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教案故都的秋

2024-09-22

标杆教案故都的秋(共8篇)

标杆教案故都的秋 篇1

标杆教案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主备 高一语文备课组 田春年

一、导语

台湾诗人席慕容有首诗叫《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那么,大作家郁达夫笔下的故都,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的一篇美文呢?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二、标杆落点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通过理解本文“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4、通过做练习,分析练习让学生重视做题方法以及迁移运用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理解本文“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理解本文“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四、标杆方法

1、朗读

2、自学思考

3、学习小组讨论

4、辅之以多媒体运用

五、学习课时

1、共3课时

2、课文内容2课时

3、练习1课时

六、教学流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结合《导学案》p9)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并到南洋参加新加坡华侨抗敌委员会、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文化界抗日联合会的工作,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薄奠》、《出奔》、《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等。

时代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二、题解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三、自学指导

1、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

2、作者是如何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3、请从文中找三个词来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北国之秋:清

悲凉 南国之秋:慢

4、北国之秋让作者梦萦魂牵,是哪些秋景让作者如此眷恋?请概括出五幅故都秋景图。

秋晨庭院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声图

秋雨闲人图

秋日胜果图

5、五幅秋景图按什么顺序来写?

这五幅秋景图并无一定的顺序,是作者顺手拈来,随心而作,这恰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6、把这五幅秋景联系起来的“神”是什么?文章是怎么体现的?

(提示:找文眼、勾画各图景物)本文的“神”:

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秋晨图:破屋、浓茶、高天、驯鸽、牵牛(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

分析:种种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本文的“神”:

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秋槐图:落蕊

分析:不写秋槐的高大挺拔,只写其落蕊,给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感觉。

本文的“神”:

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秋蝉图:衰弱的残声、嘶叫、家虫

分析: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恰以表明孤独者的冷落、悲凉。此处以动衬静,令人顿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感。

本文的“神”:

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秋雨图:灰分析:北国清秋之雨忽去忽来,都市闲人互答悠然闲适,“我”超然于外观景,才真能感悟生活的淡泊,秋雨的丝丝寒意。

沉沉的天底、凉风、闲人互答、一层秋雨一层凉 本文的“神”:

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秋果图:枣子、淡绿微黄、清秋佳日

分析: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可见作者对故都秋日胜景了然于胸,感情表达

含蓄而深沉。

7、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色彩绚丽的景物,只选取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描写呢?

提示:从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社会环境、自然景观)两方面考虑。

结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诗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景”与“人”合为一体,“物”与“我”完美交融。“清、静、悲凉”既是景物特点,也是闲散安逸、苦闷孤独的作者心境。

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四、巩固训练标杆题 完成《导学案》p11--12 即时演练1--4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第一课时内容:

①秋晨图: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 ②秋蕊图 ③秋蝉图 ④秋雨图

⑤秋枣图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划分并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全文的结构

1、总起(1、2段)眷恋故都秋味,南国秋味不足

2、分写(3--11段)描绘五幅秋景图

3、总括(12段--15段)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比喻

本体 — 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喻体 — 黄酒

白干

稀饭

馍馍

鲈鱼

大蟹

黄犬

骆驼

三、自学指导

1、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2、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的原因?

3、课文中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4、文中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1、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2、多次写到南国之秋的原因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突出故都的秋感人至深,令人向往眷念。

3、议论的作用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文中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静衬动,以有声衬无声。形成了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上述声音是细小的,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四、本文内容及写作特点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寂寞。”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五、提升标杆训练题

1、请你写出有关“秋”的四个名句。

2、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故乡秋天的几处景物,写一个200字左右的文段,要求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话题:故乡秋色。

六、教学反思:

1、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习题的做题方法要注意迁移运用

3、情景结合的写法需要贯穿于写作之中

第三课时

练习处理

1、用周三晚自习完成《导学案》的课时训练p13

1--10题

2、周四用一节课讲解分析练习

标杆教案故都的秋 篇2

1.指导品读, 把握情感

2.整体感知课文, 把握课文结构

3.鉴赏五幅秋景, 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秋天是个意蕴丰厚的季节, 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万类霜天竞自由”, 秋日里, 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读到的是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秋风中, 杜甫独立夔州岸边感到的是悲凉……大千世界, 山川草木本无情, 但诗人睹物思人, 寄情于景, 写出情景交融的佳作。今天, 我们来赏析这样的美文———《故都的秋》。

二、提纲挈领, 整体感知

1. 解题 (略)

2. 总体概括

(1) 速读全文, 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总结:故都的秋味———清、静、悲凉。

(2) 作者通过哪些人、事、景、物的描写来品味故都的秋味的?再读课文, 根据课后练习二的提示, 找出相应的段落, 并概括五幅画面的内容。

总结:静对牵牛花的蓝朵、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3) 作者在南国每年秋天思念的是哪些景物?到了故都却大写牵牛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枣, 为什么?小组讨论, 交流意见。

学生讨论回答:在南国思念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4) 教师点拨:与本文基调不吻合的, 作者就点到为止, 一笔带过, 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材, 这样写叫不蔓不枝。

这篇品味故都秋的文章作者有没有宕开一笔写了其他的内容, 你怎么理解?默读课文,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回答:课文第二段写的是南国之秋, 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衬托故都秋味的清、静、悲凉, 突出故都的秋的秋味十足。南国景色虽美, 但在作者眼中却“看不饱, 赏不够, 赏玩不到十足”。

(5) 教师点拨:课文的情、景、理达到完美的统一, 我们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 挥洒自如的美, 领悟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情。

学生讨论后回答:作者既围绕中心选材, 又艺术地宕开一笔, 用对比和衬托, 把精微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结合起来, 使文章的主题突出、集中、精彩, 体现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在写作中要借鉴这种方法。

三、品析语言, 品味意境

本文基调是清、静、悲凉, 文中五幅画面各偏重哪个特点?自读课文3-11段, 合作交流。

牵牛花———清;秋槐———静;秋蝉、秋雨、秋枣———悲凉

鉴赏画面一:牵牛花的蓝朵

1. 作者重点描写牵牛花的什么方面?如何突出“清”的特点?

教师指点:郁达夫着重写牵牛花的花色。“紫黑色”色彩太浓重, 基调低沉, 压抑;“淡红”属于暖色, 作者说它“最下”;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 体现宁静深远、素雅纯净的氛围, 与高远的蓝天形成秋的基调, 让人感觉清凉疏朗。

作者营造一种北国清凉氛围的环境: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 加上牵牛花的蓝朵, 让人感到秋天的清气扑面而来。

2. 赏析诗句:王安石罢相后的两句诗“细数落花因坐久, 缘寻芳草得归迟”, 诗中流露出他怎样的感情?

教师指点: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 终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 独坐无事, 细数落花, 一个“久”字透露出寂寞凄苦的心情。郁达夫和王安石的心境颇相似, 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静闲暇中透着落寞。

鉴赏画面二:秋槐落蕊 (略)

鉴赏画面三:秋蝉残声

1.一位同学朗读文段, 大家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秋蝉状写“悲凉”的?

总结:作者以声衬静, 与王籍的“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有同工之妙。

2.赏析诗句:结合柳永“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词句中“蝉”的意象理解文中“悲凉”的意境。

教师点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 蝉是哀怨、忧愁、凄苦的象征。柳词中的寒蝉凄切的叫声让难舍难分的情侣倍增凄苦之感。在万籁俱静的冷清的秋风里, 怀着苦闷落寞的心情, 在故都听到家家户户秋蝉凄切的残声, 置身此时此地此景, 倍增凄凉之感。

小结:境由心生, 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鉴赏三幅画面, 领悟作者以景显情, 以情驭景, 情景交融的写法。品读时, 把握景物的特点, 领会作者的情感, 进入文中的意境。

学习迁移:学生阅读课文第6-11段, 鉴赏第四、五幅画面, 同学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秋雨话凉”的字里行间是什么触动作者的悲凉之情呢?秋雨带给都市闲人的感觉是“一层秋雨一层凉”, 但作者在“平平仄仄”“念阵字”里, 在“灰沉沉的天底”“一阵凉风”的环境中, 触动了他心头的悲伤、忧愁和无奈之感。天气转凉, 一年将尽, 人到中年, 光阴几何, 清闲、孤寂、落寞的心头在天气转凉, 一年将尽的氛围中, 又增一分沧桑、凄凉和无奈。但作者并没有刻意描写, 这就是“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正如辛弃疾的“而今识得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在“秋枣奇景”图景里, 枣树在故都处处都是, “枣子红完,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风来冬到。看秋果体味到的是一种留恋, 一种悲凉。

总结:“一粒沙中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作者选取故都一椽破屋, 一方小院, 看漏光、秋草, 听驯鸽的飞声, 还有牵牛花的蓝朵, 瓣瓣落蕊, 声声蝉鸣, 层层秋雨, 枚枚秋果, 在北国的寻常巷陌里, 体味秋的清、静、悲凉, 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真情, 对故都的深深的眷恋和内心的悲凉。

郁达夫《故都的秋》情中有秋的落寞, 秋中有情的眷恋, 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篇3

1.指导品读,把握情感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结构

3.鉴赏五幅秋景,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秋天是个意蕴丰厚的季节,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读到的是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中,杜甫独立夔州岸边感到的是悲凉……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诗人睹物思人,寄情于景,写出情景交融的佳作。今天,我们来赏析这样的美文——《故都的秋》。

二、提纲挈领,整体感知

1.解题(略)

2.总体概括

(1)速读全文,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总结:故都的秋味——清、静、悲凉。

(2)作者通过哪些人、事、景、物的描写来品味故都的秋味的?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练习二的提示,找出相应的段落,并概括五幅画面的内容。

总结:静对牵牛花的蓝朵、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3)作者在南国每年秋天思念的是哪些景物?到了故都却大写牵牛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枣,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学生讨论回答:在南国思念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4)教师点拨:与本文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材,这样写叫不蔓不枝。

这篇品味故都秋的文章作者有没有宕开一笔写了其他的内容,你怎么理解?默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回答:课文第二段写的是南国之秋,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衬托故都秋味的清、静、悲凉,突出故都的秋的秋味十足。南国景色虽美,但在作者眼中却“看不饱,赏不够,赏玩不到十足”。

(5)教师点拨:课文的情、景、理达到完美的统一,我们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挥洒自如的美,领悟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情。

学生讨论后回答:作者既围绕中心选材,又艺术地宕开一笔,用对比和衬托,把精微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结合起来,使文章的主题突出、集中、精彩,体现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在写作中要借鉴这种方法。

三、品析语言,品味意境

本文基调是清、静、悲凉,文中五幅画面各偏重哪个特点?自读课文3-11段,合作交流。

牵牛花——清;秋槐——静;秋蝉、秋雨、秋枣——悲凉

鉴赏画面一:牵牛花的蓝朵

1.作者重点描写牵牛花的什么方面?如何突出“清”的特点?

教师指点:郁达夫着重写牵牛花的花色。“紫黑色”色彩太浓重,基调低沉,压抑;“淡红”属于暖色,作者说它“最下”;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体现宁静深远、素雅纯净的氛围,与高远的蓝天形成秋的基调,让人感觉清凉疏朗。

作者营造一种北国清凉氛围的环境: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加上牵牛花的蓝朵,让人感到秋天的清气扑面而来。

2.赏析诗句:王安石罢相后的两句诗“细数落花因坐久,缘寻芳草得归迟”,诗中流露出他怎样的感情?

教师指点: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终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事,细数落花,一个“久”字透露出寂寞凄苦的心情。郁达夫和王安石的心境颇相似,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清静闲暇中透着落寞。

鉴赏画面二:秋槐落蕊(略)

鉴赏画面三:秋蝉残声

1.一位同学朗读文段,大家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秋蝉状写“悲凉”的?

总结:作者以声衬静,与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之妙。

2.赏析诗句:结合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句中“蝉”的意象理解文中“悲凉”的意境。

教师点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蝉是哀怨、忧愁、凄苦的象征。柳词中的寒蝉凄切的叫声让难舍难分的情侣倍增凄苦之感。在万籁俱静的冷清的秋风里,怀着苦闷落寞的心情,在故都听到家家户户秋蝉凄切的残声,置身此时此地此景,倍增凄凉之感。

小结:境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鉴赏三幅画面,领悟作者以景显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品读时,把握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情感,进入文中的意境。

学习迁移:学生阅读课文第6-11段,鉴赏第四、五幅画面,同学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秋雨话凉”的字里行间是什么触动作者的悲凉之情呢?秋雨带给都市闲人的感觉是“一层秋雨一层凉”,但作者在“平平仄仄”“念阵字”里,在“灰沉沉的天底”“一阵凉风”的环境中,触动了他心头的悲伤、忧愁和无奈之感。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清闲、孤寂、落寞的心头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又增一分沧桑、凄凉和无奈。但作者并没有刻意描写,这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如辛弃疾的“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在“秋枣奇景”图景里,枣树在故都处处都是,“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风来冬到。看秋果体味到的是一种留恋,一种悲凉。

总结:“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作者选取故都一椽破屋,一方小院,看漏光、秋草,听驯鸽的飞声,还有牵牛花的蓝朵,瓣瓣落蕊,声声蝉鸣,层层秋雨,枚枚秋果,在北国的寻常巷陌里,体味秋的清、静、悲凉,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真情,对故都的深深的眷恋和内心的悲凉。

郁达夫《故都的秋》情中有秋的落寞,秋中有情的眷恋,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课后练习:通过本文我们要学习作者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感受景物,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深沉而细腻的感觉、情思的写作方法。写一段体现景物特点,情景交融的文字。

《故都的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文眼”,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

﹙2﹚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3﹚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明了作者思想感情 ﹙2﹚ 联想想象,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2﹚ 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等意象中蕴含的情感 ﹙2﹚ 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2、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虽然秋天是多姿多彩的,但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杜甫孤愁地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柳永凄苦地吟诵:“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么,秋在近代郁达夫心中,是怎样一番滋味呢?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精读课文,揣摩其中的佳句和精彩的描写

1、设疑:本文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的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来得热闹,来得欢喜呢?

2、思考:这些段落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3、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1﹚例如:①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而不是喜鹊的叫声,住的是“一椽破屋”而不是一座大夏。

②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③写秋蝉:“衰弱的残声”。④写秋雨:“息列索落”。⑤写秋果:“淡绿微黄”。

这些段落也突出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虽然这些描写都给人分散的感觉,不是集中描写其中的一点,但这些地方都突出了“清、静、悲凉”,这就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2)用方言体会意境:“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4、思考:为什么“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

原因: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了很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板书:知人论世)

4、思考:这些段落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北国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抒发了作者忧郁而优美的情怀。

﹙2﹚ 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就反衬出故都的寂静。﹙3﹚ 排比:“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作者在这里用了“下得„„下得„„下得”这样的排比句,将“奇、有味、更像样”三个中心词的间距拉长,让读者在阅读中有充分的回味余地,同时渲染了气氛,感伤之情由此便散发开来。

三、作业设置:

写一篇抒情散文,要求800字以上,感情真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

四、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清

秋院

秋槐

秋蝉

秋雨 悲凉

秋果

故都的秋 教案 篇5

教案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教学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制作powerpoint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徐志摩先生轻吟慢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而秋天则是多姿多彩的,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融入了郁达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板书题目)

我们主要通过

1、美美地听;

2、美美地读;

3、美美地品;

4、美美地练四个环节来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美美地听:

听读配乐朗诵,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描写了哪几幅秋景图?

(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

明确: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幻灯片)

三、美美地读、美美地品:

1、全班齐读思秋、恋秋两部分。

2、学生找出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

A、找出关键词语。B、比较不同句式。C、体会深层含义。D、诵读精彩片段。

四、归纳总结,布置预习:

今天我们通过美美地听,美美地读和美美地品感受到了《故都的秋》之美并总结了品味语言的四种方法。品味语言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请大家回去继续品味本文的语言并归纳其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主要品味了《故都的秋》精到细腻的语言并总结了四种品味语言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品味语言的方法呢?(学生回答)对了,品味语言还要体会作者的感情。《故都的秋》饱含着郁达夫深厚的感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现在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美美地练。

二、美美地练:

1、思考讨论: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明确:(1)清,静,悲凉。(2)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3)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2、单选题:

(1)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B、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C、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D、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作者写对故都的秋的怀念时,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D)A、作者想尝试那种宁静的平凡生活。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没有秋味。C、作者没有去过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儿的景色如何。

D、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3、根据课后练习题二的要求,用十分钟的时间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

(学生仿写,写好后展示并做评点)

三、归纳总结,布置预习:

1、通过对《故都的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鉴赏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外,还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把这些精彩的语言抄到摘抄本上并进行仿写,长期以往,假以时日,相信我们也能写出像《故都的秋》这样优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 篇6

1、知识能力目标: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师: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屈原)

3、秋风起兮云飞扬,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汉武帝)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6、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上汝州郡楼》李益)

师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业:

1、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教案 故都的秋王芳 篇7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组 王芳

导入 一,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在郁达夫那里,秋也有味。就让我们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去品一品故都的秋味。二 出示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2、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美来探究作者心性气质和审美情趣。

3、在仿写改写中锤炼语言,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三美读课文 整体感知边读边思考

1故都的秋味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2思考这个特点在文中通过哪些画面体现的?

3思考作者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为什么对北方的秋味情有独钟。前两个问题很简单抢答,带着第三个问题我们先美读课文。

师生美读入境

这是作者七十多年写的一篇美文,作为一篇美文呢,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作第一次感受性的朗读,老师和同学接读 我先来(放音乐,范读。视频读 老师读前两段)接下来我邀请一位男生来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学生配乐读)。接下来,我也想邀请一位女生来读,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配乐朗读)那么,我们全体同学是不是也来诵读一段后两段吧,剩下的自己自由读

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为什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感呢?先请学生自由的说说 学生一般会说南北秋景的不同,南方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等,老师引出:文章和人的气质是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的。因为,很多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品,都是从作者生命的根里边流出来的,和作家的生命基调和性格底色紧密相连。那么我们就以

“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郁达夫”为一个探究的小话题。我们来看一下,在故都清净悲凉的秋色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到文字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探究的要求了。首先,既然说是探究,就要立足文本,揣摩语言,不能做架空的分析、无关的猜测。第二,探究,强调的是合作的精神,探究的顺利推展要靠同学们集体的力量

探究学习的第三点,必须从点上细化、深化从文字字里行间和文字背后的意味来挖掘,这篇文章咱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为探究学习的顺利推展把我认为集中描写了故都之秋清净悲凉的第三到第十语段整合成了四幅图画,而且还将这四幅画的每一幅起了一个名字,过会组成小组后,大家自由选择五幅画中的一幅所涉及的语段作为探究的对象,然后细细品味语言,看看,这文字的背后究竟站立着怎样一个郁达夫 体察他的心性,探寻他的气质,体悟他的生命感受,发掘他的审美情趣。

然后选代表发言 发言过程中还可以有其他同学站起来补充。小组按画面依次

学生发言

秋院组

郁达夫到了北京之后,他没有住三星级宾馆,他选了一个什么地方来住呢?破院。

师:然后,他每天面对的是什么?破壁腰,是吧?你从两个“破”字上,他喜欢坐在破院里,每天对着破壁腰,你又有些什么感想?:除了是个安闲的人之外,还有别的吗?这两个“破”字,和这碗浓茶,它有什么意味?我觉着泡一碗浓茶,浓茶的感觉是一种很醇厚的苦味,当在这样一个清净、悲凉的氛围中,他在品味茶的这种浓厚的苦味时,他是不是有一点在品味他自己的这种有点悲凉的人生的感觉?一颗颗茶或者还有茶锈在热开水冲击下,上下的浮腾,非常漂亮,再慢慢地沉淀下来,反正一下感觉到心里的任何杂事全部都沉淀沉淀,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逝去吧。

那我还是要说这两个“破”字,因为你们组里刚才两位同学都绕过了这个“破”字,没有回答我。我觉得这个破字,实际上,它是有一种北京古城的一种历史感的象征,沧桑感、沉重感、衰败感,住在破院里,面对破窑壁,他想到的更多的是这个故都的过去,而不是现在或者在这里感怀自己的过往追忆自己的似水流年,老师总结 从中看出他是个怀旧的人沧桑的人郁达夫在破院秋色这部分中,实际上,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是个悠闲怀旧的人 喜欢清净,也喜欢沧桑。他的审美取向,从颜色上看,他是以淡雅为美的,然后从他的这个秋天的写意画来看,他实际上是以简单质朴为美,再从他的破院、破窑壁、浓茶来看,他又是以厚重感为美。那么,接下来,我想落蕊秋意的这个组应该发言了。

学生发言

师追 问郁达夫所欣赏的,偏偏不是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而是快要死亡了的“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这里是不是也有一种审美品位在里面呢?

你觉得早上起来在院子里数日光、看扫街留下的扫帚的丝纹是不是无聊之举?为何对着扫帚的丝纹会感到落寞

悲伤于美好事物的消失 而且对这种消逝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他的深沉就体现在他对任何事物都有非常细腻的心,然后他都想把自己的极其微妙的感情用他隽永深情的文字表达出来,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细的触觉,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郁达夫具有一颗敏感纤细的文人之心,只有这样一颗敏感纤细之心,他才能对生活中的爱、生活中的美去加以感悟和体验。那么,秋蝉残声是哪个组?举手示意。

学生 蝉声的特点有,声音衰弱,寒蝉凄切,残声声嘶力竭,基调凄凉文中还用许多笔墨写无论什么地方都能听得见,意在强调蝉声之多蝉声盈耳,我们不得不听避之不及,而且这种声音又是蝉生命枯竭前的绝唱,凄切悲凉

那么,他听到蝉的哀鸣的时候,你感觉他可能会想到什么?

生:应该说是自己的人生,或者是那种„„

想到自己的人生,是的,他的确是想到自己的人生了,就在同一年,他写过一首诗歌,我截了当中的两句,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展示幻灯片内容“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幻灯处处秋蝉残鸣,声声凄切入耳,他听着秋蝉的蝉声,这是蝉生命消亡前的绝唱,他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中年的郁达夫,他感概自己的创作枯淡了,和王映霞恋爱的热烈也变成的婚姻中的枯淡了,听着秋蝉衰落的蝉声,他也感喟了自己枯淡的寂寞的中年生活,他甚至有种生命衰亡枯萎的悲凉。在秋蝉蝉声这幅画面当中,我们能够听到郁达夫先生人生苦短的感叹,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文人,非常强烈的一种生命危机意识。

接下来,好多同学选的那一段最具有京腔、京调、京韵、京味的秋雨话凉要登场了。要发言的组做好准备。秋雨话凉的小组

都市闲人的对话,咱们请两位男生来读。先看看,哪两位男生来读?(学生推荐)两位闲人请注意,闲人甲由担任,同桌担任闲人乙。闲人甲里面有一个“勒”字,在北方口语中,可以读成“啰”字,否则,既念不高,也拖不长。先稍微感受一下。我们一起读。(朗读)

为什么闲人的对答突出一个凉字呢?天气转凉,一年将尽,时光又匆匆飞逝而过,苏轼有诗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人生如一场大梦一样短暂易逝转眼成空,而我们的人生又能禁得起几度秋凉呢,几度秋凉的更替轮回我们的人生就走到尽头了,对秋凉的感喟也是对时光飞逝的感叹,中年人对时光的飞逝格外敏感格外伤感,他们不想小孩子一样对时光充满期待和欣喜,也不能像老人一样对时光溜走淡然淡定,心安理得,他们在青春和衰老的夹缝里受双重的煎熬,既揪着青春的尾巴恋恋不舍,对渐行渐远的青春无可奈何,又得即将到来的人生迟暮老之将近心怀恐惧心怀不甘,所以他会经常痛惜时光的飞逝,乃至每到岁末年尾就有心惊肉跳的感觉。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

老师总结 我们看到了他的审美情趣,我们也感受到了他的强烈的文人的生命意识,我们甚至还感受了他那颗纤细敏感的心和他那对生活的独特的一种欣赏的口味,这时再回到 开头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会对北方故都清静悲凉的的秋味情有独钟呢 联系对作者心性气质和生命感受的探究)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这种清、静、悲凉不仅是北国之秋景物呈现的特点,不仅仅是秋天的味道也正是他几十年悲欢陈杂的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秋味就是生命之味,他的生命也正是以清雅宁谧和悲凉落寞为底色的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个

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在异国他乡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我们通过品味语言探触到他丰富幽微的内心,聆听了他内心的声音,体味了他悲欢陈杂的人生之味,其间作者语言的精致细腻清丽隽永也让我们不知觉中受到浸润和感染,现在

为了更深刻体会的这种语言的表现力,更为了从这些字字珠玑的语言风格中汲取精华内化为自己语言财富,我们进行最后一个环节我给他取了标题叫

天机云锦用在我,妙手剪裁成佳作 学生动手选用课文的词语摄取文中的意象意境来改编成自己的作品,形式可以可以是对联 古典诗词 或者散文诗歌。就地取材活用活。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老师出示自己所写的示例来抛砖引玉或者让他们来仿写。

我 由秋雨闲话一节写出对联 单衣夹衫话秋凉 闲情歧韵成妙章。

改编为郁达夫版 天净沙秋思

浓茶破屋残垣 鸽声蓝朵云天 枯草漏阳鸣蝉 槐蕊姗姗 落寞人在深院 也可以作几行现代诗为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在小院的每一朵牵牛花上,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动手写吧

心动不如行动

用你们敏锐活跃的思维触角深深探入文章的字里行间用你们细腻丰富的的感情和妙笔生花的才情来编织自己的作品吧。学生作品 落槐鸣蝉雨打头,黄沙硕果伴屋楼。北国十月凉风劲,吹得人间百般愁。驯鸽飞鸣青天下,细草疏落衬牵牛 愿折此生七分寿,换得三分度清秋

---------胡翼飞

霜天秋晓,黄云衰草,故都秋意阑珊,碧天鸽声漏日光,淡花映秋秋冷清。

蝉声雨潇,雨后立桥,缓慢悠闲声调,清秋果树现奇景,尘沙起风风飘零

-----------郭豆豆

香茗半盏,破屋一椽,头顶碧天,花底静观听秋意。

落蕊几层,衰蝉数声,面临槐树,院中闲坐感悲凉。-----------张浩伦。蝉是落败的风物诗,是苍白的不经渲染的秋意。平日我们步履匆匆,从不静听他们惊世的绝唱。蝉歌一日,秋深几重,悲凉几重?

我们聆听他们的残声,也在思索自己的残生。。。

-----------黄一容 繁华过往总成空,一生终究一场梦。只感秋雨凉入骨,只听青天碧色驯鸽声,只观落蕊静铺秋晨中。。。。

----------马韫哲 看着大家的佳作频频出现老师已经明白大家对这种语言和已经咀嚼消化得心应手对作者情感也已经心领神会刻骨铭心了。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篇8

郁达夫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设计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数不胜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文人们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且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而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却另辟蹊径,独运匠心,从秋味入手写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郁达夫先生是怎样选取客观景物来个性化地表现故都之秋的。(幻灯1)(课件出示课题、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5分钟)(体会文章基调,了解课文结构,初步理解课文。)

1、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

明确:秋。

2、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3、“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幻灯2)

明确:“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是全文的文眼(幻灯2)。

4、主要写秋味的在哪部分?用景物来表现秋味的段落是哪些?(幻灯3)

明确:3~11段。(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请两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初步感知“秋味”

1、接下来看看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幻灯4)明确: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枣树。

2、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幻灯5)

明确: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第三段)

3、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一笔带过,反而详细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幻灯6)这是什么原因?如果

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互相交流)

明确:(1)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幻灯6)

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2)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故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而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幻灯6)(3)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吵闹的、拥挤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就不吻合了。(幻灯6)所以虽然这些景物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

四、深入探究“秋味”

(一)清

1、刚才大家神游了北平之秋,现在回到老师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上,文中写到了那些秋景?

明确: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青布单衣”的人。

2、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物的色彩,从色调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

明确:冷色。(黑、白、蓝、灰、紫等等)。

3、这种色调容易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冷清、孤独。

(课件出示。)

(让学生在课文中搜寻信息,训练信息搜集能力,同时,逐步深入分析秋景与作者情感间的联系。)

4、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

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明确:花色。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美丽扶疏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幻灯8)

5、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幻灯8)

明确: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蓝色比较清静(幻灯8),而紫黑色太低沉、太压抑(幻灯8),红色热闹、温暖(幻灯8)。蓝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我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远洁净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让人感到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这让我想起王安石的《北山》(幻灯9)。“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6、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得久吗?

明确: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幻灯9)。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我们平时很少有人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心情。这蓝色和白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无奈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我们一块来读一遍,体会一下“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齐读三段。“不逢北国之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了故都的秋景是这样的冷清)

(二)静

1、提问:我们再看看故都的秋声又有哪一些呢?

明确:鸽子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扫落蕊之声。

2、提问:作者在文章中写了秋天的这么多声音,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他却说故都的秋“特别的清、静、悲凉”,声音如此丰富,怎么称得上静呢?

明确:这些声音都不是噪杂的声音,如果是噪杂喧闹,就不会听到青天里的驯鸽声、下雨的声音,更听不到落蕊的声响。这些声响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这正达到了王藉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这一问题让学生了解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加深对课文“清、静、悲凉”基调的理解。)

3、作者在此还借助什么来写这清秋的寂静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四段,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明确:槐蕊

4、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幻灯10)

明确:(1)(幻灯10)“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触觉是“一点点”,而且作者用了两个“极”字,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点点的触觉都被作者感觉到了,说明这个环境非常静。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幻灯10)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地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3)“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幻灯10)还有丝纹存在,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安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他心里很宁静、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

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也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因为“心”在起作用。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郁达夫从槐蕊中一叶知秋,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作者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秋天,更是人生的秋天(幻灯11)。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三)悲凉 1、秋蝉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衰弱的残声。而且是在啼唱、嘶叫(幻灯12)。这一“啼”一“嘶”,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寂寥、悲凉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2、秋雨

感悟秋味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学生听配乐朗读)

“天可真凉了”,“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这种氛围中体现了出来。

3、秋枣

鲁迅的散文《秋夜》开头两句:“在我的后院,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可以说枣子是北方之秋的硕果。枣树在故都处处都是,作者选取的是枣子“淡绿微黄”的时候,这时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

就要起来了”。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看秋果体味到的是一种留恋,一种悲凉。

(四)总结

“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对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我们跟着作者在北国的寻常巷陌里,体味秋的清、静、悲凉,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真情,对故都的深深的眷恋和内心的悲凉。

五、探究阅读

(一)秋味——生命之味

1、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样子的?(可能出现的答案:收获的季节;秋高气爽;萧条)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为什么?

明确:心境、环境、经历、家庭背景都不一样。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前面我们提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虽然毛泽东独立寒秋,但1925年的秋天在他的眼里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杨朔写过一篇散文叫《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就可以知道是生机盎然的秋天。他们都是借寻常事物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有个人经历和时代烙印在里面。

2、一切景语皆情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呢?(幻灯17)为什么郁达夫的审美观和我们的明显不同呢?

明确: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1)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幻灯17,链接作者介绍)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

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他的自传体小说《沉沦》表现出了浓郁的抑郁、孤僻的个性特征。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灰冷的调子。

(2)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文学”。(幻灯17)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另外,他还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故都的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3)社会环境的黑暗。(幻灯17)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之后,日寇准备占领天津及北平。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像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被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从标题使用“故都”而非“北平”也可以看出作者深切的眷念之情(幻灯19)。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也正体现了他的故都情结,家国之思(幻灯19)。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齐读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

六、小结:

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郁达夫这篇散文表达的是他的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他选取了最能表达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特点的寻常景物牵牛花、槐蕊、秋雨、秋蝉、秋枣。这些景物最能体现他对

故都的眷恋,主观感情和自然景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幻灯19)。所以我们平常要注意用心观察身边事物,选取一些寻常景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

七、布置作业

上一篇:假设法解决问题教案下一篇:民诉法司法解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