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

2024-07-04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共8篇)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 篇1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晋城市城区党校李成慧

【提要】因为有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最终失败和红军的被迫长征,才有延安整风运动,才有科学的思想路线的确立,这就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因为有了十年文革的磨难,才有真理标准大讨论,才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这同样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武装,有了新的具体的指导思想即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这都是我们的优势。然而,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在我们党内和党的的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不符合”的事项,阻碍着这一优势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关键词】 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

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党的建设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特殊性在于,中国问题的解决、中国事业的完成,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正如邓小平讲的: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党的领导。而党能否担任起这一历史重任,则在于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执政水平,亦即党的自身素质。自身素质如何,又来自于党的建设。因此,党的建设对党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从党的历史来看,党的建设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三大法宝的核心。不仅如此,其实,党的建设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中,同样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可以说在我国不同时期、面对的不同环境、要完成的不同任务,党的建设都是一大法宝和核心法宝。

当今,形势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面对的已不是原来封闭、半封闭的计划经济下的中国,而是在全球一体化、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所从事的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就是这一背景下党要完成的伟大事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向和发展水平。但是,要成功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配合和协调。其中,党的领导是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关键。要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形势和环境下,党的建设状况究竟如何、党能否适应这一变化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值得思考。

二、党的建设状况分析

分析和研究党的建设状况,对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就对党的建

1设状况作了一个总体表述,《决定》认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这一总体判断是对目前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科学判断,这一总体判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党的建设总体上和我们的新形势、新任务是适应的。总体适应是应该肯定的,否则无法解释我们党为什么能够领导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并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二是总体适应的同时,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这些“不适应、不符合”就是我们党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要强调的重点,是要我们认真而努力的去研究、去克服、去解决的。它是党的建设所面对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一)“不适应”、“不符合”的表现

1、“不适应、不符合”,二者所指含义是不一样的。这种“不适应、不符合”主要是指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面对新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所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情况。“不适应”主要是指我们的方式、方法落后了,没能适应形势和环境的变化,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来解决。比如《决定》讲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现实中,有的是地方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不适应,比如我们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但在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这一事件,你怎么解决,怎么依法行事、怎么民主执政。我们发现这一事件经常成为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有的是工作方式不适应,常常以权力的姿态进行活动,以权力的姿态让大家干这个干那个。其实在今天的环境里,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在权力不能到达的范围内,靠党的政策的魅力,靠政策的正确,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靠以人为本的精神吸引大家,靠着这样的方式来运行。

而“不符合”主要是指它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相悖的,是必须彻底取缔的。比如《决定》讲的:一些地方和部门人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现实中,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现象也时常出现。比如,在社会利益协调方面,我们发现一些地方注重的是少数人的利益,放弃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或者忽略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就是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因为我们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如果我的决策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符合,那就要彻底的改变,这不是一般的渐进式改革的问题。

当然,现实中也存在一些属于既“不适应”又“不符合”的情况。比如《决定》讲的“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等。对于这些,有的是需要改的,有的是需要去掉的问题,它有性质和程度的不同。

2、这种“不适应”、“不符合”可能表现在局部地区。即从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总体部署的整体上看,是“适应”的和“符合”的;但是,也

确实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的状况,亦即确实有一些地方存在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的状况。这种情况虽然很少,但确实存在。它不仅不能适应形势和环境的变化,无法完成党的事业,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这种情况不解决,党的事业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也一定不能实现。现实中,对全国来讲,那些发展落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民愤强烈的地区,就是“不适应、不符合”的表现,它可能表现在一个省,也可能表现在一个市或一个县。这种“不适应、不符合”在局部地区的表现,说明了这些地区党的建设是乏力的,甚至是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这里,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是指因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或者脱离了这一指导思想而使党的事业在整体上偏离正确轨道的状况)。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一旦普遍化,将是党和国家以及人们的灾难。

3、这种“不适应”、“不符合”也可能表现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的事业的具体事项上。比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不负责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弄虚作假、言行不

一、铺张浪费、奢靡享乐,或者是党的信念、宗旨意识不强,对党的事业和前途信心不够或失去信心等。现实中具体表现,如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里没有党、没有人民、没有事业,甚至于走向堕落、腐败。

(二)“不适应、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的现象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其实,在党的整个历史中它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只是有时不严重,有时严重吧了。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发现有两次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与此对应的是两次思想路线的确立。

两次严重的“不适应、不符合”:一次发生在革命时期,三十年代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最终失败;一次是在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十年文革**。两次思想路线的确立:一次是在延安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首次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再次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延安整风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首先觉醒的毛泽东领导了这场运动。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党确立了科学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内各种错误倾向基本得到了肃清,实现了党的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党的面貌焕然一新。从而解决了革命党面临的中心问题,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也因此提出并初步实践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取得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但是,他未能解决执政党的中心任务问题。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进行的,这场大讨论梳理了党内各种思想、意识,尤其是“左”的、僵化的思想和意识,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再次实现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党的面貌重新焕发青春。也因此解决了执政党的中心任务问题,领导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提出并实践了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并开始实践,但还是未能彻底解决。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即党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身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就是在这一环境下的实践活动。

那么,两次严重“不适应、不符合”的根源在哪里呢?上面的分析可以给出答案,根源在于思想路线的缺失和脱离。第一次是未能确立科学的思想路线,第二次是已经有了科学的思想路线,但是脱离了。那么,为什么有了思想路线又会脱离呢?这也是我们要分析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建国以后的不长时间里我们党就开始脱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原因:一是,从根本上讲是制度建设不够。有了思想路线并使其得到贯彻落实,需要党的制度来保证;二是,党和党员的素质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当“不适应、不符合”在党内占据主导时,再加上缺乏制度约束,就会导致集权与专制;三是,改革创新的精神不够。改革创新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当形势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实事求是就表现为改革创新,当制度和自身素质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僵化,改革创新的精神就会丧失。那么,为什么我们党又能够两次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呢?这又是一个重大问题,从根本上讲,我们党对其性质和宗旨总体上还是适应的、符合的。也就是从党所体现的“三个代表”来看,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上,总体是适应的、符合的;只是在先进性方面,即“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方面,因党的自身素质问题,在形势和环境的巨大变化下,难以应对而蒙受磨难。一旦三个代表都基本适应和符合,党的生命力就会体现出来。

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必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要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的建设的重大成果,标志着党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作出的科学论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实现转型,这一转型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广泛,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有经济体制的转型,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有经济发展阶段和层次的转型,等等;而且这一转型不同于西方国家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工业化道路,而必须是一条新型的工业化之路;这一转型又是发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形势和环境变化之快、矛盾和冲突纷繁复杂令人难以应对;这一转型又发生在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这一转型又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作为这一转型可谓艰难多多,转型,怎么转,向哪转,实施的主体是谁,利益怎么协调和调整等等,都是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但从我们上面的分析来看,党还存在着很多的“不适应、不符合”事项,虽然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总体上是适应的、符合的,“不适应、不符合”只是局部上的。但是如果党的建设在局部上的“不适应、不符合”不能很好的得到解决,就会影响党在总体上的适应和符合;如果这种“不适应、不符合”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使党在总体上的适应和符合变为“不适应、不符合”。因此党要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必须解决党的建设中的“不适应、不符合”状况。

目前的情况看,解决这一状况必须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其实,改革创新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当形势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实事求是就表现为改革创新。亦即当形势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实事求是对我们自身素质改变的要求就是“洗心革面”的、“脱胎换骨”的。正因为有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最终失败

和红军的被迫长征,才有延安整风运动,才有科学的思想路线的确立,这就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正因为有了十年文革的磨难,才有真理标准大讨论,才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这同样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武装,有了新的具体的指导思想即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这都是我们的优势。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这些优势还需要贯彻落实。而党的建设中的“不适应、不符合”就是我们贯彻落实这一优势的巨大障碍。这一障碍可谓“根深蒂固”,正在侵蚀着党的机体。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的经验和教训,对其进行“脱胎换骨”式的解决,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彻底改变党的建设中的“不适应、不符合”状况。

(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必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1、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以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和建设为基础。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建设的基础,也是改革创新精神在党的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首先是学习,包括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学习。它不仅仅是看看书、读读报等,主要是对历史的学习,能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同时又要学习现代知识、树立现代意识。另外,就是对实践的学习,要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精神;其次是学习能力,这是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重点要求,所谓学习能力,就是指要有主动适应形势和环境变化的能力,具有极强的探索、开拓、创新精神。这里,主动性至关重要。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建国初期党的工作重心能够成功实现由夺取政权向经济建设转变,都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动性。如果没有学习能力,或者学习能力不强,则党就只能被动地适应,事业就不可能成功。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两个阶级开始淡化,多个阶层不断涌现,利益多元化,权力和权利不断分化,有政治权利的要求、经济权利的要求、人权的要求,有生存权利的要求、发展权利的要求等等。这些变化对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提出了挑战,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能够辨别真理、掌握规律,也能够认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转型跨越发展大势,遇到问题可以成功地化解。

2、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以党的制度建设为核心。

党的建设涉及诸多内容,比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其中思想建设是基础,决定着党的性质、党的先进性;组织建设是保障,决定着党的活力和战斗力;作风建设决定着党的形象和党的工作方式方法;制度建设是核心、是根本,也是保证,决定着整个党的运作、走向,它与党的思想路线、改革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要敢于树正气、压邪气,要敢于清除、否定和改进那些“不适应、不符合”事项,包括现实中的一些“潜规则”。一个制度建设劣质的政党,是一个国家的灾难和不幸;一个制度建设优良的政党,是一个国家的幸事。延安整风后,虽然我们有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后来还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文革后,虽然我们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还是出现了那么多的“不适应、不符合”事项。今天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科学发展观,但是如果没有党的制度建设来保证,也会走向歧途。因此我们必须用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补齐党的建设这块“短板”。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

作者:晋城市城区党校李成慧

联系电话:0356-3039069(办公室)

(手机)

***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 篇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中教育的普及化, 职业中学招收的新生, 大多数“学习准备”不足, 不能适应现行的分学科的教学方案、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先学理论后进行实践的教学模式, 对纯理论阶段的学习失去信心。现行专业课程与生产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应不灵敏, 理论难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 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变化。我们对中职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 从收回的2326份学生答卷中看, 98.6%的学生要求进行课程改革, 89.8%的学生希望进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学习。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 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效, 是课程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项目课程是由系统化项目组成的课程, 每个项目都是“理实一体化, 学科综合化”的, 是反映中职学生愿望的课程。当然, 在进行项目课程改革过程中, 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课程实施与评价等都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 使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一、项目课程思想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有人说课程是“经验”,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自主获得学习经验为目的, 注重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 课程的实施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 学生是课程的组织者、参与者;有人说课程是“活动”, 是学生各种自主活动的总和, 学生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 实现自身发展, 强调课程的主体是学生及其主动性;有人说课程是“跑道”, 需要学生自己去跑。所有这些观点, 都强调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性, 所以, 在课程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要让学生讲话, 都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都要有一切为学生和为所有学生的一切的思想。现代的职校生, 在多重媒体的影响下, 有思想、有观点, 更有特点和个性, 只有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 适应他们的需求, 才能使他们主动接纳课程, 更好地达到育人的目的。

项目课程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理想的项目课程, 应由学生自主确定项目主题、自主确定目标、自主计划工作、自主获得信息与准备材料、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确定学习组织形式, 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自主决策与实施、自我评价与反思, 教师是顾问、协调员和监护人。中职课程作为学历教育的现实的项目课程,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达到理想项目课程的程度, 但必然保留理想项目课程思想的精髓,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 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养成高尚情操, 从而获得全面的经验, 构建整体的知识、技能体系。

二、项目课程目标必须适合学生发展需求

各门课程的目标汇集为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除了反映社会需求和行业企业需求, 更重要的是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项目课程中, 每个项目的范围都是明确的, 每个项目都向学生展现若干条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 每个学习目标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都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所具有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 使学生在项目问题的情境下, 运用已有技能, 应用已掌握的知识, 掌握新技能、探索新知识, 并使学到的技能、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迁移, 达到每个项目的每个学习目标。每门项目课程的总目标科学地分解到每个项目上, 学生达到了各个项目的目标, 就实现了该门课程的目标。

学生在项目课程的学习中应是一个渐入渐进的过程, 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就实现一个小目标, 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会给学生带来一次良好的激励, 一系列项目的实现就带来一系列良好激励, 一系列良好激励就给学生带来自信, 就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在一系列的实践行为中逐步形成, 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三、项目课程结构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设计

一般说来,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维多趋于表象性, 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相对较弱。课程结构是影响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项目课程应从学生的角度设计结构, 充分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特征, 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由实践整合理论, 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同时开发学生的其他思维能力。扬职中学生之长, 避职中学生之短。项目课程中, 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应是掌握技能的必然结果, 避开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纯理论阶段的学习, 学生在掌握必需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 根据自身的意愿可自觉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探究。

项目课程应更多地考虑和体现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企业精神和文化等。一个专业的项目课程结构应是, 先专业公共课程, 后专门化方向课程, 最后是综合实训课程和毕业实习课程。学好了一门公共专业课程, 学生就学到了相应技术, 就为从事某项工作奠定了基础。一个专业, 所对应的职业领域, 在课程结构安排上, 总应有若干个专门化方向, 学好了一个专门化方向课程, 就能从事这一方面职业群的工作。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意愿和条件来选择朝哪个专门化方向发展。项目课程的项目, 是从企业实际工作中提炼出来的 (当然也有实际工作项目) , 要精心设计每个项目和课程的项目体系, 让学生乐于接受每个项目。项目体系的设计, 既要有一定的梯度, 又要有一小部分有一定难度的项目, 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 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还要有少数拓展性项目, 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

四、项目课程标准必须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程标准要达到社会需求性与质量有效性的有机统一, 社会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有机统一, 适度超前性与切实可行性有机统一, 整体稳定性与适度灵活性有机统一, 中职项目课程标准更应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能力, 应贯穿于课程开发的始终, 在课程标准上应得到充分反映。项目课程标准应建立在行业、企业专家对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职业能力分析应包括对学生实践技能、理论知识和做人的基本素质 (态度) 等方面。职业能力要求是项目课程的根本, 职业能力要求应描述该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 是所有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参照物。职业能力要求也包括对各工作任务中的能力考核方法等进行设计与规划, 又包括确定职业技能的鉴定方法。项目课程标准追求的应是提高学生的能力, 既注意培养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 又注意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 既为学生直接就业铺平道路, 又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 与学生的就业生涯相协调。

五、项目课程实施必须让学生“唱主角”

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过程, 是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过程。教师传递的信息、知识和能力, 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所以,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尽可能让学生自发组织课程实施过程, 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学生自发地掌握技能、学习知识, 使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

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转变角色, 要成为课程实施的“导演”和“幕后操纵者”。教师要有效地创设职业情境, 带领学生为自己创设职业工作情境, 并引导学生在工作情境下针对工作任务分析问题、在行动中发现问题, 从而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反馈和分析, 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为学生学习课程提供各方面的咨询, 协助营造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探究活动、讨论活动的开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项目课程的实施, 根据具体的项目, 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也可进行个体独立工作。教师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学习经验和创造性表现, 不失时机地给予激励。教师不仅要表扬学习先进的学生, 更要鼓励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六、项目课程评价必须注重学生的发展性

对中职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我们都很清楚, 对职业中学的学生实行发展性评价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通过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正视发展中的长处与不足, 激发学生挖掘各方面的潜能, 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 激励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迅速发展, 从被动成长向主动成长转变。项目课程实施实验证明, 在项目课程中对学生采用发展性评价,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发展, 这种评价确实是有效的。

项目课程发展性评价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要改革评价手段和方法, 使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阐述课程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与情感态度的考核标准。要重视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应以学生实际完成的项目质量为评价依据, 结果考核有阶段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应加强对学生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合作能力、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如果学生利用假期或其他时间, 或参加半工半读, 已掌握某门课程的职业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 考核成绩在及格以上, 可免修该门课程, 并取得相应学分。

经济改革必须打破体制障碍 篇3

2003年,中共中央通过了一个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这个决定提出了一条——我们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体制性障碍,要把这个体制完善,才可以实现转型。体制性障碍只集中在一点上,就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到了21世纪,这个改革慢了下来,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倒退。政府在资源配置当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妨碍了第十个五年计划中继续实现转型升级。对于改革的慢下来,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现在所处的历史位置,我们在做一件什么事情:中国要建立一个现代的市场经济体系,或者说在一个民主法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系。今天的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现在的中国经济和20年前的中国经济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因此,深化改革的要求,不可以与当年的要求相比。20世纪建立起的市场经济,充其量是半市场经济,以至于到了21世纪出现了某些回潮后,经济当中的很多问题变得非常严重,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但抑制了市场作用,而且令腐败问题加深。

第二,改革不能被动地等到2020,而是要主动参与。到2020年,我们要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市场经济国家,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但所有成熟的市场体系的基本性质是一样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这跟我们现在的市场体系差别非常大。统一性,在中国,市场分割得非常厉害;开放性意味着对所有市场主体都一视同仁,也就是说没有法律禁止都是可以进入的,在中国很多领域都不是;竞争性,在中国,行政垄断到处都存在;有序性,也就是说是建立在规则或法制基础上,中国市场目前存在无序竞争、恶性行政、行政干预、红头文件制度等问题。

另外,我们不仅要在商品市场上建立起这样的市场来体系,而且要在所有的市场——包括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上,都建立起这样的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任务。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起的跟全世界将要普及的贸易和投资规则完全一致的市场,大概也就是将来我们国内市场的场景。

很多人认为,对于改革,个人只能被动适应,国家有什么措施出台,就去抓住什么商机。抓住商机是必须的,但我们不能仅想小事。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性事业中,不能被动地想着在改革潮流里赚一点小钱。要有理想和抱负,要有历史的责任感。我认为应该认真研究改革规划,研究自己能够出什么力,不能被动地等到2020,而是要主动参与到改革潮流中。

第三,准备好在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中做生意。在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中我们怎么做生意,怎么来确定经营战略,怎么来改善企业治理,怎么来加强企业管理,这都不是容易的事。

过去的体制下,政府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很大作用,各级官员一句话,就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形成了企业家一些不好的经营习惯,这种经营习惯也许是被动形成的,但却会很顽强,难以改掉。

最近几年,我经常到国外考察,发现外国人对中国商人(或者对中国市民)的感觉,或多或少像现在香港居民或台湾同胞那样,又爱又恨:中国经济强大,企业又有政府的支持,但有 一些企业的商业行为,真是不敢恭维。比如,香港司机对大陆人越来越反感,说现在在香港开车太困难了,大陆人从来不管红绿灯。延伸到企业,现在,一些境外企业对于中国某些企业缺乏企业精神的做法已深有怨言。

所以,我们必须要注意,所谓“关系是最大的生产力”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创新才是生产力。

(根据吴敬琏演讲整理,有删节)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 篇4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成功与失败,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探索,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改革始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是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深化。

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方向对了,路子对了,改革就会更容易,就会少一些阻力。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一以贯之强调和坚持的重要思想观点和重要指导方针。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有哪些,以及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政治方向。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方向

一、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与不足

回顾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光是经济方面有成就是不行的。所以,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政治发展有两个途径,一是革命,二是改革。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下,改革当然是最佳选择了。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极其重要的任务,所以在执行时需谨慎行事。相比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应该会显得有些困难,这三十几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有失败。

1、党政关系逐步理顺,共产党执政体系日趋完善和成熟;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邓小平就指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所以,我国把党政分开,理顺党政关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去那种党政不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正在得到逐步改革,新型的权力关系正在建立,共产党的执政体系日趋完善和成熟。

2、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主体的民主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增强。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上,形成了一系列制度规范,使人大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不断完善;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不断完善,此外,更多的民主党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机关的领导职务。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政策。经过30年的发展,这一基本制度重新焕发了青春。不仅进一步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而且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还有公民民主权利、选举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在改革有一定成绩时,也要看到存在的缺陷和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项重大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仅关系到政治体制的完善、民主制度的建立 ,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有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行政垄断、政府职能错位、反腐制度建设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将来的改革中要完善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条明朗的道路,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改革就一定会成功。

二、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尤其是经济改革,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所以,其他改革也必须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以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保障,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重要保障。想要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曾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民主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一以贯之强调和坚持的重要思想观点和重要指导方针。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是走自己的路,今后也必然从中国自身的民意、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外,我们可以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世界上就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为警戒。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能够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不是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关键就是要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是不是得到巩固和提高,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是不是得到保持和发展,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积极性是不是得到有效调动和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是不是在有序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是不是在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不是在不断发展。只有正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了以上要求,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三、正确的政治方向

2003年2月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机制;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在深刻总结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丰富实践、借鉴外国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原则。在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情况下,强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上可以看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不按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改革就会误入歧途,影响国家根本。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终于开辟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的独一无二的道路,我们没有照搬西方各种制度,而是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实证明,这条道路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再进行经济建设,国家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核心。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要坚持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而决不能削弱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才能按照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把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领导、组织、支持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管理好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各项事业。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国家就不会散,就会凝聚起来,团结一致致力于国家建设。

3、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才是历史创造者,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4、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随着整个改革发展进程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法治型国家。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全行业必须紧紧抓住新世纪新时期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奋力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抓紧制定完善“十二五”规划,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 篇5

今年以来,**市共青城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从企业开办向全生命周期服务延伸,实现企业开办和注销“一件事”办到底,助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是开展  “以照含证”改革,破解企业“准入难”。作为全市第一个“以证含照”改革试点单位,改市积极深化改革,通过公开承诺制、加强事后监管等方式,将直接面向群众和企业依申请办理的小餐饮、小食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20个行政许可事项纳入首批“以照含证”改革,有效减少了群众办事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同时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奖惩机制,形成全过程监管体系。今年4月以来,共核发“以证含照”营业执照30余本,办理时限由原12天减少至3天,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

二是创新  “一窗式”改革,破解企业“开办难”。专门设立企业开办“一窗式”服务窗口,将企业注册、公安刻章、银行开户、实名办税等事项集成办理,并将“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申请人只需到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最快100分钟(登记注册环节20分钟、印章刻制环节40分钟、银行开户环节20分钟、发票申领环节20分钟)就能完成企业开办全部手续。自今年3月以来,全市已有668家企业通过一窗式集成服务完成了企业开办手续,给企业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三是做实  “店小二”服务,破解企业“发展难”。按照“墙内事情企业干、墙外事情政府干”原则,组建了项目代办中心,分别从商务局、园区、自然资源局等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代办队伍。健全代办制度,完善代办流程,为项目落地提供企业开办、立项、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不动产权办理、竣工验收、生产帮扶等全链条、全方位的“店小二式”精准服务,保障了科技学院、江中食疗、亚华电子、金酷集团等50余个项目顺利推进。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 篇6

由于经济性裁员是企业单方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的一种方式,为限制企业滥用权利,必须满足法定的条件,企业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才是合法有效的经济性裁员;如果没有满足法定条件,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必须满足的条件: 1.实体性条件

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只要满足下面实体要件中的任何一种情形,就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调整的。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2条及第70条的规走,在四种情形下,可以进行破产重整。

①企业法人不能淸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淸偿全部债务的,债务人或其债权人可以申请破产整顿。

②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乱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申请破产重整。

③企业法人不能淸偿到期债务,并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债务人成者债权人可以申请破产重整。

④债权人申请对债人进行破产淸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什么是"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但劳动部办公厅1994年发布的《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27条规定,“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可以根据地方政府规定的困难企业标准来界定。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什么是“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如果地方政府规定,当地的企业必须遵守地方政府的规定,如果达不到标准,就不算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就不能进行经济性裁员。(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为更好的发展,必然存在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等,但调整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进行裁员。为了保护劳动者,《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等,只有在经过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要裁员的,企业才可以裁减人员。

因此,企业必须注意,如果企业因为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需要裁员,必须先与劳动者变更劳动合同,变更后仍然需要裁员的,才可以裁员。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这属于兜底性条款,由于实践中的情形千变万化,无法一一列举,但又确实会因为一些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而需要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情况.因此法律特规定这一条。在实践中,这一条款可能会被滥用。一般情况下,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建议: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 篇7

一、课程培养目标的构建

教学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 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 瞄准专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 以实践能力训练为基础, 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既有较强针对性, 又有较强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一) 课程培养目标设定的原则

1.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 使课程切实起到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踏入社会的实际需要。

2.程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应当紧密结合。或者说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在满足并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的, 不能“两张皮”。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 掌握从事国内、国际商务交往和贸易的综合能力, 而《经济法》课程的培养目标则应围绕这个“综合能力”的训练来定位, 否则就失去了方向性。

3.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接受程度, 做到因材施教。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 这批学生的特点是求知欲强, 接受能力快, 具有较好的文化课基础, 但不足的是社会阅历浅, 有关法律知识基本是个空白。

4.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不仅要强调针对性, 而且要有一定的适应性。针对性是指课程应紧扣专业培养目标, 以专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来确定课程内容。适应性则有三层含义:其一, 我国人世后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增加了新的内容;其二, 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三, 近年来, 高等学历教育已经呈现大众化的趋势, 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普及性的特点。同时, 从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看, 普通高等院校有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已不十分抢手, 故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应定位在和受教育者专业密切相关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方面, 这就必然要求高等院校课程培养目标要强调针对性, 而且要有一定的适应性。

(二) 课程培养目标的设定

目前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都为40学时,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在较好掌握《经济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从事国内、国际商务交往过程中的有关经济法律的常识, 掌握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能够在经营管理和交易活动中, 利用法律手段, 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实现经营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三) 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分解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该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上述原则确定的前提下, 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具有以下能力:

1.较全面掌握《经济法》的理沦框架和基础知识;2.在掌握经济法》原理的前提下, 具有其它相关法律持续学习的能力;3.在生产经营及从事其他工作中, 增强法律意识, 具有利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4.具有新设企业, 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的申办能力;5.审查合同和订立合同的能力;6.利用法律手段, 处理简单合同及其他经济纠纷的能力;7.在交易过程中, 具有规避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能力;8.书写简单法律文书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等院校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强调的是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经济法》课程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在课程内容上既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又要注意和相关的专业技能课程相衔接。对此, 笔者认为应当注意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属于法理的课程内容掌握以够用为度, 所谓“够用”, 是指针对讲解单行法时够用;二是针对能力培养目标, 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节及前后顺序, 分解成若干模块, 使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三是注意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法》课程内容体系拟设置如下:

模块Ⅰ:《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重点为:《经济法》的概念和体系、经济法律关系及其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法制建设、知识经济时代的法制环境、合同原理等。

模块Ⅱ:企业组织法律规范。教学重点为:《公司法》、《外商投资法》

模块Ⅲ:合同的订立与审查。教学重点为:合同订立的要点, 无效合同、可变更和可撤销合同的确认依据, 合同的变更, 合同的审查与管理。

模块Ⅳ:规制交易及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教学重点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产品质量法》、《税法》、《金融法》等。

模块Ⅴ:侵权责任法律规范。教学重点为:合同履行、合同责任、各种经济及民事侵权责任及其处理、合同履行与合同违约责任的经济学分析、合同担保、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 经济仲裁和经济诉讼。

三、教学方法改革

(一) 教学方法改革应把握的重点

在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中, 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1.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2.课程内容;3.课程难点;4.教学过程与方式。

首先, 在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构。只有学生对此有了深入的理解, 才能知道学习什么和为什么学习, 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其次, 课程内容是贯穿全部教学过程的重心;再次, 教学中必须突出重点;最后, 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利用启发式的引导, 通过作业及学生管理卡等多种形式, 使课程内容被学生消化吸收。

(二) 教学中的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

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 笔者认为可以分别尝试采用讨论启发、提问启发、案例启发、实践启发等教学方式。

1. 讨论启发。

在预习的基础上, 通过讨论的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使学生对《公司法》能够深入理解, 在教学中, 可布置思考题和组织课堂讨论。这些方式既有利于克服学生社会经历浅的矛盾, 又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空间, 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2. 提问启发。

要求教师在辅导过程中, 针对课程的教学目的进行能力分析, 并以此为依据把握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使学生避免填充式地吸收, 它具有随机性的特征, 同时又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

3. 案例启发。

如在《合同法》—章教学中, 通过有目的地布置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局限在对教材内容的一般理解上。同时做到在讲授“单行法”时, 以案例开篇, 基本概念、难点、疑点等以案例引出, 争议与纠纷的最终处理作为案例的结尾。通过这样的教学学习, 让学生一方面增加对《经济法》课程学习的兴趣;另—方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就是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法律。

4. 实践启发。

如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章节的教学中, 通过带领学生走访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 让学生结合实际, 对在新形势下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切身的体会。

(三) 考试的改革

传统的试题内容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 将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学生导向成一部部背书的机器, 最终导致学生厌恶学习, 丧失个性, 缺乏能力与创新, 这种应试教育现代高等教育考试环节上必须加以改革。

试题的主要内容:本课程鉴于学生具有缺乏社会经历的劣势, 加之40课时的教学时数, 使得所能讲授和练习的内容有限, 针对专业及课程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考试的内容拟设置为:

上述考试内容的改革设置, 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明显的冲击力。学生既有紧迫感, 又有陌生感。让学生真真体会到, 以往的考试要求学生练的只是“背功”, 有时即使不懂, 只要会背, 也能拿分。而改革后的考试只会背而不理解是显然不行的。原来学生提出有关考试的问题, 主要集中在考哪一章、哪一段、哪一题;通过上述考试内容的改革, 会把学生对考试的关注焦点转移到如何去理解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上来。当然, 最终可以通过考试的结果来检验, 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改革能否达到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摘要:要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经济法教学实践为例, 对课程培养目标的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作了一些探索, 提出了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和学生的特点, 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途径去实现教学目的的设想。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伯煌, 宣裕方.经济法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1-3.

[2]邵俊武.法学教学方法论要[J].法学评论, 2000, (6) :79-83.

[3]保罗·M·雷蒙德.澳大利亚法学院的经验与教训[J].徐平译.外国法评译, 2000, (10) :16-20.

[4]李庆春, 孙世昌.重视能力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3, 81 (3) :58~62.

[5]周恒.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2000.168~169.

经济改革,常以成败论英雄 篇8

中国自古崇扬谦虚,收敛个性,外圆内方。真正的企业家不仅需要胆识与智慧,更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经济规律告诉我们,企业需要迅速扩大规模,但不是拼凑或者盲目扩张。企业扩张要遵循市场客观规律、降至最低成本、吸取原有人才、融合企业文化、结合国家扶持计划,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品牌、管理、人才优势,大刀阔斧地通过兼并、收购、托管、控股等方式扩张。与此同时,企业家的人格魅力也是来带领企业战胜一路向前的重要因素。

我们无法一一记述那些曾经的过客和一路向前的行者,但上述这些具有一定标志性的风云人物,也许能代表着什么。

三十年,行者匆匆,岁月如歌……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了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图为如今67岁的严俊昌,当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

10月13日,“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活动”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启动,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古等地的百余名老知青齐聚大寨,追忆历史,呼吁更多人的关注新农村建设。图为当年的著名知青邢燕子跟大寨村民热情拥抱。

1980年,山东省临清县八岔路公社赵塔头大队社员赵汝兰(右一)带领全家勤劳致富,当年家庭纯收入10239元,盖起新房,还添置了自行车和缝纫机。赵汝兰一家成为山东省首个见诸报端的“万元户”。“万元户”是那个时代先富农民的代名词。随着中国农村的不断发展,“万元户”很快成为时代的一个记忆。

上一篇:难忘的一个人范文500字下一篇:小学六年级作文爸爸妈妈都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