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财务报表流程图

2024-07-29

编制财务报表流程图(通用8篇)

编制财务报表流程图 篇1

财务报表编制流程

(1)核实资产。

核实资产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前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而且工作量大。主要包括:

①清点现金和应收票据。

②核对银行存款,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③与购货人核对应收账款。

④与供货人核对预付账款。

⑤与其他债务人核对其他应收款。

⑥清查各项存货。

⑦检查各项投资的回收利润分配情况。

⑧清查各项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

编制财务报表中,在核实以上各项资产的过程中,如发现与账面记录不符,应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查明原因,按规定报此处理。

(2)清理债务。

企业与外单位的各种经济往来中形成的债务也要认真清理及时处理。对已经到期的负债,要及时偿还,以保持企业的信誉,特别是不能拖欠税款;其他应付款中要 注意是否有不正常的款项。

(3)复核成本。

编制财务报表前,要认真复核各项生产、销售项目 的成本结转情况。查对是否有少转、多转、漏转、错转成本,这些直接影响企业盈亏的真实,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如多交税金、多分利润,使企业资产流失等。

(4)内部调账。内部调账(转账)是编制财务报表前一项很细致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计提坏账准备。应按规定比例计算本期坏账准备,并及时调整入账。②摊销待摊费用。凡本期负担的待摊费用应在本期摊销。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④摊销各种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⑤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按规定计提“应付职工工资”。

⑥转销经批准的“待处理财产损 溢”。财务部门对此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有关领导审批,不能长期挂账。

⑦按权责发 生制原则及有关规定,预提利息和费用。

⑧有外币业务的企业,还应计算汇总损益调整有关外币账户。

(5)试算平衡。在完成以上准备工作之后,还应进行一次试算平衡,以检查账务处理有无错误。

(6)结账。试算平衡后的结账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将损益类账户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②将“本年利润”账户形成的本年税后净利润或亏损转入“利润分配”账户。③进行利润分配后,编制财务报表的年终会计决算报表。

编制财务报表流程图 篇2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权益法,成本法,内部交易,流程

以企业集团为报告主体的合并财务报表,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重大难题之一。如何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内部股权投资和其他内部交易①的影响,是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关键问题。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取消了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下文简称“基于权益法”)。这意味着,可以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下文简称“基于成本法”)。

现有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研究,主要是基于权益法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股权投资,并且集中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处理,较少考虑企业集团的其他内部交易抵销及递延所得税影响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进而对企业集团内部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带来的影响。另外,基于成本法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研究很少,考虑集团内部交易抵销及递延所得税影响的研究则更少。因此,本文分别基于权益法、成本法,系统地梳理集团内部股权投资、其他内部交易的调整与抵销,为贴近合并财务报表实务,提供可视化的编制流程。

一、集团内部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

(一)基于权益法的集团内部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权益法核算调整后,控制权取得日后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及其净损益中归母公司享有的份额,已经全部反映在母公司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项目。所以,基于权益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要将母公司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调整后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归母公司享有的份额对应抵销。而且,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需要以购买日子公司各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及净损益,对内部股权投资进行调整与抵销处理。

备注:表中标示“√”的,表示需要编制该流程;标示“X”的,表示不需要编制该流程。

因此,基于权益法编制不同时点的合并财务报表时,对集团内部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可以区分合并类型(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其内在逻辑梳理成“基于权益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如下表1所示:

一般地,按照如表1所示的“流程①”—“流程②”—“流程③”—“流程④”,顺序地对集团内部股权投资进行调整与抵销处理。若该流程标示“X”,说明不需要编制该流程,按顺序编制下一个标示“√”的流程。

例如,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编制控制权取得日后当年的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先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及净损益(流程①),再根据按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后的子公司净损益,确认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数额(流程②);然后,将按权益法调整后的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按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数额归母公司享有的份额进行对应抵销(流程③);最后,将按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后的子公司净利润中归母公司享有的投资收益、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进行对应抵销(流程④)。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论编制控制权取得日合并财务报表,还是控制权取得日后当年或是连续各期的合并财务报表,都不需要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流程①,跳过),从流程②开始,直接以子公司的净损益为基础,确认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数额;再顺序地编制流程③、流程④,对集团内部股权投资进行对应的抵销处理。

(二)基于成本法的集团内部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

基于成本法的集团内部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是指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由于采用成本法核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按照企业合并的初始投资成本计价(除非追加或收回投资时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除子公司分配股利外,并不反映控制权取得日后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及其净损益中归母公司享有的份额。所以,基于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只需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控制权取得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归母公司享有的份额。

因此,基于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主要问题是,将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控制权取得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数;另一部分是控制权取得日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数。

相较于基于权益法,基于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不再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核算调整,因而不需要编制表1中流程②。参照上述“表1基于权益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梳理基于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描述如下:

1. 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财务报表(同表1中流程①);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子公司,需要以购买日子公司各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子公司,不需要此项调整。

2. 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类似表1中流程③,抵销数不同);

需要注意,基于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数,不同于基于权益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数,是将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控制权取得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归母公司享有的份额进行抵销。对控制权取得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归母公司享有的份额,按少数股权比例调整,单独列示“少数股东权益”。

对于控制权取得日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数:其中归母公司享有的份额直接并入合并所有者权益,不需抵销;不归母公司享有的份额,应分别按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项目及少数股权比例,编制调整分录,单独列示“少数股东权益”。具体地:按子公司本期净损益归少数股东享有的份额,单独列示“少数股东损益”;按控制权取得日后子公司以前年度累计净损益归少数股东享有的份额,调整“未分配利润一期初”;按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归少数股东享有的份额,调整“资本公积”。

3. 抵销内部股权投资收益、子公司利润分配(类似表1中的流程④)。

对于子公司向股东分配的股利,分别按照归母公司、少数股东享有的份额,抵销“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权益”。对于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由于子公司本期净利润中归少数股东享有的份额已计入少数股东权益,故应按照归少数股东享有的份额,调整“盈余公积”。

二、考虑集团其他内部交易及递延所得税影响的内部股权投资调整与抵销

(一)抵销集团其他内部交易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

除内部股权投资以外,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发生内部资产购销、债权债务、债券投资等其他内部交易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还涉及其他内部交易的抵销问题。而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债券收回损益等其他内部交易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都会对子公司净损益产生调整。

1. 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以及确认递延所得税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

对子公司存在少数股权、子公司向母公司或向其他子公司出售资产(或提供劳务)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应按照母公司对出售方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同时,也应当对固定资产折旧额或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与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相关的部分进行抵销;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同时调整所得税费用。

备注ⅰ:2010年利泉公司抵销其他内部交易及递延所得税影响后的调整净利润为648.3万元,即2010年利泉公司净利润660.75万元_(200-160)+10 (抵销内部存货购销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23.4-5.85)(抵销已计提内部应账款坏账准备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备注ⅱ:2010年利泉公司在考虑其他内部交易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并按合并日公允价值调整(基本流程①)后的净利润为648.3-9.6=638.7万元。因此,2010年度按权益法对利泉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数为:初始投资额7 740.18万元+根据2009年利泉公司按合并日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作调整(828.75-9.6)*0.9+根据2010年利泉公司在考虑集团其他内部交易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并按合并日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作调整638.7*0.9-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353*0.9=8 734.545万元。说明:表2中的图示箭头,标明了权益法下内部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数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具体地,基本流程③中的借方,为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数,其中资本公积的调整数可以逻辑地对应基本流程①(子公司报表按公允价值调整);又如,基本流程③中的贷方,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抵销数,可以逻辑地对应基本流程②(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

因此,需要考虑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抵销以及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而调整所得税费用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

2. 抵销内部交易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及递延所得税调整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

因抵销内部交易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内部存货跌价准备、内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内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等,而需要调整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会对子公司的净利润产生调整;当内部交易中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及其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调整,也会对子公司的净利润产生调整。

因此,需要考虑内部交易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及递延所得税调整对子公司净损益的影响。

3. 抵销内部债券投资收回损益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

对子公司为发行方的集团内部债券投资所发生的债券收回损益(债券投资成本与发行债券账面价值的差额),虽然会计准则暂未对此做出规定,但是依据经济实体合并理论,应当按照母公司对发行方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

因此,需要考虑子公司为发行方的公司间债券投资所发生的债券收回损益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

(二)考虑集团其他内部交易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的内部股权投资调整与抵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抵销集团其他内部交易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会对子公司净损益产生调整。由于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会进一步影响集团内部股权投资的抵销,因此,不论是基于权益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还是直接基于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都应该考虑抵销其他内部交易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可能对子公司净损益产生的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子公司净损益,对内部股权投资进行调整与抵销。

所以,考虑集团其他内部交易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的内部股权投资调整与抵销,首先对集团其他内部交易及递延所得税影响进行抵销处理,并分析抵销其他内部交易及递延所得税影响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子公司净损益,对内部股权投资进行调整与抵销处理。

因此,如果基于权益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那么,可以在“表1基于权益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的基础上,重新系统地梳理集团内部股权投资、其他内部交易的调整与抵销的扩展流程,描述如下:

1. 抵销其他内部交易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

2. 分析抵销其他内部交易及其递延所得税影响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子公司净损益,对内部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

(1)按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财务报表(基本流程①)

(2)按权益法调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基本流程②);

(3)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基本流程③)

(4)抵销内部股权投资收益、子公司利润分配(基本流程④)

同样地,如果基于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也需要首先对集团其他内部交易及递延所得税影响进行抵销处理,并分析抵销其他内部交易及递延所得税影响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子公司净损益,进行基于成本法的集团内部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处理。

三、综合案例③

2009年1月2日,利华公司支付银行存款7740.18万元从非关联方购入利泉公司90%股权,并对其实施控制。利华公司收购利泉公司的股权登记簿显示:2009年1月2日,利泉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为8360.2万元,其中股本为7060万元,资本公积6万元,盈余公积239.2万元,未分配利润1055万元;2009年1月2日,利泉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360.2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600.2万元。利泉公司有一项办公楼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825万元,公允价值为1065万元,该办公楼的剩余折旧年限为25年,其他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

利泉公司2009年实现净利润828.75万元,利泉公司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未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009年末,利泉公司股东权益总额9188.95万元,其中,股本7060万元,资本公积6万元,盈余公积322.075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800.875万元。2010年4月20日宣告每10股分派现金股利0.5元,并于2010年5月28日实际发放现金股利353万元。利泉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660.75万元,利泉公司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10年末,利泉公司股东权益总额9496.7万元,其中,股本7060万元,资本公积6万元,盈余公积388.15万元,未分配利润2042.55万元。

其他内部交易的相关信息如下:

(一)2010年,利泉公司向利华公司赊销存货200万元,其销货成本160万元,利华公司当年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

(二)2010年,利华公司向利泉公司经营租赁轿车2辆,管理部门使用,当年租赁收入8万元,该租赁轿车当年计提折旧6万元,利泉公司已经以支票支付。

(三)2010年,利泉公司应收利华公司账款为234万元,计提坏账准备23.4万元。

另外,已知利华、利泉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假设未来期间各公司均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供暂时性差异抵扣。(详见表2)

最后,比较基于权益法、基于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结果相同,其中少数股东损益63.87万元,少数股东权益为970.505万元,其他项目的合并金额也一致。

注释

1其他内部交易是指发生于企业集团内部除股权投资以外的内部交易,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内部资产购销,以及内部债权债务,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债券等。

2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比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的抵销方法,将长期股权投资与其对应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相互抵销。

编制财务报表流程图 篇3

关键词:财务报表;报表编制;编制流程

为了满足海内外证券上市的需要,股份制企业均已对外编报合并财务报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规范上市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其合并财务报表。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一、财务报表编制的作用分析

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应采用权益结合法对同一控制下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予以核算,采用购买法对非同一控制下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予以核算,同时要求非同一控制下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不能够随意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合并。这样就在较大程度上规避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笔者指出,采用权益结合法对同一控制下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进行核算能够起到拓展盈余管理空间的积极作用。并且不论同一控制下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运用换股支付方式,还是其未运用换股支付方式,此时均需要采用权益结合法予以核算,其根本原因在于权益结合法具有拓展盈余管理空间的作用。

采用减值测试法对商誉进行会计处理能够起到拓展盈余管理空间的作用。其中,在运用减值测试法时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是商誉之所以要分摊进去考虑减值,其原因在于商誉无法独立产生现金流;二是资产组即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的最小的组合。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阶段,因国内经济市场中仍存在部分不稳定因素,给商誉会计处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另一方面,估值技术是减值测试的基础,而人员的主观判断是影响估值技术是否得以高效应用的关键。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环节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诚信意识薄弱,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严重缺失;公司会计人员从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道德素养低下。上述这些问题均直接影响到减值测试中的会计估计、会计选择等工作。

二、成本法下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流程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应采取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采取权益法进行核算。同时,也可基于运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基础之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其中,为确保合并财务报表有效性,必须严格依照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予以编制。

尽管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要求依托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但并未对合并财务报表具体编制流程、规则作出明确规定。实践表明,置于权益法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流程表现为:首先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保证其能够全面揭示母公司在子公司股东权益内拥有的份额;其次待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后,需将其与母公司在子公司股东权益内份额进行抵销,如此便能够对商誉、少数股东损益或少数股东权益做出有效确定。可见,置于权益法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流程中涉及调整、抵销两大事项,这样以来将给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操作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如果依托成本法完成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工作,既不必进行调整、抵销事项,又可以将股权权益确认为切入点。实际上,股东权益和公司经营交易、事项并无直接联系,仅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才需确认,所以无论母公司采取哪种方法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均不会影响到少数股东权益的计量。因此,若能够保证对子公司少数股东损益与少数股东权益计量的科学合理性、有效性,便能够起到控制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对当期净利润及各项交易的影响,从而确保置于成本法下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工作的高效性、公正性。

少数股东权益可细分为购买日少数股东权益与购买日增加(减少)的少数股东权益两部分。其中,依托成本法完成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流程具体表现如下。

1.对子公司辨认后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调整,使其与购买日公允价值保持一致;对长期股权投资与调整后的子公司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相抵销;对购买日商誉与少数股东权益予以确定。

2.掌握在购买日子公司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对期初末分配利润、当期损失及相关资产负债项目的影响。

3.对公司相关内部交易对期初末分配利润、当期损益的影响予以抵销。

4.了解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变动状况,确定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变动对期初末分配利润、其他股东权益项目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应对公司盈余公积对期初末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

5.运用有效方式确认公司当期股东损益,之后结合实际状况对股东损益或增或减。

6.抵销公司本期计提的盈余公积与分配股利,以防止其对股东权益造成太大影响。

7.对应计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或利得进行抵销处理。

三、完善合并商誉处理的有效策略

长期以来,合并商誉处理始终是经济学界重点研究问题,并列为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着重点。在我国,依据归属于母公司的合并商誉金额进行合并商誉初始计量,同时在开展合并商誉后续计量活动时必须考虑到整体商誉,以此往往导致合并商誉初始计量基础与后续计量基础存在差距,从而不利于理解合并商誉的内涵及确认少数股东权益。

笔者认为,合理准确计量合并商誉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合并商誉金额。现阶段,针对于合并商誉问题,国际经济学界已形成三种商誉理念:第一,超额盈利理念,即商誉表示为公司超额盈利的部分价值;第二,剩余价值理念,即商誉表示为公司整体价值与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第三,无形资源理念,即商誉实质上是企业形象、企业内部现存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通常是无法计量的。另外,合并商誉的发生具体表现为:一是购买方并购被购买方背景下,将二者确认为同一主体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并取得相应利益,同时二者独立开展各项业务活动获取利益,前者利益高于后者利益的协同效应;二是将被购买方视为某个主体,之后依托该主体实现对净资产持续经营,以获取相应的利益,同时被购买方可独立完成净资产经营活动,以从中取得相应利益,前者利益高于后者利益的协同效应。

另外,待深入理解合并商誉的内涵后,要求以整体商誉对合并商誉的影响为依据完成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活动。首先,由于有的股东表现为被购买方被并购前的所有者,所以其具备合并交易外化的被购买方的内在商誉,而有的股东表现为并购后备购买方股份的继续持有者,故而其具备分享未来流入超额经济利益的权利;其次,应将股东权益计入合并资产负债表内,通常情况下合并资产负债表能够全面揭示出归属于母公司的合并商誉,所以部分股东的合并商誉不能够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内充分反映出来,如此以来导致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所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无法反映出合并商誉与少数股东权益;最后,由于合并商誉初始计量基础与后续计量基础存在差异,而无形资源理念下的商誉无法计量,所以需要对相关资产组账面价值调整后进行减值测试。若依据整体商誉对合并商誉进行计量既可以规避调整资产组账目价值现象的发生,又能够准确比较资产组账面价值和可回收金额。

参考文献:

[1]刘碧珍.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2]马瑞华.关于财务报告问题的探索[J].经济师,2013(09).

[3]席燕玲.浅谈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3(22).

[4]邓爱科,高雁,程诚.浅谈上市公司年报信息在行业专利分析中的利用[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09).

[5]巢颖.浅析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J].商,2013(08).

[6]林巧.关于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的研究[J].商,2013(08).

[7]唐妤.财务报告目标与会计稳健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8).

[8]朴春泽.治理企业财务报表失真 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13(08).

财务报表编制心得感受 篇4

一、 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以前我看财务报表,就象胡老师说的那样,只关心利润表,忽略资产负债表、现金流表,对财务报表的附注也不是很重视。当听了老师所讲利润表是权、责发生制,了解企业是否盈利,经营活动是否正常,现金流表是能够完全的体现;股东的投资回报是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投资项目是否能有利润,如何控制好投资的金额,尽快实现企业的盈利,财务报表的附注是全面分析投资,经营的状况,财务报表的附注也是我经常认为不是很重要,只是关心的利润表,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对财务报表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二、 案例分析,实际操作,提高认识

胡老师大量引用了一些生活中的锁事为案例,精髓的为我们传授财务知识,印象深刻,并且容易记住。现场教我们做财务报表,使我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消化,提升了我的财务知识。企业的财务报表不仅仅是反映盈利和亏损,它能真实的反映企业与政府、银行、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具有信息传递桥梁的作用。

三、 做好财务预算,提升企业利润

新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篇5

A.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格式

财务报表名称

编制期

会事业01表

资产负债表

月度、

会事业02表

收入支出表

月度、

会事业03表

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B.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一、资产负债表编制说明

(一)本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

(二)本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数字填列。如果本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余额”栏内。

(三)本表“期末余额”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资产类项目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2)“短期投资”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短期投 资成本。本项目应当根据“短期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财政应返还额度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4)“应收票据”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5)“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6)“预付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预付给商品或者劳务供应单位的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预付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7)“其他应收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8)“存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当根据“存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9)“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流动资产,如将在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投资”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10)“长期投资”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投资”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11)“固定资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本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固定资产的原价。本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累计折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本项目应当根据“累计折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2)“在建工程”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当根据“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3)“无形资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各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本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无形资产原价”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各项无形资产的原价。本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累计摊销”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本项目应当根据“累计摊销”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4)“待处置资产损溢”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待处置资产的价值及处置损溢。本项目应当根据“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期末为 贷方余额,则以“-”号填列。

(15)“非流动资产合计”项目,按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待处置资产损溢”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2.负债类项目

(16)“短期借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本项目应当根据“短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7)“应缴税费”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应交未交的各种税费。本项目应当根据“应缴税费”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应缴税费”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则以“-”号填列。

(18)“应缴国库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库的款项(应缴税费除外)。本项目应当根据“应缴国库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9)“应缴财政专户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财政专户的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0)“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本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1)“应付票据”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应付票据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付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2)“应付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4 填列。

(23)“预收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按合同规定预收但尚未实际结算的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预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4)“其他应付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应付未付的其他各项应付及暂收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5)“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流动负债,如承担的将于1年内(含1年)偿还的长期负债。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26)“长期借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本金。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借款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27)“长期应付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应付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应付款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3.净资产类项目

(28)“事业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9)“非流动资产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非流动 资产占用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0)“专用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规定设置或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本项目应当根据“专用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1)“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2)“财政补助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资金。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3)“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滚存的非财政补助专项结转资金。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4)“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非财政补助结余弥补以前经营亏损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如“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为亏损数,则以“-”号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本项目金额一般应为“0”;若不为“0”,本项目金额应为“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号填列)。

“事业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事业结余。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事业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为亏损数,则以“-”号6 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本项目金额应为“0”。

“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经营结余弥补以前经营亏损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为亏损数,则以“-”号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本项目金额一般应为“0”;若不为“0”,本项目金额应为“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号填列)。

二、收入支出表编制说明

(一)本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情况,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

(二)本表“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制收入支出表时,应当将本栏改为“上年数”栏,反映上各项目的实际发生数;如果本收入支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不一致,应对上收入支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收入支出表的“上年数”栏。本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编制收入支出表时,应当将本栏改为“本年数”。

(三)本表“本月数”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财政补助收入与财政补助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财政补助收入”项目金额减去“事业支出(财政补助 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

(2)“财政补助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3)“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使用财政补助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或者根据“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

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

2.本期事业结转结余

(4)“本期事业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除财政补助收支、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类收入”项目金额减去“事业类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5)“事业类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事业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上级补助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上级补助收8 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其他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捐赠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接受现金、存货捐赠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收入”科目所属相关明细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6)“事业类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补助以外的资金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事业支出—其他资金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或者根据“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资金支出)”、“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

“上缴上级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上缴上 级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其他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3.本期经营结余

(7)“本期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经营收入”项目金额减去“经营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8)“经营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9)“经营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4.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

(10)“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实现的经营结余扣除本年初未弥补经营亏损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结余”科目年末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前的余额填列;如该年末余额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5.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1)“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之外的结转结余金额。如本表中“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为正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期事业结转结余”、“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如本表中“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为负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期事业结转结余”项目金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12)“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收支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减去各专项资金支出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本年贷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金额合计数减去本年借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支出转入金额合计数后的余额填列。

6.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

(13)“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之外的其他结余金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金额减去“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金额后的金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14)“应缴企业所得税”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照税法规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15)“提取专用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按规定提取的专用基金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7.转入事业基金

(16)“转入事业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按规定转入事业基金的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金额减去“应缴企业所得税”、“提取专用基金”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上述(10)至(16)项目,只有在编制收入支出表时才列;编制月度收入支出表时,可以不设置此7个项目。

三、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编制说明

(一)本表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

(二)本表“上年数”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本年数”栏内数字填列。

(三)本表“本年数”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初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余额。各项目应当根据上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中“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本年数”栏的数字填列。

2.“调整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因本年发生需要调整以前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事项,而对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调整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如调整减少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以“-”号填列。

3.“本年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的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资金或额度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4.“本年上缴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按规定实际上缴的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资金或额度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5.“本年财政补助收入”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填列。

6.“本年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发生的财政补助支出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支出”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本年发生额中的财政补助支出数填列。

7.“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截至本年末的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余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四、附注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

(一)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的声明;

(二)单位整体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的说明;

(三)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其主要构成、增减变动情况等;

(四)重要资产处臵情况的说明;

(五)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

(六)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名称、数量等情况,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理由的说明;

(七)以前结转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

编制财务报表流程图 篇6

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一、编制范围

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报表(以下简称“财务年报”)编制范围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

二、填报对象和填报类型分类

财务年报填报对象指符合编报范围的医院,具体包括城市医院、城市中医院、县级医院、县级中医院4类填报类型。具体划分为:

——城市医院包括地(市)级及以上(含市所辖区级)各类医院; ——城市中医院包括地(市)级及以上(含市所辖区级)各类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

——县级医院包括县(含县级市)各类医院;

——县级中医院包括县(含县级市)各类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

三、填报内容及口径

反映医院的资产、收支等经济状况及其运行基本情况。

填报时,请参考《医院会计制度》和《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等相关制度。

四、录入级次与报送

属于本套报表编制范围的医院均应逐户编制和录入,并且按照财务隶属关系报送报表。

五、填报要求

1.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所属(管)医院和下级上报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汇总。

2.各医院填报数据应该与《全国卫生财务报表》中有关数据核对一致。3.本套报表的填报和分户录入金额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数),打印上报汇总报表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4.各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正式上报的报表及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打印并装订。

六、封面填报方法

参照《全国卫生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七、报表填报解释

卫财01表: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决算总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反映单位本按支出功能分类的各项收入、支出、结转(余)及结余分配等总体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1.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码、科目名称:根据《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中的“类”、“款”、“项”的编码名称选择填列,无明确支出功能科目编码的按照“其他”分析填列。

2.上年结转和结余:

反映本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和结余、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和经营结余。(1)基本支出结转和结余:反映医院基本支出收支相抵后结转本年使用的累计余额。(2)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反映单位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等取得,需要结转本年继续使用有专项用途的项目支出收支累计余额。

(3)基本建设资金结转和结余:反映单位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中非偿还性资金结转本年使用的累计余额。

3.收入合计:反映本单位本年各项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

4.年末结转和结余:反映本单位结转下年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结余(含基本建设资金结转)和经营结余。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3+5)栏各行 12栏各行=(13+14+15)栏各行 17栏各行=(18+19+20+21)栏各行 22栏各行=(23+24+26)栏各行 2.逻辑性审核公式

6栏各行=卫财03表(1+2+8+19+22)行各栏

7栏各行=卫财03表(2+19)行各栏=卫财09表9行各栏 8栏各行=卫财15表11行各栏

9栏各行=卫财03表(5+6+9+20+23)行各栏 10栏各行=卫财09表15行各栏 11栏各行=卫财15表19行各栏 12栏各行=(1+6-9)栏各行 16栏各行=卫财03表14行各栏 22栏各行=(12+16-17)栏各行 3.核实性公式

3栏各行≥4栏各行

6栏各行≥7栏各行≥8栏各行 9栏各行≥10栏各行≥11栏各行

24栏各行≥25栏各行 6~11、16~21栏各行≥0 单户表,如果16栏各行>0,则17栏各行=0; 单户表,如果13栏≥0,则16栏=0;

卫财02表:医院资产负债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反映公立医院年末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的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依据《医院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填报。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合计数。

2.“短期投资”项目,反映医院期末持有的短期投资的成本金额。3.“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反映医院期末财政应返还额度的金额。

4.“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的金额。5.“应收医疗款”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应收医疗款的账面余额。6.“其他应收款”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其他应收款的账面余额。

7.“坏账准备”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对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的坏账准备。8.“预付账款”项目,反映医院预付给商品或者服务供应单位等的款项。

9.“存货”项目,反映医院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持有已备出售给病人用于治疗,或者为了治疗出售仍处在加工(包括自制和委托外单位加工)过程中的,或者将在提供医疗服务或日常管理中耗用的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材料。

10.“待摊费用”项目,反映医院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

11.“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反映医院将在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12.“长期投资”项目,反映医院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以及在1年内(含1年)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权性质的投资。

13.“固定资产”项目,反映医院各项固定资产的净值(账面价值)。本项目下,“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反映医院各项固定资产的原价,“累计折旧”项目,反映医院各项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14.“在建工程”项目,反映医院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发生的实际成本。

15.“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医院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

16.“无形资产”项目,反映医院持有的各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本项目下,“无形资产原价”项目,反映医院持有的各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项目,反映医院各项无形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摊销。

17.“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反映医院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18.“待处理财产损溢”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的净损失或净溢余。19.“资产总计”项目,按照“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20.“短期借款”项目,反映医院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尚未偿还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21.“应缴款项”项目,反映医院按规定应缴入国库或应上缴行政主管部门的款项。22.“应付票据”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应付票据的金额。23.“应付账款”科目,反映医院期末应付未付账款的金额。

24.“预收医疗款”项目,反映医院向住院病人、门诊病人等预收的医疗款项。

25.“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医院按有关规定应付未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26.“应付福利费”项目,反映医院按有关规定提取、尚未支付的职工福利费金额。

27.“应付社会保障费”项目,反映医院按有关规定应付未付给社会保障机构的各种社会保障费。

28.“应交税费”项目,反映医院应交未交的各种税费。29.“其他应付款”项目,反映医院期末其他应付款金额。

30.“预提费用”项目,反映医院预先提取的已经发生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31.“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反映医院承担的将于1年内(含1年)偿还的长期负债。

32.“长期借款”项目,反映医院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本息。

33.“长期应付款”项目,反映医院发生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应付款项。

34.“事业基金”项目,反映医院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滚存的结余资金和科教项目结余解除限定后转入的金额等。

35.“专用基金”项目,反映医院按规定设置、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

36.“待冲基金”项目,反映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购买药品等物资所形成的,留待计提资产折旧、摊销或领用发出库存物资时予以冲减的基金。

37.“财政补助结转(余)”项目,反映医院历年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资金,包括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余。

38.“科教项目结转(余)”项目,反映医院尚未结项的非财政资助科研、教学项目累计所取得收入减去累计发生支出后的,留待下期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结转资金,以及医院已经结项但尚未解除限定的非财政科研、教学项目结余资金。

39.“未弥补亏损”项目,反映医院累计未弥补的亏损。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4+7)栏各行 2栏各行=(5+8)栏各行 3栏各行=(6+9)栏各行 4栏各行=(5+6)栏各行

7栏各行=(8+9)栏各行

13行各栏=(2+3+4+5+6+7-8+9+10+…+12)行各栏; 16行各栏=(17-18)行各栏; 21行各栏=(22-23)行各栏;

26行各栏=(15+16+19+20+21…+25)行各栏; 27行各栏=(13+26)行各栏;

41行各栏=(29+30+31+32+33+34+35+…+40)行各栏; 45行各栏=(43+44)行各栏; 46行各栏=(41+45)行各栏;

54行各栏=(48+49+50+51+52+53)行各栏; 55行各栏=(46+54)行各栏;

各行关系依据《医院会计制度》。2.逻辑性审核公式

6行各栏≥卫财11表(54+55)行各栏 17行各栏=卫财11表29行各栏 27行各栏=55行各栏

(43+44)行各栏≥卫财11表50行各栏 48行各栏=卫财08表10行各栏 49行各栏=卫财08表15行各栏 50行各栏=卫财08表35行各栏

51行各栏=卫财08表40行各栏 52行各栏=卫财08表45行各栏

53行各栏=卫财03表17行各栏=卫财08表50行各栏

3、核实性公式 坏帐准备:(应收医疗款+其他应收款)的2%~4%之间; 除“未弥补亏损”外所有项目均≥0;

卫财03表:医院收入费用总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本表反映医院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全部收入、费用及结余的实际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1.“医疗收入”项目,反映医院本期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

2.“财政基本补助收入”项目,反映医院本期按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基本支出补助。

3.“医疗业务成本”项目,反映医院本期开展医疗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4.“管理费用”项目,反映医院本期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为组织、管理医疗、科研、教学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资产折旧(摊销)费等费用,以及医院统一负担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坏账损失、银行借款利息支出、银行手续费支出、汇兑损益、聘请中介机构费、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

5.“医疗结余”项目,反映医院本期医疗收入加上财政基本补助收入,再减去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后的结余数额。

6.“其他收入”项目,反映医院本期除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总额。

7.“其他支出”项目,反映医院本期发生的,无法归属到医疗业务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中的支出总额。8.“本期结余”项目,反映医院本期医疗结余加上其他收入,再减去其他支出后的结余数额。9.“财政基本补助结转”项目,反映医院本年财政基本补助收入减去财政基本补助支出后,留待下年继续使用的结转资金数额。

“结转入结余分配”项目,反映医院当年本期结余减去财政基本补助结转金额后,结转入结余分配的金额。

“年初未弥补亏损”项目,反映医院截至本年初累计未弥补的亏损。“事业基金弥补亏损”项目,反映医院本年以事业基金弥补亏损的数额。“提取职工福利基金”项目,反映医院本年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数额。“转入事业基金”项目,反映医院本年转入事业基金的未分配结余数额。“年末未弥补亏损”项目,反映医院截至本年末止累计未弥补的亏损。10.“本期财政项目补助结转(余)”项目,反映医院本期取得的财政项目补助收入减去本期发生的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后的数额。

“财政项目补助收入”项目,反映医院本期取得的财政项目补助收入。“财政项目补助支出”项目,反映医院本期发生的财政项目补助支出。11.“本期科教项目结转(余)”项目,反映医院本期取得的非财政科教项目收入减去本期发生的非财政科教项目支出后的数额。

“科教项目收入”项目,反映医院本期取得的非财政科教项目收入。“科教项目支出”项目,反映医院本期发生的非财政科教项目支出。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4+7)栏各行 2栏各行=(5+8)栏各行

3栏各行=(6+9)栏各行 4栏各行=(5+6)栏各行 7栏各行=(8+9)栏各行 2行各栏=(3+4)行各栏; 7行各栏=(1+2-5-6)行各栏; 10行各栏=(7+8-9)行各栏; 12行各栏=(10-11)行各栏;

17行各栏=(12+13+14-15-16)行各栏; 18行各栏=(19-20)行各栏; 21行各栏=(22-23)行各栏;

其他各行关系依据《医院会计制度》。2.逻辑性审核公式

1行各栏=卫财05表1行各栏; 2行各栏=卫财09表10行各栏; 5行各栏=卫财05表33行各栏; 6行各栏=卫财05表90行各栏; 8行各栏=卫财06表1行各栏; 9行各栏=卫财06表11行各栏; 11行各栏=卫财09表26行各栏; 13行各栏=卫财08表47行各栏

19行各栏=卫财09表11行各栏; 20行各栏=卫财09表17行各栏; 22行各栏=卫财10表4行各栏; 23行各栏=卫财10表5行各栏; 各财政专项收入、支出项目应≥0; 仅对单户表适用: 当“事业基金弥补亏损”>0,则“提取职工福利基金、转入事业基金”=0; 3.核实性公式

“医疗收入、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收入、其他支出”应≥0;

卫财04表:医院业务收入支出明细表(自动生成)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反映公立医院业务收入、支出的明细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依据《医院会计制度》和《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4+7)栏各行

2栏各行=(5+8)栏各行 3栏各行=(6+9)栏各行 4栏各行=(5+6)栏各行 7栏各行=(8+9)栏各行 1行各栏=(2+3+4)行各栏;

5行各栏=(6+26+32+36+37+38+39)行各栏; 6行各栏=(7+15)行各栏;

7行各栏=(8+9+…+14)行各栏; 15行各栏=(16+17+…+25)行各栏; 26行各栏=(27+28+…+31)行各栏; 32行各栏=(33+34+35)行各栏; 39行各栏=(40+41+…+64)行各栏; 64行各栏=(65+66+…+70)行各栏; 71行各栏=(1-5)行各栏;

其他指标=卫财05表+卫财06表对应指标; 2.逻辑性审核公式 仅对单户适用:

如果71行≥0,则71行=72行,73行=0; 如果71行<0,则71行=73行,72行=0; 3.核实性公式

除收支差额、亏损外,所有项目≥0;

卫财05表:医院医疗收入及医疗成本明细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反映公立医院医疗收入、支出的明细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依据《医院会计制度》和《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4+7)栏各行 2栏各行=(5+8)栏各行 3栏各行=(6+9)栏各行 4栏各行=(5+6)栏各行 7栏各行=(8+9)栏各行 1行各栏=(2+17)行各栏

2行各栏=(3+4+…+10+14+15+16)行各栏 10行各栏=(11+12+13)行各栏

17行各栏=(18+19+…+26+30+31+32)行各栏 26行各栏=(27+28+29)行各栏

33行各栏=(34+52+58+62+63+64+65)行各栏 34行各栏=(35+43)行各栏

35行各栏=(36+37+…+42)行各栏 43行各栏=(44+45+…+51)行各栏 52行各栏=(53+54+…+57)行各栏 58行各栏=(59+60+61)行各栏 65行各栏=(66+67+…+89)行各栏 90行各栏=(91+111+112+113)行各栏 91行各栏=(92+100)行各栏

92行各栏=(93+94+…+99)行各栏 100行各栏=(101+102+…+110)行各栏 113行各栏=(114+115+…+138)行各栏 139行各栏=(1-33-90)行各栏 2.逻辑性审核公式

1行各栏=卫财11表43行各栏 仅对单户表适用:

当139行≥0时,139行=140行,141行=0 当139行<0时,139行=141行,140行=0 3.核实性公式

除收支差额、亏损外,所有项目≥0

卫财06表:医院其他收入支出明细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反映公立医院其他收入、支出的明细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1.其他收入:反映医院除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培训收入:反映医院进修培训收入。

食堂收入:反映医院食堂开展食堂服务取得的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反映医院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租金收入:反映医院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直线法确认的出租收入。

投资收益:反映医院对外投资期间收到利息以及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中属于医院应享有的份额等投资收益。

财产物资盘盈收入:反映医院经批准处理的盘盈的库存物资、固定资产等。捐赠收入:反映医院接受的捐赠资金以及接受的实物资产捐赠。

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反映医院经批准核销的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其他:反映医院以上未包括的其他收入。

2.其他支出:反映医院发生的,无法归属到医疗业务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中的支出。

培训支出:反映医院开展进修培训所发生的支出。

食堂提供服务发生的支出:反映医院食堂提供服务发生的支出。

财产物资盘亏或毁损损失:反映医院经批准核销的财产物资盘亏或毁损损失。捐赠支出:反映医院对外捐赠支出。罚没支出:反映医院罚没支出

其他:反映医院发生的,无法归属到医疗业务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的以及上述项目中支出,包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等。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4+7)栏各行 2栏各行=(5+8)栏各行 3栏各行=(6+9)栏各行 4栏各行=(5+6)栏各行 7栏各行=(8+9)栏各行

1行各栏=(2+3+…+10)行各栏, 11行各栏=(12+13+…+17)行各栏, 18行各栏=(1-11)行各栏 2.逻辑性审核公式

仅对单户表适用:

当18行≥0时,18行=19行,20行=0 当18行<0时,18行=20行,19行=0

3、核实性公式

除其他收支结余、亏损外,所有项目≥0

卫财07表:医院现金流量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反映医院在会计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

(三)主要指标解释

1.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收到的现金:反映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取得的现金净额。

2.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到的现金:反映医院接受财政基本支出补助取得的现金。

3.财政非资本性项目补助收到的现金:反映医院接受财政除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外的项目补助取得的现金。

4.从事科教项目活动收到的除财政补助以外的现金:反映医院从事科研、教学项目活动取得的除财政补助以外的现金。

5.收到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医院收到的除以上项目之外的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

6.发生人员经费支付的现金:反映医院为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发生人员经费支付的现金。7.购买药品支付的现金:反映医院购买药品而支付的现金。

8.购买卫生材料支付的现金:反映医院购买卫生材料支付的现金。

9.使用财政非资本性项目补助支付的现金:反映医院使用除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外的财政项目补助资金发生支出所支付的现金。

10.使用科教项目收入支付的现金:反映医院使用非财政科研、教学项目收入支付的现金;不包括使用非财政科教项目收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使用非财政科教项目收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

11.支付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医院除上述项目之外支付的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

12.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映医院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净额。

13.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反映医院出售、转让或者到期收回长期投资而收到的现金;不包括长期投资收回的利润、利息,以及收回的非现金资产。

14.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反映医院因对外投资而从被投资单位分回利润收到的现金以及取得的现金利息。

15.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反映医院处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取得的现金,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之后的净额。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固定资 产等长期资产损失而收到的保险赔款收入,也在本项目反映。

16.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医院除上述项目之外收到的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其他现金流入如果金额较大的,应当单列项目反映。

17.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反映医院购买和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不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部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借款利息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18.对外投资支付的现金:反映医院进行对外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包括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用。

19.上缴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收回现金净额支付的现金:反映医院将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予以上缴所支付的现金。

20.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医院除上述项目之外支付的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2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映医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净额。

22.取得财政资本性项目补助收到的现金:反映医院接受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财政项目补助取得的现金。

23.借款收到的现金:反映医院举借各种短期、长期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24.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医院除上述项目之外收到的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25.偿还借款支付的现金:反映医院偿还债务本金所支付的现金。26.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反映医院实际支付的借款利息等。27.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医院除上述项目之外支付的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赁费。

2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映医院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净额。

29.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反映医院外币现金流量折算为人民币时对现金净增加额的影响额。

30.现金净增加额:反映医院会计期间现金变动的金额。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4+7)栏各行 2栏各行=(5+8)栏各行 3栏各行=(6+9)栏各行

4栏各行=(5+6)栏各行 7栏各行=(8+9)栏各行

7行各栏=(2+3+…+6)行各栏 14行各栏=(8+9+…+13)行各栏 15行各栏=(7-14)行各栏

21行各栏=(17+18+19+20)行各栏 26行各栏=(22+23+24+25)行各栏 27行各栏=(21-26)行各栏 32行各栏=(29+30+31)行各栏 36行各栏=(33+34+35)行各栏 37行各栏=(32-36)行各栏, 39行各栏=(15+27+37+38)行各栏 2.逻辑性审核公式 2~14行各栏≥0 17~26行各栏≥0 29~36行各栏≥0

卫财08表:医院净资产变动情况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反映医院会计内净资产的变动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事业基金:反映医院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滚存的结余资金和科教项目结余解除限定后转入的金额等。

专用基金:反映医院按规定设置、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

待冲基金:反映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购买药品等物资所形成的,留待计提资产折旧、摊销或领用发出库存物资时予以冲减的基金。

财政补助结转(余):反映医院历年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资金,包括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余。

科教项目结转(余):反映医院尚未结项的非财政资助科研、教学项目累计所取得收入减去累计发生支出后的,留待下期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结转资金,以及医院已经结项但尚未解除限定的非财政科研、教学项目结余资金。

未弥补亏损:反映医院累计未弥补的亏损。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4+7)栏各行 2栏各行=(5+8)栏各行 3栏各行=(6+9)栏各行 4栏各行=(5+6)栏各行

7栏各行=(8+9)栏各行

2行各栏=(7+12+32+37+42+47)行各栏 3行各栏=(8+13+33+38+43+48)行各栏 4行各栏=(9+14+34+39+44+49)行各栏 5行各栏=(10+15+35+40+45+50)行各栏 10行各栏=(7+8-9)行各栏 12行各栏=(17+22+27)行各栏 13行各栏=(18+23+28)行各栏 14行各栏=(19+24+29)行各栏 15行各栏=(20+25+30)行各栏

20行各栏=(17+18-19)行各栏 25行各栏=(22+23-24)行各栏 30行各栏=(27+28-29)行各栏 35行各栏=(32+33-34)行各栏 40行各栏=(37+38-39)行各栏 45行各栏=(42+43-44)行各栏 50行各栏=(47+48-49)行各栏 各栏“年末数”=各栏(“年初数”+“本年增加数”-“本年减少数”)2.逻辑性审核公式:

5行各栏=(2+3-4)行各栏

15行各栏=(12+13-14)行各栏 23行各栏=卫财04表38行各栏 37行各栏=卫财09表1行各栏 38行各栏=卫财09表9行各栏

39行各栏=卫财09表(15+21)行各栏 40行各栏=卫财09表24行各栏 42行各栏=卫财10表1行各栏 43行各栏=卫财10表4行各栏 44行各栏=卫财10表5行各栏 45行各栏=卫财10表6行各栏

3.核实性公式:

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待冲基金、财政补助结转(余)、科教项目结转(余)各项均≥0 “本年增加数”与“本年减少数”全部以正数填列

卫财09表:医院财政补助收入支出情况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反映医院会计内财政补助收支及其结转、结余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1.上年结转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医院上一结转至本使用的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资金数额。

2.本年财政补助收入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医院本确认的财政补助收入总额、基本支出补助总额、项目支出补助及所属各明细项目支出补助总额。

3.本年财政补助支出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医院本发生的财政补助支出总额、财政补助基本支出总额、财政补助项目支出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支出总额。

4.财政补助上缴:反映医院本按规定上缴的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金额。

5.结转下年:反映医院结转至下一使用的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资金数额。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4+7)栏各行 2栏各行=(5+8)栏各行 3栏各行=(6+9)栏各行 4栏各行=(5+6)栏各行 7栏各行=(8+9)栏各行 1行各栏=(2+8)行各栏 2行各栏=(3+4)行各栏 4行各栏=(5+6+7)行各栏 9行各栏=(10+11)行各栏

11行各栏=(12+13+14)行各栏

15行各栏=(16+17)行各栏 17行各栏=(18+19+20)行各栏 21行各栏=(22+23)行各栏 24行各栏=(25+31)行各栏 25行各栏=(26+27)行各栏 27行各栏=(28+29+30)行各栏 2.逻辑性审核公式

24行各栏=(1+9-15-21)行各栏

(25+31)行各栏=(2+8+9-15-21)行各栏

3、核实性公式

所有项目≥0

卫财10表:2011年医院科教项目收入支出情况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反映单位本取得的除财政补助收入外专门用于科研、教学项目的收入支出明细情况。单位自筹配套科教项目收支不再本表核算。

(三)主要指标解释:

依据《医院会计制度》和《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4+7)栏各行 2栏各行=(5+8)栏各行 3栏各行=(6+9)栏各行 4栏各行=(5+6)栏各行 7栏各行=(8+9)栏各行 1行各栏=(2+3)行各栏 6行各栏=(1+4-5)行各栏 2.逻辑审核公式

6行各栏=(7+8)行各栏 3.核实性公式 所有项目≥0

卫财11表:医院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本表反映医院人员、床位、工作量等基本情况,以及相关财务分析指标。

(三)主要指标解释:

基本数字部分

1.编制人数:根据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填列。

2.年末在职职工人数:指当年年末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人数,包括合同聘用制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和返聘人员。

“合同聘用制人员”指单位在职的全员聘用合同制人员。

“卫技人员” 指年末单位在职的执业(助理)医师、护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和影像人员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防保人员”:指医疗机构中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专兼职人员。“财会人员” 指年末单位在财会岗位工作的实有人员。

3.平均在职职工人数:指每月在职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4.年末离退休人数;按单位年末实有人数填列。

年平均离退休人数:指每月离退休职工人数的加权平均数。

“纳入养老保险人数”反映本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的离退休职工人数。

5.临时工人数:指单位全年聘用临时工的平均数,不含终点工。6..编制床位:指卫生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床位数。7.平均开放床位:填列每日开放床位的加权平均数。8.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指年末实际开放的床位数。

9.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包括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出诊、赴家庭病床、下地段等外出诊疗人次,本院职工的诊疗人次数,外出进行的单项健康体检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局部的单项健康检查人数等。

其中:门急诊人次为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

10.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11.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12.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13.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出院病人数,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14.年初、年末固定资产总值:以单位账面的原有价值填列,不包含在建工程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15.业务用房:指单位用于维持正常业务开展需要的用房,不含住宅、停车场和商业用房等。

16.年末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累计折旧后的余额。17.临时工工资:根据全年实际发放临时工劳务报酬数额填列。

18.药品平均占用额:指年初库存药品账面价值和年末库存药品账面价值的平均金额。19.长期负债用于基本建设负债:填列本单位向金融机构等其他单位举债超过一年以上并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债务。

20.长期负债用于设备购置的负债:填列本单位向金融机构等其他单位举债超过一年以上并用于医疗设备购置的债务。

21.应收医保病人欠费:指享受医疗保险病人所欠医疗费用的年末余额。22.应收公费医疗病人欠费:指享受公费医疗病人所欠医药费用的年末余额。

23.确认无法收回的病人欠费:指无结算对象或经正式办理费用结算后,尚有余额无法结清的病人欠费年末余额。

医保病人欠费:指享受医疗保险病人(含本单位医保病人)的医药费用与医保部门正式办理结算后仍有余额未能结清的年末余额。

公费医疗欠费:指享受公费医疗病人的医药费用与公费医疗管理部门办理正式结算后仍有余额未能结清的年末余额。

“三无”病人欠费:指“无收入、无家属、无身份”的“三无”病人经医院诊治发生的医药费用。2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指医院收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结算的医药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指医院收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结算的医药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指医院收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的医药费。财务分析指标部分

1、每职工平均门急诊人次=门急诊人次 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2、每职工平均住院床日= 实际占用总床日 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3、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业务收入 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4、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 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 实际开放床位数

5、病床使用率= 实际占用总床日  实际开放总床日  100%

6、病床周转次数= 出院人数 平均开放床位数

7、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出院人数

8、固定资产增长率= [(固定资产年末原值 固定资产年初原值)-1] 100%

9、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年末净值 固定资产年末原值)100%

10、净资产增长率 = [(净资产年末数  净资产年初数)-1]  100%

11、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 = [医疗收入(固定资产年初原值+固定资产年末原值) 2 ] 100

12、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合计) 100%

1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100%

14、速动比率=(货币资金+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款+其他应收款)流动负债 100%

15、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药品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 100%

16、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药品收入医疗收入 100%

17、药品加成收入=药品收入-药品费

18、药品加成率=药品加成收入药品费

19、药品周转天数=365 (药品收入药品平均占用额)20、每门急诊人次收费水平=门诊医疗收入 门急诊人次

“其中:药品费”=门诊药品收入门急诊人次

21、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住院医疗收入实际占用床日

“其中:药品费”=住院药品收入 实际占用床日

22、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 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

“其中:药品费”=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下得“药品费”×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

23、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比例=(财政补助收入÷医院总支出)×100%

24、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入占基本支出比例=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入÷医院基本支出×100%

25、在职职工人均财政基本支出补助=财政基本支出在职人员的经费补助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26、离退休人员人均预算补助=财政离退休人员的经费补助(平均离退休人数-平均养老保险人数)

27、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业务支出中人员支出 业务支出 100%

28、管理费用占业务支出比重=管理费用  业务支出  100%

29、在职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绩效工资+伙食补助费)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30、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收入) 100

31、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 =(卫生材料费医疗收入) 100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基本数字各行=(4+7)栏基本数字各行 2栏基本数字各行=(5+8)栏基本数字各行

3栏基本数字各行=(6+9)栏基本数字各行 4栏基本数字各行=(5+6)栏基本数字各行 7栏基本数字各行=(8+9)栏基本数字各行 2.逻辑性审核公式

5行各栏≥6、7、8、9行各栏 10行各栏≥11行各栏 12行各栏≥13行各栏 14行各栏≥15行各栏 16行各栏≥17行各栏 21行各栏≥22行各栏

28行各栏≥36行各栏

29行各栏≥(30+31)行各栏≥37行各栏 31行各栏≥32行各栏

33行各栏≥34行各栏≥35行各栏 37行各栏≥(38+39)行各栏 39行各栏≥40行各栏

43行各栏≥(44+45+46)行各栏 50行各栏≥(51+52)行各栏 56行各栏≥(57+58+59)行各栏 3.核实性公式

机构数>0;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平均开放床位(365天∽225天);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者占用床日数; 如果“诊疗人次”≠0,则“门急诊人次”≠0;

各分析指标需由省、市、县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以前平均情况,逐级确定审核提示区间值,并与填报前下达各基层单位,填报时一并审核通过上报。

卫财12表:2011年医院各类科室直接成本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本表反映医疗机构管理费用和医疗技术、辅助类科室成本分摊至临床服务类科室成本前各科室直接成本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医疗业务成本指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员经费、耗用的药品及卫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费用,不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科教项目收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医院统一负担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在“管理费用”。

包含使用财政基本补助发生支出,以及开展科研、教学项目使用自筹配套资金发生的支出,以及医院开展的不与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特定“项目”相关的医疗辅助科研、教学活动发生的相关人员经费、专用材料费、资产折旧(摊销)费等费用。不包含使用财政项目补助发生的支出,(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6)栏各行 2栏各行=(3+4+5)栏各行 2.逻辑性审核公式

1栏1行=4表1栏6行 1栏2行=4表1栏26行 1栏3行=4表1栏32行

1栏4行=4表1栏36行 1栏5行=4表1栏37行 1栏6行=4表1栏38行

1栏7行=4表1栏39行 3.核实性公式

各栏均应大于等于0

卫财13表:2011年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分析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本表反映医院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将管理费用、医疗辅助类科室直接成本、医疗技术类科室直接成本逐步分摊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后,各临床服务类科室的全成本情况。即: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包括科室直接成本和分摊转移的间接成本。

(三)主要指标解释:

表中的“直接成本”反映间接成本分摊前各临床服务类科室发生的直接成本金额。

表中的“间接成本”反映将管理费用、医疗辅助类科室直接成本、医疗技术类科室直接成本按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分摊转移至各临床服务类科室的间接成本金额。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3)栏各行 2.逻辑性审核公式

1栏1行=5表1栏34行 1栏2行=5表1栏52行 1栏3行=5表1栏58行 1栏4行=5表1栏62行 1栏5行=5表1栏63行 1栏6行=5表1栏64行 3.核实性公式

各栏均应大于等于0

卫财14表:2011年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统计表

(一)填报单位: 编制范围中所有机构。

(二)本表主要内容:

反映医疗机构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发布〈大型通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卫规财发[2004]474号)实行配置管理的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装备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依据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发布〈大型通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卫规财发[2004]474号):

PET-CT:是指X线-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包括正电子发射型断层仪(即PET); γ刀:是指伽玛射线立体定位治疗系统; MM50:是指医用电子回旋加速治疗系统; CT:是指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 MRI:是指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

DSA:是指800mA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 SPTCT:是指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LA:是指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合计=(4+7)栏各行 2栏各行小计=(5+8)栏各行 3栏各行小计=(6+9)栏各行 4栏各行小计=(5+6)栏各行 7栏各行小计=(8+9)栏各行 1行各栏=(3+13)行各栏 2行各栏=(4+14)行各栏

3行各栏=(5+7+9+11)行各栏 4行各栏=(6+8+10+12)行各栏 13行各栏=(15+17+19+21+23)行各栏 14行各栏=(16+18+20+22+24)行各栏 2.逻辑性审核公式

2行各栏<卫财11表30行各栏 3.核实性公式

有数量必需有金额

仅供单户表适用:0≤3行各栏≤5 仅供单户表适用:0≤13行各栏≤20

卫财15表:2011年医院基本建设情况表

(一)填报单位:

经发展改革部门立项批准基本建设项目的各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土建项目和大型设备购置项目。

(二)本表主要内容:

反映本单位基本建设资金投入及支出的总体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1.本年建设项目个数:经本级发展改革部门立项批准,本新开工、在建及竣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个数。2.项目总建筑面积:指本新开工、在建及竣工的所有建设项目建筑面积之和。3.本年新开工程建筑面积:指本年新开工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

4.本年竣工工程建筑面积:指本年竣工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

5.年初基建投资结转(余)资金:指建设项目年初的累计结转(余)资金(含以前的基建项目结余资金)。

6.本年基建投资到位资金:指建设项目本年实际收到的当年基建计划安排的各种基建资金的总额。

7.财政性投资:指单位安排基本建设类项目的财政拨款。包括由发展改革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和由行政事业账转入基本建设账的财政拨款(即财政部门安排的明确为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补助资金)

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拨款指由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财政拨款资金。8.单位自筹资金:指各单位自筹资金安排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各类资金,包括单位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国内金融机构)、利用外资、其他投资。

9.本年基本建设支出:指各项建设资金的本年实际支出。根据基本建设类项目本年的资金占用情况和项目资金的构成比例分析填列。

10.待核销基建支出:指建设项目发生的江河清障、水土保持、城市绿化、项目报废等不能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支出。

11.转出投资:指建设项目为项目配套而建成的、产权不归本单位的专用设施的实际成本。12.年末基建投资结转(余)资金:指建设项目年末结转(余)资金。

13.累计基本建设支出:指自建设项目立项建设至本年底发生的累计基本建设支出 14.交付使用资产合计:反映建设项目累计投资完成及交付使用资产情况。

(四)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合计=(4+7)栏各行 2栏各行小计=(5+8)栏各行 3栏各行小计=(6+9)栏各行 4栏各行小计=(5+6)栏各行 7栏各行小计=(8+9)栏各行 9行各栏=(10+12)行各栏

12行各栏=(13+14+15+16)行各栏 17行各栏=(20+22+23+24)行各栏 25行各栏=(6+9-17)行各栏 26行各栏=(7+10-18)行各栏 27行各栏=(8+11-19)行各栏 2.逻辑性审核公式: 1行各栏≥2行各栏

3行各栏≥4行、5行各栏 6行各栏≥7行各栏≥8行各栏 10行各栏≥11行各栏

17行各栏≥18行各栏≥19行各栏 20行各栏≥21行各栏

25行各栏≥26行各栏≥27行各栏 28行各栏≥17行各栏 有项目个数必须有金额 有项目面积必须有项目个数 3.核实性公式:

29行各栏≤卫财02表17行各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218-2002

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卫生机构(组织)的分类原则、分类、代码结构及编码方法等。

1.2 本标准适用于卫生行业管理、卫生机构分类、卫生统计与信息咨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登记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1714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2402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3 卫生机构(组织)定义

卫生机构(组织)是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服务或从事医学科研、医学教育等卫生单位和卫生社会团体。不包括卫生行政机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所属卫生机构(组织)。分类原则

4.1 分类原则参照GB/T4754和其他有关国家标准。

4.2 按照国内通行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同质性原则划分机构类别。4.3 与我国现阶段卫生机构发展状况相适应。

4.4 医疗机构分类参照1994年国务院第149号令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配套文件-《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卫生机构分类

卫生机构按行政区划、机构登记注册类型、卫生机构(组织)类别和机构分类管理四类属性分类。

5.1 行政区划和机构登记注册类型完全引用国家标准和通用统计分类。

5.2 卫生机构(组织)类别系卫生机构分类的主体。卫生机构(组织)按类别分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检验(监测、检测)所(站)、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医学教育机构、健康教育所(站)、其他卫生机构和卫生社会团体16大类,大类下面根据需要再划分为中类和小类。

5.3 机构分类管理划分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其他卫生机构三类。6 卫生机构代码 6.1 代码结构

卫生机构(组织)代码由22位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包括9位组织机构代码和13位机构属性代码。机构属性代码由行政区划代码(6位)、经济类型代码(2位)、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4位)和机构分类管理代码(1位)四部分组成。卫生机构代码表示形式如下:

组织机构代码

机 构 属 性 代 码

XXXXXXXXX”。其中“PDY”固定不变;“XXXXX”系五位数字码,从00001-99999,由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登记顺序统一编号;“X”系校验码,计算方法与法人代码一致。

b.“机构代码”+“行政区划代码”作为这类机构不变的、唯一的法定代码。已经注销(撤销)的机构代码应予废置,不得重新赋予其他机构。

6.2.2 机构属性代码共13位,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2位机构登记注册类型代码、4位卫生机构类别代码、1位机构分类管理代码四部分组成。

6.2.2.1 行政区划代码由6位数字组成,完全引用GB/T2260。

6.2.2.2 经济类型代码由2位数字组成,部分引用GB/T12402。引用原则如下: a.卫生行业经济类型较为简单,本标准仅引用大、中类两位代码。

b.目前,国家政策不允许设立下列经济类型卫生机构,故本标准暂不使用相应代码,即:“15 有限责任(公司)”、“23 港、澳、台独资”、“24 港、澳、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9 其他港、澳、台投资”、“33 外资”、“34 国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9 其他国外投资”。

6.2.2.3 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系本标准的主体代码,由4位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见附录A)。本标准采用线性分类和层次编码法,将卫生机构(组织)按其服务性质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

a.大类用一个英文字母编码,即用字母ABC…顺次代表不同大类。为避免字母“I”和数字“1”混淆,大类不使用字母“I”。

b.中类、小类依据等级制和完全十进制,用2层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中类由一位数字表示,从 1开始按升序编码,最多编到9。小类由三位数字表示,第一位码表示中类数码;第二、三位为小类数码,从10开始按升序编码。如“A”表示大类“医院”,“A5”表示中类“专科医院”,“A511”表示小类“口腔医院”。

c.如果中类不再细分,则它们后面的代码补“0”直到第四位。

d.个别卫生机构小类下面再细分类,则按细分类编码,不编“XXX0”代码。例如:各类中医专科医院不编代码“A220”,应根据其类别在“A221-A229”中选择代码。

e.小类尽可能留有一定空码,以适应今后增加或调整类目需要。6.2.2.4 机构分类管理代码由1位数字组成(见附录B)。分类代码表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操作要领 篇7

要点之一:谁来编?——并非只有大股东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首要问题自然是其编制主体的确定问题, 简言之为“谁来编”。笔者将其结论概括为并非只有大股东, 言外之意则是小股东也有可能编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CAS 33) 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主体的确定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想把握好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 就必须对“控制”的概念准确理解。其要义是谁掌握了被投资单位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 谁就取得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权, 谁就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从现代公司治理的角度看, 被投资单位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掌握在董事会手中。实务中谁掌控了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 谁就取得了对被投资单位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并非只有大股东, 如果小股东取得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 小股东就是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

要点之二:把谁并进来?———所有的子公司

CAS 33在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确立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后, 进一步强调将“所有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CAS 33对合并范围所确立的政策与《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请示的复函》 (财会二字[1996]2号) 有所不同, 即只要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主体所控制的被投资单位, 就必须毫无例外地纳入合并范围。

小结:编制主体存在可操作的空间。如果将上述两个要点综合在一起来加以分析, 人们就会发现实务中围绕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问题就存在一定的可操控空间。具体而言, 当本企业是大股东时, 如果想要规避将某经济效益不好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只要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本企业没有掌握该子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决策权, 就可以达到目的。反过来, 当本企业只是一个小股东时, 如果想要将某一经营效益很好的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范围, 只要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本企业实际上掌握着被投资单位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 则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然而, 从实务中看, 有些情形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是很难确定的。比如, 甲公司由两个股东出资组建而成, 从法律形式上看, 两个股东各占注册资本的50% (实务中通常被称为“五对五”) ;从经济实质上看, 两个股东分别指派董事长和财务总监, 而且双方角色“一年一轮换” (实务中通常被称为“一年一换庄”) 。再比如, 乙公司由三个股东出资组建而成, 从法律形式看, 三个股东的出资比例为4∶4∶2;从经济实质上看, 出资比例占40%的两个股东分别指派董事长和财务总监, 而且双方角色“三年一轮换”。显然, 上述两种情形下, 无论看法律形式还是看经济实质, 均很难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实务中如果遇到了上述情形, 则需从其他方面去寻找依据, 否则任何一方都不能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笔者给一家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高管人员进行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有关的培训时, 在午餐期间有一位高管人员向我咨询了有关企业合并的问题。据该高管人员介绍:美国一家公司掌握了一门很赚钱的技术, 为了寻求双赢的结局, 双方协商设立一家合资公司。一开始围绕谁占51%就谈了很久,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 获取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即各占50%, 双方均表示满意。但此后不久, 美方进一步表示在出资各占50%的情况下, 合资公司的董事长和财务总监要由美方委派。该高管人员的困惑是, 为什么“老外”没有一次性把条件提足?如何看待“老外”最后提出的委派董事长和财务总监的条件?如果不满足老外的条件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

笔者对此问题的观点如下:由于双方出资各占50%, 双方在合营公司的利润分配权力相同, “老外”委派董事长和财务总监也不太可能是来中国赚取高额年薪, 真正的原因在于获取对合资公司的合并报表编制权。如果“老外”所提出的最后条件得不到满足, 就很有可能影响到其最终的决策结果。笔者当时给那位高管的建议是, 可以考虑在法律文书上与“老外”配合一下, 即由美方委派董事长和财务总监, 但我方委派掌握合资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副董事长和副财务总监。

总之, 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广大财务人员尤其是企业财务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 不应仅仅将视野放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的抵销分录编制上, 而应该将视野放在应否获取或如何获取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主体资格等更为关键的问题上。

要点之三:如何编制?———关键在于对个别报表所做出的调整

笔者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以通俗的语言概括为如下七个部分内容:

1. 统一会计政策。即必须确保纳入合并范围的所有个别报表是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编制的。

2. 统一会计期间。即必须确保纳入合并范围的所有个别报表所涵盖的会计期间的起止时间与母公司一致。

3. 当期新增加的子公司如何合并———是否“调期初”、是否“并全年”。

当期新增加的子公司的合并, 应依据合并的性质而采取不同的合并政策, 这些合并政策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范的。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言,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合并政策可以简称为“调期初、并全年”;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合并政策可以简称为“不调期初、不并全年”。

4. 当期减少的子公司如何合并———“不调期初、不并全年”。

当期减少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所采取的合并政策可以简称为“不调期初、不并全年”。由于本会计年度的年初该子公司还由本企业控制, 本年合并后的期初数仍然是上年合并后的期末数, 不存在对“上年合并后的期末数”进行调整的问题, 因此笔者将其简称为“不调期初”。由于本会计年度期间本公司将某子公司转让出去, 本公司实际控制该子公司的时间不足一年, 本年度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不能将该子公司全年的损益纳入合并范围, 只能将本年年初至本公司放弃对该子公司控制权这一期间的该子公司的各项收入、费用纳入合并范围, 因此笔者将其简称为“不并全年”。

5. 持续经营状态下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如何合并———“看协议”。

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只要本会计期间仍持续经营, 就必须将其纳入合并范围。至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究竟如何合并, 应视该资不抵债的子公司设立之初各发起人之间签署的具体协议而定, 因此笔者将其简称为“看协议”。

具体而言, 如果设立该子公司之初各发起人约定将来按照该子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分别办理抵押或担保手续, 而且各发起人在实际工作中也履行了约定的义务, 同时各发起人均有能力承担各自应承担的连带责任, 那么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子公司当期的亏损应分别冲减母公司和少数股东合并后的权益 (笔者将此情形简称为“各股东共同承担且均有能力承担”) ;如果设立该子公司之初各发起人约定将来只由子公司的母公司向该子公司办理抵押或担保手续,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只有该子公司的母公司履行了约定的义务, 那么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子公司当期的亏损就只能冲减母公司合并后的权益 (笔者将此情形简称为“母公司独立承担”) , 该子公司以后期间实现的利润, 在弥补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承担的属于少数股东的损失之前, 应当全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6. 对个别报表做出必要的调整。

CAS 33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 (财会字[1995]11号) 相比, 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是否需要对个别报表做出调整。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CAS 2) 所规定的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 同时CAS 2所规范的权益法的操作流程也较以往更加复杂, 这样就使得CAS 33所规范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也较以往更趋复杂化了。简而言之,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 需要对个别报表做出必要的调整。与此相对应, 在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母、子公司个别报表”栏目的“报表金额”的基础上分别增设了“借方”和“贷方”专栏, 用以反映对个别报表的调整情况。具体而言, 对于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事项会有所不同。

(1) 对母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CAS 2规定对子公司只能按照成本法来核算, 客观上就要求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不能把母公司个别报表拿过来就往工作底稿上抄。因为按成本法核算的结果会使母公司个别报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不等于母公司占子公司净资产的份额, 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应在母公司个别报表相关项目数额的基础上按照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需要注意的是, 所谓的追溯调整只能在工作底稿上进行, 母公司自身的账务处理仍需按照成本法来进行。

(2) 对子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由于在母公司的个别报表中对母公司所支付的对价以及“长期股权投资”均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而控股合并下的子公司的个别报表是建立在子公司各项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基础上的, 因此对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的个别报表进行合并时, 还应当首先根据母公司为该子公司设置的备查簿的记录, 以记录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通过编制调整分录, 对该子公司提供的个别报表进行调整, 以使子公司的个别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7. 抵销分录的编制。在此重点谈谈资产减值类的抵销。

假设甲企业将其生产的某产品以1 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其子公司, 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是900万元, 假设子公司把该产品作为固定资产来使用, 本年度子公司对该固定资产计提了200万元的减值准备。显然, 子公司所计提的2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建立在其入账金额1 000万元基础上的, 而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角度看, 不应该以1 000万元为基数, 而应该以900万元为基数, 即应该将这个时点的子公司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甲公司所生产的该产品生产成本900万元进行比较。因此,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子公司所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200万元中与内部购销利润100万元相对应的部分予以抵销。应予抵销的金额是多少呢?笔者的观点是:以1 000万元为基数计提的减值准备是200万元, 那么与内部购销利润100万元相对应的就应该是20万元, 编制抵销分录时应将子公司多计提的2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抵销。

抵销2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借记什么项目呢?正确答案应该是“固定资产”。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存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 无论是哪一项资产减值准备, 在资产负债表中均不再单独加以列示, 因此编制抵销分录时要分别借记或贷记相应的被备抵项目。例如, “存货跌价准备”的被备抵项目是“存货”,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被备抵项目是“无形资产”。

浅议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主要问题 篇8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主要问题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变条块分割局面,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各项资源,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收购以及资产合并时有发生,尽管有多种的并方式,但并不都适合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面临的问题也各种各样。笔者认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主要问题有:长期股权投资和权益的抵销问题、子公司在合并前的未分配利润调整的问题、计提基金时的抵销问题、反向收购情况下的问题、少数股东的全部股权被母公司购买的问题,这也是本文论述的切入点。

一、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主要问题

1.长期股权投资和权益的抵销问题

对于一个集团化企业,其股权结构较为复杂,这使得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长期股权投资和权益的抵销问题。通常情况下,母公司采用成本法对子公司进行会计核算,但方法并不适用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在会计实务中主要采用权益法。所以说,在长期股权投资和权益合并抵销时,子公司的权益就是少数股东权益和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可把“投资成本”、“当年损益”、“以前年度确认损益”设置在抵消分录中,在合并资产底稿、合并利润底稿、合并负债底稿增加“当年损益”、以前年度损益”科目,并对投资收益、未分配利润、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

2.子公司在合并前的未分配利润的调整问题

如果合并前的企业均处于处于同一控制下,且有针对合并前未分配的利润的诉求冲突,那么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面临以下问题:调整多少以及是否需要编制“期初未分配利润”的调整目录。对于目录的调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母公司100%控股合并,那么调整目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二是母公司不能完全控股合并,那么就需要编制调整目录,相应的会计科目为“少数股东权益”、“期初未分配利润”,调整金额是合并前未被合并企业分配利润的少数股东权益。

3.计提基金时的抵销问题

在子公司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情况下,在提取职工奖福基金、发展基金、储备基金时,子公司除了要遵循《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公司章程的要求外,还应通过董事会决议,设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来核算外商投资子公司提取的职工奖福基金,为了对外商投资子公司提取的储备基金、发展基金进行有效区分,可以设置会计科目“盈余公积”。对于合并净利润的计算,其方法如下:根据股权比例把外商子公司的税后利润分配给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母公司股东,并在这两份分税后利润中各提取一部分作为子公司职工的奖福基金,最后完成职工奖福基金的提取。所以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设“未分配利润”和“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科目,根据外商投资子公司计提的奖福基金的金额来进行合并抵销。

4.反向收购情况下的问题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反向收购的现象时有发生,收购的方式也更加的多样,比如母公司为了上市购买空壳上市公司,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最终完成空壳公司收购母公司的目的。从法律层面来看,原本上市的子公司由于购买了非上市公司的资产变成了母公司,原本的母公司由于向上市子公司出售资金变成了子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就面临资产和负债较为难以计量和确认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法律层面子公司在合并前的账面价值是资产和负债的数额,但子公司仍用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来反映合并前的留存收益余额和其他权益余额。也就是说,会计意义上母公司合前的相应内容由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来反应,会计意义上母公司的比较信息是合并报表的比较信息,会计意义上子公司的权益结构由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权益结构反应,会计意义合并前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是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相应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由于合并并没有使得会计意义上母公司的部分股东股份转化为会计意义上子公司,可在合并财务报表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部分股东的权益。

5.少数股东的全部股权被母公司购买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子公司,母公司可通过购买子公司部分股东的股份来增加母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份,且在交易之前,两公司已是母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母公司所购买的的股份既可以是少数股东的部分股份,也可以是全部股份。根据新会计准的精神,我们知道这种股份的交易行为并不是企业合并,但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的。下面我们以母公司购买了少数股东的全部股份为例来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将子公司的权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进行抵销。在合并抵销时应适当调整资本公积,以尽量减低股份交易前和交易进行时数股东损益对子公司的净资产的影响。

二、结束语

从集团企业的内部来看,合理的合并财务报表能真实反应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对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耿威.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的常见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9):40-41.

[2]马永义.透析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调整分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4):103-105.

上一篇:水运建设市场下一篇: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