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项目效益审计

2024-11-06

浅谈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精选8篇)

浅谈工程项目效益审计 篇1

【内容摘要】:本科题的研究,拟从分析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资金运用、投资效果等四个方面入手,客观评价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揭露重大违法违纪及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问题,提出促进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公共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的审计建议。同时,对公共投资效益审计项目的选择、审计目标的定位、组织方式的确定、评价指标的采用、审计方案的要点、审计报告的结构等内容进行研讨,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公共项目;投资;效益审计

近年来,我国对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随着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的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财政体系和框架逐渐完善,政府职能由原来的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干预,逐步转向只对市场失效部分进行补充,政府投资管理的重点转向了公共投资项目。与此相适应的国家审计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也应当转向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如何加强对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已成为当前国家审计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概念、目标

(一)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概念

公共投资项目,是指由政府财政性资金或政府组建的特定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筹集的资金投资或参与投资的项目,也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公共投资项目按照项目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和非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对这类公共投资项目可以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进行管理,由项目法人充当项目业主,担负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方面的功能,可以用经济评价指标评价该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非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一般是非盈利性的,主要是提供社会公共产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投资项目。由于非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提供的是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很难用经济指标评价,因此如何评价这类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是效益审计的难点。

效益审计,即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分析,评价经济效益的优劣,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

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是以促进和提高公共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为目标,以公共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资金使用和投资效果为主要审计内容,以项目建设结果为导向,以揭露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对投资领域相关政策的评价,融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一体的效益审计。通过检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作出评价,提出改进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已经突破了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范畴。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不仅有纯粹的财务收支审计内容,而且包括了大量的项目管理审计内容,深入到了被审计对象的业务流程。审计结果更多地指向了项目的绩效,这种做法与效益审计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在技术方法运用和证据支持方面,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也突破了查账审计的局限性。

审计机关开展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是抓住了政府资金使用的重点,抓住了各级政府关注、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对于加强对投资领域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投资项目效益情况的客观公正信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政府完善投资决策,管好用好资金,防止损失浪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目标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围绕促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关注对国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和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的审计,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问题,促进加强项目管理,保障投资效果;关注国家宏观投资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促进完善政策法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所以,开展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完善法制、制约权力、提高效益”。

二、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组织实施

(一)公共投资项目选择

选好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项目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特别是在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选择一个好的审计项目对于积累效益审计经验,发挥效益审计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选择审计项目时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地选择审计项目,不能盲目选择。选择审计项目要考虑:一是所选择项目的重要性程度。如果所选择的项目是政府及有关部门比较关注或者

浅谈工程项目效益审计 篇2

目前, 大型重点工程由于各部门、单位比较重视, 项目审计力度和审计内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加强和完善;而零星附属工程及小型项目由于标的小、项目散, 在审计工作中很容易被忽视。但正是由于小型项目在管理上容易被疏忽, 积少成多, 也就更有可能隐含潜在的大问题。

一、小型工程项目实施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小型工程项目单个项目资金小, 在审计效益上远不如大项目那么突出, 因此难免会被一些审计单位忽视。然而小型工程项目广、数量多, 累计金额往往非常可观, 而且“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这些项目也存在施工单位虚增工程量、高套预算定额、虚列费用等问题。进行小型工程项目审计, 有助于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全程跟踪项目, 监督施工单位, 保证工程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建议改进, 避免问题扩大带来的损失。

效益审计还可以通过对工程项目及其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 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严格规范管理, 杜绝违规现象, 避免资产流失;进而还可以针对项目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方案, 以进一步完善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 抓大但不放小, 同步加强对小型工程项目的效益审计, 才可能真正使工程项目实现规范、高效、优质、低价、廉政等目标。

二、小型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现状

目前, 小型工程项目的审计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仅一张发票支付工程款的比比皆是。当然也有一些单位已经意识到小型工程项目审计的必要性, 并逐步开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但仍还存在许多不足, 主要包括:

一是审计内容不完整。当前小型项目审计仍以竣工决算审计为主。价款结算审计无疑是重要的、必要的, 但一个工程项目从拟建立项到竣工投产要经过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 仅依靠决算审计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从发挥效益审计的管理监督、提高效益作用的角度来看, 当前审计的内容也不够全面。目前这种忽视了项目事前、事中审计的工作, 很容易形成不审该审、欲审难审的被动局面, 影响审计的效率和监督力度。如装修工程中的隐蔽工程, 审计人员必须事前对工程施工图纸要求有所了解, 事中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核查, 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有关工程变更情况、掌握无定额标准用材的价格行情, 才能避免施工单位造假。由此可见, 小型项目效益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应该是项目的事前和事中审计。

二是审计力量不足。目前, 内审部门人员配置不齐, 而小型工程项目量多, 这种矛盾已是制约审计工作开展的瓶颈。更重要的是, 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涉及预算定额、工程技术和财务等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要求较高。但是当前审计队伍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懂工程专业的人员少, 全面掌握工程项目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更少。

三、开展小型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若干建议

如前所述, 小型项目效益审计要改变事后审计的被动局面, 必须关口前移, 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 具体程序可见参见图示1。

注:各单位也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 增减审计范围和内容, 特别是金额小的微型项目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 采取简易流程进行审计。

上述程序在具体执行、操作过程中, 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1. 加强项目的可行性审计

要提高小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不仅要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加大监督力度, 更重要的是在施工前对项目可行性和科学性的研究论证。如果可行性论证不充分, 项目设计不科学, 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造成损失浪费, 影响投资效果, 甚至不能完成项目任务, 无法实现预定的经济效益目标。因此审计人员应在项目开工前认真分析项目可行性, 对于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的项目应该坚决否决。只有严格把好可行性分析这一关, 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控制资金的使用效益。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1) 该项目是否应该开展?是否符合单位的发展目标, 能否为单位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是否需要现在开展?结合单位目前的资金状况和发展规划, 考虑项目的经济支持及长远效益。 (3) 是否应以该规模开展?应结合本单位的经济实力确定工程规模, 不可一味追求规模, 讲求门面。

2. 注意对施工单位进行审计

目前大型项目一般都采用工程招投标的模式, 择优选定施工单位;但小型项目由于本身规模小、资金少, 开展招投标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选择施工单位方面不及大型项目规范, 而容易出现施工单位虚报工程价款和违纪违规现象。这也就形成了事前审计中对施工单位审计的核心内容。审查项目是否组织了招投标, 如果未实行招投标应弄清其原因及选择施工单位的标准及过程。审查企业是否根据工程规模选择适当的施工单位, 小型项目可以选择较小的施工单位, 这样可以避免大公司报价高和不重视小项目而导致质量不高等问题。对于一些重要、但规模小的项目, 仍应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实行公开招投标, 或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内部招投标, 通过公平竞争择优选定施工单位。

3. 强调项目施工的现场审计

作为事中审计的重要部分, 施工现场审计应强调“细、真、严、实”四字方针:

“细”, 是指对工程量的审核应狠抓一个“细”字。面对零星工程“小”、“杂”的特点, 审计人员应着力在“细”字上下工夫, 深入施工现场, 认真进行调查和实地勘察, 摸清施工情况, 熟悉施工图纸和变更签证及合同等有关资料, 对工程进行逐项审查验证, 以核定工程价款结算内容与建设项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是否相符, 是否存在多报、虚报问题, 杜绝个别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

“真”, 是对材料价格把关讲求一个“真”字。针对近几年建筑材料价格极不稳定, 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涨幅较大, 导致材料价格直接影响工程成本的情况, 审计人员在对材料价格进行审核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关:一是按设计图纸核算定额所需材料用量或按施工实际核定用量;二是对定额中和招标文件中无明确规定的材料价格, 进行市场了解, 核定材料市场价格与预算价格差额;三是注意所取定的材料价格, 是否跨期高套;四是对某些不常见的材料、设备价格采取多方询价、市场调查的方法来控制成本。

“严”, 是在审计定额套用时应突出一个“严”字。在基建工程中, 有些施工单位采用重复套用、低套高、少套多等手段来增大材料用量和价格, 争取不正当利益。因此要严格审查定额的套用是否与施工单位情况一致, 对于定额换算的单位价格, 要核实换算是否为定额允许及换算方法是否正确。

“实”, 则是对现场签证的审核注重一个“实”字。在工程建设中, 对于设计图纸和合同预算中没有包括而现场又实际发生的工程项目和费用, 如施工区域障碍物清理、隐蔽工程处理、材料代用等, 通常是通过签证的形式认可, 运用谈判、协商等手段要求偿付费用。如不加强监督, 势必增加工程实际投资, 降低资金投资效益。

4. 综合评价事后效果

项目完成后, 应对工程的投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除了经济效益外, 还应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尤其是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

5. 充实内部审计力量, 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实施上述跟踪审计的关键是审计人员。要积极完善内审部门人员配备, 聘用和选拔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认真推行内部审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后续教育制度, 采取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 重点加强其审计理论、概预算编审和工程管理知识的学习。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交流, 认真吸取先进经验和技术方法, 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加强内部管理, 抓好队伍廉政建设, 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教育, 提高内审人员的政治水平和敬业精神。总之, 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强、业务技术精、工作作风好、高素质、复合型的内部审计队伍, 是提高项目效益审计工作水平的保证。

摘要:小型工程项目由于标的小、项目散, 在审计工作中很容易被忽视。但正是由于小型项目在管理上容易被疏忽, 积少成多, 也就更有可能隐含潜在的大问题。本文分析小型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现状, 指出在目前的工作中存在审计内容不完整、审计力量不足等问题, 提出开展效益审计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小型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审计,效益审计

参考文献

[1]浅谈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的环节管理.李建德.会计之友, 2008年第20期

[2]绩效审计实践初探.顾锦霞.审计2005年8A

[3]高校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高二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第11期

[4]基建工程项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周玉萍.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期

[5]浅谈小型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周宏.北方经济2004年7月

浅谈公路建设项目效益审计 篇3

关键词:公路建设;管理;效益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项目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以此来提出合理化建议,强化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投资资金的最大效用。公路建设项目效益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公正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由于公路建设项目不同于其他房屋和水利项目建设的特点,在进行审计的具体工作时,可将工程项目的总预算分解为公路建设成本和公路施工成本两个方面内容,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并综合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分析其利弊关系,找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综合评价和公路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相关的经济责任。

我们平常在公路的项目效益审计中,首先应审查公路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是否合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工程的立项、设计是否合乎规定,认真审查工程的概算和预算,编制是否合乎该预算编制规定,公路工程量和相应的定额计算是否真实准确;其次是审查公路工程资金的来源是否正当,资金的使用是否合乎上级的有关规定,主要成本的归集分配是否合理,认真审查有无转移截留挪用工程建设资金问题;三是通过某项目的建设单位、工程设计单位、项目监理单位等的取费及使用的审查,确定其建设成本和评价其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相关经济责任;四是通过对施工单位的成分进行分析,评价其项目经济效益和相关经济责任,最后得出某项目的经济小于一和评价结果。

公路建设项目成本对象是指公路概预算中不直接形成建设项目有实体的那部分支出,它包括建设项目开工前期的工作费用,如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安家和生活用品购置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土地、青苗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及大型专用机械设备购置费,其他有关的税收费用等等。对上述有关费用的审查,一般审查其是否合规合法合理,是否发生不合理超支,防止借工程建设出现腐败行为。在审查过程中要分析各种因素,严禁高标准建设楼堂馆所,严禁有关部门乱摊派、乱收费。审计中要注意个别单位领导借国家之便填自己之欲,甚至极个别人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敲公路工程竹杠,发工程建设之财,导致公路工程项目成本过高,使国家紧张的公路建设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应该注意影响公路建设成本的各种因素,正确分清公路项目建设的经济责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提出设计评价结论,为公路建设项目保驾护航。

公路施工成本的主要对象是建筑安装工程费,在评价其经济效益时,应首先熟悉公路工程的有关定额,从施工预算入手,重点分析公路工程的人工、材料和机械使用费。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审计中,不能只看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别,还应该注意各种因素的其他方面内容,防止将公路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混同于一般的经济活动分析,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分项工程的成本口径和财务核算中的分项工程相比较而言,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是主观期望值差异较大,表现在预算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具体的客观价值量差异较大,表现在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方面。详细分析起来在人工费上:预算中是以定额人工工日数乘以每工日人工费计算的,实际施工操作中是以计件工资或计时工资来计算的,有的则按照分项工程量来计算的。在分析过程中将分项工程预算中的人工费和施工设计中的用工计划归类分解换算,使之与财务口径相一致。对照财务成本分析的有关帐目,按要求列表显示。人工费的效益来源主要是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强化管理,压缩费用,减少浪费。在材料费上:材料费有供应价格、运杂费、材料损耗和材料保管费组成,分析材料费一般以主要材料为重点,从价差和量差两方面入手。材料费分析是工程项目分析的主要内容,因为材料费在整个公路工程项目费用中占有大量的比重,所以在公路工程效益审计中对材料费的分析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注意收集材料的进价和相关费用,另一方面要认真核对工程的详细计量情况,避免多计工程量,虚报冒领。还需注意收集材料的预算价格外的收费情况,以便真实反映材料费用内容。材料分析中要对照分项工程中的材料数量和财务成本中的材料实际用量相比较,找出其薄弱环节,完善从材料采购、供应到保管的全过程内控制度,选择合理施工方案,就地取材,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材料周转环节。在机械使用费分析方面:要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台班费,然后将他们进行量差与价差的比较,找出差异原因。目前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使用费的比例越来越高,人工费的比例越来越低,实际工程施工中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只要发生费用都要进入各相关的分项工程成本中去。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机械费的审计结果评价。对其他施工管理费和其他间接费的审计,一定要分清工程项目的对象,正确确定工程项目的有关费率和标准是否合理合法,公路工程项目开支的费用和相关内容是否合情合规,间接费的超支要和直接费的超支进行对比,防止悬殊过大。

公路工程项目效益审计与一般财务审计相比较具有层次高、内容广和难度大的特点,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公路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还要求有一些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做这方面工作的审计人员,努力学习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当地的实际定额标准,熟悉概预算编制的一些要求和程序。

随着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审计人员还必须学会计算机操作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适应知识更新的需求,真正当好公路建设的经济卫士。

参考文献:

[1]祝惠青.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4,(04).

[2]王金华.公路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浅谈工程项目效益审计 篇4

近年来,我国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已经开始由单纯地关注资金支出的财务审计转变成为了以管理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内部审计,因为工程项目作为城市发展和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更能够开发企业的市场,对企业也有着积极地作用,因此光注重财务方面的审计是不够的,应当更注重其效益的审计,从而能为管理者的经济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对项目地经济效益审计不光能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更能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运用效益审计的技术、策略,来检查对用于工程建设的国家财政性资金是否充分得到了利用,发挥了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而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则是通过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审查以及分析,从而提出推动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倡议,帮助企业管理者作出更合理的决策和改善管理方式,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步骤。

因此对于目前尚且存在于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理由,需要积极进行解决。

2.电力工程项目审计原则

2.1客观、公正原则

在审计过程中,客观、公正原则要求审计人员要坚持客观事实,并且站在公正地立场上进行审计,依法运用审计策略和技术来进行审计,对具体的项目作出正确地评价,评价必须真实、可靠,不弄虚作假,如此一来审计的真正作用才得到体现。

2.2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一丝不苟,态度谨慎,对于审计中发现的理由不隐藏、不夸大,并且不能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客观地以叙事性语言反映审计中发现的理由,这样才能够让理由能够被正确、合理地解决。

2.3前瞻性原则

坚持前瞻性原则就是在对项目进行分析时,充分认识到该项目的效益滞后性,并且能够充分地估计该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

这要求在审计时必须要全面地看待,其中包括了项目的短期效益、长期效益;直接效益、间接效益;有形效益、无形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全面的、有前瞻性的审计分析才能够真正反映出项目的理由或优势。

2.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工程效益审计中,如果能够根据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公式,经数字换算能得出定量计算结果的,就尽量用定量来表述。

但有的工程项目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其外溢的效益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只能经过定性分析,用定性的文字来描述。

因此,在工程效益审计中必须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3.电力审计中存在的理由

3.1电力工程项目竣工后存在大量遗留理由

目前对于许多电力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质量等一些步骤还不能及时地进行审计,导致审计一般为事后审计。

而事后审计只能针对工程造价和完工后效益进行审计,但是在电力工程竣工后都存在些许的遗留理由,这些理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审计的效果,加大了审计对整体电力工程效益的评价难度,以及降低了审计的准确度。

例如一些拟建项目在进行审计时根本没有对项目做全面的科学论证,也缺乏深入的调查,这样缺乏事前审计的后果导致了在建设过程会容易出现边建边改、建好又改的情况。

为项目工程增加了许多遗留理由,同时工程资金也遭到了浪费。

3.2审计制度和法规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尝试开展现代类型的审计,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并没有建立起配套的审计制度,因此即使有些企业已经开展了现代类型的审计,但是却没有一个有力的制度来规范审计过程。

如此一来就造成了经济效益审计只能够依靠不够规范的策略和方式去判断,缺少了约束的审计很难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真正有用的信息,审计所应当具有保障经济效益的作用也就难以实现。

3.3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健全

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规范的、健全的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了审计时的评价指标相关性不够。

电力工程项目设计的分项目之多,因此其评价标准也更复杂,仅仅依靠某部分相关性不足的评价指标来建立工程经济效益的审计评价难免过于片面,不能够达到应有的深度及广度。

3.4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任何一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都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有专业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以及谨慎的`职业态度。

特别是电力工程项目涉及的审计面广、技术含量高、针对性强,对审计人员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针对我国目前电力工程审计人员的平均素质水平来看,其专业结构和素质依旧有待提高。

4.策略

4.1建立健全审计法规及评价标准体系

为了让审计更加规范,应当首先要建立健全审计法规,规范审计的分析评价过程,保证审计过程全程都能够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达到科学合理的审计效果。

其次各个企业或者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工程项目中的共性理由的审计制度和策略。

再次应当要推动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设,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经济效益审计的监督,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秩序。

同时这也是推动企业或单位管理层改善工程项目成本标准的确定策略,在一个大工程项目里,施行分项目的成本分担,以此来划分责任,防止责任评价的审计风险。

4.2建立自上而下的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机制

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部门应当利用多方资源建立自上而下的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机制,根据工程项目的大小来施行内部审计。

具体做法可以是管理层聘请审计方面的相关专家成立项目效益审计小组,利用专家的经验、专业知识来强化监督指导力度。

及时跟进工程造价,及时对效益审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并且总结优势,综合给出指导性意见,帮助推动效益审计机制的执行,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例如内部监督还可以是管理部门与审计部门相互合作,及时提供相关资料,跟踪审计人员是否针对施工管理方面、材料采购方面、设计及施工方案更改方面等及时地提出合理改善方案,进一步落实经济效益审计对成本效益的分析作用。

4.3选用科学的审计策略

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所采取科学的审计策略能够大大加强审计的质量。

具体应当采取追加审计程序、强化后续审计、采用更科学的审计策略等,以便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4.3.1遵循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原则

前文说到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审计原则有四,分别是客观公正原则、谨慎性原则、前瞻性原则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因此审计时要严格遵循这四项原则。

审核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客观事实,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审核,确保审计结果的公平公正。

在进行审核时必须以严谨专业的态度来对待,保证审计的质量。

对于项目工程的未来发展潜力和各方面的效益要进行充分考虑,力求实事求是。

最后要根据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把经济效益审计做好。

4.3.2把握财务收支审计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关系

财务收支审计是目前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是审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本单位的资金与资源管理是否达到了充分且有效的利用,并且针对典型的财务理由作出分析,提出更合理的倡议。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是前者为后者的深入,应当充分将两者进行结合,利用财务收支审计的优势来弥补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中的不足和缺陷,积极探索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新途径。

财务收支审计的工作具体内容是审查预算、审查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指标,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则是以审核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环境和成本造价,工程项目周期内的经济利益,两者一大一小地进行结合能够更全面的反应理由,对管理者的决策、分析以及对工程项目的评价上都更有说服力。

4.3.3突出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重点难点

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广,标准也相对较宽,因此在进行审计时必须要注意突出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下面几个内容:工程量的真实性审计、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施工工艺的工程造价、分项工程预算、定额套用、工程质量、项目资金到位情况、索赔、成本造价变动、工程质量制约等。

合理突出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难点,能更好地把握影响审计的重要因素,并做好相应的制约和解决措施。

同时不能因突出重点而忽略细节,应当在把握好细节的基础之上更为突出重点难点。

4.4提高效益审计人员素质

为了提高审计效果和质量,最基本的要先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要想提高效益审计人员的素质,首先是从人才的筛选阶段开始,聘用审计人员时不光要对其专业技能做考察,更要考察其综合能力,越全面的人员才越能适合这个复杂的岗位。

其次工程项目效益审计复杂且专业,需要各种知识结构的人员,目前许多审计人员都局限于经济专业的,可以扩展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例如建筑规划人员、环境监测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等,都可以加入到审计人员行列中来不断完善审计人员队伍专业结构。

同时要在审计人员从业过程中不断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乐于吃苦、坚守职业等审计人员所具备的的道德修养。

只有加强经济效益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才能够从源头上解决理由。

5.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审计能够为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针对审计中的理由和不足,有必要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策略,并且不时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变工作策略和制度,才能够适应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曾立兵.浅谈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J].现代商业.(23):212.

[2]祝贞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浅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11):129-131+133.

[3]戚长征.浅谈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J].现代经济信息.(08):56.

浅议审计机关效益审计的发展 篇5

关键词:效益审计制度 广度 深度

我们可

以从理论,实务,制度三个不同角度来透视中国效益审计模式。在信息社会,理论、技术、经验等信息形态的成果,世界的也就是中国的,所以中国效益审计的特色只能在制度和实务方面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的审计制度从建立那天起,就把效益审计纳入了法制轨道,这是中国审计制度的特色,也是效益审计的中国特色。

中国审计制度的建立,始于1982年宪法颁布,依据宪法,国家相继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审计工作的专门法律、法规、规章,其中涉及效益审计行为规范的有:1985年国务院发的《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8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1994年公布2006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995年发布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199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38个审计规范中的16个规范;1997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2000年审计署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2001年发布的《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2003年发布的《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修订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2004年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

通过这些制度,逐步深入、具体的明确和法定化了效益审计的地位、定义、目标和内容。

一、效益性是国家审计制度化的审计目标。

宪法第九十一条,第一百零九条明确规定,国家设立审计机关职能是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这说明国家审计的对象是财政、财务收支。

新修定的《审计法》第一章较原审计法增加了一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说明新《审计法》特别强调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国家审计的目标之一。

《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这说明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是审计的内容之一。

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给出了国家审计最权威的定义:“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我们认为,上述法律条文除明确规定了国家审计目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概念之外,也说明了国家审计、财政财务收支、效益审计三者之间的关系。

1.国家审计就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审计理论一般把审计按目标或内容不同分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三大类,审计实务中有诸如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项目决策审计等等类别,但是从制度侧面看 我国的国家审计,统称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其他审计均属其子类。

2.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实务中必须实施效益审计

进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时,都要实施效益审计程序,审计的结果要对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予以反映、鉴证、分析、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是法律赋予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利和职责,具有强制性。因此,如果强调客观条件不成熟而不进行效益审计,就是国家审计机关或人员的不作为行为。

3.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

世界审计发展表明,效益审计是财务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要逐步取代财务审计的中心地位,在这个阶段上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财务审计理论和实务趋于成熟,其作用产生了普遍的效果,例如,“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趋于完善,财务会计活动也日愈规范化,财务活动中的违纪违规现象日趋减少”。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和审计的发展水平来看,都还未达到这样的程度。但中国审计制度关于效益审计的设计,不走西方国家审计发展进程的老路,也不等待客观条件的成熟,而是充分利用世界审计发展的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了一套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模式,这种制度化的模式可概括为:在一个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中,结合起来实施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一个项目的实施中,完成审计200多年的发展进程,先进行真实、合法性审计,再利用核实后的会计、业务信息,进行效

益的反映、鉴证、评价、分析,寻找进一步提高效益的途径,这正是审计发展史的缩影。

二、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是效益审计制度化的内容

各国的效益审计内容都有差异,我国国家效益审计内容应包括哪些,目前仍有争论,但我国的审计制度却明确规定了效益审计的内容。1996年发布的《中国审计规范》就明确了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例如《审计机关对国外贷款项目审计实施方法》第十三条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外贷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四):项目竣工使用或运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外债偿还能力。修订完善后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2001年实施)第八条说:效益性评价是指对被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评价。经济性是指被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做到了节约;效益性是指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 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果是指经济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国效益审计内容的制度既吸收了国际效益审计成果,又注入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内涵。实质上,按这样界定的效益审计内容,我国现行重点实施的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建设项目预算或者概算执行情况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就名称含义讲,都是专项的效果审计。

三、效益审计标准运用的规范

我国政府效益审计的制度化还体现在对效益审计标准的规范化上。1996年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 》就对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运用做了规定。修正后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2003年发布)第十四条规定,“对效益性的评价,审计机关应当首先就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产生效益的实际情况做出说明,同时应当揭示与有关评价标准进行对照的结果。评价效益性时,评价标准可以使用预算或计划指标、历史指标,同行业先进指标等。评价时应当对有关评价标准 选择依据和具体内容做出说明。”

先后发布的评价准则都指出,要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对它们的效益进行反映,然后再选择标准进行评价。对评价标准的选择给了几个可供选项,但要求对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具体内容作出解释。

效益审计的理论基础也是委托——代理的理论,效益是受托经济责任的一部分。在我国,当被审单位接受人大、政府和社会公众委托的,使用公共资源的效益责任时,必然有其内容和水平的考核目标。国家审计和机关是受委托、监督、反映、评价其效益责任履行情况,应主要以委托者的考核目标为依据。所以审计人员在实务中使用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也主要在考核目标中“选择”。作为“通用准则”,只做出效益评价标准选择性的规范是合理的。

四、实施效益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在我国当前,积极推进效益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审计制度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要求。我国审计机关二十五年来效益审计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表明,若按西方比较成熟的效益审计模式定位我国效益审计发展阶段的话,我国效益审计的确还处在起步阶段,还不具备大规模组织全面效益审计的条件,还面临许多困难,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效益审计的理论来理解定位我们的效益审计(例,是独立的审计类别),也不能按西方效益审计模式来组织我们的效益审计(例,由独立的机构,专门的效益审计师,进行效益专项审计),对我们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和客观的条件,要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度的要求出发,创新地去认识它,排解它,走出一条顺利开展效益审计的新路。

1.效益审计的广度和深度问题

“还不能大规模展开全面的效益审计”这是近几年对我国效益审计现状的基本定位。这引导了我们对效益审计“规模”和“面”的思考。国家审计机关执行效益审计制度情况,可以从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评价。

广度,泛指面上范围的大小,内容的多少,列入广度的审计事项无实施次序上的要求。如果把全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作为应该实施效益审计的范围,那么效益审计的广度可用实施了效益审计程序的项目个数或比重来计量。

在一个审计项目上,效益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等内容就构成效益审计的“面”,在此项目上,涉及到了几项内容的审计,就是该项目实施效益审计的广度。

效益的每项内容都有多种表现形成,例如,效率性就可能在产、供、销各环节上,人、财、物 各要素上都有所表现,必须用多个平行的指标才能全面描述。在一项内容上,对部分还是全部表现实施了审计程序,也是效益审计的广度。

所以,广度是对效益审计实施规模的度量。

效益审计要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系统的审查、鉴别、分析、反映,评价其现状,挖掘潜力,提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这些程序要在各效益事项上依次分布实施,而分析性程序在使用的方法上,认知的程度上,提供有效信息的价值上都有传统的和现代的,低级的和高级的,现象的和本质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等差别。在一个项目上效益审计实施了几步程序,分析性程序在使用方法和分析结果质量上的差别用深度来描述。

深度是对效益审计的质量或效果的度量。

利用广度概念,效益审计制度对规模的规范可表述为:效益审计要覆盖全部国家审计项目,在每个项目上对效益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都要实施审计。对效益各项内容审计的广度,对效益审计的深度,制度都还未作具体规定,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委托者的要求和自身条件来决定是否延伸广度,增加深度,可以选择一些项目,例如重点资金、重点工程、重点企业,集中审计资源,开展全面深入的效益审计。

所以我们认为,“全面地、逐步深入地开展效益审计”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又是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效益审计制度的规定。

2.效益审计标准问题

效益审计的标准是近几年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取得了一些对审计实务很有指导作用的成果,但它仍然是开展效益审计面临的最大困难。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的审计标准一般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这些标准在全国、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一段时期内都是相对统一、稳定的,带有强制性的。效益审计的标准除了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经济法规、经济理论等定性标准外,主要是一些定量标准,例如经济技术定额,业务标准,预算,计划和经济合同指标等。实务中一个定量标准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效益名称,反映效益的性质,它与效益审计中要反映、鉴证和评价的效益内容一一对应。二是效益标准的水平,赖以和该效益的实际水平进行对比作出判断。

另外,如前所述,受托者应该履行的经济效益责任,应是首选的、主要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审计机关要面对各地区,各个层次,各个行业的委托者,委托给各地区,各层次,各行业的被审单位的,在不同时期要履行的效益责任。受到这样多维变数影响的效益审计标准,不可能有相对的统一性、稳定性,即使是在很短的时期内,很小的地域内,很细分的行业内,也不可能制定一套公认的、统一的、普遍使用的审计标准或标准体系。

在效益审计实务中,按审计人员选择决定的自由度大小,可把效益审计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用的、相对统一稳定的、无选择性的标准,例如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经济规律,经济理论等。第二类委托者制定的,审计人员有受限制的选择性,例如:预算、计划和经济合同指标,经济技术定额,经济责任目标等。第三类完全由审计人员根据需要选择确定,例如:评价发展程度、趋势时,在本单位历史水平中选择确定;做深层次分析研究时,可利用分析性复核结果的理论值作为审计标准。这类标准选择的科学合理性,完全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事实上,效益审计实务中使用的审计标准,除第一类外,都是效益审计的对象(或内容)在另一场合下的表现形式,随着审计广度和深度的增加,相应要增加审计标准。使用第一、二类审计标准对效益所做的评价、鉴证有较高的权威信、可靠性,审计风险较小;而使用第三类标准,只能分析被审单位效益状况,揭示管理漏洞,探索问题,查找原因,发现规律,挖掘潜力,为提出合理建议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审计风险较大。

3、效益审计人才问题

《审计法》第十二条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把这种职业胜任的能力提到职业道德的高度(第二条)。我国审计制度已经规定,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从事的审计工作”就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其中包含有效益审计,这就是说,制度要求的职业胜任能力包括了效益审计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所以中国的审计模式决定了,每个审计人员都应该是既能胜任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又能胜任效益审计的复合性人才。

从事效益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应具备更广泛的知识,更高的技术和分析判断能力。理论上讲,我国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能符合这些条件,这是审计主观环境的不利因素,但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我们认为,在我国审计的许多客观环境中,(例如,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科学文化和国际环境)都存在大量效益审计赖以存在和促进发展的有利因素情况下,人才因素不是制约我国效益审计的关键因素。

1、对我国审计机关现有的审计队伍来说,效益审计理论和效益审计中使用的方法并不是陌生的、神秘的知识和技术。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国家审计人员受过经济类专业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90%,这些人都学习过经济效益的理论及与其关的管理和分析理论。稍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实务上的指导,就能完成最基本的效益审计程序。

2、我国的效益审计实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制度,有利于传统审计和效益审计的衔接,有利于审计人员无障碍地进入效益审计。现行效益审计制度并未对效益审计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提出多么高的要求,鼓励重在普及,重在参与。效益审计最基本的审计程序是在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鉴证、反映效益的现有水平,和客观效益审计标准作对比,评价效益高低。当前我们的审计人员一般都能顺利实施这些程序。从适当目标、水平的效益审计开始起步,大胆实践,边干边学,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同时,也推动效益审计向纵深方面发展,这应当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人才策略。

3、我国的审计制度对审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规范,是保障效益审计人才资源的重要机制。《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第十条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有符合规定的学历,通过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并保持和提高职业胜任能力,不得从事不胜任的业务”。这是国家审计人员的道德底线,也是进入这个队伍的最低门槛。调查表明,市级以上审计机关基本上按此规定组建发展了自己的审计队伍。第十一条规定:“审计人员应当遵守审计机关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参加审计机关举办或者认可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活动,学习会计、审计、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新知识,掌握与从事工作相适应的计算机、外语等技能”。十二条规定:“审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应当达到审计机关规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国家审计机关制定了继续教训和业务培训制度,94.3%的审计人员每年都接受与审计相关的业务和知识培训。即使从现在开始,完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侧重效益审计业务和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学以致用,急用先学,也能为现行效益审计制度的实施提供智力保证。

浅谈土建工程预算审计 篇6

专业论文

浅谈土建工程预算审计

浅谈土建工程预算审计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建工程预算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土建工程预算审计的准备工作。然后分析了科学规划使用审核的方法,接着分析了工程不同部分的审计方法,最后,本文提出要注重做好复核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土建工程;预算;审计

中图分类号: DF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土建工程预算审计工作对于土建工程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流程,是确保土建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和顺利完工的保证,因此,我们需要土建工程的预算和审计工作展开研究和分析。

二、我国土建工程预算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土建工程预算审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土建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对于建筑工程而言,部分单位没有配备专门的预算人员,即使配备但多数预算人员对业务了解不深。对预算审计人员而言,丰富的经验最重要,而对预算人员而言,不仅要熟悉了解相关法律政策,还需要熟练掌握大量预算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科学的道德观及文化素养。

2、土建工程预算管理动态性不足。工程预算的动态性体现在价格方面,它与市场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大量采用的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的局限性日趋明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逐步完善,这种局限性将会进一步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3、土建工程预算管理的专业意识欠缺。工程预算管理意识薄弱,难以对预算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论证,预算编制部门调动各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预算是比较困难的,平实较少关注预算的执行情况,在编制预算时,预算管理部门编制预算纯粹为获取预算结果,存在不切实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际和不科学的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三、土建工程预算审计的准备工作

1、搜集完善的依据性文件审查人员必须要有准备的材料,主要包括:建筑和结构专业提交的全套土建施工图;工程所在地区的综合预算、建筑材料预算价格、间接费用和计取费用的有关规定文件;工程所在地可供参考的类似工程的预算文件及技术经济指标。

2、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一)做好预算审计的准备工作,就是要全面熟悉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技术设计方案,并对施工图的预算开展整理工作。

(二)对预算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相关的要求与说明,全面掌握预算所包括的范围,进行必要的编制与说明。

(三)充分了解施工图预算采用的定额。即根据要求与说明,审核施工预算的定额是否符合相关的合同规定。

(四)了解国家与地区预算的相关规定。明确预算的定额、材料价格的信息与各种取费标准。总之,要精益求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提高预算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四、科学规划使用审核方法

1、重点审查法

重点审查法审查的重点一般是:工程量大或造价较高、工程结构复杂的工程。该方法有侧重的,有选择的根据竣工图计算部分价值较高或占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量。这种方法在审核进度较紧张的情况下,常常适用子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结算或施工单位审核没计单位的预算。重点审查法重点突出,审查时间短、效果好。

2、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又称叫逐项审查法,主要的计算方法和审查过程基本等同于编制施工图预算。此种形式广泛运用于初学者审核施工图预算、投资少的项目、工程内容简单的项目、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等方面。此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全面、细致,在审核的预算中很少出现差错,质量标准高。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建设单位为大多使用这种方法。

3、对比审核法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对比审核法主要以总结分析工程预结算资料为前提,总结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并规划出用途、结构形式、地区不一致的工程造价、工料消耗指标。

4、分组计算审核法

它包括了相关项目、相关数据审核法。其主要是对预算中的各项目、各数据进行分组,并把相关的项目规划为一组审查或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结合工程量存在相应的计算数据基础的关系,对同组中其它某个分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程度进行判断。

5、审核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因为预算员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地位,立场,则观点、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使得整个编制预算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五、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的审计要点分析

在工程预算审核中,最主要的审核依据是工程的增减量,工日单价和应计取的费用等。同时,在这些主要依据的基础上,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状,内外设置等因素,并结合各种合同协议,招标,投标,中标文件和国家通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精细审核,保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审核内容。

1.工程量计算审核

由于工程在实际勘察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误差,会出现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不相符合,出现漏洞项目等情况,因此,要在结合图纸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工程计量规则进行工程量的审核。首先,要明确审核工程量计算的范围和计算的限制范畴。其次,要保证计算尺寸和图纸的尺寸相一致,防止因为疏忽而出现工程计算量的审核失误。最后,要严格依照标准计算方式计算,加强调研,规范审核。

2.套用单价的审核

工程造价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法律性,对各种指标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套用单价的审核标准。首先,要做好直接套用单价的审核,在检查审核项目名称,单位,日期等基础上,对材料的规格,类型,材料的等级做出审核。其次,做好换算后定额的审核,必须重点关注设计用量与定额不同时是否允许换算,换算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最后,是费用的审核,取费应根据当地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费用计量标准,计价规定等各种规程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文件进行严格计量,在审核时候,要对文件政策的时效性进行重点关注。

3、审计设备、材料的价格

设备、材料预算价格是在施工图预算中所占比重最大,变化最大的内容,故应当列为重点审计的对象。审计设备、材料的预算价格是否符合工程所在地当时当地的真实价格及水平,若是采用市场价要核实其真实性、可靠性,若是采用政府指导信息价,要注意信息价所取定的时间是否符合要求。在实际预算审计过程中,我们对材料的审计把关做了大量的信息资料收集,根据预算中所报材料的规格,首先进行市场信息的收集,以电询方式收集几家报价,进行比较分析,选择质优价格较低的为预审价格。某施工单位在电力保护管敷设工程中,关于直径10CM水泥砼保护管,施工单位的预算报价为35元/米,与砼瓦筒管相比,价格差异相当大,而且砼电力保护管现在已很少应用,故市场价格很难询到,通过社会多方调查,询到同样的材料价格为26元/米,价格相差9元/米,由于数量较多,造价相差很大。

4、要加强对各种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

现在的工程大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很多没有现成可以套用的定额项目,需要编审人员收集有关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施工的基础资料,测算与此相关的人工、材料、机械的用量,编制补充预算定额,是做好编审工作的前提条件。

5、要加强对工程造价预结算人员的素质提升

首先,要加强审核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加深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的基本了解,熟悉各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技巧。其次,要提高审核管理人员的的职业道德,要本着公正客观,严格严肃的审核态度,作出审核管理。

六、注重做好复核工作

完成预算审查之后,为了检查审核成果的可行性,必须采取类比法。即利用工程所在地的类似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进行可行性判断。如差距过大,应寻找原因,如设计错误,应予以纠正。预算审核是一项细致的技术经济工作,虽然有技巧,但应在正确的工作方法和丰富的业务知识指导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七、结束语

只有做好了土建工程的预算和审计工作,土建工程的实施才能够有保证,才能够避免土建工程施工中出现预算审计方面的问题。所以,土建工程的施工一定要强化对预算审计工作的监管,从而不断提高土建工程预算审计的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杭苏,闫铭.对土建工程预算审计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08)

[2]乔秀丽.对土建工程预算审计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

[3]李文龙.浅谈工程造价审计时应注重几个方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

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要点分析 篇7

一、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内容及目标分析

项目建设效益审计主要是指由企业内部成立审计机构或者是结合外部审计机构, 在确保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前提下, 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以及企业管理政策, 对企业建设项目中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所进行的一系列审查分析工作, 属于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与效益的监督活动。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内容重点针对电信企业的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过程、投资管理工作、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资金使用以及投资效果进行的审计, 以便于对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经济效益、建设效率等情况进行控制。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目标就是围绕着建设项目投资效益, 通过对投资项目的资金审计, 及时地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违规以及浪费问题, 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期完成。

二、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 对于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一些电信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于电信企业项目建设效益审计的重视程度较低, 没有明确的认识到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对于规范建设项目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甚至没有赋予审计机构相应的权限, 导致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工作开展阻力较大, 审计质量不高。

(二) 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缺乏指导

部分电信企业的项目建设上没有制定系统的效益审计管理规章制度, 导致项目效益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的确定于执行缺乏依据, 这样就增加了项目效益审计工作人员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的难度。

(三) 建设项目效益设计方式不合理

一些电信企业在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工作上, 还停留在事后审计的阶段, 效益审计的介入时间较晚, 没有进行全过程的建设项目效益管理, 这就导致项目效益审计工作无法发挥对于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的功能, 也无法及时的总结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不利于项目建设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实施。

三、电信企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要点分析

(一) 强化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科学选择项目效益审计方法

一些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工作开展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就是审计管理部门的独立性较差, 甚至受到建设项目管理部门的制约, 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由电信企业高层管理部门负责主导, 建立完善的效益审计机构, 能够确保审计机构不受干扰的开展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在审计方式的选择上, 应该组织项目效益审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或者是采取常驻现场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小型项目建设一般采取重点介入的方式, 中小型项目建设则采取实时介入与重点介入相结合的方式, 大型建设项目应该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式。重点通过深入现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 同时对于审计应该采取跟踪审计、效益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全面的为分析评价企业建设项目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 重视建设项目效益审计, 完善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规章制度建设

首先电信企业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应该明确认识到效益审计对于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 能够积极的主导在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项目建设效益审计的开展, 将项目建设效益审计与评价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其次, 为了指导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顺利实施开展, 应该针对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制定一整套的全过程审计规章制度, 尤其是结合当前我国项目建设审计程序以及审计规范, 明确审计管理机构岗位职责以及审计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 确保建设项目审计工作能够标准化、规范化的开展。

(三) 完善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跟踪审计

为了能够对项目建设真正实现全过程的动态跟踪审计, 在审计工作的开展上应该根据项目建设不同环节分别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首先, 在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 审计部门应该重点对项目建设方案的经济和理性、设计概算以及项目预算进行熟悉了解, 并重点对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工作以及合同签订工作进行审计, 确保招投标评标比选的规范合法, 合同条款中针对工程价款、质量以及进度的规定合理有效。在项目建设的实施阶段, 重点通过定期审计对设计变更、工程量完成情况、合同外工程以及隐蔽工程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合规进行审计。在项目建设的竣工验收阶段, 审计工作的重点则主要是结合工程变更以及其他调整情况, 对项目建设投资的真实、完整以及合法性进行审计监督。

(四) 实现内外审计有效整合

在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开展上, 由于审计工作任务繁重, 因此除了采取由企业组织人员力量开展审计工作之外, 还应该借助于社会外部的审计力量。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具有法定资格的国家审计机关或者是社会审计组织进驻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审计, 通过整合内外审计资源, 提高对于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力量, 确保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电信企业项目建设效益审计作为项目监管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提高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措施。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应该结合项目实施的特点, 准确的把握好审计介入时间, 并通过合理的选取评价指标、科学的选择审计方法以及完善审计监督等措施, 提高项目建设审计水平, 确保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工作有效开展, 实现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的提升。

摘要:针对电信企业的建设项目效益审计, 首先分析了电信企业项目效益审计的内容以及目标, 进而分析了制约电信企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工作的难点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完善这些问题的可行策略, 可以为电信企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实施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要点

参考文献

[1]王道成, 易仁萍, 王光远.中国内部审计规范[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10.88.

[2]祝贞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浅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 (11) :129-133.

浅谈工程项目效益审计 篇8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基本建设投资项目也逐年增多。由于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控制环节多、管理专业性强等特点,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给医院带来重大损失。作为医院的审计部门,如何加强医院基建项目的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节约建设资金,避免事后审计的被动状态,是当前医院管理者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关键词:医院 基建工程 审计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基本建设投资项目也逐年增多。由于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控制环节多、管理专业性强等特点,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给医院带来重大损失。作为医院的审计部门,如何加强医院基建项目的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节约建设资金,避免事后审计的被动状态,是当前医院管理者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一些大型医院虽开展了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管理这项工作,但方法各异,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和做法,因此,笔者就结合近年来我院开展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和体会。1、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对基建工程项目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效益性和建设可行性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科学方法。因而在确定基建工程项目前必须对医疗市场和医疗业务发展认真进行调研分析,应该根据医院特点和性质,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平衡,并作多个方案比较,作出评价,提出拟建项目是否可行的研究报告,所以必须 加强对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审计。2、审查基建工程项目编制预算的合法、合规情况,预算内容是否完整,预算是否与设计图纸要求相一致,工程费用的计算是否合理、真实,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按图纸要求和国家定额套用,配套设备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预算总费用是否与规划建设总投资相一致,是否留有预备资金,无特殊情况应保证总投资控制在规划总投资额度内。3、审查资金来源是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审查基本建设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合理和完整,是否符合使用规定,防止被挪用,资金节约使用,控制投资规模,直接关系到基本建设按期开工和竣工的重要保证。资金的筹集来自多种渠道,有财政性资金,有自有资金,还可有银行借款,以及其他合法的金融融资渠道获得。应该审查基本建设的资金来源是否符合项目的计划要求,资金的到位情况是否符合建设进程的需要。基本建设资金的安排,要根据财政预算计划用好财政性资金,适时用好自筹资金,借款资金应尽可能放在后期支付,减少利息支出,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成本。4、全面审查基建工程项目的合同内容,在合同初稿时,就应介入,结合论证的结果,审查合同的内容与论证报告内容相一致,防止欺诈合同,避免不必要的国有资产损失。5、审查基建工程项目的预决算情况,对基建工程竣工决算书,医院内部审计要结合项目预算进行全面审查,审查过程要主动与基建管理部门相关人员配合,重点审查增加项目的相关资料,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杜绝项目决算高估冒算现象的出现。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单位主要行政领导汇报,取得领导的支持。6、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在跟踪审计活动中的合力。医院基本建设项目规模大,跟踪审计任务重,内部审计机关力量不足时,可以考虑强化审计人力资源整合。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为了加强基本建设的投资控制,审计管理部门与各个行业主管部门对基建工程项目决算审计有明文规定,基建工程项目的决算总额达到规定范围,必须送社会中介审计事务所工程造价审计。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在做好内部审查的基础上,做好审计登记备案,按规定联系中标的有资质社会审计组织的专业人员参加跟踪审计活动保证基建工程项目决算审计质量。总之,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造价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而目前的社会审计组织只能对工程竣工决算进行有关审计,而无法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经济效益跟踪审计。这就需要医院领导高度重视,选派有良好素质和一定专业知识水平的基建管理人员,从工程的论证、立项、设计、施工、结算等方面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审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把基建项目工程的投资控制在最低限度。参考文献:[1]夏玉亭.论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审计[J].中国卫生资源,2007(4):192-193.[2]孙含芳.谈医院开展基建维修工程审计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6).

上一篇:中秋节的祝福诗句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复习——学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