终止程序。这些规定为一些问题、特别是庭审过程中断终止常态化、违背庭审亲历性、当庭审判效率低等打开方便之门, 造成了司法效率降低, 损害了司法公信力, 增加了诉讼成本, 降低了审判效率, 抑制了刑事诉讼公正价值的体现。

集中审理原则确立的必要性主要在于:

第一, 集中审理原则可以保障刑事被告人获得迅速审判权。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 ( 《两权公约》) 第9 条第三款便规定了这一原则。同时, 该公约在第14 条第3 项“最低限度保障 ( 丙) ”中规定, “受审期限不得无故拖延”。迅速审判权作为《两权公约》赋予刑事被告人的一项重要权利, 而集中审理原则可以体现迅速审判权, 我国已经加入《两权公约》, 因此有必要确立集中审理原则。

第二, 集中审理原则可以有效的实现诉讼效率价值。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著作《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 “诉讼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结束……”

“迟来的正义非正义”, 把集中审理原则作为《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可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 既能保障打击犯罪的需要, 又能满足人权保障的需要, 充分体现了诉讼效益价值。

第三, 集中审理原则能够解决实际中存在的繁简分流不彻底、适用范围不明确、辩护权保障不到位问题。通过确立集中审理原则, 可以充分缩短诉讼周期, 简化诉讼程序, 使得庭前准备程序特别是庭前会议更加完善, 证据交换制度更容易得以有效运行, 双方当事人可以充分了解对方的主张和证据, 可以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充分保障辩护权行使。

第四, 庭审方式改革也促使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集中审理原则。2013 年10 月, 第六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指出: 类似的原则。而《中共中央过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在此背景下, 由于2012 年《刑事诉讼法》并未吸收集中审理原则, 使得当事人中心主义的诉讼努力流于形式, 因此, 为了贯彻落实庭审方式改革, 必须对我国现行诉讼模式进行改革, 而作为对抗诉讼模式标志的集中审理原则必须予以确立。

四、走下神坛———集中审理原则问题剖析

如前文所分析, 集中审理原则相比较于审限制度来说, 最大的优势在于诉讼效率的提高。但是, 通过我们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审判程序分析, 对“审判时间”的计算方法不同导致了对集中审理原则的效率的误读。

我国计算刑事审判时间一般是概括化, 一般把日月作为基本计算单位, 包括诉讼程序中所有时间。英美法系则会非常精确的计算审判时间, 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她们以分钟作为计算单位, 并且将庭审时间和非庭审时间严格区分。这样的区分法掩盖了长时期审判案件, 导致人们对其审限制度认识的错误, 认为其审判迅速, 因此就吹捧集中审理原则的优越性。殊不知, 如果我国刑事庭审也按照英美法系的计算标准, 也是非常迅速的。

为了提高法庭审理的连续性, 庭审各方必须在庭审开庭前做好准备工作, 主要有指定审判日期、传唤证人、保全证据以及庭前证据交换。可以这样说, “充分的准备, 是法院于审判期日践行集中审理的前提。”而真正实现刑事诉讼效率提高的, 不是集中审理原则的确立, 而是庭前准备工作的好坏。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实践都表明, 集中审理原则无益缩短审判时间。

我国确立刑事审限制度的必要性在于, 提高审判效率, 解决诉讼案件时间持续性太长的问题。而西方国家确立的集中审理原则, 在实践中却往往面临着一系列的尴尬问题:

第一, 各国虽然确立集中审理原则为刑事审判的基本原则, 但是在立法中都做了相应的变通规定。如《德国刑事诉讼法》第229 条、《日本刑事诉讼规则》第213 条都是这样规定的。

第二, 为了实现庭审集中连贯进行, 必须充分有效的进行庭前准备。但是, 庭前准备活动必须适度, 否则会导致庭审程序形式化。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 还是大陆法系国家, 这种趋势越来越引起法学家们的担忧。

五、集中审理原则必须以审限制度为补充

虽然集中审理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但是其优越性不容忽视。因此, 我国刑事诉讼法在立法时, 应该确立集中审理原则, 将其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另外, 审限制度也不应该被废除, 应该将其作为审限制度的补充, 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

第一, 改革我国诉讼阶段审判制度。我国诉讼阶段审判制度是典型的诉讼职权主义模式下的产物, 要想彻底贯彻落实集中审理原则, 应该首先改革我国诉讼阶段审判制度, 提高法院在诉讼中的作用, 贯彻落实审判中心主义和庭审中心主义。

第二, 将集中审理原则作为刑事审判原则并在刑事诉讼法中作出规定。集中审理原则主要体现在庭审阶段, 从世界各国立法通例上看, 一般将集中审理原则作为审判原则加以规定。因此, 我国在刑事诉讼法审判程序条文部分增加如下内容: “法庭审理应连续进行, 不得中断, 但是必要的休息时间除外。”

第三, 确立裁判者不得更换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裁判者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自始至终的参加审理直至作出判决, 不得更换。在审判过程中, 如果更换裁判者, 必然会引起裁判中断, 这与集中审理原则相悖。

第四, 建立庭审程序更新制度和候补法官制度。集中审理原则要求裁判者不得更换,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确实存在裁判者因各种原因不能继续进行审理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设立候补法官制度和审判程序更新制度。这两个制度可以实现相互补充, 确保集中审理原则能够顺利进行。

第五, 处理好庭前准备程序与庭审程序之间的关系, 既要保证提高庭审效率, 又要保证庭审不走过场。

第六, 进一步优化司法机关队伍, 加快人才培养, 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素质, 通过在职学习、培训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造就一大批业务精湛、能力强的精英司法工作人员。

第七, 进一步完善刑事审判中断、终止制度。这两个制度都是集中审理原则的例外。这两个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往往由于规定条款弹性较大等原因被滥用,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摘要:集中审理原则是西方一些国家在刑事审判中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在《刑事诉讼法》中只是规定了审限制度, 并没有在刑事讼诉法总则中将集中审理原则纳入其中。集中审理原则可以促使刑事被告人获得快速审判的权利, 有效的实现诉讼效率价值, 能够解决实际中存在的繁简分流不彻底、适用范围不明确、辩护权保障不到位问题。“审判时间”的计算方法不同导致了对集中审理原则的效率的误读。虽然集中审理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但是其优越性不容忽视。因此, 我国刑事诉讼法在立法时, 应该确立集中审理原则, 将其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另外, 审限制度也不应该被废除, 应该将其作为审限制度的补充。

上一篇:医院输血网络化管理下一篇: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