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精选10篇)
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篇1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传统语文教学重视通过博览、诵读、精思、背诵,让学生接受丰富的滋养,具备较扎实的语文功底。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观的核心是“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1]“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他去打开其他的书库”。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励帆前行的风”[2]并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学生创造“智力背景”要把握和实施“学习”和“课外阅读”两套教学大纲。
一、诱发小学生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源自于接受美学,阅读期待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和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能力,对新的阅读内容进行内心的预想,是阅读的先导,它直接关系到阅读的热情和质量。
(一)设置悬念,诱发阅读期待。教师适当的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同时“学习目标”在阅读活动中起定向作用。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明确自己的认知方向,形成一种心理预设,进而维持一个适度的“认知焦虑”,并且在老师精心设置的悬念强化下,“认知焦虑”,愈发强烈。
(二)多方拓展,促进阅读期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有精神,课外阅读比学习语文有兴趣。“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是重要原因。根据心理学分析,小学生的求知欲望比较强,在学习一篇课文前,提前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内容,“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就会失去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要有劲头,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再加上现在的课外读物很多是快餐式的,形象性强,情节性强,文字浅显,很容易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愉悦,而语文课,要学的并不是这些内容,阅读要有思维的参与,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而思维是痛苦的,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大幅度地缩水。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出其不意地利用教材诱发学生潜能,使教学成为基于学生经验之上的探究与生成的过程,实现“由教科书是孩子的世界,变成世界是孩子的教科书”的转变,要让学生产生“语文课堂就好像蓝色的大海,而我就是一条小鱼,在里面快乐地游着”的愉悦。
(三)打破常规,活跃课堂气氛。从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大多数都是感性占主要地位,而且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如果教师采取不同于课堂教学那样的枯燥乏味的强化训练,不那么“循规蹈矩”,和学生融合一体,寓教于乐,带他们欢快地走进阅读之中,便可以达到一种强化的积极作用。不仅让他们觉得不乏味,反而觉得从中学到意外的收获而感到自豪。这不仅满足了小学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
(四)转移视线,提高阅读兴趣。从电影、电视这个社会热点着眼,利用小学生这方面的热心,由此及彼地引导他们读一些高层次的书。如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已经改变成了影视剧,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阅读名著,还有就是利用教材中的名家名篇节选,激发学生兴趣,趁热打铁,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学习原著中去。
二、提高阅读时间的有效性
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尽享阅读。根据需要,课外阅读既可安排在课内,又可安排在自习课上,还可以布置课后阅读任务。
(一)课前预习的有效安排。当前很多小学生都不懂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只局限于课堂上,一旦离开课堂,缺少大人的有效指导就无法很好地阅读课外读物。因此,如何把握课外阅读的时间尤其变得重要。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学习相关课文时必须完成的课外读物。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可安排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阅读《水浒传》相关篇章、学习郑振铎的《燕子》指导学生阅读全篇《海燕》。学习新课之前,安排学生阅读与课文的作者、背景、内容相关联的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永远的白衣战士》饱含深情地描述了将叶欣一生从事医生的感人事迹的经过,表达了人们对叶欣的衷心爱戴和深切怀念。但学生对的生平事迹知之甚少,如果直接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即使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也难让学生真正地入情入境。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并阅读有关叶欣的生平、功绩等资料。有了这些资料,学生们在课堂上感悟得到位,朗读得动情,可以收到极好的效果。把课外资源穿插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穿插阅读一个或多个与课文密切相关的文本,可以突破重点和难点,升华文章主题。
(二)课后阅读的有效安排。学习有关文章后,指导学生课后阅读,并组织阅读交流活动,提升阅读能力及兴趣。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适量的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阅读课文外,还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三、增强内容安排的有效衔接
(一)结合教材,推荐读物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教材随时进行。”[3]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帮助学生了解作品全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推荐作者的其他文章。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以紧接着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课外阅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
2、推荐与课文体裁相同的读物。教师在教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该体裁的理解及运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解决类似的阅读问题的能力,学生接触多便可熟练地掌握该类体裁的技巧,节省了通篇讲解也不明白的难题的力气,这样可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的效果。
3、根据节选的课文推荐原文。通过阅读全文,能加深理解课文。语文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缩写。以此为契机,在教学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再由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中,不仅更能立体的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建立起读名著名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教《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带学生走近林海音,走进她的《城南旧事》。通过课后拓展性阅读,让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地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3]
(二)追本溯源,渗透原著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节选自名篇的课文,如第八册的《燕子》出自郑振铎的《海燕》,《三顾茅庐》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出自施耐庵的《水浒传》„„学生站在文学宝库的面前睁大了好奇的双眼,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就是深度备课.让学生把文学得有滋有味,然后不失时机地推出原著,让学生自觉阅读。苏教版第十册《月光启蒙》原文叫《月光母亲》,编入教材后最大的改动是删去了原文的开头。学习这篇课文时,把这个开头当成补充材料呈现给孩子们,可以激荡起了孩子们的情感涟漪。抓住学生在学习前一部分歌谣、民谣时无比快乐的这种情境下,教师可以把原文的开头出示出来,让学生反复诵读,再出示:“母亲,您可曾记得„„”让学生说话,学生对“母爱”的感悟更深刻了。这样设计让学生走进原文背景,深入原文,在浓浓的人文情怀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将学生的情感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完成与作者心灵对话,心灵碰撞。读原有著作可以对作品有更深层的、更全面的理解,对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人物的性格特点会了解得更深刻,特别是原著语言对学生的熏陶和习作能力的提高,更是改编作品和节选作品是很难达到的。
(三)走近作者,突破文本 对作者以及对其写作背景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意义理解,而这种渗透方式也是教师们经常使用的。如第十一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儿童文学家杨红樱的作品,学生通过《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等作品对这位作家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开展了一次以杨红樱作品为主题的班级读书会,促进学生对杨红樱作品的进一步阅读,鼓励学生用讲故事、谈感受等方式汇报了阅读成果。另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亲近作者,例如在学习完《夹桃竹》一文后,感受夹桃竹“能引起我的幻想”和可贵的韧性后,可以问学生作者写夹桃竹,除了要表达他对平凡而并名著的夹桃竹的十分喜爱外,还有其他的目的吗?在抛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阅读完这些资料后,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文如其人”的含义,真正体会了季羡林的品格就像夹桃竹一样补实、顽强韧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给学生展示2006年95岁的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进一步感受文中季羡林先生的人品。因此,“课堂上适时地补充阅读作者的生平,主人公的资料等,能使学生在学文时,仿佛听其言,见其人,对文章的感悟自然就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了,而会真正读懂文字背后的浓郁情感,读透文字背后作者的心,读透文字中主人公的心”。
(四)补白阅读,拓展外延
“补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补充课文以外的内容,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处理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拓展语文的学习外延,它不仅可以丰富文本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表达与理解能力,是文本的深化、巩固、发展、补充与延伸。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如果我们老师有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储存作补充,恰到好处的“补白”,就能促进学生的感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结果。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源自于合适的阅读内容和恰当的方式方法。阅读内容,需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也使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补白”是读者深入解读文本的特殊过程,使读者对阅读乐趣的绝妙体验。将“补白”艺术巧妙的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于那些留有想象空间,具有丰富内涵的文本资料,进行深入挖掘,通过想象拓展其丰富的内涵。从而在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对话中,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知识、情感、价值观质的突破,达到语文教学中“入境悟情”与“拓展创新”同构共生的至高境界。[5]
1、以“补白”勾勒场景画面,烘托作品气氛
成功的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成功的将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去,所谓“入情入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同身受,充分感知人物的命运。如在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27课古诗两首之《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样的一首古诗让小学生理解是比较困难的,借此机会让学生发挥想象勾勒出当时的场景,让他们入情入境,这样可能比较容易理解抽象的诗文。这样既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又提高他们理解的能力。
2、以“补白”丰富文本内容,感受文字魅力
有时候也可以通过“补白”来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感受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把做这些有描述到的或者省略的内容补上,在补白中练习文章的结构方式和修辞手法,在补白中学习优美的语言和感受文字魅力。
3、以“补白”发掘文本内涵,升化作品主题
以“补白”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的发掘文本的内涵,把握作品的主题。例如:在学习凡卡一文时,当学生读到文本时,作品一改前面的悲剧气氛,而是描绘了凡卡做了一个美好的梦,学生自然明白凡卡的爷爷永远不会收到孙子的这封信。可是课文为什么不是凡卡悲惨地死去,而是写了这样的一个梦呢?这里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一种以喜衬悲的艺术手法,学生的体会不会太深。此时,让学生看似未完成的作品进行结尾补白,通过深入研读文本,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进行补白的所有作品中,最后凡卡都离不开这一悲惨的结局,于是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有了更深一层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论课外阅读《天津教育》1983年第08期.[3] 段静娜《新课程(小学)》2011年第09期
[4] 陶保平《小学语文教育新视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5] 谢广田、周松庆《聚焦课改 决胜课堂---新课程改革论文荟萃》[C]
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篇2
我国目前学校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依然呈现出消极的情况,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现阶段学生对于语文等基础课的学习,基本上都是为了应对所有的考试,很少有学生能空余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很多学生买了相关的阅读书籍也因为需要做教师课后布置的作业而无法空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其次,中考高考这些重大考试都是用分数决定好学校的去留,学生为了能上一个好学校,始终会专注于试卷中的相关课本知识,久而久之对课外阅读失去了兴趣。再次,教师对于课本内容过分的强调,学生自己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没有一个好的方向去甄别对自身有益的课外书籍,导致选择良莠不齐,很多家长也一心希望学生能考出好成绩,所以对于课外读物持消极的态度, 仅仅是关注如何在考试中提高成绩。因此,语文学习如何从课本知识过渡到课外阅读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育要突破传统方式,应将课外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以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以写作为目的指导课外阅读,从而改变现阶段中学生缺乏阅读能力的现状。
1.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
阅读可以提升对知识的吸收,写作是知识拓展后的表达,而表达是否到位,显然可以检验阅读是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课外阅读多,学习能力强的人,写作水平往往也很好,而相反阅读量少的人,缺乏对素材的积累,写出来的文章就缺少了思想内涵。因此,以写作来促进课外阅读是必要的。第一,扩大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与表达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语文书中能学到的知识都是少量的,所以每个中学生应在课外空余出部分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日积月累学生则能拥有丰富的阅读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起到了一个好的提升作用。第二,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供中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的书籍很多,但是在精读与泛读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选择,不是所有有益的书籍都精读,这样不仅浪费时间,阅读量的提升也很缓慢,所以对于经典读物的阅读很必要,教师应给学生一个良性的引导。可以泛读类的书籍, 教师应指导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文学情操等。推荐简短散文类的小文章,不仅花费时间短,模仿写作的难度低,也更适宜中学生的理解与分析,从而达到课外阅读的最佳效果。
2.以课外阅读为基 础进行写作并搜索到适宜的信息是中学生语文学习中必要的能力。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对文章的理解力比小学生要高出很多, 课外阅读量大,学生积累的素材也就多,写作的时候不会因为没有知识的来源而没法下笔去写。阅读是对头脑内知识的输入,而写作就能看做是信息的输出。所以,课外阅读量是写作的基础,只有积累一定的课外阅读知识,才能更好地补充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以课外阅读为基础的写作需要做到如下两方面:首先,精练语言文字,注重词的表达。写作的基础就是语言文字,能够在不同的文章中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是检测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我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不同于英语的学习,不是利用语法知识以及表达方式来形成完整的句子,而是通过大量的文字阅读,在语言的写作运用中掌握实际的用法,以此更多地精练文字的含义,更准确地用词语表达出意义。其次,构建清晰框架,展现文章脉络。写作层次因语言文字积累量而不断提升,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是有华丽的辞藻映衬,更多的需要有明确的思想以及清晰的脉络,表达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所以,设计一个好的篇章结构,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精读与泛读所带给学生的写作思路与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构建文章结构的能力。
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篇3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就是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中,课外阅读深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那么如何促进课外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呢?
一、保证阅读时间,保证课外阅读有序展开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悬而未决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将语文的视域打开,不局限于语文书这一方狭小的空间,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课堂教学的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或缩写,在教学的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使它们与教材整合起来。
当然,阅读是需要很多时间的,课外阅读的时间主要实在课余的时间,但是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根本没有办法保证的。除了利用学校和家长两个方面联系的方式,动员家长在家庭中能够带动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学校可以每个星期都能够安排出一节课出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让教师进行相关的指导。对于阅读的材料一般都是一些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意义的书籍。当然,每个班级也可以成立一个自己班级的图书角,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籍放进去,实现书籍的流动式阅读,这样既节约了阅读成本,还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校对于阅读时间的保证,不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还能够在紧张的课业学习之余,放松一下大脑神经,这样就不会使课外阅读变成一种负担。
二、创新阅读方式,增强课外阅读积极性
课外阅读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活动,对于此,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一点,那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的来说,在校内期间,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是相对较少的,所以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创新阅读方式,积极地开展用耳朵代替眼睛的“听文学”。在一个上午紧张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中午的午读时间,让学生闭上眼睛,之后教师配上一定的作品材料的背景音乐,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读给学生们听,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选读《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这本故事以极为讽刺,幽默的叙述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很多道理。其中《狐狸和葡萄》中蕴含的道理是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说时机还没有成熟。在这部作品中爆发出机智的火花,可以给学生行为和思想上的指导。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推荐,让学生自己朗读自己所钟爱的一篇作品,之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对上台分享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通过这样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课外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的衔接起来,这样就能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端正阅读态度,培育健康阅读理念
教师和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让很多的学生的学习理念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很多学生将阅读的重心放在了课外阅读之上,而忽视了对于课堂知识的学习,如果是这样的话,无异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教师做好语文课外阅读的链接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要能够充分地将课外阅读和课堂教材进行有机的结合,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真地给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籍,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优秀的、品味高的课外书籍。例如,教师可以给高年级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西游记》等,给学生关于爱、勇气、力量、智慧等方面的引导,培育学生健康的阅读理念。
总而言之,语文新课程从文化的积累和建构高度,对课外阅读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课外材料的阅读和积累,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本文从保证阅读时间,保证课外阅读有序展开、创新阅读方式,增强课外阅读积极性、端正阅读态度,培育健康阅读理念三个方面对课外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架设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组织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使之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让学生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参考文献:
[1]郑秀敏.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衔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99.
[2]王译浠.浅谈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衔接[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6:234.
[3]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篇4
品味经典——提高阅读水平
当然,只有前面几步是不够的,我们始终都注重名著的经典性。因此,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就要进入到经典名著的阅读阶段。多数学生拒绝读名著,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与作品存在时空上的差距,无法理解文字的隐晦和艰涩上。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教师的帮助,教师要多方面积累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源储备”。在适当的时候,把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处的特定环境介绍给学生,必要时,可以把作品的情节梗概一起告诉学生,有条件的话可以放映相关的影视片段,能够很好地带动阅读前奏,并且很可能有延展的效果。逐步创建一个阅读经典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这个花园中自足地成长。
我曾任教一个男生占了班级总人数五分之四的理科班,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之前,我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全班没有一个人完整地读过《红楼梦》。权衡之后,我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五课时),把曹雪芹的生平、红楼的前五回和十二钗的命运发展以“说书”的形式展现给了学生。那一周,每个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平时最淘气的几个男生在我结束红楼简介的时候,很自豪地对我说:老师,我已经读到第十一回了,等我看完了再和你交流。接着,讲解文章,学生思路非常流畅,很轻松地把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人物分析透彻了。在之后的半命题小作文《我看×××》中,有很多男生写出了《我看林黛玉》、《我看史湘云》的文字,虽然笔触还比较稚嫩,但很真实地展现了他们视角中的红楼人物。阅读热情高涨的理科班男生还要求和文科班女生展开一次有关红楼人物的辩论赛,看着平日里最调皮的男生和从不大声说话的女孩为了争论“冷月”葬的到底是“诗魂”还是“花魂”而面红耳赤的时候,我知道这一个星期的“说书”绝对是值得的!
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篇5
城区一小
谢翚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了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阅读方法的迁移,忽视了与课外阅读的衔接,更忽视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衔接。
新课标提出了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总结、掌握知识的规律和阅读的方法,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加深理解文本的内涵,对生活的体验。大量文本反映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
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做到“立足课内,经营课外”,让学生带着课堂学习的收获融入课外阅读,融入生活实际,并带着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真正体现阅读教学的“内引外联”,双翼并举,实现课内外衔接。
(一)立足课内,构建由课内向课外辐射的策略
课内是语文学习的主战场,针对阅读教学来说,在课内应凭借课文这个“例子”举一反三,进行阅读训练。并以此为起点,创设链接的机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课外活动,将课内所学知识向课外拓展,把课内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向课外的广阔天地自然辐射。
1、质疑式探究阅读
愿意思考的学生会对文本的内容或语句产生一定的疑惑。对于这类疑难问题,教师不仅要在课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还要点拨学生到课外合作探究。例如《埃及的金字塔》,由于建造金字塔的时间距今四、五千年我们大多没有游览过埃及的金字塔。于是很多同学提出问题。例如1.在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如何建造金字塔?人们为什么至今没有揭开埃及金字塔的秘密?带着疑问,他们上网查询到资料,询问有关的老师,阅读科普类图书。他们就在延伸探究中释疑解难。
2、赏析式探究阅读
苏教版语文课本有许多写景状物的名家名篇用语凝练,文笔优美。我们不仅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自悟,并引领他们品词析句,还要点拨学生在课后深入赏析。例如学习《少年王冕》,品读“雨后湖光山色”这一部分,学生对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树枝像水洗过一般中的“镶”着、“透出”、“洗过”、认为用得很传神。教者可以利用换词法,点拨学生辨析“镶”、“透”、“洗”与各自近义词的细微差别。根据小组导航,各小组讨论“镶”、“透”、“洗”等字词运用的精妙之处。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课后去赏析相关写景文章中用得精妙的字词。
3、围绕主题式探究
苏教版语文课本的很多课文都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验的基础上,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同时也会出击相关内容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依据课文主题巧妙点拨,拟定课外探究的主题,水到渠成地达到课内外链接。例如教学《七律 长征》,可以在学生深入研读中随机引导拟定课外探究主题,如长征的故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写观后感来深化对英雄官兵的崇敬,忆苦思甜,感悟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4、生活式探究
教材是例子,教师应遵循“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的课堂原则。,凭借有限课堂开展无限学习,让教学贴近生活。如学习了第11册课文《姥姥的剪纸》后,学生热情高涨,向美术老师请教剪纸的技艺。学会后,他们在过年时,自己剪纸贴在大门和窗户上增添喜庆的气氛。
(二)指导学法,编织“阅读网”
新课标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着重指出要“经历过程,掌握学法”。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使语文学习出现“学生活学,教师巧教”的新境界。为此,在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揭示规律,指导学法,编织一张课内外链接的“阅读网”。
1、读法拓展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我们让学生有法可循,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运用恰当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让他们在课内学好名篇佳作,在课外会读古今中外经典作品。
(1)举一反三式阅读
阅读教学不仅要切实完成课文教学目标外,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一篇重点课文带几篇课文课外阅读”的方法。教师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读与文本主题、内容相关的读物;二是读与文本拓展相关的补充性读物。如学习了第十二册课文《三打白骨精》以后,学生明白了孙悟空是一个机智、坚定、勇敢、嫉恶如仇的人,也知道了唐僧是一个是非不分、胆小懦弱的人。为了全面了解这两个主要人物,我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中的相关故事,例如《孙行者三借芭蕉扇》、《悟空计盗紫金铃》。在阅读中,这样的情节“孙悟空二借芭蕉扇”,情节中看到悟空变作蟹精,骑着牛魔王的坐骑,摇身变作假牛魔王,运用甜言蜜语骗走了罗刹女口中的宝扇,让学生对孙悟空的机智认识得入木三分。在这个故事中,孙悟空与牛魔王经历多次的殊死搏斗,从不退缩,让读者对他的坚定、勇敢记忆犹新。这样拓展读主人公的故事,可以对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认识。
(2)积累式阅读
重积累是新课标阅读教学所强调的,而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是背诵。因为只有熟读成诵,才能吸纳语言,才能运用自如。优美的语段,富有哲理的诗文,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感悟文字语言的精妙所在。教师还应引导加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积累。如学习了《黄山奇松》,学生品赏、背诵了文中描写黄山奇松千奇百态,引发人们产生奇特想象的精妙语句。在我的点拨下,他们课后再去搜集描绘花草树木的优美句段,背诵积累。这样通过课内外的大量积累,学生的读写能力就有明显的增强。
2.写法延伸
语文新课标要求把理解和表达结合起来,从读到写,按一定梯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精彩处延伸写 苏教版课文中往往有一些精美而且有运用价值的语段。教师可点拨学生迁移这些语段的写法,写出全新的语段。例如学习了第九册课文《莫高窟》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描绘莫高窟神态各异的彩塑、精妙绝伦的壁画。我就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想象壁画中的人物并用语言描述,有学生写道:有的彩带飘拂,轻歌曼舞;有的在窃窃私语,诉说心中的秘密;有的手拿笛子,轻轻吹奏等
(2)典型处延伸写
苏教版课文中经常有一些比较典型,而且在写作中常用到的句段连贯方式,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仿写。例如学习了第十一册课文《大江保卫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第二自然段写人民子弟兵的群体活动,第四自然段写黄晓文连长的个人表现。教师可以点拨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活动场面。有的同学用此法写大课间活动,有的同学用此法写校运会的场面,有的同学写过春节时,街道上人们热闹非凡的情景。
(3)在文本空白处延伸写
苏教版不少课文有一些留白之处,教师可以点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进行创造性表述。比如学习了第十一册课文《秦兵马俑》,当在教学兵马俑神态各异时,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描述它们的神情,姿态及内心世界,从而体会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3.创设活动情境,让狭小的课堂变幻出广阔的活动场所 语文本身趣味无穷,如果再辅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出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过程,那就能让狭小的课堂变幻出广阔的活动场所,就能让课内外的阅读教学相得益彰。
(1)课前三分钟的互动活动
课前三分钟或背诵优秀的古诗文和名言警句,或交流最近的热点新闻,或分享校园、班内的新鲜事,形式多样,由学生自主选择。由于长期开展在班级内形成制度,学生就会在课后主动地去汲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不定期的小竞赛活动
竞赛内容有比赛古诗会、读书故事会,小组演课本剧比赛、合编手抄报比赛、围绕热点问题举行小型辩论会、优秀作文朗诵秀等。举行竞赛前,由学生课外准备:在比赛中,教师应善表扬、善鼓励,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各项活动,使每个学生切实地体验过程,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华,真正体现课内外结合。
二、经营课外,拓展课内 让阅读教学充满“实践”和“生活”的气息
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学生能得到语文训练的机会是课内无可比拟的。为此,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开辟阅读空间,努力经营好课外这块阵地,让阅读教学充满“实践”和“生活”的气息。这样就能建立起课内外阅读高频链接的新格局。
针对课堂研读的主题,课前可组织相关内容的课外阅读,丰富课堂研读容量,使学生左串右联。如教苏教版第10册课文《梦圆飞天》,课前组织学生查阅并收集有关太空知识和宇宙飞船的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这样学生就会依靠较深的知识,更到位的合作学习。实践证明,课前研习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的课内学习轻松高效。
社会是个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中,有许多语文现象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知识。为此,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耳濡目染,如春节联欢晚会的串联词。生动、活泼的微博用语,丰富多彩的商店招牌,风景名胜的动人的解说词,著名主持人的独特主持风格,富有地方特色的谚语……这一些都要引导学生关注,使他们渐渐领悟到,生活是语文学习不绝的源泉。这样。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使其获得了课堂上学不到的许多东西,变大社会为小课堂,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收获走向语文课堂。如此一来,一个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良好循环便产生了。
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篇6
——略论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如何将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构建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值得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本文分析了该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并阐述了构建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对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教科书教学模式 语文学习
一、引言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古有孔子的“韦编三绝”、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代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爱看书的。”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一致看法。《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加强体验与感悟。”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万字, 第三学段不少于万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外阅读方面,新课标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量化规定。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文学底蕴的深厚积淀,绝非在课堂上听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教科书就能自然形成。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让学生广泛阅读经典名著和时文精品,使他们在优秀文化氛围中尽情徜徉、享受并汲取、消化,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在把握教科书的基础上,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将课外阅读自然、恰当地纳入语文课程体系,构建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构建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也许每个语文教师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积极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并且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常常事与愿违。“老师,我家没有书可看!”“老师,我忘了看。”“老师,我看是看了,可什么也没记住。”凡此种种,一学期下来推脱课外阅读的理由积累了一大筐,而能坚持天天课外阅读的学生是屈指可数的。由此可见,光向学生推荐读物还不行,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悉心指导,一定要做到“放飞不放任,信马不由缰”。
构建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保证学生有书可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学生真正参与课外阅读,材料一定不可少。如何保证学生有书可读呢?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渠道:
1、建立班级图书角
当前,由于图书经费严重不足,大多数学校图书室藏书数量偏少,质量也不高。而有些学校图书室里的一些书是为“凑数”而购置的,学生不爱读或者不适合读。再则学校图书室里新书进得少,许多旧书学生已经看了又看,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因此,提倡学生互相交流借阅实在是一个好办法。可以设置班级图书角, 将图书架陈列在教室四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取阅。
2、借助网络阅读
现代信息社会,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快捷、多样的服务。借助网络, 可以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插上飞翔的翅膀。网络具有阅读成本低、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等优点,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和资料库,同一主题可以有多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阅读目的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同时每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自行掌握阅读速度, 从容自如地进行阅读。另外网络上生动的图像、动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解说, 也给学生带来纸质书籍所没有的阅读快乐。
(二)、保证学生有时间阅读
要想课外阅读有效果, 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 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在这一点上要做到两点:
一是教师方面。教师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布置作业要精。要减少作业量, 使学生从题海中、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 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主动的课外阅读。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 不搞一刀切。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 确定看书时间;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确定看书时间。培养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看书调节身心的好习惯。
二是家长方面。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转变家长的观念, 让家长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知识的增长、思维的敏捷, 更要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来实现。力争家长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并能时时督促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要多运用表扬激励的方法, 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对一些爱好课外阅读、知识面较广的学生给予表扬, 这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鞭策。例如在教学组词练习时, 有些学生词汇丰富, 一连组了好几个词, 甚至有些词根本没学过, 就追问他这些词是从哪里学来的, 并及时表扬“难怪你能组那么多的词, 原来你课外书看得多, 真不错!”不断地激励他们,并让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
(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得法者如鱼得水,无法者如瞎子点灯。”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学生读书才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保证阅读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常见的阅读方法有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跳读法、摘读法等。阅读目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对于读书笔记,可以要求学生经常写摘记、内容提要、读后感,还可以鼓励学生去写书评,写名篇、名著的推荐等等。摘记、内容提要、读后感比较容易写,书评和名篇、名著的推荐学生写起来难度大一点,但只要教师指导到位,学生也会慢慢掌握的。这对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审美能力很有益处。尤其是写读书笔记对学生的阅读确实能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学生能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课外读物,并把自己所思所想记下来,这才叫会读书,真读书。
(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检查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都有明确要求:小学1~2 年级不少于5 万字;3~4 年级不少于40 万字;5~6 年级不少于100 万字。面对这么繁重的任务,如果教师平时不重视,不帮助学生落实,要想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是很难的。所以,明确任务,加强检查,是完成读书任务的根本保证。
对学生阅读情况的检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查读书进度。每学期一开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读书进度表,表中既有本学期计划要读的书目,又有每个月、每一周所要读的具体内容。这就促使学生把读书任务细化量化,做到每天都要读课外书。每周都要利用专门的早读时间检查学生的读书进度,让学生先把自己在本周所读的课外书内容讲给同桌听,同桌互讲、互听、互查,然后,再采取抽查的形式指名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讲,对照他的读书进度表,看是不是真的完成了本周的读书任务,效果怎么样。第二,查读书笔记。平时把读书笔记当成书面作业布置,对读书笔记,及时检查、评比、总结。这样,就让学生养成了每天回家要看书、看书就要动笔墨的好习惯,也杜绝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 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应付心理,保证了阅读的质量。此外,还可以定期公布学生所读的书目,看谁读得快,看谁读得多,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除表场之外,还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开展阅读活动
在学生读书的同时,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为他们读好课外书推波助澜。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辩论会、作品欣赏会、课外阅读
指导课等,都可以把学生的读书活动引向深入。无论开展哪种活动,应该力求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读书热情,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读书报告会,可以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得意之作,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交流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些问题同学之间解决不了,由老师帮助共同解决。这样,可以把作品的精华之处说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也可以把质疑的问题拿出来讨论交流;既可以就作品本身进行交流,也可以对阅读方法进行交流;既可以就作品的整体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只对作品中的热点人物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增强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感知、理解、欣赏、鉴别作品的能力,扫清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障碍,为学生下一步的阅读注入了活力。各类读书活动的开展,会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追求一种较高的境界,让书成为他们生活当中的良师益友。
三、构建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方法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选入教材的文章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加强课外阅读,重视积累,才能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教材中的例子学完以后,可以根据课文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1、从“点”到“面”。在学完了《草船借箭》一文后, 学生意犹未尽, 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关于曹操、诸葛亮的故事, 就可以告诉学生, 《三国演义》中还有更多的关于他们的故事。要求学生尝试着读一读原著,深刻体会我国经典文学的巨大魅力。
2、从“作家的作品”到“作家的作品集”。《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童话故事。学习了这个故事后,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集,里面有《丑小鸭》、《海的女儿》等许多著名的经典童话故事。这样,由作家的一个作品而引出一系列的作品,引发对这个作家的作品阅读热。
3、从“故事的主人公”到“主人公的故事”。如《一个降落伞包》这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周总理是那样平易近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这样一个先人后己的崇高形象。如何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总理呢?推荐学生阅读颂扬周总理的相关文章、诗词, 如《一夜的工作》《十里长街送总理》《周总理, 你在哪里》等等,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4、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自由阅读。课外阅读是自由的阅读,应该是一种放松、一种享受。学生平时大脑被课堂的知识塞得满满的,自由选择读书内容可以适当得以放松。读什么样的课外书籍,完全可以由学生的兴趣去决定,自由选择读书内容。如有些同学喜欢幻想, 就可以选择读那些情节跌宕的科幻读物;有些
同学对生活充满热情,可以读一些节奏明快、情节丰富的童话故事;即使适当读一些幽默、笑话、武打小说,也未尝不可。从而让学生去享受无拘无束的阅读快乐。适时召开一次主题为“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的演讲活动,也许学生的表现会让老师大吃一惊。他们所涉足的古今中外名著范围之广、类型之多,就连老师也会受益匪浅。
实践证明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和深度,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实现教科书与课外阅读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好方法。
4、结束语
浅谈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促进 篇7
一、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文以载道”, 中小学各科教学的一个共同任务就是使学生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 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教学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前苏联一位教育家说过:“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最主要的文化生活, 只有让学生自觉地接触、感受书中的奥妙, 在书中找到兴趣、得到快乐, 才能对阅读产生发自内心的承认和认可。一次习作课, 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这个过程。该王伟同学发言了, 他充满激情地说:“我将来要当一名探险家, 去寻找喜马拉雅高山深谷中的‘雪人’, 去解开‘雪人’之谜, 我要去揭开‘欧洲洞穴壁画’之谜……”。学生们有的要做鸟类专家, 专门研究如何保护鸟类;有的要做航海家, 去探索海洋中未知的现象……我知道, 这些学生都是受班内图书角的影响, 看了《科学小博士文库》《十万个为什么》等书才有了这种看似不切实际的理想。一本好书打开了他们理想的大门, 开启了他们智慧的宝库。课外阅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课堂教学中枯燥的说教所不能替代的。当然,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分辨能力差, 老师要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 帮助他们分清良莠。阅读好书, 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提高
时代的发展已经让“沉默不再是金”, 人们也不会再回到“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时代了。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应当是善听会说、善读会写、善思会创的人。“能说会道”少了些历史的贬义, 反而成了事业成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看得多了, 自然言之有物;想得深了, 自然言之有情。从教至今, 我一直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变“必须阅读”的强制政策为“我要阅读”的自主行为。我利用班里的图书角, 学校的图书馆, 建立了学生的阅读档案, 并制定了班级阅读常规:坚持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制度, 学生轮流上讲台, 诵读自己喜欢的名家名篇;每两周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 会上学生谈感受, 说心得;设立间周一次的阅读课, 课上让学生自由阅读, 课下定期写心得体会, 从量变到质变。几年下来, 学生们的阅读效果, 明显地反映在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上。他们的作文有了很大的突破。教学实践中我也明显感觉到:阅读量大的学生, 作文内容丰富, 文章读起来有血有肉, 充满了自己独特的思想, 别具一格。
三、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和语文素质的提高
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读写衔接
一、重新审视“读”与“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者在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工具性在于运用,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训练。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人文性却决定着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成长过程,通过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添人文色彩。这两点在“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中都得以充分体现。然而全国数套省编语文必修课文大多只强调了情感、价值观的体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运用技巧,语文的人文性是突出了,而其工具性却大打折扣。
在课内阅读教学中,阅读活动的重点多数集中在对教材内容的感受、理解、品悟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对作者文章写作手法的探究则常常一语带过甚至避而不谈;在自主型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在阅读与写作关联密切的文学性作品或佳作选时,关注的重点大多为内容——聚焦文章的情节、人物、情感;忽略了形式 ——疏于对文章内容组织结构、语言表达特点、情感表达方法的品悟。不难发现,学生课内与课外两方面阅读,其取向都不是写作,于写作的直接帮助自然不大。这也就是一些学生的阅读量并不少,写作却仍旧在低水平徘徊的原因之一。目前学生写作的现状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提起写作文就头痛,有时老师要求时间久了,为了完成任务就抄作文书。二是空话、假话连篇,一看就是编的。作文抄、编、凑的情况极其严重。三是作文写作技巧严重欠缺:语言不够简练,写作时语句不通,原因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善于积累和运用优美词句,材料不够充分。学生平时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生活的点滴小事不会仔细观察导致写作素材缺乏,一到作文时当然只有“皱眉头、咬笔头”了,面对作文题,无话可说不会收集材料,不会选材;中心不够明确。写作的内容过于重内容,轻立意,功夫都花在字词句篇上。写作时往往是凑字数,所选取的材料不能为中心服务;内容不够具体。立意不够新颖。不清楚各类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有时学生想写,但是谋篇布局的行文能力不够,流水账,呆板,生硬,对于一些常见的倒叙、照应、铺垫、过渡等不懂运用。
学情如此,如何能能帮学生摆脱习作的困惑?如何避免我们的语文教学因“舍本逐末”而搁浅了写作教学?如何能不违背新课改的初衷?教师不能忽视懈怠,目前迫切要做的就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衔接起来,将阅读活动的目标指向写作能力的培养,将学习与运用、阅读与表达紧密结合起来。
二、读写有效衔接课型的构建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过渡 篇9
高一年级的学习既是初中学习的飞跃,又是高中学习的起点,起着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与过渡作用,能否搞好高一年级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高中三年学习的成败。那么,高一语文的教学又该如何搞好这一衔接与过渡呢?
俗话说对症下药。我们在高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对学生学习不利的因素,认真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教学实效,使学生打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明确要求,有的放矢。学生刚进高一,好奇心强,学习热情高。教师就要趁此给学生讲明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在阅读、写作、说话及基础知识方面的具体目标。如高一年级在阅读方面要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要培养自学能力,能阅读分析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要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写作方面要养成练笔习惯,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说话方面要能用普通话有条理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阐述观点;基础知识方面要了解并掌握基本课文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等。明确了具体要求,学生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点滴知识的积累,注重听说读写思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第二,培养习惯,打好基础。叶圣陶说:语文学习首先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因为良好的习惯包括:课要集中精力地听,字要规规矩矩地写,文章要仔仔细细地读,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做。而这些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效。学生必须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孜孜不倦的精神,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行。所以,我们高一的语文教学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课本为依托,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会学习打好基础。
第三,激发兴趣,调动激情。学习要求高不可怕,怕的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中我们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如新颖活泼的开场白,提问激疑,小组间竞赛,课文比较欣赏,模仿课文片段即兴写作,围绕某一题目迅速想象或联想等等,力争调动学生多方感官,使之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最终达到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程度。
第四,补讲语法,扫除障碍。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法知识,高中语文更是如此:课文赏析、作业练习、测验考试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语法。虽然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已在初中语文教材附录中正式出现,但由于近几年我们地区中考语文不涉及语法知识,致使初中语文教学淡化语法,因而学生进入高一遇到语法问题时就感到困难重重。特别是当学习文言文遇到词的活用现象、特殊句式的问题时,学生更是没有办法。语法知识的残缺成了高一语文教学的一大障碍。
针对语法知识残缺的问题,我们打算在第一学期给学生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内容。词的构成、词类划分、短语分类、句子成分、单句与复句、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的活用及特殊句式等必须补充,并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掌握。其中词性中的介词、副词的语法特征,句子成分中的连动句、兼语句、双宾语句,文言文中的词的活用等是难点,必须反复练习,学生方能摸清规律。这样,让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就全面地接触语法知识,第二学期就可以巩固并系统化了,学生进入高二高三碰到语法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第五,巧用初中课本,铺路搭桥。高中语文课本的有些知识,看似难点,但只要教师巧妙运用初中语文课本,铺路搭桥,学生就会轻松掌握。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预习时就有不少学生问何厌之有?如何翻译,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举了两个例子学而不厌、何陋之有?让学生理解,结果学生一看就轻松解决。
第六,讲究方法,循序渐进。进入高一,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多,篇幅加长。仅必修课本第一册,与初中相比,篇幅就明显加长。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文言文《勾践灭吴》等。还有《文言读本》包括诵读课文12篇文章,复背课文12课20首诗,浏览课文 20篇,文言常识4则,文言练习8次。同时,还有一本厚厚的《语文读本》。此外,高中阶段作业、考试容量加大,向课外延伸多。教师可抓住重点篇目仔细讲,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如学习第五单元的文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烛之武退秦师》和《勾践灭吴》,让学生明确学好文言文的方法是:①多朗读;②多背诵;③勤练习;④勤查工具书。譬如朗读的指导就可以结合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第二段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情感。譬如练习,就结合这两课让学生明白练习的方式主要有:①常用文言词和句式的归纳;②准确规范的翻译(按高考要求落点直译)。有了这些准备,学生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也就不困难了,最后再自学《触龙说赵太后》就能举一反三。
第七,课外延伸,综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单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如推荐有益读物,提示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笔记或办黑板报,提高写作能力;举办朗诵会,培养说话能力;特别是整理语文笔记,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坚持收集成语俗语、名言警句、精美片段、文学常识等,让他们写写读读,反复品味,一段时间后他们自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第八,深入学生,热情关怀。学生进入高中,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出现许多新的心理障碍。如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加大,考试成绩的失败等都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努力了,但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片面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背与不背一个样,反正考试时课内知识少,课外知识多,加上课程多任务重,他们对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与赏析、预习与复习这些必要环节常常从简从略,对背诵、作文等必须完成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这些不良心理因素,教师要将个别交谈与整体教育相结合,耐心疏导,促其矫正。如有的学生成绩不佳,灰心丧气,教师可找出其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肯定鼓励,给他们以信心。第一次作文中,一学生就灰心地写出不如回家喂猪的想法,我找到她谈作文时,先避开了她的这一问题而大谈她作文中的优点,于是她向我讲到了她初中语文曾几次考年级第一的情况,我就顺势谈到她将来读文科会有很好的前途,结果她很高兴地说她要好好学,今后去当记者。
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篇10
课堂提问是任何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对于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双向交流。
一、巧设悬念,提问要“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提问”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的求知欲会得到有效激发,就能够集中注意力,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的教学时,有些学生感觉这株大榕树普通。我想:它真的普通吗?独木成林,高大茂盛,充满生机,它是大自然最神奇的树种之一,成群的鸟儿在此安家,其乐融融,这该是多么美好的画面!为了让学生们喜欢上这“鸟的天堂”,真正走入文本。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并思考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我带领着学生充分感受了大榕树蓬勃的生命力和早晨热闹的场面,一静一动,对比鲜明。紧跟着我抛出疑问:为何作者两次见到的鸟的天堂会不一样呢?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此时下课铃声已响,同学们却似乎意犹未尽,课间也在积极地交流。原来,大榕树不仅枝叶繁茂,鸟儿们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与周围的人们友好相处,“人爱鸟,鸟近人”!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提问激发了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心理,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探究的兴趣。兴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突破重难点,提问要“准”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大部分采用是非问、特指问、填空问,例如“这场雪大不大?”“从这句话看出是什么季节?”“雨来是哪个地方人?”“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在哪里做什么?”这样的提问,没有思考价值。长此而问,让学生对文本依赖于老师的“启发”,这样的“问”没有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不能突破重难点,也不能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因而,教师的提问要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直奔主题,设计有思考价值和空间的问题,避免过于繁琐、直白。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一次在“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研究中,同是《 我的“长生果”》一课,为了突破作者写的“童年读书、作文的事”这一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从读书中悟出的道理,当教到作者酷爱读书从中受益匪浅这一部分时,一个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读书?作者又是怎样喜欢读书的?作者在班上得到了什么?”结果得到的是学生的沉寂。
而另一位老师这样设计:“细读课文第7自然段,从哪些词看出作者很喜欢读书?”
生:如饥似渴、醉心。
师:作者由爱读书有什么样的收获?
生:写作上有很大的帮助。
师:从课文中哪里看出?
生1:我得到了报偿。
生2:拓展了我的想象力。
生3:构想了种种神话传说。
师:作者具体写了哪件事从中受益的?
生:《秋天来了》得了“优甲”,并在班上范读。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篇作文的?
生: 是作者爱读书后别出心裁写出的。
师:怎么看出别出心裁?
生1:“我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
生2:“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师:由作者的作文你脑海里会出现什么画面呢?
生:有仙女的仙境、天高气爽的秋天、硕果累累的秋天、瓜果飘香的秋天„„
师:作者能写出美丽的秋天,写出那么美的作文,这是因为作者酷爱读书,悟出道理——
生齐:“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该老师富有创意的提问设计,选准问点,指导学生品析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把握课文的切入口,提问题精炼干脆,“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这个教学重难点很快就让学生把握了,体现浓浓的语文味。
三、引导思考,提问要“活”。
提问能够启发孩子的心智,激发孩子进行积极思考来解决疑问,课堂氛围就活跃、融洽了。我们可以从王崧舟老师《草船借箭》的课堂中领略到一番。
师:同学们,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可以看《三国演义》。
生:可以上网查询。
师:是呀,可咱们现在是在课堂上,身边既没有《三国演义》,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动动脑子。
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后再来解决。
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什么),我的根据是(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一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这点的。
(学生说得有理有据)
王老师用“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这样一个自答式的问题开头,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得学生们降低了对老师的畏惧之心,积极地投入到
问题的探讨之中。接下来,王老师用“可以用哪些方法”这一问题来启发学生们开动脑筋想办法。同学们的回答各式各样,王老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予以夸奖,直至得到他想要的问答——“理解课文内容来解决”,在此之后,王老师就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始了问题的解答。王老师能在课堂中用灵活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被老师调动起来了,并激发孩子独立思考。
四、开发智能,提问要“有序”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问题的设计要先易后难,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梯度。如登山一般,搭级而上,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由易到难的回答问题,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
在教授《将相和》一课中,当教到蔺相如在渑池会“智斗秦王”的时候,我说:“从这个故事体现蔺相如什么品质?”学生一下子被我的这个问题问呆了。我知道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一下子回答的确很难,需要用我的语言来为学生铺平道路:“秦王和赵王都是国家之君,秦王要赵王为他鼓瑟,这是要侮辱赵王的。‘记录下来’就是作为一种历史资料记载,这件事就流传给后人知道,这不仅侮辱赵王,也是侮辱赵国的,有损国家尊严和民族的自尊心,是不能容忍的。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是怎样反击?”
接着我用课件展示课文语句:
就在这时,蔺相如捧着一个缶,突然跪在秦王面前,说:“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蔺相如忽地站了起来,声色俱厉地说:“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跟你拼了!”
再指导朗读,“哪些词是写他的神态、言行的?”学生再读课文后,很快找出 “捧着、跪、声色俱厉”等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声色俱厉”,“谁能读出蔺相如的‘声色俱厉’?”“你从蔺相如的那些语言、行为中看出什么?”
生1:蔺相如很勇敢不怕强权,临危不惧。
生2:他很热爱赵国,敢于维护国家尊严。
生3:他对秦王的语言,表里彬彬有礼却不容质否、没得商量。
生4:他会利用自己的智慧维护国家尊严,有力反击秦王。
师:面对威震四海的秦王,从蔺相如的表现、语言、神态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
生齐:“智勇双全!”
这一个提问适时适度,在老师的语言引领下层层推进,通过教师的适时适度点拨,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因而,老师难易有序的提问,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源于文本而走出文本,预约课堂的精彩。
【论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07-30
论文---农村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浅谈09-01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论文08-29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08-30
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影响10-25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误区与使用论文08-29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08-15
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发言稿论文08-28
浅谈语文教学论文的分类07-03
浅谈语文教学的美论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