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承诺书(精选8篇)
税收承诺书 篇1
一、税收效率可以促进税收财政职能的发挥
税收是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 提高税收效率可以增加收集资金的速度。税收财政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更好的建设, 为所有需要资源与资金的部门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满足其各项需求。税收收入的增长有可能是这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在增长, 只有提高了税收的效率, 才能促使税收收入在国家的各个时期都能得到稳定增长。财政收入提高主要是依靠税收的手段, 税收可以调整国家的经济, 并且使经济可以稳定持续地增长。阻碍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原因是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合理, 经济增长的成本投入过大, 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 经济的增长开始受到资源环境的影响, 经济结构出现问题, 使得社会发展越来越慢。我国开始意识到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去调节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 其中财政税收政策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经济下滑以及经济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税收的效率, 这样才能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 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 并且为国家的各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税收征管制度的执行, 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也是提高财政收入的保证, 提高税收效率符合税收财政的原则。
二、税收财政原则与效率原则的矛盾机理
税收财政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分配的手段, 税收财政的原则是, 首先缴税是每个公民履行职责的体现, 赋税可以为国家提供经费保障, 满足国家各项经济支出。其次当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时, 必须增设企业税收制度, 保证国家各项经济制度的有效实施, 以及国家建设的有效进行。从这两条原则可以看出, 税收是筹集国家的财政收入, 并且当国家的财政收入需求量提高时, 必须通过必要的方法去改进税收制度, 增加税收的资金, 这体现了税收的弹性原则。税收可以随着经济的增长或者财政需要的增长而自动增长。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很多, 比如国家的人口、课税商品的数量, 如果过于看重税收财政的原则, 会对税收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一味地按照政府部门的需求提高税收的次数与金额, 会造成政府部门支出金额的浪费, 也会使资源配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税收是政府向民众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行为, 是将收入从私人转到公共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 税收的收入每年都在上涨, 但是过度的征税会使企业与民众承受过大的负担, 导致其出现偷税逃税的行为。税收财政原则要求, 当税收的收入不能满足国家各项经济支出时, 国家必须增加税收, 所以虽然国家的税收呈现上涨趋势, 但是民众却承受了过大的负担, 企业与民众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长期以往, 国家的整体收益必然下降。所以从长远意义来看, 税收财政的原则并不利于提高税收的效率。
三、税收公平的判断准则
税收的制度必须公正平等, 才能保证税收工作的有效进行, 可以说税收公平是税收财政制度实施的前提。税收不公平必然导致纳税人产生不满情绪, 而且会使纳税人产生逃税漏税的想法, 从而阻碍了国家税收收入的提高。保证税收的公平原则必须做到相同收入、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交纳同等数量的税额。不同收入、不同纳税能力的公民应当交纳不同数目的税金。平等不单是在收入、支出、税金方面, 还要包括综合效用等方面的平等, 必须保证各个方面都要平等, 才能实现税收的公平性。判断税收公平的原则, 可以从税收分配准则方面衡量, 首先要根据收益负担公平性进行判断, 根据公民对政府做出的贡献以及享受利益的数目去判断其应该缴纳的税额, 做到享受的利益与缴纳的税额成正比。其次根据天赋能力判断公平性, 既纳税人在缴纳完税额后, 所得的收入必须与其天赋能力成正比。最后是依据最小牺牲或最大效用判断公平, 也就是征税后国家的财政收入能得到有效利用, 即判断税收政策是公平的。
四、注重税收财政职能, 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
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促使税收更加公平, 从而促进社会更加安定。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这样就可以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大大提升。税收的公平性可以体现这个国家的民主性, 而且符合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可以使社会的氛围更加和谐。当然, 税收的公平性需要建立在税收效率的基础上, 这样才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保证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税收效率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 其工作也必须在税收公平的原则下开展, 只有税收是公平的, 才能使公民自觉自主地缴税, 如果税收缺乏公平性就不可能提高税收的效率。
一是收入分配上, 城乡居民收入和地方间财力差距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 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96, 收入分配上进入了警戒范围, 地区间业已存在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是在财政收入政策上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经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 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从1994年的15%上升到了2012年的25%, 但流转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依然过大, 因而我国实质上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在实现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与发达国家单一所得税主体税制不同, 我国实行的是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的双主体税制, 这样的税制结构也决定了我国对效率的优先原则。
三是税收支出上体现出的效率优先。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 无论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进展不大,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下, 我国的各级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到经济建设方面, 而忽略了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速度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 各级财政支出中, 社会公益性投资的比例一直很低。伴随着市场化改革, 从前很多由财政安排的开支如各级企业职工的住房、教育以及医疗等不断进行改革, 而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改革又没有及时跟进, 造成部分群众生活负担加重, 扩大了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税收财政政策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改进, 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只有提高税收的效率, 并且有效地调节税收财政原则与税收效率之间的关系, 保证税收的公平原则, 才能提高国家税收收入的金额。只有同时兼顾税收的效率与公平, 才能使其相互促进, 从而使我国的税收财政制度更加完善。
摘要:税收财政的原则是监管税收的准则, 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税收服务成本问题, 为了完善税收制度, 必须坚持税收财政的原则, 才能完善与改进税收制度。税收的原则与税收效率之间存在冲突, 坚持税收财政原则的同时, 必须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 这样才能提升税收收入。文章作者根据多年经验, 分析了税收效率的作用、税收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关系、税收公平的判断准则及如何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 希望可以改善我国税收的制度, 使税收的效率与公平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使我国的税收制度可以更加完善。
关键词:税收财政原则,税收效率,税收公平,税收财政职能
参考文献
[1]王宇.论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及税制设计[J].理论导刊, 2004 (11) .
税收承诺书 篇2
关键词:税收财政原则;税收效率;税收公平;税收财政职能
税收可以使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有效的增加,税收是一种手段,而税收的收入想要得到更大的提升,必须满足税收的效率、公平原则。通过对税收各项制度原则的协调与改进,可以完善国家的税收制度,也可以优化税收的体系。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效地将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只有遵循税收财政的各项原则,才能实现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的相互促进与统一。
一、税收效率可以促进税收财政职能的发挥
税收是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提高税收效率可以增加收集资金的速度。税收财政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更好的建设,为所有需要资源与资金的部门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满足其各项需求。税收收入的增长有可能是这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在增长,只有提高了税收的效率,才能促使税收收入在国家的各个时期都能得到稳定增长。财政收入提高主要是依靠税收的手段,税收可以调整国家的经济,并且使经济可以稳定持续地增长。阻碍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原因是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合理,经济增长的成本投入过大,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开始受到资源环境的影响,经济结构出现问题,使得社会发展越来越慢。我国开始意识到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去调节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其中财政税收政策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经济下滑以及经济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税收的效率,这样才能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并且为国家的各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税收征管制度的执行,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也是提高财政收入的保证,提高税收效率符合税收财政的原则。
二、税收财政原则与效率原则的矛盾机理
税收财政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分配的手段,税收财政的原则是,首先缴税是每个公民履行职责的体现,赋税可以为国家提供经费保障,满足国家各项经济支出。其次当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时,必须增设企业税收制度,保证国家各项经济制度的有效实施,以及国家建设的有效进行。从这两条原则可以看出,税收是筹集国家的财政收入,并且当国家的财政收入需求量提高时,必须通过必要的方法去改进税收制度,增加税收的资金,这体现了税收的弹性原则。税收可以随着经济的增长或者财政需要的增长而自动增长。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家的人口、课税商品的数量,如果过于看重税收财政的原则,会对税收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一味地按照政府部门的需求提高税收的次数与金额,会造成政府部门支出金额的浪费,也会使资源配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税收是政府向民众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行为,是将收入从私人转到公共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税收的收入每年都在上涨,但是过度的征税会使企业与民众承受过大的负担,导致其出现偷税逃税的行为。税收财政原则要求,当税收的收入不能满足国家各项经济支出时,国家必须增加税收,所以虽然国家的税收呈现上涨趋势,但是民众却承受了过大的负担,企业与民众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长期以往,国家的整体收益必然下降。所以从长远意义来看,税收财政的原则并不利于提高税收的效率。
三、税收公平的判断准则
税收的制度必须公正平等,才能保证税收工作的有效进行,可以说税收公平是税收财政制度实施的前提。税收不公平必然导致纳税人产生不满情绪,而且会使纳税人产生逃税漏税的想法,从而阻碍了国家税收收入的提高。保证税收的公平原则必须做到相同收入、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交纳同等数量的税额。不同收入、不同纳税能力的公民应当交纳不同数目的税金。平等不单是在收入、支出、税金方面,还要包括综合效用等方面的平等,必须保证各个方面都要平等,才能实现税收的公平性。判断税收公平的原则,可以从税收分配准则方面衡量,首先要根据收益负担公平性进行判断,根据公民对政府做出的贡献以及享受利益的数目去判断其应该缴纳的税额,做到享受的利益与缴纳的税额成正比。其次根据天赋能力判断公平性,既纳税人在缴纳完税额后,所得的收入必须与其天赋能力成正比。最后是依据最小牺牲或最大效用判断公平,也就是征税后国家的财政收入能得到有效利用,即判断税收政策是公平的。
四、注重税收财政职能,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
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促使税收更加公平,从而促进社会更加安定。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帶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就可以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大大提升。税收的公平性可以体现这个国家的民主性,而且符合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可以使社会的氛围更加和谐。当然,税收的公平性需要建立在税收效率的基础上,这样才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保证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税收效率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其工作也必须在税收公平的原则下开展,只有税收是公平的,才能使公民自觉自主地缴税,如果税收缺乏公平性就不可能提高税收的效率。
一是收入分配上,城乡居民收入和地方间财力差距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96,收入分配上进入了警戒范围,地区间业已存在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是在财政收入政策上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经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从1994年的15%上升到了2012年的25%,但流转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依然过大,因而我国实质上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在实现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与发达国家单一所得税主体税制不同,我国实行的是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的双主体税制,这样的税制结构也决定了我国对效率的优先原则。
三是税收支出上体现出的效率优先。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无论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进展不大,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下,我国的各级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到经济建设方面,而忽略了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速度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各级财政支出中,社会公益性投资的比例一直很低。伴随着市场化改革,从前很多由财政安排的开支如各级企业职工的住房、教育以及医疗等不断进行改革,而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改革又没有及时跟进,造成部分群众生活负担加重,扩大了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税收财政政策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改进,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只有提高税收的效率,并且有效地调节税收财政原则与税收效率之间的关系,保证税收的公平原则,才能提高国家税收收入的金额。只有同时兼顾税收的效率与公平,才能使其相互促进,从而使我国的税收财政制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宇.论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及税制设计[J].理论导刊,2004(11).
[2]肖加元.论税收效率及其评价内容[J].中国证券期货,2011(04).
强化税收宣传改善税收环境. 篇3
当前,我国正进入法制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依法治税,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宣传。作为一种“无形征管”的税收宣传,在舆论导向、税政公开、法制教育和震慑犯罪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绵阳市地方税务局建局以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安排和省局的要求,紧扣主题,注重实效,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税收宣传活动,为治理税收环境,加强地方税收征管和组织收入入库,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
税收宣传如同其他税务工作一样,需要有领导的重视和有序的组织工作来保证。多年来,在上级税务机关和当地党政的重视的领导下,层层建立有“一把手”任组长,副职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税收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日常工作和实施,并将税收宣传工作开展的好坏纳入各单位的工作目标进行定性考核。
二、坚持抓“三早”
即早计划、早部署、早行动。结合税收工作的行业特点、中心任务和每年工作开展的外部环境情况,适时安排,早抓落实。每年的3月上中旬,在了解掌握上级意图,明确税收宣传月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市地税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税收宣传方案,就宣传的和内容进行广泛的探讨论证,并通过反复征求意见后,于3月下旬以市局的正式文件部署安排各县(市、区、分)局进行实施。各地在工作上不等不靠的观望,着实运筹,主动出击,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热潮。
三、宣传工作全方位、重实效
首先我们认识到,税收宣传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只有恰如其分的表现形式与富有感染力的具体内容相结合,才可能达到税收宣传工作的初衷和目的。在宣传月(4月份)和全年中心工作的集中时间段开展标语宣传、媒体宣传、送书(资料)上门和培训上课、表彰先进等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既宣传税收法律法规知识,又宣传地税工作的规范管理和工作业绩,让社会公众不断了解相关税收宣传的同时,又进一步增进对地税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从而达到综合宣传的目的,营造了宽松税收工作环境。
其次,市局作为税收宣传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既要负责作好工作部署安排,又要亲自动手抓好示范,带动全面。市局以直属单位和城区各局为对象,进行先期引导,要求面上做到的工作先在市区开展,以示导向,使之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上下一致,整体推进,避免了“各搞一套,各唱各调”和人力、物力的浪费。
第三,坚持深入持久地宣传。依法治税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作,而税收宣传又是依法治税的一个永恒话题,不可能指望依靠昨天的成就和今天的努力,使税收环境发生根本性和改变,但我们加强税收宣传工作的决心却是决定的。在绵阳地税建局以来的此项工作中,既注重开展好宣传月的每一项活动,又立足长远,抓好常年性的宣传计划和实施,使税收宣传工作真正做到深入持久、坚持不懈。在具体安排上,除集中重点的有声势的活动项目在宣传月开展外,并根据全各个阶段地税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宣传主题和内容,形成了季度宣传有计划,月月宣传有重点,全年内容不重复,紧扣中心促工作的格局。
第四,在突出实效上下功夫。在策划税收宣传的具体形式上,针对地税机构建立时间不长,社会了解不多,主管征收的税种多、税额小、征管难度大等实际问题,选择既有新意、社会又易于接受的活动项目,在不同层次的纳税人和用税人中广泛开展宣传。区别不同的宣传对象,施行以不同的宣传形式,一方面使税收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得以普及,另一方面又使地税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同。地税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影响,随着广泛深入的税收宣传不断提高和扩大。同时根据地部队伍建设和管理需要,坚持抓好对征税人自身的宣传教育,经常性地开展“人该怎么做?法该如何执?权该怎么用”和“文明、优质和规范服务”为内容的宣传,用党和人民的要求以及身边的鲜活事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实帮助和提高干部职工增强自身素养,使“艰苦奋斗,勇挑重担,团结拼搏,求实开拓”的地税精神得到扬,队伍内部的管理和治税环境大为改善,地税成就得到充分展示。税收宣传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使绵阳市地方税收工作的环境大为改观。传统的税务工作的环境大为改观。传统的税务机关过去上门收税已被纳税户自觉申报纳税所代替,一个“以税法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模式正在形式。到2000年底,全市地税已实现纳税户自觉登记率达91%,申请率达93%,税款入库率97%,与建局之初的1995年比较,传统上的税收工作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九五“期间,绵阳地方税务累计入库61.69亿元,年均递增13.5%,保持了与全市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步增长,为绵阳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各方支持,社会配合
在多年来的税收宣传工作中,始终把争取党政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作为开展活动的有力支撑。坚持搞税收宣传“不耍独角龙,不唱独角戏”。坚持从财政上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不少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工作,亲自参加重要和大型的税收宣传活动,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新闻媒体主动介入,自始至终配合各项活动的开展,采访报道了各个阶段的重要信息和工作动态,及时有力地渲染了气氛,扩大了宣传声势,保证了税收宣传的立体效果。在近两年的活动中,许多企业和个体纳税人选准4月份宣传月的大好时机,主动出资打出税收宣传大幅标语和公益广告,既义务宣传税收法规,又宣传自己的产品。一些中小学和职业中专校主动与税务机关联系,邀请税务人员到校给学生讲解辅导税收知识,为在校学生和走向社会的专业人才上了人生的重要的一课。
五、善于回顾和总结工作
税收承诺书 篇4
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把目前的税收工作目标、业务规程、岗责体系、工作标准、绩效考核等主要内容融入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之中,进行优化整合,创建一个科学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税收管理水平。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顺应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潮流,符合税收管理的发展规律,是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创新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应当遵循以下五项工作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税收管理创新必须遵循依法治税的原则。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一方面应当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税收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应当体现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税的要求,严格遵循现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行政许可法》等行政管理法规的规定。另一方面,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本身也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提高税收执法水平,提高税务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高税收执法质量和依法行政的管理效能,促进税务部门依法治税水平的提升。
(二)科学管理原则。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对现有规章制度的补充修订,应当体现科学管理的特征,要借鉴、吸收当代管理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原理和方法,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创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确保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先进性。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体现工作流程精简、业务标准精细、绩效考核精确、管理体系精湛,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
(三)注重实效原则。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求真务实,立足于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应当抓住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和精髓,解决传统税务管理方法的薄弱环节,要注重制定工作标准,实行过程控制,强化绩效考核。通过制定和实施税收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减少征纳双方的办税成本。
(四)简便易行原则。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搞繁琐哲学,应当做到指标科学明晰、标准规范统一、操作简便可行。同时,税收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应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自动考核为主,设置预警提示,进行过程控制,减少纸质记录。
(五)积极稳妥原则。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循序渐进,先进行试点,完善后再全面推广。如可具体分为五个阶段,即方案制定阶段、体系设计阶段、推行试点阶段、全面推行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体系设计是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的重中之重。总体设计思路围绕“目标引导、面向流程”。所谓“目标引导”,就是指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紧紧围绕提高税收管理质量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体系设计,并将总体目标具体量化,形成质量指标体系,通过将税收质量指标逐层分解到具体的工作岗位,确保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所谓“面向流程”,就是指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针对具体的业务流程进行过程控制,变事后考核为事中监控,明确每一工作环节的工作质量要求及控制要点,确保整个业务流程的顺畅运作。根据以上总体思路,在税收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工作中重点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设计质量指标体系。根据工作的实际,推行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实现三个总体目标。即:牢固树立质量理念、服务理念、绩效理念,打造“政府放心、纳税人满意”的品牌;制定、实施税收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全面提升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为了实现上述总体目标,要设计科学、合理、便于考核的具体税收质量指标。分等级,量化指标,应当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岗位进行考核。
(二)制定《管理工作标准》。每项管理工作标准应当明确工作职责、质量目标、业务流程、质量要求、控制要点、绩效考核、责任追究、表证单书和引用文件等主要内容。
(三)编写《岗位操作规范》。《岗位操作规范》不仅包括基层操作岗位,也包括管理机关的工作岗位,按单位层级明确每一具体岗位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要求,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税收承诺书 篇5
General tax payment certificate(special for network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ure of enterprise: Privat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Date: Jan.7, 2008(20071)Wan Local Tax No.0124437 Levying body: Hefei Local Taxation Bureau, New
税收承诺书 篇6
收入稳定增长
去年9月份在大板分局成功召开农村税收征管工作会议,对各项税收工作情况和税收征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解决了许多征管难题。今天,在这里再次召开农村税收征管会议,进一步显现了农村税收工作的重要性。农村税收占全局任务的57%,今年1-4月全局完成任务 18187.1万元,完成计划 %,总任务是 万元,上半年需要完成 万元,其中城区完成9861万元还差 万元,乡镇完成8326.1.万元还差 万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有民营化体制改革,民营企业个体经济广泛出现,税收涉及千家万户。而帐目不健全,纳税意识差,纳税遵从度不高,是我县经济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只靠税务部门一家进行税收管理是很难管到位的。特别是农村的季节性和一次性税收,更是难以控制。要完成全局任务,压力还在乡镇,乡镇税收没有大的税源,但是零散税源不少,集少成多,每一项税种的清理工作,搞好了全县下来都是上千万,目前农村税收征管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把我县农村有限的税源管得住,收进来,我们认为一是税务部门强化税收管理;二是依靠各级政府的领导、支持及其职能部门的协助,广泛建立协税护税网络。下面针对如何加强农村税收管理提几点要求:
一、对铁选、煤炭行业的税收管理。
铁选行业是我县重点税收行业,管住铁选行业税收是完成我县财政收入的关键。经过我们多年对铁选行业税收的管理和外市管理成功的经验,对铁选企业录像、检斤和道路三位一体的监控管理办法,目前看来这是最好的对铁选行业税收监控管理方法。在实际运行中,一些方面的监控还没有到位。如地称检斤不准确,录像监控不到的私跑等。今年三月县政府下发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煤铁行业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阜蒙政发[2011]12号,对加强铁选行业的监管措施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对煤炭企业税费采取核量征收的办法,加大对煤铁行业的综合管理。截止五月末2010企业所得税汇算工作就结束了,结合铁选行业企业的汇算,我局下一步将由稽查联合煤铁办进行典型的检查和调研,对铁选成本实行精细化测算,以作为核定征收的依据。原来县政府确定的铁矿石出精铁粉的比率(出铁粉率)为4.5 :1,高于这个比率的企业耗用的矿石都执行这个标准缴纳资源税和企业所得税,结果造成少缴了不少资源税。今年对高于这个比率的企业要求按实际矿石耗用量全部缴纳资源税。今年,我们对煤铁行业采取以电核产,加强检斤精准,每天24小时不定期道路巡检等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去年12月份市政府对煤炭行业进行了全市调研,我县产量过低,县政府派出联合检查组对重点煤炭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查补入库地方税费 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原来每户煤炭企业年核定产量为62万
吨,今年县政府把每户年核定产量提高到125万吨,目前关于我县煤炭企业吨煤计税价格已经确定下来,东梁分局要立即逐户进行核定,送达核定通知书,并采用按月预缴的征收方式。尽快把所有煤炭企业1-5月份的应纳税费款征收入库。
税务部门是税收管理的主体,不能单等靠政府方面的监管,涉及到煤铁行业的分局更要加强日常监督,注重收集相关信息,绝对不能出任何税收征管上的纰漏。
二、建立村级协税护税组织。
在村级发生的一次性涉税事宜很多,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大的施工项目很多,村里出租、出售土地,出售沙石、土等行为很多。而这些一次性涉税行为税务部门难以控制,有些税收转瞬即失。我们建议各分局沟通协调各乡镇建立村级协税护税组织,1、制定村级发生涉税事宜先报告、先税后租、先税后售制度;
2、建立村级协税组织对本村内的沙场、石厂、砖厂等企业经营情况的监督机制;
3、各村要协助税务部门和乡镇政府做好辖区内车辆情况的统计登记工作,并协助税务部门做好车船税征收工作;
4、乡镇对各村完成涉税工作要建立奖罚制度;
5、各分局要做好税法宣传和税收政策培训工作。
各村一般都有一些自有土地、房屋、山林、财物等,很多都已经出租或出卖了,其中涉税的地方不少,这是一个税收漏洞,各分局要对各种村级涉税事项进行一次检查,把该征的税征上来。
三、做好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普查和征收管理工作。
2010年《阜蒙县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普查方案》已经发到各乡镇政府、各地税分局,并在县政府工作会议上,进行了讲解和工作部署。农村的厂、矿大都是使用的集体土地,无土地使用证,有证的,其使用面积也基本上大于证上面积。税务部门不是土地管理和认定部门,不能准确掌握企业占地面积,致使土地使用税征管不到位。经营用地的测量认定得依靠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今年上半年是普查收尾关键的阶段,市政府在普查结束后还要进行专项检查,我们要求各乡镇进一步加大普查收尾工作力度,未普查到位的要尽快补查,已完成普查的要归档资料备查,录入相关数据,总结经验成果,迎接省、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验收。
四、做好车船税的清理工作
我县有36个乡镇,农村摩托车、三轮车非常普及,平均每户人家就拥有一辆摩托车或三轮车,车船税税源近2000多万元。去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县征收车船税1400万元,取得了很好地成果,但是仍然没有征收到位。今年1-4月份,我局共组织入库车船税 1107万元,其中乡镇入库892.9万元,各乡镇入库税额较大的有务欢池镇、大固本镇、老河土乡、大巴镇、八家子乡、大五家子镇、于寺镇等。我们要求各分局建议未清理的乡镇尽快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清理,把该征税的车辆一辆不落征收上来,并对各类应税车辆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取信于民。同时协调好公安部门配合各分局对各种偷逃、抗税现象给予严厉打
击。去年有的乡镇出现抢拉保险公司代征车船税款现象,对有这种乱抢拉行为的乡镇,我局统一进行了调库处理,今年不允许出现抢拉行为,若发现一律进行加倍调库。
五、做好项目税收的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县投资项目很多,农村项目税收占我县税收比重越来越大,管好项目税收是完成税收任务的关键,地税部门要加强项目税收的管理,从项目的投资意向,土地取得环节和项目建设施工环节入手,做好监督。按照项目进度,及时办理税务登记,做好税款征收。特别是大项目,工序比较复杂,施工环节包含着分包或者转包的施工行为,临时占地,租地、租房、租设备、租运输车辆等涉税事宜。负责项目管理的税务人员要与施工企业深入沟通了解,掌握其施工管理方式,工作流程,确保这些环节涉税事宜的应纳税款,及时组织入库。
六、做好沙场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从目前沙场的税收征管情况看,采取水利部门源泉控制征收税款的做法是正确的,去年两税征收沙场税款400多万元,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水利部门由于审批手续程序问题没有完全做到县政府规定的“先税后证”的税收征管要求,造成部分沙场税收后期追征,困难重重,经侦配合追征,仍然有部分沙场税款没有征收上来。今年已协调确定由水利部门源泉控制,在采沙权出让(拍卖、挂牌)环节,发放审批手续前,按审批开采量要求采沙者交纳税款或者税收保证金,未缴纳税款或税收保证金的,不
得发放采沙许可证的管理形式。今年沙子的计税价格为每立方米40元,各采沙户在取得采沙许可证之前,原则上要求统一到县局征收大厅一次性全部缴纳核定的各项税费,同时开具完税证明单。在各分局缴纳的,必须由分局出具完税证明单(完税证明单由综合科统一下发)。水利部门见到地税部门完税证明单方可发放采沙许可证。在进一步实施阶段还要依靠村级协税组织大力监督:一是监督无证开采者,二是监督超量开采,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税务部门和水利部门共同对村级协税组织汇报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水利部门定期对采沙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采沙坚决取缔,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七、加强砖厂、采石厂的税收管理工作
我县砖厂、采石厂大都无帐或帐目不健全,其购货方又很少向其索要发票,为此,税务部门很难掌控其经营情况。为了加强砖厂、采石厂的税收管理,2009年县政府下发了《关于砖厂、采石厂的税收核定管理办法》,是按照国土资源部门审批的最低生产能力核定征收的,但是,由于砖厂、采石厂生产经营情况各不相同,差异很大,去年在贯彻这一办法时不是很彻底。2010年末,县局综合科对重点乡镇的砖厂进行了典型性检查,发现砖厂占地纳税上存在普遍问题,都存在实际占地面积大于申报纳税面积的情况。我们要求各分局协调各乡镇政府牵头,组成由国土资源局、国、地税等部门构成的税收检查小组,对每个砖厂、采石厂至少检查二个以上。检查工作要点
1、对其取得土地环节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
2、对其实际占用土地面积进行测量;
3、对其经营方面的税收进行核定。经核定后的税款不缴纳的,应采
取强有力措施,保证税款及时入库。对检查出的少缴税款,限期追缴入库,同时在三期系统重新核录每户实际占地面积。
八、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税收征管
去年我县各乡镇开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税收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效果不明显,有的乡镇对这块税源没有重视起来。今年,乡镇开发面积将达到30多万平方米,税源潜力将大大增加,这块税源逐年增加是大势所趋,管好这块税源非常重要。在县政府领导下地税部门与城建部门已建立了这块税源源泉控管办法,今年,将对这一办法做进一步完善。一是地税部门加派人手,与城建部门合署办公,对这块税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征收,各乡镇也要和县城区房地产一体化管理一样进行控管。二是各乡镇城建助理在上报审批手续前,确定出本乡镇平方米建筑单价,根据每户建筑规模计算出建筑造价(各类存量房产基准价格评估系统正在测试中),并同时告知建筑人,2011在建筑完工后必须到地税机关开具建筑发票。乡镇建设助理在发放审批件时分发宣传单给各建设方,告知涉税事宜(宣传单)。宣传单内容是:建筑业营业税计税依据是工程总造价,包括各种材料和人工费用等,对有证和无证建筑施工户将适用不同的税率,地税部门在开建筑业发票时将进行有关资质审核。有关部门对没有建筑业发票的一律不予办理契证和房产相关手续。
对以前的建筑项目,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建筑造
价,由乡镇政府牵头地税等相关部门配合成立专项清理小组进行逐户清理,对已经核实的税收事项,立即计算查补税款并进入税收法律程序,采取相关的税收管理措施,使税款尽快追缴入库。
九、做好个体税收的管理。
农村个体户大都无帐,纳税意识差,这方面税收漏洞很大,是税务部门最难管理的部分。我们今年要进一步加强这块税收管理,市局关于漏征漏管户清理实施方案已经下达,我局前些天全面布署了清理工作,希望各乡镇高度重视,组织对本辖区内的各种经营业户进行一次全面普查登记,建立底册,各分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体税收清理整顿实施方案,在乡镇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对所辖区域进行逐户清理,对未达到起征点的,要填写登记表,核定房产、土地两税应纳税额,每年一次性征收房产、土地两税,其核定标准和登记表要存档备案。对达到起征点要办理税务登记,做好税收核定。有工商执照或有国税登记,及达到起征点的个体工商业户,必须办理地税税务登记,录入征管系统,对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下达税收事项通知书,核定税收定额,下达通知后仍不办理税务登记的要提请吊销营业执照,与公安经侦联合,传唤来进行询问,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逾期仍不缴纳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扣押房产,进行拍卖,以拍卖所得抵顶税款。
做好餐饮等四个行业征收管理工作。餐饮等四个行业的
征管改革是今年市局推行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改革,我们县局从一季度征收情况来看,四个行业入库税款 1476418.21元,比2010年同期增收302808.4元,增长幅度为25.58%,为进一步落实和市局的改革精神,各分局必须确保市局要求的每月四个行业入库税额比去年同期增长幅度在20%以上。县局每月进行动态跟踪考核。鉴于我县农村有很多餐饮小户未达起征点的现状,经请示市局,对未达起征点的业户可以采取办理税务登记后,先不做双定核定,发售发票,按月验旧,据每次验旧营业额按综合税率8.5%走税票录入模块征收缴纳税款。发票管家的推广使用上,我们要求进行全面宣传,凡核定营业额一万元以上的纳税户必须安装发票管家使用机打发票,从而减少发票验旧工作量和验旧差错率。县局已将营业额营业额一万元以上的纳税户名单下发。要求各单位认真落实。
近年来我县农村经快速发展,粮食作物连年获得丰收,国家粮食市场走向了市场化。各乡镇涌现出了很多各类粮食购销点,初步统计全县目前有200多户,它们具有季节性,临时性,管理起来相当困难。县局在正对这块税源进行典型调研基础上,布臵了专项清理工作,各分局在各乡镇领导组织下和有关部门配合进行集中清理,要求5月底前结束清理,上报清理总结。切实把这些粮食点纳入正常管理轨道。
2010年11月我县由财政部门牵头,工商、国税、地税、经
侦等部门联合办公,对全县范围内的180多个煤炭销售点进行专项治理,采用先预交税收保证金,重新核发销售许可证方法,并对无证销售点进行坚决取缔。这种管理模式非常好,但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今年对这一行业管理执行力方面应加大力度。前几天市局通过与国税部门比对把我县煤炭经销有疑点户名单传到我局,要求各分局和相关科室进行认真核实,6月25前务必把比对核实结果报给县局综合科。
十、和国税、经侦密切配合,做好重点行业的稽查工作。
一些资源类企业如煤矿、铁矿、砖厂、石厂等,是我县的经济支柱,近年来,我们对这些重点行业逐步加强了管理,出台了一些具体的管理办法,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措施,但由于这些企业多数帐目不实,偷税现象严重,2011年地税稽查部门要和国税、经侦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稽查人员工作时一定要细致认真,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多种方法相结合,不但要会查“死帐”,还要善于查“活帐”。不能就帐论帐,必要时要延伸检查对怀疑问题深入调查,严格审查收入、成本、扣除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从多环节入手,约谈核定,获取更多的相关纳税信息,必要时要借助经侦的力量,获取外部证据,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反偷税工作,有效地制止各种侵蚀税基的违法行为。
十一、宣传落实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砖厂、采石厂社保费
核定征缴工作。
按照规定,失地农民户人均剩余土地不足1.8亩的农民,必须参加养老保险,户人均剩余土地1.8亩以上的可自愿申请参加养老保险。要求分局立即与乡镇沟通,对2009年以来的项目征地涉及农民占地情况,按人报送明细表,并把明细表集中整理报县局社保科,县社保局和县局将根据具体情况核定参保人员。
今年的社保扩面要对各乡镇的砖厂、采石厂进行基础核定,我们将联合由劳动、社保、地税、土地、工商等部门组成核定小组,根据砖厂、采石厂的规模、砖窑数、产量等来核定人数、确定工资标准,从而确定缴费基数。各分局要配合好县局社保科做好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以便这一工作顺利实施。
十二、进一步提高征管质量,加强基层分局两基建设 今年市局对征管质量考核工作抓得更细,要求微机操作的步骤和工作流程不能出错,否则就没有考核分。以前我们在这方面重视不够,今年要求各基层分局日常工作期间实行分局长、副分局长坐班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必须保证一名分局长(副分局长)和至少一名以上精通业务和微机操作的干部在服务大厅当班。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征管质量考核操作流程去做,综合科严格把关,并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和指导。切实把我局的征管质量提高上去。
基层分局是地税的窗口,今天在务欢池分局召开农村征管工作会议,也是想让大家对这个分局的两基建设成果进行一次现场
观摩,近年来,省局和市局对基层分局两基建设更加重视起来,要求硬件和软件上逐步达标。要求各分局都要设立活动室、阅览室。小食堂要整洁干净,庭院建设要有特色,办税环境力争更加优美、纳税服务上做到优质,建立起地税文化基地,形成和谐高效的氛围。打造出能打硬仗的一流小分队。
农村税收相当零散,任务相当繁重,只有依靠政府的领导,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协税护税,地税部门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地完成财政收入目标。
以上是我对今年前四个月农村税收征管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的分析,要求各分局各综合科室认真研究并加以落实。
阜蒙县地税局
税收承诺书 篇7
国家税收预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税源问题,保证税收稳定,为公共财政提供保障。稳健的税收政策有利于保证国家基本职能的实现,有利于为公共基础设施提供财力支持,有利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的税收预算是面临增收的压力的,其主要方面有:
由于我国财政预算与GDP比值、税收收入与财政收入比值较低,社会各界普遍要求提高这两个比值。这直接带来了各级政府在安排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预算时要求明显的高于GDP增长,最终导致了税收的预算性增收甚至是超收。
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夯实财力基础,国家或多或少的要求实现地方税收增收以扩大内需。政府通过增加投资扩大财政支出带动积极发展,为了控制财政赤字的规模,就需要在控制国债的同时增加税收。从新疆率先获得30亿地方债发行权以来,全国大部分省市都获得了不同额度的地方债发行权。事隔一年多来看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效果并不明显,这部分缺口对税收的增加提出了直接要求。
政府机关不理性行为。如前所述,税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财政支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大兴土木、乱搞建设,带来了资金紧缺,对税收要求加大。同时税务部门为了迎合上级部门领导,采取多征税的方式,确保“超额完成任务”。
(二)税收优惠减免现状分析
我国实行税收优惠的目的是在税收方面采取相应的激励和照顾措施,以减轻某些纳税人的纳税负担,最终引导国家产业结构稳定发展,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税收优惠是对税收预算的一种政策性减免或减少,且不可预测性很强。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在产业和地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倾斜性。税收优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为吸引外资进行的优惠。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虽设立机构场所的但其取得的所得却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实行减按10%的税率进行征收的决定。同时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缴纳的“三税”不征收城建税。
对固定资产进行的可抵扣政策减免。现行增值税法条里明确提出了以12月31日为界,期间以前买入的固定资产卖出时按4%征收率减半征收,期间以后买进的固定资产按17%抵扣,实现了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与此同时,为鼓励技术进步,企业固定资产确实需要加速折旧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进行折旧,但是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年限的60%。
对农业产业链的税收优惠。增值税明确规定了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税,企业所得税中对农、林、牧、渔项目所得也提出了相应的减免税规定,如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中药材的种植、家禽的饲养、远洋捕捞等免征企业所得税;对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和内陆养殖实行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国有企业采取加速折旧、加大新产品开发费提取减免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等。目前国家对重点扶持的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进行征收。
对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于201月1日之后新登记注册的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自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纳税年度起实行“两免三减半”税收政策。
税收承诺书 篇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减税为鲜明特征之一的税制改革在世界各国普遍推行,这除了与税收理论的自身发展相关之外,还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成为可能并日趋便捷,各国要发展经济必须拥有优势经济资源,而对国际经济资源的争夺带来了多方位的竞争,国际税收竞争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税
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之一。
一、国际税收竞争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易、资本流动、技术信息传播、消费和生产活动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的经济态势。[1]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涵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状态。究其本质,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同时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税收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税收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趋同效应之一,是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以税制趋同、相互协调为主要特征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税制改革运动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次税制改革运动在财政史上是空前的,其形式上的相似性和范围上的广泛性更是历次税制改革所不能及的。范围上的广泛性表现在这次税制改革的全球性,几乎涉及了所有国家;形式上的相似性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税制改革的普遍特点是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2)伴随税率的降低,削减所得税的纳税档次。(3)拓宽所得税税基。(4)税种组合的变化。削减个人所得税部分是通过其他税种的增收来弥补的,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从所得课税转向支出课税。(5)降低公司所得税税率的同时拓宽了税基。有时公司税也有向归属制转变,或者是从部分归属制转向完全归属制的趋势。(6)强化税务管
理。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了税收国际化进程
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税收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超越了国别的界限。其次,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了各国对经济资源的争夺,国际税源竞争不可避免,各国争相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政策上逐步趋同。第三,经济的跨国交流客观上要求公平税负、减少税收歧视,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采取合作的态度、协调彼此之间的税收制度是明智的选择。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要素全球流动的频率更加快捷,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逃税与避税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因此只有各国政府进行充分合作、加强税收征管方面的协调,才有可能保证各国税源的完整。所以说,税收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
产物,反过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了税收国际化的进程。国际税收竞争是税收国际化的必然产物
当经济发展到全球化阶段时,公平竞争的市场由国内扩展到国际,原来单纯执行宏观调控职能的政府部门开始成为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公共产品的竞争主体,国际税收竞争开始加剧。在竞争初期,由于市场不够成熟,主要是价格竞争,于是各国政府争相为外国投资者提供税收优惠以期达到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目的。这直接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世界
性的减税浪潮,所以说,国际税收竞争是税收国际化的必然产物。税收优惠是目前各国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常见方式之一
从纵向上看,我们可以把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主要方式分为两个阶段,即以税收优惠(包括与税收优惠具有相同作用的减税行为)为主要手段的初级阶段和以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及巨大的市场为主要手段的高级阶段。各国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主要手段应与其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致力于以税收优惠的方式或与税收优惠具有相同作用的减税政策来参与国际税收竞争,比较而言,发达国家的单纯而普遍的税收优惠政策就要少得多,但这并未影响国际经济资源向该国流动。可以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税收优惠政策在吸引国际流动经济资源上的作用越来越弱,这时候就应该适当调整一国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手段,以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但对绝大多数国家而言,税收优惠政策仍是他们目前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二、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利弊得失
税收优惠手段一方面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流动经济资源进入本国,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税收优惠手段如果使用的过多、过滥就会侵蚀本国税基、阻碍该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说,税收优惠是一柄“双刃剑”,在使用时应尽可能地扬长避短,以期实现
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主要优势
在东道国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情况下,对于国际流动经济资源的所有者而言,一方面降低了他们的成本,提高了他们的收益—成本比;另一方面,相对低廉的成本有利于他们在该国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得巨额利润。正是在微观经济主体这种趋利动机的作用下,税收优惠对国际流动经济资源的所有者具有吸引力。且在一定范围内,税收优惠的程度越大,对国际流动经济资源的所有者的吸引力越大。
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可以给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带来良性循环。国际流动经济资源是东道国所稀缺的资源,虽然利用税收优惠手段来吸引这部分资源流入本国在表面上看来会影响本国的税收收入、抑制民族工业的发展,但只要措施得当,将是利大于弊。只要措施得当,在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引进外资后,随之而来的还包括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经验,这将降低本国企业的学习成本。同时,外资企业的进入大多有一个本地化的过程,会给东道国带来部分直接和大量间接的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东道国的就业压力。另外,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自身经济发展的瓶颈限制问题,国际流动经济资源的引进有利于东道国突破瓶颈的限制,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台阶,从而使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后,税基随之扩大,虽然优惠税率较低,但扩大了的税基弥补了优惠税率给财政收入带来的损失。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1993年起利用外资连续9年居
发展中国家首位,2002年中国利用外资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引资大国。税收优惠对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并使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增长功不可没。所以说,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既有利于东道国的发展,又有利于国际流动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获利。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主要弊端
(1)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可能带来税收收入流失,影响财政状况。虽然在经济政策、税收制度合理的情况下,适度的减税和税收优惠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扩大税源,弥补税收收入的不足,但由于“时滞”效应的存在,税收收入在短期内必然会受到较大影响,只不过强度不同而已。在政府支出既定甚或呈“刚性”增长的前提下,无偿财政收入的减少就意味着有偿财政收入的增加,也就是国债发行量的迅速扩张,可能引发债务危机,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抑制甚或损害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各国在对外资实行税收优惠的同时往往要调整其他方面的税收以保证财政收入,这样做会导致经济的扭曲,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据中国财政部的一份调查资料测算,1998—2000年,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综合税率水平分别为22.06%、21.85%和22.37%,实际税负水平分别为10.35%、11.59%和13.09%.[2]两者相差10个百分点左右,大大低于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在一定程度上对财
政收入产生了影响。
因此在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吸引国际流动经济资源的同时不能忽视税收的收入功能,必须
考虑税收收入对一国财政的影响。
(2)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可能带来生产和消费的扭曲,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降低了外国投资者的税率、形成税负不公的局面,降低了外国投资者的生产及经营成本、人为扩大了外国投资者的获利空间,不利于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外国投资者的利润高于东道国投资者,扭曲了生产;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差别税率为外国投资者提供的竞争优势将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价格上,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进而扭曲了消费行为。无论是生产方面的扭曲还是消费方面的扭曲,归结起来,产生的必然后果都是不利于东道国民
族工业发展。
(3)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可能引发本国的资本外逃。本国投资者相对于他国而言是外国投资者,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税收优惠方式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前提下,本国投资者在外国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即获得更有利的税收条件。那么,微观经济主体在自身趋利动机的作用下,就极有可能去他国投资,出现资本外逃现象。美国国内收入局近期公布了一份统计数据摘要,涉及美国7500家最大受控外国公司在2000年的经营行为。[3]该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最新的研究结果,那就是美国跨国公司已经将其利润迅速转移到税收极为优惠的避税港。
三、国际税收竞争与税收优惠带给我们的政策启示在积极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同时,注意国际税收的协调
按照国际税收竞争的后果划分,有正常的国际税收竞争和有害的国际税收竞争,即“恶性国际税收竞争”。正常的国际税收竞争是我们要大力参与的,有害的国际税收竞争是我们
要尽量避免的,“恶性国际税收竞争”会给参与国的经济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需要各个国家进行国际税收的协调。当然,参与国际税收协调,各国在获利的同时也会付出一定代价,通常税收协调是以让渡一部分税收主权为代价的。
如果不对税收竞争进行一定的制度性协调,最终付出的代价将是各国税收主权的丧失。国际税收协调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它既要维护各国选择其税收政策的自由,又要使其遵守国际准则。但是,在执行中没有可以衡量的标准,过度的协调也会变成有害的协调。因此,国际税收协调需要谨慎执行。把握好运用税收优惠方式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度”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际税收竞争就是税收优惠的竞争。要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严格管理,加强税收立法、司法及行政性管理活动以防止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随意性,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被滥用。税收优惠是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惟一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具体情况的变化,各国应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采取最有利于本国发展的策略,所以说,税收优惠的使用应具有时限性。另外,税收优惠的使用在程度上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制约,如财政方面收入因素的制约、国际税收政策协调的制约等。因此,要把握好运用税收优惠方式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度”,以期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要转变引资理念,实现以优化税收环境吸引外资为主代替以税收优惠为主吸引外资的战略转变。税收环境的优化主要以税收手段和其他配套措施的完善为主要内容,通过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来实
现。规范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标准税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专家提出的标准,一个合理和“标准”的税收制度应符合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是税类、税种较少,主要包括进口税、货物税(有选择地征收)、一般销售税(包括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财产税;二是税率档次不多,边际税率不宜过高;三是税收优惠和税收减免应尽量地少,以减少税收的管理成本;四是各个税种基本要素的规定应基本一致。[4]如增值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社会保障税等世界性税种的内容,只存在着大同小异的具体规定。此外,税制建立以后,还应建立科学合理、并具有国际化标准的征管制度。从国民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考虑标准化税制的建立,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税收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现阶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来规范现行税收优惠政策:
(1)对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调整。具体来讲,对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和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产业和项目,可根据需要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取消对一般加工业,特别是劳
动密集型产业的税收优惠。
(2)对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调整。建议取消现存对沿海、沿江、沿边、特区、开发区的多层次优惠,而保留五个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优惠政策。对中西部环境较好的地区可予以重点扶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设立“特区”,在特区内内外资企业均可以享受同等的税收优惠,最终通过这些“特区”的发展带动广大中西部的全面发展。当然,国家确定的“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也可以享受这些税收优惠,鼓励内外资企业向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投资开发。
(3)规范税收优惠的方式。应迅速实现以直接优惠为主向以间接优惠为主的转化,采取优惠税率、定期减免、弥补亏损、加速折旧、税前扣除、延迟纳税等多种优惠形式,建立一套事
前优惠加强引导、事中优惠降低风险、事后优惠利益激励的税收优惠体系。
(4)开展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证研究。将引进的外资额与资本外逃的数额相对照,进行动态跟踪,可以轧差得出一国的经济资源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因此,国家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应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而不是只盯着外资看,以免形成引进的少、流出的多的不利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明华 经济全球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 经济问题,2002,(6):11
[2] 王聪 公平与效率:金融税制和国有商业银行税负[N] 金融时报,2003-05-06
[3] MartinA Sullivan LatestU S IRSdatashowjumpintaxhavenprofits[J]
TaxNotesInternational,Vol 36,No 3,2004:202—204
[4] 李润身,杨宁 税收国际化问题的初步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1,(9):67
[5] 梅春国 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国际税收竞争及其对我国税制的挑战[J] 涉外税务,2001,(2):10
[6] 付伯颖,齐海鹏 经济全球化的税收效应与我国税制改革的政策取向[J] 现代财经,2001,(9):35—36
[7] [英]锡德里克桑福德著,张文春,匡小平译 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第1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