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2024-12-17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论文(通用8篇)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篇1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存在哪些问题? 1.适应不良

适应不良也就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教师的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对工作环境的不满;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等。

2.职业心理问题

职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职业观念问题和职业行为问题。教师的职业行为问题分为五类: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和不良型。教师的职业观念问题包括:情绪型、无奈型、动摇型和离职型。

3.人际交往问题

教师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有:封闭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孤僻心理、猜疑心理等。

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可以说是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教师的人格问题更多地属于人格缺陷。

5.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病。它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病。教师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病、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

6.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一般没有任何可以查明的器质性病变,但又确实有心理异常的表现。神经症一般类型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癔症等。神经症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存在,教师身上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焦虑症及神经衰弱等。

那么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

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是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首先,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面对教育、教学双重任务,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教师作为普通人的情感和生理需求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由于一些教师的七情六欲、生理节律等无法及时得到疏导,久而久之,使心理不堪重负。其次是班型过大,班级学生偏多。现在,班级学生数一般在60~70名之间,最多的达百人以上。第三是名目繁多的各级各类检查、考评、验收也使教师们穷于应付。第四是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的学习任务也十分繁重。在社会成员中,教师是证件最多的。在新课改背景下,一部分教师表现出几种心理不适现象。①自我否定的痛苦感。②新型师生关系引发的不适感。③自身素质缺失的焦虑感。④相互矛盾的现象带来的茫然感。

二、教育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对教师的挑战

目前,现行教育体制全面改革,职称评聘分开、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新制度的施行,每位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心理承受力较弱的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新的竞聘制使不少处于弱势的老师不适应。

三、价值体系多元化带来的惶惑

随着各行业收入差距的加大,甚至于同一地区不同学校校际间工资待遇差距的加大,导致教师产生严重的内心冲突。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城市,教师工资拖欠现象十分突出,让教师在“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标准面前压抑、困惑。相当数量的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成就感。社会往往认为教师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而谦谦君子是不可以言钱的。这些原因,往往导致教师产生不平衡心理,失落、自卑、缺乏信心等负面情绪困扰着一部分教师。

四、教师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单调,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职业特点是独立性强,工作中必须独当一面。如果角色位置不摆正,容易造成人际沟通不畅。从工作性质来说,工作相对封闭,其职业特点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狭窄,平时与未成年孩子交往最多,学生的状况各不相同,给教师的人际交往提出了许多挑战。学生教育成了较突出问题,特别是对那些课堂教育缺少管理经验的教师不知不觉进入了不良循环的怪圈:学生不听话,学习成绩下降,老师生气,产生紧张、焦虑等躯体症状,久而久之,造成教师个体经常出现不良心境,与领导抵触,同事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疏远,造成家长不满。这些教师每天生活很沉重、很累,享受不到职业带来的乐趣。教师满负荷的工作压力,造成教师之间相互嫉妒、攀比,人际关系紧张。

五、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

心理一旦出现问题,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及时调节,导致心理问题愈演愈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教授作过一个调查。他们调查了298名中学教师和48名师范大学在校生,参照美国加州教师资格认证所使用的标准,考察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了解、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评估这三方面的内容。结果用百分制来描述的话,50分以下的人占23.2%,50分至60分的人占38%,60分至70分的人占36.1%,而70分以上的人,仅占2.7%。而且,有意思的是,在教龄和地区上,基本没差异;以前学没学过心理学也没有太大的差异。这就是说,60分以下的61.2%的人缺少心理学知识是普遍现象。这是几年前调查的结果,现在的状况是否有所改善?我想不会有明显的改善,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进行有效的培训。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篇2

一、教师心理问题成因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对富裕生活的期望与工资、地位的偏低;教师的无私奉献与社会上人们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世俗功利之间的反差;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激烈的竞争;由于人事制度的改革, 下岗、待岗的威胁;社会上的虚伪、欺骗与教师待人待事的诚实认真;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需要与教师工作的交际面窄;过高的期望值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这些强烈的对比反差使得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极易产生精神压力而导致心理不平衡。

2. 教师职业的影响。

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 既要教书, 又要育人, 既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念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又要研究教材、教法, 研究学生、学法, 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还要应对继续教育、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压力。终日忙忙碌碌, 超负荷运转的高付出与无法与之相匹配的低回报, 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值, 使得教师的工作在全社会的监控之下, 处于社会舆论的焦点, 压力自然是比其他职业大。

3. 个人因素。

教师自身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情绪的稳定程度, 个人过高的期望值, 看待事物理想化, 对自己的身份、角色意识模糊, 对自己个性认识不够, 家庭关系、子女升学、就业的压力, 不满足于现有的地位、物质生活, 不会调节自己的学习、生活压力, 都会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而影响心理健康。

4. 学校管理方式及环境的影响。

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升学率过高的期望, 促使各级管理部门及学校对教师工作以教学成绩及升学率为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一方式。奖励与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各种考核评比的增多, 学校管理中出现偏差, 如分配不均、用人不当、待遇不公、学非所用、能力强而得不到重用, 学校领导对教师精神生活、心理问题缺乏关注, 部分学校教师之间人际关系淡漠、紧张, 封闭和缺乏交流的环境, 严重威胁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对策

1. 自我调节是心理健康的关键。

作为教师, 必须适应教师职业紧张而繁忙的工作特点, 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既然走上教师之路, 就应该在工作中努力释放自己的光和热, 敬业爱岗, 宽容大度, 既来之则安之。面对紧张的工作学会减压、学会放松, 在和同事、家人、朋友交流中面对现实, 调整心态, 放松自己。通过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地理解领导, 理解同事, 理解家人, 待人处事真诚坦然。

2. 自我教育, 增强心理健康观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自己优良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教育观, 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和有效的情感, 采取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 防止过度疲劳, 要增强心理健康观念, 加强心理健康自我维护, 正确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 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接纳别人, 不断提高对社会的认识水平, 自我激励、自我满足,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仅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 更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3. 淡泊名利, 培养豁达的人生观。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要淡泊名利, 淡然处世, 要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 心态坦然, 否则心态就会失衡, 不利于心理健康。面对一切功名利禄泰然处之, 处事不惊, 遇事冷静, 做到“得意时坦然, 失意时淡然”, 得失随缘, 心中无悔, 遇挫折沉着应付, 襟怀坦荡, 豁达、开朗。

4. 培养广泛的兴趣。

教师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 如体育运动、静坐、听音乐、欣赏文学作品、练习书法、下象棋等, 转移注意力, 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越是繁忙, 越要合理安排时间休息、娱乐, 学会放松自己, 缓解、释放心理压力,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交几个知心朋友, 诉说心中的烦恼与不快。

5.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 既要给予物质支持, 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 又要给予精神鼓励, 表彰奖励先进, 创造机会为教师晋升职称等, 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 还要关注教师的成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不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 建设和谐校园,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形成有序的竞争, 依法治校, 规范管理。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文艺活动, 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正确对待升学及各种社会舆论, 为教师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教师 心理健康 原因 解决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251-01

1 教师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

1.1 工作压力过大,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有调查显示教师这个职业的工作压力比其他行业要大,在香港这一职业的压力也位居第二,第一位是警察。一般的工作大都是8小时,可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工作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长时间的工作和压力,必然会使得教师身心都疲惫,精神状态不好,久而久之会不同程度地患上心理疾病。所以长时间高压力的工作是使得教师出现心理健康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教师角色期望过多过高,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这个职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高大的,社会、家长、学校都关注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个教师不仅仅只是对本职工作负责,他还要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总是要把各种不同的角色期望挂在心中。

社会上不同的角色都对教师有不同的期望,对教师的工作情况也存在不同的评价,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引导者,要起到模范作用;家长和学生将老师看做学生的影响者,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对学习而已,教师又是工作者,是纪律维护者。这样复杂的角色综合在教师身上,使得人们觉得教师都是万能的,可是教师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同其他工作者一样,如果承载了这么多的期望,对教师来说是压力非常巨大的,担心因为自己的过失换来责骂,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1.3 自我期望过于完美难以如愿,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教师常常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甚至过分的追求完美。他们希望自己教出的学生都是非常出色的,所以,工作尽善尽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现实当中,每个人的际遇都不一樣,自身条件也各自不同,这些都会造成工作成绩的千差万别。而且不一定是教师多努力就能收获多大的成果,教师的成果都是通过学生显示出来的,所以,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可是有时的效果不如自己的预期,这样就会产生心理落差,过分自责,心里健康往往会出现问题。

1.4 教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对一个教师的评价,都是以升学率来评判一个教师的优秀与否,而且还将升学率和奖惩结合。也就是过分的看重结果。这样只对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忽略了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话费的心血。这样即使教师对评价方式产生怀疑,而且也对这样的公平性表示怀疑。其实学生的成绩除了教师的努力还有很多的因素,社会、家庭、自身性格等等都有影响,一味的将责任推给老师,这样是不公平的,面对这样评价的结果就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1.5 教师的劳动报酬很难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使教师心理出现不平衡现象

教师在人们心中是神圣的职业,导致教师对于经济报酬都不太启齿,可是现在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人们对于自己的付出和所得的回报都比较在意,所以教师对于报酬问题也不再回避。尽管现在对教师的待遇有了一定改善,国家对教师也充分的重视,提高工资改善教师的生活状况,但是,相比教师强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所得的报酬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教师的劳动价值不是很好去量化。这样最终有些教师辞职经商或转业干其他行业。现在有些贫困地区的财政不足,还会拖欠教师的工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教师的心理情绪,加上社会因素、学生的过分不当行为等等都会一定程度的对教师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2 解决教师心理亚健康的对策

2.1 从教师自己的角度,克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会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调节自己的身心,想办法避免心理疾病的出现,对于教师、社会、工作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1)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保持自身健康心态。

只有拥有好的心情才能够快乐的去工作,对于提高工作质量也是很关键的。作为教师,要知道同其他工作者一样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问题,所以,不要太过于抱怨遇到的不顺心事,要学会调控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冷静的去解决问题,不要将这些问题积压在心里。

(2)准确客观的进行自我定位,保持自身的健康调节。

对自身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对于成功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都会导致心理失衡。有时候教师将目标设立得太高,可是现实往往不如意,所以失败的时候,那种心理落差就会特别大。所以对成功有个正确的定义,对自身情况能够充分的了解,对人生有个很好的定位,这样的教师才是好的教师,才能够成为优秀教师,那些名师毕竟是少数,每个行业都有佼佼者,不是最好的不代表自己不好,做好了本职的工作,就是一个好老师。

(3)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自身的健康体魄。

体育锻炼能够舒缓脑力疲劳,释放心理压力。教师是一个脑力工作,工作时间长,用脑量大,久而久之就会有烦躁、郁闷的情绪。因此,在工作之余,参加一些运动,以此减轻心理的压力,而且也能强身健体,对身心都是有好处的。

2.2 从学校的角度,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1)学校要多关心体贴教师,让教师感觉温暖。

学校的领导在工作上是教师的上司。他们也大都从事过教育工作,对于教师的辛苦应该很清楚,所以要相信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关心。当教师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作为领导要去倾听他们的,给他们倾诉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学校不仅仅当他们是职工,还是家人,让他们感觉到温暖。

(2)健全教师考核制度,让教师感觉公正。

学校是对教师工作的考核的直接操作者,应该去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不要将升学率过分的当做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情况的标准,适当的鼓励教师,体谅他们的艰辛,对他们在教育过程的付出的努力和心血给予肯定,让教师群体感受到他们得到的对待是公平的,制定一个既不会有太大压力又能准确评判教师工作情况的制度。

(3)学校要为教师的健康加大投人,让教师感觉轻松。

依照学校自身的情况,为教师增设一些运动休闲设施,让他们在工作的间隙能够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在课外开展一些活动,活跃教师的课外生活,让他们的生活不会太过枯燥。这些投入会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浅谈新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篇4

南皮县王寺镇郝五拨小学张红梅

[摘要] 进入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已成为高压力职业。教师的心理素质及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新教师相对于老教师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一个带着理想的新教师在进人学校工作半年后,多数教师必然感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与原有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从而产生失望的心理痛苦。本文从影响新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入手,突出必须加强教师队伍中新教师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关键词] 新教师 心理健康 重要性

随着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的高速发展,进入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同时,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已成为高压力职业,教师的心理素质及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经常有媒体报道,一贯享有好评的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然出现言语过激、情绪反常、行为过当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有的发展成为“恶性事件”,老教师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教师队伍中的新教师,他们刚刚走出校门,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带着理想仅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满腔热情,面对教师这一特殊的高压力职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更加值得关注。所以,加强教师队伍中新教师的心理辅导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新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带来的心理痛苦。一个带着理想的新教师在进人学校工作半年后,多数教师必然感到自己所

取得的成就与原有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从而产生失望的心理痛苦。主要表现在个人的努力和相应的成绩还得不到学生、同伴和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1)对学生的“失望”而带来的心理痛苦。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对新教师也充满着期待。新教师由于刚从学生的角色转换成教师,缺少实践经验,教师自己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时往往存在“单相思”的现象,与学生实际相脱离,教学目标显得太高;在教育教学手段的应用上由于缺少经验显得也较单一,课堂教学乏味单调,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在与学生相处上缺少沟通交流,往往得不到同学的尊重……与预期的效果来看,新教师失去了成就感,新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和良好形象无法得到体现。

(2)对教师同伴的“失望”带来的心理楚痛。新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工作环境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能和睦、快乐地相处。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同伴成了自己工作业绩的竞争对象。这些现象都是与大学的理论教育截然相反的,也是自己意料之外的,这就自然引起教师的心灵伤痛。

(3)对领导的“失望”带来的心理困惑。在新教师心目中,学校领导是慈爱的、宽容的,爱新教师就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只关注自己学校的业绩,对新教师的工作业绩要求过高,对新教师的情感和心理感受关心较为欠缺。

2.从个人主义到他人主义角色转换带来的心理困惑。当代新教师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从事教师职业之前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意识,在家和学校,他人意识欠缺,缺少换位思考的能力。有相当一部分新教师在刚踏上教师工作岗位时,由于长时间养成的习惯,在与学生、教师同事、学校领导交往时,往往表现出对自己的利益考虑得多,他人利益考虑得少,缺少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不愿被他人分享。在与学生相处时,总希望学生能绝对服从她,否则就认为“不是好学生”。正是这种个人主义的行为,在情感上得不到同事、领导、学生的尊重,感觉孤独,为此而苦闷。

3.实践性学科知识缺乏带来的心理压力。对刚从事教师职业的新教师而言,面临最大的心理压力就是对实践性知识的缺乏。由于教学经历短的原因,驾驭课堂能力不足,课堂应变能力差,课后反思能力弱。很多新教师都想把课上好,有美好的教学期望,但教育教学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有调查表明,他们在制订教学目标上比较死板,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传授上,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处理教材,而是机械地执教教材;在教学方式上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忽视了学科教学的情感和兴趣等因素。

4.育人技能的欠缺带来的认知障碍。对新教师来说,他们最怕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不尊重教师,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有时,还担心个别调皮学生带头破坏课堂纪律。怎样在学生面前树立教师的威望一直是困扰新教师的一大心病。这种由育人技能差造成的问题困扰着新教师。

5.高付出与低收入导致的心理失衡。对于一些志向远大,有才气、有能力的新教师而言,他们在工作上都有自己美好的目标,而且对教育工作非常投入,有些新教师在工作上还有引人瞩目的成绩。他们觉得,投入与产出应该成正比。但遗憾的是,与校外的有些高收入行业像政府机构、银行、外资企业比较,他们感到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社会的公平待遇;与校内的有些老教师比较,他们又发现老教师能力再差,奖金和各种待遇还是比他们高。这种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心理平衡。

6.高要求职业压力引起的心理障碍。有些工作能力一般但热爱教师岗位的新教师,在面对高质量的教育要求时会显得紧张与不安。特别在当前学校进行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用工制度改革时,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心理恐慌。

7.教师自身心理素质问题导致的心理障碍。作为从事教育教学的新教师而言,他们都或多或少学过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但问题是新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缺乏对心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先天心理素质差的新教师在面对各种来自学校的教育竞争压力时,往往表现出自信不足和恐惧感。一些不能进行有效自我调节的新教师,在遇到身边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就显得愁眉苦脸,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加强新教师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教师的个性品质、素质状况乃至师生关系和班级气氛都会对孩子心理产生重大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教师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可能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无法拟补的伤害。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如果教师对于自己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得不到疏通,教师的内心能有光亮吗?教师的内心如果没有光亮,他怎么能把温暖带给其他的孩子?教师的心理如果不

健康,他带领的这些孩子们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又怎么能够保证健康地成长?所以,教师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而新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相对于老教师更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影响,更容易将不良情绪带到教学工作中去。并且,新教师在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时更易情绪失控。所以,我们更应加强对新教师心理健康的辅导。而心理健康辅导就是让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受辅导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工作是塑造完善个性的工作,教师的职业是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育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新教师在面对来自工作、生活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压力时的承受力会相对弱一些,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对新教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关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以达到更好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浅析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解读 篇5

【内容摘要】

目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状况,不仅存在于某个幼儿园,而已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健康心理,才能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关键词】

幼儿教育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慢慢被重视起来了,尤其是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对幼儿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影响幼儿园教学质量。无论是幼儿教师本人,还是幼儿园管理者,都应该充分了解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效地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关系不良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3至6岁的幼儿,此时幼儿年龄较小,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经常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有的幼儿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但是经不住诱惑,出现了“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情况。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能接纳和鼓励,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听话”、“难管教”,而感到生气并采取压制的方法。这时,教师的身心必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必然比较紧张。

(二)幼儿教师的角色冲突

幼儿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个体力活还是脑力活。“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在社会公众的眼中,应该是体面、有教养并且具有一定威望的人,家长期望教师为他们的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因此,面对学生,教师需要以榜样的姿态,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形象出现,时刻做到自自控,有时甚至需要强制自己控制正常的需要和行为。可是,教师不是神,他们实际上都是普通的社会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各种需要。他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场合,不断地在模范公民与普通人之间进行角色转换,迫使自己严格自律,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往往使得教师的精神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中,造成心理负荷过大。

(三)幼儿教师劳动的重复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冲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同样的劳动时,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常规性、重复性的特点,日积月累地跟幼儿打交道,幼儿教师难免会产生单调、烦闷的情绪体验。同时,教学活动又要求不断创新,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能力、教育方法、人格特点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如何针对个别、特殊的教育对象,以及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并能充分地利用各种条件,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进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完全取决于每一个教师的创造性水平。因此,幼儿教师经常会遭遇教学上的“高原期”现象,难以突破教学教研中的“瓶颈”,一些责任心较强的教师甚至会产生苦闷、烦躁的情绪。

(四)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与劳动付出的不同步、不均衡 事实表明,人们对所做的工作越有价值感,就越会引起兴趣;反之,则会产生厌烦、自尊贬损等情绪。幼教改革对幼儿教师的冲击,使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太累,每天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8小时,有些人甚至达到了12小时;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心理压力很大,生怕自己的疏忽而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一些无可挽回的结局;幼儿教师虽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以不变应万变”的工作质量的压力,往往使得幼儿教师“疲于奔命”。而幼儿的成长和幼儿的教育又并非一日之功,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劳动付出不能立竿见影,难以体验自我价值,使其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损害,对其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显现无疑。

(五)社会及人际关系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幼儿园的各种开放、考评、验收、创建,以及各个部门的检查,等经常使教师处于紧张状态,目前不少幼儿园进行的改制使得很多教师不适应,时常忧心忡忡。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学历、知识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幼儿教师往往缺乏进修和继续教育的机会,缺少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途径,得不到行之有效的操作性指导和训练,这导致幼儿教师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很大的压力。不同年龄组、教龄组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不同职称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不同年龄班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获奖级别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压力。这些压力就会造成教师间竞争激烈化,人际关系复杂化,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幼儿教师就会面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一)职业倦怠

今年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也指出,幼儿教师的情感倦怠表现得最为严重。从外部原因看来,幼师年纪基本在30岁以下,这个群体抗压和社会成熟程度都偏低。而与教学对象无法进行成年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再加之“女儿国”似的单一同事关系,这些人际刺激的单一都可能激化负面情绪。另外,有些幼儿教师不安心工作,教育意识淡薄,再加上盲目的横向攀比,产生“孺子可悲”、“夫子可怜”心理,对工作缺乏激情,工作方式单调呆板,职业成就感逐步弱化。再加上教育内部的“大锅饭”制度依然存在,“能者多劳而不多得,庸者少劳或不劳而均得”,这个滋生惰性的温床使教育失去内部活力,影响教师的进取精神。时间一长,形成教师的职业的倦怠。

(二)对教育改革不适应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幼儿课程内容日益丰富、复杂,幼儿教育课程现代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课程目标的不断改进以及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使幼儿教师感到原有知识水平已经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这就给部分幼儿教师带来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更新知识,充实与提高自己,就无法胜任教学岗位。这使幼儿教师产生不适应感。

三、教师如何维护和保持自身心理健康

(一)认识反省自己的情绪,及时清除情绪垃圾

当自己不快乐或情绪认知出问题时,要善于认清情绪发生的原因是生理方面的不舒服,还是人际关系不好,或是工作生活压力大等等。当意识到这一切快乐与不快乐的原因时,应立即反省情绪反应源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我们要多想事情好的一方面,避免对他人的渴求和批判,否则造成双方伤害,接纳挫折学习让步,承认有好些事自己也会无能为力,不再积压痛苦的情绪。

(二)要改变命运先改变习惯,改变习惯从今天开始

由情绪容易激动、紧张,改变为冷静下来,放松自己;由逞强好胜,好高骛远,改变为平淡踏实,愿居人下

; 由做事拖沓,改变为提前完成,拖沓是成功快乐的大敌;由多愁善感改变为“看得开,放得下”“看开”不是“看破”,而是看出人生的意义,尤其是看到人生的正面价值;由自大自满改变为活到老学到老,“满招损谦受益”不要做井底之蛙。像孩子一样永远做一个有求知欲而没有学问的人。“故步自封”的结果是“江朗才尽”,让自己永远拥有开放的心态,与时俱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永葆弹性,不固执不自满,这样就能永远活出真正的自己,让自己越变越好。

(三)学会抚平创伤重建自我与人生信念

生命的终极意义在于完成生命不断安排给每个人的使命。人生在世,什么灾难、不幸和痛苦都可能遇上,关键是面对最坏的情况时,首先是冷静地接受它其次积极主动地改善它,使不幸和灾难造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受创伤者本人不要充当“伪装的坚强者”,而要真实的面对它,化解它,对自己感受到的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尽量倾诉出来。因为交谈之后我们变得完全熟悉那些所畏惧的事,而觉得好像克服了它。

(四)注重人际互动,妥当处理人际关系,给自身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人世间的真假、善恶、美丑,并没有定论。任何人多看其真善美的一面,不渲染人间的假、恶、丑,那随时随地心中就会充满幸福。做一个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人,做一个自我肯定,不卑不亢,自知又自信的人,做一个既不忽视外在美又很看重内在美,明白外表并不等于魅力的人,做一个待人接物间接婉转、善解人意、言词恳切、宽厚待人的人。

四、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快乐教师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体现你对孩子关注与否,都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做一名心理健康的老师首先应该是快乐的,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不要对工作环境有太多的抱怨,微薄的薪水、家长的不理解、孩子的调皮等等,不要将这些抱怨带进教室。要时刻注意保持融洽的同事关系,教师的工作是具有一定群体性的,要善于合作,生活中要享受教书以外的快乐。我们的职业虽然是教师,但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而是将生活中的快乐用恰当的方式转达给孩子,让孩子来分享你的快乐。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群体,才会有心理健康的孩子。为了我们神圣的教育事业,为了我们自身和家人的幸福,让我们努力做一名快乐而心理健康的教师。让全社会为拥有这样的教师群体而由衷地感到骄傲、自豪和安慰。

参考文献

1、周策,吴玲,程双远.《论教师的心理应激及其应对》 [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2、郑康生.《论教师的应激心理与自我调适》[J].教育与职业,2006,(8)

3、黄芳,袁爱玲.《培养人格健全的儿童需要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J].教育导刊,2006,(12)

4、卢长娥.《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3)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篇6

[摘要]为了引起人们对我县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县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不良个性特征等问题及表现形式,从教师职业特点、社会因素影响、学校教育管理中在观念上、制度上、设施上产生的偏差等方面探讨其原因,提出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予以调适的主要对策:首先,教师、学校、社会协作配合,转变观念、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其次,教育行政机构应为教师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优化教师管理措施,使我县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以便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之目的。

[关键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引言:

教师不仅在学校里扮演着多种角色,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在学校之外也扮演着多种角色,承受着多方面的心理压力.西方学者威笛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指出:教师行为同其他行业一样容易患心理疾病.据美国一项调查,在一般人口中有情绪问题的人约占1/4,而教师却占1/3,即每三位教师中就有一位是情绪不稳定的。通过调查得出:我县有51%的教师存在心里问题,其中32%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此外还存在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现象。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我县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因此,改善我县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我县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我县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通过调查分析我县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1.社会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青年教师身上,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对教师角色、学校人际关系、工作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从而产生压抑、偏激或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

2.人际关系紧张一些教师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不是与同行发生纷争,就是与学生产生对立,甚至与领导发生冲突,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郁闷、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情绪不稳定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一些教师常处于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状态,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恣意发泄,借题发挥,造成人际环境恶化,这种恶化反过来又刺激不良情绪的滋生与蔓延,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郁状态。

4.心理失衡许多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甚至形成灰暗情结。如嫉妒、自卑、妄想、愤懑、抑郁等情绪和攻击性行为等。有的还出现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的失调。

5.不良的个性特征某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心胸狭窄、意志脆弱、过于争强好胜、个人中心、自我封闭、过于敏感等。

二.我县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师心理不健康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若教师无法应对来自外界的压力,就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导致我县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教师职业特点的制约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面临升学率、评优考核、继续教育、职称评聘等诸多挑战,所以教师工作辛苦、生活压力大、交际范围窄;其次,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较高,但同时对教师工作的理解程度并不高,所以教师心理压力比较大。这种状况易于激发教师的不良情绪,形成不良心态。

2.社会环境的冲击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金钱和竞争等观念渗透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市场经济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劳动和收入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人们之间的利益失衡、生活失衡、心态失衡,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生存状况,教师的价值观念自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相对来说,其经济收入还处于中下水平,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利益回报率并不很高。这种对比与差异使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小学教师极易产生巨大的心理不平衡感,不甘落寞又无可奈何,不满足于现状又无法突破,陷入矛盾、失衡的心态。

3.教师自身因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必然有其自身的因素。如教师的角色意识模糊、对自身角色缺乏认同、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期望过高、对他人期望过高、看待问题过于理想化等原因,容易使教师无法接受现实和理想的矛盾,难于应对挫折,以致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紧张焦虑。其次,教师某些不健全或不良的人格特征也易诱发不良心理的出现。

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像其他社会群体一样与同事、管理者等建立良好的关系,还要和学生、学生家长形成融洽的关系。如今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尽管国家教育一再提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各个教管中心仍以每学年抽考学生成绩给教师排名次,给教师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再加上学生越来越难管理,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女教师,都是在父母过多的关爱下长大,心理脆弱,自理能力差,遇到难缠的学生气得直哭鼻子。在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时很难保证面面俱到,教师们会感到激动、不安、烦恼、痛苦。

4.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学校应从观念上、制度上、设施上为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但实际上许多学校更多地注重教师的教学科研、福利待遇等,对教师的心理素质缺乏关注,对教师的负面情绪置若罔闻,对教师的心理保健和训练缺乏经验,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积累日久,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学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如分配不均、待遇不公等也极易诱发教师的不良情绪。

三.维护我县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1.转变观念,达成 “教师心理也需要保健”的共识

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学校、教师本人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区,所以,维护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有必要首先从观念上澄清认识,达成共识。

观念之一:素质教育推行以来,人们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在这里,我们显然忽视了这么一个逻辑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和心理健康的 “保健医生”,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是培养不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的。因此,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前提。

观念之二:人们通常认为,只有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的青少年才会产生心理问题,各

方面发展较成熟的成年人不会有心理问题,教师更不会有,也不应该有。这显然也是一种误解。人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不分年龄阶段的,就像生理疾病一样,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任何人身上。其次,对教师的角色并不意味着角色的实际行为,不应该有不等于不会有,所以教师产生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教师心理也需要保健。

观念之三:小学教师心理素质与其他各项职业素质相比,具有一定的内隐性、主观性和非操作性。由于缺乏测验的客观标准,大多数教师并不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甚至主观地认为完全健康,因此心理素质无形中成为他们的 “身外之物”,无法从 “我”做起;其次,由于人们对于 “心理问题等于神经病”的误解以及对 “心理问题”的神秘诠释,人们包括教师往往不愿展露自己的心理世界,用对待个人隐私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用看待生理疾病的眼光和心态来看待心理世界的隐患。

观念之四:大部分小学教师对教师思想的关心,往往局限于政治学习、思想教育等形式,但思想政治工作不等于心理健康的教育。

2.建立健全对教师的心理辅导,促进各种措施的实施

建立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采用通用的检查测量表或指标体系对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验,并依据保密原则建立档案,使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有选择地调整自己的心理,使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完善自我,在客观标准的形式下追求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精神世界。

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成为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3.鼓励教师学会自我保健,学校优化教师管理,社会提高教师地位

自我要乐观、客观、自信、自强,客观分析自己的工作环境,采取乐观、积极的态度,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学校、家庭中的问题,让自己活得轻松些,多锻炼身体,这样可以分散注意,使自己从紧张中放松下来,因此有利于身体健康,多鼓励教师学会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保健、参加学习活动,增强自信心,互相鼓励、支持,有意识地参与一些心理训练,使自己变得勇敢、坚强。

学校要优化教师管理学校管理者应注重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去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需要,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增强教师工作满意感,对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为教师创造多种机会,使他们多接触、多沟通,形成和谐、友好、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

社会要提高教师地位,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改革,包括请教师提供建议、参与策划等。要求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应使他们多劳多得,付出与获得成正比,并可利用新闻媒介,对教师多做正面报道,树立教师美好形象,取得社会支持,减轻教师压力。从而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

总之,教师本人、学校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来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才能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落到实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面向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小学教师的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素质、坚实的文化基础,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全社会只有下大力促进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参考文献: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篇7

近些年来, 由于激烈的竞争, 小学老师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 教师的心理问题慢慢的表现出来, 了解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有助于深入认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进而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本文认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固执武断

一是, 由于小学教师的年龄与学生的年龄差距比较大, 所以许多小学教师认为自己是成年人, 思想成熟, 独断专行, 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 小学生还是个孩子, 想法很幼稚, 就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 固执武断。无论是在教学还是课下, 愿意以自己为中心,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 不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 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二是, 由于小学生本身就天真, 爱幻想, 自控能力差, 教师就更愿意常以成人的思维方式、行为要求去看待学生、规范学生, 容不得生解释。

(二) 紧张焦虑

一是, 现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强, 不容易管教。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眼中又都是宝贝, 父母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这种溺爱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娇气, 接受不了批评, 更不用说是挫折了。作为小学老师在学校里不仅要上好课, 还要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责任重大, 对淘气的孩子更是打不得, 说不得, 心理的情绪发泄不出来, 慢慢积压, 就渐渐产生了焦虑。二是许多教师在校时间还有配合上级各部门的检查, 进修学习, 参加各种竞赛, 抽测, 听课, 检查备课笔记等等, 这都使教师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焦虑之中。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使广大小学教师疲备不堪, 身心疾病增加, 心理负担沉重。

(三) 自卑气馁

在我们的心中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 但是在社会与大学教师比起来, 小学教师却显得逊色不少。尤其有些男青年小学教师, 比较羡慕其他职业, 不愿意对别人讲自己总和孩子打交道, 对自身的优势认识不足, 长期抑郁寡欢, 没有了进取心。

二、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是一个重大问题, 它不仅事关教师本身, 而且更关系到一代代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因此, 应及时分析其成因, 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措施。下面就从社会、学校、职业、个人四个方面来分析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 社会因素:

由于社会上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 人们往往认为小学教师不如大学教师, 教小孩子没有多大出息, 把对小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哄孩子的玩的教育, 有些老人更认为男青年不应该成为小学教师, 不应该带小孩。

(二) 学校因素:

学校是教师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 它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般大学校园要比小学校园优美的多, 功能设施齐全, 配有游泳馆等。如沈师的大学教师可以在午休时间去游泳, 而对于一般的小学教师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小学教师要面对各级领导的检查, 进行听课, 公开课活动, 压力很大。

(三) 职业因素:

小学教师要面临许多角色转换和多种角色期待, 如不能顺利处理这些角色问题, 就会出现角色冲突。比如, 小学教师承担很多非教学任务, 如维持纪律, 管理学生值日, 间操, 看自习等等。还要与家长多沟通, 必要时需要进行一一交流。

(四) 个人因素:

已有的人格特征。有些小学教师有着远大的理想, 强烈的自尊, 但他们却没发现小学教师是多么神圣的工作。所以总是在抱怨孩子多闹, 多不听话。主要是由于没有认清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符合实际。

三、改善小学教师健康心理问题三点建议

针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成因提出以下五点改善的策略措施:

(一) 享受自身职业

作为一个小学教师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意识, 要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 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思考问题, 学会耐心的倾听,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天使。会自我调节, 及时疏导, 保持良好的心境, 努力提高抗焦虑水平。许多事实证明, 只有那些热爱教育事业, 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寻找乐趣的人, 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 加强学习,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面对激烈的竞争,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强大,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进修与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水平, 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才能在教师岗位上立足,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取得事业的成功, 也才能有效地克服由于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欠佳而带来的心理障碍。

(三) 善于沟通,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学教师的角色多样, 只有正确处理好与学生、领导、家长以及其他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设法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 才能将自己和谐地融于学校大集体之中, 成功的教师往往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 能成为学生课下的朋友, 秘密的分享者。

小学教师是孩子们的心灵教师, 担负着崇高的使命, 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重要, 直接关系到能否引导学生担负着传递人类文化知识和培养下一代的崇高使命。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重视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增强小学教师的职业威望, 提高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社会地位, 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 切实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变化, 教师群体处于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之下, 尤其在小学教师群体中,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大, 逐渐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本文对小学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进行探析, 并提出改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表现

参考文献

[1]符永川.谈中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自我心理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 2007, (27) .

[2]郑红红.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1) .

[3]吴聪志.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诊断.高教论坛, 2003, (4) .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维护措施 篇8

关键词:中职教师 心理健康 维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250-01

祖国的未来都是由现在的学生所构建的,所以国家对教育情况极度重视,现在国家都提倡素质教育,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师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方式,对于这一要求,心里有点不适应。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长期的积压在内心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未来也都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所以社会需要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重视和关心。

1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除了一般人所具有的心理健康品质,还要展示出这一职业的特殊性。面对现在个性明显的学生群体,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健康压力更大。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必须具备如下标准:有效的智力活动、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和谐、自我意识正确、适应能力良好等。

2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年轻的学生,他们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教师承载的责任非常巨大,社会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不提倡体罚,教师面对学生如果态度严厉一点就会被冠以威胁学生的嫌疑,这样教师长期的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去工作,可是却得不到学生的尊重的时候,心里自然会产生不满,可是又必须压着,长期这样将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为了表现出良师益友的态度,常常需要伪裝自己,苦了自己的心理。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父母都宠着,一点也不让他受委屈,所以,他们常常会没有自制力、性格冲动、一些娇惯的性格就在他们身上出现。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压力自然会增加,除了对专业技术的教学,还要对学生的品性进行教育。老师的管束得不到学生的体谅和理解,教师自然就会有挫折感,对工作的热情也会减少。现在又提倡素质教育,这对老师的要求也更加的高,所以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社会在发展,对名利和头衔也比较看重,所以,教师还要为了凭职称去提升自己,工作已经很繁重了,这样就导致教师得不到休息,各种教师教学的竞赛使得教师更加的没有休息的空间,没有一个良好的认识,把这样的名利看得太重,就会产生压迫感。

社会发展迅速,技术的更替更加的频繁,要想在社会的竞争者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所以教师的责任也随之加大,除了教给他们专业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都要兼顾的培养。加之学校教学改革,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给教师照成了压力,对教师在身体和心理都产生了影响。

3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措施

教师这一职业需要我们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言行一致、内心和谐,完善自己的心里健康。首先,对自己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包括自己的能力、性格都要有所把握,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够去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难免会有缺点,只有掌握了自己的缺点,才能去改正。作为一个老师,我们所展示给学生的是我们的形象也是一个模范,对学生的举止是有示范作用的,所以,平时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会让学生所折服、模仿,对他们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教会他们尊重他人和认同自我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要相信自己的职业是高尚的,对于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要爱岗爱业,对学生要去关心。现代化社会发展迅速,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更加的多元化,教师在鉴定教育理念的同时还要去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对于自己出现的一些不平衡心理,觉得付出和所得不成比例的时候,要去找寻支撑点,去平衡心理,从而产生高度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切勿好高骛远,做人要脚踏实地,每个人的际遇和能力不同,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是名师,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被所以人理解,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是一个好教师,也不影响我们对社会对下一代所作出的成绩,不要将成为名师当做最终目标,要依照自己的情况去设定一个目标,只要我们教育好了下一代,教育好了我们的学生,等他们能够回报社会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努力得到回报的时候,那个时候足以说明我们是成功的。对于自己的努力,却没有取得好的成效的时候,要想想是不是努力的方向不对,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我们是否按照他们的特点去培养他们,一个好的学生是有许多因素去影响的,教师只是其中的一个。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但是他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要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休闲时光,在工作之余我们也要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广泛的兴趣,对于舒缓内心压力是非常有效的,所以适当的培养自己的爱好也是一个解决心理疾病问题的方法。在课后去参加一些文娱爱好,陶冶自己的心情,让自己有个更加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不仅高效还对身体有益。

教师面对管理学生这一繁重的任务,难免会有情绪,怎么样去宣泄负面情绪使我们所要注意的。不良情绪长期的积压难免会对身心都产生影响,这也是产生心理疾病的一个隐患。平时多多锻炼,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活和自然地美好,将心情放轻松,在心情不好,情绪不佳的时候,找朋友和同事倾诉,以此宣泄内心的不满,听听音乐,看看电影都能起到缓解情绪的作用。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他们还很年轻,冲动易怒,对于老师的教导,往往听不进去,而且会有叛逆的行为出现,这是因为他们的人生观还不够成熟,当我们处理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要放平心态,对他们报以体谅。所以社会和家长还要学校也要对教师做出体谅,要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肯定,对他们的努力给予肯定,让教师感受到自己还是被尊重和关心的。

上一篇:修辞手法答题模式下一篇:MOU镇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