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共10篇)
刑事诉讼法学 篇1
《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基础课程之一, 一方面, 它总结了刑事案件诉讼过程的全貌, 是从立案、侦查到审判、执行全程序的学习, 是刑事诉讼法学习的物质载体, 构成了刑事诉讼法的主体结构;另一方面,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精神和精髓, 程序意识、权利尊重、权力制约是《刑事诉讼法学》的价值核心, 由此又进一步衍生出控审分离、无罪推定、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等法理深厚的诉讼基本原则。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程序知识与价值精神同等重视的原则, 使学生以价值精神的学习支撑程序知识的掌握, 以程序知识的掌握论证价值精神的意义, 进而达到学科学习的浑圆贯通。但在《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由于学生初学《刑事诉讼法学》, 对程序知识尚不能掌握, 更不可能体会诉讼理念价值的意义, 而学科考试和司法考试、公检法招聘考试只重视程序要点的考查, 因而加剧了学生对诉讼理念学习的漠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有意识地强调对诉讼理念的把握和运用, 只是机械地教授程序知识点, 就会使学生失去通过《刑事诉讼法学》学习塑造真正法律人观念的机会, 无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要更深入地理解诉讼理念教学的特点, 掌握更丰富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真正学好《刑事诉讼法学》这门课程。
一、刑事诉讼理念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1. 刑事诉讼理念教学具有全过程性
《刑事诉讼法学》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 这时学生正处于法学课程学习的基础阶段, 很多学生并没有深入的法学思想意识和自觉在法学知识学习中思考法学精神的能力, 因此, 在诉讼法的学习中, 学生无法主动运用诉讼理念来理解知识, 只能对诉讼知识进行机械记忆, 既不能理解知识的本质, 也容易遗忘, 久而久之, 诉讼程序就只能是片面的记忆, 甚至出现学习完起诉制度再学习审判制度时只记得“起诉”二字, 其中的知识要点特别是准确的时间概念已经完全忘记,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很不理想也是必然的。
鉴于这种情况, 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讲授诉讼理念, 让学生通过理解制度价值和立法背景来深入地认识制度来源, 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制度的联想, 做到举一反三, 熟能生巧;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整体学习的观念, 进而对某一诉讼价值下的相关制度进行完整的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辩护人制度时就可以联想到这一制度在实现无罪推定原则中的意义, 以及刑事诉讼中其他能够保障无罪推定原则实现的具体制度及其制度改善, 这样, 学生就不仅能深刻理解无罪推定原则, 而且能深入掌握知识点。
2. 刑事诉讼价值理念学习是程序制度学习的推动力
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学习不仅辅助了学生对程序制度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项制度, 而且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程序制度的促动力。诉讼法的一大特点就是程序点非常琐碎, 如第一审虽然是普通程序, 但知识点却非常多, 也非常重要, 是审判的核心程序, 仅开庭前的准备就要做很多项工作, 这些工作中有一项疏忽了就是程序遗漏, 就会对权利人的权利造成影响。但对于初学者来说, 这些程序却很难把握, 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不同的诉讼方法 (如安排模拟法庭审判) , 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要告诉学生每一项工作的意义和蕴涵于其中的价值理念, 让学生把握相关理念和精髓, 理解各项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认识到为什么需要这些难以记忆且从字面看来十分枯燥的程序, 为什么不能省却其中的任何一项, 从而使一种程序法定和人权保障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学生也才能够通过对诉讼理念的深入理解将自己学习的思维意识从一种“我需要记忆因此运用方法来避免枯燥”的被动学习状态, 转变为“我需要思考某种价值保障如何在这一诉讼阶段实现从而配置制度”的主动学习状态。
3. 刑事诉讼价值理念学习的终极目标是相关法治意识的建立和内化
《刑事诉讼法学》的实践性特别强, 在普通民众接触最多的由传播媒体报道的重大法制事件中, 绝大多数是刑事诉讼事件, 既然是耳闻目睹, 民众对于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理解就相当重要, 民众的观念如何也就决定了社会的法治状态能否实现, 而正确的刑事诉讼理念的培养首先是从课堂开始的。另外, 刑事诉讼案件的重大性决定了其诉讼理念往往是关乎人权保障, 特别是生命权、自由权等, 而规制的对象又往往是占据强势地位的国家权力机关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实现, 刑事诉讼法又被称之为“小宪法”。因此, 教师在进行课堂刑事诉讼理念教学时既要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 又要注意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谨慎性看法, 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正当的权力观念和权利意识理念。
二、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教学方法分析及应用
1. 不能忽视传统程序案例教学中对于诉讼价值理念的分析和传授
之所以强调要在案例分析中注重诉讼价值理念的熏陶, 原因在于案例教学法是刑事诉讼教学中的主导方法, 这是由程序法学的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程序制度的实质是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 这些操作规程体现在诉讼实践中便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因此, 具体的案例特别是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案例, 往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避免纯粹程序推演学习所带来的枯燥, 由此可见案例教学对于诉讼程序学习的意义。同时, 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但这一过程虽然生动, 却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找出其中的程序错误并进行正确的理解, 确实是有相当难度的, 有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展开思路。如果教师只注重对其所蕴涵的价值理念进行分析, 就会使问题较易解决。由于程序正当和人权保障是《刑事诉讼法学》的两大核心价值, 教师若从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便有助于帮助学生根据所记忆的程序知识进行案例挖掘。因此, 价值理念的分析应当成为制度分析的先导,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现价值正当性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 传统的案例分析并不仅仅是程序规范的错误查找, 教师应当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之所以发生程序违法的原因。同时, 案例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也使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诉讼价值的把握对于正确判断案件是非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本科学生而言, 其学习兴趣更多地集中于自己认为对日后工作更加有直接帮助的程序知识的学习上, 因此, 诉讼价值理念的细致把握和个体内化更需要在案例分析这种能够实质提高学生程序知识学习水平的教学模式中来进行,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二者的有机结合也避免了单纯理念说教所带来的学生抵触情绪。
2. 在讨论式教学中注重分析方法的引导
虽然我们强调在传统的案例分析中不应忽视对诉讼价值理念的把握, 但由于其侧重点在于具体程序问题的分析, 诉讼价值理念的探讨更强调其对于程序分析的辅助意义, 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注重对诉讼价值理念的分析, 但内容却较为空洞, 探讨也不深入。
在实践中, 讨论式教学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诉讼意识和思维, 是培养学生建立良好诉讼价值观念的好方法, 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细致分析中看到诉讼价值理念的生动细微之处。但这种方法占用的时间和消耗的精力较多, 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有可能超越大二学生的知识水平, 对于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教学来讲并不能够广泛运用, 因此每个教学周期一般组织不超过三次。由于机会难得, 就更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和引导。当前, 对于讨论式教学, 学者的研究更为强调通过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注重精心组织的必要性, 包括专题的精选、学生的分组、小组专题报告的提出等[2]。
笔者认为, 在讨论式教学中, 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固然重要, 但教师引导的作用更重要, 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仅是程序上的组织, 更是方法上的启迪, 否则, 学生的讨论就有可能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而这种争论却没有足够的方法论依据和逻辑脉络, 也不足以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智慧, 无法达到讨论的目的。讨论式教学的核心点在于学生对具体法律现象的认识, 注重诉讼法律价值和理念的思考, 如果对于价值分析、利益分析、经济分析等方法没有足够的认识, 或者不懂得辩证思想的运用, 分析就往往显得片面和极端。比如, 对于邱兴华案件的分析, 教师不仅要进行精心的资料查找、分组讨论, 更要引导学生对案件中的当事者包括法官、法学者、精神病鉴定专家、媒体记者、邱兴华本人及其亲属等相关主体利益进行细致考量和生活背景分析, 这样学生才能够较为客观地提出分析报告, 从而避免一味地对某一主体的口诛笔伐。在这种积极而合理的分析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诉讼价值理念的把握也更准确了。
3. 讲授法的运用及其逻辑性组织
对于传统讲授法, 学者多持批判性的观点, 认为其“内容固化, 抑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3], “忽视研究法律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实际经验, 结果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4], 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 学习主动性差, 知识面窄, 综合素质低, 高分低能现象普遍”[5]。笔者认为, 传统讲授法是否适用于现代教学, 讲授法是否就是“满堂灌”, 还需要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对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教学来讲, 根据教材的一般编写顺序和思维的逻辑, 学生在详细认知刑事诉讼具体制度之前, 需要对制度理念进行学习, 可以说, 在学期授课的前一个月, 主要是进行诉讼理念的讲授。因此, 讲授法的运用在诉讼理念教学中不可避免, 而且非常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讲授法的地位, 并在讲授的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诉讼理念的讲授应当特别突出逻辑性特征, 切忌空洞和大而化之, 这一要求实际反映了教师对于诉讼理念本身的理解。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其中的逻辑性特征, 注重从不同主体的利益角度进行分析。如对于程序价值, 一方面是对程序独立价值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其对于实体价值的意义, 这需要从不同当事者主体的角度来探讨程序的意义。这样, 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打开, 而不至于感到理念问题空洞无物。
二是讲授法运用的时间问题。我们之所以要在案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的论证后进行讲授法的分析, 原因就在于讲授法的教学并不一定要运用在课程开始时, 当进行一定量的案例分析或案例讨论后, 根据案例进行诉讼理念的讲授,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能使讲授有理有据, 实践支撑效果非常明显, 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树立正确的诉讼理念, 培养其实践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朝霞.法学谈论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刑事诉讼法》课程大学本科教学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9) .
[2]马特.讨论式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3) .
[3]任晓燕, 任晓鸿.诉讼法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教学法[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 (9) .
[4]训练四处课题组.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探讨[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
[5]刘本燕.《刑事诉讼法》教学改革方式经验及思考[J].企业家天地, 2006, (5) .
刑事诉讼法学 篇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m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刑事诉讼法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逮捕
2.证明责任
3.立案管辖
4.审判监督程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l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某公安机关在侦查王某涉嫌过失致人重伤案时,发现王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公安机关对此案的处理应是()。
A.不起诉.
B.撤销案件
C.中止审理
D.免予起诉
2.法庭审理过程中,对证据有疑问的,有权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的是()
A.法院院长B.刑庭庭长
C.审判长D.合议庭
3·某地发生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未逃脱被邻居抓获,后就近扭送到当地人民法院,该人民法院应当()。
A.告知送往公安机关
B.告知送往人民检察院
C·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D.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自行侦查
4·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以内进行讯问。
A·24小时B.48小时。
C.12小时D.72小时
5·关于“自诉案件与告诉才处理案件的关系”,下述四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诉案件就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告诉才处理案件与自诉案件,只是说法不同,含义却是一样的C.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自诉案件
D.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没有关系
6.下列判决和裁定中属于终审判决和裁定的是()。
A·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按照一审程序审判案件所作的判决或裁定
B·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
C·一审法院审理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
D-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
7·王某亲眼目睹被告人李某持刀杀死了被害人丘某,王某的证言属于()。
A.元罪证据B.有罪证据
C·间接证据D.传来证据
8·张某申请作为其弟(涉嫌盗窃)取保候审的保证人。下列张某的情况中,不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保证人的条件的是()。
A.与本案无牵连
B.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C.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D.虽不享有政治权利,但人身自由未受限制
9.北海市某高校的外国留学生甲将同室居住的留学生乙打成轻伤,有权对甲进行一审的人民法院是()。
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
i0.被告人严某,女,32岁,因贩运毒品被判处死刑,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发现严某已怀孕7个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当执行死刑
B.应当停止执行死刑
C.严某A,-E流产后,报最高人民法院再签发命令才能执行死刑
D.严某的哺乳期后,报最高人民法院再签发命令才能执行死刑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二项答案正确。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被害人张某以故意伤害罪对聋、哑人郑某(男,l8岁)提起刑事自诉,某区人民篱院受
理了该案。该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处郑某拘役6个月,并赔偿被害人医疗费等人民币2000元。下列行为中与刑事诉讼的规定符合的有()。
A.郑某的姐姐担任郑某的辩护人和手语翻译
B.对该自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
C.本案公开审理
D.对该自诉案件进行调解
2.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o
A.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B.可以撤回自诉
C.可以对被告人提起反诉D.不能撤回自诉
3.下列证据中,既是传来证据又是直接证据的有()。
A.证人听王某讲的某犯罪事件是李某所为的证言
B.现场提取的毛发
C.带血迹的凶器。
D.被害人从朋友张某处得知犯罪人是甲某的陈述
4·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有()。
A.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B.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C·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D.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的5.适用回避制度的诉讼参与人有()。
A·证人B.辩护人
C·鉴定人D.翻译
6·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简易程序的选项中正确的有()。A·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B·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案件,均可适用简易程序’
C·法院审理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
D·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7·依《刑事诉讼法》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包括()。
A·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B.涉及外国人的案件
C·有关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D.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8.依《刑事诉讼法》规定,扭送的对象包括()。
A·通缉在案的B.正在被追捕的C·正在实行犯罪的D.越狱逃跑的9.下列关于辩护人的说法,正确的有()。
A·辩护人可以依法由当事人委托,亦可由人民法院指定
B·辩护人可以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友充任
C·辩护人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有关案卷材料
D·辩护人可以同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10.因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有()。
A.违反法律有关公开审判规定的B.违反回避制度的C.剥夺了被告人辩护权,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D.应当组成合议庭审判而采用独任制的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2.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3.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14分)
被告人孙某,男,l9岁,聋、哑人,系某聋哑学校高中三年级学生。2004年11月某日孙某强奸了其同班女同学王某。某区人民检察院将孙某起诉至法院。开庭前,法院在向被告人孙某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告知他可以委托辩护人为其辩护。被告人孙某不愿增加家庭负担,表示不委托辩护人。区法院准许,并记录在案。区人民法院于十日后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请回答:区人民法院在审理本案的程序中存在哪些问题?并阐述法律依据和理由。试卷代号:21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刑事诉讼法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逮捕,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进行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将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2-证明责任,是指公安、司法机关收集或者提供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 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应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3·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
4·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2.D3.C4.A5.C
6.D7.B 8.D9.Bl0.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CD2.AB3.AD4.ABC5.CD.
6.ACD7.ACD 8.ABCD9.ABCDi0.ABCD
四、简答题(每题l2分。共36分)
1.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的规定有: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2分)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但会见其聘请的律师不需要经过批准。(2分)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2分)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3分)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3分)
2.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回避的理由有: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分)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2分)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2分)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案件的。(3分)
(5)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3分)
3.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特点:
(1)加强惩罚犯罪,同时重视保障人权。(2分)
(2)建立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诉讼机制。(2分)
(3)确立了一系列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诉讼原则。(2分)
(4)实行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相结合的诉讼模式。(2分)
(5)赋予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权。(2分)
(6)规定了一些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2分)
五、案例分析(14分。案例分析回答时。不要求完全、准确地引述刑事诉讼法条文。回答与条文内容大致相同即可)
法院在审理本案的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有:
1.没有为聋、哑人指定辩护人。(3分)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的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2分)
本案中被告人孙某是聋、哑人,依照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孙某不愿增加家庭负担,表示不委托辩护人。区法院准许是违反法律规定的。(2分)
2.违反了公开审判的规定。(3分)
《刑事诉讼法》第l5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2分)
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动向 篇3
根据上述71篇民事诉讼法学论文进行分析后发现,2015年该学科在选题方向、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整体沿袭了一贯的低调保守风格。新民诉法解释的筹备及实施,促使学科研究热点在以往分散的整体态势下有所聚焦。传统基础理论如诉权、既判力等,在为解构与建构修法变化提供理论支撑的同时,也因问题指向的时代意义而反哺自身,理论体系因之更加丰满。研究方法上,在文本诠释、规范分析扎堆的拥堵局面下,出现了部分实证研究、跨部门法研究、政策解析的上乘之作。
本文选取2015年CLSCI发表的民事诉讼法学论文为样本,拟萃取学术论点精华,从诉讼程序启动、上诉审程序、再审程序、特别程序、执行程序等方面进行成果归类,对其中的学术洞见进行梳理与综述,以期深度挖掘该学科之年度学术贡献。
一、诉讼程序启动
关于立案登记制,张卫平教授指出,立案登记制意味着要将现行受理体制由管控转向开放,未来只有将实体判决要件(诉讼要件)的审理置于受理后的诉讼阶段,才能真正实现立案登记制。这要求对相关的裁判制度、诉讼要件、诉讼费用等制度进行调整。陈亮也认为,我国将原告资格定性为起诉要件,导致了起诉要件的高阶化设定与实体审理的前移,不仅为诉权的行使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而且还剥夺了当事人的陈述权,导致了诉讼实践中的逻辑矛盾。推行立案登记制,滥诉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而诉讼要件具有过滤无意义诉讼的功能。应以改革为契机,将原告资格要件从起诉条件中剥离出去,定性为诉讼要件。在当事人诉权保障与滥诉预防之间适度平衡。段文波教授提出,起诉制度之本质在于法官如何评价起诉之成立要件。起诉程序大致可以分为登记簿制、事前审查制与期日制三种。我国应当向着期日制方向发展。
关于合同案件的管辖问题,肖建国教授提出,当前不同级别和地区的法院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解释方法。法律应摒弃特征履行地规则,改采用更加简单明确的规则来确定合同案件的管辖法院。曹志勋指出,在现行程序法和实体法两套合同履行地规则中,应优先适用程序性规则,慎重对待统一履行地规则,并且考虑在协议管辖中对消费者的保护是否足够。应诉管辖在立案实质审查制下有适用可能,法院在向被告送达文书后不应继续依职权审查一般地域管辖问题,答辩期届满时适用答辩失权规则,对于法院就案件无管辖权时可以依职权移送管辖的规定,应基于目的性解释限缩在被告提出管辖异议时。为防止管辖异议中间上诉制度被滥用,管辖异议可与一审实体问题并行审理。
二、上诉审程序研究
该部分研究涉及上诉审撤诉、发回重审、上诉审和解等方面的问题。
关于上诉审中达成和解协议能否阻却一审判决执行,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第一批指导性案例2号“吴梅案”作出了否定回答。郑金平指出,给付判决主文承载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债的性质,债之请求权为生效判决强制执行力之实体根据;判决之债及请求权消灭,执行力随之消灭。当事人在判决后和解,以承认判决存在为前提,但目的则在于以债的协议方案替代判决方案。协议之债(新债)与判决之债(旧债)构成债的更新关系。当事人一方申请执行生效判决,另一方以协议为依据提出异议,法院应区分情形处理:若协议已履行,应认定协议之债替代判决之债,原判决执行力予以排除;协议无效及被解除、撤销的,新债自始不成立,原判决继续执行;和解协议履行期间,或发生争议而诉讼结果尚未确定,被执行人提供担保的,可暂缓执行原判决,待协议履行期限届满或诉讼结果确定再作相应安排。以此解决生效判决与和解协议效力竞合难题。关于上诉审中的撤诉,林剑峰提出,撤回上诉不等同于上诉审中之撤诉,处分权原则的完整性要求在撤回上诉制度之外单独设定上诉审的撤诉制度。基于平等原则、诉讼经济等因素考量,应在撤诉要件与撤诉的法律效果方面限制原告在上诉审中的撤诉。关于上诉审中的发回重审,占善刚提出,二审法院对可撤销的一审判决原则上必须自行裁判,发回重审仅为例外,且不应取决于合目的性裁量。为保障当事人的审级利益,无论以程序违法还是判决不当为由发回重审,均须同时满足案件有必要在一审法院由当事人进一步作言词辩论这一前提条件。
三、再审程序研究
作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特殊纠错与救济机制,再审制度的运作深层地蕴含着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既判力与再审诉权、司法独立与检察监督等基本价值的冲突,故而程序路径的合理选择至关重要。林越坚认为,监督者的信息劣势导致寻租型和机会型监督申请引发监督虚化,催生前置审查者与后续实体审理者的道德风险。再审程序优化是实现诉访分离、导访入诉等关键目标的重要前提。必须着力提升监督者的信息能力,尽快选择能够强化激励的程序路径。李浩先生指出,2012年民事诉讼法删除了“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这一存在5年的再审事由,目的在于防止救济过度和诉讼拖延。但实证研究发现,该类再审事由在诉讼实务中却未真正消除。对管辖错误进行再审的积极意义在于消除和防范地方保护,解决管辖规则适用中的疑难问题和统一管辖规则的理解与适用。为平衡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关系,需要从三方面进行优化:设置短的申请和审查期限,作出提审裁定后中止实体审理,建立飞跃申请再审机制。
四、特别程序研究
该类论文内容上包括担保物权实现程序、精神病人民事强制住院程序、仲裁市场竞争等。
新确立的担保物权实现程序立法简略,实践中操作混乱,毋爱斌提出,该程序应以形式审查为原则,在审查中应保障担保人、债务人的陈述权。经该程序作出的许可拍卖、变卖裁定在性质上为“对物之执行名义”,法院只能对该裁定指向的特定担保财产进行拍卖、变卖。审查过程中,如担保物权的有效成立、担保物权实现条件等实体问题出现争议,应由争议主体提起诉讼予以解决。
赫振江提出,受近年来出现的非精神障碍患者被强制住院事件影响,2011年的《精神卫生法》、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均设置了强制住院程序。对存在危害自身或他人危险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民事强制住院,依据的是警察权与国家监护权。民事强制住院涉及公权力的行使与相对人之人权保障,是否强制住院应由法院而非精神病科医生决定。《精神卫生法》下民事强制住院程序应采用非讼程序进行重新构造。
五、执行程序研究
该类论文内容上包括执行异议之诉、审执分离、拍卖制度研究。
民事执行中,国家公权力介入私人权益的实现过程。民事执行追求迅速、高效地实现债权,难免出现侵害法益的现象。新民诉法解释第304-316条为执行异议之诉的实践操作提供了指引。丁宝同认为,作为大陆法系传统下的一项具有相当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制度方案,执行异议之诉尽管在我国形成了初级程序规则,但尚有诸多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有待解决。郑世保提出,执行检察监督和执行救济在纠错对象、证据负担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私益的错误执行行为,应由当事人首先提起执行救济,在执行救济无法达到目的时,执行检察监督在当事人申请下启动,此时救济序位应是“申请救助说”;而针对公益的错误执行行为,则可以立即启动检察监督,此时救济序位是“主动参与说”。
关于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洪冬英指出,审执分离是渐进过程,需要从机制到体制加以设计。机制在于解决审执既分离又衔接的运行方式,体制则是在此基础上的组织架构。基于当前现状,应以分离为原则合一为例外。基于执行程序内在的司法性要求,虽然审执区别要求建构分离体制,但两者的共通性强调分离之下的衔接。必须完善执行机关及人员的科学配置,颁行单独的强制执行法。
司法拍卖改革率先提出司法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离与制衡关系命题,新民事诉讼法对司法拍卖制度做出了微妙调整。汤维健教授指出,司法拍卖制度历经从法院自行拍卖到委托拍卖、从拍卖权力集中行使到拍卖权力分离与制衡、从拍卖场所分散化到拍卖场所统一化、从现场拍卖到网络拍卖等一系列的发展演变,司法拍卖的市场化成为改革的基本方向。今后应致力于消除司法拍卖多种模式并存的非统一格局,由此提升司法拍卖的公平、效率性以及公众的信赖。
【本文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2016年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篇4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指导思想下, 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运行方式, 是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种总体性的表现。诉讼法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适用性, 要求掌握比较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诉讼法学知识, 毕业后能够胜任诉刑事诉讼法教学、科研以及立法、司法等实务工作。
1 我国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随着刑事诉讼法典的诞生到“大修”, 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为诉讼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血液, 诉讼法学研究生活跃在我国司法的各个领域, 但也应该深刻的认识到, 现行的我国诉讼法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
1.1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理论与实践本应是互动的, 诉讼法学的实践性, 使得其研究生培养过程在关注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是诉讼法理论研究, 其理论来源及关注点也应该是日常的司法实践, 然而在我国的诉讼法研究生培养中 (尤其是学术性研究生) 司法实务能力的培养往往得不到重视, 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1.2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脱节。
我国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实体法教学与程序法教学偏重不同,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脱节,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掌握完整的程序法知识的基础, 导致教学效益的事倍功半。
1.3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理论法学与部门法学的脱节。
长期以来, 我国诉讼法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理论法学与部门法学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 诉讼法教学中的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重知识轻方法, 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相互脱节, 以致出现法学理论上的矛盾现象。
1.4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脱节。
在我国的诉讼法研究生培养中, 对于诉讼法的理论的教学研究, 有关国内法的与有关国际法的存在脱节现象, 法学基础理论学界忽视国内部门法和国际法的情况更为明显。国际法的缺位对于我国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十分有害。
2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导向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该与学科性质相适应, 否则会南辕北辙, 与培养方案初衷相反。就其性质而言, 诉讼法学主要归属于社会科学, 但同时其知识体系又涉及自然科学与规范科学等。诉讼法学不仅是科学的知识体系, 而且还是一门技术, 技术的主要成分则在于实用。诉讼法学的学习, 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获取, 同时更多的在于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阶段, 诉讼法学教育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诉讼法学研究生应深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在诉讼法研究生阶段, 要有明确的专业方向, 研究生教学应根据诉讼法学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系统科学的教学课程安排。法学研究生理论课程的教学旨在教授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 引导研究生能够检索阅读相关文献, 这就需要教师以更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引导诉讼法学研究生学习。
2.2 法学研究生教学应注重培养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思维, 是指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最基本的工作素养。研究生阶段学生对法学基础知识已经有一定掌握的情况下, 应着重培养其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目前, 我国法学研究生课程依然以法律理论分析、法律规范阐释、以及法律体系的讲解之上, “教师讲, 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大量存在于当代的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中, 教育方法也缺乏对研究生法律思维的启发性培养。
2.3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应注重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结合。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旨在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法律科研人才和实务人才。法学研究生教学, 应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在法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 应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运用, 在注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素养的同时, 加强培养研究生对诉讼法学的兴趣, 提高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扩展
3.1 课程设置方面: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师应逐步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学科建设上, 除极少数主干课程外, 主要开设选修课, 减少繁琐的必修科目, 扩大选修课的范围, 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 强化课程结构的逻辑性与规范性, 根据实践的需求及时增加新的课程, 引入新的课题与研究点, 尤其增加与特定领域相关的课程。
3.2 师资配置方面:
法学师资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培训途径的闭塞和师资队伍中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已经成为新形势下, 特别是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竞争中, 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一难题, 必须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 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使其能够真正成为诉讼法研究生学习生活成才路途中的领路人。其次各大院校可以适当遴选一些法律实务界具有丰富经验同时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律师检察官法官担任专职培养人的工作, 使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司法实务, 锻炼其司法修养等。
3.3 教学评价方面。
在诉讼法学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中学校不能仅仅用局限于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原创精神, 更不能将一门强调思辨的学科变成一部死记硬背的流水账, 而是需要激发研究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各学校可以采取措施, 将司法考试与诉讼法研究生教育教学二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借助司法考试的推动促进法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促进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朝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3.4 教学方法方面。
适当加强制度建设以尊重导师的主观能动性, 不过多的干涉取缔导师的教学计划与社会实践计划,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讨案例教学方法, 法律诊所式教学方式、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方法等教学形式。相对于“灌输式”的理论讲授式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和研究;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 通过法律诊所的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应用。诊所法律教育已经走出美国, 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 是众多国家法律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同时在研究生教学中, 也可以引入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方法。尝试两位导师甚至多位导师共同授课, 由不同的导师对同一问题进行解读, 并相互展开讨论, 通过导师之间互动带动师生间互动, 鼓励学生多多参加实践活动, 去各种法律岗位实习学习, 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途径使研究生能真正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需要结合起来。
总之, 如何改进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导师、研究生本人以及管理者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和配合, 需要加强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估、学位论文、就业指导等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控。
摘要:熟识诉讼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关系刑事司法能否顺利实行的关键因素,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诉讼法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着缺陷, 不能满足司法实践对于诉讼实用人才的需要, 本文就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缺陷进行探讨, 以求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张贤明, 陈彬, 刘阁.具有环保特色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J].广州化工, 2013 (1) .
[2]吴晓求, 宋东霞, 李艳丽等.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的调研[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5) :6-10.
[3]王刚等.新形势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与管理, 2008, 10 (4) :112-115.
刑事诉讼法学试题及答案 篇5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最主要的差别是()
A.作出裁决的机关不同B.当事人称谓不同
C.所解决的实体问题和依据的实体法不同D.立法的根据不同 2.当今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形式基本上是()
A.弹劾式B.混合式
C.纠问式D.辩论式
3.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和法律渊源是()
A.刑法B.人民法院组织法
C.立法法D.宪法
4.人民法院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关系B.协作关系
5.下列人员,只能是自然人的是()
A.被告人B.被害人
C.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D.证人
6.审判管辖包括()
A.普通管辖与立案管辖B.普通管辖与专门管辖
C.立案管辖与级别管辖D.地区管辖与级别管辖
7.在法院开庭审理时,被告人对出庭的检察院的书记员提出回避申请,对此有权作出是否回避决定的人员是()
A.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员B.检察长
C.法庭的审判长D.法院院长
8.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的时间是()
A.被指控犯罪之日起B.开始侦查之日起
C.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D.自案件移送审查之日起
9.证据划分为人的陈述和实物证据的标准是()
A.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B.证据的证明作用
C.证据的来源D.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程度
10.下列证据中,有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A.物证B.鉴定结论
C.勘验、检查笔录D.被害人陈述
11.人民法院接到自诉人的自诉状后,经审查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应当作出的决定是()
A.不予立案B.宣告无罪
C.终止审理D.令自诉人补充证据
12.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其羁押期限的计算是()
A.从拘留之日起B.从逮捕之日起
C.从查清全部犯罪事实之日起D.从查明其身份之日起
13.被不起诉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申诉,接受其申诉的机关是()
A.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B.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C.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上一级人民法院D.同级人民法院
14.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认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应作出的决定是()
A.撤销案件B.不起诉
C.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D.退回公安机关处理
15.独任制适用的法院是()
A.中级人民法院B.高级人民法院
C.各级人民法院D.基层人民法院
16.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继续审理时,人民法院依法可作出的决定是()
A.中止审理B.终止审理
C.延期审理D.定期审理
17.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未生效的判决,有权请求同级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人是()
A.自诉人B.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C.被害人D.被害人的近亲属
18.下列判处死刑的案件中,应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是()
A.杀人案B.放火案
C.强奸案D.受贿案
19.人民检察院认为甲县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确有错误,提起抗诉,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是()
A.甲县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D.中级人民法院及其上级人民法院
20.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减刑、假释裁定不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的期限是()
A.5日内B.10日内
C.15日内D.20日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弹劾式诉讼的特点有()
A.当事人双方在法庭上地位平等B.审判一般是秘密进行的C.与刑讯逼供紧密联系D.不告不理
E.检察机关行使控诉权
22.有权行使侦查权的机关有()
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机关C.人民检察院
D.军队的保卫部门E.监狱
23.被害人享有的诉讼权利有()
A.对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有要求检察院通知其立案的权利
B.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有申诉的权利
C.对已生效的判决有申诉的权利
D.对一审判决不服有上诉的权利
E.在诉讼中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24.司法机关对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已经追究的,应当是()
A.撤销案件B.不起诉C.宣告无罪
D.终止审理E.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
25.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有()
A.贪污贿赂罪
B.渎职罪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
D.诬告陷害罪
E.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26.下列证据中属于人的陈述证据有()
A.证人证言B.鉴定结论C.被害人陈述
D.勘验、检查笔录E.视听资料
27.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与刑罚的主要区别是()
A.适用的目的不同B.适用的对象和条件不同
C.适用的机关不完全相同D.适用时所依据法律不同
E.变更的程序不同
28.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应当重新计算办案期限的情形有()
A.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B.因案件改变管辖的C.补充侦查完毕再次移送审查起诉或者起诉到法院审判的D.第二审法院发回第一审法院重新审理的E.犯罪嫌疑人脱逃后又被抓获的29.立案的条件有()
A.认为有犯罪事实B.主要犯罪事实、情节清楚
C.证据充分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找到
E.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0.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审查后,决定开庭审判的条件有()
A.起诉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B.证据确实、充分
C.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D.附有主要证据的复印件或照片
E.对被告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审判监督程序
32.合议庭
33.侦查
34.书证
35.当事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自诉案件审判程序有哪些特点?
37.简述间接证据的概念及运用。
五、论述题(15分)
38.试述上诉不加刑原则。
六、案例分析(12分)
39.刘某、邱某、赵某因涉嫌共同抢劫杀人犯罪被县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县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在法庭调查中,为节约时间,对三人一同进行了讯问。经审理,一审判决刘某死刑立即执行,邱某与赵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宣判后,刘某与邱某服判,赵某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邱某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遂二审改判邱某死刑立即执行,改判赵某无期徒刑。
问:本案中有哪些程序错误?请说明理由。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刑事诉讼法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2.B3.D4.C5.D
6.B7.B8.D9.A10.D
11.A12.D13.A14.B15.D
16.C17.C18.D19.B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AD22.ABCDE23.ABCE24.ABCDE25.ABC
26.ABC27.ABCDE28.ABCD29.AE30.ACD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予以提出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方式、方法和应遵循的顺序等。
32.合议庭是指由审判人员数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的制度。也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
33.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军队保卫部门等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和采取有关强制性措施的活动。
34.书证是指以其记载或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字材料和其他载体。
35.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在诉讼中处于追诉(原告)或被追诉(被告)的地位,执行控诉或辩护职能,并同案件事实和案件处理结果具有切身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自诉案件的犯罪性质一般不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较小,因此在审判程序上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
(1)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教育,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使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不再进行判决。但根据刑诉法172条的规定,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检察机关不予追究的,不适用调解。
(2)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和解或撤诉;
(3)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反诉条件是:
(一)反诉的对象必须是本案的自诉人,(二)反诉的内容必须是与本案有关的犯罪事实,(三)反诉的案件必须是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4)自诉案件具有可分性。比如一个犯罪行为致多人受害,而受害者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独立向法院起诉;数人共同对某一人实施犯罪行为,受害者有权只对其中一人或几人提起诉讼等。
37.凡是不能单独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联系起来才能说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是间接证据。
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必须遵循以下规则:①每个间接证据必须是客观的,确实可靠的,不能有虚假证据;②每个间接证据同案件事实之间都必须有客观联系;③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不能有矛盾,如果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的排除;④通过若干间接证据证明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是一个,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38.上诉不加刑原则,就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事件,不可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刑罚的原则。但是自诉人上诉或者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在司法实践中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限制的还有几种情况:(1)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发回重审的案件;(2)经过二审发现新的犯罪事实,应该变更控诉范围,发回原审法院重审的案件;(3)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者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案件等,均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运用上诉不加刑原则还应注意几点:(1)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人上诉的全案被告人均不得加重刑罚。(2)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既不能加重决定执行的刑罚,也不能在维持原判决刑罚不变的情况下,加重一罪或几个罪的刑罚。(3)判处拘役或缓刑的罪犯,不得撤销原判缓刑或延长缓刑考验期;(4)判刑畸轻案件,不得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借口,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加刑。实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意义有:(1)有利于保护被告人充分行使辩护权;(2)有利于维护上诉和两审终审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3)有利于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和检察工作质量。
六、案例题(本大题12分)
39.(1)县法院无权受理本案,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一审法院。
(2)县法院在法庭调查中对三被告一同讯问是错误的,应分别讯问,以免互相串供。
(3)由于被告人的上诉引起第二审程序,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继续审理是错误的,发现一审法院在管辖上有错误,应当撤销原审判决,将案件提审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一审。
刑事诉讼法学 篇6
关键词:庭审中心主义,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公安类高校
1 庭审中心主义趋向解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布局依法治国实施与推进,指出要推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召开了第六次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较为明确地指出了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应当以庭审为中心。我国司法实务界的庭审中心主义趋向就此获得政策指引。其后,最高人民法院又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与指导意见,较为完整地勾勒出了我国司法体制框架内对庭审中心主义的解读与规划。综合权力机关出台的各种文件及理论界的相关主张,可对我国司法实务范畴内的庭审中心主义作出如下归纳:庭审中心主义,一般是指“审判案件以庭审为中心,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全面落实直接言词原则,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事实上,就理论探讨而言,对于庭审中心主义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基本可以达成共识。问题的关键只在于具体司法机制的设计及司法实践配合问题。很多情况下,学理研究的论断是正确科学的,立法修订的初衷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但相关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却不一定获得理想效果。因为司法实践往往非常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立法者很难以理性设想来进行全面覆盖与充分兼顾。然而,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毕竟是可以把握的。必须明确,着眼于司法体制的发展演变,庭审中心主义趋向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正在不断加剧。综上可见,庭审中心主义在我国未来的司法运行中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贯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向。通过各项司法机制的健全,庭审中心主义所蕴含的各项要求必然要落实于实际司法运行与司法活动的各个环节与流程,最终落实于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与运行。
2 庭审中心主义趋向对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理念的影响
首先,受到庭审中心主义趋向影响,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应更加充分强调审判机关及其庭审活动在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根据庭审中心主义的要求,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或决定性环节应归位于庭审过程及结果,而庭审过程及结果在刑事案件公诉阶段由审判机关进行掌控,检察机关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对抗,审判人员居中进行裁判。因此,在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始终要向学生传递一种思想,即庭审环节处于中心地位,侦查、审查起诉等前置活动或环节能否实现其应然效果,最终还是要看庭审环节的具体实施情况。对于刑事诉讼法学涉及的各项制度与相关问题,均应引导学生从庭审中心主义的视角来进行思考与研究。
其次,受到庭审中心主义趋向影响,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应更加充分强调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规范化与合法化。就刑事案件办理而言,多数侦查活动均由公安机关作为侦查机关来具体实施。公安类高校的培养对象多数将来也要进入公安机关从事相关工作。因此,公安类高校的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对于侦查环节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必须予以足够的倾斜与重视。基于庭审中心主义趋向的要求,不论在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还是侦查学相关教学中,均应该注重庭审中心主义精神的传授。根据前述定义,贯彻庭审中心主义,要求“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全面落实直接言词原则”、“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这就为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规范化与合法化。在实施具体教学时,要让学生深刻认识规范侦查与合法侦查的严肃性。按照庭审中心主义相关精神,在庭审活动提供的公开审理环境中,侦查过程中产生的证据、具体实施的侦查行为,均需要当庭进行出示或描述,且还可能要求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并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如果证据获取、侦查行为等在合法合规性方面出现问题,即可能导致侦查目标无法达成的不利后果,相关机关和人员还可能被追究责任。
再次,受到庭审中心主义趋向影响,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应更加充分强调人权保障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合法权益保障。庭审中心主义的贯彻执行,必然会推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证据审查、事实认定及辩护方辩解实现更大程度的公开性与公正性。这对于人权保障价值理念的实现无疑会发挥积极作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会获得更多的机会来主张自身的权利,确保刑事诉讼法相关制度的严格落实与执行,保障自身的程序性权利与实体性权利不受公权力机关的不法侵害。对于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来说,鉴于其主要为公安机关培养专业人才,必然要求其更加充分强调人权保障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障。而且,不能在具体教学中空喊人权口号,而是要将人权保障的价值追求与刑事诉讼法的具体制度与规定充分结合起来,向学生讲授清楚人权保障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意义,且哪些具体制度与规定承载着人权保障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合法权益保障的职能,以及如何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与坚决贯彻这些制度与规定。
最后,受到庭审中心主义趋向影响,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应更加充分强调证据规则的熟练掌握与严格执行。因为时空不可逆、事实不重现,证据的获取及其证明客观事实存在的功能在诉讼(包括刑事诉讼)中就成为产生诉讼结果的关键。以往,基于公安机关(作为侦查机关)及其他权力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强势地位,对于证据获取方式、证据证明标准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违反法治精神、滥用权力的倾向。然而,随着依法治国的持续推进以及相关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刑事证据规则越发成熟与健全,加之庭审中心主义趋向的推动,相关证据均需要在庭审这一相对公开的环节中接受检验与考察,违法证据均会被予以排除,相关人员还可能被追究责任。在培养对象多为公安干警的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必须着重向学生传授刑事诉讼规则相关知识与理论,帮助其在未来的刑事司法活动中能够熟练掌握与严格执行刑事证据规则。唯有如此,才能使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符合庭审中心主义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发展趋向,才能更好实现公安类高校教学的应有功能。
3 庭审中心主义趋向对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方法的影响
首先,在案例教学中,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释庭审中心主义的贯彻实施。案例教学应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获得应有的重视,可以在学界达成共识。因为案例教学生动形象,既可以通过实例的讲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法律规定与法学原理,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而言,相关案例教学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释庭审中心主义的贯彻实施。就正面而言,相关案例的选取及讲授,其在具体内容上应该是完全符合庭审中心主义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学生可以从正面理解刑事诉讼的流程,懂得如何开展工作是正确的、是合规的;就反面而言,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还应当选取违背庭审中心主义原则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反面案例,全面讲述案例中的司法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如何违法违规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典型而又常见违法违规行为的具体形态,并在其中重点讲述此类行为的后果,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司法工作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其次,在实训教学中,要集中体现庭审中心主义的基本精神,并着力培养学生完成庭审任务的实务技能。基于其培养对象多为实务型专业人才,实训教学是公安类高校教学的重要方法。加之刑事诉讼法多为程序性规定,操作属性较强,就更突显出模拟法庭、刑事侦查演练等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在庭审中心主义趋向不断增强的司法环境中,“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全面落实直接言词原则”,“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侦查人员代表公安机关在庭审中出庭作证将越来越成为常态。这就需要在实训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完成庭审任务的实务技能,具体包括冷静客观地讲述刑事侦查过程、完满回答来自各方的提问、灵活应变处理庭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方面的实务技能。而就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而言,公安类高校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亟待加强与拓展。至于具体途径,可以考虑与公安实务部门深入合作,聘请公安业务骨干参与到实训教学中,请来自公安实践一线的专家进行指导与教学,使学生直接接触到最前沿的实务讯息,切实增强其刑事司法实践能力。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在教学互动中使学生体会庭审中心主义的深刻内涵。不论案例教学与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应得到何等程度的强调,课堂教学也始终是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与方法。尤其基于庭审中心主义趋向,庭审活动在刑事诉讼流程中越发重要,而司法实践当中的庭审活动又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不仅能通过单方面的讲授将刑事司法程序解释清楚,更应当鼓励与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发问,在发问与解答的互动循环当中促进学生逐步进行深入思考,将规范意识与庭审中心主义追求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到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
参考文献
[1]顾永忠.试论庭审中心主义.法律适用,2014(12):7.
[2]秦策,许克军.庭审中心主义的理念阐释与实现路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4):126.
现代文明视野下刑事法学的新发展 篇7
刑事法学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法制发展过程, 解放后, 刑事法学的发展更是曲折, 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只是面对我国刑事法学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其基础的、根本的东西, 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为我国刑事法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机遇。
二、法制是现代文明建设的基础
(一) 现代文明视野下刑事法学建设的意义
现代文明是人类在漫长的改造自然、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优秀成果成果, 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古至今, 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法”, “法”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文明的核心要素。首先,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中, “人治”难免有偏私, 法治更容易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依法治国,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建立文明高度发达的和谐社会的基础。其次,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积累是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 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相对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支持,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 是确保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再次, 现代文明发展中, 对于人权的尊重, 人类社会的公平、公正、稳定等更加重视。法律是现代文明社会维护社会安全, 解决社会发展中矛盾, 消灭社会不安定因素, 打击社会丑恶现象的关键, 是社会文明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约束公民道德规范的根本, 法不明则国易乱, 国乱则民生忧患。因此, 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需要只重视刑事法学的发展, 以促进立法、建法、依法等环节的发展, 使其更能体现现代文明的特点,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二) 我国刑事法学发展的历程概述
广义的刑事法学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及其刑罚的一般规律及其刑事立法、司法理论概括的综合科学。主要包括规范刑法学、理论刑法学、外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还包括刑事政策学、刑罚学、犯罪学等等。在我国历史中, 最早的一部刑法解释的著作为《春秋折狱》, 该书这主要以经文释义的方法判解刑事案件, 在刑法发展的历史上有解释学意义。唐朝时期, 《唐律疏议》将我国的刑事法学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一方面, 《唐律疏议》摆脱了以经文诠释刑律的方法, 实现了我国法律释义学的“转正”, 标志着我国规范刑事法学的形成。另一方面, 《唐律疏议》主要体现的是官方对律文扩大或缩小的解释, 并未脱离我国古代民刑混杂的法律状态, 刑事法学的实体与程序还是难以区别。进入中国近代史, 我国的刑事法学受到了“洋学、洋法”的冲击, 大清国在灭亡前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法典式刑律, 即《大清新刑律》, 该部法典未及实施大清朝就烟消云散了, 全面的、系统的刑法研究未能形成。直到我国的新民主革命成功后, 较为完整、系统的中国刑事法学才逐渐形成。进入新中国以后, 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更是一波三折。
(三) 建国后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
1949年建国之始, 我国对于刑事法学方面的探讨特别重视,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立法运动, 刑事法学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刑事诉讼阶段等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直到四十年代末期, 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逐渐进入“冰期”, 进入五年代后, 建国初形成的刑事法学理论、体系、立法等被统统抛弃, 刑事法学全面引入前苏联刑事诉讼法学理论。这段时间刑事法学建设的重点就是归纳和总结新中国刑事司法经验及对探索刑事诉讼法学体系。进入八十年代末期, 我国的改革开发政策给我国法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受“拨乱反正”思想的影响, 刑事法学发展得到了复苏, 学者开始研究法律的平等、检查机关的法律监督等问题。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原则、制度程序进行了较广泛、普遍的解释。此外, 还有《刑事证据理论》、《证据学》、《刑事诉讼证明论》等著作, 揭开了我国刑事法学的新局面。1997年后, 我国逐渐兴起了刑事法学的一些基本范畴进行专门的研究, 如形式起诉制度、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等。现代文明背景下, 我国的刑事法学一方面继承了我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因素, 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文化能力。另一方面, 批判的接受了其他国家刑事法律体制 (如美英、前苏联等) , 通过对其法律理论的扬弃,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我国刑事法学的建设和完善。现代社会快速发展, 现代文明日新月异, 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要紧跟时代, 才能有效的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保护作用, 维持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我国刑事法学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 我国刑事法学发展现状
我国刑事法学发展自复苏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我国依法治国方略毕竟起步较晚, 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 当前, 我国刑事法学研究比较偏重于公共安全的立法, 刑事法学的价值取向存在较大争议, 争议的核心是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保障, 刑事法学立法究竟是以社会为本还是以个人为本, 还是两者并重, 进一步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有待确定。第二, 当前, 我国刑事法学的实践比较重视重打击犯罪, 对于个人权利保障的制度相对缺乏, 在具体的打击犯罪的过程中, 往往会造成一定的个人权利受到侵害事件。第三, 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在刑事法学发展中, 一些研究人员忽视这种差距的存在, 一味的倡导西方国家的“民主、自由”不能正确的吸收和学习外来的刑事法学立法经验。例如, 近期的“大胆用枪”的争论就较受社会关注。在美国“大胆用枪”是警员保护自身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 因为美国允许私人拥有枪支。在我国, 枪支管理严格, “大胆用枪”背后造成了一些列的刑事法学问题值得社会的思考和探讨。总之, 当前我国刑事法学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个人权益与社会权益之间的不协调。如何结合当前形势, 在现代文明视野下发展刑事法学, 一定要立足根本,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理智的、科学的吸收外来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科学选择、科学发展。
(二) 现代文明视野下刑法学发展的思考
当前, 我国刑事法学的现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致使个人权利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特别是被告的人权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遭受侵害得不到伸张。这也是国际社会“怀疑”我国“民权、民主”的重要方面。过于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刑事法学发展已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立法要求。过于偏向人权的“人本主义”又不适应我国国情, 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 过于强调人权利的本位主义有一定的极端性, 西方国家刑事法学的发展经验已证明, 过分强调个人权利, 可能带给社会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 造成社会大众利益的受损。过于强调惩治犯罪, 会刑事法学缺少人性化, 难以体现人在社会活动中的本质地位, 即使在短期内能看到一些有利于社会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维护的效果, 但不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易造成乱用职权、草率频繁侵害公民权利等不良影响, 最终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隐患。现代文明下, 人们的自我意识发展迅猛, 被告者人权的思想被社会广泛认同, 社会本位和人本位价值观的冲突日益明显, 站在不同的立场, 社会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人权的发扬一样重要。如何保证科学立法, 在协调矛盾、打击犯罪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权, 是现代文明下刑事法学发展研究的重点问题。一方面,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 犯罪客体的内涵不断扩大, 犯罪主体也日益多样化、国际化、法人化。刑事法学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另一方面, 各种自然发展种类和总量不断的增加, 犯罪的手段、形式、思想等日益多样化, 社会惩罚打击犯罪的成本不断的增加, 而一些犯罪的成本却在“人权”的掩护下逐渐降低, 严重影响了公共秩序的维护成效,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 现代文明视野下刑事法学发展趋向分析
现代文明下, 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要客观的认识到我国立法环境、局势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理智的学习和吸收西方国家刑事法学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智慧的应用我国的传统刑事法学观念, 将其精华巧妙的融入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中, 结合我国国情思考刑事诉讼制度等刑事法学的发展。第一, 重视刑事法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引用国际上的普遍做法, 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发展刑事法学的文化研究, 注重引入方式与我国国情的适应性, 使刑事法学研究能在我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发展。第二, 认真的研究基本诉讼概念和理论思想, 逐渐的完善我国刑事法学发展中的缺陷, 规范我国现有刑事诉讼的制度, 使其能配合我改改司法改革发展, 并能使我国刑事法学在现代文明环境下有效的结合我国具体的政治、经济等发展, 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性化的发展观念, 完善公开审判、陪审等制度等, 弥补诉讼条件、诉讼行为等方面的不足。第三, 加强诉讼基础理论研究, 推动刑事诉讼认识论和诉讼心理学研究进展, 促进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发展。第四, 拓宽视野, 将刑事法学的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起来, 更深层的挖掘现代文明下法治观念的价值与内涵。第五, 注重取证制度的技巧性研究。一方面,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 传统的取证方式太过粗糙、笼统, 不利于现代文明下刑事法学的发展。另一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 刑事法学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偏向高科技, 取证也要随之发展。例如人身识别取证, 从最初的指纹认证, 到后来的DAN识别等, 高科技的取证技术确保了取证的真实性、准确性。第五, 加强刑事诉讼基本价值研究, 寻找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权利的最佳切合点, 强化对犯罪公民的人权保护。例如逐渐废除所有非严重暴力犯罪的死刑设置, 使我国刑事法学中死刑审判更能体现“人本主义”, 促进人权的最大发挥。一方面, 避免过度的重视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 造成刑事立法的专制形态。另一方面, 避免片面的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国家安全危机。第六, 创新刑事法学研究观念, 科学划定犯罪圈, 增设赦免制度。例如取消对新生儿母亲及70岁以上老人的死刑判决。第七, 加强网络犯罪的立法,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网络为基础的各项犯罪的惩处力度, 例如网络金融犯罪、网络证券犯罪等, 严厉打击新型犯罪。第八, 增加刑事法学审判的可选择性, 对严重的故意犯罪的犯罪主体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 保障公正审判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从思想、道德上拯救社会犯罪主体。第九, 逐渐的改革目前的劳动教养制度, 在新时代文明的引导下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切实的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对于社会违法行为, 从心里、人格、思想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纠正, 在保障人权的基础上实现刑事立法对社会秩序管理、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我国签署《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 国际刑事法学的基本准则对我国刑事法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特别是社会公共安全与个人权利、死刑等一些问题, 成为现代文明视角下我国刑事法学发展的重点研究问题。研究其一般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实际国情, 妥善的处理这些问题, 在遏制犯罪、矫治犯罪的大形势下, 增强人权保障的力度, 是我国刑事法学发展的新趋向。
摘要:刑事法学的研究和发展是打击犯罪,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在现代文明高速发达的今天,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秩序维护形式, 刑事法学的发展遇到了较多问题。社会秩序、社会安全与个人权益的冲突、协调, 是现代文明视野下刑事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何在刑事法学发展中兼顾两者权利, 是确保刑事法学在现代文明中创新发展的需要。本文就这一矛盾的存在与当前刑事法学发展的现状展开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现代文明视野下刑事法学发展的趋向。
关键词:现代文明,刑事法学,社会秩序,个人权利
参考文献
[1]苗泽一.刑法国际化环境下的我国刑法发展[J].法制与社会 (旬刊) , 2012 (23) :16-17.
[2]周道鸾.对死刑替代措施的几点建言[J].民主与法制, 2012 (05) :34-35.
关于民事诉讼法学贫困化的分析 篇8
一、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脱离
现代学科的研究最禁忌与社会实践脱离,从研究者的角度而言,与实践相脱离的研究无异于纸上谈兵,毫无作用可言,而民事诉讼法无疑陷入到实践脱离的漩涡中,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民事诉讼法与实践脱离是因为大多数研究理论是基于传统民事诉讼法典与语法解释上,是一种基于传统规范释义的展开,研究者以国内外理论为依托。然而,民事诉讼法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因而相关理论可能仅仅使用某个国家或者某种制度,与现实相差深远,并且,由于我国民事诉讼的规范本来就比较粗疏,即便进一步细化该法的司法解释,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实际相隔深远。
第二,从民事诉讼法的实际使用上来看,实务与理论往往是分离的,因为理论往往描述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而现实实务会有多种因素掺杂其中,使得理论缺乏一定的指导性,这就使得司法人员不愿意借助理论界提供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实施,使得研究愈加深入,与实际脱离的也更加严重。另外,民事的实务操作具有较大随意性与变动性,规范化的理论必能满足司法急迫性的要求,这也导致司法人员不愿意使用理论解释来进行实务操作,因而理论研究的实用性便逐渐丧失。
显然,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与实践相分离的后果是严重的,从研究目的上来看,缺乏实用理论已经完全失去研究的价值,知识徒劳而已,不能接触实践的研究,不能执行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重要的研究过程,最终导致民事诉讼贫困化的形成。
二、研究方法的缺失
(一)传统研究方法的沿用
从研究进展与新理论成长的角度而言,新的方法是形成新理论与新成果的关键,研究方法通常被称为研究目的实现路径与工具,因而研究方法是否有效是研究成果真实性与具备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然而从我国民事诉讼研究现状上来看,国内诉讼学研究领域有关该法研究方法的专注出现,因而在研究上依旧沿用传统单一视角的研究方法,这种传统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角度的扩散与意识形态的开发,往往从政治、阶级的视角进行研究,因而“民事”中的“民”不能体现,研究结果脱离实际。另外,部分研究学者在研究该法学时常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而资产阶级原本就与社会主义相矛盾,因而民事诉讼的研究成果必然不适用于国内。
改革开放后,随着大量法律的制定,各个法学学科的首要任务是对法律进行定义与法学含义解释,然而此时的法学解释却往往停留在语义分析层面,这种分析方法使得无法深入到制度的深层,也无法解释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对改革开放后大量的民事诉讼产生影响,使得理论不能支撑实务要求,虽然后续法学研究在持续进行,然而受限于之前的法学解释,使得理论的扩展面较小,新成果的理论仍然禁锢在原有法学释义上。
(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缺失
多样性缺失同样体现在法学研究的单一性层面上,研究知识为了满足政治性的要求,并没有考虑经济、民生等方面的应用,这严重背离了法学研究的本质。民事诉讼法解决的对象是民生问题,因而一切审判行为反映人们的社会行为,用来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各科知识,比如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应从多个视角进行研究。然而因为方法的多样性缺失,使得这些研究流于形式,虽然目前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是由于长期理论与专业素养等方面的缺失,导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人才中很少具备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即综合型人才,因而虽然后续的研究吸收了各学科优秀的研究人才,但由于理念融合不够充分,导致研究成效并不理想。
三、研究主体自主性缺位
自主性缺位主要体现在研究主体错位与自主性丧失,缺乏研究原有的立场,不按照学科研究的规律、程序及事实进行,受权力与利益左右。在民事诉讼法的实际研究中,研究人员往往依附与当前阶段的政治风向,向政治靠拢,使得研究成果变得庸俗化。并且,一旦某方面的研究受到大众热捧,研究自主性缺失,盲目跟风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民事诉讼“跟风研究”的问题在于研究脱离了法制根本,过于依附社会群体,曲意逢迎,导致研究往往是从预设的结论需要出发,这会导致论据的收集与国际的法律语境失去联系。
比较典型的自主性失位是关于如何认知调解与判决的关系。民事诉讼法在实务执行上具有调解与判决的作用,体现了传统民事纠纷调解的历史延续性,也反映我国司法机关对法律问题的合理调解。民事诉讼调解往往具有灵活性、多变性与理论、模糊性,用来解决非战争时期的民生资源分配与冲突。新民主主义时期,当时的“司法调解”与现在的民事诉讼有较大的相似之处,民事双方在司法主持下进行,因此此时的司法往往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应。但是进入到21世纪后,随着诉讼调解的逐渐使用,成为群众解决民事问题的重要方法,调解成为一种强势调解,成为一种行政化、政治化的社会整治手段,遗憾的是,在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上,法学研究并没有阻止这种趋势的发展,即便有少量的学者对其产生质疑,但是敌不过多数人的认同,在人们没有认清司法语境的情况下,人为诉讼的调节本就属于政治行为,导致主体自主性逐渐丧失,认知调节与判断也变得模糊不清。尤其是在当前以学术发表量与影响力评价研究成果的时期,以结论为导向的研究并不重视内容的逻辑性,研究课题的设计也往往以确定的结论进行设计,因此,具有依附性的研究课题更容易获得批准、立项。也更容易获奖,而自主性的研究课题,因为领域认同的缺失,导致课题边缘化,很难获得认可。
四、程序与实体的分离
民事诉讼法中的“实体”包括案件发生中相关的事实与案件当事人,而程序则是解决民事案件的流程与方法,在价值定义上,实体处于第一位,程序处于第二位,需要明确的是,实体与程序是不可分离的整体,程序决定实体的观念也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但是在实际的民事诉讼法研究上,虽然研究观念上遵从“实体高于程序、程序决定主体”的观念,但是具体研究上却将两者分离出来。这种情形在法律的制定上也比较突出,很多法律,在一开始就被法律制定人员定义为实体性的法律,对程序缺少关注,立法者制定法律时也往往只邀请个别的程序学者,导致法律制定后程序化丢失严重。当然,将程序与实体反过来也比较普遍,即立法时注重程序,而忽视主体,导致实体学者很少参与到法律制定中。实体与程序的关系应是血与肉的关系,两者各自发展,而又相互依托,不可分离,民事诉讼研究中也一样,如果程序与实体分离,最终导致实体法律与现实脱离,使得民事法的社会效应缺失。
五、结语
民事诉讼法作为我国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依托,在实际研究上存在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脱离、研究方法缺失、研究主体自主性失位、程序与实体分析四个方面研究困境,这严重阻碍了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在实际研究上,可以从改革这四个方面缺陷着手,以使民事诉讼法不断充实与完善。
摘要: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各项法律研究也呈现繁荣的情形,然而对于民事诉讼法而言,其研究的繁荣只停留在表面上,事实上其理论构成与研究深度存在贫困化的特点,这导致我国民事诉讼法与现实相背离的现象明显。文章主要从民事诉讼与实践脱离、研究方法缺失、研究主体失位、程序与实体分离这四个方面探讨民事诉讼法学贫困化的形成。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学,贫困化,法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民事诉讼法学:滞后与进步[J].法学研究,2011(06).
[2]齐树洁,熊云辉.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成长的启示——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的分析[J].现代法学,2012(02).
[3]徐卉.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知识转型[J].法学研究,2012(05).
[4]汤维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的多元递进[J].法学研究,2012(05).
[5]齐树洁.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未来发展[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5).
浅析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现代化转向 篇9
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六十多个春秋。一直以来社会各界人士都对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过程给予高度的重视, 受到了广泛地关注。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将以中国民事诉讼法六十年为主题, 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探究会。对于民事诉讼法学的成长历程所经历的阶段, 学术界都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 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但是总体说来都是从一个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不完善到完善的阶段。
六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已经取得了重要进步和重大成就。这种进步和成就是来之不易的, 在这个过程中, 民事诉讼法学一共经历了三次立法和修法。这些立法和修法对我国的司法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使得很多司法机关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民事诉讼法学不仅对司法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还对我我国的诉讼管理的传播, 法律常识的普及以及全民司法能力的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对于民事诉讼法的理论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热火朝天的局面, 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司法系统更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现代化转向
2.1 现代化转向之一:程序哲学观的二元并存
要想对于法学得深入研究, 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哲学观来作为指导, 当然对于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也应该在一定的哲学观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在我国国内, 指导民事诉讼法学的哲学观曾程序工具主义的哲学观和程序本位主义的哲学观有两种形态。其中, 程序工具主义首先产生的。但是目前处于两种哲学观并存的状态, 即所谓的二元并存论。并且, 就目前来说, 这种状态还会保持很长的时间而不发生变化。
纵观历史, 程序工具主义也是在法律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才出现的。程序法作为附属法的一种, 相对于司法结果要达到的审判结果来说, 又具有工具和手段的意味。尸体本位主义是与程序工具主义相对来说的, 它意味着人类对于法的理解, 对法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到达了理性的制高点。现在社会, 往往会把程序工具主义洒上贬义的色彩, 这样其实是不对的, 是对程序工具主义的曲解。因为程序工具主义其实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对于案件事实都非常严格的对待, 并且要求司法者要客观公正的认清案件本身, 在这样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处理案件, 只有这样的裁判结果才是公正的、能被人所接受的。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程序工具的影响。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在立法上强调务必保障诉讼的诉讼权, 也是对程序本位主义的一种反应。但是, 我们在强调程序本位主义哲学观的同时, 并不意味着程序工具主义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不适应当代这会的司法建设。虽然程序工具主义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程序法的地位, 但是其独特的优势和对于司法、法制建设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 不能将其彻底的抹杀掉。在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深入研究中, 我们不仅要战胜传统程序工具主义的弊端, 还要对本位主义的绝对化、单一性处理做到一定的防范。这样的研究方式才是最佳的、符合我国社会实际以及发展趋势的做法, 我们不应该简单的选择某一方面, 走上司法极端的道路。学现代化转向的最为重要的指标性特征便是树立程序哲学观的二元并存论, 辩证地理解与坚持程序工具主义与程序本位主义。
2.2 现代化转向之二:研究方法论的多元递进
对于现代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绝对是不言而喻的, 甚至可以说研究方法的不同就决定了研究结果的绝对不同, 更甚至是的出相反的结论。故而才会有这这样地一种说法“学术始于方法, 终于方法”。做学问, 不仅仅是单纯地对知识的累积, 而应该是对研究学习方法的一种不断探究, 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系统的学习型研究。对于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理, 早在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之时, 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便与之相伴相随了。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贯彻于民事诉讼法学的始终, 诚谓民事诉讼法学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呈同步状态, 如影相随。在新中国成立后, 民事诉讼法学经历了一段艰辛的历程, 在这;六十多个春秋的演化中, 民事诉讼法学在方法论上先后出现了普法法学、移植法学、注释法学、实践法学、对策法学、理论法学等多种研究范式, 这些都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个发展的脚印, 这一个个研究范式正是代表着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阶梯性进步这中间的层次性和阶梯性是显而易见的;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者也前赴后继。
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也呈现了不同的现代化转向趋势, 具体为哲学观的二元并存趋势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任何事情都是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产生的, 民事诉讼法学也是如此。对于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是特定的社会、特地的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当然么对于民事诉讼法学以后的发展趋势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刑事司法公正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
[2]兼子一, 竹下守夫.白绿钱译.《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 1995.
刑事诉讼法学 篇10
一、教学方法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中的价值
方法, 古代指量度方形的法则, 《墨子·天志中》提到:“中吾矩者谓之方, 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 是以方与不方, 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 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融合以及有机统一, 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体系。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是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 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 老师在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者, 而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帮助者, 学生才是主动的建构者, 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受者。按照高等教育学的普遍解释,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对学生施加影响, 怎样把列举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少分析能力、发展能力, 形成一定道德品质和素养的具体的手段。”[1]因此, 对法学本科教育而言, 科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意义特别重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高校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中唯一一门集实体法与程序法于一体的专业课程, 且其教学内容、相关概念、涉及的法律规范都非常的多, 且不存在一部统一的法典, 因此, 相对于其他基础课程而言, 其教与学的难度均比较大。在国外法学院教学中, 这种教学的困难也是普遍存在的, 甚至有教授认为, “行政法始终是被认为是最为烦闷的课程, 而学生也是对这门课程的目的是最为缺乏头绪的”。[2]这些由学科本身的因素导致的困难都是非常难以克服的。因此, 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都寄希望于寻求良好的教学方法来破解其中教与学的困境。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教师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或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并且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方法实施现状
(一) 对于实践教学的关注仍然不够
虽然各个学校在教学计划中都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 但是, 这种重视程度只停留在表面,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严重失调。比如, 根据笔者所在校的法学本科培养方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课时只有51课时, 而实践教学也仅仅6课时, 有些实践环节如果认真做, 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心血的, 但给老师的课时量却很少, 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 从教师的实际工作来说, 对实践教学的关注也是不够的, 没有认真研究不同实践环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作用, 经常流于形式;从学生来说, 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不高, 很多实践环节都没有认真去做, 最后交一份报告了事。
(二) 教学方法单一, 使用随意, 教学效果不佳
就目前教学实践而言, 教师并没有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而选择, 整合各种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单一, 要么只用“讲授法”一堂课从头讲到尾;要么从头问到尾;要么一律采取讨论式教学, 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单一的教学方式的使用, 使得课堂缺乏一种凝聚力, 不仅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反而费时费力甚至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 在教学当中, 很多老师在使用教学方法的时候很随意, 并没有考虑到主题或者教学目标的实现, 仅仅只是为了体现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这样表现出来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可能并不适合这个主题或者就是一个形式, 根本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美国著名教育家大卫·爱尔坎德 (David Elkind) 教授曾通过大量的教改实践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传统的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 已不能满足现实的法学教学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团, 当今法学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者,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没有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发挥。
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一) 坚持的原则
第一, 教学方式多元化原则。应该摈弃过去那种单一的教学方法, 应该说不论是哪一种教学法, 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就比如讲授法, 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的阐述法律概念、法律规则, 让学生能够收获系统的知识, 但是其屡遭诟病。其实质问题不在于这种方法自身, 而是具体的操作运用是否恰当。
第二, 从实际出发原则。这个实际一方面是指任何新的教学方法的引进和使用都不能脱离实际, 要做好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之间的衔接, 而不是将其“一棍子打死”。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的设置等方面, 使之为其服务。
(二)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方法的具体使用
第一, 讲授式教学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 讲授式教学方法主要以概念的讲解、理论的灌输和法律条文的阐释为主, 虽然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弊端, 但在法学本科教育中, 需要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一个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为了克服其弊端, 需要在授课过程中按照教学目的的需要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 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丰富课堂教学,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 讨论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事先布置讨论议题, 让学生组织材料, 充分准备, 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授课教师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观点, 应当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 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主持人的教师在讨论中应当尽量地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进而扩展学生的思维。讨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全班一起讨论, 但是要注意控制整个过程, 比如学生跑题了就要将之引导回主题, 或者在讨论中出现了争议比较大的观点, 教师要适时介入进行评析, 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提示和引导, 对于某些偏激的观点, 教师要正确引导, 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第三, 案例教学法。法学 (包括“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 它不仅以认识法律为目的, 更重要在于把法律运用于实践。[3]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分析以及解决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 扩展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分析生动的案例过程中, 轻松地掌握抽象的法学理论知识, 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应该是法学教育中让学生接触实践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四, 诊所式教学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现行行政法律制度的框架及行政救济、司法救济的程序, 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法律思维能力, 能够运用法律逻辑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行政法律问题, 培养在行政领域、司法领域的职业能力及帮助行政相对方进行权利救济的能力。而诊所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实践教学, 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诊所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其借鉴了医学院诊所教育模式, 通过让学生办理真实案件, 参与案件的整个过程和细节的处理, 亲身体验律师的社会角色,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法律实际运用能力, 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摘要:目前, 在我国法学教学中, 讲授教学法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然而, 就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而言, 由于其教学内容、相关概念、所涉法律规范杂多, 且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法典, 因而, 教与学都非常难。传统的“经院式”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该课程的教学需求, 因此, 改进现有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充分发挥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和诊所式教学法的优势,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环境,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威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213.
[2][美]西德尼·A·夏皮罗:法科学生不喜欢〈行政法〉的十大原因及其对策[EB/OL].苏苗罕译.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0800/216/2006/8/xi40636493718860024324-0.htm, 2012-11-25.
【刑事诉讼法学】推荐阅读: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05-21
刑事诉讼法学论文07-12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08-14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文09-01
民事诉讼转刑事诉讼09-21
刑事诉讼原则07-10
刑事诉讼证据09-27
环境刑事诉讼10-26
刑事诉讼文书06-04
刑事诉讼辩论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