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精选12篇)
经济体制 篇1
1 经济体制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1.1 决策的组织。
一般认为, 有组织的行为优于无组织的行为, 在一个组织内部, 存在着目标, 能产生信息并依此形成一定的假设和态度, 所有这些都会影响有关的决策。而经济体制无疑是最复杂的组织之一。但在探讨中, 现成的一般性的组织理论是不存在的, 我们将找出某些会影响这些组织追求其目标的方式的基本特征, 其中之一就是决策的层次。简而言之, 也就是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或者说, 如果决策主要是在组织的低层次作出, 这种经济体制就是分权制的经济体制, 如果决策主要由高层次作出, 那就是集权制的经济体制。但是这个特征是相当复杂的。构成经济体制的个别成员通常又归集于隶属单位或较小的组织。这些单位组成整个组织的塔式分级结构。
尽管组织的结构, 即它的隶属单位的规模、数目以及结合方式, 是决定决策层次的重要方面, 但从影响因素的分析来看, 决定决策层次的两个最相关的因素是权力的分配和信息的利用。在完全集权化的经济里, 决策权集中于单一的中央指挥机构, 它将向这一组织内的低层单位发布指示。与这种极端情况相反, 可以有程度不同的分权制。在完全分权制的情况下, 全部的决策权分散在独立于高层权力机构的最低层次的隶属单位。所以, 从理论上说, 可以根据决策权限的分布情况将经济体制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决策通常是分散于塔式分级结构的不同层次, 而且它们的重心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决策的层次还有赖于信息的处理。列奥尼得·赫维兹认为, 信息的完全集中是指单一的决策者拥有关于参与者的全部信息, 诸如他们的行为及所处的环境。分权制则意味着这样的决策者不拥有全部信息。
1.2 提供信息及调节的机制。
市场和计划。在经济体制中, 有各种不同的机制提供信息并调节决策。而现代的机制主要是“市场”和“计划”。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经济活动都要接受由高层决策机构制定而后下达至低层机构的各种命令或指令的明确或含蓄的引导, 并且根据低层机构执行这些指令的成就给予奖惩。因此,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 资源根据计划者的命令来配置, 从而排除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者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提供了引导经济体制中隶属机构就资源利用进行决策的信号。所以, 市场调节着不同的决策单位的经济活动, 例如, 居民通过向这种经济体制提供土地、劳动和资本而获得收入。基于这种收入, 他们在市场中创造了需求, 企业则因追求利润而对之作出反应。在这里, 隶属机构 (公司和居民) 必须通过市场来协调, 并对市场作出反应。而不一定需要其他提供信息和调节的机制。决策权, 至少是大部分决策, 则被赋予经济体制中的最低层组织。
在市场经济下, 消费者在市场上具有决定权, 从而行使“消费者主权”。如果存在消费者主权, 那么, 关于生产什么的基本决策将由市场的消费者所支配。
1.3 财产所有权。
控制和收入。财产所有权可以划分为对实物的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财产所有权的差别将导致决策规则、激励体系、目标等等的差别, 从而带来不同的经济成果。假定在资本为私人拥有的经济体制里, 由于所有者追求最大的终极收入, 资本的配置是为了获取在相应风险条件下的最高报酬率。如果资本为国家所有, 资本配置的规则就可能不同。
1.4 激励机制。
经济体制的特征也可表现在它的目标以及推动参与者实现这些目标的激励机制上。激励机制必须诱导低层组织参与者完成高层组织参与者的指令。激励机制通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有效:第一, 奖酬的获得必须能够影响经济成果, 颁奖的目的正是为了获得这一成果;第二, 上级参与者耍能够检查下级参与者是否执行了适当的任务;第三, 可能的奖酬对下级参与者必须是至关重要的。
激励机制从手段上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物质激励在现代经济体制中通常占支配地位, 而某些经济体制企图强调精神激励,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对一项卓越的工作是授予货币奖金还是荣誉奖章之间的差别。
2 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的类型
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进行财产制度方面的改革。
历史上,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集权式的, 表现在财产制度上就是公共 (或国家) 所有制占有主导地位, 但实践证明, 这种财产制度在决策规则、激励体系、收益分配等方面并不一定有利于实现发展目标, 尤其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难以理顺的情况下, 十分容易窒息企业的经济活力, 阻滞经济增长。所以, 发展中国家首先应进行财产制度改革, 主要内容是发展私营、合伙、集体经济, 允许居民购买股票, 给予私人投资、企业投资、外国投资以政策优惠等。
2.2 进行分配和福利制度改革。
主张将分配和劳动、储蓄、投资等紧密挂钩, 将福利缩小在政府能够承担的限度之内, 以不发生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为宜。
2.3 进行政府职能改革。
1990年以前的几十年里, 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有害干预的恶性循环而蒙受了损失, 这些政府干预保护了某些特殊利益, 并导致了国家寻求额外好处和“掠夺”行为的发生, 政府干预市场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解决政治不稳定和其他政治难题, 但结果通常是, 全面扭曲和“掠夺成性”的国家给发展带来了灾难。因此, 显而易见, 政府职能的改革必须重新估价市场和政府各自的作用, 这是目前最可靠的和最能给人以希望的发展方针, 简而言之, 政府在那些市场可以较好地发挥作用, 或可以使其较好地发挥作用的领域要少干预, 以强化市场、价格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激励效率和创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这有助于将许多国有企业民营化。各国政府要使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发展起来, 同时, 在不能仅依靠市场作用的领域, 政府应发挥作用, 这就意味着政府应对教育、医疗卫生、营养、计划生育和消除贫困工作进行投资;政府应建立质量更好的社会的、物质的、行政的、规章制度的和法制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政府应为公共开支的融资动员资源, 以及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基础。做不到这些, 一切便无从谈起。
2.4 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制度的合理与否。为此, 需要对农村土地的登记、使用、转让、出卖、纳税等一系列制度方面进行改革, 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和规模经营的需要, 并使农民对土地有一定的权属。
2.5 进行经济监督机制的改革。
要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必须有包括计划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银行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监督、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法律监督在内的经济监督机制的改革相配套, 以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 避免腐败和权力经济。
2.6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有机组成部分的劳动力流动和就业体制改革, 势必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此, 有必要建立健全失业和退休保险与救济体系, 保证政治、社会的稳定, 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责任编辑:孙兆杰
摘要: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经济体制结构具有积累、效率、稳定经济、公平、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消费结构合理化等功能, 以实现经济腾飞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
经济体制 篇2
经济意识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存在着经济意识转型的.问题.经济意识是经济活动的反映,并通过支配主体的经济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经济意识分为刚性经济意识和柔性经济意识.在经济哲学意义上探讨转型时期的经济意识冲突,寻求解决冲突的路向,从而实现经济意识的转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 者:石敦国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重庆市,400715刊 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6(3)分类号:B036-F121关键词:经济意识 经济体制 转型
经济体制 篇3
【关键词】计划经济;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者单位】赵玉娜,河北工业大学;冯石岗,河北工业大学。
《“制度人”假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以下简称《“制度人”假设》) 是一部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研究性学术著作,具有历史性、哲学性,内容真实、科学,思想丰富、深邃,逻辑性强,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该书主体部分共七章,前三章详细介绍了苏联、中国计划经济制度的实践历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计划经济构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计划经济思想、计划经济制度的实质;后四章深刻阐述了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演进历程;苏(俄)、东欧的市场化改革;市场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制度中的经济计划。全书围绕计划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展开论述,道路实践和思想探寻是贯穿两种制度的双重主线。道路实践主要表现在苏联、中国的计划经济制度实践说明了该制度在当时是走不通的;苏(俄)、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实践印证了市场经济之路在现阶段是可行的和必要的;思想探寻主要是指在对计划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思想理论比较中,证明了计划经济制度实践的局限性以及市场经济制度在实践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在道路实践和思想探寻的双重主线阐释中,该书展现了市场经济制度的生命力,从而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供借鉴,以加快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人民有正确、统一和坚定的信仰,国家发展就具备强大的精神支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制度人”假设》一书没有专门论述马克思主义,但我们可以从作者对市场经济制度做的有关例证中剥离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理解。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其真理性一面的同时,还具有发展的一面。
《“制度人”假设》一书多次提到《共产党宣言》中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作者认为,市场经济制度对人的自由,特别是经济自由的尊重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追求的人的自由是不冲突的,反而使其精髓得到最彻底、最完美的表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马克思等创作人在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和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从而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后人能做的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发展。作者借用熊彼特的话来评价马克思本人:马克思可以不受任何倾向的摆布,既不为社会主义的美好理想流泪,也不把工人们夸耀成每日刻苦工作的英雄,他只不过是阐明了社会发展史的逻辑罢了。笔者认为,此评价值得我们反复回味,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本人和其理论科学的理解。
马克思认为,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原著时,经常进行修改,并且曾说过:“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作者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从未给予具体的说明,他们仅仅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对未来做了一个美好憧憬。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尊重实践并坚持认为实践的重要性,任何人都没有脱离实践任意猜测和指使后人道路选择的权利。马克思主义认为,虽然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诸多的规律性,而且这些规律性是人的行为不能违背的,但人能够循序渐进地认识和利用它,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者对以上马克思的观点做了自己的客观评判:马克思是个伟大的天才,马克思认为人可以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认识更多的规律,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作者认为人却无法穷尽所有的规律性,并认为这是马克思对人的理性的夸大。对此,笔者认为,在现阶段人还没能力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至于未来能否实现,由未来实践决定。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甚至更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信仰,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即马克思用科学让我们在希望中生活。
二、尊重历史的实践性和连续性
一个国家要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之林,除了坚定的政治信仰,还需要本国人民对国家的历史有深刻的理解,常怀敬畏历史之心。《“制度人”假设》一书在思想探寻中为我们揭示了计划经济的实质和实现的局限性,从而证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择市场经济制度的合理性;在对中国计划经济道路实践的阐述中,为我们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历史实践的必然性,同时历史实践的必然性又是对历史连续性最好的说明。
作者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在追求人的自由时,从对自由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中选择的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的捍卫者—哈耶克,从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角度来阐释自由: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行事,不受他人或组织的强制。计划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完善者—马克思通过对不自由的阐释来揭示自由。马克思站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视野下认为,由于人认识的局限性造成了外界对人自身的束缚(不自由),只有当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人们有时间和精力认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外界规律,才能摆脱束缚(不自由),进而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作者认为,完全理性是实现计划经济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人本身的独一无二性、实践经历的独一无二性和知识的唯一性,决定了现实中每个人都是有限理性的,完全理性只是人企望达到的理性状态。由一个人类推到一个机构,国家计划机构同样是有限理性的,它没有能力完全清楚、正确计算和充分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而且自由市场经济者认为,以中央集中计划和强制命令为本质特征的计划经济剥夺了人的经济自由,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崇高目标的。
nlc202309081621
从作者对计划经济思想理论的阐述中,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应该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正确看待人的“有限理性”。在科技较发达的今天,由于多种原因,我们每个人仍然是有限理性的,需要探索和思考更多的知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未来人的完全理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我们应该立足当前的初级阶段,朝着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努力前进。其次,我们应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产生的计划经济思想。他们一是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束缚。从中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首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计划经济思想只是在当时背景下的一个预测;其次,计划经济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计划经济实施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再有,计划经济实施的另一前提条件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经历了约30年的计划经济道路实践,对社会主义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理解。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终,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符合当前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从作者对我国计划经济历史道路的阐述中,笔者认为,一是理论发展的循序渐进性决定了我国计划经济历史道路的必然性。理论的发展需要实践的推动,由于当时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的时间短、个数少,客观实践时间和主观能力有限,决定了我国对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二是当时我国的理论指引预想和计划经济的道路实践是一致的。从理论上分析,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未来道路的发展需要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向先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学习。自1956年苏联的计划经济道路出现状况之后,毛泽东开始带领中国人民独立探索中国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不少市场经济的理论,其中包括扩大地方政府权力的想法;企业要有一定独立性的思考;在社会商品不够丰富的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可能存在。计划经济道路的实践摸索中渗透着市场经济的理论成分。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道路中还经历了半市场经济的逐步摸索和放开阶段。
无论是国家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在理论指引和实践探索中前进的,曲曲折折中又不乏出现令人惊心动魄的巨大进步,历史就是这样在实践中续写的。
三、正确理解市场经济制度
正确理解市场经济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加快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促成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制度人”假设》一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正确理解市场经济制度。该书通过对市场经济中“经济人”的理解,对市场经济的哲学理论基础、方法论和机制的阐释,展示出市场经济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加深了我们对市场经济制度的理解。
第一,自利的理性经济人不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人,而是人在经济活动中遵循和运用经济规律,努力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人的需求,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虽然他的出发点仅仅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却可以和他人达到一致的结果(前提是公正合法的)。因此,首先,人性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单一概念,其次,我们讨论的重点并不是对人性是自私还是利他的追问,而是通过合理制度的设置将人的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统一到相同的结果上。随着时代的进步,自利经济人的内涵也由单纯追求财富的人扩展到了对精神追求的人。
第二,知识论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哲学理论基础。知识的运用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核心:一方面是知识的分立特性和知识产生的实践性,另一方面是社会的知识分工和劳动分工,共同形成了每个人知识的独一无二性。每个人知识的独一无二性一方面形成了每个人的“无知”状态,进而促使人继续对更多知识的追求,摆脱“无知”状态,促进整个社会知识量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知识的运用形成了每个人独有的决策优势。因此,每个人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进行计划才是最有可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方法。
第三,市场经济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个人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对个人的尊重,重视个人的价值判断,重视个人与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因而也绝对不等同于无政府主义。“集体主义”和“唯个人主义”都没有充分理解个人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的个人互动性质。因此,市场经济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是在正确理解社会现象的同时,对“集体主义”和“唯个人主义”的一种革命式的超越。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市场中的“经济人”都是市场中的一分子,彼此相互影响,且彼此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符合其共同的利益。
第四,市场经济的激励、竞争、价格和分工机制,相互作用,展现了其独有的优势。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直接作用于提高经济效益,即企业为获得最大利润,消费者为获得最大需求,而进行自主选择的过程,与此同时,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竞争机制一方面具有信息发现的作用,竞争是手段,发现是目的;另一方面具有促进企业积极创新与合作、提升资源利用率的作用。价格机制在竞争机制作用的同时形成,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分工机制也在竞争机制作用的同时形成。因为,分工具有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效率的作用。笔者认为,分工是增强竞争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分工增加了人们的“无知”,也更加增强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机制动态高效的作用过程的前提是产权的清晰界定,机制作用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代表公正的法律的保障。要保证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公正性,充分的民主是保障。因此,民主和法治是市场经济机制高效运行的保障。
笔者对《“制度人”假设》中市场经济必然代替计划经济的论断不敢苟同。此观点不能泛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中国具有必然性,但未来发展,计划经济或许是发展趋势,当然不是原苏联和中国过去的计划模式。
参考文献
[1]苏东斌,刘荣荣.“制度人”假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28-629.
[4]郭娜.感受希望和信念的力量——小说《肖申克的救赎》之主题评析[J] .出版广角,2015(11).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25.
经济体制 篇4
1 来源及含义
1.1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 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 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用社会生产投入自然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 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 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 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 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 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 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 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 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是理想化阶段, 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 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2 相同的理念和支撑点
2.1 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 提倡绿色消费, 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2 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 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 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 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 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3 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 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 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 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 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3.2 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 解决人类生存危机, 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 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 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 (CO2) 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 市场机制的建立, 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 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的对待, 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 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 (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137页) 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S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 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 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 内容有交叉, 极易产生混淆, 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报, 2003 (6) .
[2]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 (4) .
[3]王育德, 步秀君, 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 2004 (16) .
经济体制 篇5
胡汝银和张军二同志对“短缺的需求决定论”提出异议的文章①,启发和激励我再就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即总供求关系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一、关于效率和体制
在进一步分析有争议的问题之前,我认为应该先明确一下不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免再在大家相一致的地方做“无用功”。首先,在我们现行体制下存在大量无效率现象,经济增长和供给扩大因之受到“抑制”,这是没有争议的。在逻辑上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我认为也不存在争议,即:若假定总需求也就是名义国民收入是事先给定的(后面将讨论此假定),那么在所考察的经济时期内经济效率低下或进一步下降,没能生产出与名义收入或给定的总需求相符的产品,自然形成短缺或加剧短缺。其次,关于短缺问题最终应归因于经济体制,特别是基本经济体制,我认为在参加有关讨论的几位同志中,也不存在争议。在如何解释体制结构与短缺的关系上,虽有差别,但多数人都力图从一定的变量关系(无论是总需求还是总供给)入手,将各方面的制度规定,体现在各种变量关系的生成和决定当中,而不是直接从基本制度“跳到”短缺或通货膨胀。②
二、关于“总供给给定”假定与“经济潜在总供给”概念--体制改革与提高效率
胡文批评短缺的需求决定论,首先批评的是“总供给给定”这一假定。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说明这个假定意味着什么。1.短缺的需求决定论并不依赖于“总供给给定”假定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我们在《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①(以下简称《大纲》)中,首先,指出了总供给本身也是一个变量,无论是“潜在总供给”还是“实际总供给”都是可变的;其次,特别强调了“潜在总供给”是依一定体制下效率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从经验事实上看,在整个公有制经济的历史上,总供给水平是不断变化的,效率水平也是有所变化的,但短缺的趋势?quot;过热“的趋势却是经常存在的,甚至已被人称为这种经济的一种”常态“。正是基于这种事实,形成了这样的认识:无论总供给水平多高(任何一种”总供给给定“)、增长率多高(我们的增长率不可谓不高),也无论效率水平发生怎样的变化,总需求总会以更快的速度扩大,从而形成短缺或通货膨胀。因此必须从需求决定方面去寻找短缺的原因,而不是相反。既然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定体制下发生的总需求的膨胀,而与总供给水平高低没有本质联系,因此,为了理论分析上的方便,我们就可以先将总供给的.变动问题抽象掉(或者,象我们在《大纲》中所作的那? ??冉?痹谧芄└?涠?侍猓??ㄐ?时涠?侍饧右运得鳎?缓蟪橄蟮簦??员慵?蟹治鲎苄枨蟮木龆ê托纬晌侍狻S谑牵?谡庋?睦砺鄯椒ū尘跋拢?颐遣捎茫quot;给定潜在总供给”这样的假定。可见,并不象胡文所说那样,短缺的需求决定论只是由于采取了“总供给给定”这样的假定才推证出来的;而是为了更清晰地说明需求决定论,才引入了这一假定。放弃或放松这一假定,只是使问题分析起来复杂一些,却并不影响结论的成立。而事实上,当我们说明了短缺形成的基本原因之后,我们也放松了这一假定。比如,我们在《大纲》中阐述“过度增长不能消除短缺”和“过度增长加剧短缺”两个观点时,就指出了无论实际总供给提高得多快,总需求仍会膨胀得更快;本来是为了缓解短缺而扩大生产,结果却使短缺更加严重。1988年,我们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1%,而通货膨胀率高达18.5%,创80年代纪录,在一定程度上便可说明这一问题。总之,短缺的需求决定论本质上并不依赖于“总供给给定”这一假定,而是依赖于对一定体制条件下总需求形成以及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关系的分析。为了抽象分析而作一些简化假定,理论工作者都清楚,这是必须的。2.“总供给给定”的“制度涵义”严格地说,我们在《大纲》中一直是假定“潜在总供? ??quot;;同时,我们还区分了”经济潜在总供给“和”技术潜在总供给“,当我们说”潜在总供给给定“时,指的就是”经济潜在总供给“。因此,我们的假定严格地应表述为:”假定经济潜在总供给为一定“。所谓”技术潜在总供给“,我们指的是,当一个经济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充分有效率②地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包括劳动、资本、现存技术和创新能力,所能生产出的最大量的产出。但问题在于,由于体制的约束,会产生各种效率损失,迄今任何一个经济都不可能达到”充分地有效率“(只不过有的体制下效率水平高一些,有的体制下低一些),一个经济所能实现的潜在总供给,总是低于”技术潜在总供给“。我们就把这种受体制局限而实际所能达到的潜在总供给,称为
经济体制 篇6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社区自治;行政化组织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采用了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国民经济发展模式,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仅成为那时经济活动有主导作用,还对社会管理模式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从社区研究角度来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有哪些特点,是我们关注的内容。
上海刚刚解放的时候,从1949年底到1950年9月10月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内,在这段期间,上海城市社区管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一方面是否定和废除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上海刚刚解放的时候,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能够接管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能够保证上海各个方面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就必须利用旧政府遗留的社会基层政权组织的一些人员为维护社会稳定做些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政权也慢慢地掌握了社会情况,新政权的社会基础也越来越巩固,在具备了相应条件之后,当时上海市人民政府就开始对社区基层组织进行改革和重建工作。在1950年以后,对城市社区基层组织加强建设的具体步骤有三个阶段。
第一步是明确宣布取消保甲制度里面的保甲长,经过一年多时间人民政权站稳脚跟,在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现了一大批的积极分子,到了此时宣布取消保甲长的条件基本上成熟了。
第二步是在取消保甲长的基础上,各个区人民政府加强了对社会基本面的控制,面对管辖范围,划定一定区域,设立了区政府办事处。到1950年底的时候,上海市区的各区普遍设立了办事处,那时的区办事处是现在的街道办事处的雏型。同时在社区层面也积极组建各种群众组织,当时人民群众翻身当家作主人的感觉非常强烈,他们对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也会提出新的要求,并以高度的热情积极地行动起来了。
第三步就是把社区内的各种自发组织整合起来,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委员会,到了这时里弄社区居民委员会基本形成了。最初的上海城市里弄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建立在自发组成的进行自我管理的里弄组织基础上的,这样就给新成立的居民委员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它的性质、它的工作方式都受到了解放初期一些自发形成的里弄组织的影响。为了对居民委员会进行指导和管理,之前的区政府办事处演化为街道办事处。当时的里弄社区建立自发组织,承担一些社会福利和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是完全必要的,那时人民政府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有许多方面还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的,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群众的自我积极性的调动,通过他们的自我管理来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保障自身生活的安定。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新中国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成,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日益显现其作用,上海城市社区管理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城市社区管理和发展的内容方式基本模式等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1950年代中期,由于里弄社区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居民委员会在整体上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到了1960年代上海的城市社区基层组织与建国初期相比,在性质上有了很大很大的区别了,由原来的自治性的组织嬗变为政府性办事机构。
1950年代中期以后,在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社区组织性质不可避免发生变化。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受到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尤为强烈,它的城市社区组织一步步从自治性的居民群众组织向行政化转变,这个过程大体上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区组织行政化的萌芽。这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那时居民委员会虽然表现出很强的自治性,但是其中也已经开始一点点露出了行政化的萌芽。居民委员会除了关心本社区内部事务外,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政府交给的任务。这种情况表明,居民委员会的工作里面已经包含了一些行政指派的内容。
第二阶段,社区组织行政化的加强。到了1954年的时候,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化色彩得到了加强,其标志是在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这样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从群众自治组织变为政府行政化的组织了。尽管当时在提法上还是坚持居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从居民委员会内部的经费和人员状况已经开始向行政化方面过渡。在街道办事处的行政指令作用下,居民委员会组织的行政化色彩又进一步加强。
第三阶段,社区组织行政化的完成。1950年代后期,上海开展了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个运动在当时成了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工作的一个重点。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以街道、里弄为基础组建人民公社,这一社会组织形式把城市基层区域、行政管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城市的基层社会形成了“街道里弄工业化”“生活集体化”“家务劳动社会化”,从而全面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大跃进”的建设方针在城市工作中的应用。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城市社区组织的行政化达到了顶峰,居委会直接承担政府的某些职能,特别是承担了所谓的政治任务,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社区自治的性质几乎完全蜕化。
总之,建国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成熟,上海城市社区组织的性质和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也随之经历了一个从比较偏重于社区自治到成为行政化组织的过程。如果说建国以前上海城市社区因外部环境无法进行有效干予而在社区发展上不得不依靠自身资源和力量依赖社区发育来进行的话,那么建国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上海城市社区发展在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作用下受到社区外部环境的严重影响和制约比较多地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动也就是主要依赖社区建设而进行,社区组织也几乎完全褪去自治的色彩而成为行政化组织,同时在外部环境的过分作用下社区内部资源趋向枯竭而无法承担和履行所担负的社会职能。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等,《上海社区发展报告》,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2]潘天舒著:《上海社区发展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经济体制 篇7
在生态危机困扰整个人类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生态危机的感受和认识不断深化的形势下,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含义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能源危机的出现, 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经济模式提出质疑, 并逐渐演变为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运动。在这一过程中, 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环境保护主义著作, 如雷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的《寂静的春天》 (1962) 、巴里·康芒纳 (Barry Commoner) 的《封闭的循环》 (1974) 、卡洛琳·麦茜特 (Carolyn Merchant) 的《自然之死》 (1979) 等。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不断反思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探索一种新型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模式就是这一探索的结果。
1966年,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 (Kenneth E.Boulding) 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 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鲍尔丁认为, 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 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 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循环经济”一词也是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其主要观点是:通过资源循环利用, 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 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 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 而地球只不过是茫茫无垠的太空中的一艘小小的太空船 (即宇宙飞船) 。人口和经济不断发展, 终将用完这个“小飞船”内有限的资源。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废物最后会污染“飞船”舱内的一切, 就像污水充满整个污水池一样。到那时, 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崩溃。因此, 人类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消耗型”经济, 建立起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 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体系。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 (Pierce) 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一般认为,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有浅绿色思想和深绿色思想两类。浅绿色思想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的思想基础上, 是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基调;而深绿色思想要求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 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浅绿色的环境观念较多地关注对环境问题的描述和渲染它们的严重影响;深绿色的环境观念则重在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
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 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
在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 2006年,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Nicholas Stern) 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 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 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 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 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 (6月5日) 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 推行低碳经济”。2007年9月8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 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 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 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 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联系
理论基础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 立足于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 以三大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 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 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 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是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生态技术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能够保护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 节约能源资源, 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生态技术主要有以下特征:生态技术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这是生态技术最本质的特征。这种协调性具体是指技术的使用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并且进一步能够对生态环境有优化作用;生态技术的目标是追求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生态技术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学的理论是生态技术创新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近代工业技术是以物理科学为理论基础, 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动力和材料来源。而成熟的生态技术则以可再生资源为主, 因而十分强调生产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 在技术的建构和使用方式上, 则注重对生态系统方式的模拟;生态技术系统遵循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生态技术不是以某一环节技术的开发和效益为目标, 而强调技术系统的建构能使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最优化。同时遵循协调性原则, 不仅注重技术内部之间的相互协调, 搭配合理, 而且注重整个技术系统与外界自然系统的协调;生态技术是一种人道的技术。这是生态技术在技术伦理上的特征。技术本来是追求自由、幸福, 更好地利用自然的手段, 但现代技术的发展却使人感到技术在不断把人束缚在庞大的机器体系上, 在不断威胁人类整体的存在, 在不断使人和自然相对立、隔离, 产生技术的“异化”。技术的“异化”在本质上是反人道的, 生态技术由于是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因而有助于克服技术的“异化”。
追求的目的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追求的目的都是以保护、改善资源环境, 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区别
研究的角度不同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协调, 注重两大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 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使其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让碳排放量达到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
从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来看, 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分别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 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输出端, 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在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 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核心内容不同
生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和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 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 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 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 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促使社会系统公平运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经济体制 篇8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 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 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 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 与外省趋同, 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 青海地域辽阔, 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 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 突出地方特色, 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这样,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 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 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 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 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 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 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 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 太阳能、风能资源, 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 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 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 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 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 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 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 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 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 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 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 中藏药生产基地, 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 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 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 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 二者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 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 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 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 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 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 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 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 (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 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 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 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 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 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 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 加大力度, 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 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生态, 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 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 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 种植高产优质牧草, 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 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 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 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 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 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 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 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 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 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 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 这对保护生态, 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 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 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 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 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 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 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 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 主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加强法制建设,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 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 规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 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矿产循环发展为突破口,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保护与开发并重, 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废物回收利用, 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突出重点, 加快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参考文献
经济体制 篇9
一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 进一步精简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 推进投资领域法制化建设。进一步改善民间投资环境, 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参与的示范性项目。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促进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铁路建设。
二是推进资源性产品等价格改革, 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放开一批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 完善和扩大居民生活阶梯价格制度, 探索建立主要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三是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制度, 推进营改增试点、消费税、资源税、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等税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有序放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 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四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 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加快推进电力、油气、盐业等重点行业改革。
五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重点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六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相关改革。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改革试点。
七是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扩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 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 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八是推进社会事业相关改革。深化教育、医药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收入分配等领域改革, 统筹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努力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九是健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体制。抓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研究和先行示范区建设, 加大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力度, 狠抓节能减排制度建设, 推进环境治理体制创新,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说:“无论在长期方案设计方面, 还是在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方面, 都要大胆闯、大胆试, 勇于担当, 真抓实干, 加快改革举措落地, 努力以改革成效取信于民。”
经济体制 篇10
这一专题高考考点密集, 主要有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及政策调整、罗斯福新政、苏联经济政策的调整、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及政策调整等。从国家看, 主要涉及美国、苏联和中国三个大国。这些内容成为高考热点, 一则反映创新这一时代主题;二则为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提供有益的经验或教训;三则渗透现代公民素养。按新课标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 2017年高考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和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确立过程;第二, 从历史研究方法及生态史观的视角考查罗斯福新政、市场经济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 将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及中国的改革开放相联系, 进行综合复习;第四, 分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与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联系;第五, 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济大危机的教训总结在应对国际问题方面的启示等。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卷第31题) “一五”计划期间, 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 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由材料信息“‘一五’计划”“住宅建设……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等可推断出, 当时的资金主要投资于生产性建设, 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 主要是投资于重工业建设, 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均可排除。
【答案】A
变式练习在新中国成立前后, 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党中央多数领导人对如何建设新中国曾经有过很多论述。大体的设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下面与这一设想相悖的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B.在农村开展生产互助合作运动
C.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1953年提出逐步实现三大改造
【解析】材料信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 表明当时的设想是分两步走, 即先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 大力发展生产力, 待物质财富丰富之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A、B、C三项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措施, 与这一设想是吻合的;D项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提出的“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的设想, 变成了一步完成。故答案选D项。
【答案】D
示例2 (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卷第34题)
推动上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解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扩张逐渐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两次世界大战后, 特别是二战后, 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 它们为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而不断斗争。石油输出国组织由中东地区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建立, 世界茶叶生产地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世界可可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亚非拉地区, 天然橡胶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东南亚, 这些国际组织涉及的地区主要是亚非拉地区, 主要成员是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不是发达国家, B项正确, 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扩展到生产领域, 即生产全球化, 它是指某一产品价值链由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共同完成, 生产的国家边界和企业边界均被突破, 题干国际组织与之无关, C项错误。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即区域经济集团化,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 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加强经济合作, 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 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 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 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 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不是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它只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 维护各自和共同利益的国际组织, 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仅仅局限于石油, 和亚太经合组织、欧盟、东盟有本质区别, D项错误。
【答案】B
变式练习1950—1990年, 世界出口额从579亿美元增加到33 320亿美元, 40年中增长了57.6倍, 年平均增长10.7%。二战后, 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生产的增长速度。这充分说明 ()
A.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B.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C.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
D.国际贸易超过各国的生产
【解析】从材料关键词“世界出口额”“国际贸易的增长”可知,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A项正确。B、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 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 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过程。D项表述错误, 因为仅仅是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生产的增长速度。
【答案】A
【重点突破】
一、20世纪中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及调整
(一)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调整
1.新中国成立初: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1) 原因: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共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照搬政治斗争模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 急于完成工业化。
(2) 核心内容:强化计划经济, 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 结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这种体制对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化建设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 原因:中共中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建设经验, 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 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2) 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改变企业管理方式, 实行政企分开等。
(3) 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 解放了生产力, 工业得到发展, 成就举世瞩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 原因:中共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 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 结果:这次调整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二)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1.1953—1957年
(1) 工业建设:开展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一五”计划建设, 重点是重工业,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起步。
(2) 所有制结构:通过三大改造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 经济体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 农业生产:实现合作化, 使中国走上集体经济道路。
(5) 工作重心:中共八大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1957—1976年
仍然坚持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工业建设集中在重工业上。
(1) 工作重心:“以阶级斗争为纲”。
(2) 建设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急躁冒进, 导致严重的经济困难;20世纪60年代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经济形势有所好转,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指导思想, 致使“文革”时期“左”倾错误恶性膨胀, 严重干扰了国民经济建设。
(3) 经济建设: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片面追求高速度。
(4) 所有制结构: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片面追求合作社的规模和公有化程度 (“一大二公”) , 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1) 工作重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工作目标:中共十三大确立党的基本路线, 目标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并制定了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把国家富强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紧密结合在一起。
(3) 改革措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 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 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开放格局, 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在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前进。
(5) 经济体制: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目标。
(6) 所有制结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结构;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六大强调保护私人合法收入;中共十七大指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误区提醒:
其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 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 而没有所有权, 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但并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其二,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 最根本的转变, 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即由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 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转变,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三,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二、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空前严重的根源与启示
1.根源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工人收入相对降低, 使产销矛盾越来越突出;当时流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各国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反危机措施, 使经济危机不断蔓延;危机到来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利己主义政策, 为将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 展开了关税战、货币战和贸易战。
2.启示
繁荣和危机密切相关、同时并存, 要居安思危, 防患于未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 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经济要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加强国际合作, 一旦危机发生, 共同采取措施遏制危机, 防止危机的恶化;规范股市和信贷市场, 防范金融投机;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二) 罗斯福新政
1.实质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新政的特点
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 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多以立法形式解决问题。
3.成功原因
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 旧思想、旧势力束缚较小;美国是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 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这是新政成功的有利国际条件;美国经济实力雄厚, 这是新政成功的经济基础;民主制度健全, 民众参政意识强, 这是新政成功的政治基础;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同时, 20世纪30年代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特别是凯恩斯主义, 为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4.罗斯福新政“新”的内涵
(1) 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倡导政府要干预经济事务, 把经济发展纳入有序的轨道中, 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实践。
(2) 新的特点: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 以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
(3) 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 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4) 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 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 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含义
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 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之后, 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 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 迫使私人垄断资本家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 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中, 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 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3) 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吁国家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危机期间, 单靠个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 无法疏通再生产循环过程。
(4) 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和对各部门的有效管理, 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 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内容
国有企业发展;国家财政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高;实行中央银行国有化, 加强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调节作用;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作用。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 使生产、技术改造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 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有限性及它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轻了经济危机,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矛盾一度加强, 致使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趋势。
三、苏联经济政策的调整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 背景:前者是当时俄国处于险恶的战争环境中, 物质财富极度匮乏;后者是国际环境改善, 但经济形势严峻, 政治危机严重。
(2) 主要内容:农业上, 前者实行余粮收集制, 后者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上, 前者把大小企业收归国有, 后者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贸上, 前者禁止商品贸易, 后者允许自由贸易;分配上, 前者强制劳动、实行义务劳动制, 后者按劳分配。
(3) 影响:前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 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但战后引起了社会混乱, 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甚至引发政治危机;后者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巩固了工农联盟。
读史感悟:
其一, 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巩固工农联盟,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相通的, 资本主义有计划,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 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其二,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这是对经济规律的尊重, 也是列宁的伟大之处!事实证明, 凡是违背规律的行为, 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为这代价买单的都是人民!
其三,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这一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2.苏联三次改革 (在经济上) 的不同点, 三次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1) 不同点:第一次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侧重于农业, 第二次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侧重于重工业, 这两次改革都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小修小补, 没有从根本上破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第三次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将重点放在经济体制上, 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 关系: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导致这一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错误不能被及时纠正, 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读史感悟:
其一,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受挫, 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另一方面, 改革的历史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逐步完善。
其二, 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同时, 努力建设政治文明,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其三,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 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关系, 促进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四, 必须严格区分人民群众正当的民主要求与民族分裂势力的区别, 对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民族分裂势力绝不手软。
其五, 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 要顺应国际潮流, 坚持改革开放, 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方法;但也要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崭新、复杂、艰苦的历史任务, 不可能一帆风顺。执政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农商部统计报告》提供的数字, 这一时期所设工厂分别是:1910年986家, 1911年787家, 1912年1502家, 1913年1378家, 1914年1123家。……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数量, 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 即达到200万。下面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相关的是 ()
(1) 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2)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4)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 (2) (3) (4) B. (1) (2) (3)
C. (1) (2) (4) D. (1) (2) (3) (4)
2.当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时, 就会发生变革或革命, 改变这种生产关系, 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不断革命, 不断改变生产关系, 使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同样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下面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生产发展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
D.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
3.据统计:全民所有制工业所占比重, 1980年为78.7%, 1985年下降为70.4%, 集体所有制工业的比重由1980年20.7%上升到1985年的27.7%, 个体工业由1982年0.1%上升到1985年0.4%, 其他各种经济形式 (全民与个体合营、中外合营企业及个体企业等) 由1980年的0.6%上升到1985年的1.5%。由此判断当时的所有制结构是 ()
A.高度集中的、单一的公有制
B.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C.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D.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4.越伟大的人物, 越容易受到“相似性陷阱”的影响, 因为能与伟大人物对话的人太少, 彼此信息完全不对等, 这就鼓励了伟大人物坚持自己的判断, 用已有的知识来验证新的知识, 并因此获得精神愉悦。这是一个自我循环的奖励机制, 诱使人们主动地进入信息黑洞, 然而, 一旦决策与实际情况之间出现断裂, 灾难就会接踵而至。下面与这一观点不吻合的是 ()
A.毛泽东发动“文革”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5.人们对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反斯大林已有一个共识, 即“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 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他至死也没有摆脱这个错误认识”。“错误认识”是指 ()
A.斯大林的独裁统治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一党专制统治
D.以民主政治取代民主集中制原则
6.20世纪70年代,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危机”, 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居高不下。这表明 ()
A.西方国家仍然坚持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西方国家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凯恩斯主义失灵
D.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7.一位美国总统在演讲中称:“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 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这里的“战争”是指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C.罗斯福新政
D.与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斗争
8.1919年9月23日, 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提出俄国劳动者希望得到持久和平, 并表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 我们也希望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 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这反映了列宁 ()
A.引进资本主义先进技术建设社会主义的设想
B.与资本主义妥协、革命意志消退
C.放弃社会主义理想
D.为了获得资本主义帮助而放弃原则
9.据统计:欧共体国家有近一半的燃料要依赖于从第三世界进口, 而经互会可满足内部煤炭需求的99.2%, 石油的69%, 天然气的93%, 粗铁的96%, 生活日用品的61%。经互会生产世界工业产品的1/3, 而欧共体才17%, 但欧共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达36%, 而经互会不到10%。据此判断, 经互会属于 ()
A.区域性经济组织
B.自给自足的、封闭的经济体系
C.开放性、外向型的经济体系
D.第三世界成立的多边贸易经济组织
10.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查尔斯·施瓦布说:“资本主义正在经受考验, 西方文明前途如何, 取决于这次考验的结果。”“这次考验”最大可能是指 ()
A.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抗
11.关于“新政”的“得失”历来众说纷纭, 沃尔特·李普曼说:“2月末, 我们是一些乌合的受惊暴民与宗派团伙。在3月至6月这100天中, 我们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 相信我们保证自己安全和控制自己命运的力量了。”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B.新政维护了工人利益, 缓和了阶级矛盾
C.新政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D.新政扭转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濒于崩溃的局面
12.克林顿时期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 加大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力度, 促使经济持续增长。1993年, 克林顿政府将研究与开发投资提高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 (1980年只占2.3%) 。1994年提高到2000亿美元左右。1992—1997年, 美国研发开支平均增长2.7%, 相当于西方6大国开支平均增长率的2倍。这表明美国进入 ()
A.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B.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 (知识) 经济时代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D.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时代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个小题, 其中第13小题28分, 第14小题24分, 共52分)
13. (28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赫鲁晓夫并不理解, 揭露斯大林是走上革新社会道路的第一步, 而更重要的是对斯大林模式, 必须在经济、政治、社会精神生活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重大改革。……他真的相信揭露了斯大林个人, 他就完成了任务, 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对农业心血来潮的改革和对农业发展政策的瞎指挥尤为突出, 他不顾条件地扩种玉米, 取消农民的个人副业……都对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陆南泉《50年后再评赫鲁晓夫的改革》 (《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5期)
材料二习仲勋深知,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想法关系重大, 必须得到中央的明确支持……邓小平非常赞同广东的想法,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中国实施开放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当听说“贸易合作区”定不下来, 大家意见不一致时, 邓小平说:“还是叫特区好, 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 可以给些政策, 你们自己去搞, 杀出一条血路来。”
——王定毅《习仲勋与深圳特区的创建》 (《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第2期)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9分)
(2) 与材料一相比, 材料二有何创新之处? (12分) 根据材料二, 分析邓小平话语的内涵。 (7分)
14. (24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年来, 美国社会学家朗达·F·莱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提出了较有价值的见解。她认为,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表明, 美国的资本积累过程出现了三种障碍:一是资本剥削率过高, 群众购买力过低, 生产过剩, 利润的实现成为问题;二是企业主之间无节制的竞争使物价下降过度, 投资成为问题;三是政治结构职能不足, 不能适应资本积累过程的迫切需要。新政是用来克服这些障碍的, 它的根本作用是调整政治、经济秩序, 为美国资本积累过程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机制。
试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解读。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一、选择题
1.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及设问可知, 题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从1910—1919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由所学知识可知, 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 这与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一战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及抵制日货运动等相关。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是在20世纪30年代。
2.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不断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阻碍或破坏生产力”可判断出正确答案是D项。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超越生产力水平, 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是导致三年困难的主要原因。A项是顺应生产力的行为, 既没改变生产关系, 也未超越, 可排除。B、C两项是对生产关系的小调整, 没有改变生产关系, 更未超越, 所以也可排除。
3.D【解析】材料显示, 全民所有制工业所占比重尽管有所下降, 但仍然占70.4%, 集体所有制工业的比重提高到27.7%, 由此可知, 公有制处于主体地位, 此外, 个体工业、其他经济形态都有所发展, 故答案选D项。A项明显错误, B项错在“平等”二字, C项材料没有反映。
4.D【解析】本题是反向选择题。抓住关键信息“一旦决策与实际情况之间出现断裂, 灾难就会接踵而至”。显然, A、B、C三项都与这一观点吻合, 均排除。“文革”导致十年内乱, 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5.B【解析】从材料信息“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 而不是斯大林主义”可知, 他反对的是斯大林这个人, 而不是斯大林主义。换句话说, 他推行的仍然是斯大林主义, 即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6.C【解析】二战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即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际上是对凯恩斯理论的运用。这一理论在战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 但20世纪70年代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危机”, 说明凯恩斯主义失灵。故答案选C项。A、B两项材料都没有反映, D项是过去“左”的认识。
7.C【解析】根据材料里的关键词“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民主政治生存”可知, 这是指罗斯福新政。材料没有涉及任何军事斗争的情况, A、B两项均可排除;也没有涉及任何苏联的信息, D项也可排除。
8.A【解析】从关键词“合理”“给予承租权”“取得技术帮助”可知, 列宁设想在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时期, 采取给予承租权等方式,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故正确答案是A项。其他三项过分强调意识形态, 是一种“左”的错误认识。
9.B【解析】从材料信息经互会可满足内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粗铁、生活日用品等的绝大部分可知, 经互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经互会生产世界工业产品达到1/3, 但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到10%, 说明其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
10.A【解析】材料强调“资本主义正在经受考验”, 且这次考验涉及“西方文明前途”,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应该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因为这次危机不仅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而且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危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故答案选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大国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 没有危及西方文明, B项可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人民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都经受着考验, C项也可排除。“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抗, 不是资本主义经受考验, 而是危及世界人民的安全, 故D项也可排除。
11.D【解析】材料信息“乌合”“暴民”“宗派团伙”说明当时美国民主制度濒于崩溃的现实, 又从信息“有组织的民族”“保证自己安全”“控制自己命运”可知, 美国社会正恢复正常, 而当时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故答案选D项。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B项说法错误, 新政实质上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12.B【解析】从材料信息“信息高速公路”“加大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力度”“增长”等可知, 美国的经济增长不再是靠传统方式, 而是由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主导, 故答案选B项。A、C两项可明显排除;D项不够准确, 可持续发展可作为战略, 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时代。
二、非选择题
13. (28分) (1) 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斯大林模式, 只是批判斯大林个人;缺乏改革智慧, 政策盲目推进、瞎指挥;脱离俄国生产力实际, 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9分)
(2) 创新之处: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根本性的变革;结合中国实际, 先试点, 再推开;充分发挥地方上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尊重经济发展规律, 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12分)
内涵:
邓小平的话语包含四层意思:深圳可以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方式;深圳特区在于中央给特殊政策;深圳可以利用外资、技术, 包括开设工厂;特区的建设必然充满阻力, 要勇往直前, 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即“杀出一条血路”。 (7分)
经济体制 篇11
【摘要】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建立了计划管理机构并开始逐步开展计划工作。在宏观计划管理方面,初步确立了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重要物资按计划统一调配制度及集中统一的金融管理体制,同时,微观领域也逐步纳入计划管理轨道。
【关键词】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计划经济体制;北京市
1949至1953年,是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初创时期。在三年多时间里,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统一财经、外贸管制、调整工商业等一系列改革运动和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形态,建立了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也就是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所有制结构,和在保留市场机制基础上建立加强计划管理的运行机制。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和一般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应当实行一定的计划性。在各种历史因素的推动下,建国初期国民经济中计划调节的力度日益增强,范围逐步扩大,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初见端倪。
一、计划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工作的开展
建立计划管理机构是实行计划管理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就着手建立计划经济管理机构,在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下设立了计划局,主管经济计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计划管理机构。计划局内设有以下十四个处:综合计划处、基本建设处、财政金融计划处、贸易计划处、重工业计划处、燃料电力工业计划处、轻工业计划处、地方工业计划处、农业计划处、交通运输计划处、天然财富处、统计处、物资供应处、秘书处。财经计划局成立初期的主要工作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综合平衡问题和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正如陈云所说:“三分计划,七分办公。”与此同时,也相应地逐步在中央政府财经各部、各大行政区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财经委员会,成立了负责计划工作的局、处等,并确定了职责,开始编制有关行业的计划控制数字和行业发展计划。
1951年11月,全国财经计划会议又决定:加强计划工作机构,省(市)以上各级财经委员会(东北为计划委员会)实际上担负两重任务,即计划管理与行政管理。应使各级财委完全逐步转变为计划管理机关,目前财委应加强对计划工作的领导,因此,各省(市)以上各级财委,把行政与计划的机构合并起来,在财委之下设置进行计划与行政工作的各部门,财委主任、副主任之中,固定专人领导计划工作。随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结束,为适应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实行一五计划的需要,1952年1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制订和组织实施全国的经济计划工作,由此开始建立起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195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计划机构的通知》指出: (1)为适应国家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已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省、市人民政府的财经委员会担负计划任务,其有关计划业务,应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导;(2)各省、市的财经委员会,应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与省、市党委及人民政府指示,综合编制本省、市的地方国营工业、地方公私合营企业、私营企业、农业、林业、水利、手工业以及属于地方经营的其他经济的长期和年度计划,文教事业的长期和年度计划,并负责编制必要的地区性的物资和劳动计划;(3)大区和省、市财委应设30人到50人的计划局或处,受同级财委和上级计划机构的双重领导;(4)中央部门在大区和省、市的国营企业和文教部门所编计划,应抄送大区和省、市的计划局、处,以便综合编制地区的物资、劳动平衡计划。
1952年5月,北京市即在财委内设置综合计划科,主管全市地方财经的综合计划工作,并试编了1952年的地方工业、基本建设、劳动力平衡计划和1953年的经济建设计划。1953年8月,在北京市财委内设计划办公室,市财委综合计划科的工作人员即为计划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王纯兼任计划办公室主任。1953年10月,北京市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计划机构的通知》精神,决定成立北京市人民政府计划局,任命王纯为计划局局长,杨子诤为副局长。计划局的任务是:(1)按照中央颁发的控制数字进行全市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工作;(2)统一布置市属各委、局及企业各项计划的编制,传达国家计划部门对经济计划工作的方针和指示,审查计划发展速度等问题;(3)制定措施,保证原材料供应和劳动力的需要,协助企业完成国家计划;(4)整理编制计划的各种资料;(5)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北京市计划局编制60~80人,设一室、三处、六科,即办公室、综合计划处、工业计划处、贸易计划处、基建计划处、农田水利计划科、文教卫生计划科、物资分配计划科、交通运输计划科和人事保卫科。
在建立计划管理机构的同时,也开始着手进行编制计划的工作。1951年5月,中财委计划局试编出《1951年国民经济计划提要》。这是新中国正式编制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年度计划。1952年1月,中财委颁发《关于国民经济计划编制暂行办法》,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计划工作制度。它规定:计划经济管理的组织系统,包括中央国民经济各部门、地方政府和基层企事业单位;计划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计划分级管理,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的程序是通过自上而下颁发计划控制数字,自下而上编制和呈报计划草案,再自上而下的逐级批准和下达计划任务,实现综合平衡。之后中财委又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计划工作的任务、计划的编制等做了严格的规定,使其逐渐走向正规。北京市第一部国民经济计划是1952年5月由北京市财委综合计划科主持编制的1952年度计划。1953年国民经济计划是由北京市财委综合计划科,根据中财委的要求负责编报的,国家第一次正式下达北京市的计划是1952年度的基本建设计划。1952年6月9日和6月28日,北京市分别报送了财政预算内的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外的基本建设计划。同年7月31日至8月4日,中财委分11批对北京市35个地方工业企业的基本建设计划做了批复,从此,北京市基本每年都有国家正式下达的计划文件。北京市计划局建立后,逐步接管了北京市财委编报计划的工作,按照国家计委规定的程序,编报北京市的企事业单位的各类计划。1953年9月16日,北京市财委根据国家计委的布置,编制了北京市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计划方案,即北京市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纲要草案。北京计划局建立后,在纲要草案的基础上,会同市属各有关局(委、办)继续修改、充实、完善,1953年底,向中共中央华北局财委报送了北京市国民经济“一五”计划草案。该计划草案包括工业、农业、商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城市公用事业、文教卫生和劳动工资共8种计划。每项计划都明确提出了方针任务和主要计划指标,这是北京计划局第一次向上级编送的五年计划草案。
二、国民经济宏观计划管理的加强
建国初期的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计划管理和对国营经济、公私合营企业即供销合作社实施的初步的、不完全的微观计划管理。当时,计划管理主要侧重于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计划管理,并取得明显成效。国家通过统一财经、整顿金融、管制外贸、调整工商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金融信贷平衡、外贸进出口平衡和重要产品供求平衡,使国民经济结束了混乱无序状态,纳入了国家的宏观计划控制之下,从而保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第一,初步确立了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建国初,新中国面临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局面。因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加上广大新解放区的财经工作没有巩固的基础,财政收入极为有限,这使人民政府的财政任务十分繁重。为创造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环境,在财政上就有必要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以集中一切财力,有计划、有重点地分配使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发出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号召,作出了统一国家财政经济管理的重大决策。1950年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标志着财经工作从分散经营进入集中统一管理的新时期。这次会议后,政务院发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规定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配使用。与此同时,政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管理1950年财政收支的决定》,决定国家税收制度,财政收支程序,供给工资标准,行政人员编制及全国总预(决)算,统一由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分别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或转请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此后,北京市财政收入全部纳入国家预算,一切收支办法和开支标准都按中央统一制定的规则执行,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1951年以后,全国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北京市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正式建立了财政年度预算,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地方比例解留三种。1953年,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全国实行中央、省(市、自治区)、县(市)三级预算管理体制。国家对北京市实行“以支定收,一年一定”的财政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由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核定北京市的财政收入,除部分税收中央留成外,其他各项收入项目都归地方。从1950年至1953年,北京市的财政管理体制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变化,但从根本上说仍然是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
第二,初步确立了重要物资按计划统一调配制度。为了将国民党统治时期堆积在各地仓库中的许多属于国家的物资和器材加以清理,使之得到合理利用,1950年3月,国家成立了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统一领导清仓和物资调配工作。同时,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的决定》,规定将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所接管的仓库及各企业、各部门自备仓库库存的物资全部造册上报,统一归中央调配。中财委决定从1950年起,将煤炭、钢材、木材、水泥、纯碱、杂铜、机床、麻袋共8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列为重要物资,实行集中管理,在全国各大区之间进行计划调拨。1951年2月,政务下发了编制各项计划的方法,其中《编制物质供应计划的方法》明确规定:某些供求之间问题较大,而又容易掌握的重要物资列为中财委控制的物资,统一分配。某些主要物资因人力或其他关系国家暂时不能掌握分配,但需了解供需情况的,列为中财委掌握平衡的物资。这一规定使计划调拨的物资达到33种,1952年又扩大到为55种。1951年12月,北京市财委提出《关于统一管理市营企业及材料供应的意见》,规定物资的统一分配和统一调拨由北京市财委负责。1952年,北京市财委先后成立物资分配科和地方建筑材料办公室,北京市财政局组建材料供应处,将市政部门、建筑部门、信托公司的仓库整顿合并后划归供应处领导,统一供应和调度重要物资。北京市财委对物资的管理提出了统一采购,统一调拨,统一运输,统一保管的办法,对北京市市政建设及生产方面的物资需求作出了按计划供应的规定。
第三,初步确立了集中统一的金融管理体制。建国初期,鉴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始终注意对它实行严格管理。《共同纲领》曾规定:金融事业应受国家严格管理,依法营业的私人金融事业,应受国家的监督和指导。凡进行金融投机、破坏国家金融事业者,应受严厉制裁。1949年1月,北平共有私营银行、钱庄66家。解放后,人民政府对私营银钱业严加管理,要求各行庄应呈报组织情况和业务报表。当时不少家行庄营业处于停顿状态,有的正在停业清理。因此,人民政府要求私营银钱业一律重新登记,增加资本。这项工作到1949年8月基本完成,交验的资金共3.4万元,批准登记营业的银行14家,钱庄37家。1950年4月7日,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规定了银行工作“收存款、建金库、灵活调拨”的方针,以统一金融,稳定市场物价。在此形势下,私营银钱业已经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北京市29行庄申请停业。到1950年11月末,继续营业的只有12家银行、8家钱庄。尽管国家对金融业的公私关系作了调整,但因私营行庄机构臃肿、冗员过多、开支浩大,其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1952年初,在“五反”运动的检查中,北京市当时继续营业的12家私营银行、8家钱庄,没有一家是完全守法户。各家行、庄业务萎缩,信用低落,再也无法维持。同年末,北京的12家私营银行决定合并为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12月1日,全国的公私合营银行与私营行庄合并为一个统一的银行,成立了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从此,金融业完全控制在国家手中,实行集中管理。
三、微观领域计划管理的逐步施行
在加强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计划管理的同时,国家对微观层面的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供销合作社及私营企业也逐步实行计划管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即对国营企业实行计划管理,即规定企业增加生产(数量、质量与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及降低成本的任务,并建立系统的检查制度,促其实现。国家还规定:完成生产计划是国营企业的根本任务。可见,计划机制已在国营企业中起决定性作用。对私营企业,1950年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国家采取由国营企业向私营企业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方式,对私营企业加以扶助,同时也是一种限制。1950年12月29日,政务院第65次政务会议通过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其中第6条明确指出:为了克服盲目生产,调整产销关系,逐渐走向计划经济,政府得于必要时制定某些重要商品的产销计划,公私企业均应遵照执行。这些做法逐渐将私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间接地纳入了计划轨道。
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增强公营和私营企业的生产计划性非常重视,多次论及这个问题。早在1949年4月16日,彭真在他起草的中共北平市委《关于北平市目前中心工作的决定》指出:“根据已有的条件迅速订出指导本市公营和私营生产的与贸易的大体的计划,给公营企业、私营企业、机关生产和城乡手工业的生产与贸易以方向上的指导,以减少生产与贸易方面的无政府状态。为此必须限令一切公营工厂与较大之私营工厂、作坊迅速订出各单位一年的生产计划。在计划中,必须详列已有的生产条件,所需原料和预定的产量、销路、成本费及所需补充的器材与工人待遇等。必须限令一切工商业进行详细登记,以便了解全市生产状况与供求状况。否则就不可能订出指导工商业的计划。”1949年8月24日,彭真在给毛泽东并华北局的报告中再次提出:“对公营和私营工业,在生产方向上,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规格上,都须切实给以指导,使之按照生产发展和市场需要而生产,为此政府须有制订生产方针,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和商品检验的机关。”1950年2月2日,彭真在《庆祝北京解放一周年》一文指出:首先应该发展公营生产,提高它的计划性,严格实行成本计算,开展生产竞赛和新纪录运动。 他还强调:“应该加强政府和公营企业对私营企业的领导,减少他们的生产盲目性,使他们按照新民主主义经济原则和城乡人民的需要,来继续恢复、改组与发展他们的生产”。
北京市人民政府在1950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中提出:为了发展公营企业的生产,必须提高计划性,严格实行经济核算,加速资金周转,争取适当利润以累积资金;为发展私营企业的生产,必须加强对私营企业营业方向的指导,克服私营生产方面的一些盲目性。不过,张友渔副市长也指出:由于我们对全国市场不很了解,对本市产销情况也调查研究不够,因而有些行业如火柴等,本来已经过剩,我们没有及时予以指导,这是应该检讨的。由此我们得到一个经验:就是在私营企业和小生产者还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又缺乏精确的统计,要做一个包括公私营企业在内的生产计划是不可能的,对私营企业给以大体的方向指导是必要的,但也只能给以这样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管理大事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管理大事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26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16~517
[4]《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1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393~394
[5]《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1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678
[6]《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2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45~46
[7]《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2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90~91
[8]《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2卷.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322
[9]《北京志·综合经济管理卷·计划志》.北京出版社,2000:173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1992:10
[11]国家经贸委编:《中国工业五十年》.第1部.上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922
[1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2~63
经济体制 篇12
1、概念界定
体制,从词的构成看,“体”指的是一个组织,“制”有制度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体制”指的是组织制度的范畴,可以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组织的管理权限划分、机构设置及其相关的制度规定。常见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领导体制、教育体制等多指这些含义,本文所谈论的体制是这个内涵。此外,“体制”还有“体裁、格局”的含义,如,嵇康《琴赋》:“体制风流,莫不相袭。”“体制”也可指艺术作品的体裁风格,如,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指出:“工画花竹翎毛,体制清赡。”
转型,是指组织的结构形态、运行模式和与之适应的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其“内容”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其“形式”是事物结构形态及其运作模式的变化。组织转型的理性主体是主动寻求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以追求组织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个求异求新的过程。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社会转型是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从战略管理角度看,是组织战略目标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从决策论角度看,是决策主体寻求最优化方案的过程。
具体到“社会转型”,其含义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一是社会转型指导思想的变革,没有价值观的改变,就不会有社会转型的可持续推进的动力,这个问题带有本质的特性。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这是形式的变化,是适应价值取向变化的探索性选择,甚至是试错性尝试,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从社会转型的内容构成看,是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关系的一次调整。三是指构成社会的子系统的转变,包括经济转型、政治转型、文化转型等等,他们的指导思想与转变的原则是从属于总体社会转型的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的,他们是社会转型的基础,是社会转型的微观基础。基于以上的分析,把社会转型这个模型称之为社会转型战略结构模型(见图1)。
图1社会转型战略结构模型
2、经济体制转型回顾
20世纪中叶,原南斯拉夫率先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初期遭到一些批判与抵制,后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先后兴起类似的改革。到20世纪80年代末,各国进展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学界以“转型”来概括这场社会事件,并以“从计划到市场”来定义转型的本质。这场社会经济的变革,当时有“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种思路。所谓激进式改革,是指采取一步到位的激烈的方式进行改革。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采取有步骤、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进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渐进式改革方式,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具有探索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此外,改革需要获取改革动力,需要保持社会稳定,[1]这些都是中国采取渐进式改革的主要原因。
中国渐进式改革区别于苏东激进式改革,不在于转型的方式,不在于速度,也不在于温和程度,而在于“改革”还是“革命”。换句话可以理解是否是国体本身的变化。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性质是没有也不能发生变化的。从制度与体制的角度来理解经济体制转型,更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经济体制转型不仅是功能上的变化,更是社会基本结构的深刻变迁,进而引起社会结构、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传统马克思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都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造者,他则认为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运行的调节手段,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当然经济体制转型是试验性的创新,正如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3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围绕着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改革开放以前,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源配置的。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随后党的十四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这一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这样的表述,在理论上更深入一步。在实践上,对现阶段经济体制转型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从体制转型的三个层次看,在价值取向层面具有核心价值,对统一思想,凝聚民心具有导引作用,有利于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有利于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有利于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二、中国经济体制转型面临的现实问题
1、改革的目的有待进一步明确
经济体制转型的出发点是什么?改革初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基本回答了改革出发点的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人民谋求幸福的重要途径。不过,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对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重视不够以及经济建设带来的副作用,尤其是环境治理的高成本,甚至是不可逆的环境破坏,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更有待深入思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的最终目标,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经济体制转型的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可见,创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是“一切以造福人民为纲”。将幸福作为评价社会全面进步的指标,正是打破经济体制改革困局的切入点。[2]
2、谨防“转型陷阱”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不是那么容易,目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不仅要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还要注意“转型陷阱”。“转型陷阱”指的是,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过去因转型而部分获益者会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他们要求维持现状,尤其希望维持既定可以获利的制度,对触动其利益有防范心理,人为地形成了锁定效应。如果这种格局已经阻止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那么,这种模式将人为地形成路径依赖,最终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积累。经济体制转型是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社会变革的主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策略往往具有时效性,甚至是应急性,再者由于改革也是探索性,在实践中难免会形成政策的空白,就是所谓的政策真空区,这为善于投机的人提供了机会。或许道义上未必值得鼓励,但是,实际上“法无禁止皆可为”,这种利益的获取仍然也是取之有道。但是既得利益之后,依然具有这种投机的惯性,这就是市场经济本身可能会带来的弊端,这种弊端的积累是形成体制转型陷阱的原因之一。其后果是直接导致宏观经济放缓或停滞,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我们改革是渐进式改革,其利弊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渐进式改革的优势在初期是明显的,现在来看,渐进式改革的风险之一是陷入“转型陷阱”。转型陷阱的真正可怕之处是失去群众的支持,既得利益者担心进一步推进改革会损害其利益,没有得到利益的又会担心继续不能得到利益,不能形成改革的共识是转型的最大风险。可见,现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左与右问题,而是优化资源配置策略,做大蛋糕,追求帕累托最优的问题,这是理想的资源分配状态。
3、不要束缚“无形的手”
建国初期,我国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高积累、低消费,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1978年到1992年,中国经济发展处于转轨时期。1993-2003年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这一时期的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近年来,资源配置呈现出市场职能弱化、计划职能强化的趋势。以产品定价为例,市场机制在垄断行业失灵,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等价格仍由政府制定。这种资源配置导致了市场主体趋于国有化,造成了粗放型的投资增长模式,引发了国民收入分配失衡。[3]这些行业垄断,甚至是完全垄断,自我保护固若金汤,特别是一些行业占有垄断地位后形成产业链条垄断,已经严重影响资源的流动与配置,甚至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与简单低效益循环。现阶段经济体制中重大的不完善和关键问题是:构成市场经济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功能发挥不完整;市场体系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货币市场发展不均衡,市场机制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体系中权利和责任体系缺失,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建设滞后;公共服务的权责体系不清晰,保障体系不完善,收入差距过大。[4]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解开“无形的手”的束缚,充分发挥价格手段的作用,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一场经济体制的变革。经济学家冯·米塞斯就曾指出,离开价格机制,人们将不明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也将不知道资源怎样分配才能效用最大。可见,能否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的价格都交给市场是一个挑战。
4、不要放任“有形的手”
新形势下,经济体制转型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难以很好解决的老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国有企业以及无所不管的行政体制是目前深化改革,促进经济体制转型的不利因素。亚当·斯密明确指出,政府的职能是公共安全、法律秩序、公共产品的提供,在这些领域,政府具有比较优势,可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一定意义上,政府职能能否发生与市场经济要求相一致的变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关键。这涉及行政体制改革,把“有形的手”重新还给市场“无形的手”,这涉及利益的调整,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特别是政府参与的一些投资项目,不仅在经济上对民间资本会形成挤出效应,而且在经济秩序与经济体系的公平方面也间接产生着负面效应。权钱交易极大地影响着程序合法性与公正性,甚至一些政府部门以深入改革、扩大开放为借口,制定所谓的优惠政策,以巨大的政策“红利”代替法律规定,出现良心违法的现象,这些是促进经济体制转型的不利方面。对于在经济转型中出现的渔利行为,以权谋私的行为,如果监管空白,或者被所谓的深化改革所掩盖,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如果放任“有形的手”,势必导致新的经济体制的无序,甚至是混乱。
5、不要忽视“战略协同”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既要重点突破,又要注意整体推进和战略协同问题,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尤其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5]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还需处理好一些问题。一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及其导致的问题。在政治-经济失衡的体制转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腐败,进而有形成权贵资本主义的危险。如果约束力不强,就会出现的大案、要案。二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及其导致的问题。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中,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但是依然有不少人“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这是对社会不满的表现。面对社会转型,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老百姓更在意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关注政府是否提供满意的社会公共服务。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及其导致的问题。在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跨文化交流的需求,不同文化元素不断交融,传统的价值观与经济转型带来的公平、效率等不断产生碰撞。因此,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关注社会文化体制中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人们违背道德经营的行为将受到严惩,将付出高的代价。
三、关于推进经济体制转型的对策思考
1、构建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双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
经济体制转型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好的体制?这实际上是在考虑往那里去,怎么去的问题,也就是管理学中讲的“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的问题。经济体制转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过,发展生产力不是目的,让人们生活富裕,让人们幸福才是目的。可见,经济体制转型的最终目的应包含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两个方面。如何“正确地做事”呢?明确目的后,要讨论经济体制转型模式的优劣问题。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绩效应该作为经济体制的最终评价标准,而经济绩效,最集中的显性指标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努力追求生产效率,追求财富的增长,以为这就是生产目的的本身。但是事实上,最大限度地增加人民福祉才是最终目的。亚里士多德讲得很好,财利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我们想借以达到别的目的,因此它们都不是最后的目的。可见,评价经济体制绩效的最终标准不能没有人们的幸福度,为此,构建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双标准”的考核指标体系是转变经济体制,引导经济转型的风向标。明确经济体制转型的目的之后,什么样的体制是好的体制呢?其实,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适应国情才是最好的。经济学家青木昌彦认为,体制变迁是一个博弈过程,参与人策略的均衡不是一个,而可能是多重均衡,最后均衡的选择取决于内部和外部许多不同的具体条件。[6]
2、明确价值取向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谋求人们福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改革的深入,随着文化的交融,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人,如果没有价值追求,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生机与活力。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三个方面的价值准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益取舍的指针。例如,重点发展什么产业,鼓励发展什么产业,是否有利于文明程度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和谐局面的出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体系要体现公正、法治,也要体现市场主体的自由与平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市场主体,包括个人的人生追求与做人的原则。否则,这个微观主体就会出现诚信危机,则整个市场经济体制也将出现无序,甚至混乱,以至于存在道德危机。
3、构建“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的动态平衡机制
经济学家普遍承认,现代经济是混合经济体制,这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此,构建“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的动态平衡机制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问题。“计划”与“市场”的思想,从“管理一般”的意义上看,中国古代就有这些思想,甚至不比西方迟。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可以和“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市场神话”一比高下。老子的思想蕴含的经济无为主义思想、倡导天人合一、社会公平、为而不争的理念,足以让今天一些西方经济学流派失色。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指出,自私个体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他去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目标。他实际上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其效果甚至比他真正去增进社会利益时所产生的效果还要大。这就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不过,“理性经济人”本性是追逐利益的,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者,关心的是如何降低成本,关注的是获取商机,以至于漠视消费者利益,没有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诚信原则的经济动力。[7]于是,“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德治”方面失灵,在调节两极分化方面不灵,在民生问题上欠缺。为此,政府要承担矫正市场缺陷、弥补市场失灵的道德责任。政府的作用就是要发挥“有形的手”的功效,就像个“守夜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要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正如老子认为,道就像那只“看不见的手”,并且是“无为而无不为”。[8]
4、以经济体制转型为驱动,构建“五位一体”协同推进新模式
经济体制转型的本身就是制度层面的事情,但是,经济制度的实施也要有相关政策配套。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注重全面改革,协调推进,应以经济体制转型为驱动,构建“五位一体”协同推进新模式。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利于民;政治体制改革要强化民主;文化体制改革要确立核心价值观;社会体制改革要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生态文明建设要改善人的生存环境问题。政治体制改革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要遵循既有制度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必须坚持审慎、渐进原则,要找准切入口并有实质性措施。要倡导包容性发展,要让老百姓共享改革的红利。要将大部分税收收益真正转移到公共支出领域,让全民真正享受到公平的公共服务。通过税收杠杆,切实降低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税负,缩小收入差距,让税收真正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着力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文化体制改革要倡导主流价值取向,为经济体制转型改革提供思想指导。
总之,推进经济体制转型,要把握“五位一体”相互间的辩证关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其他各方面,不断推进全过程。[9]
摘要:本文首先对体制转型的概念进行诠释,提出社会转型战略结构模型。然后回顾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从改革的目的、转型陷阱、政府与市场、战略协同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面临的现实问题。最后,基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上)[J].经济研究,2008,(9):4-12.
[2]张尚仁.论顶层设计的“五位一体”治国方略[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5-10.
[3]孙剑.经济体制?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模式[J].经济体制改革,2010,(5):5-11.
[4]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课题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与路径[J].宏观经济管理,2013,(7):18-20.
[5]钟学敏,段治文.党的十八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J].浙江社会科学,2012,(12):4-8.
[6]张仁德.经济体制评价标准的探讨及应用———生产力与幸福度“双标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3):1-15.
[7]乔法容.论市场秩序建构中的道德责任共担机制[J].中州学刊,2013,(7):100-104.
[8]魏文俊.老子思想的经济哲学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8),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