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商务礼仪差异

2024-06-15

中外商务礼仪差异(共8篇)

中外商务礼仪差异 篇1

[原创] 中外商务沟通差异

2008-04-25 15:2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企业员工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差异与冲突。如何消除文化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与冲突,将直接关系跨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客观存在,探讨应对国际商务沟通中文化差异的对策,呼吁涉外企业管理者重视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文化研究。

Edward Tylor认为,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无论哪—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也就是说文化的价值观、准则和信仰等必须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人们共同接受和遵循。即它具有共享性,才能成为文化。文化的共同性表明,尽管任何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并非总是相同,但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可以预期,因而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试着去了解另一种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的内容是不能遗传的,必须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正是因为人们习惯了在本民族文化熏陶下习得的文化准则、行为规范、模式、价值观念,所以当人们看待外国文化现象时,便总是不自觉地用自身文化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去理解、评价或选择吸收他人的文化,这就形成了文化差异与冲突。

一、文化差异的存在对国际商务沟通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正逐步融入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体系馴,国际是贸,国际经贸和商务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跨国合资越来越普遍。跨国公司在处理种种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在文化上表现为多元化。文化背景相同的范围内,人们共处时很少产生沟通上的障碍,但若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时,往往会出现误解和冲突。例如某中美台资企业的外方部门经理在休假前一个月,向中方总经理提出休假,并得到总经理同意。可在他休假前两天,中方总经理却安排了许多会议,休假前一天,会议还未结束。此时,这位外方经理感到很为难,但是他还是准备按

期度假,并向总经理提出他不能参加第二天的会议,因为按计划,他从第二天起开始度假。中方总经理劝说他以工作为重,顾全大局,叫他推迟度假期。但遭拒绝。中方总经理当即大发雷霆,而这位外方经理却责怪总经理工作无计划,最后还是扬长而去。

此案例中,美方部门经理坚持按期度假,理由之一;就是他早已作了休假安排,并且提出的申请得到批准,因而总经理不该在他假期之前安排他参加会议;理由之二,如果在假期里强迫他从事一些工作。这既违反劳动法,又侵犯人权;理由之三,以后的会议内容与他分管的工作无关。中方总经理却认为,任何人都应以工作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由此而否定了美方经理以前的成绩。中方总经理与美方部门经理之所以会产生冲突,归咎于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人办事有计划性,时间观念强。他们认为。工作时间就应该拼命干,休闲时也应尽情潇洒。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美国人在休闲时从不谈工作;在工作中。经理与下级保持一定的等级距离,对下级的工作过锴极为认真与严肃。但在休息时,下班后或一起在酒吧、高尔夫球场时,上级和下级之间毫无等级距离,关系融洽。热情友好,经理也会虚心地向下级讨教经验。这说明美国文化有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分。在私人空间里,无人可以入侵。在公共空间里,每一成员应受公共空间区域的限制。中方总经理并没有认识美国的这种文化。而是以中国的文化来对待美国的文化,因而冲突得以产生。

像这样由文化产生的问题,在合资企业中屡见不鲜。这种非管理因素常常造成误解和关系恶化,甚至导致商务活动和决策的失败,严重影响合资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回报。即使美国这样一个文化包容性很强的国家,据《华尔街杂志》估计,每年因为跨文化沟通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也高达几十亿美元。文化差异与冲突已成为国际商务沟通的绊脚石。

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和普遍,这就要求商务人士了解并得体运用国际商务礼仪,才能友好、真诚地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

我国和西方国家商务交往最多。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在具体礼仪上有很多截然不同的地方。具体来说有七个方面,必须首先有所了解。

1、对待赞美

我们和西方人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大不相同。别人赞美的时候,尽管内心十分喜悦,但表面上总是表现得不敢苟同,对别人的赞美予以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还不行!”、“马马虎虎吧!”、“那能与你相比啊!”、“过奖了!”等。

而西方人对待赞美的态度可谓是“喜形于色”,总是用“Thank you”来应对别人的赞美。

2、待客和做客

我们和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这表现在待客和做客上,尽责的客人总是尽量不去麻烦主人,不让主人破费,因而对于主人的招待总是要礼貌地加以谢绝。比如,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说“我不渴”或“不用麻烦了”;主人在餐桌上为客人斟酒,客人总要加以推辞,说“够了,够了”,而事实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气而已。所以,称职的主人不会直接问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动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积极地给予满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总是不停地给客人劝酒劝菜。所以,中国人的待客和做客场面往往气氛热烈:一方不停地劝,另一方则不停地推辞。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无需客套。当客人上门了,主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对方“想喝点什么”;如果客人想喝点什么,可以直接反问对方“你有什么饮料”,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如果客人确实不想喝,客人会说“谢谢!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会问客人还要不要再来点,如果客人说够了,主人一般不会再向客人劝吃请喝。

3、谦虚和自我肯定

我们一直视谦虚为美德。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成绩,总是喜欢自谦。如果不这样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狂妄自大”。比如,中国学者在作演讲前,通常会说:“我学问不深,准备也不充分,请各位多指教”;在宴会上,好客的主人面对满桌子的菜却说:“没有什么菜,请随便吃”;当上司委以重任,通常会谦虚地说:“我恐怕难以胜任。”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必须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

宴请的时候,主人会详尽地向客人介绍所点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欢;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时候,他们会感谢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4、劝告和建议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喜欢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提一些友好的建议和劝告,以示关心和爱护。但中西方人在提劝告和建议的方式上却有很大区别。

中国人向朋友提建议和劝告的时候,往往都非常直接,常用“应该”、“不应该”,“要”、“不要”这些带有命令口气的词。比如,“天气很冷,要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你要多注意身体!”、“你该刮胡子了!”、“你该去上班了!”等。

西方人在向亲朋好友提劝告和建议的时候,措词非常婉转,比如,“今天天气很冷,我要是你的话,我会加件毛衣”、“你最好还是把胡子刮了吧。”一般来说,双方关系越接近,说话的语气越直接。但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之间,也不会使用像我们那样的命令语气。否则,会被认为不够尊重自己独立的人格。

5、个人隐私权

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权。在日常交谈中,大家一般不会涉及对方的“私人问题”。这些私人问题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工作、住所、经历、宗教信仰、选举等。同时,人们还特别注重个人的私人生活空间。别人房间里的壁橱、桌子、抽屉,以及桌子上的信件、文件和其他文稿都不应随便乱动、乱翻(如果需要借用别人物品,必须得到对方的许可)。假如别人在阅读或写作,也不能从背后去看对方阅读和写作的内容,即使对方只是在阅读报纸或杂志。

空间距离上也很在意。即使在公共场所,大家都十分自觉地为对方留出一定私人空间。比如,排队的时候他们总是习惯和别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中外商务礼仪差异 篇2

一、文化差异的体现

文化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一个社会特有的风俗、习惯、信仰及社会结构。简单的讲, 文化就是社会实践和信仰的总和。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内容通过民族形式的表现, 映射出鲜明的民族色彩。由于中西方 (在这里西方主要指讲英语的英、美等国) 地理位置不同, 历史发展和社会制度也不一样, 所以制约着人类整个活动过程的文化规则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现在语义的不同

含义是词的隐含的附加的意义。据《新编韦氏大学词典》, 含义即“一个词明确指称或描写的事物之外的暗示的含义”。也就是说, 词的含义不同于它的字面意义——基本的和明显的意义。对于从事对外商务活动的人来说, 要正确地掌握并运用英语词语的真正含义, 以免在对外商务活动中令人贻笑大方甚至引起误会和不快。例如, dragon (龙) 这个词, 在汉语中“龙”是伟大、吉祥的化身, 但在英语中dragon却是凶恶、残忍的象征。再如old (老) 一词, 在中文中“老”表达尊敬的概念, 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 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受到别人的尊敬。但在西方人眼中, 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他们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 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 尤其是女士。同样的一件事物, 不同的文化背景, 看法大相径庭。中国人蔑视狗, 有“狗腿子”、“狗东西”、“癞皮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等之说。西方人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 对狗的赞誉也不胜枚举, 如“a lucky dog” (幸运儿)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以及“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等等。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由于中西方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英汉习语产生的背景和深刻寓意也不尽相同。首先,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则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 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等。其次,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因此汉语中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 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 特别是在英美, 人们信奉基督教, 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另外,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 意义深远, 如汉语中的“东施效颦”、“叶公好龙”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如Achilles’heel (惟一致命弱点) 、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 等等。

2. 体现在思维模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思维方式的差异, 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具有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特色, 具有含蓄、委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是非此即彼, 具有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特点。例如, 当受到表扬和赞美时, 中国人习惯上总要说“不敢当”、“过奖了”之类的客气话;而西方人则会说“谢谢你的鼓励”之类的话, 表示肯定了对方的评价。西方人对中国人这种间接、委婉的回答方式常常感到困惑不解;而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也同样难以理解和接受。再比如, 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和象征着喜庆、欢乐和热情, 所以新娘在婚礼上身穿大红嫁衣;而在西方人眼中白色是纯洁无瑕的象征, 因此新娘在婚礼上身披洁白的婚纱;而在中国白色则被视为不祥之兆, 是葬礼服饰。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形成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长期的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 造成了我国独特的民族心理, 强调一种乡土情谊、一种乡邻情谊。我们不是常说人生有四大喜事, 即“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在西方是淡漠, 西方人一般没有同乡会。而我们常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落叶归根等等, 本乡本土观念很强, 这些都跟我们的社会有关, 带有浓厚的情感。这种感情因素在西方, 恰恰表现得很淡薄。从哲学和文化体系角度说, 我们受影响最深的是儒家哲学, 而他们是基督教文化。

由于种种历史、地理、人文因素的冲击和沉积, 中国和西方的思维模式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既然语言体现思维方式已为人们所共识, 那么学习一门语言而不知其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在学习英语时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有利于我们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 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 培养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 便于我们进行国际交往,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对外商务礼仪中的体现

礼仪属于道德范畴, 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它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 外在表现的行为规则和形式的总和。换言之,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 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这种行为规则和形式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性、程序、方式和体现的风度等。礼仪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礼仪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 感受人格的尊严, 增强人们的尊严感;它有助于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形象往往是通过其成员和民众对礼仪的重视及履行程度来体现的。因此, 在对外交往中, 良好得体的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也决定了他国人士对自己国家的文明程度的评价。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礼仪、重视礼仪、善用礼仪。

不同的文化特性往往集中地体现在一个国家独特的民族性上。所谓独特的民族性, 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共有的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上, 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特性, 其基础就是其特有的文化根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的不同, 因而都有表现自己民族特色的习俗礼仪, 在对外交流和谈判中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容易产生对立或误解。中国独特的民族性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 那就是十分爱“面子”。在谈判桌上, 如果要在“面子”和“利益”这二者中做出选择, 中国人往往会选择“面子”;而西方人则不然, 他们则看重利益, 在“面子”和“利益”之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很显然, 只有正确地认识并妥善地把握中西方存在的独特民族性的差异, 才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 强化自身的优势, 利用对方的缺点, 瓦解对方的优势, 在对外商务合作中做得更好。

三、国际商务活动中应注意的礼仪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国际商务合作的失败就在于礼仪细节的缺位。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懂得并掌握必要的礼仪与礼节是对外商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 尊重习俗和禁忌。不尊重客人, 是最大的失礼。例如, 伊

斯兰教徒不吃猪肉, 也忌谈猪, 连猪革制品也要回避;有些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把牛当“神”, 绝不吃牛肉;吃抓饭的国家, 如印度、马里、阿拉伯等国家, 认为左手不清洁, 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或用左手传递东西;天主教把“13”和“星期五”看作是不吉利的数字和日子, 等等。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在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 尊重对方国家的习俗和禁忌, 这才是成功之道。

2. 女士优先原则。

在对外商务活动中, 要做到女士优先, 这是一种美德。乘车、下电梯时, 请女士在先;在用餐或宴会席上, 如果邻座是女士, 请女士先行入座;进出大门主动帮女士开门、关门。这些都应养成习惯。

3. 遵时守信。

参加各种对外商务活动, 一定要按时到达, 不能提前过多, 更不能迟迟不到。如果不能赴约, 必须事先通知对方。如确实因某种原因迟到了, 也要表示歉意。不遵守时间, 无故失约, 在国际上是失礼的行为。

4. 举止端庄, 言行适当。

不要做一些异乎寻常的动作, 如不要用手指指人, 不喧哗, 不放声大笑。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立时, 身子不要歪;坐着时腿不要乱跷、摇晃, 更不要把腿搭到椅子扶手上或把裤管撩起。手不要搭到邻座的椅背上。女同志不要叉开双腿。

5. 其他细节。

切勿随地吐痰。不乱扔烟蒂或其他废弃物品。在公共场合不可修指甲, 剔牙齿, 掏鼻孔, 擤鼻涕, 挖耳朵, 挖眼屎, 搓泥垢, 搔痒, 摇腿, 脱鞋, 打饱嗝, 伸懒腰。参加对外商务活动前不要吃蒜、葱等味大的东西, 等等。

四、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商务合作也日益增多和频繁, 礼仪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愈显突出。我国是礼仪之邦, 学习礼仪、遵循礼仪、弘扬民族文化是大学生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 彬彬有礼, 待人接物恰如其分, 诚恳和善, 就必定受到人们的尊重。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遵守国际惯例和一定的礼节, 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有利于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貌, 也有利于自身事业的发展和成功。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和经济的迅猛发展, 对外商务活动日趋频繁。商务谈谈是对外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会受到谈判者所处的不同文化的影响和干扰, 从而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本文拟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在对外商务活动中如何克服文化差异障碍, 以及怎样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涉外礼仪。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际商务,礼仪,障碍,对策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2

[2]Earl and Katharine Willmott.Western Manners[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1986

[3]李荫华主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顾嘉祖陆主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中外商务礼仪差异 篇3

关键词 中外文化 商务英语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英语教学课程,它与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有所不同,它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英语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西方企业的管理理念、西方人工作心理、西方人日常生活习惯等进行全面了解,而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就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的同时,还要学习西方文化。面对中西反复文化存在的众多差异时,教师如何将商务英语课程顺利开展,如何培养更多的商务英语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加强对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 商务英语学习中体现出的中外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务英语课堂学习中了解中外文化背景知识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要想学好商务英语,将所学英语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还应对中外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

1.1 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自古以来对文化的发展就产生着重要影响,也可以说宗教信仰的出现和发展涉及到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在西方,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国家较多,因此,很多西方国家的社会习俗与基督教的文化都息息相关,尤其是基督教中的经典故事和传说,多数渗透在西方文学、绘画和音乐作品之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的语言习惯、语言艺术和语言文化。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宗教信仰。

1.2 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

世界上的文化多种多样,每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定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这种文化的价值体系在国家中就体现为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一般而言,每个民族价值观都体现在一直以来的风俗習惯和礼仪习惯上,其中,礼仪习惯对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例如,中国作为礼仪大国,非常重视与人交谈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技巧,而西方,很少重视与人交谈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进行直接阐述。这样,学生在与西方人进行交谈时,就存在明显的语言交流障碍,在不了解西方语言交流模式和特点的基础上,一味地以自己的交流方式与其进行交流,不仅会在语言理解上造成一定的困惑,也会在不经意间产生误会。因此,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应该多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将我国的民族价值观与西方国家价值观进行比较,然后分析出差异所在,最后则是将这些差异应用在日常的英语交流中,从而减少价值观差异导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1.3 了解西方文化中词语的具体含义和来源

中国的成语可以说是中国语言的一大特色,也被当今世界很多国家人们认同的学习,中国成语之所以能够被世界认同,不仅是因为这种语言能够以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最深刻的涵义,还因为成语的出现背后都应藏着一段段经典的故事。同样的,英语中的很多单词和词组的形成也有其特定的来源和经典故事,例如,被翻译汉语意思为“绿眼睛”的“green-eyed”,就是出自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奥赛罗》,其实按照作品中的意思翻译成汉语就是嫉妒的意思。从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学生在于西方人进行英语交流时,不仅要了解单词或词组本身的涵义,还应充分考虑其在西方文化中的特殊含义,只有将两方面进行有效结合,才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才能使语言交流更加顺利。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除使用英语的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全面了解,不能将语言文化教学作为基础教学来对待,而是应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西方语言文化背景的能力。

2 商务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

商务英语的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不同,它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基本知识的学习水平,还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语言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学习商务英语。

2.1 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都起到了主要作用,为此,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并采取适合本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关于商务方面的知识,因为商务英语与商业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的商务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加强商务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强化自身对西方国家政治、文化、经济、习俗等各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只有加深对这些方面的了解,才能将中西语言文化背景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注重文化背景的学习。

其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现状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如今,随着商务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更新,商务英语教学知道思想也在不断变化,面对不同形式的商务环境,教师应明确不同的指导思想,并将这种教学指导思想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国际和国内商务的形式变化的了解和认识。只有明确了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商务人才,才能进一步加强学生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2.2 将提高学生商务文化意识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完善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明确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式之外,还应加强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技能的教学之中。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进行比较。面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师应在传授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了解西方传统和当前的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课外关于西方文化的资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西方传统的接待、告别等商务交往文化,并提示学生在阅读到对自身学习有辅助作用的文化知识进行记录,久而久之,学生便可以达到对西方文化的全面掌握程度,为了方便记忆,还可以将西方文化特点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英语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却很少主动参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降低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需求,采用以学生为主、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适当的角色,以此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商务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3 结束语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英语,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还应加强学生对商务文化的了解,面对中外文化的众多差异,要想学好商务英语,将其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全面了解西方文化。为此,教师应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将对学生商务文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基础知识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培养出国际文化交流能力强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扬.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对比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3).

[2] 顾日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中外文化差异演讲稿 篇4

中外文化差异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设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美国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休想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

对于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在美国唐人街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理所当然。常常碰到这种情形,已成年子女抢着为年迈的父母付钱,双方抢来抢去,争个半天。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甚至有些小孩买东西,也得自掏腰包,用他们帮助父母做家事挣得的零用钱来支付。每当我伸长手臂,接过比柜台还矮的小孩,从口袋上的钱包取出的钱币时,心中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难过,真想责问站在一旁的家长,为何不掏钱?而那些已成年子女,在金钱上,和年迈的父母,同样经济分明,年迈父母从干瘪的钱囊中抖抖索索掏钱时,他们却是心安理得,丝毫不为之动容。曾有一位大客人,住在高级白人区,是个医生,每次来都要买上几千块的东西。有一次陪纽约来的母亲来买东西。老板见是大客人,不敢怠慢,亲自接待,带他们上楼看贵重物品,好半天才下来,老板忍不住发话了,“老太太真挑剔,什么都看不上”。在楼下,老太太挑中3个总价为50美元的景泰蓝小盒子及一个等价的粉红水晶小象,她拿在掌心把玩着,呼和浩特市关帝庙街小学六年级(2)班演讲稿 孙明佳

爱不释手,一会说要买象,一会儿又说买盒子,再三考虑着。我心中不免嘀咕了:既然喜欢,为何不爽快买下,真是个吝啬鬼。这时,站在她旁边的儿子有些不耐烦了,对母亲说:“你只有50多块,只能买一样,等你回纽约,汇钱过来,老板会帮你寄去。”噢,我错怪老太太了,原来不是她挑剔、吝啬,而是她实在没钱。心中顿时五味杂陈:难怪美国人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没有中国人这么高,这个挥金如土的医生,宁愿看母亲失望而归,也不愿为母亲尽一点孝心,付一点小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培养出了个有钱的儿子,父母却沾不到一点光。这就是现实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中国传统天差地别。

问候语和礼貌用语的中外差异 篇5



日常生活中,人们见面经常要打招呼。招呼(greeting),《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问候”。问候语(greetings),又叫见面语,是人们见面相互致意的话,语言形式一般短小简炼,目的是维系正常的社交关系或增进友谊,是一种友善的信号,是一种礼俗。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人们对礼节的认识,正渗透在日常问候语中。

据说,汉语问候语产生的年代,当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上古。其主要语表形式按发生先

后大致有:

1.无它。

上古时期,人们见面常相问:“无它乎?”《说文》释“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即现在的“蛇”字。它、蛇,是一对古今字。“它”在图形文字和甲骨文中是一个头部呈三角形的毒蛇的形象。“无它乎?”,即“没有蛇吧?”

上古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潮湿,草深林密,蛇虫出没,犀象成群,“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五蠹》)华夏先民栖居野处,常受毒蛇侵害,命丧于“它”,人们对蛇惧怕而警惕,若“无它”则上上大吉。人们见面首先探询:“无它乎?”久而久之,“无它乎?”便慢慢固化为人们见面时常用的问候语,其语义也扩展为“有无灾祸”了。

至周秦时期,“无它”中“它”意义已全面称代化,新的问候语“无恙”开始兴起,在功能上取代了“无它”的地位。

2.无恙

《玉篇•心部》:“恙,噬蛊,善食人心。”《雅俗稽言》卷36据《风俗通》云:“恙,毒虫也,入人腹食人心。古人草居,常被此患,故相劳问‘无恙乎’。”

恙是一种喜吸人血的复眼多足小虫,多寄生于田鼠身上,喜伏于阴湿之地。人被其咬后全身忽寒忽热,皮肤溃疡,心腔难受,症重者会丧命。故古人误以为其“善食人心”,视为

大敌,见面多相问:“无恙乎?”。

后来,“恙”的词义逐渐扩大引申为“忧患、疾病、灾祸”等义了,“无恙乎”也渐渐演变成一句含义宽泛的问候语了。如,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

恙耶?”(战国策·齐策四)。

宋元之后,“无恙”多用作别后之人重逢的问候语,形式上多作“别来无恙”。如,娘娘问道:“星主别来无恙?”(《水浒全传》第41回)。现在,中国武汉话中仍保留有“莫

恙”的问候语。

“无它乎”、“无恙乎”反映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随着由野处到室居的变化,人

类生活得以安宁,新的问候语也出现了。

3.请安

这是伴随着请安礼而产生的一种问候形式。请安礼出于辽金,是下对上、幼对长的一种礼节,是满族人的传统礼仪。施礼时,人们常口称:“请某人安”或“给某人请安了”,即形成了一种伴随性的问候语形式。发展至清代,有时不行请安礼亦口称“请某人安”或“给某人请安了”,这样就演变成了单纯的口头问候语形式了。

《红楼梦》中有许多例句,如,第11回中“请嫂子安”;第24回中“请宝叔安”;第39回中“请老寿星安”。

4.万福

“万福”语出《诗经》。《小雅•蓼萧》:“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小雅•桑扈》:“彼交匪敖,万福来求。”都是“多福”的意思,后世演化为祝颂之词。所以,万福最初一

是指一种祝颂语,二是指一种礼节。

作为祝颂语的“万福”,表示的是“多福”的意思。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见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宋代,祝颂语“万福”同万福礼结合,主要成为妇女行万福礼时的伴随性祝颂语,在表示祝颂义的同时,兼表问候意义。如,(红云)先生万福!(末云)小娘子莫非莺莺小姐的侍妾幺?(王实甫《西

厢记》第1本)

而今的汉语问候语名类众多。主要类别大概有三:

5.问“吃”类

中国人一般在吃饭时间前后喜欢用“吃了吗?”、“吃过没(有)?”、“吃过饭了?”

等方式相互问候。

见面问“吃”,可谓源远流长。在《战国策•赵策》中就有触龙见赵太后致意:“日食饮得无衰乎?”一般认为“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中国这个人口密集的农业大国中,人们关心吃的问题看起来是很自然的事了。中国古代粮食缺乏,一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二是水旱虫灾、战乱暴征等因素造成。问候语问“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试图摆脱长久威胁生存的饥饿状况的强烈愿望。

也有观点认为:中国是一个食文化大国,“吃”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高的,不仅具有充饥养身功能,而且还具有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社会的交际功能。“美”是个会意字,从羊从大,大羊为美,即指味道好。周礼中的“吉礼”、“嘉礼”主要都是以食物联络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中国人喜欢以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平时见面也亲切问一声“吃了吗?”,使彼此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亲近。

关于“吃”的问候语,现在仍在频繁使用,但绝大多数只是问候的目的,并不关心对方的答案。而且,时代飞速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问候的内容、方式也在多样化。

6.问“好”类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推崇语言表达上的有礼貌、有文化、有修养,一些国外问候语被引进来,如“Howareyou”、“Goodmorning”等。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当中多用对译的“你好”、“早上好”来问候。

如今,“你(您)好”看起来是使用最为普遍的问候语了。它并非是汉语原有的,而是新产生的,交际历史并不长。且多是知识阶层的人在使用,而市井百姓却很少用,熟人之间也不太常用。一般只在某些较正式的场合和长辈、上级或关系较为疏远的人问候时才使用,而且这时一般都会在前面加上称呼,还经常简略为“称呼语+好”。胡明扬先生认为:“新派常用‘你好!’、‘您好!’”(《问候语的文化心理背景》)。所以,从总体来看,尽管说的人越来越多,其使用范围并不十分广泛。

现在的年青人问候语更趋洋化,见面往往用“Hi”、“Hey”等,发音时语调拉长,起

伏有致,“你好”的意思就蕴含其中了。

7.问“事”类

总体而言,汉语问候语属于情境问候语。人与人之间出于礼貌的需要,根据见面时的情境,有针对性的询问一些事情,目的主要在于态度上的礼貌和关心,情感上的联络,而不在于期待对方的确切回答。表达方式不固定,发问人说什幺,要视对方所处场合而定,带有很强的随意性。一般主要询问对方正在做的或即将做的事情。如:

打球啊?(对方正打球)

逛商场啊?(对方正逛商场)

上/下楼啊?(对方正上楼或下楼)

出去呀?(对方正出门)

找什么呢?(对方似乎正在找什么)

上哪儿去啊?(对方正在向某处走)

去买菜啊?(估计对方去买菜)

上班去?/下班了?(估计对方正去上班或下班)

开会去呀?(对方夹个包匆匆似赶去开会)

这是一个开放的类,难以列举其数,且是汉语中特有的。这在国外人看来,很难接受,似乎是明知故问,毫无意义,又有干涉他人行为,涉及个人的嫌疑。但中国人打招呼喜欢具体,表现出对对方的一种随时随地、细致入微的关心,有较浓的情感和礼貌的色彩。

英国社会语言学家彼得•特拉吉尔说:“语言不只是交流信息——交流天气或其它任何题目的信息——的手段,而且也是和别人建立起关系并且维持这种关系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尽管问候语大多不传递具有命题内容的知识信息(概念信息),但其交际功能不可忽

视。

汉语日常问候语融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并不在意,其实它们不仅很重要,而

中外商务礼仪差异 篇6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要关注儿童成长,必须关注儿童的游戏;要关注儿童的游戏,必须重视儿童使用的玩具”。【1】“玩具教育活动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玩具教育活动为幼儿操作性学习活动提供了可能”。【2】皮亚杰认为:“智慧的发展是环境的因素和先天的遗传构造两者之间互动而来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游戏的物质前提,幼儿要玩耍必然离不开玩具。【3】“感知觉和语言的训练,可以通过我的教学用具来体现”。【4】

从这些言论就可以说明,古今中外的专家都同意,玩具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工具。而在欧美,一般的玩具已经不能够满足幼儿园的需要,它们需要更专业的学具。因此在过去七十年,专门为幼儿园设计和生产学具的企业快速成长,已经成为独立于玩具的产业。反观中国,虽然是全球玩具主要加工基地,也是拥有最多幼儿园的国家之一,但是相比欧美,幼儿园学具产业不成气候。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论证了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人和动物主要的本质区别是动物只能依靠自身的器官,本能地从自然界取得现成的东西来生存,而人能够制造工具,从事生产劳动。某种程度上讲,工具是人的双手把人的思维成果“物化”,可以说,工具装备反映出一个行业的综合科技实力和生产力水平,行业人才的思维与创造水平。例如部队的军事实力和武器发展的关系;工厂的工业生产力和机器制造力的关系。所以教师与学具实际上是一体的,学具只是代表了教师智能的“物化”。

欧美幼儿园学具产业和课程发展的关系

(一)欧洲学具产业的发展过程。

著名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女士曾经尝试在现有的玩具找合适的学具,但没找到,只好于1920年,找荷兰一所规模很小的木工厂为她生产她自己设计的第一批学具。她要求采用质量最好的原木材,而且加工要求非常严格。木工厂的负责人很配合,一一满足她的要求,生产的也就是第一批蒙氏教具,【5】直到今天,这所木工厂Nienhuis Montessori还在生产蒙氏教具,产品的基本设计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加工的工艺更严格,生产的产品质量更高。现在这所公司每年生产几万套蒙氏教具,销售遍及全球一百多国。而且在蒙氏后人指导下,每年不断增加延伸产品,它的年产值已经是以亿元计算。除了“蒙特梭利”,在德国的福禄贝尔和意大利的瑞吉欧课程模式也体现了类似的发展模式。

(二)美国学具产业的发展过程。

1954年,美国一位女士创办了一家叫Lakeshore Learning Material的公司,专门销售产品给幼儿园。刚开始时,她只生产、设计幼儿园需要的美术材料,但是随着美国政府在1965年推行第一个学前教育计划,幼儿园需要大量专用的学具,【6】于是它快速发展。今天,它已经是一家跨国的幼儿园学具供应企业,年产值达到几十亿。它常备产品有六千多种之多,每年更新百分之十。仓库占地几万平方,采用最先进的自动化管理,员工只要把一个贴了条纹码的纸箱放到运输带,运输带就会把纸箱送到货物的位置,然后机械手就会把需要的货物放到纸箱里,接着再到下一个位置。完成后,纸箱就会直接从十条滑道其中一条滑到在等待的集装箱,然后就送去给客户,效率之高是要目睹才明白。类似的企业在美国有好几百家。

从欧美学具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教育和商业合作的成果,也代表了商业运作对教育发展的价值。没有商业运作支持,教育发展就未必能够发展得这样顺利。反过来,教育的需求也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这是欧美资本社会的情况。但在我国,幼儿园学具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这是否反映了我国幼儿园教育并没有象欧美对学具一样的需求?而西方的这种商业的模式是否就是唯一的模式? 幼儿学具产业和幼儿教育发展的关系

在欧美发达国家,类似刚才那些公司是很多的,它们不断设计出不同的工具给师使用,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愿意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幼儿园的教师需要怎样的工具,它们聘请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和幼儿园教师沟通、和教育部门沟通,然后在此基础设计对教师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工具。这些学具对教育发展带来以下的好处:

(一)能够让教师专注教育本身,把更多时间放在孩子身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法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制作学具需要收集资料参考设计,然后要找合适材料,最后还要动手制作。这些都需要大量时间,利用市场上合适的学具,能够节省教师这些时间,更专注于孩子身上。这一点对我国大班额的特点更为有意义。

(二)建立幼儿园知识管理体制。“幼儿园没有充分认识知识共享的作用,忽略了对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8】外国的学具都是经过专家和一线教师经过反复研究的成果,教师在运用这些学具的过程,也学习了这些创造的智慧。同时它们能够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载体,通过这些载体承载使用的方法和变化,这些是教师应用的智慧。教师就能够通过这类的学具得到了自身智慧的沉淀、积累,同时达到师师共享。也就成为幼儿园的知识管理系统。

(三)能够促进教师间接指导的能力。《纲要》指出“教师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但是“间接指导”和“自主”很容易变成“放羊”,采用合适的学具就可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就像蒙氏教具,福禄贝尔的恩物和瑞吉欧课程的美工操作桌,孩子在操作学具过程就得到有价值的经验,于是“间接指导”和“自主”的教育要求就相对容易完成。

(四)教学的导向并且开拓教师的思维。在应用一个教具时候,教具的结构会导向教育的发展。例如《纲要》里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很多美国幼儿园老师使用“噪音控制器”去完成这个目标,这个“噪音控制器”就像一个小交通灯一样有红、黄、绿三个灯,只要预先设计好噪音的控制指数,假如孩子在教室里的噪音超出了预设的控制指数,它就会从绿灯跳到黄灯,假如噪音很大,红灯就会亮起,并且会响起警报。【7】这样的学具能够帮助教师控制教室的噪音,而且是采用了一个间接指导方法。避免了教师和孩子之间的直接摩擦,通过这种工具能够容易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五)能够让课程快速复制发展。“蒙特梭利”课程进入我国不到十年,发展迅速,占领了很大的比例。陳鹤琴、张雪门的课程,虽然更适合我国的情况,而且在国内应用的时间更长,但是现在知道“蒙特梭利”的人可能比认识他们的还要多。相信是因为“蒙特梭利”的学具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教学条件,老师相对容易操作,通过这些学具,父母也相对容易理解背后的理念。

从以上可以看到学具是教育智慧的“"物化”“,就象军工业能够放大战士的战斗力,学具也能够放大教师的教育能力。同時和军工业在某一程度能反映该地区军事能力一樣,学具产业的发展,在某一程度也反映了该地区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我国幼儿园学具产业落后的反思

既然学具产业对幼儿园的发展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是全球拥有最多幼儿园的国家之一,有接近十多万所幼儿园,而美国只有几万所幼儿园,但为怎么相比美国,我国幼儿园学具产业发展还是停留在一个相当落后的局面?这不是我国的老师没有创意,在教育部多次组织的“自制玩具比赛”活动中,我们也见到有很好的创意作品。原因可以从政府以经济学思维改革幼儿园,东西方在人力资本思维本质的差异和家长对游戏中学习理解不足,这三方面分析:

(一)政府以经济学思维改革幼儿园:“以„市场逻辑‟代替„教育逻辑‟……有人甚至用„创造性破坏‟来形容当下的幼儿园改制。”【9】把幼儿园社会化是我国现在很多地方的政策,根据调查,大概百分之六十以上是社会力量办学,所以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幼儿园投资的目的是迎合市场,宁愿更多投放在门面的装饰。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教授李季湄就曾经说过:“我国幼儿园的投资都是用来贴门面的!”

到不同的大城市看看,就看到我国幼儿园的投资一点都不会比欧美先进国家的幼儿园少,不过投资都是贴在门面上的东西。就像瓷片、地材、橡胶地等。所以这类产品发展迅速,例如,我国很多幼儿园为了显示高档,把好好的草地铺了塑胶地垫,塑胶地垫产业发展在过去十年已经赶英超美。【10】但是这些塑胶地垫在欧美先进国家是不允许在幼儿园铺装的,因为会散发出有的气味,孩子个子矮小,在户外活动就会吸进体内,而且他们肝的排毒功能还没有成熟,所以对他们造成一个长远的隐形毒害。【11】可是我国很多幼儿园为了市场需要,对这些能看到的装饰非常舍得投资,反过来用在学习上的学具,因为家长看不到,也不懂,大多是到批发市场,用低廉的价格买一些不知产地,质量没有保证的廉价的玩具给孩子,一大堆这样的材料就当做学习的学具,就是我国幼儿教育界投放教玩具的普遍现象。为什么当教育市场化就出问题?因为当你市场化,就肯定倾向于迎合市场。不过教育服务是应该让客户花钱来学习、来改变。教育不是给客户牵着走,所以教育是很难市场化,市场化的后果就是迎合客户牺牲专业。

除了迎合市场外,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是另一个问题。“深圳公办园转企所造成的事实是,22家公办园在转企后迅速分化,除极个别幼儿园还遵循教育性的办学原则外,绝大部分幼儿园都通过各种方式,如增加班额、扩大班级规模、节约培训开支等方式来开源节流。学前教育中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为幼儿提供适宜课程的观念在改制园中已严重错位。幼儿园无法完全以幼儿为中心来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同时,优秀教师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为了补充师资,幼儿园只好大量招用临时工。”【12】

因为有市场推动,所以我国幼儿教材及兴趣班课程的产业发展蓬勃,差不多所有幼儿园都在用教材及兴趣班课程。在欧美先进国家幼儿园是很少使用教材的。而中国幼儿园里的教材是千奇百怪,从学科到思维,到礼仪,到理财什么都有。

更可悲的现象是幼儿园本身不去提高教学,培训老师,而是引进不同机构的课程进行不同课程学习的模式,很多幼儿园就像一间商场一样,把硬件装修漂亮然后外包。数学班就跟某某机构合作,英语班就跟某某合作,思维班就跟某某机构合作,幼儿园只是一个空架子,里面是没有任何内涵。这就是我们中国幼儿园开源的情况。而为了节省成本,方法是采用标准课程,然后就不断更换老师。也就是最近几年,这种商业机构如雨后春笋的原因,但是这些都是在摧毁我们幼儿园教育的未来!

欧美幼儿园大部分都是公立的或者得到资助,这种体制很清楚就是教育机构,跟经济没有挂钩,所以可以坚持专业,它们知道对孩子有价值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学具及材料,于是就推动了学具产业发展,而我国则因为市场化,于是推动了建材业、教材业、兴趣班的发展。

(二)东西方在人力资本思维本质的差异:在历史上,我国一直是强国之一,直到英国工业革命,它的出现让欧洲国家追过了中国。据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一书统计,西方16个发达国家的生产总值从1820年到1980年间增长了60倍之多。而工业革命其中一种思维革命就是重视人力资本,分工细化。日本和西德二战被炸平以后,为什么能在极短时间内恢复?“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Gary Becker解释这主要是人力资本在起作用,因为战争摧毁的主要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则是基本保留下来的。这些丰富的人力资本在战后合适的政策和有利机遇等条件下,很快就重新绘出更美更新的图画,使日本和西德很快地厕身于主要工业强国的行列。如果人力资本摧残到一定程度,如教育失败等,物质资本尽管十分丰裕,动态演化的结果也会趋于低收入均衡。”【13】欧美的思维就是建基在这种重视人力本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计算成本时,人力资本是主要考虑的元素,如何放大人力资本也成为一种思维的习惯。

其中一种放大人力资本的元素是分工合作。“前三十年能以工业化初期的形态取得优势,内在力得以释放,每个人在劳动过程中相对都是简单劳动。比如打工者今天可以盖大楼,明天可以刷油漆,大后天可以去送外卖。而在下一个三十年,这种日子就要结束了。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第三甚至第四产业蓬勃兴起,低级劳动向高级劳动发展的那一天,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如何不断优化自己的劳动、自己的专业,以迎接下一个、再下一个更高分工度的社会。”【14】

分工是促成人力资本成为专业的关键原素,分工能提高使命感,在专业范围内追求完美,在艺术范围追求艺术完美、在学术围追求学术完美,只要具备使命感,工匠也能成为大师。就象米开朗基罗开始也是匠,最后凭着这种精神而成了大宗师。

所以在欧美的观念里,幼儿教师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是专业的工作,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专注在她们自己的专业,她们的专业是和孩子沟通,和孩子交流,为孩子提供他们需要的学习环境,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成长,其它和幼师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应该分工给其它专业,例如生产制作学具就应该是另外一个专业行业。这等于医生一样,医生的价值不在制药,不在生产医疗设备,他的专业是在判断这个病人需要怎样的治疗,然后对症下药。专业就是做好分内事,做好核心价值的事。

我国从来没有把幼儿园教师看成专业,就像第五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研讨会代表们说的:“幼师学生到民办幼儿园就业后,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严重,专业成长没有动力,专业道德缺失比较严重;在践中,有的幼儿教师不仅掌握的知识是错误的、陈旧的,也缺乏一种判断知识适宜性的能力。”【15】可见在我国民办幼儿园从来没有把幼儿教师看作专业,也从来没有重视这个人力资本,导致幼儿教师身兼多种职务,包括没必要的大量自制学具,这样的后果是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专注专业发展。

另外我国在传统上是重视仕官,轻视商人、工匠,工商是知识分子所不屑的行业,所以我国大部分高学历的人都是往仕途发展。从商的,包括生产玩具的都是文化水平低下的人,所以也没有能力配合教育需要给予支援。欧美则相反,从事工商业的许多都是高学历的,所以能够为幼儿园老师提供很好的支援服务。这样的循环弊端是老师的专业没法真正获得提高,最后受害的还是我国的下一代。

(三)中西方家长对幼儿教育观念差异:”“勤有功,戏无益,”"是我国传统思想,而且绝大部分家长都不了解幼儿教育的意义,所以很多家长都以为学习二手知识就是教育,上学就应该有教材,有作业。于是当她们选择幼儿园时就更多关注传递二手知识的教材,而并非学习一手经验的游戏,自然不会关注幼儿园的材料是有价值的学具还是随便的一些玩具。现在也有另一种极端思想的家长,虽然不追求学习,但是可能是不想孩子重复自己受支配的童年,过分放大了自由,曲解了自由,把放纵等同自由,所以也不会关注幼儿园的玩具。

在德国等欧洲国家,玩具是世代相传的,游戏中学习是大部分人的成长经验,玩具是传递家族智慧的载体,家长自然具备能力去判断玩具的质量,也会关注幼儿园用的是怎么玩具。根据我国国情,创出有自己特色的学具产业的蓝海

以上的种种问题说明了我国情况和外国很不一样,我们不能够„抄‟欧美发展的路,只能够学习背后的意义:“以人力资本为本的思维模式”。欧美的社会体系适合以商业的产业化,作为放大人力资本的方法。我国情况不同于欧美,应该把理念提升,发挥创意,设计适合我国情况的方案。

广东学前专业委员会游戏与玩具研究部最近组织的“简易材料教学活动比赛”就是其中一个创新的思维。首先在观念上把“学具”看成为随手可得的“简易材料”,例如旧报纸等;把“产品”看成是“以简易材料为载体的教案”;把“产业”看成“可以自由下载教案的网站”;把“比赛”看成“设计和生产产品”。然后通过比赛,收集作品,经过专家评审,挑选有价值的作品,放在网站给老师无偿下载,这样就形成了我国特色的“幼儿园学具产业”。

浅谈中外政治文化差异 篇7

一、中外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基础不同

中国是大陆国家, 长江黄河流域形成的冲积平原使人们很容易通过采集、农业种植生活下去, 生活安逸。又加上西部多山, 北部为大沙漠, 东南面临大海, 不利于对外交流, 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经验型和封闭性的特点。中国社会几千年来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虽然有商品交换的存在, 但是重农抑商, 使商品经济在我国从一开始就受到禁锢, 所以我国的古代文化是自然经济下的农业文化。

而西方国家 (古希腊) 发源于海洋、海岛附近, 拥有独立的居住区, 形成城市和城邦国家。彼此独立, 没有统一的政权统治, 使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政治意识, 同时人们面以海为生, 较早从事海上贸易, 社会文化形态上比较开放。西方国家虽然也经历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但较早的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并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工商业成为独立的部门, 工商业者成为独立的阶级。在西方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过程中人们敢于冲破封建的束缚, 呼唤理性和人的自由, 形成君主立宪制或三权分立的国家。

二、政治权力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国有“家天下”的传统认识。基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说中国更重视统治集团与官僚队伍的自身制约。强调重道、正身、舍身取义、廉洁奉公等政治道德, 把伦理道德作为人的本质, 要求人们通过道德修养而完善自身, 把实现完美的道德人格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家天下”认识。

而西方政治更注重“公共权力”。在政治权力监督意识上, 西方强调权力分立与制衡。

三、中外传统政治文化中建立政治体制的不同

中国早期国家如夏商周都是天人合一的一元权力结构。君主被奉为神一样的地位并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权力结构形式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体制形式的基础, 并延续到封建社会结束。在这样的社会中皇帝拥有国家的一切权力, 立法权制法权司法权都由君主一个人所有。

西方政治体制设计的导向实行多无化。古希腊城邦的例子是多元化的典型体制。孟德斯鸠巨著《论法的精神》中关于“三权分立”的观点, 成为西方社会共识, 司法独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而且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社会模式。

政治体制建立思想的不同形成了中西在政治局面上表现为一统天下和分立主义的不同。

四、中外传统政治文化中治国之道的不同

首先, 中国是寻道, 西方在穷理。中国自诸子百家起都致力于“道”的求索, 最终形成了儒家主流政治文化的治国之道和做人之道。而源于希腊文化的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在政治思维路向上是追求科学理性, 其对政治科学的形成和理性价值观的确立, 对于现代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有很大的意义。

其次, 中国对治国之道的探寻和西方对国家本质的研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中国历来关注治国之道, 追求德、礼、政、法的统一结合, 强调以民为本。而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崇尚理性主义, 注重政体研究, 对公民的“自我”表现关切。另外, 政府保障公民对人权的追求, 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后出现的法学政治就取代了神权政治观、伦理政治观, 使公民有了公共权力观念、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人权观念, 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五、治国基本方略存在差异

中国主德、重德, 中国儒家政治文化讲求礼, 也讲求法, 把礼法关系定位为“德主刑辅”儒家礼法合一的人治政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注重贤良。孔子把贤人看得比良法更重要。其二, 注重礼法德刑的关系。所谓“礼外无法, 法在礼中”,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 强调礼为本、为体、为主, 法为末、为用、为辅。

西方主法、重法, 致力于正义的追求。而西方的以法治国思想认为, 法律拥有超越时空的权限, 法律永远高于人, 而不是人大于法。

六、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公民政治角色定位不同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子民文化源远流长, 因而公众自觉不自觉地认同子民身份。“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这一诗句, 开创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沿袭而成的臣民文化。

“所谓顺从者, 就是已成为政治体系组成部分的、并对政治体系施加于他们生活的影响或潜在影响有所认识的公民。但是他们对自己在政治中作用的看法却仍然是顺从者的看法, 也即他们受政府行动的影响而不是积极地去影响政府的行动。他们不仅可能对警察和行政官员给予他们的待遇抱有积极或消极的预想, 而且会有各种政策选择。他们甚至还可能对证券和权威人物产生某种合法感或者疏远感, 但是他们对于政治参与则始终抱被动的态度。”阿尔蒙德和鲍威尔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中的这段话, 精炼地诠释了臣民文化的影响和表现。中国沿袭两千年的政治文化正是这种典型的臣民文化。

西方自古希腊罗时代即已形成公民文化, 近代以来公民文化更蕴含了现代化意识, 因而很自然地持有公民身份。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逐渐登上世界政治舞台, 在“天赋人权”的政治思想主张下, 存在于近代民主制民族国家中的公民的内涵逐步改变了它原有的范围。但公民这个概念历来都被西方国家所重视和尊重。公民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这是西方国家中人们对于自己政治角色的基本定位。

总之, 由于文化理念经济结构等各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也是极为复杂的。这些特点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古今中外的成功政治文化, 更好的服务现在的社会国家。

摘要:由于中外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基础不同, 进而对政治权力的认知、政治体制的建立思路、治国之道和治国基本方略问题上的认识自然也就会产生差别, 在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公众政治角色定位也产生不同, 从而使中外文化在很不地方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对这些差别的研究, 可以使我们借鉴西方政治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更好的指导我国当前政治文化建设。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体制,政治角色,差异

参考文献

[1]徐大同.《政治文化民族性的几点思考》.天津师大学报, 1998年第4期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 郑世平, 公婷, 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

[3]张分田.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的社会人格》.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4]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

中外商务礼仪差异 篇8

关键词:万圣节前夜中元节文化习俗

一、万圣节前夜的由来和文化习俗

1.万圣节前夜传说

万圣节定在每年的十一月一日,称为All Saints'-Day。旧名叫Hallowmas,不过万圣节的同根词Halloween更为响亮,一直沿用到现在,意思是“万圣节前夜”,即十月三十一日夜晚。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最早时,年轻的人们成群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punpkinlantern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其实是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为了摆脱鬼魂的纠缠,万圣节这天晚上人们会把家里的炉火灭掉,营造一个寒冷阴森的环境,并把自己打扮成鬼怪的模样,大声怪叫。即便吓不走鬼魂,也要让鬼魂分不清谁是活人、谁是鬼魂,从而无法找到替身。万圣节前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开始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2.西方人的万圣节文化习俗

如今在西方,尤其欧洲和北美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仅仅用来赞美秋收,而是让它变成一场真正的“狂欢”。而脸谱化妆是万圣节传统节目之一。美国的街上四处可见精彩的现场表演、戏台上演的幻觉魔术、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种恐怖电影的放映。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所有人都可以则极尽所能的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万圣节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在学校时,他们会制作万圣节的装饰品:各种各样桔红色的南瓜灯。你可以用黑色的纸做一个可怕的造形:一个骑在扫帚把上戴著尖尖帽子的女巫飞过天空,或者是黑蝙蝠飞过月亮。这些都代表恶运。当然黑猫代表运气更差。有时候会出现黑猫骑在女巫扫帚后面飞向天空的造形。在万圣节的晚上,孩子们会穿着一些各式的鬼服提着用南瓜制成的灯笼,戴上面具和口袋外出。小一点的孩子必须和他们的父亲或母亲一块出去,大一点的孩子则一起到领居家,按他们的门铃并大声喊道:“恶作剧还是招待!”邻居们会评价孩子们们的化装。有时还会和孩子们一起玩,假装被鬼或者女巫吓着了。但是大人们通常会带一些糖果和花生放进孩子们的“恶作剧还是招待”的口袋里。如果没人回答门铃或者是有人把孩子们赶开,孩子们就捉弄他们,通常是拿一块肥皂把他们的玻璃涂得乱七八糟。有一个典型的万圣节花招是把一卷手纸拉开,不停地往树上扔,直到树全被白纸裹起。除非下大雪或大雨把纸冲掉,纸会一直呆在树上。这并不造成真正的伤害,只是把树和院子搞乱,通常会让大人们哭笑不得。最后孩子们各自回家,数数谁的糖果最多,和家人一起欢庆节日。

二、中元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

1.中元节的传说

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又称鬼节。 关于这个节日,有一个重要的佛教传说: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目连,看到他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着吃不饱的生活。于是目连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他的母亲不改贪念,一见到食物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于是讲述了《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供养僧众以祭其母。

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2.中元节的文化习俗

如今在北方的民间,中元节这一天, 人们会从很远的地方回家扫墓,在墓前摆上饺子、白酒、瓜果,烧些纸钱等祭奠已故的亲人。如果因路途遥远而无法回家的人,会在路边画上圆圈烧些纸钱祭拜。由此可见,在中国,“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祭祀方式简单但不失庄重,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同时向后辈及自己对这个特殊的节日阐述了感情的延伸,以及对未来的提醒,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中外“鬼节”文化差异

同样都是“鬼节”,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从综上所述的传说中我们就不难理解对于美国及西方人而言,万圣节的意义是扮鬼装鬼搞怪,是一个庆祝夏天这个季节结束迎来丰收的秋季的节日。

而中元节则是把我国的本土文化——“孝”文化的再现。它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对祖先的一种思念、一种崇敬,还有一种畏惧,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行为衍伸的总和。

这也同时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中在向学生们介绍外国节日时,要结合外国的文化习俗,同时结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探讨和发现,是学生能够在了解并丰富对本国文化的理解的同时,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辜正坤:难以相融的中西文化,《北大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9

上一篇:不错过青春的作文下一篇:硕士毕业简历