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

2024-10-24

《两种文化》(精选8篇)

《两种文化》 篇1

 斯诺讲演的题目是“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两种文化”,指的是“文学知识分子”(斯

诺原语)的文化和自然科学家的文化,斯诺声称他在两者之间发现了深刻的相互怀疑和相互不理解,而这种怀疑和不理解,将对运用技术以缓解世上问题的前景产生破坏性后果。

 诸如此类的背叛,乃是由于作家们习惯以对个人生活悲剧性的感受来掩盖对其人类同胞的需要的感知:这种由“失败感、自我陶醉和道德真空”所形成的态度,“科学文化是能够几乎完全免除的”。

 对“两种文化”的这一最初概述,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科学文化能赋予我们的最

大的财富是„„一种道德的文化。”

 “两种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关于学术分科的观念,其他事情,如教育结构问题、社

会态度问题、政府决策问题等等,显然都是与之相关的。

 至于斯诺的中心思想在几十年里失去了一些市场,这不仅是由于概念本身的不可避免的老化过程,也是由于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和社会变迁。

 由此观之,“科学”知识人类文化生活的一个方面,与艺术和宗教一样,是人类社会对

这个世界的看法的一种表达,同样是与政治和道德等社会的基本问题不可分离的。 说到文学方面的学科,那就必须认识到,与科学相对应的是文学批评,而 不是文学本

身(严格的说,文学本身所对应的是自然,犹如科学的研究对象)。

 当然,在这个交叉学科(Science and Literature)中中或曰重叠学科的领域中,结合的方

式是存在问题的:有时候它仅仅是拼盘,两个骄傲的王国并列在一起,各自面目依旧;而更多的则是一个饥饿作者的题材要服从另一个的一员。而在时间中,科学家并不是图应用他们的实验技术来掩饰莎士比亚的喜剧或简×奥斯磸汀的小说;但文学理论家们去汲汲于扩展其话语和分析的范围。力图在哪怕最纯粹的科学研究论文里揭露出惊人的象征性涵义。

 不同的学可与写作活动之间有着明显不同的关系,此即可以作为划分学可哦一条轴线。

在许多实验科学里,写,是没有什么创造性的,它不参与发现过程,仅仅是时候的报告,“记录”而已,这一点与人文学术迥异。

 人文学术的作品既然有较强的个人色彩,就不大容易接受修辞性的或综述性的再表述。

相应地,文学课程的教学也多倾向于使用文集而不是教科书、原著是不可或缺的。

 实际情况是,值此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通常所谓的“科学“,多数以并不是指那种

无利益导向的探索,而是成了医药、航空等等行业的经营策略的一部分。

 然而,实际上,文化和政治传统比斯诺所愿意承认的重要得多,无论是东亚经济发展的正面例子,还是下撒哈拉非洲的负面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

 一味强调科学和数学能力是压倒一切的需要,越多越好,那就会是一把双刃剑,甚至是

危险的。与技术的或统计上的哦理解水平不够而仍感满足相比,轻率地把决策过程归约为计量和测度,可能会有更大的破坏性。至少和基本科学知识的需要同样迫切的是,需要发展和普及一种公共话语,在其中非定量的考虑占有适当的比重。

《两种文化》 篇2

一、封建统治者和卫道者的形象

挂着“国恩家庆, 人寿年丰”的高公馆, 实际是一个黑暗的专制王国, 弥漫着阴森恐怖、冷酷无情的气氛, 高老太爷、克明、克安、冯乐山等即是这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者和卫道者的代表。他们以各自鲜明的个性生动地概括了中国封建势力专横、残暴、虚伪腐朽的本质特征及其行将灭亡的历史命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高老太爷。

高老太爷是“高家”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 至尊和权威, 不仅掌握着高家的政治经济大权, 而且掌握着高公馆上上下下每个人的生死去留的命运。为了对抗新思想, 他拼命用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教条教育子孙, 宣扬“万恶淫为首, 百善孝为先”等陈腐说教。但他的生活却荒淫糜烂, 年轻时生活放荡, 垂暮之年娶姨太太, 玩花旦。书中写高老太爷的章节并不多, 但他却像幽灵一般无处不在, 在高公馆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 直接间接都与高老太爷有关, 如鸣凤的死, 婉儿的嫁, 瑞珏的死, 觉新和梅的婚姻悲剧等。小说用血淋淋的事实, 控诉了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爱情、生命的摧残。

然而作为封建势力代表的高老太爷, 一出场就已老态龙钟, 气息奄奄、朝不保夕, 尽管他仍顽固挣扎, 作困兽之斗, 然而终究阻挡不住时代激流的前进。在受新文化思想影响年轻一代的反叛声中, 高老太爷终于呜呼哀哉了。高老太爷的灭亡体现了新文化思想对旧的封建礼教斗争的胜利。

二、封建制度叛逆者和受害者的形象

在五四新思潮的激励下一批年轻人先后觉醒, 逐步展开了反抗封建家族制和礼教压迫束缚、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 成为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和掘墓人, 《家》中其代表人物主要是觉慧。

觉慧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是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 是高公馆内部汹涌激流的原动力, 他的觉醒主要是由于五四科学民主思想的启发和熏陶。他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 违抗高老太爷的禁令, 批判封建思想, 谴责封建包办婚姻, 反对请神驱鬼的行为。屠格涅夫《前夜》“我们是青年, 不是畸人, 不是愚人, 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成为他生活的座右铭。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同丫环鸣凤相爱。

小说突出了觉慧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 这是典型的五四时期受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特征, 觉慧对旧家庭的反抗, 以至最终出走, 典型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 体现了新文化思想对封建礼教的胜利。

但作为剥削家庭的叛逆者, 觉慧身上还不可避免地带着他脱胎而来的那个阶级的痕迹。他在关键时刻决定放弃鸣凤以及在高老太爷弥留之际的痛惜怜悯之情, 这说明他的新生活的理想仍是很抽象很渺茫, 要真正驱除封建思想, 仍需要一个漫长的斗争过程。

觉新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牺牲者的典型。“承重孙”的地位, 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特别是所谓“孝”的毒害, 把他塑造成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他“读新书, 过旧式生活”, 和旧派人物在一起时, 是一个暮气十足的高家大少爷, 和新派人物在一起, 又是一个新青年, 在理论上接受了一些新思潮, 而感情上、行动上却仍然留恋旧家庭。觉新受到了五四新思潮的影响, 吸取的却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和刘半农的作揖主义, 他之所以信奉这样的主义, 是为了在封建礼教和新文化思想的激烈冲突中寻找折中主义。然而两种对立的文化不可能并存, 在接连失去生命中两个最亲爱的女人, 觉新在痛苦和不安中终于清醒过来, 意识到“我们这个家庭需要一个叛徒, 我一定要让他们看看, 在这个家庭中并不是人人都象我一样顺从的”, 支持觉慧逃出了高家, 发生了思想上的转变。

从《家》的构思来看, 作者是有意将觉慧与觉新两种不同的思想性格和人生道路做鲜明对照, 觉慧是引导青年“应当这样走”的形象, 觉新就是“不该那么做”的典型。两个人身上均体现了新、旧两种文化的冲突, 和新文化的胜利。

三、巴金的创作动机

巴金在创作《家》这样描绘自己的心态和动机:“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 我好像在挖开我记忆的坟墓, 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心灵激动的一切。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我就常常目睹一切可爱的年轻的生命遭摧残, 以至于到悲惨的结局。那时候我的心由于爱怜而痛苦, 而同时又充满憎恨和诅咒。”巴金童年生活在一个三代为官、四世同堂、五房合居的封建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 “有将近二十个长辈, 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姐妹, 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巴金从小生活在这些人中间, 亲眼看到了封建家族制的罪恶和礼教的虚伪, 亲耳听到过被污辱被损害者的痛苦呻吟, 也亲身体会到封建家族制对青年一代身心的折磨和摧残。这些经历在巴金童年的心灵中播下了憎恨和反抗的种子, 促使他写出了《家》。在《巴金书话》·谈《家》中, 巴金说:“高老太爷是我的祖父, 也是我们一些亲戚朋友的家庭中的祖父。……觉新是我的大哥, 他是我一生爱得最多的人。”巴金大哥的自杀更加深了巴金对封建主义的仇恨。

巴金常说自己是“五四的儿子”。“五四”时代精神对巴金的思想和生活道路产生决定性影响。他曾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及《少年中国》等宣传新思潮的刊物, 受到科学民主思想的启发与熏陶。在五四运动的第二年, 他终于冲破家庭的阻挠进入成都外专读书。1923年5月来到新思想极为活跃的上海、南京求学。巴金曾经说过:“所以我要写一部《家》……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诉’”, “宣告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不难看出“五四”对巴金的影响, 他试图用新的思想与文化战胜旧的礼教, 所以作品中从始至终透露着新文化思想对旧的封建礼教的斗争。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家》无论从作者的创作动机, 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包括小说情节的叙述上都反映了新文化思想与旧的封建礼教的斗争, 并预示着新思想必然战胜旧的礼教。

摘要:《家》作为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 以鲜明的反封建战斗倾向, 体现了封建礼教和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冲突。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和作者创作动机来阐述两种思想文化的冲突, 以此来明确《家》的主题, 新的思想必然战胜旧的礼教, “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

关键词:巴金,《家》,新文化,封建礼教

参考文献

[1]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1]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刘勇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2]刘勇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陈丹晨著:《巴金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3]陈丹晨著:《巴金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

“两种文化”的困境 篇3

“两种文化”的划分可追溯到上世纪末的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和文德尔班。前者把自然科学看作是寻求齐一性、普遍规律性的,而把独特性赋予历史人文科学;后者则在事实与价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划上鸿沟。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涉足“两种文化”领域的科学家兼文学家斯诺而言,令其触目惊心的并非仅仅是作为现象的“两种文化”的分裂。真正令他痛心疾首的,是这种分裂导致的恶果;不懂热力学第二定律或加速度确切含意的人文学者,与没有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科学家,相互间存有建立在缺乏理解或误解之上的敌意和反感,从而构成对于物质和精神文化向前发展的威胁。

“两种文化”的分裂,其中究竟存在着什么呢?

斯诺把“两种文化”分裂的原因,诉诸社会学的解释,即“对专业教育的狂热崇拜”和“使我们的社会模式僵化的倾向”(第24页)。因此,要弥补裂痕,重新整合人类文化,出路只有一条:“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第25页)

然而,历史上常常出现另一类现象:即使是在科学文化或人文文化内部,不同派别间也相互批判,或相互误解、互相怀有敌意和反感。斯诺本人也曾注意到科学与技术间的鸿沟(第39页),尽管在以后的演讲中放弃了这种主张(第81页)。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知识和文化就是在傲慢与偏见、批判与嬗变中发展着的。那么,偏见与主观性、批判与重构,是人类弱点的标志,还是人类本性不可免的规定?

对此的认识,斯诺尚没有提高到哲学的洞见。康德曾揭示出人类理性具有不断重构的爱好(《导论》第4页),从而把批判作为人类理性的本质之一。无论是不同文化还是同一文化的不同派别,都是通过相互对话和批判而发展的,对话与批判过程中的成见、误解,根本导源于人类本性无可逃避的“魔障”,即库恩所说的“范式”。“两种文化”的分裂,便是自然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隶属“范式”不同的后果。

我们如果尚能对“两种文化”的划分作一假想的同意,却很难同意把斯诺称作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整体论者。他认为科学仍是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甚至认为,工业革命的先锋没有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产生,意味着现代西方文明在建构时期便包含着日后分裂的种子(第30页)。他要担当起揭示并弥合“两种文化”的使命;却又由于自然科学的“奇理玛斯”效应而更偏向于自然科学的“范式”,即企图以自然科学为粘合剂来完成使命。即使是在演讲集下篇《科学与政府》中,也能觉察到自然科学及自然科学家们的被过度信仰。本来,封闭政治的决策过程中出现的专断与排斥异己,可看作是政治与科学间或科学内部的“范式”不同所致。仅提出把具有预见力的作为一种力量的科学家吸收、组织到决策过程中来,仍不免实用的、唯科学的色彩。

被斯诺忽视的正是:从彻底的逻辑观点看,“范式”或“成见”不可根本消除,“两种文化”的裂痕难以完全愈合。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述着这一主题。观察渗透理论(汉森),“范式”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库恩);只有通过传统或成见与观察者、解释者的“视界融合”,才能产生对象或“文本”的意义(伽达默尔)。同时,由于“范式”的不相容和不可通约,根本翻译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蒯因),翻译即意味着“施暴”(福柯)。而不同“范式”间的对话或冲突,却能产生激发创造性的机会,从而使对话或冲突双方超越自身和对方,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罗蒂)。

从这里,我们很可以把长久分裂的批判精神与宽容精神并倡,张扬起人类理性的这两面光辉大旗。

批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否定任何“绝对真理”、“终极真理”,把“绝对”和“终极”视为远古的神话,从而倡导怀疑与创新,促成真理的发展。即使是批判所得,也绝不是一不可批判的终极。这同时意味着:批判精神与人类理性共存,是无限进行的不间断过程。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或成见的存在,由于“范式”的不相容和不可通约,没有任何先天理由或逻辑根据认为此“范式”优于彼“范式”,因此,面对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相对主义时代”(宾克莱语),必须倡导“宽容精神”,承认各个不同“范式”有其存在的一定合理性。

以为这种宽容精神悖逆于批判精神,实则是误解了批判,把批判看作是无情的摧毁、政治上的打击。事实上宽容与批判同是体现了人类理性的自由。伴随无限进行的批判过程的,无疑是种种“谬误”或“异端”;宽容即是要倡导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批判,即是要宽容“谬误”与“异端”。

“两种文化”的弥合,人类精神的重整,政治决策过程的民主化,根本上维系于多一点宽容精神,多一点理解态度,多一点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批判。

在批判与宽容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库恩语),惟其如此,才能使人类理性更好地面对现实、面对未来。

两种文化与行动者网络理论 篇4

两种文化与行动者网络理论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种文化之间的对峙局面一直在认识对象及认识方法的`差异基础上沿续.“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行动者网络理论试图通过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作为建构的实践活动,来为两种文化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为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创造新的平台.如果这样,那么两种文化之间的区分就仅仅只是一种主题化的区别,而不再依据所谓本质主义的原则.

作 者:谢周佩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刊 名:浙江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C91 关键词:两种文化   行动者网络   建构   本质主义  

两种生活,两种人生美文 篇5

富的男人是个浪漫的人,他说,钱,挣了是用来显示自己的能力的,除此之外,它还能有多大作用?他建了好多所希望小学,带着太太去欧洲旅游,不像别的有钱人那么忙得脚不沾地。

去清华上学时,教授说做个实验就知道谁更会经营企业。所有人的手机全放到前面去,必须开机。他们都是老总级人物,自然生意是忙的,所有人的手机都响个不停,只有他的手机是沉默的。教授说,这个人才是最会生活也最会经营自己企业的人,他懂得放手,懂得让自己有私人空间。

他笑了,说,我告诉自己的副总了,只有公司发生两件大事可以给我打电话,一是公司里着大火,二是公司出了重大事故死了人,其他都可以相机处理。因为在前十年,他已经把基础打好了。

他说,他敢于这么做是自己计划45岁退休,然后去各地拍照,自己花钱出版,不为别的,只由于那是他年轻时的一个梦。

他还要带着太太住到山上去。他说,小的时候以为山上住着神仙。

富人有这样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穷人的幸福并不比他少。

穷的男人虽然挣的钱少,回到家,老伴会嘘寒问暖。老伴会唱戏,他便学会了拉二胡,吃过饭,必唱一段。他也是知足的。穷是穷了点儿,可有老伴的爱,有自己喜欢的京剧唱,他也知足了。老伴没有去过北京,他就骑三轮拉她去,一边走一边唱。有电视台拍下他们,说他们是流浪的大篷车,他笑笑说,就是图个乐。

富人与穷人的快乐有多少区别?

如果用钱来衡量,区别很大,富人可以用钱买来很多看似快乐的快乐,穷人不能;

两种电荷(教案) 篇6

本章内容概述

声、光、热、力、电、磁现象是自然界中的基本现象,本章是在“声现象”、“光现象”、“力现象”、“热现象”学习的基础上,开始让学生接触有关“电现象”的初步知识.本章教学内容,就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电路开始学习,学习电荷和摩擦起电,学习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学习电流的测量,学习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本章共分5节:

1.第1节“两种电荷”,主要讲述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求学生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电子是带电量最小的电荷,知道金属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2.第2节“电流和电路”,本节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本节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良好的画电路图的习惯.3.第3节“串联和并联”,本节主要讲述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能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能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4.第4节“电流的测量”,本节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用类比的方法建立电流概念;第二,电流的单位及换算;第三,用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电流表的使用.5.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本节主要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自主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认识摩擦起电现象,认识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

用.②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③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④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⑤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⑥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①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②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③在认识和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学会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④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步骤.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①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电现象,如摩擦起电等.②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具有创新的精神.本章课时安排

【课时建议】本章共有5节,建议10课时.第1节 两种电荷„„„„„„„„„„„„„„„„„„„„„1.5课时 第2节 电流和电路„„„„„„„„„„„„„„„„„„„„1.5课时 第3节 串联和并联„„„„„„„„„„„„„„„„„„„„2课时

第1课时初步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2课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综合运用

第4节 电流的测量„„„„„„„„„„„„„„„„„„„„1.5课时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课时

第1课时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2课时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本章复习和总结1.5课时

第1节 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

1.知道两种电荷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掌握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原子结构.【教学难点】

1.运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判断物体带电的性质,并解释简单的静电现象.2.理解金属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教具准备】

玻璃棒、橡胶棒、细线、铁架台、纸屑、毛皮、丝绸、验电器、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杆、空易拉罐、梳子、气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5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视频“怒发冲冠”,引导学生注意动画中女孩的头发竖起来了.师 下面老师将演示“怒发冲冠”给你们看.教师请2位长头发的女生上台,当空气干燥时,教师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头发随梳子“飘”起来.师 同学们一定很惊讶为什么头发会“飞舞”,这是因为“摩擦起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

教师将“摩擦”过的气球“挂”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吸在黑板上.生1:是不是因为黑板和气球具有磁性,所以它们可以互相吸引.生2:气球怎么可能具有磁性,这是因为老师刚“摩擦”了气球,使气球带电了,所以才会吸在黑板上.教师不需着急解答,先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实验:

实验1:教师用“未摩擦过”的梳子靠近易拉罐,用“未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用“未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现象:无法吸引)

实验2:教师用“摩擦过”的梳子靠近易拉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现象:可以吸引)

师 请同学们说说两组实验中的“玻璃棒”、“橡胶棒”、“梳子”有什么不同? 生: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梳子能吸引轻小物体,没有经过摩擦的玻璃棒、橡胶棒、梳子不能吸引轻小物体.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引出摩擦起电的概念,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师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还见过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生1:摩擦过的小塑料尺能吸引头发.生2:电风扇的“叶子”易招灰尘.生3: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肤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个例题.例题1(多媒体展示)把一张干燥的报纸紧贴在竖直墙壁上,松手后报纸会自行脱落.如果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在报纸上摩擦几下,报纸就会“贴”在墙壁上.这是报纸和铅笔摩擦 后,报纸与墙壁相互吸引的缘故.此时报纸相对于墙壁是 的.解析:报纸与铅笔摩擦后带了电荷,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将报纸靠近墙壁时,与墙壁表面相互吸引,所以报纸能粘在墙壁上,此时报纸与墙壁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相对静止.答案:起电(带电或带了电荷)静止 2.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3个实验(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解说).实验3:用两块相同的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再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现象:互相排斥)

实验4:用两块相同的毛皮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橡胶棒,再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现象:互相排斥)

实验5: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现象:互相吸引)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从上面3个实验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生1: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带同种电荷,靠近时互相排斥;两根橡胶棒都是用毛皮摩擦的,它们带同种电荷,靠近时也互相排斥,由此可知,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生2:既然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吸引,说明它们带的是异种电荷,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

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1)正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可以用“+”表示.(2)负电荷:人们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可以用“-”表示.(3)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例题2(多媒体展示)用丝线悬挂着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若C带负电,则()

A.B可能带负电 B.A、B一定都带正电 C.B可能不带电 D.A一定带负电

解析:由图可知,A、B相互排斥,说明A、B带电且带同种电荷;B、C相互吸引,说明B、C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其中一个不带电,另一个带电.题目已知C带电,分析第一幅图可知B带电,即B、C都带电,且C带负电,所以B带正电,A带正电,故选B.答案:B 课堂演练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 验电器 1.认识电荷量

师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电荷量.板书:

(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2)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3)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2.认识验电器

教师出示两种不同型号的验电器,并介绍其结构.(如图甲、乙)

板书:验电器的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师 同学们一定很奇怪为什么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先来观察一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①用不带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现象:金属箔片不张开)②用不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现象:金属箔片不张开)③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现象:金属箔片张开)④用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现象:金属箔片张开)⑤用力摩擦玻璃棒、橡胶棒,再将它们分别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现象:金属箔片张开更大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从这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没有带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不张开,带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了.生2:带电多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的张角更大,所以,验电器不光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还可以检验出带电量的多少.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带电体接触金属球时,金属箔片会张开呢?

学生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有一部分电荷

转移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课堂演练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3 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及其结构

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一个原子构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原子的结构.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原子的结构”,并讲解. 原子的结构(多媒体课件)

(1)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外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如图甲所示).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2)原子很小,直径为10-10m,如果将原子比作一座大楼,原子核就如乒乓球那么大,可见原子核非常小.但是原子核又可以再分,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而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夸克(如图乙所示).关于原子核结构的问题,本节课我们只需了解,不作深入探究,这些内容我们以后再学.

甲:原子结构 乙:原子核结构

(3)氢原子的结构最简单,原子核中有1个正电荷(其电荷量与电子电荷

量相等),核外有1个电子.氦原子核中有2个正电荷,核外有2个电子.(如图丙)

丙:氢原子和氦原子的结构

板书:(1)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的核式结构与太阳系相似.

(2)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3)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使得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例题3(多媒体展示)下列关于原子、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不带电

B.原子核几乎占据了原子的全部空间 C.原子带正电荷

D.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答案:D 2.电荷守恒定律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摩擦起电”,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呢?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的实质(多媒体展示)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板书:(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课外延展】

师 下面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来证明电荷的转移,请同学们注意观察金属箔片的张角情况.教师演示实验:将带正电的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杆连起来.(现象:验电器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验电器B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

师 请同学们说说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这个实验说明验电器A所带电荷减少,验电器B所带电荷增大,由此我可以联想到正电荷由验电器A移动到了验电器B.例题4(多媒体展示)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一个金属箔已张开小角度的验电器,接触时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变大,由此判断()

A.验电器原来带正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 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玻璃棒传向验电器 C.验电器原来带负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玻璃棒传向验电器 D.验电器原来带负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

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它接触验电器时,箔片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原来也带正电,且电荷量比玻璃棒小,箔片张角变大说明验电器所带正电荷量增加,带正电荷实质是失去电子,说明验电器失去电子,即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故A对.答案:A 课堂演练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4 导体和绝缘体

师 带电的物体有时会与其他的物体接触,从而失去电荷.那么,什么物体容易传导电荷,什么物体不容易传导电荷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教师演示教材P34《演示》——“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中的两个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说:

①第一个实验中,用橡胶棒连接后,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说明橡胶棒中没有发生电荷的转移,即橡胶棒不容易导电.这种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绝缘体中的带电粒子相互约束,不能自由移动.②第二个实验中,用金属棒连接后,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这表明,验电器B也带了电,就是说,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在金属棒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容易导电,我们把这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金属中有自由电子,能够导电,酸、碱、盐的水溶液中也有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电线芯线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是导体,容易导电;电线芯线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它们是绝缘体,能够防止漏电.板书:(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3)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例题5(多媒体展示)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这是因为桶内汽油会不断与塑料桶摩擦,使塑料桶带了电,而塑料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不能及时将电荷转移,易造成火灾隐患.解析:汽油是易燃物质,当用塑料桶装运汽油时,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不断与桶壁摩擦而使塑料桶带电.又因塑料是绝缘物质,桶上的电荷不能传递与转移,从而桶上的电荷越积越多.当桶上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放电现象.放电产生的火花会引燃汽油,造成火灾或油桶爆炸事故,所以加油站用醒目的标语提醒人们不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以免发生意外事故.答案:绝缘体

例题6(多媒体展示)如图是家庭电路中常用的白炽灯泡和灯头的示意图,则以下灯泡和灯头上各种部件中全部属于导体的是()

A.灯头后盖、螺旋 B.玻璃泡、锡块 C.螺旋、金属片 D.灯头后盖、玻璃泡

解析:灯泡和灯头各个部件中,螺旋、锡块、金属片都是导体.答案:C 教师总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例如,当某些绝缘体加热后部分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从而使该绝缘体变成了导体.课堂演练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教师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荷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摩擦起电现象.正负电荷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导体和绝缘体的有关知识,为电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电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好电学知识.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对于“两种电荷的规定”、“金属中有大量自由电子”等知识需要很大篇幅才能讲清楚,而这些知识只是要求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有一个感性认识,不需要学生过多地进行深究,因此在教学时只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简略带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2.本节“摩擦起电”和“原子结构”的学习是为下一节引入“电流”做铺垫.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结合本节“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问题,启发学生从电子的得失方面去猜想摩擦起电现象的产生,引导他们通过查找资料、课外阅读更多地了解科学家富兰克林,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现代静电技术.在教学中还应告诉学生“电中性”是指原子(或整个物体)对外不显电性.物体呈电中性不等于物体没有电荷,只是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相等而已.1.避雷针“避雷”的原理

避雷针的发明,是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人类避免雷电伤害而做出的巨大贡献.避雷针是一根高而尖细的针状导体,把它竖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尾部用粗铜缆连接到埋入地下几米深的金属板上,使避雷针与大地接触良好.雷雨天气时,空中的乌云团带有大量的电荷,乌云团与地面或与带异种电荷的其他乌云团间可形成上亿伏的高压电,这样的高压可使空气电离,由绝缘体变成导体,于是出现巨大响声和火花放电,这就是雷鸣和闪电.云团与云团之间的放电,称为“天雷”,云团与地面间的放电,称为“落地雷”,后者常对生命和财产造成伤害.当带电云团接近避雷针时,由于静电感应,避雷针顶部立刻聚集异种电荷,避雷针尖与带电云团间的电压远远大于地面与带电云团间的电压,这时避雷针很快与带电云团放电,使云团中的大量电荷顺着避雷针的铜电缆传到地下,从而使建筑物避免雷击.2.巧防静电污染

静电是一种物理现象.天气干燥时,化学纤维质地的内衣、地毯、坐垫和墙

纸等受到摩擦都会产生静电.另外,家用电器使用时亦会产生静电效应或外壳带上静电.静电会令人感到身体不适,出现头痛、失眠和烦燥不安等症状,甚至引发皮疹和心律失常.如何消除静电呢?以下方法不妨试试.(1)在温度低的天气,在家里洒些水或放置一两盆清水.(2)卧室不摆放电视机.看电视时打开窗户,与电视保持2~3m的距离.看完电视要洗脸、洗手.(3)老人、小孩、静电敏感者、查不出病因的心脏病人、神经衰弱者在冬季最好穿棉质的内衣、内裤.(4)当头发无法梳理服贴时,将梳子浸在水中片刻,等静电消除后再梳理.(5)赤足(休闲时,不要放过赤足的机会).3.现代静电技术

试论校园法治文化培植的两种途径 篇7

(一)法治

亚里士多德曾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是制订良好的法律。”[1]从亚氏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法治至少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完善的法治规范体系和社会成员对法治规范的认知及遵守。

丁金山先生在《天道演化哲学》中提到,让一些懂得集体效益更大化道理、义理、法理的人或群体制定一定的制度、规范及相应的强制措施,用制度和规范对具体人的行为进行强制则形成法治。[2]在现代社会中法治是指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活动方式。因此,在现代的法治概念中也应当包含两层含义:法治既是伴随着文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用来规制人们言行;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对公平正义价值的追求。

(二)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建设的灵魂。法治文化是指溶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法律行为及其价值追求,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机构、法律设施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是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涉及法治的行为方式。[3]因此,法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类型,它不仅包括系统的法律规定和条文,还是一种理性精神,更是一种基本的普遍的“生活样式”。因此,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法律的解读能力和人们对法律行为的判断能力,进而也有利于人们自发的规范其在社会法治生活中的具体行为。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曾经将文化分为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两大类型。同理,“法治文化”这个文化的分支也包括制度性的法治文化和精神性的法治文化两种。与显性文化相对应的是制度性的法治文化,主要包括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法律行为和法律设施。与隐形法治文化相对应的是精神性的法治文化,主要是指公众对现有的法治状况所持有的态度。

二、校园法治文化的特点

(一)校园法治文化的概念

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既是社会法治建设的一部分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具有双重职能。校园法治文化既是以法治为取向建构校园文化的结果,又是法治文化在校园这一特定区域独特的表达形式,它体现着法治的精神和理念、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4]校园法治文化作为社会法治建设的一部分,也包括制度性的法治文化与精神性的法治文化。

具体来说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中制度性的法治文化是指完备、统一的制度体系以及公正的实施组织和实施程序的建立。主要包括:规范制度、主体行为方式、组织机构、相关设施等。

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仍然是主体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精神性的校园法治文化是指学校各主体对法治所持有的观念和态度。主要包括: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和维护法律的意识。

(二)校园法治文化的特点

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是以学校师生及管理者为特定主体,以校园为特定范围,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以法治精神为灵魂的群体性文化,因此相对于其他法治文化具有其特殊性。

首先,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主体具有特殊性。学生是学校所有活动的核心,因此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对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多元化、利益多元化、信息多元化的成长环境中,当代的学生有着自我肯定、叛逆、对信息敏感,适应性强但情感脆弱等多重特征。其原因在于:第一,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当前学生都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经济转型和社会巨变。文化方面,各种西方思潮不断涌入,对传统的道德文化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导致当代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造就了学生自我肯定又时常叛逆的特点。第二,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同。日前,学生正在面临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阶段。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多元化也使得学生对信息更加敏感。第三,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目前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赋予重望,并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这种成长环境一方面造就了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情感脆弱,难以正确面对挫折。而学生的这些特征决定着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其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空间范围具有特殊性。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其社会特征,也有自身固有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校园法治文化亦然。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的教育质量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及价值取向。基于教育是学校的主要职能这一特点,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应当具有深厚的人文思想。

此外,校园法治文化还应当尊重因等级、专业、历史、地域等因素所引起的校间差异。例如,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学校可以分为小学、中学、大学等;根据专业倾向的不同,学校可以分为综合类、文科类、理科类和特殊学校等。任何一所学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如曲阜师范大学设有专门的孔子文化学院。南开大学作为周总理的母校,其校园文化中透发着浓郁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

法治文化需要正确揭示文化环境的规律,校园法治文化的培植应当首先从文化环境出发,对文化环境进行考察、与文化环境保持统一性并尊重校间差异。

三、培植校园法治文化的必要性

(一)培植校园法治文化是学校管理模式变革的必然选择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运营、管理模式日趋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公办学校自主管理权扩大,社会办学模式多样化、教师聘任制度的扩大推行等方面。因此,学校在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案件也不局限于行政案件,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民事、刑事案件。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与社会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学校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学校在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和吸收社会发展经验的同时,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校园犯罪数量的递增和以学生为犯罪对象的诈骗、盗窃等案件的增多都表明学校周边的餐饮、娱乐项目的繁荣在为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学校周边治安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上述现象都说明学校的管理必须与现行法律接轨。

综上可见,学校社会角色的变化决定着学校管理模式的变化,而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必然需要法治校园的建设。同时,培植校园法治文化是校园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基于此,培植校园法治文化是学校管理模式变革的必然选择。

(二)培植校园法治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能力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学校规模及办学方式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传统管理方式与法治社会建设相背离的地方,亟需完善。

第一,学校对外与社会的接轨需要法律的规制。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学校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以往封闭、半封闭的独立办学主体转变为向全社会提供教育资源的社会主体。在此转变过程中,学校法律地位的改变决定了其权利义务的改变。学校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体与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学校不仅有对被教育者进行管理、教育的义务,还要接受被教育者的监督。

但是许多学校的管理者并未完全认识并适应学校法律地位和角色的转换,更没有了解到“依法治校”的精髓,仍然使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用行政手段代替法律手段,片面强调人的作用,忽视了依法治校的作用。由此引发的办事随意、管理混乱的情形是导致高校管理中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原因。

第二,学校内部的学生管理需要法律的调整。虽然教育部在2002年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是由于未能形成系统的法律规定,而且法律效力层次过低,导致可实施性不强。且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设置了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不同的教育活动隐藏着不同的法律风险,学生管理方面法律纠纷的预防与解决就成为经常困扰学校管理者的法律问题。

学校内部管理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第三方对学校主体造成的侵权及学校主体自身行为对其他学校主体造成的侵权两种。第三方是指除学校和受害学生以外因侵权行为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组织和个人。第三人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在校学生、校外社会一般人员、以及提供场地、设备、交通工具、住宿、餐饮、娱乐及其他消费与服务的经营者或活动组织者等。[5]学校主体自身行为对其他学校主体造成的侵权主要包括:学校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对学生所造成的伤害、校内集体活动、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及意外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等。

因此,目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外活动内容日益多样,所带来的风险及引发的事故也在逐年递增,因此亟需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此进行预防和调整。

(三)培植校园法治文化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法治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正如当代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所言:法治应该成为一个大学的理念。[6]在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法治不仅仅是大学的理念,更应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各种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和开发。在法治社会中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是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知法、懂法、用法是法治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必须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认识到法治教育是个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共同需求。

其次,法治文化是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7]学校的教育绝不能仅限于知识的灌输,更应当重视精神文化的熏陶。学校应当引领学生融会知识与技能,体味生活与情感,积淀文化与智慧,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法治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在校园中法治文化可以引导学生秉持法律理念并最终将公平正义、法律至上的价值观熔铸在学生们心间。

(四)培植校园法治文化是发展社会法治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是受社会进步历程的深刻影响而发生的,儿童在学校的生活应体现出自然、社会、个性三方面的综合的作用。”[8]学校法治教育的强化可以使学生从小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知法懂法。向社会输送这样具有法治精神的接班人,可以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培植成熟的社会法治文化。

另一方面,学校是社会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学校应当为社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满足社会需求。美国政治学家安东尼·奥勒姆说:“学校在指导人民的政治思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的任务是维持社会制度,保证后代人像前代人那样思考政治。这实际意味着,社会对学校的期望主要是为社会训练出好公民,训练出有责任心的、尊重不断发展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因而有助于维护和延续国家的公民。”[9]学校是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社会组织,学校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其产生作用的方式主要体现在通过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向学生灌输特定的政治知识和信念,培养他们对政治共同体和现行政治制度的认同意识,强化他们的民族感情和国家观念,造就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这是国家兴办和推进教育事业的主要目的之一。[10]

因此,学校通过灌输精神文化从而达到规范个人行为的目的,进而实现对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维护。如此,学校作为特定的社会组织既能规范个人的社会法治生活,又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因此培植校园法治文化是发展社会法治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培植校园法治文化的基点

(一)应当以现有学校的类型及文化为基点

实践证明,不同背景下的法治文化虽然有共同的目标却显示出了多种发展样态,而这种发展样态受文化背景和人群素质的制约,因此,校园法治文化的培植要以现有的制度及文化为基点。

第一,校园法治文化的培植应当以学校的类型为基点。学校分类标准的主要依据是教育的特性和被教育者的类型。根据国际教育分类标准ISCEDl997的规定,教育的类型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预备教育及高等教育。在上述分类中对待正在接受高等中级或者高等教育的群体时应当更加倾向于将其视为法治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而对待正在接受初级、初级中等的教育群体时就应当更加倾向于将其视为法治文化的教育对象。因此以不同教育类型的不同受众的教育方式、理念及目标为基点是培植恰当的校园法治文化的必然选择。

第二,校园法治文化的培植应当以学校的现有文化为基点。由于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专业,处于不同的地域,所以不同的学校必然会有不同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校园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分支无法独立存在,必然要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中,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师生及学校管理者们的理解,才能真正的融入到人们的心中,从而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二)应当以现有整体社会文化需求为基点

政治、经济具有易动性,而文化相对稳定。我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文化发展却相对滞后,社会发展仍受“人治”、“官本位”的思想影响,最终导致法治文化尤其落后。因此革旧创新,传播法治文化成了社会、经济发展共同的要求。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法治文化培植的根本在于立足本土。无疑,法治文化的灵魂在于“科学、民主。自由”,但历史是无法抛弃的,文化是割不断的,我国培植法治文化的起点必须也无法避免的在中国国情之上。

在社会法治文化建设中,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既对社会法治文化建设发挥着示范、引导的作用,又担负着向社会输出合格人才的重任。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是全社会法治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而法治文化又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法治文化的培植应当以整体社会文化需求为基点。

五、培植校园法治文化的路径

(一)制度性校园法治文化的培植

1. 加强校园制度体系建设

学校章程,是指为保证学校自主管理和依法治校,根据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以文本形式对学校的重大的、基本的事项做出全面规定所形成的规范性文件。其本质是对学校内部以及与学校有关的教育利益的调整和分配。[11]依据我国教育法第26条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学校章程不仅是学校成为独立法人的基本条件,也是学校办学及正常运转的最根本的依据。

学校制度,是指管理内容和方式的固定化和有序化。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不仅有宏观指导性的学校章程,还应当有多种具体的管理制度,例如教育教学制度、教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

学校章程和学校其他规章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校章程和学校其他规章制度都是学校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主管部门的授权或在其办学自主权范围内制定的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学校其他规章制度在本质上是学校章程的具体化,须以学校章程为基础。学校章程和其他规章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学校章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的基本问题。例如,教育法规定的学校章程的内容应当包括学校的名称、校址、办学宗旨、经费来源、办学规模、学科门类的设置、教育形式、内部管理体制、财产和财务制度等重大问题和基本事项。学校其他规章制度主要调整学校的局部问题,例如,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因此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应当形式明确、内容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学校规章制度不仅包括学校章程,还包括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如此才能构成一个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完善校园规章制度体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程序制度建设。法谚云:“看不见的正义为非正义”,由于制定章程的过程既是学校对其发展进行规划的过程,又是学习、反思、总结、转变,最终提升办学能力的过程,因此完善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程序机制。程序应当包括相关规章制度产生的程序和具体条款实施的程序两个方面。校园规章制度体系产生程序的完善是该制度公开性和民主性的保证,校园规章制度体系具体条款实施程序是该制度理性化和正当化的保证,注重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建设,设置明确、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条款是促进高校管理与服务规范化的保证。

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健全主体的表达与参与制度。在现代的学校管理中各主体更加倾向于用理性、合法的沟通解决问题,因此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中更应当坚持民主集中原则。首先,应当实行教务公开,充分尊重各主体的知情权。其次,应当畅通各主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参与渠道,完善申诉、抗辩制度。最后,应当充分重视师生在制度建设中的呼声。

第三,建立校内监督机制,保障权利阳光运行。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是权利阳光运行的保障。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中应当重视权利的平衡与权利的制约,发挥民主监督与管理的作用,避免权利义务的严重失衡。对内,学校应当设立学代会与教代会,最大可能的发挥民主,排除专权。对外,学校要构建多种渠道与社会各方,尤其是与家长进行沟通,听取全社会对学校管理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学校、师生、家长和全社会的合力,排除恣意专断的“人治”,实现法治化的管理。

第四,建立有效的权利救济机制。法谚云:“无救济即无权利”。权利救济是指在权利人的实体权利遭受侵害的时候,由有关机关或个人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消除侵害,使得权利人获得一定的补偿或者赔偿,以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权利申诉救济机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学校规章制度中应当包括完整的权利救济程序,对于侵害主体权利的行为及时审查处理。学校应针对不同性质的争议设立各类专门的申诉委员会,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期限处理申诉,并做出决定,以维护各方权益及学校的稳定。其次,学校规章制度中关于权利救济的规定应当保证权利救济的时限性。法谚云:“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在程序上强调权利救济的时限性能为当事人及申诉机构的行为提供可量化的衡量标准,能有效的预防办事人及当事人的随意性,从而保证救济行为的规范化。综上可鉴,对权利救济时限性的规定是权利救济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

再次,学校规章制度中关于权利救济的规定应当保证权利救济的充分性。全面救济是指在量上保证权利救济的有效性。由于“充分”是一种价值判断,在不同的情况下衡量标准不同,因此不能以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衡量标准出发,即不能以实际救济程度为标准。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价值衡量标准,应当以宏观的原则作为评价标准,例如,以公平正义原则作为充分救济的评价标准;以对侵害权利的行为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为救济的基础;以尽量补偿权利被侵害者的损失或者恢复原状,通过对形式正义的追求以尽量的实现实质正义为救济的目地。最后,学校规章制度中关于权利救济的规定应当尽量追求救济的经济成本最低。尽管从理性的角度上讲救济的目的是实现权利和正义,其价值无法衡量。但实现其目标的所付出的代价和救济的结果却大多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经济成本成了权利救济申请者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经济成本对实质正义的实现有着更加重要的影响,学生作为单纯的消费群体在经济成本的挑战下处于绝对的弱势,因此尽量降低权利救济的经济成本是学校规章制度完善的必然要求。

第五,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是权利阳光运行的必然要求,在学校法治文化建设中同样适用。学校规章的重要职能不仅是对权利和责任进行分配,更是保护权利,学校的管理行为应当以责任为原则,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首先,清晰工作思路,落实责任。责任追究首先应当解决向谁追究、该负什么责任的问题。笔者认为严格按照职位进行责任划分和管理是切实可行的方式,按需定职,根据职能定机构,遵照机构定人员既可以合理配置部门职能、协作分工,完善机构人员责任管理,真正做到因责设岗,因岗设人。此外还应当对每个职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责任、任职条件待遇等制定详尽的职位说明书,使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和他人的工作职能,面对责任无法推诿。其次,监督考核,坚决落实。在工作推行的过程中纳入民主评议、督查考核等配套制度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最后的责任追究提供资料与信息。在考核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考核主体及被考核主体,遵照考核办法找准考核的要点,最终得出准确、客观的结论。最后,有责必问,严格执行。严格执行主要包括以下两层意义:第一,责任追究法定原则,要求追究责任的主体、程序、结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已经制定并公开的规章制度,任何机构或者个人都无权肆意的轻责重究或者重责轻究。第二,责任追究公开原则,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过错责任的公开追究既可以提高办事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又可以使大家了解追究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办事机构的公信力和群众的法治观念。

第六,重视学校章程、文件的清理。在规章制度建设中,对相关文件的及时清理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过期或者废止的文件定期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将结果进行公布可以使学校的管理行为有章可循,有利于规范学校的各项管理行为。

2. 加强学校内部机构建设

(1)合理配置学校内部机构的权责关系

合理配置学校内部机构的目的是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其发挥最大效力。但是以往的管理机构及管理思维具有相对独立性,无法随着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自发的调整,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学校内部机构能够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首先,对学校各机构进行合理的权责分配。将决策权和实施权有机结合,确立校长的宏观调控权和副校长的分管决策权,内设部分应当各司其职,各担其责共同为完成学校的教学、管理任务而努力。第二,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力。目前我国学校管理层级复杂,虽然表面上是各司其职,但是信息的传递力度却随着层级的增多而递减,当一个信息自上而下传递到实施层面时,耗时耗力效率低下。为此,在信息传递层面,需要以时间和效率作为标杆。应当减少管理层级,将信息直接传递到实施部门。中间部门可根据需要充当监督或者协作的角色,并由分管领导对其负责。在决策层面,需要以程序规范为标杆,决议尽量在现有的会议形式中形成。在履行现有的办事规则的基础上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履行阶段,需要以执行力为标杆,妥善处理好计划与应急方案的准备和取舍,严格控制实施时间,保证工作有条不紊。

(2)规范、落实工作制度

学校是一个人员密度相对集中的地方,同时学校也是一个向社会和同学提供教育服务的地方。因此制定、实施完善的工作流程,公开办事人员、办事程序、办事条件和办事结果,使被服务对象了解如何办事,并预期能得到怎样的结果是必然的需求。

首先,应当加强工作计划的管理。以学期、学年为周期,或者以某项计划为目标,对工作应当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做出周详的计划。第二,追踪工作记录。工作过程的检查、追踪可以有效防止工作盲点和漏洞的产生,进而防止工作结果与计划产生偏差。当工作人员随时将面临考察时就会不自觉的收敛其惰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3)规范主体的行为

霍布斯提出:“任何时代的法律,只要它运作,其实际内容几乎完全取决于同当时人们理解的便利是否相符合;但是其形式和布局,以及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所欲求的结果,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传统。”[12]文化是人们对相同符号的相同认识,而文化产生后受文化影响的人类行为叫文化行为,文化行为是文化表现的载体,因此也是研究文化的基本单位。

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中,主体的法治文化行为是培植校园显性法治文化的基础。这是因为,第一,培植与社会法治建设相一致的法治文化行为可以减少法律、规章和制度运行的成本。当制定法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普通公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时,制定法才有可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才有可能使公民做出符合法治文化建设的法治文化行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亦然。第二,培植与社会法治建设相一致的法治文化行为可以完善法律、规章和制度体系。并非所有的法律缺陷都会因激化矛盾而被人们注意,更多的缺陷被传统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所同化而失去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在我国,面对此类问题往往用法律解释的方式解决,这种解决的方式好比在一件有破洞的衣服上打补丁,长此以往,造成了我国法律体系的混杂和繁冗。这种方式同样影响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如果在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就尽量充分的考虑即有和将有的法治文化行为,就有可能让我们现有的制度上少几个漏洞,以增强现有规则的实用性。第三,培植与社会法治建设相一致的法治文化行为可以形成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特色。法治文化行为是一定范围内文化与法律的融合,两者合理的融合有助于法治建设呈现出一定范围内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取向,从而使法律、规章和制度“接地气”并形成特色的法治文化。

主体的法治文化行为对法治文化建设影响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治建设与文化行为的相互妥协。文化产生于习惯,习惯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顽固性,并不必然的迎合法治文化建设的需要。但是这是法治文化无法回避的问题。因而,法律建设必须与文化行为相妥协才能保证其实用性和权威性。第二,法治建设与文化行为的相互融合。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法治文化培植的元素应当对其进行吸收和熔化以充实法治文化体系建设,确保法律的可实施性。第三,法治建设与文化行为的相互制约。辛亥革命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制约,我国在立法上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各种诉讼制度,但在实施中却南辕北辙。因此对法律、制度的片面移植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即有的法治文化行为,也无法解决本土法治文化建设的问题。

萨维尼认为:“法律首先由习俗和公共信仰建立起来,继而由法学家建立起来。”因此规范校园主体法治文化行为的路径主要有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

社会方面:首先,应当拓宽法律规范传播的途径。权利意识和人权观念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而媒体性社会组织对法律规范的传播是法治文化主体对法治文化进行分享和传播的保证。因此倾向性的对法律规范进行传播有利于法治文化主体建立法治文化理念。第二,扩建法治文化主体接受法治文化的平台。托马斯所讲的“共同情景”认为:主体在行为和互动过程中会处于一套共同的法律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之下。遵循法治文化价值中所内涵的以及所引申出来的规范要求,并以此来规定、控制和协调相互交往的联系和冲突。当这种相互交往的过程持续不断时,明确的制度化规则就会产生。[13]主体往往是从感性的认识出发进而认知法律规范真正的深意的,只有经过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法治文化主体才可能真正的接受法治文化。因此扩建法治文化主体接受法治文化的平台是规范校园法治文化主体行为的必然需要。

规范个人法治文化行为主体应当积极破解传统文化中对法治的负面影响,融入先进的法律文化,积极主动遵守法律从而达到法律文化主体的自我超越。

(二)精神性法治文化的培植

1. 精神性法治文化

精神性法治文化是法治文化建设的精髓与基石。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向来缺乏法治精神,因此,也无法孕育出科学、民主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吻合的文化。相反,那些根深蒂固的“权大于法”的思想还对法治建设起到了消极作用。在近代,虽然“法治理念”被提上日程,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却弥漫着“实用主义”的味道,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往往沦为工具。由此产生的法治文化必然是“伪文化”,因为它缺少的是一种理性的力量。

真正的精神性法治文化是指溶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机构、法律设施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是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涉及法治的行为方式。[14]当代精神性的法治文化至少包括四种意识: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和维护法律的意识。[15]然而,精神性法治文化的真正目标却不限于对法律的崇尚和追求,其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法律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和调整,培植人们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从而激发人们对“真、善、美”发自内心的向往和追求。

2. 校园精神性法治文化的培植

法治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是指校园的各种文化主体所秉持的法律理念和法律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公平正义,法律至上,积极主动维护法律权威的价值取向。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是全社会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精神性法治文化建设是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精髓,因此校园精神性法治文化的培植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1)校园法治情感的培植

学校法治文化主体是否具有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是衡量该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鉴于法治情感是指法治文化主体对法治这种社会治理模式的强烈热情,因此着力培养校园各个主体的法治情感成了培植精神法治文化的基础。目前,广大校园主体虽然认同法治文化的社会价值,却没有使法治文化成为一种信仰,因此法治文化无法形成一种理性的力量用以约束其行为,最终导致其知行脱节。在校园内部培植法治情感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时俱进,创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法治文化。用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眼光解构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使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最大限度的对接,增加精神性法治文化的可接受程度,进而为校园各主体法治情感培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丰富普法途径,优化学法内容。法治教育学习不仅是向学生们传输法律知识,更是要引导学生领会法律的真正精神及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从而树立法律至上的思想意识。若没有对法律发自内心的信仰,丰富的法律知识不但不会成为人们信仰法律的基础,还有可能成为主体规避法律的手段。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目前学术界更加倾向于法治建设权利本位,只有将主体的切实权利与法治建设相结合才能使主体与法治建设更加亲近。对法治建设的深刻体会能激发人们对法治社会的向往和支持。其次,引导学生认识法治校园建设的真正价值。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让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主体充分认识法治是目前最符合公平正义原则、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和人们根本利益的社会治理方式。最后,突出校园法治文化主体在全社会法治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是全社会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成员人格健全、社会有序的重要保证。因此应当明确校园主体的地位和职能,使其树立崇高的法治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努力。

第三,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道德是人们对生活美德和相互情感的总结。法治是理性与道德的结合,但道德和理性的法治有着天生的排斥性。因此,道德固然是培植法治情感的必然需求,然而如何使两者能够良性互动却值得探究。

道德侧重于对人们内心世界的调整,法治则侧重于对人们外在行为的规范。从人们的行为心理角度分析,要使法律规范对人的内在情感产生重要的影响,就需要发挥好法治对道德建设的能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依靠法律规范调整人们行为的同时,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感,进而形成行为人自觉的行为,并逐渐将这种行为的社会影响力扩大。

另一方面,人们即成的道德情感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会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西方谚语有云:“种植规则的人,并不能收获正义”,其意旨也就是指出,法治的运行并非只靠规则的堆砌,道德的指引是法律正常运行的前提。道德对法治的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即成的道德情感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和对社会行为的评价。

然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即使道德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也不能容忍纯粹的道德程序在法治中的泛滥和道德对法治中理性的排斥,如何正确把握法治和德治的磨合,是我国法治文化建设需要讨论的另外一个重大问题。

(2)依法管校,法治理念在日常管理中的渗透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官本位特色,而应有的民主自由风却一直没有刮起。由此产生的“不重教学重行政、不讲实效讲形式”的作风严重阻碍着校园法治文化氛围的培植。

第一,应当加强校园廉政建设。目前学校腐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管理腐败和学术腐败。管理腐败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管理人员故意或者过失的不讲原则,不当管理导致侵权或者资产流失。学术腐败主要体现在剽窃他人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方面。要从根源上治理上述现象就要加强校园廉政建设,增强文化主体的法律意识,强化监督,规范各项权利义务关系,坚持主体权利本位。

第二,应当提倡学校诚信管理。随着法治体系的完善,诚信已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也逐渐被划入到了法律问题的范畴。由于学校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对稳定,所以诚信在管理中产生的作用尤其明显。学校管理中应重点强调诚信文化,尤其是强调各主体的诚信义务观以降低学校管理的成本,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

第三,建立和谐的法治环境。“依法治校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16]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在全国师德论坛讲话中指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

教育以学生为本主要体现在:使法律意识成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让广大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深刻认识学校管理的原则并逐步理解、接受权利义务、平等、守法等基本的法治观念,使之成为他们明确自身行为性质的重要依据。办学以教师为本主要体现在:尊重教师对其教学事务的自主权。在此方面,学校的管理权力应当有进有退。同时,学校的管理还应当把重点放在对教师教学自主权的服务和监督上。

总之,校园精神性法治文化的培植应当坚持“依法治校”,以“以人为本”为基础。具体到校园管理中来就是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关心学生,研究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以确保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好的服务。

(3)法治文化建设载体的丰富

法治文化建设应当同时注重法律教育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因此应当将法律教育融于文化建设中,通过学校日常举行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引导鼓励学生争先重视法律,信仰法律。此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社团、校园广播台、记者团、校园刊物等的宣传作用,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平台。最后,注重校园自然环境构建,把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视为法治文化建设的载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第一,校园自然环境法治化的构建。校园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美化设施等。构建校园法治化的自然环境是指将学校的各种设施当成法治教育的载体,让这些设施的外形随时都在向学校主体传达法治精神。具体措施例如:在学校内布置法制宣传栏、警示牌,在教室、宿舍等地张贴格言警句、学校规章制度等。使校园主体能够潜移默化地接触并且接受法治精神。

第二,校园人文环境法治化的构建。人文环境建设首先应当注意的是校风建设。校风是一所高校精神面貌的体现,反映高校对全体师生的共同需求,也对全体师生产生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威慑力。校风主要包括干部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17]具有法治精神的校风建设,就要注重培育干部的实干性和廉洁性、培养老师的认真端正教风和学生善学勤思的学风。

此外,还应当拓展法治文化的传播途径。学校法治文化的传播途径应当随着技术的发展日益多样化,不仅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栏、学校刊物等,还可以利用新兴的媒体传播,例如广播、电视、校园网等舆论宣传平台。综上可见,充分运用人文和自然资源,可以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法治小气候”,进而去影响社会法治的“大气候”。

(4)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肩负着教育立法、政策制定、行政指导等多种职责,应以自由、平等为原则,对学校的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进行宏观性的指导。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立法及政策制定过程中从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方面重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突出法律宣传。从立法上明确各种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的意义及步骤,切实提高各法治文化主体的公民文化意识、法律素质,培养出与现代公民要求相一致的教育体系与氛围。

第二,在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发挥表率作用,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加强对行政法律、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学习。熟练掌握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依法行政的基本法律依据,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校与社会的一道沟通的桥梁,应当做好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工作。相关部门应当系统学习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访、投诉、调解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依法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第三,在校园普法中传播法治精神。普法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普及,更是法治文化的传播,“文化搭台、法律唱戏”,法治文化建设的本质就是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18]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在校园普法过程中更应当注重法治文化平台的搭建,以营造更好的法治文化氛围。首先,搭建日常工作与法治精神相融合的平台。具体做法是将法治精神的传播与各部门的中心工作相结合,找到法治精神宣传和日常工作的结合点。其次,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发挥典型的示范部门、单位、特别是学校的引导性和带动性,善于发现典型,总结典型,推广典型,最终形成“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喜人局面。

六、结语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共同组成部分,应当具备双重特征。鉴于此,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尊重校园文化的根本特征,寻求适合的基点,使用恰当的路径,从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法治文化。

摘要: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建设的灵魂。法治文化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类型,主要包括制度性法治文化和精神性法治文化两种。校园法治文化既是以法治为取向建构校园文化的结果,又是法治文化在校园这一特定区域独特的表达形式,因此具有文化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双重特征。鉴于校园法治文化的自身特点,校园法治文化的培植应当以现有学校类型及文化和社会整体文化为基点,从精神性法治文化培植和制度性法治文化培植两个方面着手,建立完善且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法治文化。

吴锡源:游走在两种文化之间 篇8

一个喜欢用裁员来解决问题的老板,绝对不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这句诞生于通用电气公司的名言如今可以用来形容哀鸿一片的IT行业。随着经济危机的日益加剧,IT行业成为了降薪、裁员的重灾区,网上流传的一份外企裁员名录已经让这个行业的员工变得人心惶惶。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这场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了诸多行业,而IT行业首当其冲。与很多生活必需品相比起来,IT行业的绝大多数产品以其“可有可无”的特征逐渐失去了追捧。但在这个时候,世界最大的信息安全公司赛门铁克大中国区总裁吴锡源却表示,该公司在中国区不会用裁员的办法来“过冬”。

思路决定出路

“产业寒冬到来,正是我们有用武之地的时候。这个时候企业首先想到压缩的是硬件开支,而信息安全服务这类的软件,则是不可或缺的,他们需要更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服务支持,而这些,正是我们的强项。”

吴锡源手下的大中国区员工有近千人,就在同行都忙于“快刀斩乱麻”清理闲杂人员之际,吴锡源却反其道而行之,不希望任何一人无端离职,他认为“换员工不如换思路”,而思路是能够决定出路的,一个企业处在这样的衰退环境之中,正是考验领导者的时候。

“我会让员工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如果最后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我再给他们建议。”吴锡源认为,一个公司不应该只有高管这一个能够思考的脑袋,而是应该培养每个员工都参与思考,为公司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身为世界第四大独立软件商的赛门铁克公司外企风格十分明显,凡事都有着无数流程要走,吴锡源于是养成了见缝插针工作和思考的习惯,每天早上起来,在赶往公司的路上,他也要进行业务沟通,或者一个人闭目思索,不喜欢别人打扰,他要对接下来繁忙的一天做出详细部署。

晚上回到家里,忙完了各种事情,睡觉之前,他会坚持“坐禅”一段时间,用佛家的行为来思考这一天下来的得失,想一想哪些事情如果换个方式会处理得更好,正因为这样的静静思考,他可以在第一时间调整那些自己认为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

2007年中赛门铁克公司旗下诺顿软件发生的“误杀”用户操作系统文件一事,曾经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媒体跟踪报道数月时间,让赛门铁克在华形象受到影响。事后有人总结认为,是外企的工作程序问题,影响了赛门铁克对待中国消费者的态度,期间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这件事情也给了吴锡源很多启发。

事后,赛门铁克的一位员工曾经表示,当时大中国区这边没有直接面对媒体的发言人,耽误了事件的解决,以至于一周之后才召开说明会,这时候已经让媒体炒了个天翻地覆,“如果在中国设立了相关的媒体联系和发言人,绝对不是这个结果。”

吴锡源于是对旗下人员架构进行了调整,专门负责对外沟通的高级公关经理也开始设立起来,要求每一级的人员都必须具有执行力,“再好的东西,再好的策略,没有执行,就等于什么都没有,我个人特别重视执行力,说了就要去做,不是光说不练,执行的落实对我影响很大。”在他的影响下,外界看来一年之后的赛门铁克公司形象,已经由冷冰冰的傲慢巨人,转变为了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团队协作高于一切

吴锡源的生活、工作同其他职业经理人并无两样,“空中飞人”的生活与NBA的球员们有些类似,他们是打完一场比赛就飞到另外一个城市,而吴锡源是开完一次会议就转战到地球另一端,这种“空中”生涯让他常常走出一个房间进入车里,到达另一个房间,然后再通过飞机上的房间返回到原来的房间,这种生活经常让他看不到天空,有些时空错乱的感觉,甚至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他很羡慕周围人群背起包就浪迹天涯的旅行方式,感慨地说自己平时的行程不能叫旅行,只能叫飞行。

而在中国市场,吴锡源越来越发现,与人打交道是一门哲学,从中国大量的古典文化中,他领悟到在这块土地上,人际交往和团队精神是做生意成功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他要求自己的员工都具有团队精神,因为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80后出生,他认为他们身上最缺的就是这种团队协作能力。

在吴锡源看来,员工之间需要团队协作,赛门铁克与客户之间,也需要互相帮助,如今经济环境大为衰退,很多硬件、软件公司都在裁员度日,这个时候更是需要赛门铁克用真心帮助他们,而不是趁火打劫提高价格。

“通用汽车这样的百年巨头,分析机构给他们的未来股票预期定价竟然是0元!这是我从业几十年来都没有看到过的事情,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也证明了这场经济危机的严重性。”

在这种情况下,赛门铁克公司过去三年的业务却逆市出现了增长,吴锡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安全领域仍然不会被忽视,“越是危机的时候,人们就越需要安全服务和风险管理,这个时候正是我们的用武之地。”

如今,很多客户在与吴锡源谈判的时候,最大的要求都是降低成本,但是不能放松风险的管理和安全保障,这也给了赛门铁克更高的要求,如果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性价比,使公司在危机时期能够取得更多客户信任,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痴迷感悟中国文化

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安迪?格鲁夫认为,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对于这句话,吴锡源的理解是专注,不管工作还是生活,抑或是娱乐。在他眼里,职业经理人,企业的高管们更需要多一些的放松,因为平时的生活分秒必争,令人喘不过气来。

吴锡源的一个特点就是对感兴趣的东西会钻得很深,甚至有种难以割舍的感觉。比如研究中国古代商人是如何做生意的,他会让助手买来一堆晋商的书和《乔家大院》之类的录影带,然后一口气读完,扎在里面难以自拔。从宗教的起源到《金刚经》,从晋商万里运茶到丝绸之路,继而转移到研究徽商与晋商的不同之处,此前生活在台湾的吴锡源渐渐在这里面读懂了中国官场文化,学到了在中国大陆这块土地应该如何做生意,这些原本是业余的爱好,事后发现居然对自己的工作有着不小的启迪,令其受益匪浅。

吴锡源痴迷中国本土文化,还表现在对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的浓厚兴趣,由于工作繁忙,他每次出差到分公司或客户所在的城市,都只能做短暂停留,经常是来不及去看上一眼当地的著名景点,于是他便学会了从地图上领略风土人情。

有一次从武汉出差回来,吴锡源在机场单独钻入了书店,被同事找回来时,发现手上买了不少地图,同事们都对老板的爱好非常惊讶,但他一本正经地解释说,通过这本地图,我可以了解当地的民族风俗,感觉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上一篇:七年级培优补差工作计划下一篇:产品代理权转让合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