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发展(共10篇)
蚕业发展 篇1
专题简讯
乐至县生态蚕业科技园, 始建于2007年, 园区涉及童家镇五通村3、4、7、11四个社, 111户农户。园内桑园面积500亩, 常年养蚕户50户左右, 养蚕200张, 年平均单产37公斤, 产值约10万元。养蚕户户均养蚕4张, 户均茧款收入2000元。桑园综合产值3000元/亩以上。园内建培训中心及共育室一座, 占地300平方米, 年共育小蚕能力1200~1500张;桑树品比园一个, 有新桑品种16个;引进西南农业大学最新果叶兼用品种建果桑试验园一个, 约2亩;建开放式标准大蚕房35间。是资阳市唯一的蚕桑专业园区。
1 科技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1 科技园的指导思想
依托科研院所, 强力推进蚕桑科技“三大行动”;建设蚕桑新技术、新品种、新科技产品、新生产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基地和蚕业科技转化平台, 推动乐至县蚕业科技发展。
1.2 科技园的建设目标
亩桑养蚕5张以上;年养蚕单产40公斤以上;蚕茧上车率92%以上;桑园综合产值5000元/亩以上。
2 科技园的主要技术特点
2.1 桑园建设, 快速高效
2.1.1 桑园宽、窄行带状栽植。
科技园桑园栽植规格是:宽行1.7米, 窄行0.8米, 栽双行, 株距0.5米, 亩栽桑1000~1100株。设计年亩桑养蚕5张。其特点:一是宽窄行栽植,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便于管理;二是合理密植, 形成规模, 利于发展。
2.1.2“肥团育苗、薄膜覆盖、一步成园”。
3月中、下旬, 采用肥团育苗技术培育小苗, 5月上旬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实行座水、座肥移栽成园。园内新植桑园, 当年嫁接率达90%以上, 次年投产率达80%以上。
2.2 养蚕设施, 标准适用
2.2.1 标准化的小蚕专用共育室。
园区内修建标准小蚕共育室6间, 年共育小蚕能力1200~1500张。共育室采用自动电热升温、补湿设备, 使用专用蚕盒饲养小蚕。
2.2.2 开放式的标准专用大蚕房。
开放式标准专用大蚕房的标准是:长8米、宽4.5米、檐高3米、蚕房两边为开放式矮墙, 墙高0.8~1.0米、房顶为人字形两分水 (机制瓦) 、檐宽0.8~1米、室内蚕台两套 (分两边靠墙) 同时配套消毒池。其特点是:一是蚕室通风条件好, 解决了川东丘陵地区高温多湿的特殊气候对养蚕的严重影响;二是蚕室宽敞透风, 为省力化养蚕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三是蚕室规范标准, 便于消毒和养蚕操作。
2.2.3 统一的省力化蚕台。
蚕台标准是:蚕台架, 高1.8米, 离地一层60厘米, 以上层高50厘米, 蚕台内空1.4米, 每付3个蚕架, 每间蚕房2付蚕架。蚕台的规范使用提高了养蚕效率, 增加了户营规模, 催生了新的养蚕大户。
2.3 技术措施, 规范创新
2.3.1 改进收蚁方法, 保全基本头数。
即在点青时, 按需要分区定卵量, 进行称卵装袋, 装袋后进行黑暗保种, 促使孵化整齐。收蚁时直接打开纸袋感光, 待完全孵化后, 消毒、给桑、整座、定座、饲养。该方法好处是:一减少蚁体损伤;二蚁蚕头数充足。根据调查, 平均张种蚁蚕头数比普通布引收蚁多10.6%。
2.3.2 引进使用蚕桑机具。
蚕房消毒引进了洗车用高压电动喷雾器;共育室引进小蚕专用切桑机;桑园管理引进了省蚕研所开发的伐条机;还引进了移动式桑枝粉碎机。有效的提高了蚕桑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2.3.3 规范常规养蚕技术。一是蚕前实施专业队统一
消毒, 并增加用药量确保消毒效果。二是全面组织小蚕共育, 提高小蚕饲育质量。三是强化蚕体、蚕座消毒, 除配套药品外, 张种用鲜石灰30公斤以上。四是贯彻以蚕座面积为核心的稀蚕勤喂, 鲜桑饱食技术。五是实施上蔟自动化和方格蔟化。通过规范常规技术, 科技园养蚕水平和养蚕单产迅速提高。
2.4 技术服务, 合作社运作
2.4.1 合作社的服务职能。
一是统一组织小蚕共育;二是统一组织蚕前消毒;三是统一组织蚕用石灰供应;四是统一解决闲置桑树资源有效合理流转;五是统一组织栽桑、桑园管理、嫁接等专业技术队伍;六是统一安排试验、示范和综合开发项目。
2.4.2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三大行动”。
充分利用合作社的组织优势, 围绕科技园主导产业, 积极开展蚕桑科技大培训、蚕桑配套技术大示范、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大推广。努力提高科技服务到位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土地生产效率。
2.5 蚕桑产业综合开发
2.5.1 探索桑园套种。
桑园套种以黄豆、秋洋芋或半夏为主, 套种指数100%。黄豆亩产平均100公斤, 产值约300元, 秋洋芋亩产平均1000公斤, 产值1500~1600元, 两项套种可亩增效益1800~1900元。2008年园区共套种黄豆、秋洋芋300余亩, 农民增收50多万元。2009年上年园区内又种植半夏30余亩, 下年将种植200亩以上。
2.5.2 开发“桑园鸡”养殖。
2009年, 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 科技园开展了桑园养鸡试验。落实养鸡户6户, 桑园面积9亩, 投放鸡苗720只, 预计3个月左右出栏, 每只鸡纯利润可达20元左右。年养2~3批, 亩增收入3000元以上。
2.5.3 引进桑枝食用菌生产技术。
科技园与四川省蚕业研究所合作, 引进、开发桑枝食用菌—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该技术完全以桑枝 (桑木屑) 为培养料, 既可保护生态环境, 又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力, 对于稳定蚕桑产业基础, 延长产业链, 提高蚕桑产业综合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技术生产操作简便, 亩产可达1750~2000公斤, 亩产值可达10000~12000元, 一亩食用菌可利用二亩桑园的桑枝。该项目已进入前期准备, 2009年计划种植5~10亩。
2.5.4 蚕沙综合利用。
依托乐至县通世达生物有限公司, 开展蚕沙综合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 叶绿素市场价80~100万元/吨, 余料生产有机肥, 肥料市场价1700~2200元/吨。每吨蚕沙农民增收约1000元, 工业产值约3万多元。
2.6 试验示范, 储备科技
2.6.1 引进新桑品种。
科技园在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省蚕业研究所、三台县、安岳县等地, 引进嘉陵20号、果叶兼用、川826、川852、川7431、川7637、14-1、48-3、台98-1、鄂桑2号、丰田2号、丰田5号、丰田14号、丰田16号、湘7920、农桑14、育7-11等新桑品种17个。建桑树新品种品比园一个, 果桑试验园一个。同时择优进行了中试, 为全县桑树品种换代做好准备。
2.6.2 试验新蚕品种。
科技园2008、2009年, 分别在西南农业大学、省蚕研所、三台县、引进了渝蚕1号、川蚕18号、新萤×玉泉等三个新蚕品种, 进行了小区和中试。新品种在产茧量、抗病力、抗逆性、上车茧、上车率、茧层率、解舒率、单丝长、解舒丝长等方面均与现行品种“8”字号接近或略优。以新萤×玉泉综合性状最好。
3 科技园对乐至蚕业的推动作用
3.1 提升了乐至蚕业的整体形象
3.1.1 主要领导关注科技园发展。
省政府副省长钟勉、省政协副主席、省农业厅厅长、资阳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市政协、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技监局、市工商局等领导先后二十多次到科技园检查、指导工作, 并对科技园工作予以充分肯定。科技园已成为乐至特色农业的典范, 形成了乐至蚕桑品牌。
3.1.2 科研院所, 专家、教授指导科技园发展。
科技园的建设得到西南农业大学、省蚕业管理总站、省蚕研所、资阳市林业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指导。中科院、西南农业大学、省蚕业管理总站、省蚕研所、资阳市林业局等科研院所和业务主管单位的领导、专家亲临科技园指导, 并对科技园建设予以高度评价。极大的提升乐至蚕业在业内的知名度。
3.2 提高了乐至蚕业的科技水平
2.2.1强大的科技支撑。科技园与中国蚕业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省蚕业研究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科技园成为科研院所的试验基地和新技术转化平台。为乐至蚕业持续、健康发展, 储备了丰富的科技资源。
3.2.2 加速了蚕桑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园建立了完善的科研、生产、服务体系。是蚕桑新技术、新品种、新科技产品、新生产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基地。同时配备了较强的科技工作人员, 能将先进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应用。较好地引导全县蚕桑科技发展, 推动蚕业科技进步。
3.3 促进了全县蚕桑产业发展
蚕业科技园为乐至县蚕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桑园栽植模式。改进收蚁方法, 规范养蚕技术, 养蚕单产突破40公斤。全县蚕桑产业正向着规模、相对集中方向发展。
蚕业发展 篇2
我的家乡在重庆,又称“山城”、“雾都”。自小在山里长大,大山养育了我,我对大山也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热爱之情,上了大学,告别家乡,独自在外求学,夜深人静的时候,不时勾起对家乡的思念。大山养育了我,对我有恩,所以我不能忘怀了大山,我得做点什么,为大山,为山城人民做点什么。由此,我想到了毕业过后回家发展,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回家乡我能做点什么呢?我打算发展蚕业生产,带动一方百姓,充分利用农村的闲置劳动力、土地资源。我有这样的一种打算,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经过了一番认真分析的。
首先,从土地条件来讲,种桑树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当地的闲置土地。重庆之所以被称为“山城”,无可厚非是因为重庆山特别的多,大多数土地为山地,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农产品。再加上年轻劳动力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大部分山地闲置,而栽种桑树恰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重庆的气候湿润,温和,适合桑树的生长需求,栽种桑树不但可以把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还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其次,从人口结构的成分来看,发展蚕业生产可以发挥闲置劳动力的效用。重庆是一个农民工输出大省,绝大多数青年劳动力外出,只剩下老弱妇孺。而养蚕对劳动力的要求不高,不需要耗费太大的劳力,这一点恰恰符合了农村闲置劳动力的特点,能充分利用他们的劳动力,创造一定的财富,提高生活水平,也减轻了家庭负担,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养蚕是最适合不过的。
最后,政府政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而发展蚕业生产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符合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需求的,这为发展蚕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之,发展蚕业生产是个不错的选择,从各方面来讲也都是个可行的选择,那么要怎样来吧整个创业活动展开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于这方面我也有一些粗鄙的想法。
首先,展开这个活动可以说是从零开始的前期准备需要相当多的时间,需要农民的密切配合才行。由此,我们必须抓住政府这把宝剑,发动农民们种桑养蚕,给他们积极宣传种桑养蚕可以带来的好处,最好政府还能给一定的扶持。
其次,解决养蚕技术问题。农民们养蚕的经历很少,缺乏养蚕的技术和经历,需要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学习科学技术,给他们配额一定数量的技术指导员,帮助并指导他们把蚕养好,最终让他们取得收益,取得他们对政府对我们的信任。
这就是第一阶段的工作,发动农民群众养蚕,取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暂不涉及任何对产品的加工,只是把初级出售给有一定资历的企业,等时机成熟了,农民群众们充分信任我们了,养蚕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了,我们就希望能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由而取得更多的效益。在这个阶段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厂房、设备、技术等。这也是在第一个阶段中必须取得农民们充分信任的原因。我希望能从农民群众及政府那里得到一定程度的资金帮助,开一家属于乡村的合作企业,属于农民群众自己的企业,当然技术设备等是得从外面引入的。说白了,这个阶段其实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我暂且希望能从农民群众以及政府那里的到解决,当然了,如果这条路行不通我相信必然还有其他很多路可以走,不管怎样,如果做了,就会把它坚持到底。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鄙的设想,离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但因本人现阶段知识水平的限制,只能构想到这个水平,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完成我的设想,并希望能把它付诸实践。
蚕业发展 篇3
摘 要 2013年10-11月,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以蚕业技术推广为切入点,对蓬安县龙蚕镇的蚕业养殖现状进行了调查。但存在蚕业养殖推广专业人员不足,农技人员专业技能不高,农村养蚕劳动力缺乏,蚕业技术推广的传播内容与农户需求间还有差距等问题。通过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 蚕业;技术推广;现状调查;四川省蓬安县龙蚕镇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3
所谓农业推广,是把新的科学、技术、技能、信息等,通过试验、示范、培训等手段,传授、传播、传递给农民,去开发农民智力、改变农民行为,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结构,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发展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国外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比较深入。国外发达国家农技推广体系经过上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推广模式[2]。美国埃弗雷特.M.罗杰斯对农技推广流程和影响因素等都有了深入分析[3]。国内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也比较多,包括目前农业推广体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和措施等。然而国内对蚕业技术推广的研究比较少,陈佑伟认为四川蚕业普遍存在“公司+基地+农户”这种模式,有利于蚕业技术的推广、提高了蚕茧产量[4]。杨胜特针对贵州蚕业技术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府投入,健全蚕业技术服务机构等措施[5]。
南充是全国四大桑蚕基地之一,蓬安县是四川省优质蚕茧基地县,龙蚕镇更是以蚕业而得名,是蓬安县重要的养蚕基地,对于龙蚕镇蚕业技术推广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推广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蚕业养殖技术推广在龙蚕镇蚕业发展中的现状,探讨蚕业养殖技术推广新模式。
1 调查地点和方法
1.1 蓬安县龙蚕镇基本情况
龙蚕镇原会龙乡,地处蓬安县南大门,与蓬安县新园乡、南充市高坪区会龙镇、搽耳镇接壤,地理位置为106° 2143"E ,30°5256"N,幅员面积36 km2,实有耕地面积884.9 hm2,其中水田
492 hm2,旱地392.4 hm2。全镇辖16个行政村,141个社,4 619户,1.6万余人。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合多种植物种植。特别是蚕桑产业曾饮誉全川,早在1979年就荣获国务院的通令嘉奖,并在以后的20余a时间里,连年被中共南充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蚕桑基地乡镇”称号。
1.2 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整理和分析蓬安县农业技术推广在龙蚕镇蚕业养殖方面取得的成果。实地调查,对蓬安县蚕业局、龙蚕镇农业服务中心从事蚕业技术推广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乡镇蚕业技术推广组织所实施的具体对策和措施。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随机对龙蚕镇的100户蚕业养殖户进行问卷访问,调查他们对蚕业养殖技术传播者、传播内容了解和对传播效果等的满意程度,从而分析龙蚕镇的蚕业技术推广是否到位。
所有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均用excel。
2 调查结果
2.1 龙蚕镇蚕业养殖现状
2011年全镇有养蚕户3 800户,占总户数的82.27%,年养蚕量共计8 776张,年产茧36.2万公斤,年创收1 013.6万余元,人均收入603.54元,其中人均收入最高的村为大树沟村达891.06元,其次为金家沟村为838.98元,最少的为狮儿村和建设村,分别为490.59元和491.41元(见表1),2011年全镇蚕业收入占龙蚕镇牧业收入的36.7%。蚕业养殖为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2.2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推广现状
2.2.1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者现状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者为龙蚕镇农业服务中心和蓬安县蚕业局。
2.2.1.1 龙蚕镇农业服务中心
龙蚕镇农业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7名,其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4名,所占比例为57.1%,这4 人中中级农业专业职称人员2名,初级农业专业职称人员2名,他们均直接从事蚕业养殖技术推广工作。
2.2.1.2 蓬安县蚕业局
蓬安县蚕业局属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内设5个中层机构,共有人员17人。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全县桑蚕发展规划、蚕业技术的培训与推广、优质蚕种的供应等。直接从事蚕业养殖技术推广的是生产股和科教股,共有成员5名。县蚕业局从事蚕业养殖技术推广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为29.41%。
从人员配置上看,县蚕业局和镇农业服务中心与“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构成,应当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其比例应当不少于80%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7]。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少,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不高的现状。但作为蚕业养殖传统大县,为了有效地开展蚕业养殖工作,克服专业人员少的不足,2006年在龙蚕镇成立了蚕业合作社,由镇农业报务中心和县蚕业局直接指导。合作社2012年有社员283户,户平养蚕9.5张,户平茧款收入达到9 386元。累计流转桑园2 100亩,有效提升了蚕桑产业综合效益,使亩桑经济效益由原来2 000元左右增长到现在5 000元左右。它的成立有效推动了龙蚕镇蚕桑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稳步增收,为当地蚕业发展起着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2.2.2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内容
蚕业局通过举办科技之春宣传月、下派科技人员、举办培训会、发放培训资料等形式,进行蚕业养殖技术的推广。推广内容有:桑园管理、蚕病综合防治、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方格簇上蔟技术、桑树病虫害防治等。截止2012年,蚕业局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共计96期,培训人次110 000人次以上,印发各种技术资料68 000余份。通过培训,蚕农掌握了新的养蚕技术和方法,对蚕病的预防也有了较好认识,提高了蚕农栽桑养蚕的技术水平[6]。endprint
2.2.3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对象
从2010-2012年,龙蚕镇乡村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50.2%、49.2%和48.7%,乡村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21.1%、21.2%和22.1%,而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26.16%、25.4%和为23.6%(见表2),都高于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可见龙蚕镇老龄化人口多、乡村劳动力偏少,外出务工的人员多,农村劳动力分布不均。可喜的是,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比例在逐年减少,农业劳动力在增加,这样就有更多的劳动力在农村从事种养殖业,因而会使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对象增多,蚕业养殖才可能后继有人。
2.2.4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的调查采用问卷方式。问卷的主要内容:蚕业养殖传播者的知名度、传播渠道、传播效果及对传播内容的理解度和关注度。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87份。对问卷进行统计,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25%通过技术推广员、3%通过政府通告、31%通过亲戚朋友、33%通过宣传册、8%通过其他方式。可见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主要是以印刷媒介(宣传单宣传册)和言语媒介(人际传播)为主,而人际传播的比例占到了56%。调查发现人际关系网在一个系统的扩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因此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的运用是比较得当的。
2.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效果
通过对农户的调查发现,传播者通过各种渠道向传播对象宣传技术,受众对于传播内容也容易明白,但最终传播效果却是只有43%的农户表示会使用传播的技术。究其原因,在对传播内容关注情况方面,95%的农户会首先关注该技术带来的效益,对传播内容的关注度仅58%的人积极关注,这说明实际传播的内容与农户期望却有一定差距,所以传播效果不甚理想。
3 结果分析
存在的问题
龙蚕镇人口老龄化严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农村养蚕劳动力缺乏,且养蚕经济收益低于外出务工,龙蚕镇2011年村民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为7 000元左右,而养蚕的人均年收入却只有600元左右,且养蚕付出的劳动力成本远大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农户养蚕信心降低。据统计,龙蚕镇2011年蚕茧产量为36.2万kg,2012年产量为31.6万kg,减少了4.6万kg。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乡镇农技站(中心)普遍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不强、农技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在农业技术传播的过程中,推广力量薄弱,有效信息难以及时准确到达群众的现象。
作为传播者的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县蚕业局,传播的内容还与农户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导致农户对推广的蚕业养殖新技术、新方法关注度不高,使用不及时,未能很好的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龙蚕镇蚕业养殖发展对策
首先加大对养蚕业的政策扶持,为养蚕户发放免费蚕种,提供专业的养蚕工具,对部分缺乏资金的养蚕专业户提供资金帮扶;着重培养养蚕专业户,树立行业典范,选取养蚕意愿大、具有一定养蚕经验的农户重点培养,给予技术、政策上的扶持,帮助养蚕专业户提高技术,扩大养殖规模,提供资金扶持。从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农户投入到蚕业养殖中来。
其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技术推广人员:针对镇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技术不高的情况,镇政府通过联系市、县两级蚕业局或者高等院校蚕业养殖方面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或者讲座等方式,学习国内外蚕业养殖技术的经验,掌握先进的蚕业养殖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提高龙蚕镇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帮助农户更好的进行蚕业养殖,增强农户养蚕积极性。
第三,在进行技术传播过程中,创新传播模式,根据农户实际需求,改变传统的农技传播模式,强调农业技术对农户实际增收的影响,通过先效益后技术的方式取代过去一味强调技术本身的方式,促使蚕农主动了解技术的本身,自发接受技术。在进行技术推广的同时,作为传播者,首先要了解受众的需要,然后要把握受众的心理,这样针对受众需求而制定的传播内容才是最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邹国元.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57-58.
[2] 梁敏,杨德胜. 亚太国家农技推广模式比较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82-284.
[3]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6-49.
[4] 陈佑伟,王升华. 四川蚕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J].四川蚕业,2002,(2):9-13.
[5] 杨胜特,罗朝斌,王殿平,等. 贵州省蚕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11,10:145-148.
[6] 罗红柏.团结一心渡难关,艰苦创业谋发展——蓬安县蚕业局推进蚕桑产业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蚕学通讯,2005,25(2):55-57.
[7] 袁登荣.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8] 吕尚彬,朱彬. 基础传播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10:44-45.
[9] 赵成元.南部县蚕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9,(2):84-90.
[10] 席云虹,梁橘. 嘉陵蚕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四川蚕业,2009,(4):15-16.
[11] 张军.阆中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四川蚕业,2012,(3):45-47.
[12] 杜英武.重庆市蚕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8,(2):75-77.
[13] 黄启亮.宜昌市养殖技术推广的模式探讨[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2.2.3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对象
从2010-2012年,龙蚕镇乡村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50.2%、49.2%和48.7%,乡村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21.1%、21.2%和22.1%,而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26.16%、25.4%和为23.6%(见表2),都高于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可见龙蚕镇老龄化人口多、乡村劳动力偏少,外出务工的人员多,农村劳动力分布不均。可喜的是,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比例在逐年减少,农业劳动力在增加,这样就有更多的劳动力在农村从事种养殖业,因而会使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对象增多,蚕业养殖才可能后继有人。
2.2.4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的调查采用问卷方式。问卷的主要内容:蚕业养殖传播者的知名度、传播渠道、传播效果及对传播内容的理解度和关注度。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87份。对问卷进行统计,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25%通过技术推广员、3%通过政府通告、31%通过亲戚朋友、33%通过宣传册、8%通过其他方式。可见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主要是以印刷媒介(宣传单宣传册)和言语媒介(人际传播)为主,而人际传播的比例占到了56%。调查发现人际关系网在一个系统的扩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因此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的运用是比较得当的。
2.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效果
通过对农户的调查发现,传播者通过各种渠道向传播对象宣传技术,受众对于传播内容也容易明白,但最终传播效果却是只有43%的农户表示会使用传播的技术。究其原因,在对传播内容关注情况方面,95%的农户会首先关注该技术带来的效益,对传播内容的关注度仅58%的人积极关注,这说明实际传播的内容与农户期望却有一定差距,所以传播效果不甚理想。
3 结果分析
存在的问题
龙蚕镇人口老龄化严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农村养蚕劳动力缺乏,且养蚕经济收益低于外出务工,龙蚕镇2011年村民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为7 000元左右,而养蚕的人均年收入却只有600元左右,且养蚕付出的劳动力成本远大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农户养蚕信心降低。据统计,龙蚕镇2011年蚕茧产量为36.2万kg,2012年产量为31.6万kg,减少了4.6万kg。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乡镇农技站(中心)普遍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不强、农技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在农业技术传播的过程中,推广力量薄弱,有效信息难以及时准确到达群众的现象。
作为传播者的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县蚕业局,传播的内容还与农户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导致农户对推广的蚕业养殖新技术、新方法关注度不高,使用不及时,未能很好的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龙蚕镇蚕业养殖发展对策
首先加大对养蚕业的政策扶持,为养蚕户发放免费蚕种,提供专业的养蚕工具,对部分缺乏资金的养蚕专业户提供资金帮扶;着重培养养蚕专业户,树立行业典范,选取养蚕意愿大、具有一定养蚕经验的农户重点培养,给予技术、政策上的扶持,帮助养蚕专业户提高技术,扩大养殖规模,提供资金扶持。从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农户投入到蚕业养殖中来。
其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技术推广人员:针对镇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技术不高的情况,镇政府通过联系市、县两级蚕业局或者高等院校蚕业养殖方面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或者讲座等方式,学习国内外蚕业养殖技术的经验,掌握先进的蚕业养殖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提高龙蚕镇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帮助农户更好的进行蚕业养殖,增强农户养蚕积极性。
第三,在进行技术传播过程中,创新传播模式,根据农户实际需求,改变传统的农技传播模式,强调农业技术对农户实际增收的影响,通过先效益后技术的方式取代过去一味强调技术本身的方式,促使蚕农主动了解技术的本身,自发接受技术。在进行技术推广的同时,作为传播者,首先要了解受众的需要,然后要把握受众的心理,这样针对受众需求而制定的传播内容才是最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邹国元.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57-58.
[2] 梁敏,杨德胜. 亚太国家农技推广模式比较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82-284.
[3]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6-49.
[4] 陈佑伟,王升华. 四川蚕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J].四川蚕业,2002,(2):9-13.
[5] 杨胜特,罗朝斌,王殿平,等. 贵州省蚕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11,10:145-148.
[6] 罗红柏.团结一心渡难关,艰苦创业谋发展——蓬安县蚕业局推进蚕桑产业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蚕学通讯,2005,25(2):55-57.
[7] 袁登荣.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8] 吕尚彬,朱彬. 基础传播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10:44-45.
[9] 赵成元.南部县蚕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9,(2):84-90.
[10] 席云虹,梁橘. 嘉陵蚕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四川蚕业,2009,(4):15-16.
[11] 张军.阆中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四川蚕业,2012,(3):45-47.
[12] 杜英武.重庆市蚕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8,(2):75-77.
[13] 黄启亮.宜昌市养殖技术推广的模式探讨[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2.2.3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对象
从2010-2012年,龙蚕镇乡村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50.2%、49.2%和48.7%,乡村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21.1%、21.2%和22.1%,而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分别26.16%、25.4%和为23.6%(见表2),都高于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可见龙蚕镇老龄化人口多、乡村劳动力偏少,外出务工的人员多,农村劳动力分布不均。可喜的是,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比例在逐年减少,农业劳动力在增加,这样就有更多的劳动力在农村从事种养殖业,因而会使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对象增多,蚕业养殖才可能后继有人。
2.2.4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
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的调查采用问卷方式。问卷的主要内容:蚕业养殖传播者的知名度、传播渠道、传播效果及对传播内容的理解度和关注度。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87份。对问卷进行统计,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25%通过技术推广员、3%通过政府通告、31%通过亲戚朋友、33%通过宣传册、8%通过其他方式。可见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主要是以印刷媒介(宣传单宣传册)和言语媒介(人际传播)为主,而人际传播的比例占到了56%。调查发现人际关系网在一个系统的扩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因此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媒介的运用是比较得当的。
2.龙蚕镇蚕业养殖技术传播效果
通过对农户的调查发现,传播者通过各种渠道向传播对象宣传技术,受众对于传播内容也容易明白,但最终传播效果却是只有43%的农户表示会使用传播的技术。究其原因,在对传播内容关注情况方面,95%的农户会首先关注该技术带来的效益,对传播内容的关注度仅58%的人积极关注,这说明实际传播的内容与农户期望却有一定差距,所以传播效果不甚理想。
3 结果分析
存在的问题
龙蚕镇人口老龄化严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农村养蚕劳动力缺乏,且养蚕经济收益低于外出务工,龙蚕镇2011年村民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为7 000元左右,而养蚕的人均年收入却只有600元左右,且养蚕付出的劳动力成本远大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农户养蚕信心降低。据统计,龙蚕镇2011年蚕茧产量为36.2万kg,2012年产量为31.6万kg,减少了4.6万kg。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乡镇农技站(中心)普遍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不强、农技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在农业技术传播的过程中,推广力量薄弱,有效信息难以及时准确到达群众的现象。
作为传播者的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县蚕业局,传播的内容还与农户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导致农户对推广的蚕业养殖新技术、新方法关注度不高,使用不及时,未能很好的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龙蚕镇蚕业养殖发展对策
首先加大对养蚕业的政策扶持,为养蚕户发放免费蚕种,提供专业的养蚕工具,对部分缺乏资金的养蚕专业户提供资金帮扶;着重培养养蚕专业户,树立行业典范,选取养蚕意愿大、具有一定养蚕经验的农户重点培养,给予技术、政策上的扶持,帮助养蚕专业户提高技术,扩大养殖规模,提供资金扶持。从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农户投入到蚕业养殖中来。
其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技术推广人员:针对镇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技术不高的情况,镇政府通过联系市、县两级蚕业局或者高等院校蚕业养殖方面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或者讲座等方式,学习国内外蚕业养殖技术的经验,掌握先进的蚕业养殖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提高龙蚕镇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帮助农户更好的进行蚕业养殖,增强农户养蚕积极性。
第三,在进行技术传播过程中,创新传播模式,根据农户实际需求,改变传统的农技传播模式,强调农业技术对农户实际增收的影响,通过先效益后技术的方式取代过去一味强调技术本身的方式,促使蚕农主动了解技术的本身,自发接受技术。在进行技术推广的同时,作为传播者,首先要了解受众的需要,然后要把握受众的心理,这样针对受众需求而制定的传播内容才是最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邹国元.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57-58.
[2] 梁敏,杨德胜. 亚太国家农技推广模式比较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82-284.
[3]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6-49.
[4] 陈佑伟,王升华. 四川蚕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J].四川蚕业,2002,(2):9-13.
[5] 杨胜特,罗朝斌,王殿平,等. 贵州省蚕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11,10:145-148.
[6] 罗红柏.团结一心渡难关,艰苦创业谋发展——蓬安县蚕业局推进蚕桑产业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蚕学通讯,2005,25(2):55-57.
[7] 袁登荣.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8] 吕尚彬,朱彬. 基础传播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10:44-45.
[9] 赵成元.南部县蚕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9,(2):84-90.
[10] 席云虹,梁橘. 嘉陵蚕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四川蚕业,2009,(4):15-16.
[11] 张军.阆中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四川蚕业,2012,(3):45-47.
[12] 杜英武.重庆市蚕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8,(2):75-77.
[13] 黄启亮.宜昌市养殖技术推广的模式探讨[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
蚕业发展 篇4
上林县虽是广西桑蚕的主产县, 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笔者曾在上林县从事多年的桑蚕工作, 为深入挖掘桑蚕生产力, 通过深入调查, 结合工作实际, 对上林县蚕业发展的现状、做法及经验作简要分析和总结, 对上林县发展现代蚕业提出一些建议, 仅供参考。
1 上林县桑蚕业发展近况
1.1 生产现状
上林县桑蚕生产遍布全县11个乡镇, 养蚕村庄数为460个, 养蚕户数28 746户, 拥有10亩以上桑园农户数151个, 50亩以上连片桑园数353个, 其中年产鲜茧超万担的乡镇有巷贤、大丰、塘红、西燕、镇圩等。截止2013年, 全县累计种植桑园面积11.5万亩, 养蚕31.76万多张, 鲜茧产量约为1.12万多吨, 农民售茧收入4.6亿元。
1.2 缫丝企业发展现状
上林县充分利用蚕丝行业的现有资源,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对原有的缫丝加工企业通过收购、租赁等形式, 先后建设了上林中兴丝业有限公司、上林海润丝业有限公司、上林斯尔顿丝绸有限公司、上林金鑫丝业有限公司、上林县大染坊等龙头加工企业, 共有缫丝机组42组, 年加工干茧能力4 500t, 2013年共生产销售白厂丝1 192t, 产值逾4亿元, 上缴税收约1 010万元。各缫丝加工企业管理体制先进, 技术力量雄厚, 经营管理经验丰富, 自主品牌优势明显, 市场运作能力强。
1.3 桑蚕合作社发展情况
以服务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宗旨, 上林县组建了各类的农业专业合作社, 据统计, 目前上林县拥有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143个, 其中涉及桑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协会) 13个, 涉及农户766户。当年协会销售鲜茧12 837.3t, 销售额22 080万元。
2 主要经验及做法
2.1 政府高度重视, 政策提供保障
上林县紧紧抓住“东桑西移”的有利时机和茧丝绸产业发展的大好契机, 大力推进桑蚕产业的发展, 促使茧丝绸业成为全县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之一, 并采取有力措施, 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我县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
2.2 实施“技术兴农”, 创新蚕业发展
一是加大优质桑、蚕品种的繁育和推广, 提高蚕茧的单产和质量。近几年在桑蚕良种良法的选用和推广工作上, 加大支持力度, 利用“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向桑蚕产业扶持和发展。大力推广普及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农桑14号等高产桑品种的种植, 大力推广饲养两广二号、桂蚕1号和桂蚕2号等好养高产的蚕品种。
二是在养蚕技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 推行小蚕共育技术和方格蔟上蔟技术, 对提高养蚕的成活率和提高茧质, 增加蚕农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统计, 全县小蚕共育率达85%以上。
三是创新科学思路, 延伸桑蚕产业链。桑蚕的副产品资源丰富, 如何利用副资源为农民增收服务是全县农业工作的一个关键点。以延长上林县茧丝绸产业链为方向,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巷贤镇六联村留仙庄桑蚕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优势, 开展对废弃桑资源的利用, 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 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该庄拥有桑园面积1 200多亩, 每年都进行夏伐和秋伐, 全年桑杆总量达1 500多吨, 为栽培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以广西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作为基地的技术依托单位, 2008年底该合作社利用桑枝成功培育出毛木耳、凤尾菇等食用菌品种, 2009年该基地生产规模已达50万棒/年, 年产值将近100万元。2011年底上林县明珍源桑枝菌业有限公司在上林县明亮镇立项发展, 建设桑枝食用菌示范基地, 于2012年建成6 400余平方米的食用菌栽培大棚, 3 000余平方米的菌棒生产线大棚, 并于5月开始试产20万棒菌棒, 生产7万公斤秀珍菇, 产值达70万元, 试产成功。截止目前, 明珍源桑枝菌业有限公司生产食用菌已达350万棒。
四是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县政府、县蚕业办及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多级部门联合制动, 通过开办课程、下乡授课、举办培训班、科技入户等各种途径普及桑蚕科技知识, 突出重点抓培训, 提高广大蚕农科技文化素质, 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把理论联系实际, 切实提高蚕农的养蚕成绩。
2.3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 实现“双赢”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原动力, 农民要致富, 龙头企业带动是关键。产业基地农民为龙头企业提供必需的生产原料, 龙头企业为农民搭建了一个增收的平台, 龙头企业与产业共生存共发展, 实现了企业与农民“双赢”的目标。全县五大缫丝厂均与农民签订合同, 实行蚕茧保价收购制度, “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愈加紧密, 解决了蚕农产—供—销的后顾之忧。上林县坚持把龙头企业建设放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 加强领导, 科学规划, 对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 增加龙头企业的内在活力, 增加其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加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缫丝龙头企业, 促进现代桑蚕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2.4 推动桑蚕合作组织建设
通过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原则, 组建各种桑蚕合作组织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合作组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 (协会) +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合作社 (协会) +蚕农”等模式, 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力入股等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 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保障了蚕农的利益, 又减少市场风险, 让蚕农们在波涛汹涌的茧丝绸市场大潮中, 巩固发展桑蚕业的信心。桑蚕合作组织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桑蚕业稳步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存在的不足
生产集约化、规范化生产经营程度不高;种桑养蚕的科技含量不高, 没有实行严格的消毒防病措施, 科技意识淡薄, 对新技术新方法接受滞后;人才匮乏, 科技推广网络不全。上林县桑蚕专业本科毕业只有6人, 乡镇、村一级的蚕业推广网络没有得到建立与健全;蚕茧收购秩序混乱, 烘烤茧技术良莠不齐, 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桑园老化, 有待更新与改种。
4 发展现代蚕业建议
4.1 理清发展思路, 作好蚕业发展规划
要积极稳妥地扩大桑蚕业, 必须理清发展思路, 因势利导, 做好各种服务工作, 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桑园, 筹钱盖蚕房, 把种桑养蚕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 要重点培育一批“产品特色化、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的桑蚕生产基地乡镇、村 (屯) 和专业大户, 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
4.2 积极借鉴成功做法, 加大扶持力度
要加强桑蚕业的发展, 必须向更高的蚕业先进市县看齐, 积极借鉴宜州、柳州等地的先进经验措施、做法, 先进设备以及先进技术等, 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大政府政策倾斜, 加大扶持投入, 发掘、建设一批蚕桑生产示范户、典型户。政府要转变执政理念, 发展依靠群众, 规范桑蚕养殖、生产、销售制度, 加强执法管理, 推动蚕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丝绸加工龙头企业, 把蚕桑生产与缫丝、丝绸等初深加工及内外销售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4.3 巩固发展“三路”走, 构建稳定“三高”蚕业
4.3.1 走科技兴蚕之路, 推动桑蚕业向优质方向发展。
桑蚕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它的产业链较长, 涉及农、工、贸几个环节, 每个环节对科技的要求都很高, 县政府、县农业局、蚕业办等部门及乡镇政府要认真树立科技兴蚕的战略, 高度重视科技培训与良种良法推广工作, 大力推广普及小蚕共育技术、方格蔟上蔟管理技术与省力化养蚕技术, 加大桑蚕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 逐步使桑蚕业向优质方向发展。
4.3.2 走蚕业品牌之路。
品牌就是效益, 也是生产力, 当今是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的时代, 一个品牌能救活一个企业, 也能富裕一方百姓。据调查, 广西已经注册了许多蚕业品牌, 如“宜庆”、“叶茂”、“环宝”等品牌蚕种, “洛清江”品牌蚕茧和“晟容”、“桂花”牌等品牌生丝。各地的品牌蚕业已逐步兴起, 上林县要充分利用桑蚕的优势, 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蚕业, 结合“优茧工程”计划与方案, 实施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打造出蚕业品牌之路。
4.3.3 走桑蚕副资源再利用之路, 开拓创新增收渠道。
除了桑枝栽培食用菌产业以外, 上林县应积极寻找多种发展桑蚕副资源再利用途径, 千方百计壮大桑蚕业。
一是蚕沙堆沤发酵作肥料。种桑养蚕产生大量的蚕沙, 如果无序堆放, 既影响乡村清洁卫生, 又成为传染病菌的隐患。将蚕沙堆沤发酵作肥料用, 不仅能减少化学肥料的利用, 而且能促进作物的增产, 改良土壤, 保持土壤中性, 更加利于桑树的生长。根据试验, 蚕沙经过20d的开放式堆沤处理可基本达到有机肥的技术处理效果[2], 一亩桑园施放发酵好的蚕沙有机肥后, 可以节省复合肥约40~50kg, 节约成本100多元。按2013年计算, 全县全年的干蚕沙产量约31 000t, 养蚕产出的蚕沙可用于21万亩的水稻, 可增产稻谷1 322.3万公斤, 减少化肥投入成本约741.6万元。上林县应在各村屯集中建设一批简易蚕沙无害化处理室, 以消除蚕沙无序堆放引起蚕病等严重隐患。
二是桑园冬种绿肥。近年来, 该县西燕镇的蚕农利用灌溉条件较好的桑园种植各种绿肥, 获得良好的效果。种植绿肥的桑园可于翌年3月中旬将绿肥鲜草翻犁压青, 绿肥鲜草腐烂后分解出养分供桑树生长, 桑树长势旺, 叶片浓绿而肥厚, 桑园土壤保水抗旱能力也增强。据统计, 种植绿肥的桑园, 1亩桑一年可增产鲜茧15~16kg。上林县可大规模普及推广桑园冬种绿肥的环保循环模式。
4.4 切实加强桑蚕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结合“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工作, 切实保护蚕桑养殖区的生态环境, 建立蚕桑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利用桑杆加工造纸、桑枝栽培食用菌、蚕沙堆沤还田等技术, 完善建立“蚕桑+食用菌+沼气”三位一体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摘要:分析上林县桑蚕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发展现代蚕业的建议:理清发展思路, 做好蚕业发展规划;积极借鉴各地成功做法, 加大扶持力度;走科技兴蚕之路;走品牌蚕业之路;充分利用资源开发新领域;切实加强桑蚕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关键词:上林县,现代蚕业,发展,生态
参考文献
[1]冉景旷.凌云县桑蚕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蚕业, 2008, 1:76-78.
宿迁市蚕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5
宿迁市蚕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栽桑养蚕是我市传统的优势产业,是市委市政府“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加快发展蚕业生产,对于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作 者:翟正清 郭玉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经贸委茧丝绸行业管理处,宿迁,223800刊 名:蚕桑通报英文刊名:BULLETIN OF SERICULTURE年,卷(期):33(4)分类号:F32关键词:
盐源县蚕业发展初探 篇6
1 有利条件
盐源县砻江流域1800米以下的二半山区, 具有日照时间长, 光热资源丰富, 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7℃, 无霜期长达340天以上, 冬暖夏凉, 桑树生长时间可达11个月。独特的气候为养蚕提供了良好的气象环境。盐源的宜桑区域达2000平方公里, 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劳力资源也较丰富, 是优质蚕茧生产的宝地。
2 盐源蚕业发展的历史 现状和问题
盐源蚕业在2001年前几乎空白。2001年利用退耕还林政策栽植了16000余亩桑树, 但由于诸多原因, 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到2005年全年养蚕不足100张, 产茧2000多公斤, 退耕还林的桑树, 因得不到效益而无人管理, 甚至已经投产的桑树也被挖毁, 退耕还林桑树保存率不足30%
2006年5月, 县委、县政府引进盐源县恒源润之农业有限公司, 同时由县农业局蚕桑办派出3人, 具体负责蚕业生产的发展。首先搞好现场培训。手把手地教技术, 当年树河区的年平均单产就达到43公斤, 单张平均产值达到800余元, 是盐源蚕业史上的最高单产、最高效益;其次是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投入。该公司引进以后, 两年投入50余万元, 育苗400余万株送给农民栽植, 新发展高产密植桑园1000余亩, 补植200余万株, 并引进优良桑品种穗条30000余公斤, 对原有桑树进行全面嫁接改造;三是公司按照蚕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经营。与农民签订技术服务和最低保护价蚕茧收购合同, 解决农民为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四是公司大力推广小蚕专业化、大蚕省力化、上蔟自动化为主的蚕业先进实用技术, 提高蚕茧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五是实行退耕还林面积与产业发展挂钩。促使农民管好桑树, 充分发挥退耕还桑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2007年盐源县全年发种748张, 收购蚕茧580担, 平均单产达40公斤, 蚕业产值60余万元, 使盐源蚕业发展跃上了新的历史台阶。
盐源蚕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桑树基础薄弱, 退耕还林栽植的桑树保存下来的不到30%, 加之每亩栽植密度不足400株, 多数又是栽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山坡上, 土壤贫瘠、干旱, 农户不重视, 短期内很难发挥效益;二是养蚕技术难以普及, 盐源是大山区, 蚕农分布面广, 居住分散, 加之文化水平低, 要在短期内让蚕农掌握基本养蚕技术很难;三是陈旧观念的阻碍作用, 盐源属贫困山区, 一些人思想僵化, 除非先得到实惠, 不愿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 这给蚕业发展带来很大困难;四是缺乏产业统一的规划和制度, 烟桑利益矛盾突出。
3 几点建议
3.1 发展目标
以盐源县恒源润之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 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以树河片区为中心, 用2007年蚕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踏实稳步发展, 逐步幅射适宜区域, 争取到“十一五”末, 实现年产茧5000担, 蚕业产值600万元, 税金60万元;“十二五”末实现年产茧20000担, 蚕业产值3000万元, 上缴税金300万元, 为蚕区农民人平均蚕茧收入实现1000元。
3.2 建立专门领导机构, 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将蚕业发展作为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惠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专门领导机构, 加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领导、考核、管理等;三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 创造良好的企业投资、发展环境;四是加大政策扶持, 充分利用农业开发、扶贫开发, 移民扶持、“东桑西移”等政策, 捆绑扶持、引导;五是建立完善的目标考核体系, 落实目标责任, 增强各级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紧迫性。
3.3 对农业产业进行科学规划, 协调产业发展矛盾
盐源县是凉山州第二大县, 幅员辽阔, 土壤多样化、气候立体化, 适合多种产业并举。为了各产业间协调发展, 必须根据各产业特点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使它们都成为盐源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为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3.4 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 夯实蚕业发展基地
一是按照退耕还林政策, 要求全面恢复桑园面积;二是对退耕还林桑园进行加密, 使每亩的有效株数达到1000株以上;三是加强对现有桑品种的改良, 大力推广适合地方的优良品种;四是加强对退耕还林桑园的土壤改造和肥培管理, 以增加亩桑产叶量。
3.5 推广先进的栽桑养蚕技术, 健全服务体系, 发挥后发优势
浅谈蚕业发展体制和机制问题 篇7
1 蚕业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体制不顺
蚕业发展归农业部门, 蚕茧收购归商务局, 加工是经济局, 整个产业存在发展、收购、生产加工脱节现象。市场行情好时, 大家争抢茧源, 出现“蚕茧大战”, 市场疲软时, 竞相压价收购, 造成茧价大落, 这样蚕业发展往往随着市场行情的波动大起大落, 最终影响企业和蚕农增加投入发展蚕桑的信心。
1.2 经营体制不够完善
蚕桑产业基地分布分散, 总体规模小, 组织化程度低、运行机制不活、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基地和集约化经营。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组织化模式还不规范, 很多只挂了牌没真正运作。不适应市场经济和蚕业产业化的要求, 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各环节紧密联结的产业化体系, 没有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 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经营体制, 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1.3 长期投入机制缺失
茧丝行业过去实行以工补农、以贸促农等政策, 有相当大的资金用于发展蚕业生产, 仅蚕改费一项, 我县每年都有300多万元用于生产发展和基础建设。改革后, 以工补农、以贸促农政策被取消, 而又没有新的配套发展政策跟上, 对蚕业生产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如果本着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 蚕茧收购企业和蚕农应该是投入的主体。但是, 龙头企业实力弱小, 带动力不强, 如收购企业赛克斯蚕茧公司系3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组成, 整体实力弱, 无法反哺农业, 海峡丝绸厂属租赁生产线生产, 更无投入发展产业的长远安排和打算。形成了既没有政策性投入, 投入主体又少投入, 甚至不投入, 导致蚕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化, 技术服务体系不稳定, 基础工作无力开展。从县上蚕业局到乡镇, 业务经费十分缺乏。
1.4 风险机制未建立
养蚕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 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蚕茧价格机制, 给蚕农稳定的预期, 增强发展蚕业的信心。据调查, 2008年每公斤茧价下降约5至7元, 亩桑因降价减收150元左右, 加上肥料等农资价格的上涨, 亩桑效益约下降200元。粮油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 鲜茧价格偏低, 蚕桑产业的比较效益下降, 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国际国内茧丝绸价格持续低迷, 企业无利可图, 生存困难, 扶持生产发展力不从心。
1.5 服务体制不健全
主要是蚕业基层人员不足, 现在基层蚕桑技术辅导人员很少, 能安心工作的就更少。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存在断线、网破、人散的现象, 蚕业科技难以落到实处。由于大多数乡镇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订种发种等大量工作无人问津, 造成大量桑树资源浪费。缺栽桑养蚕实用技术, 对农村栽桑、管桑、养蚕的农户已多年未系统进行技术培训, 部分蚕农对良桑嫁接、桑树剪伐、蚕桑病虫害防治、省力化养蚕等, 苦于不懂技术, 产量低、效益不高。
2 创新蚕业发展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2.1 创新蚕业管理体制
要建立统一管理、综合协调、高效务实、有职有权的蚕桑产业发展领导体制和机制, 改变目前蚕桑产业发展责任不清、多头管理、扯皮掣肘的状况, 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按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理顺蚕桑生产管理体制, 明确相关部门在蚕桑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职责,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加工企业、科研单位、专业协会的作用, 建立高效务实有序的管理体制。在严格蚕种质量和市场监管的前提下, 逐步放开蚕种销售价格和市场, 提倡龙头企业直接包销蚕种、服务蚕农。有序放开蚕茧经营市场, 放开鲜茧收购价格, 在国家宏观政策即指导价的指导下, 允许具有鲜茧收购、烘烤资格的法人按市场行情收购鲜茧, 建立蚕茧最低保护价制度, 通过公平竞争, 形成公正合理有序的蚕茧收购价格机制, 妥善协调加工企业、收烘单位与蚕农的利益关系,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坚持“谁发展、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 大力支持加工企业通过提供服务、发展订单农业, 承包、租赁、收购和兴办烘茧企业, 建立自己稳固的茧区和原料供应基地, 形成统一开放畅通的蚕茧流通市场和贸农工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2.2 创新蚕桑生产经营机制
一是坚持适度规模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 鼓励适度规模经营, 把蚕桑发展的重点向优势区域集中, 实施强村大户战略, 着力培育大乡大镇, 发展兴桑养蚕专业村、专业户, 以强村大户带动蚕桑产业发展。加强优质桑园建设,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种植、规模发展”的思路, 全县突出抓好3个市级基地、9个县级基地乡镇、50个专业强村与1000个专业大户的发展。二是创新利益连接机制。引导和鼓励以龙头企业为发起人, 按照“自愿加入、自由退出、民主管理”的原则, 组建蚕桑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者、协会以及股份合作制联合体, 积极探索“企业+协会+农户”、“公司+共育户+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大户+协会+养殖小区+公司”等经营模式, 逐步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与广大蚕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 建立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的发展机制, 努力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步伐, 使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系更加紧密, 使风险让公司与农户共担, 利益分配相对合理, 充分调动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三是创新桑园土地流转机制。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导致大量有效桑园闲置。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的作用, 积极协调, 以养蚕大户和共育户为基础, 租赁或代管周边农户的桑园, 招引有实力的龙头企业 (公司) 建立蚕桑产业特区 (园区) , 充分发挥桑园的利用效率。四是创新蚕业发展模式。把蚕业与旅游 (第一桑梓) 产业结合起来, 鼓励企业研发蚕丝旅游产品。加快推行高效生态蚕业, 以科技作支撑,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以提高蚕业综合经济效益为目标, 将蚕桑、畜牧、食用菌等先进实用技术组装配套, 建立“桑 (蚕) --草 (畜) --枝 (菇) --粪 (气) ”的生态蚕业模式, 探索“桑—菜”间作、“桑—蚕—沙—沼气”循环经济模式, 进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蚕农增收、企业增效。
2.3 坚持多元投入机制
积极建立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广大蚕农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多渠道筹集蚕桑产业发展资金。要按照“产业优先、基础配套”的原则集中扶持, 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退耕还林、扶贫开发、小水利建设等支农项目和投资, 适当向蚕桑基地乡镇、重点村、专业大户集中和倾斜, 重点投入劣桑改造、专用蚕房和小蚕共育室的建设、蔟具改良、桑蚕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等方面, 改善蚕业基础条件。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新技术研究和推广, 支持连片优质桑园建设, 对连片发展10亩以上高产密植桑园的农户, 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 经验收合格予以奖励。要积极引导鼓励茧丝加工和流通企业以订单农业、利润返还、积分奖励等形式, 增加对蚕桑生产基地的投入, 反哺农业生产环节, 有效降低市场风险, 调动蚕农兴桑养蚕的积极性。鼓励业主大户自己投入, 引导规模发展。对蚕业主管部门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支持其不但可干事, 而且能干成事。
2.4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将蚕桑业纳入农业保险体系范围。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 提高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每年提取价格风险金用于以丰补欠, 稳定蚕茧收购价格, 明确“四个保证”即保证免费技术指导, 保证全额收购, 保证不低于政府指导价格, 保证现金收购不打白条等, 采取订单蚕业、蚕茧价格风险金、二次返利、保护价收购等多种形式, 保护蚕农利益, 提高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下接第14页) (上接第12页)
2.5 建立健全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加强蚕种管理促进凉山蚕业发展 篇8
1 强化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管
逐步建立完善的蚕种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确保种场的信誉和蚕种质量。杜绝无计划生产蚕种, 避免造成蚕种的供应不足或供应过剩。在生产过程中, 主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1.1 严格生产过程质量检验
督促检查蚕种场做好品种纯度、病蚕率、种茧调查、补正检查、预知检查、卵质调查各项工作。尽量在生产过程中淘汰不合格蚕种, 增加成品合格率,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1.2 严格做好检疫样品处理
抽样时不得剔选和遗漏。要确保抽样样品具有随机性、代表性, 符合送检要求。做好母蛾干燥处理, 母蛾干燥必须配备专用设施, 专人管理, 防止烘焦和事故发生。干燥母蛾要及时清理捆扎, 做好防虫防鼠工作。及时送检。
1.3 强化生产单位的质量意识
建立并完善种场的蚕种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蚕种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规范化制种, 确保蚕种质量。树立优质品牌意识, 提高品牌信誉度, 增加市场竞争力, 大市场占有率, 提升企业形象, 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严把蚕种母蛾检疫关, 杜绝不合格蚕种进入市场
2.1 加强检验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 确保蚕种的准确性。
制定了对检验人员的培训计划并有专人负责实施, 不断提高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和检验技能, 保证了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2.2 规范蚕种母蛾检验工作规程
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发的行业标准“NY/T327—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和“NY326-1997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规定进行检验。
2.3 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
凉山州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在2007年便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并落实专人负责, 制定了质量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确定了检验站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编写了质量体系文件, 改造了检种场地, 完善了检种设备, 规范了档案资料管理, 强化了人员培训, 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 通过不断改进完善, 于2008年5月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派出的评审组现场评审, 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 通过资质认定, 在蚕种行业率先实施了标准化检验。
2.4 加强对检验不合格蚕种的处理
对检验不合格的蚕种, 一律在州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的监督下就地销毁, 不得调运、入库、出库、
(下转第44页) (上接第39页) 供应和使用。
3. 加大蚕种市场监管力度, 规范蚕种流通秩序
加大蚕种市场监管力度, 规范蚕种流通秩序。杜绝无计划盲目引进蚕种, 使劣质蚕种充斥市场, 给蚕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保护蚕农利益。
3.1 加强对生产供应的蚕种合格性的监管
凡在我州生产供应的蚕种, 必须在包装上注明生产单位, 生产许可证号, 品种卵量, 生产年季, 批次, 有效期限等, 并贴附蚕种质量合格证。
3.2 加强对蚕种供应单位的监管
我州各县级蚕种供应单位向农民供应普通蚕种实行许可证制度, 许可证由省蚕业管理总站统一核发。
3.3 加强对蚕种调运的监管
经我州运输进出省的蚕种, 必须向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申报检疫或领取调运许可证, 交通运输部门凭检验检疫合格证或者调运许可证办理承运和领取手续。
对涟水发展高效蚕业的看法 篇9
1 现状与问题
涟水县大部分桑园分布在12个乡镇54个行政村, 桑园布局合理, 分布较集中, 具有良好的生产规模, 对发展高效蚕业较为有利。全县鲜茧平均出丝率14.1%, 上车茧率85%, 解舒率59.6%。但由于桑园新老差别、责任制不完善、农桑治虫矛盾大和技术水平不一等原因, 导致全县蚕桑生产总体水平的不平衡。首先, 单产不平衡。全县年平均张产高的达45 kg以上, 低的只有30 kg左右。667m2产茧差距更大, 高的已超过180 kg, 而低的农户667m2产茧尚不足100 kg, 仅是高产户的50%;第二, 地区之间茧质差距较大。盐河以东乡镇因方格蔟普及率高, 蔟中管理好, 采、售方法得当, 鲜茧出丝率平均高出盐河以西乡镇3个百分点。仅此1项, 每100 kg鲜茧就可增加收入200元以上;第三, 产量和质量的不平衡导致了经济效益的不平衡。一些高产桑田667m2产值达4 000元左右, 而有些低产户667m2桑平均产值不足1 500元, 差距很大;第四, 蚕桑生产投入和产出之比差距明显。据调查, 一般生产水平, 蚕桑生产成本约占产出的25%~30%, 而高产户成本只需20%左右, 低产户成本高达40%以上 (此因生产水平、收入、肥料药品的购置使用、上缴费用及材料节约情况而异) 。
2 指标和实施条件
差距就是潜力, 涟水要发展高效蚕业, 必须认真寻找差距, 充分挖掘增产潜力, 全面推广高产经验, 以期实现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综合各方面情况, 笔者认为, 涟水建设高效蚕业的具体目标应确定为:
高产, 年平均667m2产叶2 000 kg以上, 667m2年发种3.5张以上, 年张产平均40 kg以上, 平均667m2产茧150 kg以上。
高质, 全年鲜茧出丝率稳定在15%以上, 解舒率达到65%以上, 上车茧率达到90%以上。
高效, 蚕茧产值 (按现行茧价) 667m2平均3 500元以上, 蚕桑生产成本控制在25%以内。
涟水县发展蚕业的主要条件:第一, 气象环境、土壤条件适宜栽桑养蚕, 群众有多年的栽桑养蚕基础, 更有发展高效蚕业的愿望和要求;第二, 蚕桑生产典型单位和高产户创造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加之还有约20%衰老和低产失管桑园通过改造, 可以发掘的潜力很大;第三, 全县有一批素质较高、技术过硬、人力充足的县、乡科技队伍, 实施蚕桑配套服务坚强有力[1] 。
当然, 发展高效蚕业也不是一帆风顺, 在实施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曲折和困难, 如土地流转和劳动力的转移, 会影响对蚕桑的投入和各部门的协调;落后的思想意识和改革中的保守心理, 会影响蚕桑新型科技的推广进程和应用效果等, 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工作中设法解决。
3 途径和措施
3.1 立足经济效益, 实现规模经营
涟水大多数桑园栽植期较早, 因缺乏统筹规划, 使部分桑园在布局上不够合理, 农桑治虫矛盾较大, 导致部分蚕户全年只养两期蚕, 经济效益较低。为迅速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 必须认真贯彻“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经营方针, 调整农业内部的种植业结构, 完善现有桑园, 特别要抓好蚕桑重点乡镇和村组, 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蚕桑生产基地, 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 以高效益、品牌效应增强涟水蚕桑抗击风险的能力。从涟水目前占有耕地和劳力条件看, 以户均栽桑667-2 000 m2为宜[2] 。
3.2 完善服务体系, 强化服务功能
社会化服务功能在发展高效蚕业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县级蚕桑生产业务部门应对目前较为充足的科技队伍进行调整充实。要形成以村级服务为基础, 乡级服务为骨干, 县级服务为中心, 上下贯通, 左右相连的蚕桑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 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系列化服务, 切实当好蚕农发展高效蚕业的参谋。在技术服务上, 要把各项蚕桑技术服务贯穿于生产全过程, 确保安全生产, 优质高产。在信息服务上, 要及时向蚕农通报市场行情、科技及桑树病虫害发生和防治信息等, 以便蚕农适时安排生产。在生产资料服务上, 要及时保质保量地供应专用化肥、农药、蚕药蚕具、优质桑 (蚕) 品种等。同时还应加强对蚕桑主副产品的开发加工和运贮工作, 最大限度地提高蚕桑生产的外延效益。
3.3 依靠科技进步, 实施科技兴蚕
高效蚕业的发展, 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因此, 提高蚕桑生产效益, 应把科技放在首位, 全县要广泛开展科技承包及科技有偿服务, 加大科技投入, 建立健全相应的科技投入机制, 努力为"三农"服务。要依靠科技扩大生产规模, 促进集约化生产, 发挥规模效益,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培桑方面, 要搞好土壤测试,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开展配方施肥, 避免盲目性, 以节约肥本;要建设好桑园丰产方, 搞好典型示范, 带动和促进面上桑园培管;要根据桑园状况, 通过查漏补缺、套栽更新、加密补缺、水平压条和截干复壮等形式, 完善现有田块, 搞好规模经营;要健全桑病虫测报网络, 完善桑保服务组织, 实行桑病虫联防联治。要积极实施桑、菜套种技术, 达到以桑养桑、以副养主, 提高综合效益。在养蚕方面, 要选养高产、优质、抗病力强的蚕品种, 实行蚕前统一消毒, 积极推行小蚕集中共育。在做好常规操作的同时, 要引导蚕农普及推广一日少回育、大蚕斜面条桑育、薄膜网提大蚕、大棚养蚕、自动上蔟等省力化养蚕技术, 把蚕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调动他们的从业积极性。要加强蔟具改良, 通过聚财引资、产销合作, 提高全县方格蔟的使用率, 强化技术管理, 改善蔟中环境, 达到省力优质高产[3] 。
3.4 加强组织引导, 强化行业管理
蚕桑生产是一项特殊产业, 商品率高, 季节性强, 风险性大, 既涉及植物生产, 又涉及动物生产, 且蚕茧又是不同于其他农副产品的特殊鲜活商品。因此, 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领导,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首先要稳定政策, 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政府可根据《农业法》的要求, 出台扶持和奖励蚕桑生产发展的政策, 稳定和完善蚕茧价格政策。设立蚕桑风险基金, 实行以桑、以工补蚕, 从而稳定行业基础。其次是切实制定发展规划。要按照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结合茧、丝市场动态, 加强引导, 确定发展规模, 避免盲目发展, 导致无序竞争, 造成茧丝市场混乱。第三是强化行业管理。政府应赋予行业管理部门一定的管理权限, 通过行业管理部门实施对蚕桑生产以至经营、加工的全方位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保护蚕桑生产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万成功, 周义奎, 谢同建, 等.对涟水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的思考[J].山东蚕业, 2008 (1) :21.
[2]万成功, 刘兆华, 刘园村发展高效蚕业的做法和体会[J].四川蚕业, 2008, 36 (2) :58-60.
埃塞俄比亚蚕业发展简介 篇10
埃塞俄比亚土地肥沃, 地理、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种桑养蚕, 且蚕桑1年可收获6次, 具有巨大的蚕桑发展潜力。桑蚕在上世纪30年代由意大利人引入埃塞俄比亚, 桑树种植很快遍及全国, 主要生长于海拔15 00~2 500m的地带。同时, 各地州政府为解决失业问题,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对发展蚕桑业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 比如: (1) 免征投资者2-7年的所得税, 免税进口资本货物及机器设备等。 (2) 免费使用城市土地, 在工业园区, 每年仅象征性地征收每平米1比尔的租赁使用费; (3) 将丝织技术 (包括养殖和加工) 课程导入职业教育学院; (4) 为申请投资许可提供一站式服务, 只需2小时即可办妥一切手续; (5) 农民可将土地部分出租给投资者, 租期最长可达25年, 农村用地租赁价格为14.21~79.37比尔/hm2 (1元人民币约合3比尔) 。
由此可见, 埃塞俄比亚人民对栽桑养蚕并不陌生, 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 大规模开展栽桑养蚕, 具备成本优势。然而, 遗憾的是, 全国鲜见从事蚕桑生产的地区, 对于蚕桑生产的研究更是寥若晨星。笔者于2012年有幸参加了由中国农业部和商务部共同组织的中埃农业职业教育培训项目, 通过为期7个月的教学培训工作, 得以对埃塞俄比亚蚕桑业有粗浅的了解。
1 气候条件
埃塞俄比亚气候温和, 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但是其气候特点为半年雨季半年旱季, 水浇地仅占实际耕作面积的1.3%左右。桑树虽然比较耐旱, 但是长达半年的无雨季节还是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产叶量低下、叶的品质不佳, 对桑蚕饲养不利。
2 经济条件
农民要进行蚕茧生产, 蚕室和基本的养蚕用具是必不可少的, 这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投入。虽然近年来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比较快速, 但是人民生活还处于极低的水平。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居住的房屋还是比较低矮的小草棚, 无法用于蚕桑生产。建造养蚕室和购置养蚕基本用具的费用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各地政府虽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蚕桑业的优惠政策, 仅适用于少数投资者。没有政府的经济扶持, 普通农民即使有栽桑养蚕的热情, 也会在巨额的前期投资面前知难而退。
3 资源条件
埃塞俄比亚蚕桑种质资源十分有限, 现存桑树种质资源仅3份, 其中印度品种2份, 本地品种1份。与中国桑树品种比较, 其桑树品种资源均表现出产叶量低, 叶质不佳的特点。现有桑蚕种质资源5份, 其中2份为来自肯尼亚的多化性黄色茧品种, 2份为来自韩国的二化性白色茧品种, 1份为来自中国的二化性白色茧品种。这些品种在埃塞俄比亚生产表现差强人意, 据调查, 其平均全茧量低于1.7g, 茧层率不足19%。虽然近2年来, 通过“南南合作”项目和“农业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组专家由我国引进了少部分桑蚕品种资源, 但是由于知识产权等原因, 引入的种质资源多为杂交种, 况且对当地的气候环境适应性不佳, 也未能在埃塞俄比亚产生上佳的表现。因此, 埃塞俄比亚急需引进或培育出适合其气候特点的优良蚕桑品种资源。
4 技术条件
抛开资源劣势不谈, 埃塞俄比亚蚕桑技术的匮乏应该是阻碍其蚕桑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桑园管理方面:除了旱季极度缺水时的灌溉之外, 埃塞俄比亚的桑园全生长期几乎得不到适时的水肥管理, 桑树生长严重受限。同时缺乏树型养成的概念, 其桑树不疏条, 养蚕用叶除小蚕期少量采摘片叶外, 全部采用根刈伐条, 导致园中桑树生长量严重不足, 分枝繁多, 枝条细碎, 叶小而瘠薄。
2) 蚕期管理方面:小蚕用叶质量参差不齐, 小蚕期从不除沙, 每次饲喂叶量偏多, 导致蚕座内蚕沙过量堆积, 小蚕多被废叶覆盖, 蚕儿发育极度不齐。同时又不注意及时匀座扩座, 蚕座内蚕头密度过大, 极易造成蚕儿互相抓伤感染。兼之其蚕室蚕具多年连续使用, 从未进行消毒处理, 养蚕期间常见脓病发生。大蚕期采用条桑育, 每日喂叶2次。由于前述原因, 采伐的桑条细而短小, 叶质老硬, 且埃塞俄比亚气候干燥, 桑叶很快失水干萎, 蚕儿多因不喜取食而造成发育迟缓, 且茧质不佳。
3) 上簇管理方面:由于蚕期发育严重不齐, 只能由工人提取熟蚕后手工上簇, 上簇方法也极为落后, 部分地区采用纸筒做为簇具, 每个纸筒放2头熟蚕。效率非常低下, 不利于大规模养蚕。由于纸筒内部空间小, 通风排湿效果不好, 同宫茧及下脚茧率增加。
4) 良种繁育方面:埃塞俄比亚至今没有建立统一的良种繁育体系和良种繁育中心, 种茧经粗选后不进行雌雄鉴别, 蚕蛾羽化后随机自然交配, 卵产于废旧的报纸上。产出的卵不经微粒子检查和任何浴消处理, 随出蚕随收蚁。这种没有任何管理规划的蚕种繁育方式极易造成养蚕期的重叠和交叉, 给农民的养蚕活动带来极大的困难。
5 人才教育条件
以上技术条件的限制, 归根结底在于专业人才的匮乏。虽然近年来埃塞俄比亚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技术人才的教育, 共创建了25所联邦及州立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学院, 但是就蚕桑业而言, 全国仅有1所学院 (Alage农业技术职业教育培训学院) 于2011年起开设了蚕桑专业的课程。即便如此, 该学院仍面临教学资料短缺, 师资力量薄弱的尴尬局面。一些当地教师甚至之前连蚕都没见过, 仅查阅了有限的参考资料就开始给学生上课, 其所编写的教学大纲内容空洞, 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近2年来, 我国通过中非农业技术职业教育培训项目, 向埃塞俄比亚派出多名蚕桑专家对其当地教师和学生进行蚕桑技术培训和培训教材的编写,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蚕业发展】推荐阅读:
蚕业发展策略07-02
市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06-27
玉和苗族乡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05-21
创新发展转型发展07-02
安全发展科学发展08-02
转型发展跨越发展10-03
发展趋势与发展轨迹06-24
循环发展低碳发展08-26
科学发展观与襄樊发展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