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共6篇)
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1
xx素有养蚕传统。近年来,xx根据自身情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了蚕业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全市的主要支柱产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XX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14.35万亩(投产11.7万亩),遍及全市21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社区),养蚕户70800户,年饲养量60.2万张(同比增加18.8万张,增长45.4%),鲜茧总产量达2.1万吨(同比增加6900吨,增长48.9%),约占xx总产量的23.3%,成为xx乃至全国最大的蚕茧生产基地县(市),全市农民人均养蚕收入640元,同比增收268元。XX年该市乘势而上,着力打造“丝绸城”,桑园面积要发展到16万亩以上,鲜茧产量目标在2.5万吨以上,将占广西总产量的25%左右。XX年该市从事蚕茧收购、生产的业户89户(其中xx一般纳税人21户,小规模纳税人68户),有157个蚕茧烤房、20多家蚕茧公司和xx、xx、xx、xx4家缫丝厂。当地可收烘完全部鲜茧,XX年生产干茧6000多吨,约产白厂丝300吨,预计XX年当地厂家约产白厂丝600吨。xx蚕业发展的优势
(一)国际丝绸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茧丝绸作为纤维“皇后”,对人体具有亲和力和舒适感,化工纺织原料无法代替,特别是随着环保型消费理念的兴起,以蚕丝为原料的天然纺织品越来越受欢迎。因而世界丝绸市场相对稳定,蚕丝产业是个不会淘汰的产业。入世后,我国茧丝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XX年,我国茧丝产量约占世界的70%以上,茧丝年出口量占世界贸易份额的80%以上,XX年各类丝绸产品对主销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和出口额进一步增长,丝绸出口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二)xx是优质蚕茧的主产区。xx自然、气候、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桑叶产量高、质量好,养蚕批次多,蚕茧质量优、销路好,在广西乃至全国小有名气。
(三)xx桑蚕业具有竞争优势。桑蚕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xx是广西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丰富,成本不高,农民种桑养蚕基础良好。xx抓住国家“东桑西移”计划实施的大好时机,积极种桑养蚕,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桑蚕生产第一大县市。xx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xx在加快蚕业发展中,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技术人员少,技术培训、指导跟不上。xx有7万多养蚕户,且新区多,而全市从事桑蚕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0多人,养蚕季节难以做到有求必应。
(二)蚕种供应跟不上。xx市蚕种站年制种能力20万张,满足不了群众需求,XX年缺种3万张,XX年缺种5万张。
(三)蚕业管理体制未理顺。xx市蚕业管理职能不尽明确,市蚕办虽于XX年初成立,但由于监督管理职能不明确,加上市农业局也行使某些蚕业管理职能,两个部门不能整合资源,形不成应有的合力,对生产经营、技术指导、市场监管缺乏有效协调、制约机制,出现问题难以及时处理。
(四)市场管理不规范。一是蚕种市场还不够有序。市蚕种场站自己制种发种,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缺乏有效监督;蚕种经营管理没有严格实行准入制度,蚕种发放出现混乱,一些不法商贩甚至蚕业辅导员,受利益驱动,擅自从外地通过非法渠道调入蚕种发放给农民;桑苗、蚕药、蚕具市场也较为混乱。由于监管不到位,加上相关管理条规不够完善,难以保证农户饲养成效;二是烤房布局没有严格科学规划,蚕茧收烘点设置过多,易造成无序、恶性竞争。
(五)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链短。全市没一家上规模的茧丝加工企业,现已有或在建的4家加工企业目前只有1200多吨干茧加工能力,80%以上的干茧靠外调外销。由于缺乏龙头加工企业,产业链过短,产业化程度低,附加值低,没有知名茧丝品牌,财税收入很少,蚕茧行情、价格易受外界制约,整个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脆弱。
(六)群众生产方式较落后,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种桑养蚕农户多,零星分散,规模偏小。全市7万多个养蚕户分散在200多个村,最大的一户蚕农也仅有30亩桑园,年养蚕130多张,收入8万多元,而多数农户种三几亩桑。由于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对行情、销路不甚了解,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七)养蚕大环境污染趋重。由于私贩蚕种、蚕种发放和饲养批次过多,一些蚕农乱给蚕添喂饲料,加上多年来没有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治理,造成养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如不及时治理,将给蚕业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加快xx蚕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xx市蚕业是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壮大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xx在发展蚕业经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推进桑蚕的产业化进程。
(一)实施“科技兴蚕”战略,加快推进蚕业技术进步,提高桑蚕生产的科技含量。从总体上看,xx种桑养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该市平均亩桑产茧量为158.4公斤,单张蚕种产茧量平均为36公斤,比江浙一带低8公斤左右,质量上也存在差距。因此,必须大力实施 “科技兴蚕”战略和桑蚕业“优化工程”,依靠科技进步抓好桑蚕的标准化、科学化生产,积极做好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如抓好高产桑园、小蚕共育、标准烤房等关键技术的样板示范,推广生态蚕业模式等,同时健全科技信息推广服务体系。在抓好“优化工程”项目,大力普及科学种养技术时,要加大蚕区特别是新区的技术服务力度。续建西南出海大通道高效农业示范带桑蚕高产高效示范区,积极发展一批桑蚕专业乡(镇)、村和大户,重点在白伟村、孟山屯建立桑树新品种和蚕种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示范点促进面上的推广,完成对全市桑园的改造和一些高丝量品种的大面积推广饲养,提高xx蚕茧的品位。从“标准”入手,加强蚕种检验、检疫。加大对蚕种站的扶持力度,帮助其改善生产条件,扩大良种繁育生产能力,保证充足优良的蚕种供应。要分步把种桑养蚕技术培训到全市所有养蚕户,实行蚕种统一集中催青,全市小蚕共育覆盖率要达50%以上,对全市各村屯养蚕大环境统一消毒。争取3年内,在全市桑园面积超过18万亩的同时,平均亩产鲜茧200公斤以上。
(二)加强蚕茧行业管理,理顺服务管理体制。要健全蚕业管理监督机构,把农业局有关蚕业管理职能和蚕办的职能合二为一,统一由蚕办在市蚕业生产领导小
组领导下行使蚕业生产的组织、指导、检查、监督,搞好生产项目规划实施、烤房设置、信息提供和经营管理等。同时成立桑蚕协会,实行行业自律,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帮助蚕农疏通产、供、销渠道,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要尽快建立健全市、乡、村、屯种桑养蚕技术协会并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
(三)加大市场整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对蚕用物资市场的整治,规范市场秩序,保护蚕农权益。一是要规范蚕种制种生产与经营,把蚕种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分开,打击非法经营蚕种坑害蚕农的“种贩子”。通过桑蚕协会等推行蚕种预定制度和信誉卡制度,确定好蚕种发放批次,以杜绝外地非法经营的蚕种进入,使养蚕形成批次,品种一致,蚕种质量得到保证,蚕茧质量得到提高;二是合理布局烤房。xx烤房烘烤能力已超过蚕茧实际生产能力,烘烤证的发放一定要按桑蚕的面积严格进行审批,原则上不宜再上新的小规模烤房,工商,蚕办、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强对烘烤证及蚕茧经营公司的管理,坚决取缔无证经营的地下黑烤房,蚕茧经营公司数也应控制在10户左右;三是加强对经营蚕种、蚕药、蚕具、桑种、桑苗的门面、摊点进行执法检查;四是加强蚕茧质量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执行《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违反质量标准收购鲜茧的,严加处罚,从源头上引导蚕农提高蚕茧质量,确保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要抓紧注册xx优质蚕茧原产地商标,争创知名品牌。另外,要加强对蚕茧经营的税收征管,避免漏征漏管。
(四)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发展蚕茧加工业。xx蚕茧产量居广西首位,XX年产值约为3.4亿元,是全市仅次于蔗糖(约3.7亿元)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是广西乃至全国优质蚕茧原料基地,加上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招商引资条件优越。因此,要在抓紧抓好嘉联丝绸厂一期工程和茂源、荣华、宏翔等缫丝厂建成投产的同时,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向江浙等地的大型茧丝绸深加工企业进行招商,发展龙头茧丝加工业,力求所建的缫丝厂年消化干茧6000吨以上(按现已投产和在建的几家丝厂的规模及生产能力,年消化干茧约1200吨左右,大量干茧都还靠外销),并打造xx茧丝品牌,提升xx蚕茧产业,这样才能保证蚕茧销售有保障,减少蚕茧外流,增加地方税收,提高经济效益。(五)转变经营方式,推进桑蚕产业化。改变单户分散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扶优扶强,重点扶持发展自然条件好、生产技术强、种养水平高、产品质量稳的专业养蚕大户、村屯、乡镇;积极发展“订单蚕业”、“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现代经营模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企业和蚕农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推动蚕桑规模化、集约化、区域化和产业化经营。
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2
1 嘉陵蚕业发展现状
1.1 嘉陵蚕业基本概况
全区拥有市级蚕桑基地乡镇5个, 包括文峰、吉安、土门、新庙、双店;区级蚕桑基地乡镇15个, 包括临江、大通等。2007年以来, 全区大力实施蚕桑“百万工程”, 栽桑8000万株, 新栽桑园10.1万亩, 到2008年底全区桑园面积达到近1万hm2。2008年全区养蚕5.6万张, 产茧220万公斤。
1.2 蚕桑项目概况
嘉陵区2007年以来实施及正在实施的项目有蚕桑“百万工程”、“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彩色茧”、“东桑西移”等, 后两项已经完成, 前两项完成桑园建设任务。
1.3 蚕茧经营企业概况
参与蚕茧经营的企业有南充嘉兴丝绸公司、三联公司、供销社, 其中以南充嘉兴丝绸公司为龙头。
1.4 茧丝加工工业概况
依格尔、嘉翔纺织、云禾印染、美亚丝绸等10余家茧丝加工企业落户嘉陵区, 丝绸工业迅速发展, 年产值超过5亿元。同时, 南充的丝绸交易市场也落户在嘉陵区。
1.5 综合开发利用概况
包括文峰镇“千年绸都第一坊”旅游, 千年绸都第一坊酒业有限公司果桑红酒, 嘉兴公司和圣峰公司等两家公司桑枝食用菌生产, 嘉兴公司桑叶枕、蚕丝被等。
综上所述, 集栽桑养蚕、精深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蚕桑丝绸产业链条已初具雏形, 嘉陵区蚕桑产业具备多元化、产业链条的逐步完整, 将成为真正的“高效农业”。
2 嘉陵蚕业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力资源缺乏
嘉陵区属深、浅丘地形地貌, 其耕作劳动强度大、集约化程度低;嘉陵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民耕作收入低;城市发展步伐加快, 吸引大量的劳动力进城。能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实在是太少, 据调查, 该区吉安镇某村有一个社, 在册32户、125人, 目前仅一户1人在家, 其余的都举家外出。一般情况下, 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大于留守人员数, 且外出人员呈上升趋势。蚕桑生产需要密集的劳动力, 蚕桑产业发展壮大受到先决条件劳动力缺乏的制约。
2.2 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
改革开放30年来, 农民的收入来源已不再是唯一的靠耕作土地, 农民进城务工占居主流, 农村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桑园地无人经管的现象随处可见, 桑叶资源浪费或者根本不用, 农业经济不再是农民或者说相当数量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2.3 蚕茧比价走低
近年来, 物价指数总体上扬, 特别是粮油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较大, 但蚕茧价格涨幅不明显;全球金融危机对外向型的蚕桑丝绸业带来的影响是蚕茧价格起伏大, 传输给蚕农的信息不利于发展蚕桑产业。
2.4 蚕茧质量差
多年的“蚕茧大战”, 改变了蚕茧经营企业收优质蚕茧和蚕农售优质蚕茧的习惯, 嘉陵区的蚕茧质量每况愈下, 失去市场竞争力, 形成恶性循环。从2008年开始, 全区蚕桑、蚕茧等部门花大力气贯彻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育、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 全区推广使用纸板方格蔟180万片, 狠抓蚕茧质量, 成效明显, 但要达到理想的期望值还需时日。
2.5 栽桑养蚕常规技术普及率低
由于受价格低迷和收购低质蚕茧的影响, 蚕农不愿投入、不愿推广使用常规养蚕技术, 导致栽桑养蚕成功率低、效益差。
2.6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南充蚕业体制改革较晚, 蚕茧经营企业未走出收“老爷茧”的怪圈, 不参与技术推广普及, 与蚕农缺乏鱼水感情, 名义上是龙头企业, 但龙头的带动作用发挥较差。
2.7 规模效益低
全区20个市区蚕桑基地, 文峰镇的7、8、9、10、11村蚕桑专业程度较高, 吉安、临江、双店、土门等乡镇蚕桑发展相对集中, 其余乡镇还是零星分散、广种薄收, 没有规模效应, 难以发展壮大。
2.8 蚕桑资源开发滞后
栽桑仅为养蚕, 一旦遇到灾害, 蚕业收益很难保证, 目前的蚕桑资源开发利用, 量小、面窄、深度不够、效益差, 不利于刺激蚕业的壮大。
3 嘉陵蚕业健康发展对策探究
3.1 突出规模发展, 重点培育文峰式的乡镇, 培育业主
连片种植, 推进蚕业专业化发展。按照“成片推进、规模发展”的原则, 坚持整乡整村成片发展, 以此辐射带动全区蚕桑产业发展。目前该区已发展养蚕专业乡镇7个, 专业村38个。其中, 文峰镇桑园面积近万亩年养蚕1.5万张、产茧60万公斤、茧款收入1300万元;文峰镇渭钟陀村拥有桑园1050亩, 家家户户“不种粮食不养猪, 一年四季围着桑园转”, 亩桑收入达4500元, 户均蚕业收入超万元。集中现有的市区蚕桑基地乡镇, 将蚕桑基地乡镇数量控制在10个以内, 重点打造、重点扶持, 3年内全区的养蚕量即可达到10万张以上, 以求规模效益。
完善桑园土地流转机制, 大力发展养蚕大户。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和有效桑园闲置的实际, 引导农户安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通过转让、租赁、入股等多种流转形式, 促使桑园向养蚕能手集中, 鼓励蚕桑专重大户和业主对桑园进行土地承包, 发展一批像土门徐志、新庙胡子刚、大通谢名鹤式的规模大、效益好的蚕桑经营大户, 解决广种薄收等问题。近年来, 该区已促成近3000亩桑园流转。目前, 全区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共1580户, 养蚕33600张, 占全区养蚕量的60%;其中养蚕50张以上的共210户, 养蚕12600张, 占全区养蚕量的22.5%。
3.2 普及常规技术, 提高蚕茧质量
有规模、有业主, 有利于普及栽桑养蚕常规技术, 技术的进步, 将带动蚕茧质量的有效提升。整合嘉陵区现有的蚕桑资源和蚕茧经营企业的技术力量, 依托驻市的科研机构和学校等资源, 组建乡镇蚕业协会和蚕业合作社, 引进和推广新桑、蚕品种, 普及统防统消、小蚕共育、大蚕省力饲育、方格蔟上蔟等常规实用技术, 保障养蚕安全, 提高养蚕效益。
3.3 适度提高蚕茧价格, 稳定价格政策
市场价格有利于优胜劣汰, 但不利于产业的有序、稳定发展。当蚕茧比价达到合理时, 更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核算出鲜茧的合理价格后, 以风险金等有效制度确保鲜茧的价格稳定尤为必要。
3.4 发挥龙头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按照“谁投入、谁发展、谁受益”的原则, 建立以龙头企业、业主为引领, 农户投入为主体, 政府以奖带补相结合的投入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蚕茧经营企业除收购蚕茧之外, 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应该深入到养蚕农户, 同蚕农建立深厚的感情, 让蚕农感受到蚕业可作为, 坚定蚕农的发展信心。深入基地重点乡镇, 发展生产, 深入到发展生产第一线, 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随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包括质量问题、秩序问题等等。在全区建立龙头企业+蚕业合作社+养蚕农户的协作形式, 形成订单养蚕+订单收茧+利益分享的运作机制。
3.5 深度开发蚕桑文化及蚕桑资源
为抵御蚕茧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确保蚕农持续增收, 蚕业健康稳定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的原则, 积极促进深度开发,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提高蚕业综合效益。
一是把蚕业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深度挖掘蚕桑文化旅游。近年来, 该区依托“中国绸都”品牌, 利用嘉陵江畔万亩桑园的资源优势, 将栽桑养蚕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成功打造“千年绸都第一坊”景区, 实现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 旅游收入200万元。但“千年绸都第一坊”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要按AAAA、AAAAA景区设计、打造;以“一坊、一园、两馆、三厂、一大道”为载体 (“千年绸都第一坊”, 中国丝绸文化主题公园, 丝绸博物馆和展销馆, 依格尔、云禾印染及嘉翔纺织, 绸都大道) , 将蚕桑丝绸文化、旅游、经济互渗互融, 打造城市名片, 提升城市品位, 不断丰富“中国绸都”品牌的内涵。
二是大力推广桑园套种套养, 切实助农增收。在桑地套作方面, 充分利用桑园空闲地, 实行桑-豆、桑-菜、桑-菌、桑-禽套种套养。
三是加大蚕桑资源开发力度, 推进蚕业深度开发。在现有嘉兴公司和圣峰公司“桑枝-菌-沼-粮”循环发展模式成功带动蚕农亩桑增加收入300~500元的基础上, 继续扶持发展壮大。
四是规划和发展果桑、果酒产业, 依托新苗等乡镇的资源优势和基础, 打造万亩果桑基地, 为果桑红酒的生产提供充足的货源;依托千年绸都第一坊酒业有限公司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促使快速发展壮大;同时积极开发果桑饮料。
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3
关键词:凤城;蚕业;回顾;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24-1
1凤城市20年蚕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1科技兴蚕效果明显
中国现代柞蚕科学研究的中心和世界野蚕研究中心———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坐落于我市,为蚕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20年来我市完成的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0多项,撰写论文100多篇。举办各类蚕业科技培训班500多次,受训人员200多万人次,发放资料10万多份。凤城市柞蚕业科技贡献率已经超过60%,新成果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累计40多亿元。
1.2柞园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市的柞园总面积207万亩,由于区划的变更和对部分柞园实行封育,全市柞蚕场面积到2014年已减至150万亩。经过多年的改造,特别是对部分柞园实行补植,种植紫穗槐串带等生物措施和闸沟等工程措施,使全市柞蚕场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一类蚕场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35万亩增加到近100万亩,三类蚕场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近70万亩降到10万亩。近20年全市累计建设标准化柞园50多万亩。全市柞园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变,并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化,蚕农逐渐从传统养蚕方式步入生态放养之路。
1.3柞蚕产业链进一步紧密
整个柞蚕产业链包括柞蚕制种、放养、蚕茧储存、蚕茧缫丝、蚕蛹加工利用、柞蚕场更新薪材等。目前,我市已经有了一个较完备的产业链,在蚕茧加工上已经拥有7家企业,年可加工柞蚕茧2000吨左右,可生产柞蚕丝50吨,缫丝蛹1300吨,年加工生产蚕丝被5万床左右,余下的蚕茧大部分割茧卖鲜蛹。初步统计,全市柞蚕产业全部链条的产值已达10亿多元。
1.4致富效果明显增强
凤城市的蚕区农民常说“吃粮靠种田,花钱靠养蚕”,“种地带放蚕一年顶两年”。近年来,随着柞蚕丝价格上涨,柞蚕茧价格突破30元/公斤。蚕茧商贩的抢购,保证了蚕茧销售渠道畅通,交易时期短,充分证明蚕业属于典型的高效特色农业,2013年柞蚕茧价格最高达每公斤32元。白旗镇莫家村9组,2013年有20户放养秋柞蚕,总收入70多万元;爱阳镇邵家村4组有23户放养秋蚕,2013年总收入达100多万元,明显的致富效果大大激发了农民放养柞蚕的积极性。
1.5养蚕队伍不断壮大
凤城市柞蚕生产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市100%的镇(区、乡)、93%的村及88%的居民组都放养柞蚕,全市近2万户农民以放养柞蚕为生,懂得养蚕技术的农民近5万人。
1.6增值空间逐渐拓宽
柞蚕茧原料的充足供应,为柞蚕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柞蚕業的不断发展,柞蚕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养蚕不仅限于缫丝织绸,而且在食品、保健、医药、日化及农业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影响凤城市柞蚕业发展的因素
2.1柞园资源大幅度减少,对保持全国最大的柞蚕业基地不利
凤城市因三次重大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公益林建设,现仅有150万亩,全市有1.4万农户不能养蚕,每年农民养蚕收入减少近3亿元,对发展我市特色产业和保持全国最大的柞蚕生产基地不利。
2.2部分农民养蚕采取掠夺式经营,影响了我市柞蚕场生态环境
为了多产蚕茧,蚕农增加投种量,使蚕场超出了担蚕能力,造成了掠夺式经营的局面。同时,由于连年过度放养柞蚕,使柞园得不到休养生息,也影响了柞园的使用功能和生态效益。
2.3柞园建设投入匮乏,制约了柞蚕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经调查:凤城市每年用于森林管护、建设等各级财政部门投入的资金3000万元左右。而占凤城市有林面积27%的柞园投入仅10万元左右,相当于投入凤城市林业建设资金的3.3‰。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农民建设柞园积极性不高,现有柞园内的30%左右空闲地被闲置,从而影响了农民增收和柞园生态环境改善。
3进一步巩固提升凤城市传统柞蚕业的建议
3.1合理规划山上资源,稳定现有柞蚕放养规模
建议针对全市柞蚕场资源进行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山上资源。根据凤城市农村实际,全市柞园面积应稳定在150万亩,同时,落实好蚕场的长期承包政策,让农民安心建设和管护蚕场,减少掠夺式经营的破坏行为。
3.2增加投入,加大柞园管理和建设力度
根据国家等生态保护相关政策,发展蚕业生产只能依靠现有柞园资源。建议对柞园采取造林补助政策,将森林植被恢复费反哺蚕业,蚕场质押贷款等用于柞园建设。各级蚕业主管部门应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最大限度提高柞园单位面积产茧量和郁闭度,达到柞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效果。
3.3扩大宣传、政策拉动、信贷保障,盘活现有蚕茧加工企业,实施柞蚕资源生物产品产业化工程
一是要广泛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客商到风城投资兴办蚕茧加工业;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减免税政策,盘活现有停产的蚕茧加工企业。同时挑选技术上已经成熟的“柞蚕雄蛾油”、“柞蚕胚胎精华素”、“媚灵丸”、“九如肝泰胶囊”、“雄(雌)蛾营养保健酒”、“柞蚕蛹虫草”等产品中的2~3种,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等形式进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实施柞蚕资源生物产品产业化工程,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整体行业产值与综合效益。通过多方努力,回归当初“丹东丝绸节”的壮观场面。
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4
蚕桑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一脉相承,丝绸之路的繁荣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奇迹。劳动密集型的蚕桑产业在现代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已然遇到了发展瓶颈。突破传统产业发展思路限制,建立现代蚕业发展新机制,已经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当前,蚕业专业合作社将单个规模较小的农户生产联合起来,是保持蚕桑产业一定规模的有效方法。但是,作为生产基本组织的家庭生产规模通过什么方式来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途径。
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家庭承包制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随后的“三农”问题中被强化,现在基本明确的是要保持在30年不变基础上的长期不变。但是,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较大的生产规模,需要专业化的农业生产,需要适应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而家庭承包制导致的土地分散零碎、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农村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现代化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新型主体。在2014年农业部发布的《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家庭农场定义为“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家庭农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家庭农场是促进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的有效抓手,是加快农业品牌化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土地规模流转,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家庭农场有利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进而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释放农业生产潜力;家庭农场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对于解决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有积极作用。
2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原则
2.1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发展家庭农场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自有土地与流转土地使用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家庭生产经营的相应规模。同时,国家严格限定不得改变农业用途,农业观光旅游等不能建设长期永久性的建筑设施。
2.2坚持自主经营
家庭农场以农户为主体,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家庭农场的产业发展,只能由家庭农场主自主选择,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能建议,不能强行干涉。家庭农场以农场主的血亲和姻亲关系形成的家庭成员为主,可以临时雇工,但一般不超过家庭人口数量。
2.3坚持适度规模
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产业规模、经营规模等,要与农场经营者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相适应。不能贪大求洋,不主张负债经营。对于不同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包括蔬菜、果树、蚕桑、烟草等)、牧、渔等生产门类,采用适合产业特点的生产规模,不能一刀切。
2.4坚持因地制宜
围绕当地主导优势产业和各地区域性特色产业,政府主管部门应从各地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家庭农场发展,不能急于求成甚至拔苗助长。四川蚕桑产业应借助省政府建立现代蚕业基地的机会,积极推动现代蚕业家庭农场的建立和发展。
3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
目前,我国还没有较为明确、统一的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家庭农场进行了一些认定,大致有以下内容。
3.1经工商注册登记具备法人资格,可独立进行经济活动
家庭农场具备法人资格,不同于农业大户等自然人,《意见》也规定“依照自愿原则,家庭农场可自主决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以取得相应市场主体资格”。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对家庭农场进行单独的规范。因此家庭农场的登记类型也没有单独的“家庭农场法人”。在实际情况中,家庭农场可以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普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四类主体之一。从目前各地执行来看,大多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少量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几乎没有登记为“普通合伙企业”的。
3.2家庭农场主的身份要求
从家庭农场经营者身份来说,一般要求有当地农村户籍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户农村居民。因为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客观要求家庭农场经营者具有相应的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具有商品农产品生产能力。
家庭农场要求以通过血缘和婚姻关系形成的家庭成员为主要经营者、管理者,可以聘请少量雇工从事临时的、集中的劳务。家庭农场种养规模应与家庭主要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经营规模与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适度规模与当地确定的规模经营水准一致。
3.3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家庭农场要正常运转,应准备必要的流动资金。部分地区规定一般不低于10万元。同时,一些地方为规范家庭农场,要求示范性家庭农场的经营活动有比较完整的财务收支记录,要体现对其他农户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的示范带动作用。
3.4家庭收入应以农业收入为主
家庭农场要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开支和必要的生产支出,要求有必要的收入保证,主要通过农业收入渠道获得。但具体多少金额或者多少比例并不一定。在目前的探索过程中,一些地方规定农业净收入应占家庭农场总收益的80%以上。但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应该能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这样的家庭农场由于收入得到保障,才能够长期持续的发展。
3.5经营规模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并相对稳定,流转农村土地的租赁期或承包期在5年以上
我国的土地政策决定了家庭农场的生产规模极易受到土地因素的制约。家庭农场只能通过租赁、转包等形式流转才能保证一定的土地规模。土地流转的闲置长短关系到家庭农场是否能够长期、持续地办下去。所以一些地方对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最低期限制定了一些规则。
4现代蚕业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
4.1完善家庭农场的登记政策
4.1.1家庭农场可以实行单独的法人登记。目前的家庭农场,没有独立的法人登记种类,不容易与其他的“个体经营户”、“个人独资企业”等区分开。在获得政府有关扶持时,不易区分。工商行政部门可以考虑设立单独的“家庭农场”登记类型,国家有关的扶持、优惠政策与措施能够更有针对性。
4.1.2示范性家庭农场桑园面积应达到30亩,土地承包或流转期限≥10年,年养蚕60张,具备相应的蚕房基础设施。家庭农场的生产规模应根据家庭经营的年收入来进行规定,例如建议一年10万元以上的家庭收入。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家庭农场经营的桑园面积进行规定,这样利于维持蚕桑产业发展。但各地应有所区别。例如广西,由于养殖热带多化性血缘的蚕品种,亩桑产茧量比二化性蚕品种饲养区域高1倍左右,因此,桑园面积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但年养蚕量还是应该达到60张以上,这样家庭蚕桑产业年收入能够达到10万元以上。
发展涉桑产业的其他类型家庭农场,桑园面积等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例如发展桑园观光旅游的,桑园面积应大于10亩,并具备相应的餐饮设施、停车场地等。发展桑茶园的,可以参照一般茶园农场的建设标准,桑园面积可以规定在30亩以上。发展果桑园的,桑园面积在30亩以上。
4.1.3具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机械化生产设施和条件。蚕桑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较高,因此蚕桑生产的家庭个体规模扩张速度远远落后于其它涉农产业。发展家庭农场,提高机械化水平是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重点方向。可以由家庭农场自身配备,也可以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满足发展需求。而家庭农场的发展也将促进蚕桑产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4.2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通过优惠政策、财政项目、信贷与保险等金融支持措施扶持家庭农场发展
优先支持家庭农场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产销对接,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三品”认证,注册商标,承包荒地和休耕耕地。保障家庭农场生产设施用地及附属设施用地审批,享受各项涉农税费减免政策。财政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实施项目贷款财政贴息和财政性扶持补贴。
允许家庭农场以剩余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期限作为贷款的抵押担保,支持家庭农场以农业生产设备、宅基地使用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办理质押贷款。开发适合家庭农场的农业保险品种,并推动实施保险费财政补贴。整合项目资金,积极推动现代蚕业家庭农场优先承担实施农机补贴、新能源沼气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治、农村道路建设、粮油高产创建、畜牧养殖标准化、养殖渔船补贴、农业技术推广和试验等项目。
4.3积极发展蚕桑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4.3.1桑园病虫害防控。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动蚕桑病虫害统防统消工作,协调蚕桑生产用药与其它涉农生产用药的冲突,避免重大农药灾害事故发生。探索无公害无污染病虫害防控体系技术。通过桑园栽培技术管理、合理的间套作等方式减轻桑园病虫害的发生。
4.3.2加强人才培养服务工作。蚕业家庭农场对蚕桑生产和经营人才的要求较高,依靠现有的蚕桑生产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人才加入蚕桑产业,特别是吸引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回归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培养复合型的家庭农场经营人才。示范性家庭农场主要家庭成员至少应有一名高中或中职毕业生。有关科研机构、主管部门可以建立“家庭农场农技顾问”等,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品种等方面的及时服务。
4.3.3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部分专业业务实施外包。支持和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提供蚕种桑苗、配送、植保、收获、运输等农机作业,病虫害与养蚕环境统防统治,依托建立蚕桑病虫害群防群治体系、综合利用的初级产品与半成品的加工、烘干、包装、配送、产品质量检验等。
4.4完善现代科技研发与服务体系,提供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4.4.1积极研发适应农场生产规模的新机具、新技术、新品种。大规模的桑园生产,必须要配套省力化高效养蚕技术、桑园的轻简化栽培与管理措施。比如桑园省力化剪伐机使用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桑树品种和栽培措施;桑叶采摘方法的改进与机器辅助;桑叶快速清洁技术与清洗机具;小蚕自动化饲育设备、大蚕的省力化饲育设备、自动上蔟的蚕药与蔟具。
4.4.2建立体系完善、反应灵敏、迅速高效的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家庭农场对体系完善、反应灵敏、迅速高效的现代蚕桑产业专家体系和技术服务队伍(专家大院、技术培训团队、技术咨询团队、信息服务平台)有较高的要求。在原有的蚕桑站等服务机构服务职能越来越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的情况下,要优先考虑通过蚕桑产业相关的科研机构、院校、信息服务中心等机构来顶补生产和经营的空白。
4.4.3建立和完善蚕桑产业重大事件预警与反应机制。作为专业化的生产,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很高,一旦发生较大的意外事件,可能会对家庭农场的稳定经营甚至生存造成致命影响,家庭农场对产业发展的技术风险、自然灾害以及市场风险都更为敏感。因此,有关部门应建立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与反应机制,重大病虫害事故的防范、预警与反应机制。首先,应从技术层面上降低蚕农的生产风险,其次及时分析蚕桑产业的重要形势变化,特别是蚕茧价格等与蚕农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信息。
4.5积极开展现代蚕业与家庭农场的软科学研究
4.5.1推动家庭农场积极融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成为合作社成员,在家庭个体规模扩大的同时,注重整个区域内的产业市场规模扩大,推动蚕桑产业做大做强。家庭农场加入,可共享合作社的信息、销售、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以及社会化服务。
通过家庭农场的专业化发展,合作社的总体规模可以扩大。而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数量增加,不仅可以使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得到扩大,而且增强了抵御市场冲击的风险能力。专业化生产的家庭农场,对生产的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更为敏锐,参与产品市场价格谈判的动力增强,也可以促进合作社各种功能的拓展,促进合作社的顺利发展。
单个家庭农场注重专业化发展,但一定区域内的家庭农场,可以注重多元化发展。不同的家庭农场,通过在蚕桑产业较长的产业链条中的某一环节专业发展,形成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不同种类的家庭农场在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后,不仅为合作社发展带来量的变化,还推动合作社发展质的提高。
4.5.2探索家庭农场的适宜规模与相应技术、经营管理新模式。家庭农场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必须要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实际。蚕桑产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省力化养蚕技术与桑园轻简化栽培技术研发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较多。专业化发展的家庭农场以家庭主要劳动力为主,必须考虑自身的劳动力条件,确定合理的农场雇工人数。在适宜的劳动力条件基础上来考虑家庭农场适宜生产规模与发展条件。并研究如何在劳动条件改善的情况下,逐步扩大适宜的生产规模。这些条件变化会影响到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策略选择。
4.5.3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推动与支撑措施、效果和模式创新。社会服务组织的推动与支撑,是家庭农场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专业化的家庭农场生产,必然是一些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通过外包等多种形式,由专业化生产、经营和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承担。比如养蚕环境统防统消,由家庭农场自行承担的话,成本太高,对劳动力的要求也很紧迫。交由专业化的环境消毒机构(也可以是专门承担此项服务的家庭农场)就可以在人力、机具、技术等方面得到优化。探讨和研究不同的社会化组织模式,如何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来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不仅对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家庭农场的发展也有现实意义。
4.6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6.1商品的市场定位与选择。传统的蚕桑产业,主要产品就是国家专营的蚕茧产品,这样的发展路线,使蚕桑产业的发展对单一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偏高,对单一市场价格波动的反应较为敏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专业化的家庭农场发展就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市场参与程度的提升,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程度提高,蚕桑产业的产出品开始多元化,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现代蚕业家庭农场的发展,对商品的市场定位与选择,要坚持个体家庭农场专业化发展,也要坚持产业发展整体上的多元化。既要坚持发展专业生产蚕茧产品的家庭农场,也要发展部分以桑产品为主的家庭农场以及农业观光旅游类的家庭农场,还可以发展集成多种发展方向的现代家庭农场,比如建设带有休闲、观光设施的桑茶园、果桑园等。
4.6.2树立品牌意识。专业化的家庭农场,生产的主要农产品是需要进入市场销售的,生产品质较为优异的农产品就必须要考虑产品商标等知识产权。传统的蚕茧类初产品对商标的需求几乎没有,现在必须重视起来,并与蚕茧优质优价紧密结合起来,使优质的蚕茧能够创品牌,求发展。
现代蚕业家庭农场的一些产品,特别是以食用、药用以及养生保健类用途为主的蚕桑产品,还要“三品一标”认证,例如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等。这些工作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承头来做,也可以交由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者他们的联合机构来做。
4.6.3推行标准化生产。在树立品牌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制定产品的标准以及相应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在蚕茧生产上,必须通过较为严格的栽桑养蚕技术措施、优良蔟具使用等,改变原有的不利于蚕茧质量提升的行为,规范蚕农措施,生产优质的蚕茧。这也是建立品牌营销必备的条件之一。
摘要:在简述家庭农场发展的历史背景、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我国各地认定家庭农场的条件。进而提出了现代蚕业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措施:完善家庭农场的登记政策;配套政府主管部门的优惠政策、财政项目、信贷与保险等金融支持措施;积极发展蚕桑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现代科技研发体系;积极开展现代蚕业与家庭农场的软科学研究;有效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凉山州现代蚕业发展成效与做法 篇5
1 主要成效
1. 1 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坚持茧丝生产和桑椹生产并重, 积极发展金沙江、安宁河流域优势蚕区, 着力发展重点县市、基地乡 ( 镇) 、专业村社和养蚕大户。全州现有桑园面积27666. 7hm2 ( 合41. 5万亩) , 其中 “6215 ” 粮经复合种植桑园6666. 7hm2 ( 合10 万亩) , 果叶兼用桑园1333. 3hm2 ( 合2 万亩) , 形成了以会东、宁南等7个主产县市为主体, 大崇、华弹等56 个基地乡 ( 镇) , 大花、碧窝等110 个重点村, 1000 余个蚕业家庭农场, 2 万户种养大户为支撑的蚕桑茧丝产业发展格局。2014 年生产优质蚕茧2. 5 万t ( 合50万担) 、优质桑椹10443t, 今年生产桑椹15340t, 预计蚕茧产量可达2. 575 万t ( 合51. 5 万担) , 成为全省最大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全国最大的优质果桑生产基地。
1. 2 蚕农收入持续增加。充分发挥 “6215 ” 粮经复合种植和 “果叶兼用” 桑园的支撑作用, 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严格实行鲜茧保护价格政策, 蚕业效益大幅提升, 蚕农收入持续增加。2014 年, 全州蚕桑和茧丝综合产值达到35. 58 亿元, 其中蚕农茧款和桑椹收入达到9. 52 亿元。宁南县葫芦口镇张庆福养蚕收入39. 6 万元, 德昌县桑椹收入5万元以上的达到265 户, 其中王所乡车向平桑椹收入14. 6 万元。今年, 我州蚕桑和茧丝综合产值可达38. 5 亿元, 蚕农茧款和桑椹现金收入可达10 亿元, 蚕桑茧丝产业已成为我州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1. 3 蚕种生产量质双升。切实加强蚕种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市场管理, 新建了设施设备一流的蚕种冷库, 蚕种检验检疫通过了省级机构考核和计量双认证, 2014 年全州生产一代杂交种102 万张, 冷藏加工81. 9 万张, 完成蚕种检验检疫1667 批260 万张, 出具检验检疫报告48 份, 蚕种检验检疫合格率和检测报告准确率达到100% 。今年, 蚕种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蚕种质量稳步提高, 检验检疫工作扎实推进, 蚕种冷库安全运行, 全州蚕种生产稳定, 供应充裕, 质量保障。
1. 4 发展模式取得突破。积极探索创新桑园栽培模式和蚕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 建立健全了蚕业发展的利益链接、生产经营、考核激励、管理服务四大机制, 大力推广 “6215”、 “果叶兼用”等粮经复合种植模式, 扎实推进大棚养蚕、多批养蚕和省力化、优质化、集约化、专业化养蚕, 着力培育养蚕大户和蚕业家庭农场。全州培育种养大户21517 户, 其中登记注册蚕业家庭农场1020 个。种养模式和发展机制的创新, 大幅提高了亩桑综合效益, 对于稳定产业基础, 推进传统蚕业向省力化、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蚕桑产业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产业地位和发展前景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的大背景下, 我州蚕桑茧丝产业仍然能逆势前行, 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产业发展的定位不动摇; 始终坚持实施稳定的蚕业产业政策; 始终坚持把维护广大蚕农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始终坚持探索和创新种养模式和发展机制; 始终坚持区域协作和维护良好的蚕业生产和蚕茧收购秩序, 上下合力推进蚕桑茧丝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2 主要做法
回顾近年来的蚕业发展, 我州着力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 1 推进基地建设, 壮大产业规模
一是依托蚕桑茧丝产业项目建基地。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好机遇, 积极争取国家、省州蚕桑茧丝产业项目资金, 大力推进 “6215”、“果叶兼用” 桑园建设和桑园灌溉渠系、作业道路、新型养蚕大棚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年来, 全州新建优质桑园72200 亩, 新建养蚕大棚213间、28921m2, 新建和技改小蚕共育室1573 间, 新建桑园灌溉渠系136. 06km、作业道路107. 25 km。蚕桑产业项目的实施大幅提升了蚕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 推进了优质蚕桑基地由山上向山下转移、分散向集中转移、低效向高效转移的快速转变, 进一步夯实了蚕桑茧丝产业的发展基础。
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建基地。基地建设的稳步推进, 主要得益于龙头企业对生产发展的投入, 带动了农民栽桑养蚕积极性, 茧丝龙头企业从育苗栽桑到养蚕产茧、从桑水桑路到大小蚕房建设、从桑园管护到病虫害统防、从蚕种到蚕需物资, 做到了全程投入、环环补助, 充分发挥了产业发展的服务和带动作用。今年, 面对茧丝价格持续低迷, 茧丝市场持续疲软的严峻形势, 我州茧丝龙头企业坚持实行稳定的鲜茧收购价格政策, 切实履行了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前三季鲜茧收购均价达到36. 00 元/kg, 茧丝企业虽然不同程度出现了经营亏损, 但保护了蚕农利益, 稳定了蚕农这个最重要的产业发展基础, 掀起了新一轮的蚕桑产业发展热潮。
三是依托重点乡镇建基地。凉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环境, 导致桑树分布广、坡地桑园多、养蚕户零星分散,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蚕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我们破解传统蚕业发展瓶颈, 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集聚发展, 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路子, 着力发展产业基础较好、产业潜力较大、产业优势明显的基地乡 ( 镇) 和重点村社, 成功打造出了会东、宁南、德昌3 个省级蚕桑基地建设重点县, 华弹、大崇、永郎等12 个亩产值超万元, 总产值超亿元的省级现代农业 ( 蚕业) 万亩示范区, 基地乡 ( 镇) 的蚕茧产量占全州蚕茧产量的85% 以上, 成为我州蚕桑茧丝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 2 狠抓科技兴蚕, 提升产业水平
全州上下狠抓科技兴桑、兴蚕措施落实, 加大省工、省力、优质化蚕业科技推广力度, 推进了蚕业标准化生产, 提升了蚕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大力推广多批次养蚕、大棚养蚕及自动上蔟等省工、省力化养蚕技术和省力化机械, 最大限度地降低蚕农劳作强度, 增加蚕农养蚕收入, 巩固和提振蚕农养蚕信心。
二是全面推广 “6215” 间作套种桑园和 “果叶兼用” 桑园栽培模式, 不断引导蚕农走桑园立体种植、循环发展路子, 宁南、会东、德昌等县部分蚕区蚕农亩桑现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对增大土地产出、增加蚕农收入、稳定产业基础、抵御市场风险、实现粮经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制定发布并认真组织实施了 《凉山州桑蚕饲育技术规程》 等6 个农业地方标准, 狠抓“五化六配套”技术措施落实, 强力推进蚕业标准化生产。全州小蚕共育面达到100% , 纸板方格蔟推广使用面达95% 以上, 省力化蚕台推广使用面达85% 以上, 蚕茧仪评收购实现全覆盖, 养蚕单产、蚕茧质量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四是建立和完善基层蚕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全面推行企业带产业, 共育户带农户的联动机制, 实施统一订种、统一催青、统一共育、统一培训、统一消毒防病、统一物资供应、统一蚕茧收购的“七统一”管理服务制度, 蚕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落到实处。
2. 3 打造特色品牌, 增强竞争优势
牢固树立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的思想, 围绕市场需求发展蚕业, 围绕特色培育品牌, 依托凉山茧丝质量优势, 积极推进凉山茧丝品牌建设, “凉山桑蚕茧”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被评为四川省20 大区域公共品牌。宁南县 “南丝路” 牌蚕茧获中国驰名商标, 被评为四川省50 大老百姓喜爱品牌, “南丝路”牌生丝和 “芬柔”牌蚕丝被先后获四川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2013 年以来, 我州及宁南县、德昌县先后被中国丝绸协会、中国蚕学会批准命名为 “中国茧丝之都”, “中国蚕桑之乡”, “中国果桑之乡”, 凉山蚕业、凉山茧丝、凉山桑椹的品牌优势正在显现。
2. 4 加强区域协作, 维护经营秩序
凉山地处川滇结合部, 经营秩序的好坏关系到蚕农切身利益、关系到产业健康发展。多年来, 我们坚持稳定产业基础, 增加蚕农收入, 促进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蚕业协会的协调服务作用, 建立了独具特色的 “8 + 1” 区域协调机制, 通过定期召开蚕茧收购和蚕种生产经营协调会议, 协调蚕茧收购和蚕种营销价格, 统一蚕茧定级和蚕种装盒标准, 制定约束自律机制, 做到了种养模式、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出库时间、收购价格、定级标准的相互统一, 维护了正常的蚕桑生产和蚕茧收购秩序, 有效地破解了茧价大起大落和 “蚕茧大战”对蚕业发展的冲击和危害, 从根本上保护了广大蚕农和经营企业的长远利益, 促进了川滇九县 ( 市) 蚕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可以说 “8 + 1”协调机制是川滇毗邻地区共同维护蚕桑生产、蚕茧收购秩序, 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大创举; 也是我州蚕桑茧丝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2. 5 加强质量监管, 促进蚕种业发展
我州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和农业部 《蚕种管理办法》, 狠抓原蚕基地建设, 强化蚕种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 蚕种生产顺利进行, 蚕种质量稳步提高。
一是加强蚕种生产管理。狠抓原蚕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强化防微措施落实, 建好基地、养好种茧, 努力提高制种系数, 确保蚕种生产顺利进行。
二是强化蚕种质量监督管理。在桑园管理、种茧饲养、制种各环节突出质量、狠抓蚕种质量, 在质量监督环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 认真开展检验检疫, 严把蚕种质量关, 确保用种安全。
三是加强蚕种冷库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和工作制度, 落实各岗位责任和技术规范, 严把蚕种冷藏加工质量关、蚕种出库关、安全生产关, 确保冷库安全运行。
2. 6 开发蚕桑资源, 延伸产业链条
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篇6
1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及分院基本情况
1.1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为一套人马, 是一家集蚕桑科学研究、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和蚕种质量管理等职能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专业机构;是亚热带蚕桑育种与种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 、农业部桑蚕遗传改良科学观测实验站等建设载体单位;是国家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亚热带桑树育种岗位、南宁综合试验站、广西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以及广西“八桂学者”依托单位[1]。现全院在职人员183人, 拥有11个专业研发团队,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6人, 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41人、中级职称54人。另外, 该院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等20名区内外相关科研院校知名专家为客座研究员。研发团队长期主攻亚热带蚕桑优良品种、亚热带种桑养蚕先进实用技术、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等, 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研发能力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广西蚕业科学院现拥有蚕桑品种选育室4 400 m2, 10万元以上设备有22套, 价值608.55万元;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72 hm2位于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内, 牧用型桑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36.67 hm2位于扶绥;保存桑树品种资源1 500份、家蚕品种资源400份、蓖麻蚕品种资源25份;拥有蚕种质量检验检疫实验室1 200 m2, 年检验蚕种量达600万张, 是全国蚕种检验量最大的实验室。
1.2 6个研究分院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6个分院挂牌成立来, 仍保持现有体制不变, 原有的人、财、物管理渠道和方式不变, 并在此基础上共建双方努力实现机制创新。一方面在管理人员配置上, 各分院领导班子以分院依托单位法人代表作为分院院长, 依托单位分管领导和所在市蚕业机构负责人等担任副院长, 同时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选派一名优秀中层领导挂职副院长, 参与分院的科研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在资金与物资投入上, 充分发挥各分院优势,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 以项目为纽带, 共同申报和承担实施科技项目和课题, 同时争取国家、自治区和所在地市有关部门的专项扶持,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共建研究分院, 有效统筹整合了广西的蚕桑科技资源, 增加专业研发队伍279人, 扩大试验示范用地395 hm2, 实现了“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 使广西蚕业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平台及研究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研发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 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成果转化得到进一步加快, 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2.1 柳州分院
位于柳州市柳北区, 依托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建立, 占地149.67 hm2, 科研生产用房1 540 m2,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4人, 高级职称9人, 中级职称17人。主要开展蚕桑产业应用技术研究、现代蚕业先进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家蚕新品种试验室鉴定、蚕桑良种繁育、蚕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培训等工作, 具备年产桑蚕一代杂交种15万张能力。
1.2.2 桂林分院
位于桂林市临桂区, 依托原桂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建立。2014年8月, 桂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并入桂林市农业科学院, 成为桂林市农业科学院蚕业技术研究所。用于桑蚕研究的试验示范基地有6.67 hm2 (渡头基地4 hm2、院本部2.67 hm2) , 建有公共实验室900 m2, 配备了近红外分析仪、PCR仪、生物显微镜等仪器197台 (套) 。其中科技人员9人, 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及以下5人。
1.2.3 贵港分院
位于贵港市港北区, 依托贵港市蚕种场建立, 拥有土地面积18.67 hm2, 科研生产用房18 000 m2, 配备各种科研仪器设备20台 (套) 。在编人员21人, 技术干部8人, 其中有本科学历4人, 大专及以下人员17人, 中级职称4人, 初级及以下17人。
1.2.4玉林分院
位于玉林市, 依托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建立, 拥有土地面积160 hm2, 科研生产用房30 000 m2, 配备各种科研仪器设备530台 (套) , 设备总价值200万元, 在编人员63人, 其中科技人员39人;高级职称3人, 中级职称16人, 初级及以下20人。
1.2.5 百色分院
位于百色市, 依托百色市蚕种场, 整合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科技人员共同建设。现有在职职工26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人, 高级职称1人, 中级职称9人。主要开展蚕桑良种繁育、优质茧基地建设、石漠化桑园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果桑综合开发示范、配套新技术推广和培训等工作, 具备年产桑蚕一代杂交种10万张能力。
1.2.6 河池分院
位于河池宜州市, 依托市河池市蚕业技术推广站 (河池市蚕种场) 建立, 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达2 000万元, 现有技术员23人, 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 农艺师4人, 助理农艺师8人, 具备年产桑蚕一代杂交种30万张能力。
2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及分院科技创新工作成效
2.1 狠抓蚕桑品种创新选育, 促进优良品种更新换代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在加强蚕桑品种选育的同时, 注重与河池、柳州、玉林、贵港分院合作开展蚕、桑新品种中试和鉴定试验, 其中河池、柳州、玉林分院承担省级家蚕实验室鉴定试验, 分院所辖的宜州、环江、鹿寨等县也承担省级家蚕农村鉴定试验和桑树新品种中试鉴定试验。两年来, 各分院积极对家蚕新品种雄蚕1号、雄蚕2号、华康2号、桂蚕N2、MN1、MN2和桑树新品种“桂桑5号”“桂桑6号”进行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试验, 为鉴定评价桑蚕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玉林分院开展家蚕夏秋用新品种选育, 继2013年育成“玉蚕一号”“玉蚕二号”后, 2015年又选育、组配出新品种“玉蚕三号”, 并进行实验室饲养鉴定[2,3]。2016年上半年在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玉林分院和柳州分院3个鉴定点鉴定, 下半年进行了广西区域试验。同时, 玉林分院还开展中日系原种组合14对, 四元一代杂交种组合21对的配合力测定, 调查实验室鉴定饲育成绩, 选配优良的杂交组合。
2.2 狠抓新品种繁育推广, 保障蚕农用种安全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注重加强与分院合作开展蚕桑新品种繁育研究及推广应用工作。通过合理选择新品种原蚕饲养基地, 配套科学的原蚕饲养及蚕种繁育技术, 使蚕种微粒子病得到有效控制, 蚕种质量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近两年来加大了深受蚕农欢迎的抗家蚕NPV病毒的亚热带夏秋新品种桂蚕N2的繁育力度, 通过采取合理措施, 按品种特性要求进行繁育。两年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及6个分院共繁育蚕种14万张, 占全区的60%, 确保了蚕农在夏秋高温季节用种需求。同时还加大了桂蚕系列高丝量品种的繁育力度,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及6个分院共繁育6万张, 占全区的20%。玉林分院还繁育推广“玉蚕一号”“玉蚕二号”新品种3万张,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和河池分院、柳州分院、玉林分院、百色分院、贵港分院、桂林分院注重其他优良蚕品种的繁育研究, 两年分别繁育家蚕一代杂交种25.4万张、54万张、37.3万张、27万张、8.2万张、11.9万张、0.55万张, 共计164.35万张, 占广西总量的27.3%, 为全区蚕种安全生产、足量供应做出了较大贡献。
百色分院、柳州分院、河池分院、桂林分院通过实施桑树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开展桑树良种繁育新技术研究, 育苗基地出圃桑树优良品种桂桑优12苗木合格率达95%, 共4 500万株, 可供扩种桑园面积666.67 hm2用种需求。
2.3 狠抓种养技术研发, 推进产业省力节本增效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与6个分院积极开展轻简省力、高产高质高效的种养技术和省力化机具研究开发, 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种养模式。一是开展种养技术研究。联合开展杂交桑高效育苗、桑园速生密植丰产栽培、小蚕共育、大蚕地面育、大蚕条桑育、方格蔟高效采茧等先进实用技术研究;与玉林分院联合开展1~2龄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试验, 为小蚕“工厂化饲养”在广西的推广掌握了第一手的数据;与河池、柳州、玉林、贵港分院合作加大蚕桑病虫害防控, 建立了12个流行性蚕桑病虫害普查监测点, 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 有效防止了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二是加大了省力化机具的研发和筛选。在贵港分院引进育蚕恒温湿机、桑园病虫害防治机械。在河池分院建立方格蔟自动上蔟示范点3个, 筛选推广示范新型设备15套, 使得平均劳动效率提高1.5倍;示范推广轨道式省力喂蚕装置15套, 平均张种节约劳动力1.2个工;研发筛选桑园剪伐工具有2种, “圆盘桑树伐条机”比“手工刀”平均劳动工效提高3倍以上, “高效大力桑剪”桑枝剪伐平均每667 m2省工0.27个。此外, 河池、柳州、贵港等分院还引进试验示范新型小蚕共育框和新型空气能烘茧机等, 自主研发了“蚕蛾自动排尿机”“蛾毛收集机”“新型产卵板”等一系列蚕桑良种繁育自动化、机械化技术和设备。三是在河池分院开展省工省力化规模化集约化养蚕技术研究。经过试验, 成功总结出省力化技术、桑叶贮藏技术及综合管理于一体的养蚕模式, 探索出了一条“工厂化养蚕”的技术路线, 养蚕效益提高了20%以上。
2.4 狠抓示范基地建设, 确保良种良法应用到位
两年来, 注重加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在基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 通过抓示范样板建设, 辐射带动当地蚕桑生产朝高产高质高效方向发展。一是利用自治区财政支农补助, 在河池分院、百色分院实施桑蚕标准园示范项目建设, 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 摸索形成了一套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推广应用技术体系。二是在河池分院建立桑树新品种示范基地3.33 hm2, 主要有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粤桑系列、农桑系列、果桑系列等品种, 通过采用桑园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使得基地桑园综合效益提高20%以上;建立了桑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和蚕茧优质高产示范基地1个, 种植“桂桑优”系列面积12 hm2、“农桑”系列面积3.33 hm2, 从桑园的种植管护、饲养、蔟中营茧等技术都高标准、严要求, 基地单张产茧量39.2 kg, 每667 m2桑产茧量达到199.5 kg, 且茧质量较好。三是开展桑树生态性功能研究, 与百色分院在凌云、那坡、靖西、平果建立了4个1 000 hm2的基地, 开展亚热带石漠化桑园丰产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推广应用, 并在德保、平果、靖西建立基地开展矿区复垦地种桑养蚕试验研究。
2.5 狠抓资源多元化应用研究, 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在抓好传统种桑养蚕研发的同时, 注重抓好蚕桑资源循环应用的研究, 主要抓好桑枝食用菌、蚕沙、蚕丝被和桑果、桑叶食品等研发。一是河池、柳州、贵港分院建立了桑枝栽培食用菌研究和示范点, 开展菌种筛选和栽培技术研究, 初步形成了“桑—蚕—菇”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二是在贵港、河池分院实施无害化处理示范项目, 通过无害化处理后直接还田、生产有机肥或利用生物技术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三是桂林、玉林、河池分院开展桑果酒系列试验, 成功生产了桑果蒸馏酒、桑果干红等, 开展嫩桑叶鲜食, 利用桑叶开发桑叶粉、面条、馒头、豆腐等, 并推进果桑采摘与休闲农业相结合, 拓展了产业多元化开发的路径;四是在河池、贵港、玉林、百色分院开展蚕丝被生产技术研究, 生产的蚕丝被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五是在河池分院开展核桃园套种果桑、桑园套种红薯等研究。另外玉林分院等在桑园套养鸡鸭等方面均取得了成功。
2.6 积极争取各方支持, 保障科研开发经费
两年来, 主要以项目为纽带, 多渠道争取资金, 统筹安排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厅、财政厅的项目资金和广西蚕桑产业创新团队资金以及各地的各种扶持资金, 开展研究工作。同时, 在生产资源方面, 以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为原则, 互通有无,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两年内, 申报自治区财政支农补助桑蚕标准园示范项目3项, 经费110万元;桑树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6项, 经费150万元;蚕种场建设项目资金130万元用于河池、玉林分院;广西蚕桑产业创新团队资金150万元。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为玉林、百色、桂林分院安排青年科技项目4项, 经费10万元, 用于开展矿区复垦地种桑养蚕试验示范、果桑品种的引进与对比、一种新型养蚕平台的研究与应用等研究。
此外, 柳州分院申报立项各级桑蚕及其它行业的项目5项。其中, 自治区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2项, 获项目经费共122万元。多渠道筹集为开展多元化研究提供资金保障。
2.7 狠抓科研团队建设, 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及分院非常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精心组织科技人员学习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和技术培训。分院成立以来, 多次组织座谈会研究讨论发展方向。一是组织召开了分院工作会议和座谈会, 邀请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自治区农业厅科教处处长陈明伟对分院工作做具体指导;二是邀请分院30多人次参加广西蚕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讨会、广西蚕桑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 选送分院50多人次参加了2015年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应用高级研修班、2016年西南大学广西现代农业 (蚕桑技术) 高级研修班以及到重庆、江苏、浙江、广东、云南等地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三是邀请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区内外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广西桑蚕产业创新团队等专家到分院调研指导20多人次, 并与相关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机制;四是在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的同时, 注重人才的引进,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及分院两年中引进蚕桑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5人、本科生10人, 分院引进桑蚕专业人员5名, 进一步充实了科研队伍。
通过区市两级科研资源的整合与有效配置, 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形成。两年来,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及分院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共4项, 其中“超高产杂交桑高效繁育与速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应用”“广西高产优质高效养蚕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2个项目获2015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优质高效蚕业生产模式与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性别控制亚热带实用型雄蚕品种选育研究”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承担国家科技项目1项, 自治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1项、其它省部级科技项目课题15项;“家蚕与野外昆虫间微孢子虫交叉传染性及其传染机制”获得国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验收鉴定成果15项;发表论文98篇 (SCI收录论文1篇) ;制订地方标准5项, 获得专利授权13项 (发明专利4项) ;育成的亚热带型雄蚕新品种“桂蚕3号”“桂蚕4号”和桑树新品种“桂桑5号”“桂桑6号”, 4个品种均通过了广西省级审定。此外, 桂林分院完成的“一种水果蒸馏酒的生产线”项目, 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柳州分院完成市科技成果登记1项, 研究开发出制种生产过程蛾毛除尘设备样机1套、蚕蛹分选设备样机1套及相关成套技术, 推动柳州市蚕种制种工艺技术提高。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组织领导有待加强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与6分院依托单位分属区市两级, 人财物不便统一协调。分院发展定位仍不够明确, 管理上缺乏长期规划与谋划。同时, 分院工作一无资金、二无政策, 科技人员的研究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目前, 贵港、玉林、柳州、河池、百色5个分院的依托单位属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在维持日常办公、蚕种生产经营活动及发放职工基本福利的同时, 用于课题研究的经费相对不足。由于分院成立不久, 共建经费来源还未确定, 专项经费更是尚未落实。现有科研、生产的用地、用房相对不足, 科研基础薄弱。受限于科研设施、仪器设备、研究资金短缺等因素, 自主创新开发研究课题的能力不足, 目前只能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的区域性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
3.3 研发团队仍显不够
专业人才缺乏,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更为紧缺。科研队伍不稳定, 年轻技术人员流动性大, 人才面临断层。由于分院福利待遇较低, 出现了严重的“引进专业人才难, 留住专业人才更难”的问题,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不高, 发展后劲不足。
3.4 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由于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与分院依托单位分属不同法人, 主管单位也不同, 人事关系和工作经费来源不同, 工作性质及管理体制也不同。因此,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与各分院之间、分院与分院之间的合作机制还未通顺, 人才、资金、项目、科研成果等未能有效整合, 联合申报科技项目、课题, 不能得到有关部门的政策倾斜, 专项研发资金尚无着落, 直接影响到科研工作的推进。
4 下一步发展思路探讨
4.1 创新合作机制
整合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及各个分院的资源,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进一步创新机制, 以项目为纽带, 争取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 合作开展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及分院应进一步加大在科技创新、项目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经常性派出专家到各分院开展技术指导。同时, 加大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 力争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出好成果。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拓展提升方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4.2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研究与示范
针对广西蚕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及各区域蚕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继续组织开展轻简省力、高产高效的种养技术和省力化机具研究开发, 总结探索一套科学种养模式。同时加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辐射带动全区蚕桑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4.3 推进蚕桑种业体系建设
创新蚕桑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 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蚕桑优良新品种。加强蚕桑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与各分院共同开展新品种的繁育与示范推广工作。全面打造桂桑优、桑特优两大系列桑树品种品牌和桂蚕、壮蚕两大系列家蚕品种品牌, 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和集团化发展的现代蚕桑种业体系。同时, 加快广西现行蚕桑品种的更新换代, 确保蚕农用种安全。
4.4 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抓好利用桑枝、桑果、桑叶开发食用菌、桑果酒、桑果汁、桑叶茶、桑叶粉、桑叶菜等食品的研究开发, 抓好利用蚕蛹开发蚕蛹食品、蚕蛹虫草、蚕蛾酒, 茧丝开发蚕丝被、彩色内衣, 蚕沙生产沼气、有机肥等研究。同时进一步抓好桑的饲料用、食药用、生态用功能开发的研究, 为“立桑为业”在全区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由于6个分院科研开发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希望自治区农业厅、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各分院的指导和支持, 在部门预算中设置专项经费, 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同时, 指导支持各分院合作申报、实施省部级等高层次研发项目, 进一步提升分院团队人才队伍研发水平和综合素质。
摘要:总结了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6个分院成立以来科技创新工作成效和存在不足。分析认为分院成立以来, 在蚕桑品种选育、种养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 由于各分院的体制不同, 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经费不多、人员不足等问题。认为今后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及分院应该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 进一步整合资源, 创新合作机制, 实现资源共享, 继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共同推进蚕桑种业发展, 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等。
关键词:蚕桑,科研机构,资源整合,发展,广西
参考文献
[1]韦炳佩.广西蚕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广西蚕业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探索[J].广西蚕业, 2014, 51 (4) :42-46.
[2]姚福广, 商本庆, 黄庆槐, 等.夏秋用家蚕新品种玉蚕一号的育成[J].蚕业科学, 2016:42 (5) :926-930.
【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推荐阅读:
发展现状与对策08-28
察布查尔县奶业现状与发展对策06-02
韩城市粮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06-20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07-26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09-02
我国公路交通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10-12
泸水县工业经济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10-26
邕宁区林业经营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09-15
粤港科技服务业合作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