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2024-09-02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共7篇)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篇1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当地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2014级专升本美术学1班罗舒114930021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经济发展,教育先行,全面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突破性地发展高中教育,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我区基础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教育总体投入仍还不足。

虽然政府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比,教育投入不足与安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公用经费标准和教师待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虽然在近两年降低了不少债务总量,部分学校也不再负债,但全区教育负债依然十分沉重,影响了我区教育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化解剩余教育债务任重道远。同时,我区大部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简陋,教学配套设备老化、不全,辅助用房明显不足,教学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体育场地缺乏,还需要更多的投入。

2.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受教育投入城乡差别、城市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区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客观上决定了城乡教育投入上的差距。农村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低,办学条件较差,个别学校由于经费有限,配备的计算机等设备只能成为一种摆设;师资力量弱,学历、职称偏低,教育质量较差。二是不同隶

属关系差距较大。总的情况是,教育局直属学校以及老城区三办所属学校条件相对较好,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社会认可程度也高。三是不同区域间差距较大。安阳主城区生源急剧增加,一些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而部分农村学生逐年递减,生源严重不足。四是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有的新建住宅小区没有配套建设幼儿园,存在入园难的问题;同公办幼儿园相比,一些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能力和管理水平需要提高,特别是在收费上还需要规范。

3.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教师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和占编不在岗现象并存。因学校布局调整,许多学校人员超编,由于历史遗留等各种原因相当一部分教师占编不在岗;而农村学校英语、信息、体艺科专任教师又严重紧缺,部分村

完小无专职体育、音乐、美术老师;同时,由于课程改革与教育发展不配套,给教师队伍的调整造成相应的困难,相

关学科有的教师过剩,有的学科教师匮乏,学校在师资安排上遇到难题,一些规定课程也无法开全、开齐。二是农村优秀教师流失较多,加剧了城区与农村学校校际师资水平的差异。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现象十分明显,一些城区优质学校象强大的磁石一样吸纳了较多的优质师资。

4.学校德育工作处境比较尴尬。

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在陈旧的教育评估制度下,部分学校教育管理理念被极端化,正当的教育价值追求异化为对学生智力的片面开发。重智轻德,重考试轻能力,重分数轻体质的教育行为比较普遍。学校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大。教师在课堂上比较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思品教师往往是空头说教,言不由衷。思想品德课上成文化知识课,记概念,背条文。在社会现实中,学生看到的盛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与他

在学校所受到的思想品德教育很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出现了“5+2=0”的实际效果,即每周在校接受的5天品德行为教育,周末回家被社会家庭的现实生活抵消了。

三、进一步推进我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1.要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大力推进安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要将做强做优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要以农村学校合格化、标准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办学设施;以省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为载体,加强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支教、轮岗等为补充,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二要建立以城乡教育共同体为载体,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团队学校”共同发展工程,在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下,学校自主参与,一所城区学校和若干个农村学校组成教育共同体,形成校际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

享,优势互补,协作共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要实施以“五个统一”为基本内涵的“中心校战略”。即以统一教育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福利待遇、统一教师培养、统一工作考核为具体举措,逐步构建起从镇域到区域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

四要深化结对帮扶工作。一主要是开展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对口支援。重点学校、示范学校要与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结成帮扶对子,重点在教学设备、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通过派优秀教师到结对学校听课调研、示范教学、推广教育教学经验等方式,对薄弱学校教师

进行业务指导;通过选送农村学校的教师到结对学校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加强对薄弱学校在教学与管理方面的指导。可以选派重点、示范学校的中层干部和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优秀教师到农

村、薄弱学校任职、挂职,选派农村、薄弱学校的校长、干部到重点、示范学校挂职锻炼,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按照《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合理统筹区域职业学校设置,积极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坚持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办学方向,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专业建设力度,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各类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要加大对民办教育的鼓励和支持力度。要积极鼓励举办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鼓励以优秀学校为龙头,组建跨类别学校的教育集团。民办学校的新建和扩建纳入我区城乡建设规划,在征地、建设等方面享受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民办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升学就业、表彰奖励、社会活

动、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同类型公办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同等的待遇和权益。

4.要更加重视教育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安阳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一要积极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我们要继续推广我区作为国家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区取得的已有成功经验,树立学校需要经营的管理理念,提倡校长职业化,建立校长经营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学校法人制度,增强学校自我规划、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学校组织机构扁平化、弹性化、多元化,学校管理民主化、法制化、人本化,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进一步促进师生的全面和持续发展。

二要积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教师合理交流机制。加大人事改革力度,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切实解决教师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和占编不在岗问题。加大力度培养名校长、名教师,积

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学校招引英语、信息、体艺类紧缺教师。逐步建立城区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农村任教或管理服务制度。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或支教工作经历。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切实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尽量做到工作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建立区域内

城乡校长和教师的定期交流制度。

三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是推动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要加快研发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努力构建以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堂教学优化活动,通过教学视导、教研活动等多个层面,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功

夫,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要继续深化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为基础、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改革,逐步加大重点中学招生实行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办法。

四要强化督导,健全科学评价机制。健全全面、科学、有效的督导评估机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的考试和评价体系。加强督导机构建设,强化督导职能。确立科学评价观,坚持专题督导与综合督导相结合,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加强对部门、学校、乡镇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的督导检查,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014级专升本美术学1班罗舒114930021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篇2

课题组对有关省 (区、市) 和高等学校进行了调研, 并对各试点单位的项目总结材料做了全面的综合分析。课题组认为, 承担相关试点的省 (区、市) 和高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的部署, 积极谋划, 稳步推进, 均取得了比较好的阶段性成果;各试点单位改革均按照项目计划书所设计的实施框架, 在组织体系、政策保障、条件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总体来讲, 这项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推进了教育财政制度的规范化。下文从改革的进展、内容、成效分析等方面进行梳理。

一、试点改革基本情况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要求, 各试点单位紧紧围绕改革要求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对改革试点地区和高校的进展情况分析, 总体来讲, 经过两年多的工作, 试点地区的改革目标基本实现, 成效明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政府更加注重秉持公平理念和民生理念。教育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是社会公平的基石, 这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在试点过程中, 各地政府都树立了公平理念和民生理念,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 这就是各级教育经费公平分配的最主要举措。同时, 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资助体系, 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内容。

2.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开展试点的各省 (区、市) 能够积极按照中央要求, 坚持把教育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优先保障, 做到“年初预算优先考虑教育、执行预算优先满足教育、年终结算追加优先照顾教育”, 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重庆市 (1) 坚持执行市级教育经费占市级经常性财政收入的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区县 (自治县) 逐年增加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的比例;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25%以上并逐步提高。

3.教育经费筹集渠道进一步拓宽。为保证教育投入, 各地都加大了筹集财政教育经费的力度,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重庆市梳理并打通了“八条”渠道:一是城市建设配套费部分用于教育;二是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 并足额安排用于教育;三是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2%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四是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切块20%用于教育;五是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教育;六是教育用地、教育资源转让所得全额返还学校;七是统筹使用科技、就业、农业、扶贫等部门资金和国企捐赠资金支持教育;八是高校新校区建设营业税实行先征后返。作为试点高校拓宽高校筹措办学经费机制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 做好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工作, 目前省政府支持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研究院建设。

4.健全教育经费监管制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开展试点的各省 (区、市) 都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措施, 改进了监督检查方法, 切实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重庆市采取六项措施, 包括改革和完善区县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教育经费监管中心, 加强经费监管;积极推进高校试行总会计师制度;建立各级财政教育投入增长考核制度、公共财政投入持续增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工作职能,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控制学校债务。

浙江省 (2) 探索建立了以预算绩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教育经费监管机制改革。2012年由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要求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基础, 以绩效跟踪为主线, 以绩效评价为手段, 以结果应用为保障, 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 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尽快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

二、试点改革典型经验

各省 (区、市) 把制度创新作为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找准制约因素, 在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以及与国际接轨方面有了一些质的突破, 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 江苏省建立了较完善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 (3)

江苏省借助改革试点的时机, 注重完善教育财政的政策规范性和科学性, 在教育财政投入、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教育经费监管以及教育经费使用等各个环节, 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财政规范体系。具体经验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 强化组织领导。

江苏省教改领导小组组长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在此基础上, 针对每个改革试点项目, 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 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担任组长, 将实施责任分解到人。教育财政体系制度的建立是政府的职责, 需要政府内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为把各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到实处, 省政府加强在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中的作用, 有效地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2. 政府密集出台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投入政策。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江苏省围绕试点目标任务, 先后出台了《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强化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等10多项政策文件, 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各级财政保障范围, 实行预算单列。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各项教育投入政策, 基本建立了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和投入机制。2012年, 按照财政部口径, 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18.74%。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5.6个百分点, 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全面增长, 全面落实了“三个增长”。同时, 还不断拓宽教育财政性经费来源渠道。2011年, 江苏省明确提出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自2011年1月1日起, 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 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

3.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覆盖。

在学前教育方面, 明确公办幼儿园 (含集体园) 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原则上不低于200元。在义务教育方面,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至小学600元、初中850元;完善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校舍平均造价提高至每平方米1000元。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 重点完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 明确学校举办者、受教育者承担经费比例;制定普通高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每生每年不低于500元, 并建立生均财政拨款稳定增长的机制。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 重点是结合全省实际, 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除学费, 省财政按相应标准和比例与市县财政分担免学费补助资金和国家助学金, 同时, 健全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 2010年底, 全省确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为2800元, 其中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不低于500元。在高等教育方面, 逐步建立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的投入机制;制定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定额标准, 2013年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9000元, 同时设立教育咨询委员会, 建立教育投入绩效评价机制, 实行“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绩效奖励”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绩效拨款制度;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实行优质优价, 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对民办高校学费标准分层次、分类型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完善民办高校学费监管及学生奖助政策, 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收费管理。

4. 扶困助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更好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2012年, 江苏省“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实现全覆盖, 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补助共投入28亿元。一是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二是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 对义务教育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放生活费补助, 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 切实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状况。三是落实高中阶段教育国家资助政策。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范围, 对全省中职学校所有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收学费, 并向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按每生每年1500元发放国家助学金。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实施免费教育。四是完善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奖、贷、助、补、减政策, 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5. 加强经费管理与监督检查, 促进了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各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投入增长的监督制度, 江苏省建立了省对各市、县 (市) 的财政教育投入状况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核定了全省63个市县2011年、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 对各地教育投入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分析。建立教育投入公告制度, 每年发布全省地方教育经费统计公告, 定期发布全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情况的通报等。

在经费的使用管理中, 不断强化绩效理念, 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性、导向性作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省政府先后制定了《规范和加强高校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的意见》《省级教育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 研究建立《江苏省教育厅省级财政教育专项经费绩效目标指标体系》, 建立起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督、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同时, 对省级教育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 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安排的依据, 作为动态调整的依据, 作为表彰奖励的依据, 对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 江苏省不断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 切实加大财政教育投入, 落实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政策, 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强化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引导作用, 以增加各级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或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为主, 加大对教育内涵建设的支持力度, 着力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全面实现了试点任务书规定的改革目标。试点成效产生良好影响, 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案例

中国科大成立了以校领导牵头, 教育基金会、校友总会、发展规划处、财务处等紧密合作的“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机制”专项改革小组。改革小组从学校实际出发, 统筹谋划, 确立了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筹款项目为载体、以校友捐赠为突破口、以社会捐赠为战略重点的筹措办学经费思路。他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 校友会初步对科大的校友做了定位分析。

科大校友具有以下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科大毕业生主要集中于学术界, 形成“千人一院士”的独特学术贡献。根据可追踪的校友来看, 科大毕业生在学术界占了很大比重, 大约有70%-80%, 在企业界大概是20%-30%左右, 政界不到个位数。在企业界基本都集中在IT和金融领域。二是科大校友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回馈母校的热忱。科大非常看重本科学生, 学校的管理服务充分体现为“以学生为重”。自建校以来, 学校招生规模一直相对稳定, 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这也是毕业生对学校教育的肯定和对科大富有感情, 愿意为科大付出的基础。

科大学生去向是全球范围, 每一届毕业生中大约1/3-1/4是当年直接出国, 社会总是诟病像科大这样的高校是不是给美国培养人才, 但是实际上, 从近几年看到的情况让科大人感到非常欣慰, 近几年国家启动了“千人计划”, 邀请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发展, 科大校友占了半壁江山以上, 甚至有很多校友又回到了科大工作。

2. 建立多元化校友联系网络, 为校友服务提供信息平台。

校友会的基础工作从校友网络信息平台抓起。中国科技大学在校友联络和网络关系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形成了独特的校友社会网络, 为进一步开展多渠道筹资打下良好基础。为此, 校友会从以下4个层次和角度建立和开展广泛的校友联络工作。

(1) 校友联系从新生开始。校友工作不是毕业以后才展开, 自新生一入校, 就开始建立“校友”概念, 感受校友组织的力量。

(2) 国内校友联系网络。科大校友总会主动加强与各地校友的联系;通过举办多种活动, 为校友提供贴心的服务和便利的交流平台。每年6、7月, 校友总会着力打造“毕业季”校友活动。

(3) 国外校友联系网络。针对学校海外校友人数众多的情况, 校友总会开设了“北美校友服务热线”, 北美校友只需负担本地电话费用, 即可与母校随时保持沟通。

(4) 立体全天候全员联系网络。2012年起, 科大校友总会在新浪微博、微信、Facebook、Linkedin等社交平台上发布或转发与学校发展成就相关的文章, 在网络上积极传播科大发展的正能量, 现已形成较大的影响力。此外, 校友总会还及时关注、搜寻和整理校友取得的成就。目前校友总会正在校友企业的帮助下, 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校友社交平台, 未来将为全球科大校友提供更便捷的沟通服务。

3. 基于服务校友, 合作双赢的理念, 开拓学校筹资渠道。

中国科大校友总会以“服务科大”和“服务校友”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一步凝聚了校友力量, 动员起更多校友主动与母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等方面发展共赢, 从而真正服务于学校发展, 涌现了许多鲜活而生动的事例, 值得研究和总结。

(1) 拓展“大校友”理念, 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资源。根据中国科大校友会章程, “虽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 但由于各种原因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关系密切, 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和校友总会的工作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士, 若本人自愿履行校友义务, 经本会会长办公会议审议, 报常务理事会备案, 可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友称谓, 享受校友的一切权利”。

(2) 开发、设计形式多样的捐赠项目, 培育新型的捐赠关系。目前, 中国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在充分调研学校的需求和捐赠人愿望的基础上, 已经开发、设计了各种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办学条件 (软硬件设施) 建设基金、招生基金、宣传基金、学生社团发展基金等各种形式的捐赠项目。

(3) 坚持精益求精, 打造值年返校的校友活动品牌。校友毕业值年返校是科大校友的传统活动, 届届传承。中国科大每个年级毕业十年 (或倍数) , 都会有校友返校聚会。

(4) 建立校友导师团, 助力学生就业创业。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 校友会和团委合作, 成立校友创业导师团。这些导师分布在全国各地、创业有成。他们接受聘书, 每年至少回来做一次报告, 虽然自费差旅, 没有讲课费, 但能上中国科大的讲台他们很开心, 很自豪。

(5) 设立校友餐桌。校友总会邀请热心校友回校与同学们共同进餐的活动, 被称为校友餐桌。这个活动是从2011年4月开始, 每一次有知名校友回来, 餐厅后面会挂上可反复使用的横幅。校友会会提前半天在网上发布, 让各院系学生报名, 按照邮件送达的时间顺序取前十名。一个人不能超过三次。校友餐桌持续至今已办30多期, 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 对学生的影响长远。

(6) 建立先进技术研究院。2012年10月24日, 由中国科大与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四方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先进技术研究院通过与高新企业的紧密合作, 将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紧密结合, 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通过产学研结合, 为研究院和学校发展提供持续的资源支持。据统计, 首批签约的10家单位中, 有5家是科大校友为主要负责人的单位;首批聘任的8位工程博士企业导师中, 有5位科大校友或校友企业骨干。

经过3年多的努力, 中国科大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学校校友会直接点对点拜访的校友有1000多人。近3年来, 学校接受的捐赠稳中有升。现在基金会总盘子有2亿左右, 定向使用约1.7亿元。

三、试点改革主要问题

尽管各地的改革有许多新突破和亮点,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综合对试点地区和学校调研情况, 以及有关方面对改革试点情况的反映, 试点改革存在以下5方面问题:

1.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试点改革着眼于长效型机制的建立, 但是对于如何保证教育财政制度的持续性和刚性, 以及应对经济波动风险方面, 政策预估不足。

从各地的试点材料来看, 很多试点地区都着重强调政府投入保障的力度, 提出明确的财政投入目标, 并予以一系列制度保障。但是, 政府的财政水平本身随着经济周期有起伏, 不同地区的财政抗风险能力不同, 需要根据不同的支付能力, 明确各地不同的教育公共财政的边界, 才能形成制度的刚性约束, 保障教育财政投入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湖南省通过试点改革, 提出了这个问题, “2012年, 我省完成了国家4%的分解任务, 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但总量和人均投入水平仍然偏低;下一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尚未明确, 政策出现断档。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缺乏刚性和持续性, 各项教育税费征收计提仍欠规范, 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效果欠佳, 加之地方财力薄弱, 新增可用财力不足, 地方教育经费投入将难以在高起点上维持稳定增长。由于中央和省没有出台针对高中教育的投入政策, 地方各级政府对进一步加大高中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1) 财政政策制度刚性的特点, 导致出现财政波动时应对非常缓慢。因此, 要充分考虑财政支持能力约束和经济变动的风险因素, 在政策设计之初要将这些变动调整因素纳入进去。当前, 各级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虽然已经建立, 但如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水平变动相联系的稳定增长机制, 仍需进一步科学测算。

2.教育投入仍然缺乏有效的测算和评估手段。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涉及教育成本、教育财政手段有效性等财政学、经济学规律运用, 是约束性最强、规律性最明显的一项政策。甘肃、江苏、广西和浙江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并提出了系统的制度设计构想。例如, 浙江省完善了生均拨款方式, 在原有生均+专项拨款制度基础上, 增加了拨款系数、绩效系数以及将过去严格的专项项目式拨款, 改为专项一般性拨款, 充分考虑了高校的办学成本差异, 增加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同时增强了对高校绩效的监管要求。

但是, 多数试点地区还是基于既有的、经验的财政投入水平进行政策设计, 或者简单的延伸执行国家对各级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设计。如关于高校的拨款标准, 部属高校的标准是否适合本地的财政能力, 是否符合本地高校教育成本等实质性问题, 并没有从政策的可行性方面进行科学测算。

3.各地试点工作进展非常不平衡。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在于各级政府。目前, 有的省 (区、市) 已经建立起相应的教育经费拨付机制, 有的还停留在论证阶段, 没有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受思想观念、地域特点、财政状况等因素的制约, 承担试点任务的各省 (区、市) 的工作进度有快有慢。总的来看, 财政状况较好的较发达省市, 工作推进的速度要快一些;而财政状况较差的中西部欠发达省份, 由于调研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又要考虑上级扶持力度等因素, 财政投入标准的测算过程相对比较复杂, 推进速度相对滞后一些。个别省 (区、市) 刚刚完成办学条件、经费标准的测算工作。

4.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的有些难点问题还缺乏破解办法。例如, 生均拨款加收费的经费保障模式与高校的生均培养成本尚有一定的差异。从现有样本高校的测算数据来看, 高校的生均培养成本日益提升, 与现有的经费保障模式有一定的距离, 生均财政拨款主要根据财政的财力状况确定拨款盘子, 然后确定生均拨款的水平, 高校的收费标准更多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 因此高校的经费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5.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积极性不高。现代社会, 随着学校教育逐渐成为人的发展的基本手段, 教育的支出也越来越庞大, 政府财政虽然承担主要责任, 但绝不能成为唯一的途径。无论从国家的财政能力, 还是教育发展的效率和效益水平提升角度分析, 多渠道的教育保障机制的建立, 都是各国深刻认识到的基本规律。这个问题也纳入一些地区试点改革。以内蒙为例⒓, 为减少政府负担, 促进教育发展, 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办学校的教育由于受准入政策的牵绊、不能同等的享有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等问题的影响, 其办学积极性无法提高。2011年, 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1.05亿元, 占全区教育总收入的0.2%;2012年, 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2.27亿元, 占全区教育总收入的0.4%。社会力量办学投入有所增加, 但总量较少, 而且主要集中在民办幼儿园的投入, 在高职、中职学校等投入并没有增加。

四、试点改革相关对策建议

针对各地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效地完成专项改革三项试点任务, 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鼓励有系统和独立思考的地区继续深化试点改革的创新探索。教育是公益事业, 发展教育是政府的职责。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 各省 (区、市) 都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的教育投入标准,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各地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都是在深入调研、充分协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但是, 无论是在改革的深度和系统化方面, 还有许多探索的空间。应该鼓励有深度的试点单位继续深入探索下去, 形成有序、持续、适用的地方教育保障机制。

2.上级主管部门要及时开展试点项目工作研讨, 交流工作经验, 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给予政策方面的指导。建议各试点省 (区、市) 建立定期交流研讨机制, 及时交流工作经验, 研讨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提高试点项目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示范意义。许多试点工作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仅包含政策的设计、执行、反馈, 还包括政策效果的监测, 各个政策环节的衔接, 各个执行部门的链接机制等许多细微之处。国家有些相关规章制度在执行中缺乏操作细则, 都是由各执行部门按自己理解操作, 因此, 在执行过程中难免有偏差, 很多地方强烈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政策解读、专家指导。

3.完善教育财政监管制度, 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一是要在深化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建立责权一致、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使用和管理教育经费的主体责任;按照“优化结构、突出重点, 分类指导、发展内涵, 加强监管、提高效益”的原则, 做好教育经费管理工作。二是加强省级经费管理平台建设。加快设立省级教育经费监管中心, 建立教育经费动态监控系统和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完善高校财务资产管理规范化考核制度, 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年度公告制度;开展教育重大项目绩效考评, 加强高校财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三是完善高校财经领导体制, 加强内部控制。完善高校总会计师联席会议制度, 研究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 扩大高校部门预算公开试点范围, 推动高校加强国有资产统筹管理, 实施年度审计制度。四是指导市县强化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将市县教育经费安排使用和管理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 列为教育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启动实施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工作。

4.关注舆情信息, 加强正面宣传。要注意关注试点工作中的舆情信息, 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多做政策宣传、解疑释惑工作, 多做增进共识、统一思想的工作, 多做典型报道、示范引导的工作, 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摘要:教育体制综合试点改革专项“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共涉及9个试点单位10个项目。通过对试点地区的材料分析和典型地区调研, 课题组认为, 各试点单位均按照项目计划书所设计的实施框架, 在组织体系、政策保障、条件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特别是在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机制, 建立较完善的教育公共财政体系,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保障教育公平和教育经费监测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典型经验。总体来说, 这项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推进了教育财政制度的规范化。

关键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参考文献

江西省高中教育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 高中教育;普及;万载和丰城

[中图分类号] G526.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4-0058-03

为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动全省基础教育蓬勃发展,根据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赣教字[2007]35号)的要求,调研组于2008年6月15日至20日赴万载县和丰城市就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行了为期5天的专题调研。调研方式为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现场问卷和实地查看等。实地考察12所学校,召开5场座谈会,参加座谈的人员有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教育行政领导、校长、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300余人。

一、主要做法与经验

1.强化政府行为,落实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1)领导重视,做到“四个纳入”

为使教育真正成为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坚强动力,万载县和丰城市始终将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是将基础教育纳入全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工作措施。二是将基础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考评内容,定期对全县(市)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三是将基础教育经费纳入县(市)财政支出预算。四是将基础教育改革纳入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

(2)经费投入到位,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万载县从2005年至2007年,全县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分别为8860万元、10 034万和12 889万元,分别增长4%,22.3%和36.1%。其增长比例分别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3.7、19.1、23.6个百分点。丰城市2005年至2007年,全市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分别为14 492.4万元,16 709.6万元和20 655.1万元,分别增长12%、12.6%和19.8%,其增长比例分别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15.4、2.7、3.8个百分点。

2.加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扩充力度,优化师资队伍,创新办学机制,促进普及高中教育快速发展,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

(1)抓规模,不断扩充优质高中资源

万载县和丰城市合理规划高中教育发展,整合高中教育资源,不断扩大高中的办学容量。一是做大做强省级重点中学;二是努力扩大省重点建设高中的办学规模。

(2)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切实做到“三个不放松”。第一,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放松,采取支持教师参加学历培训,开展“三课”(研讨课、探究课、活动课)活动,走出去请进来,打造“名师工程”,不拘一格选聘优秀教师等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师资水平。第二,狠抓教学管理不放松,强化“三个过程”,实现“两个转变”,即强化教师教学过程,强化学习过程,强化教研视导过程;将单纯的制度化管理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学校管理方法的转变,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转变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由被动的授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三,狠抓素质教育不放松,改变过去高中教育那种重管轻育,重智育轻德育,重结果轻过程的旧思想,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优秀率不断提高,高考质量得到快速提升。

(3)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办学品位

为满足人们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丰城市作出了农村高中向城市集中的决策,依托丰城中学、拖船中学两所省级重点中学和省重点建设中学丰城二中等优质高中的名牌,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扩大学校容量,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水平,为高中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4)创新办学机制,大力发展民办高中和职业教育

调研样本县(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中免费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支持民办高中发展壮大。丰城市东煌外语实验学校已发展成为在校学生2300多人的学校,其中高中学生1346人。该市春波学校、长天学校等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也在千人以上,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和普及高中教育作出了贡献。在抓好普通高中建设的同时,丰城市通过校长与厂长的对话,学校设法与企业对接,坚持专业与岗位对口,催活职

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投入有限,配套设施滞后

随着高中的扩招,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有些高中学校,尤其是农村高中,就目前的学生容量,只能算是简单从教室数量上能基本容纳,教学配套设施缺口很大。如无实验楼,教学仪器简陋,教学器材缺乏;学生活动中心拥挤,没有礼堂,大型活动在露天举行;学生食堂用膳条件落后,学生宿舍拥挤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2.债务包袱沉重,学校运作艰难

近几年来,为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步伐,一大批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而绝大部分资金靠学校借贷融资解决。为此,学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多的负债达亿元以上,少的也近千万元。学校还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学费、择校费和住宿费,学费标准偏低,择校费受“三限”政策的限制,总额有限。学校还贷压力巨大,有的地方还存在政府调控高中择校费的现象,普通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表面繁荣”的背后存在着巨大隐忧。当前,债务是制约和困扰高中教育发展与普及的最大障碍。

3.优质师资不足,影响和制约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随着高中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教师紧缺十分突出,尤其是农村高中。一方面,周边省市的教师工资待遇高于我省,对稳定教师队伍形成很大的压力,造成优秀骨干教师向外流失严重,农村教师向城区流动;另一方面,由于受办学环境、用人制度和编制等方面的制约,招收本科大学毕业生和招聘外地优秀骨干教师都比较困难。此外,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绝大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业务知识等亟需更新,学校缺乏教师培训经费。

4.高中违规招生,加大了高中办学成本

随着高中教育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各地高中生源大战愈演愈烈。公办普通高中跨县(市)以金钱奖励、减免学费等方式争抢优质生源的现象屡禁不止,高中教育资源的流失十分严重。特别是部分中专学校及民办学校采用虚假承诺招生,甚至高额回扣的违规手段招生,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而且严重影响学校乃至教育系统的稳定。

5.中等职业教育滞后,加大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难度

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很不平衡,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能力薄弱,办学机制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思考与对策

1.加大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力度,在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多渠道增加对高中教育的投入,推动高中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市、县(区)政府应按照财政增长速度加大对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安排教育基建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扩张作用,积极利用财政、金融、信贷等手段改进建设投入模式。地方政府应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同时,省级政府应根据当今消费指数,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加大教育投入、管理的检查和评估力度,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2.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确保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

各高中学校应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推进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形成优胜劣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地方政府应抓紧解决学校所缺的教师编制,把招聘和使用教师的权力交给学校,严把入口,放开出口,在教师的配备工作中教师和学校实行双向选择,建立学校之间的教师流动体系,并适当增加高中学校高级教师岗位的比例。改革学校领导班子的任命和晋升制度,学校领导应由教师中产生,在选择学校领导时,应充分考虑其专业知识和决策能力。设立教师奖励基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加强高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储备制度,为增强高中教育发展后劲聚集人才。

3.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为新课程保驾护航,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地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全员培训。二是组织省级教研部门和高校专业研究人员定期送教上门,并做好跟踪指导工作。三是引导教研人员和教师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强化对中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大兴教研、教改之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大对农村高中的扶持力度,体现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农村高中办学条件比城市高中差,但是,农村高中在普及高中教育,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弥补城市高中在人才培育模式上的不足,为广大农村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大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扶持农村高中教育,保证必要的教育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农村高中的办学水平。

5.发展职业高中和民办高中,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格局,做大做强存量,放开搞活增量,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系建设,打造地方名牌,并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二是始终坚持市场化办学理念,努力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驱动力,突出职业特色。三是要始终坚持满足社会需要,努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四是要始终坚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6.建立和完善高中教育评价体系,推动高中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坚定不移地定期开展普通高中建设与管理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促进普通高中转变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注重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的重点和当务之急是规范招生行为。一方面,加大学籍管理力度,对无正当理由的跨县学生不予办理学籍,确保一人一号,各县有别,凭号报考,统计还原;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或制度执行力度,对违规招生,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作者单位 江西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实习基础调研报告 篇4

院系:文学院

班级:09级本3班

姓名:李文英

学号:2009061331

指导教师:雷天旭

实习学校: 正宁罗川九年制学校

实习日期:2012 9.11—11.8

[

基础教育改革调研报告

一、调查概况:

2012年九月份,我积极参加“国培计划”顶岗实习,被分配正宁县罗川村罗川九年制学校参加实习工作,这是一所正宁县不错的学校,两栋教学楼,小学初中在一栋楼上,没有机房,操场也很小,硬件教学资源十分紧张。虽然如此,我还是看到老师们平时上课用着耳麦扩音器,每个教室里都有多媒体,演示课件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这些设施条件,肯定也是目前正宁有些地区的学校不能达到的。同班的其他同学也有被分配到市区其他学校或县区学校的,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也了解到一些其他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状况及学生老师的人文状态,所以我将所了解的到的情况写成这份基础教育改革调查报告,阐述一下我发现的有关基础教育的问题和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新课标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下

2、当前农村的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3、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

1、学生问卷法

2、访谈法

3、观察法

作为一名师范生,再过一年就要投入到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中去了,除了以前做家教时与学生有过直接接触沟通外,这次实习是第一次实实在在地与学生与老师与学校与社会方方面面全面真实的接触体验。在2012年9月5日,学校开始了教育实习。首先是校内试讲的一周,我们在指导老师的要求与指导下认真的写了教案,做了教学课件,然后汇总到一起听了各个实习生的试讲,吸取了彼此的优点,改正了自己的不足。9月11日,怀揣着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和本领与自己年轻的投身教育事业的梦想开始了真正的实习——顶岗实习。

一、存在问题:

1.教育总体投入仍不足。

虽然政府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比,教育投入不足与正宁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公用经费标准和教师待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大部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简陋,教学配套设备老化、不全,辅助用房明显不足,教学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体育场地缺乏,还需要更多的投入。

2.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受教育投入城乡差别、城市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客观上决定了城乡教育投入上的差距。农村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低,办学条件较差,个别学校由于经费有限,配备的计算机等设备只能成为一种摆设;师资力量弱,学

历、职称偏低,教育质量较差。二是不同区域间差距较大。市区学校办学水平明显好于位于县镇的学校。同时,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居住区逐渐向城区集中,但是学校规划建设与城市扩容不同步,而家长又有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和需求,导致不同区域生源分布不均。

3.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农村优秀教师流失较多,罗川中学很是明显。加剧了城区与农村学校校际师资水平的差异。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现象十分明显,一些城区优质学校象强大的磁石一样吸纳了较多的优质师资。此外,由于教师工资待遇相对不高,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4.学校德育工作处境比较尴尬。

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在陈旧的教育评估制度下,部分学校教育管理理念被极端化,正当的教育价值追求异化为对学生智力的片面开发。重智轻德,重考试轻能力,重分数轻体质的教育行为比较普遍。学校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大。教师在课堂上比较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思品教师往往是空头说教,言不由衷。思想品德课上成文化知识课,记概念,背条文。

5.素质教育步履维艰。

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为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

中,分数往往成为了评价师生工作、学习的唯一标准。个别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升学率的高低成为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凡与中考、高考无关的课程基本取消。初、高中毕业年级,几乎没有星期天和寒暑假,学生每天是披星戴月回家。学生在各科题海里煎熬,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重复记忆和一次又一次的应试训练。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下,教师身心疲惫,激情泯灭,创新思维被窒息,而患上“职业倦怠综合症”。学生在分数的高压之下,“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身体素质在下降,兴趣、爱好、特长被扼杀,厌学情绪日益严重。

二、关于促进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思考:

1.要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要将做强做优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办学设施;加强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二要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团队学校”共同发展工程,在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下,学校自主参与,一所城区学校(或优质学校)和若干个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组成教育共同体,形成校际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共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2.要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正宁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一要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和谐发展。创新多样化的德育方式,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以及思品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切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环境

教育、热爱自然教育、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等。同时通过组织各种体艺社团,成立有关培训班、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二要着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围绕“书香校园、效率课堂、智慧师生、思想校长”主题,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营造享受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实施“一校一景一品”战略,以加强内涵发展为核心,让每一所学校都能由文化来引领。

3.要更加重视统筹兼顾,大力推进正宁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一要扶持和规范学前教育发展。制订科学、合理的学前三年教育发展规划,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每个镇(街道)至少要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和等级幼儿园建设。建立幼儿园等级管理和晋级奖励制度,规范幼儿园审批和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二要加大对民办教育的鼓励和支持力度。要积极鼓励举办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鼓励以优秀学校为龙头,组建跨类别学校的教育集团。民办学校的新建和扩建纳入我区城乡建设规划,在征地、建设等方面享受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民办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升学就业、表彰奖励、社会活动、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同类型公办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同等的待遇和权益。

4.要更加重视教育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正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一要积极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在正宁教育发展进程中,从六年前的“教育股份制”到现在的“现代学校制

度”,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体作用的有效配合,使我区的教育制度创新得以平稳推进;二要积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教师合理交流机制。加大人事改革力度,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切实解决教师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和占编不在岗问题。加大力度培养名校长、名教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学校招引英语、信息、体艺类紧缺教师。逐步建立城区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农村任教或管理服务制度。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或支教工作经历。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切实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尽量做到工作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建立区域内城乡校长和教师的定期交流制度。

三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是推动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要加快研发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努力构建以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堂教学优化活动,通过教学视导、教研活动等多个层面,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功夫,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要继续深化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为基础、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改革,逐步加大重点中学招生实行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办法。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篇5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监督工作计划,为做好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少数民族教育情况报告的准备工作,3月19日至28日,常委会副主任蓝秀珍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深入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等地的各类民族学校,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民族教育工作情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重视民族教育,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改善条件,努力弘扬民族特色文化,民族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民族教育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民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政府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积极推进“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夯实民族基础教育。通过整合资源,科学布局,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目前,宁德师院开设了民族预科班;独立设置民族中学6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独立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1所;民族小学45所,其中民族完小20所;福鼎一中、古田一中还设立了民族班。少数民族学生就读全市各类学校人数26794人,其中师院民族生64人(含预科班46人)、高中3388人、职专1413人、初中5140人、小学11822人、幼儿园4967人。

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教育政策。一是落实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有关部门把民族乡村的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增加专项补助资金,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民族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二是实行民族生中考加分照顾政策。教育部门落实民族学生中考加分政策,报考民族中学或普通中学民族班的加45分;城区城关所在地的考生报考其他普通中学的加9分,其余的考生加23分。三是民族贫困生得到有效资助。去年市民宗局安排经费10万元、向上级争取帮助12.7万元、发动企业家捐助44.8万元(共计67.5万元),资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师院民族预科班设立助学金,有9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少数民族初、高中生每人每月分别为60元、100元的生活补助标准在全市得到落实。

(二)民族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优先安排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一是采取倾斜政策。从国家、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资金中优先划拨,用于安排民族中小学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2009年—2011年我市民族学校累计获得校安工程补助资金3226万元。二是支持民族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市大部分民族中小学近年来都顺利通过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市政府对市民族中学先后投入13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争创省一级达标学校验收工作。三是推动民族寄宿制学校建设。市、县(市、区)政府把完善民族中小学基础设施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推进民族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在经费上给予重点保证。

多渠道筹措经费支持办学。各地民族学校积极争取全社会的支持,加强民族寄宿制中小学改造建设。福安市近年来多渠道筹集资金1800多万元投入民族学校建设,民族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福鼎市投入3500多万元建设了一所新民族中学,校园面积近68亩,建筑面积增加2万平方米;佳洋民族乡建成了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霞浦县近年来共投入460多万元,用于改善民族寄宿制学校的校容校貌;泉州鲤城区、晋江市和石狮市教育局对霞浦县水门、盐田、崇儒三个畲族乡对口帮扶教育资金达240多万元。

(三)民族教育质量有一定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一是改善民族中小学教师紧缺状况。教育主管部门逐年增派选调汉族骨干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任教,同时以对口支援协作等方式,促进民族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二是有计划地加强教师培训。教师进修学院(校)按计划举办脱产、半脱产、长短结合等方式的教师进修班,帮助民族学校教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三是民族学校教师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照顾。福安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民族乡村教师评先、职称评聘等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激发了教师教学积极性。

素质教育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一是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随着我市基本九年义务制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巩固提高,少数民族学龄儿童的普及教育程度得到提高,少数民族儿童学前教育也有一定发展。二是课改实验工作全面推行。民族学校坚持以课改为中心,善于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增强。

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一是开设畲族文化校本课程。大部分民族学校编写并开设了畲族文化校本课程,把畲族文化传统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二是培育校园民族文化。各地民族学校结合实际,设立畲族文化走廊、民族文化墙栏、畲族文化展示中心等,培育具有特色的校园民族文化。三是努力弘扬民族文化。民族中小学能够立足实际,挖掘畲族文化编排民族文艺节目,训练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国家、省和市的各项民族文化体育活动,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存在问题

我市民族教育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宣传不够,认识不高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宣传不够广泛深入,未形成重视民族教育的社会氛围。一是对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把重视和关心民族教育工作放在提高少数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地区长远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二是对优先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机制措施不够得力。三是对义务教育法普及程度不够,一些家长对普九工作缺乏认识,有的还存在抵触情绪,导致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和辍学学生返校存在一定困难。

(二)投入不足,基础薄弱

目前,民族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一是投入不足,改善民族中小学办学条件任务艰巨。宁德市民族中学今年创建省一级达标校资金缺口2000多万元,霞浦县民中狭小的土质操场,蕉城区民中无运动区,金涵畲族乡琼堂小学网络室无一台电脑,全市民族中学普遍存在校园面积偏小、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严重影响学校达标建设。二是交通问题造成学生上学难。随着部分群众的搬迁和政府造福工程的实施及自然减员,教育部门拆点并校,使民族村教学点减少,没有村际班车,给居住偏远村落的孩子上学带来交通困难和安全隐患。三是民族中小学教育公用经费不足。我市中小学实行统一的公用经费标准,按招生人数,中学每人每年750元,小学每人每年550元,民族中小学寄宿制学生的水电费、民族文化传承等都需经费开支,按照统一的标准拨付教育公用经费,造成学校配套设施不足及民族文化、体育活动难以开展等困难和问题。

(三)师资不强,队伍老化

民族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沿用市编办规定的城镇19.5:1和农村13.5:1的生师比配置教师,但寄宿制学校生管教师、医务人员、食堂职工没有核定匡算在内,加重了寄宿制民族学校压力与负担。二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民族学校条件待遇较差,使一些具有教学方法、经验和能力的教师往城镇其他中小学调动,一些民小缺乏英语、音乐等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使得学科开设不全,教育质量受到影响,出现“家长不放心、学生不用心、现任老师无信心”的现象。三是教师队伍年龄老化。民族学校多数在乡村,导致年轻教师不愿去民族学校,教师队伍老龄化偏重。如金涵乡琼堂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47.8岁。

(四)氛围不浓,传承有限

散居的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学生家长对畲语畲歌等民族文化传承重视不够,不坚持运用畲语,多数学校也没有运用双语教学,双重因素造成畲语运用进一步弱化。民族学校传承本民族文化限于经费和师资力量,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授课为数不多;有的组织次数不多的畲村采风探访,因学生不会畲语,造成语言交流不畅。民族学校传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途径有限、渠道不宽,仅停留在畲族文化墙、展示中心、走廊等外观层面上。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学习宣传民族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政策,切实提高对民族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民族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二是营造氛围、形成共识。要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民族教育,拓展对口援助乡村民族学校的渠道,加大帮扶力度,使民族教育能得到均衡发展、优先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民族人才。

(二)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要进一步重视民族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民族中小学基础建设。一是尽快改善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要继续给予民族寄宿制学校在教学楼、语音室、计算机室、实验室等专项经费补助。二是追加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解决民族教育工作中经费不足问题和适当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助学金补助标准。三是采取措施,提高从事民族教育教师待遇,在评优、职称评聘工作中对民族中小学教师在总名额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照顾。

(三)加强管理,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一是把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二是要加强教育督导,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和教师公开招聘,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三是要积极主动争取各级党政领导与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虚心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建议意见,用足用活各项民族优惠政策,不断增强民族教育的生机活力。四是要治理教学环境,规范办学条件行为,根治乱收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四)加强传承,办好特色教育

要突出民族教育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族教育发展的路子。一是加大全市民族中小学校双语(普通话、畲族语言)师资培训和民族教师的招聘,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人才支撑。二是进一步挖掘、传承、弘扬畲族文化,组织力量编译全市统一的畲族文化传承的中小学校本教材,纳入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让学生系统接受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三是创新传承民族文化方法,既要坚持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课堂举办民族文化专题讲座,也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少数民族运动会等活动,拓宽民族文化传播途径。

(五)加强领导,推进改革创新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篇6

一、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演变解析

(一)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演变历程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 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 从政策的完整性、 政策的配套措施、政策的认可度以及政策的权威性等方面来看,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演变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 起始阶段 。 以1984年签署的 《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和文凭公约》为标志,我国开始探索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 1993年国家教委发布 《关于境外机构的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通过界定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类别以及范围,初步认可了合作办学的可能性,勾勒出了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基本框架。

2. 完善阶段。 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这是继《通知》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关键性政策法规。 199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作为《暂行规定》的重要补充,规范了本科及以上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活动。这一时期的政策多以规定的形式出现,政策的规范性、权威性大为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开始正式走上依法办学、 依法管理的轨道[1]。 至此,中外合作办学的完整框架基本形成。

3. 成熟阶段。 为了与我国加入WTO的教育服务承诺相衔接,国务院在2003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该条例成为我国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第一部行政法规。 2004年,教育部颁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简称 《实施办法》),作为《条例》的配套规章与实施细则,进一步增强了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可操作性[1]。 此后, 我国政府又统一制定和更新了一系列指导性规范和意见:从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复核工作的通知》(2004年)、《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2006年),到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2007年),教育部 《 关于开展 中外合作 办学评估 工作的通 知 》 (2009年),再到《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2009年),这些相应的政策法规不仅把中外合作办学上升到规范化、 法制化层面,还构建起了包含主政策、配套政策和补充性政策在内的系统性法规体系,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正式进入成熟阶段。

(二)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特征分析

从我国政府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演变历程来看, 我国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态度由一开始的谨慎支持转为后期的积极引导,政策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程度不断提高,政策内容不断细化并具可操作性,一些原先存在较大争议的重大价值性问题也得以突破,政策发展成果值得肯定。

1. 中外合作办学由谨慎支持到积极引导的转变。 在中外合作办学初期,我国政府在政策指导和推广宣传上表现比较谨慎,最初提出“积极慎重、以我为主、加强管理、依法办学”的方针,把中外合作办学视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补充”[1]。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我国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态度转为支持和积极引导,《条例》明确提出“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指导原则,中外合作办学的地位也上升为《条例》中的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2.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程度不断提高,政策内容更加细化、具体化和具可操作性。我国最早涉及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关于境外机构的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 是一个规范性文件,且只在内部印发而不做社会宣传, 政策的法律效力较低。其后出台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属于行政部门规章,政策的权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内容基本为宏观性的指导意见。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则是国务院行政法规,是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最高层次的法规,法律效力大大增加,且有很多涉及微观层面的操作性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正式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中的一些重大价值性问题得以突破。 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早期,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与营利性”问题备受争议,出于对教育公益性属性的考量,《暂行规定》明确“一切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随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民办教育促进法》率先对“合理回报”问题予以规章层面的确认,《条例》也相应删除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而《实施办法》则更进一步明确举办者在确认教育公益性基础上取得“合理回报”的权利[1]。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回报是一种奖励性而非投资性回报,是在坚持公益性前提下的回报,但仍属我国法律法规对国际非营利组织通则所作的一个重大变通,对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是一大突破[1]。

二、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的现状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项目由北京市教委、上海市教委、浙江省教育厅、云南省教育厅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5个教育厅(教委)来承担,试点所涉及的省(自治区)无论从地域分布、人口状况还是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试点中,各省教育部门立足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区域办学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虽然部分试点单位仍存在一些管理与制度的适应问题,但总体而言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对各单位改革的推进作用较大。

(一)“量”的分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初具规模,办学结构更加合理,学科布局逐步优化,进入了一个平稳、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根据此次各试点教育厅上报汇总的资料来看,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协同各省教育部门共进行了6次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评议和审批工作。截至2013年,由教育部审批或由省级政府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979个(见图1)。 从中外合作办学的领域来看,除义务教育和军事、宗教等领域外,涉及其他各个办学领域;从办学规模来看,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为55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45万人,占全日制高校在校生规模的1.4%,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人数达150余万[2]。 从地域分布来看,国家近年来支持中西部地区举办了25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占《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举办项目总数的44%。 2014年,西藏、青海和宁夏三省实现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至此,内地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二)“质”的描述

《条例》颁布十余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初具规模,高水平、示范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大幅增加,在规模与效益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这个势头还将持续。 同时,长期以来困扰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层次矛盾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单位:个)

1. 推动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为政府角色转型奠定了基础。针对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越来越显现出的管理理念滞后、机构职能交叉、办事流程繁杂等问题,各试点着重对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学校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普通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摸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经验,推动了高校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角色转型。

2. 推进高校课程改革和制度创新 , 为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凭借由政府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鼓励高校在办学理念、 招生办法、 教师聘任、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摸索和创新,给予先行先试的优惠,提升了各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3. 积极探索 “ 政府管 、 学校办 、 社会评 ” 的新格局,初步形成“管办评”分离的运行框架。 通过实施深入的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办学单位自我质量保证、 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审批、社会中介组织独立评价” 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加强市场、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社会第三方机构在办学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以行业自律辅助政府宏观管理”的“管办评”分离新格局,保证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良性发展。

三、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步走上了高水平、示范性的发展轨道,与此同时,由于配套政策跟进滞后,缺乏相关的监管、保障和评估机制等,致使部分试点暴露出学科重复建设、区域发展不均衡、办学层次偏低等诸多问题。

1. 地方政府对学科布局缺少整体规划 , 导致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 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不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理应形成自身不同的办学目标,构建学科专业的多元化、多层次格局。然而,从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分布来看,现有的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金融、管理、语言、信息及工程技术等实用学科上,呈现出明显的“重文、工、管,轻农、医、法”的特征。 这种现象既反映出当前的社会发展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也反映出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整体布局存在着趋利性和盲从性。虽然近年来部分学科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基本得到控制,《条例》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政策实施效用得到良好发挥,但是专业分布过于集中的问题仍需尽快解决。

根据上海市教委上报的上海市实施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资料来看,目前上海举办最多的项目是工学,占28.12%;管理学(26.69%)和文学(24.91%)等办学成本低的专业在合作项目中占有较高比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本因素的作用;最少的是农学(0.71%)和教育学(0.71%),所占比例均在1%以下, 且近年来从数量上仍未得到较快发展, 较其他学科差距明显(见图2)。 此外,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比重中,一些国家急需的新兴学科和政策要求的重要学科比例严重偏低,如国际法项目所占比例低于0.2%, 远不能满足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大批精通国际法律人才的新情况[3]。 从政策执行复杂性的向度来看,要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各级政府部门的整体把控和宏观引导,单凭市场主体单方面的作用往往难以解决。在当前,学科专业的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已成为制约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深入推进的主要因素,办学主体在自由市场环境下的盲从性扎堆与趋利行为始终是中外合作办学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大隐忧。

(单位:%)

2. 教育行政部门多延续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 , 导致行政因素过度渗入。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体系而言,中外合作办学具有特殊性。 在与各级政府的关系上,它既不同于公立大学与政府之间的高度监管关系,又不同于民办高校与政府、市场的三方关系。 审视我国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主要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入口审批和日常监管上,缺乏专门的独立机构,以致中外合作办学的各项事务必须经过省市、 中央各级层层上报、逐次审批,造成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报批时间过长,损伤了中外合作办学双方的积极性。 二是在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运行的管理上,往往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指令性管理模式,导致政府的行政因素过度渗入。 例如,我国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和审批中多采用行政监控管理,这明显与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地位和由此产生的管理关系不相适应,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对课题组“中外高校合作办学试点改革模式调查问卷”的分析,对于受访者对当前政府在运行管理上所存在不足的看法, 有23.5%的受访者认为,应减少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日常运行的指令性管理与不必要的行政干涉;有29.4%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通过简政放权下放权力, 给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见图3)。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个复杂且具有高度权变性的教育形式, 加之我国教育执行依靠行政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层级设置过多、缺乏跨部门合作、延伸性政策出台不够等种种问题,使得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难度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主管部门应如何体现自身的职能定位,使管理体制与灵活的新办学形式相适应,并进一步理顺“组织权与管理权、结果导向与过程控制、绩效管理与目标引导”等基本关系,是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3. 教育主管部门多 “ 重文件审批而轻后续管理”,质量监督与处罚机制跟进滞后。在审批期正确判断待引进教育资源的优异程度,在办学期间定期对合作办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估是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多样, 审批的项目千差万别,情况比较复杂,但各试点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政府虽然十分重视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与把关,但对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之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本土化, 缺乏完善的配套机制,存在“重文件审批而轻后续管理”的现象。二是由于现阶段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督缺乏系统的评估体系和可操作化的程序, 因而在目前国内的各类评估中, 中外合作办学往往没有被纳入正式的高校质量评价体系。 这样,中外合作办学就失去了传统教育管理中的质量监督机制,维持办学质量完全依赖于办学机构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约束。三是政府行政部门监管的权力过于集中,对社会第三方监管力量的运用又存在不足,导致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的成本太大,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化监管人员,对违法办学、胡乱收费等现象未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力和约束力。

此次“中外高校合作办学试点改 革模式调 查问卷 ”显示,对于政府在办学质量监督评估方面的不足,有41.2%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未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或组织;有29.4% 的受访者 把中外合 作办学的诸多弊端归结于相关监管评估机制不到位(见图4)。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合作程度的不断加深, 如何从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教学环境乃至就业质量等方面对中外合作办学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建立起 “多主体、多维度、全过程、立体化”的监管体系与可操作的评估程序,否则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非实质引进和低水平重复办学等现象就难以得到彻底解决。

四、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仍然处于由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探索阶段,由于发展时间短,开放幅度大,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争议。对此,我们既要有清醒的认识,又要以发展的眼光思考中外合作办学的定位,做出积极主动的战略谋划和政策设计, 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1.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 ,树立监管型 、 服务型政府角色。鉴于我国传统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办学效益不佳等问题,中外合作办学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充当何种角色。政府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上需转变传统的管理者观念, 理顺自身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关系, 形成权责明确、统筹有力的教育管理体制,把高校从传统的多头管理、封闭办学、条块分割和政府管得过多的管理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以细致健全的法律规范替代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以多元参与的综合监管完善主体单一的行政管理,以系统的统筹运行机制改进层层审批的集权现状,从外部行政机制上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4]。

(单位:%)

(单位:%)

教育部门作为管理者, 应重点解决布局问题,在教育资源引进的入口环节为高校提供资质认证服务, 进行质量把关。 对于那些前期投资大、办学周期长但市场适应能力较弱的基础学科和新兴专业,国家应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或进行必要的补贴。教育部门作为引导者,应着力支持一批起点高、合作基础好的试点项目先行先试,探索典型经验,通过择优扶持和典型示范打造一批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当示范性项目建成后,国家对其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限制就可相应降低。 也就是说,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可以从直接干预转变为示范引领。

2. 加强社会监管力量的参与 ,构建有效的管理 、 监督、评估、执法和处罚机制。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由于每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运作模式千差万别,情况复杂,因此在监管和评估上不应只靠政府的行政力量,而应充分发挥市场、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社会各界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 对政府来说要放权,改变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更多地运用政策、 法律、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治理; 对办学机构来说要用好权、管理好权,通过健全自主权有效行使自律机制,形成一套相互支撑、相互制约、 运转协调的监管体制,确保放而不乱。真正形成“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地方政府服务监督、依法行政,市场主导资源优化配置,行业机构进行组织自律, 学术组织负责质量监管, 社会各界进行舆论监督,合作办学主办方依法自主办学”的高效运行体系。

其中,政府行政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需依赖以下两点:一是监管要向审批前延伸,要及时改进和完善审批许可制度, 设计科学合理的审批前监管程序,进一步统筹协调教育、法律、金融、财税、外事等部门,明确分工、责权相符,建立各职能部门的统筹协作与联动机制。 二是监管要向审批后延伸,应加快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督和认证制度。认证程序本身就是一个持续的监管程序, 地方政府在加强审批监管、过程监管、信息披露等各方面措施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社会监管力量的作用,真正做到全程、动态监管。 此外,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政府联合监管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下一步应着力拓展合作双方政府层面的交流渠道,建立中外政府合作监管的长效机制。

3. 实施 “ 两条腿走路 ” 战略 , 推动我国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上是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主,由于《条例》对中外合作办学概念的限制,已经“走出去”的机构和项目难以纳入中外合作办学的范畴进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方面合作办学活动的开展[5]。 从世界各国历史经验看,后发国家的教育国际化大多要经历“教育模式移植、本土化探索、确立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发展路径、‘国际本土化’及‘本土国际化’协调发展”四个阶段[6],而随着近年来《教育规划纲要》中所提及的“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精神在相关政策中不断得到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基本实现前两阶段任务后,政府肯定会进一步推动教育的“国际本土化” 及“本土的国际化”,积极支持相应的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

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调研报告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创业教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实施创业教育,有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攀枝花市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全国82个创业型城市之一,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要以全市各大中专院校为依托,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力度,切实开展创业培训、实训等工作。为了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创业及创业教育的看法,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我们在攀枝花学院在校学生中进行了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水平及想法,帮助学校开展相应的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持,笔者于2014年4月,以攀枝花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专业、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创业的认识、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对创业准备及创业选择、对创业的障碍和需要等几个方面。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而找出其中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问卷总体情况

300份调查问卷来自攀枝花学院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54%,女生46%,本科占75.9%,专科占24.1%。包含文、理、工、农、医等专业,专业覆盖面较广,学生各年级均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对创业的认识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统计到有62.8%的学生表示对创业很有或者比较有兴趣,仅有8.2%的学生对创业不太感兴趣;对于是否有过创业的打算,有9.0%的学生正在创业,72.8%的学生认真考虑过创业,17.9%的学生完全没有创业的打算;对于创业需要的素质,87.6%的学生认为需要强烈的挑战精神、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较好的专业知识、管理及领导艺术、良好的社会关系及对市场的认识水平;对于是否清楚国家和学校出台的扶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仅有5.5%的学生经常关注很清楚,83.1%的学生表示偶尔关注但不太主动去了解,10.7%的学生表示一点也不知道。对于大学生创业相对于其他阶层的优势,87.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专业素质较高,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具有更多的信息渠道。

3、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调查发现,有25.5%的学生参加过3次以上的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培训,45.3%的学生参加过1-2次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培训,28.2%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此类讲座或培训;对于参加过创业讲座或培训的学生,仅有2.7%的学生认为自身得到很大帮助,46.2%的学生认为对自身帮助不大或基本没有帮助。觉得本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31.0%的学生认为还可以或者很好,62.8%的学生认为本校的创业教育几乎没有或者很一般;对于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满足创业的要求,有29.3%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或者满足,70.7%的学生认为不满足或者说不清楚;对于学校通过何种方式开展创业教育,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由专家或创业者讲授创业必修课或选修课、由创业者或企业家提供定期讲座、以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作为创业指导课程的主体;对于如果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课程要更注重市场营销和财务税收方面、创业案例分析、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以及政府出台创业优惠政策解读。

4、对创业准备及创业选择

调查发现,74.5%的学生从事过除家教以外的其他兼职经历;对于创业前的准备,32.0%的学生认为应该参加创业计划大赛,65.2%的学生认为应看创业类的书籍,55.5%的学生认为应到企业实习或求教创业型企业家;对于创业的形式,55.1%的学生选择合伙创业,18.9%的学生选择家庭创业,25.9%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对于创业的地点,56.2% 的学生都选择了自己的家乡或者是读大学的城市;对于创业合伙人,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同有经验和资金基础的人合作。

5、对创业的障碍和需要

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都反应创业过程中会有资金短缺、缺乏经验、发展前景不确定、承受风险心理不足等障碍;对于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51.1%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剩下的学生认为创业最需要个人强烈的价值观指向、创业基金支持和社会职能部门的指导、服务。对于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扶持,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创业基金、政策支持以及由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但是也有14.1%的学生认为政府出台过多的这类政策会导致大量学生盲目创业;对于学校应采用何种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生们都希望学校能够提供配套资金或者提供场地、设备等环境和服务,并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

四、结论和建议

1、大学生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创业的认知较少,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创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2、高校急需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种潜质。学生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愿望是迫切的,对创业的认识又是比较肤浅的,需要学校在创业意识教育环节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培育他们的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

3、高校的创业教育需要加大实践的力度。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对于当前学校开展的创业讲座或单纯培训的并不满足,他们希望有创业经验的专家和企业家亲自为他们授课,同时渴望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大赛,希望能够参加企业的实践活动,这突显出实践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上一篇:法学教育模式比较分析下一篇:小学生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